考古陕西

发布时间:2023-12-1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考古陕西

{{`发布时间:2023-12-14`}} | 云展网期刊杂志制作 宣传册 其他 考古陕西
人 文 万 花 筒 — — “ 穿 越 ” 指 南 “ 穿 越 ” 指 南 : 古 人 的 调 味 品 调 味 品 是 一 道 美 食 的 灵 魂 ,在 漫 长 的 美 食 发 展 之 路 上 ,调 味 品的身影贯穿始终。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调味品有酱、豉、醋等。酱酱 在 我 国 古 代 烹 饪 中 占 据 重 要 的 地 位 ,《 急 就 篇 》载 :“ 酱之 为 言 将 也 ,食 之 有 酱 ,如 军 之 须 将 ,取 其 率 领 进 导 之 也 。 ”孔子曰:“ 不得其酱不食。” 这些记载充分表明了酱在饮食中的重要地位。最开始 “ 酱 ” 是 “ 醯 ” 和 “ 醢 ” 的总称。“ 醯( x ī)” 是一种酸性的调料,即后来醋的前身。 “ 醢 ( h ǎ i) ” 是 肉 酱 。 所 以“ 酱 ” 在 当 时 是 包 含 动 物 和 植 物 原 料 酿 造 而 成 的 咸 、酸 味 调 料 。后来酱 多 指 用 于 佐 餐 下 饭 的 酱 料 。西 汉 时 出 现 了 用 大 豆 和 面 粉加 盐 发 酵 而 成 的 豆 酱 ,东 汉 时 期 出 现 了 豆 酱 油 。汉 唐 时... [收起]
[展开]
考古陕西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人 文 万 花 筒 — — “ 穿 越 ” 指 南

“ 穿 越 ” 指 南 : 古 人 的 调 味 品

调 味 品 是 一 道 美 食 的 灵 魂 ,在 漫 长 的 美 食 发 展 之 路 上 ,调 味 品

的身影贯穿始终。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调味品有酱、豉、醋等。

酱 在 我 国 古 代 烹 饪 中 占 据 重 要 的 地 位 ,《 急 就 篇 》载 :“ 酱

之 为 言 将 也 ,食 之 有 酱 ,如 军 之 须 将 ,取 其 率 领 进 导 之 也 。 ”

孔子曰:“ 不得其酱不食。” 这些记载充分表明了酱在饮食中

的重要地位。

最开始 “ 酱 ” 是 “ 醯 ” 和 “ 醢 ” 的总称。“ 醯( x ī)” 是一种

酸性的调料,即后来醋的前身。 “ 醢 ( h ǎ i) ” 是 肉 酱 。 所 以

“ 酱 ” 在 当 时 是 包 含 动 物 和 植 物 原 料 酿 造 而 成 的 咸 、酸 味 调 料 。

后来酱 多 指 用 于 佐 餐 下 饭 的 酱 料 。西 汉 时 出 现 了 用 大 豆 和 面 粉

加 盐 发 酵 而 成 的 豆 酱 ,东 汉 时 期 出 现 了 豆 酱 油 。汉 唐 时 期 酱 的

品 种 日 益 丰 富 。 除 了 豆 酱 外 , 还 有 肉 酱 、 鱼 酱 、 芥 子 酱 、 芍 药

酱等。

豉 是 一 种 咸 味 调 味 品 ,以 黑 大 豆 或 黄 大 豆 经 过 蒸 煮 发 酵 后

制 成 。先 秦 时 期 的 文 献 中 并 没 有 关 于 豉 的 记 载 ,直 到 西 汉 时 才

出 现 记 载 ,所 以 一 般 认 为 豉 是 秦 汉 时 期 产 生 的 一 种 新 的 调 味 料 。

豉 多 用 于 菜 肴 的 加 工 烹 饪 ,其 重 要 性 与 食 盐 几 乎 同 等 ,在 汉 唐

的文献中常见到 “ 盐 豉 ” 并提的记载。

醋 属于酸味调味品,又称苦酒。以淀粉类粮食为主料,经

过 发 酵 酿 造 而 成 。在 人 工 酿 造 的 酸 味 调 料 产 生 之 前 ,烹 饪 时 所

用 的 酸 味 调 料 是 天 然 的 梅 果 。春 秋 时 出 现 醯 这 种 酸 味 调 料 ,汉

代时期的醋一般被称为 “ 酢 ” 。南 北 朝 时 期 才 较 常 用 “ 醋 ” 字

来称呼醋。

第2页

《礼记 ·曲 礼 》中 说 道 ,古 人 食 酱 惯 于 凉 食 ,并 不 需 温 热 。

汉代人当不至反其道而行之,还要造专门温酱的炉具来使用。

染 器 ·汉

咸阳市兴平县出土

染器是 一 种 形 体 小 巧 的 器 具 ,以 青 铜 铸 成 。它 的 构 造 可 分

为 三 个 部 分 :主 体 为 炭 炉 ,下 部 是 承 接 炭 灰 的 盘 体 ,上 面 放 置

一具活动的杯。

染 器 是 专 用 于 温 食 豉 酱 的 器 具 。《 吕 氏 春 秋 ·当 务 》中 记

载 了 一 则 故 事 :齐 国 有 两 个 武 士 ,他 们 分 住 城 东 城 西 ,一 天 偶

然 相 遇 途 中 ,同 至 店 中 饮 酒 。饮 酒 无 肉 ,结 果 商 定 互 相 在 身 上

割肉来吃,“ 于 是 具 染 而 已 ,因 抽 刀 而 相 啖 。” 此处所说的染

为豉酱,是染酱而食。

第3页

有 学 者 认 为 ,染 器 下 部 的 炉 子 用 来 加 热 上 方 的 酱 汁 ,然 后

人们用来濡染肉块而食,类似于现在的火锅。染而食之,这在

汉代当是一种很重要的饮食方式。

参考资料:

[1]王仁湘著,中国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Ⅰ ,中华书局.

[2]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梅勇. 从馆藏西汉铜炉看历史传承[C]//湖南省博物馆学会,湖南

省博物馆学会.博物馆学文集.14.湖南人民出版社.

[4]冀东山主编,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 青铜器

卷,三秦出版社。

“ 穿 越 ” 指 南 : 故 人 餐 桌 上 的 水 果 — — 葡 萄

葡萄,一种原产于西亚地区的果实,它酸甜可口的风味,

成为古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同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

证。葡萄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同时在中国古代饮食

艺术中得到了巧妙而新颖的应用。它美妙的滋味,渗入了文人

墨客的心灵,成就了千古绝唱。它还被制作成葡萄酒,开启了

中国人的酒饮料的新章节。让我们去探寻这来自遥远西域的果

实,是如何丰富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味蕾,如何在中国古代饮食

文化中留下独特的印记。

第4页

葡萄龙凤纹银碗 唐代

葡萄,古代亦作“蒲陶”、“蒲桃”、“蒲萄”,从《后

汉书》始见现今之写法。我们通常所称的葡萄原产于地中海沿

岸,约在西汉之前传入西域(我国的新疆),汉武帝派张骞出

使西域,葡萄始传入内地,但葡萄的种植并不广泛,对内地人

民大众的饮食生活尚无影响。从魏晋开始,一方面由于西部的

少数民族成批地进入内地;另一方面与西域的交往仍在继续,

葡萄栽培技术约于此时传入内地,葡萄品种的驯化和退化问题

可能已得到初步解决,葡萄的推广于此时铺开,有关葡萄的文

献记载多了起来。魏文帝曹丕诏群臣曰:“中国珍果甚多,且

复为说葡萄 . . . . . .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 䬼,脆而不

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䬼。又酿以为酒,甘于 麴

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况亲食之耶?他方之

果,宁有匹之者?”(《太平御览》卷 9 7 2)这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详细描述葡萄和葡萄酒品味的珍贵文献。曹魏时钟会作

《蒲萄赋》曰: “ 余植蒲萄于堂前,嘉而赋之。 ” 身为朝廷重

臣,钟会也于政务之 暇亲手种植葡萄,这反映魏晋时期葡萄的

推广已迈开步伐,并取得初步成绩。

第5页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 代

至南北朝,内地葡萄栽培技术有了显著进步。《齐民要术》卷

4 详细记载了葡萄越冬的方法;摘葡萄法和作干葡萄法;又介

绍了藏葡萄法等技术。但在《齐民要术》中,葡萄并没有单独

成章,而是附在《种桃李》之后,因此对葡萄的种植还不能估

计太高。

北朝时,葡萄在长安、洛阳、邺城这三个政治中心种植较多。

《酉阳杂俎》前集卷 1 8 记载了北朝时 邺城和长安葡萄种植的情

况:梁朝庾信曾出使北魏,后庾信负责接待北魏使臣尉瑾,席

间有一段对话,庾信说:“我在邺,遂大得葡萄,奇有滋

味。”可见邺城附近葡萄种植不少。尉瑾对曰:“在汉西京,

似亦不少。杜陵田五十亩,中有葡萄百树。今在京兆(长

安),非直指禁林也。”庾信接道:“乃园种户植,接荫连

架。”可见北魏后期长安近郊的葡萄种植已远远超过汉代的规

模。至唐代,葡萄在内地开始得到广泛种植,葡萄酒酿造技术

也正式传入中国。葡萄大概于此时在全国普遍推广种植,开始

走进了普通百姓家庭的餐桌。

第6页

海兽葡萄纹铜镜 唐 代

葡萄的品种,《广志》只从颜色上分为黄、白、黑三种。

至唐代,马乳葡萄(即今新疆马奶子葡萄)频繁见于记载。另

外还有被称为“龙珠”的圆葡萄( [美 ]谢 弗著,吴玉贵译《唐

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9 9 5 年版第 3 1 0 页)。

各地还培植了一些优质品种,《酉阳杂俎》前集卷 1 8 说 : “ 贝

丘(今山东河北两省交界处的清河县)之南有蒲 萄谷,谷中蒲

萄可就其所食之。”当地人称其为“王母蒲萄”。河东太原的

葡萄及葡萄酒是开元年间向中央进奉的贡品(《新唐书·地理

志》,《元和郡县志·河东道》。

第7页

瑞兽葡萄镜 汉 代

几千年来,从遥远的西域来到中国的葡萄,已经成为我们餐

桌上再熟悉不过的食品之一。它的酸甜多汁,丰富了我们的味

觉体验;它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唐人刘禹锡、韩

愈的《葡萄歌》对葡萄的栽种、管理、收获、加工都有细致的

描写。杜甫“一县葡萄熟”之句反映葡萄种植已十分普遍

(《九家集注杜诗》卷 1 2),王翰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

琶马上催 ” (《凉州曲》更为千古绝唱。每当我们品尝到葡萄

汁水的清甜,也许可以细细体会到中外文化交流的奥妙,品味

到历史积淀的厚重。

参考资料:

[1]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习刚.中国古代葡萄、葡萄酒及葡萄文化经西域的传播(一)—

—两宋以前葡萄和葡萄酒产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6(03).

“ 穿 越 ” 指 南 : 食 鱼 喜 鱼

鱼 是 中 国 古 人 生 活 中 最 常 见 的 动 物 之 一 , 早 在 原 始 时 期 人 们 就

已 经 掌 握 了 捕 鱼 食 鱼 的 方 法 , 在 历 史 的 长 河 中 , 人 们 研 究 出 了 五 花

八 门 的 食 鱼 方 式 。今 天 一 起 来 了 解 一 种 古 代 的 食 鱼 方 式 — — 鱼 鲊( z h

ǎ) 。

鱼鲊是中国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生食菜肴,是用来下酒佐饭的

美味。魏晋至隋唐时期尤为盛行,相传东晋名将谢玄,于军务

之余钓鱼,自制成鱼鲊,远寄给他的爱妻,遂被传为风流佳

第8页

话。《大业拾遗记》载,隋大业间,吴郡官员曾向隋炀帝进贡

过鲤鱼鲊,炀帝对此味很感兴趣。唐、五代时,人们可用鱼鲊

做成花式菜肴。《清异录》记述吴越地区有一种玲珑牡丹鲊,

就是用鱼鲊片拼成的,由于加工后的鱼鲊色泽微红,犹如初开

的牡丹而得名。鱼鲊的做法延续至今,有学者认为,南方有一

种特色美食 “ 鱼 茶 ” ,就是延续了鱼鲊的做法。

史料中记载的制作鱼鲊的方法很多,《齐民要术》记载了

其中一种:一年四季均可作鱼鲊,但春秋两季最为合适。鱼鲊

的传统原料是大鲤鱼,先去鳞,再切成小块,每块都得带皮。

其所以要将鱼块切小,是因为鱼块过大,则外部发酵过度,酸

烈难吃,而靠近骨头部分却生而有腥气,块小则发酵比较均

匀。切好的鱼块用清水洗净,撒上白盐,盛在篓中,放在平整

的石板上榨尽水。接着将粳米蒸熟,连同茱萸、桔皮、酒等原

料在盆里调匀。取一个干净的瓮,把鱼摆在瓮里,一层鱼、一

层米,装满为止。把瓮用竹叶和菰叶(茭白叶)或芦叶密封

好,放置若干天,使其发酵,产生新的 滋味。

人 们 对 鱼 的 喜 爱 不 仅 体 现 在 各 式 各 样 的 菜 肴 上 , 还 常 赋 予 其 祥

瑞 的 寓 意 。 陕 西 历 史 博 物 馆 收 藏 的 鎏 金 双 鱼 纹 银 碗 上 就 有 着 惟 妙 惟

肖 的 鱼 纹 。

鎏 金 双 鱼 纹 银 碗 ·唐

鎏 金 双 鱼 纹 银 碗 高 2.7 厘 米 ,口 径 11.6 厘 米 ,重 122 克 ,1970

年 西 安 市 南 郊 何 家 村 窖 藏 出 土 ,侈 口 ,浅 弧 形 腹 ,圜 底 ,圈 足 已 失 。

碗 内 底 以 点 装 手 法 装 饰 凸 起 的 首 尾 相 呼 应 的 双 鱼 ,环 绕 以 数 片 花 草 ,

并 将 纹 饰 鎏 金 处 理 , 凸 显 了 其 中 心 地 位 。 双 鱼 头 尾 相 接 , 一 正 视 一

侧 视 , 大 头 、 阔 嘴 , 有 两 根 长 须 ; 身 上 有 许 多 云 朵 状 的 斑 纹 。 除 碗

底 中 心 的 圆 形 构 图 外 , 其 余 部 分 光 素 。 碗 腹 部 内 外 壁 有 密 集 的 平 行

线 状 细 纹 , 当 为 旋 切 打 光 留 下 的 痕 迹 。

第9页

参考资料:

[1] 王明德,王子辉著,中国古代饮食,陕西人民出版社.

[2] 张幼萍.史前半坡文化的鱼崇拜[J].文博,2002.

[3] 刘东.古陶瓷上的鱼纹[J].收藏家,2019.

[4] 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文物出版社,2021

年.

[5] 冀东山主编.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金银器卷

[M].三秦出版社.2006.

文博咨询

多图实探陕历博秦汉馆,揭秘“北斗七星”独特魅力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全景

据悉,2024 年 5 月 18 日,坐落于秦汉新城,且紧邻秦咸阳城遗址与西汉帝

陵遗址带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将正式与大家见面。作为丝绸之路起点上的

重要文化地标,陕历博秦汉馆将打造“一带一路”文化桂冠上的璀璨明珠,进一

步擦亮“陕西文物”金色名片。

延续历史文脉,这座地标进入开放倒计时

第10页

从馆区正式移交到敲定开馆时间,再到首个重磅活动的落地承办,陕历博秦

汉馆各项筹备工作已步入正轨。

博物馆入口处双阙

地理位置看,秦汉馆位于西安主城区以北的“秦汉文化带”,即兰池三路以

北、泾渭大道以东,它北依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西汉帝陵遗址带,南邻地

铁 14 号线秦宫站、咸铜铁路,亦是大型综合文旅项目大秦文明园的组成部分,

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在这片土地上,见证过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见证过大汉王朝的兴衰,也见证了古

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

陕历博秦汉馆位置示意

第11页

秦汉新城历史文化资源

根据统计,秦汉新城范围内遗址保护区达到 70 平方公里,拥有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10 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 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7 处、一般不

可移动文物点 63 处。毫无疑问,这些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址为博物馆诞生提供绝

佳条件。馆区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站等交通枢纽约 20 分钟车程,另外

在博物馆西南侧设有停车场供私家车与旅游大巴停放;外部广场到 14 号线秦宫

站出入口之间已修建起人行天桥设施,方便乘坐地铁的游客前往馆区;亦能通过

大秦文明园秦文明广场向北经天桥进入。

14 号线秦宫站 logo

第12页

连接地铁站与博物馆之间的天桥设施

秦汉馆内部最新实探

站在整体定位角度,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

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博物馆。

大秦文明园主题雕像群

第13页

序厅大型青铜组雕

公开信息显示,秦汉馆将以“秦汉文明”为主题,展览叙述结构采用“大历

史+小专题”形式。内部共分五大展厅,展陈面积约 1.13 万㎡,包括主展厅“秦

汉文明”、遗址展厅“城与陵”、艺术展厅“技与美”、临展厅和公众考古中心。

核心主展厅从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对外交流等方面,

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该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成就和作用——这不仅是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创建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想奠基的时代,更是以“汉族”为主

体的中华民族形成的时代。

馆内展厅主题平面分布

第14页

部分展厅介绍信息

两侧展厅为常设专题展“城与陵”和“技与美”,即是对基本陈列“秦汉文

明”的呼应与深入阐释,又分别从考古与艺术两个方面展示秦汉文明的灿烂与辉

煌。

具体看,“城与陵”旨在以考古发掘成果为依据,通过对雍城、栎阳、咸阳、

长安四处大遗址的剖析,探讨都城与陵墓作为文明社会所形成的真实载体,在中

华文明不间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技与美”则主要借助雕塑、壁画、画像石、陶制模型等物质遗存,展现秦

汉时期人们丰富且多元的形象世界,也揭示当时人们对于宇宙、生死的理解。

馆内公共空间实拍

第15页

临展厅报告厅空间部分

陕历博秦汉馆沙盘效果

向外再延伸的临展厅能够实现一厅多用效果,在这里,临时展览、学术会议

和讲座沙龙均可举行,拟打造成秦汉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心。

而现如今,博物馆也在摆脱传统展陈的枯燥无味,加入大量可感知、沉浸式

的科技手段展现形式,让文物活起来。

第16页

一如秦汉馆中的数字展厅与公众考古中心,就利用数字化呈现秦汉时期的衣

食住行、社会风尚,再结合考古成果展示,全方位讲述考古故事、普及考古知识。

博物馆即展品,高度还原秦汉建筑风格

陕历博秦汉馆与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同框

如果说文物是博物馆的内核,那么对于陕历博秦汉馆而言,本体建筑或许也

可以看作是一件“展品”,有着诸多值得一提的亮点设计。

其一,展馆主体由参与过现有馆区(小寨东路)设计的张锦秋主持,整体借

鉴秦咸阳宫建筑群规划,浓缩了“象天法地”的理念,采用平面为北斗七星作为

建筑组合方式,单体之间又以组块形式贯连。

设计者有意拉大了空间结构,以小体量的建筑单体,组合成具有超宏观尺度、

充满想象空间的建筑群,既有中轴对称的恢弘大气,又兼具不对称布局的自由气

息。特别的是,馆区中轴向北,正巧与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相对应。

第17页

陕历博秦汉馆局部外观

馆区内单体建筑

其二亮点是,展览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从室内向室外的延伸,从而打破展览

空间界限。展开讲便是既再现诗文中复道行空、廊腰缦回、横桥卧波、冀阙凌空

的胜景,又深度阐释秦汉建筑“高台榭、美宫室”的造型特征,从悦君的现场实

拍就能够直观理解。

高台榭、美宫室

第18页

复道行空

廊腰缦回

第19页

横桥卧波

冀阙凌空

第20页

其三则体现在园林景观方面,综合所在地形与秦汉“宫苑结合”园林文化,

博物馆打造出古典园林“苑囿”景园设计,馆与园结合,绿地面积达到 17 万㎡、

水体面积约 1.9 万㎡,园林里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搭配,各色花卉点缀其间,

营造宁静优美的游览环境。

陕历博秦汉馆紧邻 14 号线秦宫站

当前,相关展览设计、藏品遴选等布展工作和配套设施建设都在有条不紊推

第21页

进。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在福州举办的 2023 年“5·18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

会场活动上宣布,2024 年“5·18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落户陕历博秦

汉馆。这也是秦汉新城聚力推动秦汉历史文化遗存展示利用、强化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最好注脚。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与秦咸阳城遗址二者隔空对望、遥相呼应,更是延续

着历史的文脉。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可视化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