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讲练测历史(人教选1国家制度)SQ23桂

发布时间:2023-7-1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新】讲练测历史(人教选1国家制度)SQ23桂

目 录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1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7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12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17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 24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 30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 33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38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 4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 48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收起]
[展开]
【新】讲练测历史(人教选1国家制度)SQ23桂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目 录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1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7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12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17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 24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 30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 33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38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 43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 48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54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 59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 64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 69

第3页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 74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 79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84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89

课时训练与单元检测(单独成册)

参考答案(单独成册)

第4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 1 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通过相关史料,分析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实,

了解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具有延续性与创新性的特点

2.通过相关史料,明确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

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

的特点,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

3.客观准确地评价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增强民族

自信心,培养家国情怀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

国最早的 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

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

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

①政治制度:实行 ,商王直

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②国家机构: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

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2.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含义

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

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

天子有血缘关系的 、异姓功臣或

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

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

分封序列

内容

诸侯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

义务

(2)宗法制: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

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特点

①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

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

?

?

?

?

?

?

?

?

?

?

?

?

?

?

?

?

?

?

?

· 1 ·

第5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本特征。

②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

其中的 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

约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

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

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

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从材料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有

怎样的特点?

微思考 1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

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

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

、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续表

皇帝

制度

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

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中央

官僚

机构

三公

九卿

三公: 是百官之长,秉承

皇帝旨意,统领众官;太尉是最高

武官,掌军事; 是副丞

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

时又是最高监察官

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

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

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权力

运作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

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

后由皇帝裁断

地方

制度

郡县

背景

秦始皇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

教训

内容

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

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

直接任命

文书

传送

系统

建立

原因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

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

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目的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

到全国各地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1)汉朝

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

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 ,

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

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三省及其职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第6页

历 史·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和

职责

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

负责审议封驳朝廷政令,尚书省负责执

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②评价: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

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

能;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

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

,为宰相之职。但宋太祖唯恐宰相

权力过大,设 掌管军政,

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4)元朝实行 总理全国政务的

中枢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有什么不同?

微思考 2

(5)明朝

①1380 年,明 太 祖 废 除 中 书 省 和

,亲理政务,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宰

相制度终结。

②废宰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

殿阁值守,是为“ ”。内阁大学士备皇

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

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朝雍正帝设立 ,军

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

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图

微点拨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①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

级制。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郡下设县,

县设令或长。

②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

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③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

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

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2)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主要是州、

郡、县三级制。

(3)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

二级制,唐朝沿用。

(4)唐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

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

②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

实体。

③唐中期以后,部分节度使拥兵自重,形

成 势力。

(5)宋朝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第7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县各 级 官 吏,从 而 形 成 路、州 (府)、县 三

级制。

(6)元朝地方行政制度

①在地方设置 ,作为中书

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

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

行政机构。

②评价: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

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7)明朝地方行政制度

①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

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 、按察

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

②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

揽一省之权。

(8)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

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朝地方行政制度与元朝相比发生了

什么样的变化?

微思考 3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中国古代宰相辅政制度先后经历

了三种模式:宰相独立开府辅政制、宰相三省

参议辅政制和宰相听命拟旨辅政制。

宰相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三

正”,商朝时出现了“三公”“左辅右弼”的现象。

西周中后期,鉴于重要辅臣不断更换易造成政

务混乱,开始设置专门的辅政机构。春秋战国

时期,各诸侯国辅政方式虽各不相同,但辅政

大臣多为贵族集团的代表,可以自辟僚属,独

立行使权力,可以说他们是在“主政”与帝王分

庭抗礼。

秦汉以来,宰相的出身有名门望族,有宗

室,也有寒门。唐宋之后,科举入仕者居多。

宰相辅政制度的沿革趋势体现了皇帝专制权

力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驾驭百官能力的不断提

升。该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甚

至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李现曾《我国古代宰相辅政

制度述论》等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

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

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积极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第8页

历 史·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核心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

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

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

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

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

的缩小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皇

权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既实行分权,即在

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

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带来的效率低下

的弊端。

学以致用

1.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

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

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

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

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 )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2.唐朝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

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

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

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二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

发展演变

【材料一】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

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安史之乱后藩镇的

变化。

【素养阐释】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安史之乱后,藩镇数

量多,但是大都是朝廷任命,很少上交贡赋,功

能多样。考查史料实证的素养。

【材料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第9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思考探究】

(2)提取材料二中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变动”与“不变”的信息。

【素养阐释】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要从行政

区划层级的增多、地方最高一级单位变化最大

且频繁、监察区到行政区的演变、元朝省级单

位的出现等方面分析说明;从各个朝代相对稳

定的县级行政区划分析不变之处。考查历史

解释的素养。

核心归纳

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异同点

比较项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盛行

时期

西周

几乎盛行于整

个封建时代

确立并盛行

于元朝

前提

周王室势力

强大

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

基础

与宗法制相

联系,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

打破血缘关

系,以地域关

系为基础

打破血缘关

系,以地域关

系为基础

和中央

政府的

关系

诸侯国相对

独立,权 力、

地 位 可 以

世袭

郡、县是地方

行政机构,郡

守、县令都由

皇 帝 直 接

任免

行省长官由朝

廷任命,行省

拥有经济、军

事大权,但行

使权力时受到

中央节制

续表

比较项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影响

在一定时期

内产生过一

些积极作用,

但从长远来

看,形成的分

裂势力不利

于国家统一

和社会安定

有利于加强

中央对地方

的管理,加强

中央集权,巩

固国家统一

不仅在当时

有效地加强

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

统一,而且经

过后世的调

整和补充,其

积极作用愈

加明显

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

是巩固统治;③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④都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

学以致用

1.据载,汉朝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

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朝死刑案件必须由州

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

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权。这种变化主要

反映了( )

A.司法机构逐渐消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2.理藩院是清朝创设的一个管理边疆少

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官员由满族、蒙

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员担任。该机构的设立

( )

A.履践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容易造成民族矛盾激化

D.牵制军机处形成权力的制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第10页

历 史·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 2 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运用文献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认识古希腊罗

马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特点及影响,培养史料

实证的素养

2.通过史料分析中古西欧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

文明的多元性,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3.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近代西方政体,理解不

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对本国政体选择的

决定性作用,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1)特点:古希腊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

千差万别,但包含一定的 。

(2)代表

政治 民主政治

表现

国家权力掌握在 、议事会、

官员和公民法庭手中

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

国家最高 ,决定国家法律

和政策

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 产生,主

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

与国家日常管理

大部分官员由抽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

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

审判

续表

表现

公民法庭是主要 ,公民审

判员全体达6000人之众,组成规模不

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特征

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是雅典城邦制

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雅典城邦国家的民

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政治 寡头政治

表现

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

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但他

们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因而不利于

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第11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共和制时期的政治制度

执政官

由全体公民 。担任军事统

帅,主持公民大会和 院,并执行相

关决议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

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公民

大会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是罗马国家

最高 ,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

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

有效发挥作用

(2)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①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

,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

②在罗马帝国中,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

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

③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

要工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

微解读

3.局限性: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

和国,公民都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

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 剥 削 和 多 种

压迫。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封建制度: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

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最

初的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

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

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2.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特征 世俗王权和 的权力长期并立

关系

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

依靠 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

王权

加强

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

发生冲突。法国 的召开,标志

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

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

一步强化王权

3.英国王权受到限制

(1)《大宪章》的签署

原因

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

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他们迫使国王签

署《 》

内容

《大宪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

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

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2)议会形成

①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

会权力有所加强。

②14世纪,议会逐渐分为上下两院,各自

议事,并取得批准征税、进行立法等重要权力。

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

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1)确立: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此后,英国的法律

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第12页

历 史·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

(2)发展: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

。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

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

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2.美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1)背景:1775年,在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

地发起独立战争。次年,美利坚合众国建立。

(2)确立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宪法

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实行

1787

年宪

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

总司令

国会分为众议院和 ,拥有立法

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

司法权属于 和国会规定设立

的下级法院

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1792 年,法国首 次 建 立 共 和 国,但

最初并不稳固。

(2)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

年通过新宪法。

1875年

宪法

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

由两院行使

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

议院

(3)经过数年动荡,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4.评价

积极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

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 的

理想

局限

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

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经过19—20世纪

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

定和成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世纪前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但英国议会议员席位仍根据数百年前划分

的选区分配。许多老选区已经衰败,个别选

区已不存在,但仍旧选举议员进入议会。而

新兴的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等,

人口众多,却仅有很少的代表或没有代表。

不合理的选区划分和选举制度,使土地贵族

继续把持议会和政府,政治极其腐败。英国

人民多次发起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在社

会各阶层的压力下,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

次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

资格,中等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1832年

改革拉开了议会改革的序幕。1867年的第

二次议会改革大大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

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工人阶级大多得到了

选举权。1884—1885 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后,英国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

近代英国三次议会改革是怎样推动民

主政治发展的?

微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第13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一 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及影响

【材料一】在这些城邦国家中,乡居的公

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

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

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

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

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

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

———摘编自[英]哈蒙德《希腊史》

【材料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近现

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

方的思想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古希腊罗马的

政治制度在文艺复兴时期再次发展,平等、自

由观念以及法律、民主政治得到极大宣扬,这

也为近现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资本主义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政治特点就

可以看到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子,西方的

政治结构就是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结构发展

而来的。

———摘编自吴明华《古代希腊罗马

政治制度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

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

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

影响。

核心归纳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的关系

1.区别

(1)古代雅典民主为直接民主;近代西方

民主为间接代议制民主。

(2)古代雅典民主为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

民主;近代西方民主则更加广泛,基本上实现

了普遍的民主。

(3)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在制约机制、治理

机制和程序等方面更加完善。

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对近代西方

民主政治的影响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抽签产生 近代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近代以来主权

在民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按

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五百人议事会

规定的任期

近代资产阶级代

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

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 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

学以致用

古代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第14页

历 史·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

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古代罗马,

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

此可见,在古代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二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

确立及认识

【材料】《权利法案》重申了正统的政府

必须依法而治这一古老的思想,还规定议会

是英国政府中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议会制定

的法律是国内最高法。与其他欧洲国家的

法律制度都是在继承古罗马法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情况不同,英国法律制度是从自身内

部产生出来的,并一直沿着自己的道路独立

地向前发展。英国没有统一的宪法典,三百

多年来,一直以自己“无宪法”但有发达的宪

政的迷人风采彪炳于世。一些基本的宪法

性法律文件援用了几百年,一直未宣布废弃

它们,英国“新的政治设施总是兴建于旧设

施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夏新华、丁峰《借鉴与移植:

外来宪法文化与中国宪制发展》

【思考探究】

根据材料,概括英国宪法文化的特征,并

说明《权利法案》确立的宪政原则。

核心归纳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作用和局限性

1.作用

(1)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独裁,

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对于经济发展、

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

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有效防止封建势

力复辟,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3)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

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无

产阶级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 工 人 运 动 的

发展。

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

制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如英国妇女长期没

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

合法地位。

学以致用

英国历史学家屈威廉在他的专著《英国革

命:1688—1689》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

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

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

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

“转折点”主要是指( )

A.王权时代结束

B.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D.内阁制度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第15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第 3 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

颁布以及国民党统治时期“训政”等相关史实,

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2.通过史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进行政权建设的相关史实,理解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前政权建设实践的重要历史意义,培

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解中国特色的政治

制度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增强制度自信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民国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标志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

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

在中国的诞生

国旗

与纪

新建立的中华民国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

,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

民国元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目的 防止袁世凯独裁

内容

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

法、司法 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

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续表

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

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政党政治的尝试

背景

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

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

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

竞争,开始了 的尝试

表现

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

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

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第16页

历 史·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续表

结果

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由于民族资产阶

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二

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就任正式大总统后,袁世凯先后下令解散了

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

实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材料一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

国同盟会成为合法组织。8月25日,同盟

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

和实进会等几个党派合并,在北京改组成国

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实际由代理理

事长宋教仁主持党务。1913年初,国民党

在全国选举中获得参议院和众议院最多席

位,成为国会中的最大党派。

国民党成立地点———北京湖广会馆

材料二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

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

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

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

的分合。其中,同盟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

为三大党,共和党拥戴袁世凯,统一共和党

接近同盟会。

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微思考 1

4.国民党的“训政”

时间 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后

内容

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

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

员会

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

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

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实质 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5.国民党的“宪政”

时间 1948年

内容

国民党打出“ ”的招牌,召开“国民

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

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评价

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

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

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

度探索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背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起义和暴动中,革命根据地

不断涌现。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

陆续建立起来。

(2)建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

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

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

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3)政权性质: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

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毛泽东当选为

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

委员会主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第17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4)评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背景

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

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

,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政权

特色

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 ,

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为巩固抗日根

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 ”原则,与

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各级政权机关的

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

评价

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3.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

背景

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

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

取在解放区设置 的办法,巩固新

兴的人民政权

政权

特色

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

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

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

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

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

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

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

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

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

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

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

微思考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说明了什么

问题? 该文献的发表具有怎样的意义?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法律

依据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的《 》,

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

我国实行

标志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正式建立起来

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

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

形式

意义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

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

主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民主

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

顺利进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第18页

历 史·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续表

遭到

破坏

1957年以后,由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

指导思想的影响,

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

恢复

和完

制度 建 设 取 得 许 多 重 要 进 展,如:改

进 ,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

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差额选举

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固定任期,

每届五年

赋予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

性法规的权力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地位 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确立

标志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

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指导

方针

“长期共存、 ”的八字方针

意义

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

的基本格局

进一

步发

改革开放后,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的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成为

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

的总目标。

(2)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年10月

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

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①全会系统总结我国

的巨大成就和显著优势。

②深入阐释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③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对坚持和完善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制度体系作出新的制度

安排。

④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

、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

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

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

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3)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

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

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

优势。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

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

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第19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5)确保实现“ ”奋斗

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

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微思考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1954年宪法体现

了什么原则? 规定了哪些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与

影响

【材料】孙中山说:“北方将士以袁世凯为

首领,与予议和。夫北方将士与革命相拒之

汉阳,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曰服从民国,

安能保其心之无他? 故予奉《临时约法》而使

服从。盖以服从《临时约法》为服从民国之证

据。予犹虑其不足信,故必令袁世凯宣誓遵

守约法,矢忠不二,然后许其和议。故《临时

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

也!”1914年5月1日,袁世凯正式宣布废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中华民国约法》的基本内容有大总统“为国

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

全国陆海军”“对国民全体负责”;大总统制定

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官,宣告开战媾和、缔

结条约、戒严、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不受限

制等。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思考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基本特征的不

同,简析国民党统治时期“宪政”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第20页

历 史·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核心归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

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

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

程序。

2.评价

(1)进步性

①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由参议院行使

立法权和弹劾权的规定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

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

②国民拥有一系列权利的规定否定了封

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

③它的颁布推动了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

(2)局限性

①它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

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②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

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

难实现的。

学以致用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

《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

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

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

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4 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通过相关史料,分析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中国古代历史上

变法与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培养史料实

证的素养

2.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分析戊戌变法、清末

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和对中国救亡图存运

动产生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

3.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不同历史

阶段进行改革的基本史实,掌握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探索和发展的历程,全面认识改

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历史解释的

素养

· 17 ·

第21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1)原因

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

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

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

动之中。

②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

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2)表现: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

吴起、秦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其中以

最为彻底。

商鞅

变法

措施

经济

方面

废除 ,奖励耕织

军事

方面

废除 制,奖励军

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影响

这一系列措施打击了

,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

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

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

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背景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

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势力强大的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但

后又迅速瓦解

新崛起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

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

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冯太后

改革

措施

实行 俸 禄 制,推 行 均 田 制、

影响

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

社会经济的发展

续表

孝文帝

改革

措施

迁都 、易服装、改汉姓、说汉

话、通婚姻等

影响

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

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北宋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

致分裂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

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

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庆历

新政

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

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

王安石

变法

针对 、财政制度、军事

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

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王安

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

也欠妥当。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

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4.明朝时期的改革

背景

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

加深

张居正

改革

措施

整肃吏治,加强 ,裁

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影响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

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

解。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

几乎全部废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第22页

历 史·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

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

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周易·系辞下》

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主张“变”。后来清末梁

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也引用了这段话,强调

变法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

时代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求变”“求

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

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材料能够看出哪些信息?

微思考 1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 的严

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

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

之路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

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

措施

1898年6月开始,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

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结果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变法触犯

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9

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

措施

续表

影响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

通的

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

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

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清末新政

目的 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措施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

、奖励实业等

影响

清末新政的一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

命爆发了

3.民国时期的改革

措施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影响

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

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

反对势力很大。裁撤闲差衙门后,大批丢了

乌纱帽的庸官极端仇视变法,他们或造谣惑

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

自谋生计,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一些

对变法主张不满的大臣,更是对康有为和梁

启超充满仇恨。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

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

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

从材料可以看出维新变法遭到了哪些

人的反对? 你如何认识维新派采取的这些

措施?

微思考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

第23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

改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改革

措施 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影响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 ,在短时间

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

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改革

标志

1956年,以毛泽东的《 》和

中共八大为标志

影响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有了良好开端。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

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这一时期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

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

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

内容

决定停止“ ”的错误做

法,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中共十八大后的改革

中共

十八大

时间 2012年11月

内容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

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中共十

八届三

中全会

时间 2013年

内容

对全面 作出总部署、

总动员

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

目标

续表

中共十

九大

时间 2017年10月

内容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

时代

将全面 总目标列为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成效

经过长期的努力,国家重要领域和关

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制

度体系基本形成

中共十

九届四

中全会

时间 2019年

内容

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

作出部署

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 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5.改革开放的内容与认识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

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 ”分置、打赢脱贫

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

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

公有制到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

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

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

“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

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

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第24页

历 史·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材料一】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王于兴

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 与子同

泽(引者注:“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

称军队中的同事),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

偕作。

———《诗经·秦风·无衣》

【材料二】孝文帝亲政后,十分重视对各

级官吏的考核,把能否劝课农桑作为考核地方

官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打击贪官污吏,以澄清

吏治。孝文帝选官用人,“先尽才学”。他不仅

从世家大族中选拔人才,而且还委任于寒门庶

族。李彪“家世寒微”,但由于有治国之术,所

以受到重用,辅佐孝文帝打击豪强,使“远近畏

之,豪右屏气”。迁都洛阳后,汉族官员在朝廷

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引起拓跋部“国戚旧人”不

满,孝文帝公开宣布:“苟有才能,何必拘族

也!”于是中原地区的怀才之人纷纷投奔到北

魏朝廷而“志竭其忠,才尽其概”,莫不致力于

北魏社会改革的洪流之中。

———摘编自尚志迈《评魏孝文帝的纳谏与用人》

【思考探究】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怎样的社

会风气?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后这一

风气于秦国更盛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的用人措施,

并分析其用人之道的特点。

核心归纳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侧重点

目的

方式

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

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

移风易俗

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

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

落后状态

商鞅是臣子,改革方式是自下而上

孝文帝是最高统治者,改革方式是自上

而下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

发展

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扰

从经济结构上看,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产

关系,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

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学以致用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

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

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第25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历 史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为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民族交融

二 维新变法与清末新政

【材料一】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重要

著作

序号 篇名 备注

1

《新学伪

经考》

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

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

2

《孔子改

制考》

“六经”皆孔子为托古改制而

作,尧、舜等都是孔子改制假托

的圣王

3

《实理公

法全书》

以亚里士多德的方法来阐述实

理。《物质救国论》《金主币救

国论》《理财救国论》等篇章,反

映了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提出了“以工救国”的经济思想

4

《日本变

政考》

5

《彼得大帝

变政纪》

呈奏光绪帝,记述日本明治维

新和俄国彼得大帝锐意改革,

实现富国强兵的历史故事

———摘编自《康有为全集》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

有为如何通过著作推动维新变法的。

【素养阐释】

仔细阅读康有为的相关著作,分析其在著

作中表达的观点及著述的目的,阐释康有为如

何通过著作推动维新变法。考查史料实证和

家国情怀的素养。

【材料二】清末新政大事记

年份 事件

1901年

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清末

新政的专门机构

1903年

设立商部,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

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

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1904年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

鼓励留洋

1906年

度支部颁布《清理财政明定办法六项》,

负责统一各中央地方衙门收支、统筹外

债借还以及规定对各省越时造报财政

之惩处,实现全国预算

1906年

颁布《仿行立宪上谕》,“大权统于朝廷,

庶政公诸舆论”

1906年

改兵部为陆军部,编练新军,开办西式

军事学校。为了筹饷,清政府还不惜巧

立名目,多方搜刮

1908年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其中“君上

大权”14条,“臣民权利义务”9条,议院

不许干涉君主,臣民需在“法律”范围内

行使权利

【思考探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新政的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第26页

历 史·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素养阐释】

材料体现的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清政府颁

布的相关政令文献,讲述了清末新政中的一些

措施。通过分析这些措施,概括清末新政的特

点。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核心归纳

维新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

阶级

属性

目的

性质

维新变法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清末新政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维新变法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

主义

清末新政是要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镇

压人民的革命运动

戊戌变法既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

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清末新政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

其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

续表

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条件下,清

政府调整统治政策

都采取了关注经济、培养人才、增强军事实力的

举措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对历史的发

展进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都因没有触及君主专制政体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度,没有对政治体制进行深刻变革而失败

学以致用

有学者认为,晚清的改革根本不可能有任

何成功的希望,立宪派终究要与革命党汇流;

革命,或许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却是晚清

唯一的选择。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清政府的新政没有进步作用

B.立宪派与革命党都希望建立共和政体

C.推翻清政府统治是历史必然

D.改良与革命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

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第27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基础 巩固

一、选择题

1.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父死子

继的身份继承制度出现,主要表现在王

位的继承上,由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家

天下”的局面。材料表明( )

A.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已然建立

B.夏朝打破了禅让制的传统

C.父死子继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前提

D.分封制、宗法制在夏朝确立

2.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

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

“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

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

“授民”制度( )

A.标志着西周统一政权的建立

B.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

C.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

D.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

3.下表为秦朝九卿部分官职及其职能。由

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

官职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具有封邦建国时代的痕迹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

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

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

一种封建的统一。只要到秦汉,中央方

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他评价

的是(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

5.汉文帝时,贾谊曾在《治安策》中提出“众

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汉武帝统治时

期,朝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建议令诸侯

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以上两则材料

传达的共同信息是( )

A.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B.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C.统治者的怀柔政策

D.深受宗法思想影响

6.元朝的疆域超过前代,其疆域“北逾阴

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

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的

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

效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 —

课时训练与单元检测

第28页

7.明朝,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

务,分别给予总督或巡抚两种头衔,总督

的全称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

粮饷兼巡抚事”,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

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由此

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避免中央政务决策失误

C.各司其职且相互制约

D.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

8.据学者研究,清朝各时期安徽知县的平

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

如此。

清朝各时期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

位:年)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

由此可知清朝知县的任期状况( )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的贵族政治是一种典

范政治,保证其正常运转的第一推动力

便是贵族的典范作用,但是自西周立国

百年之后,贵族阶层变得贪图享乐,素质

普遍下降,以致最终失去示范,自乱其

制。因此,贵族政治日渐无法正常运转,

并且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春秋时期,

诸侯、大夫的逐级僭越,卿族之间的相互

斗争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个过程。面对强

宗大族对君权构成的巨大威胁,君主不

得不采取必要措施以打击贵族势力、维

护君权,而社会也急需建立起一种新的

政治体制,以适应已经变化的客观形势,

这便是官僚政治。

———摘编自高晓娟《论春秋战国

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

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

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

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

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

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

可以约束皇权。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

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贵族政治

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4 —

第29页

(2)列举秦朝、唐朝的相关史实,说明材

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

约作用”,并从政治角度简析官僚制

度的积极作用。

能力 提升

一、选择题

1.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

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

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

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

俸禄”反映了当时( )

A.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周王室已名存实亡

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都

是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

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的,事毕即解除

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

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

出( )

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

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

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

3.宋太宗将唐朝的“道”改为“路”,而对于

各路官员的权力划分,宋哲宗时则明文

规定:“凡本路钱谷财用事,悉委转运司,

刑狱、常平、兵甲、贼盗事,悉委提点刑狱

管勾(管理)。”这一变化可以佐证,当时

( )

A.财政与军事分离

B.行政区向监察区转化

C.民政与司法分离

D.地方机构权限的扩大

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

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

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

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表

明(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古代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调整

C.中国古代并未实现高度集权

D.郡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需要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的走向

时代 政治状态 政治走向

秦朝

统一中国和

确 立 官 僚

体制

秦朝确立皇帝制,皇帝是

国家的象征并且可世袭。

秦朝已经意识到行政管

理的重要性,国家机器不

再只为帝王一人服务,还

主要在于建立全社会的

政治秩序,“化家为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5 —

第30页

续表

时代 政治状态 政治走向

汉朝

唐朝

落实“化家为

国”,完善官

僚体制

西汉君权和政府权力分

离得非常清楚,皇帝是国

家的代表,管理国家靠

“三公九卿”。汉朝是贤

人政治,从太学的人才培

养和任用,到举孝廉,都

是以贤荐贤

唐朝把相权进一步扩大

和完善。若没有中书省

和门下省之印,敕令就不

合法,没有经过中书省和

门下省审核而被皇帝任

命的官员被称为 “斜封

官”,他 们 在 官 场 抬 不

起头

北宋

中国现代性

的拂晓时分

宋朝,君权有所加强,相

权有所分散,但这并不意

味着皇帝可以乱来。实

际上,封驳非常多见,御

史台的地位上升非常高。

宋朝进一步提升士大夫

的地位,甚至将“不得杀

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写

入祖训

明清

士 大 夫 衰

落,再度“化

国为家”

朱元璋撤掉宰相之位,虽

然国家还是依靠大臣治

理,但士大夫地位一落千

丈。清朝,国家是皇帝一

人的国家,没有宰相,“乾

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摘编自姚洋《中国古代

政治对当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提取材料中的一条或多条信息,围绕“中

国古代政治”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

史的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

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 —

第31页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础 巩固

一、选择题

1.《雅典的胜利》中指出,多达两万名雅典

公民,可以拿到国家发放的不同形式的

津贴,约占雅典公民人口的1/2,甚至更

多。这有利于( )

A.改变雅典公民参政的政治结构

B.提高雅典公民的文化素质

C.实现雅典公民政治地位的平等

D.消除雅典公民之间的矛盾

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32年的斯巴达公

民大会上,首先是外邦使节发言,然后是

斯巴达内部的辩论,发言者为国王阿基

达马斯和主持会议的监察官,结果国王

的主张遭到失败。这说明斯巴达城邦

( )

A.监察官拥有实权

B.国王阿基达马斯与监察官矛盾尖锐

C.公民大会有否决权

D.公民大会辩论的结果受外邦使节影响

3.古罗马的“执政官”按字义解释就是“共

同协议者”。按规定,两名执政官每年由

选举产生,彼此拥有否决权。在执行职

务时,执政官坐在象牙宝座上,由仪仗卫

队守护。在出行时,有12名侍卫捧着

“法西斯”竖棒随行。由此可见,古罗马

执政官( )

A.是共和国权力的中心

B.有着国家元首的地位

C.是古代民主制的象征

D.行使内外事务独裁权

4.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

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

组成的三级会议。国王利用贵族和市民

的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听命于自己。

材料从侧面表明,此时法国( )

A.国王的权力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与教会的矛盾不断加深

C.国王力图缓和与教士的关系

D.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已形成

5.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

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

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

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

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若违反

规定,可对其进行制裁。这段材料主要

说明《大宪章》( )

A.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保护了贵族和教会权益

C.体现了王权有限的原则

D.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精神

6.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

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

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

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作者

旨在说明( )

A.其他国家不具备实行民主制的条件

B.美国联邦宪法缺乏普遍意义

C.政治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情

D.美国民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

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

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

命并对议会负责。这表明法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7 —

第32页

A.民选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

B.事实上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C.实现了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

D.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 典 人 有 这 样 的 观 念:一 方

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

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

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

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共同

体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

共同体利益的。

———摘编自郑诗亮、沈奕《黄洋

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

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

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

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

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

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

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

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

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

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

念的实现。与此同时,美国还找到了妥

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划分的方

法,保证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大。总之,

美国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联邦

共和体制。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

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

政体”的重新界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

对于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美国民主制

度的新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8 —

第33页

能力 提升

一、选择题

1.古代雅典实行非法提议的指控制度,即

任何公民如果认为某项提议不合理或与

现行的法律条文相悖,就可以对其进行

起诉;如果判决为合法,则继续使用,反

之,则废止该提议,并且对原提议人处以

惩罚。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人文主义思想空前繁荣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民主政治具有制度保障

2.1533年颁布的《终止上诉法案》宣称英国

领域内由一个国王领导;此后议会又承

认王权高于教权,并且禁止大学教授教

会法;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所有教会、

世俗政府,包括个人的薪俸都需要“王权

的誓言”保障。这些举措旨在( )

A.为建立君主立宪制扫除障碍

B.激化世俗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C.以集权的方式促进国家转型

D.进一步拓展英国的海外市场

3.1879年,法国温和共和派格雷维当选总

统,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共和制的改革。

议会修改了宪法,规定共和制度不可触

犯,禁止以前的皇族成员参选共和国总

统。共和派政府对军队、法院、各省行政

机构以及政府各部进行人员调整,使权

力全部落入共和派手中。这表明当时法

国( )

A.照搬了美国的民主共和体制

B.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

C.民主共和体制逐渐得到稳固

D.君主派已经退出政治舞台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研究制度,不该专从制度本身看,

而该会通着与此制度相关之一切史实来

研究。这有两点原因,一因制度必针对

当时实际政治而设立而运用。单研究制

度本身而不贯通之于当时之史事,便看

不出该项制度在当时之实际影响。一因

每一制度自其开始到其终了,在其过程

中也不断有变动,有修改。历史上记载

制度,往往只举此一制度之标准的一段

落来作主,其实每一制度永远在变动中,

不配合当时的史事,便易于将每一制度

之变动性忽略了,而误认为每一制度是

凝滞僵化,一成不变地存在。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结合材料与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

绕“制度的形成与变迁”自拟一个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

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 —

第34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础 巩固

一、选择题

1.“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

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

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

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

此次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B.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富强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

2.1912年由中华书局编写、南京临时政府

教育部审定的《中华共和国民读本》上

册,有国家、国体政体、国民、权利、义务、

中华民国人民权利和义务、行政、司法、

行政裁判所、行政诉愿及诉讼、国会、选

举等课目。据此可知,当时( )

A.教学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B.政府重视国民常识教育

C.国家强化对思想的控制

D.教材成舆论宣传的载体

3.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显著的特

征是赋予参议院广泛的权力,利用立法

权束缚行政权。第34条规定“临时大总

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

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上述

条文( )

A.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B.灵活运用了民主自由原则

C.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D.通过权力制约以维护共和

4.19世纪中后期,西方民主观念逐渐传入

中国,“议会、民权、自由、宪政、权利”等

成为热门词汇。清末民初,“革命、共和、

民主”等成为流行词。五四运动时期,

“自由主义民主”“革命民主主义”等词语

成为新宠。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西方民主体制被照搬到了中国

B.民主流派众多干扰了救亡道路的抉择

C.实现共和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

D.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观念的变化

5.据 刘 澜 涛 《晋 察 冀 边 区 的 群 众 工 作》

(1945年1月)中的统计,晋察冀根据地

有1600万人,其中约300万人参加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如农会、工

会、妇救会、青救会、童子军、抗敌后援会

等,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表明中

国共产党( )

A.确保了根据地的社会稳定

B.壮大了党员队伍

C.提高了根据地生产的积极性

D.注重根据地基层组织建设

6.下表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内容摘要,它的制定( )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

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

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

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

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

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

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

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

第35页

续表

第六章

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

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

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7.在1954年宪法起草过程中,中央人民政

府专门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其中包

含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

体的负责人及相关方面的专家。同时,

还组织了全国群众性大讨论。这说明

(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

B.宪法的制定体现了广泛性和民主性

C.1954年宪法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更具权威性

D.人民民主政权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8.2019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上讲话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

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

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

全体人民。”这说明我国( )

A.发展经济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全党工作着重点发生了根本转移

C.改善民生以国家制度改革为前提

D.国家治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

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

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

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

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

统代 表 临 时 政 府,总 揽 政 务,公 布 法

律。临时大 总 统 得 制 定 官 制 官 规,但

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

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

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

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材料二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

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

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

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

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

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

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

民权。

———摘编自孟庆鹏《孙中山文集》

材料三 1928年 10 月 3 日,中 国 国

民党中 央 执 行 委 员 会 常 务 会 议 通 过

《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

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

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

政之 基 础 …… 治 权 之 行 政、立 法、司

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

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

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体现的主要原则。有人认为,《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个致命缺陷在

于,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

第36页

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请结合

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

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

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

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

“训政”。

能力 提升

一、选择题

1.孙中山说:“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

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

政权,盖事所必至。”据此,临时参议院通

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赋予妇女以

参加各级政权的权利。这表明( )

A.实现了男女平等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有了维护权利的民主意识

D.辛亥革命使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

定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

年10月提出,命名为《中国人民民主革

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国共产

党提出第二次草案初稿,命名为《新民主

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命名为《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

这反映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

B.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变化

C.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

D.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

3.“在目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

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

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

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

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

一个会议。”这次会议( )

A.探讨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

第37页

4.以下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目录和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目录,目录的变化体现了

( )

1954年宪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 第85

条至第103条

第四章 国旗、国徽、

首都

1982年宪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 第33

条至第56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

首都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备

B.人民民主的法律保障进一步加强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

D.“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

制的传统。而要有法制传统,又必须要

有个人权利意识。要有个人权利意识,

又必须要有发达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经

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社会。

要市民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的教育,需

要发达的信息的传播。中国的情况是怎

样的? 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

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

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

法有机地结合。

———摘编自萧功秦《百年中国现代化

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

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

第38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基础 巩固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

广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阶级

关系出现新变化。商鞅等一些改革家代

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变法活动,确立

封建制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变法一定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变法必然会代表新兴阶级的要求

C.落后的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变革

D.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

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

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

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

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A.加重人民的负担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强了社会管控

3.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

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

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

在空间维度上,下列论据选用正确且论

证合理的是( )

选项 论据 论证

A

王安 石 是 江

西籍官员,他

的幕 僚 多 为

江西、福建籍

官员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

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

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

是求变多于守成

B

政治 重 心 迁

到南方不久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

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续表

选项 论据 论证

C

北宋 中 期 积

贫积弱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

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

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D

王安 石 一 生

在南 北 多 地

为官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

石既不同于北方士人,又

与南方士人相异

4.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

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

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

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

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

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5.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

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

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

传》,自此,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

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这一变化说明

( )

A.王安石综合成就较高

B.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

C.认识历史要全面客观

D.个人立场决定历史认识

6.清末新政时期开始建立现代社会运作架

构。北洋政府基本沿用清末新政所制定

的一系列法律和审判制度。1924年,国

民政府在广州建立,这时民法、刑法等基

本法律文本仍大体承袭了清末新政的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4 —

第39页

果。上述材料表明( )

A.清末新政促进了法律的规范化、近

代化

B.清末新政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一样,都是只

关注政治方面

D.清末新政如果认真实施,一定会推进

中国的理性化与专业化

7.下表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运行方

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

了我国( )

农产品

收购价

比率(%)

1978年1984年1991年1993年

国家

定价(%)

94.4 37.0 22.2 10.3

国家指

导价(%)

0 23.0 20.0 7.0

市场调

节价(%)

5.6 40.0 57.8 82.7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B.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C.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D.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退出历史舞台

8.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19年全国旅游

市场基本情况》指出,2019年全年,国内

旅游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8.4%,出入境

旅游总人数同比增长3.1%。旅游人数

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追求生活质量

B.人民娱乐方式的增加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人民消费结构的完善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

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二 (司马光指出)治天下譬如居

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

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

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实国史

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

安石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

有哪些。(每项各列一条)

(2)材料三中的“美意”指什么? 结合所

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推崇王安石变法

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5 —

第40页

(3)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

对材料二、材料三中“非大坏不更造”

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

能力 提升

一、选择题

1.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人物 时间 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 秦孝公时期

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

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

君主任免

邹忌 齐威王时期

举贤人;修法律;鼓励臣下

进谏

李悝 魏文侯时期

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

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

A.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

B.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

C.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

D.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

2.王安石变法期间,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

学分为外、内、上三舍。上舍生毕业成绩

优等的直接免试授官,中等的须参加殿

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题试后可授

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

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

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

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

3.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始向西方学

习,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

片战争后,曾国藩等人兴办洋务,主张

“中体西用”;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

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动戊戌变法。

这说明近代中国( )

A.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向西方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D.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起用商鞅大刀阔斧地进

行改革,其目的在于强国,而非富民。随

着改革的深化,秦国对全民、全军和经济

的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席卷天下、并吞八

荒的“秦国梦”正在一步步逼近。然而,

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

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要

想“从胜利走向胜利”,结果可想而知。

———摘编自王立新《商鞅改革何以为

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

材料二 今介甫(编者注:王安石,号半

山)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

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

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

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

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

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此岂老氏之志乎?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

始给地方更多的外贸经营权,有外贸经

营权的企业明显增加,实行指令性、指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 —

第41页

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调动外贸企业

的经营积极性。1988年后,开始实行外

贸企业的承包责任制,扩大外贸经营自

主权,弱化行政管理,强化经济杠杆的作

用。1991年以后,对外贸体制进行比较

系统的改革。实行外贸企业的自负盈

亏,打破外贸专业化经营的界限,引进竞

争机制,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

域;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逐步减少指令

性计划的商品范围;对部分外贸企业实

行股份制改革,组建了各种形式的股份

制企业。

———摘编自佟家栋《中国外贸体制

改革探讨》

(1)材料一认为商鞅改革“为秦帝国灭亡

埋下伏笔”,你是否赞同? 结合材料

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司

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

世纪90年代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背

景与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

第42页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

分,共60分)

1.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

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

周时期,分封制下的诸侯虽享有受封土

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

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这一变化表

明西周( )

A.中央集权得以确立

B.官僚政治逐渐取代了贵族政治

C.宗法制开始形成

D.“天下一家”政治理念得以强化

2.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

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

家”,那么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

“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这表明,分封制( )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的联系

B.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

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D.淡化了民众等级的观念

3.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

“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

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

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

4.下表所示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制度创新

汇总(部分)。表格信息反映了( )

朝代 制度 特点

隋唐

三省六部制、设置

政事堂

中枢机构分工合作;宰

相集体负责,相互牵制

宋初

设枢密院管军政、

整编 禁 军、实 行

“更戍法”

统兵权和指挥权分离;

守内虚外

元朝 行省制

地方机构成为中央“派

出”单位

明清 内阁制、军机处

决策权高度集中,执行

效率高

A.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强化的趋势

B.皇帝权威起伏跌宕的变化历程

C.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缓和的走向

D.中枢决策机构腐化变质的规律

5.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个村

社。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

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

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

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

了公民权。这一变化( )

A.铲除了血缘贵族的权力垄断

B.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C.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D.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

6.12世纪,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热那

亚等城市中,实行一种由执政官或统治

委员会掌握权力的共和政治。这些城市

共和国发展出一整套不同于中世纪王权

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文献,阐

释了民主思想。这表明意大利( )

A.发展早期民主政治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8 —

第43页

B.正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迅速

D.传播践行了启蒙思想

7.15世纪中期,英国创立了议会弹劾权。

17世纪,弹劾成为议会打击和惩罚国王、

重臣的一种手段。到了19世纪初,议会

弹劾权逐渐退出了英国的历史舞台。议

会弹劾权的演变,反映了英国( )

A.国王与议会对立加剧

B.权力中心逐渐转移

C.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

D.政党政治最终形成

8.下表内容最适合用来论证的主题是

( )

时间和

文件

1215年《大

宪章》

1628年《权

利请愿书》

1689 年 《权

利法案》

制定者 封建大贵族

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占多

数的议会

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占多

数的议会

内容

以法律限制

王权,特 别

是 征 税 权,

没有贵族同

意,国 王 不

得随意征税

以法律限制

王权,特 别

是 征 税 权,

没有议会同

意,国 王 不

得随意征税

限制国王的

权 力,约 束

国王的实际

统 治 权,保

证议会的立

法 权、财 政

权、司 法 权

和军权等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B.君主立宪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

C.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具有渐进性

D.法律是保证中央权力的重要武器

9.1973年美国通过《战争权力法》,规定总

统若未经国会动用武力,必须在48小时

内通知国会。总统在向国会通报后,若

60天内国会未宣战,总统须在其后30天

撤出军队。该项法令( )

A.表明国会主张收回总统的宣战权

B.体现出总统权力受到了限制

C.严重冲击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提高了美国的行政效率

10.自1873年起,法国国民议会讨论制定

宪法。“共和国”一词仅仅出现在关于

总统选举方式的条款中:“共和国总统

应由参众两院选出。”这表明,当时法国

( )

A.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薄弱

B.以迂回的方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倡导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

D.仿效美国实行了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11.1912年,根据同盟会设计的“部长取名,

次长取实”的方案,由孙中山直接任命

的各部次长、局长和总统府秘书长等,

除海军次长外,都是同盟会的重要骨

干。……各部几乎都由次长代理,当时

有“次长内阁”之称。这则材料表明南

京临时政府( )

A.各部门负责人均是同盟会成员

B.大总统在实际工作中有名无实

C.政权的组织形式是责任内阁制

D.中央权力的执行主体是革命派

12.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颁布,宋教仁说:“改总统制为内阁

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

心者,亦不得不就范。”这说明《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 )

A.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13.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 —

第44页

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

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

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

( )

A.推翻封建统治

B.赢得民族独立

C.建立宪政民主

D.解决民生问题

14.阅读《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

表(1944年)》,对表中反映的政权理解

正确的是( )

家庭成分 社会出身

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绅士商人学生军界工人务农

7 17 41 26 9 15 10 2 2 53

全县参议员91名,内有候补议员12名

A.具有民主性和广泛性

B.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则

C.性质是工农民主政权

D.与人民民主政权群众基础相同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

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

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很多

人自己也曾经受尽苦难,直到解放的一

天……他们从来也跨不进任何一个衙

门的门槛,除非是被捆绑着双手,可是

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

当时( )

A.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确立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16.史书记载,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

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民有余粮,使民

以粟出官爵,官爵必 以 其 力,则 农 不

怠”。变法还规定了相同的租税,“舍地

而税人”。这些做法( )

A.刺激了农民对土地的追求

B.使秦国确立中央集权制

C.以利益调节刺激农业发展

D.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17.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

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下列关于北

魏均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田制下土地严禁买卖

B.不分男女,同等授田

C.未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18.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

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

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

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

这种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机构臃肿

19.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

该表反映出( )

时间 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

《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

略》《万国公法》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

《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

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

争后

《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

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

《民约论》《万法精理》《美国独

立宣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0 —

第45页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D.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

20.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述了社会主义

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强

调对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暴露

的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这说明

( )

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已初步建成

B.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C.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实

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D.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

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

11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4分,

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

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

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

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

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

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

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

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

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

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

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

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

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

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

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

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

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

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

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

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

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

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

特点。(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

第46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古 希 腊 城 邦 兴 起 的 历 史 条 件。

(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

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

响。(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

完善的简要进程。

英国

①1688年光荣革命后,通过妥协不流

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

确立起来;

②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

了议会至上原则;

③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

王权;

④18世纪20年代内阁制开始形成,英

王统而不治;

⑤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

民主;

⑥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

革,使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

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②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

制国家;

③1792年、1804年分别建立法兰西第

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并制定拿

破仑宪法;

④1815 年波旁王朝复辟,颁 布 钦 定

宪法;

⑤1848年、1852年、1870年分别建立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⑥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的一

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制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的一

个直接后果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商

业企业家阶层人口大量增加,大量国民

没有选举权的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

时的社会要求了。结果,各地吁求议会

改革的群众请愿运动此起彼伏。1832

年6月,英国的议会改革法最后由国王

签署生效。经由这样一种相对和平和

渐进的演变过程,英国的宪政民主政治

逐渐形成且不断完善起来。1726年,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2 —

第47页

德斯鸠在欧洲各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

旅游。尤其在英国18个月的考察,对

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甚大。1748年,孟

德斯鸠出版了著作《论法的精神》。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韦森《欧洲

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

生成、建构与演进》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英法

两 国 代 议 制 形 成 的 主 要 特 点。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英法两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共同

原因。(7分)

23.1901年,流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

的名义发布“变法”上谕,宣布实行新

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新政诏书”

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

之治法。穷变通久……盖不易者三纲

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

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现正

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

致富强。…… 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

也,非变法也。……总之,法令不更,锢

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著军机

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

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

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

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

如何而国势始兴? 如何而人才始盛?

如何而度支始裕? 如何而武备始精?

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详

悉条议以闻,再由朕上禀慈谟,斟酌尽

善,切实施行。

———摘编自马平安《慈禧与晚清六十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新

政诏书”进行评述。(14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 —

第48页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梳理】

一、1.(1)奴隶制 (2)内外服制

2.(1)同姓贵族 (3)政治权力 原始民主

[微思考1]提示 特点:实行分封制;君主的

权力 不 是 绝 对 的,辅 臣 对 君 权 有 一 定 的 制 约

作用。

二、血缘关系 郡县制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央

三、1.(1)三公九卿制 中朝 (2)尚书省 门

下省 (3)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枢密院 三司

(4)中书省

[微思考2]提示 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

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

使宰相职权。

(5)宰相 内阁 (6)军机处

2.(1)州刺史 (3)州、县 (4)监察机构 藩镇割

据 (6)行中书省 (7)布政使司

[微思考3]提示 变化:(1)改行中书省为布政

使司,降低其品秩等级。

(2)地方分权,相互牵制,由布政使司掌民政、

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掌军务,按察使司掌司法,三

司互不统属,各直隶中枢,凡遇重大政事便共同

商讨。

(3)整顿地方机构统属关系,实行布政使司、府

和直隶州、县三级制。

【重点研习】

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

【思考探究】

提示 (1)演变趋势:不断完善,逐步专门(职)

化;辅臣构成由以贵族为主到出身多元化;辅臣权

力由可与君主抗衡到完全服从于君权。

(2)积极作用: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提

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后世提

供借鉴等。

【学以致用】

1.B 题干材料涉及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A项错误;根据题干

材料“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

廷,与尚书共议国事”,可知B项正确;题干材料不

能体现C、D两项,故排除。

2.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

相,要形成一致意见才能决策,这样不仅不能提

高行政效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效

率的提高,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宰

相依然行使完整的决策权,故 B项错误;题干材

料体现的是宰相一致原则,主要是对宰相权力

的一种 制 约,而 不 是 对 皇 权 的 制 约,故 C 项 错

误,D项正确。

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

【思考探究】

提示 (1)变化:遍布全国;数量多;类型多样;

官员以朝廷任命为主;功能不一。

(2)变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从二

级制到三级制演变的过程,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增

多;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

为频繁;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

地方行政单位。不变: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不

变;县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稳定、最基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 -

参考答案

正文答案与解析

第49页

-198-

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随

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始终处于动态变化

之中。

【学以致用】

1.B 题干材料说明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但

不能等同于司法机构消失,故 A项错误;地方司法

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清朝

军机处的出现说明专制皇权趋于顶峰,故 C项错

误;中国古代地方享有司法权,只是不同朝代权力

大小不同,故D项错误。

2.B 根据题干材料“理藩院是清朝创设的一

个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官员

由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员担任”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理藩院的设立有利于妥善处理民族关

系,增进民族团结,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故 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

排除。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

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梳理】

一、1.(1)民主因素 (2)公民大会 权力机关

抽签 司法机关

2.(1)选举产生 元老 权力机关 (2)元首

制 最高法官

二、1.封君、封臣

2.基督教会 王权 三级会议

3.(1)大宪章

三、1.(2)内阁制度

2.(2)三权分立 参议院 最高法院

3.(1)共和制度

4.启蒙运动

[微思考]提示 逐渐降低财产资格限制,选民

范围不断扩大;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部分农民、

工人获得选举权;选区议席分配适应新兴工业城市

的发展,同时兼顾农村地区。

【重点研习】

一、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及影响

【思考探究】

提示 (1)特点:直接民主;民主范围狭窄。实

质: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民主。

(2)影响:为近现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

理论依据;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提供

了借 鉴;为 近 现 代 西 方 国 家 权 力 构 建 奠 定 了

基础。

【学以致用】

C 根据题干材料中古代雅典由抽签产生的

公民陪审团全面负责司法活动的做法,可知 C

项正确;古代雅典由公民陪审团审理案件,非职

业法官,故 A项错误;古代雅典由公民陪审团解

释法律,而古罗马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解释法

律,故B项错误;古代雅典公民陪审团维护公民

的法律权益,但不包括外邦人、奴隶等,故 D 项

错误。

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及认识

【思考探究】

提示 特征:原生性(独立自主性);不成文性;

延续性(保守性)。宪政原则:法治;议会主权(议会

至上)。

【学以致用】

C “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权利法

案》的通过使得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国王,成为国

家的权力中心,故选C项;“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但国王仍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排除 A 项;“光荣

革命”后,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与议

会不是制衡关系,排除B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

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英国的内阁制度开始逐渐形成,这与题干材料中的

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50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

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梳理】

一、1.共和制度 阳历

2.三权分立

3.政党政治 国民党

[微思考1]提示 现 象:政 党 政 治 活 跃。原

因:民族危机加深,进行政治变革以挽救民族危

亡;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民

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宋教仁等革命党人的

努力。

4.国民大会

5.行宪

二、1.(1)苏维埃政权 (2)江西瑞金

2.边区政府 抗日民主制度 三三制

3.行政区

[微思考2]提示 说明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

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意义:《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为建立人民共和

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左”倾 民主集

中制 选举制度

2.多党合作 互相监督 多党合作 理论与

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2)国家制

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4.(1)根本政治制度 (5)两个一百年

[微思考3]提示 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规定的内容: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权力机关和

权力机关的运作原则。

【重点研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与影响

【思考探究】

提示 不同:

两者的实质不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民主原则;《中华民国约法》实质上推行独裁专制;

建立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政府采

用总统制。

“宪政”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

影响的扩大,加快了“宪政”建设;另一方面,国民党

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为其独

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

命运。

【学以致用】

C 中华民国成立的标志是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A 项错误;B项说法错

误,排除;根据题干材料“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

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

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

督由人民公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鄂

州约法》规定的政府机构分权和人民权利等内容,

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三权分立、民主自由等原

则是一致的,C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

于1912年,D项错误。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知识梳理】

一、1.(1)大变革 生产力 (2)商鞅变法 井田

制 世卿世禄 贵族特权

2.淝水之战 三长制 洛阳

3.中央集权 官僚机构

4.官吏考核

[微思考1]提示 信息:我国古代变法与改革

思想产生比较早;治国强调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不

墨守成规;古代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 -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翻页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