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bookData.followerCount}}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取消关注'}}
目录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一)‥‥‥‥‥‥‥‥‥‥‥‥‥1——4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二)‥‥‥‥‥‥‥‥‥‥‥‥5——10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三)‥‥‥‥‥‥‥‥‥‥‥‥11——14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四)‥‥‥‥‥‥‥‥‥‥‥‥15——20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五)‥‥‥‥‥‥‥‥‥‥‥‥21——24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六)‥‥‥‥‥‥‥‥‥‥‥‥25——30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七)‥‥‥‥‥‥‥‥‥‥‥‥31——36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八)‥‥‥‥‥‥‥‥‥‥‥‥37——40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九)‥‥‥‥‥‥‥‥‥‥‥‥41——46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47——52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一)‥‥‥‥‥‥‥‥‥‥‥53——56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二)‥‥‥‥‥‥‥‥‥‥‥57——62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三)‥‥‥‥‥‥‥‥‥‥‥63——68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四)... [收起]
[展开]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已关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目录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一)‥‥‥‥‥‥‥‥‥‥‥‥‥1——4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二)‥‥‥‥‥‥‥‥‥‥‥‥5——10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三)‥‥‥‥‥‥‥‥‥‥‥‥11——14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四)‥‥‥‥‥‥‥‥‥‥‥‥15——20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五)‥‥‥‥‥‥‥‥‥‥‥‥21——24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六)‥‥‥‥‥‥‥‥‥‥‥‥25——30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七)‥‥‥‥‥‥‥‥‥‥‥‥31——36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八)‥‥‥‥‥‥‥‥‥‥‥‥37——40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九)‥‥‥‥‥‥‥‥‥‥‥‥41——46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47——52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一)‥‥‥‥‥‥‥‥‥‥‥53——56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二)‥‥‥‥‥‥‥‥‥‥‥57——62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三)‥‥‥‥‥‥‥‥‥‥‥63——68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四)‥‥‥‥‥‥‥‥‥‥‥69——72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十五)‥‥‥‥‥‥‥‥‥‥‥73——76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一)‥‥‥‥‥‥‥‥‥‥77——77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二)‥‥‥‥‥‥‥‥‥‥77——78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三)‥‥‥‥‥‥‥‥‥‥78——78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四)‥‥‥‥‥‥‥‥‥‥78——79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五)‥‥‥‥‥‥‥‥‥‥79——80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六)‥‥‥‥‥‥‥‥‥‥80——81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七)‥‥‥‥‥‥‥‥‥‥81——82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八)‥‥‥‥‥‥‥‥‥‥82——83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九)‥‥‥‥‥‥‥‥‥‥83——84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十)‥‥‥‥‥‥‥‥‥‥84——86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十一)‥‥‥‥‥‥‥‥‥86——87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十二)‥‥‥‥‥‥‥‥‥87——88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十三)‥‥‥‥‥‥‥‥‥88——88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十四)‥‥‥‥‥‥‥‥‥88——89页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答案(十五)‥‥‥‥‥‥‥‥‥89——90页原创性·针对性·实效性
第3页
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全卷第1页第 1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br>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一)<br>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br>注意事项:<br>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br>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br>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均无效。<br>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br>(答题卡自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20 分)<br>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r>A.挟.持( xié ) 谄.媚( chǎn ) 咬文嚼.字( jiáo ) 醴.酪.( jiǔ )<br>B.联袂.( jué ) 造诣.(.yì ) 暴虎冯.河( féng ) 红缯.( zēng )<br>C.渣滓.( zǐ ) 龟.裂( jūn ) 一蹴.而就( cù ) 日啖.( dàn )<br>D.恪.守( gè ) 渎.职( dú ) 前仆.后继( fù ) 锲.而不舍( qiè )<br>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r>A.变本加厉 铤而走险 陈词滥调 肆无忌惮<br>B.礼上往来 草菅人命 迫不急待 旁征博引<br>C.微言大义 举一仿三 一愁莫展 随声附和<br>D.走头无路 莫名其妙 世外桃园 残羹冷炙<br>3.下列词语或短语结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br>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br>B.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br>C.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br>D.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br>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br>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战国策》<br>5.下列复句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r>A.他既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解决问题。——并列复句<br>B.即使工作再困难,他也不会退缩的。一一假设复句<br>C.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条件复句<br>D.对于传闻,不论是谁说的,我们都应当进行一番思考。一一条件复句<br>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的理想和信心。”此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br>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br>7.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r>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 的、 的、 的;提到科学家,眼前就浮现出爱因斯坦的形象白发怒张,皱纹满面。<br>A.深奥 艰难 枯燥 B.艰难 枯燥 深奥 C.枯燥 深奥 艰难 D.深奥 枯燥艰难8.被苏轼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br>A.李白 B.白居易 C.陶渊明 D.王维<br>9.下列不属初唐四杰是( )<br>A.白朴 B.杨炯 C.王勃 D.骆宾王<br>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r>A.大家尽管大胆去做,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br>B.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可同日而语。<br>C.在全球经济-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D.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br>11.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br>①场边靠河的乌柏树,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br>②汉语是我幼年的儿歌,汉语是我少年的作文,汉语是我青年的情书,汉语是我成年的签名。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r>④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br>A.比拟 排比 对偶 夸张 B.比喻 排比 对偶 夸张<br>C.比拟 排比 比喻 对偶 D.比喻 排比 比喻 对偶<br>12.下列四组文字中属于同一种造字法的一项是( )<br>A.鱼、血、尖、颈、闷 B.鸟、尺、甜、冻、斧<br>C.人、心、木、目、水 D.病、固、江、男、中<br>1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的成分依次是( )<br>在世界桥梁的发展史上,我国的石拱桥有着悠久的历史。<br>A.定语 主语 谓语 B.状语 主语 谓语<br>C.状语 定语 谓语 D.状语 定语 宾语<br>14.唐宋八大家是( )<br>A.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br>姓<br>名:学<br>号:班<br>级:<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密<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封<br>…<br>…<br>…<br>…<br>…<br>…<br>…<br>…<br>线<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第4页
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全卷 第 2 页<br>第 3 页 共 8 页 第 4 页 共 8 页<br>B.柳宗元、韩愈、骆宾王、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br>C.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白居易、曾巩。<br>D.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杜牧。<br>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r>A.谁也不记得那件事发生在哪一天。<br>B.他是临时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呢?<br>C.“好啦,”小张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br>D.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没有了人家。<br>16.“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戈\"一词使用的是 ( )<br>A.本义 B.直接引申义 C.比喻引申义 D.借代引申义<br>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r>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br>B.我们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br>C.我们生产的材料几乎是全国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地区的同类材料几乎要少好几倍。<br>D.目前,我市已做出规划,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多方引进资金,开辟经济发展的 新途径。<br>1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小说是( )<br>A.《山海经》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br>19.《秦风.无衣》中,对诗篇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br>A.全诗三章,全以“岂曰无衣?”落笔,在反复咏唱中强化了反诘的语气和语意,催人奋进<br>B.“同袍”“同泽”“同裳”,征战中的“三同”,揭示将士们互助团结.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br>C.“王于兴师”——秦王要发兵了。为王而战,就是为国而战,古代人国家观念不强烈,为君就是为国。<br>D.“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要上前线了,才搞战备,说明秦人平素军事观念淡薄。<br>20.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br>他是( )<br>A.曹操 B.苏轼 C.李白 D.李清照<br>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题,每空 1 分,共 6 分)<br>21.杨柳岸, 。<br>2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属 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br>23.《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br>24.散文的特点是 。<br>25. ,相逢何必曾相识。<br>26.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与子偕作!<br>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4 题,每小题 1 分,共 4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7.《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表现手法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内容上分为赋、比、兴。( )<br>28.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特征、状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规律、本质进行剖析、解说给人以知识的文体。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客观性、说明性三个特点。()29.《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论语》《春秋》。( )<br>30.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完成后面题目,共 26 分)材料一:《南州六月荔枝丹》(本大题共 8 小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br>①白居易用比喻的, 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 。缯是丝织物,丝织物 ,荔枝壳却是, 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br>②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③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④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br>⑤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br>⑥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第5页
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全卷第3页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br>⑦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 1℃到 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br>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延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br>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br>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br>31.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r>A.修辞 不足之处 滑润 粗糙 B.修辞 不好之处 粗糙 滑润<br>C.笔法 不好之处 粗糙 滑润 D.笔法 不足之处 滑润 粗糙<br>32.选文 ②—⑦的说明顺序是( )<br>A.由远及近 B.由表及里 C.由实到虚 D.由虚到实<br>3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r>A.“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六月”指的是阴历,阳历应当是七月。因为南方地区荔枝的成熟盛期是阳历七月,所以<br>诗人称之为“南州六月荔枝丹”。<br>B.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br>作者认为是夸张的说法,其原因是荔枝膜比荷瓣、桃花要薄得多。<br>C.“荔校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名克到二十多克。”句中“通常\"说明了在一般情况下。暗指也有非通<br>常情况下的荔枝。“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具体地说明了荔枝大小的重量。<br>D.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有的则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我们吃到的其实是荔枝的种皮。荔枝肉味甜微<br>酸,适宜于生食。<br>34.第②③段说明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35.第⑦段中的两个加点字“这”指代对象相同吗?指代的是什么?<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36.“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br>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br>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br>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br>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br>37.第⑦自然段引用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吃荔枝一史实,旨在说明什么?( )<br>A.荔枝不耐贮藏。 B.荔枝不便于长途运输。<br>C.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 D.要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br>38.第②段在介绍成熟荔枝的颜色时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br>A.举例子 B.下定义 C.打比方 D.引用<br>材料二:(根据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0 分)<br>半月已过,假期已满。赶到县城,我直奔售票处,买好回部队的车票。<br>刚离开售票窗口,那个一直守在边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去宁波?”我点点头,忽然明白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继续朝前走。<br>“探亲还是出差?”他紧追不舍。“回部队。”我爱理不理的。说实在的,经常出门在外,这种人见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两句话,他就要说“到部队看儿子,钱被人偷了。想借点路费,回去寄还”这类话,可能还会挤出几滴眼泪,最后还可能拿出一个证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br>老人一怔:“不,我想请你回部队后替我发个电报。”说着递上了一个信封和 10 元钱。我抽出信纸,上有一行话:“妈,儿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并到医院服侍您老人家,请妈原谅!小强于宁波。”我疑感地抬起头,仔细打量着老人:“你自己可以拍封电报给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许久,老人才缓缓地说:“他妈患的是绝症,这几天一清醒过来就要儿子,而小强却在两个月前因公光荣牺牲了,没有办法,只好......”<br>啊!是这样!我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手上的信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心“我还要到医院去,这事拜托了。”说罢,他双手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转身融入熙攘的人流之中。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右手......<br>39.“你自己可以拍封电报给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句中“这种情况什么?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40.老人要“我”到部队后替他发电报的目的是什么? 2 分<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4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事件。3 分<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42.“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压严地举起右手.......”“庄严”一词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18 分)<br>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r>积土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r>密<br>封<br>线<br>内<br>不<br>要<br>答<br>题<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密<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封<br>…<br>…<br>…<br>…<br>…<br>…<br>…<br>…<br>线<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第6页
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全卷 第 4 页<br>第 7 页 共 8 页 第 8 页 共 8 页<br>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br>43.本文的作者是 ;中心论点是 。2 分<br>4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2 分<br>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r>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r>4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 分<br>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r>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r>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r>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br>4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br>A.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跟<br>B.虽有槁暴.暴:暴露<br>C.而绝.江河 绝:横渡<br>D.锲.而不舍 锲:雕刻<br>4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 分<br>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r>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r>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r>D.积水成渊.,蛟龙生焉<br>4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br>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r>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舍之,朽木不折<br>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br>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r>4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br>A.人要想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意义<br>十分重大。<br>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君子不仅天赋高于常人,而且后天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不断弥补自己的<br>不足。<br>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br>“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br>D.《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时朗朗上口,作者在对偶中适当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br>50.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br>(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 分<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 分<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古代诗词赏析(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2 分,共 6 分)<br>鸟 鸣 涧<br>唐 王维<br>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br>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r>5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5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5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满分 40 分)<br>作为学生,必须学习;作为工人,必须上班;......人如果有了某种身份,就要相应地承担起某种责任。作为人,谁没有一种或几种身份呢?于是,我们便有了各种各样的责任与我们终身相随,而且是只会改变不会消失。即将步入成年的你要面对许多责任,要承担许多责任,对父母,对家庭,对集体,对他人,对国家......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可能不喜欢但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请结合所给材料的内容,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日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第7页
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全卷第1页第 1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br>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一)<br>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br>注意事项:<br>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br>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br>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均无效。<br>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br>(答题卡自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20 分)<br>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r>A.挟.持( xié ) 谄.媚( chǎn ) 咬文嚼.字( jiáo ) 醴.酪.( jiǔ )<br>B.联袂.( jué ) 造诣.(.yì ) 暴虎冯.河( féng ) 红缯.( zēng )<br>C.渣滓.( zǐ ) 龟.裂( jūn ) 一蹴.而就( cù ) 日啖.( dàn )<br>D.恪.守( gè ) 渎.职( dú ) 前仆.后继( fù ) 锲.而不舍( qiè )<br>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r>A.变本加厉 铤而走险 陈词滥调 肆无忌惮<br>B.礼上往来 草菅人命 迫不急待 旁征博引<br>C.微言大义 举一仿三 一愁莫展 随声附和<br>D.走头无路 莫名其妙 世外桃园 残羹冷炙<br>3.下列词语或短语结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br>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br>B.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br>C.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br>D.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br>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br>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战国策》<br>5.下列复句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r>A.他既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解决问题。——并列复句<br>B.即使工作再困难,他也不会退缩的。一一假设复句<br>C.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条件复句<br>D.对于传闻,不论是谁说的,我们都应当进行一番思考。一一条件复句<br>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的理想和信心。”此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br>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br>7.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r>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 的、 的、 的;提到科学家,眼前就浮现出爱因斯坦的形象白发怒张,皱纹满面。<br>A.深奥 艰难 枯燥 B.艰难 枯燥 深奥 C.枯燥 深奥 艰难 D.深奥 枯燥艰难8.被苏轼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br>A.李白 B.白居易 C.陶渊明 D.王维<br>9.下列不属初唐四杰是( )<br>A.白朴 B.杨炯 C.王勃 D.骆宾王<br>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r>A.大家尽管大胆去做,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br>B.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可同日而语。<br>C.在全球经济-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D.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br>11.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br>①场边靠河的乌柏树,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br>②汉语是我幼年的儿歌,汉语是我少年的作文,汉语是我青年的情书,汉语是我成年的签名。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r>④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br>A.比拟 排比 对偶 夸张 B.比喻 排比 对偶 夸张<br>C.比拟 排比 比喻 对偶 D.比喻 排比 比喻 对偶<br>12.下列四组文字中属于同一种造字法的一项是( )<br>A.鱼、血、尖、颈、闷 B.鸟、尺、甜、冻、斧<br>C.人、心、木、目、水 D.病、固、江、男、中<br>1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的成分依次是( )<br>在世界桥梁的发展史上,我国的石拱桥有着悠久的历史。<br>A.定语 主语 谓语 B.状语 主语 谓语<br>C.状语 定语 谓语 D.状语 定语 宾语<br>14.唐宋八大家是( )<br>A.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br>姓<br>名:学<br>号:班<br>级:<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密<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封<br>…<br>…<br>…<br>…<br>…<br>…<br>…<br>…<br>线<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第8页
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全卷 第 2 页<br>第 3 页 共 8 页 第 4 页 共 8 页<br>B.柳宗元、韩愈、骆宾王、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br>C.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白居易、曾巩。<br>D.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杜牧。<br>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r>A.谁也不记得那件事发生在哪一天。<br>B.他是临时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呢?<br>C.“好啦,”小张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br>D.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没有了人家。<br>16.“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戈\\\"一词使用的是 ( )<br>A.本义 B.直接引申义 C.比喻引申义 D.借代引申义<br>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r>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br>B.我们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br>C.我们生产的材料几乎是全国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地区的同类材料几乎要少好几倍。<br>D.目前,我市已做出规划,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多方引进资金,开辟经济发展的 新途径。<br>1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小说是( )<br>A.《山海经》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br>19.《秦风.无衣》中,对诗篇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br>A.全诗三章,全以“岂曰无衣?”落笔,在反复咏唱中强化了反诘的语气和语意,催人奋进<br>B.“同袍”“同泽”“同裳”,征战中的“三同”,揭示将士们互助团结.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br>C.“王于兴师”——秦王要发兵了。为王而战,就是为国而战,古代人国家观念不强烈,为君就是为国。<br>D.“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要上前线了,才搞战备,说明秦人平素军事观念淡薄。<br>20.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br>他是( )<br>A.曹操 B.苏轼 C.李白 D.李清照<br>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题,每空 1 分,共 6 分)<br>21.杨柳岸, 。<br>2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属 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br>23.《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br>24.散文的特点是 。<br>25. ,相逢何必曾相识。<br>26.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与子偕作!<br>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4 题,每小题 1 分,共 4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7.《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表现手法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内容上分为赋、比、兴。( )<br>28.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特征、状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规律、本质进行剖析、解说给人以知识的文体。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客观性、说明性三个特点。()29.《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论语》《春秋》。( )<br>30.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完成后面题目,共 26 分)材料一:《南州六月荔枝丹》(本大题共 8 小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br>①白居易用比喻的, 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 。缯是丝织物,丝织物 ,荔枝壳却是, 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br>②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③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④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br>⑤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br>⑥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第9页
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全卷第3页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br>⑦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 1℃到 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br>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延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br>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br>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br>31.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r>A.修辞 不足之处 滑润 粗糙 B.修辞 不好之处 粗糙 滑润<br>C.笔法 不好之处 粗糙 滑润 D.笔法 不足之处 滑润 粗糙<br>32.选文 ②—⑦的说明顺序是( )<br>A.由远及近 B.由表及里 C.由实到虚 D.由虚到实<br>3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r>A.“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六月”指的是阴历,阳历应当是七月。因为南方地区荔枝的成熟盛期是阳历七月,所以<br>诗人称之为“南州六月荔枝丹”。<br>B.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br>作者认为是夸张的说法,其原因是荔枝膜比荷瓣、桃花要薄得多。<br>C.“荔校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名克到二十多克。”句中“通常\\\"说明了在一般情况下。暗指也有非通<br>常情况下的荔枝。“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具体地说明了荔枝大小的重量。<br>D.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有的则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我们吃到的其实是荔枝的种皮。荔枝肉味甜微<br>酸,适宜于生食。<br>34.第②③段说明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35.第⑦段中的两个加点字“这”指代对象相同吗?指代的是什么?<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36.“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br>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br>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br>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br>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br>37.第⑦自然段引用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吃荔枝一史实,旨在说明什么?( )<br>A.荔枝不耐贮藏。 B.荔枝不便于长途运输。<br>C.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 D.要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br>38.第②段在介绍成熟荔枝的颜色时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br>A.举例子 B.下定义 C.打比方 D.引用<br>材料二:(根据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0 分)<br>半月已过,假期已满。赶到县城,我直奔售票处,买好回部队的车票。<br>刚离开售票窗口,那个一直守在边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去宁波?”我点点头,忽然明白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继续朝前走。<br>“探亲还是出差?”他紧追不舍。“回部队。”我爱理不理的。说实在的,经常出门在外,这种人见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两句话,他就要说“到部队看儿子,钱被人偷了。想借点路费,回去寄还”这类话,可能还会挤出几滴眼泪,最后还可能拿出一个证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br>老人一怔:“不,我想请你回部队后替我发个电报。”说着递上了一个信封和 10 元钱。我抽出信纸,上有一行话:“妈,儿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并到医院服侍您老人家,请妈原谅!小强于宁波。”我疑感地抬起头,仔细打量着老人:“你自己可以拍封电报给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许久,老人才缓缓地说:“他妈患的是绝症,这几天一清醒过来就要儿子,而小强却在两个月前因公光荣牺牲了,没有办法,只好......”<br>啊!是这样!我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手上的信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心“我还要到医院去,这事拜托了。”说罢,他双手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转身融入熙攘的人流之中。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右手......<br>39.“你自己可以拍封电报给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句中“这种情况什么?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40.老人要“我”到部队后替他发电报的目的是什么? 2 分<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4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事件。3 分<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42.“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压严地举起右手.......”“庄严”一词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18 分)<br>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r>积土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r>密<br>封<br>线<br>内<br>不<br>要<br>答<br>题<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密<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封<br>…<br>…<br>…<br>…<br>…<br>…<br>…<br>…<br>线<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第10页
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金卷全卷 第 4 页<br>第 7 页 共 8 页 第 8 页 共 8 页<br>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br>43.本文的作者是 ;中心论点是 。2 分<br>4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2 分<br>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r>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r>4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 分<br>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r>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r>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r>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br>4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br>A.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跟<br>B.虽有槁暴.暴:暴露<br>C.而绝.江河 绝:横渡<br>D.锲.而不舍 锲:雕刻<br>4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 分<br>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r>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r>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r>D.积水成渊.,蛟龙生焉<br>4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br>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r>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舍之,朽木不折<br>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br>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r>4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br>A.人要想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意义<br>十分重大。<br>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君子不仅天赋高于常人,而且后天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不断弥补自己的<br>不足。<br>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br>“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br>D.《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时朗朗上口,作者在对偶中适当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br>50.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br>(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 分<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 分<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古代诗词赏析(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2 分,共 6 分)<br>鸟 鸣 涧<br>唐 王维<br>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br>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r>5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5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5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满分 40 分)<br>作为学生,必须学习;作为工人,必须上班;......人如果有了某种身份,就要相应地承担起某种责任。作为人,谁没有一种或几种身份呢?于是,我们便有了各种各样的责任与我们终身相随,而且是只会改变不会消失。即将步入成年的你要面对许多责任,要承担许多责任,对父母,对家庭,对集体,对他人,对国家......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可能不喜欢但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请结合所给材料的内容,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日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专业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更多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专业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e.stopPropagation()}">
x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