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创企业调研报告•长三角篇(2023)

发布时间:2023-11-30 | 杂志分类:校园教育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中国科创企业调研报告•长三角篇(2023)

蓝皮书编委会成员汪 泓金煜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人民网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上海频道负责人出品人陈世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案例中心主任学术顾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管理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战略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案例中心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市场营销学系系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及创业学教授、战略学及创业学系系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中欧卫生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管理教授、中欧创业营 - 课程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兼职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副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及创业学助理教授汪 泓朱晓明张维炯王 高陈世敏王 琪庄汉盟周东生龚 焱芮 萌张 宇陈少晦王泰元布安瑞 ( Eric Bout... [收起]
[展开]
中国科创企业调研报告•长三角篇(2023)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1

第2页

3

第3页

蓝皮书编委会成员

汪 泓

金煜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

人民网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上海频道负责人

出品人

陈世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案例中心主任

学术顾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管理学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战略学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案例中心主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市场营销学系系主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及创业学教授、战略学及创业学系系主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中欧卫生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管理教授、中欧创业营 - 课程主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兼职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副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及创业学助理教授

汪 泓

朱晓明

张维炯

王 高

陈世敏

王 琪

庄汉盟

周东生

龚 焱

芮 萌

张 宇

陈少晦

王泰元

布安瑞 ( Eric Bouteiller )

陈威如

张 华

李尔成 ( Byron Lee )

高 凯

白 果

专家团队

第4页

费喃吟

轩召强

王媛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与传播部主任

人民网上海频道副主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策划人

吴寿仁

张健明

刘功润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

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特邀顾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与传播部

梁赛楠、王忆万、岳顶军、聂放、张子胥、菅伟伟、谢巧玲、朱丹昏、周小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

陈炳亮、黄夏燕、李小轩、蔺亚男、刘耿、钱文颖、裘菊、赵丽缦、赵玲、朱琼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政策研究室

鲁仪诗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健康产业研究中心

阮丽旸

人民网上海频道

韩庆、陈晨、葛俊俊、董志雯、王文娟、马作鹏、唐小丽、龚莎、沐一帆、邬迪、钱尤祎、张晶、顾海民

项目团队成员

第5页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人民网上海频道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乐象永续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上海宝岛眼镜有限公司

上海博动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感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益中亘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复临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勤拓集团有限公司

嬴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第6页

中欧校友关系与教育发展办公室

中欧教务长办公室

中欧 MBA 课程部

中欧金融 MBA 课程部

中欧 EMBA 课程部

中欧 Global EMBA 课程部

中欧卓越服务 EMBA 课程部

中欧工商管理博士 DBA 课程部

中欧高管教育课程部

中欧创业营

鸣谢

第8页

1

序言

新一轮科技变革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

构并加速演变,科技革命正引领我们迈向“技术时代”。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正在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变化,随着关键

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我国已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之列。而围绕科技

制高点的竞争则空前激烈,我国高质量科技创新仍存在“卡脖子”难题,特别在高端制造、高

端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数据库系统等关键领域,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

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从宏观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支撑未来中国发展的关

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的总体目标。作为改革开放与创新

发展的排头兵,上海承担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要大力

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

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产业领域加速布局。

而科技创新的应用发展,也在不断重塑我们生活的世界。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

研发的聊天机器人 ChatGPT 推动全球 AI 产业化进程的全面提速,加速开启了一个 AI 的全新

汪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

第9页

2

时代。虽然人类对人工智能已经畅想了几十年,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从未停歇。对人类社会来说,

人工智能就像是一个大黑箱,里面充满了未知。更重要的是,它的发展是指数级的,超越了我

们以往对世界线性发展的认知。

谋科创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国之所需、时之所向,更是教育应该担负

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作为一所国际顶尖商学院,中欧始终保持对科创领域的高度关注,深

度探索科创之道,培育面向科创时代的管理人才和科创先锋,以管理赋能科创,让创新的成果

不断涌现,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在学院五年发展战略规划(2021-2025)中,确立了“2+4+2+X”

跨学科研究高地,其中包括 AI 与企业管理、ESG 等跨学科研究领域,智慧医疗、绿色金融、

产业变革等前沿领域,建立了人工智能(AI)、大数据、5G 等领域的国际化教研队伍。

案例教学是商学院通用的特色教学手段。中欧自建院以来,就非常重视高质量案例的自主

开发和应用,引领教学与研究创新。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中欧领衔建设与运营了“中国工

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聚焦中国问题、坚持国际标准,现已成为最具国

际影响力的中国主题案例库,充分展现中国企业管理最新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

音。中欧还与哈佛商学院、毅伟商学院和欧洲案例交流中心等三大国际知名商业案例库建立了

合作伙伴关系,将中国主题案例输送到国际知名案例库,在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服务

国家经济建设和促进全球管理教育领域的交流学习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截至 2023 年 8 月,案例库已收录高质量教学案例 2,700 多篇,其中包括“科创中国”相关

案例 318 篇,涉及人工智能、智慧医疗、高端智造、产城融合等主题;为全国 80 所高校和机构

的 6,000 多位教师提供了案例下载使用服务,累计覆盖学生 88 万人次。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企业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这

些科创型企业需要在“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在“卡

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为探究中国科创企业面临的实际痛点,总结企业在科创方面的实践成果,形成可复制、可借

鉴的经验,中欧携手人民网上海频道,历时 1 年时间,组织了由近 30 位教授及案例研究员构成

的专家团队,遴选近 80 家代表性科创企业,中欧教研队伍深入企业内部,对 25 家位于长三角地

区的中国科创企业开展调研,覆盖未来智能、未来医疗、专精特新、数字经济、绿色低碳 5 大领域,

从中可以一览中国科创发展阶段的切面,亦成功实现了“产学研”联动。

最终,我们为大家呈现了三篇主报告:《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及国际对比:挑战与机遇》《中

国科创政策的演变和发展重点》以及《调研综述:科创维艰 奋楫笃行》,分别从国际比较、政策

演变、企业实践的角度观察中国科创企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们完成了 25 篇生动详实的调

研案例,14 篇记者一线调研故事,调研成果亦反哺教学,开发了 11 篇全新教学案例。未来,这

些企业案例将进入全球商学院的课堂,成为全球企业管理者的学习研究对象,为世界创新型经济

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第10页

3

“中欧 - 人民网 科创案例征集项目”是学院首次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发、共同传播的特色案例,

首次助力案例走出课堂,进入大众和智库决策层的视野,首次推动案例从“平面”走向“立体”,

更生动地讲述中国企业故事。我们将调研成果凝结成科创调研报告,开创性地用案例书写报告,

既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助力增强中国科创影响力的需要,亦是服务区

域发展战略的需要。

科技创新之路并非一蹴而就,想要攻坚突破,需要主动作为,扩大开放,积极构建对华友好

的科技合作关系,塑造有利的中国战略环境;需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

新型举国体制的战略科技体系。同时,要打造新赛道风口的“核爆点”,创造更多“撒手锏”,

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加快新能源、

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打造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而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制胜关键,要努力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技

术团队,坚持全球视野,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千方百计引进顶尖人才。

具体到企业内部,科创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事,也需要注入管理学智慧。科创成果的商业化,

以及科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需要合适的战略规划、商业模式和管理,我们这次征集调研的

企业,除了在科创方面的成绩突出,也希望它们能在管理学方面给大家带来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关心人类,守望未来,这是理想主义者的浪漫,亦是知识传播与知识创造的根基。中国科创

企业乘时代之风而起,也需怀赤子之心披荆斩棘、扬帆远航。科技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

在此期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也希望总结经验、创造知识、推动创新、助力发展,以案例做“锦囊”,

陪伴中国企业成长壮大,为中国科创事业的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第11页

4

第12页

5

事实是最好的故事,故事是最好的语言。

改革开放已逾四十年,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中国企业飞速成长,中国经济成为了世

界经济发展的一抹亮眼的“风景”,也重塑了世界经济格局。

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蓦然间,我们已勇立潮头,与世界

分享着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明天怎么办?我们已在第一排,唯有创新!无论是籍籍无名的中小企业,还是戴着光环大

象般的国企,它们都已开始探索创新之路。

创新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会有许多牺牲,但创新的精神、企业家的精神,无疑值得我们尊

敬和倍加珍惜,因为它是引领我们走向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蓬勃不息的熊熊火炬。

中国经济的发展,最好的讲述者莫过于那些投身于经济发展大潮中的企业。

一年间,人民网上海频道编辑记者们携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专家学者,以“故事+案例分析”

的形式,陆续走进近 30 家科创企业,深入调研,挖掘案例,力图通过一个个真实、立体的故事,

展现企业的发展与成果,绘制企业的生长脉络,讲述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创新之路。

我们希望,通过媒体“讲故事”与专家学者专业分析的合作,探索由“浅报道”向“浅案例”

的创新,让案例故事化,让故事专业化。

无数企业的发展故事,绘就了中国经济蓬勃向上的画卷。越来越多企业的创新探索,开创

着中国经济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中国企业,讲述中国故事。既是分享,也是传播,更是鼓励。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中国企

业讲述它们的故事,用中文,用英语,用世界的语言。

序言

金煜纯

人民网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上海频道负责人

第13页

6

摘要

我们希望,这本调研报告是打开中国科创世界一隅的一把钥匙,也是一本了解中国科创发

展阶段的“智囊宝典”。不论是政府决策者、企业家、研究学者,还是对企业创新、科技创新

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参考。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科创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

找准科创痛点,解决“卡脖子”难题?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找到未来

的全球竞争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创调研报告旨在用案例调研的方式,探究中国科创

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主报告分为《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及国际对比:挑战与机遇》《中国科创政策的演变

和发展重点》以及《调研综述:科创维艰 奋楫笃行》三部分,对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进行国际比较,

并通过宏观的政策,厘清中国科创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展脉络,再进一步通过实地调研,探究

企业在实操层面的困境与经验,发现科创领域的未来趋势。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评价及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全球科技

创新城市及国际对比:趋势、挑战与机遇》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构建了全球创新

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国际比较,并以上海为例,指出了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的挑战与趋势。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政策研究室撰写的《中国科创政策的演变和发展重点》阐述了完善科

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性,梳理了中国科创政策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零散到系统、从中央

到地方的演变,对比了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体系,并总结了中国科创政策的现状与特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根据项目调研成果,撰写了《调研综述:科创维艰 奋楫笃行》,

阐明了项目遴选科创案例的标准,并结合实地调研,找到了科创企业面临的几大核心痛点。从

整体调研情况看,科创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真正突破并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实现盈利的领

6

第14页

7

跑企业较少。其次,创业企业、平台的集聚度偏低,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较低,产业集聚和产业

链带动效应不够明显。此外,很多科创企业的创始人都是理工科背景出身,对管理经验、商业

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也存在不足。

分报告借鉴上海对未来产业的布局方式,将 25 篇调研案例分为专精特新、未来智能、未

来医疗、数字经济、绿色低碳 5 大主题呈现。为何蔚来能抓住历史性机遇,成为造车新势力的

龙头?为何君实生物能迅速崛起,做出中国自己的创新药?这些企业是如何创立的?它们面临

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它们的发展路径,代表了该领域的哪些未来趋势?我们从

这些企业的发展中可以总结什么样的创新的方法论,以供更多企业参考?这些企业实操案例,

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提和边界,以及面对国际竞争,破局者与挑战者需要具备

什么样的能力。

展望未来,我国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激发企业的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仍处于“爬

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仍需再“扶一把、送一程”。建议立足科创企业发展现状,突出抓好重

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统筹规划,建立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政策体系,推动科创企业高质

量发展。

调研报告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进科创企业发展、提升中国创新能力、促进经

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世界创新型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中国科创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而中国科技创新之路,道阻且长,需持恒毅之心和闯关夺

隘的勇气。仰望星空亦要俯首日常,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使我们能够

跨越时空的限制,超越人类的局限性,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人类对宇宙浪漫的向往、自身

潜能的求索不会终止,科技创新的故事,等待你我续写。

7

第15页

8

目录

10

34

44

56

58

67

75

84

92

100

102

112

119

126

136

主报告

一、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及国际对比:挑战与机遇

二、 中国科创政策的演变和发展重点

三、 调研综述:科创维艰 奋楫笃行

分报告

第一章:专精特新

中微公司:中国高端半导体设备执牛耳者

阿尔特汽车:突破汽车行业关键零部件“卡脖子”技术

擎朗智能:商用服务机器人先行者

ONES:践行“非共识”创新之路

格陆博科技:攻关中国智能汽车制造“阿喀琉斯之踵”

第二章:未来智能

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数字基建背后的科技力量

感图科技:专注于高端制造领域质量管控的工业 AI 企业

嬴彻科技:知行合一,自动驾驶重卡全球领跑者

快仓:移动机器人产品级场景应用的领导者

蔚来:一家在移动社交时代,所有用户共同拥有的用户企业

第16页

9

146

148

157

165

174

184

194

196

204

211

219

227

236

238

248

256

263

270

278

第三章:未来医疗

君实生物:十年“源创”之路

博动医疗:引领泛血管介入精准诊疗

纳微:微球“隐形冠军”

天臣医疗:吻合器进口替代

医管家:医院智慧后勤创新与实践

第四章:数字经济

星创视界(宝岛眼镜):探索服务型零售业的数智未来

五菱宏光 MINIEV:领跑全球的中国汽车新物种

特斯联:搭建绿色智慧城市

中智关爱通:与时代同频的人力资源创新

正泰国际:激活组织活力,构建去中心化海外创新网络

第五章:绿色低碳

勤拓:服装供应链上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乐象永续科技:用生物基染料提供可持续色彩

康恒环境:以匠心精神贡献循环经济

先正达集团: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

申通地铁集团: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

后记

第17页

10

主报告

第18页

11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

及国际对比:

挑战与机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评价及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

第19页

12

(一)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内涵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是指具有高度创新能力、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拥有重要科技研究成果和

领先科技产业、具备优越创新环境的城市。这些城市吸引并聚集了全球顶尖的科研人才、创新

团队和科技企业,推动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与突破,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引领新

兴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并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系统,吸引了全球创新者和投资者的关注和参

与。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扮演着全球科技创新与进步的重要角色,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全球

挑战的解决提供了关键支持和推动力。从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构成要素和核心功能来看,全球

科技创新城市具有以下五个重要特征:

1.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备科学研究突破能力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备科学研究突破能力,能够实现从研究到应用、再到产业爆发的重大

前沿技术突破的能力,着眼于重大科学技术和关键卡脖子问题“从 0到 1”的创造性突破和创新。

首先,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吸引了世界顶尖的科学家

和研究团队。这些科研人员在城市提供的良好科研环境下,进行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不断推

动科学知识的边界。

其次,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它们建立了完善的科研设施

和实验平台,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经费和人才支持。这些城市注重培养科研人才,通过引进优秀

的国内外科学家和学者,以及培养本土的科研人才,建立了强大的研究团队。

当前,全球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

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不断向前推动,促使经济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1

。基础科

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有望催生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奠定知识基础。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前沿技术呈现群体性突破之势,正在催生多技术交叉融合、齐头并

进的链式变革。新知识新技术的颠覆性应用持续爆发,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重塑新的产业体系,

催生新的工业革命。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成为科研新范式,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体系化、开放性

的特征更加明显。科技创新急速加剧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跨国界、跨地域合作共享的新态势

日趋显现。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能代表一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与方向。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也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向世界科技前列的跃迁。

1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20页

13

此外,全球科技创新城市重视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它们鼓励不同学科的科学家

和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有助于创造创新的思维和方

法,推动科研成果的突破。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科学研究突破能力还体现在其对前沿科学领域

的关注和支持上。这些城市鼓励科学家在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领域开展研究,推动科学的边

界不断拓展。同时,它们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全球其他科研机构和学者进行合作研究,

共同攻克科学难题。

2.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备技术创新全球策源能力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备技术创新全球策源能力,要能够全力突破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创性、

前沿性技术,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基础理论向重大科技、前沿技术的

重大转变,引领科学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能力。这种影响力来自城市内的科技创新企业和研究机

构的创新能力,以及城市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和支持。

首先,全球科技创新城市通常拥有众多具有创新能力和领先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和研究机

构。这些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如发明新的科技产品、开发新

的生产工艺、破解重要的科学难题等。这些成果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经济利益,也为全球科技进

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这些城市通常会建

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政策,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市场

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此外,这些城市也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帮助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科

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和试验,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最后,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为科技成果的全球传播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

环境。这些城市通常会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与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合

作和交流。这种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的全球传播和推广,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创

新资源和机会。

3.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备产业创新引领能力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备产业创新引领能力,推进传统产业由大到强、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过程中的产业科技爆发式增长,成为全球新兴产业的中心和引领者。

首先,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者,这些企业和创业者在新兴

产业领域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这些城市提供了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支持,包括创业

孵化器、风险投资和政策支持等,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拥有先进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在新兴产业的研

第21页

14

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和知识转移促进了新兴

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此外,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还吸引了全球顶尖的人才和专业人士,他们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

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些顶尖人才的聚集使得这些城市成为新兴产业的人才

汇聚地,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产业创新引领能力还

体现在其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上。这些城市致力于培育和发展具有全球

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发展。它们通过建立产业集群、推

动技术转移和市场开拓,推动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引领地位。

4.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备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有创新资源配置能力,能够吸引和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科技

资金、前沿企业和创新机构等资源,形成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地。这种配置能力是由多种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城市的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

首先,全球科技创新城市通常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产业体系,这使得这些城市能

够吸引大量的投资和优质企业入驻。同时,这些城市通常也具有完善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如高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器、加速器等,这些设施为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

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吸引了全球的创新资源。

其次,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有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使得这些城市能够引领全球科技发

展的潮流。这些城市通常拥有众多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创新企业,致力于开展前沿科学研

究和技术创新。同时,这些城市也具有优秀的创新人才和企业家精神,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

力的支撑。

此外,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政策环境通常也较为开放和包容,这使得这些城市能够吸引全

球范围内的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和合作。这些城市通常也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

保护制度和市场机制,为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商业环境。

5.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备创新环境国际化能力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具备创新环境国际化能力,能够坚持开放创新,按照国际最高标准打造

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国际化环境,建设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制度生态,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创新

者和创业者。

首先,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基础设施。这些城市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

高等教育机构、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创新基础设施,为创新者提供了先进的研究设备、实验室和

创业支持。这些资源的集聚和共享促进了创新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创造了创新的氛围和动力。

第22页

15

其次,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注重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的优化。这些城市制定了创新支持政策,

包括减税优惠、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资金支持等,为创新者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激励。

同时,它们还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

商业化。

此外,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它们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具有创新

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同时,它们吸引全球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业者来到这些城市工

作和创业,形成了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创新团队和社区。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创新环境全球吸引

力还体现在其文化和社交网络的建设上。这些城市鼓励创新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组织各类创

新活动、会议和展览,促进创新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同时,它们还提供创新者社交和交

流的平台,如创业社区、创新中心和科技园区等,加强了创新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二)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国内外众多知名报告,并根据上海科技创新能力的特点进行适当动态调整,构建了关

于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研究突破、技术创新策源、创新产业引领、创新资

源配置、创新环境国际化这五个关键要素为一级指标,还包括 16 个二级指标、42 个三级指标。

具体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

表 1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创新引领

三级指标(42)

世界一流高校数量

世界一流研究机构数量

企业研发投入规模

高被引论文发表量

高质量论文的城市排名

基金资助论文量

大科学装置数量

超级计算机 500 强数量

发明专利授权量

PCT 专利申请量

技术出口规模

发明出版物份额

知识产权贸易额

新产品销售收入

独角兽企业数量

创新领先企业数量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高新技术企业市值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重大科技产业体系

重大产业规模经济

一级指标

科创主体

知识创造

科学基础设施

科学研究突破

技术创新策源

技术创新能力

成果转化

创新企业活力

新兴产业

重大科技产业化

二级指标(16)

第23页

16

2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评级及国际比较

根据构建的模型对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进行了评级和国际比较。一方面,评价得出全球综合

排名和亚太地区综合排名结果。另一方面,对比分析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分布特点以及亚太地区

科技创新城市分布特点。

(一)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评价结果

1. 全球综合排名

前 30 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依次为:旧金山 - 圣何塞、纽约、北京、东京、上海、香港、伦敦、

深圳、巴黎、首尔、波士顿、洛杉矶、新加坡、大阪、费城、广州、芝加哥、西雅图、慕尼黑、

华盛顿、悉尼、阿姆斯特丹、多伦多、墨尔本、莫斯科、亚特兰大、杭州、台北、孟买、都柏林。

旧金山 - 圣何塞等城市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拥有领先地位,同时中国和其他城市也在不断

崛起,推动全球创新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旧金山 - 圣何塞位居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排名榜首,紧

随其后的是纽约、北京、东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都跻身前五,显示了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

的崛起。香港、伦敦、深圳、巴黎和首尔等城市也展示了它们在全球创新中心的竞争力。

续表

人才竞争力指数

全球人工智能学者数

海外人才吸引力

科研人员规模

战略科学家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

外商研发投资额

全球风险资本吸收量

创业投资金额

私募基金投资金额

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排名

2023 年全球创新指数 - 全球科技集群一百强

地区生产总值

全要素生产率

对外研发投资

航空客运量

宽带连接速度

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举办数

公共博物馆与图书馆数量

国际营商环境排名

创新资源配置

创新环境国际化

科技人力资源

创新资金

科技金融

区域科创协同

经济发展水平

公共服务

创新文化

营商环境

第24页

17

2. 科学研究突破

科学研究突破维度单项排名前30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依次为:纽约、北京、旧金山-圣何塞、

东京、上海、深圳、伦敦、波士顿、巴黎、首尔、洛杉矶、莫斯科、西雅图、香港、牛津、合肥、

波特兰、慕尼黑、渥太华、底特律、斯图加特、伯明翰、阿姆斯特丹、新加坡、大阪、多伦多、

南京、圣迭戈、巴塞尔、剑桥。

《2020 全球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2 报告显示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的基

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排名前5。其中,中国在研究前沿和突破性成果方面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

根据课题测算,纽约、波士顿位列前两位,显示美国发达城市在基础研究突破力方面的领先地

位。北京位列第三位、上海位列第五位,英国《自然》增刊《2022 年自然指数 - 科研城市》

报告也显示 82 种自然科学期刊中的科研产出中,北京和上海均在前五位,北京和上海的科研

产出快速增长。北京和上海拥有几十所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自然指数根据其标志性指标——

贡献份额(Share)统计的全球前 50 所科研机构中,北京和上海共有 5 所。东京、洛杉矶、

旧金山 - 圣何塞、深圳和伦敦在基础研究突破力方面也取得了较高的得分和相对较好的排名。

从地域分布来看,一是,美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上具有领先优势。前

30 强中占据 10 个席位,纽约和旧金山 - 圣何塞更是占据前三甲中的 2 个席位 , 这既展现了美

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吸引和培养全球顶尖创新人才、集聚全球创新资金上的绝对实力,也展

现了全球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在美国的真实图景。二是,亚太地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集聚全球

创新资源上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如,北京和上海分别位列第 2 和第 5 位。三是,欧洲全

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资源全球集聚能力相对较弱。前 30 位的排名中除伦敦位于第 7、巴黎

位于第 9 以外,其余城市排名均较为靠后。

3. 技术创新策源

技术创新策源维度单项排名前30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依次为:东京、香港、旧金山-圣何赛、

北京、上海、深圳、纽约、西雅图、大阪、费城、广州、孟买、苏州、奥斯汀、台北、达拉斯、

伦敦、迈阿密、杭州、波特兰、底特律、亚特兰大、成都、菲尼克斯、天津、青岛、重庆、莫斯科、

波士顿、长沙。

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排名榜首的是东京,得分为 94.40 分,中国的香港、北京、上海分别以

93.85分、93.78分、93.70分位列第二、第四、第五。从地域分布来看,亚洲城市尤其表现突出,

占据了排名前三和前十名中的多个位置,而美国和欧洲的主要城市也在榜单上占据了显著位置,

显示了它们在全球技术创新领域中的竞争力。中国的多个城市出现在这个榜单上,说明了其在

技术创新策源能力上的快速发展。这些城市的得分紧密集中在高分段,表明了它们在全球技术

创新舞台上的重要性。

4. 产业创新引领

第25页

18

产业创新引领维度单项排名前30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依次为:旧金山-圣何赛、北京、纽约、

东京、上海、香港、首尔、伦敦、波士顿、巴黎、杭州、洛杉矶、深圳、大阪、芝加哥、都柏

林、华盛顿、台北、班加罗尔、圣迭戈、广州、孟买、慕尼黑、西雅图、休斯敦、柏林、悉尼、

新加坡、多伦多、亚特兰大。

旧金山 - 圣何赛以 97.13 分领先,北京、纽约和东京紧随其后,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上海以 90.20 分位列第五。从地域分布来看,亚洲城市在榜单上表现突出,尤其是在前十名中,

北美和欧洲城市也占据了重要位置,亚洲城市崛起势头也不可忽视,推动国际创新格局继续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

5. 创新资源配置

创新资源配置维度单项排名前 30 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依次为:旧金山 - 圣何赛、纽约、

波士顿、上海、北京、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香港、东京、多伦多、新加坡、芝加哥、慕

尼黑、苏黎世、首尔、深圳、悉尼、日内瓦、华盛顿、亚特兰大、法兰克福、墨尔本、洛杉矶、

西雅图、哥本哈根、广州、都柏林、费城、渥太华。

旧金山 - 圣何赛、纽约、波士顿分别以 99.48 分、94.39 分、93.87 分排名全球前三位,

由此可见美国在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上海以 93.81 分创新资源配置能

力处于全球第四中国第一,可见上海的创新资源配置能力表现十分优秀。北京以 93.47 分微弱

的分差紧随上海,排名全球第五、中国第二。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香港、东京,依次位

于第五位到第十位。中国深圳也进入前三十强,位于第十七位。

上海在海外人才吸引力方面位列前茅,说明上海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和资源,

是全球创新人才最理想城市之一。上海为创新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创造了良好的

工作环境和生活配套,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并提供政策支持,并且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

养机制。上海不断的进步将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创新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城市向全球

科创城市的目标迈进。

6. 创新环境国际化

创新环境国际化维度单项排名前 30 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依次为:纽约、旧金山 - 圣何赛、

东京、上海、北京、洛杉矶、伦敦、巴黎、新加坡、首尔、香港、深圳、大阪、费城、孟买、

墨尔本、芝加哥、莫斯科、德里、悉尼、广州、华盛顿、慕尼黑、重庆、多伦多、都柏林、苏州、

台北、米兰、伊斯坦布尔。

纽约以 97.53 分位列第一,旧金山 - 圣何塞和东京分别以 96.36 分和 96.23 分位居第二

和第三。上海和北京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分别以 95.02 分和 94.77 分位列第四和第五,成

为中国创新环境国际化最好的城市。洛杉矶、伦敦、巴黎、新加坡和首尔分别位列第六、第七、

第26页

19

第八、第九、第十位。

纽约、洛杉矶等城市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表现突出,纽约和洛杉矶分别作为全球的金融中

心和娱乐产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旧金山 -

圣何塞则在研发投资、创业投资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7. 亚太地区综合排名

亚太地区排名前 30 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依次为:北京、东京、上海、香港、深圳、首尔、

新加坡、大阪、广州、悉尼、墨尔本、杭州、台北、孟买、成都、苏州、重庆、武汉、南京、

日内瓦、天津、青岛、西安、合肥、长沙、德里、济南、厦门、名古屋、新竹。

北京以得分 93.76 位居榜首,东京以微弱的差距紧跟其后,显示了其在亚太地区科技创新

城市中的领导地位。上海、香港、深圳分别位列第三、四和五名,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

的竞争力。首尔、新加坡、大阪和广州等城市也在亚太地区的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得分

和排名。

综上所述,旧金山 - 圣何塞是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在全球综合排名中位列第

一,同时在产业创新引领、创新资源配置这两个单项排名上也居于全球首位。纽约在科学研究

突破和创新环境国际化单项上位于第一,东京在技术创新策源单项上位于第一,上海则在全球

100 个科技创新城市中已位居全球第五,亚太第三。对于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评价指标体

系中的五个维度上的表现,在科学研究突破能力以 90.85 分排名第五,技术创新策源能力以

93.70 分排名第五,产业创新引领能力以 90.20 分排名第五,创新资源配置能力以 93.81 分

排名第四,创新环境国际化能力以 95.02 分排名第四。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综合排名,还

是各维度单项排名,上海都进入了前五位,突出表明中国特别是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

上具有领导地位。就亚太地区来说,科技创新综合测评前三名分别是北京、东京和上海。

(二)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分布特点

1. 从区域分布上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分布呈现显著的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三足鼎立格

局 3

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在科学研究突破、技术创新策源、产业创新引领、创新资源配置、

创新环境国际化力 5 个单项排名上,前 100 强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和

亚太这三大区域。例如,综合排名前 100 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有 34 个在欧洲、30 个在北美、

29 个在亚太。三组鼎立格局的原因如下:

欧洲在科技创新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伦敦、柏林、巴黎和都柏林等城

市是欧洲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这些城市拥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创新人才

第27页

20

和企业。此外,欧洲还通过欧盟框架计划等支持科研和创新的政策和资金,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

新的发展。

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军地区。旧金山 - 圣何塞、纽约、

波士顿和洛杉矶等城市是北美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这些城市集聚了世界顶尖的高科技企业、风

险投资和创新孵化器。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象征,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创新

企业,还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

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京、北京、上海、深圳、新加坡和杭州等城市,在全球科技创新发挥着

重要作用。这些城市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创新的科研机构和活跃的创业环境。随之涌现出许多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如日本的丰田和索尼,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韩国的三星等。

2. 从国家分布上来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集中分布在美国和中国

美国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在科技研发、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和资

源。硅谷聚集了众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创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机构。此外,美国的其他地区如纽约、

波士顿、西雅图和奥斯汀等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投入大量资源支持科技研发和创新企

业,在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技突破。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主要

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等城市。这些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创

新孵化器,吸引了众多的科技人才和创新企业。

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两个主要驱动力量,它们在科技研发、专利申请、创新企业

数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这两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推动了全球科技

创新的发展。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英国等在科技创新领域表现也较为出色,德国尤其在工程技术、

汽车制造、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英国则在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航空

航天和创意产业等领域为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持。另外,包括日本、韩国、德国和以色列等在内的

一些国家也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

(三)亚太地区科技创新城市分布特点

综合亚太科技创新城市的得分排名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 从区域分布上来看,亚太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分布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和沿长江流域城

市和与日本经济发达地区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和浙江等省份的一些城市。这些城市包括深圳、广州、

福州、厦门、杭州等,都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集聚地。这些城市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创

第28页

21

新人才,形成了独特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之城,以其开放的创新环境和

政策支持而闻名。

中国沿长江流域地区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武汉等城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

都市,上海拥有卓越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使其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同时,

南京、苏州和武汉等城市也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吸引了大量的创新企业和科技人

才。沿长江流域地区的科技创新力量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基础。

日本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包括东京、大阪和名古屋等城市。这些城市是日本的经济和科技中

心,也是亚太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之一。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拥有众多的高

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大阪和名古屋等城市在制造业、汽车工业和电子产业等领

域具有重要的科技创新实力。韩国在信息技术、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

技术创新和发展。韩国的企业如三星、海力士等为全球顶尖的芯片代工厂商。印度拥有全球最

大的软件和 IT 服务行业,IT 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 24%,为印度经济增加了巨大的动力。

这些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合作和竞争关系,相

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整个亚太地区科技创新的进步。

2. 从国家分布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集中分布在中国和日本

长三角地区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

之一。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国际大都市,汇聚了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创新资源。

与此同时,江苏省的南京、苏州等城市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吸引了大量

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而浙江省的杭州,作为中国的电子商务中心和互联网创新城市,孕育

了众多知名的科技企业,如阿里巴巴。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如“墨子号”量子科学

实验卫星、“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合肥市建成 3 个大科学装置,

在建、拟建 9 个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集中度位居全国首位。这些城市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

活力和创新力的科技创新生态,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中国沿海城市包括广东、福建等省份的一些城市,如深圳、广州、福州、厦门等。深圳是

中国著名的创新之城,以其开放的创新环境、政策支持以及丰富的创新文化而闻名。广州拥有

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福州和厦门也在科技

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亚太地区的发达地区主要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则以其

深厚的科研传统和制造业实力,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日本的东京、大阪和名古屋

等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韩国的首尔和釜山等城市在信息技术、半导体等

领域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实力。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城市在创新型企业、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

业等领域有着很高的竞争力。

第29页

22

这些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等级层次较高,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高等教育资源和创新生

态系统。它们在技术研发、创新产业孵化和人才吸引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优势。同时,

这些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和竞争关系,推动了亚太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

(一)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中长期态势也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在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评价过程中,

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至关重要,值得重视的几个趋势如下。

1. 数字技术革命推动全球繁荣:2030 年前后进入繁荣新周期

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在不断加速。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已

经进入各行各业,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方面,数字技术的普及将进一

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

广泛应用将改变各行各业的运营方式,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新兴技术的涌现和应用场景的扩展将催生新的企业和产业,

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2. 国际创新格局正在重塑,世界创新重心逐步向东转移 4

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枢纽节点。中国以其庞大的市

场规模、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强大的科技实力,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之一。中国在人工智能、

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备受瞩目。日本在制造业、机器人技术和医疗创新方面具

有世界领先地位。韩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半导体和汽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创新

的重要竞争者。亚洲还涌现出其他地区科技创新正在不断崛起,如新加坡和印度。新加坡以其

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创业者。印度则在软件开发、信息

技术和生物技术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国际创新格局重塑之际,全球技术合作愈发紧密。跨国合作和创新联盟成为推

动创新的重要方式。虽然,科技全球化面临着挑战,但国际科技合作仍具巨大潜力。通过知识

分享和技术转移,国家能加速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升自身创新竞争力。

3. 开放创新与生态构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3 上海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趋势与挑战

第30页

23

开放创新的深入发展和创新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跨界合作、知识共享、开放数据和开

放源代码等趋势推动了创新的加速和质量提升。构建健康、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对于推动经济

增长、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开放创新为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提

供了平台,促进了创新的跨越性发展。同时,开放创新还降低了创新成本和风险,加速了创新

周期和产品推出速度。通过共享资源和知识,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技术标准的

制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4. 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变革:新兴经济体面临更高国际规则要求 5

全球科技治理体系的影响凸显,新兴经济体将面对更高的国际规则要求。随着科技发展的

全球性挑战的出现,新兴经济体需要适应和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体系,以解决数据隐私、知识产

权保护等问题。促使新兴经济体加强国内法律和制度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尽管面临机会

与挑战,新兴经济体通过参与全球科技决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并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实

现。

5. 部分关键领域或将形成多元化技术和标准体系

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创立的过程中,一些关键领域可能会形成多元化的技术和标准体系。

这是由于技术多样性的需求、利益和竞争的因素、竞争和合作的平衡、以及灵活性和创新的推

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多元化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可以促进创新和灵活性,满足不同市场需

求和应用场景。然而,在实现多元化的同时,也需要解决协调和合作的挑战,确保技术的互通

和全球科技治理的有效运作,这将推动科技的进步与繁荣,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挑战

上海在打造全球科创中心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以蓬勃的姿态进行科技创新建设,在各个

方面都展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一是,积极构建创新载体,如自贸试验区、张江科学城、临港

新片区等创新载体集聚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转化。二

是,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包括科技创新基金、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金

融等。这些政策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资金、场地和政策支持。三是,注重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

技人才。通过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建立科研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人才住房等措施,吸引和培养

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四是,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与高校、

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机制,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五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

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举办科技创新交流活动

等,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共享和合作,提升了上海在国际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声誉。

但对比全球顶级创新城市来看,上海与世界排名前三的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在研发人员密

度质量、知识产权保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在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上

第31页

24

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一是,创新策源能力需要提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仍未突破。从创新投入来看,全社会研

发投入(4.1%)与北京、深圳相比不具优势,上海工业研发强度长期维持在低于 1.5% 的水

平,投入规模与强度不及苏州和深圳。从创新产出来看,上海标志性原创成果不多,关键核心

技术攻关能欠缺。就技术创新能力而言,上海 2022 年发明专利授权量(32900 件)低于东

京(49800 件)和北京(79000 件);PCT 专利申请总量(3930 件)与东京(31154 件)、

北京(7572 件)差距较大,排名前十的头部企业 PCT 申请数量低于国内外其他企业。就技

术合作与输出而言,上海的发明物出版额(1.49%)低于北京(2.95%);上海的技术出口

规模(9.79 万亿美元)低于香港(20.47 万亿美元)和东京(12.56 万亿美元)。从外部环

境看,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争端趋于紧张,国际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鉴于国际市场

的高度关联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波动将给上海先导产业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造成较大压

力。从外部环境看,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争端趋于紧张,国际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

鉴于国际市场的高度关联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波动将给上海先导产业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突

破造成较大压力 6

二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尚未满足科技发展需要,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有待优

化。目前,上海缺乏一批活跃在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物和大师级科学家。

人才资源的总体水平较国际大都市还有一定差距,人才贡献率、人才素质等指标与国际先进水

平之间存在差距;人才国际化程度低,海外人才的占比不高,说明上海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大;

本土人才的国际化水平也不高,没有与国际开展深入合作交流,无法真正融入到全球人才网络。

同时,激发政府、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等各个创新主体积极性的机制还不够

充分。

战略科技人才“大而不强”亟待优化,“将才”“帅才”造就迫在眉睫。尽管我国科技人

员数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但在迈向世界科技强国过程中,还面临着世界级科学技术专家和

战略科学家严重缺乏的难关。一方面顶尖科学家数量比较少。科睿唯安发布的 2022 年度“高

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国大陆今年排名第二,占比 14.2%,远低于美国的 39.7%,上海高被

引科学家人数(117 位)低于北京(302 位)。与此同时上海科研人员规模(约 23 万人)

低于北京(约 48 万人)。另一方面,顶尖科学家涉及学科分布不均衡,美国的顶尖科学家研

究范畴已经完全覆盖到航空航天、生物科技、计算机科学、智能制造等等多个领域。而我国覆

盖的学科主要为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等,在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前沿高端领域的学者还较少。

斯坦福大学和 Elsevier 共同发布了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其中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反

映了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在榜单前 100 名中,美国科学家人数多达 69 位,而中国

科学家入榜的仅只有 1 位。

战略科学家科研生态环境“仅破未立”。一方面,“破五唯”尚未和“立新标”有机衔接,

避免战略科学家称号捆绑利益被过度使用。根据部分省市密集出台的“抢人新政”调查可以看

出“最高奖补 1 亿元” “最高年薪 500 万” “人才伯乐奖最高 200 万元”等都与“人才帽子”

第32页

25

高度挂钩,甚至部分具有“帽子”头衔的人才通过“换单位领补贴”的方式挤占科研资源。另

一方面,上海战略科学家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上海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上海海外人才

吸引力(99.54)低于深圳(99.77)。国际接轨的科研氛围、可持续的科研设施保障,以及

特大城市的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仍有较大差距等因素导致上海对科技创新人才的

吸引力不足。在人才激励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存在顾虑过多

的现 7

三是,科技影响力还需加强,面向国际的话语权、领导力不足。上海连续三年实际利用外

资超过 200 亿美元,仅次于旧金山,目前上海对于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掌控能力偏弱,发

起大科学计划和启动大科学工程的能力不强,导致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大,

对外张力不足。在创新集群上,全球创新城市均以集群方式展开全球竞争,如日本东京—横滨等,

但 “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的格局没有完全形成。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上,运筹全球创新资

源的能力偏弱,创新开放度有待提高。上海主场科技外交尚未进展至较深层次,具体表现在:

第一,大科学装置和功能性平台的开放度和成熟度不高,上海的大科学装置数量(14 个)

低于东京(16 个),开放度不高表现为对国际科研人员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准入限制,包括访

问和使用权限以及与国际科研人员合作的便利程度。成熟度不高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不足,需

要提升大科学装置和功能性平台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科研设施和

服务。

第二,高等级学术平台(组织、会议、期刊等)欠缺。上海存在学术组织的欠缺,上海的

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举办数(20 次)低于北京(38 次)。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和专业性的学术

组织,如学术协会和学术机构。这限制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使得上海学术界与国际学术

界的互动和合作不足。此外,上海也缺乏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的能力和经验,导致学术界难以

吸引国际学术界的关注,限制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另外,上海缺乏具有国际影响

力和声誉的学术期刊,限制了上海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三,全球资源要素配置功能仍不充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以国内为主,全球证券交易所

市值结构中,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占比近 1/2,上交所占比较低。货币市场全球交易活力存在显

著差距,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日均交易额仅 730 亿美元,约为伦敦的 1/33、纽约的 1/16、

新加坡的 1/7。“上海价格”国际定价权需增强,目前上海仅有铜、天然橡胶等少数期货交易

品种在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力,以“上海油”为基准进行报价的交易比例还比较低。

第四,要素跨境流动和全球资源配置的制度性瓶颈仍需突破。在促进资金、信息、货物等

重要经济要素的境内外双向流动上,制度安排与操作路径还需加大改革创新突破力度。在资金

流方面,便利资金跨境流动的金融服务体系仍需完善,境内管理离岸资产受到跨境收支和双重

税收限制(例如,新加坡、日本等对跨境管理海外资产税费实行属地征收),境外基金跨境投

资境内创新资源的政策堵点有待消除,货物转手买卖白名单制度等外汇管理创新试点仍需深化。

在数据流方面,跨境数据流动、数据存储、源代码公开、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规则体系亟待健全。

第33页

26

四是,主体培育还不足。2023 年,上海市 66 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 11147 亿元人民币。

在2021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中,上海共有71家企业上榜,因上市、被并购或估值下降的原因,

本次有 32 家企业退出独角兽榜单,另有 27 家企业成为新晋独角兽。上海独角兽企业的平均

估值为 169 亿元人民币,较中国独角兽企业平均估值 285 亿元人民币及美国独角兽企业平均

估值 210 亿元人民币仍有不小差距。

缺乏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巨头,如纽约的辉瑞制药、威瑞森电信等,东京的索尼和佳能等,

伦敦的 Deepmind 和英国电信等。上海创新领先企业数量(58 家)低于东京(199 家)和

北京(130 家),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尚未充分体现,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不足;上海高技术

制造业企业数量(22000 家)低于北京(27600 家),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直接贡献

和功能保障作用有限,外资研发中心的知识溢出效应不明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尚

未形成较大产业规模。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7350 亿元)低于北京(106740 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产业创新能力缺乏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而产

业转型升级的速度相对缓慢,尤其是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进展不快。缺

少成长为龙头企业的生力军、潜力股,制约了本土跨国公司总部发展。根据胡润发布的《2023

全球独角兽榜》,分布于中国的 316 家独角兽企业,集聚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分别

为 79 家、66 家、33 家、22 家。在数量上落后于北京,且在质量上与北京、杭州、深圳等城

市相比,上海独角兽企业数量和能级都需要提升。根据《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 2022》,

截至 2022 年底,按独角兽平均估值看,杭州最高,达到 581.31 亿元,北京、上海、深圳

独角兽平均估值分别为 369.74 亿元、163.24 亿元、245.03 亿元。上海排在北京、杭州和

深圳之后。

五是,具有国际视野和适应国际规则的高水平人才不足、对优秀的青年海外人才吸引力不

够。上海虽然在人口规模上与世界大都市纽约、东京相差无几,但常住外国人口占比却与世界

大都市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上海常住外国人口达到20万人左右,占上海总人口的0.82%,

2023 年,驻上海的外国人数量从 20.8 万下降到 16.3 万人,占比进一步下降。纽约在总人

口超 800 万,常住外国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20%;东京总人口超 3700 万,其外国人口比例为

4.2%左右。同时,2020 年上海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已达到 35.03%,高技能人才

总量约 116 万人,科技活动人员达到 28.7 万人,低于北京的 34.1 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

程师(具有高级职称)为 14.8 万人,低于北京的 17.8 万人。

六是,创新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成本和知识产权难题仍需破解。一是高成本问题阻

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成本、人力成本都相对较高,同时还面

临着社保缴费基数高及个税税负高等其他方面的成本问题。成本居高不下,会侵蚀企业的利润,

对企业持续发展不利。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成本问题,这将进

一步降低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从而阻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34页

27

二是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自主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投

入,金融支持对企业创新发展来说极其重要。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较大

融资压力。“融资难”主要体现在民企债找担保机构存在困难,监管机构的审批存在困难,投

资者对民企债缺乏信心。比如说在贷款方面、融资方面,就不应该看企业的标签,而要看企业

本身的成长性、财务指标。“融资贵”主要体现在近两年民企债的融资期限持续缩短,融资成

本却居高不下,较高的中介机构费用也导致民企债的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增加。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的制度支撑体系尚待完善。一方面,缺乏能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的中介机构。上海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数量较多,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的大部分功能通过服务平

台进行。从功能来看,不论是政府背景还是企业自主成立的平台,多为综合性平台,服务项目

局限于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登记、维权诉讼等常规内容。从发展情况来看,很多政府主导的

服务平台发展缓慢,信息发布量有限、更新速度慢、产品交易量不足、信息透明度低等问题突出;

企业自发成立的服务平台虽操作运营灵活,有的还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但政府监管不足、

发展不规范,业务规模和运作成效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在高端项目的服务上,如知识产权

流转前期的供需对接匹配、企业发展培育、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定价、交易、托管、经营、证券化、

风险评估等方面,很少有机构能够承担,即便能够提供服务,在服务水平和技术上也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不高。近年来,上海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能力大幅提升,

但产业化水平一直不高,存在研发需求内部化、研发经费来源自筹化、成果质量不高、转化率

偏低等影响产业发展的多种问题。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仅占 GDP

的 12.44%,远低于美国的 24% 和欧盟的 17.4%。在成果转让方面,根据《2022 中国专

利调查报告》,我国国内有效专利的许可率 9.5%,有效专利转让率仅为 5.1%。根据课题组对

200 多家中欧校友企业的调研显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认为上海在知识产权相关立法方面

做得“比较好”和“非常好”的平均比例只有 34.2%,尤其与新加坡相比,认为上海更好的仅

有 16.1%。

(三)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1.加快科学基础研究实现全球突破,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

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

第一,完善基础研究顶层设计、提升科学研究突破力。要努力成为科学规律第一发现者、

技术发明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第一实践者,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要强化原始创新、提升策源能力,推动创新从“0”到“1”的科学突破,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尽快补上短板、缩小差距。通过以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比较,可以看出上海在企业基础研发投入、

科研论文质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距离全球顶尖的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仍存

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规划布局不聚焦、科技巨头培育及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不高等一系列的不

足。 因此,要将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发展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效地协调各地科技创新资源,

充分发挥举国体制建设的优越性,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影响能力与核心技术引领能力能级提升。

第35页

28

第二,加大科学基础研发投入,巩固基础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应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

设立基础研究研发专项资金,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巩固在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竞

争力。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渠道。优化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结构,加大市级财政

向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启动“探索者”计划,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出资与政府联合

设立科研计划,加大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捐赠或设立科学基金会,

符合条件的捐赠可按照规定享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优惠政策。探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会共同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吸引、集聚基础研究领域优秀人才和资源,提升区域自主

创新能力。

第三,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夯实基础研究能力。首先,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主

力军作用。推进基础学科全面系统布局,坚持长期建设、稳定投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积极

建设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和前沿科学中心,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提升应用学科基础研究能力。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打破现有学科边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集聚优势资源,形成关键领域

先发优势。其次,推动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提高企业研发能力,鼓励企业面向产业发展的重

大科技问题,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能够达到 15%-

20%。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更有效率的专利制度为企业等经营主体提供激励。更重要的是,

还需完善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将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纳入市场估值,通过溢价形式反映出来,

以促进企业积极投入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以应用为牵引,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

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协作融通,共建各类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

同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储备。最后,加快基础研究类新型

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境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知名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在沪依法设立新

型研发机构。围绕基础前沿科学、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深化开展制度创新、先行先试,赋予新型研发机构充分自主权,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承担基础研

究重大任务。

第四,提升重大基础工程、重大科学装置、重大科学平台的基础科研条件支撑。一是,要

加快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加快建设

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功能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集群,以及微纳、生命、

海洋、能源等科技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提升设施建设水平与运行效能,为基础

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二是,加强科学仪器和科研手段自主研发。增强重大科学仪器的自主设计研制和专业化供

给能力,支持科研试剂、配套方法等创新突破,加快国产科学仪器、实验材料等在基础研究中

的应用示范。鼓励研发科学计算、建模仿真、科学实验等工具软件,保障研发设计过程自主安

全可控。推进建设科学数据中心(库),加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加强实验动物技术攻关,加

快推进模式动物和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的创制。

三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聚焦科学前沿,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专项以及

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鼓励跨学

第36页

29

科和综合交叉研究,加强协同合作。

2.提升科技创新中心核心竞争力,打造重大产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创新从“高产出”向“高

价值”的进阶

第一,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提高全球科创中心显示度。一方面,选择

关键新兴产业领域,精准支持有成为领军企业潜力、以全球为市场、有全球化战略和创新能力

的一流企业,整合开放更多资源,在政策、资源、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另一方面,打造具有

国际影响力和国内领先地位的重大产业基地,立足上海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构建现代化

产业体系,并对重点产业企业在重大项目、重大节点上给予快速推进的便利措施,在税收优惠、

人才使用方面出台专门政策,帮助企业快速成长为领军企业。同时,要重塑上海城市文化,培

育商业冒险精神。注重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培育像华为、腾讯、大疆、海康威视、科

大讯飞那样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强大创新能力的本土科技企业。

第二,支持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完善创新联合体相关政策。一方面,组建更加高效的创

新联合体来有效组织研发力量实施共性技术攻关和创新突破,让创新联合体成为突破关键核心

技术的研发力量实施共性技术攻关和创新突破,创新能力的本土科技企业。另一方面,推动领

军企业优势资源向中小企业有序开放,引导上下游关联中小企业快速向领军企业集聚,在市场

规则下协同创新,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全供应链融通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第三,更加注重强链补链,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弹性。一方面,三大先导产业要重在补链,

着力打造完整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加快突破高端芯片、关键配套器件、先进制造工艺、关键

装备和材料等“卡脖子”环节;生物医药产业加快突破创新药应用环节;人工智能产业加快突

破基础理论、算力、算法等底层架构环节。另一方面,六大重点产业,重在强链,着力强化与

上海城市功能相适合的核心关键环节,如汽车产业着力强化新能源化、智能化,电子信息产业

着力强化智能终端环节 8

第四,打造富有韧性的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发挥企

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政府应该把更多资源和精力聚焦到企业创新环境和生态建设上,

更好地落实好各项创新政策,为企业做好创新服务,塑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实施多梯次企

业集群培育工程,打造一个富有韧性的创新生态系统 9

3.超前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加速“核爆级”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锻造长板,实现在重点领域的全球领先的整体性优势或部分领域的先发性优势。围

绕上海“2+3+6+4+5”现代产业体系凸显核心产业优势,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

能、新能源、物联网等重点产业,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业态高端、能级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和产业园区。

第37页

30

二是,面向未来科技要补短板,突破“卡脖子”难题,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

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一方面,要将“卡脖子”清单变成科技改革清单。突破产

业链的短板与瓶颈,发展关键领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另一方面,

突破卡脖子技术必须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科

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三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金融动力”。一方面,以金融资

源助力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通过直接、间接融资,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

持,提升整个产业体系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社会资金,

通过构建包括股权和债权在内的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组建各类投资基金,形成覆

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梯形投资体系。

4. 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制度和服务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全

球资源配置的新高地

第一,要努力成为全球高端要素市场的高能级枢纽。一是,提升高端要素市场的国际影响

力,争取全球性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当前城市能级水平的高低,越来越依赖于能否成为全球城

市网络体系中重要的经济节点、金融节点、贸易节点、国际交往节点,在处理全球经济事务中

取得主导定价权和话语权。上海要重点突破人民币交易结算定价创新,建立国内外投资者共同

参与的、具有较高国际化程度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逐步成为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交易、定价

和信息中心。以集聚跨国企业全球性总部与结算中心为目标的总部经济建设。现阶段,上海主

要集聚的是跨国公司地区性总部而非全球总部,且面临来自新加坡在这一领域更为激烈的竞争。

针对当前的短板,上海需要提高投资便利度,放宽投资准入门槛,成为全国设立外资投资性公

司最便捷、跨国公司投资功能最集中的城市,打造有利于跨国公司全球总部发展的国际一流营

商环境。

第二,依托创新创业型国际人才社区集群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系统。一是,以高科技产业

园区为载体,以产业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集群、高能级创新平台等)

为中轴,以教育资源(中小学)与医疗资源(国际医院)为配套,面向海外人才打造高品质人

才生态系统,将高科技产业园区、人才政策试验区、数字智慧城区、多元包容文化街区、宜居

利业社区集聚为一体,形成对全球人才的“磁吸效应”。二是,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合作网

络和全球技术转移交易网络。构建多类别、多层次的全球人才创新创业合作网络和全球技术转

移(交易)网络,建设技术研发联盟、高端集成孵化平台、投融资沟通平台、跨国风险投资体

系、全球实验室数据库等。三是,在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方面,对海外中高端人才及团队成员,

试点教育资源与医疗资源的“租售同权”制度。与此同时,推动上海知名高中国际部进驻国际

人才社区。进一步加强与大型国际医疗保险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国际医疗保险结

算体系对接,优化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

第三,加大人才资源集聚力度,提供国际一流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一是,营造有利于

第38页

31

全球高端人才汇聚的制度环境。建立系统和公开透明的人才引进法规体系,发展国际人才中介

机构,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和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二是,以知识产权服务保障海外人才安全流动。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的经贸规则,以最高水平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最大力度实施知识产权

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10。三是,全面推进有海外氛围、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

有服务保障的人才社区建设 11。

5. 以上海的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平台、重大学科、重大任务为牵引集聚造就具有国际影响

力的战略科学家

第一,以“重大战略”带动“重大科技创新”。以“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带动“重大科

技创新”。围绕国家和上海重大发展战略实现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区域发展紧密互动和深度融

合。通过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建设,畅通战略科学家建言献策的渠道。

第二,以“世界级平台”吸引“全球科学家”,打造能发挥战略科学家主观能动性的世界

级重大创新平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战略科学家为“将领”,组建具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

充分激发平台的创新活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开放式聘请全球一流科学家担

任学术顾问或任职 12,搭建一流的全球科研资源共享平台。

第三,以“大学科”造就“大师级”科学家,以大数据、大制造、大健康、大海洋、大能源、

大材料等重大学科为基础造就战略科学家。发挥战略科学家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创新科研组

织模式,推动学科“大交叉”,承接“大工程”“大项目”,把“大团队”组建起来,为实现

重大战略性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13。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战略计划等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造就

战略科学家。

第四,加快聚集和造就钱学森式的“国家队”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一方面,全球视

野下吸引顶尖科学家。把握世界人才流动变化的特殊机遇、组建新型的特殊机构、给予前所未

有的特殊机制,为战略科学家提供高强度的投入、高丰度的资源、高自由度的机制保障。另一

方面,重视造就本土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科学家梯队。利用好我国世界规模最大的科技队伍,

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和领军人才。形成从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到战略科学家梯队发展的成长梯

队 14。

6. 坚持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创新环境,持续推动上海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打造全球文化高地

一是,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尽快推出新一轮重大开放举措。努力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推出

一揽子新的重大开放举措。进一步探索跨境数据分类监管制度,试点特殊的双边数据传输协议,

创新跨境传输监管 15。主动对标 CPTPP 先行先试,拓展跨境服务贸易的非商业存在领域,在

跨境电商、跨国法律服务等领域先行试点 16,为国家层面扩大开放提供参考。

第39页

32

参考文献

1 孙福全 , 彭春燕 , 许晔 , 等 .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及其突破口 . 科学发展 , 2020(7):11.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2020 全球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1-01-22. https://

www.beijing.gov.cn/ywdt/jiedu/zxjd/202101/t20210129_2246639.html

3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 2022》. 首届世界地理大会 ,2022-11-26.

4 关成华 . 全球科技创新变革下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与未来 . 科技导报 , 2021, 39(21):5.

5 科研经费的上升会带来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增长吗 . 财经郎眼,2021-10-2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6829904

9760897&wfr=spider&for=pc

6 钱智等 . 未来五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 科学发展 , 2022(8):5-10.

7 周灿 .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人才发展战略思考 .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22(7):2.

8 叶东晖 . 上海 \"3+6\" 产业体系重构升级与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 科学发展 ,2022(3):5-14.

9 魏喜武 , 郝莹莹 , 薛霞 . 上海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障碍与对策 . 科学发展 , 2021:1674-6171.

10 谭新雨 . 新形势下上海进一步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研究 . 科学发展 , 2022(8):29-38.

11 马婧 . 北京加速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 北京日报,2022-09-17.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9/17/content_5710406.

htm

12 开化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 开化:打好人才“孵化”牌 . 潇湘晨报 . 2022-12-2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286

907046240071&wfr=spider&for=pc

13 朱基钗等 . 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人才 . 新华网,2021-09-27. http://

xw.zgzx.com.cn/2021-09/27/content_9851840.htm

14 朱贝尔 . 专家学者热议浦东如何打造人才的“聚宝盆”和“摇篮”. 东方网 ,2022-12-11.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

a2/202212112584670826.html

15 潘闻闻 . 加快提高要素市场国际化程度 , 强化上海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 科学发展 , 2021(5):6.

16 李锋 , 陆丽萍 . 聚焦薄弱环节 , 精准强化上海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 科学发展 , 2021(1):9.

二是,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共建共享全球创新网络。上海应积极主动与国际科

技创新领域的重要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和经验。建立国际合作

项目和联盟,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促进人才流动和科技成果共享,提升上海在

全球科技创新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评价及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

第40页

33

第41页

34

主报告

第42页

35

中国科创政策的

演变和发展重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政策研究室

第43页

36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经历了从“追赶”到“跟踪”再到“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从“以

国防建设为中心”向“面向、依靠”再到“支撑、引领”的方向转变。从“向科学进军”到“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独立自主建立起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我国的科创政策也经历了从无

到有、从点到面、从零散到系统、从中央到地方等不同维度的变化,已形成多主体、多元化、

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政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立足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实践,将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

结合作为政策设计的一条主线;也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中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指导各类科技活动开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撑国

家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发挥了根本性的保障作用。

1. 起步: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科学技术政策支持、引

导和调整科技事业发展成为党与政府一项重要的使命。这个阶段,我国在科技政策方面开始了

起步性的探索,坚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我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是在《1956

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提出的,这一规划正式吹响了发展科技的号角。1978年,

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

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

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 也是在这次大会的开幕

式上,邓小平精辟地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全球化转型等因素,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科技

发展的路径和创新形态。中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领域科技成果大量涌

现,但是科技创新始终没有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成为阻碍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难题。

政府、企业以及个体逐渐意识到,只有加快完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

创新的质量和效率,才能进一步发挥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基于此,我国科技体制

改革一直围绕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的主线推进,不断加强科技对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生态环

境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支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

置,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创政策也更趋向多元化、组合化。

1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演变

第44页

37

1982 年,党中央明确地把科学技术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并提出了中国的

科技事业应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战略方

针。2

“依靠”和“面向”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学技术的生

产力功能的发挥。1985 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启

动了科技体制改革。3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转变科技工作运行机制,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

织结构,改革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等。1988 年,邓小平以全新的视角,高瞻远瞩,对科学

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第一位的作用,作出了及时、明确的理论概括。同年

9 月 5 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古斯塔夫·胡萨克,谈到科学技术发展时说:“马

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发展

科学技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加速: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

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

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

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 15 年直至 21 世纪加速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4 2004 年,在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

明确提出“自主创新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的论断。2006 年 1 月,全国科学

技术大会召开,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提出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对我国未来

15 年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在这个阶段,经过前期积累,我国面向科学、

技术的政策已涉及方方面面,创新政策正在快速形成,进入了更加注重协调、衔接的创新

体系时代。

3. 新高度: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科技自立自强

2012 年底召开的十八大将科技创新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也明确“创新驱动发展”

的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

驱动;二是创新的目的是驱动发展,而不是发表高水平论文。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

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 开启了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快车道。5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对创新驱动发展

再次作出解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

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第45页

38

2 发达国家科创政策的着眼点

一直以来,科技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创新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建

设的思路、目标、重点和政策举措并加以有序推进,形成具有多主体、多层次、分工协同等

特征的治理结构。

以美国为例,科技创新是美国引领发展的本源。1945 年 7 月,范内瓦·布什向时任总

统杜鲁门提交了《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系统阐述了科学对国家经济与安全、社会福祉

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谏言美国政府为和平时代的科学发展政策奠定基调以及促成联邦

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持续重视与投入。7 该报告被视为“美国科学政策的开山之作”,是美国历

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策文件之一。

二战以后,美国在新兴技术和全球技术应用领域一直独领风骚。然而近几年来,在以

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崛起,

并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已经占有比较优势,美国自认为在科技创新上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2021 年 6 月8日,美国参议院以 68 票赞成、32 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无

尽前沿法案》,计划在五年内对美国关键技术领域科技研究进行分阶段投资,预计投资总金

额将超过 1000 亿美元,以持续奠定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根基,维护美国全球科技领先地位。

美国实施的科创政策可以大致归结为:一是投资政策,美国用于研发的投资占全球近三

分之一,长期处于全球最高水平。二是人才政策,美国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正是集聚了世

界优秀人才,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成就。三是技术转移政策,通过放松管制,出台《拜

杜法案》等,激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四是重视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每年政府财政科技经费

很大一部分用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

欧盟于 2021 年开始实施第九期“地平线欧洲”计划(2021—2027),计划投入总额高

达 1000 亿欧元,支持“卓越科学”“全球挑战与欧洲工业竞争力”“创新欧洲”三大主体

计划和“扩大参与并加强欧洲研究区建设”一个基础支撑计划,以提升欧洲科技创新竞争优

势和全球领先地位。8 其中,德国在 2018 年就发布了《高技术战略 2025》,针对德国研究

与创新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了解决社会挑战、构建未来能力、树立开放创新和风险文

化三大行动领域和 12 个优先发展主题。

2022 年党的二十大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

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开辟发展新

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6 以国家战略需求

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第46页

39

中国新时期科技创新政策的组成 3

亚洲先进国家同样将科技创新置于重要地位。新加坡于 2020 年发布《研究、创新与企

业计划 2025》,将投入 250 亿新元用于解决更广泛的国家需求、完善科学基础、推动技

术转移,持续强化研究与创新能力;韩国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与支持基本计划(2021—

2025)》提出要聚焦打造引领创新的科技人才强国;日本的《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2021—

2025)》称将投入 30 万亿日元研发经费,从构建多样化卓越研究环境、建立新型研究体系、

扩展大学战略性经营机能、增强探究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实

现“综合性知识引发的社会变革”与“知识和人才投资”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社会 5.0。

1. 科技创新的主体

2023 年 4 月 21 日,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强调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

体系,进一步明晰了企业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亟须多管齐下,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创新决策、人才集聚、科

研组织、成果转化、价值评判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要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进而实

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企业责无旁贷。同时,创新引领、科技支撑又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

之路。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强化企业创新主导地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重要推手和集中发力点。

此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也是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中的主要公共研发力量。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政策对象包括 : 应用类、公益性和基础类三类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院

所科技创新政策主要是伴随科技体制改革而展开的,其政策发展历程从建立有偿合同制以激发

科技人员积极性到“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再到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和公益类院所分类

改革等。

2. 科技创新要素

科技创新要素不仅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及数据等实体要素,还包括企业创新精神

等虚拟要素。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创新能力的支撑,而科技创新要素是开展创新活

动的基本立足点,是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基本保障,更是提升科技创新体

系化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方面,只有有效整合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及数据等科技创新资源,让要素活力竞相迸发,

才能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根据市

第47页

40

场需求及变化,及时整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团队、财力和硬件等要素,借力和整合社会创新要

素资源和产业资源,提高企业创新活力,拓展发展空间。

3. 科技创新政策的条件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不仅为发挥科技创新政策的功能提供了系统指引,为承接科技创新

政策的配套措施提供了框架依据,还为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的目标提供了基础保障。

科技金融是重要支撑。科技金融政策有助于形成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体系和适合科技企

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是适应创新主体结构向以高科技企业为主、多类型主体协同转变的重

要方式,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要素流动配置,优化科技金融产业布局,开创金融科创中心建设

的新格局,实现科技创新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机制,增强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功能。

科技人才是关键保障。优化人才政策,要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如何来”“如何去”“如

何管”“如何用”四大核心问题,可以通过健全科技人才吸引体系发现科技人才,通过科技

人才本地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畅通科技人才流动渠道管理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人才激励

强度和优化科技创新评价机制以激励科技人才,为解决好推进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科

技创新最为关键的人才问题提供新思路。

科技服务是重要推力。数字化科技创新服务,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力量,将数字化

对象、数字化场景和代理服务三要素有机整合,实现科技创新服务的数字化、移动终端化和

普惠化。还可以建设大数据信用信息中心,推动形成大数据基础上的信用信息整合及开发平

台,有助于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科技创新个人或单位的信用状况,降低科创信用信息查询费

用及成本,输出全面准确的征信结果。

4. 科技创新的环境

一是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包括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

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四类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政策正处在主动

的战略性设计阶段。我国对企业研发的支持也越来越多,其中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

逐渐加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及代服务业是重点支持领域。此外,我国已形成

了由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海关及司法机关共同保护的格局,行政和司法机关主动保护知

识产权的力度在逐渐加大,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和确权类案件审理分工更加规范与合理。为了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逐渐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和科技管理之中剥离出来,成

为相对独立的一类政策范畴,同时我国还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专利标准化的制度规范。

二是创新国际化政策。创新国际化政策是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探索、利用、

开发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进而促进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在科技全球化体系中提升国际科技

竞争力、实现国内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系列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总和。目前,我国的国际科

第48页

41

中国的科创政策伴随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多年,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日渐深入。面对新的国

内外发展形势,中国创新政策也在不断转型,以适应新要求、新任务。

1. 当下科创政策建设的诉求

经过多年追赶,中国已成为科技大国,创新进入相对活跃期,创新能力处于由量变向质变

的转换过程中。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科技发展已跨越了引进设备、技术改造、产品模仿等阶段,

甚至专利研发、工程技术能力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已迈入了进一步夯实基础研究、增强

原始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的新阶段。

科技创新政策对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有支撑性。虽然我国科技实力实现了整体性提

升,但对标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仍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

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较为突出。这要求科技政策的着力点更加注

重创新链前端,在资源配置、项目组织实施、科技评价等方面更加注重质量和绩效,加快推动

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大幅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激励各类创新主体

产生更多高质量成果。

科技创新政策在匹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要有预见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发

展和应用,对就业结构、伦理道德、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国对于新技术的治理

都处于摸索状态,政策管理进入“无人区”,这要求紧跟科技发展创新步伐,加强科技创新活

中国科创政策的现状与特点 4

技合作正向以需求为导向转变。企业在研发国际化中的作用被逐渐重视,正在逐渐成为我国

国际科技合作主体。我国也在积极引导企业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转变,支持有

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合资、参股等方式有效利用海外科技资源等

等。

三是文化环境政策。文化环境政策包括科研诚信政策、科普政策和科技奖励政策三个方

面。在科研诚信政策方面,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一系列科研诚信管理规范性文件,同时建

立起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科技信用管理体系。在科普政策方面,主要政策抓手包括

推进科普设施及配套条件建设、向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倾斜、加快向科普能力及环境建

设转变、推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及通过科普事业税收优惠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等。在科技奖励

政策方面,我国已经正式建立科技奖励制度,形成国家级、省级和社会力量设奖相结合的具

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奖励体系。随着政府部门放宽对社会力量设奖的限制,社会力量设奖将不

断规范和壮大,成为今后我国科技奖励的重要来源。

第49页

42

动及其影响的前瞻性研究和政策储备,加快探索适应新科技创新规律的治理机制和监管模式,

守好安全和伦理的底线。

科技创新政策满足新时代创新组织形态变化时需要包容性。当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

产业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企业在研发和创新活动中作用越来越凸显,创新活动越来越从少数

精英的“小众创新”向全社会参与的“大众创新”转变,要求政策对象上要有更宽广的视野,

要更加关注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政策需求,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积极性。

科技创新政策要具备顺应全球创新合作发展趋势的开放性。尽管近些年来国际科技创新合

作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但是开放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主流和基本特征。建

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

2. 各地科创政策及目标

“十四五”规划中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单独作为一章,特别提

到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

作为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的区域之一,北京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

心基本形成;到 2035 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

际人才的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根据《“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

略行动计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以布局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牵引力;二是以展开重大基础前沿领域研发构建原创力;三是以改革和

政策先行先试构建新动力;四是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构建吸引力;五是以全方位科技开放

合作构建影响力。

上海在科创“十四五”规划中提及,将狠抓 8 项重点任务落实,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首先提出的就是加快基础研究原创突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一批战略科技力量 , 前瞻布

局一批战略性和基础性前沿项目,加快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还将

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上海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攻坚;以上海为龙

头强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未来产业新引擎;支持上海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支持上海凝聚高端人才。

GDP 总量第一的广东提出到 2025 年,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更高水平的

科技创新强省,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成为国家重要

创新动力源。包括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增强战略科技力量;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强化

源头创新供给;聚焦经济主战场,着力提升支撑引领能力;聚焦人民生命健康,着力服务美好

生活需求;聚焦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强化创新主体地位;聚焦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创新人

才高地;聚焦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创新治理现代化。

第50页

43

除了北京、上海、粤港澳三大科创中心之外,其他多个科教资源丰富的省份也有自己的科

技创新路线图。

浙江省到2025年,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加速推进,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

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江苏省科技强省建设在 2025 年要取得阶段

性重要进展,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

地区同期中等以上水平。中部的科教大省湖北,也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建成科技强省,跻身

国家创新型省份前列,形成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力争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

列,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科技创新支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创新网络

的重要链接。

参考文献

1 刘钝,谁在“科学的春天”里?《知识分子》,2022-04-05,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7475010

2 杨智杰,科技创新 40 年 从跟跑到并跑领跑,《湖北党史》,2018-11-29,http://www.hbdsw.org.cn/tbgz/ggkf40/

lszj/201811/t20181129_141368.shtml

3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 科技发展大跨越 创新引领谱新篇,2019-07-24,https://news.china.com/zw/news/13000776/2019

0724/36677399_2.html

4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 科技发展大跨越 创新引领谱新篇,2019-07-24,https://news.china.com/zw/news/13000776/2019

0724/36677399_2.html

5 科学出版社,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报告,2018-05

6 人民日报,牢牢抓住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第一动力,2023-03-2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2282336923

22988&wfr=spider&for=pc

7 创新研究,美国科技战略变革中的高等教育布局及其理念转变——以《无尽前沿法案》为例,2023-04-24 ,https://

www.163.com/dy/article/I33K5AT90511B355.html

8 余玉龙 朱娅妮,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才进展与动向,2022-05-24,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YyMzE2OA=

=&mid=2247530137&idx=4&sn=a65c1c66c7d8bb095447da0c7f34c326&chksm=97e58b36a09202209090b4fc14efc15

a33772ceb08d4bf45f677ac04cd707ed2d33414ac63f0&scene=27

(作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政策研究室)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