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点
资
讯
·弘爱医系共同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培训
·祝贺我院药学科普视频荣获全国药学科普及合理用药
项目省级创新作品奖
·新型抑酸药——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
·那些只有一字之差的药品
·反复拉肚子?小心肠易激综合征
致各位尊敬的读者:
岁月不居 ,时节如流。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药讯》小编携药学部全体药师向各位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愿新的一年里 ,您的生活如诗如画,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和睦美满,身体健康长寿 ,心情永远愉悦!2023年初 ,困扰了所有人数年的新冠政策终于放开了,但是紧接着的支原体肺炎、流感、新冠变异株的袭击导致各个医疗机构的工作量激增。我们药学部全体药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撰写药讯文章,编委组认真审核,完成了第四期药讯。
2023年是《药讯》成立的第五年,本年度发表了4期药讯,共122篇文章。经过编委组讨论后取消了原来的小版块,减少了题目上的限制,让大家在选题上更自由 ,不必局限于某一类疾病的用药。 目前药学服务处于转型的阶段 ,药师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撰写药讯不仅仅是为了投稿 ,同时也是作者经过学习、总结所得出来的知识和经验。与以往不同的是 ,从今年第四期开始,对药讯稿件的征稿要求和审核标准都有所提高,目的是提高各位药师的学习与写作能力,同时也为各位读者呈现更好的内容 ,分享更好的专业知识。
在龙年即将来临之际 ,衷心祝愿大家龙行龘龘,犹如巨龙在九天之上翱翔,气势磅礴,无可阻挡。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用激情与信念点亮生活的火花。在2024年的征程中,愿你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药学部所有小伙伴敬上!
弘爱医系共同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厦门弘爱医院药师参加 2023 年“全国安全用药
月”义诊活动
祝贺我院药学科普视频荣获全国药学科普及合
理用药项目省级创新作品奖
弘爱药师科普宣讲进社区
我院对鹭燕中药代煎质量检查报道
药学部举办 2023 年年终总结大会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上报情况统计
(2023.07.01—2023.09.30)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上报情况统计
(2023.10.01—2023.12.31)
癌痛治疗过程中需警惕“5-羟色胺综合征”
临床药学
便秘,除了泻药还能用啥? 药学标准通用术语(转载) 常用止泻药物的分类及用药须知 反复拉肚子?小心肠易激综合征 过敏了?别担心!“药”注意这些!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 那些只有一字之差的药品 浅识灼口综合征及治疗药物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选择 乳腺癌CDK4/6抑制剂靶向治疗简析 我院生物制剂在皮肤科门诊的应用 小儿急性喉炎需警惕 新型抑酸药一一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新药—艾加莫德药学部简报
【药学部通讯员李伟山】
2023 年 11 月 23 日下午,医务部和药学部共同组织本年度弘爱医系(即弘爱、康复、妇产)三家医院第二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培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要在合理使用药品上重点管理,规范病原学检验标本的采集也尤为关键。本次培训围绕《正确规范采集病原学检验标本》为主题开展,推动医院标本采集流程规范化的全面实施。
本次培训由弘爱医务部倪志浩主任主持,并邀请医学检验科吴健宁主任进行授课。吴主任就国内微生物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重点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标本规范化采集的重要性、标本采集相关操作及基本原则展开详细的讲解,并对医院临床微生物采取需要注意的细节进行分析。吴主任还着重强调了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病原学诊断的前提,而病学原的正确采取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保障,对于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细菌耐药具有重要意义。药学部简报弘爱医系共同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Pharmacynews专项培训
通过本次专项培训,使医务人员熟悉与掌握正确的采集流程、样本收集方法和运送条件。同时为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考核,考试合格者授与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权。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必修之课,药学部将持续通过事前处方审核、事中发药把关、事后处方点评、临床药师下临床等措施,促进院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关爱生命、关注健康、注重合理用药,弘爱药学与您共行动。
【药学部通讯员陈月华】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意识,在全社会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应国家号召开展了2023 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宣传系列活动。
12 月 7 日下午 15 点,厦门弘爱医院药学部药师受邀参加了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湾悦城举办的以“安全用药,健康为民”为主题的义诊宣传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禾山市场监管所、市食药研究院、湖里区禁毒办、复旦中山医院、湖里妇幼保健院、辖区药品零售连锁总部等。活动现场以医师义诊、药师用药咨询、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弘爱医院药师作为医院药师代表,为到场群众解答用药相关问题,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高了群众对安全用药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宣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受到市监局领导及群众的一致肯定。
药学部简报厦门弘爱医院药师参加2023 年Pharmacynews“全国安全用药月”义诊活动
安全用药与居民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药师作为合理用药的守门人,保障群众安全用药义不容辞,弘爱药师一直在合理用药的路上不断努力前行。
【药学部通讯员陈松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充分发挥医药专家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药学科普资源开发、整合与共享,繁荣药学科普作品创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面向全国各医疗机构药师开展了药学科普优秀作品征集活动。由我院药学部陈娴、陈松龄、杨鸿楷三位药师共同创作的两个科普视频《药学黄金时段之减肥神药》及《药学黄金时段之老年人用药需小心》成功通过了海选并进入省级赛。
本次省级赛共入围 15 份作品,比赛当天邀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药学专家担当评委。比赛流程分为科普作品展示(5 分钟)、作品主题阐述(2 分钟)、评审专家提问及点评打分(3 分钟)。每份作品皆展示了精彩的科普内容。经过激烈的角逐,我院入围的两个科普作品皆荣获“福建省创新作品奖”。药学科普是一项促进社会公众用药安全的长期工作,我院药师将继续尽心守护公众的用药安全,在药学科普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药学部简报祝贺我院药学科普视频荣获全国药学科Pharmacynews普及合理用药项目省级创新作品奖
【药学部通讯员常花蕾】
2023 年 11 月 30 日下午,药学部刘璟主任带领弘爱药师走进高林社区开展合理用药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近期,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临床药师邓学恺进行了主题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科普讲座,邓药师介绍了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和主要治疗药物及用药注意事项,重点讲解了家长关心的喹诺酮类药物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用于儿童的安全性,随后邓药师还讲解了如何合理使用退烧药。
感控科傅冬梅医生做了“如何正确洗手”科普讲座,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细致、深入地教给在场的居民:为什么要洗手?如何正确洗手?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和互动交流。
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使群众对治疗肺炎支原体的抗菌药物和手卫生等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增强了大家对药师的认可,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一致好评。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服务能力,持续开展社区药学服务,逐步向群众渗透合理用药知识,为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做努力。药学部简报弘爱药师科普宣讲进社区Pharmacynews
【药学部通讯员苏小燕】
2023 年 12 月 18 日,我院药学部联合中医科、供应管理部对中药委托单位“鹭燕海峡药材有限公司”的中药代煎项目进行了年终现场检查。本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中药饮片质量、处方调配及中药代煎质量等方面。现场检查情况:(1)中药饮片储存场所温度(18℃),湿度(54%);(2)随机抽取玫瑰花、款冬花等 10 种中药饮片,进行是否虫蛀、霉变、掺杂,错斗、串斗等情况;(3)随机抽查两张调配好中药处方,进行总量复核,差异分别是0.3%和0.26%;(4)煎药场所干净整洁,煎煮容器的清洁消毒记录完整、煎药人员资格证书、健康证、煎药操作等;均符合要求。
药学部简报Pharmacynews我院对鹭燕中药代煎质量检查报道
本次检查中也发现一些不足,如:(1)药品调配场所地板药屑较多,未能及时打扫,整洁度不足;(2)目前代煎中心只有代煎包装袋上有联系方式,希望把联系方式也打印在标签上,这样不管代煎或者自煎都能清楚看到代煎的联系方式,有疑问时可以第一时间沟通;(3)2023 年度存在漏煎、漏送、错发、破包等情况总计16 例;针对不足我们提出了改进要求。要求及时对调配场所清洁,保证环境整洁;提高煎煮配送等环节中的药品完全性、完整性等质量,确保无漏煎、漏送、错发、破包等情况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药学部通讯员田亚妮】
2024 年 1 月 26 日晚 18:30,厦门弘爱医院药学部举办了“2023 年年终总结大会”,2024 年迎春晚会也同步进行。本次会议由药学部陈婧副主任主持,刘璟主任、刘家平主任及全体药师参加了总结大会。
会议开始,大家一同观看了由药学部小伙伴共同拍摄制作的视频《我们的2023》,回顾了过去一年中药师们参与的义诊、社区药学知识宣讲等活动,还有小伙伴们创作公众号、制作科普视频的有趣花絮以及参加各项比赛获奖的风采,充分展现了药师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结尾小伙伴们的方言迎春祝福语也增添了浓浓的迎新年味。
接着,各科室负责人分别认真细致地对本工作间2023 年的进步收获与短板缺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列出了 2024 年的工作目标及规划。药学部简报药学部举办Pharmacynews2023 年年终总结大会
随后由刘璟主任对 2023 年药学部的整体工作进行点评,并对2024年的工作目标与计划进行了部署和展望。
主任表示,2023 年药学部做出了许多成绩,各工作间也圆满完成了基础工作任务,很多药师在各项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药师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药品管理没有实现完全的闭环管理,高质量论文、课题较少等等,因此各工作间应该进一步加强质量内涵建设、提升教学科研,要紧紧跟随医院创三甲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合理安全用药和药学信息化管理水平。最后,刘璟主任以“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作为结束语,勉励药师们继续以乐观、包容、积极的态度迎接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024 年,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稳扎稳打,在新的一年继续并肩前行,再创佳绩。会议最后由刘璟主任和刘家平主任为 2023 年度厦门弘爱医院药学服务技能竞赛获奖的药师进行颁奖,并合影留念。
最后,由杨鸿楷主持开始了 2024 年迎春晚会,小伙伴们一起参与了各种趣味小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提升了团队凝聚力。经过这次会议,相信全体弘爱药学人会以更积极、包容、乐观的姿态去拥抱2024,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上报情况统计
(2023.07.01—2023.09.30)
【临床药学 李安君玥】
经临床各科室积极协作,秉承“可疑即报”原则,2023 年第三季度,我院
成功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 共计 175 例。现将大体情况做出
以下汇总,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工作能持续做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一、按 ADR 的“上报类型”、“上报人员”、“上报科室”、“上报药品”
统计如下:
1、按上报类型统计:以“一般的”上报为主(占比 69.71%),其次为“严
重的”(占比 30.29%)。应加强“新的”、“严重的”ADR 收集上报,以提高上
报质量。
2、按上报人员统计:以“医师”上报为主(占比 81.71%),余依次为“护
师”(占比 12.57%)、“药师”(占比 5.71%)。临床一线工作人员为发现 ADR
的主体,望医、护、药、技积极主动上报,后台 CHPS 软件将继续加强辅助监测。
3、按上报科室统计:肿瘤内科(34.29%)、骨科(13.71%)、急诊内科(9.14%)、
肝病科(8.57%)、内分泌科(6.86%)、药学部(5.71%)、全科医学科/神经外
科(4.57%)、放疗科/介入治疗科/肾脏内科(2.86%)、呼吸内科/泌尿外科(1.71%)、
消化内科(0.57%)。各科室踊跃上报,在此基础 CHPS 上加强监测。
4、按上报药品统计:上报例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注射液、注射用奥沙利铂、唑来膦酸注射液,分别占比 6.29%。其他上报例数较
多的药品有,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14%)、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4.57%)、卡培他滨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4.00%)、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86%)。
备注:仅显示排名前 10 药品
二、具体药物发生严重的 ADR 及其临床表现如下:
类型 药品名称 临床表现
严重 阿贝西利片 骨髓抑制
阿托伐他汀钙片 肝酶异常
奥氮平片 嗜睡;笨手笨脚;张口不适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低血钾;尿蛋白增加;高血压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呼吸道真菌感染
碘佛醇注射液 肾功能损害
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 中性粒细胞减少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瘙痒性皮疹
甘露醇注射液 无尿;内生肌酐清除率异常
甲磺酸奥希替尼片 骨髓抑制;颌骨坏死
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转氨酶异常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白细胞减少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注射液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
卡培他滨片 骨髓抑制;皮疹
克拉霉素片 荨麻疹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 腹泻
哌柏西利胶囊 中性粒细胞减少
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 血小板减少
塞来昔布胶囊 肾功能不全加重;肝功能异常
顺铂注射液 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
替吉奥胶囊 血小板减少
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血小板减少;心肌炎
替莫唑胺胶囊 血小板减少
盐酸安罗替尼胶囊 静脉血栓形成
注射用奥沙利铂
恶心;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
减少;血小板减少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 过敏样反应
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 腹泻
注射用卡铂 骨髓抑制
注射用美罗培南 皮疹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转氨酶升高;全身颤抖;恶心;
呕吐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气喘;皮疹;瘙痒;白细胞、中
性粒细胞减少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 骨髓抑制
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 皮疹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肌酐升高
唑来膦酸注射液 发热;畏寒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上报情况统计
(2023.10.01—2023.12.31)
【临床药学 李安君玥】
经临床各科室积极协作,秉承“可疑即报”原则,2023 年第四季度,我院
成功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 共计 207 例。现将大体情况做出
以下汇总,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工作能持续做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一、按 ADR 的“上报类型”、“上报人员”、“上报科室”、“上报药品”
统计如下:
1、按上报类型统计:以“一般的”上报为主(占比 67.15%),其次为“严
重的”(占比 32.85%)。应加强“新的”、“严重的”ADR 收集上报,以提高上
报质量。
2、按上报人员统计:以“医师”上报为主(占比 77.29%),余依次为“药
师”(占比 11.59%)、“护师”(占比 11.11%)。临床一线工作人员为发现 ADR
的主体,望医、护、药、技积极主动上报,后台 CHPS 软件将继续加强辅助监测。
3、按上报科室统计:肿瘤内科(28.50%)、急诊科/药学部(11.59%)、骨
科(10.63%)、神经外科(7.73%)、内分泌科/肾内科(4.83%)、呼吸内科(3.86%)、
肝病科(3.38%)、消化内科(2.42%)、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1.93%)、肝胆
外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1.45%)、放疗科/烧伤整形科(0.97%)、全科老年
科(0.48%)。各科室踊跃上报,在此基础 CHPS 上加强监测。
4、按上报药品统计:上报例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
注射液(7.73%)、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31%)、注射用头孢曲松钠(4.83%)。
其他上报例数较多的药品有,注射用奥沙利铂(4.35%)、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
唑巴坦钠(3.86%)、甘露醇注射液/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注射液/盐酸安罗替
尼胶囊(2.90%)、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2.42%)。
备注:仅显示排名前 10 药品
二、具体药物发生严重的 ADR 及其临床表现如下:
类型 药品名称 临床表现
严重 阿托伐他汀钙片 转氨酶升高
氨磺必利片 催乳素增高
奥氮平片 转氨酶升高
奥卡西平片 低钠血症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 多形性红斑
醋酸阿比特龙片 低钾血症
达格列净片 肌酐升高
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 血小板减少
碘克沙醇注射液 单纯红斑性皮炎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转氨酶升高
呋喹替尼胶囊 中性粒细胞减少
氟尿嘧啶注射液 呕吐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 红斑疹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骨髓抑制
甲泼尼龙片 骨质疏松性骨折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注射液 中性粒细胞减少
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 潮红;呼吸困难;咽喉发紧
卡培他滨片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
克唑替尼胶囊 肌酸激酶升高
利伐沙班片 粘膜出血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 肝损害;斑丘疹
帕妥珠单抗注射液 腹泻
秋水仙碱片 腹泻
瑞戈非尼片 高血压;手足综合征
塞来昔布胶囊 转氨酶升高
顺铂注射液
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腹泻;恶心(一般);腹痛(一
般)
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功能减
退;骨髓抑制;肺损伤
信迪利单抗注射液 转氨酶升高
盐酸安罗替尼胶囊 肠梗阻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喘鸣;血压降低;转氨酶升高;
白细胞增多
依托泊苷注射液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 皮疹;瘙痒
注射用奥沙利铂 过敏样反应;腹泻;血小板减少
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 粒细胞缺乏症
注射用恩美曲妥珠单抗 血小板减少
注射用卡铂 间质性肺炎
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 B 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 骨髓抑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转氨酶升高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皮疹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皮疹;瘙痒
注射用头孢他啶 腹泻;过敏反应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腹泻
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 中性粒细胞减少
紫杉醇注射液 粒细胞缺乏症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心律失常;转氨酶升高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地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镇痛治疗与抗肿瘤治疗同等重要。癌痛多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等多种原因相关,且癌症患者常伴随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建议,癌痛治疗常需联合用药,抗抑郁药作为辅助镇痛药,与阿片类药物药联合用于治疗疼痛和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两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引起 5-羟色胺综合征的发生。癌
痛
治
疗
过
程
中
需
警
惕
“
5
-
羟
色
胺
综
合
征
”
临
床
药
学
常
花
蕾
5-羟色胺(5-HT),又叫血清素,人体内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是色氨酸经过色氨酸羟化酶水解得到5-羟色氨酸,再经脱羧作用而产生。5-羟色胺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SS)是由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神经系统5-HT 功能亢进的药物性综合征,是一种少见但能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1]。下面和大家一起学习 5-羟色胺综合征的诊治。
一、发病机制
5-羟色胺综合征的发病率尚不明确。实际工作中,SS 常被低估,是因为很多轻度病例的非特异性症状经常被忽视,此外,医生对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症状和体征以及鉴别诊断缺乏认识,可能导致漏诊或误诊。SS 通常是 5-羟色胺能药物与其他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相关的药物作用机制包括[2]:①抑制 5-羟色胺的再摄取(SSRIs);②抑制5-羟色胺代谢(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③5-羟色胺合成增加(可卡因、苯丙胺等);④5-羟色胺受体的激动作用。二、临床表现
5-羟色胺综合征的许多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常见的临床三联征包括:①精神状态改变。焦虑不安、激惹、意识模糊、昏迷等;②自主神经过度活跃。静坐不能、肌阵挛、肌肉强直、震颤、大汗、发热、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瞳孔扩大等;
③神经肌肉异常。共济失调、反射亢进、震颤、肌痉挛等。三、诊断
目前尚无 SS 的实验室诊断金标准,通常需要排除其他药物的原因后才能考虑诊断 SS,包括抗胆碱能中毒、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恶性发热、自主神经不稳定如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和体温过高等。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的用药史、症状、体征等情况来综合判断,使用较多的是Hunter标准[3],包括:(1)正在使用5-羟色胺能药物;(2)至少存在以下临床表现之一:
四、与 5-羟色胺综合征有关的药物药物种类 药物 机制抗抑郁药
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 西酞普兰)5-HT-NE 再摄取抑制剂(阿米替林、文拉法辛)
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抑制5-羟色胺代谢抗焦虑、抗癫痫药 丁螺环酮、卡马西平、丙戊酸激动5-羟色胺受体阿片类药物 芬太尼、曲马多、美沙酮、哌替啶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止吐药 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曲坦类药物
阿莫曲坦、依来曲坦、夫罗曲坦、那拉曲坦、利扎曲坦、舒马曲坦、佐米曲坦
激动5-羟色胺受体非法物质
3,4- 亚 甲 基 二 氧 甲 基苯丙胺(MDMA)、甲基苯丙胺、可卡因增加5-羟色胺释放抗菌药物 利奈唑胺 抑制5-羟色胺代谢草药制品 圣约翰草提取物
抑制5-羟色胺代谢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五、治疗
一旦诊断为SS,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SS的核心治疗原则[4-6]:停用所有 5-HT 能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应用 5-HT 拮抗剂。
参考文献
[1]蔡燕妮,迟猛,王国年.阿片类药物与 5-羟色胺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02):201-203.[2]俞志敏,史美甫.对药源性 5-羟色胺综合征的认识和处理[J].中国药师,2003,6(11):696-698.
[3]Dunkley EJ, Isbister GK, Sibbritt D, et al. The Hunter Serotonin Toxicity Criteria: simpleandaccuratediagnostic decision rules for serotonin toxicity[J].QMJ,2003,96(9):635-642.
[4]黄韶清,邱泽武.药物引起的 5-羟色胺综合征及其治疗[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04):243-246.[5]陈华,韩耀静,邹莹.5-羟色胺综合征诊治要点思考(附病案 1 例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0):1103-1104.
[6]马旭,张艳华. 临床药师参与 1 例芬太尼相关 5-羟色胺综合征的治疗实践及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1,30(4):297-301.
[7]方媛,刘鸣,张世洪. 5-羟色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4):278-280.(1)停药:多数病例在停用5-羟色胺能药物后24h内,症状可缓解。(2)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物理降温、静脉输液补充水分,若体温>41℃病情危重,常需要麻醉和气管插管,肌松药禁用琥珀酰胆碱,避免出现高钾血症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同时也不能使用退热剂,因为高热是肌肉过度活动引起而非下丘脑体温调定点改变所致。激惹、焦虑、过度兴奋等症状:短效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避免使用约束带,因其可加重高热和横纹肌溶解,必要时人工通气治疗。(3) 应用 5-HT 拮抗剂:大量研究认为 5-HT2A受体与SS 发病机制的关系最为密切[7],5-HT2A受体拮抗剂包括赛庚啶、氯丙嗪、奥氮平等。口服赛庚啶24h内增加最大剂量为 12-32mg,初始剂量 12mg,然后根据症状,给予2mg/2h,维持剂量为 8mg/6h。儿童给予 0.25mg/kg/d,1 次/1-4h。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赛庚啶的疗效,临床实际应用较少。氯丙嗪 50-100mg,肌注。奥氮平10mg舌下含服。过去很多研究使用普奈洛尔,但现在认为普奈洛尔是5-HT1A 拮抗剂,作用时间长,可引起低血压和休克,故不推荐使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患者的心理问题增加,抗抑郁类药物使用增多,在处理癌痛、慢性痛时,需要阿片类药物与抗抑郁药物联合使用,医务人员应提高意识,早期识别相关症状和体征,尽早治疗,减少不良反应。
便秘,除了泻药还能用啥?门诊药房丁明哲便秘是指一种(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3 次。慢性便秘的病程≥6 个月。便秘可引起身体不适、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心理障碍,可能诱发肛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
临床可根据下图图 1《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中的诊断流程进行治疗
便秘经过 4-8 周的基础治疔无效,可酌情选用相应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轻重及便秘类型选择药物。
轻、中度便秘患者,可选用容积性或渗透性泻药,必要时联合使用;重度便秘患者经容积性和渗透性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联合选用促动力药或促分泌药。 慢传输型便秘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缺乏便意,可选用容积性、渗透性、促动力泻药,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排便障碍型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粪便干结、排便不尽感,生物反馈是此型的主要措施,也可适当使用渗透性、容积性泻药;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应注重心理治疗,可选用渗透性泻药。
常见的泻药
类别 药品
刺激性泻药 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蓖麻油渗透性泻药 聚乙二醇、乳果糖、盐类(硫酸镁散剂)容积性泻药 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小麦纤维素)润滑性泻药 甘油(开塞露)、多库酯钠便秘的药物治疗
除了泻药,对于不同程度的便秘还可以使用促动力药(普芦卡必利)、促分泌药(利那洛肽)。
药品 普芦卡必利 利那洛肽类别 促动力药 促分泌药药理作用
是一种二氢苯并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为选择性、
高亲和力的五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具有促
肠动力活性。普芦卡必利可通过 5-HT4 受体激活作
用来增强胃肠道中蠕动反射和推进运动模式。
是一种鸟苷酸环化酶C 激动剂,具有内脏镇痛作用和促分泌作用。利那洛肽是一种含有14 个氨基酸的合成肽类结构,可与小肠上皮管腔表面的GC-C受体结合并激活,增加小肠腔内氯化物和碳酸氢盐的分泌,最终使小肠液分泌增多和结肠转运速度增快。适应症
-用于治疗成年女性患者中通过轻泻剂难以充分缓
解的慢性便秘症状。
※男性慢性特发性便秘(超说明书用药获批:广东
省药学会、美国 FDA、欧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
会)
治疗成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特发性便秘。用法用量
口服,可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服用,餐前餐后均可。
成人 1 次/d、2mg/次;老年者(>65 岁)起始剂量
为 1 次/d、1mg/次,如有需要,可增加至 1 次/d、
2mg/次;严重肾功能障碍者[GFR<30ml/
(min·1.73m2)剂量为 1 次/d、1mg/次;严重肝功
能障碍者(Child-PughC 级)剂量为 1 次/d、1mg/次。
1 粒/d,首餐前30 分钟服用。不良反应
头痛、恶心、腹泻和腹痛等,大多数为轻至中度,
数日后可消失。
腹泻、腹痛、腹胀和肠胃胀气等。最常见为腹泻,大多为轻中度,停止治疗后数日内减轻。禁忌症
-肾功能障碍需要透析的患者;
-由于肠壁结构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的肠穿孔或梗
阻、机械性肠梗阻、严重肠道炎性疾病,如克罗恩
病、溃疡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巨直肠的患者。
-近期接受过肠部手术的患者。
-6 岁以下儿童禁用。-已知或疑似患有机械性胃肠道梗阻的患者禁用。注意事项
-不建议儿童及小于 18 岁的青少年使用本品。
-临床研究显示,每日剂量在 4mg 时,不会增加疗效。
治疗 4 周后无效,应重新评估病情考虑是否继续治
疗。
-不建议在妊娠期、哺乳期间使用本品。
-使用利那洛肽前应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发生严重腹泻,应暂停给药并未病人补水。-6 岁以下儿童禁用,且不建议6岁~18岁以下儿科患者使用。-治疗4 周后如果症状未改善,应重新检查患者,并重新评估继续治疗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等.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12):1100-1107. DOI:10.3760/cma.j.cn114798-20201030-01109. [2] 普芦卡必利说明书
[3] 利那洛肽说明书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睡醒和餐后结肠动作电位增强,能将粪便向结肠近端推进,是便意最强烈的时候,最容易将类便排出体外,故晨起后和餐后是排便的最佳时机。(2)每天摄入 15-2L 水,坚持适当锻炼,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久坐不动。(3)多进食高纤维含量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少或食物过于精细,导致对结肠刺激减弱。(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便秘的发生。
(5)当外出旅行、生活节奏发生变化时,不要压制自身的便意,应及时排便。健康教育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团体标准。团体标准体系中的“标准通用术语”、“高警示药品标准”、“临床药师培训”、“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处方点评”、“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和“用药错误管理”七项管理标准,现已通过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论证和审议,近日在官网发布。
七项标准中的“标准通用术语”,涵盖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中常用的术语,有助于外界人士加深对医院药学人员的认知。临床药学服务术语临床药学 clinical pharmacy
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直接面向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来源:T/CHAS 20-1-2-2021,3.7]
临床药师 clinical pharmacist
以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并具有一定医学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和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来源:T/CHAS 20-1-2-2021,3.6]
药学门诊 pharmaceutical clinic
医疗机构药师在门诊为患者提供的用药评估、用药咨询、用药教育、用药方案调整建议等一系列专业化药学服务。
[来源:T/CHAS 20-2-1-2021,3.1]
药物治疗管理 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患者提供用药教育、咨询指导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预防患者用药错误、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用药管理,以达到药物治疗目的,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来源:T/CHAS 20-2-1-2021,3.2]
处方审核 prescription review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规范等,对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处方,进行合法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审核,并做出是否同意调配发药决定的药学技术服务。[来源:T/CHAS 10-2-7-2018,3.3]
药物重整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药师在住院患者入院、转科或出院等重要环节,通过与患者沟通、查看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比较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与用药医嘱是否合理一致,给出用药方案调整建议,并与医疗团队共同对不适宜用药进行调整的过程。[来源:T/CHAS 20-2-3-2021,3.1]
用药咨询 medication consultant
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患者、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等提供药物信息,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交流与用药相关问题的过程。[来源:T/CHAS 20-2-4-2021,3.1]
患者用药教育 patient education
药师对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普及合理用药知识等药学服务的过程,以提高患者用药知识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来源:T/CHAS 20-2-5-2021,3.2]
药学查房 pharmaceutical ward round
临床药师在病区内对患者开展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查房过程。[来源:T/CHAS 20-2-6-2021,3.1]
药学问诊 pharmaceutical inquiry
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用药史、既往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不良事件处置等药物治疗相关情况的方法。[来源:T/CHAS 20-2-6-2021,3.2]
药学监护 medication monitoring
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为住院患者提供直接的、与药物使用相关的药学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
[来源:T/CHAS 20-2-7-2021,3.1]
居家药学服务 home care pharmacy practice
药师为居家药物治疗患者上门提供普及健康知识,开展用药评估和用药教育,指导贮存和使用药品,进行家庭药箱管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等个体化、全程、连续的药学服务。
[来源:T/CHAS 20-2-8-2021,3.1]
药学会诊 pharmaceutical consults
药师应临床科室或医务部门的邀请,出于诊疗需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和药学监护的药学服务。
[来源:T/CHAS 20-2-9-2022,3.1]
药学病例讨论 pharmacy case discussion
由临床药师发起的有关患者疾病药物治疗方案和相关问题的讨论,以培养合理用药思维、提高药师药学服务能力和发现并解决临床药物治疗问题。[来源:T/CHAS 20-2-10-2022,3.1]
多学科诊疗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由多个专业的专家组成团队协作诊疗的工作模式,由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定期在一起通过会议的形式,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进而由某一科室或某几个科室联合执行诊疗方案。[来源:T/CHAS 20-4-12-3-2023, 3.4]
围术期药学服务 perioperative pharmacy practice
从确定手术治疗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时期,由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和节约治疗费用而进行的相关服务,旨在发现和解决与患者围术期用药相关问题。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通过测定患者体内的药物暴露、药理标志物或药效指标,利用定量药理模型,以药物治疗窗为基准,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其核心是个体化药物治疗。[来源:T/CHAS 20-2-11-2022,3.1]
药学科普 popular science in pharmacy
以健康科普的方式将药学领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的,以培养提高公众用药相关健康素养为目的的活动。[来源:T/CHAS 20-2-12-2022,3.1]
药学保障服务术语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 pharmacy practice in e-hospital
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根据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对医疗机构内医师在互联网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电子处方进行审核,并进行处方调配、核发药品,及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供用药咨询、识别与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慢病药物治疗管理等一系列药学服务的过程。[来源:T/CHAS 20-2-13-2023,3.1]
药品保障 drug supply
医疗机构内药品的采购、仓储和发放的管理流程。[来源:T/CHAS 10-3-2-2019,3.1]
处方调剂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药师按规定对处方进行审核、调配、核对、发放和用药教育的全部操作过程。[来源:T/CHAS 10-2-7-2018,3.2]
基数药品 unit stock
为确保用药医嘱在合理的时间内执行,存放在病区或门急诊功能检查室内一定数量的基于预期用途的药品。
[来源:T/CHAS 10-2-12-2019,3.1]
自带药品 medications from home
住院患者自行从本院门诊或院外获得,并在住院期间需要使用的药品。又称自备药品。
用药监护 drug monitoring
医疗机构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处方(医嘱)开具与传递、处方审核、处方调剂、药品发放、药品管理、药品使用与监测等用药全过程的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的技术服务。[来源:T/CHAS 20-3-4-2022,3.1]T/CHAS 20-1-32023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干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品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的过程。[来源:T/CHAS 20-3-5-2022,3.1]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专业技术服务的部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静脉用药处方医嘱审核干预、加药混合调配、参与静脉输液使用评估等药学服务,为临床提供优质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来源:T/CHAS 20-3-5-2022,3.2]
危害药品 hazardous drugs
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者危害的药品,即具有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或者对生育有损害作用以及在低剂量下可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毒性的药品。[来源:T/CHAS 20-3-5-2022,3.3]
医疗机构制剂 medical institution preparation
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或经备案,常规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来源:T/CHAS 20-3-6-2022,3.1]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消化科门诊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发病时影响患者的体力、精神状态、营养吸收、日常工作,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较大的社会负担。常用止泻药物的分类和用药须知住院药房洪巧凤腹泻(diarrhea)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3 次/d),粪质稀薄,含水量增加(>85%),大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1]。
临床上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腹泻发病急,病程在 2-3 周;慢性腹泻病程大于 4 周,或间歇期在2-4 周内的复发性腹泻[2-3]。
引起腹泻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如急性腹泻的病因有:食物中毒、肠道感染、药物、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慢性腹泻的病因有:慢性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炎症性疾病、肿瘤、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动力障碍性腹泻、药源性腹泻。
在治疗腹泻时应注意先祛除病因、防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缓解症状。腹泻的症状缓解可通过止泻药物对症治疗,需注意不应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要注意止泻药物对其他合并用药的影响。
以下是止泻药物的分类、作用和用药须知,以及特殊人群的使用情况。
止泻药的分类、药理作用和用药须知分类 药物 适应症 药理作用 用药须知肠粘膜保
护剂和吸
附剂
蒙脱石散
急、慢性腹
泻
1、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
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
抑制作用。
2、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
能力和修复、提高黏膜屏障。
3、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
用。
1、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2、与抗生素、益生菌合用时,三者应分开服用,至少间隔2 小时(服用顺序:抗生素、蒙脱石散、益生菌)3、少数人可能产生轻度便秘,如出现便秘,可减少剂量继续服用。药用炭
食物及生物
碱等引起的
中毒及腹
泻、腹胀气
等
1、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
有毒或无毒的刺激性物质及肠内异
常发酵产生的气体。
2、减轻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肠蠕动,
从而起止泻作用。
1、不宜与维生素、抗生素、洋地黄、生物碱类、乳酶生及其他消化酶等类药物合用,以免被吸附而影响疗效。2、服药期间若出现便秘,可用中药大黄饮片或番泻叶 2~6g,浸泡代茶饮即可缓解。益生菌 益生菌
肠道菌群失
调引起的腹
泻和腹胀、
轻中度急性
腹泻及慢性
腹泻
1、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调节肠道
菌群,能抑制肠道中对人体具有潜
在危害的菌类甚至病原菌。
1、活菌制剂不宜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除乳酸菌、布拉氏酵母菌散外),必要时需间隔2-3 小时服用;使用时水温不宜高于40度。抑制肠道
分泌
碱式水杨
酸铋
急、慢性腹
泻
1、吸附细菌毒素(如大肠埃希氏菌
产生的毒素或霍乱弧菌产生的肠毒
素)。
2、对病原性微生物的直接抗菌活性
来治疗急、慢性腹泻。
3、覆盖于胃粘膜表面,保护胃粘膜,
减少胃的不良刺激,缓解消化不良
症状。
1、腹泻症状在24 小时内控制不满意,可增加服药次数,服药间隔时间为0.5~1小时,但 24 小时内累计服药不超过8 次。2、连续用药不能超过8 周。3、可能引起一过性舌苔和大便变黑,对人体无害。
4、不良反应为轻度便秘,停药后自行消失。5、对阿斯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消旋卡多
曲
急性腹泻
1、选择性、可逆性的抑制脑啡肽酶,
从而保护内源性脑啡肽免受降解,
延长消化道内源性脑啡肽的生理活
性,减少水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
1、连续服用本品5 天后,腹泻症状仍持续者应进一步就诊。2、红霉素、酮康唑等细胞色素酶P450-3A4抑制剂可能减少消旋卡多曲的代谢,增加毒性,同时治疗时慎用3、利福平等细胞色素酶P450-3A4 诱导剂可能降低消旋卡多曲的抗腹泻作用,同时治疗时慎用。
鞣酸蛋白
消化不良性
腹泻
1、在肠内经胰蛋白酶分解、缓慢释
放出鞣酸,使肠黏膜表层内的蛋白
质沉淀,形成一层保护膜而减轻刺
激,降低炎症渗透物和减少肠蠕动,
起收敛止泻作用。
1、本品能影响胰酶、胃蛋白酶、乳酶生等的药效,不宜同服。2、过量服用可引起便秘。肠动力抑
制剂
复方地芬
诺酯(每片
含盐酸地
芬诺酯
2.5mg,硫
酸阿托品
0.025mg)
急慢性功能
性腹泻及慢
性肠炎
1、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通过抑制
肠粘膜感受器,消除局部粘膜的蠕
动反射而减弱蠕动。
2、增加肠的节段性收缩,从而延长
肠内容物与肠粘膜的接触,促进肠
内水分的回吸收。
3、配以抗胆碱药阿托品,协同加强
对肠管蠕动的抑制作用。
1、成人可首剂加倍,饭后服。至腹泻控制时,应即减少剂量。2、只宜用常量短期治疗,以免产生依赖性。3、新生儿和幼儿可引起呼吸抑制,故2岁以下小儿禁用。4、过量可产生呼吸抑制和昏迷,可洗胃并予纳络酮解救。5、因其可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故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水合氯醛、乙醇、格鲁米特或其他中枢抑制药合用。洛哌丁胺
控制急、慢
性腹泻的症
状
1、与肠壁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乙
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类的释放,从而
减少推动性蠕动,增加肠道转运时
间。
2、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张力,从而减
少大便失禁和便急。
1、每日最大剂量:成人不超过8 粒(20mg/粒);儿童给药剂量与体重相关(最大剂量3粒/20 公斤体重)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8粒。2、对于急性腹泻,如服用本品48 小时后,临床症状无改善,应停用本品。3、治疗腹泻时,可能出现乏力、头晕或困倦的症状,因此在驾驶和操作机器时,应予以注意。
4、如出现神经中枢系统反应(如:木僵、协调功能紊乱、嗜睡、缩瞳、肌张力过高、呼吸抑制),可用纳洛酮作为解毒剂。复方樟脑
酊 9(每瓶
5ml 含樟脑
0.015g、阿
片酊
0.25ml)
干咳、腹痛
及腹泻
1、阿片具有镇咳镇痛及可抑制胃肠
道蠕动,产生止泻作用。
2、樟脑有轻度祛痰作用。
1、本品可致依赖性,不应持续服用。2、该药品含有乙醇,避免与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合用(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哌酮、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止泻药在特殊人群的使用情况药物
特殊人群使用情况
孕妇 哺乳期妇女 儿童 老年人肠粘膜保护剂和
吸附剂
蒙脱石散 可用 可用 可用 可用药用炭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禁止长期用于 3 岁以下小儿(可影响小儿营养)未进行该项实验益生菌 益生菌 可用 可用 可用 可用抑制肠道分泌
碱式水杨酸
铋
未进行该项实验 未进行该项实验 2 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可用未进行该项实验消旋卡多曲 慎用 慎用 1 月以上婴儿和儿童可用不推荐使用鞣酸蛋白 / / 1 岁以上儿童可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J].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2020,19(11): 973-982. [2] 钟英强. 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胃肠病[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17(10): 774 -777. [3] 刘凯杰, 王红.慢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 17(10): 770-773. [4] 药品说明书
肠动力抑制剂
复 方 地 芬 诺
酯
有致畸,孕妇禁用 哺乳期慎用 2 岁以下小儿禁用未进行该项实验洛哌丁胺
妊娠前三个月内
的孕妇权衡利弊
使用
不宜使用本品
(少量分泌于母
乳)
禁用于 2 岁以下的儿童可用,同成人复方樟脑酊 禁用 禁用 慎用 未进行该项实验
小伙伴们是否这样的经历:考试前、重要比赛前关键时刻腹部剧痛无比,想上厕所。一紧张就肚子疼、拉肚子这是怎么回事?
反
复
拉
肚
子
?
小
心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静
配
中
心
苏
靖
萍
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在作怪。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e IBS) 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且无器质性病变证据。具体表现为:1、排便习惯、排便性状改变,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占比较高,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2、腹痛:较多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会出现腹部隐痛,便前更明显,排便后可缓解。有些人会有疑问:那这些症状我都有,我就患上肠易激综合征了吗?小伙伴们别紧张,诊断肠易激综合征需要几个指征。目前 IBS 症状学诊断的常用国际标准为2016 年发布的罗马Ⅳ标准
[1]。对于罗马 IV 标准而言,腹胀是中国患者常见症状。以中国的临床情况来说,《2020 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中结合中国患者症状给出符合国情的诊断标准,表1是IBS 罗马 IV 和中国诊断的对比。
项目 诊断标准
IBS 罗马 I
V 诊断标
准
最近 3 个月内每周至少 1
d 出现反复腹痛(诊断前
6 个月已出现症状)
符合后续症状中的至少2 项
(1)症状与排便有关(2)伴有排便频率改变(3)伴有粪便形状改变中国 IBS
诊断标准
[4]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
近 3 个月符合后续诊断标准、任意2 项及以上(1)伴有排便频率改变(2)伴有粪便性状或外观改变(3)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腹部不适罗马 IV 标准将 IBS 分为 4 种亚型,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女性IBS患病率略高于男性,IBS 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均有发病,但以中青年(年龄在10~59岁)更为常见,老年人(年龄≥60 岁)的患病率有所下降。目前患病机制仍未明确,但有研究表明, IBS 潜在的发病机制包括内脏高敏感、脑-肠轴功能失调、感染、低度炎症、肠道微生物群紊乱、胆汁盐代谢紊乱、遗传因素等[2] 。目前占主导的机制为脑-肠轴功能失调
[3]。IBS 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消除或缓解症状,治疗手段包括饮食、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精神心理、认知和行为学干预在内的个性化方案。(1)解痉剂:如匹维溴铵、奥替溴铵、阿尔维林、曲美布汀等。匹维溴铵是一种胃肠道平滑肌高选择性钙通道拮抗药。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作用于外周δ,μ和κ受体的阿片样激动药,能够调节胃肠道运动节律,用于治疗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及IBS。因此,两者常用于解除痉挛,缓解肠易激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药物治疗
(2)止泻剂:蒙脱石散
[5]以吸附消化道内的气体、毒素,促进肠粘膜细胞的吸收功能,可减少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水样泻和黏液便的排便次数。洛哌丁胺为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可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胃肠收缩,还可抑制体内过量肠毒素对肠道环境造成的破坏,减少排泄次数,控制腹泻症状。地芬诺酯地芬诺酯是一类具有类似吗啡样肠道运动抑制作用药物用于肠道运动过速引起的腹泻等。(3)肠道不吸收抗生素
[6]
:利福昔明是一种几乎不被吸收的抗生素,对多种肠内细菌都有作用。有研究表明利福昔明对腹痛、腹泻的症状有治疗作用。还有一项研究表明利福昔明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疗效显著
[7]。
(4)益生菌
[8]
:研究表明 IBS 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的问题,益生菌可缓解IBS患者腹胀腹痛、腹泻和总体症状。
(5)抗抑郁药:精神压力具有明显的致肠动力紊乱作用。胃肠道5-HT含量非常丰富,并且肠黏膜和神经系统有 5-HT 转运体。心理应激可激活小肠和结肠局部释放5-HT,心理压力下 IBS 患者结肠的动力反应更强。因此如果选用5-HT再摄取抑制剂,通过阻断 5-HT 在突触的摄取提高 5-HT 的含量,调节中枢感觉传导通路等机制而达到治疗作用。5-HT 抑制剂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其它抗抑郁药还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通过对脑-肠互动联系中不同水平的交互发挥作用,并可能参与认知功能的调节,治疗后患者症状性焦虑短期内改善[9]。(6)中医治疗
[10]
:中医的很多方剂和配方比如痛泻药方和痛泻宁颗粒可改善IBS患者的总体症状和腹痛症状。
参考文献
[1]罗梅,熊理守.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的研究进展[J]. 国际消化病杂志,2023,43(2):77-80.
DOI:10.3969/j.issn.1673-534X.2023.02.003.
[2]李月婕,林璐璐,齐翎羽,等.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常见模型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5):856-860.
[3]戎新倩,舒青龙. 基于脑-肠-微生物轴的肠易激综合征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J]. 微生物学通报, 2023,50(09):4190-4205. DOI:10.13344/j.microbiol.china.230253.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2020 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J]. 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2):803-818. DOI:10.3760/cma.j.cn311367-20201116-00660.[5]张爱贞,思密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原医刊,2004,31(15) : 47-47.
[6]胡佳艳,吕咪,王凤云.抗生素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1):2666-2672.[7]李菲菲,安红军. 利福昔明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40 例疗效观察[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23,43(07): 38-40.
[8]郑晓芳,陈健.益生菌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
报,2023,40(02):145-150.DOI:10.15921/j.cnki.cyxb.2023.02.024.
[9]曹健,吴耀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4,16(04):238-240.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04.088.
[9]王伟岸,钱家鸣,潘国宗. 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1):74-78.[10]李宁宁,祝筠.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在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17):3116-3119.(1)饮食相关:部分食品可加重或诱发 IBS 症状,应尽量避免。如膳食纤维、富含生物胺的食物,如奶酪、葡萄酒、啤酒、米酒、发酵香肠、调味品等,油炸类和高脂肪食物。
(2)进行有氧运动:每周 3~5 次的进行 20~60min 的身体锻炼(跑步、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或瑜伽、步行等慢运动)能改善症状。(3)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容易反复,严重的IBS 患者会影响生活质量,让其身心困扰。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方案主要是通过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来缓解或消除负性情绪
[10]。联合药物治疗能够缓解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临床疗效较好。总而言之,肠易激综合征目前被认为是肠-脑互动异常的结果。提醒我们放松心情、规律作息、停止内耗、规律运动。若确诊,症状严重时建议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方式
过敏了?别担心!“药”注意这些!门诊药房姚仲谋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由于变态反应导致病理损伤所应起的疾病。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随着疾病谱的转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 21 世纪常见疾病之一,影响了全球约 25%的人群。影响因素
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常见影响因素最常见的是遗传因素。过敏性疾病为多基因遗传并与环境交互。部分单基因与特应质直接相关,如DOCK8 基因缺陷患儿多发生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感染与内毒素暴露因素、肠道菌群等。发病机制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和非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Ⅰ型超敏反应。
发生过程主要包含致敏期和发敏期。(1)致敏期: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性地诱导机体产生抗体。若长期未接触该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自行消退。(2)发敏期: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引起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等临床表现。
非 IgE 介导过敏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属免疫延迟反应。治疗原则
过敏性疾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主要策略包括对因治疗和药物对症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
1.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主要是亲脂性的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的作用,又称为镇静性的抗组胺药。这类药物半衰期短,需要每日服用2~3 次,服用后会产生嗜睡。代表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的发生率低,又叫做非镇静性或者低镇静性的抗组胺药,不容易产生嗜睡的副作用。代表药物主要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还有咪唑斯汀类。
第三代抗组胺药较第二代抗组胺、抗过敏和抗炎效能增强,镇静、心脏毒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减少,副作用小,疗效更佳。代表药物有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旋西替利嗪等。
因抗组胺药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高空操作者、驾驶员、机械操作者禁用或慎用,与其他镇静催眠类药物应避免同用。
常用药物
表 1 一/二/三代抗组胺药对比代表药物 抗过敏机制 抗过敏效果中枢抑制作用不良反应一代 苯海拉明、
氯苯那敏、
异丙嗪
抑制组胺对 H1 受体的
作用
好强较多,如头晕、头痛、嗜睡、共济失调等。二代 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
抑制组胺对 H1 受体的
作用
好较强少,头晕、头痛、嗜睡等不良反应较一代抗组胺药弱,偶见低血压、心律不齐等。三代 地氯雷他
定、左旋西
替利嗪
1、抑制组胺对 H1 受体
的作用;
2、抑制嗜酸细胞聚集
浸润;
3、抑制肥大细胞脱颗
粒反应
更好轻微少见,基本无嗜睡等不良反应。2.变态反应介质阻释剂
代表药物有酮替芬、色甘酸钠等,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以及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3.钙剂
代表药物常见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主要用于静脉注射,如果患有湿疹,接触性皮炎或者是血清病之类的疾病的话,可以选择通过服用钙剂来缓解过敏的症状。
4.局部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常用的如醋酸氢化可替松乳膏、曲安奈德软膏、丙酸倍氯米松软膏等)是特应性皮炎治疗的一线用药,根据皮损严重程度、皮损部位等因素合理选择不同浓度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5.其他
维生素 C 和辅酶 Q10 也有辅助抗过敏作用。【严重过敏反应的用药】
1.肾上腺素: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肾上腺素为一线治疗药物。大腿外侧肌肉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若无缓解,5-10 min 可重复使用 1 次。治疗时多选择仰卧位(呕吐者建议左侧卧位,呼吸困难者可以 45°坐位),抬高下肢以改善低血压,维持呼吸道通畅。2.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对于严重过敏者,如严重喘息发作、喉头水肿、血管性水肿及全身过敏反应可短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治疗有效。应用注意事项
1.用药时间要求
对于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应该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一般用药原则是初始用量要足, 维持用药时间要长, 连续服用且不间断。当症状、皮疹消失并维持用药 4 个月后, 可缓慢减药。而对于物理性荨麻疹和伴有自体血清实验阳性者至少维持治疗 6 个月或更长时间。药物减量一般采用隔日服药至间断服药等降阶梯方式逐渐停药。如果病情有反复, 则需重复治疗。
2.联合药物使用
单纯第二代抗组胺治疗无效时,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应该成为联合治疗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2019,57(3):164-171.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9.03.002
[2] 刘保国,李志英,李宗珊等.抗组胺药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
志,2015,8(08):85-86.DOI:10.15887/j.cnki.13-1389/r.2015.08.056.
第一代抗组胺药在单纯控制荨麻疹疗效方面并不比第二代差, 相反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更广泛的药理作用, 包括抗肾上腺素能、抗 5-羟色胺、抗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以及针对 H4 受体的作用 (H4 受体与瘙痒等关系密切) , 使其与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使用发挥取长补短的作用。如用于晚间给药, 不但可以减轻瘙痒症状, 还可以改善睡眠。3.药物相互影响
阿斯咪唑不要与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等酶抑制药同用。4.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慎用氯苯那敏。孕妇使用异丙嗪可诱发新生儿黄疸和锥体外系症状,孕妇临产前 1-2 周应停用本品。妊娠早期妇女禁用苯海拉明。部分第二、第三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和非索非那定可通过乳汁分泌, 因此不建议用于哺乳期妇女。因老年人容易发生摔倒事件,加上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便秘等疾病发生率高,建议老年患者首选第二代或第三代抗组胺药。建议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中合适儿童的剂型,如口服液、滴剂、混悬剂等。使用时需注意年龄限制,多数第二代抗组胺药说明书提示只能用于2 岁及以上患者,西替利嗪滴剂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可以用于 1~2 岁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