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4-9-0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党史研究专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纺织生产合作社 ……………………………………………… 罗淑宇,李明辉(1)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渊源、历史演进及价值意蕴…………………… 曾 艳,王青峰(7)政治学·法学讲好英雄故事:价值意蕴、精神内核和实践路径……………………………………… 曹宣明,唐明云(12)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及建构路径 ………………………… 张 浩,李欢欢,彭青和(17)淮河文化研究淮河流域文化研究追踪与未来研究反思———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 张亲青,樊继群(22)道事之间———《淮南子》为学思想研究 ……………………………………………………………… 李殿玉(29)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研究农业生产大托管背景下优化“农管家”服务路径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谢振安,张冠军(36)安徽省智慧养老SWOT-AHP分析与发展路径研究 …………………… 姚 瑶,马 铮,裴飞云(43)经济学·管理学绿色债券发行与企业价值的提升———基于PSM-DID模型的中介效应检验 ……... [收起]
[展开]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双月刊)

第26卷第4期 │ 总第146期 │2024年7月

学报编辑委员会

主任委员

程 刚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云 王 艳 方秀才 王运红

伍 龙 孙业国 刘庆炬 孙宏新

阮宜杰 陈 磊 张良宝 余海军

倪龙娇 程 刚 程广华 廖军和

霍玉洪 魏亦军

主 编

程 刚

副主编

孙业国 王 艳

第4页

党史研究专栏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纺织生产合作社 ……………………………………………… 罗淑宇,李明辉(1)

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渊源、历史演进及价值意蕴…………………… 曾 艳,王青峰(7)

政治学·法学

讲好英雄故事:价值意蕴、精神内核和实践路径……………………………………… 曹宣明,唐明云(12)

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及建构路径 ………………………… 张 浩,李欢欢,彭青和(17)

淮河文化研究

淮河流域文化研究追踪与未来研究反思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 张亲青,樊继群(22)

道事之间

———《淮南子》为学思想研究 ……………………………………………………………… 李殿玉(29)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研究

农业生产大托管背景下优化“农管家”服务路径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 谢振安,张冠军(36)

安徽省智慧养老SWOT-AHP分析与发展路径研究 …………………… 姚 瑶,马 铮,裴飞云(43)

经济学·管理学

绿色债券发行与企业价值的提升

———基于PSM-DID模型的中介效应检验 ……………………………………… 赵海华,陆忠杰(50)

女性高管降低了审计费用吗?

———基于ESG表现的调节效应………………………………………… 吴 昊,戴红军,宋龙飞(57)

社会学

居民参与、组织培育与社区环境志愿服务意愿研究…………………………………………… 孙贝贝(67)

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以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为中心的考察…………………… 王 亮,李圆圆,杨中治(73)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双月刊 1983年创刊)

2024年7月第26卷第4期(总第146期)

目 录

第5页

乡愁视域下和美乡村建设路径探讨 …………………………………………………………… 李梦岩(79)

高等教育学

本科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

———以安徽工程大学纺织类专业为例 ………………………………… 童超梅,周晓宏,陶旭晨(85)

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 …………………………………………………… 李利军(92)

历史文化研究

徽州节气民俗的当代传承与保护 ……………………………………………………………… 曲晓红(98)

秩序与规则:清代徽州民间土地契约与乡村治理的多维互动研究………………… 和乐乐,卢 语(102)

艺术学

数字化赋能农民画的活态传承方式研究……………………………………………………… 汤 超(108)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艺美学的学术史脉络与理论体系建构

———评高迎刚、王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结构》…… 蒋文浩(113)

美育场域中中国艺术歌曲进高校路径探究

———以20世纪前期艺术歌曲为例 ……………………………………………………… 蔡枫丹(119)

语言学

《庄子》成语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马启俊(123)

谚语知识建构的影响探微 …………………………………………………………… 宁 峰,曾梦凡(127)

体育学

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研究…………………………………… 孟云鹏,王玉坤,郭念博(132)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双育”实证研究…………………………………… 李 卫(137)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游泳运动研究现状分析 …………………………………… 廖世浒,王 舜(143)

期刊基本参数:CN 34-1231/Z*1983*B*16*148*ZH*P*$15.00*300*25*2024-07

繁荣学术 求是创新 本期责任编辑:沈盼盼

第6页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MAINCONTENTS

Vol.26No.4GeneralNo.146 Jul.2024

TextileProductionCooperativesinShaanxi-Gansu-NingxiaBorderRegionduringtheAnti-Japanese

War…………………………………………………………………………… LUOShuyu,LIMinghui(1)

IdeologyTraceability,HistoricalEvolutionandValueImplication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s

Promo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 ZENGYan,WANGQingfeng(7)

TellingHeroicStoriesWellamongYouth:ImportantSignificance,CorePoints,andPracticalPaths

……………………………………………………………………………………… CAOXuanming(12)

DiscourseNarrativeandConstructionPath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ImageEra ………………………… ZHANGHao,LIHuanhuan,PENGQinghe(17)

ResearchReview andProspectReflectionon DomesticStudyofThe HuaiRiver Valley Culture

(1998—2023)………………………………………………………… ZHANGQinqing,FANJiqun(22)

BetweenDaoandMatter

———AStudyontheThoughtofLearninginHuainanzi………………………………… LIDianyu(29)

ResearchontheOptimizationoftheServicePathof“Farm Housekeeper”undertheBackgroundof

AgriculturalProductionTrust

———TakingHuainanCityasanExample ……………………… XIEZhenan,ZHANGGuanjun(36)

SWOT-AHPAnalysisandDevelopmentPathResearchonSmartElderlyCareinAnhuiProvince

……………………………………………………………… YAOYao,MAZheng,PEIFeiyun(43)

GreenBondIssuanceandCorporateValuePromotion

———theMediationEffectTestofPSM-DIDModel ……………… ZHAO Haihua,LUZhongjie(50)

DoFemaleExecutivesReduceAuditFees?

———ModeratingEffectsBasedonESGPerformance ……… WUHao,DAIHongjun,SONGLongfei(57)

Researchon Residents’Participation,OrganizationalCultivation,andCommunityEnvironmental

VolunteerServiceWillingness …………………………………………………………… SUNBeibei(67)

TheSupply-SideReformOfSportsPublicService

———AnInvestigationCenteredOnTheConceptOfActiveAgingAndHealthyAging

………………………………………………… WANGLiang,LIYuanyuan,YANGZhongzhi(73)

ExploringthePathofBuildingHarmoniousandBeautifulCountrysidetoRetainNostalgia

………………………………………………………………………………………… LIMengyan(79)

TheValueandPracticalDirectionoftheReformofPersonalizedTalentCultivationModeforUndergraduateStudents

———TakingtheTextileMajorofAnhuiEngineeringUniversityasanExample

…………………………………………… TONGChaomei,ZHOUXiaohong,TAOXuchen(85)

Enduredhardship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ofCulturalandCreativeDesignand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Universities ……………………… LILijun(92)

ContemporaryInheritanceandProtectionofHuizhouTraditionalSolarTerms … QUXiaohong(98)

OrderandRules:FolkLandContractsinHuizhouduringtheQingDynastyResearchonMultidimensionalInteractionwithRuralGovernance ……………………………………… HELele,LUYu(102)

ResearchontheLiveInheritanceModeofDigitally-empoweredFarmers’Paintings

……………………………………………………………………………………… TANGChao(108)

TheAcademicHistoryandTheoreticalSystemConstructionofLiteraryAestheticsfromthePerspective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

———aReviewofGaoYinggangandWangXiao’sthePluralisticStructureoftheTheoreticalSystemof

ContemporaryLiteraryAestheticsintheProcess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

…………………………………………………………………………………… JIANG Wenhao(113)

ResearchonthePathofChineseArtSongsEnter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FieldofAesthetic

Education

———TakingArtSongsintheEarly20thCenturyasanExample ………………… CAIFengdan(119)

ZhuangziIdiomsandtheConstructionofIntegrityCultureintheNewEra ……… MAQijun(123)

ExploringtheInfluenceofProverbsKnowledgeConstruction … NINGFeng,ZENG Mengfan(127)

EmpiricalResearchof“DoubleEducation”Integrationof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ndOutward

BoundTrainingintoPETeach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 LIWei(137)

Editorincharge:SHENPanpan

第7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4-02-01

[作者简介]罗淑宇(1982—),女,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研究;李

明辉(1999—),男,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纺织生产合作社

罗淑宇,李明辉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边区布匹的供给与需求日益失衡,边区军民衣物严重短缺。为此,中国共产党

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纺织生产合作社实践,解决了战时的军民布匹短缺的困难,同时这一实践也大大提高了边区群众支援

革命的热情。其间,边区群众的布匹需求与生产水平的差距,推动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对纺织生产合作社进行调

适,逐步的解决边区群众穿衣难题,实现了布匹自给。陕甘宁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帮助解决边区军民穿衣

需求、提高农民收入,而且使边区家庭妇女在纺织劳动中找到兼顾家庭内外的平衡点,进一步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亦

同时促进了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经济建设;妇女解放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001-06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实

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逐渐加紧对陕甘宁

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边区穿衣问题日益

严峻。战时环境下,边区群众巨大的穿衣需求,考

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及执政水平。面对布匹

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失衡,边区党委和政府大

力推广纺织业的发展,其中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

群众进行纺织,是边区发展纺织业的重要内容。

纺织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对解决边区穿衣难题具有

重大意义。当前学界关于陕甘宁边区纺织业的研

究多以妇女为主体视角切入,将纺织业作为妇女

解放运动的内在部分进行讨论① 。本文拟对边区

纺织生产合作社进行探讨。

一、陕甘宁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在1939年

底和1941年初接连发动两次反共高潮,逐渐加紧

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曾经弄

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

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

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

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1](P892)

在国民党严密的经济封锁下,边区面临巨大

的经济困境,穿衣困难就是其中之一。边区原有

纺织基础,因洋布倾销全遭破坏,以至“从土地革

命到1938年,主要提倡粮食生产,军民需用布匹,

全由外面输入。”[2](P156)国民党的封锁使边区布

匹、棉纱的进口量骤减,但边区穿衣需求却因大批

爱国青年的涌入,以及为应对战争形势、壮大武装

力量而扩收的红军战士而大大增加。据不完全统

计,“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陕甘宁边区脱产人

员仅有14000余人,1938年为16000余人,1939

年增加到49686人,1940年增加为61144余人,

到1941年则高达73117人,占到边区总人口的

5.37%”[3](P149)。“自1941年以来边区每百人至

少养活四个脱离生产人员,1944年最多时,每百

人养活将近九个脱离生产人员”[4](P2)。此种情况

导致边区布匹供给与需求的巨大失衡,布匹价格

飞涨,粮价与布价之间的剪刀差逐步扩大。边区

绝大多数群众深感穿衣困难,穿衣开支在农民全

部开支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根据延安县一乡

50 家 农 户 调 查,买 布 支 出 占 全 年 总 开 支 的

30.4%。”[2](P157)并且愈是贫苦农户,穿衣负担愈

第8页

大,根据1943年西区一乡的调查,富农的布匹支

出占全家总开支11%;中农则为34%;而贫农布

匹支出高达54%

[2](P157)。边区群众急切要求减轻

穿衣负担,自给布匹。

革命战争年代,如果物质条件不能有保障,则

“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感觉疲惫”[5](P120)。解

决边区群众的穿衣困难、实现穿衣自给,对改善边

区生活,调动群众革命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毛泽

东同志在边区第一次高干会上呼吁“为全面自给

老百姓、军队及公务人员需用的25万匹大布而斗

争。”[2](P157)发展纺织,是边区党委和政府解决穿

衣困境、激发群众革命热情的重要举措。

边区纺织业由公营工厂、民间家庭纺织、纺织

生产合作社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纺织生产合作社

所采取的统一领导、分散纺织的经营方式,以及在

供给工具、原料方面的便利性,受到边区党委和政

府重视。边区政府认为“广大农民集股的纺织合

作社,有伟大的发展前途和必要”[2](P141),提倡大

力发展纺织生产合作社。

1938年冬,陕甘宁边区建设厅着手组织纺织

生产合作社的组织,“除发动大量的组织纺织社

外,并在延长、固临、安塞三县各筹备纺织合作社

一处”[2](P145),但由于资金 、技术以及管理人员等

方面的缺失,都未能正式开工。这一时期,中国工

业合作协会延安事务所的创建,为陕甘宁边区纺

织生产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国工业

合作运动由埃德加·斯诺、海伦·斯诺及路易·

艾黎等国际友人共同发起,主张“在非敌占区建立

工业合作社”[6](P21),支援抗战。1939年2月,中

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同志强

调:“陕甘宁边区有二百万居民,还有四万脱离生

产的工作人员,要解决这二百零四万人的穿衣吃

饭问题,就要进行生产运动。”[7](P110)2月12日,艾

黎为延安的工业合作事业起草发展计划。1939

年3月26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延安事务所成

立,“由总会拨开办费1500元,工合基金20000

元”[2](P151),并于4月初正式开始工作。延安工合

事务所利用工合基金开展从事纺织事业工作人员

的技能培训,对纺织合作社提供贷款支持,推动了

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的发展。1939年冬,边区生

产合作社发展至10个,其中包括工业纺织生产合

作社5个。与此同时,在边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家庭纺织生产合作社也得到很大发展,至1939年

秋,家 庭 纺 织 生 产 合 作 社 “业 已 组 成 110

社”[2](P162)。此时,纺织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已初具

规模,但由于还缺乏经验,在各方面“不无相当缺

痕”[2](P162),以至工业纺织生产合作社“尚有部分

未全开工”[2](P162),家庭纺织生产合作社及工厂纺

织生产合作社两种不同类型,基本构成了后来纺

织生产合作社的基本类型。

二、陕甘宁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类型

如上所述,陕甘宁边区,除各机关、部队、学校

的合作社外,纺织生产合作社主要有两种不同类

型。第一种是家庭纺织生产合作社,其典型代表

是淳耀县陈家楼子纺织生产合作社。家庭纺织生

产合作社是群众以解决穿衣问题为出发点,凑集

资金组织合作社进行自纺自织,其在生产过程中

纺纱和织布大多由同一个人完成,社员多为家庭

妇女。由于家庭纺织生产合作社组织的主要目的

在于满足本村村民的布匹需求,因而入股的社员

多为本村或邻村的村民。此种纺织生产合作社的

具体劳动形式为:社员集股组成合作社后,合作社

利用股金购买纺车、织机,分发给社员;另外再购

买棉花,其中一部分卖给非社员的纺织户,一部分

发给纺织妇女,她们交布或纱给合作社,由合作社

支付她们工资。

第二种是工厂纺织生产合作社,典型代表为

延安县南区新合工厂。这种合作社由供销合作社

首先集资,然后再组织群众入股,其劳动形式为开

办工厂,由民间纺纱,工厂收集进行织布。工厂纺

织生产合作社相比于家庭纺织生产合作社,不仅

有农民入股,也有较多工人入股,如延安南区新合

纺织生产合作社就采取“工厂与职工对半入股,对

半分红”[2](P170)的方法。工厂纺织生产合作社有

专业的纺织工人以及更为先进的纺织机器,因而

在技术、产量、质量方面有较大优势,其最终成品

不仅满足社员及本地区群众的需求,还向其他地

区出售,如安塞枣湾纺织合作社“出产的布,质量

合乎标准,畅销安塞境内,大受群众欢迎。”[2](P180)

就当时边区的条件来看,家庭纺织生产合作

社更适合边区的实际情况,因为工厂纺织生产合

作社只有供销问题、技术条件能够顺利解决,并且

有适当规定工资数额、工资形态、合理的评定等

级,工厂才能存在和发展,这种要求限制其进一步

发展扩大。同样家庭纺织生产合作社相较于家庭

纺织业,有合作社组织提供纺具、原料,并且对社

员有相当多的优待条件,而家庭纺织业散漫、生产

效率低下,没有大量增产的希望。因此家庭纺织

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9页

生产合作社被边区党委和政府认为是“农村环境

里发展纺织业的有效办法”[2](P161),“必须根据当

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群众的需要和认识采取多样

的形式,在群众自愿的条件下逐步组织。”[2](P162)

由于边区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纺织生产合

作社形成了几种不同的集资形式:一种是出股金

的社员不参加生产,参加生产的社员不出股金的

生产合作,如高庙弯纺织合作社,约占纺织生产合

作社总数的十分之二;一种是社员自己凑集资金,

又自己参加工作,如绥德王家坪纺织合作社,约占

纺织生产合作社总数的十分之一;一种是前两种

的混合,即部分社员既出股金又参加生产,如固

临、安塞、延长纺织合作社,约占合作社总数的十

分之七。边区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的关于

纺织生产合作社的不同集资形式,“实事求是地适

合边区人民的需要”[2](P351),有助于纺织生产合作

社的发展。在边区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纺织生

产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在组织机构上,纺织生

产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关为社员大会,经由社员

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与监事会,管理及检查合作

社一切事。再经由工会选出主任,负责组织俱乐

部、组织股、宣传股、劳动保价股、估价委员会等机

构,确保合作社的正常运转。

尽管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在经营类型、集资

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根本性质“就是为群众服

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

的利益放在第一位。”[8](P334)合作形式的纺织合作

社不需要妇女脱离家庭职务,又不用离开家庭花

费往来时间,更不需要拿出资金购置工具和原料,

因此“此类合作社已为农村妇女所拥护,可以利用

每人空闲时间而生产之”[2](P162),使农村闲置劳动

力得到了更好利用,受到边区党委和政府的重视,

在边区得到大力推广。

三、陕甘宁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的蓬勃发展

1939年为推动边区合作社的发展,中央财政

经济部颁布《各抗日根据地(简称本边区)合作社

暂行条例示范草案》,这是陕甘宁边区建立后发展

合作社的纲领性文件。草案区分了不同种类合作

社的业务划分,规定了合作社的设立条件、社员及

社股要求、盈余分配、组织与会议情况、职员任免

及待遇情况、合作社联合社的组织等,并明确指明

要“以发展生产与消费合作为中心”[8](P359)。草案

还强调“政府对于合作社只有政治领导与监督权,

不得任意调动任免合作社职员以及无故干涉或包

办合作事业,凡政府有关合作经济等会议及实施,

应允许合作社总负责人参加与建议。”[8](P360)这表

明,陕甘宁边区已经注意到合作社的组织的基本

原则与规范。

1939年底,国民党逐渐加紧对边区的经济封

锁,边区布匹供给出现极大困难。1940年,陕甘宁

边区政府制定了《生产合作社组织办法纲要》,专

门针对纺织生产合作社制定了相关细则。纲要规

定纺织生产合作社是要乡村妇女利用时间进行有

组织的生产,它是“组织乡村妇女参加生产战线的

最好的办法”[8](P377),进一步强调“妇女不论成年

老年或女娃(一家越多越好),只要她会纺纱或愿

意学习纺纱、织布,都动员她参加纺织生产合作

社。”[8](P377)同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注意到入股金

额对家庭妇女加入纺织生产合作社的阻碍,规定

对“特别困难的社员,经理事会的许可,可以在该

社员将来生产的纱价内分次扣抵”[8](P377),提高了

妇女对纺织生产合作社的热情。纲要的颁布是边

区发展纺织生产合作社的重要文件,推动了纺织

生产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在边区政府的号召

下,边区各地纷纷动员家庭妇女组织纺织生产合

作社,使“纺织合作社大多数县都有”[9]。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

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后,虽然以国共合作为核

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表面上并没有破裂,但

是双方关系却由此发生了逆转。”[10](P193)国民党顽

固派派遣大批军队包围封锁解放区,作为中共中

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成为国民党积极反共的重

点区域。国民党政府“秘密制定了全面封锁陕甘

宁边区的计划,颁布了封锁边区的条例。禁止必

需品如棉花、布匹等运入边区。”[10](P196)在此形势

下,扩大边区布匹产量,满足边区群众需求成为纺

织生产合作社的重要任务。为此,边区领导人注

意到教育妇女纺织技术,增加边区纺织人数,对于

扩大边区纺织规模的重要意义。1941年4月2日,

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合作社第二届联席

会议中强调:“要很好的尊重技术,发扬技术,使技

术与群众联系起来”[8](P429)。对此,中国工业合作

协会延安事务所积极帮助边区开展纺织技术的教

育,如“1941年办二次妇女纺织训练班,散到各地

指导妇纺事业”[11](P373),1941年“训练妇女纺织推

新人员400名,发动120000妇女纺织”[11](P375),促

进了纺织生产合作社的生产水平。另外,为响应

边区党委和政府教育妇女纺织技术的号召,各地

罗淑宇,李明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纺织生产合作社 3

第10页

纺织生产合作社根据具体条件,采取灵活的方法

教育妇女纺织技术。有设置小组、按组教育的方

式,如淳耀县陈家楼子村纺织生产合作社,该合作

社将成员按小组的形式进行分配,小组由会纺织

的妇女担任组长,“对于不会纺不会织的,合作社

利用小组形式组织教育”[2](P160);还有利用纺织模

范带头作用推广纺织技术的,如南庄河李国太老

婆在尝到了在合作社纺纱的甜头后“成为推广妇

女纺纱的积极宣传者和组织者”[8](P600)。另外,将

工资与纺织质量挂钩也是各地区提高妇女纺织技

术的创造。新合纺织生产合作社采取的分红制工

资制度,将纺线规定为三等,按照等级分发工资,

上等线一斤花线七两,中等交八两,下等交九两,

使“合作社赚钱或亏本、进步或后退,直接联系着

各个工人(社员)的利益”[11](P402),这种方式增强了

工人生产热枕,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米脂银城纺织生产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记录纺

妇、织工个人生产的产品质量以及数量,在年末决

定分红比例,“将纺妇织工的利益与合作社的利益

联系起来,使纺妇织工自动提高纺纱织布的质

量”[12]。经过此种分红方法,米脂银城纺织生产

合作社的“成品质量确较一般为高。银城市联社

已采用他们长期的办法,亦获成效。米脂各区合

作社主任,现正计划在十个乡同时试办这种生产

合作社,每乡办一个”[12]。

合作社为进一步提高边区妇女纺织热情,采

取了许多措施 :第一,廉价卖花,即卖给纺织妇女

的棉花保证比市价低;第二,精评等级,调整工资,

对于纺妇交到合作社的纱或布,进行评级,质量越

好等级越高,相应获得的工资也就越多;第三,按

本买布,即纺织妇女可以按照成本购买本月自己

纺织数量的布匹;第四,奖励份股,即给予织布数

量多、质量好的纺妇奖励相应股份;第五,工资入

股,即纺织妇工资如果不着急使用时,可以入股,

挣钱分红,赔本还本。另外,为保障合作社社员的

利益,合作社规定社员买布有优先权,而且有充分

的民主权利,合作社需要定期向社员报告工作。

对家庭纺织生产合作社来说,大部分社员同时就

是纺织妇,获得纺织妇的一切权力[11](P382-P383)。在

合作社相关党政干部的推动下,纺织生产合作社

取得了很大进步,截至1942年,边区“大小纺织工

厂合作社已达七十多家。它解决了部分布疋的困

难”[13]。

但是,最初由于宣传教育工作做的不足,许多

合作社干部对动员家庭妇女参加纺织生产合作社

的认识不够,一些妇女干部甚至“认为纺织是事务

工作,是政府的事,是工商管理局的事,是个别妇

女的事”[14](P751),在实际工作中忽视妇纺运动工

作,又或是采取摊派的做法,强制妇女加入合作

社,使一些纺织生产合作社对“妇纺问题没有很好

开展”[11](P379),“对推广妇纺以及供给纺织的成纱

是没有成绩的”[11](P380)。事实上,这一时期边区其

他类型的多数合作社,都一定程度存在“眼睛向

上”“背向群众”错误思想。合作社“扩大股金由政

府按层层摊派负担的形式收集交给合作社,干部

由政府指派、调度”[2](P66),一些干部缺乏群众观

点,引起群众对合作社的反感,将合作社呼为“活

捉社”“捉鳖社”,影响了边区合作社的发展。

1942年底,毛泽东同志在边区高干会议上作

专项工作报告,高度肯定延安南区合作社采取的

“克服包办代替,实行民办官助”的方针,指出:“地

广人稀,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边区,要贯彻政府的经

济政策,组织与创导人民发展经济,就必须依赖真

正群众化的合作社起杠杆作用。南区合作社式的

道路,就是边区合作社事业的道路;发展南区合作

社式的合作社运动,就是发展边区人民经济的重

要工作之一”[8](P312)。1944年7月,陕甘宁边区合

作社联席会议召开,响应毛泽东同志在高干会上

提出自给二十五万匹大布的号召,指出要“组织

30万人纺织,实现穿衣自给”[8](P351)。朱德同志同

样在大会上强调:“纺织合作社应该成为今后合作

事业 的 中 心。 这 是 解 决 穿 衣 问 题 的 关

键”[8](P346-P347)。之后,各地纺织生产合作社积极

组织群众纺织,如“吴旗六区合作社,自该社主任

刘玉喜从延安开会回来后,积极发展纺织事业,做

纺车 60 架,做 土 织 布 机 四 架,并 供 给 群 众 棉

花”[11](P446)。在此决议的指导下,边区纺织合作社

迅速发展,被称为“组织三十万人纺织,实现穿衣

自给”典型的陈家楼子纺织合作社,“经过短短八

个月的努力,组织了群众劳力财力,发展了家庭纺

织业,使群众由不纺不织走向自纺自织,由买布穿

用达到布匹自给而有余。”[11](P384)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区各县因地制宜,

灵活发展纺织生产合作社,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同时大大发展了边区的纺织水平。“1944年纺纱

数量超过1943年的两倍,织布产量超过1943年

的三倍”[2](P158),边区纺纱能力、纺纱产量取得长

足进展。

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1页

四、陕甘宁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的历史意义

《解放日报》社论指出:“无论是在农业劳动上

以及水利、消费、运输、信用、手工业(包括妇女纺

织)上,当它们分散为个体经营时,就显得软弱无

力,没有前途。而一经适当地组织起来,合作起

来,就得到空前的发展,有了广大的前途。”[15]。

边区合作运动在抗战建国的意义上来说,是以合

作的方法,组织广大群众的经济,并集中其力量发

展各种事业,使边区合作事业成为边区经济发展

的一个有力的组成部分,并以此力量推动边区经

济建设的发展,达到抗战的需要。在纺织生产合

作社的推动下,“1944年全边区纺织妇女达20.3

万人,生产布近11.5万匹,1945年纺织妇女又增

加了1万人,生产布匹更多,边区所需用布量自给

率达40%以上”[16],对满足边区军民穿衣需求发

挥了巨大作用。如鄜县的纺织业“在合作社推动

组织下,全区去年已纺纱三千余斤,织布四五千

丈,已作到全区三千余口人的穿衣大半自给。”[17]

纺织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同样增加了农民财富,例

如南区合作社在刘建章的带领下,1942年“一年

来已纺纱775斤,可赚土纱380斤,以目前价格计

算,值边币6万多元”[8](P599),并且以当时的布价

折合,“纺织供穿衣已经是没有问题了”[8](P599)。

自纺自织基本解决了农民的穿衣问题,这就使农

民有更多资金和精力扩大农业生产。南区合作社

张副主任说“邻村周国士的老婆,今年纺纱40多

斤,赚纱20斤,在合作社换了4丈宽洋布,买了1

担多细粮,不但补充了吃和穿,还使男人多生产,没

有到处借粮来误工”[8](P599)。因此,纺织生产合作

社的发展,使农民的穿衣支出大大减少,农产品与

日用品的剪刀差额逐渐降低,刺激了农民发展生产

的兴趣,使得“不少农民甚至赖纺织起家”[18]。

除了在经济发展方面产生了重要意义,陕甘

宁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还促进了边区妇女的解放

工作。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帮助妇女找到了兼顾

家庭内外的平衡点,使她们不需走出家庭就可以

参加社会劳动,在提高边区妇女经济地位的基础

上,促进了边区妇女的解放。

毛泽东同志提出:“男子虽已脱离了农奴地

位,女子却依然是男子的农奴或半农奴。她们没

有政治地位,没有人身自由,她们的痛苦比一切人

大”[19](P240),因此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致

力于实现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只要妇女

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

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

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20](P178)。在陕甘

宁边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深刻认

识到引导妇女参加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的重要

性,在推动边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妇女的经济

地位,帮助实现妇女解放这一内在革命要求。朱

德在陕甘宁边区妇联第二次扩大执委会议上的讲

话中指出:“为什么要动员妇女到生产运动中来?

首先是因为:发展边区经济建设,求得自给自足,

是边区人民在1941年度的中心任务。壮丁们上

了前 线,妇 女 在 这 方 面 的 责 任 就 尤 其 重

大”[14](P276),“其次,妇女要求得真正的解放,必须

在经济上能够独立生产。只有在经济上能够独

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14](P276)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初期,由于过分强调妇

女走出家庭参加生产活动,以及“过分夸大妇女劳

动能力”所制定的“大而无当”的行动计划[14](P681),

“致使诸多政策成为游离于现状之外的空谈,甚至

引发宗法社会的激烈反弹和男性农民的强烈不

满”[21]。在这种情况下,纺织运动的推广成为边

区妇女解放的新契机,尤其是纺织生产合作社使

边区妇女找到了兼顾家庭内外的平衡点。由于边

区纺织基础薄弱,生产资料的匮乏,制约了妇女纺

织的开展,特别是那些苦于缺少启动资金的贫苦

妇女,虽有纺织意愿却无力解决棉花原料与纺织

工具稀缺的难题[21]。而纺织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可以帮助破解这一困境,合作形式的纺织合作社

不需要妇女脱离家庭,又不用离开家庭花费往来

时间,更不需要拿出资金购置工具和原料,使妇女

不需走出家庭,即可参加社会性劳动。

边区纺织妇女通过合作纺织,从合作社赚取

工资和获取盈利分红,拓宽了家庭的经济来源,如

“安太区良检村冯学安的妻子一年中,纺了七十斤

棉花的钱,自己还织成了七十五丈布,以卖布所得

的钱除了日常生活的必需费用外,还买了一头驴

子”[22]。边区妇女在纺织劳动中对家庭经济的贡

献帮助其提高在家庭中的地位,促进家庭成员认

识到妇女群众与之利益的一致性,赢得边区群众

对妇女运动的理解与支持,推动妇女解放的实现。

同时边区妇女在集体社会劳动中不仅掌握了生产

技术,而且增强了自身对于生产劳动重要性的认

识,逐渐唤醒起主体意识,增强了生产主动性,主动

追求在劳动中得到经济认同和政治认同。正如《解

放日报》的一篇社论指出:“今天解放区尊重妇女已

罗淑宇,李明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纺织生产合作社 5

第12页

成社会风气,这不能仅仅是一纸法令的效果,而是

妇女通过纺织等生产首先在经济上有了地位”[18]。

五、余 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满足边区布匹

需求、提高军民抗战热情,大力组织和发展纺织生

产合作社。边区党委和政府在组织纺织生产合作

社的实践中,贯彻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的原则,在

保证集体劳动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合作

社的组织形式,对边区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也为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探索合作社与经济制度建

设,加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鲜的经验。边区纺织

生产合作社突破了中国旧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

济模式,建构了集体劳动组织。这种基于家庭的

合作组织,在帮助边区妇女加入社会性劳动的基

础上,进一步促进了家庭的民主化改造。基于此,

陕甘宁边区纺织生产合作社在经济与政治的双重

向度上皆具有重要意义,对深入理解中共的农村

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注 释:

① 代表性论文主要有万军杰:《参加生产与改造家庭:“四三决

定”后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的新方向》,《湖北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王亚莉《陕甘宁边区的妇女生

产劳动与角色重塑》,《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3期;王颖:《走出家庭与巩固家庭: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

区的妇女解放(1937—1945)》,《开放时代》,2018年第4期;董

丽敏:《组织起来:“新妇女”与“新社会”的构建———以延安时

期的妇女纺织生产运动为中心的考察》,《妇女研究论丛》,

2017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七编:互助

合作[M].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编.陕甘宁边区财政经

济史 编 写 组,陕 西 省 档 案 馆,编.武 汉: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2016.

[3]任学岭,谭虎娃.陕甘宁边区史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11.

[4]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

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八编:生产自给[M].西安:陕西人民

出版社,1981.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路易·艾黎研究室,中国建设杂志

社.路易·艾黎[M].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

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8]杨德寿.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二辑[M].北京: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9]边区纺织业发展[N].解放日报,1941-10-27(4).

[10]梁星亮,杨洪,姚文琦.陕甘宁边区史纲[M].西安:陕西人民

出版社,2012.

[1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工业交

通[M].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编.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

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12]米脂银城纺织合作社按照质量给资分红[N].解放日报,

1944-06-30(2).

[13]创办中的工业职业学校[N].解放日报,1942-03-22(4).

[14]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

历史资料(1937—1945)[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15]社论.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给我们指出了什么? [N].解

放日报,1943-12-26(1).

[16]王晋林.简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J].

甘肃理论学刊,2002(6):82-86.

[17]鄜县的合作事业[N].解放日报,1945-01-26(2).

[18]社论.自卫战争中的民间纺织[N].解放日报,1946-10-19(1).

[19]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1]万军杰.参加生产与改造家庭:“四三决定”后陕甘宁边区妇

女运动的新方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49(6):95-102.

[22]王同文.固临县妇女纺织业[N].解放日报,1943-03-21(2).

TextileProductionCooperativesinShaanxi-Gansu-NingxiaBorderRegionduringtheAnti-JapaneseWar

LUOShuyu,LIMinghui

Abstract:AftertheAnti-JapaneseWarenteredintoastalemate,theincreasingimbalancebetweenthesupplyanddemandforclothintheShaanxi-Gansu-NingxiaBorderRegionledtosevereclothingshortagesforbothsoldiersand

civilians.Inresponse,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stablishedtextileproductioncooperatives,easedthetextileshortageforcivilandmilitaryuseand,atthesametime,greatlylifteduptheenthusiasmofpeopleintheborderregiontosupporttherevolution.ThedisparitybetweenclothdemandandproductioncapabilitynecessitatedadaptationsbytheCommunistPartyofChina,whichgraduallymitigatedtheregion’sclothingchallengesandachievedclothproductionself-sufficiency.TheevolutionofthesecooperativesintheShaanxi-Gansu-NingxiaBorderRegionnotonlymettheclothingneeds

oftheregion’smilitaryandciviliansandincreasedfarmers’incomesbutalsoenabledwomentostrikeabalancebetween

domesticandexternalresponsibilitiesthroughtextilelabor.This,inturn,elevatedwomen’seconomicstatusandfurtheredtheadvancementofwomen’sliberation.

Keywords:Shaanxi-Gansu-NingxiaBorderRegion;textileproductioncooperatives;economicdevelopment;women’

sliberation

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3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12-25

[基金项目]202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汉译传播研究”(23Z102);

2023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项目“《费尔巴哈论》的汉译传播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3ZD007)。

[作者简介]曾艳(1980—),女,荆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青峰(2000—),

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思想渊源、历史演进及价值意蕴

曾 艳1,王青峰2

(1.荆楚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7)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原理,

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中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助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且以优异成绩回应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呼唤。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007-0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

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

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致力于

探撷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路径。立足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

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的根本大计”[1](P293),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

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生态思想在新时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

力。本文拟研究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思想渊源,探析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历史演进,阐释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价值意蕴,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

渊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

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

到大自然的报复。”[2]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生态问题有

了更清晰的认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

明思想,是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环境恶果的批判

以及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对中国共产党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和指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

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自然的生态理念,是我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来源之一。

(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

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

第14页

界的强大思想武器。”[3](P16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自

洽的科学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是对自然界、人

类社会一般规律的认识,其内含的生态思想,为中

国共产党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行

动指南。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

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3](P165)马克思主义生态

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深刻

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提出:

“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

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

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

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

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4](P161)自然界可以

为人类提供生存和生产资料,维持人类的正常生

活和生产活动;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可以将

自然转化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达到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恩格斯指出:“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

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

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

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

之中的”[5](P313-314)。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

展的基础,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人

类应该始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

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人与自然矛盾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列宁指

出:“资本主义生产逐渐囊括现成的劳动领域,排

挤自 然 经 济,并 靠 牺 牲 自 然 经 济 来 扩 大 自

己”[6](P69)。这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他

指出:“这种社会主义非常透彻地分析了现代生产

关系中的矛盾”[7](P215)。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才能实质性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类在人

与自然的关系中扮演着一个能动的角色,需要充

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把握好人

与自然关系的尺度,做到不越界,推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进一步实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关于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撑,为解决我国当前的生态

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继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

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

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内在地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并随着

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历久弥新,为中国共产党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参考。

“中华 文 明 历 来 强 调 天 人 合 一、尊 重 自

然。”[8](P116)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凝聚了中国古

代哲学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当前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给予了深刻的启迪。老子认为,人来源于大

自然,是大自然造化的产物。他在《道德经》中提

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9](P42)。

人不能游离于自然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天、地、人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

人与天相通、不可分离。孔子在《论语·雍也》中

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10](P276)。“仁”“智”等

人所具有的品性,与大自然的山水联系起来,折射

出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之感。孟子在《孟子

·滕文公上》中提出:“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

本”[11](P104)。无论是人类,还是江河湖海、各种动

植物等生灵万物,都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这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共产

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

想、生命共同体思想十分契合。“人与自然是生命

共同 体,人 类 必 须 尊 重 自 然、顺 应 自 然、保 护

自然。”[12](P50)

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性地借

鉴和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

理念,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的对立,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

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遵循。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

演进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

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

完全不同的内容。”[5](P42)应从历时性角度回顾和

总结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探索和

实践经验。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近代的中国人民饱受水患威胁,毛泽东同志

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强调绿化事业和注意水土保

持。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

展林业”和“绿化祖国”的方针,指出“没有林,也不

成其为世界”[13](P69)。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

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5页

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应注意兴修水利,

防洪防旱”,“疏浚河流、推广水运”[14](P23-24),拉开

了水利建设的帷幕,为党中央治理水情,保护生态

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基础。

1957年,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

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

节约、反 对 浪 费 这 样 一 个 勤 俭 建 国 的 方

针”[15](P796)。在资源紧缺、物质匮乏的现实面前,

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也为国家的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积淀了民意基础。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党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

志着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在邓小平

理论的指引下,党中央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结合

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层

次的理解和把握。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生态环境问题

凸显。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1979年,我国制定

了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这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保护纳入法律管理

的范畴,为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

法律支持。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北京十三陵水

库参加义务植树时的讲话中提出:“植树造林,绿

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

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

代一代永远干下去。”[16](P250)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

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全国人民应该都投身到

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

的现代化事业谋发展,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江泽民同志强调可持

续发展,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生

态环境问题。他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

和谐,使 人 们 在 优 美 的 生 态 环 境 中 工 作 和 生

活。”[17](P44)与“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

统筹考虑”[18](P532),实现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飞

跃,需要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

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深一步的理解。

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观”[19](P3),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智慧和历史担当。在科学发

展观的指导下,党中央提出要提高资源利用率,降

低资源消耗率,实行废物利用,减少碳排放,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

坏。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2022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

了党章。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下来,彰显了中国共产

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决心和毅力,及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高

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加强党对生态

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

工作 的 突 出 位 置,作 出 一 系 列 重 大 战 略 部

署。”[8](P279)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

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

步伐。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

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

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P27)“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针对我国现实生态情况提出的生态方案成

为全社会的共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

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

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

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21](P132-133)。将各个构成

生态文明的子系统看作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体,

以便更好地实现各个生态要素的平衡稳定,有利

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生。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

团谈生态治理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

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22](P228),并在同年

4月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与国际社

会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23](P840),“大自

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3](P849)。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

系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了中国

共产党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与扬弃,为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引领和实践支撑。

在制度体系方面,党中央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方

面的改革方案,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生态

文明写进宪法,形成了“1+N+4”中国特色社会

曾 艳,王青峰: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渊源、历史演进及价值意蕴 9

第16页

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我国生态环境

保护立法取得的成就,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环境

保护的高度重视,将法律制度与生态保护紧密联

系,为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为

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党的二十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安排部

署,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

发展”[2]。这是基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

的战略思考。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意蕴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

党在实践中不断助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生

产方式,取得显著成就,走出独特的中国道路;坚

持人民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追求;回应时代呼唤,为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生态

方案、贡献生态智慧。

(一)范式超越: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

工业革命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

力,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也一定程度上破坏

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造成了环境污染、资

源浪费等。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一个重要特征”[8](P272)。中国共产党摒弃不合

理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新

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把生

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另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

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24](P142)中国共产党不仅

关注本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呼吁全世界为解

决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和强大的责任担当。

(二)价值旨归: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

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

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P11)。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就内在地包含了保护

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满足人民的优美

生态环境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到“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

察觉到,要消除资源环境掣肘,落实“碳达峰、碳中

和”行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遵循“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的根本立场,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

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

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

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美丽中国就是要使祖国大好河山都健康,使中华

民族世世代代都健康。”[25](P329)打造优美生态环

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

健康,维持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中国式现代

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摒弃了

唯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突出人类集体的利益,体

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全人类的现实关切,为中国共

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关切

旨归。

(三)时代呼唤:美丽中国的生态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全面提升,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 能 力 现 代 化 全 面 实 现,建 成 美 丽 中

国。”[20](P20)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

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擘画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

智慧。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速转型,

生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愈发凸显,主要表

现为优美生态环境供需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的

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的风险挑战期、解

决生态环境显著问题的攻坚期,亟须中国共产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集中深化生态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协调推进农村生态发展与城市生态发展的

平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

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

1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7页

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其中,

“建设美丽中国”构成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采

取许多重要举措,如开展垃圾分类,建设国家生态

文明试验区,坚决打好打深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等等。建设美丽

中国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

蹴而就,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始终向着

“美丽中国”的目标继续前行。

总之,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中国共

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人民至上,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

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

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

2022-10-26(1).

[3]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2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

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苏]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苏]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9]罗安宪.老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平天下:中国古典政治智慧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1]孟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4]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国民经

济恢复时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86.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

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1年7月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

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0]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组织.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

美丽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2]人民日报社.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论述综述:2020—2021[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

社,2022.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政府白皮书汇编

(2021年):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新时代 新思想 新征程

[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

[25]本书编写组.习近平的小康情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IdeologyTraceability,HistoricalEvolutionandValueImplications

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sPromo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ZENGYan,WANGQingfeng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saprocessinwhich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PC),in

thecourseofpromotingtheChinese-stylemodernisationpath,hasAdheringto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tecological

thought,inheritinganddevelopingtheecologicalwisdomoftheoutstanding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Inheritingand

developingtheecologicalwisdomofthe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Itisanimportantfoundationforrealising

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courseofexploringChinese-stylemodernisation,theCPCpromotes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inthecourseofpractice,itconstantlypushesthesocietytoformalifestyleandmodeofproductioninwhichhumanbeingsliveinharmonywithnature.Adheringtothefundamentalpositionthatthepeoplecomefirst,

Inordertosatisfythepeople’saspirationsforabetterlife.AndrespondedtothecallofthetimestobuildabeautifulChinawithoutstandingachievements.

Keywords: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cologicalcivilization;harmoniousco-existencebetweenhumanandnature

曾 艳,王青峰: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渊源、历史演进及价值意蕴 11

第18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09-16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21003);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

目(sztsjh-2023-8-7);安徽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唐明云工作室立项建设项目(2022gzs008)。

[作者简介]曹宣明(1985-),男,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唐

明云(1978-),男,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

讲好英雄故事:价值意蕴、精神内核和实践路径

曹宣明,唐明云

(安徽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标识,是文化传统赓续和价值理念传承的重要载体,讲好英雄故事意

义重大。讲好英雄故事要凸显其中蕴含的精髓要义、精神实质和价值内核,用理想信念指引航向,用挺膺担当奏响奋进

旋律,用奋斗实干擦亮人生底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要以系统工程的思维讲好英雄故事,拓展叙事话语主体,运用数字

技术赋能传播,创新叙事话语表达方式,营造精神价值明确的叙事环境。

[关键词]青年;英雄;故事;叙事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012-05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

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着力加强对

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

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1]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

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

未来在青年。青年的思想动向、精神状态、奋斗姿

态,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英雄是民族的脊梁,

是中华民族闪亮的坐标。在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

历史长河中,流传着大量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他

们以甘于奉献的执着坚守,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

丽篇章。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青年一代听,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可以加强思想引领,增

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本

文主要聚焦青年这一主体,拟研究阐释讲好英雄

故事的价值意蕴、精神内核和实践路径。

一、讲好英雄故事的价值意蕴

(一)讲好英雄故事以引领创新青年的思想

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

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必须遵循教育

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充分考虑青年思想状况和

认知水平,把握青年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特点,

因材施教,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

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思政

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

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

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

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它通过

记忆的形式传播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念,具有生动性、内隐性和情境性特征。讲故事是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传播思想、表达情感、记录

生活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最直接、最生动、

最便捷的交流方式之一”[3](P1)。从本质上看,讲

故事是通过事实之理支撑政治之理、学术之理,讲

清楚其中蕴含的道理、哲理、学理。从教育方法上

看,讲好英雄故事,使居高临下的硬性说教转变为

和风细雨的隐性启发,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在

双向互动中,提升“说理”的解释力、感染力与亲和

力。从结果上看,在与具体时空人物、事件对接

中,使抽象的英雄精神转化为具体形象鲜活的实

第19页

际,实现“有意义”的内容与“有意思”方式的有机

融合,使青年在轻松可感的英雄崇尚中,形成争做

英雄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二)讲好英雄故事以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

侵蚀

英雄是民族闪亮的坐标,凝聚着中华民族共

同的历史记忆,构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重要的精

神支撑。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互联

网“升温”,企图在娱乐中撕裂“升腾”青年情绪,

“腐蚀”青年先锋力量。其不断变换出场方式、叙

事方式、传播方式,罔顾历史事实,肆意杜撰,以追

寻历史真相之名对英雄歪曲解构,如质疑“火烧邱

少云违背生理学”,污蔑“狼牙山五壮士欺压村

民”,叫嚣“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嘲弄“黄继光堵

枪眼根本堵不住”,戏谑“雷锋的好人好事都是摆

拍出来的”,等等。通过矮化、丑化、虚化和污名化

等方式解构英雄,消解英雄的精神力量。

将英雄人物虚无化,撕裂了历史、现实与未

来,割断了中华民族共享的情感纽带,消解了由共

同历史记忆和集体建构的政治认同。抵御历史虚

无主义的侵蚀,必须搭建与时空对话的桥梁,深入

挖掘英雄的事迹,还原真实的历史语境,客观生动

地讲述英雄故事,强化历史记忆,彰显为理想信念

奋斗到底的英雄气概、高尚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

和忠诚、执着、朴实的英雄品格。

(三)讲好英雄故事以传扬红色基因

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元,是代际相传的

重要载体,是决定生命基本构造和性能的内在因

素,是每个生物自诞生就携带的独特标记和符号。

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红色基因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马克思主义魂脉与新民主主义

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伟大实践结合的产物,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代得以升华,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精神内核

和精神底色,是中国共产党战胜艰难险阻,成就历

史伟业的精神密码,具有经久不衰的传承价值。

“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

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

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4](P108)

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面临多重风险和重大

考验。要通过讲好英雄故事,引导青年了解英雄

人物伟大事迹,了解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崇高的

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

人、代代相传。

(四)讲好英雄故事以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

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

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各种风险

考验接踵而至,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

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

神。”[5]要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

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

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

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

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6](P488)要讲好英

雄故事,厚植志气、骨气、底气,为青年发展提供持

久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强大

合力。

二、讲好英雄故事应把握的精神内核

揭示一定的“社会价值”是叙事的应有之义。

讲英雄故事,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

贯通于故事之中。“忠诚,执着和朴实”英雄的品

格,体现在理想信念、斗争担当、爱国奋斗的行动

之中,讲好英雄故事要凸显精髓要义、精神实质和

价值内核,用英雄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教育引

导青年。

(一)凸显理想信念,坚定信仰指引青春航向

作为深层次、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坚定的理想

信念,始终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

和力量源泉。在英雄模范身上,镌刻着理想信念

的深深烙印。英雄模范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舍

生忘死,忘我奉献,最根本的就是他们对理想信念

的执着追求和坚守。英雄壮举不断彰显出信仰之

美、理想之光、真理之力。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

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

前进动力。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培

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立足于新

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从英雄故事中

汲取理想信念智慧营养,播种理想信念的火种,从

曹宣明,唐明云:讲好英雄故事:价值意蕴、精神内核和实践路径 13

第20页

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青年在奋进的时

代洪流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让青春在

为国家和人民的奉献中绚丽绽放。

(二)勇于担当责任,挺膺而为奏响青春旋律

英雄风雨兼程,以敢于担当,英勇斗争的精神

品格,展示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锻造

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精魂,创造出感天动地的奋斗

史诗。敢于担当、英勇斗争高度凝练了英雄的精

神风范和意志品质。新时代新征程,唯有敢于担

当、英勇斗争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青年兴则国家兴,国家的发展要靠广大青年

挺膺担当。当代青年的成长期、奋斗期与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完全重合,是中国式

现代化的主力军,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

前进道路上,与风险挑战所做的斗争,既是物质的

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既是硬实力的较量,也是

软实力的比拼。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大力发扬担

当和斗争精神。要通过讲好英雄故事,展现英雄

“越是艰险越向前”“狭路相逢勇者胜”“为有牺牲

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英雄气概、气势和气魄,

涵养英雄情怀,树立青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

价值追求,坚定青年斗争意志,增强青年斗争本

领,培铸青年“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定力,引导

青年用伟大梦想激发担当的勇气,用伟大实践激

发担当的锐气,奏响挺膺担当、英勇斗争的青春

旋律。

(三)彰显爱国情怀,奋力拼搏擦亮青春底色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

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7]爱国主义是中华儿

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

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

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

精神动力”[4](P240)。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核心,也是英雄模范身上显著的标识。在“救国”

“兴国”“富国”“强国”的爱国主义的辉煌道路上,

英雄是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忠诚实践者。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

青少年。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推进爱国主

义教育故事化叙事,具象化呈现,情感化表达,生

动传播英雄爱国主义精神。要发挥英雄榜样的激

励、鼓舞作用,传递爱国主义催人奋进的力量,培

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报国行,引导新时代青年

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青春梦融

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以舍我其谁的英雄

气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上展现青春

力量。

三、讲好英雄故事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在青年中讲好英雄故事是一个系统

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综合施策。具体而言,主要包

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拓展讲好英雄故事的话语主体

“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传承革命精神有说

服力和感染力,要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

听,讲给年青一代听,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

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4](P47)英雄及其亲属娓

娓道来的英雄故事更真切、感人和震撼,要发挥其

在讲好英雄故事中的独特优势,组织开展英雄模

范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邀请他们“现身说法”,传

承优良家风,弘扬英雄精神。

教育工作者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

使命,肩负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赓续传承任务,要

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围绕课程思政,讲好英

雄故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盈教学

内容,善用讲故事的方法讲道理,做到故事选择与

教材内容相衔接,故事价值导向与知识体系建构

相统一,故事升华与理论阐释相贯通,切实增强思

政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新闻工作者担当着弘扬正气的社会角色,担

负着回到历史语境,原汁原味地讲好英雄故事,引

领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的作用。要坚持用史实

说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与诋毁、恶搞、丑

化英雄人物的行为作斗争,为英雄正名。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英雄的情怀,坚持思想

性、时代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用形象生动

的语言和鲜活感人的艺术形象,讲好英雄故事,为

时代画像、为英雄立传、为人民明德,推出讴歌英

雄的精品力作,弘扬正能量。

(二)创新讲好英雄故事的叙事技巧

讲好英雄故事,首要的在于要抓住青年的注

意力,让故事更具吸引力,让青年对英雄故事产生

浓厚的兴趣。要按照细节有情有义,情节有滋有

味的叙事逻辑,精准把握讲好英雄故事叙事技巧,

增强英雄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写活人物,用妙细节。“在那些缺乏细节的崇

1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21页

高书写中,作者们无论如何极力描绘高大伟岸的

形象,都难免出现脸谱化、模糊化的问题。”[8]英雄

不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存在,而是具体的、现实

的、鲜活的社会个体和生命主体。英雄故事的剧

本,既要从大处着眼,也需从小处着手,善用细节

叙事。要立足深度描写,注重细节刻画,巧妙选取

英雄人物的人生片段、行动瞬间与生活细节,塑造

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以精致微小的细节触动人,

提升以理服人的信息密度、内容信度和情感温度。

注重情节设计,故事融情入理。英雄故事固

然因为厚重而宏大,因细节而丰满鲜活,但也会因

呈现方式的立体而更加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如

果英雄故事的剧本仅仅是用“学术”“研究”“文件”

语言,以逻辑推演的方式将英雄事实的简单堆砌

复述,其结局也是一场文字和语言的“独自狂欢”。

在英雄故事文本创编中,要精心设计情节,巧妙安

排故事开头、高潮、结尾,让英雄故事在充满张力,

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引人入胜。

(三)创新英雄故事话语的表达方式

英雄故事话语表达方式有着显性表达和隐性

表达之分。所谓显性表达,就是要发挥课堂教学的

主渠道作用,以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讲好

英雄故事;所谓隐性表达就是要运用仪式礼仪的涵

育功能,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中讲好英雄故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课程,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办好思想政治理论

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9](P33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马

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加强英雄史料整理,深

入英雄家乡故里,工作和生活战斗的一线,开展实

地走访,查阅和搜集英雄文章、诗文、家书等相关

资料,通过文献实证、多方印证、悉心求证、逻辑论

证等显性表达,呈现历史本来面貌,廓清历史虚无

主义的迷雾,讲好英雄故事。

运用仪式礼仪铭记尊崇英雄。“铭记是深度

的心灵刻画和牢固的观念确认,通过铭记可达到

心中有英雄的境界,让英雄成为内在的英雄情结,

进而激发崇尚英雄、学做英雄的精神动力和实践

行为。”[10]仪式承接过去、现在、未来,是建构中国

民族英雄集体记忆鲜活载体,也是铭记英雄,讲好

英雄故事的温暖情感表达。“对一切为国家、为民

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

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11]

“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

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12](P205)。

要结合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举行仪式铭记

尊崇活动,让英雄走到国家社会舞台中央,传承中

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

(四)运用数字技术赋能英雄故事的传播

“日臻完善的数字化技术及其应用场景,不仅

成为教育活动的新背景,而且是引领其创新发展

的新引擎和新工具”[13],开展英雄故事数字化存

储,一站式集成。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实施英

雄故事数字化工程,将英雄故事按场景要素、信息

类别等进行数字化处理,集中建成一批英雄故事

文献库、声像资源库、空间影像库和地理图像库等

“数字档案”,实现英雄故事在查找、保存、传播、更

新等方面一站式集成,高效传播。

运用数字化技术复原历史场景,打造沉浸式

体验。VR、AR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场景

再造、文化阐释、情感渲染、调性设计,营造出沉浸

式氛围,增加历史亲近感,现场体验感、情景代入

感,拓展讲好英雄精度、深度和广度,让英雄故事

更直观、更鲜活、更丰富的呈现,使受众在视听享

受中,穿越历史风云,体认英雄精神。

制作数字化产品,在“破壁”中展现新图景。

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二次元文化在青

年中广泛传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青年亚文化现

象。充分运用当下数字技术衍生二次元等交互话

语体系,对英雄故事进行“时尚化”加工,推出一批

高质量的“青年化”精品,做到“配方”先进、“工艺”

精湛、“包装”时尚,为讲好英雄故事开辟新路径,

展现新图景。

拓展数字媒体传播,激活英雄流量密码。推

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台、报、刊、

网、端、微、屏于一体全方位、多样态融媒体传播渠

道和传播格局,顺应传播移动化、社交化、互动化

的互联网趋势,拓展抖音、微博、微信等微传播平

台,发挥短视频叙事紧凑、表达生动、冲击力强等

独特传播优势,激活英雄传播流量密码,让英雄故

事活起来。

(五)营造讲好英雄故事的良好氛围

发挥功勋荣誉表彰的正确价值导向和精神引

领作用。政策自身具有鲜明的伦理特性,直接影

响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因此,要进一步健全英雄

关怀机制,发挥公共政策引人向善的社会导向价

值。“作为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国家层面荣誉导向

和褒奖杰出公民的治理载体,国家荣誉制度蕴含

强大的价值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14]。要进一步

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见义勇为英雄

曹宣明,唐明云:讲好英雄故事:价值意蕴、精神内核和实践路径 15

第22页

的表彰奖励制度、模范人物的表彰奖励制度等体

制机制的崇高情怀价值意蕴。通过对国家功勋英

雄卓越功绩的褒奖传颂,全社会形成弘扬正气、引

领风尚的良好氛围,让英雄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更加充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

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

中青少年网民数量近2亿[15]。置身于网络空间

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要营造风清气

正的网络空间,提升网络议题设置能力,早发声、

准发声、巧发声、发好声,织密织牢织紧网络意识

形态阵地,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

导权、话语权,坚决回击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

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荒谬论调和行径,捍卫英雄

形象,守护网络家园,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

成引领风尚的最大增量。坚持综合治理,依法治

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唱响互联网生态主旋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

理想、敢 担 当、能 吃 苦、肯 奋 斗 的 新 时 代 好 青

年”[16](P71)。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

标识,是文化传统赓续和价值理念传承的重要载

体。英雄故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

体,构成民族身份认同的心理基础和底层逻辑。

新时代新征程,讲好英雄故事,对于赓续精神血

脉,传承红色基因,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

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切

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 充分激发广大青

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N].人民日报,2023-

06-27(1).

[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

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

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3]傅红.思想教育叙事方式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

社,2020.

[4]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M].北京:中央 文 献 出 版

社,2021.

[5]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

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2).

[6]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23.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3(2).

[8]沈壮海.蒋从斌.细节何以彰显崇高[N].光明日报,2023-06-

14(14).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

社,2020.

[10]李昂,李晓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产生逻

辑、科学内涵和原创性贡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2(2):259-272.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五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

2015-01-01(1).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

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3]徐稳,葛世林.数字化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析

[J].思想教育研究,2023(3):45-51.

[14]曾骊,曾燕波.国家荣誉制度之于当代青年价值培育的体系

建构[J].中州学刊,2023(10):83-91.

[15]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A/OL].(2023-

08-28)[2023-11-20].https://www.cnnic.net.cn/n4/2023/

0828/c88-10829.html.

[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22.

TellingHeroicStoriesWellamongYouth:ImportantSignificance,CorePoints,andPracticalPaths

CAOXuanming

Abstract:Storyisafundamentalelementandimportantsymbolofhumanculture,andanimportantcarrierforthe

continuationofculturaltraditionsandtheinheritanceofvalues.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tellheroicstorieswellamong

youngpeople.Totellheroicstorieswellamongyoungpeople,weneedtohighlighttheessence,spiritualessence,and

valuecorecontainedinthem,guidethemtousetheiridealsandbeliefstoguidethedirectionofyouth,playthemelodyof

youthwithastrongsenseofresponsibility,andpolishthefoundationofyouthwithhardworkandhardwork.Tellingherostorieswellamongyoungpeopleisasystematicprojectthatrequiresexpandingthenarrativediscoursesubject,carefullydesigningnarrativepoints,usingdigitaltechnologytoempowercommunication,innovatingnarrativediscourseexpressionmethods,andcreatingagoodnarrativeenvironmenttotellheroicstorieswell.

Keywords:youth;heroes;story;narration

1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23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4-01-22

[基金项目]2023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重点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业务融合机制研究”(2023AH050712);2021年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重点课题“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K2021A0336);2023年

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建专项重点课题“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高校党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023DJ09)。

[作者简介]张浩(1989—),男,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李欢欢

(1989—),女,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彭青和(1976—),男,安徽中

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及建构路径

张 浩1,李欢欢1,彭青和2

(1.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2.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提供新路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及

其建构,对于提升高校育人成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具有主体性、

时空性和形象性的特征。图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主体、叙事媒介、叙事内容带来新机遇、新平台和新契机。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图像素养培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解图”“读图”能力;发挥图像媒介共生效应,形成图像媒

介矩阵合力;提升图像叙事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性和吸引力。

[关键词]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图像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017-0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大量应用,以图像符号为

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播方式,把人们推进一个“图像

和人成为主体”的全新图像时代[1]。图像时代,以

图叙事、以像表意的信息传递通道日益拓宽且逐

渐受到广泛认可。图像叙事因“有图有真相”,逐

渐占据社会叙事格局的重要地位,成为当下人们

表意世界的基本方式。与此同时,图像叙事的内

容、方法、结构、策略等也在技术的赋能下推动思

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变革[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

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话语载体由线下向线上线

下相结合转变、话语方式由单项传递向双向互动

转变,这要求在坚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础上

推动叙事话语的守正创新[3]。思想政治教育不仅

要发挥图像的正面意义,而且要合理规避图像的

负面影响[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借助图像

工具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式的变革,提

升叙事图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话语叙事建构对提升高校育人成效、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

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优势,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

问题,这也为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

事及其建构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空间。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概念及

特征

厘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概念及特

征,是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现实境遇

的必要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概念内涵丰

富。首先需要厘清话语与叙事的关系。“叙事”是

指一个或多个叙事者借助一定的载体将一个或多

个事件传达给受众,它涵盖叙事者、受众、话语、视

角、特质等多方面内容。话语是叙事的载体之一,

叙事需要通过一定的话语表达[5]。话语叙事是以

话语为载体表达、讲述或叙述内容,目的是借以话

第24页

语编码向对象、客体或受众,传输和表达特定的话

语意义体系,描述亦建构意义,隐含政治宣传、意

识形态灌输的话语实践偏向性[6]。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通过语言中介,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叙

事和建构,引导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内化

并形成认同[7]。相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线性传

递,图像以更直观、更具亲和力的形象思维传播理

论,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关系,引导受教

育者积极主动参与图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

动[8]。图像主体与图像之间形成“一对一”或“多

对一”的关系,图像与叙事传播对象之间呈现“一

对多”的特征,实现图像传播的大众化、普遍化[9]。

因此,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叙事是

指通过图像、视频、多媒体等视觉化手段和新媒体

平台,运用故事化、情感化、互动化的表达方式,传

递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影响大学生

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而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综

合性传播策略。

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特

征。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具有主体

性。图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价值的载

体,叙事是图像的教育意义实现的作用方式。图

像本身不具有传递道德观念和政治观点的能力,

图像的价值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如何进行价

值赋意[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赋意就是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图

片、动画、影视等载体传达,引导大学生思想认同、

促进知行合一。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

事具有时空性。在图像叙事过程中,叙事主体通

过建构图像意义来传递信息,拓展叙事场景。图

像叙事的本质就是通过空间性来体现时间性,即

空间时间化[2]。不论是固化的现实场域,还是虚

拟的空间场域均可实现历史记忆的鲜活化,促使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空间设计更具针对性、灵活性。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具有形象性。

图像叙事是借助视觉感觉来传播信息的叙事方

式,能够激发叙事对象的情绪、情感,发挥情感召

唤功能。此外,多样化的图像媒介进一步拓宽了

图像叙事的情感场域,实现人与图像之间的意义

共建,提高人的情感接纳度,从而增强情感共鸣和

价值认同[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建构路径

由于媒介、信息、人三者之间的互动,大众媒

介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与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话语、主体等相结合[10]。图像媒介是大众

媒介的重要形态之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

式和交往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思想政治

教育实践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转向使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客体之间形成多元化与一元化的解码张

力、媒介形式形成具象化与抽象化的叙事张力、媒

介叙事内容形成显性化与隐性化的运行张力[11]。

这显示出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建

构的重要性。因此,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图

像媒介和叙事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

语叙事的建构。

(一)加强图像素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解图”“读图”能力

首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用图像“意”

与“像”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图像素养是图

像意义得以彰显的前提。图像素养体现的不仅是

对图像符号的感知,更涉及对图像背后价值的认

知,它关乎适应时代变化的图像转向意识及读图

和视图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要增强视觉解

读能力,提升图像表达素养。在对图像的直观感

受和想象中,将视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理性

思维与视觉感知相融通,提升读图和识图能力。

其间要化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激发教育对象的

主动性,引导其进行正确的价值赋意[12]。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把握图像的政治性和价值

性,选择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图像文本,并要

结合时代特征,创新图像的时间、空间、意象的排

列方式,把理论话语转换为生活话语、日常话语、

事实话语,创造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

派的图像叙事,让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感悟“意”与

“像”的统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其次,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解读和迁移图

像信息“浅”与“深”的转变。图像的表象化和虚拟

化特征容易使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用直观性思

维“扫视”,缺乏批判性思维、探究式思维,这对思

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12]。因此,

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以批判性精神来解读图

像蕴含的深层涵义,激活图像意识和图像思维,提

高图像迁移能力,提升叙事对象的媒介素养。同

时要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情感体验,给予受

教育者更多想象空间,激发参与意识,实现教育主

1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25页

体的主导性与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相统一。这有利

于达成师生共同解码图像内涵的目标,消弭内容

与形象的距离,推动由“浅”向“深”的转变,做到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统一。

最后,把握接受需求“进”与“退”的平衡。接

受理论提出“走向读者”的新理念,为思想政治教

育话语叙事提供新思路。与接受理论中的“审美

经验”相似,大学生在接受图像思想政治教育之

前,已具备一定的人生经历和知识储备,这会对他

们的图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选择和评价产生

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期待视野”[13]。因此要

转变叙事方式,变传统的理论灌输为平等的双向

互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培养大

学生群体的“意见领袖”,实现思想引领和行动自

觉的统一。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

精准分析大学生行为特点,详细了解他们的喜好、

价值取向以及需求动机等因素,把握好“宏大叙

事”与“个体叙事”的联结点,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

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增强大学

生对图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帮助他们

树立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观念,解决网络世界与

现实世界的矛盾冲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

(二)释放图像媒介共生效应,形成图像媒介

矩阵合力

媒介作为图像时代的重要载体,对思想政治

教育话语叙事建构的影响举足轻重。以图像媒介

定位、图文关系和图文矩阵作为切入点,有助于事

半功倍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首先,明确图像媒介定位的“主”与“次”。明

确图像媒介定位是话语叙事建构的重要环节。图

像媒介作为工具,其定位在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叙事建构效率。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

图像媒介为桥梁,深入学生并充分了解学生思想

状况以及精神诉求。作为工具的图像媒介不应喧

宾夺主,要围绕话语叙事建构的需求,选择适配度

高的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可进一步借助图

像媒介阵地的作用,挖掘图像素材并利用媒介平

台发布,实现对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引导,切实

提升话语叙事建构的辐射力。此外,要优化思想

政治教育叙事媒介,防止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娱

乐性遮蔽意义性,防止虚拟性代替真实性。不断

创新传播路径,充分发挥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

计算等技术优势,不断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覆盖

面和影响力。

其次,构建图文关系的“嵌”与“合”。图文关

系共促共进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建

构。一方面,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立足点

配置图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其中包括的

细分领域也甚广,不同内容的切入点不同,适配的

图文也各有千秋。实现话语与图像的意义互嵌,

促进两者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转化,以

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提升叙

事方式的时代性和叙事效果的实效性,进一步强

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

中话语叙事的图文配置需要提高建构标准,更贴

合图像时代诉求。图像可采用知识索引以及思维

导图等形式,丰富图文融合的展现形式。通过不

同字形、字号的文字匹配,突出逻辑重点,达到图

文搭配的最佳效果。理论性强的内容展示,可引

入短视频等素材,在动态的图文配置中促成思想

政治教育对象的理论认同;历史性强的内容展示,

可通过现代图像技术修复老照片、影像等珍贵资

料,配合文字解读,增强叙事对象的思想领悟,实

现图文关系的融合[14]。

最后,形成图像媒介矩阵的“横”与“纵”。图

像媒介种类丰富,功能各异,媒介矩阵的构建及完

善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建构殊途同归,是有

序性及效率性的保障。一方面,充分发挥不同媒

介平台的功能特色,形成相互补充的横向媒介矩

阵。比如,通过微信平台实行点对点对话沟通,实

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精准展现,依托“微信

公众号”平台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发布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安排以及新闻宣传,利用微博的高时效性

发布思想政治实时话题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

动态。另一方面,根据媒介管理组织或个人等主

体的不同,建立互通有无的纵向矩阵[1]。积极拓

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深化思想政

治教育话语形态网络媒介,打造国家话语、理论话

语传播的新平台。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结合短

视频打造集“报、网、端、微、屏”为一体的传播平

台,形成了多维立体传播模式。此外,运用全程媒

体、全员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建设思想政治

教育融合平台,充分发挥发挥思政课教师、高校辅

导员等力量,化抽象的理论为形象直观的表达,将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比如,“仍

张 浩,李欢欢,彭青和: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及建构路径 19

第26页

然在路上”“萌哥有话说”“南航徐川”等微信公众

号运用对话、书信、案例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

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感性叙事,将学理性话语与

生活性话语有机融合,进一步拓宽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表达的外延,构建图像媒介矩阵的 “横”“纵”

格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媒介的矩阵合力。

(三)提升图像叙事育人内涵,增强思想政治

教育的指向性和吸引力

面对图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多元思想文化

的交互影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话语体系,发

挥图像叙事的育人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

向性和吸引力十分必要。其中,图像意义、图像内

容和图像意象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建构

的图像叙事内涵的着力点。

首先,协调图像意义的“显”与“隐”。图像意

义既有显性层面,也有隐性层面,要坚持显性教育

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克服图像价值解读的平面化

和表象化倾向。一方面,通过显性图像直接推动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建构,促使叙事对象在直

观的学习交流中感受丰富的图像意义。充分发挥

图像的“渗透式教化”“可视化传播”的巨大优势,

给叙事对象带来强烈的感觉冲击,在光、色、影的

叠加中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内

容。例如,《战狼》《八佰》等电影给叙事对象带来

更加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大学生爱国情,淬炼了报

国志。另一方面,通过隐性的话语叙事建构实现

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激活隐性图像意义

的育人功能上,图像系统逐渐与环境系统相互融

合起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要把图像

隐性内涵与环境的营造结合起来,创设思想政治

教育的育人情境,充分发挥图像的象征功能、隐喻

功能。另外,利用 AR、VR为主要代表的虚拟技

术,推动虚拟图像与现实图像的结合,积极引导虚

拟形象的创作,实现传统价值与未来价值的双向

共生[15]。

其次,保障图像内容的“量”与“质”。图像数

量是保障话语叙事构成的前提,图像质量是话语

叙事建构水平的体现[15]。一方面,需要保障图像

内容的数量。社会的图像化和图像的社会化不断

建构人们的生活图景,使获取图像资源成为必要

和寻常。应以学校为基点,优化图像叙事资源的

供给,构建全社会共建共享图像资源的模式。既

要发掘校史、校园文化等校内资源的图像叙事价

值,也要构建跨学校、跨地区的图像资源共享模

式,组建图像叙事资源库。另一方面,话语叙事中

图像的品质是建构的核心和灵魂。缺乏品质的图

像无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应有的育人效

果。需要优化图像生产过程,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实际,以道德楷模、时代先锋等真实素材为依托,

选择和塑造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图像,从历

史传统、时代发展和现实生活中汲取教育元素,生

产大学生实际需要的图像产品。同时要加强对图

像生产、发布过程的监督和监管,避免图像过度商

业化、商品化;通过更为先进灵活的图像技术促进

图像品质提升,构建政府主管、社会主责、个人自

觉的良性图像生产和传播体系。

最后,统一图像意象的“形”与“神”。思想政

治教育图像素材丰富,图像素材中既蕴含了外观

形态也包含其中的精神意象。换言之,“形”和

“神”是图像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耦合的重要

维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图像形态可以

传递其中的内在精神。图像发挥着能指和所指功

能,承载着指涉和示意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

图像话语叙事在特定的时空下进行,这种叙事方

式在一定程度上规制了图像的内容所指。图像进

入叙事对象思维中,塑造其能指的范围,使图像成

为政治观念、价值观念的话语呈现方式。比如,五

星红旗由颜色和形状组成,象征着中国革命人民

大团结。可以通过发散式的路径探索挖掘形态生

动的图像素材,再借助聚焦式的逻辑推演和合理

解释促进精神领悟与思想的提升。另一方面,引

导叙事对象对图像意象的理性建构,准确把握图

像深层涵义。叙事对象通过视觉刺激获得感性材

料,但仅以感性对待图像不能真正理解其图像意

象,只有通过理性建构才能澄明价值内涵。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展示图像意义时,不仅要注重

图像形态,更要注重其隐含的内在价值,坚持鲜明

的价值导向,确保图像发挥正向叙事功能[16]。

三、结 语

图像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

叙事转向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

应积极发挥图像的价值传递、情感激发、场景体验

的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图像素养,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方式,进一步推进话语叙事建

构,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引导思想

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从知、情、意、信到行的转化。

2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27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叙事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现

代化指明了新路向,但是总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

的图像叙事的理论研究尚显不足,构建新时代中

国特色的叙事理论体系仍待学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邢中先,张平.困境与消解: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路径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107-111.

[2]张慧双.图像叙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新路向[J].

思想教育研究,2024(5):41-46.

[3]周琪.思想政治教育四十年话语回溯与展望[J].湖南社会科

学,2024(3):53-58.

[4]罗红杰.话语·图像·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

[J].湖北社会科学,2019(10):149-155.

[5]杜仕菊,叶晓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话语叙事分析

[J/OL].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2024-06-

11].https://doi.org/10.13931/j.cnki.bjfuss.2023231.

[6]符妹.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性话语叙事:缘起、脉络与策略[J].

云南社会科学,2024(3):18-27.

[7]朱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创新:基于消费

主义视角的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6):83-88.

[8]郁有凯.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机制探析[J].思想

教育研究,2022(4):44-49.

[9]汪大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的生成逻辑及策略构

建[J].江苏高教,2024(4):106-111.

[10]周琪.大众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演进[J].思想理论

教育导刊,2020(7):119-122.

[11]赵本燕.逻辑·张力·路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图

像转向[J].理论导刊,2023(2):106-111.

[12]汪大本,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内涵生成、现实困

境及其实践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1(1):38-42.

[13]王滢.接受理论视野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0):71-74.

[14]王锐琴,钟军.基于图像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探

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31-33.

[15]毕红梅,杨成雄.图像“热”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现实审视及

“冷”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7):128-132.

[16]王美军.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的理性审思与优化理路[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6):57-62.

DiscourseNarrativeandConstructionPath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ImageEra

ZHANGHao,LIHuanhuan,PENGQinghe

Abstract:Anewpathforthemoderniz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sshownbythewaythatcolleges

anduniversitiesarepresentingthesubject.Improvingthediscoursenarrativecreationofpoliticalandideologicaleducation

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simportantforfosteringcreativityandthegrowthofpoliticalandideologicaleducationaswell

asincreasingeducationalefficacy.Collegesanduniversitiesusediscoursenarrationf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whichhasthreecharacteristics:afigurativepresentingstyle,aspatiotemporalnarrativefield,andsubjectivityinvalue

andmeaning.Incollegeanduniversit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magesintroduceanumberofdifficultiestothe

narrativesubject,narrativemedium,andnarrativesubstance.Basedonthis,weshouldimprovetheapplic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strengthentheimageliteracycurriculum,strengthentheconnotationofimagenarration,

strengthenthematrixforceofimagemedia,andincreasethedirectivityandappeal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Keywords:imageera;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discoursenarrative;imagenarrative

张 浩,李欢欢,彭青和: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及建构路径 21

第28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09-05

[基金项目]2023年淮南师范学院质量工程课程思政示范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2023hskc11);2021年淮南师范学院

英语听说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021hsjxtd04)。

[作者简介]张亲青(1982—),女,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文化治理;樊继群

(1981—),男,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口笔译理论与实践、地方文化对外传播。

淮河流域文化研究追踪与未来研究反思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张亲青,樊继群

(淮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摘 要]文章采用 CiteSpace软件,绘制和呈现1998—2023年中国CNKI中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相关文献的科学知

识图谱,通过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功能对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回顾淮河流域文化研究发展历程,梳理淮河流

域文化研究发展脉络,探索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力求为今后淮河流域文化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研究表明,淮河

流域文化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初始起步、快速发展和调整提高3个阶段;研究热点聚焦于淮河流域文化本质特征分析、文

化资源开发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未来研究将以文化传播模式创新、文化本土化建设和增强文化认同感、促进文化产业

高质量为主要方向。淮河流域文化传播需要扩大传播主体;进一步凸显地方高校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与作用;充分利用

互联网技术资源;加大文化交流,积极提升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文化;可视化分析;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022-08

20世纪80年代淮河文化概念提出以来[1],

淮河流域文化研究从处于边缘逐步走向中心。尤

其是2018年以来,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

的确立实施,加强淮河流域文化认同、做大做强地

方文化已成为淮河流域人民的普遍共识。然而,

淮河流域文化研究仍局限在安徽省内,外在影响

力较弱,与区域外其他文化交流互动不足,研究仍

处于“力量弱、成果少、影响小”的状态[2]。为了客

观展现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本文采用

科学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 CiteSpace,辅以传统文

献计量分析手段,回顾总结过去25年来淮河流域

文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淮河流域文化研究发展

阶段及特点,总结归纳研究热点,以期为今后淮河

流域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数据来源、分析工具和研究步骤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23年8月26日,数据

来源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本文

以“淮河文化”或“淮河流域文化”为检索主题,在

中国知网中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发表于过去25

年内(1998—2023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考虑

文献的有效数量以及检索质量,研究对新闻、会议

报道、重复文献以及硕博士论文等文献进行人工

去除,最终确定文献数量为275篇。

(二)分析工具及研究步骤

本研究使用 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版

本 V.6.1.R6)绘制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相关科

学知识图谱。该软件对CNKI数据库有较好的兼

容性,可以直接转化中文数据,无需通过其他软件

转换数据格式[3]。

以 CNKI中淮河流域文化研究文献作为数

据样本,将时间范围设置为1998年8月至2023

年8月,时间切片选择一年,节点类型选择“keyword”,阈值设置为 TOPN50,生成高频关键词共

第29页

现图谱、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等,从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聚类和演进路径3个角度对淮河文化研究

进行全面的可视化分析和文献综述,探讨淮河流

域文化研究热点及研究演进,并基于关键词突现

等信息对淮河流域文化研究趋势做出合理预测。

二、淮河流域文化的研究演进

(一)发文趋势

中国知网数据显示,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相关

核心期刊数量不足,CSSCI收录文献仅有47篇,

占比不足五分之一。参考发文量、相关主体和关

键词等指标,可以将淮河流域文化研究分为3个

阶段:1998—2005年为初始阶段,2006—2013年

为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调整提高阶段。

在初始阶段,1999年发文量最多,达到7篇,除此

之外年均发文量不超过5篇,这一阶段年度最低

发文量与最高发文量相差4篇。1998年安徽省

首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在蚌埠市举办,并旋即在学

术界掀起了淮河文化研究的一个热潮,这应该是

次年发文量显著上扬的一个主要原因。总体上

看,这一阶段淮河流域文化研究还处于起步时期,

研究结合文物发掘和文献资料,主要聚焦淮河流

域在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西周时期、先秦时代

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研究及成因分析。这

一阶段,有学者撰文呼吁凸显地方旅游发展中的

淮河文化主题[4],具有较强的超前意识。

2006—2013年是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快速

发展阶段,发文量有起伏但总体趋势向上,尤其是

2009—2013年间增幅明显。这一时期,学术界对

淮河文化内涵、特征、概念等展开了较有深度的讨

论和研究,涉及剪纸艺术、柳编、花鼓灯等多种文

化表现形式,并开始关注淮河本土文学研究,本土

作家、诗歌民谣和神话作品的淮河元素一度成为

研究的焦点[5-11]。也开始关注淮河文化与现代经

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关注文化产业[12],体现了淮

河流域文化研究整体意识和全局观。

2014年至今是淮河文化研究的调整提高阶

段,其间出现过两次高潮,分别发生在2015年和

2019年。在这一阶段淮河流域文化研究沿袭前

一阶段研究热点和范式,对淮河流域文化中的花

鼓灯、诗歌、音乐等元素展开进一步研究分析,同

时对淮河文化本质及特征[13-15]进行了探讨,也有

学者思考淮河流域文化的贡献与价值[16-18]。与之

前相比,这一阶段研究开始出现多篇跨区域甚至

跨国别文化比较研究[19-21],淮河流域文化对外传

播逐渐成为新的热点,文化传播研究侧重策略总

结[22]和伦理道德[23]思考,传播渠道也开始涉及动

漫、跨境电商、互联网技术、儿童绘本、对外汉语教

学和新媒体技术等多个领域。

(二)研究作者与机构分析

对文献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展开分析可以帮助

了解目前研究合作情况及研究者分布,以此判断

研究议题的成熟度以及研究的未来潜力。本文主

要选择对275篇文献中的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进

行分析。

1.核心作者分析

1998—2023年间国内淮河流域文化研究作

者共305位,研究采用赖普斯定律(M =0.749×

Nmax,其中M 为论文篇数,Nmax 为最高产作者的

发文量)确定研究选题方面的核心作者发文量为

1.498,高于该值的核心作者共有52位,构成了

淮河流域文化的核心研究群体。本研究运行

CiteSpaceV6.1.R6软件,将数据导入系统,选择

“作者”,对文献的核心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

核心作者与合作图谱(见图1)。

图1 1998—2023年淮河流域文化研究发文量核心作者统计图谱

图1中共有305 个节点,整体网络密度为

0.0026,作者节点的大小与发文量成正比。节点

之间的连线表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从图谱分

析可知,仅有邓士成、朱光耀、杨业丰、袁飞、曹天

生等少数研究者展开了多人合作,更多的是以吴

海涛、陈业新等为代表的独立研究者。研究选取

发文量3篇以上作者形成淮河流域文化相关文献

发文量及作者,具体见表1。可以看出淮河流域

文化研究核心作者发文量差距并不大,高产作者

比较缺乏,单个研究者发文贡献明显偏低。

2.核心机构分析

安徽大学历史系发文量最多,达到12篇,在

发文量前6名的单位中,有4家是蚌埠学院及其

张亲青,樊继群:淮河流域文化研究追踪与未来研究反思 23

第30页

下属研究机构,发文量前10名的单位中安徽省外

的研究机构有一家,分布在河南省,具体见表2。

前10名研究机构中有9所高校和1个科研院所,

这反映出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传播的巨大推动作

用。同时,研究机构联系呈现较强的区域性,研究

合作主要集中在合肥市和蚌埠市。从发文机构图

谱(见图2)来看跨地区间合作比较有限,仅有合

肥地区和蚌埠地区出现合作关系,且合作机构呈

现地域分割特征,如合肥和蚌埠地区少有交叉

合作。

表1 1998—2023年淮河流域文化相关文献发文量及作者

序号 发文量(篇) 作者

1 4 李艳洁

2 4 万惠玲

3 4 洪永平

4 4 曹天生

5 3 陈立柱

6 3 陈雨璇

7 3 樊继群

8 3 支运波

9 3 柳邦坤

10 3 熊辉

11 3 朱光耀

12 3 孙辰

13 3 朱家席

14 3 杜红梅

表2 1998—2023年淮河流域文化主要研究机构及发文量

序号 发文量(篇) 发文机构

1 12 安徽大学历史系

2 9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

3 8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系

4 7 蚌埠学院

5 6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6 6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7 6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8 4 阜阳师范学院

9 4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10 4 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三、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献

的核心与主旨,通过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可

图2 1998—2023年淮河流域文化主要研究机构图谱

以归纳该研究领域一定时间内的研究热点及相互

关系。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93份样本文献的

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1998—2023年淮河流域文

化研究共现图谱(图3),其中 Nodes=434,Links=

748,Density=0.008,图中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

间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共现于同一篇文献。关键

词共现图谱直观显示,淮河文化和淮河流域是研

究频次最高的两个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资源、

文化价值、区域文化等文化特征主题词与淮河文

化主题联系较为紧密,而双墩文化、花鼓灯、传统

音乐、庙会等具体文化形式与淮河流域联系较为

紧密。

图3 1998—2023年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二)高频关键词分析

梳理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度,可以客观准

确地识别、分析研究热点。在Citespace软件中设

置的节点选择标准为“TopN=50,e=1.0”,共有

99个关键词入选,表3为出现频次在3次及以上

的关键词名称、出现频次、中介中心度。结合表3

以及文献阅读,可以发现:“花鼓灯”“水文化”“五

河民歌”和“史前文化”中心中介性分别为0.03、

0.03、0.01和0.01,是表中淮河流域具体文化形

式,体现了淮河流域文化产品研究的热点,由于花

鼓灯、淮河、双墩遗址、五河民歌在地理上与安徽

2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31页

省蚌埠市高度相关,这也是蚌埠地区学者和机构

在淮河文化研究上成果丰硕的客观原因。此外,

既往研究涉及文化二字的关键词数量较多,共有

12个,占比近50%,包括淮河文化、地域文化、区

域文化、文化基因、文化特征等,体现目前淮河流

域文化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反映出研究者对淮河

流域文化的清晰定位,对淮河流域文化资源、特征

及价值的积极探索以及通过旅游、对外传播等形

式,传承光大淮河流域文化的不懈努力。

表3 淮河流域文化研究关键词频次分析

序号 词频 中心度 年份 关键词 序号 词频 中心度 年份 关键词

1 84 0.69 1999 淮河流域 14 3 0.01 2009 发展

2 77 0.74 2001 淮河文化 15 3 0 2006 淮滨县

3 13 0.05 1999 淮河 16 3 0.03 2005 盱眙

4 12 0.09 1999 文化 17 3 0.02 2018 对外传播

5 9 0.03 1999 安徽 18 3 0.01 1999 史前文化

6 5 0.08 2007 地域文化 19 3 0.03 2006 水文化

7 5 0.03 2015 传播 20 3 0.01 2019 五河民歌

8 5 0.04 2014 文化产业 21 3 0 2008 文化传播

9 5 0.01 2005 研究 22 3 0.01 2017 文化旅游

10 5 0.03 2008 花鼓灯 23 3 0.02 2007 安徽省

11 4 0.04 2014 文化资源 24 3 0.01 2015 文化基因

12 4 0.02 2003 区域文化 25 3 0.01 2018 庙会

13 4 0.06 2006 历史文化 26 3 0.01 2013 传承

(三)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CiteSpace基 于 特 定 算 法 提 供 了 模 块 值

(ModularityQ 值)和平均轮廓值(即 MeanSilhouetteS值)两个指标。研究表明,当Q >0.3

时,聚类结构就是显著的,当S >0.7就可以判断

聚类是令人信服的。本研究使用 CiteSpace对样

本文献分析,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图4)。聚类

图普共有节点 434 个,连线 748 条,网络密度

0.08,指标Q=0.7637,大于0.3,聚类结构显著;

Silhoutte是衡量网络同质性的指标,S=0.8543,

表明该聚类结果合理,聚类结果同质性较高。

图4 1998—2023年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相关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

将上述10个聚类按照包含关键词节点数进

行排序,并通过对数似然率算法提取前5位关键

词生成关键词聚类信息表(表4)。前10个聚类

分别是 “淮河文化”“淮河流域”“文化”“文化产

业”“历史文化”“花鼓灯”“地域文化”“传承”“研讨

会”“区域文化”。这些聚类反映了国内淮河流域

文化研究的主要热点以及每个聚类研究的大致

焦点。

表4显示,在前10个聚类中“淮河文化”“淮

河流域”“文化产业”排在前列,“研讨会”和“传承”

处于靠后位置,反映出目前研究对淮河流域文化

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关注相对不足,其中“文化产

业”前5位关键词主要以“文化资源”和“淮河上

游”等为主,反映出淮河流域文化产业化研究有待

进一步深入,对产业化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研

究有待加强。“传承”聚类中前五位关键词仅出现

“豆腐文化”和“非遗”两个具体文化元素,反映淮

河流域文化传承内容广度有待拓宽,视野有待扩

展。在“文化产业”和“传承”两个聚类的10个关

键词仅出现“互联网”一项科技类词汇,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目前淮河流域文化传播发展科技含量有

待提升,技术手段有待加强。

张亲青,樊继群:淮河流域文化研究追踪与未来研究反思 25

第32页

表4 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相关文献关键词聚类信息

序号 聚名称 节点数 紧密程度 年份 前5位关键词及LLR对数似然值

0

淮河

文化

83 0.986 2015

淮河文化 (34.8,1.03);淮河流域 (8.23,0.005);口述史 (5.16,0.05);王安忆

(5.16,0.05);乡村社会 (5.16,0.05)

1

淮河

流域

77 0.965 2012

淮河流域 (22.75,1.03);淮河文化 (17.72,1.03-4);史前文化 (5.16,0.05);文化

(3.93,0.05);淮河 (3.26,0.1)

2 文化 36 0.906 2011

文化 (28.09,1.03);淮河 (13.69,0.001);戴厚英 (9.14,0.005);夏商 (4.54,

0.05);诗歌 (4.54,0.05)

3

文化

产业

21 0.952 2013

文化产业 (11.26,0.001);文化资源 (11.26,0.001);淮河上游 (11.26,0.001);文

旅经济 (5.58,0.05);夜间经济 (5.58,0.05)

4

历史

文化

18 0.978 2011

历史文化 (12.99,0.001);聚宝门 (6.42,0.05);李自成 (6.42,0.05);沈万三

(6.42,0.05);李香君 (6.42,0.05)

5 花鼓灯 17 0.964 2013

花鼓灯 (12.15,0.001);舞蹈艺术 (6.02,0.05);皖北地区 (6.02,0.05);功能

(6.02,0.05);信仰文化 (6.02,0.05)

6

地域

文化

16 0.987 2011

地域文化 (14.94,0.001);学习风格 (7.34,0.01);文化背景 (7.34,0.01);大融合

(7.34,0.01);吴楚文化 (7.34,0.01)

7 传承 13 0.986 2017

传承 (14.94,0.001);豆腐文化 (7.34,0.01);淮河治理 (7.34,0.01);非遗 (7.34,

0.01);互联网 (7.34,0.01)

8 研讨会 8 0.991 2011

研讨会 (8.22,0.005);双墩文化 (8.22,0.005);双墩遗址 (8.22,0.005);刻划符

号 (8.22,0.005);侯家寨 (8.22,0.005)

9

区域

文化

7 0.982 2008

区域文化 (9.12,0.005);姓氏 (9.12,0.005);历史名人 (9.12,0.005);淮河流域

(0.73,0.5);淮河文化 (0.65,0.5)

四、淮河流域文化的研究趋势及反思

研究分析突现词(即某时间段内被引频次陡

然增多的关键词)可以帮助了解某一领域所关注

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运行 CiteSpace软件,

在“ControlPanel”中“Burstness”(突现性)进行

参数设置(设置成0.4),得到具有高突现值的10

个关键词(图6)。

关键词“淮河 ”“安徽”“地域文化”“文化”突

现强度最大,分别为2.01、1.8、1.78和1.76;其

次是关键词“花鼓灯”“地域文化”“文化旅游”突现

较为明显,突现强度分别为1.66、1.63和1.4,最

后是关键词 “文化基因”“对外传播”“庙会”,突

现强度分别为1.39、1.33和1.33。

表5 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相关文献关键词突现信息

关键词 突变强度 开始年度 结束年度 1999—2023年

淮河流域 1.78 1999 2005

地域文化 1.63 2007 2012

文化 1.76 2008 2010

花鼓灯 1.66 2008 2010

淮河 2.01 2014 2016

安徽 1.8 2014 2019

文化基因 1.39 2015 2018

文化旅游 1.4 2017 2020

庙会 1.33 2018 2021

对外传播 1.33 2018 2021

表5显示,“文化旅游”“庙会”“对外传播”集

中在2017—2021年,体现淮河流域文化传播的地

方文化特色、文化传播的外向型趋势。关键词突

现的变化显示出淮河流域文化在2014年前是以

2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33页

“花鼓灯”“双墩遗址”等享誉海内外的文化遗产为

主要的文化传播切入点,2014年后相关研究以地

方文化特征、文化价值和文化基因等文化本体问

题为热点,淮河流域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和淮河

文化的国际传播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趋势。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直观展示了过去25年

间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热点、特征,发展脉络及未来

趋势,对今后淮河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以下启示

与反思。

(一)淮河文化因水结缘,文化传播要以水

为魂

在淮河流域的长期历史演进中,居民沿河而

居,依赖河流资源,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深厚

的水文化传统。大禹治水的实践反映了人类战胜

自然灾害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哲学的兴起,

反映了淮河人民与水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隋代

大运河的建设将淮河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紧密

联系,促进了淮河流域文化的繁荣。宋金时期黄

河的泛滥对淮河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淮河文化经

历了长期的衰退。淮河水患频发,虽然给当地人

民带来苦难,但也塑造了他们坚韧、勤劳和团结的

精神特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王家坝精

神\"丰富了淮河文化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随着“引江济淮、淮河入海”工程

的实施和生态发展理念的普及,淮河流域的生态

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文化和特色产业文化

的兴起。淮河治理史就是淮河文化的精髓与灵

魂,更是了解和探讨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透

镜[24]。淮河文化宣传牢牢抓住淮河流域水文化

主线,凝心聚力,提炼精髓,增强安徽文化的认同

感、归属感与号召力[25],对外可促进文化交流,取

长补短,为区域文化发展争取更广阔的空间与

平台。

(二)淮河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淮河文化历史悠久,如图4关键词共现图谱

所示,史前文化研究高频共现。在新石器时代,活

跃的淮河文化就已经在农耕文化、手工业技术进

步、社会阶层分化、精神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生活

和文字萌芽等方面为早期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

献[26]。此后,淮河流域文化在春秋起步期、秦汉

发展期、唐宋繁盛期和明清衰落期均对中华传统

文化的形成、发展、繁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

用[27],淮河流域促进了与周边地区多元文化的接

触、交流和融合[15]。正是淮河流域得天独厚的地

理位置、悠久的历史积淀、厚重朴实的人文传统和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兼容了各派思想文化,孕育

并影响了中华文明的思想与智慧[28]。然而,几百

年来淮河流域文化逐渐式微,“衰落”过程漫长,各

种原因纷繁复杂。时至今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

多模态传播技术蓬勃发展,振兴地方文化,传承文

化基因的呼声日益高涨,“淮河生态经济带”振兴

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推动淮河文化传播,全面振

兴区域特色文化只争朝夕,时不我待!

(三)淮河流域幅员广阔,文化振兴要群策

群力

淮河流域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5省

40个地级市,237个县(市、区)[29],文化振兴需要

跨地区、跨省份通盘考量,形成地区间促进文化发

展的联动机制,并通过定期举办论坛、创建研究基

地、发布专项课题的方式,打造全国性的淮河文化

发展智库,有力扩大淮河文化的国内影响。互联

网时代,网络消费愈来愈成为大众主流的消费方

式,各种媒介渠道所建构的消费主义文化成为了

人们形成临时性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30]。因此,

淮河流域区域文化的传播模式,可以主动顺应当

下的消费趋势,充分依托发达的信息传播渠道和

庞大的消费群体,积极扩大区域文化辐射范围。

此外,海外华侨也应是地方文化传播的中坚

力量。从关键词突现图谱可以看出,对外传播已

成为淮河流域文化传播研究的趋势与方向,实现

淮河流域文化的有效海外传播,必须要重视海外

华人社群,尤其是其中具有特定便利和优势的传

播主体所发挥的作用,确保跨文化传播融于日常

生活[31]。

(四)媒体技术快速迭代,文化传播转向全媒

体多模态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移动媒体和自媒体异军突起,其强大的渗透性和

快速的传播力是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同时,由

于地方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富含语言、音乐、舞蹈、

服饰、妆容、表演等信息要素,文化传播具有融合

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多模态性。地方文化传播也

正在由单纯被动的文本、图像展示转向多感官、高

互动、虚拟化的受众亲身体验。近年来,屡屡出

圈、成功圈粉的中原文化便是地方文化全媒体多

模态传播的成功范例。河南省深入挖掘其丰富的

历史文化资源,以全新的信息媒体技术呈现传统

文化,充分借力互联网社交媒体,陆续推出《唐宫

张亲青,樊继群:淮河流域文化研究追踪与未来研究反思 27

第34页

夜宴》《洛神水赋》等一系列承载中华文化的价值

符号和文化产品,让观众在饱览中原历史文化的

同时,真切地提升了对区域特色文化的认同感。

鉴于此,淮河流域文化也需要重视运用全媒体多

模态信息传播手段,在虚拟空间充分展现淮河文

化魅力。

(五)淮河文化产业先天不足,转型升级要提

速增效

文化产业,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生产,也即一

种文化行为[32]。由于各地经济历史条件和文化

发展理念不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也各不相

同。就产业政策而言,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

展以规范和引导为主,欠发达地区以鼓励和扶持

为主。从产业类型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

多集中在科技、专利、广告等,而经济欠发达地区

文化产业多集中在旅游、文化遗产等方面[33]。本

文关键词聚类(表4)显示淮河流域文化产业相关

研究仍以旅游文化管理、文化资源开发和遗产保

护为主,特色文化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文化产业科

技含量不足,成果转化率不高。在互联网时代,科

学技术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从而改变了文

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同时这些变化更加凸显

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因素,有效提升了文化产

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文化产业的

发展不应只满足于“乡土味”,还应落实在追求创

意上。淮河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积极探索丰富

特色文化资源的呈现形式,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的

富集资本和产业转移机遇,推进文化产业升级发

展,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新兴技术,不断优化产业规模和产业布局,将历史

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注重社会效益、经济

效益,提升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34]。

参考文献:

[1]陈立柱,洪永平.浅谈“淮河文化”概念[J].学术界,2006(4):

183-188.

[2]袁飞.深化和繁荣淮河文化研究的思考[J].阜阳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22(6):1-6.

[3]陈弘,李玮琦.产业扶贫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2,23(4):76-84.

[4]魏中京,储九志.以淮河文化为主题整合盱眙旅游资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230-232.

[5]李艳洁.淮河文化研究现状述评:以淮河流域地域文学为中

心[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1-113,132.

[6]杜红梅.基于地域文学的地域文化教育初探:以淮河流域文

学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6):146-148.

[7]李长中,杜红梅.“慢”的文化与“慢”的文学:以许辉的小说

集《人种》为中心的考察[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3(6):67-71.

[8]李艳洁.汉魏时期淮河流域作家群的分布及其文化阐释[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121-122.

[9]于立刚.略论淮河流域河南民歌音乐特征与文化成因[J].乐

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31(2):67-71.

[10]李艳洁.文化传播与淮河流域大禹神话传说探析[J].重庆科

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25-126,146.

[11]朱家席.孙悟空形象溯源与淮河文化[J].明清小说研究,

2013(3):93-105.

[12]张沭宁.淮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共生模式:以盱眙为

例[J].鄱阳湖学刊,2013(3):90-95.

[13]陈德琥.淮河文化的主体文化特质[J].学术界,2022(11):

106-118.

[14]陈雨璇.淮河文化的内涵特质与时代传承[J].黑河学院学

报,2022,13(11):173-175.

[15]吴海涛.论淮河文化的内涵特质[J].学术界,2021(2):5-15.

[16]梁家贵.新时期淮河文化的核心:王家坝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6.

[17]赵仁青.淮河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理论价值[J].安

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9-12.

[18]吕丽娜.皖北地区儿歌的音乐记忆溯源及其文化价值[J].绥

化学院学报,2021,41(9):107-108.

[19]樊继群.美国切诺基文化传播对淮河流域弱势文化外宣的

启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7(4):47-51.

[20]孙语圣.崇文与尚武:徽州与淮河民风文化之辨:基于长时

段的历史考察[J].农业考古,2019(1):229-235.

[21]虞和平.淮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关系研究之我见[J].学术界,

2020(2):109-114.

[22]吴媛媛.新时代背景下淮河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五河民歌

《摘石榴》的日译为例 [J].蚌埠学院学报,2021,10(1):

116-121.

[23]樊继群.淮河流域文化外宣翻译中的译者文化伦理意识建

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23(5):23-27.

[24]袁飞.拓展淮河文化研究的经度和纬度:兼论茨淮新河工程建

设研究[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6.

[25]张泽诚,方川.淮河文化提升安徽文化认同何以可能[J].阜

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7-23.

[26]陆勤毅,朱华东.淮河文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贡献[J].学术

界,2015(9):194-206,327.

[27]朱玉龙.关于淮河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J].安徽史学,2014(2):

153-161.

[28]陈德琥,孙斌,方孝坤.一体化发展引领淮河流域文化旅游产

业带状布局[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1,31(2):366-378.

[29]淮河流域基本情况[EB/OL].[2024-06-13].http://www.

hrc.gov.cn/main/lyjs.jhtml.

[30]袁哲,王洪飞.全球传播语境下的地方文化认同建构[J].学

习与实践,2019(7):127-132.

[31]吴昆.中国地方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基于北美潮汕文化

的个案考察[J].新闻界,2019(4):45-51.

(下转第35页)

2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35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11-22

[作者简介]李殿玉(1990—),男,中共韶关市委党校文化与统战理论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道事之间

———《淮南子》为学思想研究

李殿玉

(中共韶关市委党校 文化与统战理论教研部,广东 韶关 512028)

[摘 要]《淮南子》的作者群体的价值立场具有多元性,书中的为学思想因而具有矛盾的对立面。道家和儒家的两

组作者,皆重视对生存世界的认知,但因持有不同的价值立场,以不同的视域观察生存世界,形成了不同的认知,在应世

之策上产生了两种相异的“无为”观。

[关键词]《淮南子》;道;事;为学;无为

[中图分类号]B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029-07

《淮南子》一书融合诸子百家之思想,具有较

强的包容性,但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内容上,又具有

一定的矛盾性。关于“学”的认知,书中就有明显

的矛盾,有学者提出“《淮南子》有道家和儒家两组

作者,它的思想矛盾就来自两组作者的不同价值

立场”[1](P26)。

关于《淮南子》书中内容的矛盾性,刘安在《要

略训》所提出的作书之目的更应值得关注,其提出

“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

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虽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

繁然足以观终始矣”[2](P851),可见刘安著书目的之

宏阔。同时,刘安提出自己的担忧,即“总要举凡,

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大宗,惧为人之惽惽然弗能

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离本就末

也”[2](P851),“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

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2](P851)。《淮南子》

所追求的是言道以与化游息,言事以与世浮沉,其

中蕴含了“道”和“事”不可偏废的思想,尤为重要。

《淮南子》作者因为价值立场不同,以道和事

两种不同的视角,观察同一时空背景,而形成了不

同的认知,进而产生了不同的追求。以道的视角,

《淮南子》所追求的是“执道要之柄,而游于无穷之

地”[2](P12),提出“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

推之”[2](P12),主张学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

也”[2](P79),而反对俗世之学;以事的视角,《淮南

子》回归生活世界,提出“莫得无为”[2](P766),重视

“服习积贯”[2](P788),认为学乃“人之砥锡”[2](P784),

长期努力学习“有缉熙于光明”[2](P790)的效果,极

为重视学习。

道与事,体现不同的价值,故有学者提出“当

刘安及其宾客们,驰骋于观念的世界时,自然进入

到老庄的分野。当他们面对着现实世界时,便不

知不觉地进入到儒家的分野”[3](P122),产生此种差

异的原因在于“老庄哲学超越无滞,可以构造玄妙

的精神境界;儒、法的理论涉俗应时,可以提供治

国安邦之策”[4](P194)。刘安及其宾客基于不同的

价值立场,以两种不同的视角观察同一生存世界,

所关注的对象有异,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形成了不

同的应世之策,在为学观上有着鲜明的表现。

一、学之背景:衰世

《淮南子》一书的主导者刘安,身份特殊,其对

现实生存处境有着深刻的认知,提出体道者系于

世的思想。同时,《淮南子》一书的作者群体中,较

有影响的为儒道二家,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虽有差

第36页

异,却都蕴涵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寻求变革。

(一)体道者系于世

淮南王刘安因为现实生存世界的困境,认识

到“世治则愚者不能独乱,世乱则智者不能独

治”[2](P91),提出了“体道者系于世”的思想。《俶真

训》通过一挠而浊盆水的例子,论证“人神易浊而

难清”[2](P89),认为“盆水在庭,清之终日,未能见眉

睫;浊之不过一挠,而不能察方员;人神易浊而难

清,犹盆水之类也,况一世而挠滑之,曷得须臾平

乎”[2](P89),认为一盆清水,使之由清变浊,不过一

挠;而自我的神志就像盆水一样,受到整个外在世

界的干扰,很难保持清醒的状态。其又提出“夫鸟

飞千仞之上,兽走丛薄之中,祸犹及之,又况编户

齐民乎”[2](P91),由鸟兽遭遇祸患的不可避免性,推

及现实生活中的人,“体道者不专在于我,亦有系

于世矣”[2](P91)。编户齐民乃汉代的户籍制度,具

有强烈的现实色彩,道尽了作者对现实处境的无

奈之情,只能“以言慕远世也”[2](P93)。

(二)世乃衰世

《淮南子》将现实生存世界描述为“衰世”。

《庄子·马蹄》提出:“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

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

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夫至德之世,同

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

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

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

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

……道德不废,安 取 仁 义! 性 情 不 离,安 用 礼

乐”[5](P334)。书中描述了至德之世无知无欲的素

朴之状,同时批判圣人推崇仁义礼乐而导致天下

相疑、相分,并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废道德、离

性情。

《淮南子》受《庄子》影响颇多,王叔岷在《淮南

子与庄子》一文中,指出“淮南王刘安乃精习庄子

者。……淮南子一书,其关涉庄子,亦至深且巨

……全书明引庄子之文仅一见,……暗用及发明

庄子之文则极多”[6](P65)。《淮南子》在《庄子》的基

础之上,对现实的生存之世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

明确提出了“世之衰”的演变过程。《淮南子·俶

真训》中描述了“至德之世,……当此之时,莫之领

理,决离隐密而自成,浑浑苍苍,纯朴未散,旁薄为

一,而万物大优,是故虽有羿之知而无所用之。及

世之衰也,至伏羲氏,……其德烦而不能一。乃至

神农、黄帝,……治而不能和下。栖迟至于昆吾、

夏后之世,……而性命失其得。施及周室之衰,

……而巧故萌生。周室衰而王道废,……于是万

民乃始慲觟离跂,各欲行其知伪,以求凿枘于世而

错择名利。是故百姓曼衍于淫荒之陂,而失其大

宗之本”[2](P76)。《淮南子》在此处关于历史发展进

程的论述,表现为历史退化论,大致可分为五个阶

段,即至德之世“有羿之知而无所用之”;伏羲氏

“德烦而不能一”;神农、黄帝“治而不能和下”;昆

吾、夏后之世“性命失其得”;终至周室之衰“巧故

萌生”,具体表现为“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

道而议,分徒而讼”,导致“失其大宗之本”。从这

一过程,可以看到人类自我道德的弱化,而引起现

实生存世界的混乱。《淮南子》的总结为“夫世之

所以丧性命,有衰渐以然,所由来者久矣”[2](P79)。

《淮南子》中的儒家学者,同样不认可现实生

存世界,主张通过变革,以提升生活质量。《泛论

训》中描述了“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其

德生而不辱,予而不夺,天下不非其服,同怀其德。

当此之时,阴阳和平,风雨时节,万物蕃息,乌鹊之

巢可俯而探也,禽兽可羁而从也”[2](P506)的样态,

对古者的生存状况颇为赞美,却提出了“岂必褒衣

博带,句襟委章甫哉”[2](P506)的疑问。其所作的回

答则侧重于人类改造外在生存世界,认为“古者民

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蛰

蚊虻。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

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2](P507),

最终得出“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

备,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常故不

可循,器械不可因也,则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

矣”[2](P509)。儒家群体同样崇敬古者之世,赞美初

始人类素朴的在世观,及人与外在自然世界的和

谐相处的状态。但他们从自身生存需求出发,则

主张人类社会需要凭借自身的力量改造自然世

界,以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因而主张现实生活世

界的法度亦可变革。

《淮南子》关于为学的思想多来源于儒道两

家,两家都对现实生存有着自成体系的认知,因其

立场和关注的对象不同,虽然对现实生存世界的

认知存在差异,却都对现实生存世界存在不满,寻

求变革是共识。

二、应世之策:两种“无为”观

《泛 论 训》提 出:“圣 人 所 由 曰 道,所 为 曰

3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37页

事”[2](P516),《淮南子》的作者群体所生存的时空背

景是一致的,但因价值立场不同,他们以不同的视

角,即“道”与“事”观察同一时空背景,形成了不同

的应世之策———两种“无为”。胡适将其总结为

“一是纯粹自然的演变,而一切生物只能随顺自

然;一是在自然演进的历程上,生物———尤其是人

类———可以 自 动 的 适 应 变 迁,甚 至 于 促 进 变

迁”[7](P138),在世界演变的过程中,对人类在其中

的作用持不同的立场。

(一)道家之“无为”———物固将自化

《原道训》中的道家以“执道要之柄,而游于无

穷之地”[2](P12)为目的,认为“天下之事,不可为也,

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

之趣”[2](P12),指出“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

无功”[2](P18),提出“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

焉”[2](P22),最终得出了“达于道者,反于清静;究于

物者,终于无为”[2](P24)的认知。概言之,道家的

“无为”思想是以道为根本,主张尊重万物本来的

天性,强调无为,反对人为。

《庄子·秋水》提出了天与人的区分,即“牛马

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5](P590)。

《淮南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提出了“所谓天

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

谓人者,偶差智故,曲巧伪诈,所以俯仰于世人而

与俗交者也。故牛岐蹄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

天也。络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2](P24),明确

指出天“未始有与杂糅者”,人“俯仰于世人而与俗

交者”,而《原道训》则主张“不以人滑天”[2](P25),即

尊重万物的天性,反对人为,强调无为。

《原道训》提出“究于物者,终于无为”[2](P24),

其“无为”思想与“物”有着重要的关系。《淮南子》

对于“物”的认知与人相关,即“人生而静,天之性

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物至而神应,知之动

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诱于

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2](P13),此段文字对自

我认识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可见与“物”相关

的阶段非自我之本然阶段,乃“感而后动”之后的

阶段。此一阶段“物”进入主体认知的世界,主体

“神应”“知动”而“好憎生”。《原道训》的“无为”思

想进入了个体的认知世界之中,所追求的却是“漠

然无为而无不为”[2](P28),其对“无为”“无不为”所

作的解析富有道家色彩,即“所谓无为者,不先物

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2](P28)。“不先

物为”“因物之所为”强调的是人要顺物之性,忽略

了外在社会以及人的能动作用,正如《庄子》中所

主张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

不移,何为乎? 何不为乎? 夫固将自化”[5](P585),

故而荀子批判“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8](P393)。

(二)儒家之“无为”———通而无为

《淮南子》书中的儒家群体解读“无为”,强调

人顺应万物之性,而推动万物的变化,在此过程

中,自我生命亦得到升华。质言之,即人类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与此相伴随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

《要略训》在概括《修务训》之主旨时,提出了“人之

于道未淹,味论未深,见其文辞,反之以清静为常,

恬淡为本,则懈堕分学,纵欲适情,欲以偷自佚,而

塞于大道也”[2](P858),人们并没有根本的领悟道,

仅仅根据字面意思而妄为,导致不通于道。其中

着重点出了“通而无为也,与塞而无为也同。其无

为则同,其所以无为则异”[2](P858),两种“无为”概

念,看似相同,而为什么“无为”却是不同的。所以

《修务训》重在“为之浮称流说其所以能听,所以使

学者孳孳以自几也”[2](P858)。

《修务训》开篇即指出不认可道家的“无为”主

张,提出“‘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

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

然”[2](P766),并举例论证,“‘若夫神农、尧、舜、禹、

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

则莫得无为,明矣。……此五圣者,天下之盛主,

劳形尽虑,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2](P766)。通过五

位圣人的事迹,强调他们改造外在自然世界和调

整人类社会秩序,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论证

“莫得无为”的观点。同时指出“且夫圣人者,不耻

身之贱,而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

穷。是故禹之为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汤旱,以

身祷于桑山之林。圣人忧民,如此其明也,而称以

‘无为’,岂不悖哉”[2](P770)。圣人为了道行而民

安,不惜损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忧民如此,而以

“无为”称之,乃荒谬之说。《修务训》不认可道家

所主张的“无为”,主张“莫得无为”,并论证道家所

主张的“无为”乃荒谬之言。

《修务训》对《淮南子》书中道家群体的“无为”

概念进行批判,却又提出了一种儒家式的“无为”

概念。《修务训》首先强调人为的重要性,提出“夫

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

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2](P772),强调在

李殿玉:道事之间 31

第38页

万物的发展变化中,人类参与的促进作用;反之,

如果“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

后稷之智不用”[2](P772),人类社会的发展将陷入停

滞。由之而提出“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

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

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

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2](P773),对

“无为”进行一种崭新的解读,人的私志嗜欲不应

该扰乱公道正术,应该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根据

不同的资质而建立功业,权衡万物本来的趋势,无

理的要求不应该被容纳,事业成功而不自我夸耀,

立下功劳而不要名声;同时反对“感而不应,攻而

不动”的“无为”观。概言之,儒家群体的“无为”

观,强调人在万物发展变化中,应该遵循万物的固

有规律和社会的公共价值,发挥人类的能动性,促

进万物的发展变化,使之有利于人类自身。《修务

训》也提出“若夫以火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

自然,故谓之有为”[2](P773),将人类仅凭己意,而违

背万物固有规律的行为,称之“有为”。可见,儒家

群体的“无为”观,虽重视万物的天性,但其同样重

视社会公共价值,并主张以此为基础发挥人的作

用,以更好的促进万物的发展,以利于人类自身。

他们所反对的“有为”,实则是违背万物天性和人

类认知的乱作为。

《淮南子》中的道家群体,将“无为”定义为“不

先物为”,同时“因物之所为”达到“无不为”,而反

对“人为”。儒家群体,则重新解读“无为”,主张人

类应该遵循万物的固有规律和社会公共价值,以

此为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万物的发展

变化。《主术训》提出“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

也,以言其莫从己出也”[2](P355),可以更好的区分

两种“无为”观,“无为”非“凝滞而不动”,而是“莫

从己出也”,即事物的发展变化与自我没有关系。

两种“无为”观,根本的区别在于自我在事物的发

展过程中是否起作用,由之产生两种不同的应世

之策。

三、达天性与人之砥锡

《淮南子》作者中的道家和儒家基于不同的视

域,在为学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道家以“道”

为根本价值,主张回归人的天性,反对过多的人

为,希 望 通 过 为 学 “以 返 性 于 初,而 游 心 于 虚

也”[2](P79),即学习不是为了增加知识,而是回归自

我的天性。儒家群体则重视为学的价值,指出“弃

学而循性,是谓犹释船欲蹍水”[2](P782),认为学乃

“人之砥锡”[2](P784),通过对外在知识的长期学习,

即“服 习 积 贯”[2](P788),达 到 “学 有 缉 熙 于 光

明”[2](P790)的效果。

(一)学以“达天性”

道家对待为学的态度整体上是否定的,《淮南

子》中的道家群体在此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发挥。

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9](P127),指出了知识

是日积月累的,但为道是日益减少的,二者所追求

的内容不同,但老子更加关注的是道。《庄子·养

生主》所提出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

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5](P115),

道出了人们在求知中所面临的困境,即认知主体

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认知的对象是无限的,追求知

识只会使自己疲惫不堪。因此,老庄在为学观上

多持批判的态度,老子更加注重对“道”的追求;庄

子则区分了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认为主体过分

的追求外在知识会使自我疲惫不堪。

《淮南子》中的道家群体以道为准则,在《齐俗

训》中论述了道的重要性,认为“通于道者,如车

轴,不运于己,而与毂致千里,转无穷之原也。不

通于道者,若迷惑,告以东西南北,所居聆聆,一曲

而辟,然忽不得,复迷惑也”[2](P441),所以主张“体

道反性”[2](P442),即感悟道,回归自我之天性。《淮

南子》对自我天性的认知是“人生而静,天之性

也”[2](P13),但与外在世界的接触中,却迷失自我,

即“久湛于俗则易。易而忘本,合于若性。……人

性欲平,嗜欲害之”[2](P423),解决之策在于“遗物而

反己”[2](P423),即舍弃外在之物欲,回归自我的天

性。以上论述,反映了书中道家群体的为学观,他

们主张“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

也。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漠

也。若夫俗世之学也则不然,擢德搴性,内愁五

藏,外劳耳目,乃始招蛲振缱物之豪芒,摇消掉捎

仁义礼乐,暴行越智于天下,以招号名声于世。此

我所羞而不为也”[2](P79),“圣人之学”和“达人之

学”乃道家群体认可的为学观,同时批判了他们所

反对的“俗世之学”,清晰的显现出他们对于“学”

的态度。

道家群体的为学观,主张回归自我之天性,反

对俗世之学———迷失于外在世界而损伤自我。这

与对世界的认知有着较大的关联,他们认为至德

之世,自我与外在世界和谐相处,自我的天性得以

3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39页

自由发挥。但所面对的现实生存世界则是“巧故

萌生”,他们主张“无为”,反对人为。故认为学习

不在于增加外在的知识,而应该回归自我的天性。

此种观点在《吕氏春秋》已有论及,如“故凡学,非

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

善学”[10](P93),学习的目的不是为自己增加什么,

而是重回自我的天性,能够保全自我的天性,不使

之受损害,就是善于学习。他们大力批判俗世之

学,最终指向了儒者。《精神训》中批判“衰世凑

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其情,以与世

交,故目虽欲之,禁之以度;心虽乐之,节之以礼

……外束其形,内总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

之情,故终身为悲人”[2](P288),而赞赏达至道者“理

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

而忘 贫 …… 故 纵 体 肆 意,而 度 制 可 以 为 天 下

仪”[2](P289),“衰世凑学”和“达至道者”描绘了儒道

不同的为学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在这种

认知下,进而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儒者,《泛

论训》提出“王道缺而《诗》作,周室废、礼义坏而

《春秋》作。《诗》《春秋》,学之美者也,皆衰世之造

也,儒者循之以教导于世,岂若三代之盛哉! ……

夫道其缺也,不若道其全也”[2](P513),认为儒者所

遵循的《诗》《春秋》都是因为王道缺失而作,产生

于衰世,无法代表三代之盛。由此可见,他们反对

儒者所主张学习的具体内容,认为问题的症结在

于“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

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2](P309)。为了反对儒家

的为学观,道家学者甚至不惜直指孔子及其弟子,

提出“夫颜回、季路、子夏、冉伯牛,孔子之通学也。

然颜渊夭死,季路菹于卫,子夏失明,冉伯牛为厉。

此皆迫性拂情而不得其和也”[2](P289),可见在为学

问题上,儒道两大作者群体的矛盾之尖锐。

(二)学乃“人之砥锡”

《淮南子》中的儒家作者群体强调为学的重要

性,在《说山训》中提出“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

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

源。不通于学者若迷惑,告之以东西南北,所居聆

聆,背而不得,不知凡要”[2](P650)。此段文字与《齐

俗训》论道的文字,形式相似,内容相异,双方在明

知对方立场的情况下针锋相对。《淮南子》中,儒

家学者的为学观集中展现在《修务训》中。《修务

训》提出了儒家的“无为”,强调人在万物发展中参

赞化育的作用。儒家学者认为,人虽“志不忘于欲

利人”[2](P774),但人自身的能力却是有限的,有提

升的空间,此即需要学的助力。《修务训》的主要

内容多来源于《荀子》,重视教的作用,提倡“假于

物”[8](P4),强调“服习积贯”[2](P788),认为学乃成人

之道。

《修务训》对“非学者”进行批判,强调“教”的

重要性。以马为例,提出“其形之为马,马不可化;

其可驾御,教之所为也”[2](P777),马之形体乃天成,

是不能改变的,但马通过训练而可以驾御。继之

而提出“马,聋虫也,而可以通气志,犹待教而成,

又况人乎”[2](P777),由马通过教而可驾御,论证人

通过教育,亦可成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

教的对象,认为“不待学问而合于道者,尧、舜、文

王 也 ”[2](P778) “贤 师 不 能 化 者,丹 朱、商 均

也”[2](P778),而“上不及尧、舜,下不及商均……此

教训之所谕也”[2](P779),即教的对象为“上不及尧、

舜,下不及商均”的人。同时,提出了“言者,齐于

众而同于俗”[2](P780)。“非学者”的观点则是“不称

九天之顶,则言黄泉之底,是两末之端议,何可以

公论乎”[2](P780),即否定“为学”是极端的观点,不

能代 表 大 多 数 人。人 的 认 知 应 该 “以 大 氐 为

本”[2](P780)“以多者名之”[2](P781),如果没有圣贤的

天资和才能,却“欲弃学而循性”[2](P782),就像“释

船欲蹍水”[2](P782)。最终提出了“夫学,亦人之砥

锡也。而 谓 学 无 益 者,所 以 论 之 过”[2](P784)的

立场。

在为学的具体方法上,《修务训》主张“假于

物”[8](P4),强调“服习积贯”[2](P788)的重要性。《荀

子》提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

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物也”[8](P4),即人并非具有天赋异常的能力,只是

善于借助外物;《修务训》中提出了“知者之所短,

不若愚者之所修;贤者之所不足,不若众人之有

余”[2](P784),强调自我能力之有限,要借助他者成

就自我。世间的众多生物 “爪牙虽利,筋骨虽

强”[2](P786),却“不免制于人”[2](P786),原因在于“知

不能相通,才力不能相一”[2](P786),而根源在于“各

有其自然之势,无禀受于外,故力竭功沮”[2](P786),

即没有从自我之外获取助力,仅凭己力而导致失

败。书中通过对六位贤者的论述,指出“万物至

众,而知不足以奄之”[2](P787)的现实困境,即世间

之物非常多,自我的智力不足以驾驭之。然而现

实却是“周室以后,无六子之贤,而皆修其业;当世

李殿玉:道事之间 33

第40页

之人,无一人之才,而知其六贤之道者何”[2](P787),

即周代之后,世人没有六位先贤的才能,却能从事

他们的工作;现实中的人,达不到六位先贤中任何

一个的才能,却能懂得六位先贤的道,原因在于

“教顺施续,而知能流通”[2](P787),最终得出了“学

不可已,明矣”[2](P787)的认知。《荀子》提出“不积

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8](P8),

强调积累的功效。《修务训》中有相似的论证,如

自然界的“生木之长,莫见其益,有时而修;砥砺靡

坚,莫见其损,有时而薄。藜藿之生,蠕蠕然日加

数寸,不可以为栌栋;楩柟豫章之生也,七年而后

知,故可以为棺舟”[2](P805);人类社会亦是如此,

“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

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使未尝

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

指”[2](P788),原因在于“服习积贯之所致”[2](P788)。

盲人虽然不能分辨白昼和黑夜,但是经过长期练

习,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却可以熟练的弹琴;

不通音律的人,即使视力非常好,却不能弹奏乐

曲。《淮南子》强调求知过程中积累的作用,引用

《诗经》“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2](P790),以说

明此意。《泰族训》中的“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

穷,曩不知而今知之,非知益多也,问学之所加

也”[2](P839),同样强调在为学中,日积月累的重要

性,纾解了 《庄子》中 “吾生也有涯,而 知 也 无

涯”[5](P115)的困境。

在为学的内容上,强调系统性、实用性。《说

山训》提出了为学的系统性,即“欲学歌讴者,必先

徵羽乐风……此皆学其所不学,而欲至其所欲学

者”[2](P658),通过全面的准备,才能获得所欲学的

知识。《说林训》则主张为学的实用性,即“人莫欲

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

人,急所用也”[2](P675),人们所学的知识,应该能够

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泰族训》既提出了为学的

内容,也指出了为学可以达到的效果,“故不学之

与学也,犹喑、聋之比于人也。凡学者能明于天人

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

可谓知略矣”[2](P840)。

《淮南子》中的儒家群体虽重视为学,认为主

体应该通过学以提升自我,但已经注意到认知主

体的差异性,提出“君子有能精摇摩监,砥砺其才,

自试神明,览物之博,通物之壅,观始卒之端,见无

外之境,以逍遥仿佯于尘埃之外,超然独立,卓然

离世,此圣人之所以游心。若此而不能,闲居静

思,鼓琴读书,追观上古,及贤大夫,学问讲辩,日

以自娱,苏援世事,分白黑利害,筹策得失,以观祸

福,设仪立度,可以为法则,穷道本末,究事之情,

立是废非,明示后人,死有遗业,生有荣名。如此

者,人才之所能逮”[2](P788),“圣人之所以游心”与

“人才之所逮”代表了两种不同主体的所采取的为

学方式。此两种方式,回答了《要略》中所提出的

“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

则无以与化游息”[2](P700),而达到了言道以与化游

息,言事以与世浮沉的目的,展现了刘安应对儒道

纷争的一种对策,也是对自我精神世界与生存世

界的一种调适。

四、结 语

人们生存的时空环境是唯一的,但主体从中

获取的认知结果却是多样的,原因在于主体独特

的价值立场,以及由此立场所产生的视域。质言

之,主体拥有自身独特的价值立场,由此产生了不

同的视域,决定了主体所感知到的世界是相异的。

与此相伴随的则是,不同的应世之策。《淮南子》

一书中就存在着不同价值立场的作者群体,他们

以不同的价值立场,观察同一时空背景,因自身独

特的视域,获得了自己需要的认知,并由此而产生

对于生存世界的应对之策。

《淮南子》书中关于为学思想的矛盾面相,根

本原因在于价值立场不同。刘安汇聚不同立场的

作者著书,展现了刘安开放包容的价值立场及其

融会贯通的追求。书中对不同价值立场的包容,

看似矛盾,实则是一种张力,赋予《淮南子》一书更

伟大的意义。这与刘安独特的生存困境有关,其

有治世之志且有治世之才,但是诸侯王的身份既

是优势,也是掣肘。一方面,他可以延揽人才,著

书立说;另一方面,其治国之雄才大略大多只能在

其治下的淮南国得以施展,难以在西汉全境推行。

故而,刘安寻求在道事之间的平衡,言道以与化游

息,在精神的世界中驰骋;言事以与世浮沉,回归

生活世界,为刘氏寻求治国安邦之策。

参考文献:

[1][汉]刘安.淮南子[M].陈静,解读.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

社,2021.

[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

局,1989.

[3][日]谷中信一.先秦秦汉思想史研究[M].孙佩霞,译.上海:

3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41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

社,1987.

[5]庄子集释:全四册[M].[清]郭庆藩,辑.王孝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61.

[6]王叔岷.庄学管窥[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胡适.胡适全集:第六卷[M].季羡林,主编.合肥:安徽教育

出版社,2003

[8]荀子集解[M].[清]王先谦,注.沈啸寰,点校.北京:中华书

局,1987.

[9]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

中华书局,2008.

[10]吕氏春秋 [M].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

局,2009.

BetweenDaoandMatter

———AStudyontheThoughtofLearninginHuainanzi

LIDianyu

Abstract:ThediversityofvaluesheldbytheauthorsoftheHuainanzileadstothecontradictionofthethoughtof

learninginthebook.BoththeTaoistandConfucianauthorsoftheHuainanziattachgreatimportancetothecognitionof

theworldofexistence,buttheyinterpretitindistinctways,whicharederivedfromdifferentvaluesandhorizonsaround

thisconception.Basedonthis,thetwogroupsofauthorsmaintaindifferentcognitionoftheroleofmaninthedevelopmentofallthings,andproducetwodifferentviewsof“non-interference”inrespondingtotheworld.Itisthevariousvaluepositionsandhorizonsthatformdifferentconceptionsandwaysofengagingwiththeworld,whichleadstotheoppositionofthethoughtsoflearning.

Keywords:Huainanzi;Dao;matter;OntheThoughtofLearning;non-interference

?????????????????????????????????????????????

(上接第28页)

[32]李玲,刘壮.地方文化产业制度构建的背景与内容[J].民族

艺术研究,2011,24(4):105-110.

[33]黄韫慧,贺达.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演进与“十四五”优化策略

[J].南京社会科学,2022(1):164-172.

[34]武宜娟.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J].学术交流,

2012(8):144-147.

ResearchReviewandProspectReflectiononDomesticStudyof

TheHuaiRiverValleyCulture(1998—2023)

ZHANGQinqing,FANJiqun

Abstract:EmployingCitespacevisualanalysissoftwareandselectingtherelevantliteratureonthe HuaiRiver

Culturalstudies(1998—2003)CNKIasthedatabase,thispaperconductsstudiesonauthorsandresearchinstitutions,

drawingavisualknowledgemapofkeywordscooccurrenceclustersandtimelineoftheHuaiRiverValleyCultureresearch.Thepaperreviewstheresearchhistory,sortsoutlogicconnectionsoftheresearchandexploresthefutureresearchtrends,aimingtooffersomeinspirationsfortheupcomingin-depthstudyoftheculture.Thestudyshowsthe

HuaiRiverValleyCultureresearchcanbedividedintothreephases,namelyinitiation,rapidprogressandconsolidation.

Theresearchhotspotsareconcentratedonnatureandfeatureanalysis,culturalresourcesdevelopmentandregional

culturalindustrydevelopment,andthefuturestudywillbefocusedoninnovationonculturalcommunicationmode,localizedculturaldevelopment,culturalidentityenhancementandsustainablequalitydevelopmentofculturalindustry.The

communicationoftheHuaiRiverValleyCulturerequiresfurtherexpansionofthecommunicatorgroup,greaterroleoflocaluniversitiesinculturalcommunication,betteruseoftheinternet-basedinformationtechnology,goodbalanceofculturalconsolidationandcommunicationaswellasmoretechnologicalsupporttotheculturalindustrydevelopment.

Keywords:theHuaiRiverValley;theHuaiRiverCulture;visualanalysis;culturalcommunication

李殿玉:道事之间 35

第42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4-03-08

[基金项目]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

(2020szzx10)。

[作者简介]谢振安(1964—),男,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学;张冠军

(2001—),男,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学。

农业生产大托管背景下优化“农管家”服务路径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

谢振安,张冠军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为解决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土地撂荒、“非粮化”、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安徽省淮南市在全国

首创了“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文章运用SWOT分析等方法,探寻其模式背后起到支撑作用

的农业服务公司———农管家所处环境、所起作用、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表明,农管家在成本、技术、效益、推广几方面

有显著优势,但在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应坚持党建引领,重视人才培养,健全托管体系,加强

政府监督,探索有效发展路径。

[关键词]农业生产托管;土地托管;农管家;农业服务;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036-07

一、引 言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土地包干

到户,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大包

干”;2003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

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

变———“大流转”;2017年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

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

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对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

管提出明确要求———“大托管”。农村土地问题作

为农民的生计问题始终是国家密切关注的头等大

事,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2023年,《中共中央 国

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

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

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

等社会化服务,鼓励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促

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1]。2024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的意见》强调:“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

营体系[2]。复制推广农业生产先进的技术模式,

打造示范点建立行业公认、适用广泛、引领力强的

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

高质量发展,是当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着

力点。

近年来,由于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频发、农产品

市场价格走低,淮南市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业

生产老龄化、兼业化问题凸显,土地撂荒较为严

重。与此同时,新型农业主体贷款难、贷款贵、抗

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淮南市在全国首创

了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简称“221”)为主的

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3],并被国家农业农村部

以正式文件向全国推广,并给予高度评价———“全

国托管看安徽,安徽托管看淮南”[4]。其中,淮南

农业生产大托管将安徽农管家农业服务公司(以

下统称为农管家)引入农业托管产业链作为托管

服务主体,显著提升大托管的市场竞争力与抗风

险能力,有效推进托管各主体间的资源共享与优

第43页

势互补,实现产业增值增收。充分发挥农业服务

公司等服务主体在农业托管主体中的协同作用,

成为当下提升农业生产大托管成效的有效路径。

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关于农业托管服务的研究

农业生产托管始终处于动态发展演进的过程

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土地、资

金、设备等基本生产要素逐渐聚集,越来越多的农

户和托管主体相继进入农业产业链中并进一步集

中。为应付越发复杂的市场分工和交易,延长农

业产业链条,构建更加完善且多主体、全方位、高

协同的农业产业联合体,托管服务主体进入其中

发挥各主体间的协同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5]。

Akudugu等认为农业生产服务可以帮助解决农

业发展中资金匮乏、劳动力缺乏、风险抵御能差等

一系列问题,达到降低交易成本、增长农户收入,

以及保证粮食安全的效果[6]。国内学者同样对农

业生产托管的机制、作用等进行了诸多详细深入

的研究。刘新智等指出,农业服务规模化经营促

使大量专业农业服务组织的产生,并通过合同等

形式为农业生产提供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等全方

位服务[7]。莫秀蓉等详细阐述了农业服务主体对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提升作用[8]。狄书

非等发现农业服务主体在推动农业附加值的升值

上有着巨大优势[9]。李忠旭等认为农业新型服务

组织对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管理,以及农业生产托

管的有效供给都起到了促进作用[10]。由此可见,

农业托管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

农业现代化,还优化了各主体间的效益分配,有利

于实现多方共赢。

(二)关于托管服务形式的研究

随着农业生产托管的逐步发展,托管服务组

织的类型、模式、业务范围不断发展演变,并逐步

衍生出龙头企业、专业农服公司、农业合作社等各

类托管服务组织,以及全托管、半托管、订单式托

管、菜单式托管等多样化的托管模式[11]。不同的

托管服务组织在业务范围、业务能力、优势区间等

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可以为家庭经营的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产业化经营

服务[12],在生产效率以及资金方面占据优势,在

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13];相对于中小型生

产经营主体,往往具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及更低的

贷款门槛[14],但可能会局限于地区经济发展难以

辐射到多数地区。相较于农企与小农户,联合社

耦合性更高,容易建立托管服务信任机制[15]。因

此,地区间根据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基

础设施条件及生产组织经营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

后,引入不同的农业服务主体,并采取因地制宜、分

类实施的托管策略能够更好的发挥地区优势。

(三)关于农业托管服务公司的实践探索

由于地区间生产经营能力与社会化服务能力

不尽相同,因此地区间农业托管服务公司所提供

的服务也具有一定差异。如黑龙江地貌广阔,农

业资源富集,但耕地分散化、碎片化长期滞碍粮食

亩产提高。为此,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

司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统筹整合

小农场,推广高产的栽培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以田间管理与农机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以完善

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为核心、以科学的农业生产

科技体系为保障的“北安模式”[16]。四川省农业

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地势复杂、良种推广难的

情形。为此,四川中化农业实行“大包干”式的全

程托管模式,坚持“产业振兴、良种先行”,围绕线

上线下相结合、农业托管一站式服务的“智慧农

业”平台,为农户的选种施肥等农业活动进行智能

化服务与保障[17]。山东济宁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单一,农户收入水平较低,农业经济发展不均。为

此,济宁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主推分类管理,依

据农户的不同情况采用多类型托管方式,再以技

术为支撑实行 “订单式”服务,并逐步拓展非托管

服务链条,通过对部分经济较好、有撂荒隐患区域

试点,再逐步推广,形成可复制的“粮好模式”[18]。

综上,农业服务公司可以集中土地、资金等土

地要素,为农业生产托管提供生产性服务,提高土

地收益。然而,当前供给侧的专业服务公司发展

尚未成熟,需求侧的农户在土地托管服务上倾向

选择农村合作社进行托管,致使农业服务公司和

其他服务机构的市场需求受限,难以形成健康多

元的托管服务市场。

三、关于农管家农服公司的SWOT分析

运用SWOT工具对现阶段农管家所处的环

境进行分析,明确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存在的优

劣势,以便更好地掌握其具体的应用场景,为农业

生产托管在转型的道路上提供更好地指导作用。

(一)机会分析

1.政策持续支持

近年来,伴随着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与社会

谢振安,张冠军:农业生产大托管背景下优化“农管家”服务路径研究 37

第44页

化服务的不断深化认识,国家对农业生产托管的

政策与经济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中央财政部

在2017年设立了以支持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

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财政专项。“2017—2021年,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10亿元,支持农业生产托管

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19]。鼓励发展农业服务

主体与支持农业生产服务的部分政策,详见表1

鼓励农业服务相关政策一览表。

表1 励农业服务相关政策一览表

日期(年-月) 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

2017-08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加快培育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大力开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农

业生产性服务

2018-09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

2019-01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

见》

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一家一户提供全程社会

化服务

2020-04

《关于组织开展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试点工作的通

知》

积极引导组织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注册农服平台,并

发布服务信息

2021-02 《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

引导各类相关财政补贴支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

广全程式、菜单式服务模式

2022-01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

2023-01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

2.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

移,农村土地非农化、非粮化的问题凸显。据国家

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几年的农民工数量整体呈持

续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此外,农民工的平均年

龄与高学历占比持续走高,这意味着更多高阅历

高学历的农民流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部分中

老年人为谋求更高的收入,放弃种田或无暇顾及

种田而不断向城市转移,致使劳动力兼业化现象

严重。一方面使得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质

量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导致土地种植服务需求

增加,如何更加有效利用闲置土地成了问题,传统

单一的托管方、合作社提供的土地非常有限,往往

局限于技术支持使得托管服务效果不佳,这代表

高质高效的土地托管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图1 农民工规模与增速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xxgk/

sjfb/zxfb2020/202204/t20220429_1830139.html)。

(二)威胁分析

1.农户意向低

根据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公布的2022

年全国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去向构成情况(图

2),近一半的耕地流转去向为农户,农村间闲置土

地的流转去向主要为邻里;选择企业与合作社的

占比为30.6%,仅占不到1/3,说明总体而言土地

托管还未普及,更多为小农户间的土地经营权转

让。此外,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农

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情况,笔者统计出签订流转

合同的耕地面积占流转耕地总面积的70.07%① ,

近1/3的面积没有签订合同。政策风险认知和契

约风险认知对农户土地托管决策具有明显的负向

效应,如土地托管相关政策知晓度低,契约约束力

度不足和农户对土地托管机构信任度低等因素都

会抑制农户参与土地托管,影响土地托管服务的

开展。因此,在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偏低及相关托管知识缺乏的情况下,保守的思想

和较低的新事物接受能力都使农业社会化服务在

农村的开展受到一定阻碍。

2.人才资源稀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

键在干。”[20]。推动乡村振兴,人才不可或缺。

“221”大托管模式是为实现乡村振兴走出的创新

之路,需要人才的支持,尤其是一些管理型的、具

备良好技术素养、对乡村发展密切关注的人才。

3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45页

图2 2022年全国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去向构成图

资料来 源:农 业 农 村 部 (http://zdscxx.moa.gov.cn:

8080/nyb/pc/index.jsp)。

然而乡村现有环境设施、硬件配置等比之城市仍

有相当大的差距,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农村劳

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凸显。笔者根据《中国人

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21](P78-79)的数据统计,农

村人口中60岁以上占比已达25.02%,乡村人力

资本老龄化严重。2017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数据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学历为高中及以上

学历人员的占比仅为8.3%,初中及以下学历人

员的占比达72.3%,并且其中接受再教育或培训

的数量更少,影响乡村人才质量提升。可见,目前

乡村人力资本结构失衡、优质人才资源稀缺、外部

人力资本流入困难等困境,使得农村人才供需失

衡,催生出村庄“老龄化”“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

给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农业服务主体的培养带来

一定的阻力。

(三)优势分析

1.集成效应降成本

在成本方面,农管家能深度服务贴合“大托

管”。耕地经村集体集中委托给专业化农业生产

经营组织进行土地生产经营后,农管家能与政府、

农资厂商、金融保险公司等主体对接展开合作,从

耕、种、管、收、烘、储、销全环节,统筹跟进为大托

管提供农资农机集采、良种良法推广、金融贷款、

保险等全方位服务(图3)。农管家通过集中资

金、劳动力、土地、技术4个主要生产要素,不仅打

通了农产品的产业链,让农产品得以高效流通,还

能以规模化的土地、资本等生产资料与农资、农机

厂商及金融机构进行议价,提高议价能力,低价批

量采购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农业产品,降低生

产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等有害产品的

用量,推动农业绿色化健康发展。农管家通过资

源整合提高了经营主体收益的上升空间,让农业

生产变得集约、高效。

图3 淮南“221”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图

2.数字技术降风险

在技术方面,农管家通过建设“淮南市农业生

产大托管网络数字平台”进行信息整合与资源共

享,依靠数字平台将涉及政府、银行、保险、厂商、

农户、服务企业等各类主体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

构建了农业托管服务信息网,并实现贷款申请、托

管信息查询和农技农资服务在线咨询等托管服务

信息全覆盖。这不仅解决了信息分散的问题,还

能够将高质量的农技内容、高效的资金借贷等金

融服务嫁接到数字服务平台,帮助托管服务快速

的展开。依托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不仅有利于

新型农业主体对于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把握,应用

大数据对农产品的种植取得先机优势,还是催生

“订单农业”的一个契机,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

推动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此外,农业服务公司能

作为科技平台能更好地发展农业科技,利用 GPS

等电子技术在卫星遥感图上了解农业生产情况,

并通过观察土地农业的实时状态及时为作物除病

除害,为保险企业公司做受灾定损提供技术支撑,

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

3.专人专事提成效

在效益方面,农管家能够确保“专人专事做”,

利用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专家与农户面对面

交流的平台,对受病虫害困扰的农户进行科学种

植专项指导,还能够与政府部门合作推广“良种良

法”。“据不完全统计,淮南市水稻、小麦的种类一

度达到600多种。品种多、品质不一”[22],给粮食

病虫害防治与产量提高带来了挑战。为此,农管

家与政府农技部门积极协调对科学播种、施肥和

有效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种植活动展开专项指导,

辅以跟踪技术支持以解决农业种植的良种良法推

谢振安,张冠军:农业生产大托管背景下优化“农管家”服务路径研究 39

第46页

广难的问题;还与专业农场公司进行合作,依据淮

南地方特色与皖垦种业签订30万亩软质麦的订

单协议并予以推广,同时安排皖垦技术人员免费

跟踪农技指导,最终达到产量营收双丰收,多方共

赢。图4是淮南市土地托管各县区托管面积与农

民增收的数据,表明农管家对土地的托管服务与

农民增收具有相当高的拟合程度。农管家作为服

务主体,能够直接面向村集体及新型经营主体提

供服务,其农业种植的技术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可

实施性,不仅降低了技术指导难度,还避免了与小

农户交易成本偏高的问题,让老百姓安心吃到大

托管模式的红利。

图4 2022年淮南市托管服务面积与农业增收图

4.品牌效应助增收

在推广方面,农管家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发

展,充分利用新媒体以拓宽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

积极发挥品牌效应,聚焦地方特色优质农产品品

牌打造,注册了“淮畔良品”“寿县贡米”等公共品

牌;并通过主播带货方式等新型营销方式,助力淮

南农产品推广,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通过构建

品牌优势与拓宽渠道通路实现农产品增值与农民

增收。

(四)劣势分析

1.服务主体的局限性

2020—2022年间,农管家实现托管服务的面

积呈现高增长态势(图5)。随着生产托管服务范

围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风险性增大会限制服务

的迅速拓展,企业扩大的滞后性所带来自身服务

能力的局限,同样会限制托管服务的稳步进行。

除了农业服务需求端的快速增长外,地区差异、公

司发展水平、服务对象不同都会对农服公司生产

经营与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所要求,使公司承担相

对高的风险,并在农业服务领域树立较高的行业

壁垒。此外,农业相关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所

带来的需求侧服务需求较低,致使供给侧的产品

服务提供积极性不高。农业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时

间仍然较短、农业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搭建仍

不成熟等,都使得供给端尚未适应农服公司业务

的快速发展、复杂多样化的托管需求。

图5 农管家农业服务公司托管服务面积图

2.服务对象的限制

由于农管家的服务模式基本为整村且全程托

管。因此,农户或村集体的配合程度会影响托管

服务的效果,而目前仍有部分农户对农业托管主

体缺乏信任感,土地资源难以完全集中。图6是

淮南市2022年春季托管各县区的托管村与其中

整村托管数量的比较图,可以看出其托管服务未

实现整村、地区全托管。经过土地整理的农村数

量仍占少数,“小田并大田”的进度仍然较慢,这些

都给农业托管主体开展全程保底托管带来阻力,

影响农业规模化生产进程。此外,各地区间的气

候变化、农田分布、设施布设、政策支持、风土人情

具有较大差异,部分地方乡镇农业建设程度不高,

如缺少临时仓储和烘干设施,难以确保“大托管”

土地粮食收获安全。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不一,

补贴标准低且难以落于实地,也给大托管服务推

进带来一些困难。农业服务公司必须采取更具针

对性的措施应对不同的托管服务主体,提高了托

管服务成本。

图6 2022春季托管村与整村托管情况图

四、农管家农服公司模式的优化路径

农管家作为服务主体要发挥示范化引领作

4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47页

用,在不同地区场景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在充分发

挥模式优势、扬长避短、弥补不足的同时,利用外

部机会,持续完善政策,优化配套设施,促进大托

管体系健康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

农服公司的服务效果,一定程度上受服务对

象配合度的限制。因此,提高农户信任度,成为亟

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宣传

引导小农户参与托管经营,利用新闻媒体、农业网

站、村务公开栏等传播载体,广泛宣传农村大托管

政策,积极消除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误区和消极

思想,形成 “人人思土地托管、个个促土地托管”

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农村开展大托管的思想动

力与工作活力,促进农户、村集体对大托管工作的

积极配合与协同管理,唱响“党建引领大托管”的

主旋律。另一方面,强化农管家服务企业的党建

工作推进,加快完成公司团支部和党支部的建立,

在公司内部营造以党为先、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

良好氛围,培养一只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当先

锋的建设队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工作能力。

同时,农管家与农户、村集体沟通时,要商定好交

流用语,制定交流规范,确保指导交流更加顺畅,

增强与小农户间的耦合度。

(二)重视人才培养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保

障。一是要开设乡村振兴培训班,培养大托管方

面的专门骨干人才;二要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服

务队伍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以企业为平台

培训打造专业化队伍,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快速打

造农业服务型人才,激发农业市场人才活力,为大

托管“孵化”人才;三是要推动更多“农二代”“新农

人”和年轻人投身于现代农业。地方政府可以与

相关学校合作,吸引学校的优秀学生投身于乡村

振兴。

(三)健全托管体系

当前农业产业市场化程度亟待提高,政府要

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服务补助,推动更多有实

力、有想法的企业与组织进入农业托管服务领域

中来,带动农业发展,完善相关产业链。同时要提

高托管经营主体进入标准,规范服务资质,逐步淘

汰托管面积不足300亩、不进行土地整理、不购买

保险、不遵循“良种良法”的经营主体。对服务公

司采取“先服务后补助”的政策,并规范补助条件

及标准。此外,要加强托管服务基础建设,农管家

要与生产高新科技农具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确保相关设备运作良好;与厂家合作统一采购烘

干机,建立乡镇粮食烘干中心,确保粮食的储存安

全,提高粮食的经济效益,打造智慧农业特色示范

点。健全完善托管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托管服务

朝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四)加强监督监管

政府推动政策落实的同时,要加强对托管服

务的监督,在托管服务过程中建立完备的监管体

系,加强对服务公司在服务标准、质量、价格、信用

和合同等方面的管理与指导,促进农业生产托管

规范发展。政府有关人员可以采取随机抽查的方

式在项目各环节、重要时间节点检查检验农服公

司服务质量,并在村务公开栏或有关机构官网对

检验结果进行公示。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农

业生产托管项目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对农服公司

履约情况的监管,以更加透明化、信息化的方式呈

现托管服务情况,方便农业主体对农业生产情况

进行实时管控。

五、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

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日子越过越好。”[23]为构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发

挥土地生产规模经营优势与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

用,农业服务主体要协调资源,推动各主体协同合

作,带动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促进农业稳步增收。

安徽农管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淮南市人民政府

的支持下,应该锐意创新,提供更加符合淮南市农

业农村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助力现代农业发

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鲜经验和有效路径。

注 释:

① 数据参考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网站中的《2022年

全国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年度变化情况(万亩,万户,万

份)》,网 址 为 http://zdscxx.moa.gov.cn:8080/nyb/pc/

index.jsp。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

工作的意见[A/OL].(2023-02-13)[2024-05-30].https://

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

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A/OL].(2024-

02-03)[2024-05-30].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2/

谢振安,张冠军:农业生产大托管背景下优化“农管家”服务路径研究 41

第48页

content_6929934.htm.

[3]“大托管”绘出农业丰收景[EB/OL].(2022-07-05)[2024-

05-30].http://nync.ah.gov.cn/snzx/sxxx/56334051.html.

[4]王运宝,安蔚.做好“大托管”扩面提质增效的文章:对话淮

南市委书记 任泽锋[J].决策,2022(7):14-17.

[5]马小龙,王运宁,缪林.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演变及动力机制

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22):24-26.

[6]AKUDUGU M.AdoptionofModernAgriculturalProduction

TechnologiesbyFarm HouseholdsinGhana:WhatFactorsInfluencetheirDecisions.JournalofBiology[J].Agricultureand

Healthcare,2012(23):1-13.

[7]刘新智,李璐.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省域差异[J].改革,2015(4):

153-159.

[8]莫秀蓉,梁娜.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提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

69-73,160.

[9]狄书非,何蒲明.基于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

发展有机衔接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

34-36.

[10]李忠旭,庄健.土地托管对农户家庭经济福利的影响:基于非农

就业与农业产出的中介效应[J].农业技术经济,2021(1):

20-31.

[11]张梅,杨洒,颜华.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

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43(3):484-492.

[12]顾益康,孙永朋.农民大规模转移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

新:构建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战略思考[J].中国乡镇

企业,2011(3):26-29.

[13]刘静.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研究[J].中国农业

资源与区划,2017,38(1):157-161.

[14]刘晓荣.安徽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问题研究[J].安

徽农业科学,2015,43(11):341-342,366.

[15]张宝玉.组织差异对农业生产托管组织与小农户耦合的影

响分析:基于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安徽省试点实例研究

[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4,18(2):1-7.

[16]安思斯,王静.“北安模式”写在大地上[N].北大荒日报,

2022-08-19(3).

[17]刘艳鹏.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 农业生产托管助推农业现代

化[J].蔬菜,2021(7):1-11.

[18]郑莉,赵汝学.农业生产托管的“粮好模式”:济宁大粮农业

服务有限公司[J].农业知识,2021(3):47-50.

[19]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783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

〔2021〕132 号 )[EB/OL].(2021-07-06)[2024-05-30].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FZJHS/202107/t202

10706_6371165.htm.

[20]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乡村振兴,2022(4):

8-15.

[2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202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3.

[22]吴焰,韩俊杰.土地不撂荒 农民多得利[N].人民日报,2022-

06-09(11).

[23]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一

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2-06-29(1).

ResearchontheOptimizationoftheServicePathof“FarmHousekeeper”

undertheBackgroundofAgriculturalProductionTrust

———TakingHuainanCityasanExample

XIEZhenan,ZHANGGuanjun

Abstract:Inordertosolveaseriesoflandproblemssuchaslandabandonment,nongrainification,andlowproductionenthusiasmoffarmers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HuainanCityinAnhuiProvincehaspioneeredthe“twoentrustments,twofollow-up,andonesupport”agriculturalproduction“bigtrusteeship”modelnationwide.Thearticleuses

methodssuchasSWOTanalysistoexploretheenvironment,role,existing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heagriculturalservicecompany-AgriculturalButler,whichplaysasupportingrolebehinditsmodel.Researchhasshownthat

ruralbutlershavesignificantadvantagesintermsofcost,technology,benefits,andpromotion,buttherearecertainlimitationsintermsofservicesubjectsandtargets.Therefore,weshouldadheretotheguidanceofPartybuilding,attachimportancetotalentcultivation,improvethetrusteeshipsystem,strengthengovernmentsupervision,andexploreeffective

developmentpaths.

Keywords:agriculturalproductiontrusteeship;landtrusteeship;farmbutler;agriculturalservices;SWOTanalysis

4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49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12-16

[基金项目]淮南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养老现状与对策研究”(2023XJYB008);淮南师范学院科

学研究项目“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的评价研究”(2022XJZD004);淮南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基于

组织敏捷性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2023XJZD003)。

[作者简介]姚瑶(1989—),女,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数字经济;马铮(1989—),男,淮南

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与数字营销;裴飞云(1984—),女,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

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安徽省智慧养老SWOT-AHP分析与发展路径研究

姚 瑶,马 铮,裴飞云

(淮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摘 要]文章运用SWOT-AHP分析模型,对安徽省智慧养老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展开定性与定量分析,

为安徽省在全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中的发展路径和特色定位进行优化。研究显示:安徽省智慧养老应首选SO(优势-机

遇)战略。安徽省应把握产业风口,发挥领先优势,建设智慧强省;利用资源优势,填补产业缺口,找准发展定位;优势带

动劣势,借力产业转型,快速弥补不足。

[关键词]安徽省;SWOT-AHP;新质生产力;智慧养老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043-08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

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发展呈现老龄化、高

龄化、少子化等趋势[1]。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

为“老有所养”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挑战。同时

受传统观念、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影响,许多老年

人不愿离开熟悉的居住地。在不改变老年人居住

地的基础上,提供养老服务和设施,打破养老资源

在时空上的断隔,已成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填补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

重要途径。

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安徽省人口变

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23

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人

口占比分别为21%和15.87%

[2]。同期,据国家

统计局报道,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5岁及

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21.1%和15.4%

[3]。上述

数据显示,安徽省老龄化进程与全国基本同步,但

高龄化程度略深。此外安徽省作为人口大省、劳

动力输出大省,具有老龄人口规模大、空巢化突出

等特点[4]。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背景下,安

徽省如何解决本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诸多挑

战,以及如何把握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并结合本省实际优化产业布局、明确特色定位,对

安徽省养老事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智慧养老研究和发展现状

2012年,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智慧养老”

理念,在生活起居、医疗健康等方面,利用大数据

和物联网等新技术赋能的养老模式[5]。2012年,

全国老龄办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鼓励支持

开展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6];2015年,国务院印

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7];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

委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计划

在5年内建设50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意

味着智慧养老驶入发展快车道[8];2022年,民政

部印发《民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

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推

行智慧监管,提升民政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9]。

虽然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起步晚,但国家高度重视,

第50页

有关政策相继出台,相关领域研究也迅速发展。

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显示,“智慧养老”这一关

键词的相关研究自2014年起开始出现,2017年

后增长较为迅速。至2024年2月,CNKI收录的

“智慧养老”及相关领域文献数量达4000余篇,

其中2020年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养老的

概念与 发 展 方 向[10]、智 慧 养 老 服 务 模 式 的 构

建[11]、技术应用及平台设计[12]以及智慧养老服务

保障体系的构建[13]等领域;2020年之后研究热点

逐步向服务质量及价值提升[14]、解决智慧养老建

设的风险[15]、智慧养老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16]、

智慧养老政策研究[17]、智慧养老前沿实践研究[18]

等方面转变。

综上所述,学界关于智慧养老的研究已经较

为充分,但是随着智慧养老产业进入深度发展阶

段,不同区域如何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优化智慧养

老发展路径,此类研究仍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

过构建安徽省智慧养老发展路径的SWOT-AHP

分析模型,为区域性智慧养老发展路径提供一定

借鉴。

二、研究方法

采用SWOT-AHP分析法,将定性研究与定

量分析相结合,对安徽省智慧养老模式的优势

(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进行定性分析

整理,确定智慧养老发展模式的目标层、准则层和

指标层,并构建 AHP 层次结构模型。如图 1

所示。

图1 安徽省智慧养老AHP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定量分析,用SPSS软件计算出安徽省

智慧养老 AHP模型准则层和指标层的组内权

重、组合权重、最大特征根(λmax)和一致性比率

(CR)。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总优势度(S总 )、总劣

势度(W总 )、总机遇度(O总 )和总挑战度(T总 )的

值,再运用四象限坐标法构建安徽省智慧养老模

式的战略四边形,并计算出四边形重心 P点坐

标。最后,根据四边形重心P点所在位置和战略

方位角度来确定安徽省智慧养老应该采用的发展

路径。

三、安徽省智慧养老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教育资源较为充足

安徽省各类院校数量众多且层次丰富,教育

资源充足。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安徽省内共有

121所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位列全国第9,其中医

药类本科院校10所,开设护理学本科院校9所,

另有成人高等学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700余所,

高校及职业类院校数量众多且层次丰富。在智慧

养老产业各层次专业人才匮乏的挑战下,安徽省

可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智慧

养老教育培训产业,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自高

端复合型人才培养至智慧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培训

的全产业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及师资进修培训

等行业师资力量培训体系,将安徽省打造成智慧

养老行业人才培养强省。此外,安徽省自身老龄

人口众多,智慧养老服务人才缺口较大,建立健全

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满足本省市场需求,促进本省

智慧养老产业服务品质全方位提升,确立服务型

智慧养老产业定位。

2.政策落实与实践探索走在前列

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在智慧养老

政策的落实与实践探索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16年,安徽省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为“年

度落实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积极主动、养老服务

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省份[19]。在国家智慧养老相

关政策出台后,安徽省出台了《加快发展智慧养老

若干政策》《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养老服务和智

慧养老实施方案》《安徽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试点工作方案》等,提出加快智慧养老事业和产业

发展,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建立养老服

务数据及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养老项目,鼓励和支

持民间资本等,在政策层面上大力支持智慧养老

产业发展。此外,安徽省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发布

智慧养老地方标准政策,以及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运营规范,对智慧养老设备产品标注、服务标准和

信息安全进行全方位布局,并规定了智慧养老服

务中心的平台功能、人员、制度、运营、安全、服务

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具体标准,成为中国智慧养

4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