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影像艺术专场

发布时间:2021-12-1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又見—影像艺术专场

498036金石声  雕塑银盐纸基 签名 1930 年代19×25cm.RMB: 10,000-15,000JIN SHISHENG SCULPTUREGelatin Silver Print, Signed说明:为著名摄影师金石声的静物摄影作品,此幅照片与中贸影像此前上拍的金石声静物(2021 春 7153 号)为同一布景拍摄,但通过对不同物件的搭配与摆放,以及对灯光的控制,同一布景的两张照片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体现出了金石声对于静物摄影的思考与他深厚的摄影功力。金石声(1910-2000),原名金经昌,生于湖北武昌。1937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1938年赴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留学,1940 年毕业后任该校道路及城市工程设计室工程师。1946 年二战结束后回国任职于上海市工务局都市计画委员会。1947 年起,于同济大学任教,历任该校教授、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市政建设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是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金石声还是一位成绩卓著的业余摄影家。1932年加入三友影会,还组织摄影团体 - 鹰... [收起]
[展开]
又見—影像艺术专场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综合性拍卖公司,成立于1995年,具备国家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中贸圣佳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北京汽车大厦17层,并在上海、广州、香港、台湾、日本及北美多地区设有办事处。
文本内容
第51页

49

8036

金石声  雕塑

银盐纸基 签名 1930 年代

19×25cm.

RMB: 10,000-15,000

JIN SHISHENG SCULPTURE

Gelatin Silver Print, Signed

说明:为著名摄影师金石声的静物摄影作品,此幅照片与中贸影

像此前上拍的金石声静物(2021 春 7153 号)为同一布景拍摄,

但通过对不同物件的搭配与摆放,以及对灯光的控制,同一布景

的两张照片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体现出了金石声对于静

物摄影的思考与他深厚的摄影功力。

金石声(1910-2000),原名金经昌,生于湖北武昌。1937 年

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1938年赴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留学,

1940 年毕业后任该校道路及城市工程设计室工程师。1946 年二

战结束后回国任职于上海市工务局都市计画委员会。1947 年起,

于同济大学任教,历任该校教授、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市政建设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国建

筑学会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是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

重要奠基人之一。金石声还是一位成绩卓著的业余摄影家。1932

年加入三友影会,还组织摄影团体 - 鹰社,创办并主编摄影杂志

《飞鹰》。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恢复上海摄影会的活动,并担

任第一届理事。新中国成立,被选为中国摄影学会理事、中国摄

影学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61 年,与刘旭沧在上海、南京、杭州、

北京举办“刘旭沧、金石声摄影艺术展览会”。1988 年,在上

海美术馆举办“金石声摄影艺术展”。

8036

第52页

50

8037

金石声  向日葵和盘子 / 向日葵、书和眼镜(2 张)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10.5×15cm.

RMB: 15,000-20,000

JIN SHISHENG SUNFLOWER AND PLATE/

SUNFLOWER, BOOK AND GLASSES (2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来源:金石声家族旧藏

出版:《金石声摄影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 年。

说明:静物摄影是金石声非常擅长的题材之一,在其创办的《飞鹰》

杂志中,金石声就多次发表他的静物作品,更在一期杂志中专门

做了一个名为《吾国摄影的两种特殊作风之静物》的专题文章,

详细地阐述了民国艺术摄影中对静物的表达。金石声通过对向日

葵与青花瓷盘、书、眼镜的摆布以及对灯光的控制,把不同的材

质搭配得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照片品相完美,

艺术感极强,是民国静物摄影中的极品。

8037

第53页

51

8038

金石声  握手自拍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15×10.5cm.

RMB: 15,000-20,000

JIN SHISHENG SHAKES HANDS AND TAKES

SELFIE

Gelatin Silver Print

来源:金石声家族旧藏

说明:金石声是民国时期少有的进行自拍创作的摄影师,自拍所

呈现的图像并不像一般带有某种仪式或者身份特征的肖像,这种

自拍更多地是一种自我觉醒与自我内心的表达,这也是金石声摄

影创作中的特质。

8038

第54页

52

8039

刘海粟  柿子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30×23cm.

RMB: 30,000-50,000

LIU HAISU PERSIMMON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此幅《柿子》是一幅静物摄影的佳作,刘海粟学贯中西,

他利用西式静物绘画的手法来摄影,韵味十足。而柿子又是中国

画中最常画的题材之一,因“柿”与“事”、“世”等字谐音,

有吉祥的寓意。刘海粟把这一中国传统的符号运用到西式的图式

当中,使得画面相得益彰。

刘海粟(1896-1994),江苏常州人,近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创始人,曾任上海美专、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

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长期从事中国画及油画的教学与创作工

作,出版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刘海粟国画》、

《学画真诠》等。

8039

第55页

53

8040

庄学本  花卉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0×19.5cm.

RMB: 10,000-15,000

ZHUANG XUEBEN FLOWERS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为罕见的庄学本民国时期的沙龙艺术摄影作品。不似室内

摆拍的那种刻意展现花朵的姿态与美感,庄学本镜头下的花卉,

自然绽放、充满生机。是一张难得的民国艺术摄影佳作。品相完好。

8040

庄学本(1909-1984),中 国 纪 实 摄 影 师。 上 海 人。1931 年

投身西部考察事业,1934-1937 年任上海《良友》、《中华画

报》等特约摄影记者。1935 年被国民政府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行

署聘为摄影师,1941 年于重庆等地举办西康影展。新中国成立

后历任国家民委参事、《民族画报》编辑部副主任等职。作品

全面记录了 20 世纪 30 年代少数民族精神面貌 , 是中国少数民族

历史珍贵的视觉档案 , 被称为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解放后至

1965 年间在《民族画报社》任职。晚年被开除公职,遣返原籍,

1966-1976 年期间受到迫害,心情抑郁,直至逝世。直到 20 世

纪末其摄影作品在摄影史和人类学方面贡献和地位才被重新发掘

定位。

第56页

54

8041

蔡俊三  萝卜

银盐纸基 1950

22.5×29cm.

RMB: 10,000-15,000

CAI JUNSAN RADISH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穗港澳摄影家作品展览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 年;

《蔡俊三摄影艺术》,花城出版社,1981 年。

说明:此幅照片为著名摄影家蔡俊三的代表作之一。清晰度佳,品相

完好。

8041

蔡俊三(1890-1979),广东顺德人。1927 任广州芳村孤

儿院美术教员,开始接触摄影艺术。次年创作处女作《春江

水暖》,参加英国伦敦摄影沙龙,并刊于同年英国摄影年鉴。

1929 年作品《青春》入选伦敦摄影沙龙,再刊于同年摄影

年鉴。1934 年,应上海《良友》画报邀请,成为《良友旅

行列车》的专栏作者,开始了自己的游历生活。作品散见于

《美术生活》、《飞鹰》、《柯达》等各类杂志,受到海内

外专家的好评。40 年代初在广州开设影馆、摄影院,创作

了大量摄影佳作,名噪一时;并积极参与创立广东摄影学会。

1948 年与薛子江被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吸收为高级会员。建

国后,任中国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影展评选委员、中国

摄影学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文联委员。曾两次举办个人

影展,并在国际影展屡次获奖。1979 年夏在港逝世。出版《蔡

俊三摄影艺术》等。

第57页

55

8042

8042

张祖道  颐和园长廊

银盐纸基 印章 1940 年代

22×27.5cm.

RMB: 10,000-15,000

ZHANG ZUDAO RADISH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为摄影名家张祖道拍摄的颐和园长廊。画面光影

婆娑,长廊的透视仿佛梦境。照片拍摄于北平刚刚解放

之时,张祖道拍摄此幅照片,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

品相完好,带有摄影师印章。

张祖道(1922-2014),生于湖南浏阳。社会学研究领域的著名

摄影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毕业。 1946 年

自学摄影,拍摄校园生活和学运,组织周末摄影社。1949 年参军,

任中南军区政治部《战士画报》军事摄影记者。1952 年调北京

《新观察》半月刊任编辑、记者,1961 年任《中国摄影》 编辑,

1976 年《人民戏剧》月刊任摄影记者,1979 年重返复刊的 《新

观察》。1956 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理事;中国戏剧家

协会会员。1979 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随恩师社会学人类

学家费孝通访问呼伦贝尔盟草原牧民,《江村经济》中的吴江 “江

村”。随恩师社会学家潘光旦调查川鄂十余县的土家族。作品《画

家齐白石》、《祥林嫂(电影演员白杨饰)》、《杨三姐(评剧

演员新凤霞饰)》、《节日之夜》、《金丝猴》、《马刀舞》、

《革命三代人》(京剧),分别入选 1959 年及其后几届全国影

展。2007 年获首届《中国摄影》基金并出版影集《江村纪事》。

2008 年出版《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2012 年获中国摄影金

像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第十三届平遥国际摄影节荣获致敬奖。

第58页

56

8043

薛子江  圆润净洁

银盐纸基 1948

29×37.5cm.

RMB: 15,000-20,000

XUE ZIJIANG SUMMER PALACE PROMENADE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薛子江摄影作品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年;

《中国摄影艺术史》,p416,三联书店,2011 年。

说明:《圆润净洁》为摄影大师薛子江民国时期的静物摄影佳作,

入选 30 余次国际影展,并荣获荷兰摄影杂志《焦点》于 1949 年

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会的“阿姆斯特丹”公共金牌奖。

画面着重表现瓷盘与鸡蛋呈现出的不同的质感,原底洗印,制作

精良,品相完好,是薛子江艺术摄影的佳作。香港 M+ 博物馆亦

收藏了此画面的作品。

薛子江(1910-1962),广东顺德人,著名摄影家。九岁赴香港谋生。

1939 年连续两年获国际摄影比赛冠军。1941 年与蔡俊三合办国

际摄影服务社。1945 年发起成立广东摄影学会,任常务理事。

1946年在广州参与创办光林摄影店。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员。

建国后,历任中国新闻社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

常务理事。作品《衡山初晓》、《千里江陵一日还》、《日出而作》、

《起跑》曾参加国际摄影展览并获奖。著有《怎样拍摄风景》一书。

8043

第59页

57

8044

薛子江  激流

银盐纸基 1958

29×41cm.

RMB: 10,000-15,000

XUE ZIJIANG TORRENT

Gelatin Silver Print

说明:此幅作品为摄影大师薛子江的摄影佳作。照片中起伏跌宕

的江面、剧烈晃动的竹排、久经风浪的船夫构成了一副与自然竞

争的画卷。薛子江在构图时巧妙地把船夫与竹排安排在了取景框

的右上方,使得江面更加的激荡与广阔,与人的渺小形成了巨大

的反差。照片拍摄于 1958 年薛子江担任记者时期,中国迎来了

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国内百废待兴,国外虎视眈眈,就像一只行

驶在不平静江面上的竹排,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就像画面中

的船夫一样齐心协力,共同使得竹排平稳向前,向着安居乐业,

国富民强努力行驶着。照片制作精美,尺幅巨大,清晰度佳,

是一张优秀的艺术摄影佳作。香港 M+ 博物馆亦收藏了此画面

的作品。

8044

第60页

58

8045

陈复礼  晨雾

银盐纸基 1960 年代

38.5×50cm.

RMB: 10,000-15,000

CHEN FULI HUANGSHANMORNING MIST

Gelatin Silver Print

说明:为香港著名摄影师陈复礼先生摄制的黄山摄影作

品一幅。作品着重表现黄山峰峦层叠之风光,近景细雨

婆娑,一人撑伞,独赏风景,仿佛在与大山对话。远景

烟波缥缈,层叠之间意境悠远。照片原底洗印,厚纸精放,

清晰度极佳,品相完好。

8046

陈复礼  黄山

银盐纸基 签名 印章 1960 年代

35.5×50cm.

RMB: 10,000-15,000

CHEN FULI HUANGSHAN

Gelatin Silver Print, Signed,Seal

说明:此幅照片为摄影大师陈复礼最经典的作品,画面大

气磅礴,寓意深刻,极为壮观。更为难得的是此幅照片为

其早期洗印的原版影像,使用稠纹厚纸,洗印极佳,右下

角带有摄影师的签名。是反映摄影师艺术成就的集大成作。

8045

8046

陈复礼(1916-2018),出生于广东潮安县。1935 年毕业于广东

省立第二师范。翌年赴南洋一带谋生经商。1944 年在越南开始涉

足摄影,1955 年定居香港,业余从事摄影创作。陈复礼以风光摄

影见长。自 1959 年起,三游桂林,四上黄山,西登康藏,北临雪城,

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作品极具个人独特风格,富诗

情画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大陆极具影响力。

第61页

59

8047

简庆福  束缚

银盐纸基 签名 1950 年代

40×50cm.

RMB: 20,000-30,000

JIAN QINGFU BONDAGE

Gelatin Silver Print, Signed

说明:《束缚》是摄影大师简庆福的代表作。他把人体与蜘蛛网

两种元素拼贴在一起,在展现人体原始美感之时,又表现人“困

于世界”的哲学命题。不仅如此,简庆福还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

多种暗房工艺,人体他使用了中途曝光技术,使得画面更加超现

实。与蜘蛛网的结合使用了暗房叠加,整体画面处理的极为细腻,

充分展现了简庆福在其巅峰时期的艺术高度。照片为五十年代参

加沙龙展览时制作,带有参展印章。背面还有著名摄影师赵先藻

的收藏印。制作精美,品相完好。

简庆福,1921 年,出生于香港商人家庭,原籍广东中山。年幼

移居上海,入学就读。20 世纪 40 年代,简庆福入上海美术专科

学校学习绘画,先后从师于刘海粟、张充仁大师。在张充仁画室

结识热心摄影的同学刘旭沧,受刘的影响开始摄影创作。1948

年回香港、澳门,参加当地摄影活动,并成为香港摄影学会高级

会员,年仅 30 岁时获得美国摄影家协会基石级会员荣衔。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简庆福的摄影创作从未间断,走遍祖国大江南北、

全球五洲四海,早期拍摄社会纪实摄影,后热衷于艺术风光创作,

佳作数不胜数。其中《水波的旋律》被中国文化部民族文化促进

会选为 20 世纪中国经典摄影作品。

8047

第62页

60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8048

刘体志  《美影集》

摄影书 1934

25×19cm.

RMB: 5,000-8,000

LIU TIZHI THE JUNGLE BOOK

Photo Book

说明:是书初版精装一册,保存完好,1934 年由良友图书公司印制发行,

为摄影师于 1920-1933 年间于全国各地拍摄的作品集,收有黑白作品

45 幅,前有傅秉常所作中文序和摄影师的英文自序。

刘体志(1893-1974),我国第一个获得美国牙医博士称号的人,“景社”

发起人之一,后又组织建立红窗社、广东摄影学会,对中国的艺术摄影

8049 发展有重要影响。

《中国摄影学会第一届摄影展览会》/《长虹第一次读者

影展选集》(2 册)

摄影书 1937-1948

小:20.5×15cm.;大:26.5×19.5cm.

RMB: 5,000-8,000

THE FIRST PHOTOGRAPHIC EXHIBITION OF CHINA

PHOTOGRAPHIC SOCIETY / CHANGHONG FIRST

READERS FILM FESTIVAL SELECTED WORKS (2

VOLUMES)

Photo Book

说明:《中国摄影学会第一届摄影展览会》为中国摄影学会复会后举

办第一届摄影展览的画册,入选的 382 件作品目录及刘旭仓、吴伯寅、

吴中行等人拍摄的摄影作品。《长虹第一次读者影展选集》由上海益

昌照相材料行编辑并发行,《长虹》注重和读者的沟通,独辟专栏供

读者投稿,还曾举办“长虹第一次读者影览”。为研究民国摄影史及

摄影生态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8050

《东南揽胜》

摄影书 1935

36.5×26.5cm.

RMB: 6,000-8,000

SOUTHEAST RANGE ROVER

Photo Book

说明:1935 年 3 月,郁达夫与林语堂、叶恭绰、黄宾虹、黄炎培、邵洵美、

张光宇、张振宇、叶浅予、蒋维乔、潘光旦等一行人,应东南五省交通

周览会之邀请,遍游浙西、皖东名胜,纵情山水。归来即编辑出版了《东

南揽胜》一书,蒋介石题写书名,时任国民政府浙江省交通厅厅长曾养

甫题写序文,内刊登有黄宾虹、陈万里、郎静山等名家的大量珍贵摄影

和绘画作品。此书以诗词、图文、实景照片等相结合的形式详实地描绘

了东南五省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路网水系等,书中文字以游记形式

将全篇内容融会贯通,精美大气。全书精装一厚册,品相基本完好。

8048

8049

8050

第63页

61

8051

上海复旦大学摄影学会  《复旦摄影年鉴》

摄影书 1931

25.5×18.5cm

.

RMB: 10,000-15,000

FUDAN PHOTOGRAPHY YEARBOOK

Photo Book

8052

王扆昌编  《美术年鉴》

摄影书 1947

26×19.5cm.

RMB: 8,000-15,000

WANG YICHANG ART YEARBOOK

Photo Book

说明:是书精装一册,扉页有潘公展题词,为有史以来第一部中

国美术学科的年鉴,涵盖清代中晚期和民国以来的相关美术史料,

其中包括民国众多摄影名家的介绍,亦有大量美术理论著作,内

容丰富,品相完好。

8051

8052

说明:1931 年,复旦大学摄影学会在连续举办三届影展之后,

萌生了出版《复旦摄影年鉴》的想法。该刊 1931 年 5 月创刊于

上海,由赵沄、张敏光、曹祖光、徐霈等担任编辑,以刊登复旦

摄影学会会友所拍摄的各类照片为主要内容。上海摄影先驱胡伯

翔和《中华摄影杂志》编辑朱寿仁,分别为年鉴撰写了序言。著

名书画家朱应鹏、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著名摄影家郎静山、华

社创始人之一张珍侯、《中华画报》编辑胡伯洲、《美术杂志》

编辑陈秋草分别为年鉴题词。年鉴收录了复旦三届影展精品 66

幅,每页刊载作品一幅。是研究民国时期以院校为代表的摄影团

体活动的珍贵影像资料。

第64页

62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二晚清记事

第65页

63

说明:为清末上海嘉定汇龙潭畔的魁星阁的立体蛋白

照片。清晰度佳,除卡纸中间有折痕外,品相完好。

8053

8054

8053

罗西耶  广州将军穆克德讷立体照片

蛋白立体照片  1859 8×17cm.

RMB: 4,000-6,000

PIERRE JOSEPH ROSSIER MUKHDNER

Protein Stereo Photo

说明:为摄影师广州系列的第 39 号作品。穆克德讷是

1857 年至 1862 年担任广州将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英国军队攻占广州,组成以英国巴夏礼公使为首的“联

军委员会”,广州巡抚柏贵和穆克德讷投降,在英方

的监督下继续“任职”。《清史稿》载:“同治元年,

两广总督劳崇光被劾任用非人,调度乖方,命惇衍偕

广州将军穆克德讷按治, 崇光坐罢。”

8054

亨利·坎米奇  上海嘉定立体照片

蛋白立体照片  1860 年代

7.5×14.5cm.

RMB: 6,000-8,000

HENRY CHARLES CAMMIDGE JIADING,

SHANGHAI

Protein Stereo Photo

第66页

64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56

查尔斯·杜宾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北京、上海地区

立体照片(10 张)

蛋白立体照片  1861

9×18cm.

RMB: 50,000-80,000

CHARLES DUPIN THREE-DIMENSIONAL

PHOTOS OF BEIJING AND SHANGHAI DURING

THE SECOND OPIUM WAR (10 PIECES)

Protein Stereo Photo

说明:为查尔斯·杜宾拍摄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中国蛋白立体

照片,内容包括中轴线钟鼓楼全景、安定门城墙的大炮、北京城

墙上的炮台、通往皇城的道路上人山人海、上海豫园内景以及湖

心亭茶楼、天津城墙、大沽炮台等。杜宾拍摄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的中国原版照片历来都是收藏市场中鲜见的珍品,此组 10 张

更是少见,且保存不易,非常难得,所录的许多内容都是各个地

区最早的历史影像之一,照片原底晒印,品相保存完好,是关于

清末中国地区影像中的极品。

8056

8055

8055

查尔斯·杜宾  通往皇城之路玻璃底片

玻璃底片  1860

8.5×17cm.

RMB: 20,000-30,000

CHARLES DUPIN BEIJING STREET SCENE

Glass Negative

说明:该幅玻璃材质的立体照片为摄影师在北京城楼上拍摄的北京城内

大街上人头攒动的景观,是其中国立体照片系列的 1719 号。杜宾拍摄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北京城原版照片历来都是收藏市场中鲜见的珍品,

此幅作品以玻璃底片制作更是少见,且保存不易,非常难得,清晰度佳,

品相完好。

查尔斯·杜宾(Charles Dupin,1814-1868),上校,战地摄影师,

1859 年 11 月法国远征军地形测绘部负责人,成为记录第二次鸦片战争

实况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他出版的 30 幅包括纸质和玻璃材质的中国题

材立体照片作品集,地点包括有上海、北京、烟台、天津等地,是其摄

影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记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影像,还是目

前摄影收藏市场出现最早的原版照片之一。

第67页

65

8057

保罗·尚皮翁  清末北京地区风景建筑立体照片(10张)

蛋白立体照片  1865-1866

9×18cm.

RMB: 30,000-50,000

PAUL CHAMPION THREE-DIMENSIONAL

PHOTO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BEIJ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0 PIECES)

Protein Stereo Photo

说明:为中国早期摄影史上非常重要的流动摄影师尚皮翁拍摄的

“中国与日本”系列立体照片中的中国部分。他于 1865-1866

年间来过中国和日本,回到法国后即通过出版商 A·布劳克出版

了该系列立体照片,本组 10 张照片包括汉口租借、帆船、中国

人合影、编织工人、大机老人塔、正阳门、金鳌玉蝀桥、驼队、

轿夫、城墙等,其中多张收录于泰瑞·贝内特(Terry Bennett)

的《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 1861-1879》一书中。据泰瑞·贝

内特统计此系列中的中国影像只有 49 张,而此次拍品可以集齐

其中 10 张已是难能可贵。品相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国摄影史的

极为重要的影像藏品。

保罗·尚皮翁(Paul Champion,1838-1877),法国化学工程

师、摄影爱好者,他于 1865-1866 年间在中国和日本活动,拍

摄过北京、汉口、宁波、长崎等。这些照片的铜版画见于《Le

Monde Illustrè》画刊之中。他使用 27×33cm 的大型玻璃板,

作品左下角常盖有他的名字缩写“P.C”的印章,而其拍摄的各种不

同制作工艺的中国、日本地区的立体照片则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

8058

詹姆士·利卡尔顿  立体镜中的中国(100 张)

蛋白立体照片  1901

9×18cm.

RMB: 25,000-40,000

JAMES RICALTON CHINA IN THE STEREOSCOPE

(100 PIECES)

Protein Stereo Photo

说明:利卡尔顿于 1900 年前后拍摄的完整蛋白材质“立体镜中

的中国”系列,是珍贵立体影像最早的版本,展示了庚子事变这

一特殊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当时的中国风貌。内容涵盖了香港、广

州、上海、宁波、苏州、汉口、烟台、天津、北京等风景和民俗

照片。其中包含了大量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的纪

实照片,包括李鸿章、奕劻等名人照片。照片完整,品相完好,

带原盒,是收藏中国摄影史难得的博物馆级的精品。

8057

8058

第68页

66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59

金士顿立体照片公司  环球立体照片十二盒

全套(1200 张)

蛋白立体照片  1901

9×18cm.

RMB: 50,000-80,000

KINGSTON STEREO PHOTO COMPANY KINGSTON

GLOBAL STEREO PHOTOS (1200 PIECES)

Protein Stereo Photo

说明:此组拍品是全球最为著名的立体照片公司之一金士顿

(Keystone)最重要的系列大全集套装,每百幅作品一盒,

并配以原装观片器和说明书,非常珍贵。其中第十盒主要是

中国部分的内容,都是该公司制作的经典中国影像,其余各

盒影像内容如下:第一盒,美国;第二盒,秘鲁、巴西、古

巴、爱尔兰;第三盒,威尔士、英格兰、挪威、瑞典;第四盒,

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第五盒,法国、西班牙、葡萄

牙;第六盒,摩洛哥、突尼斯、意大利、瑞士;第七盒,瑞

士、奥地利、捷克、波兰、俄罗斯、希腊、土耳其;第八盒,

巴基斯坦、埃及;第九盒,苏丹、刚果、南非、印度、缅甸;

第十盒,中国、泰国、日本;第十一盒,菲律宾、澳大利亚、

夏威夷;第十二盒,印第安部落、墨西哥、加拿大。作品成

套品相保存较佳,附原装观片器和游记一本。

8059

第69页

67

8060

8061

8060

乔治·戈登与黄马褂 CDV 附书一册

蛋白照片  1864

8.5×5.5cm.

RMB: 5,000-8,000

GEORGE GORDON AND THE YELLOW JACKET CDV

WITH A BOOK

Albumen Print

说明:1864 年戈登因苏州战事有功,同治帝赐戈登黄马褂、花翎,并授

官“提督”成为了少有的获得皇帝赏穿黄马褂的外国人,这张照片就是

记录的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照片清晰度佳,品相完好。另附《Chinese

Gordon》一书,本书的扉页使用的就是这张照片。查尔斯·乔治·戈登

(Charles George Gordon,1833-1885),英国军官,曾参与第二次鸦

片战争和烧毁圆明园,1860 年因在中国指挥雇佣武力“常胜军”协助清

军与太平军作战,获得清朝皇帝封赏而被世人称为中国的戈登。后归英国,

官拜苏丹总督,任上阵亡。

8061

缤纶照相馆  清末戏曲人物 CDV(10 张)

蛋白照片  1870 年代

9×6cm.

RMB: 30,000-50,000

PUNLUN STUDIO CDV OF OPERA CHARACT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0 PIECES)

Albumen Print

说明:为清末香港缤纶照相馆拍摄的早期戏曲演员戏装 CDV 照

片 10 张,相中人物或坐或站,以展示中国特有的戏曲服饰。品

相保存完好,为记录戏曲服饰发展变化、戏曲文化对外传播的珍

贵影像。

出版资料

第70页

鸦片战争以后来华的第二代耶稣会 ( 也即“新耶稣会”, 大部分活动在徐家汇 ), 其最主要

的目的当然是传教 , 希望通过传播上帝的“福音”, 使更多的中国本土人士建立起“信仰”。

然而 , 任何一种文化活动都具有复杂性和多面向性。耶稣会自创立以来就是一支具有强烈

革新意识的传教修会 , 并且善于在历史的进程中 ( 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 ) 把

握机遇 , 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耶稣会注重科学文化、注重人文教育的传统 , 给这个世界带

来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耶稣会在历史大潮中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良 , 可以

称为“自我启蒙”。

但是,“太平天国”动乱平定以后,清廷式微,不得已在江南各地开展“洋务运动”,引

进“西术”、提倡“西学”。继明末以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出现了对于西方文化的强烈兴趣。

因此,耶稣会制定“江南科学计划”(1872-1876),在徐家汇地区推行新的“学术路线”,

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推动中国的新文化建设。1872 年,教会在徐家汇开展江南

科学计划,并陆续兴建一系列的科学、文化、教育、宗教和慈善机构。一批专事以文传道、

以学证道的耶稣会士在徐家汇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至二十世纪

初,徐家汇成了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重要窗口。

1872 年夏,当时中国地区耶稣会会长谷振声和江南地区天主教事务负责人郎怀仁,倡议

组成江南科学委员会,并在徐家汇召开了关于江南科学计划的会议。

为实施“江南科学计划”,成立“江南科学委员会”。在该委员会的指导下,不少科学家

来到徐家汇,大量捐款从江南、欧洲带到上海,一系列文化人物,两代人的努力,把徐家

汇发展成中国近代文化的重镇,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

此次秋拍我们有幸征集到了一册法国耶稣会士在上海的珍贵肖像相册,此组相册 48 张详

细记录了不同时期江南牧区的各位主教,以及参与“江南科学计划”的各位科学家、汉学家、

教育家、博物学家身份的传教士的肖像。画面中这些传教士均身着中式马褂长衫,头戴圆

帽,神情坚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传教事业与科技文化事业,

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的肖像极为稀少,为研究清末耶稣

会士在中国的历史以及上海徐家汇的发展的珍贵实物。

法国耶稣会士在上海

第71页

69

郎怀仁(Msgr.AdrienLanguillat,S.J.)

法国耶稣会会士,天主教直隶东南代牧区、

天主教江南代牧区主教。

晁德拉(Angelo Zottoli)

1848 年来华,曾任徐汇公学校长,教授

了马相伯、李问渔等首批学生。他负责“江

南科学计划”中的汉学部分,用拉丁文翻

译儒家经典,著有《中国文学教程》,将

中国的文化介绍给西方,流传欧美。另著

有《博物进阶》,共四册,包含数学、物

理、化学、天文等学科,将西方的科技介

绍给中国人。

刘德耀(Henri Le Lec)

江南科学计划发起人之一。自 1865 年起,

就在董家渡进行气压、气温、湿度、降水、

风等天气现象的观测,是为上海气象系列

观测的肇始。在江南科学计划会议后,由

刘德耀担任江南科学计划牵头人,负责该

计划的实施与推进。

韩伯禄(Pierre Heude)

1868 年来华,开展了对中国动植物的调

查研究,著有《中华帝国自然史》,图文

并茂地详细介绍了他在中国搜集到的动植

物情况。1874 年,由他创立的徐家汇博

物院,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馆。

高龙磐(Augustin colombel)

法国科学家。1868 年来到中国并参与江

南科学计划,是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1872 年 12 月 1 日创建了徐家汇观象台。

费赖之(Louis pfister)

1867 年来华,长期在徐家汇负责管理藏

书楼,研究中国史地以及天主教传入中国

历史,负责编写出版与欧洲及各堂口通讯

的双月刊,绘制江南教区地图等。

第72页

70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倪怀纶(Valentin Garnier)

1825 年 5 月 6 日,倪怀纶出生于法国。1879 年 1

月 21 日被任命为江南代牧区主教(前任郎怀仁

主教已于 1878 年 11 月 30 日去世)。同年 4 月

27 日接受祝圣。

高若天(Auguste Foucault S)

中国江南宗座代牧区耶稣会会长

(1873.2.7-1876.10.30)。

梅德尔(Mathurinus Lemaitre)

江南代牧区宗座署理代牧(1862-1863)。

鄂尔璧(Joseph Gonnet, S.J)

圣名若瑟,法国耶稣会会士、中国江南宗座代牧

区耶稣会会长(1862-1866)、宗座署理(1863-

1866)、直隶东南代牧区耶稣会会长(1866-1883)、

宗座署理(1878-1880)。

第73页

71

8062

8062

清末法国耶稣会士在上海 CDV(48 张)

蛋白照片  1860 年代

8.5×5.5cm.

RMB: 50,000-80,000

THE CDV OF THE FRENCH JESUITS IN SHANGHAI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48 PIECES)

Albumen Print

说明:此本珍贵的相册为清末法国耶稣会士在上海传教时所拍摄

的肖像照组成的。内含蛋白照片 48 张,详细记录了不同时期江

南牧区的各位主教,以及参与“江南科学计划”的各位科学家、

汉学家、教育家、博物学家身份的传教士的肖像。其中包括郎怀

仁、鄂尔璧、高若天、倪怀纶、晁德莅、高龙磐、费赖之、刘德

耀 、韩伯禄、胡国志、翁寿褀、潘定奥、梅德尔、姚宗李、步天

衢、胡国志等,以及非常年轻的中国教士冯书田与龙在田。画面

中这些传教士均身着中式马褂长衫,头戴圆帽,神情坚定。他们

中的大多数人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传教事业与科技文化

事业,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的

肖像极为稀少,整本相册皮面精装,封面烫金,书口刷金,十分

精致,内部照片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除个别照片略有褪

色外,品相完好。为研究清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历史以及上海徐

家汇的发展的珍贵实物。

第74页

72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63

威廉·桑德斯  僧人 / 水灾(2 张)

蛋白照片  1870 年代

21×26.5cm.

RMB: 8,000-15,000

WILLIAM THOMAS SAUNDERS MONK/FLOOD

(2 PIECES)

Albumen Print

8064

威廉·桑德斯  装茶 / 织布女(2 张)

蛋白照片  1870 年代

21×26.5cm.

RMB: 8,000-15,000

WILLIAM THOMAS SAUNDERS PACK TEA/

WEAVER GIRL (2 PIECES)

Albumen Print

出版:《中国摄影史;1861-1879》,泰瑞·贝内特 著,中国

摄影出版社,2013 年。

说明:此两幅作品一幅为威廉·桑德斯拍摄的《念经僧人》。这

是摄影师雇用模特摆拍的代表作品之一,为上海系列第 42 号。

另一幅为少见的上海租借水灾的照片。两幅均为原底晒印,品相

完美,是十九世纪中国摄影收藏之珍贵的影像。

说明:此两幅作品均为威廉·桑德斯的摄影作品。是摄影师雇用

模特摆拍的代表作,原底晒印,品相完美。是十九世纪中国摄影

收藏之珍贵的影像。

8063

8064

第75页

73

8066

8065

8066

阿芳  清末梧州全景三联张

蛋白照片  1870 年代

20×83cm.

RMB: 30,000-50,000

AFONG PANORAMIC TRIPTYCH OF WUZHOU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lbumen Print

出版:《丹青和影像:早期中国摄影》,盖蒂研究所,2012 年。

说明:照片为华芳照相馆的第 179 号作品,为全景三联张,是关

于广西梧州最早的影像之一,也是阿芳较为罕见的早期作品,原

底晒印,品相完好。

8065

亨利·坎米奇  宁波卫安勇 / 军舰(2 张)

蛋白照片  1870 年代

小:19.5×25.5cm.;大:21×26.5cm.

RMB: 8,000-15,000

HENRY CHARLES CAMMIDGE NINGBO WEI AN

YONG/WARSHIP (2 PIECES)

Albumen Print

说明:此两幅照片一幅为亨利·坎米奇拍摄的宁波卫安勇士兵合

影。为清末宁波地区的经典影像,1861 年太平军攻陷宁波后,

由英国驻宁领事牵头,征募一千多名华人,配以洋枪洋炮,以西

法训练,组建了具有警察宁郡卫安勇洋枪队,这支部队在太平天

国灭亡后成为宁波地方武装的一部分。照片中即部分洋枪队的合

影。另一幅为上海黄浦江上的游轮。两幅照片,原底洗印,品相

完好。

第76页

74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67

阿芳等  广州街景(5 张)

蛋白照片  1870 年代

小:20.5×26.5cm.;大:28×23.5cm.

RMB: 20,000-30,000

AFONG ETC. GUANGZHOU STREET SCENE (5 PIECES)

Albumen Print

说明:此组照片为清末广州街景照,其中两幅为阿芳所摄桨栏街

街景,一幅为阿芳所摄广州丝绸街街景,一幅为雅真照相馆所摄

广州天平街街景,另有一幅佚名摄影师拍摄的桨栏街街景。原底

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好,是中国摄影史名家名作。

8067

第77页

75

8068

8068

雅真照相馆等  广州船景(10 张)

蛋白照片  1870-1890 年代

小:19×27cm.;大:22×27.5cm.

RMB: 30,000-50,000

A CHAN ETC. GUANGZHOU SHIP VIEW (10 PIECES)

Albumen Print

说明:此十张照片均为广州珠江边及沙面拍摄的船景,可以清晰

地看到当时珠江之上各式花船、渔船、商船鳞次栉比,互通往来

的景象,是反映广州珠江早期商业状况的珍贵历史影像。其中最

为难得的是有三帧不同时期的端午赛龙舟的场景,十分热闹。作

品原底晒印,品相完好。

第78页

76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69 8069

上海业余马戏团蛋白相册(48 张)

蛋白照片  1901

小:11×15.5cm.;大:22×27cm.

RMB: 150,000-200,000

SHANGHAI AMATEUR CIRCUS ALBUM (48 PIECES)

Albumen Print

说明:这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马戏团影集,共计收录照片 48 幅,

内容包括了十九世末马戏团的戏台、建筑外观及内部构造,马戏

团员、驯马、技艺、杂技、魔术、变装和小丑等场景,是摄影收

藏领域罕见的博物馆级藏品,不仅完整地体现了清末在华洋人马

戏班演出的真实场景,还反映了在华洋人和富人阶层在上海丰富

多彩的娱乐生活,是清末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重要史料,全册

装帧极为考究,书口烫金,以硬木做封并以花色锦织。

第79页

77

8069

第80页

78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第81页

79

8070

京汉铁路修建相册(93 张)

火棉胶相纸印相  1900 年代

大:21×29cm.;小:8×11.5cm.

RMB: 150,000-200,000

PHOTO ALBUM OF BEIJING-HAN RAILWAY

CONSTRUCTION (93 PIECES)

Collodion Pop

8070

出版资料

说明:为清末在华参加京汉铁路建设的工程师私人相册,内容包括大量京汉铁路施工过程中的桥梁、隧道、工地、

以及京汉铁路沿线城市的各种地标式建筑,包括武汉的黄鹤楼、晴川阁、汉阳钢铁厂、江岸车站、汉口码头、汉口外滩、

宝通寺塔、山陕会馆戏台、山陕会馆凉亭、长江边船景;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京汉铁路工程部、河南驻马店火车

站员工与火车头合影;北京前门火车站、南口关、西便门、房山良乡塔、比利时大使馆等地。另有慈禧太后肖像

以及两宫回銮时的盛况街景。此本相册品相保存完好,照片尺幅较大,清晰度佳,为反映中国清末铁路建设的极

为珍贵的影像资料。京汉铁路不同时期曾被叫做“卢汉铁路”和“平汉铁路”,1896 年 6 月,清政府向比利时公

司借款 450 万英镑,签订了《卢汉铁路比国借款续订详细合同》和《卢汉铁路行车合同》,成就中国第一个中外

合作项目。1906 年 3 月,汉口至北京正阳门全长 1214.49 公里全线建成通车,4 月 1 日举行通车典礼。

第82页

80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71

第83页

81

8071

清末北京大幅记事相册(50 张)

火棉胶相纸印相  1900 年代

22×29cm.

RMB: 150,000-200,000

BEIJING CHRONICLE ALBUM OF LATE QING

DYNASTY (50 PIECES)

Collodion Pop

8071

说明:此册极为珍贵地反映清末时期德军在京活动,共计 50 张全部为 8x10 英寸的大幅影像,收录了 1903 年至 1909

年德军在北京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 1903 年克林德牌楼落成后德军合影、1905 年慈禧太后生日与达赖喇嘛进京

觐见、1909年慈禧太后葬礼的纸质大船与运送灵柩的火车等,以及北京的重要的地标建筑,内容包括正在修建的正阳门、

前门大街街景、东交民巷使馆区入口、雍和宫祭祀、十三陵神道、万寿寺、戒台寺、孔庙、东单牌楼等照片。照片拍

摄极为专业,构图精妙,洗印细腻,每一幅都堪称艺术佳作,从照片的尺寸、制作以及相册的装帧可以判断,这本相

册的主人一定是德国一位高级将领或者重要官员。这些照片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历程。整本相册装帧精美,

内页照片品相保存极佳,是目前收藏市场所见内容最为完整丰富与精美的清末德军记事相册之一。

第84页

82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72

庚子时期法军在京津地区记事相册(242 张)

火棉胶相纸印相  1900 年代

小:5×7.5cm.;大:19×23cm.

RMB: 50,000-80,000

PHOTO ALBUM OF THE FRENCH ARMY IN THE

BEIJING-TIANJIN AREA DURING THE GENGZI

PERIOD (242 PIECES)

Collodion Pop

说明:此本相册为庚子时期拍摄的京津地区的风景相册。包括两

部分,第一部分为京津地区的风光与地标建筑,内容包括北京颐

和园、北海万佛楼、西黄寺、慈寿寺、关帝庙、西什库教堂以及

天津李公祠、新铁桥宗堂衙门、望海楼教堂、海光寺机器局、海

河旁租界区等地,许多场景为第一次出现。而此本相册的第二部

分内容则为几十帧反映清末时期戏曲肖像与女性肖像的影像,她

们姿态各异,十分精彩。照片中女子来自于戏曲名伶、普通百姓、

青楼女子等不同阶层,展示了清末女性在庚子期间生存与生活的

状态。

8072

第85页

83

8073

清末德国驻华军医 Gerhard Tillmann 青岛等地影集

(365 张)

火棉胶相纸印相  1900 年代

小:6.5×8cm.;大:22×30cm.

RMB: 50,000-80,000

ALBUM OF GERHARD TILLMANN IN QINGDAO (365

PIECES)

Collodion Pop

说明:为清末德国驻华军医 Gerhard Tillmann 在青岛、塘沽等地

驻扎时收集、拍摄的照片集,包括同胶州当地中国官员合影、青

岛德国军营内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青岛周边寺庙及民俗、德

国军医医疗活动等影像。其中最为稀见的是德国军医在华进行医

疗活动的影像,包括医生的手术室、办公室以及近五十张中国各

种病患的影像,是最早的系统记录清末卫生、医疗、传染病防治

的影像,为反映早期胶东地区医疗卫生状况、德军在华医疗活动

的重要影像资料。

8073

第86页

84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74

清末德军青岛大幅照片及明信片集(108 张)

火棉胶相纸印相  1900 年代

小:8×11cm.;大:24.5×35cm.

RMB: 30,000-50,000

POSTERS AND LARGE PHOTOS IN QINGDAO (108

PIECES)

Collodion Pop

8074

说明:为清末驻扎在山东青岛地区的德国士兵拍摄、收集的照片

和明信片集,其中包含照片 60 张,明信片 48 张。其中有 10 张

照片为青岛军营、教堂、海岸全景、德军训练、举行活动、修缮

房屋的大幅照片,尺幅较大,清晰度佳,非常稀见。其他照片中

的内容还有四方军营中合影、德军使用的枪炮、四方地区的寺庙

和民间活动等。明信片中包含近 10 张青岛地区影像明信片,其

他则为相册主人收藏的外国风土人情明信片。

第87页

85

8075

陈宝琛、罗振玉、梁鼎芬等清末帝师合影

银盐纸基  1910 年代

22×28cm.

RMB: 50,000-80,000

A GROUP PHOTO OF CHEN BAOCHEN, LUO ZHENYU,

LIANG DINGFEN AND OTHER EMPERORS AND

TEACH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Gelatin Silver Print

说明:此幅极其罕见的照片,记录了清朝末期最优秀的一批国学

大家,这批人中有几位还同时担任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不同时

期老师。照片自左至右为:晚清内务府大臣宝熙(1871-1942)、

清 末 帝 师 罗 振 玉(1866-1940)、 清 末 帝 师 梁 鼎 芬(1859-

1919)、XX、清末帝师陈宝琛(1848-1935)、清史馆编纂袁

励准(1876-1935)、清史馆总纂柯劭忞(1848-1933)。如此

阵容的合影在国内影像市场中还是第一次出现。画面中陈宝琛居

中站立,站位靠前,可见此幅合影中陈宝琛是占据主位的,再根

据陈宝琛背后的楹联“是处园林可行乐”的笔法来推断,这对颇

具“私人情感”的楹联乃是陈宝琛手书,由此可以推断出,合影

的地点为北京灵境胡同陈宝琛的府邸中。也属目前极为少见的陈

宝琛北京故居内景的影像。此幅照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

品相完好,是晚清名臣大家照片中的极品。

8075 宝熙 罗振玉 梁鼎芬 陈宝琛 袁励准 柯劭忞

第88页

86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76

山本赞七郎 段祺瑞、袁世凯等晚清重臣合影(5张)

银盐纸基  1904-1909

21×27cm.

RMB: 60,000-80,000

S.YAMAMOTO DUAN QIRUI, YUAN SHIKAI AND

OTHER IMPORTANT OFFICI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5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8076

段祺瑞 杨士骧 袁世凯 王士珍 冯国璋

袁世凯 王士珍 杨士骧 段祺瑞 卢永祥

说明:为记录清末袁世凯新军与日本顾问团的珍贵影像。是当时袁世

凯新军顾问团炮兵中尉渡濑二郎的旧藏。内容包括日俄战争后日军顾

问团与直隶总督府官员以及新军将领在保定直隶总督府的合影,在其

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任直隶按察使杨士骧、直隶总督袁世凯、新军将领

冯国璋、王士珍、段祺瑞、卢永祥等,均是他们在清末年富力强时的

珍贵影像,是目前拍卖市场极为少见的早期新军将领合影。照片原底

洗印,尺幅巨大,清晰度极佳,品相完美,是研究清末新军以及北洋

的珍贵藏品。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后,又与日本挂上了关系,军中大

量聘请日本教官、教习等。1902 年,日本参谋本部次长田村怡与造

专程到保定拜访袁世凯,接洽所谓的“中日军事合作”。同年 10月 8日,

日本参谋本部总长大山岩元帅对前来中国任职的军官发出特别训示,

要他们努力工作,在上层“以实力培植亲日势力”,称这是日本对华

政策的百年大计。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人源源不断地进入袁世凯幕

府任职。

第89页

87

8077

清末冯国璋与陆军贵胄学堂相册(69 张)

火棉胶相纸印相  1900 年代

小:7.5×10.5cm.;大:21.5×29cm.

RMB: 30,000-50,000

PHOTO ALBUMS OF FENG GUOZHANG AND

THE ARMY NOBLE ACADEM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69 PIECES)

Collodion Pop

说明:此本相册为庚子时期德国远征军在中国拍摄制作的记事相

册,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合影,包括德国亲王斐德

烈·利奥泼德访华、骆克哈特与孔令贻曲阜合影等。其中最为珍

贵的是关于陆军贵胄学堂的合影与训练的影像。其中包括载涛在

贵胄学堂学习时的合影,冯国璋、蔡绍基带领陆军学堂与德国军

官合影,载涛与德国领事合影等,以及贵胄学堂学员在户外武装

训练照片影像。照片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美,是

目前市场唯一见到的关于陆军贵胄学堂的原版影像。清朝光绪

三十二年(1906 年),清政府在北京铁狮子胡同东口路北成立

陆军贵胄学堂,隶属于陆军部下属的练兵处,管理者为庆亲王及

陆军部尚书铁良,下属机构有总办、监督等。学堂专门考收王公

世爵暨四品以上宗室、现任二品以上京外满汉文武大员子弟,授

以普通学术及陆军初级军事学,并入军队观察学习。此外,学校

的管理及其他方面均享有高于其他学校的优厚待遇。

8077

载涛 孔令贻

载涛在贵胄学堂学习时合影 骆克哈特与孔令贻曲阜合影

蔡绍基 冯国璋

冯国璋、蔡绍基带领陆军学堂学院与德国军官合影 陆军贵胄学堂学院在户外武装训练合影

第90页

88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8078

端方、毓朗、梁敦彦等清末民初时期外事记事相册(137 张)

火棉胶相纸印相  1900 年代

小:10×6cm.;大:19.5×25cm.

RMB: 20,000-30,000

PHOTO ALBUMS ABOUT FOREIGN AFFAIRS OF

DUANFANG, YULANG, LIANG DUNYAN AND OTH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137 PIECES)

Collodion Pop

8079

8078

8079

溥仪戎装照及毛笔手札(3 张照片、1 张手札)

银盐纸基  1932

小:10×15cm.;大:17×13cm.

RMB: 15,000-20,000

PHOTO OF PUYI MANCHURIA ASCENDED THE

THRONE IN MILITARY UNIFORM AND HANDWRITTEN

BRUSH (3 PIECES, 1 HANDWRITTEN)

Gelatin Silver Print

说明:此组为 1935 年溥仪访日时所摄的照片及亲笔手札。其中

照片包括一张戎装肖像以及溥仪访问时盛装布置的场地照片两

张。照片清晰度佳,品相完好。最为难得的是戎装照片背后贴有

一张溥仪毛笔亲书的赠言一幅,应是为三菱合资会社的领导人所

写,十分难得。

说明:为奥匈帝国外交官旧藏相册,记录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

中国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两江总督端方与长江水师

提督、邮传部尚书陈璧在福建接待日、美等国外事人员合影;

1907 年毓朗、梁敦彦等官员接待美国大白舰队的合影;天津李

鸿章塑像成立影像;以及 1912 年袁世凯北京兵变时毁坏北京城

市的影像等。照片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美,为清

末民初反映中国变革的珍贵相册。

程文炳 端方 陈璧

第91页

89

8080

郑王府内景照片(16 张)

银盐纸基  1926

13.5×19.5cm.

RMB: 30,000-50,000

INTERIOR VIEW OF KING ZHENG'S MANSION (16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北京中国大学丙寅毕业同学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26 年。

说明:此组珍贵的影像为北京郑王府内景各个建筑与场

景照片,拍摄于 1926 年。当时的郑王府府邸的产权归中

国大学所有,正值搬迁至此一周年,中国大学特派人记

录了学校各处。内容包括中国大学三门摄影、演习厅、

大礼堂与东西配殿、静桂斋、禅诵堂、积善堂、内殿春堂、

花园高察等。照片清晰度极佳,品相完美,是关于北京

王府建筑与大学发展的珍贵影像。郑王府是北京市重点

保护文物,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为钟郡王

奕诒的宅邸。清军入关,定鼎燕京。世祖以此第赐其从

叔郑亲王济尔哈朗 。郑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郑王府

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

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

西什库天主教堂和中国大学;郑王府今为国家教育部址,

中国教育基金会所在地。

中国大学系孙中山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于 1912 年仿日

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的私立大学,初名国民大学,

旧校校址位于前门内西城根原“愿学堂”校址,至 1917

年改称中国大学,1925 年 6 月迁至二龙路口袋胡同郑王

府旧址,1949 年学校停办,是民国期间北京重要的高等

学府之一。

8080

第92页

耸立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西山层峦叠嶂中的妙高峰,自古以来就以雄伟气势而被誉为众峰之尊,其

东麓山脚下有一个“七爷坟”,是北京地区现存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清朝亲王园寝。

同治七年(1868)夏日,醇亲王奕譞身体欠佳,得到两宫太后和同治帝的恩准 , 在西山响塘庙避暑,经太监王

照禄指引,邀请堪舆师李唐(字尧民)探勘地形,于妙高峰东麓原在唐代法云寺,金代香水院,明代法云寺旧

址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墓葬基址。此处“层峰巍峨 , 丛林秀美 , 遍山流水潺湲 , 其源澄漱如镜 , 山高

三里许 , 凭凌一望 , 目极百里 , 洵大观也”,不但宜于修建墓穴,同时也是造园的上佳选址。奕譞花费 1700 多

两银子买下这片山地 , 又得到朝廷 5 万两赏银作为工程经费。

在园寝东部阳宅退潜别墅中的石碑上刻有这次选址时的情况,奕譞亲自记录的《九月十九日看定妙高峰风水志

喜并序》:“是庙为太临王照录、王正光等创建,皆随余旧仆也,素性朴诚,行复清洁。遁世山居深洽余宿好,

偶话及是处林峦之妙,王照录因余尚无园寝,深为系念,告余山南有九龙口者,九峰环抱局势颇佳,欣然请勘

舆托某往视,奈伊竟无可否。秋间闻有堪舆李唐,字尧民,深通斯术,于是请假邀与俱往,周视上下,据云山

高地狭,万难适用,乃索然思返。王照录复告以山北最高之峰名妙高峰,盍往视之,余尚夷犹,护军校色可图、

太监曹进寿从旁敦劝,姑为一游。北行二十余里,甫露峰峦,尧民即遥瞩称善,至则层嶂巍峨,丛林秀美,徧

山流水潺湲,其源澄彻如镜。山高三里许,凭凌一望,目极百里,洵大观也,尧民深赞不已,指古松西北为来

正脉,点穴最佳,余喜极,不复狐疑,一言断绝,念斯事切要,而余看择风水如此之速,又如此之佳,实王照

录之力也,喜吟长律记之。”

找到如此风水吉地的醇亲王大喜,后又赋诗一首以示纪念:

螺鬟殊解意,鹤膝俨成形。

石凑玲珑骨,林开锦绣屏。

细流分径曲,斜日印渊渟。

鱼漾千头碧,龙盘百尺清。

奇缘钟造化,佳气郁峥嵘。

实获偿虚愿,频行趁壮龄。

集谋同筑舍,决计异盈庭。

款志嘉敦笃,欢悰勒志铭。

从事多戚戚,一笈付苍冥。

整个墓区占地面积约八平方公里,包括醇亲王园寝、退潜别墅、幼殇子墓、宰牲亭、驻守看护园寝的八旗官兵

房及看坟佃户住房等,其中建筑面积总共两万多平方米。

这座园寝分为两个阶段建造,第一阶段为同治八年 (1869) 至同治十三年 (1874),是园寝内各主体建筑及外围

墙建设时期。此时奕譞次子还未继承大统,园寝采用的是亲王级别的规格;第二阶段为光绪十七年 (1891) 底

至光绪二十年 (1894)。1875 年奕譞次子载湉登基成为光绪皇帝,奕譞随之变成“皇帝本生考”。醇亲王奕譞

十九世纪北京妙高峰地区十一联片照片轴

文 / 刘 阳

第93页

于光绪十六年(1891)去世,园寝的规制又有所提升,又对园寝进行了部分添修和改建工程。

园寝基本修建好后,又在园寝北部修建园寝的阳宅别墅,除祭祀时暂住之用外,也供平日中的消遣娱乐之小住。

醇亲王奕譞次子载湉继承了皇位,又恰逢慈禧掌政的特殊时期。身居高位的他为明哲保身,不显争权之意。别

墅建好之后,他常常来此处避暑闲居,看花赏月,赋诗言情。

退潜别墅的规模比园寝稍小,共有五进院落。整个阳宅别墅亭楼轩室一应俱全。奕譞所作《别墅杂咏十二咏》

中描述此园十二景:”为纳云堂、攀丛山馆、水镜堂、小隐山房、留春亭、会心楼、味道轩、寒揪、流杯亭、

古银杏、龙门涧、古松。其中七景在别墅内 , 二景大外围建筑 , 二景为外围古树 , 还有一景是附近的山涧 , 基本

囊括了园内外景致的精华。再加之妙高峰原本就属北京西郊著名的风景区。整组别墅建筑群落东面开阔,周围

群峰连绵,南北两侧有山溪环绕流下,整体形成山水环绕之格局。奕譞在光绪登基后,经常到退潜别墅中居住,

既表达不争名夺利之心,也留下了不少的诗词佳作,如《别墅杂咏十二咏》、《退潜别墅存稿》等。

醇亲王园寝坐西朝东依山而建,由低到高,层层有序。东面入口为 99 阶青砖石阶,显庄严肃穆之感。台阶北

面原有守护班房十五间,现已不存。沿阶而上,到达第一层台地。自东向西依次建有碑亭、月牙河、石拱神桥。

碑亭平面为正方形,边长为 7.41 米,开间、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歇山顶,使用黄色琉璃瓦,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亭中立碑,高 4.5 米,宽 1.3 米,厚 0.65 米。上刻光绪亲自撰写的碑文,共八百多字,为醇亲王奕譞生平记述。

碑亭之西,有一单拱石桥架于月牙河之上。石拱神桥长 10 米,宽 4.5 米。

过桥后来到第二层台地,地势高于第一层,此层台地上建有园寝的正门隆恩门,面阔三间,硬山顶,绿琉璃瓦

屋面,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门前建有月台。南北各有三间朝房,硬山顶,灰筒瓦屋面。隆恩门两侧各建有角

门。进入隆恩门后,来到享殿前,享殿是园寝中最重要的建筑。享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屋面。

享殿周围台基长 17 米,宽 10 米,前置月台一座。

享殿后是奕譞及福晋们的“百年之所”,原有院门楼一座,后半部为半圆形。奕譞和嫡福晋叶赫那拉氏的地宫

就建在地下,地上有宝顶一座,建造在砖砌台基上。奕譞及嫡福晋的宝顶正对中轴线,高 5.5 米,周长 14.9 米,

下部为汉白玉须弥基座,上部有砖封顶。南北两侧各有其他福晋的宝顶,比奕譞的要小一些。北侧为侧福晋颜

札氏之宝顶,南边有两个宝顶,比颜札氏的宝顶更小,是侧福晋刘佳氏和李佳氏之墓。

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91 年 1 月 1 日),醇亲王奕譞因病在府邸去世,享年 51 岁。奕譞本是光绪皇

帝的亲生父亲,奕譞的去世,光绪皇帝悲痛欲绝。其祭祀礼仪被提上日程。对于醇亲王应该给与什么样规格的

礼制,成为当时朝廷的头等大事。

按照清代的祖训,对醇亲王的礼制既要体现其皇帝生父的身份,又不能给与皇帝的待遇。“自古帝王以孝治天下,

必推本于所生,而礼有经权尤必折中。恭读高宗纯皇帝御制濮议辩,援引礼经,垂为定论称,所生曰皇帝本生

父,殁则称本生考,立庙于其邸第,为不祧之庙,祀以天子之礼,合乎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之义,则尊亲之谊交尽而于公义私恩两无遗憾”。根据乾隆皇帝所留下的祖训:“(光绪)皇帝入嗣文宗显皇

帝,醇亲王著定称号曰皇帝本生考。皇上至邸时换青长袍,袍褂冠摘缨;皇帝第一次至邸第时更缟素;随侍执

差人等应换青褂。”通过这道上谕,再一次明确了光绪皇帝的宗法关系是文宗显皇帝之子,但改称醇亲王为“皇

帝本生考”,

第94页

醇亲王丧仪大臣更是由慈禧皇太后亲自定夺,以御前大臣帝师翁同龢为首的治丧大臣按照祖训举行了高于诸王

又低于皇帝的隆重葬礼。根据《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记载“葬禮著照親王例辦理,皇帝親制碑文 ; 其碑亭瓦色,

著用黃色琉璃。皇帝期年除服,親詣行禮。照大祭禮讀文致祭。至奉安前期。皇帝親詣園寓行禮,照大祭禮讀

文致祭,奉安日親詣恭送。看視奉安;次日仍詣園寢行禮。歲時致祭園寢,由改承襲王行禮,所請班諱一節,

嗣後凡遇“譞”字,著一律避寫”如醇亲王园寝的碑亭就覆黄琉璃瓦来区别其他亲王的绿琉璃瓦。给与醇亲王

高于近支亲王的待遇,顺应了光绪皇帝尊崇生父的心情,有利于维系皇太后与皇帝间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

不追尊醇亲王为皇帝,也避免清代出现类似“大礼议”事件的宗族危机,维护咸丰皇帝以来的皇位传承体系,

维护了皇太后“母后”的地位。

根据《翁同酥日记》记载:光绪十六年十一月醇亲王奕譞去世后,棺椁先存于后海醇王府,十二月二十日安放

西郊蔚秀园,光绪十八年四月廿二日正式安葬于妙高峰园寝,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十八日“上侍太后诣醇贤亲王

园寝酹酒”。

并按照对待皇帝的礼仪对待。同时规定:“皇帝服制著定为持服期年,御缟素十一日,辍朝十一日,期年内除

请安暨听政御召见御便殿时仍用素服,坛、庙大祀皇帝亲诣行礼,中祀均遣官恭代。元旦诣堂子行礼仍御礼服,

诣慈宁宫御礼服做乐。其太和殿朝贺御礼服升殿,不宣表,乐设而不作。蒙古朝政来京王公例赐筳宴,照旧举

行,宗亲筳宴均著停止。其祭文碑文均书皇帝名。嗣后臣工奏书凡遇醇亲王字样均用双抬书写。”

醇亲王园寝 《妙高峰福地全局》照片轴 - 阿哥园寝

醇亲王与儿时的光绪

第95页

醇亲王园寝的 99 级台阶

醇亲王园寝享殿旧照

醇亲王园寝“黄琉璃瓦瓦”碑亭

醇亲王园寝宝顶现状

退潜别墅内“邱壑前缘”水榭 同治七年(1868)奕譞亲笔书《九月十九日看定妙高峰

风水志喜并序》碑

因为光绪“本生考”的特殊身份,又加之建造了如此高规格的园寝,醇亲王家族为此还请当时最著名的摄影师

梁士泰为醇亲园寝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拍照记录,梁士泰曾经为醇亲王家族拍摄过包括王府及花园在内的大量照

片,很受醇王府欣赏。梁士泰拍摄的这张长卷由 11 张蛋白照片拼接而成,长 625cm,宽 33.5cm。整个长卷

将醇亲王园寝及妙高峰周边山形地貌全部用相机记录下来,为了方便让光绪皇帝御览并留存,照片还被装裱在

画轴之中,其装裱也是典型的清末清宫皇家装裱风格。这种将多张蛋白照片拼接并装裱于画轴之中的形式也是

市场上首次出现,对研究中国早期摄影史及皇家照片装裱都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此照片轴后被第二代

醇亲王载沣珍藏于府中祠堂。清王朝灭亡后,此卷又被醇王府后人收藏至今,传承有序,是弥补北京乃至中国

早期摄影史的一份国宝级实物。

第96页

94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晚清记事 Chronicl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第97页

95

8081

梁时泰 妙高山醇亲王奕譞园寝十一联张蛋白全景照

蛋白照片  1890 年代

照片:22.5×298cm. 卷轴:33.5×625cm.

RMB: 300,000-500,000

LIANG SHITAI THE ELEVEN PANORAMIC PHOTOS OF THE PRINCE OF MIAO

GAOSHAN MELLOW IN THE GARDEN

Albumen Print

8081

说明: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91 年 1 月 1 日),醇亲王奕譞因病在府邸去世,享年 51 岁。

奕譞本是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奕譞的去世,光绪皇帝悲痛欲绝。奕譞饰终典礼因此也成为清廷此

时头等大事。慈禧亲定奕譞为“皇帝本生考”,成为丧、葬、祭、祀诸礼的依据,饰终典礼既要以

祖训为基,又要作出适当调整,不仅要成全皇帝的情感,又要凸显奕譞生平功绩,而这本身又是清

代无例可循的异数,慈禧特派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翁同龢、孙家鼐会同礼部共计 14 人作为恭理丧

仪王、大臣。丧礼规格之高,远超一般亲藩诸王。奕譞饰终典礼规格之高,还体现在醇贤亲王庙、

醇贤亲王祠及醇贤亲王园寝三种标志性建筑之中。新赐邸第立醇贤亲王庙与现居邸第立醇贤亲王祠

两项,是彰显奕譞生荣死哀的独特殊礼,恭亲王奕訢所能享受到的不过是“配享太庙、予祠贤良祠”

的待遇,可见奕譞庙制规格非比寻常,慈禧对此全部照允。醇亲王被安葬在了京西妙高峰下,此地

早在同治七年(1868)就由醇亲王奕譞亲自挑选并开始建造,历时近二十年才建造完成。为了体现

陵寝的重要性,清宫专门请了摄影师记录了醇亲王墓以及周边环境,从摄影史中醇亲王与摄影的关

系来看,此幅长卷全景是当时著名的摄影师梁时泰拍摄。梁时泰曾为醇亲王家族拍摄过包括王府及

花园在内的大量照片,深受醇王府欣赏。而记录醇亲王墓这样的大事,更需要一个可靠的、技术娴

熟的摄影师,在当时来说梁时泰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这张长卷由 11 张照片拼接而成,照片长度近三 米,卷轴长六米多。整个长卷将醇亲王墓及妙高峰周边山形地貌全部用相机记录下来,不但可以看

清醇亲王陵寝位置还可纵观陵寝周边风水。为了方便让光绪皇帝御览,照片还被装裱在画轴之中,

其装裱也是典型的清末清宫皇家装裱风格。这种将多张蛋白照片拼接并装裱于画轴之中的形式也是

市场上首次出现,对研究中国早期摄影史及皇家照片装裱都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此照片轴

为醇亲王府流出,传承有序,是弥补北京乃至中国早期摄影史的一份国宝级实物。

第98页

三中外摄影师眼中的民国

在我们惯常使用的“东方”“西方”中,其实承载着彼此对“异域”的无尽想象。继地理大发现后,

世界各地的交往日益频繁、加深,而将跋山涉水、远渡重洋的探险式交往转变为随时随地、

简单便捷的二维平面视觉观看,则得益于摄影术的诞生。现今,我们可以通过静态图像、动

态视频等方式获取世界各地资讯,也无不得益于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即内容的影像化及影

像的广泛传播。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当今所处的世界是影像的世界。

摄影术诞生后,一些国外业余摄影师踏上了造访中国的旅途。之所以将这些拍摄主体称之为

“业余摄影师”,是因为摄影师职业化最早出现在照相馆,而当时有机会远航东渡的人大多

都担任特定职务或肩负考察任务,摄影只是爱好或工具。比如,摄影术是由以侵略和商业扩

张为目的、跟随拉厄尼使团来华的法国外交官于勒·埃及尔最早传入中国的。1899 年,唐纳

德·曼尼抵达上海,并任上海屈臣氏大药房董事经理,拍摄了渔夫荡舟河上准备归家的闲适

生活,并出版摄影集《中国山水写真》。美国海军船员罗伯特·N·珀西瓦尔拍摄的淞沪会战、

日军进攻并残害中国民众的影像是还原真实历史的有效证据。美国海军陆战队 VMD-254 航

空摄影中队则在抗战结束前后拍摄、制作了中国、韩国、日本风景民俗以及军事活动影像,

反映了战争末期人民的生活场景。

随着摄影术的发展,国外摄影师来中国开照相馆并留下影像的也不在少数。1910 年前后,美

国摄影师约翰·詹布鲁恩来到中国,并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经营“照相工艺”照相馆,并

自制画册“北京”系列。1915 至 1927 年,出生于南提洛尔的摄影师汉茨·冯·佩克哈默将

中国拍摄的作品先后集结为《百美影》《北京美观》摄影集。

同样是 20 世纪初,美国摄影师赫伯特·克莱伦斯·怀特和其胞弟詹姆斯·亨利·怀特来到中国,

拍摄了包括颐和园、圆明园、西山戒台寺、长城、天坛、古观象台、北海在内的众多名胜古迹,

由商务印书馆成立 30 周年之际倾情打造了《燕京胜迹》一书。“该书封面由特制的织锦包封,

深蓝色的丝绸上绣着祥云围绕的天坛祈年殿,边框绣有中国古典图案——凤凰卷草纹,封面

上的文字更是锦缎织成的金色字体;著名学者胡适先生为其作序,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德龄为

其指导和修正照片说明。摄影集制作精美、装帧考究,就是放到现在来看,仍是豪华巨制,

堪称中国摄影史上最精美的摄影画册。”

除了这或多或少带有猎奇成分的国外摄影师拍摄的作品,国内也在摄影术的发展借助其开始

“内观”。阿东、二我轩、源记等照相馆,拍摄了中南海双环万寿亭、《西湖风景》、《我

主圣传图》等珍贵影像。广告、邮政、瓷器、铁路等行业影像出现,并颇受关注。

不论是“内观”还是“外视”,这些古早的泛黄影像共同构成中国的潜影,勾勒出一个真实

又超真实的中国。何言真实?是因为在时隔近百年的今天,影像的客观性为我们了解中国提

供了一个个真实的切片。何言超真实?是因为这些一个个真实切片早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历史

语境,在影像与想象的共同建构下,陌生化的影像拼凑出一个超真实中国。

中外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潜影

第99页

97

8082

约翰·詹布鲁恩 颐和园画中游

大幅照片

银盐纸基  1920 年代

38×25.5cm.

RMB: 10,000-15,000

JOHN ZUMBRUN SUMMER

PALACE PAINTING MIDDLE TOUR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约翰·詹布鲁恩摄影集《北京》

系列第五部。

说明:为美国摄影师约翰·詹布鲁恩拍摄

的北京颐和园画中游。照片收录于詹布鲁

恩自制画册《北京》系列的第五册中。值

得一提的是此幅照片的尺幅巨大,除长卷

全景外此幅是詹布鲁恩历次拍卖中尺幅最

大的。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美。

8082

约翰· 詹布鲁恩(JohnZumbrun,1875-1949),出生于美国,早年曾参军参加过美西战争 (1898

年 )。1910 年前后来到中国,在使馆街经营 CameraCraft 照相公司,直到 1929 年,由于健康原因,

他离开北京,带着在北京拍摄的所有底片以及照片,返回美国。在北京期间他为溥仪、袁世凯、

张勋、曹汝霖、陆征祥等重要人物拍摄过照片,记录过壬子兵变、袁世凯祭天、内会议、袁世凯

葬礼、张勋复辟、庆祝一战胜利、五四运动、孙中山奉安仪式等发生在民国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

作为照相馆摄影师,他的足迹可谓遍及北京及周边各处,使馆区、紫禁城、颐和园、北海、圆明

园、西山、中南海、各处城门城墙、热河行宫、卢沟桥、雍和宫等他都多次前往取景照相。此外,

他还在街头拍摄了大量民俗影像,记录了民国初年北京居民的市井生活原貌。通过他的摄影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摄影技术和摄影语言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是中国摄影史上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的重要摄影师之一。

出版资料

第100页

98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8083

唐纳德·曼尼 收却纶竿落照红

银盐纸基  1920 年代

35×48.5cm.

RMB: 15,000-20,000

DONALD MENNIE BOAT IN THE RIVER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唐纳德·曼尼摄影集《中国山水写真》,1920 年代。

说明:为民国著名风光摄影师唐纳德·曼尼的大幅摄影作品。在

作品中夕阳西下,城墙外的护城河里,渔夫荡舟河上准备归家,

表现出了一种“收却纶竿落照红”的闲适趣味。该作品也被收录

于曼尼的摄影集《中国山水写真》之中。收藏市场中曼尼的摄影

作品多为他出版的几本摄影书,如此大幅的银盐摄影作品原作极

为罕见,为博物馆级的藏品。

8083

唐纳德·曼尼(Donald Mennie,1875/1876-1941),民国时期

在华最有影响力的外国摄影师之一。自 1899 年来华以来至 1941

年在上海去世,他一直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商业和摄影活动。作

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摄影师,曼尼坚守着传统的湿版摄影工艺,

同时受到 19 世纪末画意摄影的影响。他拍摄的北京、上海、江

浙及长江三峡一带的作品呈现出朦胧而细腻的独特美感,极具个

人风格。他善于采用逆光拍摄,十分注重光影的层次与质感。除

此以外,唐纳德·曼尼还出版了相当数量极为经典的中国题材的

影集,其中包括《北京美观》、《中国的南与北》、《扬子风景》、

《中国美术画》、《中国风景画》、《中国山水写真》等。

中外摄影师眼中的民国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Ey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hotographers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精美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