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美学》2023年3月

发布时间:2023-5-1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城市管理美学》2023年3月

(一)开展环卫精细化管理。一是提高环境质量水平。按照“无垃圾、无污迹、无积灰、见本色”的高品质保洁要求,高标准、常态化开展文脉坊片区及周边环卫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在文脉坊内升级管理,通过实行物业化管理的方式,实现保洁人员年轻化、专业化。二是做好环卫工人关心关爱。督促环卫公司每月按时发放环卫工人工资、加班费和节假日报酬,按规定购买社保或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发放作业及防护用品,完成了环卫工人换装工作;联合市总工会组织全市环卫工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活动。三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根据文脉坊餐饮商家较为集中的特点,发放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规范收运相关宣传资料 300 余份,督促指导文脉坊商家严格分类收集餐厨垃圾并交由专业公司转运处置。(二)强化市容秩序管控。一是整治非机动车违停乱象。为解决文脉坊片区开放后周边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在文庙街口设置非机动车隔离框和定点停放区域,缓解周边非机动车停放压力;在文脉坊街区地下停车场设置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区,通过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引导牌和物业人员疏导,引导市民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停放位置;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因地制宜划定外卖车辆专用停放点,解决外卖车辆临时停放问题;将文脉... [收起]
[展开]
《城市管理美学》2023年3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049

2025 年),创建 48 个镇(街道)级“美丽街区”,评

选 15 个邛崃市级“美丽街区”,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

6 个邛崃市级“最美街区”,积极创建 3 个成都市级“美

丽街区”,争创成都市级“最美街区”。通过树立先进

典型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带动

全域城乡环境水平大幅提升。

二、强化城市管理,提升街区品质

为高效推进文脉坊片区“美丽街区”创建,邛崃

市拟定《邛崃市“美丽街区”创建工作方案(2023—

2025)》,明确了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住建局、市

公安局、市交运局、市水务局、市经科局、市公园城市

建设服务中心、市委社治委、市文明办等部门及属地镇

(街道)组成的 8 个工作推进小组,按照安排部署阶段(1

月—3 月)、创建实施阶段(4 月—11 月)、验收评比

阶段(12 月)分步实施创建工作,目前安排部署阶段

已基本完成,正在对照成都市城管委“卫生美、秩序美、

设施美、形态美、风尚美、智治美”的六美标准,同步

启动创建实施阶段,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城市管理美学滤镜

城市管理美学

邛崃美术馆

第52页

(一)开展环卫精细化管理。

一是提高环境质量水平。按照“无垃圾、无污迹、无积灰、见本色”

的高品质保洁要求,高标准、常态化开展文脉坊片区及周边环卫清扫保洁

和垃圾清运工作;在文脉坊内升级管理,通过实行物业化管理的方式,实

现保洁人员年轻化、专业化。二是做好环卫工人关心关爱。督促环卫公司

每月按时发放环卫工人工资、加班费和节假日报酬,按规定购买社保或意

外伤害保险;定期发放作业及防护用品,完成了环卫工人换装工作;联合

市总工会组织全市环卫工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活动。三是推进生活垃圾分

类。根据文脉坊餐饮商家较为集中的特点,发放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规范

收运相关宣传资料 300 余份,督促指导文脉坊商家严格分类收集餐厨垃

圾并交由专业公司转运处置。

(二)强化市容秩序管控。

一是整治非机动车违停乱象。为解决文脉坊片区开放后周边非机动

车乱停放问题,在文庙街口设置非机动车隔离框和定点停放区域,缓解周

边非机动车停放压力;在文脉坊街区地下停车场设置非机动车专用停车

区,通过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引导牌和物业人员疏导,引导市民将车辆停放

在指定停放位置;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因地制宜划定外卖车辆专用停放

点,解决外卖车辆临时停放问题;将文脉坊划为共享(电)单重点管控路段,

严禁共享(电)单车企业将车辆摆放在文庙街街口 50 米范围内,实行共

享(电)单车企业网格化管理模式,及时清理临时停放车辆;与公安、交

运联合在文庙街口设置联合执法点,对加装雨棚、违规停放电瓶车进行专

项整治。二是强化市容秩序管控。拟定《邛崃市文脉坊特色街区市容秩序

治理实施方案》,健全了文脉坊片区市容秩序治理联络机制,明确责任分

工,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实行综合执法与物业联合共管,推行“网格呼叫、

部门报到”机制。重点加强南街、天庆街、长松路等文脉坊街区周边街道

巡查管控,重点治理各类违规占道经营、乱堆放杂物、乱设摊点、乱摆灯箱、

乱设标语横幅,乱张贴等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已规范治理各类违规行为

600 余起。

(三)强化广告招牌监管。

一是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提前介入文脉坊片区商家招牌管理工作,

指导文脉坊片区管理方制定《文脉项目租户设计指引》方案,确定商家招

牌规划位置。现场向文脉坊片区管理方宣传户外广告和招牌管理相关法律

法规,并交流商家招牌管理重点和难点。二是加强管控,及时整改。不定

期与文脉坊管理方进行联动巡查,及时反馈文脉坊片区招牌问题,源头遏

制违规招牌设置。三是示范引领,典型带动。鼓励文脉坊片区广告招牌创

新设置,广告招牌设置符合街区特色。在年度“最美招牌”评选活动中,

文脉坊片区入选邛崃市 2022 年“最

美招牌”2 条,入选 2021 年成都市

“双百佳”招牌 2 个,逐步带动全

域商家共同提升招牌品质。

(四)强化市政基础设施管护。

持续开展文脉坊片区市政基础

设施排查维护工作,零星检修长松

路、南街等处路灯光源 121 盏,检

修高杆照明设施 2 处,更换故障线

缆 30 余米,处置故障配电设备 3

台次;修补七星街、长松路等破损

道路 6 平方米,破损路缘石 2 米,

维护长松路破损道路检查井盖 2 座;

将文脉坊片区周边天庆街、七星街、

长松路 3 条道路纳入 2023 年井盖

病害治理项目内,计划对该区域

284 座人行道老旧井盖整体更换为

球墨铸铁方形三防井盖,目前正在

城市管理美学滤镜

城市管理美学

050

第53页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联合市经科局组织各通信单位对天

庆街散乱线缆进行了归并序化整治。

(五)做好公厕便民化服务。

对文脉坊片区 600 米范围内公共厕所进行排查整

治,重点对当垆街公厕进行整体改造,更新了厕位布局、

墙面、地面、供排水设施、灯具、门窗等硬件设施;配

建第三卫生间、管理间、工具间等配套设施;设置无障

碍设施、儿童便器、母婴设施、应急呼叫器、干手器、

人脸识别集中厕纸盒、洗手液盒、搁物台、背景音乐等

设施设备;洗手台配儿童洗手台、感应水龙头、面镜等;

配置人流量检测、环境检测、厕位显示、导视大屏、异

味控制、智能照明、安全监控、云管理等智慧系统;对

公厕外观、周边环境进行打造;规范设置全套指示标志

和标识牌。

(六)强化数字化城管运用。

文脉坊周边街道主要涉及花园社区和文君井社区两

个网格,全部街道属于一类街道,主要采用人工巡查和

天网视频巡查。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利用 19 个天网视

频摄像头实时监管,网格信息采集监督员每日每条街巡

查 3 次以上,每日平均上报案件 33 条,涉及案件类别

分别为暴露垃圾、乱堆物堆料、机动车乱停放、非机动

车乱停放、违规标语宣传品、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

(七)持续推进文明共创。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等工作,持

续开展“美丽街区、创建有我”文明宣传动员活动、“每

周一小时·环境整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一小

时·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等,组织党员、志愿者清

扫垃圾污迹,集中清理乱堆杂物,确保路面无果皮纸屑

烟头、墙面无乱贴乱涂乱刻画等现象,教育和宣传引导

市民群众养成文明习惯,营造共创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

氛围。

下一步,补齐短板不足,推动长效治理,提升周边

环境品质,推动“智慧城管”场景应用,深化党建引领“微

网实格”治理。

051

邛崃市区

城市管理美学滤镜

城市管理美学

第54页

一、深化智慧应用场景建设。

规范移动车载人工智能视频智能巡查,加强对市容

秩序、暴露垃圾、道路不洁、人行道破损等问题的智能

识别,在现有数字城管平台实现处置闭环,并探索问题

清单的量化指标考核评比;开展节能光源和单灯控制的

替换使用;开展环卫垃圾箱感知设备的安装应用,作业

车辆感知设备统一纳入监管平台,实现垃圾固废全生命

“幸福光华”:

智慧赋能与场景营造的美丽街区

温江区“幸福光华”美丽街区,西至永兴路、东至政和街、南至人和路、北至光华大道三段,涵盖光华大道三

段、人和路、人和西路 3 条市级“最美街道”以及人和东路、永兴路等街巷,面积约 0.2 平方公里。内含新光天地、

德昆等多个商业综合体,以及碧落湖、温江“大草原”等公园 。

“幸福光华”街区将以智慧赋能、精细管理、绿色低碳、场景营造为抓手,深入全域,实施“美丽街区”创建

“十二大措施”。以近年来获评“最美街道”街巷为基础,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彰显温江特色的“美丽街区”

样板街区。对标市级创建标准,提升街区城市管理水平,优化街区品质,使道路环境更加整洁、街容街貌更加美观、

空间视觉更加靓丽,管理服务更加优化,达到卫生美、秩序美、设施美、形态美、风尚美、智治美,创建集社交、

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景街区,呈现以人为本的高品质、高颜值、可感知、可参与的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

城市管理美学滤镜

城市管理美学

052

温江城区

第55页

053

城市管理美学滤镜

城市管理美学

新光天地夜景

周期监管;创新运用户外广告招牌线上系统化管理小程

序,实现广告店招管理智能化。

二、打造精细环卫示范街区。

以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收运、设施管理、队伍形象、

创新示范等内容为重点,创建“席地而座”高品质保洁

示范区域;加大新能源环卫车和小型作业机具的引入和

使用,开展环卫作业机具外观涂装,打造环卫工人爱心

驿站 2 个;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到位、分类准确,打

造新光天地商业综合体生活垃圾分类收运、餐厨垃圾就

地减量化处置示范点位;拆旧新建天宝西街公厕,实施

碧落湖公厕提升改造,打造燎原路“5G 智慧公厕”。

三、打造特色广告招牌及品质外摆。

高标准打造新光天地外摆示范街,营造精致有范、

特色鲜明、独具匠心的消费场景。实施新光天地大型

LED 显示屏应用,打造“城市之窗”,展示温江城市形

象;开展户外广告招牌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用美学思维

打造高品质户外广告招牌示范街区,引导街道、商家参

选“十佳街道”和“百佳招牌”评选活动。

四、打造共享单车

规范停放“风景线”。

优化完善共享单车“分色管理 + 片区包干管理”机

制,探索非机动车停放分区分类管理机制,设置共享单

车专用停车位,完善语音提示牌,督促单车企业精准设

置“电子围栏”,全面推行“定点还车,入栏结算”,

推进共享单车管理手段“智慧化”。创新设置非机动车

分类停放设施,进一步提升管理标准,推进非机动车辆

停放秩序“景观化”。

五、综合整治违法建筑。

开展违法建设政策法规宣传,坚决遏制新增,加强

重点类型违法建筑的彻底整治,有效治理存量。落实巡

第56页

城市管理美学滤镜

城市管理美学

054

查、发现、制止、报告动态监管要求,

建立巡查台账,促进违建治理常态长效;

主动配合街道、政府部门对本社区违法

建设的调查、处置(拆除)工作,切实

消除安全隐患,释放公共空间,提升城

市环境品质;积极调解因违法建设引发

的矛盾纠纷,创建无违建小区 1 个(德

坤新天地)。

六、科学治理餐饮油烟。

推动油烟在线监测设备应用,开展

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联网生态环境

部门信息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共享;

引入第三方专业监管服务机构,提供餐

饮企业调查摸底、宣传引导、帮扶指导、

问题巡查、督促整改等服务;强化餐饮

油烟违法项目查处力度,促进餐饮商家

规范经营,大中型餐饮商家净化设施安

装率达 100%,餐饮油烟网络理政有效投

诉案件年度不超过 10 件。

七、持续优化市容秩序管理。

积极推进“门前五包”责任制,引

导沿街商家企业明责知责、履责尽责,

自觉维护门前市容环境,“门前五包”

签约率、履约率以及责任书张挂率均达

100%,创建“门前五包”示范街区;持

续深化“双街长制”,完善“一街一牌”

制度,推动管理向治理、管理向服务发展,

“幸福光华”美丽街区 实现“双街长制”的错位互补、良性互动,

第57页

055

强化街面管理,让街区更加有序。

八、强化增花添彩生态赋能。

推进园林绿化氛围营造,对海科“大草原”周边重

要节点、光华公园临水区域进行景观优化提升,适当节

点进行增花添彩,布置雕塑作品、主题小品等;依托“一

树一景”修枝,持续推动行道树修枝整形提质升级,加

大绿化设施管理维护和修缮力度;推进“两拆一增”,

有效开敞城市空间,提升环境宜居品质,塑造可记忆可

识别独具温江特质的园林绿化景观形态。

九、优化机动车停车秩序。

开展机动车乱停乱放整治,重点整治新光天地、合

生汇、德坤新天地、珠江国际周边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

科学设置占道停车泊位,有效盘活片区地下停车场资源,

加强“严管街”管理力度,确保机动车停放规范有序;

开展交通隔离护栏、斑马线、交通灯杆、导视标识标牌

等交通设施设备品质优化提升,确保街区交通环境美丽、

安全、舒心。

十、综合整治提升市政设施。

一是加强城市道路治理。城市道路保持平整、完好,

设施病害修复及时率 100%,道路无障碍设施进一步优

化;二是提升照明品质,实施路灯绿色节能改造,城市

照明绿色节能光源改造 100%。实施照明灯杆、箱柜等

设备的翻新美化以及保洁,确保整洁美观;三是开展井

盖病害治理,街区井盖平整、完好,无井盖沉陷、井周

烂边、响动等病害问题;四是开展通信、电力架空线缆、

箱柜、飞线整治,集中清理街面违规、废弃的飞线、立杆、

标牌、箱体等,探索实施箱柜景观化遮挡、涂装、美化,

确保整齐美观。

十一、探索社区治理赋能城市管理。

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为实践抓手,联合社区探

索物业联盟参与城市管理机制 , 强化商业综合体及商业

街治理,确保商业综合体红线范围内外的环境整洁、秩

序良好、设施完备、景观靓化,推动城市管理机制创新;

探索城市管理物业化服务试点工作,整合多项城市管理

业务,推行物业一体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

品质化方向发展。

十二、营造街区消费中心城市氛围。

积极鼓励街区商业主体筹划营建重大活动、消费场

景和促消费活动,如新光天地樱花集市荟,合生汇萌宠

生活节、光合青年引力场,世界街舞大赛,伊藤洋华堂

世界儿童图书日等活动,营造热烈的城市生态活力氛围,

进一步提高片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城市管理美学滤镜

城市管理美学

共享单车风景线 文府苑路

第58页

兴隆湖湿地公园 摄影 夏宏君

056

第59页

057

成都三月,春风送暖,整齐停放的共享单车、干净

整洁的背街小巷、规范经营的商家店铺、谦逊礼让的市民

游客……在成都的街头,这些“随处可见”的场景,是这

座城市人民生活的点滴缩影,更绘就了幸福生活的底色。

成都市城管委多措并举,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系列

活动,从细从实推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持续营造整

洁、有序、优美的城市环境,让文明的力量浸润人心,在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彰显成都城管力量。

2 月 14 日下午,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召开了本

年度全市城管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第一次调度暨

培训会。

会议分析了今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面临的

形势。今年面临两次国测,任务十分艰巨,全市城管系

统要紧绷决战之弦,拼足攻坚之力,加强督导考核,建

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务实的作风、“绣花”的功夫完成

好创建任务,通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提升城市精细

化管理水平。

2 月 28 日下午,成都市城管委召开决战全国文明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专题

编者按:文明典范城市是文明城市的“升级版”,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体市民的共同期盼。

成都市城管系统抓紧抓实各项创建任务,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紧盯创建目标、落实创建举措,践

行“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宗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慧化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创建

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切实让广大市民成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参与者、创造者、受益者。踔厉奋发,在全国文

明典范城市创建中的成都城管力量,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成都幸福生活新画卷。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的

成都城管力量

□编辑部整理

市城管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杜胜歌带领督导组在金牛区综

合行政执法局召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专项督导意见反馈会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第60页

典范城市创建暨成都大运会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动员部署

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委党组书记、主任刘霞出

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城管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

记杜胜歌主持。

会上,市城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何汝云、梁柏清、

秦韬,机关党委书记杜胜歌就以上两项工作推进中的重

点难点问题及整治提升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市城

管委一级调研员余涛、市城管执法总队总队长刘践就城

市治理管理侧、执法侧组织架构、工作机制、监督考评

等工作进行了解读。

刘霞同志指出,近期工作对城市管理各方面提出了

更高要求,是系统检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展现城管

风采担当的重要契机;是补齐城市管理短板弱项,推动

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城市宜居度、

增进民生福祉,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务实举措,任

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求全市城管系统要直

面存在问题,攻坚薄弱环节,对城市要有敬畏之心,管

理不能简单粗暴,要切实增强城管领域各项工作的紧迫

感和使命感,确保城管领域各项工作落实见效;强调市

城管委各业务处室和委属单位要加强统筹整合,明确分

工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有序统筹高效;要强化实地

督导和“回头看”工作,建立包片管理、挂点督导、一

线指挥的作战体系,确保每项指标都有人抓、每个点位

都有人守;要深化“四个一”工作机制,形成有部署、

有检查、有整改、有反馈的工作过程“闭合链”;要坚

持“专项督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相结合,严肃督

查考核,有责必究,失责必问;要敢于曝光、通报批评、

追责问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要加强安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058

第61页

059

全检查和应急队伍建设,确保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

稳定。

下沉一线强督导、聚集难点抓整治

当前,成都正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认真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要求,切实

提高创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高标准完成各项创建

任务,成都市城管委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下沉督导组主要

负责同志先后带队深入一线,督导创建工作开展。

3 月 2 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委党组书记、

主任刘霞带队前往四川天府新区督导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创建工作。

督导组先后来到广都上街、华阳水果批发市场、天

兴隆湖湿地公园 摄影 夏宏君

府新区人民医院、富民路一段等地,结合创建过程中的

重点难点问题,重点查看了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学校、

医院及交通场站周边背街小巷整治情况。

在广都上街,督导组一行来到商户门前,检查门前

五包及沿街商户占道经营治理等工作开展情况,叮嘱商

户负责人要认真落实,做好店铺门前地面清扫,协助维

护城市道路秩序;要求相关部门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对发现问题要做到立行立改、

即知即改。

在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针对医院周边停车难、共享

单车乱停争道等问题,督导组一行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

后,当即开起了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方案与改进措施,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力求让创文成果更多

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刘霞同志强调,城市管理应多些“敬畏”之心,治

理不能简单粗暴,要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创建

工作中来。对存在问题要敢于曝光,相关部门也要认真

履责,切实加强日常管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以干净、有序、

美丽的城市面貌迎接成都大运会。

培训赋能 提升行业创建能力

近日,成都市城管委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系

列培训活动,通过“集中培训 + 现场点位指导 + 复盘

整改”的方式,推动全市城管系统进一步熟悉指标体系,

熟知测评内容、掌握工作方法,压实创建包片领导、组

长和基层创建一线人员的工作责任,确保全国文明典范

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有行动、落地见成效。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委党组书记、主任刘霞带

队前往四川天府新区督导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第62页

培训活动从“会议讲解 + 实地考察”两方面展开,

并从特色工作开展、创建工作重点难点、督查机制、实

地考察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创建工作进行了系统解读。

成都市城管委还邀请专家带领“5+2”城区的创建

一线城管工作人员走进成都部分区域的主次干道、背街

小巷、公共厕所等重要点位,为他们讲解全国文明典范

城市创建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答疑解惑,帮助大

家深入了解创建标准。

在实地考察中,专家针对今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测

评情况,以详实的内容和直观的案例,认真分析了在实

地考察中遇到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工作思

路。市城管委宣传处处长姜剑深入阐释了全国文明典范

城市创建的意义,鼓励大家在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快

起来,查清存在问题,尽快补齐短板,扎实、高效推动

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努力交出一份有温度、顺民意、重

实效的“城管”答卷。

“作为亲眼见证、亲身参与成都城市发展、文明提

成都调查队专家(前排左一)为创建一线城管工作人员答疑解惑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专家(左二)为创建一线城管工作人员

现场讲解创建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060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第63页

061

升的城市管理者,这次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

性和实操性,让我对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的意义和具体的创建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和把握。”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

理局工作人员胡晓说道。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是一场久久为功的

“耐力赛”,更是一场持之以恒的“接力赛”,

在创城攻坚工作中,成都市城管委为持续打

造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倡导城市管理队

伍化身“文明宣传员”队伍,夯实宣传力量。

同时拓展宣传方式,为环卫工人、街面一线

巡查人员及车辆配备扩音设备,在作业和巡

查过程中循环播放文明行为提示语音,引导

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增强市民

创城“主人翁”意识,将创建的责任落实到

每一个人身上,以全民行动推动文明新风吹

遍成都每一个角落。

督导面对面 推进实打实

日前,成都市城管委派出 7 个专项督导组,由委领导班子成

员带队,在成都市“5+2”中心城区持续开展“四不两直”督导,

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对交办的问题主动认领、立改立行,有力推进

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3 月 14 日,市城管执法总队总队长刘践带领第三专项督导

组赴锦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面对面”督导工作。会上,督

导组就近期督导情况作反馈,指出了锦江全域普遍问题和个别区

域突出问题。并针对管理类和执法类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锦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就问题突出的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

街小巷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保障措施进行了汇报并认领了督导组

反馈的情况,表示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整改到位。

3 月 14 日,市城管执法总队四支队副支队长陈在武受市城

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秦韬同志的委托带队前往青羊区综合行政

执法局开展“面对面”督导工作。会上,督导组就近期督导情况

作反馈,指出了问题高发区域和高发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建议。

兴隆湖湿地公园 摄影 夏宏君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第64页

青羊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就共享单车停放划线、占道经营

等重难点问题的具体措施、近期工作重点及经验做法作

汇报并认领了督导组反馈的情况,表示将持续加大工作

力度,确保整改到位。

3 月 15 日上午,市城管委一级调研员余涛受市人

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委党组书记、主任刘霞同志的

委托,带领第一专项督导组来到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

和城市管理局,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问题交

办座谈会。督导组一行听取了该局关于近期创建全国文

明典范城市工作推进情况,并认真分析、共同探讨了街

面上容易出现的城市管理问题。

3 月 15 日上午,成都市城管委一级调研员吴晓明

受市城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东明同志的委托带队前

往成都高新区开展“面对面”督导反馈工作。委督导组

就近期专项督导发现的突出问题、重点点位和整改时限

等进行了现场反馈通报,重点开展单车规范、环境卫生

秩序、小广告清理等共性问题专项整治。

3 月 15 日上午,市城管委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面

对面”督导武侯区反馈会在武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召开,

市城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柏清带领督导组一行 7 人

出席会议。会上,武侯区综合执法局、住建交局汇报了

前期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

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市城管委督导组分类逐条反

馈了 3 月以来,在督导武侯区城市管理领域开展创建全

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完成情况,并

就持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提出了建议意见。

3 月 15 日下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会在

成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召开。市城管委党组成员、副主

任何汝云出席会议并提工作要求。会上,成华区综合执

法局及各街道办(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汇报创建工作推

062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第65页

063

进情况;第七专项督导组就近期督导时发现的问题进行

了通报,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3 月 16 日上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专项督导

意见反馈会在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召开。市城管委党

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杜胜歌带领督导组出席会议。会

上,市城管委督导组反馈了 3 月以来在督导金牛区城市

管理领域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及整改完成情况,并就持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提出了下

一步计划。金牛区综合执法局局长李俊汇报了前期工作

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没有终点,成都市城管委

把创建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解决民生问题的重

要抓手,抓在日常、严在平常、重在经常,以更高标准、

更严要求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不断增强人民群

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化“门前五包”模式,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一座城市的市容市貌,不仅彰显了城市治理的水平,

也映射出了市民生活的品质。成都市城管委以打造“干

净之城、有序之都”为基本目标,创新工作方式,着力

宣传引导、纵深推进“门前五包”,助力成都全国文明

典范城市创建和美丽街区建设,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

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便民的城市环境

而不断努力。

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商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感,

提高沿街商户对“门前五包”责任范围的认识,营造

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日前,成都高新区生

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联合高新区合作街道办组织开展了

“我的典范城市我来建‘门前五包’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入户宣讲等

方式,向过往群众以及沿街商户宣传“门前五包”责任

制的具体要求,积极动员商家店员、居民群众主动参与

到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来。

此前,高新区石羊街道办也在新园大道开展了“门

前五包”共建共创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石羊街道城市

管理办公室、综合管理执法大队、新园社区负责人分别

向商家、居民宣讲“门前五包”的内容、意义和重要性,

听取商家群众意见和建议,并现场签订新版“门前五包”

责任书。

“我们将不断在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上下

功夫,将‘门前五包’工作做实做细,努力为辖区居民

打造文明、整洁、和谐的宜居家园。”高新区石羊街道

办工作人员表示。

“老板,现在‘门前三包’已经升级为‘门前五包’

了,要按照新规执行了哟!”春寒料峭,上午十点,在

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联合高新区合作街道办组织

开展了“我的典范城市我来建‘门前五包’主题宣传活动”

干净整洁的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南路 摄影 秦继勋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第66页

紧邻太古里的南糠市街,锦官驿路街道城管执法队员走

进商铺,为商家讲解宣传“门前五包”的责任范围、责

任要求等,确保“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到实处。

“在深入推进‘门前五包’的同时,我们还充分以

‘双街长制’为抓手,结合城市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

系建设,健全街面问题发现与处置机制,充分调动人民

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

新局面。”锦江区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锦江区综合执法局还成立了专项巡查工作组,紧盯

重要点位,通过 7×24 小时全天候查问题、抓整改,进

一步压紧、压实网格管理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

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并将每日巡查发现的问题形成

台账,按照“每日督办”“日清日结”的工作机制,力

争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城市管理问题“销号”并持续巩固

保持。

为推进“门前五包”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城市管理

水平,打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日前,金牛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执法人员学习“门前五包”责任

劝导商家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

向商家宣传“门前五包”内容

制工作手册内容及职能职责,要求各中队深刻认识推行

“门前五包”责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承担起

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推进沿街商户“门前五包”责任落实。

为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金牛区执法人员沿

街巡查、逐一上门,为商户认真地讲解“门前五包”内容,

告知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书的重要性,为商户详

细阐述应履行的相关责任和义务,并与商家签订“门前

五包”责任书。要求所有签订商户必须按照“门前五包”

责任书要求做到:包卫生干净、包市容整洁、包设施完好、

包秩序良好、包绿化美观,倡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从小

事做起,共同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建设中来。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064

第67页

065

此外,金牛区执法人员全力推进市场秩序常态化巡

查,对辖区内农贸市场周边、居民小区门口、主干道、

背街小巷等区域违规越门经营、占道堆物、沿街晾晒等

行为展开宣传教育和集中整治。

城市管理工作是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满足广大市民

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随着成都城市规模的

持续扩大,城市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成都市城管

委将继续秉承“精细管理”和“为民服务”两大城市管

理理念,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积极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管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城市管理

水平,共同打造干净之城、有序之都,为成都创建全国

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城管力量。

微网实格精细治理 共享单车共治共享

成都一座实际管理人口已超 2000 万的超大城市,

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共享

单车投放量大、使用频率高,加之部分市民缺乏规范意

识,导致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时有发生,给市容环境

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过程中,

规范单车停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破解这一困境,成都市城管委着力探索“微网实

共享单车整齐停放

共享单车整齐停放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第68页

格”治理体系,打通共享单位治理最后一米。对此,成

都市城管委组织共享单车企业片区负责人,召开共享单

车秩序管理现场调研会,进一步深化开展背街小巷、农

贸市场周边单车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对共享单车停放秩

序的监督和管理,重点解决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

居民小区门口单车潮汐式淤积、未入框停放、影响行人

和车辆正常通行的问题。同时,采取线上 + 线下相结合

的方式,监督单车运维人员网格化实名制落实情况。

成都市城管委市容广告处共享单车负责人介绍道:

“为了规范共享单车运营,成都市城管委利用单车智慧

监管系统核查运维人员和调度车配置、到岗情况,并每

日通报;同时督促属地街办建立考勤制,集中点名、不

定时抽查,将单车运维纳入考核评价。”

农贸市场周边的共享单车停放一直是一大难题,因

为这些地方人流量大,停车空间有限,许多共享单车往

往停放在非规定区域,给周边居民和商家带来了极大的

不便,对此,成都市城管委针对性地建立了运维人员“微

网实格”实名制度。以街道为单位,实行分片包干制,

将“5+2”中心城区 67 个街道,按各单车企业单车投

放配额比例进行划分,一个街道由一家单车企业包片负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066

第69页

067

责,并承担管理责任。

并且实行运维人员定人、定岗、定责实名制管理,

将运维人员固定分配到每个网格内的每一条街,及时清

理超量停放单车,无差别维护单车入框停放。

成都市城管委“微网实格”治理体系的探索建立,

为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一条可行道路,“微网实格”

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极大提升了这座城市的精细化治

理效能。下一步,成都市城管委将进一步夯实“微网实格”

治理工作,全方位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明宣传小喇叭 传递文明“好声音”

“随地一口痰,细菌千千万,保持环境卫生,

请勿随地吐痰,让我们一起迎大运盛会、创文明典范、

做文明市民……”

这几天,走在成都的街头,你会在不经意间看

到一个个“文明小使者”正“走街串巷”,播撒文

明的“种子”。

这亲切的声音,原来是成都市市容环卫管理事

务中心刚刚上线的“爱成都,迎大运”——文明提

示宣传小喇叭!为了做好文明城市宣传员,成都市

市容环卫管理事务中心把文明理念、文明常识、文

明规范宣传深入到城市街巷的“最后一公里”,让

文明新风尚“声入人心”!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城市的内在

气质。“2023 年是成都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关

键之年,也是举办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

重要之年,我们特别安排了 6 支文明小分队走入城

市街巷,流动播放文明提示宣传语。”

成都市市容环卫管理事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大家合力奏响文明最强音,共创和谐好氛围,积极

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环境。

“提醒大家不乱吐痰、不乱扔垃圾,一起维护

我们的美好家园,这样的文明小喇叭很有新意!”

市民朋友们纷纷表示。大家一起爱护环境,做文明事,

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变得更

加和谐美好!

文明提示宣传小喇叭上线

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广场社区给环卫工人拜年 摄影 秦继勋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第70页

编者手记:

今年成都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面临两次国测,任务十分艰巨,成都市城管系统将紧

绷决战之弦,拼足攻坚之力,加强督导考核,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务实的作风、“绣花”

的功夫完成好创建任务,通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培训方式,加强对人员的实地培训、轮训,让一线的同志对标

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进一步优化专项整治方式,针对路面积存烟头纸屑、小广告乱张贴、

共享单车乱停放、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优化专项整治小组,定人、定位、定责任,进一

步优化督导考核机制,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督导考核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双融合,

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大运会保障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合并督导、常态化督导,

纳入月度考核扣分;进一步优化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测评标准融入城

市日常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体系当中。各区(市)县城市管理部门要结合“美丽街区”创建、

“四库”建设和大运会城市保障工作,借势借力,全力抓好国测点位的达标工作;进一步

优化宣传动员方式,评选优秀公益视频、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宣传案例,各区(市)

县结合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创作一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公益短视频、公益

微电影,通过政务新媒体进行宣传,倡导市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进一步优化统筹协调机制。

继续坚持一点一档机制、城管点长机制、下沉服务指导机制。同时积极协调对接相关职责

范围问题。

锦江公园·木综时光 摄影 邓显杰

068

成城专题报道

城市管理美学

第71页

069

新都区锦门 摄影 朱兴君

第72页

一、背街小巷的内涵及特点

(一)背街小巷的内涵及功能

背街小巷是指城市的一些“背”且“小”的地带。

小巷虽小,却关乎市民日常出行,是离百姓最近的连心

路,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城市的“脸面”。多数背

街小巷的形成都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是城市肌

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

平。

背街小巷通常位于连接老旧小区与主要街道、马路

的过渡地带,位置较为偏僻,也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逐

渐边缘化的部位。不过,作为城市毛细血管,它承担着

城市交通的微循环,是城市温度的鲜活载体。一些特色

的背街小巷,经过精心打造也能成为颇具人气的商业街

区,发挥活跃社区经济的商业功能。

(二)特大城市背街小巷管理的主要特征

历史积累问题多,处在城市管理的末梢环节。背街

小巷因为“背”且“小”,通常长期处于失管状态,比

如房屋老旧,公共设施使用频繁、损耗严重,燃气、消

防设施、用电设备、管线等缺乏维护,长期积累产生诸

多安全隐患。由于位置偏僻,不易引起关注和重视,在

城市管理中缺少存在感。

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此消彼长的产

物。城市化快速推进,传统背街小巷人口流失,而城市

摊大饼导致城乡接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城区插花

地带等区域成为背街小巷分布的主要区域。另外,特大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格局,

老旧城区的街道逐渐沦落为背街小巷。在区位竞争中日

渐衰落,遗留下来的或者是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荒

废的老厂房、遗弃的旧设施等,由于产权权属复杂,管

理难以深度介入。

二、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生活品质和

宜居水平

背街小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事关民生的事情大

部分发生在这里。它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安全感,直接反映城市工作的底色。

(二)有利于营造和谐文明、活力有序的社会氛

背街小巷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部位,城市的岁月沧

桑、市民的市井生活都隐藏其中。改善背街小巷不仅直

接提升市民生活品质,而且让城市生活更具活力、更井

然有序。

(三)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品质形象

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不仅有利于改善居住生活

环境和城市形象,还可以提升文化品位。背街小巷保留

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传统文化、记忆碎片,有数不尽的

故事,是一座城市的底蕴、韵味和特色所在。目前,已

经有不少城市把背街小巷改造成为时尚和文化街区、创

意创业空间,甚至是网红打卡地。

三、当前背街小巷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综合监管缺失

背街小巷容易沦为环境整治的遗忘角落和执法监管

盲区。不少城市背街小巷常见垃圾、污水,存在卫生死角,

由于种种原因环境整治时少有彻底根除。背街小巷的准

美丽街区创建中的

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现状与对策

□杨雪锋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 昊 浙江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专业研究生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070

第73页

071

公共空间属性决定了它很容易沦为执法盲区,执法力量

薄弱,存在乱搭乱建、乱牵乱挂、乱停乱放等乱象。

(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背街小巷公共设施总体老化,照明缺灯少亮,道路

坑洼不平,管线老化,绿化少且破坏严重。公共服务普

遍滞后。由于地处犄角旮旯,位置偏僻,不少背街小巷

公共服务缺失,比如停车难、出行难,垃圾分类设施不全,

环境卫生服务弱化等。

(三)治理缺乏科学性民主性

背街小巷规划建设通常专业性不足,决策过程封闭。

在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土地整理、资金使用等重大事

项中,公众参与决策程度比较低。城市管理的破窗效应,

在这些地带频繁发生,老问题易反复回潮,具有时间周

期性、空间特定性。

四、国内部分特大(超大)城市的主要做法

(一)上海:“三全”(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

治理无缝隙

健全工作机制。专题研究背街小巷专项整治安排,

确定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重点

项目,细化任务目标,落实节点安排。将无冠名道路、

不通公交车道路、问题突出的小区周边小巷及接合部,

一并纳入专项整治范围,明确测评标准和各部门工作流

程。恢复每周文明城区整治行动,制定专项整治安排表,

志愿服务队下沉责任区域。

创新执法方式。执法人员坚持“服务为主、执法为辅”

的原则,对小巷进行普法宣传,对商家不文明行为加以

劝阻。开展“地毯式”清理,清理各类陈年无主堆放物、

占道堆放垃圾桶、随意倾倒的生活垃圾等。提高背街小

巷的巡查频率,规范实施市容环境服务外包工作机制。

实施保洁“一路一策”。发动沿街商户落实门责自

律,将背街小巷纳入网格化日常巡查的重点区域,队员

做到每日巡、随手做、实时报、及时记,实现“时间上

全天候、空间上全覆盖”。加强市民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和宣传引导,发动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活动。

(二)北京:“五位一体”助推精细化治理

坚持高标准,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环境面貌。组织管

理小组进行抽查,严格按照事先规定的分值进行打分。

注重高位统筹,加大推进力度;注重规划设计,提升整

治成效;注重协调调度,凝聚工作合力;注重群众诉求,

推进多元共治;注重常态督导,加强检查验收;注重宣

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聚焦精细化,深化提升背街小巷环境品质。以人民

为中心、以群众诉求为导向,以打造具有首都风范、古

上海城市立交桥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第74页

都风韵、时代风貌的新时代背街小巷为目标,围绕老城

区、建成区、旅游景点等重点地区,完成达标类、精治

类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做好维护类环境

整治提升工作。

坚持“五位一体”,调动背街小巷治理多方力量。

建立议事协调机制,执行《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

升设计管理导则》,激发居民参与街巷环境治理的“主

人翁”意识,委托第三方对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背街小

巷逐条验收,发动市民群众开展特色文明活动,深化“吹

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等。

创建街巷长制,确保背街小巷整治问题及时解决。

成立街巷理事会,对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和检

查,对这些问题进行排查,向上级反映,以便得到及时

解决。

(三)广州:“改造 + 治理”激活背街小巷

完善治理方案标准。印发《广州市背街小巷环境整

治提升三年(2019—2021 年)行动方案》,明确“十

无八有一创建”整治高标准,建立工作例会和现场督导

制度,积极开展大检查大评比。

“改造 + 治理”激活背街小巷。联合多方力量资源,

推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与街区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相衔接。住建部门出资改造路面,属地街道出资改造绿

化景观,商户出资改造每座楼栋外立面。着力整合低效

空间,见缝插绿,打造口袋公园、文体活动场所、文化

长廊等,赋能背街小巷。

倡导共治共管,实现长效管养。在醒目位置张挂街

巷责任公示牌,鼓励群众监督举报违法或不文明行为。

建立联动工作群,汇集多方力量,随时巡视上报出现问

题,收集居民反馈意见,即时分派任务,立行立改。补

齐管理设施,增加视频、门岗等物管基础设施,积极引

导居民成立管理组织。定期开展综合整治行动,组织环

卫工人清理各类垃圾和卫生死角,及时对井盖排水口堵

塞垃圾进行清理,对小区内栏杆、路灯等进行维护。

精心实施,打造特色。采用“上下协同”模式,广

泛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展现岭南风情,打造具有西关文

化的人文景观,完成民族墙和配电箱的彩绘工作。进行

一系列细节改造,例如补种绿植、改造绿化,对地下排

水管进行疏通、整改,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对破烂地面

进行修补铺设,对乱拉乱挂电线进行捆绑整理,依法拆

除违章违规建筑等。开展“五乱”整治,加强市容环境

综合整治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

(四)杭州:以民主促民生

发动多方力量,鼓励全民参与。制定《关于市民全

过程参与背街小巷改造工作的实施方案》,政府向全社

会公示计划,并进行宣传,鼓励公民提出相关建议和意

见,对群众疑惑耐心解答,不断调整方案,提升群众满

意度。设立专门的电话热线、信箱等,公民可随时提出

自己意见,合理意见纳入工程考量,派出专业人士进行

广州塔小蛮腰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072

第75页

073

监管,上门拜访附近居民,征求相关意见。

注重历史文化,保留背街内涵。成立“背街小巷改

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多次召开听证会,复兴杭

州历史文化,设计和实施一批仿古建筑、建设复古文化

长廊等。聘请专业人员对背街小巷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

收集各种数据,多次进行实地考察,精细设计,还原历

史文化原貌,打造独具特色的街巷工程。采用雕塑、画碑、

文化墙等形式,注重细节。

瞄准街巷实事,追求精细治理。例如,在居民关

心的厕所问题上,对男女厕所的比例进行调整、解决排

长队问题,增设母婴室、无障碍设施,提供“基本功能

+X”服务,为解决厕所异味问题引进先进除臭技术,

改进厕所引导系统、厕所自动感应系统。并且推出“贴

心城管”和“杭州找厕所”第三方应用程序等相关应用

程序,居民和游客可登录第三方应用程序,了解厕所位

置分布,及时找到厕所。

(五)南京:人文特色与精细品质并重

入细入微,让小巷“净化、序化、美化”。提高门

前“三包”知晓率、签约率、履责率。完善背街小巷环

境容貌精细化治理标准并严格实行翻新改造。开发停车

智能管理系统,建造共享单车中转场所,人行道上划出

绿色停车区,保障有序停车。

凸显特色,让小巷散发独特韵味。挖掘并展现民国

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浮雕,重点突出历史文化景区。进

行景观照明,形成夜间亮化风景线。美化沿街围墙,严

格规范工地围挡,对沿线破损围墙进行统一修缮。

实行“街长巷长”制,让“小清新”持续下去。落

实“街长制”并公示上墙、接受市民监督,对管辖路段

巡查。运用数字技术,推进网格化巡防、明确管理责任,

利用线上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五、特大城市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

的理念思路

(一)坚持人民城市理念

背街小巷改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进行较大

力度改善时,会涉及到部分市民的利益调整,必须坚持

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广泛听取

意见,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以民主促民生。落实

惠民和便民措施,把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背街小巷环境

精细化整治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视

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视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视群众

满意为第一标准。

(二)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对背街小巷进行

彻底整治,并建立明确的责任边界和责任主体。城管、

住建等部门要联手街道和社区,建立稳定的工作机制,

做到背街小巷维护管理全天候、全覆盖。背街小巷改善

需要精心设计,精细管理,可以打造精品街巷,通过抓

典型、树品牌,带动城市其他区域背街小巷改善。

(三)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

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背街小巷是城市的

毛细血管,是市民的房前屋后。要通过规划建设管理紧

密衔接,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连续保持,让背街小巷焕发

新的活力。在推进过程中,不搞运动式整治,而是要建

立长效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背街小巷运维的经

费投入机制。

(四)坚持系统治理理念

背街小巷改善要纳入城市存量规划、整体框架进行

前瞻性研究,需要城市政府通盘考虑,系统治理。整治

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沿线产权单位差异性大,权属关

系复杂,需要跨层级、跨部门甚至跨区域协调。长期失

管导致的违法建设严重,对违法乱象治理会触及到少数

人的利益,需要强力部门和城区、街道、社区各级的支

持配合。在治理方案上,要把背街小巷整治纳入美丽城

市建设、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完整社区建设、垃

圾分类等整体谋划中,科学设计、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市民需求,进行系统设计

和建设,力争让广大群众满意。

(五)坚持社会共治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从

房前屋后实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市民和政府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第76页

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

起做”,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背街

小巷是居民的生活空间,也是社区商业的活水源,改善

背街小巷就是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实事,整治工作不能政

府唱独角戏,要引导商户、居民和社区、街道、城管一

起大合唱。

六、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贯彻“全过程民主”,落实“四问四权”

坚持开展调查阶段问需于民、设计阶段问计于民、

施工阶段问情于民、验收阶段问绩于民的“民主改善四

部曲”。对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涉及的失业、残疾等困难

家庭成员丧失工作岗位的,应由人社部门牵头,动员社

会各方,组织和落实再就业岗位。对符合廉租房申请条

件的住房困难家庭,由房管部门根据廉租住房政策予以

安排。

(二)精细管理贯穿治理全过程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

安全标准(试行)》提出的“干净、整洁、有序、安全”

原则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制定设计、改造、

维护、管理、考核等一系列标准,促进规范发展。在“精”

字上做文章。在调查、设计、公示、施工等全过程中,

坚持广开民主参与渠道,发挥市民监督作用,对施工设

计队伍、工程材料、质量验收进行严格把关。在“细”

字上下功夫。科学安排施工,尽力减少施工扰民,采用“单

线推进,集中完成”的作业方法,把开工选点、施工期

限等要素与周边庭改、公改、危改地块等项目实施穿插

和链接,把建设阵痛最小化与工程质量最优化统筹起来,

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三)统筹推进背街小巷整体提升

推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与街区更新、老旧小区综合

整治相衔接,坚持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庭院改善工程、

物业改善工程、危旧房改善工程四大工程相结合。遵循

“改造 + 治理”思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综合工程,

在改善背街小巷基本环境的同时,整合内部低效空间,

见缝插绿,打造口袋公园、文体活动场所、文化长廊等,

赋能背街小巷。推动老城区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

升一体化发展,统筹医院、学校周边环境和无障碍设施

建设,兼顾城乡接合部地区、拆迁滞留区背街小巷,统

筹谋划、整体设计,分类指导、科学施治。

(四)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治理机制

背街小巷治理可结合街道工作和基层治理体制改

革,以街巷长为统领,统筹社区工作者、街巷物业、小

巷管家、网格员、市民志愿者等力量,发挥街巷自治理

事会作用,引导社会单位和企业共同参与。创新治理模

式,落实长效管理,坚决防止用工程项目代替管理服务,

推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由自上而下的单向治

理向多元主体协商共治转变,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五)充分挖掘街巷文化

在设计上应因地制宜,努力体现各自特色。属于历史

文化保护的街区,要把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与背街小

巷改善有机结合起来,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改善。

北京四惠桥夜景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074

第77页

075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建筑外观色彩,我就能说出这

个城市的性格、居民的喜好,甚至文化上的追求。”世

界著名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曾这样说过。

国际上任何一个有品位的城市,都具有简洁、明快、

和谐的色彩风格。色彩是城市中最为突出的视觉要素之

一,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方面,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

体,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城市色彩在城市美

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管理,

对于创造具有辨识度的城市品牌,体现富有城市特色的

城市景观至关重要。大多数城市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历

史文化甚至是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进行衡量从而建立相

关的色彩规划,或是在整体城市规划要求中推行城市色

调。城市色彩规划也是一门值得去研究的学科领域,从

城市美学立场出发,以色彩为技术平台,关注城市风貌

特色与景观形象品质,所以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色

彩。

一、国外城市色彩规划历史

世界城市色彩规划研究起源于意大利都灵,远在

1777 年,都灵就将黄赭石色确定为中心广场的颜色。

至 1845 年,这种黄色调逐渐被这座城市所接收,成为

这座城市的色彩主旋律。但在一个世纪后,由于大量新

建建筑群的出现,导致“都灵黄”一度被淹没,城市色

彩逐渐混乱,整体形象特色不够鲜明。由此,1979 年

相关学者对都灵城市色彩历史进行了挖掘和研究,以传

统建筑色彩为基础对都灵进行了城市风貌修复,重现了

过去的“都灵黄”、鲜明了城市特色、提升了整体形象。

亚洲的城市色彩规划发轫于日本,缘起于 1970—

1972 年间日本东京市政府邀请朗克洛对东京进行的全

面色彩调研和规划。20 世纪中叶,东京遭遇了快速发

展带来的“色彩骚动”的问题,日本色彩规划中心在朗

克洛教授的指导下,通过细致地调研工作,分析、提取

推荐的城市色彩图谱,完成了《东京色彩调研报告》。

在此基础上,日本诞生了第一部现代城市色彩规划的专

业书籍——《东京城市色彩规划》。

1992 年日本建设厅提出了“城市空间的色彩规划”

法案,详细规定了色彩专项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或建

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由专家委员会批准才能生

效,为创造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提供了法律保障。1995

年大阪市出台了《大阪市色彩景观设计手册》。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在国家《景观法》的基础上,东京制定了适合地域特色

的景观规划和色彩导则,将色彩与城市的特色与风貌紧

密结合,对城市色彩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形成了斑斓绚

丽又和谐统一、富有美感的城市色彩。

日本政府将城市的色彩景观营造和管理纳入法律体

系当中,上到国家法律下到地方法规都对城市色彩景观

控制有不同程度的要求。2004 年出台的《景观法》提

编者按 :城市色彩的规划,通常是指城市(或地区)的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包括房屋、

基建设施、交通工具和自然环境。各地会因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差异大相径庭,理想的城市色彩,应能恰当地配合

自然条件和景观,又可以反映当地的审美、文化。色彩好比城市的肤色,是城市风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伴随着

城市的长久发展而形成,有机融入整个城市的肌理之中,也塑造着城市形象,要想摆脱“千城一面”,进一步提

升城市形象、品位,色彩规划十分重要。

城市美学视野下的

现代化特大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对话四川省艺术院院长、成都市美协副主席吴晓东

□编辑部整理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第78页

出了城市景观的规划方式,并提出应对景观形态、色彩及其他

要素进行管控。它增加了景观规划中对色彩的规划审批,提出

了明确的申报、审批、处分要求,对违反城市色彩规划的行为

严厉惩处。在实施了景观规划的区域内,当建筑物新建、改建

或原有外观模样及色彩发生变化时,必须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如果没有得到相关许可,禁止对景观重要的建筑物进行模样和

色彩改变。为了创建美丽而又有特色风格的首都东京,2006

年 10 月东京都出台了《东京都景观条例》,2007 年 4 月又

制定了《东京都景观规划》,根据东京的景观特点和地区特色

制定了不同的基准,以促进形成良好的景观。随后,在《东京

都景观规划》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解说和阐释色彩基准,东

京都制定了《东京都景观色彩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这是东京第一个针对城市色彩的专项导则。《导则》的编制、

实施对东京城市色彩景观的保护、控制和良性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促进作用。其根本目的在于创造新的城市色彩面貌,推进东

京良好城市景观的形成。

《导则》以《景观法》的要求为基本出发点,遵循其上位

规划《东京都景观规划》中所划定的城市空间格局,在其景观

形成基准的基础上对城市街区色彩进行合理引导。这使得《导

则》完全融入城市的整体规划管理机制之中,可以得到长期有

效的实施。同时,《导则》就相关的色彩基准做出了详细的解说,

给出了具体的使用方法和限制对象,明确了城市中不同景观地

区的位置、范围、用色原则和色彩基准,既考虑城市整体色彩

景观的营造,又兼顾各区域固有的地域色彩特征和区域之间的

差异和个性。

东京使用“孟塞尔颜色系统”界定色彩的数值,通过三种

尺度组合来表示一种颜色,即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与城市景

观形成的关系。色相,它影响建筑物的一致性,建筑色调相同

或相近的街区更容易形成一致性的色彩美感;明度,它影响眺

望景观的形成,当从远处眺望时,明度对比更容易让人辨识,

因此,对于可以从高处眺望的以丘陵、山地、海洋为背景的街

区,应注意色彩明度与背景色彩明度的对比协调;饱和度,它

影响街区秩序的形成,高饱和度引人注目,低饱和度易于融合。

因此建筑色彩应是低饱和度的,色调沉稳的街区不仅给人宁静、

稳重的感觉,还可以借助植物的色彩变化获得更为丰富的景观。

简洁明快的建筑轮廓,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以及色彩斑

斓的城市色彩,东京打造了符合国际大都市形象的优美城市景

观,这与其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方式密不可分。东京在城市色彩

规划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高新政务中心 摄影 袁雅琨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076

第79页

077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2004 年出台的《景观法》,

在国家层面对日本城市的色彩规划提出了要求。在《景

观法》的框架下,东京制订了《东京都景观规划》,后

来又制定了更加详细的《东京都景观色彩指南》,对城

市色彩进行具体管控。城市色彩规划既做到了有法可依,

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具体实施执行。

规范性的色彩表达。东京的城市色彩规划导则中,

对于色彩的表达采用的是孟塞尔颜色系统,通过数据化

的方式对色彩或配色的范围进行划分与指定。这样,通

过规范性的色彩表达,推荐色彩的使用范围,可以保持

整体的和谐统一。

各区域的分类规划管理。根据各区域在景观规划中

的重要程度及各自的特点,划分了四类不同区域,每个

区域的色彩基准有所不同,便于形成多姿多彩而又和谐

统一的城市色彩。

二、国内色彩规划

目前在国内尚属前沿领域的城市色彩规划,城市风

貌色彩的个性表达是城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

力量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品质。

北京:早在 2000 年北京规定“外立面色彩主要采

用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以创造稳重、大气、素雅、

和谐的城市环境”,在 2020 年,北京再次发布《北京

城市色彩城市设计导则》,确定北京城市色彩“主旋律”

为“丹韵银律”。从色彩学的语境看,它由“丹韵”引

导的红色系与“银律”引导的灰色系两大色系构成。从

现实景观的视觉感受来看,“丹色”之暖与“银律”之

冷和谐交融,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了北京城市相

得益彰的色彩主基调。

广州:南方城市广州是我国第一批开展城市色彩规

划的城市之一,并积极影响了一大批国内城市的色彩规

划工作。《广州城市色彩规划(2006)》为广州研究制

定了“阳光明媚的粉彩画”色系的推荐色谱,提炼了“具

有阳光感的黄灰色系”的主色调,以及分层面、分程度

的色彩规划与导则,并完成了沙面、一德路、珠江沿线

等八个重点地段的色彩设计示例。2020 年广州市组织

了广州城市色彩工作专家咨询会,邀请来自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色彩规划、城市公共艺术领域的

专家,回顾反思广州曾做过的城市色彩研究,并就下一

步城市色彩工作如何启动,推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四个出新出彩”进行了讨论。

重庆:重庆在 2006 年提出主城区的城市色彩将以

淡雅明快的暖灰为主,辅以局部冷灰色调。

济南:2011 年,济南市正式确定《济南市中心城

色彩规划研究》方案。在该方案中,城市色彩整体以自

然湖光山色为基础,以人工淡妆浓彩为修饰,将自然色

彩与人工色彩装饰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形成以暖灰色系

为主的基色调,并采用明度低、中色度、高彩度的色彩

进行点缀。济南建筑色彩规划采用了分区规划法,依据

自身东拓、西进、中优、南控、北跨的地形特征将建筑

色彩定位为东、北冷,西、南暖,中灰形式。

杭州:“水墨淡彩”,杭州市在 2006 年编制了《杭

州主城区建筑色彩专项规划》和《杭州市城市建筑色彩

管理规定》,堪称主城区的色彩规划总谱,搭建了建筑

色彩的空间框架,划定了色彩分区,提出了“水墨淡彩”

的城市主色调。

小游园内的恐龙雕塑和镂空地球仪 锦江区琉璃路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第80页

三、色彩对于城市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前副院长、色彩研究所宋建明所长说:色

彩好比城市的肤色,是城市风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伴随着

城市的长久发展而形成,有机融入整个城市的肌理之中,也

塑造着城市形象。比如,杭州是“水墨淡彩,多样演绎”,

西安是“黄韵银律,浑厚华滋”。

其次,色彩管理也是城市治理的一部分,色彩营造得当、

管理有序,某种程度上表明城市文明水平高;如果城市的色

彩过于凌乱,人就容易迷茫、焦虑,进而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色彩还可以促进经济尤其是旅游的发展,因为美本身就

是一种生产力。威尼斯边上有一个叫布拉诺的小岛,就是因

为岛上的房子有各种好看的颜色而成为旅游胜地。

目前,千城一面、缺少个性是我国城市最典型、最严重

的色彩病。在城市规划中,地域特色和人文历史没有得到充

分尊重,规划理念千篇一律,便从规划层面与城市营建层面

埋下了千城一面的伏笔。

其次是色彩很乱,也可以称为“色彩污染”,

各地的批发市场和街区广告牌是最能体现这种色

彩之乱的。

日本东京曾经出现过“色彩骚动”事件。大

概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东京快速发展,大兴土木,

在街道与建筑上无节制地使用了高艳度颜色和强

烈的对比色,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闪烁,令人眼花

缭乱、心绪烦躁。政府与大财团遭遇来自各方的

严厉批评,后来采用了色彩管理手段,才使得东

京度过这一危机。

四、国内具有较高的

色彩辨识度的城市及色彩特点

如今北京的色彩辨识度就比较高,其色彩特

征可归纳为四个字——“丹韵银律”。北京的“丹韵”

由多组典型的红色系构成,最耀眼的是紫禁城的

红墙、皇家的朱柱红门等,还包括民间建筑的大红、

酱红、深红乃至褐色所构成的浓重的红色系;其次,

北京的土壤呈现出丰富的橙红褐色系,这些土壤

的微粒长年随风飘浮,附着于建筑物和植被之上,

使整个京城景观呈现出一种微“丹味”的暖色调;

其三,最近这 30 年来,北京城市街道与建筑外墙

被反复地涂装成浓淡深浅不一的红色系。

“银律”是由多组灰色系组成的,其根源可

从四合院和胡同的灰色系开始追溯,这是传统历

史风貌特色片区的民宅色调;近年来城市建筑大

量使用新材料,比如玻璃幕墙、钢结构建材大量

出现,以鸟巢、国家大剧院等地标性建筑为代表,

慢慢形成了以银色系为主色的色调。

杭州其色彩主旋律为“水墨淡彩”。西湖及

周边是它的核心区,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

了“粉墙黛瓦”与褐色木构的基调,以前有人戏

称为“木耳拌豆腐”。后来城市高楼越来越多,

新材料也越来越多。但同样是玻璃幕墙、钢结构、

面砖、陶土板与涂料,北京人喜爱更浓更厚重的

色调,杭州人则喜欢淡淡有变化的色彩,就像水

彩的感觉。在同一样式的建筑上,在北京可能一

温江区寿安镇岷江美术馆 摄影 田相和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078

第81页

079

块颜色就可以了,可到了杭州则需要弄到四五块颜色,

以呈现细腻的层次,没有那种细节和韵味,它可能就不

过瘾。

以前在杭州某高架桥附近有三栋粉红色高楼,许多

路过的杭州人都会说好难看,认为它不符合这座城市的

气质。后来有人把外墙重新刷成了带点粉青灰的颜色,

诟病的声音就消失了,大概人们觉得它们与城市色调融

合了。

五、如何为城市进行色彩规划

在国际上,有的国家运用色彩季节理论对城市景观

进行设计,并且有的城市已制定了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

如巴黎的主体色定为米黄色,伦敦的主体色为土黄色。

与此同时,国外还建立了诸多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色

彩建设理论学说,如法国色彩大师郎克罗关于城市环境

色彩建设的“色彩地理学说”等,对城市色彩建设产生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体上,我国城市色彩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由于

没有统一的建设色彩规范和监督管理,建设领域的色彩

应用比较混乱,造成我国不少建筑存在视觉污染问题,

给城市形象的塑造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街头经常出

现的乱涂鸦现象;广告商乱用强刺激、侵扰性的浓色对

比,无限扩大广告面积和数量,使人文环境受到严重污

染。特别是商店门口的灯箱广告,形状不一、色彩怪诞,

既破坏了原有建筑的色彩,又造成了严重的色彩污染等。

因此,探讨城市建设规划新战略,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

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迫在眉睫。那么,为城市提炼色彩

基调、进行色彩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首先需要了解大自然的色彩。比如土壤的色系如

何?植被色彩的状态如何?日照和四季色彩呈现的情况

如何?这是自然赋予这座城市的底色。

其次是了解历史人文色彩因素。这个地方最古老的

建筑长什么样?它的建材比如砖、瓦、石、土、木等是

怎样的?建筑装饰、建筑及其聚落的风格是怎样的?这

是厘清文脉所要做的功课。

然后还要看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城市当

下的产业形态和规模等等,挖掘它们与色彩的关联。比

如,杭州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植被丰富,冬天都能

呈现出绿色,有一种温润的气韵。它的土壤以黄土和灰

土为主,整座城市的建筑上面会有一层薄薄的灰色粉尘,

这与北京是不同的。从历史人文气质来看,北京是皇家

气魄、浑厚博大,杭州则是诗性空灵与细腻的。这些在

色彩上都能反映出来。

同时,还要兼顾城市功能区分原则。如同医院工作

人员的服装颜色区分不同工作岗位一样,城市色彩要服

从城市的功能。这之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城市的整

体功能;二是指城市的分区功能。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

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

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所区别。比如西安这样的历

史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有损于城市形象。

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城市行政中心,一般都比较凝重

一些,色彩应偏于冷色;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泼一些,

商业气息浓一些,色彩可大胆选用暖色;居住区的色彩,

应素雅一些,可以是比较柔和的复合色系;旅游区的色

彩,则要强调和谐悦目。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通

则,比如用适当色彩手段将居民小区与商业街区分开。

成华大道十里店路新增景观 成华大道十里店路“两拆一增”改造后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第82页

中国城市色彩的整体风貌是“素城彩市”。在超大

尺度的“城”的空间界面上,人们希望看到的是相对素

净的色调;而在近人尺度“市”的空间界面上,也就是

在最鲜活的市井层面,则希望看到“热闹”的色彩,希

望彩色能够释放开来。因为我们的民族性格里既有含蓄

内敛的一面,更有喜欢热闹的一面。

作为国家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区的成都,在做城市色

彩规划时,建议考虑可选择复合灰。以复合灰为城市建

筑主色调,整体色调偏淡偏灰,相当于“淡妆”。这种

色彩搭配可以体现成都休闲从容、兼收并蓄的城市性格,

也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相符合。川西民居的基调就是

灰黑色。定这样的色调和当地的气候也有关系。成都处

于一个雨稠、无风的盆地中,易积灰、阴雨绵绵。成都

从 2002 年开始为建筑立面染色,都以浅色为主,但问

题很快出现了,不经脏,尤其到了夏、冬两季,成都雨

水多,绵绵细雨,把彩色的墙面弄脏,而且管不了几个月,

城区出现了不少“花楼”。

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

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

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

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实际上,色彩本身是没有美丑

之分的,城市色彩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也不在色彩本

身,关键是城市规划。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城

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

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忽视城市色彩,对新建筑的体

量、高度、风格、质料及环境协调等方面缺少严格控制,

许多超大体量、超高层楼拔地而起,伪古典风格与现代、

后现代风格建筑并肩而立,这都给城市风貌造成了致命

的、难以愈合的硬伤。因此,将城市色彩建设真正列入

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通过公共色彩立法来规范色彩应

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依法管理,是我们当前

需要解决的问题。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 摄影 袁雅琨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080

第83页

081

一、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要求

城市运管服平台是开展城市监测和城市管理监督的

基础平台,是党委政府抓好城市运行管理的重要抓手,

是为市民提供精准精细精致服务的重要窗口。城市运管

服平台是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为目标,以城市

运行、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以物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5G 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为支撑,具有统筹协调、

指挥调度、监测预警、监督考核和综合评价等功能的信

息化平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印发的《城市运行管

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明确

了各级运管服平台建设要求。

(一)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建设要求

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应建设业务指导、监督检查、

监测分析、综合评价和决策建议等 5 个应用系统,以及

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和应用维护等 3 个后台支撑系统。

各省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拓展建设其他应用系统,开发

智能化应用场景。国家平台、省级平台系统功能应符合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中“国家平台”和“省

级平台”的规定。

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应建立包括业务指导、监督检

查、监测分析、综合评价数据、市级平台上报数据和外

部汇聚数据在内的综合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库。各

省可根据实际需求拓展数据库内容。国家平台、省级平

台的数据内容应符合《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

中“国家平台数据”和“省级平台数据”的规定。

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应依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

台技术标准》中“基础环境”的规定,搭建满足城市运

管服平台运行需求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包括建设上下贯

通、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高效、可扩展的软硬件环境

和有效防护的安全环境等,并按照能够支持平台稳定高

效运行 3 至 5 年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设备。

(二)市级平台建设要求

市级平台是三级城市运管服平台的基础。可依托数

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城市

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等,

整合相关数据资源,拓展优化平台功能,建设市级城市

运管服平台,实现对全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的统筹

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综

合评价。市级平台宜按市、县(市、区、旗)一体化模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 年 3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部署开

展国家、省、市三级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要求在现有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作基础上,建设完善国家、省级、市级

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2021 年 12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

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中要求,在全国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基

础上,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

智慧城管平台建设

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余池明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郭廷坤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第84页

式进行建设,共用建设成果。

市级平台应用体系包括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

应用、公众服务、运行监测、综合评价和决策建议等 7

个应用系统,以及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和应用维护等 3

个后台支撑系统,还可以结合城市实际需要拓展应用系

统。

市级平台应建立包括城市基础数据,城市运行、管

理、服务和综合评价等数据在内的综合性城市运行管理

服务数据库。可结合实际,以需求为导向,在上述数据

库内容基础上,按照“一网统管”要求,汇聚共享住房

和城乡建设领域其他数据、相关部门数据,不断丰富扩

大数据库内容,切实发挥数据库支撑作用。

基础环境建设应符合《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

标准》中“基础环境”的规定,同时应根据市级平台的

功能、并发量、数据量等情况,合理规划服务器、存储

和网络等基础环境资源,并按照能够支持市级平台稳定

高效运行 3 至 5 年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设备。

(三)县级(市、区、旗)平台建设要求

县(市、区、旗)级平台是城市运行管理的枢纽和

协调重心。县级平台建设要求与市级平台类似,同时要

统筹考虑与街道、乡镇平台的一体化建设,提高互联互

通和网络化水平。《建设指南》指出,对于人口规模较

大、有单独建设需求、愿意自主建设城市运管服平台的

县(市、区、旗),可依照市级平台建设要求,自主搭

建本县(市、区、旗)平台。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082

第85页

083

(四)街道(乡镇)平台建设要求

街道(乡镇)平台是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基础。《建

设指南》虽然没有对街道(乡镇)平台建设提出要求,

但从城市管理实际需要,以及当前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

工作重心下移的趋势来看,也很有必要建设街道、乡镇

级平台。可以与其他社会管理平台联合建设,发挥综合

效益。

二、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发挥城市运管服平台和安全监管平台作用,需要各

级统筹协调机制和综合考核监督机制作为组织保障,目

成都超算中心 摄影 曹铁

前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领导组织体系不健全。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

际联席会议机制不够强,多年未见相关会议和开展工作

的情况反映。省级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存在短板,

未能发挥省级统筹协调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市级大城管

体制不够完善、难以落实,少数市委市政府重视的地方

城市管理委员会运转有效,能够发挥大城管的高位协调

作用,但多数地方存在城市管理委员会不够实、规格不

够高、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大的情况。

二是平台机构规格不够高。城市运管服平台的载

体——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智慧城管指挥中心)规格不高,

绝大多数作为城市管理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缺乏独立性

和权威性,不能充分发挥指挥和独立监督考核的作用。

三是城市管理综合评价机制不完善。城市运管服平

台是开展城市运行监测和城市管理监督的基础平台,但

尚未构建完善的综合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工作如何开展

还不够明晰。与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智慧城管指挥中心)

规格相关联的,各地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台进行考核监督

的范围不统一,有的局限于城管部门小城管业务范围或

者有限的相关部门业务范围之内,不能充分发挥城市管

理领域“一网统管”“大城管”综合考评的作用。

(二)技术、功能、平台设计方面的问题

一是标准规范不完整。《建设指南》只对国家、省、

市三级平台作了规定,没有考虑街道、乡镇一级平台建

设,不适应当前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重心进一步向街道、

乡镇下移的发展形势。城市运管服平台相关标准规范只

出台了一部分,不利于平台的推广和建设。

二是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条块分

割导致各自为政的情况普遍,信息、数据、平台孤岛依

然存在,需要接入运管服平台的相关行业众多,各行业

信息化数据标准不统一,部门行业数据共享融合难。

三是通过平台对接实现的数据共享,仍集中在事件、

人员、车辆等基础的静态信息,实时动态信息共享运用

仍存在壁垒,增加了数据的处理研判成本,使得城市管

理涉及的职能部门之间协作成本仍然较高。

四是平台需进一步升级。数字城管平台需要进一步

向智慧城管平台升级转型。现有平台工作机制与运行目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第86页

标难以匹配,问题处置与精细治理尚有差距,管理规律

与今后趋势鲜有预测,没有形成对城市运行全生命周期

管理的支撑。

五是城市管理细分行业以及城市管理委员会成员单

位往往已建立自己的业务监管平台,与新建的城市运管

服平台存在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对接机制问题。

六是智力支撑不足。智慧城管的科学研究和智力支

撑不够,除了省会城市之外,绝大多数地级市没有城市

管理科研机构,城市运管服平台的智慧决策功能缺乏智

力支撑。

七是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现阶段以支撑城市运

行安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为主,但在绝大多数城市,

此两项工作分别归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导致运管服平台

建设存在缺少统一规划的问题。

(三)投融资方面的问题

全国经济发展程度地区差异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城

市运管服平台建设存在资金困难。不少地区城市管理相

关行业信息平台分散建设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

建设现象。缺乏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投资的专门评价标

准,不利于精细化评估投资建设效果。

三、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高位协调机制

一是部委层面,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部际联席

会议制度,发挥对国家级平台的组织保障作用。

二是省级层面,建立健全省级城市综合管理厅际联

席会议制度,指导省内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

发挥跨部门统筹协调作用。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

管理)主管部门要发挥省级城市管理协调议事机构的作

用,统筹协调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项,

有序推进省级平台建设、运行和维护。明确省级城市运

行管理服务监督工作牵头单位,并配强专业技术团队负

责省级平台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确保平台持续稳定运行。

夜色阑珊东安湖 摄影 符维

084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第87页

三是市级层面,完善做实城市管理委员会高位协调

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协调的“大城管”

工作格局。为推动构建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一网统管”

工作格局,切实发挥城市运管服平台指挥调度、统筹协

调、高位监督等作用,市级、区级应建立城市运行管理

服务指挥工作牵头单位。加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指挥队

伍建设,切实做好平台建设、运行、管理、维护和综合

评价等工作。

(二)提高平台机构规格

提升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机构

规格,建议作为各级政府直属的专司城市运管服信息管

理、指挥调度和考核评价的专门机构,独立于各业务部

门,同时赋予其大城管范围内的综合考核评价权。

(三)健全综合评价机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层面加快颁布实施综合评价相关

标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运行标准》和《城市运

行管理服务平台管理标准》,各省级、市级相关部门要

依据标准尽快完善构建综合评价机制,从而发挥城市运

管服平台在城市运行监测、城市管理监督和综合评价工

作中的长效作用。

(四)完善平台建设标准规范和协同发展机制

一是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进一步向街镇延伸,与基

层社会治理平台、社区物业管理平台相衔接。

二是加快制定和出台城市运管服平台和城市基础设

施安全监管平台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大数据部门牵头

统筹协调城市管理相关行业部门的信息化互联互通和数

据标准。

三是处理好城市运管服平台与各行业监管信息平台

的协同关系,协同开发重点应用场景,推动跨区域、跨

行业的城市综合管理难题有效解决。

四是地级以上城市应建立或与大专院校、相关企业

联合建立城市运行管理研究机构,加大对物联网、云计

算、人工智能、信息融合、网络通讯、数据分析与挖掘

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城市管理运用中的研究,为智慧

城管提供科研支撑和技术服务。

五是明确城市运行安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的责任

部门,由住建部门或城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建设,实现

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

考核、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进一步提升城

市风险防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优化平台建设投资策略

进一步提高对城市运管服平台重要性的认识,把平

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平台作为市委市政府城

市运行管理服务的信息中心、指挥中心、监督评价中心

和应急处置中心来建设。

一是抓住国家“新基建”和城市基础设施适度超前

建设的机遇,加大城市运管服平台和城市基础设施安全

监管平台的投资建设。建立省级城市运管服平台投资专

项资金,对财政困难地区平台建设进行倾斜和扶持。加

强市级平台与区、县级平台的联合建设,加强运管服平

台与行业业务监管平台的协同建设,节省投资,提高综

合投资效果。通过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社会投资的作用,

解决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存在的资金问题,推动城市运

行管理“一网统管”。

二是市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在满足城市运管服

平台 10 个标准化系统建设的前提下,为节约建设资金

投入、避免重复建设,可以考虑优先整合现有的信息化

系统,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综合管理服务

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城市生命线工

程监测系统以及智慧城管、智慧住建等系统,在此基础

上建设完善城市运管服平台的建设内容,整合汇聚共享

相关数据资源,进而加强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

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

三是考虑集约一体化模式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如海南省,针对下辖的 15 个省直管县,由省级住房和城

乡建设厅统筹规划省级、市级运管服平台的建设,再根

据省、市两级单位的工作需求配置平台功能权限,同时

市级也可根据当地工作实际拓展建设相关特色功能。

085

前沿理论

城市管理美学

第88页

兴隆湖湿地公园 摄影 夏宏君

086

第89页

087

编者按:“十三五”以来,上海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对标最高标准、

最好水平,综合运用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手段,努力实现管理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探索全

域服务治理模式,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平,着力提升市民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了安全、

干净、有序的市容市貌和城市管理格局。

探索全域服务治理模式

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平

——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管理智库专家、网易四川总经理 屈锦泉

近年来,上海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系列重要讲话,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三全四化”,把“精细化”的理

念和要求贯穿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全要素、一体化、做减法”为手段,

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市容市貌常新、景观靓丽常在、城市温度常留。

上海静安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指挥中心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美学

第90页

一、探索全域精细化服务治理

的“上海模式”

2022 年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2 日,由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的

“2022 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

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作为 2010 年上海世

博会的重要成果,“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

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首个由中国政府发起的国

际日。时隔 8 年后,全球主场活动重回始发地上海。“世

界城市日”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目的是

提高国际社会对全球可持续城市化的关注,推动国家和

城市间合作,抓住城市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城市化带来

的挑战,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

早在 2017 年,上海就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城市管

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

用小而精、小而美的微改造,让街区焕发活力,让空间

适合共享,让社区更加宜居。上海在城市治理和可持续

发展领域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持续推动城乡建设、城

市品质、治理效能迈上新台阶,开展了 101 社区微更新、

旧区改造、“一江一河”贯通、城市管理精细化等一批

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建设管理项目,让广大市民群众

切实感受到人民城市建设的精度、厚度和温度,谱写出

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篇章。

坚持“人居为上”的理念,上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

用“绣花针”精神完成了经典的城市更新项目,全面改

善了上海人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质量,让人民拥有真正

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 年启动实施的《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升行

动计划》提出,要更好打造充满活力、魅力的城市新空

间,塑造温暖动人的城市表情,推出一批“道路 +”“公

园 +”“生活圈 +”工程。高架之下、楼顶天台、地下

空间、公园绿地,越来越多“嵌入式”空间、城市“边

角料”被盘活利用……“道路 +”“公园 +”“生活圈 +”

正不断在街道、公园、社区落地。

让家园更美好,上海用智慧和创意来唤醒市民身边

的“沉睡空间”,选择了 101 个社区,鼓励市民参与选

苏州河畔百年校园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融入滨河空间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美学

088

第91页

089

取点位、设计方案。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吸引了 500

多支设计团队和众多个人参与,176 万人次投票,主办

方从 369 份提交作品中评选出 64 个胜选方案,这些方

案将很快落地,成为家园微更新的实践,使这些沉睡了

多年的空间成为美丽家园的节点,为市民呈上精彩和幸

福感。

嘉定区安亭镇陆巷社区是农民集中居住社区,60

岁以上居民超过 50%。许多居民喜欢在宅前门口种菜种

花,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和步骤,景观面貌不佳。社区在

治理中没有采用“一刀切”的全部铲除管理方式,而是

通过反复征集居民意愿,引导居民规范种植。从一朵蔷

薇花开始,逐渐有了一座花园、一片格桑花海、一个可

食用玫瑰基地、一条“蔷薇巷”。

中环线北虹立交桥下空间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人

们想看看苏州河滨岸美景却无法到达。在充分听取民意

后,长宁区决定释放桥下空间,打造洛克体育公园。原

本的空地上,铺装蓝色球场和红色跑道;灰色桥柱上,

“跳上”粉红的火烈鸟、黄色的猎豹和黑白相间的斑马。

用长宁区建管委主任邓大伟的话说,“政府没花多少钱,

百姓获得感却很足。”

上海市首批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奉贤“南桥源”,总

占地面积约 0.7 平方公里。在“最大限度惠及民生”的

硬性要求之下,奉贤区重点围绕“2+1+x”项目全面启

动建设,增加绿地面积 3 万平方米,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4 万平方米,增加机动车泊位 2000 个,增加公共建筑

16 万平方米,保留改造建筑 4 万平方米……其中,沈

家花园地块核心区已建成并移交区文化旅游局,南桥书

院已整体建成并移交区教育局,鼎丰酱园和三古项目按

计划建设中。该项目通过完成城市更新土地面积 20 万

平方米,有效改善了老城区人居环境和公共配套设施不

足等问题。

二、探索全域精细化服务治理

的“上海成效”

1、持续推进“四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体系初步

确立。

(1)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总体架构。合并市政市

容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等 8 个议事协调机构,成立市

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和区、街镇精细化管

理机构。

(2)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关于加强

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42 项主要实施内容全部完成,其

中 50% 以上内容超额完成。

(3)深入推进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

建设。法治建设有序开展,修订《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等 7 部地方性法规,建成全市城管执法基层服务网络体

系,城管执法基层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进一步夯

实。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出台《上海市市政道路建设及

整治工程全要素技术规定》《城市容貌规范》等近 50

部城市管理标准规范。智能化建设初见成效,聚焦高频

多发城市管理问题,上线违法建筑治理、玻璃幕墙安全

监管等一批应用场景,完成了市、区、街镇“1+3+N”

网格化系统 2.0 版开发升级和部署应用。社会参与形成

氛围,累计组建 9894 个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创新路管会、

弄管会等一批自治组织,推动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等多家高校成立了城市治理相关研究机构。

2、以“三个美丽”为主要抓手,人居环境品质大

幅提升。

(1)环境治理增效显著。连续开展三轮“五违四必”

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拆除量达到 1.6 亿平方米,“五

违”问题集中成片区域基本消除。全市河道水质已基本

消除劣Ⅴ类,重要河湖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 98%。基本

完成约 1500 条(段)“内部道路”治理。

(2)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提升。“美丽家园”建设

实施各类旧住房更新改造 5300 余万平方米。建设市级

“美丽乡村”示范村 124 个。

(3)城市景观更具魅力。完成第一轮 352 个“美

丽街区”创建。完成 360 公里道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

治,平均减杆率达到 60%。实现黄浦江核心段 45 公里

和苏州河中心城段 42 公里滨水岸线贯通,公共空间品

质不断提升,世界级滨水区框架初步形成。

3、运行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效率效能持

续提高。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美学

第92页

(1)韧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聚焦燃气、房屋安

全等重点领域,加强重大风险排摸管控,制定完善安全

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各类管网安全隐患管理,

完成高危供水管网改造 1240 公里以及燃气地下隐患管

网更新 253 公里、老旧住宅立管改造 21.9 万户。推进

16 个市级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临港新片区试点被联

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发布的可持续城市发展专题报告作

为典型案例推介。

(2)城市运行服务能级有效提升。完成道路交通

缓拥堵项目 313 个,创建精品示范路 222 条,中心城

区骨干轨道交通线路高峰时段最小运行间隔缩短至 1 分

55 秒,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生活垃圾 100%

无害化处理,完成 2.1 万余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规范

化改造,居民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均达到 95%

以上,垃圾综合治理效能持续增强。

三、探索全域精细化服务治理

的“上海经验”。

1、坚持以人为本、问题导向。

把握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服务民生需求,聚焦群

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难题顽症和瓶颈短板,坚持源

头治理与常态长效治理相结合,坚持重点区域和一般区

域、中心城区和郊区农村全覆盖,分级分类、精准施策,

努力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坚持系统观念、智慧赋能。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

性推进,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依托“一网统管”,

加强各环节、各平台、各部门、各主体之间的紧密衔接

与协同,实现高效处置一件事、“观管防”有机统一,

将城市管理精细化贯穿城市有机体的全生命周期。

3、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聚焦重点领域,发挥敢于担当、

主动作为的精神,加强在体制机制、技术方法、行动实

践等各层面的全方位创新突破,加快形成示范标杆,以

点带面、点面结合,补短板、锻长板、树样板,提升城

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4、坚持基层基础、共治共享。

坚持放权赋能增效、做强做实基层,结合网格化管

理的赋能升级,全面激发社会活力和参与度。汇聚人民

智慧和力量,做优“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协商共治”

的多方参与基层治理格局,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城市管

理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城

市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在全国发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足城市

治理“绣花功”,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努

力绣出让百姓幸福、人民满意的基层治理新图景。上海

市将不断探索全域服务治理模式,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

平,继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让城市“建筑可阅

读”、让人居环境更美好,更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安全感、幸福感。

上海东方之珠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美学

090

第93页

091

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内在动机

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指导教师:杨 菁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韩壹凡 电子科技大学辅导员

陈珂羽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焱文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挥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志愿者参与社

会治理的途径。2018 年,成都市率先设立首个社区志愿服务日,以“社区志愿服务 361 行动”为主线,聚

焦志愿者主动参与、邻里关爱互助,旨在提升社区志愿服务影响力、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提升公众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让公众主动参与、自愿参与,是进一步扩大公众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

提高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社区治理不断完善、助力成都市实现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

社区目标的重要动力。

金牛区府河摄影公园 摄影 曹省利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美学

第94页

一、成都市社区治理中的志愿服务

成都市十分重视志愿服务建设,截至 2022 年 6

月,注册志愿者突破 300 万人,占成都市常住人口的

14%,志愿服务队超过了 3.3 万支。成都市社区志愿服

务建设的制度保障不断充实、阵地建设不断增强、志愿

项目和成果不断丰富,呈现制度化、常态化、多元化的

状态。

(一)制度保障不断充实

成都市先后出台《关于建立完善 100 个标准化社区

志愿服务站工作方案》《社区标准化志愿服务站考核细

则》《成都市深化社区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成都市

社区应急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成都市支持和发展志

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建设志愿服务站点

到系统地规划社区志愿服务,再到融入社区应急管理领

域,都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形成了

“市—县—街道—社区”的四级管理体系,社区志愿者

队伍建设、组织培育、效能提升、评价激励、要素保障

等全方位的制度支撑。

(二)服务阵地建设不断增强

社区是志愿服务的主要阵地,社区下属众多志愿服

务队,吸纳市民加入,形成了社区依托、服务站点管理、

服务队落实的多方阵地建设。从 2011 年起,成都市便

将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纳入民生工程目标,建成

100 个标准化志愿服务站;2015 年,将优秀社区志愿

服务站纳入年度评选,社区志愿服务站点的相关配置逐

步完善,成为引导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阵地。每年

12 月启动志愿服务周,全市 3000 多个社区同时开展广

覆盖、广参与的特色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要求机关和

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引导青少年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对参与时长和参与项目数量都提出

了标准,截至 2021 年,志愿服务队伍达 2.6 万支。

(三)志愿项目和成果不断丰富

除了注重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成都市先后依托

“361 行动”“在社区·爱成都”社区志愿服务周等多

项活动,推动多样化的主题志愿服务和项目在各个社区

落地,形成社区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四个十佳”年度

评选表达,评选优秀志愿者、优秀服务项目、优秀服务

组织、优秀服务社区等优秀品牌,不断形成“小善叔叔

信箱”“全民阅读推广”等优秀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社

区志愿服务的呈现和参与形式不断拓展,线上线下配套

发展,全市依托“天府市民云”第三方应用程序设立社

区志愿服务特色门户,例如金牛区的线上平台,可通过

志愿服务积分换取手工艺品、体验课程等其他社区资源。

二、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

现状与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根据自我决定论中基本需求的论述可知,动机是基

于对需求的满足而产生的,内在动机的萌发起步于三大

需求,即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而有机整合

理论进一步提出了个体动机整合调节的内化机制,即使

个体产生归属感和胜任感。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满足基本需求对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产生

显著正向影响。

H1:满足归属需求会对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

内在动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H2:满足胜任需求会对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

内在动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H3:满足自主需求会对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

内在动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除了内部驱力以外,外部刺激在唤起行为时也起着

重要作用。强化理论作为重要的管理激励理论认为外部

的强化刺激会影响到人的行为动机。引起动机的内在条

件是需求,动机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需求在

强度上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引起动机,而外部诱因

作为一种外部环境,也会对需求转化为动机的过程产生

影响。

H4:外部诱因在内在需求与内部动机的关系中起

着调节作用。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与假设,本文构建反映居民参与

社区志愿服务内在动机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具体如

图 1 所示。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美学

092

第95页

093

基本需求

归属需求

胜任需求

自主需求

公众参与社区

志愿服务的内

在动机

外部诱因

图 1 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内在动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二)问卷调查及数据预处理

基于以上理论模型,结合已有量表设计本次调查问

卷,主要包括四大板块,即基本需求板块、外部诱因板块、

内在动机板块及个人信息板块。问卷调查时间历时三个

月,主要通过线下实地发放、线上回收的方式进行样本

搜集,范围为成都市金牛区的社区。共收回问卷 404 份,

根据答案重复率、正反问题逻辑对应等方式剔除无效问

卷后,共有有效问卷 388 份,有效率为 96.04%。

问卷数据通过了科隆巴赫可靠性检验和因子分析的

效度校验。31 项问题设置的科隆巴赫系数为 0.931,表

明当前问卷整体信度很好。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比较变量

间简单相关系数值为 0.936,显著性高(显著性为 0.000),

因子分析显示,所有的测试题目分布在 5 个因子区间内,

与变量设计一致且因子载荷都超过了 0.5 的水平,最终

方差累计贡献率为 64%,总体表明量表效度良好。

(三)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现状

表 1 内在需求、外部诱因和内在动机的现状

变量名 总积分 平均值 个案数 标准差

自主需求 15 10.78 388 2.81262

胜任需求 15 10.96 388 2.64449

归属需求 15 10.81 388 2.65368

物质因素 15 11.21 388 2.92156

组织因素 15 11.27 388 2.77964

社会因素 15 11.55 388 3.03049

内在动机 15 8.76 388 3.54308

通过一般统计描述可以发现(见表 1),在金牛区

社区中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表现不足,实

际参与行为较少且人群之间的动机差异较大,以外部资

源获取为目的的参与高于以基本需求满足为目的的参

与。整体参与次数较少,问卷显示,近 1/3 的被调查者

从未参与过,近 1/3 参与次数不足两次。通过对被调查

人群的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看重因素对比可以发现,外部

资源的追求会高于内部的需求满足。在成都市的社区志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美学

第96页

愿文化创建过程中,虽然涌现出众多志愿服务队,也落

实了大量的优质社区志愿服务案例,但在参与人群上覆

盖面还有待提升。而缺乏参与行为的背后是参与动机的

不足,虽然不乏以志愿奉献精神驱动下的志愿服务参与

行为,但总体来看,自主参与的愿望较低,当前的志愿

服务开展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青年学生等人群有一定

的时限和项目要求,存在被动参与、结果导向的情况。

(四)社区志愿服务内在动机的影响因素

表 2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模型一

未标准化

系数

标准化

系数 t 显著性

共线性统计

B 标准

误差 Beta 容差 VIF

3

(常量)1.233 0.72 1.712 0.088

归属

需求 0.12 0.104 0.09 1.152 0.250 0.326 3.065

自主

需求 0.262 0.107 0.208 2.453 0.015 0.276 3.625

胜任

需求 0.311 0.094 0.232 3.298 0.001 0.401 2.497

因变量:内在动机

模型一构建了以内在需求的三个变量即归属需求、

自主需求和胜任需求为自变量,以内在动机为因变量的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模型检验参数可知,调整后的

R2=0.23,p=0.000(p<0.05),模型成立。根据回归系数

结果可知,自主需求和胜任需求对内在动机的显著性分

别为 p=0.015(p < 0.05)和 p=0.001(p < 0.05),

表明自主需求和胜任需求对内在动机呈显著正向预测作

用。而归属需求对内在动机的影响显著性 p=0.250(p >

0.05),表明归属需求对内在动机没有显著影响。具体结

果如表 2 所示。

结合前文的分析,已知内在需求的满足会促进内在

动机的增强,进一步验证外在诱因于其中的交互影响,

从而构建以内在需求为自变量,以外在诱因为调节变量,

以内在动机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温忠麟和吴

艳(2010)的配对积分法,分别将基本需要与外部诱因

各指标分数按照“大配大,小配小”的方式依次相乘,

构成交互项指标。

根据拟合系数,χ2 (卡方)为 86.81,df(自由度)

为 48;NFI(规范拟合指数)为 0.97,TLI (Tucker-Lewis

指数 ) 为 0.98,CFI(比较拟合指数)为 0.94,IFI(增

值拟合指数)为 0.99, 均大于 0.9,RMSEA(近似误

差均方根)为 0.046,小于 0.05,综上可以看出,该结

构方程模型构建良好。

结合表 3 路径系数,可知交互项 AB 的调节效应显

著,且标准化系数为 -0.19,代表外部诱因可以负向调

节基本需要对内在动机的作用。

为进一步分析外在诱因对基本需求与内在动机之间

关系的调节作用,绘制简单斜率图,如图 2 所示。

2

1.5

1

0.5

0

-0.5

-1

-1.5内在动机

低诱因

低需求 高需求

高诱因

图 2 调节效应图

当外部诱因吸引力较低,内在需求对内在动机的

预测作用不显著(b=-1.7,p>0.05);当外部诱因较

高时,内在需求对内在动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b=1.8,p<0.05)。即对于高外部诱因的公众,内在需

求对内在动机的预测力有减弱的趋势,假设 H4 得到支

持。具体假设检验情况见表 4 所示。

表 3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

路径 标准化系数 非标准化系数 S.E. C.R. P

AB → C -0.19 -0.023 0.007 -3.591 ***

B → C 0.415 0.136 0.021 6.573 ***

A → C 0.094 0.03 0.018 1.62 0.105

表 4 假设检验结果

假设 内容 验证结果

H1 归属需求对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

内在动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拒绝

H2 胜任需求对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

内在动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支持

H3 自主需求对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

内在动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支持

H4 外部诱因在基本需求与内在动机的关

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支持(负向调节)

三、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首先,根据金牛区的抽样调查可知,当前成都市社

区志愿服务的参与覆盖面较窄,志愿参与的内在动机较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美学

094

第97页

095

弱,不同人群的动机表现差异较大。

其次,在影响因素方面,基本需要的满足会促进居

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但基本需要的满足情

况较低。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让居民感到能胜任其

中,发挥自我作用,是提高居民参与内在动机的重要影

响因素;而实践中公众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感、归属感、

获得感都有待提升。社区志愿服务涉及文化、环境、教

育等多方面的服务,为居民和社区创建更高质量的服务,

但志愿服务中对志愿者本身体验的关注还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过高的外部诱因刺激会削弱基本需

求对内在动机的促进作用。当社区志愿服务建设过程中

公众能获得一定的物质、社会、组织上的回报,虽然能

一定程度上促进参与行为,但过于强调外部诱因却会阻

碍发自内心的、持续性的、自愿性的志愿精神支持下的

内在动机产生。

(二)治理启示

志愿服务应当重视社区志愿服务者的主体作用,给

予适当的外部刺激,注重参与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志愿服

务体验,实现参与动机的萌芽和持续。

首先,关注社区志愿服务参与者的参与体验,满足

自主需求和胜任需求,将合理安排和自主选择相结合。

将居民需求融入志愿服务的安排之中,打造丰富有特色

的志愿项目,吸引公众参与其中。在志愿服务的工作量、

时间协调、岗位安排上以志愿者为主体,实现志愿者清

单和社区需求清单的二者对应。在规则之下,给予志愿

者一定的自由选择权,让兴趣成为驱使志愿者前行的工

具而不是制度条款。设置匹配志愿者能力的服务安排,

同时通过培训或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等方式增强志愿者

完成任务的能力。此外,还应当完善志愿者反馈路径,

全面搜集参与者的意见,作为提高志愿服务吸引力、志

愿者参与感的重要依据。

其次,提高社区志愿组织管理水平,营造社区志愿

文化氛围,保障志愿服务的多维度支持。当前社区志愿

服务组织还有待发展,在社区志愿服务的管理上,包括

培训提升制度、奖惩激励制度、参与渠道建设等都需要

全方位的提升。诸如金牛区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伙伴

计划”,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增强志愿者对社区的认知,

提高其服务能力。保障社区志愿服务的多维度支持。当

前的社区志愿服务之中也可以适当给予资金、证书荣誉、

工作证明等各种形式的报酬来激励公众参与其中。社区

志愿服务的激励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种方式,

采用“服务换服务”的资源交换形式,开展项目评选活动,

都能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

总的来说,成都市社区志愿服务建设拥有较多可参

考之处,在制度建设、组织保障、项目创造等方面都较

为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志愿服务的参与度有所提升。

但现阶段,公众的志愿精神培育和内在动机激发更需要

关注公众的基本需求,让志愿者在参与中也有获得感、

胜任力和自主性,才能真正创建一个公众活跃其中、享

受其中的社区志愿服务生态。

郫都区环卫中心为环卫工人开展体检服务 抚琴街道开展志愿服务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美学

第98页

邛崃市新山书屋内部

096

第99页

邛崃市段公馆

097

美丽街区图片联展

——金牛区、青白江区、邛崃市

青白江区长流河生态湿地公园

专题性图片联展

城市管理美学

金牛区枣子巷

邛崃市川酒展馆

第100页

金牛区枣子巷

专题性图片联展

城市管理美学

098

青白江区凤凰里水街

邛崃市新山书屋

金牛区枣子巷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