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冬

发布时间:2023-12-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中国老龄》-冬

养老金融中国中国 (2023·冬) 49 累计存缴 107 万元,在年均 2.2% 通胀率、5.8% 投资回报的条件下可以支付退休后 20 年(中国预期寿命 78 岁左右)的消费。如果上述计算基本正确,那么其实可以认为,在给定经济持续发展等宏观经济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个人可以为自己提供养老。在我国社保实际上现收现付的体系下,当前社保基金尚不宽裕。如果要系统性地改善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可能需要建立一个长远目标,鼓励年轻人从参加工作之初就开始计划养老投资,如此一来便有机会迅速建立起国家养老金的基础。金融行业的机遇与政策建议也给养老基金的管理提供了很多新的行业机会。养老基金与一般的投资基金有所差别。一般而言,广义的投资基金所追求的是最高回报,但养老年金其实是以匹配未来需求为目标,根据收入水平、收益率和通胀率等数据来折算平均回报,比一般投资基金相对投资管理期限更长。不过,养老基金毕竟涉及 14 亿人,有众多账户需要进行系统化管理,所以金融界可以抓住机会推出专业化、系统化的产品,可以考虑设计相关政策鼓励,比如当居民将资金存入养老账户之后,哪怕今后出现个人破产清算,也不需要将这笔资金计入破产清算的范... [收起]
[展开]
《中国老龄》-冬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养老金融

中国中国 (2023·冬) 49

累计存缴 107 万元,在年均 2.2% 通胀

率、5.8% 投资回报的条件下可以支付

退休后 20 年(中国预期寿命 78 岁左右)

的消费。

如果上述计算基本正确,那么其

实可以认为,在给定经济持续发展等

宏观经济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个人可

以为自己提供养老。在我国社保实际

上现收现付的体系下,当前社保基金

尚不宽裕。如果要系统性地改善社保基

金的可持续性,可能需要建立一个长远

目标,鼓励年轻人从参加工作之初就开

始计划养老投资,如此一来便有机会迅

速建立起国家养老金的基础。金融行业

的机遇与政策建议也给养老基金的管理

提供了很多新的行业机会。养老基金与

一般的投资基金有所差别。一般而言,

广义的投资基金所追求的是最高回报,

但养老年金其实是以匹配未来需求为目

标,根据收入水平、收益率和通胀率等

数据来折算平均回报,比一般投资基金

相对投资管理期限更长。不过,养老基

金毕竟涉及 14 亿人,有众多账户需要

进行系统化管理,所以金融界可以抓住

机会推出专业化、系统化的产品,可以

考虑设计相关政策鼓励,比如当居民将

资金存入养老账户之后,哪怕今后出现

个人破产清算,也不需要将这笔资金计

入破产清算的范围,因为这笔资金是

为了保障其未来的基础生存。在破产

理论中,也往往允许保留被破产对象

基本的生存条件,如基本的住房和汽

车等,养老基金也可以如此。在各类

政策促进下,相信很多居民会有存缴

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总之,我们过去

一直想推动个人养老账户,但也面临

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过上述测算表明,

整体上能够通过一个体系框架来做实

个人养老账户,而且这对每一位具体

参与的人员都有好处。

(来源 :格上理财)

图9 全球个人储蓄养老测算(2022—2072年)

图10 中国居民收入消费时图(1978—2022年)

图11 中国个人储蓄养老测算(1978—2082年)

第52页

养老金融

50 中国中国 (2023·冬)

养老金融发展与养老金改革

2023 年 10 月 30 日至 31 日中央

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

进一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养老金融发展涉及人口结构、养

老金结构、财税结构、金融结构、经

济结构的方方面面,起点是养老金改

革,中间是养老金积累,目标是资本

形成和长期经济增长。做好养老金融

这篇大文章,首先需要做好养老金改

革的文章。

我国养老金改革发展的现状和

挑战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三支柱养

老金体系。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为

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

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的

基本养老保险,以及作为资金储备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第二支柱为补充

养老,由企事业单位为雇员建立的员

工福利计划,包括企业年金(2004 年)

和职业年金(2014 年),由单位自主

发起,享受税收优惠。第三支柱为个

人养老,个人自愿参与,不受就业限

制,税收优惠引导,目前以税收递延

型商业养老保险(2018 年)、个人养

老金(2022 年)为代表 ;前者为契约

模式,由养老保险公司提供 ;后者为

信托模式,由商业银行、基金公司、

养老保险公司提供。

刘云龙

2022 年,我国基本养老金结余金

额为 7.4 万亿元,全国社保基金资产

总额为 2.88 万亿元,第二支柱养老金

资产规模接近 5.0 万亿元(企业年金

2.87 万亿元,职业年金 2.11 万亿元),

第三支柱发展刚刚起步。这样,三支

柱养老金资产规模 15.2 万亿元,人均

养老金资产为 1.07 万元。

(一)后人口红利时代养老金发

展改革的挑战

目前,我国养老金发展改革面临

的挑战主要来自人口结构、养老金结

构、金融结构、财富结构、经济结构

5 个方面。

1. 人口结构失衡

按照 65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超过 7% 的标准,2001 年我

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最

新预测数据显示,在悲观、中性、乐

观 3 种假设下,我国老年人口占比都

将在 2035 年左右突破 20%,届时老

年人口抚养比率都将突破 30%。由于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低迷、人口寿命

继续延长,未来 20 年将是我国人口

加速老龄化的时期。

人口结构变迁对养老金第一支柱

第53页

养老金融

中国中国 (2023·冬) 51

造成直接冲击。根据复旦大学研究组

的测算,如果不对我国现行的养老金

制度做进一步的改革,养老金缺口占

GDP 的比重在 2020、2030、2050 年

将分别突破 5%、15%、75%。根据中

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的测算 :到

2050 年,当年的养老金缺口占 GDP

的比重将达到 6.8% ~ 8.24%,累积

的资金缺口占 GDP 的比重将达到

95% ~ 122%,与希腊债务危机前公

共债务占GDP的比重110%相差不多。

根据《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

略》的课题报告测算 :我国社会保障

支出占 GDP 的比重,在 2012、2020、

2049 年, 应 分 别 不 低 于 7%、15%、

25%,其中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

政支出的比重,应分别不低于 15%、

20%、30%。

人口结构失衡是推动养老金体系

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和动力,后人口

红利时代对养老金发展改革的要求更

加迫切。

2. 养老金结构失衡

第 一, 养 老 金 资 产 规 模 狭 小。

2018 年,我国三支柱养老金资产规模

为 7.8 万 亿 元, 仅 占 GDP 的 8.6% ;

同期美国分别为 27.78 万 亿 美 元、

135.6%。中美两国养老金资产规模之

比为 1 :20,中美两国人均养老金之

比为 1 :100。

第 二, 养 老 金 结 构 严 重 失 衡。

2018 年,我国第一、第二、第三支

柱养老金占比分别为 74.7%、25.3%、

0.0% ;美国则分别为 10.2%、58.1%、

31.75%。可见,我国第一支柱承担的

养老责任过重过大,在后人口红利时

代将更加沉重。

第三,养老金体系的充足性、可

持续性、完整性均不达标。2019 墨

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涵盖全球

37 个国家或地区,我国以 48.7 位列

总分第 30 名,低于 59.3 的平均水平。

从分项的数值看,我国养老金的充足

性、可持续性、完整性分别为 60.5、

36.7、46.5,低于 37 国或地区均值的

60.6、50.4、69.7。其中,充足性略低

于均值,是因为我国目前处于后人口

红利时代的初期 ;可持续性和完整性

的拖累明显,是因为第一支柱的偿付

压力大、第二支柱的规模小、第三支

柱缺位。

3. 金融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扩大了人口红利释放

的通道,计划生育加速了人口红利释

放的速度,从国际经验和国际经济学

家的观点来看,人口红利时代是建立

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机遇窗口期”。

但是,由于我国未能及时建立第二、

三支柱的养老金“大坝”,未能及时

将人口红利转换成养老金资产,结果

我国庞大的人口红利转变为庞大的货

币规模和银行资产规模。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国民总

收入的比重,从 1985 年的 17.95% 稳

步提升,在 2003 年、2005 年分别达

到了 76.65%、76.35%。1980—2000 年,

每年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国民总收入的

比重基本保持在 10% 左右。2005 年

之后,由于居民按揭贷款购房的需求

增加,国民储蓄率增速开始放缓。

2018 年, 我 国 广 义 货 币(M2)

规模达到 183 万亿元,与美国私人养

老金资产规模基本相当。2018 年,我

国银行业总资产(境内)达到 261 万

亿元,证券、期货和基金行业的监管

规模为 50 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为

18 万亿元,银行业在金融资产中的占

比达到 80%。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间

接融资方式仍然是目前我国金融结构

的突出特点。

间接融资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给

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

一是长期资金短缺,导致证券化比率

低。从 1994—2009 年期间的平均值

来看,我国证券化率仅为 41.7%。在

此期间,美国和英国作为“市场主导

型”金融模式的代表,证券化率平均

值为 125.9% 和 137.9%,德国和日本

作为“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的代表,

其证券化率平均值分别为 44.1% 和

75.6%。二是负债和资产的期限错配,

短钱长用,长钱短用,导致社会融资

成本居高不下,金融经济影响实体经

济。三是以抵押、增信、资产评估等

方式来开展贷款和融资,不利于中小

型企业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

4. 财富结构失衡

由于养老金发展不足,导致“以

房养老”的预防性动机被激发,于是

推高房地产价格,进而导致土地金

融、土地财政、流动性过剩。《2017

年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2016 年在全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

产净值的占比为 65.99%。《地方政府

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报告》数据显示,

2018 年土地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

的 51.0%。财富结构的资产失衡和代

际失衡,不但加重了“中等收入陷阱”

的政治压力,而且削弱了长期增长的

经济动力。

5. 经济结构失衡

养老金资产对消费有直接影响。

在人口红利时代,投资和出口对我

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消费的贡

献相对有限。近年来,因为投资和

出口的贡献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显著提高。但是,在后人口

红利时代,即人口负债时代,出于

对养老的担心,消费降低和内需不

足的现象将长期存在。

而且,人口结构变迁将对投资、

贸易、资本流动、资产价格、金融市

场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将持续拖累

第54页

养老金融

52 中国中国 (2023·冬)

未来的经济增长。相关研究的测算显

示 :过去 20 多年间,人口红利为我

国 GDP 增速做出了 25% 左右的正贡

献 ;2020 年前后,人口红利的贡献将

由正转负。

(二)后人口红利时代养老金发

展改革亟需新思路

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养老

金制度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财政

制度与金融制度、长期资本形成与长

期经济增长的综合体。既具有影响再

分配的民生性、消费性、财政性的特

点,也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生产性、

积累性、金融性的特点。因此,推动

我国养老金发展改革需要有整体的、

长期的、辩证的视野,需要在财政改

革、金融改革、养老金改革三者之间

建立联动机制和互动关系。

1. 养老金是生态化的制度体系和

政策体系

三支柱养老金所对应的参与主体

分别是政府、雇主、个人,筹资方式

分别是国家税收、企业利润、个人储

蓄。因此,养老金发展改革是对政府

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消费与生产、

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当前与未来多

重关系的平衡。

2. 养老金是专业化的技术体系和

管理体系

DB 与 DC,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

累制、统一账户与个人账户、公共投

资与基金投资、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

部门管理、金融监管与税收管理,是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养老金改革的智慧

结晶,既是养老金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的制度创新,也是对民粹主义、福利

主义做法进行深刻改革的技术创新。

3. 养老金发展改革事关资本形成

和长期经济增长

养老金同时兼有财政属性和金融

属性,但是两个属性有着截然不同的

表现形式,财政属性往往是显性的,

具有可计算性 ;金融属性往往是隐形

的,可计算的难度很大。这样,讨论

养老金发展改革的公共政策,容易重

视财政属性而轻视金融属性,因此养

老金改革是一门艺术。

通过建立养老金改革的“艺术观”,

我们才可以把人口结构、养老金结构、

金融结构、财税结构、经济结构这五

大关系综合起来加以考虑,进而抓住

资本形成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牛鼻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

的养老金融学、新发展经济学思想,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和英国养老金发

展改革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国际养老金发展改革的经验和

启示

1900 年前后,德国、日本、英国

等工业化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其初衷是为了应对工业化、市场化、

城镇化、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

问题,以政府力量对治“市场失灵”,

平衡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的作用。

以养老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后,

养老责任出现转移,家庭保障为主逐

步转向社会保障为主 ;政府职能得以

扩大,自由市场经济逐步向现代市场

经济转变。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增进

社会福利的社会实践,得到了福利经

济学思想的支持,社会矛盾和收入分

配差距得到缓和,政府力量得到加强,

政治经济共同体得以形成。

1945 年二战结束后,主要得益

于三大因素,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迎

来了发展浪潮 :一是构建“福利社

会”“理想社会”的政策思潮驱动 ;

二是人口出生率改善,出现了“婴

儿潮”现象 ;三是经济逐步发展,人

均收入稳步提升。

以英国《贝弗里奇报告》为蓝本,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

家,先后宣布完成“福利社会”的建

设。但是,好景不长,高福利、高赤

字、经济低效、人才流失,成为欧洲

第55页

养老金融

中国中国 (2023·冬) 53

福利国家的“集体噩梦”。其中,以

“英国病”“瑞典病”最为著名。这样,

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福利增

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替代关系(tradeoff),再次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公共政策

的焦点问题。

于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全球开启了养老金改革和发展的浪潮。

(一)国际养老金制度发展改革

趋势与意义

1. 国际养老金制度发展改革趋势

全球养老金的改革和发展,既是

一体两面的辩证过程,又是一个连续

和持久的时间过程。为了分析方便,

我们将其区分为改革和发展两个方面。

一是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养老

金改革,以智利、英国、瑞典最为著

名。智利模式的特点是建立个人账户

制度(1981 年),推动资本形成,发

展金融市场 ;英国模式的特点是推行

结构化改革,鼓励“协议退出第一支

柱”(contract-out),在第一支柱之外

发展第二支柱,以养老金积累来推动

金融市场发展,养老金改革(1975 年、

1980 年、1986 年)与英国金融改革

(1986 年)实现了良性互动 ;瑞典模

式的特点是建立名义账户制度(1994

年),在第一支柱内部进行结构化改

革,通过记账方式来降低养老金负债

从而减轻当期的财政压力。三大养老

金改革模式,以智利模式最具有影响

力,随后为墨西哥、东欧等 30 来个

国家或地区所借鉴。

二是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养老

金发展,以美国最为著名。1935 年,

美国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小

而美”的特点。1974 年,美国出台《雇

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即 ERISA),

诞生了个人退休金账户(即 IRA)。

1978 年, 政 策 上 诞 生 了 401(k) 计

划。1982 年,第一个 401(k) 计划诞

生。从 80 年代开始,针对私人养老

金的税收递延政策即 EET 税制得到完

善和推广,享受税收优惠的缴费上限

(contribution limit)不断提高,美国

步入养老金发展的“高速公路”。

近 40 年来的全球养老金改革发

展,其主要趋势可以概括为 5 个方面。

一是参数式改革。改革对象是

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制度,核心是

实现代际之间的收支平衡和精算平

衡,实现财务可持续。主要措施包括:

提高退休金缴费率、降低退休金替

代率、延迟退休年龄、制定宽松的

移民政策等。

二是筹资模式改革。核心是从

DB(待遇确定型)计划向 DC(缴费

确定型)计划转变,强调参与者“多

缴多得”的正向激励。对第一支柱而

言,意味着将部分的养老金给付责任

由政府转移给个人。对第二、第三支

柱而言,实现了养老金资产的可积累、

可投资、可携带。

筹资模式还包括 :基金积累制、

个人账户制、市场化运营、基金化投

资、年金化领取等机制。筹资模式改

革引入激励机制,体现效率原则,凸

显个人责任,保障就业自由,是对“福

利主义”“民粹主义”的纠正,是对

个人责任和政府责任的再次平衡。

三是结构化改革。1980 年代,英

国的结构性改革和美国的结构性发展

备受关注,成为养老金改革发展的代

名词。结构性改革的出发点是为第一

支柱减压减负,落脚点在于发展第二、

第三支柱,积累养老金资产,汇聚长

期资本,发展金融市场。

1994 年,世界银行正式向全球推

荐“三支柱”养老模式,强调三支柱

养老金体系的稳健性和安全性。2005

年,世界银行向全球推荐“五支柱”

养老模式,增加了“非缴费型方式”(即

零支柱,如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和

“非正规保障方式”(即第四支柱,如

东方国家的孝道文化),强调最大幅

度动员社会资源用于社会养老。当然,

从三支柱模式到五支柱模式,隐含着

公平与效率的再度平衡,对效率优先

原则进行适度修正。

四是 EET 税制引导。少数国家

或地区采取强制性政策来发展私人养

老金制度(如1981年智利养老金改革,

2000 年中国香港地区建立强积金制

度),绝大多数国家采取自愿方式来

发展。为了鼓励雇主发起和个人参与,

国家对私人养老金计划往往采取以税

收递延为特征的 EET 税制,以替代传

统的 TTE、TEE 税制。于是,EET 税

制成为养老金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五是基金化投资。通过开展基金

投资、权益投资、全球投资,可以提

升养老金资产的收益水平,成为养老

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有“枫叶革

命”之称的加拿大养老金改革(1997

年),有“东京金融大爆炸”之称的

日本养老金改革(2001 年),以及德

国“里斯特改革方案”(2001 年),都

把结构化改革、基金化投资视为养老

金改革的核心内容。

从福利改革转向经济改革,从财

政改革转向金融改革,实现养老金改

革与金融改革、财政改革的良性互动,

实现社会福利增进与长期经济增长的

持续和谐,是全球养老金改革发展的

重要经验和历史贡献。在老龄社会和

长寿时代的历史演进中,养老金改革

改变了世界的经济金融体系和经济金

融格局。全球养老金改革的经验和教

训,对于完善我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

发展长期资本、改变金融结构,具有

重要的借鉴意义。

2. 国际养老金改革发展的启示

第一,人口、养老金、金融、财

第56页

养老金融

54 中国中国 (2023·冬)

政、经济的结构变迁形成共振。首先

是人口结构的变迁导致养老金结构的

变迁,从现收现付制、DB 模式的公

共养老金,转向基金积累制、DC 模

式的私人养老金。其次是在 EET 税制

的引导下,养老金成为家庭财富结构

的主体,推动了消费增长和财富增长。

再次是养老金推动资本形成,推动金

融发展,养老金资产成为金融市场和

资本市场的奠基石,导致金融结构发

生变迁。最后是以养老金资产为代表

的社会财富,成为国家经济安全和本

土金融安全最重要的屏障。

第二,养老金发展改变金融体

系 和 金 融 格 局。1980—2009 年, 以

401(k)、IRAs 为代表的基金积累制养

老金快速发展,导致美国商业银行资

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从 62.7% 快速下

降到 33.9% ;德国和日本由于基金积

累制养老金计划没有得到有效发展,

该比重下降十分缓慢。德国从 89.7%

下降到 77.6%,日本从 63.7% 下降到

51.8%。

从中可以发现 :由英美模式和德

日模式所代表的两种金融结构,其背

后存在着养老金制度的巨大差异,其

中英美两国的私人养老金占据主导地

位,德日两国的公共养老金占据主导

地位,养老金制度差异成为金融结构

差异的重要“分水岭”。

从 1980 年至今,经过 40 年的养

老金改革发展,全球金融体系由当初

的商业银行、证券基金、商业保险三

大支柱,发展成为养老基金、商业银

行、证券基金、商业保险四大支柱。

第三,养老金的发展改革影响和

改变国家竞争力。结合资本形成理论

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研究 G7 成员

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

加拿大和意大利)的养老金发展改革,

可以发现 :20 世纪 80 年代,G7 成员

国的经济特点是“英国病,美国滞,

日本热”。1981 年开始,美国获得了

强大的养老金、强大的金融、强大的

科技、强大的美元,进而收获了强大

的经济增长动力,实现了资本形成和

金融深化,受益最显著。1981 年开始,

英国实现了养老金改革发展与金融改

革发展的互动互益,确保资本形成和

金融发展,成效显著。2001 年,日本

和德国滞后英国 20 年推动结构化改

革,收益逐渐显现。法国和意大利,

至今尚未有效地推行结构化改革,政

治经济发展受到显著拖累,处于“改

不动”境地。

(二)美国养老金发展改革的经

验和启示

1. 私人养老金发展成为美国国家

战略

(1)供给学派与养老金融学派。

二战之后,得益于复兴欧洲的“马

歇尔计划”和重振日本的“道奇计划”,

联邦德国和日本在 20 世纪 60 ~ 70

年代得到迅猛发展,进而对美国经济

发展形成强大的竞争。再加上“朝鲜

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拖累,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70 年代

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美国经济发展

陷入困境。当时,出现了“英国病、

美国滞、日本热”的现象。

1981—1989 年,里根总统制订了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对治经

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因此享有“里根

经济学”的赞誉。“里根经济学”有

两大理论渊源:一是经济改革的思想,

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以弗里

德曼、蒙代尔为代表的“货币学派”,

他们发展新自由主义思想,批判凯恩

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思想,主张通过减

税政策、自由企业政策、严控货币发

行来刺激生产供给,从而推动经济增

长。二是经济发展的思想,以费尔德

斯坦为代表的新发展经济学,即“养

老金融学派”。他们关注美国储蓄率过

低的根本问题,强调资本形成对经济

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主张通过税收优

惠政策来引导基金积累制的私人养老

金发展,进而推动美国金融市场发展。

就里根总统的经济政策而言,前

者代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旨在推

动美国产业经济发展 ;后者代表金融

发展政策,旨在重振华尔街,推动金

融经济发展。从 80 年代来看,供给

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贡献十分巨大。但

是,从 20 世纪的百年发展历史来看,

“养老金融学派”着眼于养老金发展

和长期资本形成,改变了美国的经济

结构和金融结构,其作用更加深远和

长久。

(2)养老金发展与资本形成。

20 世纪 70 年代,费尔德斯坦建

立了人口结构、资本形成、税制改革、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五位一体的新发

展经济学框架,成为一名有重要影响

力的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认为美国

基本养老

金替代率

税收优

惠力度

养老金

计划形态

养老基金管理

的市场化程度

养老基金投资

资本市场比重

美国、英国 低 大 DC占主导 高 高

德国、日本 高 小 DB占主导 低 低

英美德日四国养老金制度差异的比较

资料来源:刘云龙、肖志光,《养老金通论——关于人口结构、养老金结构、

金融结构变迁的一般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年。

第57页

养老金融

中国中国 (2023·冬) 55

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储蓄率太

低、资本形成困难。费尔德斯坦的实

证 结 果 显 示 :在 1929—1971 年 间,

美国的社会保障挤出了 30% ~ 50%

的个人储蓄,即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

蓄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通过建

立基金积累制的私人养老金计划,改

善美国的国民储蓄率,可以提升美国

GDP 增长率 2%。而且,费尔德斯坦

认为 :即使在资本具有高度流动性的

OECD 国家,居民储蓄和国内投资同

样高度相关,国民储蓄率的增加将导

致国内投资率几乎同等程度的变化。

这项研究的政策意义表明 :储蓄率对

于本土资本形成、国内投资增长具有

基础性作用,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来增

加资本形成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实际上,费尔德斯坦的新发展经

济学、养老金融学思想成为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养老金改革的指导思想和

理论基础,为美国乃至全球养老金改

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税收优惠成为第一推动力。

1982—1984 年,费尔德斯坦担任

里根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直接

参与美国经济改革和 1983 年养老金

改革。在养老金发展改革方面,里根

总统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制度遗产、政

策遗产和思想遗产。

第一,推动养老金改革。一是改

革社会福利制度。二是实施参数式改

革。三是建立“部分基金积累制”的

社会保障信托基金。

第二,推动养老金发展。通过扩

大税收优惠力度,大力推动基金积累

制的私人养老金发展。1981 年,里根

总统修订了《税收收入法》(1978 年)

的第 401(k) 条款,明确雇员可以通过

工资收入进行税前缴款。1982 年,第

一个 401(k) 计划诞生。比照 401(k) 计

划,403b 计划、457 计划一并得到迅

美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资料来源 :中国保监会编著,《养老保险国别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

速发展。从 1982 年开始,美国迎来

了持续至今的养老金发展浪潮。

2. 养老金发展推动经济金融结构

变迁

2018 年美国养老金资产规模为

27.78 万亿美元,加上税收递延型年

金保险,资产规模达 31 万亿美元,

不仅超过美国当年 GDP(20 万亿美

元),而且超过中国、日本、德国、英国、

法国这 5 个国家 GDP 的总和。2018

年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为 18 万亿美

元,共同基金为 18 万亿美元,商业

保险为 10 万亿美元,养老金成为美

国四大金融支柱的顶梁柱,养老金在

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接近 40%。目前,

养老金已成为美国金融体系的基石,

是美国国债市场、纽约股票市场、纳

斯达克市场、风险资本市场、私募股

权市场的主力军。

(1)养老金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

第一,推动金融结构变迁。相

对于储蓄而言,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

影响养老金获得明显的收益优势,推

动了银行储蓄向养老金资产的转变。

1980 年,美国三支柱养老金资产规模

为 0.85 万亿美元,2009 年为 15.96 万

亿美元,2018 年为 27.78 万亿美元,

2021 年为 39.4 万亿美元(养老金占

GDP 的比重达到 171%)。

从 1980—2009 年的 30 年间,资

产规模增长近 20 倍 ;从 1980—2018

年的 39 年间,资产规模增长近 35 倍。

于是,养老基金发展后来居上,超越

商业银行、证券基金、商业保险,居

美国四大金融支柱之首。

第二,推动债市发展和长期利率

下行。以养老金和保险资金为代表的

长期资本开展长期投资,降低了社会

资金成本,降低了长期国债的收益率

水平。由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两次石油

第58页

养老金融

56 中国中国 (2023·冬)

危机和高通胀的影响,美国 10 年期

国债收益率自 1982 年 10 月最高时超

过 14%,降低到 2018 年的 1.8% 左右,

经历了 37 年的收益率下行。债券收

益率的持续下行,得益于庞大的养老

金资产积累。

第三,推动股市发展和资本市场

国际化。长期资本的发展奠定了美国

股市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基础。由于

超过 50% 的美国私人养老金投资于权

益市场,自 1982 年开始道琼斯指数

的上涨幅度与养老金资产规模的增长

幅度高度一致。根据股票市场的资金

期限,资金来源可区分为七个层级 :

一是养老基金,二是保险资金,三是

信托基金,四是共同基金,五是产业

资本,六是银行资金,七是其他短期

资金。其中,养老基金是美国股票市

场的基石。

(2)养老金发展与经济结构变迁。

人们往往以消费驱动、创新驱

动、美元驱动来概括美国经济发展的

特点,实际上,养老金发展推动了美

国经济结构的变迁。

第一,驱动消费。从长期趋势来

看,影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人口

增长、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人均养

老金资产的持续增长,增强了对未来

养老的信心,消费的持续增长推动了

美国经济发展。

第二,驱动创新。养老基金同时

也是美国风险资本市场和纳斯达克市

场的主要资金来源。1980 年,养老基

金投资占当年风险资本总额的 29%,

成为第一推动力。1998 年,该比例最

高达到 60%,此后逐渐下降,至今仍

然保持着 30% ~ 40% 的比重。

养老金投资于风险资本市场,风

险资本投资于创新企业和科技企业,

从而推动了美国创新发展和技术进

步。相关研究表明,1970—1990 年,

美国不同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分别为 :资本占 28%、劳动力

占 19%、技术进步占 53%,而同期亚

洲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三项指标分别为

73%、7% 和 10%。

第三,驱动美元。美元成为国际

货币,美国据此获得“铸币税”收益,

自然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美元地

位的稳固需要得到美国经济增长的有

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1944 年,“布

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取得国际

货币地位,美元与黄金挂钩。1971 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

脱钩。但是,从里根时代开始,强势

美元地位得以长期维持。从经济结构

来看,养老金发展推动金融发展和经

济发展,是美元地位稳固的重要基础。

(三)日本养老金发展改革的经

验和启示

日本养老金的发展改革与美国相

比,存在显著差异。日本养老金结构

严重失衡,第一支柱一枝独秀。二战

后,属于“财投计划”的养老保险基

金成为公共投资、公共金融、政策性

金融的重要工具。在 1985 年“广场

协议”之前,正面作用至关重要,有

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增长。但是,随

着 1990 年“泡沫经济”的破灭,“财

投计划”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传统投

资管理模式难以为继。2001 年开始,

日本转向结构化改革、市场化管理和

海外投资。

1. 第一支柱过大,造成严重财政

负担

1868 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875年,日本实施“恩给”制度。1961年,

日本实施“国民皆年金”制度。2001 年,

日本启动结构化的养老金改革。

从 1945 年至今,日本养老金发

展改革可以区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阶

段为 1945—1984 年,发展社会保障

制 度。 第 二 阶 段 为 1985—2000 年,

实施参数式改革。第三阶为 2001 年

至今,实施结构化改革。

1970 年,日本进入老龄化国家的

行列。1980 年老龄化比率达到 13.5%,

美国股票市场的“地质图谱”与道琼斯指数

资料来源 :刘云龙,《养老金帝国 I》,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年。

第59页

养老金融

中国中国 (2023·冬) 57

1985 年达到 15.1%。随着领取养老金

的人数迅速增多,日本养老金支付的

财政压力显现出来。从 1985 年开始,

日本持续对第一支柱进行参数式改

革,主要作法是开源节流,包括扩大

缴费人群、推迟退休年龄、降低养老

金领取金额等措施。

2. 公共投资管理模式,难以持续

有效

(1)财投计划与资本形成、公共

投资。

1945 年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通

过组建财投计划来推动资本形成和经

济发展。1953 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

财政投资融资计划(简称财投计划)。

将国民年金保险和厚生年金保险汇集

成养老保险基金,通过厚生省主管的

国家特别会计结算,进而将汇集的养

老保险基金存放于大藏省主管的资金

运营部。这样,养老保险基金就采取

“财投计划”“年金积立金”方式开展

投资。财投计划按照产业政策进行投

资,由公共部门进行管理,向国家财

政、地方财政、公营企业、民营企业、

居民个人进行筹资与贷款。

(2)财投计划模式的成功与失败。

养老保险基金、财投计划、产

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四者之间形

成了一条完整的发展链条。1961—

2001 年,财投计划积累的资产规模

约有 142 万亿日元,占 2000 年日本

GDP 的比重为 28%。

从 1953 年至今,日本财投计划

参与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 4 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后复兴时期

(1946—1955 年)。财投计划把大量资

金投向钢铁、煤炭、电力、海运等关

键企业,积极扶植基础产业发展,其

筹资额占民间产业固定资本筹资额的

30%,为重建日本经济做出重大贡献。

第二阶段为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

期(19565—1972 年)。财投计划适应

重化工业发展的需要,不但提供政策

性贷款,而且与民间金融机构一起组

成“协调融资团”,引导民间投资与

国家政策目标保持一致,起到了政府

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的作用。

第三阶段为稳定增长时期

(1973—1985 年)和泡沫经济时期

(1986—1998 年)。财投计划适应日本

经济发展需要,逐渐将投资重点转向

扩大内需方面。

第四阶段为金融改革和养老金改

革时期(1998 年至今)。1998 年,日

本启动“东京金融大爆炸”(Tokyo

BigBang) 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方案。随

后,日本分别于 2001 年和 2006 年对

财投计划体制、养老金体制进行改

革,建立了年金积立金制度、日本版

401(k) 计划,推动基金化投资和全球

化投资。

从上述 4 个阶段来看,财投计划

在第一、第二两个阶段充分发挥资本

形成的重要作用。在第三阶段,财投

计划助推了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

为代表的泡沫经济发展,在股票市场、

房地产市场、基础设施领域等方面都

遭受巨大损失。从而引发了 1998 年、

2001 年对财投计划、养老金体制为核

心内容的全面金融改革。

3. 转向结构化改革和市场化投资

第一,进行养老金结构化改革。

2001 年日本通过《企业养老金改革

法》,建立 DC 计划和基金积累制,

代替此前的 DB 计划和现收现付制,

并且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发展第二支

柱养老金计划,“日本版 401(k) 计划”

(iDeCo)得以建立。

第二,进行基金化和市场化投资。

2001 年日本正式建立“年金积立金”

制度(GPIF,即“旧版年金积立金”),

对投资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由厚生

省直接委托开展市场化投资。2006

时间 举措 特点

1985 年 《年金修改法》 确立妇女的“年金权利”

1989 年 设立“国民年金基金” 覆盖年满 20 岁的在校学生

1994 年 引入月工资浮动制 降低养老金支付金额

1997 年 实施“基础年金账户”制度

1998 年 将行业组织的“共济组合”

统一为“厚生年金”。

涉及铁路(JR)、电信电话(NTT)、

烟草公司(JT)等

1999 年 引入在职养老年金 将“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的

给付水平减少 5%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养老金参数式改革

资料来源 :刘云龙,《养老金帝国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年。

年份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比重 4.8 6.8 9.2 12.4 16.4 21.9 24.8 28.0

年金积立金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 :EijiTajika, “The Public Pension System in Japan The Consequences

of RapidExpansion”, World Bank Institute, Paper No.37203,2002. 转引自:郑秉文,

房连泉,王新梅,《日本社保基金“东亚化”投资的惨痛教训》《国际经济评论》,

2005 年 5 ~ 6 月。

第60页

养老金融

58 中国中国 (2023·冬)

年建立“新年金积立金”(即“新版

GPIF”),作为独立的投资机构,专司

市场化投资业务,同时宣布“旧版年

金积立金”解散。2007 年底,日本社

保基金即“年金积立金”资产总规模

为 1.1 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全球第二大公共养老基金。

根 据 GPIF 报 告, 截 至 2019 年

6 月,日本 GPIF 的资产总额为 160.7

万亿日元,约为 1.5 万亿美元。

我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改革和

发展

(一)实现第一支柱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通过发行长期限的特别国

债方式,进一步做实个人账户。

1997 年开始的个人账户制度,代

表第一支柱内部的结构化改革,其改

革目标在于建立激励机制和分担养老

责任。个人账户可以通过资金账户和

名义账户两种方式来建立,我国做实

个人账户即建立资金账户的实际效果

并不理想,2013 年之后开始转向名义

账户,每年按照 8.31% 的利率水平进

行计息。

采取名义账户的这种作法,虽然

没有侵害个人账户利益,并且减轻了

当前的财政压力。但是,经济学所谓

的“艾伦条件”(人口自然增长率 +

工资增长率),一旦不能达到 8.31%,

则付息压力由国家财政来承担,财政

压力依然存在,只不过往后推移时间

而已。

对此,建议发行 30 年期的特别

国债来做实个人账户,然后构建投资

组合来管理个人账户投资,当投资收

益扣除特别国债利息后能够保持在一

个适当的水平,则建立个人账户的改

革初衷就可以实现,而且个人账户投

资还具有推动资本形成和资金积累的

长期经济效应。

第二,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的划

转比例,由当前统一规定的 10% 逐步

提高到 20%,未来根据需要进一步动

态调整划转比例,不断充实全国社保

基金,坚定养老金信心。

第三,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中央

统筹和集中投资,既实现基金资产的

专业化和市场化管理,又推动我国金

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建议在中央层面设立类似于全

国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实施

集中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

管理。主要投资于国债市场和债券

市场,允许开展长期股权投资,构

建一个风险—收益适度的投资组合,

通过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来

提高收益水平。

(二)推动第二支柱的长期投资

推动企业年金基金、职业年金基

金的考核激励机制改革,推动开展长期

投资。同时,支持个人根据自身风险偏

好自主开展养老金投资选择,切实建立

市场化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

(三)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发展第三

支柱

第一,完善配套政策,尽快由部

分地区试点推广到全国。

第二,针对低收入人群,可以采

用税收递延、政府补贴等多种激励方

式,提升参与率。

(四)推动建立粤港澳地区的一体

化养老金机制

目前,粤港澳三地经济合作密切,

人口流动频繁,但是三地养老金制度存

在差异,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以借鉴欧盟建立统一养老金制度的经

验,建立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养

老金机制,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

目前,粤港澳人口结构有优势,

探索建立创新型、可转换的一体化养

老金机制,有利于截留人口红利,积

累长期资本,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

型、开放型经济发展。

(五)实现对养老金发展的统筹

管理

第一,适时出台《退休收入保障

法》、《养老金监管法》。

第二,适时成立“中国养老金监

管委员会”。

简而言之,在后人口红利时代,

通过养老金改革推动养老金融发展,

可以收获养老金融红利,可以对冲

人口老龄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负面

影响。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北京工商大

学特聘教授,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养老

金融研究院(筹)负责人,浙江(台州)

小微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

养老金类型 项目 规模(万亿日元) 截止日期

第一支柱 GPIF累计规模 160.7 2019年6月

第二支柱 待遇确定型(DB) 62 2017年

企业型DC计划 2018年3月

厚生年金基金(已暂停) 5 2017年

中小企业退职共济年金 4.9 2019年6月

第三支柱 国民年金基金 4.2 2019年3月

个人型确定缴费型(iDeCo) 1.62 2018年3月

日本各类型养老金计划规模

资料来源:GPIF,企业年金联合会,中小企业退职金共济机构、国民年金基金

联合会。转引自:中国基金业协会,《日本养老金制度演变、税收政策与经验借

鉴》,2019年。

第61页

养老金融

中国中国 (2023·冬) 59

为老年群体提供更暖心的金融服务

葛孟超

配备语音点钞机、老花镜和老年

人专座,设置老年人办理业务绿色通

道 ;对手机银行 App 升级改造,解决

老年人“看不清”“找不到”“打字难”

等问题……近年来,许多金融机构根

据老年客户的需求,从线上线下多方

面加强适老化改造,为老年群体提供

了更为周到、更加暖心的便利化金融

服务。

同时也要看到,不同地区、不同

金融机构之间的适老化产品和服务水

平还存在差异。一些中小银行推进适

老化改造的软硬件水平相对落后,部

分手机银行 App 适老化版本依然有登

录不方便、广告推送多等问题。有的

老年人在面对智能化金融服务时,仍

感无所适从。

如何更好满足老年群体的金融服

务需求,是金融行业的重要课题。解

决好老年群体金融服务的“急难愁盼”,

既是助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

家战略、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要

举措,也有助于金融行业提升竞争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加快适老

化金融服务改造和创新,不断优化老

年群体金融服务体验,以实际行动帮

助更多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

要进一步完善适老化金融服务设

施。银行网点是许多老年人接触金融

业务的“第一站”。近年来,我国不

断加大对银行网点的升级改造,扶手、

专用座椅、血压仪等在银行网点中随

处可见,自动取款机也增加了老年服

务模式,字号加大、界面更简洁。今

后,应继续加大金融机构的无障碍设

施建设改造,合理安排网点金融功能

布局。尤其针对偏远地区,进一步加

大部署力度,增加基层金融服务适老

化供给,有效填补老年消费者金融服

务空白。同时仍要保留老年人熟悉的

传统服务方式,充分保障不善运用智

能技术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要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科

技。推出界面更简化、功能更突出、

文字更清晰的老年版手机应用软件,

将老年人来电接入人工坐席……近年

来,不少银行保险机构采取的这些举

措,受到老年群体的普遍欢迎。与此

同时,与老年群体的

特点与需求相比,金

融科技尚有不少提

升空间。以手机银行

App 的适老化改造为

例,增大字号、优化

界面之后,还要更注

重功能的精细化调

整,如开发智能语音

服务,设置“一键求

助”快速接入人工服

务、提供在线视频服

务等。

适老化改造不

仅体现在金融机构

软硬件的升级上,更

体现在银行服务内容的变化中。在推

进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不少金融机

构向老年群体开展防诈宣传,普及防

范电信网络诈骗、识别非法集资和反

洗钱等金融知识,同时针对老年人的

理财需求,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

帮助老年客户树立科学理性的养老投

资观念,促进老年人提升金融素养,

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这些

好的做法可长期坚持、落实落细,帮

助老年群体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从便利性入手,于细微处用心,

只要真正“懂老”“爱老”,就能为老年

人提供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让他们有

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自《人民日报》)

第62页

老龄公益

60 中国中国 (2023·冬)

浓浓敬老情 涓涓爱老行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2023年敬老月活动掠影

今年的 10 月是我国第 14 个“全

国敬老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

会部分分支机构在各地组织开展系列

敬老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优

秀传统,营造助老、孝老、爱老的良

好社会氛围。

文化敬老 :“皓首不忘初心,传

承中华文脉”第三届中国老年书

画展开幕,展现老年人时代风采

为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要适当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老

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指示,有

效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

略,“敬老月”期间,由中国老龄事业

发展基金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

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

金会关爱上一代基金管理委员会、中

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艺术传承与创新工

作委员会联合有关机构承办、协办的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九九重阳 · 怡伴丹青”第三届中国老

年书画展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侨乡博

物馆隆重开幕,活动以“皓首不忘初

心,传承中华文脉”为宗旨,努力满

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求,并通过展览的形式让老年人感受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广大老年

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中国老龄协会的指导下,中国

老年书画展已于 2021 年和 2022 年连

续成功举办两届,在社会上引起了积

极的反响。今年,第三届中国老年书

画展同样获得了社会各界老年朋友的

积极响应与大力称赞,共有超 30 万

老年书画爱好者参与到此次书画展活

动中,有美术参展作品 100 幅、书法

参展作品 100 幅进行线下展示。同时

联动甘肃、山东、四川、贵州、吉林

5 个省份相关单位,在各地开设书画

展分展区,展示本省内老年书画爱好

者的优秀作品。央视融媒体矩阵、抖

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

报道,倡导积极老龄观,向全社会展

示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国传统

文化。

智慧助老 :2023 年老年智慧出

行志愿服务行动正式启动,让老

年人“想走就走、自由行走”

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的

指导和支持下,“2023 年老年智慧出

行志愿服务行动”被纳入《全国老龄

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 2023 年全国“敬

老月”活动的通知》中,该行动由中

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老年学

和老年医学学会、滴滴出行联合主办,

于 10 月 25 日在宋庆龄同志故居举行

了启动仪式。

“2023 年老年智慧出行志愿服务

行动”聚焦老年人智慧出行中的“急、

第三届中国老年书画展启动仪式现场 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及嘉宾

第63页

老龄公益

中国中国 (2023·冬) 61

难、愁、盼”等实际问题,通过联合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长

春 6 个城市的老龄部门,引导志愿服

务组织、涉老社会组织等面向老年人

持续开展运用智能技术培训等活动,

预计帮助至少 12 万老年人学习使用

智能手机,并为 2.7 万老年人提供 1

次免费打车体验服务,同时,还将向

上述城市的老年友好型社区捐赠智慧

出行定位标识牌,帮助老年人精准定

位,方便老年人就近打车,进一步扩

大网约车服务覆盖面,共建共享无障

碍环境,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

舒适、温馨的出行服务,着力打造适

老宜居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广大老年

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 年

来,滴滴公司持续投入超 1500 万元,

支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开展智

慧助老等相关公益活动,帮助老年人

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跨越“数字鸿沟”,

服务惠及百万老年人。

相伴重阳 :“乐龄陪伴,汇爱助

老”——相聚重阳敬老公益活动

在萍乡成功举办,与老年人共庆

属于他们的节日

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

支持下,在萍乡市民政局、市养老

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萍乡市安源志

愿者协会、慈善义工协会共同主办

了“乐龄陪伴,汇爱助老”——相

聚重阳敬老公益活动。活动以文艺

演出开场,来自萍乡市的 20 余支中

老年艺术团欢聚一堂,用自编、自导、

自演的歌舞、小品、情景剧,为到

场的千余位老年人奉献了一场丰盛

的“文化大餐”。萍乡市公安民警在

场外面向参加活动的老年人进行了

反诈骗宣传,医生志愿者则以健康

指导、血压测量等暖心服务的形式,

把健康和关爱送到老人身边。

乡村振兴 :“乐龄餐桌工程”与

特色农产品相结合,城市助老公

益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

事长贾体智带队,老年产业建设基金

主任马龙、副主任张晓娟、项目二部

主任王伟共同前往江西老区,考察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

西千烟洲试验站的林下乌鸡试验基地

和四季果园示范区,与江西当地民政

部门座谈,交流老区为老服务与乡村

振兴情况,并与泰和县人民政府签署

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依托基金会“乐龄

餐桌工程”项目,从资金筹集、物资供

应、标准制定等方面展开合作,实现“从

地头到餐桌”的直线供应,探索公益与

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爱老护眼 :关注老年群体眼健康

问题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印发

“十四五”眼健康规划中关于“重点

关注儿童、老年患者”的要求,提高

老年人眼健康水平,由中国老龄事业

发展基金会老年产业建设基金与中国

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安全教育专业委员

会、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校园安全专业

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眼健康工程暨第二

届“1020 全球护眼日”启动仪式于“敬

老月”期间在合肥成功举办,该工程

以公益捐赠、活动等形式,将权威、

科学、正确的爱眼知识普及给“一老

一小”群体,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眼

健康。启动仪式上,视谷大健康产业

有限公司向基金会捐赠价值 390 万元

的眼镜和 100 万元现金。

健康敬老 :中健乐龄慢病公益筛

查康复行动在石家庄启动

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健

老龄产业发展基金发起的,河北省社

区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提供专业支持的中健乐龄慢病公益

筛查康复行动,在石家庄正式启动。

本次行动旨在对老年群体常见的两

癌(乳腺癌和宫颈癌)、骨质疏松、

认知障碍等疾病进行科学知识普及,

并开展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等防

治措施,引导老人们关注自身健康,

增强老年人的防病意识和健康水平。

爱心企业共向基金会捐赠总价值近

2600 万元的物资用于支持该行动的

推进。

文化传承 :孝老仪礼公益项目为

老年人“添福添寿”

“敬老月”期间,中国老龄事业

发展基金会尊严养老基金孝老仪礼公

益项目走进东城区,与朝阳门街道联

合开启以“九九重阳乐 互贺添福寿”

为主题的敬老活动。现场老人们身着

绶带,品尝着由“南极仙翁”、“麻姑”

带来的重阳年糕和寿桃,嘉宾们则将

预先从百位爱心人士处筹到的“寿米”

缓缓倒入葫芦瓶,寓意重阳节平平安

安,祈愿老人健康长寿。

致敬老兵 :《老兵跟党走·欢喜

过大年》2024 联欢会启动仪式

在京举行

为讴歌党和人民军队辉煌历程,

把党和人民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福敬

献给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为了共

和国的国防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老领

导、老战士、老同志,中国老龄事业

发展基金会老兵绿色发展基金发起

《老兵跟党走,欢喜过大年》2024 春

节联欢会。启动仪式于“敬老月”期

间在北京顺利召开,多位老军人艺术

家在仪式上表演了歌舞节目,唱响时

代赞歌,赢得了阵阵掌声。

第64页

老有所学

62 中国中国 (2023·冬)

七成“新中老年人”为兴趣报班

从戏曲声乐到旅行摄

影,从健康养生到形象礼

仪——超过 70% 的“新中

老年”人群曾经或正在进

行兴趣学习。甚至,老年

大学成为不少年轻人“蹭

老式消费”的一种方式,

轻松的课堂氛围、极具性

价比的价格吸引“00 后”

涌入,已有老年大学将招

生条件放宽到“全年龄段”。

“新中老年人”学习动力

源自“求知心”

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 65 岁及

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 2 亿且占比持

续攀升,这意味着我国已步入中度老

龄化社会。随着未来中老年人口数量

的快速增长,及其对精神生活需求的

愈发重视,中老年 兴趣教育市场将进

入持续增长期。

“新中老年”人群指处于即将退

休或已退休阶段,经济状况较为稳定,

且有空闲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富足物质

和精神生活的中高年龄人群。

近日,腾讯平台联合多家机构发

布的关于 2024 中老年兴趣教育课程

的相关指南显示,兴趣学习正在成为

“新中老年”人群提升自我、丰富精

神生活的重要手段,超七成“新中老

年人”有过或正在进行兴趣学习。他

们核心学习动力的前三项分别为满足

求知兴趣、提高生命质量及拓展新社

交圈。

线上报课逐渐成为“新中老年”

人群兴趣学习的主流方式。指南显示,

过去3年内,有报课行为的“新中老年”

人,人均报课 2.7 个大类,且未来报

课大类不断增长。近一半的报课学员

年度报课费用支出在 500 ~ 2000 元。

健康运动课程成为“刚需”

相较年轻人,“新中老年”人群

的学习内容更广泛,从戏曲声乐到旅

行摄影,从健康养生到形象礼仪,多

元兴趣课程百花齐放。其中,健康、

运动类课程越来越成为“刚需”,形

象礼仪与手工等小众课程也增长强

劲,有望成为课程“新宠”。

据黑板洞察测算,2023 年国内中

老年兴趣教育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

发展前景广阔,但相较于成熟教育领

域而言,中老年兴趣教育市场尚在探

索期,行业竞争较弱。目前提供中

老年兴趣教育服务的企业主要包括

养老生活服务机构及产业上下游企

业,以及覆盖中老年学员的传统教

育机构。而其推向市场的现

有中老年兴趣课程,主要覆

盖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健

康养生、兴趣生活、职业技

能五大类目。

圈粉年轻人

老年大学“扩招”

老年大学,太香了!”

上海市长宁区一家老年大学

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500

元 16 周的课程,每周上课

两小时。因为服务对象是 50 岁以上

的“中老年学生”,老师的教学方式

以鼓励为主,每个知识点都会翻来覆

去地讲解,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很难

不让“卷怕了”的年轻人心动。

有趣的是,“00 后涌入老年大学”,

与“年轻人跨界报名夕阳红旅行团”“上

班族在社区助老食堂实现吃饭自由”

等被调侃为“蹭老式消费”的风潮吸

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

在这股风潮中,夜校、老年大学

走红,年轻人收获的是低成本兴趣班。

近年来,不少老年大学的招生简章将

报名条件放宽到“全社会全年龄段”。

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央企旗下的老年大

学的艺术学院设置的课程不仅有古典

舞、民族舞、肚皮舞、流行舞蹈、尊

巴等在内的舞蹈课,还有中东鼓、葫

芦丝、电子键盘、古筝等乐器课程,

其招生信息吸引了大量 20 ~ 25 岁的

年轻人报名。

(摘自《北京青年报》)

陈 斯

第65页

老有所学

中国中国 (2023·冬) 63

社会应正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韩 晗

在智能手机和短视频问世之前,

上网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件难事,密

密麻麻的键盘加上复杂的网络连接技

术,让许多老年人望“网”长叹。近

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便捷化,老

年人上网不再是难事。然而,老年人

在互联网上又是孤独的。年轻人正熟

练地在各种音乐 App 中寻找自己青睐

的音乐,通过手游享受着从“青铜”

打到“王者”的刺激,更不用说购物、

追剧、交友……但放眼望去,适合老

年人的 App 有多少?适合老年人的平

台又有几个?城市中拔地而起的购物

中心以及让年轻人目不暇接的盲盒手

办、AR 游戏、主题书店、巨幕影院等,

着实有“五色令人目盲”之感,但当

中又有多少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

的空间?

据调查,在某新一线城市的数

十家商业文化综合体的消费者中,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竟然只有 2.1%,

远远低于这座城市老年人占总人口的

比例。老年人去哪了?经过多方调研

询问,我们在该市一家废弃的区级图

书馆一楼发现有近百位老年人云集于

此,或读书看报,或聊天下棋。这是

一间连空调都没有的阅览室,却依然

一座难求。

再以老年人经常看的电视为例,

电视机倒是越来越智能化,但电视操

作却越来越难。对老年人而言,看电

视简直是一场“过五关斩六将”的冒

险。打开智能电视机,他们会遇到过

长的开机广告、繁多无用的功能、复

杂的额外付费等一系列“拦路虎”。

不仅如此,与青春题材、少儿题材等

影视作品相比,反映老年人生活、传

播老年人声音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

所以,一些老人哪怕学会了开电视,

也觉得电视越来越没看头。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已进入老龄

化社会,且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

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而一个社会幸

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

不幸福。从微观层面看,我们每个人

都会老去,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

让我们的老年时光更美好、更精彩。

社会应正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不仅是基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

会和谐的呼吁,更包括对于我们老了

之后现实生活的关切。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一

个系统工程。首先,应将满足老年人

的精神文化需求摆在与满足中青年及

少儿精神文化需求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全社会形成文化助老新风尚。一直

以来,文化产品市场以“娃主题”和“她

主题”为主,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老年

人文化消费欲望低。其实,拥有大量

闲暇时光的老年人非常渴望丰富多彩

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潜在的精神文

化需求巨大,社会不能对这种需求视

而不见。其次,应及时改变成见,营

造适老化的文化消费环境,推动老年

文化产品研发,加强高质量老年文化

产品供给。过去,老年人文化消费少,

主要原因在于收入水平低。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养老金的

逐年上涨,老年人将成为我们国家的

“文化消费大户”。近年来,不断扩张

的银发旅游市场便是很好的例子。最

后,打造能够满足老年人需要的公共

文化空间。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一日

千里,但在硬件上对老年人算不上特

别友好。比如,很多城市设立了儿童

图书馆,很多商场设立了儿童活动区,

但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文化场所却不

多。应鼓励商业文化综合体设立“老

年人楼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

“老年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即使受

限于现实条件,一时无法兴建专门的

老年人文化空间,也应对现有的公共

文化设施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改造,提

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适老化水平。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系武汉

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中

国作家协会会员)

第66页

银龄经济

64 中国中国 (2023·冬)

本地生活硝烟再起,增量在2.8亿“银发族”

杨佳璇

如今的本地生活赛道已经成为国

内互联网大厂们的“必争之地”,硝

烟四起。

当线上流量见顶,人们在“附近”

的生活轨迹、刚需高频的“吃喝玩乐”,

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霸主”美团频频遭遇挑战,推

出极致性价比的直播团购 ;阿里组织

架构升级,形成包括本地生活、高德

和飞猪在内的生活服务板块 ;抖音再

投 5 亿,发力到店、团购与外卖;腾讯、

拼多多、京东、快手、小红书也纷纷

加入战局。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大厂激烈

竞争背后,进一步加深的社会老龄化

趋势,正逐步影响本地生活赛道的客

群结构。

根据民政部最新数据,2022 年底

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 2.8 亿,

占总人口的 19.8%。随着 60 后、70

后人群进入退休阶段,新一代“有钱

有闲”老人高品质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如送餐、装修、购物、旅游等,会改

变国内商业社会的发展形态。

某种意义上,中老年人群是距离

“本地生活业务”最近的消费群体——

社区食堂点餐、本地一日游、好友线

下聚会等——当中老年人开始为自己

消费、追求生活享受,那么从“家门”

到“店门”的这段路途中,谁能率先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占据中

老年人的消费心智,或将成为未来大

厂在本地生活赛道的破局关键。

本文将着眼大厂本地生活业务的

布局思路,剖析它们正在如何进行体

系化适老改造、提供定制化服务,以

迎合中老年人群的需求,并探究其中

的行业趋势和商业机遇。

解决银发族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阿里在本地生活赛道动

作频繁。面向“银发族”,阿里的本

地生活业务板块也打出了一系列“组

合拳”。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的饮食方面,

配合着近期民政部等 11 个部门联合

印发的《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

方案》,本地生活“老玩家”饿了么

宣布成立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发布

了《“放心点”战略实践——网络餐

饮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报告》。据了解,

未来“放心点”战略将与饿了么长辈

版、养老送餐等模式结合,参与提升

老人等特殊人群相关的社区服务。

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变化,中老

年群体在饮食方面存在更多风险和顾

虑,根据不同情况,“老年餐”的糖

盐含量、营养配比等都有特殊要求。

2016 年前后,北京、上海等一线

城市开始推广“社区食堂”,此后蔓

延至其他城市与乡村。今年以来,年

轻人涌入社区食堂成为热点话题,随

之也揭开了社区食堂盈利困难、人力

不足、菜品单一,难以针对性满足老

年群体需求等隐忧。

在老人“用餐难”问题的参与和

解决上,互联网大厂展现出显著的优

势。“社区食堂 + 外卖配送”模式也

越来越成为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健

康饮食的新选择。

一是即时高效的配送服务,扩大

了社区食堂的服务范围,提高了外卖

“到家”的效率,解决了淡旺季营收

痛点。

今年 9 月,上海松江新桥镇社区

食堂入驻“饿了么”,并推出社区助

餐配送服务,这也是上海首个打通政

府补贴与外卖平台的社区助餐项目。

老年居民每日都能收到线上的“惠老

助餐红包”补贴,点单后由饿了么配

送到家。

根据测算,结合物流配送体系,

社区食堂的服务范围由此从周边数百

米扩大到 47 平方公里,带动开通助餐

敬老卡人数突破 3000 人,增长达 4 倍。

除老人之外,外卖平台也带来更多来

自年轻用户的订单,能够增加运营收

入,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

二是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分析能

力,可以满足中老年人群多样化的饮

食需求,进一步实现健康管理。

比如,老年人喜欢早起吃早餐,

免去排队烦恼后,社区食堂的馒头外

卖月售超过 500 份 ;老年人的饮食需

要注意减糖少盐,根据饿了么数据,

在上海提供无糖套餐的社区食堂中,

第67页

银龄经济

中国中国 (2023·冬) 65

无糖套餐在整体订单中占比已超过

20%,同比增长达 35%。结合这些

信息和需求,饿了么宣布启动社区

食堂营养放心点计划,邀请营养学

专家与社区食堂联合研发专门面向

老年人群体的“营养餐”。

三是适老化普及和无障碍

下单。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外卖

App“长辈版”并不足以让其跨过

手机下单这一难关,而社区周边工

作的外卖配送员就成为了重要的引

导型角色。

近期,饿了么联合“蓝马甲”

助老公益行动试点进社区教老年人

使用手机线上点餐。饿了么骑手和

志愿者当“助教”,教 30 多名社区

老人如何通过手机点餐、买菜和买

药。根据上观新闻的报道,饿了么

曾通过内部数据发现,为社区老人

送餐时,骑手往往会比一般订单多

停留 1 分钟,后了解,这是因为骑手

和社区的老人熟悉后,总会在送餐时

以聊天方式关心老人的需要。可见,

从餐饮选择方案改善切入,能够有

效提升老年人的社区互动和参与感。

面对银发族的最后一公里,“无障

碍”是关键词。

持续推进的适老化普及、便捷高质

个性化的饮食选择、社区中来自“附近”

的真实陪伴感,互联网公司和社区食堂

联合,多管齐下,才能让高龄老年群体

建立起通过线上订餐满足饮食需求的消

费习惯,而从长远看,中老年人也将成

为本地生活赛道里最有增长潜力、忠实

度最高的用户群。

占据中老年人群的消费心智

过去,一些老年产业的从业者怀

疑“中国老年人有没有钱、能不能消

费”的问题。但是现阶段,产业内已

经达成了基本共识 :即随着新一代“60

后”“70 后”老人退休,他们的生活观

念和消费理念都开始发生转变。

这也是当下老年人频频出现在新闻

热搜里的原因。新老人打破了大众对老

年群体的传统印象,他们会追随社会潮

流、参与社交活动、注重审美和精神追求。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中国

老龄产业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报

告 显 示, 预 计 2030 年中国老年人

口消费总量为 12 万亿至 15.5 万 亿

元, 与 全 国 GDP 的比率将提高至

8.3% ~ 10.8%。

2050 年的消费总量为 40 万亿至

69 万亿元,与全国 GDP 的比率提高

至 12.2% ~ 20.7%。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甚至在以年

轻人为主场的“夜经济”中,老年人

群也在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购买与

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餐饮美食、日用

百货等。

旺盛的中老年消费需求,为国内

老年产业带来广阔的商业机会。而在

本地生活赛道,互联网大厂持续加码,

探索和调研中老年人群的消费需求,

试图占据他们的消费心智,在人口老

龄化的时代机遇中赢得“先手”。

本地生活赛道的“大哥”美团,

在中老年客群方面较早开始布局。

2022 年美团外卖数据显示,老

年消费者日均订单量年同比 2021 年

增长超 30%。美团的外卖场景延伸至

家庭,“一老一小”成为消费新增量”。

仅跑腿业务这一项,2022 年重阳节前

夕,备注中带有“老人”等助老关键

词的订单数量环比增长 50%。美团成

为年轻人的“远程尽孝神器”。

同时,老年人本身使用跑腿服

务的频率也在提升,60 岁以上老年

人下单量同比 2021 年同期增长了

36%。许多老年人会需要借助美团的

跑腿服务,让跑腿小哥帮忙取快递、

搬东西、送钥匙等,解决生活中大

大小小的不便。

如果说,饿了么关注中老年人在

“刚需”上的安全便捷健康,那美团

则在“玩乐”等个性化需求上更加发

力,侧重于拉近代际距离、挖掘“银

图源 《文汇报》

第68页

银龄经济

66 中国中国 (2023·冬)

发族”活力、引领中老年

群体的消费潮流。

作 为 KPL(王者荣

耀职业联赛)2023 年度

合作伙伴,美团于今年 4

月赞助了一支最高年龄

60 岁、 平 均 年 龄 55 岁,

由两个阿姨、三个叔叔组

成的老年电竞队——“夕

阳红电竞队”,引爆网络

社交平台,让大众看到在

电竞领域里活跃的中老年

玩家群体。

随着消费场景的丰富

多元,消费人群的持续拓

展,行业内对外卖平台、

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想象力

也在打开。老年人在年轻

人的影响下接触到美团,

他们会逐渐发现,数字化

产品可以如此方便快捷地

丰富晚年生活,二者间发

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2020 年重阳节的美

团搜索关键词显示,50

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喜欢搜

索奶茶、肯德基、火锅、

炸鸡、烤肉,还想要 KTV、私人影院、

密室逃脱这类年轻人十分偏爱的“网

红”场所。

2022 年,美团“父母婚纱照”的

线上搜索热度同比增长 141%,不少

商家专门推出面向老年群体的专属写

真摄影服务。在河南商报的采访中,

有店主表示“大部分都是子女来咨询,

给父母下单拍摄。很多老人家心疼钱,

或者有点害羞,有的子女就会买一个

全家福的套餐,带着父母孩子来拍摄

大家庭的全家福,再给老人家单独拍

一套婚纱照。”

今年 10 月,美团也发布了景区

门票适老化的阶段性成果进展。

数据显示,自上线以来,美团

门票关怀版已累计服务老年超千万人

次 ;经历 6 个版本的优化后,关怀版

扫码转化率提升了 5 倍,老年人使用

关怀版的占比提升了 35 倍 ;累计超

过 2500 家景区使用关怀版购票流程,

1200 多个景区完成了社会化服务人员

适老化培训,70 余家景区铺设了关怀

版物料以及“爱心通道”。

大厂应对中老年群体进行长期深

入的用户洞察,结合数据分析和个性

化推荐能力,满足他们不断

增长变化的需求。随着新老

人的消费力进一步释放,有

关中老年群体的社交娱乐、

聚会旅游、运动健身等,都

成为本地生活赛道的市场增

量和产业新亮点。

互联网+本地生活:撬动

银发经济新增量

AgeClub 反复提到,老

年产业不是孤立的。社会人

口结构的整体性趋势,将会

涉及行行业业,影响未来的

社会商业形态。

立足本地生活赛道,本

地生活服务的线上渗透率正

在持续增长。

2020 年中国本地生活服

务市场规模为 19.5 万亿元,

预计到 2025 年会增长到 35.3

万亿元。而 2021 年本地生

活的线上渗透率仅有 12.7%。

在线上流量难求增长的局面

下,本地生活赛道的空间还

大有可为。

抖音生活服务总裁朱时

雨表示 :“很多人对于抖音生活服务

的第一反应是我们跑到了一个存量

市场来抢生意了,在我看来其实不

是,生活服务是一个十几万亿的广袤

市场,真正通过线上完成的比例其实

非常小,还远远没有到存量竞争的地

步。”

立足老年群体,国内中老年人

群参与线上消费呈现出显著的增长

趋势。

根据 QuestMobile 发布的报告,

银发人群持续数字化渗透中,成为移

动互联网主要增长源。截止到 2023

第69页

银龄经济

中国中国 (2023·冬) 67

年 9 月,“60 后”月人均使用时长

126.1 小时,同比上年同期多了 6.6

小时。

在消费领域,中老年客群消费的

年平均增长率也明显高于“80 后”和

“90 后”。2023 年 618 购物大促期间,

综合电商平台淘宝和拼多多平台的新

增用户画像中,“70 后”人群的增速

最快,占比均超过 20%,且女性较多。

本地生活赛道和老年消费产业的

同向增长,正在为这一市场带来“双

重红利”。尤其是,国内的信息化数

字化产业建设相对成熟,如线上支付、

物流体系、智慧平台等,都将大大加

速中老年群体的消费爆发。

根据 CIC 灼识咨询的《银发经济

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未来将拥有

远超日本的市场规模,其中 60 ~ 69

岁银发人群的高频消费行为,主要涉

及社区便利店、互联网电商以及成人

奶粉等日常消费品的购买。

银发人口的消费特性随着年龄变

化也出现显著差异。45 ~ 59 岁的中

老年人更关注文化和旅游类精神文化

消费 ;60 ~ 69 岁的银发人群核心诉

求是生活 ;80 岁以上老年人普遍对于

护理和养老需求更为迫切。

区别于年轻人,中老年群体物质

和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本地生活服

务的参与和支持程度更高。在这样的

市场发展阶段和时代机遇下,互联网

公司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撬动 2.8 亿

“银发族”,助力他们积极享受数字化

带来的丰富生活和便捷服务。

以阿里为例,基于地理位置服务

的三大业务,高德、本地生活和飞猪,

组成了生活服务板块。在这之后,高

德地图将“生活服务”明确为公司新

战略方向,试图“用一张地图承载衣

食住行”。从老年产业视角看,以高

德地图为一站式入口,饿了么为配送

支持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到店 + 到家

的“无障碍”适老化消费生态。

在出行方面,近日,高德地图上

线首个全国性的无障碍导航。据了解,

它能在导航时避开台阶、陡坡,优先

规划有无障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路

线,尤其便于轮椅人群使用,因此也

被称为“轮椅导航”。仅 2023 年“十一”

黄金周期间,已为用户提供了超过

157 万次无障碍路线规划,相当于日

常 3 个月的规划总量。

同时,高德、滴滴都在推行助老

打车服务。今年以来,高德助老打车

服务老年人累计超过 6000 万次,老

年人打车出行同比去年增长 119%,

平均每次出行距离增加了 1 公里。滴

滴落地超 3000 个助老打车站牌,并

联合老龄部门举办智能手机培训活

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打车体验服务。

而中老年群体更加聚集、以“兴

趣电商”为核心的短视频平台,也在

本地生活赛道长期投入。在满足中老

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方面,这些平台具

备独特的机会和优势。

比如,手握巨大流量池、在直播

电商赛道极为强势的抖音,近年来在

本地生活领域频频出手,从团购、外

卖到探店,层层加码 ;其短视频形式

能够为中老年人提供了轻松、娱乐的

方式,来了解和参与本地生活服务。

快手也上线了本地生活小程序,

接入大型餐饮、茶饮品牌,尤其在非

一线城市发力布局。而小镇中老年也

是当下需求迅猛增长、消费正当升级

的群体。

而中老年群体使用最多的微信,

也亲自下场做商家服务,在微信发

现页挂上“门店快送”。结合今年视

频号流量的爆发,或有可能在未来

发展成为重要的中老年用户流量转

化场景。

本地生活赛道格局未定,巨头鏖

战正酣,尤其是加入“中老年群体”

这一重要变量,产业有望迎来更高质

多元、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来源 :AgeClub)

2023年5月18日至6月3日典型综合电商APP新增用户画像

第70页

银龄经济

68 中国中国 (2023·冬)

有的放矢发展银发经济

彭希哲 陈 倩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

会议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

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

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

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

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

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

的现代化,更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的现代化。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

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

一。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

共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8%。其

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占全国总人

口的14.9%。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

社会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老

龄经济发展的新机遇。银发经济主要

指围绕衣食住行、文教娱乐、医护康

养等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

生产、供给、消费以及衍生的经济活

动的总和。银发经济是一个阶段性概

念,主要包括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

它们共同构成银发经济的基础。银发

经济的内容是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

主导的产品与服务,以及为之服务的

基础建设和相关经济活动。

近年来,我国银发经济呈现市场

规模不断扩大、需求持续增长、产业

体系逐步完善、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

速度加快等发展态势。随着我国综合

国力的提升、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

老年人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老年人

社会经济参与能力的不断提高,银发

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攀升。

预计到2050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

将达到49.9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的

35.1%,占GDP比重的12.5%。这充分

表明银发经济在拉动内需和培育新的

经济增长点上具有较大的潜力。在憧

憬银发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我们也

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银发

经济的发展存在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产业空间布局失衡、专业人才紧缺、

资本缺乏投资动力、产业扶持政策缺

位等问题。新发展格局要求将积极应

对老龄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

明确银发经济发展的整体性战略与阶

段性目标。

制定银发经济专项规划,激发银

发市场活力。强化政府及其政策对养

老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促进养老事

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首先,结合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实际需

求,制定发展银发经济的专项规划,

确定银发经济发展的战略总目标与阶

段性目标;探索建立银发经济发展评

估指标体系,对各地银发经济发展实

施动态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其次,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促进政策

制度衔接,加大财税、土地、人才、

第71页

银龄经济

中国中国 (2023·冬) 69

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搭建支

持银发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充

分发挥政府和国资国企的主导引领作

用,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兴办、

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自主经营的发展

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探索多种业态

和经营模式,实现银发经济产业投资

主体多元化发展。最后,大力拓展银

发经济发展资源的投入渠道,通过长

期护理保险制度为银发经济提供稳定

的资金供给,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参与银发经济活动;强化社会融资支

持,完善养老产业发展的财力保障机

制,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加大养老服

务领域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识别老年消费需求特征,促进

银发经济供需平衡。当前,我国老年

人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消费意愿

正在发生改变,这将带来广阔的银发

经济市场。识别老龄社会的消费异质

性,根据消费特征变动趋势明晰银发

经济发展的战略逻辑,顺应消费升级

趋势以培育银发经济新业态,促进银

发经济供需动态平衡。除了老年人基

本的身体和健康需求,未来还需要关

注老年人更高层次的社会互动、个人

追求、兴趣爱好等。鼓励涉老企业捕

捉老年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以积极、

新颖的理念来探索老年人与时俱进的

需求,开发兼具人文关怀和实用性的

产品,运用前沿科技发展银发经济。

重点强化老年智慧健康、康复辅助和

老年游戏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依托科技创新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推动老年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养

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老年用品和

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以高标准促进质

量提升。严格行业准入制度,完善相

关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则,规范市场运

作;推动培育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推

广优质产品和服务;实行严格的质量

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

系,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依靠新技术新应用对银发经济产业进

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升

级,加强老年产品和服务的科技研发

及成果的市场转化。发挥有为政府和

有效市场的合力,在政府保基本、兜

底线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由

市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选择。拓展银发细分市场,重视中端

养老市场,加快银发产业人才培养,

提供精细化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推

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挖掘开发人才技术红利,培育

推动银发经济新动能。我国是在信息

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步入老龄社

会的,这为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

了空前契机与资源。利用科技创新

助力老龄社会治理,通过科技重塑生

产—劳动—消费环节培育老龄社会经

济新动能。首先,从生产模式及效率

的角度看,科技进步在提高生产效率

的同时还能通过提高资本回报率,促

进相应研发投资,推动全要素生产率

增加。其次,从劳动就业的角度看,

科技红利将有效改变传统劳动就业模

式,通过扩大人力资源基础和提高劳

动生产率以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为老龄社会发展创造坚实的财富基

础;银发经济的发展也将传导并影响

产业形态,创造出新行业与新职业进

而提振就业,为老龄社会发展持续供

能;技术进步、人工智能还将释放老

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开发

利用老年人的知识技能资源,从而有

效促进老年人社会经济角色和老龄社

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最后,从消

费需求拉动的角度看,技术进步能通

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培育推

动我国银发经济的发展。智能的助老

设备和设施可有效提升老年人自理水

平,充分利用技术红利打造高效优质

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

提供实时便利、互联化、智能化且低

成本的养老服务,并缓解专业照护人

才不足的压力。

(摘自《学习时报》)

第72页

老有所为

70 中国中国 (2023·冬)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银龄计划”是积极应对老龄化

社会、充分挖掘老年人力资源的一项

创新举措。自 2018 年实施以来,这

个计划吸纳了超过两万名中小学退休

教师和近一千名高校退休教师,充分

发挥了银龄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经验优

势,提升了受援校乃至受援地区的教

育水平,取得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成果。

“十四五”期间,我国 60 岁及以

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3 亿人,退休教师

人数也将达到高峰。有效利用这一宝

贵资源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促

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提高银龄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扩展其服务范围,凸显银龄教师的典

范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迫切需要研

究的重要课题。

实现银龄教师队伍提质增量是一

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可依托制度、

经济、教育、文化及数字化等多方面

的赋能支持,推动银龄教师队伍发展,

提升其服务效能。

第一,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完

善银龄教师组织结构。“老有所为”

是老年人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

是一种注重需求和权利导向的老龄

化观念,又涉及个体偏好和能动性。

因此,在推进“银龄计划”过程中,

首先要强调权益保障。相关部门应

在坚持双向选择原则的基础上,做

好前期需求调研,注重对银龄教师

马丽华

的精准识别。援派单位不下发定额

指标,不搞“一刀切”,以保障银龄

教师行动成效,提升其参与感和获

得感。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组

织机构,优化用人制度。应建立健

全银龄教师统计制度,构建信息库

和信息网络,以实现银龄教师资源

共享,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

建立注册制,健全登记、培训、考核、

注册等程序,完善项目聘请、短期

聘请等多种聘请方式,形成有利于

银龄教师充分施展才能的选用机制,

以确保银龄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流

动性,最大限度释放银龄教师活力。

第二,优化持续服务机制,满足

银龄教师基本需求。经济赋能是指通

过提供经济资源、支持和机会,促进

特定个体、组织和社会群体实现发展。

对于银龄教师而言,经济赋能包括确

保受援学校协助银龄教师适应当地环

境与生活方式,帮助他们调适自身知

识与经验适应工作需求,提供日常服

务与保障措施等。针对高频服务事项,

如医疗、社保、生活缴费等,应设立

覆盖基层的线下办事渠道,同时保留

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以满足银龄教

师日常生活需求。同时,受援学校应

实行工作弹性化管理,充分考虑银

第73页

老有所为

中国中国 (2023·冬) 71

龄教师的年龄、身体状况、生活状况

及心理需求,如可鼓励银龄教师“结

伴同行”或组团式相互支持,补齐社

会心理服务短板。受援学校和援派学

校都应关心关注银龄教师及其家属群

体,为他们提供慢性疾病治疗、家属

探望慰问等服务。

第三,设立专门支持机构,拓

宽银龄教师参与领域。尽管银龄教

师在其学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

科研经验,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知识

和技术,也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创新教学方法。教育行政部门和相

关机构可尝试建立专门机构或在线

平台,提供最新的教育资讯、教学

方法等资源和学习服务,以满足银

龄教师继续学习的需求。建立基于

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学习服务平

台及常态化协作机制,实施模块化

服务组织方式,帮助银龄教师获取

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为关键的是,

相关机构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

师风建设作为首要条件,通过常态

化推进教德培育涵养,提升银龄教

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推动银

龄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

第四,树立积极老龄观,提高银

龄教师的价值认同。当前,社会普

遍存在对老年人的认知偏差,往往

低估老年人的价值,忽视这一群体

的潜在贡献和丰富经验。对此,社

会和政府应树立积极老龄观,提高

对银龄教师的价值认识和支持力度。

同时,可以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

渠道宣传银龄教师积极生活、学习、

工作的成功案例和典型事迹,强调他

们对社会的贡献和潜力,以改变人们

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刻板印象。此外,

通过社区活动、老年教育和代际学

习等,进一步加深青年人对银龄教

师的价值认同,同时鼓励老年人主

动融入社会、融入教育事业,实现

自我发展。地方政府、高校、行业

协会等多方主体应共同努力,加大

宣传报道力度,激发退休教师参与

“银龄计划”的积极性,营造更加关

爱和尊重银龄教师的氛围。

第五,增强教育数字化,助推

银龄教师实现“数字蝶变”。在数字

技术快速改变教育方式和环境的背景

下,为银龄教师提供多方式、多类型

的数字支持,助其更好适应数字化教

育的要求颇为关键。首先,应为银龄

教师提供数字技术方面的支持,包括

提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在线教

育工具的使用指导以及数字资源的管

理帮助等。其次,促进跨代交流与协

作,银龄教师可与年轻教师合作,形

成跨代团队,实现知识传承,同时还

可以融合经验与数字化技能,充分发

挥各代教师的长处,共同推动教育领

域的进步与发展。受援学校还应积极

探索数字化学习共同体等创新实践,

让数字化教育经验丰富的年轻教师充

当银龄教师的协作伙伴,创建温馨互

助社群,定期组织经验分享和学习活

动,减轻银龄教师在数字化教育中的

孤立感。最后,建立明确的支持和发

展机制,制定数字化教育指南,协助

银龄教师在数字化教育环境中建立信

心并受到认可。

银龄教师队伍提质增量离不开全

面、深入、系统化的框架。这个框架

应当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影响

因素,包括积极老龄化的主导理念、

生涯效应的精神指向、多样化平台的

构建以及多元支持策略的制定等。通

过这些综合性赋能措施,可以帮助老

年人在积极参与社会的过程中,重新

塑造自己的角色和身份认同,进而为

银龄教师提质增量创造更具活力和包

容性的环境。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系华东

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

育研究所副教授,上海终身教育研究

院兼职研究员)

第74页

老有所为

72 中国中国 (2023·冬)

“金钩铁画”绘锦霞

——记清华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高冀生教授

高冀生先生,1937 年出生在北京,

1955 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我

国建筑界泰斗梁思成、吴良镛等先生。

退休后的高冀生教授没有选择在家颐

养天年,仍然坚持活跃在专业一线,

整天忙碌不停,成果不断。

退而不休,有为不止

翻开高冀生教授退休前的履历

表,1974—2002 年,高冀生教授在清

华大学建筑学院除教授“大学校园规

划、图书馆、旅馆建筑设计”等专业

课外,还独创了“职业建筑师专论”

及“快速设计与快速表现”等课程课,

深受校内外学生欢迎。在清华大学,

他先后培养过国内外各类研究生 28

名,指导过工程硕士班 12 届,学员

共 300 余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曾应邀赴捷克、芬兰、日本、

朝鲜、韩国、香港、台湾等地讲学及

进行学术交流。

退休前后,高冀生教授主持或参

与的教学、科研、文化建筑设计及园

区规划设计项目约 200 项,分布在全

国 50 余个城市。其中包括 49 所大学

的校园规划和 43 座图书馆的建筑设

计等。

1996 年,为完成清华大学与云

南省政府签定的“省校合作协议”,

高冀生教授接受清华大学安排,应聘

卓德海 陈 微

出任云南财经大学校园改扩建高级顾

问。2002 年,高冀生教授正式退休,

按照常理,他完全可以不再管事了,

但他却认为,这是清华大学对云南财

经大学的承诺,自己虽然退休了,但

还是要为清华大学分忧解难,将这项

工作做好。于是,他选择继续尽职尽

责,前后历经了 10 余年,直到 2006

年才全面完成了云南财经大学的详细

规划及教学主楼、科研楼、图书馆、

教授办公楼、行政办公楼、餐饮中心

楼、中外学生公寓等建

筑的工程设计,得到了

云南财经大学、清华大

学一致的肯定。

2004—2005 年,应

香港大学聘请,高冀生

教授出任该校讲习教

授,主讲专业新课《中

国建筑师业务及中国的

建设程序》,每期 128

小时;2014—2016 年,

高冀生教授又应邀出任

国防大学防务学院校园

规划建设的高级顾问,

具体咨询、指导该校防

务学院新校区的建设 ;

2013 年至今,高冀生

教授还同时出任西南林

业大学首席顾问,配合、

指导中房设计院,负责该校的详细规

划和单体建筑设计。

目前,高冀生教授在国杰老教授

科学技术研究院担任理事和规划设计

部名誉主任,积极参与指导有关项目

的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

坚持练功,终成大器

高冀生教授清楚记得,在他大

学一年级时,恩师梁思成先生对同

学们提出的要求 :“要随身携带笔、

第75页

老有所为

中国中国 (2023·冬) 73

纸、尺,看到好的东西,就要随时

记录下来。”多年来,他养成了随手

写写画画的好习惯,培养、历练了

手绘建筑画的基本功,在教学科研

工作中受益匪浅。

作为著名的建筑和规划设计专

家,高冀生教授坚持以手绘草图指导

规划设计,尤多以钢笔速写表现自己

对建筑的认识与感受,积累了数以百

计的展现国内外各类建筑风貌的作

品,还出版了 4 本适用教材,其专业

造诣在业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2016 年 1 月 16 日,应中国国家

博物馆邀请,高冀生教授在国博南三

展厅举办了“高冀生钢笔建筑速写”

大型个人画展,展出了钢笔建筑速写

140 幅,由于观众反响热烈,展期由

原定的二周延长到四周。画展结束后,

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了高冀生教

授建筑速写原作 60 幅,其中就有清

华校景 6 幅,并向他颁发了中国国家

博物馆收藏证书。恩师吴良镛院士为

其题字“铁画银钩,匠心独运”。

高冀生教授于 2021 年 5 月向档

案馆捐赠了“清华十景”和“斯坦佛

园区十景”钢笔画速写作品(高仿件),

其中部分作品在 2022 年“第七届清

华史料和名人档案捐赠精品展”中展

出。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给出的评

语是“在中西兼容的过程中展现了独

具魅力的以线条构建的黑白世界”,

表达了对高冀生先生钢笔绘画艺术风

采的由衷赞赏。

2022 年,正值清华大学 111 周年

校庆之际,高冀生教授在清华大学建

筑学院举办了“高冀生钢笔速写现场

签章赠画”活动,共计赠送了“清华

校景”速写作品 111 张。通过高冀生

教授现场签字、赠画,不仅丰富了校

庆氛围,也让广大学子深深了解到钢

笔建筑速写的独特魅力。

2023 年 11 月高冀生教授又向清

华大学档案馆赠送了“清华十二景”,

与以往的黑白速写不同,此次是彩色

画作“清华十二景”的原件是以中国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六张黑白速写原作

的扫描件,再增加六张新作原作为基

础,经过画者本人,集中用水溶性彩

色铅笔着色,形成了新画种,明显提

高了黑白速写的艺术性和适宜观赏的

文化氛围。

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不图名利,无私奉献,在力所能

及的条件下有求必应,持续担当,这

是高冀生教授的做人原则。退休后的

高冀生教授完全有条件在家颐养天

年,但他却说:“我是个闲不住的老头,

有活干的日子,才显得更充实。”于是,

只要有机会、有时间,他总是会出现

在不同的场合,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

特长。

2002 年退休后,高冀生教授接

受各界邀请,先后无偿担任过教育部、

建设部、文化部、北京大学、华侨大

学以及多个省市的高级咨询顾问。其

中,在国家教育部校园规划专家咨询

委员会任专家委员;在国家住建部《强

制性条文》管理委员会任专家委员,

参与编制、审定国家建设标准,如《高

等学校建设标准》《中小学建设标准》

《图书馆建设标准》《剧场建设标准》

等 ;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筑专业委员

会任专家委员,为图书馆建设提供规

划设计技术咨询 ;在福建省及北京市

政府评标专家库任评标专家等。

除了“友情”担任上述单位顾问

外,高冀生教授还经常干些别人“无

法理解”的事情。2005 年,湖南长

沙某大学图书馆设计两轮方案招标未

果,该校领导登门邀请,希望高冀生

教授师参与第三轮方案比较,盛情难

却之下,高冀生教授师亲自“操刀”

做出新方案,并一举中标。由于程序

上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高冀生教授

无名无利,设计方案等于无偿赠送,

之后图书馆也很快就建起来了。许多

高冀生教授向清华大学档案馆赠送“清华十二景”

第76页

老有所为

74 中国中国 (2023·冬)

人对此不能理解,他淡然地说 :“我

已经80多岁了,现在只是个编外人士,

只要能够为高校或政府出点力,我就

非常满足了。”

热爱生活,关注现实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做一

个专注事业、热爱生活的人。这是高

冀生教授对退休后生活的感悟,更是

积极践行的目标。他经常对身边的人

说 :“我虽然已经退休,但仍愿意继

续为国家服务。”

多年来,高冀生教授始终关注校

园园区规划及科教建筑设计的发展,

不断研究新理念,解决新问题。2008

年,应邀为云南财经大学设计管理科

学楼,高冀生教授当年虽已满 71 岁,

却依然融入创新理念,设计新型建筑

方案,在设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项

目获得了邵逸夫先生的全额建设赠

款,次年建成后,又获得国家教委颁

发的邵逸夫工程一奖。

2008—2013 年,高冀生教授应云

南大学邀请出任云南大学呈贡新校区

规划建设的首席高级顾问。在参与前

期策划性规划设计时,高冀生教授多

次登山现场勘查,并亲自动手做出第

一轮总体规划草图,充分融入“和谐

校园”规划的新理念,提出了“一山、

二水、三环、四轴、五广场、六种树”

的规划构架与总体格局。在云南省设

计院等多家设计单位的大力配合、支

持下,高冀生教授圆满完成了对云南

大学呈贡新校区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

的专业咨询、顾问,荣获国家级优秀

设计奖,现在还保持对二期规划建设

工程的咨询与顾问。

2019 年,应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

院、国杰老教授科研院及各规划设计

研究院的邀请,高冀生教授先后为社

会各界有针对性地做培训专题讲座,

共计 14 场,每场用时约 4 小时。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此起

彼伏,高冀生教授仍坚持完成了 6 个

专题讲座。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初发之

时,高冀生教授应染病的学友要求,

创作的画品《武汉加油》先后辗转

武汉、上海,最后转到北京大学医

学院第三医院后,又回到高冀生教

授手中收藏,成为这段历史的温暖

记忆。

“退而不休,老有所为”是高冀

生教授对自己退休生活的顶层设计,

更是他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实践。

清华大学档案馆收藏高冀生教授绘制的“清华十二景”中的其中六景

第77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冬) 75

如何让“网瘾”老人放下手机

社区实施适老化改造

带动老年人参与线下社交

“以前老是喜欢玩手机刷短视频,

现在有舞伴了,每天约着跳跳广场舞,

既锻炼身体,又能交到不少聊得来的

朋友。”62 岁的邱玲对自己现在的生

活状态很满意。

邱玲住在广东省东莞市某小区,

是一位空巢老人,儿子和女儿都在外

地工作。为了方便联系,几年前,儿

子给她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用手机刷

短视频、看直播就成了邱玲消遣时间

的主要方式,有时甚至忘了吃饭。

一次儿子假期回家,看到母亲半

夜 12 点还在玩手机,很是担忧 :“长

时间窝着看手机,影响身体健康,我

妈落下了颈椎病,此外,我妈平时省

吃俭用,舍不得吃穿,却在直播间被

主播诱导打赏了三四万元。”

把邱玲从“网瘾”状态拉出来

的是她所居住小区不断推进的适老

化改造。据了解,近年来,该社区

投入资金 200 多万元,新建老年人

户外活动长廊,配套老年人健身器

材,组成动静皆宜的活动场所,同

时开设老年社会交往支持小组,丰

富社区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促进组

员们互识互助。邱玲逐渐成了小区

的“社交达人”,拥有广场舞领队、

环保志愿者等多重身份,抱着手机

高 蕾

刷个不停的画面再也没出现过。

多名业内人士受访时说,随着

数字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的社交需

要依赖线上线下双重互动空间,尤

其是要发挥社区的作用,应加强法

律政策的支持力度,推动社区室外

设施建设回应老年人社交需求,组

织活动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交环

境,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保

障广大老年人合法权益。

背井离乡陷社交困局

染上“网瘾”增加风险

“不玩手机比少吃顿饭还难

受”“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枕边的

手机”“熄灯后总要躲进被窝刷视频、

看小说”“每天在 App 上打卡领金币、

兑换小礼品”……记者近日随机采

访北京、天津、湖南、广东等地一

批老年人发现,不少人都有“网瘾”。

第78页

老龄社会

76 中国中国 (2023·冬)

家住天津市河西区的刘兴旺今年

73 岁,刚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他很快

被各种有趣的短视频所吸引。其儿子

吐槽道 :“父亲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至

少 8 小时,有时甚至会看到凌晨一两

点,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常常是早午

饭一起吃,和家人、朋友交流的也少

了,常常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和现在

的‘网瘾’少年没什么差别”。

在“网瘾”老年人中,不少是“老

漂族”。他们为了帮子女带小孩,离

开生活几十年的故土,往往容易出现

水土不服、生活环境不适应、社交困

难等问题,但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社交

需求。矛盾之下,不少老年人将需求

寄于线上,以寻求陪伴和情感支持。

王枫艾一年前从老家湖南邵阳来

到长沙帮忙带孙女,对她来说,来到

长沙虽然“在家庭这个圈子享受到了

天伦之乐”,但“在大一点的圈子里,

又感觉自己疏远了亲戚朋友,自我封

闭了”。没有朋友,没人可交流,对

门的邻居都没有来往……提及外出社

交,她更是有苦难言 :“我们这个年

龄再重新建立朋友圈很难,空闲时间

也不多,忙着做饭、打扫、看孩子,

只能在闲暇时刷刷手机。”

从南到北的地域跨度,让来自贵

州遵义的林程在北京带孙子的日子过

得并不舒畅。“我说遵义话,别人听

不懂,出门问路都不方便,所以就懒

得出门了,就在家用手机看看视频或

者小说。”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

授庄曦在研究报告《新型城镇化背景

下城市新移民的互联网社会支持》中

指出,针对江苏部分区域 60 岁以上

城市居住老年人的调查显示,随迁

老人的信息支持需求占比最高,达

61.1% ;情感支持需求和陪伴支持需

求占比较高,达 45%。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检索相关文

献发现,从国内外理论与实验依据来

看,缺乏线下社交对老年人的认知能

力影响较大。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研究

人员曾对 1203 名认知能力良好的老

人进行了平均 3 年的随访和实验,发

现那些社交活动不够频繁、社会网络

关系较为局限的老人,患认知症的风

险平均增加 60%。

面对面交流不可或缺

适老化改造意义重大

为了让母亲戒掉“网瘾”,假期,

邱玲的儿子拉着她去广场结识了不少

邻居,还带她熟悉各种健身器材。慢

慢地,邱玲不再沉迷于网络,而是通

过线下社交充实自己的生活。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

院副教授刘妮娜及其团队一直关注老

年人群体权益保障,她告诉记者,面

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发展老年人线

下社交具有重要意义。

“社交是人的本能需求,是现实

的而非虚构的。虽然互联网快速发展,

可以辅助性、补充性地满足一部分老

年人的社交需求,但是这不能替代线

下社交。”刘妮娜说,社交关系可以

为老人“护航”,心理学领域对于社

会护航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

的社会关系网络就像“护航者”,在

步入老年后为老年人个体提供支持,

以应对变老所产生的压力。

“老年人走出家门的活动也是一

种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更有益处。

并且,线下社交可以产出老年人相互

间、代际间的邻里互助、守望相助、

代际互助,在应急性、日常性的帮助

上发挥作用。”刘妮娜说。

更充实的面对面交流,更紧密的

人与人交往,近年来,不少小区通过

适老化改造工程,让更多老年人参与、

扩大线下交友,也帮助不少“网瘾”

老年人走出网络沉迷。

记者走访北京市朝阳区、东城区、

石景山区多个社区发现,这些小区普

遍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花坛、小公园

旁边放置了不少公用椅子,很多老年

人聚在一起,有的一边“遛娃”,一

边交流生活琐事,有的一边使用健身

设施,一边分享锻炼心得。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某社

区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集健身、娱

乐、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广场,老

人们在广场上晒太阳、聊天、锻炼身

体。该社区西侧还建有一个绿荫口袋

公园,棋牌桌、儿童乐园、健身器材、

塑胶跑道等活动设施一应俱全。“社

区适老化改造后,环境变好了很多,

还有很多健身设施,现在大家都喜欢

下楼来活动活动。”该社区居民王奶

奶说。

在北京市东城区某社区,养老驿

站工作人员陈女士告诉记者 :“驿站

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免费义诊活动,

由专家为老年人讲授中医知识,在现

场进行健康指导,我们还会为一些失

能、残疾老人免费理发、洗澡,其他

老人有需要,也可以联系我们。”在

该社区内,还有一所“老年大学”为

老年人学习提供机会。

“原来我和不少邻居也不过是‘打

个照面’,现在社区经常举办活动,

让我们的距离一下子就变亲近了,很

多人成了好朋友,生活精彩丰富多

了。”社区居民李奶奶说。

改造应考虑实际需求

多组织法律服务活动

社区是老年人日常活动的重要场

第79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冬) 77

所,社交则是老年人在社区

生活中的重要需求。

为了推动老年人“有所

养、有所依、有所乐”,我国

正紧锣密鼓地推动适老化改

造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

镇老旧小区 4.26 万个、惠及

居 民 742 万 户。 今 年 2 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

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

《关于开展 2023 年全国示范

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

的通知》,明确今年将创建

1000 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

型社区。

由于社区数量庞大、各

地经济水平差别较大等原因,

目前部分小区的适老化建设还存在一

些不足,很多小区的适老化建设也与

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及

其团队曾对北京市某社区持续跟踪调

研发现,老年友好社区室外环境设计

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追求概念,

存在形式主义。一些新建小区在总平

面图中或者某些特定的视角创造新颖

的设计点吸引眼球,增强冲击力,也

为住户带来了美的感受。然而,在老

年人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这些新颖的

形式反而给社交及正常的社区活动带

来很多不便。比如,一些老年人反映,

社区内整齐排列的方形构图的树凳,

实际使用中发现光滑的面砖和坚硬的

转角,导致休息时的舒适度不高。

调研还发现,部分社区将老年人

和儿童的活动空间作为独立的设计对

象分别进行创造性设计,但是二者距

离较远,缺乏良好的互动,使得老幼

活动被分割开来。如社区的儿童游戏

沙坑与老年人健身器材相隔较远,沙

坑旁缺少为老年人设置的休息座椅。

“因此在社区室外环境的设计规

划上,不同活动主题的场地可以相邻

布置,形成‘广场群’,场地之间能

互相守望。社区还应当配置一些具备

多功能的使用装置,让人们自由地、

创造性地使用,避免将装置的用法固

化。”周燕珉建议。刘妮娜从管理服

务的角度提出,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

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参与老年大

学继续学习,通过社区文化娱乐活动

丰富身心,还可以到社区提供互助志

愿服务,参与到社区协商议事中共商

共解社区难题等。

“社区应该多组织一些公共法律

服务活动,比如加强普法,加大面向

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宣传力度,提高

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杀猪盘、

虚假投资理财、网络贷款等对老年人

的权益损害。”刘妮

娜提醒道。

“重视随迁老人

的友伴支持,为其搭

建线上线下双重互动

空间。”庄曦说。“虚

拟空间”不能完全取

代现实生活,老年群

体同辈之间的互相支

持有赖于线上线下的

同步推进。城市社区

应发挥所长,以联谊

会、外出采风、兴趣

小组等形式将随迁老

人与本地老人组织到

一起,帮助他们拓展

新的同辈社交网络,

进而得到更多的支持

性资源。

广东省减贫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

院研究员李颖奕认为,构建布局均衡、

方便可及的老年友好型社区离不开城

乡一体统筹推进,社会工作可以更好

地介入乡村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乡

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原本多为自然形

成的邻友交往,主要满足社交需求,

社工可通过多种方式扩展老年人社会

参与的形式与层次,比如策划组织一

系列文娱健康活动,丰富老人的生活,

并组织老人参与志愿服务。”

受访专家一致提出,社交是老

年人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需求,目前

国家正在大力推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

造,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借助社区

环境改造的机会,不但要做好无障碍

等方面的改造更新,也要为社区老年

人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从而真正推

动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建设,以应对老

龄化、高龄化社会的到来。

(摘自《法治日报》)

第80页

老龄社会

78 中国中国 (2023·冬)

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难题何解

刘胤衡 贾骥业 崔 丽

近日,一组“五十年后在养老

院人间清醒”系列短视频在网络上

走红,老人们用年轻人的语言风格

解答年轻人的困惑,引得网友夸赞

不断,视频账号“哏都养老院的哏事”

也收获了大量粉丝。短视频中有趣

可爱的老人生活在天津市南开区静

雅老人院,视频拍摄者陈卓是这家

老人院的院长。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全

面整合辖区医疗和养老资源,推出“医

疗 + 康复 + 护理 + 养老”一体化服务,

实现医养产业绿色健康快速发展,让

养老变为“享老”。

全国政协第九次重点关切问题情

况通报会 11 月 2 日在北京召开,主

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积极应对人口

老龄化”。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基本

养老服务的城乡统筹、智能技术赋能

养老服务、补齐农村养老短板、统筹

老年健康服务资源、老年医学人才培

养等成为普遍关切的话题。

民政部表示,将着力完善积极应

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体系,着力推进分

层分类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着力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急难愁盼”,

着力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努力走

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

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路子。

中国机构编制网于 11 月 10 日

公开《民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

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此方案,民

政部在本轮改革中新设立了老龄工

作司,将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办公室的具体工作。拟订并协调落

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

指导协调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组织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宣传教育,拟

订老年人社会参与政策并组织实施,

承担老年人口状况、老龄事业发展

的统计调查工作。民政部原设的养

老服务司继续保留,职责稍作调整,

增补了“拟订并协调落实促进养老

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村养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

中心博士研究生范世明对农村养老问

题格外关注。他认为,相比城市而言,

农村老年人对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更

大、更迫切,“加强农村地区养老保障,

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 23.81%,

高于城市 15.82% 的老龄化率。农村老

年人健康状况总体水平 83.9%,低于

城市老年人 91.64% 的水平。

图为陈卓(左)在静雅老人院内为老人拍照。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第81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冬) 79

“农村地区存在养老服务供给不

足、供需脱节两大问题。”调研中,

范世明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入

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多为低龄健康的五

保户老人。“农村养老床位十分稀缺,

而许多更有需要的农村老人,比如失

能或高龄空巢老人,却因不符合条件

而无法入住养老院。”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范

世明认为,农村各地对基本养老服务

的需求有很大不同,如果简单照搬照

抄城市养老服务供给形态,如机构养

老、社区日间照料等,需要投入大量

的前期建设资金和后续运营维护成

本,并且难以满足农村老人的实际养

老需求。

他强调,要立足整合农村养老资

源禀赋,探索适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

模式,如基于现有农村传统文化资源

优势、传统地缘与血缘优势等建立互

助养老服务模式。

2023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期间,在浙江·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

成果展上,一个智慧养老健康监测预

警云平台引人关注。

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浙江嘉兴桐

乡市石门镇墅丰村多位老人的心率、

血氧饱和度等信息。如果老人遇到紧

急情况,屏幕上会跳出其监护人信息

与所在位置,村里组建的“墅丰红先

锋队”队员会第一时间前往救助。

这是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养老建

设的新图景。墅丰村党委副书记颜

慧介绍,嘉兴是浙江省老龄化程度

最高的地市之一。近 3 年来,墅丰

村 70 岁以上老人的数量从 521 人增

加到 653 人,60 周岁以上的老人达

到 1200 人。今年 10 月,墅丰村为村

里首批131位老人免费发放智能手环,

还为老人家里安装烟感报警器、防跌

倒报警器等传感器检测设备,实时感

知老人动态。

“希望用科学技术手段解决老年

人的健康监护问题,既让老人们放心,

也让青壮年在外安心创业。”如今,“墅

丰红先锋队”有 11 位党员 24 小时轮

班值守,守护老年人的安全。

“多代同楼”

让老人与年轻人互助

一个写着“平安健康”的紫色小

香囊,挂在浙江杭州王云亭老人的床头。

2020 年,王云亭从与她结对的“多

代同楼”项目青年志愿者手中,收到

了这个有着特别意义的礼物。虽然年

纪大了,但两人相处时的快乐,她一

直记在心里。

2019 年,杭州市滨江区分批试

点“多代同楼”陪伴式养老服务项目,

定点招募年轻人以每月 300 元管理费

的价格入住试点养老机构,要求其每

月陪伴老人时长达 10 小时。这一项

目如今已进入第四年。

滨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调研,他们发现这些入住养老机

构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孤独感”,

年轻人来到老人身边,既是一种陪伴,

老人们的经历、经验也可以传授给陪

伴者,“让老人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2019 年,“95 后”志愿者熊国露

搬进了养老院,她最初是被 300 元的

房租吸引来的。渐渐地,她发现自己

也在被这里的老人们改变着。

85 岁的徐瑞华老人,给熊国露一

种“自家奶奶”的亲切感,“一到她

的房间就给我塞吃的,还关心我生活

工作的状况,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助人自助”理念在这一项目中

得到彰显。团滨江区委办公室主任王

飞介绍,此项目降低了一部分年轻人

的生活成本,同时也让年轻人通过参

与社会服务的方式,与滨江相融、与

社会相融。

相处中,熊国露教会了徐瑞华使

图为老人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国昌怡心园的护工指导下编织手工作品。

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第82页

老龄社会

80 中国中国 (2023·冬)

用智能手机,而徐瑞华的关怀,让熊

国露在这个偌大的城市有了牵挂。她

在志愿活动中认识了同样在杭州打拼

的赵雷强,今年两人喜结良缘。

2022 年 6 月,国家卫健委印发

通知,决定 2022—2025 年在全国广

泛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提出到

“十四五”期末原则上全国每个县(市、

区)至少一个社区或村设有老年心理

关爱点。

“养老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

质量,更要对老年人给予精神慰藉。”

范世明说,“重视对老年人的精神抚

慰,减轻他们生活中的孤寂,这样的

晚年生活质量才更有保证。”

居家养老不断创新

机构养老亟待“破局”

今年 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

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基

本养老服务清单》,我国基本养老服

务体系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今年 3 月,北京市民政局组织的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9% 的老年人选

择居家养老 ;22 万多名重度失能失智

老年人中,有近九成选择在家养老。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介

绍,“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北

京试点 1 年来,北京市创新居家养老

服务试点签约居家照护服务超过 350

单,相当于建成了一家具有 300 多张

床位的“虚拟养老院”。同时通过小

程序开展助餐、助医、助洁等为老服

务超过两万单,有效解决了居家老年

人照护、助餐、助医等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目前,北京市 6 个中心城区

有近 30 个市场主体参与创新居家养

老服务模式试点,已形成了 158 项服

务清单,涵盖生活照料、康复服务、

心理支持等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

的养老服务需求。

与此同时,众多机构养老在不断

探索“破局”之道。

日前,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

司、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2023 养老产业发展报告——机构养

老业务破局之路》(以下简称“报告”),

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

国家之一,机构养老作为我国养老服

务体系内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

“刚需老人”首选。

国投健康运营管理部总经理李晓

对报告进行解读称,我国是世界上老

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养老产业市

场空间巨大。养老产业可分为制造、

服务、地产以及金融四大板块,其中

服务板块是养老产业中的核心板块,

合计市场规模在 2020 年已超过 1 万

亿元,而机构养老作为我国养老服务

体系内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产业发

展初期阶段表现出平均入住率低、医

疗支持薄弱、专业人才匮乏、财务表

现不佳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机构养老亟待“破局”。

“要充分发挥养老机构为居家老

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的支撑作用”。

范世明认为,以居家养老为主流养老

方式并非不要发展养老机构,老年人

享有的基本养老服务同样需要专业的

机构提供。

“各方面的养老服务都应了解老

年人的真正需求、满足老年人的生活

需要、顺应老年人的内心意愿。”范

世明认为,养老服务最核心价值是

让老年人感到满意和受到尊重,“形

成立足于社区的养老服务网络,应

当是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优

项选择。”

摘自《中国青年报》

第83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冬) 81

“银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杨 琴 唐佑林

据 2020 年第七次全国总人口普

查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

占 18.7%,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为 13.5% ;2021 年与 2022 年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人口统计

分别显示,60 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

全国总人口的 18.9% 与 19.8%,其

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

口 的 14.2% 与 14.9%。 不 难 发 现,

近两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增长较

快,且在 2021 年时我国 65 岁以上

人口已超过 14%,意味着我国已进

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

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是国家富裕、医疗技术与教育进步

的成果。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人

口老龄化将成为我国社会常态。发

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银发群体是

老龄化社会最具活力与最具前途的

群体之一。因此,积极鼓励与支持

银发群体到乡村发挥余热,不仅是

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

施,更是让银发人才实现人生价值

与满足乡村人才振兴诉求的路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

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

力配置、财力保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

必要条件。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

革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我的家乡

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特别提到,

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

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

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

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

建设智囊员。随着倡议的发出,银发

人才将会是乡村振兴一股新兴的重

要力量,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一是可以缓解农村空心化的问

题。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不断

提高,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

口流向城镇人口为 2.49 亿人次,较

2020 年增加 1.06 亿 人 次。 其 中,

15 ~ 39 岁的年轻人常住在乡村比例

低于 30%。许多年轻人纷纷离开农

村,进入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或学

习环境。年轻人大量地流失,农村

劳动力愈发不足,“993861”部队成

为农村人口现状的代名词(“99”指

老人,“38”指妇女,“61”指儿童)。

银发人才回农村定居,不仅可以补

充农村劳动力,还能够利用自己在

行业领域深耕多年的经验带动、培

养“993861”部队中有劳动能力的

人从闲置的“静”状态“动”起来,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跃的“血液”因子。

二是解决农村专业性人才空缺

第84页

老龄社会

82 中国中国 (2023·冬)

的问题。银发人才在专业技术知识、

智能优势以及经验等方面具有相对

优势。回乡定居的银发人才中,有

很多人都是行业领域的顶尖人才,

有的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多年,有

的在健康卫生领域经验丰富,有的

在产品制造领域成为专家,有的则

是商业奇才等。根据乡村资源环境、

地理位置、发展现状等,因地制宜

发挥银发人才专业优势,让他们的

专业技术与知识能够深入融合到乡

村公共服务与乡村产业中来,助力

乡村产业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

要先行。对于一个地方来讲,发展

乡村产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必由之

路。一方面,很多银发人才退休金

丰厚,有一定的积蓄,发展乡村产

业不妨采取入股的方式,让老年人

分享乡村振兴红利。另一方面,聘

请有经验的技术型银发人才担任

乡村振兴的顾问或技术厂长工程师

等,争取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同时,返乡银发人才一般都具有较

为丰富农村生活与生产的经验,他

们再次融入农村生活与生产,不仅

能够传授和传承农业生产的技能

和经验,还能够引入先进生活与

生产理念,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和

竞争力。

三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乡土

文化。返乡银发人才对乡土文化有

着深厚认同感,他们对故乡的记忆、

怀念以及回乡的行动是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他们对传统家庭伦理、仁者爱人以

及向贤精神等,在政府的宣传与支

持下,可以将他们塑造为弘扬乡土

文化的先锋队,能够在众多离乡“游

子”中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同

时,可以与乡村公共服务文化相结

合,为返乡银发人才定期举办乡土

文化进课堂、进祠堂、进礼堂等方式,

来宣传、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乡

土文化。伴随着返乡银发人才在乡

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逐渐开展,将

会在乡风文明引领、村民素质提升、

家风家训传承以及乡土文化脉络延

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是坚定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

堡垒。当下,返乡银发人才多是享

受党团结人民推动农村改革开放红

利,从农村劳动力变为城市的生产主

力,并让自身价值得以展现的群体。

正因为这部分群体享受与感受到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在坚定

党的领导能够树立正确的导向作用。

将党建引领机制进一步嵌入返乡银

发人才中,有利于提升党的组织力、

号召力与执行力。鼓励返乡银发人才

融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有利于

把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

效能,促进村庄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更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带动农村居民

致富,激发和调动农村居民的主动

性,积极加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情系桑植,反哺故土。鼓励银

发人才返乡、激活返乡银发人才蕴

含的生产要素潜能,仅靠个人感情

与政策号召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帮

助银发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才能为

乡村振兴“引才”“留才”。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

尽管目前乡村公路通达率已达 98%

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近 88%,互联

网普及率近 60%,但基础设施完整

状态与可利用效能与城市差距较大。

如针对农村自然水使用状况调研过

程发现大部分农村居民虽然安装了

自然水,但是使用率并不高。部分居

民表示,在农村,自来水停水现象

经常发生,且自来水的水质不好。

因此,在加大缩小城乡差距基础

设施力度的同时,要注重基础设

施的管理与养护,提高农村基础

设施的综合利用效能。只有基础

设施有保障,才能保障返乡银发

人才基本生产、生活顺利开展。

二是加强公共服务保障。公

共服务是调节人们对美好生活需

要的重要杠杆。城乡公共服务资

源在物流、教育、医疗、社会保

障方面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返

乡银发人才重视医疗服务、社交

和文化活动等公共服务活动。因

此,在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的现

状下,可以利用 PPP 模式引入市

场机制,或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推

进公共服务的扁平化,畅通沟通

反馈渠道,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

便捷与互动。如远程医疗在农村

的普及,可以让返乡银发人才及

时将身体状况上传到系统,以获

得城市相关专家的诊断与治疗。

三是进一步营造宜居宜业的

生态环境。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

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众多

逃离城市去农村生活的关键因子。

返乡银发人才他们希望在农村享

受清新的空气、新鲜的蔬菜等。

因此,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理念,在农村开展生态优

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生产

模式,使农村回归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田园风光,才能真正让

银发人才放心返乡、安心返乡、

乐意返乡。

(来源 :光明网,杨琴系邵阳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

士 ;唐佑林系邵阳学院教务处助

教,博士)

第85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冬) 83

老年人意定监护如何依法又依心

截至 2022 年底,我

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已

经超过 2.8 亿, 占 全 国

总人口的比例接近 20%,

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加

大。在这个群体中,有

一部分老年人没有子女

或者子女无法履行监护

责任,当他们步入高龄

或因失能、失智导致民

事行为能力减弱的时候,

将会遭遇就医、照护以

及去世后财产处理、殡葬等诸多的问

题与麻烦,谁来监护自己的晚年生活,

成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谁来监护我的晚年生活

人们对养老的固有观念一般都是

“养儿防老”,但对于没有子女或者子

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他们的养老领域

出现了一个新词——叫“意定监护”。

通俗来讲,意定监护是根据老年人自

己的意愿选择其他个人或组织作为自

己的监护人。

北京市民汤女士 :病重了,这个

监护人就能给我们送医,能给我们签

字,现在我们送医签字是个大问题。

我希望我不要失能、失智,万一失能、

失智了,我们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呀。

我会有遗嘱,是撒海还是树葬,但是

谁来帮我执行。那就需要监护人,现

在我没有监护人。汤女士今年 65 岁,

因为 30 多岁的女儿患有智力残疾,

无法履行监护责任,这几年她一直为

自己和女儿未来的监护问题担忧。

北京市民汤女士 :我把我们家的

亲戚都捋了一遍,真的没有合适的监

护人。所以现在这个是个空缺,我

特别希望能有社会组织或者公益组

织能够作为监护人,解决我们这个

群体所面临的问题。跟汤女士相比,

今年 74 岁的北京燕女士给自己找监

护人的愿望更为迫切,老伴几年前

去世后,她与唯一的女儿的相依为

命。因为担心自己去世后,智力残

疾的女儿无法处理自己的财产,女

儿的生活更是无法保障。燕女士提

前卖掉了自己唯一的房产,开始着

急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北京市民燕女士 :我现在为什么

急着找意定监护呢?主要就是怕我突

然不行了,银行的钱就取不出来,取

不出来我的孩子就没有生活

费。所以我现在着急找一个

意定监护,最起码钱能取出

来。燕女士告诉记者,经过

慎重考虑,她口头委托自己

的侄女作为意定监护人,侄

女也答应今后会替她定期探

望女儿。但是因为意定监护

涉及燕女士本人的养老送终

以及她女儿今后的托养等一

系列问题,燕女士也担心真

正签署意定监护协议的时候,

侄女会打退堂鼓。北京市民燕女士 :

只是这么一说,她是同意的,但是具

体的就没谈。因为人家也是上班的,

工作也比较忙。一切事都是由她管,

她不管我要是失能失智了谁管呢,我

也没地儿找去,认识的人比较少,所

以只有这样。

什么是意定监护

2013 年,意定监护首次进入《老

年人权益保障法》,从而赋予了老年人

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预先选择监护人的

权利。2017 年 10 月 1 日实施的《民法

总则》又把意定监护从 60 岁以上的老

人扩展到 18 岁以上的所有成年人。

意定监护:让监护缺失的老人老

有所依

根据我国现行《民法典》的规定,

对于法定监护人缺失的情形,可以

李玉梅 田晓佩 刘 刚 贺学国

第86页

老龄社会

84 中国中国 (2023·冬)

选择公职监护人和意定监护。其中

公职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

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

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

员会担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

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

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

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

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

职责。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

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

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

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

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应当最大限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

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

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

民事法律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教

授刘智慧 :《民法典》已经确立了成

年意定监护制度,但是成年意定监

护制度的切实落实还需要我们进一

步给予明确的规范,比如说成年意

定监护人应当履行哪些职责,以及

他是否履行职责,我们如何设定成

年意定监护人的监督人,这些对于

切实落实成年意定监护制度都是非

常重要的。

近八成老年人担心突发状况无人

料理

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和北京

市老龄协会日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

显示,近年来实施无人监护、处于监

护困境的老年人数量明显上升,在被

调查者中,有近 80% 的老年人担心出

现突发疾病或遇到意外情况时无人料

理紧急医疗救治、身后事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元轶 :意定监

护制度是区别于法定监护中的,监护

人由法律规定的一种新的监护制度。

意定监护制度能够切实地帮助许多老

年人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得益于这

一制度,老年人可以在具备完全行为

能力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意愿,委托自

己信赖的人,使其成为自己未来的监护

人,来照顾自己的生活,包括医疗救治、

财产管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和子女感

情不和或者没有配偶、没有子女的老

人,能够真正地实现老有所依。

记者观察:有待完善的意定监护

专家指出,虽然我国现行《民法

典》对于成年人意定监护有明确的规

定,但是意定监护在具体执行中还存

在很多困难,导致真正能达成意定监

护的案例并不多。选择意定监护后,

被监护人的权益如何保障?记者在采

访中发现,找不到合适的意定监护人

是当下部分老年人面临的问题,由于

意定监护大多涉及财产处理,一些个

人和社会组织担心由此引起法律问

题,所以不愿意承担意定监护的职责。

2020 年,上海市一名老人指定水果摊

主作为自己的监护人,同时签订“遗

赠扶养协议”,指定在其过世后将价

值约 300 万的房产赠予水果摊摊主,

但是随后老人的亲属以老人患有阿尔

茨海默病为由,质疑意定监护协议的

有效性。北京的燕女士也面临同样的

问题,她虽然指定自己的侄女作为意

定监护人,但是由于还没有签订监护

协议并公证,燕女士也担心由此引发

其他亲属之间的矛盾。

北京市民燕女士 :没有文字没落

实,如果不落实人家说了,他不承认

呢。因为我还有侄女、侄子什么的。

人家不承认,没有证据,所以这时候

我就要把这个事来落实了,到公证处

公证一下。

北京市朝阳区天睿智障人士康复

服务中心主任杨世茹 :意定监护这块

真的是比较复杂,从法律上来讲,还

有第一顺序人、第二顺序人,就是亲

属这边。但是当你家找不着合适亲属

的时候,就要去找社会组织。什么样

第87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冬) 85

的社会组织值得信任?能靠得住?如

果由政府出面组织的社会服务机构,

我们就会觉得可信度更高。

意定监护需要打通和完善配套

政策

两年前,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

了老年人委托代理与监护服务试点,

通过政府采购、委托、合作的方式组

织社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员,为特殊

困难老年人的意定监护需求提供组织

保障,但是真正签订意定监护协议的

只有极少数。

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主

任赵越凡 :作为社会组织,我们在北

京开展的两年实践探索过程中发现,

《民法典》规定了意定监护的社会地

位以及司法地位,但是却没有明确规

定意定监护协议的内容,这就给我们

社会组织在服务过程中带来一些隐

患和风险。北京的汤女士虽然找到一

些社会组织愿意作为自己的意定监护

人,但是由于意定监护人的职责涉及

自己的财产处理、养老、就医、殡葬

以及失智孩子的托养等问题,这些问

题的落实涉及多个部门且程序繁杂,

导致意定监护协议至今无法达成。

北京市民汤女士 :意定监护人

要签监护协议必须要有服务机构,另

外还有一个就医问题。要送三个医

院,养老院也是要选好,这个托养

机构不行,你就要转到下一个托养

机构去。如果还是不行,谁来衔接,

由民政部门把这个事接过去,他们

给我送到福利院去。这套程序要连起

来的确很复杂,但真的需要有人去做

这件事情。我们也特别希望各方努力

把这个环节给打通。

意定监护最大限度尊重老人意愿

日常照护、大病治疗、临终关怀等,

意定监护为不可抗力造成的鳏寡孤独者

寻求监护做兜底保障,最大限度地尊重

了老人的意愿。专家提醒,为了切实保

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在选择意

定监护的时候一定要签订正规协议,并

且最好设立监护监督人。

选择意定监护要签订正规协议

专家提醒,意定监护要遵循“最

大程度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和

“最有利于被监护人”两大基本原则,

意定监护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照

料、财产管理和使用、代理特定民事

活动、医疗决定、必要的遗产规划内

容、必要的殡葬和遗体处置、应急处置、

维权等。

北京老龄协会权益保护处处长尹

政伟 :老年人选意定监护人或组织,首

先要考量的就是意定监护人或组织的监

护能力和监护条件。例如经济能力、民

事行为能力。其次在确定监护关系时,

要签订规范的意定监护协议,协议的内

容、要件、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都需要

由专业的法律人士来指导完成整个过

程,保障它的合法性。另外,专家建议,

在意定监护中最好设立监护监督人,

监护监督人可以是近亲属、朋友、律

师等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通过监

护人制定履职报告、财产报告等方式,

对监护人的资产保管、资金支付等进行

监督。如果发现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义

务,可以履行申请撤销意定监护人、重

新指定意定监护人等职责。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第88页

资讯信息

86 中国中国 (2023·冬)

·北京市·

公布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3年“成绩单”

近日,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

公室、市老龄协会召开总结会晒出《北

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

方案(2021—2023 年)》推进 3 年来

的成绩。据悉,在居家生活方面,出

台文件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累

计完成 2.31 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

适老化改造。在保障房建设方面,今

年评审的保障性住房约有 1.8 万套严

格落实无障碍相关要求,约有 2 万套

保障性住房优化了户门门槛尺寸。

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覆盖核心城区

近日,北京市通过“揭榜挂帅”

等方式,积极动员近 30 家市场主体

参与和复制推广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

式,参与创新模式的 60 多个点位已

全部通过考评,正在陆续挂牌,北京

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实现核心城

区所有街道全覆盖。据悉,在创新试

点实践积累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北

京市民政局还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标

准化建设,指导试点企业从服务标准

等维度,对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进行精

细化管理,推出包含 158 项服务和标

准在内的居家养老服务清单。

基本养老服务2025年覆盖全体老人

近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完善北

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实

施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北京市

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

地方举措

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据

悉,《实施意见》围绕加强养老服务

体系统筹布局、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

务供给体系、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

增效、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以

及完善养老服务保障机制 5 个方面制

定了 19 项任务,并明确了责任单位。

印发《北京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建设

工作方案》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印发《北京

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

据悉,该方案提出打造与北京养老服

务网配套的移动端小程序。针对居家

养老的高频需求,在小程序端开辟全

市统一的养老助餐服务入口,打通多

种线上支付渠道,通过便捷、智能的

方式帮助老年人及家属找到家门口的

养老服务。另外,北京将优化升级北

京养老服务门户网站,实现养老服务

“四个一”,即养老服务“一网通查”,

服务信息“一网展现”,政务服务“一

网通办”,服务诉求“一网通答”。

已建成运营养老机构578家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

布《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

报告显示,2022 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基

数持续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高龄

化更加凸显。常住老年人口、户籍老

年人口增幅均高于同期常住总人口、

户籍总人口增幅,60 岁及以上常住人

口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5 个百分

点。此外,在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方面,全年发展建设养老助餐点 153

家,累计建成 1489 家,缓解居家老

年人用餐难题。全市已建成运营养老

机构 578 家,床位 11.2 万张。

·上海市·

公共数据将聚焦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

会公布了《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 2023

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将围绕经济、

生活、治理各领域 40 个应用场景深

入开展公共数据开放赋能行动,实现

场景公共数据有需必应。据悉,面向

社会征集第三批公共数据开放与开发

利用示范项目是重点任务之一,将聚

焦公共卫生、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

遴选支持一批数据融合创新水平高的

示范性项目。

《关于落实本市养老机构政策性融资

贴费贴息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

近日,为缓解上海市养老机构融

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养老机构纾

困发展,上海市民政局会同上海市财

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落实本市养老机

构政策性融资贴费贴息有关事项的通

知》。据悉,养老机构政策性融资贴

费贴息是上海市帮助养老服务企业和

社会服务机构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实

现其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发布《关于开展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

防治促进行动的通知》

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

布《关于开展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防

治促进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上

海将推广采用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发的

第89页

资讯信息

中国中国 (2023·冬) 87

认知障碍风险测评工具,为老年人提

供科学、规范的认知障碍风险测评服

务。根据测评结果,由老年精神科专

业医师、护士开具“健康处方”,提

供个性化脑健康管理指导。各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也会将老年认知障碍筛

查及干预服务纳入老年人健康管理项

目,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发布《关于开展养老护理员在岗培训

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发布《关于

开展养老护理员在岗培训工作的指导

意见》,以加强全市养老护理员在岗

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据悉,文件表示培训根据养老护理员

持有的技能等级证书和《养老护理员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采用统一规划、

分级培训方式,结合工作实际设计课

程,帮助各等级养老护理员更新知识

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

·天津市·

召开助老志愿服务现场推动会

近日,为积极构建“津牌养老”

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

开展“敬老月”活动,天津市八部门

联合召开“寸草心”“手足情”助老

志愿服务现场推动会。会上,天津市

民政局等 8 个部门联合推出《关于深

化天津市“寸草心”“手足情”助老

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

“津牌养老”志愿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广东省·

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

设的实施意见》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

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政府购买服

务与直接提供服务相结合,优先保障

特困老年人及低保、低保边缘、支出

型困难家庭中失能、高龄、无人照顾

等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到2025年,

基本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明晰、

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

系。此外,广东将健全基本养老服务

信息数据库。

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

于进一步促进我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

全面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

《措施》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养老保

险第三支柱金融创新举措。各地要在

事权范围内积极探索推动养老保险第

三支柱发展的金融创新举措,更好利

用社会闲散资金,扩大养老保险第三

支柱筹资来源。

第三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

在梅州举行

近日,广东省第三届“南粤家政”

技能大赛总决赛在广东梅州世界客商

中心举行。全省 240 多名选手围绕育

婴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医

疗护理员四大项目展开角逐。本届大

赛由广东省三项工程领导小组主办,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政

厅、商务厅等承办。据悉,“南粤家政”

工程实施 4 年以来,瞄准堵点痛点问

题,在满足社会需求、带动就业创业、

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深圳智慧养老颐年卡量突破100万

近日,深圳市民政局表示深圳颐

年卡发卡量突破 100 万张,覆盖超九

成 60 岁及以上在深常住老年人。据悉,

深圳智慧养老颐年卡建立完善了联通

社保、医保、公安、深圳通等领域的

老年人综合数据库,精准掌握老年人

的养老服务需求,整合分散在各领域

的服务,打造精细化、集约化的养老

服务模式。

·江苏省·

试点建立全国首个养老护理专业技术

职称体系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全国首

个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符合

条件的养老护理人员可申请评定初级、

中级、高级职称。据悉,鉴于养老护

理与卫生健康工作的融通性,江苏将

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作为卫生系列

的二级子系列,设初级、中级、副高

级 3 个级别,对应名称为养老护理师、

主管养老护理师、副主任养老护理师。

在评审方面,综合考虑养老护理人才的

学历资历、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在注

重理论水平的同时突出一线护理实绩。

南京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系列指南

发布

近日,南京市民政局召开南京市

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系列指南发布

会。会上获悉,该系列指南服务项目

已新增到 38 项,服务对象将新增 1 万

人,并将特困老年人与低保家庭中失

能老年人也纳入政府免费发放时间的

人群。目前,南京市养老服务互助时

间平台前身为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

银行”,已累计成功注册志愿者 5 万人,

服务对象注册总人数达到 10 万人,完

成订单 90 万个,志愿者累计存储时间

达 51.4 万小时。

第90页

资讯信息

88 中国中国 (2023·冬)

2023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盛大开幕

近日,2023 江苏国际养老服务

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本

届老博会由江苏省民政厅、中国国际

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江苏省

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市场监督管

理局、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

据悉,本届老博会共有来自 16 个国

家和地区的 343 家海内外企业参展,

较 2021 年增长近 20%。展会共设置

养老服务机构展区、国际养老服务展

区、康复辅具展区、适老宜居建筑及

家居展区、智慧养老创新展区、养老

服务人才展区、苏适养老生活体验馆、

现场活动区八大展区。

·浙江省·

推动多层次康养联合体建设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

发《健康杭州三年行动计划(2023—

2025 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开

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规范医疗卫生

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建立

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功能维护机制,有

效防治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探索安

宁疗护服务体系。推动多层次康养联

合体建设,探索设立家庭病床和家庭

养老床位,推动开展上门护理服务。

到 2025 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

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占比 90% 以上。

举办养老金融产业高峰论坛

近日,2023 年度养老金融产业高

峰论坛暨浙江省康养产业联盟第一次

大会在杭州举办。据悉,论坛聚焦养

老产业新政和发展动向,致力于搭建

一个平台,整合行业内优质资源,加

强行业内外的广泛合作,推动养老产

业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康养产业联盟

由杭州广宇安诺实业集团、浙江医疗

健康、绿康医养集团、浙江福康通康

养科技有限公司等发起,在今年康养

产业博览会上成立。

·湖北省·

对养老服务市场实行失信惩戒

近日,湖北省民政厅印发《湖

北省养老服务市场失信惩戒对象名单

管理暂行办法》,对湖北省行政区域

内养老服务市场失信惩戒对象名单认

定、名单管理、惩戒实施、名单移出

等作出规定,进一步维护养老服务市

场秩序,加快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

体系建设。据悉,《办法》自 2023 年

10 月起施行,列入失信惩戒对象名单

有效期为 3 年。

发布《支持适老住房建设的若干措施

(试行)征求意见稿》

近日,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

理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支持适老住

房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征求意见

稿》意见的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见。据悉,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开

发探索“精装 + 适老”产品。房地产

开发建设单位可积极谋划精装交付商

品住宅配置适老化内容,以商业产品

形式满足所有老人家庭居住需求。同

时,对购房人购置适老住宅产品给予

补贴 5000 元。

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

设的实施方案》

近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

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

方案》,重点聚焦失能、残疾、无人

照顾等困难老人家庭及个人的基本养

老服务需求,到 2025 年,该市基本

养老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

等机制更加健全,可提供基本养老服

务的养老床位达到 5.2 万张以上。根

据《方案》,武汉市制订了 30 项基本

养老服务清单,对服务项目、服务内

容及标准、服务对象、服务类型和牵

头责任单位明确规定。

·山东省·

出台医养健康产业新一轮五年规划

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

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对《山东省医养

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 年)》

进行解读。《规划》提出,力争经过

新一轮 5 年发展,到 2027 年,产业

增加值突破 7000 亿元,占 GDP 比重

稳定在 6.5% 左右,形成 3 ~ 5 个千

亿级产业集群。据悉,《规划》基于

全省医养健康产业优势领域,提出聚

力打造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高地、智

慧医疗高地、健康养老高地、医美抗

衰老高地、中医药健康产品高地和多

业态融合创新高地六大高地。

出台《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联合有关部

门出台《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

法》,聚焦 13 大类重点监管事项,细

化生成 23 项监管具体应用场景,深

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并联合开展

养老院服务质量、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燃气安全排查、养老诈骗整治、专家

查隐患等专项行动,及时排查化解风

险隐患。

创新“互联网+养老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日,为实现全市养老护理员职

业技能水平提升,招远市民政局结合

全市养老从业人员实际,制定了《智

慧化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方

案》,对全市 300 余位养老护理员展

开全覆盖、规范化培训。据悉,招远

第91页

资讯信息

中国中国 (2023·冬) 89

市在人才培训中所使用的养老人才培

训平台是山东省民政厅、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厅针对线上开展养老服务人

才培训指导开发建设的,其最大优势

是采用手机移动式学习,灵活高效,

不受场地局限。

·四川省·

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项目

近日,四川省民政厅为有效提升

失能老年人照护水平,在全省启动“失

能老年人照护行动”,安排福彩公益金

1 亿元,在 16 个市实施公办养老机构

护理能力提升项目,提升改造当地养老

床位。据悉,除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

提升项目外,还实施新建公办养老机构

6 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108 个、示

范性老年助餐网络 58 个、老年认知障

碍友好社区 43 个等年度重点项目。

·重庆市·

十一部门联手推进医养结合

近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民

政局等 11 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从完

善价格政策、盘活土地资源、加大保

险支持力度、落实财税优惠、加强人

才激励等方面,出台进一步推进医养

结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属于

康养功能的床位、护理收费标准由发

展改革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制定 ;公立

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

服务,采取“医药服务价格 + 上门服

务费”的方式收费。

发布《特殊食品经营规范》地方标准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特殊食品经营规范》,以标准促

规范、以规范促提升、以提升促安全,

全面规范特殊食品经营行为,筑牢特

殊食品安全底线,守护消费者合法权

益。据悉,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

食品 3 类,关系到“一老一小一病”

等特殊人群,安全风险更大,社会关

注度更高,监管要求更严。

·安徽省·

已开设老年人支付服务便捷窗口8160个

近日,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联

合安徽省民政厅在合肥召开“长春

花开,情暖江淮”——安徽省适老

化支付服务提升“百日行动”推进会。

会议透露,安徽省各金融机构已开

设老年人支付服务便捷窗口 8160 个。

据悉,安徽全省金融机构向老年群

体提供上门或远程服务超 25 万人次,

金融宣传培训直接覆盖老年群体近

250 万人次。

·山西省·

出台《太原市医养结合联席会议制度》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卫生健康委

员会出台《太原市医养结合联席会议

制度》,将以医养结合联席会议制度

为抓手,深入推进全市医养结合和安

宁疗护试点建设工作。据悉,各单位

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分析医养结合工

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和

意见,推动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及时总结并推广好经验,不断完善相

关政策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

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陕西省·

本科生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可获奖励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出台 9 项措

施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据悉,对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

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或毕业

1 年内的往届毕业生,进入西安市养

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工

作的,给予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5 万元、

专科毕业生 4 万元、中职毕业生 3 万

元的一次性入职奖励,自毕业生正式

入职养老机构且工作满 1 年起,按照

30%、30%、40% 的比例分 3 年发放。

·河南省·

印发《全省医养结合机构安全生产专

项检查工作方案》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

发《全省医养结合机构安全生产专项

检查工作方案》,决定于今年 11 月份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安全

生产专项检查。据悉,此次专项检查

对象是为集中居住的老年人提供医养

结合服务的场所,包括两证(养老机

构备案回执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养老服务

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的养老机构、提供嵌入式医疗服务的

机构等,进行逐个排查。

·江西省·

印发《江西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

大工程实施方案》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

发《江西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

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

加快中药龙头企业培育,支持龙头企

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壮大

企业规模。积极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单

项冠军企业。到 2025 年,力争培育

规模超百亿元中医药企业 1 ~ 2 家,

第92页

资讯信息

90 中国中国 (2023·冬)

超 400 亿元中医药企业 1 家。

江西新增10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近日,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西省林业局、赣州市政府主办的

2023 江西森林旅游节在崇义县举行。

围绕森林康养等主题,旅游节举办了

全省森林旅游林下产品及非遗展示、

2023 江西森林旅游节开幕式暨推介晚

会、江西森林音乐会等系列活动。据

悉,在开幕式上,上堡梯田森林康养

基地、五龙客家风情园森林康养基地、

望仙谷森林康养基地等 10 家单位被

授予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全省 30 名

林业代表共同发布了生态宣言。

·云南省·

安排10.23亿元用于提升基本养老服

务品质

近日,云南省财政厅表示,今年

云南省筹措下达中央和省级基本养老

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 10.23 亿元,

同比增长 4.9%,其中中央补助 1.03

亿元、省级补助 9.2 亿元。补助资金

将聚焦老年人需求,用于推动在城市

构建发展型养老服务体系,在农村构

建兜底型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

全省共建成“老年幸福食堂”417 家,

初步解决 2.6 万名老年人的“做饭难”

问题 ;支持完成 21812 户困难或残疾

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推进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近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

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加快推

进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若

干措施》,就挖掘林草湿生态旅游和

森林康养资源、培育生态旅游和森林

康养经营主体、加强生态旅游和森林

康养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出 15 条措施。

《措施》要求,省级有关部门要积极

配合地方政府开展联合招商,招引旅

游跨国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参与国家

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基地、

森林城镇、森林乡村等生态旅游和森

林康养项目合作开发。

·辽宁省·

23项举措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近日,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

19 个部门联合印发《大连市关于深入

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据

悉,《实施意见》从居家医疗、社区

服务、机构服务、服务衔接、支持政策、

队伍建设、服务监管 7 个方面提出 23

项具体措施。其中,包含优化医养结

合服务衔接,提升老年医疗服务能力,

强化医疗养老资源共享,深化医养签

约合作,加强医养结合信息化建设。

印发《关于做好辽宁省2023年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

近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辽宁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做好辽宁省

2023 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

知》。《通知》明确,2023 年,辽宁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

标准为 89 元,新增经费重点支持各

地强化对老年人、儿童的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通知》强调,继续以老年

人健康体检为抓手,做实老年人健康

管理服务,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报告

分析和结果反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工作的通知》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

康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

印发《关于做好 2023 年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今年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经费补助标准在 2022 年 84 元的基础上

提高至 89 元,新增经费重点支持各地

强化对老年人、儿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通知》要求,继续以老年人健康

体检为抓手做实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加强后续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健康

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今年老年人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要达到 70%。

·宁夏回族自治区·

加快推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印发《加

快推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3 年

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围绕完

善体系扩供给、创新服务提质效、融

合发展促转型、部门协同强监管、优

化要素降成本 5 个方面,明确了全区

加快推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

20 条措施。据悉,到 2025 年,宁夏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将达到 60%,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 90%。

·青海省·

出台《青海省养老服务条例》

近日,青海制定出台《青海省养

老服务条例》。据悉,在具体措施中

青海省将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

覆盖,有效整合利用闲置资源,重点

打造一批集日托、上门服务、医养结

合、养老顾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养

老服务设施,持续巩固社区居家养老

基础性地位。实施老年人能力综合评

估,精准识别养老服务需求,有针对

性地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

(综合整理)

第93页

资讯信息

中国中国 (2023·冬) 91

行适老化改革的号召,借助文心大模

型和数字人创新模式,实现用户与使

用药师形象的虚拟人的实时交互,有

力解决传统纸质版说明书看不清、看

不懂以及字太小的痛点。目前,AI 用

药说明书可以覆盖上千种常见药品,

预计年底会达到过万种,常见药品覆

盖率达到 90% 以上,为用户的多元用

药知识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中意人寿

推出“悦养老”居家康养服务

近日,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推

出“悦养老”居家康养服务,满足客

户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环境

适老”三大方面的服务需求,解决五

大养老痛点,为客户提供覆盖“活力—

半活力—失能”全龄阶段的居家养老

服务。据悉,“悦养老”提供健康咨询、

心理指导、康养评估、照护援助及居

家改造等专业服务。通过匹配专业人

士,提供“标准化 + 个性化”居家康

养上门及远程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

元化、个性化选择。

泰康之家

养老机构首现驰名商标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某

企业的“泰康之脉”商标因与泰康保

险集团养老领域驰名商标“泰康之家”

商标仅一字之差而被认定无效。根

据“泰康之家”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

两家公司增资,并已获得公司董事会

批准。其中,向控股子公司中国太平

人寿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增资 30

亿港元,向控股子公司太平金融控股

有限公司增资 30 亿港元。官方信息

显示,太寿香港和太平金控的职能分

别为在香港地区开展人寿、年金以及

健康保险业务和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境

外综合投资平台。据悉,作为中国大

型保险央企,太平集团在内地市场有

着丰富的养老资源,特别是养老社区

领域布局广泛,已经“自建 + 合作”

养老社区增至 36 家,覆盖中国内地

23 省 29 市。

平安健康

推出“1问1检3无忧”产品

近日,平安健康推出“1 问 1 检

3 无忧”系列产品。为企业提供包含

日常健康及疾病咨询、专项体检、慢

病管理、线下就医安排、重疾管理在

内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该解决方

案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需

求,旨在让广大企业客户群体慢病无

忧、就医无忧、重疾无忧,进一步全

方位为企业健康管理赋能。

百度健康

首发可交互AI用药说明书

近日,百度宣布可交互 AI 用药

说明书正式上线。该产品由百度健康

首发,旨在响应国家对药品说明书进

中国平安

推出“平安无忧护”产品体系

近日,“中国平安居家养老‘护

联体’发布暨康护服务发展论坛”在

北京举办。据悉,平安居家养老“护

联体”包括一套科学的服务管理规范、

一套完善的康复护理产品、一套专业

的人员认证体系、一个优质的服务战

略联盟和一套智能的康复护理系统。

其中,在康复护理产品方面,平安推

出“平安无忧护”产品体系,针对有

神经、骨骼、心肺、疼痛等康复护理

需求的患者,提供以专病为维度的康

复、住家护理等 10 项短期、长期服务。

中国人寿

提出“一主多发展模式

近日,中国人寿发布《保险 + 养

老 让生活更美好——中国人寿特色养

老生态》以及《承久启新 履践致远——

中国人寿 2023 年主题开放日》等 4

则公告。据悉,中国人寿首次提出“一

主多辅”的养老发展模式,具体是以

城市中心机构养老为主,城郊机构养

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辅,多种

模式共同推进公司养老工作建设。目

前中国人寿启动布局的养老项目已经

覆盖 13 个城市。

中国太平

“北上养老”成业务新切入点

近日,中国太平宣布完成对旗下

企业动态

第94页

资讯信息

92 中国中国 (2023·冬)

菜鸟

合力推动医药物流数智化升级

近日,菜鸟与山西省首批“链主”

企业振东集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根

据协议,振东将引进菜鸟领先的供应

链数字化能力、算法能力,在供应链

数字化转型咨询、销量预测等领域深

入合作,同时拓展物流自动化、物联

网技术等领域合作,合力促进医药物

流数智化升级。据悉,振东集团业务

涵盖中西制药、保健功能食品、健康

护理用品、中药材种植四大板块,有

长治振东、大同泰盛、屯留五和堂、

太原安欣、中药材开发、饮片科技、

五和医养堂、健康护理八大工业企业,

总资产 137 亿元。

顺丰同城

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体验升级

近日,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即

配平台顺丰同城推出一体化医药配送

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力求通过多平台、

全链路覆盖模式,助力多方提质增效。

据悉,顺丰同城本次推出的医药配送

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医药新零售和互联

网医院两大核心医疗消费场景。资料

显示,顺丰同城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城

市与百汇医药、葆春堂等连锁医药品

牌展开合作。此外,佛山市南海妇幼

医院、广东祈福医院等也已经和顺丰

同城达成合作,保障慢性病患者等及

时补药的需求。

滴滴出行

将落地超3000个助老打车站牌

近日,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

协会支持下,滴滴联合中国老年学和

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

金会举办“2023 年老年智慧出行志愿

讯还在研发一款用于干预病症的游

戏。AI 小程序《银发脑动力》由腾

讯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主要用

于筛查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据国际阿

尔茨海默病协会网站显示,目前全球

已有超过 5520 万数量的阿尔茨海默

病患者,每 3 秒钟就新增 1 人罹患阿

尔茨海默病。

百度

发布国内首个“产业级”医疗大模型

近日,百度正式发布国内首个“产

业级”医疗大模型——灵医大模型。

发布会上,百度正式宣布面向大健康

上下游产业开放灵医大模型测评、试

用,推动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进程。目前,灵医大模型已与固生堂、

零假设等达成合作,并已定向向公立

医院、药械企业、互联网医院平台、

连锁药房等 200 多家医疗机构开放体

验。据悉,灵医大模型聚焦智能健康

管家、智能医生助手、智能企业服务

三大方向,为患者、医院、企业等提

供 AI 原生应用。

京东

推出一站式爱老孝老“产品+服务”

近日,京东启动 2023 暖阳行动暨

第四届孝老爱老购物节,品牌首发十

大适老新品,推出覆盖不同场景的超

1 亿件商品、上万款套餐,并携手众多

爱心品牌共同向社会发放数万件小夜

灯、扶手等孝心产品以及上亿暖阳补

贴,为老年人送上暖心礼。与此同时,

京东家电家居与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

年宜居养生专业委员会达成居家适老

化改造标准体系建设战略合作,并基

于相关标准,联合商家为老年人一站

式打造舒适、健康的居家养老空间。

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泰康之家”商

标在“养老院”服务上已达到驰名程

度,给予驰名商标保护。据悉,这是

我国司法护航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典

型案例。

华为

公布脑卒中风险确认专利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

“一种用于确定人的脑卒中风险的系

统和方法”专利公布。据悉,该系统

包括多个可由人佩戴的传感器和处理

器,传感器用于执行无创测量,以获

得血压的第一参数、脑血氧合的第二

参数以及脑电活动参数,处理器用于

根据传感器执行的测量结果,获得第

一参数、第二参数和脑电活动参数,

确定人的脑卒中风险。

阿里巴巴

对多款药品说明完成“适老化”改造

近日,阿里健康联合阿里巴巴公

益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为 9000 多个国

药准字药品的药盒添加了新功能。只

要打开淘宝或支付宝扫描药盒上的追

溯码或“码上放心”,点击“药品说明”,

不仅可以查找到“大号字”的药品说明,

如用法用量、适应证、不良反应、禁

忌证等信息一目了然,还能体验语音

播报功能,让药品说明“能看又能听”,

有效解决老年人因看不清、看不懂说

明带来的用药安全问题。

腾讯

用游戏和AI帮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近日,腾讯推出一款科普阿尔

茨海默病的游戏和一款用于筛查轻

度认知障碍的 AI 小程序,此外,腾

第95页

资讯信息

中国中国 (2023·冬) 93

服务行动”启动仪式。仪式上,滴滴

宣布,该行动将联合北京、上海、广

州、天津、重庆、长春 6 个城市的老

龄部门举办智能手机培训活动,帮助

至少 12 万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

并为 2.7 万老年人提供 1 次免费打车

体验服务,同时,向上述城市的老年

友好型社区捐赠 3000 个智慧出行定

位标识牌。

高德地图

上线首个全国性的无障碍导航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阿里公益

上线首个全国性的无障碍导航,已

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

圳、武汉等 30 个城市,规划超过

2400 万次出行。据悉,在中国残联、

浙江省残联支持、指导下,高德地

图联合阿里公益研发上线了公益无

障碍导航功能,它能在导航时避开

台阶、陡坡,优先规划有无障碍电

梯等无障碍设施的路线,尤其便于

坐轮椅人群使用,因此也被称为“轮

椅导航”。仅 2023 年“十一黄金周”

期间就为用户提供了超过 157 万次

无障碍路线规划。

饿了么

联合蓝马甲进社区教老人用手机点餐

近日,为响应老年助餐服务行

动,饿了么联合“蓝马甲”助老公益

行动试点进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手机

线上点餐。活动首站落地于上海长

风街道华东师大一村。饿了么骑手

以助教的身份,与“蓝马甲”志愿者

一起,教会了 30 余名老人通过手机

点餐以及买菜、买药。据悉,国务

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积极发展

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方案指出,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民生工程,

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

福祉的重要举措。

微信

上线全国首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地图”

近日,微信与腾讯地图基于“小

修小补”主题地图,升级上线了全

国首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地图”。

据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地图”囊

括全国 300 多个城市的 40 多种便民

网点类型,用户通过微信或腾讯地

图 App 搜索“便民生活圈”即可进

入。另外,“小修小补”旨在让适老

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

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支付宝

推出可陪诊数字健康人服务

近日,支付宝与浙江省卫生健康

委推出了可陪诊的数字健康人“安诊

儿”。据悉,“安诊儿”已在浙江全省

30 家医院应用,只需打开支付宝 App

搜索“云陪诊”,即可体验“安诊儿”

数字化陪诊服务。另外,“安诊儿”

将运用 AI 算法,融合浙江省卫生健

康委员会特色应用能力,为用户提供

智能化的数字家庭医生服务,范围涵

盖中医服务、老年服务、健康管理、

病历整理等。

银江技术

运用AI大模型助力健康服务

近日,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

智慧健康运营服务平台——健康宝联

合发布面向健康服务的 HealthGPT 产

品,发布产品包括健康宝 Health AI

健康大模型、AI 智能健康检测仪、健

康宝 AI 智能体检中心。其中,可佩

戴设备 E-Watch 不但满足了消费者对

智能手表的使用需求,而且还包含

ECG 心电图功能,蓝牙通话、无创血

糖测量、尿酸测量、血脂监测、体温

监测、血氧监测、呼吸训练、心率监测、

血压监测、睡眠监测等功能,大幅提

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小度科技

推出全球首款大模型家庭智能机器人

近日,小度科技在 2023 百度世

界大会上发布了小度基于百度文心一

言打造的全球首款大模型家庭智能机

器人——小度添添家庭机器人,产品

售价 4599 元,预计 2024 年春季正式

发售。据悉,作为全球首款、基于大

模型打造的家庭智能机器人,小度添

添家庭机器人具备超级陪伴、贴心管

家、超级助理、百变搭档、看护帮手、

娱乐助手六大核心能力,在人性化和

智能化表现上出色。

华大基因

心血管风险评估项目获慢病管理奖

近日,华大基因“心血管疾病风

险评估 :多种神经酰胺检测项目”获

颁慢病管理与智能服务主题卓越奖。

据悉,在慢病管理领域,华大基因

围绕心血管、脑血管、神经退行性

疾病等产品进行布局,建立疾病筛

查、精准诊断等的慢性疾病闭环管

理,致力于通过基因检测提高知晓

率、治疗率、控制率,协助全人群

建立未病预防,形成主动健康的闭环

诊疗模式。

(综合整理)

第96页

资讯信息

94 中国中国 (2023·冬)

2023 年中国净增老年人口最多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

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在

北京表示,受 1963 年出生高峰影响,

2023 年将是中国老年人口净增长最多

的一年。杜鹏指出,今年起,中国会

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老年

人口将一直保持净增长,到 2050 年,

60 岁及以上人口将增长至近 5 亿人,

预测 2052 年以后,老年人数才会开

始减少。

上海户籍老年人占比 36.8%

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披

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2 年 12 月

31 日,上海 60 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

口数量为 553.66 万,占户籍总人口的

36.8%。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给医疗保障、

健康服务、慢病康复、失能照护、经

济保障等都带来了挑战。健康老龄化

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

据悉,上海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老年

营养改善行动、老年心理关爱行动和

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

重庆近八成老人希望在家和社区养老

近日,由重庆日报发起的《重庆

养老需求问卷调查》发布,7311 位重

庆老人参与问卷调查,提供了数万条

真实有效数据。据悉,《重庆养老需

求问卷调查》于 10 月 7 日启动,内

容涵盖身体状况、养老方式、服务需

求、社交活动等方面,聚焦老人期待,

老龄数据

向 60 岁及以上的老人征集意见和建

议。据悉,在接受调查的老人中,近

八成选择“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

11.8% 选择“机构养老”。在老人“最

迫切需要的上门服务”中,助洁位居

首位,占 41.9%。

女性老年个体主观幸福感显著优于男性

近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八届老

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发布了

《北京市老年健康研究报告》。报告显

示,女性老年个体生活能力、主观幸

福感、客观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等显

著优于男性。据悉,报告从老年居民

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学特征、

社会支持特征及其他类特征 4 个方面

的 15 个影响因素分析了与老年居民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及社

会功能的相关性。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扩容至 69 款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

理有限公司官网显示,个人养老金保

险产品名单扩容至 69 款产品,涉及

22 家保险公司。据悉,此次扩容不仅

在 7 月末 48 款产品种类基础之上增

加了 3 款,并且还将 18 款个人税收

递延型养老年金保险纳入了个人养老

金产品体系。扩容后个人养老金保险

产品种类包括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

全保险、年金保险和税延养老产品。

居住改善和代际支持成老人换房核心

动因

近日,北京链家研究院与中国人

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专家课题组联合

发布《2023 年北京老年居住需求洞察

报告》。基于北京链家近 5 年的真实

交易数据,《报告》描摹出北京老年

群体的置业现状、置业偏好、置业行

第97页

资讯信息

中国中国 (2023·冬) 95

为的图景,为老年居住保障体系设计、

住房适老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等提供

一个参照样本。报告显示,超过 77%

的北京老年人居住在 1998 年房地产

商品化改革前建成的住宅中,比重明

显高于中青年群体。

2022 年 养 老 机 构 考 察 率 同 比 增 长

15%

近日,泰康之家携手 AgeClub 联

合发布《幸福由我——享老新生活方

式指南》。指南面对“千人千面”的

养老需求,探索品质养老的财务准备,

为全国银发族提供一份面向长寿时代

的享老解决方案。调研发现,在初退

的适应期和卸下家庭责任的空窗期,

银发族迫切希望摆脱孤独和平淡,愿

意花钱追求更高品质的养老生活。从

行动层面来看,2022 年养老机构考

察率同比增长 15% 左右。

67.36% 的网民认为应注重老人日常

陪伴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中国重阳节

消费者认知及老年消费品需求大数据

调查。调研数据显示,有 77.83% 的

网民在重阳节特别开展敬老、爱老行

为 ;在具体行为方面,67.36% 的网

民认为应注重日常陪伴,60.59% 的

网民会选择在经济和物质上支持老

年人的生活,有 56.90% 的网民更关

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 53.33% 的

网民则表示要让老年人与现代社会接

轨,比如教会他们使用智能产品等。

60 ~ 79 岁首次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占

比最高

近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

海默病分会的专家与业内人士共同分

享、交流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

早期干预所面临的挑战、患者和家

庭的未尽之需等话题,并发布《阿尔

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数据

表明,首次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群

中,年龄在 60 ~ 79 岁之间的人群占

比最高,达到 62.1%。60 岁以下的阿

尔茨海默病发病患者在本次调查中占

21.3%,相比国际上报道的早发型阿

尔茨海默病占比 5% ~ 10% 更多,这

意味着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发病越来

越年轻化。

银发人群用户规模已达到 3.25 亿

近 日,QuestMobile 发 布《2023

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数据显示银

发人群用户规模已达到 3.25 亿,同

比增长了 7.6%。全网占比已经达到

26.5%,同比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同

时,银发人群人均使用时长、App 和

微信小程序人均使用个数均呈现持续

增长态势,前者已经达到 127.2 小时,

同比增长 5.2%,后者分别达到 16.3

个和 11 个。从用户画像上看,三线

及以下城市仍是银发人群的主力所

在,占比超六成。

银发人群成为移动互联网主要增长源

近日,QuestMobile 发布 2023 中

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数据显示,

截止到 2023 年 9 月,全网活跃用户

规模达到 12.24 亿,近 1 年增速稳定

在 2% ~ 2.7%,同时,用户网络粘性

也趋于稳定,12:00 ~ 18:00 的用户

活跃度同比提升 2.5%,“00 后”“60

后”占比同比分别提升了 0.3%、1.1%,

其中,“60 后”月人均使用时长 126.1

小时,同比上年同期多了 6.6 小时。

据悉,银发人群持续数字化渗透成为

移动互联网主要增长源。

超七成“新中老年人”有兴趣学习需求

近日,腾讯广告、腾讯营销洞察

联合中老年产业服务平台 AgeClub、

教育行业媒体黑板洞察共同推出

《2024 中老年兴趣教育课程营销指

南》。据悉,该指南深度剖析中老年

兴趣教育市场现状,围绕“新中老年”

人群的兴趣学习需求、行为偏好、决

策路径等进行调研梳理,帮助教育机

构读懂人群、看清方向,打造更贴近

用户需求的课程,助力机构长效增长,

同时为中老年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行

动参考。

“准老年”群体旅行最活跃

近日,据携程相关业务负责人介

绍,55 ~ 65 岁的准老年、初老群体

旅行最为活跃,消费占比达到整体老

年群体一半以上,同时客单价也高于

65 岁以上的老年游客,而 65 岁以上

的用户则更看重行程省心及产品性价

比,更信赖实体门店、偏爱反季组团

出游是他们的特点。

错峰季老年人出游同比增长超 2 倍

近日,携程自营推出“重阳佳节

千人游三峡”活动,两艘高端游轮世

纪凯歌号和总统 7 号荷载千余游客正

式启航。据悉,此次参与携程“重阳

佳节千人游三峡”活动的用户,有近

6 成是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客群,也是

国庆后错峰游的主力军。重阳节后的

两个月内,携程平台上“50 后”“60 后”

下单群体同比去年增长超 2 倍。

“银发族”偏爱错峰游、康养旅居

近日,驴妈妈旅游网发布数据

显示,2023 年平台“银发族”出游

人次在全年龄段中占比超过 32%,

相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5%。高铁游、

跟团游是他们最喜欢的出游方式。据

悉,由于许多“银发族”拥有较多

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在出游时间

第98页

资讯信息

96 中国中国 (2023·冬)

选择上,他们更偏好错峰出行。除

了风景和人文之外,“银发族”客人

对于森林康养、山居体验、沉浸式

研学等要求更高。

重阳节后老年旅客占比增至 11%

近日,去哪儿数据显示,重阳

节前一个周末,探亲、短途出行客流

迎来小高峰,城市近郊山景成热门。

“十一”长假期间老年人出行占比达

7%,长假后老年人出行占比逐渐增

高,重阳节后出游的老年人占比超过

11%。据悉,老年出游的订单中,有

三成是子女代订。上海、北京、成都、

广州、杭州、深圳、武汉、长沙、重庆、

沈阳是老年旅客的主要客源地,东北

地区的老年旅客预订量增长明显。

今年老年人打车出行同比增长 119%

近日,高德助老打车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重阳节,高德助老打车服务

老年人累计已超 6000 万次。今年以

来,老年人打车出行同比去年增长

119%,平均每次出行距离增加了 1 公

里。据悉,为了让老年人方便用手机

打车,高德打车于 2021 年启动了助

老暖心出行计划,推出系列助老打车

服务,在 App 和小程序全平台上线一

键叫车,以社区为主建设,可以“码召”

打车的暖心车站,并面向老年人发放

助老就医出行补贴。

老年人对智能产品消费意愿较高

近日,为了解老年人消费习惯、

特点及诉求建议,北京市统计局日前

对北京市 1220 位 60 岁及以上的常住

老年人开展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

示,老年人对智能产品消费意愿较高,

84.1% 的被访者愿意使用智能产品,

使用意愿最高的前三类智能产品分别

是“健康管理”(55.7%)、“安全监测”

(46.1%)和“智能家居”(32.1%)。

46 岁以上用户宠物消费占比 30.1%

近 日,QuestMobile 发 布 2023

宠 物 消 费 市 场 及 营 销 洞 察 报 道。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3

年 8 月, 全 网 宠 物 兴 趣 人 群 达 到

3.23 亿,其中,46 岁以上用户占比

30.1%,成为“宠物经济”的核心支撑。

据悉,51 岁以上人群占比将近 20%,

宠物成为陪伴他们的情感寄托。同时,

他们也展现出较强的消费能力,能更

好带动宠物消费市场,有利于推动相

关产业链的成熟和精细化发展。

个护小家电消费集中在 40 岁及以下人群

近 日,QuestMobile 发 布《2023

消 费 市 场 特 征 盘 点 》。 数 据 显 示,

2023 年 5 月至 6 月大促期间,六大内

容平台个护小家电相关内容月均声量

超 37 万篇,个护小家电消费者集中

在 40 岁及以下人群,其高线上消费

能力特征为品牌加速创新、以科技掘

金提供优质土壤。同样,此批用户对

图片美化工具的高偏好度反映出消费

者精致爱美的“悦己”特质,进而在

激发用户追求“适我生活”的同时,

推动个护家电行业加速迭代。

60 ~ 69 岁人群高频消费涉及成人奶粉

近 日,CIC 灼识咨询和北京大

妈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银发经

济蓝皮书》显示,中国银发经济未来

将拥有远超日本的市场规模,其中

60 ~ 69 岁银发人群的高频消费行为

主要涉及社区便利店、互联网电商以

及成人奶粉等日常消费品的购买。蓝

皮书认为,银发人口的消费特性随着

年龄变化也出现显著差异。45 ~ 59

岁的中老年人更关注文化和旅游类精

神文化消费 ;60 ~ 69 岁银发人群的

核心诉求是生活 ;80 岁以上老年人普

遍对于护理和养老需求更为迫切。

“银发族”羽毛球鞋销量同比增长 2

倍以上

据唯品会数据显示,今年“双

11”,“银发族”购买女式羊毛衫的数

量同比增长 30% 以上,钙片在老年群

体中的销量同比增长 28%,枸杞销量

同比翻倍,购买耳机的数量同比增长

51%,购买运动背包的数量同比增长

53%,购买羽毛球鞋的数量同比增长

2 倍以上。曾经被视为“保守”的银

发一族,在消费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

活跃,并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助听器成交同比增长 425%

近日,天猫双 11 预售首小时,

天猫健康多个品类成交额同比去年预

售同期翻倍增长。健康消费“从吃到用”

热度高涨,鲜炖燕窝、中老年体检套

餐等成为最受欢迎的健康产品。据

悉,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以家庭为场

景,进行诊疗、护理、保健。天猫双

11 预售首小时,助听器成交同比增长

425%,中医保健成交同比增长 120%,

营养滋补品成交实现三位数增长。

社区食堂无糖套餐外卖增长 35%

近日,饿了么数据显示,上海

社区食堂无糖套餐的订单同比增长达

35%。“社区食堂 + 外卖配送”模式

成为越来越多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

健康饮食的新选择。饿了么宣布将启

动社区食堂营养放心点计划,邀请营

养学专家与社区食堂联合研发营养菜

品。据悉,对于老年群体,尤其是糖

尿病患者而言,减糖饮食的重要性不

言而喻。目前,不少社区食堂上线了

无糖套餐供给社区老年人。

(综合整理)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