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报告

发布时间:2023-8-1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报告

图 39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图 40 乡村儿童非独生子女家中排行人数百分比·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指一对夫妻生育的唯一子女,没有一个亲兄弟姐妹。在本研究中,描述统计结果显示,独生子女(278 人)占 11.6%;非独生子女(2117 人)占 88.4%。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乡村儿童在抑郁、焦虑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显示,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显著(t=3.64,p ‹0.001),独生子女(3.4±3.2)的问题行为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4.2±3.6)(见图39),也就是说,非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更严重。独 立 样 本 T 检 验 分 析 显 示, 非 独 生 子 女 问 题 行 为 的 性 别 差 异 显 著(t=5.74,p‹0.001)。非独生子女中,小学男生问题行为(4.8±3.9)显著高于小学女生(3.7±3.2)。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得出,独生子女问题行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非独生子女家中排行本调查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家中排行第一的乡村儿童(734 人)占 36.3%,排行第二的(849 ... [收起]
[展开]
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报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越好,焦虑得分越低。焦虑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每天

晚上都睡不好”(10.0±5.0)›“很多个晚上都睡不好”(8.2±4.5)›“睡得很好”(5.3±4.1),

且每种睡眠质量状况的焦虑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F=141.5,p‹0.001)(见图 37)。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越好,问题行为得分越低。问题行为得分由高到低依

次为“每天晚上都睡不好”(5.5±4.9)›“很多个晚上都睡不好”(4.5±3.4)›“睡得很

好”(3.8±3.4),且每种睡眠质量状况的问题行为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F=19.39,

p‹0.001)(见图 38)。

图 37 乡村儿童的睡眠质量与焦虑的关系

图 38 乡村儿童睡眠质量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2)家庭环境因素差异

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深受家庭环境因素影响。本研究中考察的家庭环境因素包括以

下四个方面:独生子女、家中排行、父母文化程度、家人间是否动手打架。

39

第52页

图 39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图 40 乡村儿童非独生子女家中排行人数百分比

·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是指一对夫妻生育的唯一子女,没有一个亲兄弟姐妹。在本研究中,描述统

计结果显示,独生子女(278 人)占 11.6%;非独生子女(2117 人)占 88.4%。

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乡村儿童在抑郁、焦虑上的得分差异

均不显著。

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显示,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显著(t=3.64,

p ‹0.001),独生子女(3.4±3.2)的问题行为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4.2±3.6)(见图

39),也就是说,非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更严重。

独 立 样 本 T 检 验 分 析 显 示, 非 独 生 子 女 问 题 行 为 的 性 别 差 异 显 著(t=5.74,

p‹0.001)。非独生子女中,小学男生问题行为(4.8±3.9)显著高于小学女生(3.7±3.2)。

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得出,独生子女问题行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非独生子女家中排行

本调查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家中排行第一的乡村儿童(734 人)占 36.3%,排行第二

的(849 人)占 42%,排行第三及以上的(440 人)占 21.7%(见图 40)。

40

第53页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排行第一的乡村儿童抑郁检出率为 23.9%,排行第二的乡村儿童抑

郁检出率为 22.8%,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村儿童抑郁检出率为 30.1%,乡村儿童抑郁检出

率的家中排行差异显著(χ²=8.31,p‹0.05)(见图 41)。家中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村儿童

抑郁检出率明显高于家中排行第一、二的乡村儿童。家中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村儿童抑郁检

出率最高,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单 因 素 方 差 分 析 显 示, 乡 村 儿 童 抑 郁 水 平 在 家 中 排 行 中 差 异 显 著(F=8.33,

p‹0.001)。家中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村儿童抑郁水平(15.6±8.0)显著高于家中排行第一

(14.0±7.6)、第二的乡村儿童(13.9±7.6)(见图 42)。家中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村

儿童抑郁水平最高,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图 41 乡村儿童抑郁检出率的家中排行差异

图 42 乡村儿童抑郁水平的家中排行差异

41

第54页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家中排行第一的乡村儿童焦虑检出率为 26.5%,家中排行第二的乡

村儿童焦虑检出率为 24.5%,家中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村儿童焦虑检出率为 27.2%,但是,

焦虑检出率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见图 43)。家中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村儿童焦虑检出

率最高。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家中排行第一的乡村儿童焦虑水平(6.4±4.6)稍高于家中排行

第二的乡村儿童(6.2±4.5),家中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村儿童焦虑水平(6.9±4.5)最高。

乡村儿童焦虑水平在家中排行差异上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见图 44)。

图 43 乡村儿童焦虑检出率的家中排行差异

图 44 乡村儿童焦虑水平的家中排行差异

42

第55页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在家中排行上差异显著(F=4.06,

p‹0.05)。家中排行第一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最少(4.0±3.5);家中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

村儿童问题行为(4.7±3.6)最多(见图 45)。随着乡村儿童在家中的排行靠后,问题行

为愈加严重。

问题行为如:“对性的问题想得过多”、“骂人或说脏话”两项,在各排行中一致为发

生人数百分比最多的。家中排行不同的乡村儿童,在问题行为排名前五上的发生人数百分比

具体情况见表 12。

·父母文化程度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父亲文化水平不同,乡村儿童的抑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F=3.99,

p‹0.01)。父亲的文化程度为大学以上的乡村儿童的抑郁水平(13.0±8.2)最低。父亲的

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5.4±7.6)的乡村儿童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

(13.7±7.9)、高中 / 职高(13.7±7.7)或大学及以上的乡村儿童(见图 46)。

图 45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家中排行差异

表 12 乡村儿童家中排行的问题行为中前五项的发生人数百分比

序号 问题行为 排行第一

百分比

问题行为 排行第二

百分比

问题行为 排行第三

百分比

1 对性的问题想得

过多 46.4 对性的问题想

得过多 48 对性的问题想得

过多 55.4

2 骂人或说脏话 40 骂人或说脏话 45.9 骂人或说脏话 39.5

3 不做作业或抄作

业 32.5 不做作业或抄

作业 34.1 做了不该做的事

也不内疚 37.3

4 说谎骗人 30.2 做了不该做的

事也不内疚 31.7 和惹麻烦的朋友

在一起 29.3

5 做了不该做的事

也不内疚 26.2 说谎骗人 31.3 不做作业或抄作

业 28.5

43

第56页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母亲文化水平不同,乡村儿童的抑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F=3.09,

p‹0.01)。母亲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乡村儿童的抑郁水平(15.3±7.4)显著高于母

亲文化程度为初中(14.0±8.3)、高中 / 职高(13.1±7.0)、中专 / 大专(13.6±7.4)或

大学及以上(13.8±8.1)的乡村儿童(见图 47)。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父亲文化水平不同,乡村儿童的焦虑程度差异显著(F=2.36,

p‹0.05)。父亲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乡村儿童的焦虑水平最高(7.0±4.6)。父亲

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乡村儿童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的乡村儿童

(6.0±4.4)(见图 48)。

图 46 乡村儿童抑郁水平的父亲文化程度差异

图 47 乡村儿童抑郁水平的母亲文化程度差异

图 48 乡村儿童焦虑水平的父亲文化程度差异

44

第57页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母亲文化水平不同,乡村儿童的焦虑程度差异不显著(见图

49)。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父亲文化水平不同,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差异显著(F=5.09,

p‹0.001)。父亲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最严重(5.0±4.2),显

著高于父亲为初中(3.9±3.1)、高中 / 职高(3.7±3.0)或大学及以上(3.7±3.4)的乡

村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最少(见图 50)。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母亲文化水平不同,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差异显著(F=3.48,

p‹0.01)。母亲的文化程度为初中(3.9±3.1)或高中 / 职高(3.6±2.9)的乡村儿童的问

题行为最少。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4.6±4.2)或中专 / 大专(4.9±4.2)的乡村儿童,

问题行为显著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或高中 / 职高的乡村儿童(见图 51)。

图 49 乡村儿童焦虑水平的母亲文化程度差异

图 50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父亲文化程度差异

45

第58页

·家庭发生冲突时,家人间是否动手打架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发生冲突时,家人间是否动手打架,回答“常常”的乡村儿

童(76 人)占 3.1%,回答“有时”的乡村儿童(298 人)占 12.3%,回答“偶尔”的乡村

儿童(513 人)占 21.1%,回答“没有”的乡村儿童(1543 人)占 63.5%。超过 1/3 的乡

村儿童目睹过家里发生动手打架的暴力行为。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家人间动手打架频度不同,乡村儿童的抑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F=54.59,p‹0.001)。家人间动手打架越频繁,乡村儿童的抑郁水平越高(见图 52)。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家人之间动手打架频度不同,乡村儿童的焦虑程度存在显著差

异(F=23.35,p‹0.001)。家人之间动手打架越频繁,乡村儿童的焦虑水平越高(见图

53)。

图 51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母亲文化程度差异

图 52 乡村儿童抑郁水平在家人之间动手打架频度中的差异

图 53 乡村儿童焦虑水平在家人之间动手打架频度中的差异

46

第59页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家人之间动手打架频度不同,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程度存在显著差

异(F=22.85,p‹0.001)。家人之间动手打架越频繁,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越严重(见图

54)。

图 54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严重程度在家人之间动手打架频度中的差异

图 55 乡村儿童父亲教育投入的子女性别差异

(3)教育环境因素差异

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深受教育环境因素影响。本研究中考察的教育环境因素包括以

下两个方面:父亲教育投入与同伴关系。

·父亲教育投入

父亲作为影响个体心理社会发展的重要他人,是个体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如学校教

育和未来职业)获取支持与建议的主要来源。因此,父亲如何对待子女、如何与子女沟通等,

即父亲对教育子女的投入程度成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采用《父亲教育投入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儿童父亲教育

投入的平均分为 38.4±19.9。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发现,父亲教育投入的子女性别差异显

著(t=2.68,p‹0.01)。小学男生的父亲教育投入(40.3±19.9)显著高于小学女生(36.5±19.8)

(见图 55)。

47

第60页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父亲文化水平不同,乡村儿童父亲教育投入总分差异显著

(F=5.09,p‹0.001)。父亲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父亲教育投入(34.8±19.6)最少。

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父亲教育投入(43.2±20.0)最高。随着乡村儿童父亲的文化

程度上升,父亲教育投入逐渐升高(见图 56)。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儿童的抑郁得分与父亲教育投入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

p‹0.001)(见图 57),父亲教育投入越高的乡村儿童,其抑郁水平越低。

图 56 乡村儿童父亲教育投入的文化程度差异

图 57 乡村儿童抑郁水平与父亲教育投入的相关性

48

第61页

分层回归分析:以抑郁为因变量(Y)将乡村儿童的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

方程第一层,父亲教育投入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乡村儿

童的性别与父亲教育投入对抑郁的预测显著(β=-0.37,p‹0.001)。说明随着父亲教育投入

增加,乡村儿童出现抑郁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13。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儿童的焦虑得分与父亲教育投入得分显著负相关(r=-0.18,

p‹0.001)(见图 58),父亲教育投入越高的乡村儿童,其焦虑水平越低。

分层回归分析:以焦虑为因变量(Y)将乡村儿童的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

方程第一层,父亲教育投入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教

育投入对焦虑的预测显著(β=-0.18,p‹0.001)。说明随着父亲教育投入增加,乡村儿童出

现中度及以上焦虑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14。

表 13 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图 58 乡村儿童焦虑水平与父亲教育投入的相关性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11 2.98 0.003

年级 0.05 1.40 0.163

模型二

性别 0.07 2.19 0.029

年级 0.03 0.76 0.447

父亲教育投入 -0.37 -11.02 0.000

49

第62页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分与父亲教育投入得分显著负相关(r=-0.14,

p‹0.001)(见图 59),父亲教育投入越高的乡村儿童,其问题行为越少。

分层回归分析:以问题行为作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

第一层,父亲教育投入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乡村儿童的

性别、父亲教育投入对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显著(β=-0.15,p‹0.001)。说明随着父亲

教育投入增加,乡村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15。

表 14 对焦虑的回归分析

表 15 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图 59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与父亲教育投入的相关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08 2.37 0.018

年级 -0.02 -0.71 0.480

模型二

性别 0.07 1.93 0.054

年级 -0.04 -1.10 0.272

父亲教育投入 -0.18 -5.18 0.000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14 -4.08 0.000

年级 0.01 0.19 0.847

模型二

性别 -0.16 -4.55 0.000

年级 0.00 -0.10 0.924

父亲教育投入 -0.15 -4.34 0.000

50

第63页

·同伴关系

进入小学以后,个体与同伴共度的时间显著增加,同伴关系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具有直接

和深远的影响。

本次调查采用《同伴关系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儿童同伴关系的平

均分为 16.8±6.9。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发现,小学男生同伴关系(17.0±7.1)稍好于小

学女生(16.7±6.9),但是,性别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见图 60)。

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发现,乡村儿童的同伴关系在留守与否上差异显著(t=-3.28,

p‹0.01)。非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得分(17.3±6.9)显著高于留守儿童(15.5±6.9)(见图

61)。

图 60 乡村儿童同伴关系的性别差异

图 61 乡村儿童同伴关系得分的留守差异

51

第64页

分层回归分析:以抑郁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

同伴关系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同伴关系对抑郁的

预测显著(β=-0.53,p‹0.001)。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16。说明同伴关系越好,乡村儿童出

现抑郁问题的可能性降低。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得分与同伴关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53,p‹0.001)(见

图 62),同伴关系越好的乡村儿童,其抑郁水平越低。

图 62 乡村儿童抑郁水平与同伴关系质量的相关性

表 16 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10 2.70 0.007

年级 0.05 1.43 0.154

模型二

性别 0.09 2.87 0.004

年级 0.06 1.98 0.048

同伴关系 -0.53 -17.69 0.000

52

第65页

图 63 乡村儿童焦虑水平与同伴关系质量的相关性

分层回归分析:以焦虑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

同伴关系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同伴关系对焦虑的

预测显著(β=-0.3,p‹0.001)。说明同伴关系越好,乡村儿童出现中度及以上焦虑问题的

可能性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17。

表 17 对焦虑的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焦虑得分与同伴关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p‹0.001)(见

图 63),同伴关系越好的乡村儿童,其焦虑水平越低。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07 2.09 0.037

年级 -0.01 -0.43 0.669

模型二

性别 0.07 2.03 0.043

年级 -0.01 -0.25 0.801

同伴关系 -0.30 -9.11 0.000

53

第66页

图 64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水平与同伴关系质量的相关性

分层回归分析:以问题行为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

一层,同伴关系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同伴关系对

问题行为的预测显著(β=-0.16,p‹0.001)。说明同伴关系越好,乡村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

可能性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18。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问题行为得分与同伴关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5,p‹0.001)(见

图 64),同伴关系越好的乡村儿童,其问题行为得分越少。

表 18 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14 -4.02 0.000

年级 0.02 0.46 0.643

模型二

性别 -0.15 -4.21 0.000

年级 0.02 0.61 0.545

同伴关系 -0.16 -4.55 0.000

54

第67页

(4)个人品质因素差异

个人品质因素是决定乡村儿童在挫折与逆境环境中,是否能够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中考察的个人品质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自尊与坚毅力。

·自尊

本次调查使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由五、六年级学生作答。调查结果表明,

乡村儿童自尊平均分 26.3±4.6。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发现,乡村儿童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

显著(t=5.48,p‹0.001)。小学男生自尊水平(27.2±4.5)显著高于小学女生(25.5±4.5)

(见图 65)。

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发现,乡村儿童的自尊得分在留守与否上差异显著(t=-2.33,

p‹0.05)。非留守儿童自尊(26.5±4.6)显著高于留守儿童(25.7±4.5)(见图 66)。

图 65 乡村儿童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

图 66 乡村儿童自尊得分的留守差异

55

第68页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得分与自尊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64,p‹0.001)(见图

67),乡村儿童的自尊水平越高,其抑郁水平越低。

分层回归分析:以抑郁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

自尊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自尊对抑郁的预测显著(β=-0.65,

p‹0.001)。说明自尊水平越高,乡村儿童出现抑郁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19。

图 67 乡村儿童抑郁水平与自尊得分的相关性

表 19 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10 2.75 0.006

年级 0.06 1.58 0.116

模型二

性别 -0.02 -0.86 0.392

年级 0.00 0.07 0.941

自尊 -0.65 -23.20 0.000

56

第69页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焦虑得分与自尊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48,p‹0.001)(见图

68),乡村儿童的自尊水平越高,其焦虑水平越低。

图 68 乡村儿童焦虑水平与自尊得分的相关性

分层回归分析:以焦虑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

自尊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自尊对焦虑的预测显著(β=-0.49,

p‹0.001)。说明随着自尊水平越高,乡村儿童出现中度及以上焦虑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回

归分析结果见表 20。

表 20 对焦虑的回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07 2.05 0.040

年级 -0.01 -0.18 0.854

模型二

性别 -0.02 -0.60 0.550

年级 -0.05 -1.50 0.134

自尊 -0.49 -15.50 0.000

57

第70页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问题行为得分与自尊得分显著负相关(r=-0.23,p‹0.001),乡村

儿童的自尊水平越高,其问题行为越少(见图 69)。

图 69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与自尊得分的相关

分层回归分析:以问题行为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

一层,自尊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自尊对问题行为

的预测显著(β=-0.26,p‹0.001)。说明随着自尊水平升高,乡村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

性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21。

表 21 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14 -4.07 0.000

年级 0.02 0.46 0.646

模型二

性别 -0.19 -5.62 0.000

年级 0.00 -0.08 0.937

自尊 -0.26 -7.61 0.000

58

第71页

·坚毅力

本次调查采用《坚毅力量表(简版)》作为测量工具,由三到六年级学生作答。乡村儿

童坚毅力主要考察了三个子维度,分别为兴趣稳定性、坚持不懈的努力、坚定。调查结果显

示坚毅力得分为 41.0±7.4 分,三项子维度得分分别为:兴趣稳定性 13.8±3.1 分、坚持不

懈的努力 14.2±3.5 分、坚定 13.0±3.7 分(见图 70)。

独 立 样 本 T 检 验 分 析 显 示, 小 学 女 生 坚 毅 力 总 体 得 分(41.1±7.3) 稍 高 于 男 生

(40.9±7.5),而各个子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发现,乡村儿童的坚毅力得分在留守与否上差异显著(t=-2.37,

p‹0.05)。非留守儿童坚毅力得分(41.3±7.5)显著高于留守儿童(40.3±7.1)(见图

71)。

图 70 乡村儿童坚毅力子维度雷达图

图 71 乡村儿童坚毅力的留守差异

59

第72页

分层回归分析:以抑郁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

坚毅力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坚毅力对抑郁的预测

显著(β=-0.50,p‹0.001)。说明坚毅力水平越高,乡村儿童出现抑郁问题的可能性越低。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22。

在 坚 毅 的 三 个 子 维 度 方 面, 独 立 样 本 T 检 验 分 析 显 示, 小 学 男 生 的 兴 趣 稳 定 性

(13.9±3.2)稍高于小学女生(13.7±3.1)。小学女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14.3±3.4)

稍高于小学男生(14.1±3.6)。小学女生的坚定(13.1±3.6)稍高于小学男生(13.0±3.7)。

分析显示,各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考察抑郁与坚毅力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得分与坚毅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r=-0.50,p‹0.001)。抑郁得分与坚毅力三个子维度中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的负相关最高

(r=-0.42,p‹0.001),乡村儿童的坚毅力水平越高,其抑郁水平越低(见图 72)。

图 72 乡村儿童抑郁与坚毅力的相关

表 22 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06 2.35 0.019

年级 0.05 2.13 0.033

模型二

性别 0.06 2.82 0.005

年级 0.01 0.37 0.708

坚毅力 -0.50 -23.37 0.000

60

第73页

分层回归分析:以焦虑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

坚毅力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和坚毅力对焦虑

的预测显著(β=-0.32,p‹0.001)。说明坚毅力水平越高,乡村儿童出现中度及以上焦虑问

题的可能性越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23。

考察焦虑与坚毅力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得分与坚毅力得分显著负相关

(r=-0.32,p‹0.001)(见图 73)。焦虑得分与坚毅力的三个子维度中的兴趣稳定性的负

相关最高(r=-0.30,p‹0.001),乡村儿童的坚毅力水平越高,其焦虑水平越低。

图 73 乡村儿童焦虑与坚毅力的相关

表 23 对焦虑的回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05 2.06 0.040

年级 -0.06 -2.61 0.009

模型二

性别 0.05 2.33 0.020

年级 -0.09 -4.07 0.000

坚毅力 -0.32 -14.19 0.000

61

第74页

分层回归分析:以问题行为为因变量(Y)将性别、年级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

一层,坚毅力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坚毅力对问题

行为的预测显著(β=-0.34,p‹0.001)。说明坚毅力水平越高,乡村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可

能性越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24。

考察问题行为与坚毅力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问题行为与坚毅力得分显著负相关

(r=-0.34,p‹0.001)(见图 74)。问题行为得分与坚毅力的三个子维度中的坚持不懈的

努力负相关最高(r=-0.27,p‹0.001),乡村儿童的坚毅力水平越高,其问题行为越少。

图 74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与坚毅力的相关

表 24 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性别 -0.12 -4.93 0.000

年级 -0.02 -0.75 0.453

模型二

性别 -0.12 -5.18 0.000

年级 -0.05 -2.10 0.036

坚毅力 -0.34 -15.00 0.000

62

第75页

6-12 岁的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留守导致亲子分离,若长期缺乏父母

的照料和关爱,缺乏心理和情感的支持,则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功能发

展。

根据 2016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于农村留守儿

童的定义可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

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本研究中的留守儿童操作性定义

是,平时既不与生父母、也不与继父母一起生活的乡村儿童。在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715

人)占 29.5%,非留守儿童(1708 人)占 70.5%(见图 75)。

以下将从父母文化程度差异,抑郁、焦虑、问题行为、自杀意念等五个维度考察是否留

守对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父母文化程度差异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父亲文化程度不同,家中留守儿童人数百分比差异显著(χ²=12.48,

p‹0.05)。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初中的家中留守儿童比例(25.9% 和 25.5%)显

著低于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 / 职高、中专 / 大专和大学以上的家中留守儿童比例(29.1%、

30% 和 33.7%)(见图 76)。父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家中留守儿童比例显著高于父亲文

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家中留守儿童比例。

3. 留守儿童的基本心理健康状况

图 75 乡村儿童中留守儿童人数百分比

图 76 留守儿童人数比例的父亲文化程度差异

63

第76页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家中留守儿童人数百分比差异显著(χ²=19.1,

p‹0.01)。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初中的家中留守儿童比例(23.4% 和 25%)显著

低于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 / 职高、中专 / 大专和大学以上的家中留守儿童比例(35.2%、

27.6% 和 30.4%)(见图 77)。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的家中留守儿童比例显著高于母

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家中留守儿童比例。

(2)抑郁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留守儿童抑郁检出率为 28.5%,非留守儿童抑郁检出率为 23.6%,

抑郁检出率差异显著(χ²=4.9,p‹0.05)(见图 78)。留守儿童抑郁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

守儿童。

图 77 留守儿童比例母亲文化程度差异

图 78 乡村儿童抑郁检出率的留守差异

64

第77页

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显示,是否留守儿童,乡村儿童在抑郁的得分差异显著(t=3.2,

p‹0.01)。留守儿童抑郁水平(15.2±8.1)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13.9±7.8)(见图

79)。

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显示,留守儿童焦虑水平(6.7±4.5)稍高于非留守儿童(6.3±4.6),

在焦虑上的得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见图 81)。

图 79 乡村儿童抑郁水平的留守差异

图 80 乡村儿童焦虑检出率的留守差异

图 81 乡村儿童焦虑水平的留守差异

(3)焦虑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留守儿童焦虑检出率为 27.7%,非留守儿童焦虑检出率为 25%,

留守儿童稍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乡村儿童焦虑检出率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见图

80)。

65

第78页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百分比排名前五的条目一致,留守儿童行为发生百

分比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具体情况见表 25。

图 82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留守差异

表 25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发生人数百分比

图 83 乡村儿童自杀意念的留守差异

(4)问题行为

独 立 样 本 T 检 验 分 析 显 示, 留 守 儿 童 在 问 题 行 为 上 的 得 分 差 异 显 著(t=3.24,

p‹0.01)。留守儿童(4.6±3.9)的问题行为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0±3.4)(见图

82)。

(5)自杀意念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乡村儿童自杀意念的留守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中“想自杀”的人

数百分比(3.8%)稍高于非留守儿童中“想自杀”的人数百分比(3%)。留守儿童中没想

过自杀的人数百分比(53.8%)稍低于非留守儿童(59.8%)(见图 83)。

序号 问题行为 留守儿童

发生百分比

非留守儿童

发生百分比

1 对性的问题想得过多 52.3 45.1

2 骂人或说脏话 43.2 41.4

3 不做作业或抄作业 34.9 30.6

4 做了不该做的事也不内疚 32.2 29.9

5 说谎骗人 31.2 29.0

66

第79页

( 三 ) 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乡村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 25.2%,焦虑检出率为 25.7%,小学六年级

的抑郁水平最高,小学女生明显焦虑检出率显著高于小学男生。乡村儿童排前三的问题行为

分别为:对性的问题想得过多、骂人或说脏话、不做作业或抄作业。小学男生问题行为显著

多于小学女生。

本次调查显示,有三成的乡村儿童睡眠质量存在问题,年级不同,乡村儿童的睡眠质量

分布差异显著,随着年级升高,睡眠问题逐步增加。乡村儿童的睡眠质量越好,抑郁、焦虑

水平越低,问题行为越少。

本次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风险更大,留守儿童抑郁检出率为 28.5%;留守儿

童抑郁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焦虑检出率为 27.7%,稍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

童的问题行为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乡村儿童自尊水平的留守差异显著,非留守儿童的自尊

水平显著高于留守儿童。乡村儿童的坚毅力的留守差异显著,非留守儿童的坚毅力水平显著

高于留守儿童。

本次调查显示,有 3.2% 的乡村儿童有自杀意念,小学女生有自杀意念人数百分比显著

高于与小学男生。在抑郁得分高的乡村儿童群体里,有自杀意念的比例显著高于抑郁得分低

的群体。随着乡村儿童睡眠质量越好,有自杀意念人数比越少。好的睡眠质量是自杀意念有

效防护因素之一。

本次调查显示,父亲教育投入的性别差异显著,小学男生的父亲教育投入显著高于小学

女生。父亲教育投入越多,乡村儿童的抑郁、焦虑水平越低,问题行为越少。本次调查显示,

乡村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留守差异显著,非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质量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同伴

关系越好,乡村儿童的抑郁、焦虑水平越低,问题行为越少。同伴关系是乡村儿童心理健康

的保护性因素。

1. 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2. 在乡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为严峻。

3. 乡村儿童自杀意念与自杀想法亟需得到关注。

4. 教育投入是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保护性因素。

67

第80页

三、乡村儿童家长篇

第81页

( 一 )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收集乡村儿童家长样本共 837 份,共有 694 份有效问卷,样本有效率为

82.9%。样本的人口学变量特征为:父亲答卷 203 份,占 29.3%;母亲答卷 464 份,占

66.9%;其他人答卷 27 份,占 3.8%。乡村儿童父母的年龄范围在 22-72 岁,平均年龄

36.7±6.1 岁,年龄的中位数为 35.3 岁,众数为 34.9 岁。其中父亲平均年龄为 39.2±6.6 岁,

母亲平均年龄 35.5±5.4 岁。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 24。

1. 研究对象

表 24 乡村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

分布特征 人数 百分比 分布特征 人数 百分比

家长角色 父亲文化程度 2

父亲 203 29.3 小学及以下 85 12.7

母亲 464 66.9 初中 456 68.4

其他 27 3.8 高中 / 中专 99 14.9

户口 大学 / 大专 27 4.0

城镇 15 2.2 母亲文化程度 3

农村 672 97.8 小学及以下 137 20.5

年龄 初中 417 62.5

29 岁以下 59 9.1 高中 / 中专 85 12.8

30-39 岁 420 64.5 大学 / 大专 28 4.2

40-49 岁 152 23.3 婚姻状况

50 岁以上 20 3.1 已婚 606 90.9

和孩子一起生活 离异 35 5.2

是 398 57.3 再婚 22 3.3

否 296 42.7 丧偶 4 0.6

没和孩子一起生活 婚姻满意度(在婚)

父亲 82 12.1 非常满意 216 34.4

母亲 27 4.0 比较满意 204 32.5

父母双方 181 26.6 有点满意 77 12.3

教养风格 不确定 33 5.3

严父慈母 236 35.4 有点不满意 63 10.0

慈父严母 210 31.5 比较不满意 16 2.5

严父严母 94 14.1 非常不满意 19 3.0

慈父慈母 127 19.0

2、3 在家长问卷中基本信息部分询问家长:“您的文化程度是…”和“您配偶的文化程度是…”。以单选题形式呈现,选项有:①小学或以

下 ②初中 ③高中或中专 ④大学或大专

69

第82页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 流 调 中 心 抑 郁 量 表 》( 简 版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为美国国家心理健康中心的 Radloff 于 1977 年编制,被广泛

用于对普通人群进行抑郁症状的筛查。CES-D 要求被试使用 0-3 评定最近一周内相关抑郁

症状出现的频率。本次调查使用了何津等(2013)修订的 CES-D 中文简版,共 9 题,包括

情绪低落、积极情绪缺乏、绝望、人际交往困难、做事困难、睡眠困扰等症状。以 10 分为

抑郁倾向划界分,17 分为抑郁高风险划界分。内部一致性信度在不同样本中为 0.85-0.92。

·广泛性焦虑量表

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 , GAD-7)在国际和国内广泛用

于测量个体的焦虑倾向,在各类人群中均显示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的测量内容包括了焦虑

的主要症状,如躯体紧张和情绪消极,共 7 题,全部为正向计分,量表要求个体使用 1-4 评

定最近两周内症状出现的频率,即代表个体在最近两周中有几天有这样的感受。其中 1 代

表“完全没有”,2 代表“有几天”,3 代表“超过半数时间”,4 代表“几乎每天”。

·儿童问题行为量表

本调查中,父母也填写《儿童问题行为量表(简版)》(CBCL),报告乡村儿童的问

题行为情况。

儿童问题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 CBCL)采用 Achenbach 于 2001

年修订的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违纪行为(如“旷课或逃学”、“吸烟”),共 20 题,儿童

根据自己最近半年的情况回答每项行为发生的频率,从“不符合”、“有些符合或有时如此”、

“非常符合或常常如此”三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的一个,分别按 0-2 记分。

·背景信息问卷

自编背景信息题,包括询问家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和对婚姻的满意程度,

以选择题为主。

2. 调查工具

70

第83页

(1)乡村儿童父母角色模式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严父慈母型占 35.4%;慈父严母型占 31.5%;严父严母型占

14.1%;慈父慈母型占 19%(见图 84)。

(3)乡村儿童父母婚姻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婚姻状况为已婚状态的占 90.9%;离异的占 5.2%;再婚的

占 3.3%;丧偶的占 0.6%(见图 86)。

(2)乡村儿童父母认可的家庭模式

本次调查描述统计显示,认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模式的父母占 35.8%;认可“男主

内女主外”家庭模式的父母占 1.1%;认可“内外都要男女分担的家庭模式”占 51.4%,“无

所谓”的人群占 11.7%(见图 85)。有一半多的人认可“内外都要男女分担的家庭模式”。

3. 乡村儿童家庭中的家长情况

图 84 乡村儿童父母角色模式百分比

图 85 乡村儿童父母认可的家庭模式百分比

图 86 乡村儿童父母婚姻状况百分比

71

第84页

(4)乡村儿童父母(在婚人群)的婚姻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儿童父母(在婚人群)对婚姻感到非常满意的为 34.4%;感到比较

满意的人群占 32.5%;感到有点满意的人群占 12.3%;感到不确定的人群占 5.3%;感到有

点不满意的人群占 10%;感到比较不满意的人群占 2.5%;感到非常不满意的人群占 3%(见

图 87)。在婚父母对婚姻倾向于满意的占 79.2%;倾向于不满意的占 15.5%。

图 87 乡村儿童父母(在婚人群)婚姻满意度的百分比

图 88 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检出百分比

( 二 ) 调查结果

(1)抑郁

抑郁是个体情绪低沉、沮丧、悲伤等多种不愉快反应综合而成的生理、社会和心理方面

的多维障碍。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会严重影响到个体的认知方式、正常的学业以及人际交

往活动。

本次调查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作为测量工具。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儿

童父母的抑郁平均得分 5 分,标准差 4.5。有 85% 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抑郁倾向;以 10 分为

抑郁倾向划界分,总体上,有 15% 的乡村儿童父母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 2.7%

的乡村儿童父母属于抑郁高风险,有 12.3% 乡村儿童父母为抑郁低风险(见图 88)。

1. 乡村儿童父母的基本心理健康状况

72

第85页

图 89 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检出率的文化程度差异

图 90 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水平的文化程度差异

·性别差异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乡村儿童父亲与母亲抑郁检出率差异不显著。T 检验结果显示,乡

村儿童父亲与母亲抑郁水平差异不显著。

·文化程度差异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文化程度不同,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检出差异显著(χ²=10.31,

p‹0.05)。小学或以下文化程度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抑郁倾向的人数占 77.1%;抑郁低风

险的人数占 19.1%;抑郁高风险的人数占 3.8%。初中文化程度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抑郁倾

向的人数占 84.6%;抑郁低风险的人数占 12.3%;抑郁高风险的人数占 3.1%。高中或以上

文化程度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抑郁倾向的人数占 91.4%;抑郁低风险的人数占 7.9%;抑郁

高风险的人数占 0.7%(见图 89)。乡村儿童父母抑郁率随着文化程度上升而呈现显著下降

趋势。

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文化程度不同,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水平差异显著(F=5.35,

p‹0.01)。小学或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抑郁水平(6.1±4.9)显著高于初中文化程度的父

母抑郁水平(5.1±4.5);高中或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抑郁水平最低(4.2±3.7)(见图

90)。乡村儿童父母的抑郁水平呈现随文化程度增高而降低的趋势。

73

第86页

·婚姻满意度差异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婚姻满意度不同,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检出率差异显著(χ²=19.58,

p‹0.01)。婚姻不满意倾向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抑郁倾向的人数占 71.4%;抑郁低风险的

人数占 23.5%;抑郁高风险的人数占 5.1%。婚姻满意度不确定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抑郁倾

向的人数占 75.8%;抑郁低风险的人数占 21.2%;抑郁高风险的人数占 3%。婚姻满意倾向

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抑郁倾向的人数占 87.9%;抑郁低风险的人数占 10.1%;抑郁高风险

的人数占 2%(见图 91)。乡村儿童父母的抑郁人数百分比随着婚姻满意度上升而呈现显

著下降趋势。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婚姻满意度不同,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水平差异显著(F=13.77,

p‹0.001)。婚姻不满意倾向的父母抑郁水平(6.7±5.1)显著高于婚姻满意倾向的父母的

抑郁水平(4.5±4.2)(见图 92)。乡村儿童父母随着婚姻满意度的提升抑郁水平呈显著

下降趋势。

(2)焦虑

焦虑是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心理状态,适度的焦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效地解决问

题;但是,过度的焦虑会让人感到痛苦,并影响工作与健康。

图 91 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检出率婚姻满意度差异

图 92 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水平的婚姻满意度差异

74

第87页

本次调查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简版)作为测量工具。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儿童父

母的焦虑平均得分为 1.2,标准差为 1.4。无明显焦虑的乡村儿童父母占 85.2%;明显焦虑

(即“焦虑检出率”)的乡村儿童父母占 14.8%(见图 93)。乡村儿童父母的焦虑检出率

为 14.8%。

·性别差异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乡村儿童父亲与母亲焦虑检出率差异不显著。T 检验结果显示,乡

村儿童父亲与母亲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

·文化程度差异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文化程度不同,乡村儿童父母焦虑检出率差异显著(χ²=7.49,

p‹0.05)。小学或以下文化程度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明显焦虑的人数占 83.2%;明显焦虑

的人数占 16.8%。初中文化程度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明显焦虑的人数占 84.1%;明显的人

数占 15.9%。高中或以上文化程度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明显焦虑的人数占 93.2%;明显焦

虑的人数占 6.8%(见图 94)。随着文化程度提高,焦虑检出率呈显著下降趋势。高中或以

上文化程度的乡村儿童父母焦虑检出率最低。

图 93 乡村儿童父母焦虑检出率

图 94 乡村儿童父母焦虑检出率文化程度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乡村儿童父母焦虑水平文化程度差异不显著。

75

第88页

·婚姻满意度差异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婚姻满意度不同,乡村儿童父母焦虑检出率差异显著(χ²=6.55,

p‹0.05)。婚姻不满意倾向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明显焦虑的人数占比 77.6%;明显焦虑

倾向的人数占比 22.4%。婚姻满意度不确定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明显焦虑的人数占比

87.9%;明显焦虑的人数占比 12.1%。婚姻满意倾向的乡村儿童父母,无明显焦虑的人数

占比 87.3%;明显焦虑的人数占比 12.7%(见图 95)。乡村儿童父母的焦虑检出率随着婚

姻满意度上升而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婚姻满意度不同,乡村儿童父母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F=7.67,p‹0.01)。婚姻不满意倾向的父母焦虑水平(1.5±1.6)显著高于婚姻满意倾向

的父母的焦虑水平(1.0±1.4)(见图 96)。乡村儿童父母随着婚姻满意度的提升焦虑水

平呈显著下降趋势。

图 95 乡村儿童父母焦虑检出率婚姻满意度差异

图 96 乡村儿童父母焦虑水平在婚姻满意度上的差异

76

第89页

(1)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儿童、青少年在成长和发展中出现的阻碍学习、品德和性格健康发展的不正

常行为,以及给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带来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是儿童、青少年阶段较为

突出的问题之一。

本调查中,父母也填写《儿童问题行为量表(简版)》(CBCL),报告乡村儿童的问

题行为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平均分为 2.5,标准差为 2.7。

乡村儿童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水平远低于乡村儿童自我报告的问题行为水平。乡村儿童自我

报告的问题行为中,排行第一的“对性的问题想得过多”在父母报告里排行倒数第二。父母

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发生人数与百分比情况依次见表 27。

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常常如此的人数与百分比情况见表 28。

2. 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表 27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发生人数与百分比情况(父母报告)

表 28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常常如此的人数与百分比情况(父母报告)

序号 问题行为 发生人数 百分比

1 做了不该做的事也不内疚 222 31.9

2 不做作业或抄作业 199 28.6

3 骂人或说脏话 166 23.9

4 说谎骗人 161 23.2

5 和惹麻烦的朋友在一起 107 15.4

6 在家里、学校或其他地方违犯规则 87 12.6

7 玩火 63 9.1

8 偷家里的东西 47 6.8

9 对性的问题想得过多 38 5.5

10 考试作弊 28 4.0

11 离家出走 24 3.5

12 旷课或逃学 21 3.0

13 为了寻求刺激而服用药物 19 2.7

14 背着家长喝酒 15 2.1

15 在外面偷东西 13 1.8

16 吸烟 11 1.6

序号 问题行为 常常如此人数 百分比

1 做了不该做的事也不内疚 26 3.7

2 不做作业或抄作业 21 3.0

3 说谎骗人 13 1.9

4 和惹麻烦的朋友在一起 10 1.4

5 玩火 6 0.9

6 在家里、学校或其他地方违犯规则 6 0.9

7 骂人或说脏话 5 0.7

8 背着家长喝酒 5 0.7

9 偷家里的东西 4 0.6

10 考试作弊 3 0.4

11 在外面偷东西 3 0.4

12 为了寻求刺激而服用药物 3 0.4

13 旷课或逃学 2 0.3

14 吸烟 2 0.3

15 对性的问题想得过多 2 0.3

16 离家出走 2 0.3

77

第90页

·父母报告差异

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

·父母文化程度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差异不显著。

(1)是否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在是否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上差

异临界显著(t=-1.94,p=0.05)。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乡村儿童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

得分(2.4±2.5)低于没有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乡村儿童的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得分

(2.8±3.1)(见图 97)。不和父母一起生活的乡村儿童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更严重。可

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没有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更严重;其二,

乡村儿童没有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更关注、收集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方面的信息,

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越严重。

(2)其他家庭环境因素差异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及发展的首要场所。家庭系统及其相关因素对儿童影响的重要作用已

经得到了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支持。除了是否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以外,本研究中考察的其

他家庭环境因素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父母抑郁、父母焦虑、父母婚姻状况、亲子关系。

2. 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图 97 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在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上的差异

78

第91页

·父母焦虑

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在父母焦虑上差异显著(t=-2.38,

p‹0.05)。父母无明显焦虑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2.5±2.7)显著低于父母明显焦虑的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3.7±3.3)(见图 99)。父母越焦虑,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的问

题行为越严重。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父母的焦虑水平越高,乡村儿童的问题行

为越严重;另一方面,父母的焦虑程度越高,可能更关注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越感知、观

察儿童的问题行为,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就越严重。

图 99 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父母焦虑差异

图 98 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父母抑郁差异

·父母抑郁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在父母抑郁上差异显著(F=9.43,

p‹0.001)。父母无抑郁倾向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2.3±2.4)显著低于父母抑郁低风

险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3.5±4.1);父母抑郁高风险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最高

(3.9±2.8)(见图 98)。父母抑郁水平越高,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越严重。

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父母的抑郁水平越高,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越严重;另一

方面,父母的抑郁程度越高,可能更关注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越感知、观察儿童的问题行为,

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就越严重。

79

第92页

·父母婚姻状况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在父母婚姻状况上差异显著(F=3.73,

p‹0.05)。父母已婚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2.4±2.6)显著低于父母离异的乡村儿童问

题行为得分(3.5±3.8);父母已婚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显著低于父母再婚的乡村儿童

问题行为得分(3.9±3.9)(见图 100)。未离异家庭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最少。

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父母未离异,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少;另一方面,父母

婚姻状况变化,可能更关注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越感知、观察儿童的问题行为,父母报告

的问题行为就越严重。

·亲子关系

在家庭系统的众多相关因素中,亲子关系是一个关键因素,而且亲子关系与儿童问题行

为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报告的亲子关系得分与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显著负相

关(r=-0.29,p‹0.001)(见图 101)。说明父母报告的亲子关系越好,则父母报告的乡村

儿童问题行为就越少。

图 100 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父母婚姻状况差异

图 101 亲子关系与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相关(父母报告)

80

第93页

分层回归分析:以乡村儿童问题行为为因变量(Y)将父母填写、父母文化程度作为

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亲子关系得分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

析结果显示,父母报告的亲子关系对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显著(β=-0.29,

p‹0.001)。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29。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亲子关系越好,乡村儿童的

问题行为越少;另一方面,亲子关系越好,父母可能更少关注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少感知、

观察儿童的问题行为,其报告的子女问题行为就越少。

图 102 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性与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相关(父母报告)

表 29 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3)教育环境因素差异

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是指父母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分歧较少,表现出高质量的协调一致。它

与儿童的语言与认知发展高度相关,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是儿童智能特征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如果父母教养育态度不一致,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性

相关分析表明,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性得分与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显著负相关(r=-0.24,

p‹0.001)(见图 102)。说明父母报告的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性越高,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

问题行为越少。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填写人(父 / 母) -0.043 -1.123 0.262

父母文化程度 -0.034 -0.893 0.372

模型二

填写人(父 / 母) -0.042 -1.159 0.247

父母文化程度 -0.021 -0.564 0.573

亲子关系得分 -0.285 -7.808 0.000

81

第94页

分层回归分析:以乡村儿童问题行为为因变量(Y)将父母填写、父母文化程度作为

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性得分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

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性对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显著(β=-0.24,

p‹0.001)。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30。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性

越高,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少;另一方面,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性越高,可能更少关注乡村

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少感知、观察儿童的问题行为,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就越少。

·父母角色模式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角色模式对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影响不显著。

(4)个人品质因素差异

本调查请父母也填写《坚毅力量表(简版)》,报告乡村儿童的坚毅力。调查结果显示,

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坚毅力得分为 39.8±6.5。此结果稍低于乡村儿童自我报告的坚毅力水

平。

·父母报告差异

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坚毅力得分差异显著(t=2.43,

p‹0.05)。父亲报告的乡村儿童坚毅力得分(40.7±6.3)显著高于母亲报告的乡村儿童坚

毅力得分(39.4±6.6)(见图 103)。

表 30 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图 103 乡村儿童坚毅力得分的父母报告差异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填写人(父 / 母) -0.043 -1.123 0.262

父母文化程度 -0.034 -0.893 0.372

模型二

填写人(父 / 母) -0.063 -1.698 0.090

父母文化程度 -0.024 -0.649 0.517

父母养育态度一致性 -0.240 -6.463 0.000

82

第95页

分层回归分析:以乡村儿童问题行为为因变量(Y)将父母填写、父母文化程度作为控

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坚毅力作为自变量(X)放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分析结果显示,

坚毅力对乡村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显著(β=-0.28,p‹0.001)。说明坚毅力水平越高,乡村

儿童出现问题行为越少。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31(问题行为与坚毅力均为父母报告情况)。

·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乡村儿童问题行为得分与坚毅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8,

p‹0.001)(见图 104)。说明坚毅力越强,乡村儿童出现问题行为越少(问题行为与坚毅

力均为父母报告情况)。

图 104 乡村儿童问题行为与坚毅力相关(父母报告)

表 31 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β t 显著性p

模型一

填写人(父 / 母) -0.043 -1.123 0.262

父母文化程度 -0.034 -0.893 0.372

模型二

填写人(父 / 母) -0.065 -1.766 0.078

父母文化程度 -0.050 -1.374 0.170

坚毅力 -0.284 -7.750 0.000

83

第96页

( 三 ) 结论

本次调查采用家长自愿参与原则,调查结果显示:

1. 父母呈现焦虑抑郁问题的家庭,乡村儿童心理健康风险更高

参与本次调查的家长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检出率为 15%;随着

文化程度上升,乡村儿童父母的抑郁人数占比呈显著下降趋势。随着婚姻满意度上升,乡村

儿童父母的抑郁人数占比呈显著下降趋势。乡村儿童父母的焦虑检出率为 14.8%;随着文

化程度提高,乡村儿童父母的焦虑人数占比呈显著减少趋势。随着婚姻满意度上升,乡村儿

童父母的焦虑人数占比呈显著下降趋势。

参与本次调查的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对儿童的评估。父母抑郁水平越高,父母报告

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越严重;父母焦虑水平越高,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越严重。这

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越容易观察到孩子的负面表现,并给出消极评价。

2. 乡村地区父母对儿童的了解程度可能存在不足

参与本次调查的家长报告的乡村儿童问题行为水平低于乡村儿童的自我报告的问题行为

水平,且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父母报告的乡村儿童排名前三的问题行为,依次分别为:做

了不该做的事也不内疚、不做作业或抄作业、骂人或说脏话。儿童报告的问题行为排名第一

的“对性的问题想得太多”,在父母报告里排名倒数第二。这可能表示乡村父母对于儿童的

了解有欠缺。

3. 家庭结构稳定性对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亦有影响

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乡村儿童,父母报告问题行为更少;未离异家庭,父母报告的

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最少。再婚家庭,父母报告乡村儿童问题行为最严重;亲子关系越好,

父母报告乡村儿童问题行为越少。家庭关系越稳定,父母的陪伴越稳定,父母观察到的孩子

越积极健康。

84

第97页

四、乡村小学教师篇

第98页

( 一 )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共收集了乡村小学教师样本共 84 份,保留有效问卷 81 份,

样本有效率为 96.4%。样本的人口学变量特征为:乡村小学男教师 25 人,占 32.5%;乡村

小学女教师 52 人,占 67.5%。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在 23-57 岁,平均年龄 40.0±9.5 岁,

年龄的中位数为 42 岁,众数为 50 岁。其中乡村小学男教师平均年龄为 40.0±7.4 岁,乡村

小学女教师平均年龄 37.9±10.0 岁。调查对象的教龄范围在 1-35 年,平均教龄 17.5±11.1

年。其中乡村小学男教师平均教龄为 20.0±10.5 年,乡村小学女教师平均教龄 16.0±11.4 年。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 32。

1. 研究对象

表 32 乡村小学教师基本情况

分布特征 人数 百分比 分布特征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学历

男 25 32.5 大专 25 31.2

女 52 67.5 大学本科 55 68.8

年龄 班主任

29 岁以下 16 20.3 是 32 43.8

30-39 岁 16 20.2 否 41 56.2

40-49 岁 31 39.2 师范生

50 岁以上 16 20.3 是 52 71.2

教龄 否 21 28.8

5 年以下 18 22.5 任教年级

5-9 年 8 10 一年级 6 9.1

10-14 年 5 6.3 二年级 6 9.1

15-19 年 6 7.5 三年级 10 15.2

20-24 年 12 15 四年级 16 24.2

25-29 年 19 23.7 五年级 13 19.7

30 年以上 12 15 六年级 15 22.7

任教学科 任教几个年级

语文 31 47.7 1 个 56 84.8

数学 19 29.2 2 个 7 10.6

英语 5 7.7 3 个 2 3.1

其他 10 15.4 6 个 1 1.5

86

第99页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 流 调 中 心 抑 郁 量 表 》( 简 版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为美国国家心理健康中心的 Radloff 于 1977 年编制,被广泛

用于对普通人群进行抑郁症状的筛查。CES-D 要求被试使用 0-3 评定最近一周内相关抑郁

症状出现的频率。本次调查使用了何津等(2013)修订的 CES-D 中文简版,共 9 题,包括

情绪低落、积极情绪缺乏、绝望、人际交往困难、做事困难、睡眠困扰等症状。以 10 分为

抑郁倾向划界分,17 分为抑郁高风险划界分。内部一致性信度在不同样本中为 0.85-0.92。

·广泛性焦虑量表

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 , GAD-7)在国际和国内广泛用

于测量个体的焦虑倾向,在各类人群中均显示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的测量内容包括了焦虑

的主要症状,如躯体紧张和情绪消极,共 7 题,全部为正向计分,量表要求个体使用 1-4 评

定最近两周内症状出现的频率,即代表个体在最近两周中有几天有这样的感受。其中 1 代

表“完全没有”,2 代表“有几天”,3 代表“超过半数时间”,4 代表“几乎每天”。

·职业倦怠量表

职 业 倦 怠 量 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 MBI-GS) 由

Schaufeli 与 Maslach 编制,李超平与时勘修订。MBI-GS 共有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

就感降低三个维度,共 15 题。其中情绪衰竭维度有 5 题;去个性化维度有 4 题;成感降低

维度有 6 题。量表采用七级评分,0 代表“从不”,6 代表“每天”。问卷的情绪衰竭分量

表的 a 系数 0.88;去个性化分量表的 a 系数 0.85;成就感降低分量表的 a 系数 0.87。

·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

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用于评估教师群体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自评问

卷,教师根据自我评估选择对具体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共 42 题,5 点评估,0 分代表“完

全没掌握”,4 分代表“完全掌握”。

·教师课堂管理问卷

教师课堂管理问卷,用于评估教师群体对于日常课堂的管理能力,包括课堂秩序、知识

讲授、学习兴趣调动,自评问卷,共 12 题,5 点记分,0 分代表“完全不能”,4 分代表“完

全可以”。

2. 调查工具

87

第100页

·背景信息问卷

自编背景信息题,包括询问教师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师范生和教授的科

目,以选择题为主。

( 二 ) 调查结果

(1)抑郁

抑郁是个体情绪低沉、沮丧、悲伤等多种不愉快反应综合而成的生理、社会和心理方面

的多维障碍。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会严重影响到个体的认知方式、正常的学业以及人际交

往活动。

本次调查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作为测量工具。结果显示,乡村小学教

师的抑郁平均得分 6.5 分,标准差 5.4 分。以 10 分为抑郁倾向划界分,有 70.4% 的乡村小

学教师无抑郁倾向;抑郁检出率为 29.6%,其中,有 25.9% 的乡村小学教师为抑郁低风险,

3.7% 的乡村小学教师为抑郁高风险(见图 105)。乡村小学教师的抑郁检出率远高于乡村

儿童的父母。与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相比:

高于中国成人(科技工作者)抑郁检出率(24%)。

卡方检验分析得出,乡村小学教师抑郁检出率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文化程度差异、

教龄差异均不显著。卡方检验分析得出,乡村小学教师抑郁检出率在是否班主任、是否师范

生上差异均不显著。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显示,乡村小学教师抑郁水平的性别差异、文化

程度差异、是否班主任、是否师范生差异均不显著。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乡村小学教

师抑郁水平的年龄差异、教龄差异均不显著。

1. 乡村小学教师的基本心理健康状况

图 105 乡村小学教师抑郁检出率

88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3d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