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重点专科检查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2重点专科检查自评报告

55附件 2:专科规划 2020 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表专科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表(2020 年度) 建设的具体内容 预期成果 完成情况 备注(一)专科管理能力1、制定完善专科规划 制定并完善专科(2021-2025 年)建设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完成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2、落实专科年度工作计划 落实 2020 年度工作计划。 已落实3、落实专科管理职责 根据《关于开展专科带头人工作分级评价的通知》文件要求,大科主任落实相关管理职责。已落实(二)专科临床能力1、临床技术水平①开展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 年版)》《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综合医院)》中医疗技术的种类及例数;②掌握专科领域前沿技术资讯;③开展中医特色疗法新技术。①完善三大主攻病种临床路径整理,并启动运行,初步建立数据库;②充分了解本专科领域前沿资讯,具有前沿技术的调研报告,有计划的引进相关技术。③外出学习引进新的中医特色疗法新技术,丰富科室原有中医特色疗法。已建立肺炎数据库;完成专科调研报告,形成综述;引进引进新的中医特色疗法新技术2、急危重疑难病诊疗能力 ①专科收治国家卫健委... [收起]
[展开]
2022重点专科检查自评报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7

经典传承与创

新中医学术专

业委员会,占有

学术高地

2. 制定主攻

病种诊疗方案

及临床路径,对

外推广运用

3. 梳理形成

科室常用中医

临床思维体系

并制定培训方

4. 定期召开

“经方治疗急

危重症及复杂

疑难病”研修

班,加强学术交

5.梳理往年纯中

医治疗肺炎案例

及经验,编写“圆

运动六经辨证治

疗肺炎医案精

选”。

6.梳理制定经典

中医特色的中医

护理查房模式

专业委员会”并成为主任

委员单位

2.制定《社区获得性肺炎

六经辨证治疗方案专家

共识》,力争肺炎成为院

级优势病种。

3.制定中医系统思维、圆

思维、易思维、象思维等思

维体系,同时制订科内培

训方案,形成人才培养优

势。

4.召开第 4 届“经方治疗

急危重症及复杂疑难病”

高级研修班。

5.完成“圆运动六经辨证

治疗肺炎医案精选”初稿

6.通过特色中医护理查

房模式的制定,形成专科

的护理影响力。

12 月

10 月

10 月

12 月

11 月

1. 讨论制定

“金三角”人才轮

1.形成“金三角”人才轮

训制度,构建人才培养合

作机制。

10 月 全科人员

第52页

48

训制度,形成人才

互培优势。

2. 讨论制定

科室重点病种的

西医指南定期学

习机制。

3.科主任牵头成

立“广东省中医

药学会经典传承

与创新中医学术

专业委员会”并

担任主任委员

3. 强化专科骨干中

西医基础,有效跟踪现代

医学前沿,充分保障科室

安全和疗效优势。

3.通过学会的成立,科主

任担任主任委员,加大对

专科的学术影响力。

11 月

10 月

1. 以 肺 炎 为 切

入点,启动院内

专项“中医药辨

证方案治疗肺部

感染的循证评价

及机制研究”。

2.建立“经典中医

治疗急危重症”研

究创新团队,全面

提升专科的科研能

力。

3.探索构建“大

小三阶段”进修

医师中医培养模

式。

4.建立进修医师

“背靠背进修评

价”机制。

1.通过深入研究圆运动六

经辨证体系治疗肺炎的临

床疗效、安全性及内在机

制,推动科室优势病种的

不断深入研究。

2.打造高层次的“经典中医

治疗危重症”研究创新团

队。

3.通过特色培养模式的建

立,提升进修医师的产出

效能,并形成行业的影响

力。

9 月

4 月

5 月

5 月

全科人员

第53页

49

强化进修医师的管理,提

升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与

兄弟医院的交流联系。

1. 构建“经典中

医传承空中查

房”机制,加强线

上诊疗指导和教

学,加强协作医

院的交流联系。

2. 探索形成“经

典中医传承”的

定期线上学术交

流机制。

3. 加 强 对 协 作

医院的中医经典

病房建设的指导

和人才培养

4.在分院设立疑

难杂病门诊。

1.通过“空中查房”平台的

打造,强化专科的学术影

响力,逐步形成品牌效应。

2.通过线上学术交流的

开展,加强协作医院间的

互动,互帮互促,为建立

全国的中医经典联盟奠

定基础。

3.每年增加 1-2 家协作医

院的合作对接,持续提升

对外的学术影响力。

4.通过疑难杂病门诊的设

立,持续扩大服务范围和

影响力。

2 月

9 月

11 月

全科人员

2022

年度

1.完善科室中医

主导诊疗思路和

经验;

2.补充完善“圆运

动六经辨证体系”

3.完善并发布“毒

性中药的合理运

1 形成完整版“中医经典病

中医主导诊疗模式”;

2.形成“圆运动六经辨证

体系”及教学体系

3.完善并发布“毒性中药

的合理运用”广东省专家

2 月

4 月

6 月

全科人员

第54页

50

用”广东省专家共

4.挖掘名中医齐

玉茹、许家栋的学

术经验并运用于

科室临床

共识,在学界形成影响

力。

4.整理齐玉茹、许家栋学

术经验梳理文册,其中包

含运用于科室临床的建议

8 月

1.制定主攻病种

诊疗方案及临床

路径,对外推广运

2.梳理形成科室

常用中医临床思

维体系并制定培

训方案

3.定期召开“经方

治疗急危重症及

复杂疑难病”研修

班,加强学术交流

5.梳理往年纯中

医治疗肺炎案例

及经验,编写“圆

运动六经辨证治

疗肺炎医案精

选”。

1.制定《社区获得性肺炎

六经辨证治疗方案专家

共识》,力争肺炎成为院

级优势病种。

3.完善中医系统思维、圆

思维、易思维、象思维等思

维体系及科内培训方案,

形成人才培养优势。

4.召开第 5 届“经方治疗

急危重症及复杂疑难病”

高级研修班。

5.出版专著“圆运动六经

辨证治疗肺炎医案精选”

2 月

4 月

10 月

10 月

全科人员

1.讨论制定科室

骨干“游学”人才

轮训制度,持续提

升团队水平。

1.形成中医经典病房定

期“游学”人才轮训制度,

构建人才培养提升机制。

2 月

全科人员

第55页

51

2.制定科室重点

病种的西医指南

定期全年学习规

划。

3.强化专科骨干中西医

基础,有效跟踪现代医学

前沿。

1 月

1.继续深入院内

专项“中医药辨证

方案治疗肺部感

染的循证评价及

机制研究”。

2.举办首届进修医

师“回炉”学术论

坛。

1.通过深入研究圆运动六

经辨证体系治疗肺炎的临

床疗效、安全性及内在机

制,推动科室优势病种的

不断深入研究。

2.通过论坛了解进修医

师近年动态,征求进修医

师培养意见,加强其学术

交流和联系。

全年

5 月

全科人员

1.完善“经典中医

传承空中查房”机

制,加强线上诊疗

指导和教学,加强

协作医院的交流

联系。

2.完善“经典中医

传承”的定期线上

学术交流机制。

3.加强对协作医

院的中医经典病

房建设的指导和

人才培养

4.整理首期远程

查房案例,并分享

给线上协作医院。

1.继续增加“空中查房”参

与协作医院 2-4 家。

2. 举办线上学术交流会议

2-3 次。

3.每年增加 1-2 家协作医

院的合作对接,持续提升

对外的学术影响力。

5. 通过案例的分享,加强

线上的教学和交流,持续

提升科室影响力。

全年

全年

全年

9 月

全科人员

2023

年度

1.

2.

第56页

52

...

1.

2.

...

1.

2.

...

1.

2.

...

1.

2.

...

五、需要医院给予的支持(在现有的资源环境及专科基础条件下提出

切实可行的支撑条件)

专科:中医经典病房

设备

设备名称 价格 拟开展的业

此业务对专科

发展的必要性

此项业务其它条件是否

具备(如空间、人员等)

第57页

53

人才

人才引进:

主攻方向 学历 年龄范围 职称 社会兼职 专科有无推荐人员,有无接

触,有无意向

临床研究

科研专才

研究

30-45 希望医院推荐

人才培养:

姓名: 主攻方向 进修地点 是否已经联系好 进修具体时间

专科规模

门诊:

拟增加的空间(m

2) 准备在哪里开设 必要性

病房:

拟增加的空间(m

2) 准备在哪里开设 必要性

其它:

科研与教学

拟增设的项目(如研

究室、教研室等)

拟增加的空间

(m

2)

准备在哪里开设 必要性

第58页

54

其它:

第59页

55

附件 2:专科规划 2020 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表

专科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表(2020 年度)

建设的具体内容 预期成果 完成情况 备注

(一)专科管理能力

1、制定完善专科规划 制定并完善专科(2021-2025 年)建设

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完成规划及

年度工作计

2、落实专科年度工作计划 落实 2020 年度工作计划。 已落实

3、落实专科管理职责 根据《关于开展专科带头人工作分级

评价的通知》文件要求,大科主任落实

相关管理职责。

已落实

(二)专科临床能力

1、临床技术水平

①开展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

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

力指南(2016 年版)》《国家

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综

合医院)》中医疗技术的种类及

例数;

②掌握专科领域前沿技术资

讯;

③开展中医特色疗法新技术。

①完善三大主攻病种临床路径整

理,并启动运行,初步建立数据

库;

②充分了解本专科领域前沿资

讯,具有前沿技术的调研报告,有

计划的引进相关技术。

③外出学习引进新的中医特色疗

法新技术,丰富科室原有中医特

色疗法。

已建立肺炎

数据库;完成

专科调研报

告,形成综

述;引进引进

新的中医特

色疗法新技

2、急危重疑难病诊疗能力 ①专科收治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

专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

力指南(2016 年版)》《国家级

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综合医

院)》中相关疑难危重症及例数;

科室收治病

种较多(达

66 种)、病情

分散、合并症

多(各个系统

第60页

56

②提升专科急危重疑难病例收治

比例;

③提升专科 DRGs 组数及 CMI 值,

实现逐年上升。

危重症皆有

涉及,故不限

于三大主攻

病种)。

3、优势病种建设 强化科室前十名优势病种建设,

积极参与优势病种突破专项,推

动病种形成差异化优势的措施并

有成效。

已形成了三

个优势病种-

-肺炎、COPD、

心力衰竭,同

时梳理科室

前十名病种。

4、亚专科设置 ①分置 3 个亚专科,优化亚专科

人才团队结构,逐步开展亚专科

建设,选派骨干外出学习。

②实现专科门诊量增长。

已落实。

5、加强各专科、流派间交流:

利用广东省医院中医疑难病会

诊中心(MDT)门诊,加强与医

院复杂疑难病门诊、中医思维

研究室、李可名中医工作室、齐

玉茹名医工作室、朱良春名医

工作室、龙砂医学流派工作室、

大院针灸科的学术交流,对复

杂疑难疾病展开多学科、多流

派的学术探讨与临床观察,系

统采集病例信息,形成医案集。

① 预期收集病例数 100 例;

② 整理归纳病例;

③ 初步进行复杂疑难病中

医药辨治思路

④ 整理名家医案集,计划下

一步成书发表。

完成病例收

集整理;整理

编撰;完成

《朱良春疑

难杂症辨治

薪传实录》、

《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中

医医案精选》

等书籍并出

版。

(三)专科中医特色优势

第61页

57

1、纯中医治疗能力与水平 具备单纯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例

的能力,单纯中医治疗疑难危重

病例数≥50 例。

已落实。

2、肺炎病种的相关建设:

①以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治疗

肺炎作为切入点,全面梳理既

往十年的相关医案,探讨中医

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

②总结完善肺炎诊疗方案,优

化临床路径,解决诊疗中的关

键问题;

③开展肺炎中医优势病种建

设,进一步挖掘有优势的中医

特色疗法;

④探索中医治疗重症肺炎、多

重耐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

⑤完善肺炎住院-随访-门诊复

诊全程服务体系;

⑥进一步规范诊疗过程,系统

采集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构化处理数据;

⑦科室骨干分别从各自师承的

学术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名老

中医在肺炎病种的学术经验,

对肺炎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完

善、补充;

⑧充分利用护理刮痧门诊、医

生内科门诊,以及科室患者微

①集肺炎医案 4,进行整理;

②进一步完善圆运动六经辨证治

疗肺炎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③优化肺炎的中医特色疗法方

案;

④完善肺炎住院-随访-门诊复诊

全程服务体系;

⑤初步完成肺炎病种的数据库建

设。

已收集肺炎

医 案 40 余

例,进行整

理,建立数据

库。

第62页

58

信群,对中医预防肺炎、肺炎出

院后家庭康复知识进行宣教。

3、心衰病种的相关建设:

①充分挖掘国内外最新文献,

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发掘中医

治疗心衰的优势靶点;

②总结完善心衰诊疗方案,优

化临床路径,解决诊疗中的关

键问题;

③开展心衰中医优势病种建

设,进一步挖掘有优势的中医

特色疗法;

④完善门诊-住院-随访-复诊

的全程服务体系;

⑤进一步规范诊疗过程,系统

采集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构化处理数据;

⑥科室骨干分别从各自师承的

学术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名老

中医在心衰病种的学术经验,

对心衰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完

善、补充;

⑦充分利用护理刮痧门诊、医

生内科门诊,以及科室患者微

信群,对中医认识心衰,中医治

疗心衰的普适性知识进行宣

教。

①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心衰的诊

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②优化心衰的中医特色疗法方

案;

③完善心衰门诊-住院-随访-复

诊的全程服务体系。

完善中医治

疗心衰的诊

疗方案及临

床路径;优化

心衰的中医

特色疗法方

案。

第63页

59

4、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 COPD)

的相关建设:

①以柴胡解毒汤治疗少阳阳明

合病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

加重伴感染作为切入点,探讨

中医治疗 COPD 的临床疗效;

②总结完善 COPD 诊疗方案,优

化临床路径,解决诊疗中的关

键问题;

③开展 COPD 中医优势病种建

设,进一步挖掘有优势的中医

特色疗法;

④完善门诊-住院-随访-复诊

的全程服务体系;

⑤进一步规范诊疗过程,系统

采集 COPD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构化处理数据;

⑥科室骨干分别从各自师承的

学术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名老

中医在 COPD 病种的学术经验,

对 COPD 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完

善、补充;

⑦充分利用护理刮痧门诊、医

生内科门诊,以及科室患者微

信群,对中医认识 COPD,中医

治疗 COPD 的普适性知识进行宣

教。

①系统采集信息,全面观察柴胡

解毒汤治疗少阳阳明合病证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感染的

临床疗效,初步形成相关的观察

报告;

②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 COPD的诊

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③优化 COPD 的中医特色疗法方

案;

④完善 COPD 门诊-住院-随访-复

诊的全程服务体系。

完善中医治

疗 COPD 的诊

疗方案及临

床路径,路径

引进上报,并

优化相关中

医特色治疗

方案。

5、其他病种的相关建设: ①系统采集信息,全面观察易医

脐针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脐针两个课

题,一个在后

第64页

60

①科室骨干结合自身临床经

验、兴趣及师承特点,对三大主

攻病种外疾病进行研究及临床

观察,发掘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的临床应用;

②充分了解国内外最新文献;

③基于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角

度,全面梳理科室现有的中医

特色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继续挖掘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患者和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伴焦

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初步

形成相关的观察报告 1-2 份;

②初步形成基于圆运动六经辨证

体系角度,中医特色疗法的治疗

原则及操作手册。

期准备结题,

一个按计划

开展。按圆运

动六经辨证

体系,优化中

医特色疗法

的治疗原则

及形成操作

手册。

6、主攻病种数据库建设 继续建设病例及文献数据库:

与院内大数据团队合作,利用慢

病管理系统,建立规范化病例及

文献数据库管理模式。在肺炎病

种在慢病管理系统中初步建立数

据库。

建立肺炎慢

病管理数据

库。

7、专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临

床应用

总结提炼专科名老中医学术经

验,并在专科主攻病种诊疗方案

中得到体现与应用,形成病例资

料库。

完成医案梳

理。

8、加强中医养生科普力度: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继续向民众普及中医养生概念

及常用居家调养知识,使中医

“治未病”进社区。

①定期录制并上传线上中医养生

视频;

②定期推送中医咨询微信推文。

③开展线下义诊、健康教育及健

康咨询

已落实。

9、积极开展“慢病管理”工作。 制定初步慢病管理方案,选取 1-

2 个优势病种。

落实,肺炎课

题依托慢病

管理系统进

第65页

61

行登记,已纳

入科研管理。

10、推动“疾病康复”专科化 选派科室骨干外出学习,为下一

步开展专科病种的康复保健工作

和制定相关干预方案作准备。

目前对“治未

病”尚未形成

规范研究,实

践中已有部

分涉及“治未

病”内容。

11、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工作 ①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方案;

②制定护理人员中医培训计划并

落实;

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

作。

已落实。

(四)专科人才队伍

1、建立并落实差异化人才培

养措施,以成果为导向,对各级

别医护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按照个人目标责任书,完成各自

任务。

已落实。

2、专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

专科骨干、优秀人才培养:

①加强专科领军人才培育,专

科负责人及后备带头人培养;

②加强专科骨干及亚专科人才

培养;

③中医优秀人才的培养;

⑤ 积极申请加入各大学

会。

① 选派1-2骨干医师外出学

习;开拓视野、提升思维,提

高诊疗水平。

② 进修学习的经验进行全

科分享,完善科室学术体系。

选派 3 名以

上骨干外出

进修学习,补

充完善科室

学术体系。

3、专科名医师承培养: ① 按照院内外师承的相关

规定,完成各自学习任务。

已落实。

第66页

62

①加强院内跟师,按时完成师

承培养相关任务;

②加强院外跟师,按医院规定

完成相应的跟师任务。

② 积极鼓励骨干院外跟师,

科室从管理等多方面予以支

持。

4、按医院相关规定,根据科室

的特色,制定并完善实习医生、

规培医生的培训方案。

进一步优化实习医生、规培医生

的培训方案。

已落实。

5、提高科室学术影响力 成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典传承

创新中医学术专业委员会

已落实。

(五)科研与教学能力

1、实验室、研究室建设 规划专科科研方向并按计划进行

①确立由“临床探索型”转向并初

步迈入“临床研究型”阶段;

②推进经典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科

研创新团队建设。

已落实。

2、专科科研档案管理:

运用线上工作管理软件,创建

知识库,对科研文件进行梳理,

及时归档。

创建科研知识库 1 个,系统管理

各文件及数据。

已落实。

3、加强科研课题管理:

①围绕科室主攻病种,挖掘科

研切入点,申报各级课题;

②按科研进度,完成在研课题。

①积极申报各项课题 2 项;

②按进度,实施各级在研课题。

成功 5 个课

题,并按计划

进行在研课

题研究。

4、加强论文、专著发表管理:

①各层级医护按个人目标责任

书,完成论文撰写任务;

①发表论文 4-5 篇;

②编著《中医六经辨证治疗肺炎

精选医案集》初稿。

③编撰学术专著。

已落实,其中

发表期刊论

文 10 篇,完

成学术著作

编撰 2 部。

第67页

63

②协助科室完成专著编撰任

务。

6、加强技术成果管理:

①鼓励科室医护创新发明,申

请专利;

②继续跟进《中医经典病房建

设指南》全国公示后实施推进

进度;

③了解各级科研奖项申报条

件,积极申报;

④学术思想理论体系构建。

①积极申报专利 2 项;

积极申报各级科研奖项;

构建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理论,

形成科内初稿;

推进全国中医经典病房标准化建

设。

获得院内医

疗成果 1 项,

专利 6 项;完

成初稿;推进

全国中医经

典病房标准

化建设。

7、教学能力 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分工,定

期派遣科室骨干参加高水平学术

会议,提升教学能力。

已落实。

8 继教与规培 重视继续教育和规范化培训工

作,完善并贯彻落实继续教育和

规范化培训方案

已落实。

(六)专科影响力

1、区域医疗协作 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协作医院、专

科联盟等,发挥区域性龙头作用。

牵头不少于10家地级市医疗机构

建立专科医疗联盟,与不少于 10

家协作单位。

已落实,成立

广东省中医

药学会经典

传承创新中

医学术专业

委员会

2、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

①深化与院外医疗机构的对口

支援,运用互联网手段,加大线

上支援的力度;

① 定期派科室骨干外出支

援对口医院,并开展临床带

教、讲课活动;

已落实。

第68页

64

②定期开展线下临床带教、讲

课活动;

③定期开展基层义诊活动;

④加大对外支援的范围,挑选

合适的医疗机构(或单位)开展

新的支援活动。

②每周开展远程会诊,协助院外

医疗机构培养锻炼经典中医治疗

急危重疑难复杂疾病思维;

③定期开展基层义诊活动,继续

扩大义诊人群范围。

3、加大推外宣传力度:

①定期在科室微信公众号、各

医患交流群发布优秀病案;

②加大名医工作室网上平台建

设力度;

③协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

撰并完善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指

南;

④积极参加国内省内学术会议

大会。

①定期对外发布优秀病案;

②进一步完善名医工作室网上平

台建设;

③不断扩大专科在国内及省内的

学术影响力。

已落实。

4、扩大区域外病人数量。 区域外患者比例逐年上升。 已落实,专科

收治急危重

症占比超过

50%。

5、外出会诊 增加科室骨干外出会诊次数。 已落实。

6、加大进修医生接受范围,按

医院、科室相关要求,严格把

关,培养经典中医治疗急危重

症复杂疑难疾病思维,提高临

床综合能力。

定期接受进修医生 20-30 名,按

要求严格落实培训计划。

已落实。

7、举办培训班、成立学会 ①举办第四届经典中医治疗急危

重复杂疾病高级研究班;

成立学会批

文已下发,由

第69页

65

①加强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合

作,申报并开展省级/国家级继

续教育项目,举办经典中医治

疗急危重复杂疾病高级研究

班;

②筹备成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经典传承创新中医学术专业委

员会

③接受各学会邀请,积极参加

各学术交流培训班。

②成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典传

承创新中医学术专业委员会;

③积极参加各学会举办的培训

班。

于疫情原因,

研究班延期。

8、牵头制定指南、规范 继续跟进《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指

南》全国公示后实施推进进度,推

进全国中医经典病房标准化建

设。

已落实。

二、专科临床能力

(一)临床技术水平

1. 中医药辨治急危重症复杂疑难病效果突出,特色显著

科室以中医药为主导救治急危重症、兼顾复杂疑难病,医护人员均经过重症

医学及现代医学抢救技术培训,具备丰富的中西医救治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综

合能力和经验,熟练掌握多种中医特色疗法,综合诊疗水平及临床疗效居国内领

先地位。

科室在辨治各种危重急症,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

肺病疗效明确,针对主攻病种和优势病种,着重开展中医特色疗法 10 余项。目

前科室已经制定富有中医特色的肺胀病、肺热病及心衰病的护理常规,护理常规

中每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都附有流程,并有明确的适应症。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

第70页

66

规使用率 100%;辨证施护准确率≥90%,应用效果评价率≥50%,专科开展的特

色护理技术项目十余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实施比例 100%,辨证施护率达 100%。

2. 掌握专科领域前沿技术资讯

专科贯彻医院“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的目标,着重开展

中医药主导救治急危重症、兼顾复杂疑难病;围绕社区获得性肺炎、心衰、慢性

阻塞性肺病三大主攻病种为主要突破方向,回顾梳理中医经典理论与实践结合的

临证规律,结合国内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同时紧密跟踪三大主攻病种

的现代医学前沿,熟悉前沿技术资讯,内化到科室实践,不断提升中西医诊治能

力。(详见附件:三大主攻病种综述)

3. 开展新技术

专科近 3 年围绕专科诊疗难点,开展的中医特色疗法如“火龙灸”“铜砭刮

痧”“耳穴综合疗法”“穴位贴敷”等,疗效显著,其中“火龙灸”已推广至全

院;在此基础上,申请到 2 项院内课题,目前仍在临床研究观察。

2019—2021 开展新技术情况

年度 火龙灸 铜砭刮痧 耳穴综合疗法 穴位贴敷

2019 年 229 例次 144440 部位 4943 例次 59732 穴

2020 年 258 例次 21787 部位 6933 例次 22320 穴

2021 年 135 例次 31191 部位 6617 例次 36281 穴

(二)急危重疑难病诊疗能力(近 2019-2021 的 3 年数据)

1. 收治《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

置标准(综合医院)》中相关疑难危重症及例数

主攻病种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肺部感染 342(24.76%) 293(24.58%) 155(12.23%)

第71页

67

中医经典科的全科医学特征十分明显,科室收治病种较多(达 72 种)、病

情分散、合并症多(各个系统危重症皆有涉及,故不限于三大主攻病种),收治

病人普遍病情较重,虽然三大主攻病种所占比例并不高,但多学科的急危重症收

治明显,故自科室对 2021 年收治前十位的危重症情况也进行了统计,收治见下

表:

2021 年收治肺炎患者 155 人,其中疑难危重 103 人;心衰患者 138 人,疑

难危重 138 人;COPD 患者 62 人,其中疑难危重 62 人。(须要说明的是,专科

收治以急危重症、复杂疑难病合并病症为多,相当部分病人为多个危重急症合并

多发兼见。)

整体来看,总共人数 1267 人次,出院人数中疑难危重患者 996 人,其中危

重症 436 人,占 34.41%,疑难病 560 人,占 44.20%。2021 年我科收治前 10 位

疾病为:肺炎 155 例,心力衰竭 138 例,脑梗死 82,COPD 62 例,慢性胃炎 59,

腰椎间盘突出 47,高血压 40,冠心病 39,2 型糖尿病 38,颈椎病 37。(2021 年

5 月底至 2021 年 7 月初科室改造为内九发热过度病房,一共 238 人,其中病重

占 178 人,占总人数 75.1%),对科室收治主攻病种产生一定影响。

心力衰竭 93(6.73%) 147(12.33%) 138(10.89%)

慢性阻塞性肺病 123(8.91%) 83(6.96%) 62(4.89%)

收治病种 例数 收治病种 例数

肺炎 155 COPD 62

脑梗死 82 慢性胃炎 59

心力衰竭 138 腰椎间盘突出 47

颈椎病 37 高血压 40

2 型糖尿病 38 冠心病 39

疑难危急重症占比 78.61%

第72页

68

2. 专科急危重疑难病例收治或三四级手术比例

专科积极收治急危重病例(D 型),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导,践

行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并重的诊治模式,进行急危重病例(D 型)的救治,

在省内外中医经典科同行中具有差异化优势。

3. 专科 DRGs 与 CMI 值(病例组合指数)情况

专科在积极收治疑难危重病例的同时,关注 DRGs 与 CMI 值(病例组合指

数),并对科室常见病种进行专科 DRGs 与 CMI 值(病例组合指数)进行总结

梳理,在省内外中医经典科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2019 年科室 DRGs 组数 134 组,平均 CMI 值 1.3191,CMI 总值 1862.586;

2020 年科室 DRGs 组数 134 组,平均 CMI 值 1.1731,CMI 总值 1449.919;2021

年科室 DRGs 组数 144 组,平均 CMI 值 1.2034,CMI 总值 1556.445。

2019-2021 年统计如下

年度 DRGs组数 平均 CMI 值 CMI 总值

2019 134 1.3191 1862.586

2020 123 1.1731 1449.919

主攻病种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肺部感染 342(24.76%) 293(24.58%) 155(12.23%)

心力衰竭 93(6.73%) 147(12.33%) 138(10.89%)

慢性阻塞性肺病 123(8.91%) 83(6.96%) 62(4.89%)

收治病人危急疑难占比 888(64.35%) 813(68.20%) 996(78.61%)

主攻病种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肺部感染 342(24.76%) 293(24.58%) 155(12.23%)

心力衰竭 93(6.73%) 147(12.33%) 138(10.89%)

慢性阻塞性肺病 123(8.91%) 83(6.96%) 62(4.89%)

收治病人危急疑难占比 888(64.35%) 813(68.20%) 996(78.61%)

第73页

69

2021 145 1.2034 1556.445

专科收治总数每年都在增长,虽 2021 年受疫情影响,经过全科的努力,收

治病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DRGs 组数和 CMI 值较有所提升。

4. 优势病种建设

(1)同行内有较高专病影响力

专科重视优势病种建设,积极参与优势病种专项,已形成了三个优势病种--

肺炎、COPD、心力衰竭。专科中医治疗全程优势病种:肺炎;阶段与环节优势

病种: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

科室的三大主攻病种中尤其是肺炎,在省内外中西医同行具有差异化优势的

病种。每个病种均有相应的中医特色疗法及适宜技术,在省内外中西医同行中具

备差异化优势。科室为国家中管局中医经典病房建设单位,针对主攻病种的研究

正在开展,目前科室承担的广东省中医院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中医药辨证方

案治疗肺部感染的循证评价及机制研究”处于招募病例阶段,并同时承担广东省

中医药局课题“柴胡解毒汤治疗少阳阳明合病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感

染的临床研究”的基础研究,已形成了肺炎、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诊

疗方案。科内形成中医特色疗法“火龙灸”、“砭石”、“刮痧”的治疗方案,

已在院内推广,并通过合作单位及来各进修医院兄弟科室进行推广、辐射。

基于目前科室病种的复杂性与广泛性,目前在原三大主攻病种的基础上针对

科室收治例数排名靠前的冠心病、颈椎病以及中医治疗特色明显的传染类疾病登

革热等进行与病种优势环节划分,通过临床探索以及设立临床研究进一步推行制

定及完善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以最终实现在省内外中西医同行中实现差异化优

势。

(2)受疫情及病区改造双重影响,优势病种诊疗量下降整体可控

专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导,密切跟踪现代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形

成了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并重诊治模式。专科在省内外中西医同行中始终

保持中医主导治疗,在肺炎方面能明显减少抗生素使用,在心衰及慢性阻塞性肺

病方面能实现整体调节,改善预后,缩短住院天数,延缓再次发病。

专科在省内外中西医同行具有差异化优势的病种

第74页

70

病种 年份 治疗方式 例数 占比 优势 备注

肺炎

2019 中医药 317 92.83% 明显减少抗生素使用

2020 中医药 274 93.68% 明显减少抗生素使用

2021 中医药 155 92.65% 明显减少抗生素使用

心衰 2019 中医药主导 87 93.68% 整体调节,改善预后

2020 中医药主导 138 93.89% 整体调节,改善预后

2021 中医药主导 138 93.87% 整体调节,改善预后

慢性阻

塞性肺

2019 中医药 114 92.75% 整体调节,改善预后

2020 中医药 78 93.80% 整体调节,改善预后

2021 中医药 62 94.78% 整体调节,改善预后

专科积极参与优势病种突破专项,形成差异化优势,积极参与优势病种突破

专项,形成差异化优势,在省内外同行内具有较高的专病影响力,但受近年新冠

疫情影响,以及 2021 年 5 月底至 7 月初我科进行病区改造为内九科,导致主攻

病种整体数据下降,目前心衰病种收治人数与 2020 年持平,肺炎及慢性阻塞性

肺病收治例次均有所下降。

(三)亚专科设置

专科目前已成立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衰竭、肺部感染 3 个合理的亚专科

方向,每个亚专科设立组长一名,小组成员大部分为高年资主治医师,人才梯队

合理,已在该领域的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名医经验应用方面形成

系统化的诊疗体系,形成了相关病种的诊疗规范,开展文献研究、临床观察及各

项论证,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完善、推广应用作大量

基础工作。

各亚专科在临床医疗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开展各种形式线上线下

服务,如健康教育、义诊、讲课、健康大讲堂等等多种服务形式,较为圆满解决

病人的实际问题,深得患者信任。亚专科分组如下:

亚专科 组长 组成成员

心力衰竭 陈党红(副主任) 温珊(主治)、邓贤斌(主治)

肺部感染 黄臻(副主任) 张锦祥(主治)、罗士针(主治)、

第75页

71

黄遂和(医师)

慢性阻塞性肺病 孙良生(副主任) 曾祥珲(主治)、黄洁春(主治)

(四)专科诊治水平与效率

1. 亚专科病种收治比例

优势病种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肺部感染 342(24.76%) 293(24.7%) 155(12.23%)

心力衰竭 93(6.73%) 147(12%) 138(10.89%)

慢性阻塞性肺病 123(8.91%) 83(7%) 62(4.89%)

专科于 2019 年成为院内重点专科,按照要求进行亚专科规划与建设。亚专

科病种收治收治病人数每年有波动,与收治病种较多、疾病复杂,有明显关系。

下一步拟从优化主攻病种的诊疗方案,发挥中医外治特色优势等提高收治比例。

另外,专科收治病种较多、疾病病种分散,优势病种不仅限于 3 个亚专科;

科室对前十位的收治病种进行了统计,拟从优化主攻病种的诊疗方案、扩大优势

病种范围,发挥中医外治特色优势等提高收治比例。

3. 专科主攻病种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病种及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肺部感染 平均住院天数(天) 11.67 14.74 8.79

13149 18498 29451 16207

心力衰竭 平均住院天数(天) 12 10.6 12.8

15081 18244 15212 21529

慢阻肺 平均住院天数(天) 12.24 13.4 9.75

14622 14576 27526 18034

第76页

72

由于科室收治病种较多,且符合收治的主攻病种患者大多为高年久病,体质

较差,基础病多,反映在平均住院天数波动较大、平均费用高,其中一部分病人

从 ICU 转入,对于费用以及住院天数影响也比较大。下一步拟从优化主攻病种

的诊疗方案,发挥中医外治特色优势等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3. 专科平均住院费

见上。

4. 专科门诊量

科室门诊目前涵盖中医经典门诊、健康调理门诊、疑难病门诊等,近三年来

门诊量基本持平,2021 年门诊量较之前有所增长,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门诊肺

炎、COPD、发热等患者减少,是影响门诊量的一个较大因素。

(五)多学科协作(MDT)

专科自 2018 年 5 月参与医院设立中医主导的疑难杂病门诊开始,定期参加

急危重症、复杂疑难病病种多学科协作诊疗,开展疑难病中医多学科、多流派、

多疗法相结合的一体化诊疗,为疑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的中医诊疗服务。建立疑

难病中医多学科协作诊疗诊疗模式,汇集中医多学科、多流派、多疗法的专家,

打破学科、流派、疗法之间的界线,通过讨论总结出合理的和最佳的诊断治疗决

策,显著提高了就诊体验和疗效。

2021 年 10 月专科派骨干参与组建中医经典科围手术期会诊小组,开展的术

科围手术期多学科协作会诊,打造移动式的中医经典队伍。目前会诊人数达 770

人,会诊人次超 2130 次 会诊科室有 20 余个,涉及多个专科、术科围手术期难

治问题,以六经辨证的角度探索围手术期优势病种与现代医学难点问题为切入点,

进行针药结合(经方联合针灸)治疗,有效减少重大手术创伤和后遗症发生,逐

渐形成简单有效、易于推广的围手术期中医临床诊疗规范。目前已明确中医经典

专科门诊量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人次 11447 11856 11467 12733

第77页

73

优势病种为甲状腺术后、胃肠道术后胃肠功障碍、脑出血术后,已形成书面的临

床指引,拟进一步进行临床数据收集,撰写论文及拟行相关科研课题研究。

(以下为本版块相关附件)

第78页

74

附件 1: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 (2016 年版)

第79页

75

第80页

76

第81页

77

第82页

78

第83页

79

第84页

80

第85页

81

第86页

82

附件 2:《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综合医院)

第87页

83

第88页

84

第89页

85

第90页

86

第91页

87

第92页

88

第93页

89

第94页

90

附件 3:主攻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经典病房治疗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经典科 2021-11-05)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ZY/T001.1~94)。

(1)有明确的感冒或有呼吸道感染病史,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

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性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

病毒性感染为主。

(4)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5)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6)胸部 X 线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2.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

肺炎诊断和治疗 指南(2016 版)》。

2.1 社区发病;

2.2 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

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可闻及湿性啰音;④外周白细胞计

数(WBC)>10×109/L 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⑤胸部影像学检

查显示新出现的斑片状浸润影、叶或段实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

伴胸腔积液。

以上 1~4 项中任何 1 项加第 5 项,并排除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

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疾

病后,可确立临床诊断。

第95页

91

(二)证候诊断

以下辨证分型是我们通过总结临床上百例病案得出的常见证型,尚不能代

表临床所有证型,目前我们还在反复实践验证,希望能总结出一套纯中医治疗肺

部感染的诊疗方案。

1.太阳病

(1)太阳伤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身疼,无汗,或喘,舌苔薄白,脉

浮紧。

(2)太阳中风:头痛发热,咳嗽,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缓。

(3)外寒内饮:受寒而发,发热,恶寒,咳嗽或兼喘,夜间明显,平卧加

重,痰多色白质稀,舌苔薄白,脉细浮。

2.少阳受邪:恶寒发热,恶心欲呕,胸口满闷,口苦,口干,纳差,舌苔薄

白,脉细弦。

3.太阳少阳合病:发热,微恶寒,咳嗽,头痛或周身酸痛,恶心欲呕,胸口

满闷,口苦,口干,纳差,舌苔薄白,脉浮弦。

4.邪陷阳明:发热,热势较高,咳嗽,痰色黄质粘,脸红,肌肤灼热,汗多,

口舌干燥,渴甚喜冷饮,脉洪大有力。

5.少阳阳明合病:恶寒,发热,咳嗽,胸胁苦满,时时欲呕,郁郁微烦,大

便不解,舌苔薄黄,脉弦数有力。

6.太阴病:发热,低热为主,下午多见,咳嗽,形寒畏冷,腹胀,纳差,大

便溏薄,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无力。

7.少阴病:发热,咳嗽,形寒畏冷,嗜睡,四末不温,纳差,大便溏薄或结,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8.太少两感: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嗜睡,四末发凉,纳差,大便

结,舌淡苔白,脉沉微。

9.太阳少阳太阴合病:发热,恶寒,口干口苦,痰多,头痛,周身酸痛,四

末偏温,纳差,大便结,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10.少阳阳明厥阴合病:发热,轻微恶寒,少气,欲吐,口干口苦,有痰,

四末偏温,纳差,大便结,小便频,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无力。

第96页

92

11.少阴太阴阳明合病:神疲乏力,咳嗽无力,痰多,口干,大便烂,小便

频,舌暗红苔黄腻,左脉弱,右脉滑。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太阳病

(1)太阳伤寒

治法:发汗解表。

方药:麻黄汤加减。

具体用药:麻黄 30 桂枝 30 北杏 15 炙甘草 15 克

煎服法:煎取汁 300ml,分三次服,每次 100ml,得畅汗则减后服。热退则

停服,配合食用热稀粥。

(2)太阳中风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加减。

具体用药:桂枝 45 赤芍 45 生姜 45 大枣 30 炙甘草 45 克

煎服法:煎取汁 300ml,分三次服,每次 100ml,配合食用热稀粥,汗减热

退则减后服。

(3)外寒内饮

治法:散寒蠲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具体用药:麻黄 30 桂枝 45 赤芍 45 干姜 45 细辛 45 生半夏 65 五

味子 35 熟附子 30 红参 30(另) 生山萸肉 30 炙甘草 45

煎服法:煎取汁 300ml,分三次服,每次 100ml,得畅汗热退则减麻黄量续

服。

2.少阳受邪

治法:和解少阳。

第97页

93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具体用药:柴胡 60 生半夏 30 黄芩 45 生晒参 45 生姜 45 大枣 30

炙甘草 45

煎服法:煎取汁 300ml,日分三次服,每次 100ml。

3.太阳少阳合病

治法:散寒解表,和解少阳。

方药:柴胡桂枝汤加减。

具体用药:柴胡 30 桂枝 20 赤芍 20 生半夏 15 黄芩 15 生晒参 20

生姜 30 大枣 30 炙甘草 30

煎服法:煎取汁 300ml,日分三次服,每次 100ml。

4.邪陷阳明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白虎汤加减。

具体用药: 生石膏 90(打碎先煎) 知母 60 白茅根 60 大枣 45

炙甘草 30

煎服法:煎取汁 450ml,放凉后日分三次服,每次 150ml。

5.少阳阳明合病

治法: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具体用药:柴胡 60 生半夏 30 黄芩 45 生晒参 45 生姜 45 大枣 30

炙甘草 45 枳实 30 酒大黄 30(后下)

煎服法:煎取汁 300ml,日分三次服,每次 100ml,便通热退则止后服。

6.太阴病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具体用药:炮天雄 30 桂枝 30 红参 30(另)白术 45 干姜 45 炙甘草

45 乌梅 30

第98页

94

煎服法:煎取汁 300ml,日分三次服,每次 100ml。

7.少阴病

治法: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方药:轻症予四逆汤加减,重症予破格救心汤加减。

具体用药:炮天雄 60 红参 30(另) 干姜 60 炙甘草 60 生山萸肉 90

生龙骨 30(先) 生牡蛎 30(先) 磁石 30(先)

煎服法:煎取汁 300ml,日分三次服,每次 100ml。严重者每 2h 服 50ml,不

间断,1-2 剂/日。

8.太少两感

治法:温肾散寒解表。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具体用药:麻黄 30 炮天雄 30 细辛 30 炙甘草 30

煎服法:煎取汁 300ml,日分三次服,每次 100ml。得微微汗出则减后服。

9.太阳少阳太阴合病

治疗:解表清热,兼化水饮

方药:百痛壮热方

具体用药:石膏 48 淡豆豉 48 柴胡 24 白芍 24 知母 24 栀子 24 黄芩 18 杏

仁 18 升麻 18 大青叶 18

10. 少阳阳明厥阴合病:

治疗:清热生津,兼化痰饮

方药:竹叶石膏汤

具体用药:竹叶 12 石膏 100 生晒参 12 48 半夏 24 炙甘草 12 粳米 24

11. 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治疗:温肾益气,清化痰浊

方药:阴旦四逆汤

第99页

95

具体用药:熟附子 12 干姜 12 炙甘草 12 人参 12 黄芩 18 白芍 12 厚朴 24

杏仁 18 半夏 24 枳壳 12

(二)中成药治疗

益气扶正类:参芪扶正针、黄芪针、参附针、参麦针、生脉针。

清热化痰类:痰热清针、清开灵针。

(三)中医外治法

赵氏雷火灸:

(1)适应人群:一般体质虚弱,肺脾肾三脏虚衰,痰湿中阻,中气推动无力。

表现在外是怕冷,恶风,汗出或无汗,咳吐清稀痰涎,或流清涕,量多质稀,小便清

长,大便溏薄。

(2)治疗原则:益气扶正,行气化痰。

(3)灸疗部位:灸治大椎、肺俞,膀胱经两侧,一方面温肺散寒,增加排痰以

祛邪;一方面温灸气海、关元扶正以提高抗病能力。

(4)操作方法:摆阵灸:用两孔式温灸盒,顺膻中、天突,背俞穴,神阙、

气海、关元纵行摆放,覆盖穴区,每个灸盒使用两支灸,点燃后火头向下装入灸

孔中,用大头针固定高度,灸条距皮肤高度 2.5-5cm。

(5)体位: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俯卧位,随病情和患者舒适的姿势选穴

摆阵。

(6)治疗结束,擦干患者皮肤穴区渗出汗液,着衣保暖,避风防寒。

(四)加用抗生素的指征

纯中医治疗 72h 仍疗效不佳,并出现内环境紊乱及脏器功能损害迹象,病情

逐步进展者,根据临床情况及抗感染相关指南选用抗生素。严重、进展迅速的病

人必要时及时转入 ICU 进一步监护治疗。

(五)护理

1.预防肺部感染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如平时注意保暖,积极预防感冒,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

2.患者后注意休息,饮食清淡,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加强防护。

第100页

96

3.脾胃虚弱中气受损的患者:表现为发热已退,偶有咳嗽,疲倦,胃纳欠佳,

大便糖稀或结,舌淡苔白,脉细缓。轻症予陈夏六君汤,重症予附子理中汤汤加

减。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及 X 线等检查恢复正常。

好转: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有所改善,X 线检查肺部病灶尚未完全吸

收。

未愈:病情未见好转。

(二)评价方法

咳嗽症状计分: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前 24 小时的咳嗽症状,对照计分表进

行判断及记录:总分值=日间计分+夜间计分。

分值 日间咳嗽症状积分 夜间咳嗽症状积分

0 无咳嗽 无咳嗽

1 1~2 次短暂咳嗽 仅在清晨或将要入睡时咳嗽

2 2 次以上短暂咳嗽 因咳嗽导致惊醒 1 次或早醒

3 频繁咳嗽,但不影响日常活动 因咳嗽导致夜间频繁惊醒

4 频繁咳嗽,影响日常活动 夜间大部分时间咳嗽

5 频繁咳嗽,不能进行日常活动 严重咳嗽不能入睡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书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