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也是沈家亲友聚会之日。在嘉兴的有沈如镜和吴文华夫妇、郁美华
和倪志云夫妇。沈铨和女儿徐婷也从深圳赶来。
上海沈锺和儿子沈洁,胡增荦和儿子音赐,胡增奇和夫人黄月英等当日赶
来。平时难得见面的三代人在此宝地欢聚一堂,欣喜空前。
与沈铨、老吴夫妇、郁美华合影
与胡增荦父子、胡增奇夫妇合影
41
这一天也是沈家亲友聚会之日。在嘉兴的有沈如镜和吴文华夫妇、郁美华
和倪志云夫妇。沈铨和女儿徐婷也从深圳赶来。
上海沈锺和儿子沈洁,胡增荦和儿子音赐,胡增奇和夫人黄月英等当日赶
来。平时难得见面的三代人在此宝地欢聚一堂,欣喜空前。
与沈铨、老吴夫妇、郁美华合影
与胡增荦父子、胡增奇夫妇合影
41
93岁的钱老由他的两届研究生陪同,当日返回苏州。由于他要去烟雨楼旧
地重游,很容易错过与他合影的机会。仅沈铨和女儿有此殊荣。
钱老的《沈曾植集校注》,是他送给故居开放的大礼。
下午的学术讨论会入场时,每人获得一套《校注》和博物馆制作的《沈曾
植遗墨选》,人人均感如获至宝。
沈铨母女与钱仲联合影
《沈曾植遗墨选》 《沈曾植集校注》(作者:钱仲联)
42
中华书局总编和副总,带着他们为这次活动赶制的《沈曾植集校注》 前来
参加活动。
15年后的今天,我要说一件让我铭感至深终生难忘的事:
在乙孙逝世后,我接到中华书局顾欣先生的电话,他除了慰问之外,还表
示只要有关于寐叟的著作,“中华”保证为之出版。我的谢忱无法用语言表达。
中华书局“言必信,行必果”。2007 年许全胜博士撰 《沈曾植年谱长编》
已由中华书局出版,此著作十几年来已成为研究寐叟的经典。它一直是我最离
不开的参考书,我满心的褒奖,但因文字底蕴不足,难于表达清楚。今日重读
该书的“卞序”,文章表达了我欲表而不能的欣赏和赞誉。
谨此重发,与读者分享 (请见下页)。
“卞序”中所述:“闻君伉俪方将簒辑 《海日楼全集》 ……。” 近年来已陆
续出版。在当今出版界必为效益出书的大环境中,中华书局坚持初心,出淤泥
而不染,许君伉俪执着治学,不计名利,才有弘扬寐叟学问的契机。有此结
果,实在让人敬佩和感谢!
故居开放已近18年,嘉兴市文物保护所除了管理维修之外,对展厅也不时
予以充实调整,使之更臻丰富完美。谢谢各方对寐翁的厚爱!
与中华书局总编和副总编合影
43
后 记
我写得很困难,因为文笔差。但我坚持了,因为太珍惜这一切。我本希望
寐叟的孙辈能有人写一些家史,但宜、培、乙均已驾鹤西去20年左右。这一任
务便历史地落在我这外姓、外行、年迈老妇的身上。我对沈家祖上一点一滴地
了解始于1990年代。东听听,西看看,日积月累,但仍很浅薄。然而上苍既赐
我以长寿,以尚属清晰的头脑,我就不应辜负这一幸运,应抓紧时间做点实事。
所以我坚持把我想到的写出来。故居的修复和开放是嘉兴市文化系统、学
术界和嘉兴人对寐叟学问和人品赞誉的里程碑。
《沈曾植集校注》 和 《沈曾植遗墨选》 是这个里程碑的记录。修旧如旧的
工程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远比我们想像得多的多。沈家后代要永远铭记
在心!
近年来,继许全胜教授的 《长编》 之后,嘉兴博物馆出版了 《函绵尺素》
和 《海日流光》,编者神奇地把寐叟信手拈来的信纸信封,用其背面写诗作词
的草稿,编辑成册,艺术地再现寐翁的雅作。这里应该感激慈护公和善文夫人
对作品保存并捐赠之举。
《沈曾植年谱长编》许全胜撰 《长编》第1页“卞序”
44
继钱仲联老先生之后,许全胜、柳岳梅博士伉俪不畏艰险,不计名利勇攀
海日楼。撰辑的 《沈曾植全集》 —— 《题跋五种》《史地辑考》 和 《书信集》,
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将近一个世纪的心愿实现了。这里不仅要告慰寐翁,也同
样要告慰慈护公。
现在可以说是弘扬寐叟学问的盛世!
感谢慈护公和善文夫人当初无偿捐赠的义举,感谢各受赠单位的精心保
管,感谢各有关出版部门的支持和辛勤工作。
感谢嘉兴市的巨大付出!
《函绵尺素》与《海日流光》
《沈曾植书信集》
45
七律·访寐叟故居
黄伟刚
吴越形胜第一流,百年魁聚入斗牛。
联东自保方伯计,革鼎前朝尚书忧。
挥笔沪申寐叟贵,扬名海外大儒求。
故国重启思贤圣,溢彩流光海日楼。
46
寐叟的海日楼
黄伟刚
寐叟与上海的渊源颇深。寐叟祖籍嘉兴,1850年生于北京,每次回嘉兴老
家访亲扫墓,都是在上海码头口岸换船再到嘉兴,也时常在沪探亲访友。
1901年应盛宣怀之邀担任上海南洋公学总理 (校长)。1911年辛亥革命之
后,更与家人一起隐居于沪上“海日楼”,直至1922年11月21日归道山,近十
二年。
海日楼
寐叟在上海的住所取名为“海日楼”,可能是取自陆游诗:“气定神自凝,
海日何曈曈。” 也有可能是方干的:“东轩海日已先照”,毕竟嘉兴老家还有一
个东轩:“时姚家埭新居有轩驾浮阁、鼌釆楼、东轩”(见 《沈曾植年谱长编》
347页,许全胜,2007)。不过也可能暗合在上海的日子,只是侨居暂住,企望
他日能东山再起。(注:海日楼也有“王湾说”;东轩“陶渊明说”等)。
寐叟的“海日楼”到底在哪里?从下列地址依时间顺序可以发现,寐叟在
上海居住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1) 1911年 7月7日 上海戈登路 (今江宁路) 33号;9月下旬移居大马路红
庙巷对巷朝东三层楼;
2) 1912年 8月 移居上海麦根路11号 (石门二路);
3) 1914年 12月 移居上海麦根路44号 (次年王国维首次敬见寐叟);
4) 1918年 11月 移居上海威海卫路211号 (“井谷山房”);
5) 1919年 7月 移居上海新闸路30号“新闸路辛家花园西坐南朝北宅内”。
按寐叟语,能真称得上是“海日楼”的就是在麦根路和新闸路的住所 (下
页图标注红星的位置),威海卫路的“新居如在壑谷之中,坐井观天。不得复
称海日楼矣。”(《长编》471页)
寐叟1910年8月辞官回到故里嘉兴,来上海并不常住。到1911年5月与幼
弟子林在上海避暑,居新闸路33号 (下页图标注绿星的位置),当时五弟子封
也辞官来沪,亦同居。寐叟家眷仍在嘉兴,不过与夫人的通信中谈到计划侨居
上海:“来此有两办法,一即住此间东边两间,将门关断;一租辛园房一所。”
(《长编》357页)
47
辛园, 当年新闸路上的辛家花园 (现已不存)。清末名士辛仲卿所建,破
产后归清末首富盛宣怀。康有为 (1858~1927) 1914~1921 在上海借居于此地
(花园南部) 七年,大兴土木,楼院馆阁,成为海上一景。花园北部后建成清
凉禅寺,香火鼎盛时,与静安玉佛寺相齐名。1919 年 11 月“帝师”梁鼎芬去
世,寐叟亲自在清凉寺主持公祭。
辛家花园位置图示
辛园旧照
48
不过,寐叟与夫人商议的移居“辛园”
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四个月后即 1911
年 10 月就发生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革命
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各地有各自的革命军
相继占领各级政府衙门。
同月,寐叟还惊心动魄在嘉兴祖茔附近
的山洞里度过几天以避兵乱。可能是这个
原因,使得他下决心将全家移到了上海公
共租界,这样的话就需要更大的住所,所
以直到第二年夏才有了满意的住所,真正
的海日楼:“七月,公移居麦根路11号,同
人唱和甚众。”(《长编》370页), 那年是1912年8月。
现在上海已经没有麦根路这条路了。据旧上海史料,麦根路是一条从新闸
路开始沿苏州河弯弯曲曲到戈登路的路 (现江宁路)。
根据张爱玲出生在麦根路313号 (今康定东路),可以推算寐叟的海日楼应
该在麦根路近新闸路口,也就是现在的石门二路口 (如上图所示)。而下面这
张老照片也正是麦根路新闸路口,新式里弄,有轨电车,硕大的白墙黑字“永
泰官酱”。不知寐叟当年寓居在此是否已有这家官酱?
海日楼位置图示
麦根路新闸路口旧照
49
寐叟的府邸建筑样式已经
无法考证,百年的变迁,特别
是近些年彻头彻尾的推倒重建,
这段的麦根路已是广场商城,
高楼林立,更无百年旧居幸存。
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幢月
租三十两的住所应该和张爱玲
(1920~1995) 出生的那栋建筑
差不多吧,当年这也是李鸿章
送给出嫁女儿的嫁妆。
海日楼里的人和事
在寐叟侨居上海十二年,
正是神州激荡,翻云覆雨,各
路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纷至
登场。
海日楼里多的是前朝遗老、同年好友,常以结社缱绻排忧。经常聚会的有
樊增祥、吴庆坻、瞿鸿禨、王仁东、沈瑜庆等前清官员 (1913年海日楼聚会超
社第七集会,《长编》 382页)。也有与寐叟志同道合“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像陈三立、梁鼎芬、陈衍、郑孝胥、缪荃孙、康有为等达贤名人,客居沪上以
待时机。
寐叟作为上海保皇复辟的领军人物之一,于1917年与住在附近辛园的康有
为秘密北上,是为“丁巳五月复辟”。王国维在寐叟北上前二日,到海日楼拜
访,“今晨往海日楼,主人言此次黄楼北行,宗旨本甚坚定。” 又十一日访寐
叟,“其家人云已于初八日赴苏”,“询其何时返沪,则云尚有耽搁”。(《长编》
450页)
从寐叟年谱《长编》中可以看出,海日楼的访客中,王国维来访的频率无
疑可称第一。王国维 (1877~1927),字静安,为近代著名学者,嘉兴海宁人。
自1915年从日本归来,经罗振玉介绍首次与寐叟相见,就被寐叟博广的学问、
精妙的见识所吸引,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索性落户于离麦根路海日楼很近的北
京路上,成了海日楼的常客。
张爱玲故居麦根路313号 (今康定东路)
50
在与寐叟交往七年中,王国维完成 《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1916年 12
月)、《声韵续考》(1918 年 12 月)。这两本书为王国维奠定了学术上的成就,
但他却坦言,书中论点大多是从和寐叟平日里的交谈中受到了启发。他对寐叟
的尊崇可以从他为寐叟七十贺寿撰的 《海日楼歌》 和 《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看出:
“海日高楼俯晴空,若华夜半光熊熊。…… 儒林丈人诗派宗,小鸣大鸣随
扣钟。…… 工歌南山笙邱崇,翁年会与海日同。诗家包丘伯。道家浮丘公,列
仙名在儒林中。”(摘《海日楼歌》)
“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窃于其间得开创者三人焉:曰昆山顾先生,
曰休宁戴先生,曰嘉定钱先生,……今者,时势又剧变矣,学术亦必变,盖不
待言,……顾莫不推嘉兴沈先生,以为亭林、东原、竹汀者俦也。”(摘《沈乙
庵先生七十寿序》)
当然,王国维也是同辈翘楚,寐叟对其也是惺惺相惜,邀他一起参与编修
自己主持的《浙江通志》。
寐叟的七十寿日是在1919年的阴历二月二十九,而就在此月初,上海发生
流行性感冒,寐叟全家上下十七口除二老外全部感染,儿子儿媳相继引发肺
炎,儿媳竟病亡。该年 (1919) 正是西班牙大流感的高峰期,寐叟全家当时又
刚搬到威海卫路的新居,“新居如在壑谷之中,名之曰井谷”,井谷遇厄,寐叟
欲重振海日楼,于是当年夏天再次搬家到新闸路 30 号,这也是他最后的海
日楼。
1922年 11月 21日凌晨 3点,寐叟在新闸路海日楼住所病逝。20日午后所
书楹联两幅遂为绝笔。
石室竹卷长三尺;山阴草迹编千文
岑碣熊铭入甄选;金沙繍段助裁纰
51
沈曾植行书七言联
52
沈子承公和他的后代
孙昌淑
沈曾棨 (字子承,号戟廷) 是宗涵公和韩太夫人的长子,曾植的长兄,生
于1842年。他有两个胞妹,惜均早亡。四弟子培 (曾植) 小他八岁,五弟子封
(曾桐) 小他十一岁,六弟子林 (曾樾) 小他十三岁。宗涵公英年早逝之时,
子承年仅十六,然身为长子,他必须为母分忧。严父生前对长子有所培养教
育,所以子承公堪为四弟的启蒙老师、行事的榜样,同时他又是母亲支撑家庭
的助手。
子承的夫人丁氏,系武进道光戊戌进士、翰林院侍讲学士、贵州学政丁嘉
保公之女。丁氏生二女,妾姚氏生一女。子承公膝下无子。
子承公虽然无缘走科举之路,却也颇有建树,获职户部候补主事,钦加五
品衔,后来官至两淮运判。但这个历程并非顺畅。
叔父连州公 (沈宗济) 于1862年宦游广东。1877年子培赴广州省叔父时,
年处“而立”与“不惑”之间的子承正在连州署中,从叔父研读经史并候职。
兄弟二人多经叔父指点,受益良多。
连州公膝下无子女,禀性温和,诸侄幼时均惧父而亲叔。子承之幼弟子林
嗣叔父为子,亦有建树。
子承公在两淮运判任内时,居住南京或扬州,时时牵挂老母。每逢母亲生
日,他总会亲临操办祝寿,宴请亲朋,极尽孝心。在太夫人疾病缠身乃至病重
期间,他安排干练心细的次女“蘭”,侍奉祖母的起居、用药、陪伴等事宜,
替他尽孝,直至 1897 年太夫人仙逝。当太夫人灵柩抵沪码头时,子承立即登
舟,抚棺哀恸。至嘉兴,女辈诸人登岸进屋,他与四弟夜宿舟中,陪母亲度过
最后一程。此时他已年近花甲。
子培公外任期间,以子承大兄家为家,逢年遇节,便回南京或扬州过节或
度岁。遗憾的是,太夫人仙逝后仅五年,长子子承公也于1903年病逝扬州,年
仅六十二岁。
根据十三姑为沈家留下的家史遗稿,和谢武蕴如早年的笔记,都记载着子
承公身后,遗属皆由寐叟扶养。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笔者与沈家后代,
姓沈的和不姓沈的,一直在为一份尽可能完整的家系表而努力,子承公一支从
一无所知,到现在终于几近完美。谨借此文予以记述,以慰子承公在天之灵!
53
一、长女,名不详 (以下按寐叟在家书中的称谓,
为“大小姐”),于 1893 年适桐乡蔡寿臻之子蔡宝屿
(怀白)。
据童沈惠华 (子林公之十三女,以下称十三姑)
所留沈氏家史遗稿记载,大小姐有一子名丽生。《长
编》 255 页,寐叟致夫人函中提及:托人给大小姐带
衣包,并托友人为怀白谋职而在周方伯处说情,那时
大小姐一家在京城,1901年。《长编》320页有寐叟赴
日考察期间与夫人函,曰:“蔡怀白病,此间有人能治
者,其名曰精神病,顾谁人携之来东乎?” 笔者带着
这一问题,再次求教桐乡章站长,经查阅 《蔡以观自订年谱》 有这样的记录:
“1907年,怀白伯携眷回南……。1910年十二月初四……,旋得南信,怀白伯
殁于苏。”
大小姐结婚十七年,即不幸孀居,那时她只有三十五岁左右。
所幸,大小姐有四叔父母为之遮风挡雨,使之有家可归。根据二小姐沈蘭
之女武蕴如遗文叙述,在 1924 年,蕴如结婚前,“大姨”一直照顾她和五姨
(子承公之幼女沈芙) 的生活和学习。蕴如出嫁后,大小姐更是李夫人身边不
可或缺的陪伴。
今晨来自桐乡的信息称在《蔡以观自订年谱》中,查到大小姐之子名蔡以
升,字丽生。信息是这样的:”十月,怀白伯父伯母率新继之鑫弟以升字丽生
自南来。鑫弟,稚莲叔琮之子也,莲甫叔祖之孙也。”
从李逸静夫人致蕴如的信中可以看出她对丽生的
牵挂,提到:朗川公为丽生谋得职业,和她终日和大
小姐为伴,亲如己出。不过,三年后,李逸静夫人便
随寐叟而去,留给大小姐的只有孤独和思念!
二、次女沈蘭,适杭州武曾任,清癸卯进士。沈
蘭于1904年生女儿小伏,产后不久,沈蘭病逝。四年
后,武曾任亦病逝,蕴如 (小伏) 遂成孤女。不过蕴
如的童年和青春岁月,是在多人的爱抚中度过的,无
比幸福。寐叟和夫人视她如掌上明珠,精心培养,蕴
如在闺中成长为能诗能文的大家闺秀。寐叟亲自为她
长女“大小姐”
次女之女武蕴如
54
择婿,于 1924 年,20 岁时,与寐叟的学生谢凤孙的次子,谢学乾 (仲远) 结
婚。婚后,二人均步入社会,共建幸福之家。在谋职过程中,多次得到“寄
爹”(杨朗川公) 的帮助。
不幸,仲远染疫,英年早逝。蕴如独自抚孤,风吹雨打,愁柴愁米,总算
在寄爹和她的夫兄谢伯衡先生等人的襄助下,培养了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学有
专长。长子谢诗占一生从事医学教育,夫人韩玉霞亦然,他们有三个女儿:瑞
锦、瑞绮、瑞红。蕴如的次子谢诚是一位工程师,夫人汪桂荣同行,他们有二
子一女,依次为:谢宇、谢岩 (女) 和谢纲。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蕴如正在长子家,全家竟安然无恙,真是奇
迹!她在 50 多岁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整理重抄她在闺中的笔记和诗
作,是她的一颗感恩的心使然。她还给儿子留下仲远的墨迹。蕴如的芳名和小
她五岁的沈惠华 (她的堂姨),都将永垂沈氏史册!
谢仲远遗墨
55
三、幼女沈芙,是姚氏所生,比两位同父异母
姐姐幸福。她于1901年出生,子承公逝世后,她随
母亲和姐姐迁入寐叟家,对生父尚无清晰的记忆。
她和蕴如同窗共读,得到叔父母的关爱和培育。
1919 年,沈芙出嫁,适安徽贵池刘诒诚 (硕甫),
祖父是晚清重臣刘瑞芬公,曾出使多国。沈芙生有
二子二女,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沈芙的儿女都健在,最年长的女儿刘先,今年
101 岁,状态尚佳。刘先和丈夫罗寄梅先生于 1940
年代早期,历尽艰险拍摄并付出大半生,悉心保
护、保存、复制、整理、选编,集结成册的“敦煌
榆林和莫高二窟的照片”影集,今夏终于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之出版。这是
一部旷世之作!这一传奇记录在文集里,将会使天堂里的先人们欢欣愉悦 (参
阅本集里的专文记述“刘先的传奇人生”)。
沈芙的故事,由她小女儿的女儿陈苹讲述,本文集也有专文。
子承公逝世已近120年,在孙辈和曾孙辈的努力下,2018年才理清宗涵公
长子这一支的关系。近两年来,经过陆续补充修改,后代人名接近完善,已写
进家系表,以此告慰先辈们的在天之灵。
参考资料
1.许全胜著《沈曾植年谱长编》
2.童沈惠华关于沈氏家史的遗稿
3.谢武蕴如遗稿《听松阁》
(孙昌淑写于2021年9月中旬 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
幼女沈芙
56
缅怀沈子封公
孙昌淑
在准备纪念先祖沈曾植逝世一百周
年之际,笔者想到和他同住四十七年的
胞弟——韩太夫人培养的另一位进士沈
曾桐 (子封) 公。他们在成长过程中,
兄弟友爱情谊之笃,在当时的京城已传
为佳话。我不禁翻开 《长编》,重温此
情,寄托崇敬!
子封公也是高官学者,笔者跟据
《长编》 附“人物小传”和网上资料,
综合了子封公的生平,与读者分享。
沈曾桐 (1853~1921),字子封,号
同叔,檗宦。光绪十二年 (1886) 进
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之前曾
入李鸿章幕。光绪二十年 (1894),补
会典馆编修官。1896 年授总纂官,次
年授京察一等。光绪二十四年,因会典
全书过半,保赏戴花翎并加侍读衔。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主管书局报务。
1902年,任湖北乡试副考官。甲午后,忧愤国事,主张变法,大力提倡新学。
1908 年,授职广东提学使。1909 年,奏请在广雅书局旧址设立广东图书馆。
1912 年,广雅书局广东图书馆更名为广东图书馆,是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前
身。在提学使任内,曾上疏献“正本清源”之计,提出“正人心,求人才,简
使臣,通洋情,办民团,务农田”等建议。著有《芝峰诗草》。
从子封公的生平可以看出,他早登科名,久居中枢,理政、治学均声名骎
骎,不亚于乃兄曾植。在政界、学林遂有“二沈”之称。
子封公于1921年农历四月病逝在京寓,终年六十九岁。
寐叟兄弟间友爱至笃,众所周知。五弟曾桐突然逝世,对四兄的打击非同
小可,以至身体不能支撑,百日祭时,寐叟以诗哭之。《长编》 503页:“七月
二十七日为檗宦百日礼忏于清凉下院,病不能兴、哭不成声、诗不成句,魂兮
沈曾桐
57
归来哀此病叟。”(原文见《长编》)
笔者仅摘其注两处:一是挽惜二人聚少离多;二是挽惜五弟才华横溢,但
没能充分展示并存留。一曰:“与弟同居四十七年。奉讳后,南北分居。子丑
居禾,同居二月;在扬,同居数月;庚戌,弟来皖,同居经月;戌亥之间在
沪,同居二月;迄丁巳绳匠胡同寓庐为最后,未匝月也。” 前面诗最后一句
为:“何况他生变易多”。接下来:“北人归北戯言耳,岂料而今君实行。”
寐叟中进士后,与同庚李慈铭和袁昶 (1876年进士) 交往甚密,并结为诤
友,常聚会,或吟诗,或议政。寐叟常偕五弟同往。子封公入李鸿章幕,便是
李慈铭公推荐。《长编》 第 54页,1884年 5月 《越缦堂日记》 记载:……子封
之大父,故工部侍郎鼎甫先生维?,合肥之太翁愚荃先生入学座师也。侍郎有
清节,合肥言初入翰林时,常随太翁数谒见之。”此后,如招饮,则兄弟二人
共招,李、袁二公招饮或观剧,兄弟二人必同往,如影随形。
康有为发起强学会时,子培子封兄弟也是同时参与,均入发起人之列,兄
为正董之一,弟则负责报务。
母丧后,二人便一南一北,聚少离多。寐叟极重感情,小自己三岁的五
弟,却先自己而去,自然难以接受,永别之痛使他撕心裂肺!
寐叟对五弟的第二个惋惜,是对五弟的才华没能以著述形式留下来,传承
下去。一是:“弟己卯在德平,有诗一册,奇丽如胡稚威。其本久在余箧,戊
戌出都,反诸弟,今不知存否。” 二是:“弟于珠算尤精,自谓千秋孤学。余属
其著一书,弟诺,而稿草未见也。” 三是:“韵学尤精,辨说潘次耕、江慎修长
短,评宋明诸家书,论其意指,心平而语晰。劳山人尝诧谓弟舌才天授,亦卒
未著书。”(《长编》503页)
子封公才华横溢,寐叟在悲怆中痛惜五弟的学问未能见诸著述,未得传承
后世。笔者不尽感慨,子封公或许和寐叟相似,忙于料理政务,挤时间治学,
所书之稿,随写随丢,需要身边人代他收藏,还需要家人重视保存,他日才好
整理成册加以传承。
寐叟有幸有同乡同姓沈邃轩公随侍身边,他写了又丢的纸团,邃轩公就拾
起来展平存留。另外,慈护公也随时整理保存,并在寐叟辞世后设法物色专家
研究,乃至编辑出版。后钱仲联老先生用了大半生研究、编撰、出版、传承。
有钱老的付出,才有重启研究寐叟学问的条件。
寐叟是幸运的,21世纪跃出一匹黑马许全胜教授,他和夫人柳岳梅博士,
58
不顾艰险攀登“海日楼”,在寐叟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已完成 《沈曾植全集》
大部,这是空前的成就。有这样的结果,慈护公和善文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地保
存和保护寐叟遗稿,并适时地无偿捐赠,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寐叟兄弟不分彼
此,子封公在天之灵也会惬意地分享四兄的福份。
1921年对寐叟来说已是风烛残年,体衰多病。长兄已离世多年,和五弟一
南一北,不得相见,思念之情,不言而喻。噩耗传来,悲痛难遏。在给友人吴
庆坻之信中倾诉丧弟之痛时言道:“丁巳秋间,津门相送,不意竟成永诀!” 丁
巳乃1917年,复辟失败,寐叟遂康有为在美国大使馆避居前,与五弟相见,二
人议后来事常至彻夜。避居两周后,寐叟移居天津。七月下旬自津归上海。自
此,曾同住四十七年、相亲相爱的兄弟一别竟近四年之久,且今生今世无缘再
见,真是岁月无情,永诀残酷!
“百度百科”和“华人百科”在介绍子封公生平中,都提及公“亦好收藏,
购南海孔广陶旧藏甚多,凡新抄本,皆归之。” 他们也不约而同地感叹,子封
公身后没过几年,“沈氏藏书销售殆尽”!
参考资料
1. 许全胜教授著《沈曾植年谱长编》
2.“中华书评”文
3.“百度百科”文
4.“华人百科”文
(孙昌淑2021年9月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
59
追思沈子林公
孙昌淑
沈曾樾,字子林,号茝碐,1855 年出生在
北京宣武区南横街。他是沈宗涵公和韩太夫人
的第六个孩子,是兄弟中的季弟,但兄长们都
称他为“六弟”。子林公是清例贡监生,捐贽为
广东补用盐大使。根据他的十三女童沈惠华在
沈氏家史遗稿中记述,子林公二十来岁时,即
赴广东署理东江盐务。他的叔父宗济 (廉仲)
公宦游广东,署理连州盐务,并取号连州,后
人多称他为“连州公”。连州公膝下无子,韩太
夫人以心爱的幼子嗣予,子林公也宦游广东
多年。
子林公原配夫人汪氏,杭州人,是清末民
初的重臣汪大燮 (伯唐) 之堂姊。伯唐公早年
在连州公署内研习过经史,受益匪浅。子林公多子多福,汪夫人生七女三子,
续弦吴氏夫人生一女,即十三女,妾生四女 (不幸三个夭折,即十一、十四和
十五)。三个儿子分别行六、九和十。
子林公在广东为官时期,因受汪康年、梁启超等人托付,代为联系书坊分
销沪版新学书籍,并起意刊刻先人著述,如光绪二十三年 (1897),翻刻司空
公年谱,即《鼎甫君 (沈维?) 年谱》一卷,该年谱系沈宗涵和沈宗济兄弟所
编。子林公是宗涵公的季子,又是宗济公的嗣子。他翻刻祖父的年谱,纪念了
两代先人。之前的版本是道光三十年的刻本。子林公虽非学者,但对有价值的
文史资料关心备至。翻刻《鼎甫君 (沈维?) 年谱》便是一例。
笔者再介绍两部著作,与读者分享:
一、《补读书斋遗稿》,这是子林公祖父维?公之作,共十卷,子林公把十
卷之余者,补辑为《外稿》一卷,使祖父的遗稿完整留存于世。
二、《学部图书馆善本书目》,1912年初子林公寓居上海,子林公在四兄案
头看到此书,便爱不释手,竟下决心抄录下来。许全胜教授著《沈曾植年谱长
编》第362页记载了子林公的自跋,请参阅:“壬子春正暂居沪上,闲暇无事,
沈曾樾
60
见培兄案头有《学部图书馆善本书目》四册,从缪君小山处借阅,遂为之钞录一
份,信笔抄写,未记工拙,历二十余日完竣。茝碐识。” 此抄本现存上海图书馆。
关于《百砚斋日记》
《百砚斋日记》 过去一直误以为是沈曾桐之作,近年来才有专门研究日记
类作品的学者重新考证。根据记事的时间、内容等方面的核对,已确认系沈曾
樾之作。据“中华书评”载文所述,子林公日记记得详细,工作、出游、友朋
聚会等记录较全。《长编》 选载的是子林公在母丧期间所记述的,时间是自
1897 年农历九月至 1898 年四月,正是自韩太夫人仙逝至寐叟扶柩南归安葬期
间。下面笔者摘其要点予以转述。
祭 七
韩太夫人于1897年农历八月二十八夜病逝,子林公在广州设祭,为生母祭
七,并留下详细的日记。笔者谨选四七至终七的祭奠示诸读者。《日记》 九月
二十七日云:“吾母四七之期,设祭痛哭,音容渺渺,计庚寅六月叩别即成永
诀。”按:庚寅乃 1890 年,一别竟达七年之久!十月二日,《日记》 云:“天
明,到应元宫设灵,诵道经永日,来者百余人。……” 十月四日云:“午正设
祭,吾母五七之辰,痛哭拜奠。”十月十一日云:“祖母忌辰,午初设祭。吾母
六七,午正设祭。”十月十八日,韩太夫人终七,子林公日记写道:“吾母终七
之期,礼忏一日,晚焰口一堂,三更散。”
自从子林公二十出头赴粤之时起,就和生母聚少离多。庚寅六月之后竟不
曾再晤,子林公悲痛加懊悔,不言而喻!“祭七”的礼仪,既可表示孝心,又
可寄托哀思。
1898年三月子培公出都南归,三月十六日自天津乘船南下,十九日抵沪码
头,子林公先期到达,陪大兄在码头等候。船抵码头,即陪大兄登舟,凭棺哀
恸。同船前来的嫂氏侄女们的起居安排也都是子林公负责,二十三日,船才离
沪,二十四日方抵嘉兴。二十六日,韩太夫人的灵柩才抵达榨篰村墓庐。子林
公把这一切都详实地记在《百砚斋日记》里。这不仅是家事的记录,同时又是
那个时代人文历史的记录。
那年,经过闰三月,子林公于四月七日晚拜别兄嫂,登舟。四月十四日,
记:“发电报知诸兄嫂。” 四月十二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内子于初九寅
61
时又添一子”(按:此子就是沈熲)。
《百砚斋日记》 一册不分卷,上海图书馆藏,专家认为,它属于可贵的社
会、经济史料。
关于《百砚斋日记》出自沈曾樾公之手一说,童德淦表弟在信函中不止一
次提及,笔者也知道子林公喜好藏砚,但不知如何纠正此误。出乎意料,在我
决定写追思子林公之文时,子林公的曾外孙——沈蕊姑母之长孙——杨原先生
发过来“中华书评”网文“……嘉兴沈氏史料辨证二则”,作者王亮先生辨证
得有根有据,笔者在此深表谢忱。
藏 砚
子林公喜好收藏名砚,这也是德淦表弟信里多次提过的。笔者读 《长编》
时发现,在寐叟六十岁生日之际,子林公寄赠砚台四方。这对四兄无疑是最好
的礼物。寐叟晚年潜心书法,六弟的砚会带给他无限灵感。因喜藏砚,子林公
亦号“百二砚生”。
赠四兄以天伦之乐
子林公性格热诚无私,关心他人无微不至,这在“祭七”一节里涉及的故
事中,已有所体现。在自己倍享天伦之时,不忘四兄无后之忧,在三子慈护五
岁时,便慷慨地嗣予四兄一女一儿,即沈蕊和沈熲。此举令仲兄和季弟两支都
子孙满堂,如今两支都已繁衍了四五代人,并于2021年夏建立了联系,涉三大
洲、五湖四海,形成了以宗涵公和韩太夫人为根的“好大一棵树”!请参阅
《沈氏家系表故事》一文。
子林公晚年退居上海,住麦根路,与培兄比邻,兄弟常一起与诸遗老往
来。1915年,子林公曾署广西银行监理官。1922年四月二十二日卒于上海。寐
叟 《与吴庆坻书》 云:“舍六弟非风非痹,壮盛之躯,闽闽默默,安然终古,
……” 寐叟对六弟的悄然离去,痛惜不已。1922年,子林公的幼女刚14岁!
参考资料
1. 许全胜著《沈曾植年谱长编》
2.“中华书评”王亮评论《嘉兴沈氏史料辩证二则》
3. 童德淦信函
4. 童沈惠华书沈氏家史遗稿
62
沈子林公的续弦夫人
孙昌淑
一、家庭背景
子林公的续弦夫人吴氏,名幼伯,苏州人。吴氏
家族是苏州名门,累世科举官宦,不乏进士,祖辈更
有状元,即吴延琛公,嘉庆戊辰状元。其孙吴郁生,
光绪三年 (1877) 进士,清末官至军机大臣,邮传部
侍郎,以书法著称。吴氏夫人便是在这个大宅门的闺
中修练了三十载的非凡女子。她通岐黄,善吟詠,笃
信佛教。
二、门当户对
沈家和吴府有共同之处,祖孙两代进士,即:沈维?公和曾植、曾桐两兄
弟。吴郁生和沈曾植在 1886年同赴军机章京考试,说明二人已同朝为官。《长
编》73页,《越缦堂日记》云:“……子培、蔚林皆不与。” 之前不久为张謇饯
行,他们也同座。到了1910年代,往来更加频繁,同道兼共同爱好,使他们成
为至交。子林公原配夫人汪氏病故,应是出于四兄对六弟的关怀,遂与吴郁生
公 (蔚林) 共同促成了沈子林和吴幼伯这段美满姻缘。根据许全胜教授的《长
编》和十三姑家史遗稿的记载,在1900年代初期,有上海袁春洲先生为子林公
觅得一女,为妾,生十一女和十二女。1902年,子林公将四女蕊和三子熲嗣予
四兄。子林公和吴太夫人只生一女,即十三女沈瑛 (惠华),以下简称十三姑。
三、大家风范
吴氏夫人在沈家的处境很复杂,汪氏留下的长女、次女和三女此时可能已
嫁,但总得回娘家。子林公的长子沈爟或已婚,他的长女和十三姑 (惠华) 同
龄。子林公的五女和七女,以及行九的次子的婚嫁,应该都是吴氏夫人嫁入沈
府之后的事。十三姑对儿女讲述他们外婆时说,她从未见过父母争论,只记得
他们感情很好,相敬如宾。另外,从吴太夫人行事风格,看得出她是有修养
的。比如,她对子林公原配夫人的亲属非常敬重和亲热,那些情景给十三姑深
吴氏幼伯
63
刻印象,并在晚年写下回
忆,传承给儿女。德淦表
弟复印了寄给我,笔者选
一 段 十 三 姑 回 忆 汪 大 燮
(伯唐) 舅父和大兄沈爟的
文字 (见右图),与读者
分享。
十三姑接受了母亲的
良好教育,又倍受父亲的
钟爱,是双亲造就了她的
高尚品德,一颗感恩的心
在此文中充分展现。
四、坚强独立
1912年子林公携一家人移居上海,和四兄比邻。四姑姑常回娘家,她的女
儿漪如和十三姑同龄,二人结为玩伴,度过幸福童年。不幸,1922年子林公逝
世,十三姑年仅14岁。吴太夫人和孤女从此无依无靠,十三姑在回忆文中有这
样一句话:“因外婆是续弦,外公又特别钟爱我,前房儿女均歧视我。” 这文是
写给儿子德淦的。儿时受的伤害一直记到晚年。
丧夫之后,吴太夫人母女日子自然不好过,太夫人便靠歧黄之术,自立谋
生,在上海行医,女儿为她抄方。十三姑成年后,凭借一手好字,考入租界法
院,为谭姓法官做文书,经几度迁升,收入颇丰,吴氏便不再行医 。
五、思想豁达
十三姑在法院工作受到赞赏,谭法官之子和童轩荪先生是朋友,便把童先
生介绍与十三姑认识,两人相处融洽。待到谈婚论嫁时,双方家庭都提出异
议,无非是地域和门第方面的问题。只有吴太夫人力排众议,支持女儿的选
择,童沈两家喜得联姻。十三姑和姑父一起同甘共苦,度过了非常幸福的一
生。吴太夫人一直和爱女相依为命,和外孙、外孙女一起,大部分时间是在她
的故乡苏州,度过了八年幸福时光,尽享天伦之乐。
64
六、故土难离
1946年十三姑父去台湾做生意,举家搬迁台湾,吴太夫人不愿再次离开故
乡和故乡的亲戚,没有随行。十三姑也无意久居台湾,便安排了一位好友陪母
亲居住,照顾生活。没想到1947年吴太夫人在跪着拜佛时倒地,中风身亡,走
完了她那七十一年的传奇人生:30年的闺中、15年左右的婚姻、10年左右的
悬壶行医、10多年的安居故里。一瞬间永久安息!
七、诀别残酷
十三姑回苏州奔母丧,料理后事,返台时,不到十岁的德淦深感震惊,母
亲的容颜之憔悴让他难以接受,这是德淦表弟在《先母沈太夫人生平事略》一
文中写到的,可见十三姑对慈母之情深。1985年回来扫墓立碑时,竟双膝跪在
水泥地上祭拜父母,使陪同扫墓的女儿和侄辈措手不及。意想不到的诀别实在
残酷!
参考资料
1.许全胜教授撰《沈曾植年谱长编》
2.童德淦撰《先母沈太夫人事略》和《先外祖母二三事》
3.童沈惠华家史遗稿
沈惠华 (十三姑) 回乡扫墓
65
四姑 沈蕊
— 缅怀我们的爷爷奶奶 —
撰稿:徐为成 杨文锦 束锦芙 杨权
执笔:杨原
前 言
是上天的眷顾,让我们这一支杨家的成员有幸成为了“不姓沈的沈家人”。
是上天的安排,几年前郁宝华兄写了回忆录,深情怀念母亲沈静如,并回
忆了包括寐叟 (沈曾植) 在内的大沈家先人。宝华兄居住在美国的表姐见到他
在书中述说了他的“四姑婆和四姑公”、以及二老曾经居住在上海中行别业和
延庆路的情节,就将此书送给了杨权弟。此后,我们读了此书,豁然打开了大
沈家的门,勾起我们对沈家亲人近七十年前的美好回忆,重新拉近了和沈家的
距离。
2012年秋我和权弟回沪期间,和杨家堂姐妹及表妹们一起去嘉兴,瞻仰了
沈曾植故居。之后,大家也期盼和沈家亲人重新建立联系,继续理解、传承和
发扬沈家家风。
经过不懈努力,今年七月初宝华兄联系到束锦芙表妹和我们弟兄姐妹,终
于把杨家我们这一支连接到沈家这棵枝叶茂盛的大树!
让我们特别高兴和感动的是,通过宝华兄和徐婷我们又联系上远在加拿大
的“玖龄”婶、我们的有婶婶孙昌淑。谢谢这位德高望重、我们大沈家中的长
辈,多年来满怀对先辈的崇敬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热忱和不懈的努力,研
读和消化了许全胜教授的 《沈曾植年谱长编》,在 《我们嘉兴人》 中写出了十
余篇《沈寐叟家风的传承》系列文章,用生动的文字呈现出寐叟和沈家前辈的
珍贵轶事,向亲人和小辈传递和宣扬了前辈的大爱、优秀品格,以及沈家的优
良家风。同时,她又继宜孙、培孙和乙孙姐弟之后,常往嘉兴祖墓祭扫,观瞻
故居,探访亲友;也替祖辈见证了融五代于一园的历史过程。大功告成,十分
辛苦!
也特别感谢有婶婶和宝华兄一再提及我们奶奶、爷爷对沈家亲人的爱心、
呵护与慷慨,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沈家亲人的珍贵回忆和感恩情怀。正是在他
们的鼓励与支持之下,我们有了用文字缅怀奶奶、爷爷和长辈们的动力,终于
66
在纪念寐叟 (沈曾植) 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和亲友们欢聚在这个文字的大会堂
中,分享寐叟和前辈们给予我们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沈蕊是寐叟沈曾植的嗣女,是寐叟的六弟子林公曾樾的四女,生于 1885
年,17岁过继到寐叟膝下,之后成为小辈们的“四姑”“四姨”。
寐叟 1890年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后,与 1894年中二甲第 62名进士的
杨士燮结识,并成为挚友。后来,寐叟将爱女沈蕊许配给杨公的七子杨毓琇,
这对伉俪此后就是我们的奶奶和爷爷!
爷爷的父亲、我们的曾祖父杨士燮 (1855~1913),号味莼,曾公派赴日本
考察学务,任横滨总领事官。回国后,先后任山西平阳、大同和浙江嘉兴、杭
州知府,浙江巡警道等职。爷爷的母亲吴氏,是清朝同治年间先后任两广、闽
浙和四川总督的吴棠之女。爷爷的祖父杨殿邦清朝道光年间官至漕运总督,统
管全国河运及运河沿岸地方事务,驻节于南直隶淮安府城,卸任后在江苏淮安
定居。
爷爷杨毓琇生于1887年。早年曾赴美担任民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官员,回国
后曾就职于詹天佑工程事务所管理财务。1920年代后期,任天津中国银行副行
长,抗战前后在北平、天水和西安中国银行任副行长等职务。
奶奶沈蕊知书达理,端庄娴淑,一辈子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一生与爷爷
同心合一,患难与共,是爷爷的贤内助,倾心营造了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年轻时的爷爷奶奶 中年时的爷爷奶奶
67
(一)
爷爷年轻时在美国期间受洗成为基督徒,堂姐文锦曾看到老照片里爷爷低
头站在没过了膝盖的水里,记录了他受洗的情景。在他一生中,有圣灵常驻心
中;和奶奶一样,充满爱心、谦和慈爱,呵护亲人、善待他人与助人为乐。
表哥为成回忆道:爷爷的大哥早逝,他遵嘱和奶奶一起,从1920年起悉心
照顾大嫂和抚养她的三位子女,把他们当作自己家人,一起生活,并全力培养
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而长大成才。侄子自费留学英国牛津大学,长侄女从燕
京大学毕业,幼侄女就读西南联大、从中央大学毕业。他们都先后在国民政府
陪都重庆工作并成家立业。三人都事业有成,在文学和翻译领域颇有建树。
奶奶也和爷爷一起,在沈家亲人需要时,悉心照顾他们。
宝华兄在他的回忆中述说了他母亲、我们熟悉的顺姑妈沈静如,和他舅
舅、我们的桂伯伯沈堃,在他们尚年少时父母双亡后,就由他的“四姑婆”、
我们奶奶抚养,我们爷爷、奶奶也供他们姐弟二人读书,为他们今后继续成长
和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外曾祖父寐叟的侄外孙女武蕴如天生聪慧,但年幼时父母英年早逝,得到
寐叟夫妇的扶养、怜爱和长辈的呵护。她是沈家一位才女,但一生坎坷起伏,
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和出色的母亲。我们奶奶认武蕴如为干女儿,蕴如称“四姨
母”为“寄娘”。在她的 《禾寓结婚记》 中特别述说我们奶奶和她母亲“最友
爱”,待她如同自己的亲女儿,每次给自己女儿们物品时必有她一份。1924年
春武蕴如和谢仲远成婚,“四姨母”特地从天津赶来嘉兴参加婚庆,并带去丰
1930年代初 后排:纮武 漪如 昭如 灌如 30年代后期 缵武 敏如 纮武 灌如
68
厚的贺礼。
1927年,武蕴如夫妇北上天津,我们爷爷、他们的“寄爹”为他们谋得职
业。1935年,谢仲远又至爷
爷 所 在 的 北 平 中 国 银 行
供职。
1954 年奶奶七十大寿,
武蕴如满怀感恩之心写了
祝寿诗,前来祝寿。华美诗
句间还深情地加注了对四姨
母和姨丈的赞美和感激之
词,盛赞“姨母福寿性情与
外祖母同,姨丈家风累世仁
厚”“姨母四德皆备性情豪
直”“平生廓然大公,无一
《禾寓结婚记》手稿 (武蕴如书)
“祝寿诗”手稿 (武蕴如书)
69
毫私意”!而诗首一句“世泽仁风衣钵传”也正是颂扬了沈、杨两家的家风!
我自己一直记着1954年六月初十奶奶七十大寿时,长辈和亲友前来祝寿的
热闹情景:奶奶长我60岁,同属鸡。我的十虚岁生日正好只晚几天,因我是大
孙子,得到奶奶的宠爱,奶奶就要我一起过生日,我沾了大光啦!亲友们前来
向奶奶祝寿,我拿到红包,吃寿桃——既有大大、新鲜的水蜜桃,又有糯米粉
做成后着色的寿桃!大家又一起吃寿面,热闹非凡,我高兴得终生难忘!回想
起来,亲友对奶奶祝寿,就是大家表达对奶奶、爷爷的亲情和感恩的心意,令
人感动!
表妹束锦芙也回忆道:外婆对人特别好,很大方,谁家有困难她都会帮
助。原中国银行驻伦敦分行经理楼福卿,曾是当年外公在北京分行的下属,深
受外公器重和培养。五十年代楼福卿从英国回国,后来担任中国银行总行顾
问。1981年二姨漪如从美国回国,二姨、妈妈和我一起去看望楼福卿,他很感
激外公对他的培养,并感谢外婆对他家的照顾。他的女儿楼小燕的名字,还是
我外婆起的,后来她曾在外交部驻悉尼总领馆等部门工作。
(二)
爷爷、奶奶多年来照顾帮助了众多有需要的亲友和小辈,然而爷爷奶奶从
不向我们重提自己的奉献和付出。这是上天给予他们与生俱来的爱心,并成为
我们的榜样。
爷爷奶奶対亲友慷慨大方,自己生活却很节俭。文锦姐回忆:在西安时,
爷爷奶奶住在中国银行职工住宅区里,房子不大,却收拾得窗明几净,整齐干
净。二老穿着朴素,奶奶总是穿中式长衫,多为素色;短发向后梳,一丝不
乱;不论在家里还是外出,总是打扮得体,朴素端庄,笑容可掬,眼里充满慈
爱,令人倍感亲切。爷爷上班常穿西装,有时也穿中式长衫。
爷爷平时话不多,但和蔼可亲;除了喝茶、抽烟没有别的嗜好。闲暇时,
奶奶爱看书。她坐在带扶手的靠背椅上,胳膊支在椅子扶手上,背对着窗子
坐,阳光正好照亮了书本。奶奶认真看书的样子,深深镌刻在文锦的记忆里。
有一次奶奶知道文锦羡慕小朋友有个洋娃娃,奶奶没有去买,而是用剩余布料
做了个布娃娃,非常可爱,文锦可高兴了!从此文锦也开始学着自己做娃娃了。
束锦芙、锦煦表妹记得:外婆绣花绣得很好,还教会了她们妈妈绣花,多
年后家里还有外婆和妈妈在绸缎上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绣成的一只只翩翩起舞的
70
蝴蝶和一朵朵姹紫嫣红花朵的绣品。
爷爷奶奶为人谦和,待人真诚,十分好客。在上海,他们是杨家和沈家的
长者、亲友的老长辈。逢年过节,宾客满堂。舅爷爷慈护公和舅奶奶必到,兴
伯伯夫妇和顺姑妈是常客。寒暑假中宜姑妈有时带着尕弟增奇来看望爷爷奶
奶,久坐畅谈。大家聊天、打牌、下棋、喝茶、吃点心,小孩子们玩耍、打
闹,延庆路小小的旧式公寓屋子里异常热闹,这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奶奶平时并不常下厨房,但凡留客吃饭,好客的她就要亲自动手做一两道
拿手菜。到了过年时候,奶奶总要做一道传统的“什香菜”和大家分享。锦芙
表妹说:听妈妈讲这是外婆祖传下来的过年菜,以胡萝卜细丝为主,加黄豆
芽、冬笋、荸荠、金针、木耳、香菇、豆腐干、油面筋和百叶丝炒制,最后淋
上麻油,色香味俱全。红色为主,加上金黄色显示喜庆、如意与丰盛。过年时
奶奶还要做特别的枣糕:将枣泥和上糯米粉,以核桃仁、猪油加糖做馅,在硬
木模里成形,蒸出带福寿字形或各种花样的枣糕。奶奶也把做什香菜和枣糕的
方法传授给了女儿和媳妇们,成为杨家节日的传统菜点了,在过年过节时很受
大家喜爱。宝华兄在他回忆中,就生动地描述过当年在他四姑婆——我们奶奶
家品尝了我妈妈“纮舅母”做的香糯、有特色的枣糕。
奶奶自幼随生父子林公 (沈曾樾) 和生母汪氏生活在广州,到了晚年也时
1952年上海“中行别业”
后:徐为成 昭如 爷爷 奶奶 徐为正
前:灌如 束锦煦 徐为方 束锦华 束锦芙
1947年西安 爸纮武 妈蒋蕴瑛怀抱杨权
文锦在爷爷奶奶前 杨原在爸妈前
71
常怀念南粤的生活。有时会跟我们说几句广东话,开心片刻。五十年代,上海
有挑担子的小贩在马路上叫卖食品,就有现做现卖的广式小点心。奶奶就会在
三楼阳台上用广东话叫住小贩,点几样点心,或请他们送上楼、或用细绳吊个
小竹篮放上钱慢慢放下去,装好点心后吊上来。有时会再用广东话和他们亲切
地交谈几句。广式特色的叉烧包、腊味糕和菱角糕是奶奶最喜欢的。记得她也
常用这些广式点心来招待宝华兄的母亲、我们的顺姑妈,配上花茶,他们就会
开心地用广东话聊上好半天。
(三)
爷爷、奶奶的正直公义,追求自由民主、爱国爱家,令小辈们敬佩和遵循。
文锦姐和妹妹文钟、文庆几年前在北京探望大爷爷的长女敏如堂姑时,听
她回忆道:1930年代爷爷任北平中国银行行长,1938年日本侵占北平初期,当
局企图利用他的影响力,要他出任某商会会长,爷爷当时没有表态。回家后马
上告诉家人,仓促携敏如和全家连夜离开北京,一起冒险逃至天津租界躲避,
决不为日本侵略者效力。之后,他就和奶奶转去大西北后方的天水,在中国银
行任职。这表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爷爷是立场明确和坚定的。
1948年爷爷在西安任中国银行副行长。由于时局动荡,他决定提前退休,
离开西安来上海。之后,他完全可以和在上海的中国银行总行高层人物,包括
束、卞两家的亲家们,一起转移去香港的。即使不是扶老携幼大家庭出走,起
码他和奶奶可先行去香港立足,之后子女和小辈们都是可以逐步迁移过去的。
但是,由于爷爷看到国民党政府执政后期乱象丛生,而共产党许诺建立新民主
主义政权,给人民自由、民主与和平等等,就没有迁居去英国殖民地的香港,
决定和大家留在上海,期待和平与稳定的新生活。
1950年代初期,大家传唱新的革命歌曲,爷爷从报纸上剪下歌谱,在收音
机前学唱,随后就教我和权弟一起唱。之后,又教我们识简谱,学唱新歌曲,
这些又成了我们的学前启蒙音乐课。
(四)
寐叟身为“中国大儒”重视教育,培养后人。1901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的
前身南洋公学的校长。我们爷爷、奶奶也传承了这一优良的家风,十分重视对
子女和后代的教育。
爷爷奶奶的长子——我们的大伯缵武就是三十年代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72
他的女儿和小辈中,共有六位毕业于交大。
爷爷奶奶的三位女儿,昭如、漪如和灌如姑妈都就读于燕京大学;小儿
子——我们爸爸纮武,就读于西南联大,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
我们的后辈都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受益于优良的家风。1966年文革之前
高中毕业的兄弟姐妹们,都毕业于北大、清华、交大、同济等著名大学;文革
之后,弟妹们也都好学上进,自强不息,创业成功。大家和长辈一样学业有
成,为家庭、社会和国家作出了贡献。
爷爷奶奶一直劝导孩子们,自小就要有良好的举止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要
讲礼貌。比如,早晚要向长辈请安,出门和回家要向长辈道别和问候。说话不
要太大声、不能插嘴,眼睛要注视对方以示尊重。还告诉文锦,女孩子要文
雅,吃饭时应闭着嘴细嚼慢咽,尽量不要出声。爷爷奶奶的教育影响了我们一
辈子。
文锦姐记得:在西安生活的时候,爷爷奶奶还常带她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比如朋友聚会、婚礼和参观农场等。不到九岁的小女孩,虽还不完全懂事,但
爷爷还是让孩子接触社会、见世面。直到自己当了母亲后,文锦姐才领悟到这
是爷爷教育孩子的一贯方式,希望孩子多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力,扩大眼界和
知识面,不要成为书呆子。
爷爷奶奶重视对小辈自幼的教育。1948年起我们有幸和爷爷、奶奶一起在
上海生活。我和权弟在幼儿园时,爷爷奶奶已经开始教我们识字。记得他们是
用识字卡片教发音和教笔划,由简到繁。那时在使用传统的注音符号,就是爷
爷教会我们的。
在我们进小学之前,爷爷常常会买些连环画小书,先按其中的内容给我们
讲故事,然后让我们自己看,培养我们阅读兴趣和能力。加上广播电台有连续
播送各种小说的节目,这些也成为我们最初学习并爱好中国古典名著的渠道。
我们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古典名著都是这样开始的。
爷爷阅历丰富,知识面广。看报纸、听广播节目是他每日的习惯。退休在
上海,常去新华书店和旧书店买书阅读。他酷爱天文知识,除了看书刊和星
图,还常常在天气晴朗时遥望星空。记得他有一本名为《每日星空》的天文科
普读物,后来也吸引了我和权弟,阅读、看星图,记住了行星和不少恒星的名
称。伴随着学习初级的天文知识,爷爷有时也会给我们讲一些希腊等国的西方
神话故事。浩瀚和神秘的宇宙和人类的历史,吸引了我和权弟的好奇心。在积
累一些浅显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思考。
73
二月份北半球处冬末春初,晴天时气压高,空气清新。《每日星空》 书中
戏称“二月星空如垃圾”,1950年代空气污染与光污染都轻微,夜间天空中繁
星密布,行星闪烁不同的颜色,主要恒星如猎户星座、天狼星、北斗星座、北
极星和银河都清晰可见,非常漂亮!
记得爷爷还会带着我们在阳台一起看天空、辨识星斗。甚至在清晨把我叫
起来,穿上棉袄和大衣,裹上厚围巾,戴上帽子,在阳台上看某一颗不易见到
或特别明亮的星星。
遥看神秘的星空,加上少年懵懂的幻想,这般情景实在宝贵,总是历历在
目,令人难忘!这些科学的启蒙教育,培养了我们的求知欲和对科学与真理的
探索与追求,使我们受益终生!
儿时曾经读到一个神话:一个人如果一生为人慈善,助人为乐,常把爱心
奉献给他人,他/她在离开人世后就会升到天空,成为一颗闪烁的星星。我想,
我们爷爷奶奶也是繁星夜空中两颗璀璨的明星,他们在天上俯视并祝福着小
辈,我们也仰望并永远缅怀着他们!
(完)
2012年10月28日 兄弟姐妹们拜谒沈曾植故居
前排左起:杨文庆、文锦、束锦芙;后排左起:林怡、锦煦、杨原
74
2017年10月上海聚会
前排左起:杨权、徐为成、沈明、杨原
后排左起:汪钢、杜安生、束锦芙、顾蓉蓉、林怡、束锦煦、杨文庆
1959年全家福
前排:大姑妈昭如、姑父徐学易
后排左起:为方、为成、为正
75
徐家
中间为:徐为成、为正、为方
其他:沈明、张嘉齐、黄曾旸、徐至光、沈剑、徐逸衡
徐敬盛、张霖涛、殷宁、张维泱、张维沨、黄元敬
2021年徐、束二家聚会
后左三起:为成、为正、锦煦、锦芙、杜安生、张霖涛、徐逸衡
左一起:唐翎修、徐至光 中排:沈剑、徐敬盛
1964年全家福
大伯缵武、伯母陆菊影、文庆在前
后排左起:文德、文钟、文锦
76
2019年秋为阿姨百岁诞辰祝寿
陈庆年坐右边 中排左起:陈鹤、束明鑫、文钟、文庆、汪钢、李阳
后排左起:汪士佳、陈实、李杰
1968年全家福
前排:武姑妈灌如、姑父束延文
后排左起:锦煦、锦芙、锦华
2019年束家大团聚
前排左起:邹维成、束锦华、束锦煦、杜灵璿、束锦芙、邹沛燃、杜安生
后排左起:唐翎修、邹善翔、邹善斌、杜亚璇、刘佳佳、杜佳年、杨晏、唐伟程
77
2011年兄妹仨相聚在布拉格
左起:杨原、杨谊、杨权
2019.10.26爸爸百岁诞辰 在杨谊家的追思聚会
杨权 站立
左起:杨谊、杨原、黄润濠、杨扬、林怡、Andrea、徐捷、徐添
78
我的外婆“五叔叔”沈芙
陈苹
外婆是母亲的母亲,山东人谓之姥姥,我们家称为婆婆。婆婆名叫沈叔
蕴,1901年11月生人,祖籍浙江嘉兴。我见到她老人家时,她刚满一个甲子。
到1978年时,我们才知道婆婆闺中名谓:沈芙,那是后话。(按:“五叔叔”名
芙,字叔蕴。)
婆婆是沈家的五姑娘,18岁从养父沈曾植家出阁,嫁至金陵,夫君刘诒诚
系清朝外交官刘瑞芬嫡孙。婆婆育有三儿二女,长女刘先19岁时与罗寄梅结连
理之好,1943年随夫在敦煌拍照 2800余幅,1948年双双去了台湾,后应邀赴
美,于普林斯顿大学主持东方美术研究室,遥遥 30 年渺无音讯,今年已过百
沈芙 (叔蕴)
79
岁,与古稀之年的女儿同居美国新泽西州。长子刘果,民国时就职于政府部
门,因公南京、天津几地调动,1948年在北京成家,五十年代调哈尔滨工业大
学工作,直至退休。2021 年 7 月 16 日刘果 96 岁生日,虽不似之前每日晨起太
极,午后书法,但依然声若洪钟,耳聪目明。二子刘增,空军转业后落户上
海,后因夫人调苏州医院工作,举家迁居苏州,91岁上夫人邱克如与世长辞,
依其遗嘱捐出遗体。后刘增移居美国,与二女同住,如今也94周岁了。刘余是
婆婆的第四个孩子,女儿家生得秀美端庄,冰雪聪明,可惜早夭,婆婆谈起她
时,每每眼神温柔,定定地望向远方。我的母亲刘多是外婆最小的女儿,母亲
17岁从南京女子中学报名参军,外婆无言地为她准备行装,行前谆谆叮嘱,送
女出门。母亲在部队与父亲相爱,分别转业到北京和济南,两地坎坷,最终在
济南安家落户。2021年正月初六,母亲经历了与父亲阴阳相隔的分离,虽万分
不舍,然精神、意志并不消沉。有薇、矛、苹三子女常伴左右,如今90岁,思
路清晰依然,身体状况尚好。
婆婆的身世一直不太清晰。早年我们只知道她老人家亲父是子培公的哥
哥,婆婆年少失怙,她便由子培公收养,认叔叔为父亲。婆婆对生父并无印
象,自记事起,她就在沈曾植家中,与同龄晚辈们一起私塾读书,园中嬉戏,
与母亲一起抱护幼童,辅助家政。
在沈家,女子与男子有平等的权利进私塾读书,女孩子可以不缠足裹脚,
沈叔蕴与刘多
80
足见沈曾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意识的开放。
婆婆说,子培公对子孙们的教育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他有戒尺,但
并不曾用,放在那里就很有震慑力。沈家学子,无论男女,没有敷衍之人。做
学问要先学会做人!于小处着眼,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家持规矩,不可造
次。婆婆说过:“我们享得了锦衣玉食,也经得起风雨磨难。”她常教导我们:
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知道自己是谁,有几斤几两。不可居才自傲,也不可妄自菲
薄;得意时莫要仗势役人,失意时切勿悲切自怜;人要有自知之明,心要有笃
定主张。
1948年始,大舅刘果在北京成家生子,婆婆与他居住一处,参与到解放前
后的伤员救护和文化扫盲工作中。大舅长子刘大羽出生后,婆婆一边忙街道红
十字会工作,一边照顾大羽哥。婆婆独住小小斗室,始终保持整洁干净。大舅
在全国总工会工作,每天上班的着装,都是婆婆为他熨烫平整。婆婆的儿女
们,生活态度的讲究得体,是从婆婆这里继承,再传递给后代子孙的。
自大羽哥开始,婆婆的孙辈儿女纷纷呱呱坠地。我们八个兄弟姐妹的出
生,是从 1949到 1967,跨越 18个年头。在带给婆婆喜悦的同时,也带给她老
人家劳顿奔波。婆婆从 1949 年到 1980 年,时不时拎着小皮箱,穿越在北京、
上海、济南、哈尔滨、苏州等地的铁路线上,游走于大舅、二舅和母亲各家,
照顾每一个家庭急需和孙儿女们的成长。1980年,大舅女儿刘晓云姐姐的女儿
豆豆出生,因姐姐妊娠高血压,孩子生下来非常柔弱,婆婆还特意赶到北京,
与大舅母一同照顾她们。四世同堂的喜悦,挂在婆婆 79 岁的嘴角上,今日再
看,那一丝真实存在的疲惫,格外令我动容。
1949年北京
襁褓中的刘大羽、沈叔蕴、李若云、刘多
沈叔蕴怀抱曾外孙女李佳
约1981年 于北京
81
大姨刘先由打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发来家书是1978年初寄出的,经
过七八个月的辗转周折,才寻着婆婆的行动轨迹,送到当时已较长居住在母亲
家的婆婆手上。记得那是盛夏的下午,济南是有名的火炉城市,热气蒸腾,家
里吊扇呼呼地旋转。忽然敞开着的家门前传来隔壁王娘娘呼唤婆婆的声音,我
们应声出去,迎进来三位送信人。王娘娘是街道主任,另一位驻地派出所民
警,一位外事办工作人员。在确认了收信人刘沈芙老太太即是我婆婆沈叔蕴
后,工作人员请我们当众拆开信件,形而上地观察了一番。信是由我拆开的,
我们在各种致谢和急切的心情下送走了三人,由我一字一句读给大家听。信中
简要描述了大姨刘先与罗寄梅由台湾去美国的经过,概述了他们的生活与工作
情况,阔别30年浓浓的思念之情等等。母亲听着,声泪俱下,婆婆凝重地接了
我读完的信,轻声低语:“妞妞离开,整整三十年了!”她微微上扬起嘴角,没
有再说什么,眼睛里是追忆过往的神气,这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深深刻进了我
的心底。
随后,我们收到来自大洋彼岸大姨寄来的大宗照片,概括描述了姨夫大姨
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赴美任教,并携子女由台北移居美国,以及当时各自安好
的生活状态。我们寄给大姨的照片是在 1978年 10月拍的!那时家里并没有照
相机,父亲托朋友请到大观园照相馆的摄影师杨叔叔,一家人去趵突泉公园游
园拍照。外婆那日格外精神,原本就干净的双眸更加明亮清澈,她老人家温暖
的微笑着,透过镜头传递出她对大姨深沉的母爱与思念。从此鸿雁传书,连接
亲情之心。
1968年于济南
前排:陈苹、邱克如、刘坚、沈叔蕴、陈矛
后排:刘多、陈兴中、陈薇
82
大姨第一次回国探亲已是1984年。那年,我姐预产期未到提前生产,亲人
团聚的地点改至哈尔滨大舅家。时隔36年的母女姐弟妹团聚,自有一番感慨、
畅叙和无眠几夜,可惜我不曾亲历。
1978年于济南大明湖公园
前排沈叔蕴、刘多
后排陈薇、陈兴中、陈矛、陈苹
1984年于哈尔滨
前排:胡丽娟、刘欣、沈叔蕴、刘多、刘先、马宝静
后排:刘果、刘大羽、李若云、刘增、刘晓为
83
1987年,大姨计划再一次回国,签证日期由计划的7月推到了10月。9月,
婆婆偶感风寒,伴有晕眩,住院第三日便溘然长逝。是时,婆婆一抹浅笑挂在
嘴边,手上一方洁白的绢帕安放胸前,一如她老人家惯常午睡时的模样……我
无泪,我不肯相信!母亲在哭泣、姐姐在哭泣、表姐在哭泣,舅舅、爸爸和哥
哥低沉的声音……我关闭了自己所有的感官,只想着婆婆最后安眠的模样……
直到出殡那天,我们坐的车一路向北,我猛然惊醒,这是要永别婆婆的前奏,
长泪漠漠流淌不禁,我第一次体会心被撕裂成碎片,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
10月,大姨回国,大舅二舅也分别由哈尔滨和苏州齐聚济南。没能再见一
面的遗憾,深深攫住大家的心。谈吐间,婆婆却仿佛从未离去,我们每个人想
着念着说着她老人家。从那时直到现在!跟姐姐哥哥一起,我们时常怀恋那些
婆婆对我们谆谆叮嘱后的关晓:晓得伐?我们答:晓得!
我如今的岁数,恰是我出生那年婆婆的岁数,她老人家诞辰120周年在即,
我即将也要升级为奶奶。我想,将做一个怎样的长者?婆婆当是楷模。
刘先
84
附录:
缘分的网络
徐婷
前文是陈苹姨写的她的婆婆沈芙的故事,生活的小细节非常令人感动,可
惜由于苹姨父忽然患病,苹姨忙于工作和照顾家人,没时间继续写下去,不能
完整呈现。我来续貂,给故事一个稍微完整的结局。
很久以前,偶然找到我外公沈培孙的一份七十年代末填写的个人简历,在
主要社会关系一栏,除了祖父母沈曾植和李氏之外,填了一个“沈叔蕴”,表
格装订复印,与本人关系一栏看不到。这令我非常好奇,“沈叔蕴”是谁?
后来北京姥姥孙昌淑的家系表越编越完整之后,我也知道了“沈叔蕴”就
是沈芙,也就是老辈们口中的“五叔叔”,但还是很好奇,当年家中妇孺不少,
单单提到她,一定是跟外公家特别亲近才会写,他们之间到底是怎样的,没有
人知道了。
2021年五月底,嘉兴“老吴”的女儿吴磊发来一个视频,视频中的主播称
沈曾植为“太外公”,这是沈家的后人啊,我和孙姥姥根据视频中的信息,都
判断出她应该是沈芙的外孙女——刘多的女儿。但是仅凭一段视频,无法获得
更多的信息,也无法取得联系。这段视频来自于 B 站,出于职业的习惯和判
断,我立刻上抖音查,这一查果然找到了主播的主页。当时我进入主页,她正
在直播,我就这样做了一个“不速之客”贸贸然地闯入了她的直播间,我问她
是不是刘多的女儿,她一愣,表示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母亲,我偷乐,说我是沈
家人,她恍然大悟。然后我也不打扰她的直播了,就在私信中留下了联系
方式。
六月,我们联系上了。她就是陈苹,根据家系表的排辈,我叫她苹姨。我
们在网络上在即时通讯 app上交换了很多信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抖
音中的苹姨气质绝佳,很有品味,交谈中的苹姨亲热外向,给人很亲切的感
觉。我们尚未见面,但联结着沈家血脉的关系,让我们毫无隔阂。
在苹姨的讲述和文章中,“五叔叔”叔蕴——沈芙,不再是一个单薄的名
字,她有血有肉,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是最令我和孙姥姥感到高
兴的。我自从对沈家旧事感兴趣以来,往往苦恼于信息太少,在书中所见的寐
叟也只有学问和别人描述的只言片语,要想知道他的性格、脾气,想要知道他
85
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些什么样的故事,这都太难了。现在沈芙的故事让
我们看见了沈家老辈人的生活,真的非常高兴,这对于沈家家风传承和纪念都
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随着老辈人的离去,沈家人后辈的联系有的断了,有的少了,像这样能在
网络上重新联结上的,真是很奇妙的缘分。随着纪念文集的制作,我们又找到
了好几家沈家人,并建立了一个“不姓沈的沈家人”微信群。希望以后还能找
到更多家人,希望沈家的信息越来越多,希望终有一天能够还原一个活生生的
精彩绝伦的沈家,给我们,也给沈家的后人们。
86
先母沈太夫人生平事略
童德淦
一、家世及早年
先母沈太夫人,讳瑛,字惠华,幼名印宝。宣统元年 (1909) 诞生于广
州,原籍浙江嘉兴。嘉兴沈氏,明清以来为望族。近代社会学者潘光旦著有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一书, 书中记述,先母家系在明朝时由海盐迁至嘉
兴。照南北朝时梁·沈约所作《宋书自序》所述,沈氏源于周代的沈子国,位
处汝南郡的平舆,在今天的河南省驻马店, 最早到江浙的一支是在东汉初年。
先外祖讳曾樾,字子林,兄弟四人,子林公居季,排行为六。他有一位有
名的兄长就是我们称为“四外公”的沈子培公讳曾植。沈家有二人在 《清史
稿》有传,一为子培公和子林公之祖父讳维?,官至工部侍郎,人称“小湖侍
郎”,曾预修 《全唐文》《一统志》《石渠宝笈》 等,屡典文衡,林则徐、曾国
藩皆出其门下。另一即子培公,复旦大学许全胜教授是研究子培公的专家学
者,他的大作 《沈曾植年谱长编》,对近代沈家世系有详尽的敘述。从子培公
父辈起,以后的世系,则由子培公之孙乙孙表哥的夫人昌淑表嫂撰编,有《浙
江嘉兴·沈曾植家系表》。昌淑表嫂年逾九十,神明爽朗,不辞辛劳,悉心搜
辑,详加校正,撰成此编,极为详确,令人敬佩。
子林公清季于广州任盐务官,入民国后迁居上海,住麦根路,与子培公比
邻而居,生平好收集砚台,号“百二砚生”。他的部分日记《百砚斋日记》,现
藏上海图书馆。几经战乱多次迁徙,家中有关子林公的遗物,早已荡然无存。
笔者于二十多年以前,买到一部 《汪康年师友书札》,汪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
幕僚,常驻上海,与各方政治势力联系。其中第四册收有子林公致汪书信三
封,信中提到在广州为汪推销“时务报”,及与梁启超来往之事。《时务报》是
汪创办的,而以梁启超为主编。信中称汪为“舅棣”,因子林公原配汪太夫人
为汪的堂姊。汪家为杭州望族,曾任民国初年北洋政府代理总理的汪讳大燮
(字伯唐),就是汪太夫人的堂弟。据先母言,伯唐公年轻时曾随先母的祖父连
州公讳宗济,在广东连州官署读书,伯唐公曾手书字帖一本,给先母为习字之
用。汪太夫人去世后,子林公之续弦为吴太夫人讳幼伯,家乃苏州世家,清末
军机大臣吴郁生即其族人。吴太夫人精歧黄之术,亦通吟咏,1945年中苏为外
87
蒙谈判,签“中苏友好条约”,吴太夫人曾以此为题作诗,笔者只记得其中两
句:“方欣日寇东方去,又见狂俄北面来”。外祖父母感情非常好,相敬如宾。
先母说,她从来没看过他俩争议。先外祖父尤钟爱先母,图一为外祖父及先母
合影,先母时约四或五岁。图二为吴太夫人,时年约六十五。
先母诞生于广州,子林公当时在广州做候补盐场大使,所以先母会说广东
话。笔者幼时常听好婆 (苏州人称外婆为好婆) 与先母以广东话交谈。先母兄
弟姊妹共十五人,先母行十三,为吴太夫人惟一所生。子培公无子女,故先母
的三哥讳熲 (字慈护) 及四姊讳蕊,都过继给了子培公。笔者出生的时候
(1938),祖父母及外祖父皆已辞世,但和好婆一直共同生活,直到1946离开苏
州赴台湾。原本以为去住一两年而已,但好婆于1947年去世,一别成永诀,笔
者再去苏州时已是2012年!
二、婚姻
子林公于1922年在上海去世,此时先母十四岁。不久,好婆携先母在上海
悬壶行医,母女相依为命。先母成年后,就考入英租界法院担任录事之职,先
图一 先外祖父讳曾樾及先母合影 图二 吴太夫人 (时年约六十五)
88
母没有进过新制学堂,之所以能被录取,乃得力于书法。
图三为先母于 1931/1932时照片, 图四为先母书龚自珍诗遗墨。那时租界
公务员薪金较优厚,先母又屡次升迁,好婆就不再行医。好婆及先母都是性格
刚毅的人,所以她们在那个年代,能离家独立谋生,依笔者对她们性格的了
解,是很自然的事。
先父讳轩荪字漪珊,是福州人。但童家原是宁波人,宁波姓童的不少,据
清·全祖望说,宁波有童嶴,童氏聚族而居。于是逊清时,笔者高祖宦于闽,
遂落籍福州。内阁学士陈宝琛光绪十一年 (1885) 降职归田,在家乡福州办教
育,先祖幼萱公讳咏即从学陈氏,后并帮陈氏创办新制学校,即福建高等师
范。民国初年,福建高师革命党人赶走校中清室遗臣,先祖遂去北京,在北洋
政府财政部任职,所以先父生长在北京。先父自幼喜作画,当时家在北京二龙
坑,与齐白石是邻居,所以先父小时就去齐家跟白石老人学画,可算是白石最
早的弟子之一吧,但从未行拜师之礼,亦从来不以白石弟子自居。但先父与白
石的大弟子李苦禅为好友,中美建交后,先父与李联系上,李嘱其子李燕作
“申猴图”(1980,庚申) 相赠。李燕也是画家,现在清华大学教美术。
先祖父在先父尚未及冠时就辞世,所以先父很早就外出工作。1932年春先
父二十四岁任职天津《北洋画报》主编,因事去上海在上海寓好朋友谭仲奇家
图三 先母照片 (1931/1932) 图四 先母手书龚自珍诗 (1955)
89
中。谭的父亲是英租界的法官,正是先母的上司,因此介绍先父先母相识。
大约一个多月后订婚,1932年8月12日在天津卫斯里教堂举行婚礼,南开
大学校长张伯苓证婚,司仪为南开创办人严修 (范孙) 之孙严仁颖。严后来在
美国担任华美协进社社长,约1961年去世。据先母告诉笔者,先母首肯婚约原
因之一,是欣赏先父的绘事。图五是先父晚年所作的一幅画;图六是先父与先
母合影,约在结婚前后。图七是当时《北洋画报》登载婚事新闻的照片,当年
去台湾时,以为只是暂时的,所以轻装就道,什么都未多带,这张照片还是在
台湾找到旧《北洋画报》影印下来的。其它旧照,都来自1950后先父好友由天
津带出来的一本照相本。
他们婚后定居天津, 当年新闻界一切草创,事业没上轨道,从业人员对采
访、写稿、编辑、排印都得会,薪水也不高。1932年先父已任编辑,但其薪水
尚不及先母在上海英租界法庭公务员的待遇,所以先母以自由恋爱决定婚事,
放弃自已的职业,远离江南,嫁到人地生疏的北方 (天津),在那个年代也是
新潮前进,可能并不多见。
先父和先母的婚姻在当时有些不平常。先父与先母都是早岁丧父,很早就
进入社会就业,两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一是地域
问题:先父虽籍贯是福州,但此时已完全是北京人;而先母则在上海长大,南
北异域。二是门第:先父家虽也是知识份子,但是地地道道的寒门;相较之下
先母是江南世家。三是先父有文人、艺术家的性格,豪放不羁;而先母则是一
图五 先父作画 (1974) 图六 先父与先母合影 (约在結婚前后)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