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校本教材

发布时间:2022-7-1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三字经校本教材

【小 故 事】 三顾茅庐东汉末期,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带着礼物专程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好留下姓名,失望地回去。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外出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就在这间茅庐... [收起]
[展开]
三字经校本教材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小 故 事】

商汤灭夏之战

夏朝末年,天下流传着一句民谣:“是日何时丧?予与汝偕亡!”

意思是:这个太阳啊,你什么时候死掉?我们愿与你同归于尽!

这个“太阳”,便是恭君夏桀。夏桀即位后荒淫无道,人民生活

在水深火热之中。夏桀却自诩为“太阳”,以为能够高枕无忧地做大

下的“共主”。

夏桀醉生梦死之时,居于方圆仅七十里的商族,已悄悄强大起来,

其领袖是成汤。经过十八年对周围小部落的兼并,终于可以对夏桀一

战了。

公元前 1766 年,成汤会合诸侯兴师伐桀。此时夏桀还在都城安

邑寻欢作乐,直至成汤大军突然北渡黄河,东进直逼安邑时,才大吃

一惊,仓促引兵迎敌。

成汤之所以不直接进攻安邑,而是舍近求远绕一个大圈子,从西

边进攻夏桀,是想要出其不意地迂回进击敌之背部,使敌方仓促出战,

来不及将东部防守之兵调往安邑之西。最后成汤打败了夏桀。

第52页

zhōu wǔ wáng shǐ zhū zhòu

周 武 王 , 始 诛 纣。

bā bǎi zǎi zuì cháng jiǔ

八 百 载 , 最 长 久。

zhōu zhé dōng wáng gang zhuì

周 辙 东 , 王 纲 坠。

chěng gān gē shàng yóu shuì

逞 干 戈 , 尚 游 说。

【注 释】

诛:诛伐,讨伐。

辙:车迹。这里是迁移的意思。

王纲:指朝廷的纲纪。

逞:炫耀,显示。

干戈:干是盾,戈是戟,指武力。

游说:政客以口才向当权者提供谋略。

【译 文】

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建立周朝,经历了八百多年,是我国历史最长

久的一个朝代。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史称东周。从此五令不行,法纪

不振,列国互相侵伐,而那些游说之士,奔走于各,宣扬自己的政治

主张。

第53页

【小 故 事】

烽火戏诸侯

周朝有个周幽王,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

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但自从进宫后就从未笑过。为此,周幽王出

了一个赏格:“谁要能让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两黄金。”于是有人

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弄诸侯的办法,来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

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 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

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

援,但见灯火辉煌, ,鼓乐喧大。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

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诸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敢怒不敢言,只

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

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又是周幽

王故伎重演。 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

灭亡。

第54页

shǐ chūn qiū zhōng zhàn guó

始 春 秋 , 终 战 国。

wǔ bà qiáng qī xióng chū

五 霸 强 , 七 雄 出。

yíng qín shì shǐ jiān bìng

嬴 秦 氏 , 始 兼 并。

chuán èr shì chǔ hàn zhēng

传 二 世 , 楚 汉 争。

【注 释】

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七雄:指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

【译 文】

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强横,年年争战。春秋时代先后有五个强大

的霸主,战国时代则出现了七个强国争雄的局面。战国末年,秦王吞

并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秦朝传到二世胡时就被推翻了.天

下大乱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小 故 事】

荆轲刺秦王

春秋末期,秦国势力强大,燕国不断受到秦国的欺凌。燕太子丹

对秦国恨之入骨,于是派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

第55页

声, 都伤心得流下眼泪。

荆轲到了咸阳, 假装向秦王献上地图。他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

到地图全都打开时,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秦王政

一见,惊得跳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躲,立即呼唤守卫的武士。武士们一拥而上,砍

伤了荆轲。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苦笑看说:“我没有早下手,

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

上殿来,结束了荆轲的性命。

荆轲虽然 壮志未酬,但是他的英雄气概却深深地感动着后人。

第56页

gāo zǔ xīng hàn yè jiàn

高 祖 兴 , 汉 业 建。

zhì xiào ping wáng mǎng cuàn

至 孝 平 , 王 莽 篡。

guāng wǔ xīng wéi dōng hàn

光 武 兴 , 为 东 汉。

sì bǎi nián zhōng yú xiàn

四 百 年 , 终 于 献。

【注 释】

汉业:汉朝基业。

孝平:指汉平帝。

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

篡:篡夺,夺取。

【译 文】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到汉平帝时,孝元皇后的侄子王恭夺取

了皇位。汉光武帝刘秀起兵讨伐王莽,建立东汉,汉朝包括汉、东汉

两个时期,共延续了四百年,到汉献帝时灭亡。

【小 故 事】

忠言逆耳

秦朝朝末年,刘邦率大军攻入咸阳,推翻了的统治。刘邦在将士

的陪同下来到了蒙华的阿房宫。他看见宫殿这么富丽,幔帐、摆设好

第57页

看得叫人睁不开眼睛,还有许许多多美 丽的宫女。他在宫里待了一

会儿,心里迷迷糊糊的,简直不想离开了。

这时候,他的部将樊哙闯进来,说:沛公如果要打天下,就不要

在宫内享乐 这些奢侈华丽的东西,使秦朝亡了,您还要这些干什么?

还是赶快回到军营里去吧!”刘邦没有理会,只是说:“让我歇歇吧。”

恰巧张艮也进来了,听到樊哙的话,对刘邦说:“俗话说,‘忠言逆

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樊哙的话说得很对呀,希望你听从他

的劝告。

刘邦一向很信任张良,听了他的话,马上醒悟过来,吩咐将士

封了仓库,仍旧回到了灞上。

第58页

wèi shǔ wú zhēng hàn dǐng

魏 蜀 吴 , 争 汉 鼎。

hào sān guó qì liǎng jìn

号 三 国 , 迄 两 晋。

song qí jì liáng chén chéng

宋 齐 继 , 梁 陈 承。

wéi nán cháo dū jīn líng

为 南 朝 , 都 金 陵。

【注 释】

汉鼎:汉代的皇位。鼎,古代传国的宝器,喻指王位。

迄:终止。

两晋:西晋和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皆建都南京,历史上称为南朝。

金陵:今南京。

【译 文】

东汉末年,魏、蜀、吴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一直到

司马炎结束三国建立晋朝。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

晋之后,宋、齐相继建立,梁、陈接着建国.历史上称为南朝,

国都都在南京。

第59页

【小 故 事】

三顾茅庐

东汉末期,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

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

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

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

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带着礼

物专程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

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好留下姓名,失

望地回去。

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

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外出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张飞本不愿意

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

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

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

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

他俩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

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就在这间茅庐中,诸葛

亮和刘备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

略。

第60页

刘备大为叹服,愿以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诸

葛亮深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离开隆中

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比喻访贤求才,真心

诚意地邀请别人。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东联

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形成

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61页

běi yuán wèi fēn dōng xi

北 元 魏 , 分 东 西。

yǔ wén zhōu yǔ gāo qí

宇 文 周 , 与 高 齐。

dài zhì suí yì tǔ yǔ

迨 至 隋 , 一 土 宇。

bú zài chuan shī tǒng xù

不 再 传 , 失 统 绪。

【注 释】

牢文周、高齐:分别指北朝时期的周朝、齐朝。

一:统一。

土宇:领土、疆域。

【译 文】

与南朝并存的统治北方的王朝统称为“北朝”。首先是魏期,而

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以后,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高洋消灭东

魏建立北齐。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天下,建立了隋朝。不过隋朝只传了

一代,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天下大乱,很快丧失了政权。

【小 故 事】

隋文帝杨坚依法治子的故事

隋文帝杨坚是晴朝的开国皇帝。他享握政权以后,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制定新律,健全法制。他不但重视制定法

律,而且执行法律也非常严格,主张“法不阿贵”。就是说执行法律,

第62页

不偏袒那些有地位的尊贵者。王公贡族犯法,也要同普通百姓一样看

待,一样治罪。

隋文帝不仅如此主张,而且如此做了,就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也不

例外。

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杨俊。杨俊被封为秦王以后,依仗权势,

胡作非为。他违犯国家规定的制度。偷偷的放债取息,实际上是敲诈

勒索。杨俊手下的一些宫员也乘机为非作歹,致使那些深受其害的小

官吏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隋文帝得知消息后,派专使进行调查,处罚了 100 多个与这件事

有牵连的人,并以此来警告杨俊。可杨俊认为自己是皇子,无人敢惹,

所以继续作恶。同时,他还大兴土木,营建豪华宜室,成天带着一伙

浪荡公子和歌姬舞女在宫中寻欢作乐.隋文帝见杨俊如此骄奢淫逸,

目无法纪,便下令将他召回京师,撤销了他的一切官职,不许他再参

与政事。

杨俊被撤销官职的消总传出后,朝廷上下震动不小。宫中的侍卫

武官为讨好杨俊,便跑去对附文帝说:“秦王只不过利用官务营建宫

室,这不算什么大错,圣上应该原谅他。“隋文帝反问:“他放债取

息是不是已经违反了国法?”侍卫武官只好点头称是。隋文帝又问:

“法律容许违犯吗?”侍卫武官哑口无言了。隋文帝肯定地说:“法

律是不容违犯的。说若便命令侍卫武官退下去。紧接着,御史大夫杨

素也跑来说情,劝隋文帝道:“对秦王的处罚太重了,求陛下看在父

子的情分上,从轻处理。"

第63页

隋文帝说:“如果按照你说的意思,皇子们犯法要从轻处理,那

不是要另外为他们制定特别的法律吗?”杨东无言以对。

隋文帝顶住了“说情风,依法惩办了杨俊。

第64页

táng gāo zǔ qǐ yì shī

唐 高 祖 , 起 义 师。

chú suí luàn chuàng guó jī

除 隋 乱 , 创 国 基。

èr shí chuán sān bǎi zǎi

二 十 传 , 三 百 载。

liáng miè zhī guó nǎi gǎi

梁 灭 之 , 国 乃 改。

【注 释】

唐高祖:李渊。

义师:伸张正义的军队。

创:开创。

国基:国家基业。

之:代指唐朝。

【译 文】

唐高祖李渊举兵起义,推翻了隋炀帝杨广的统治,开创了唐朝的

基业。唐朝皇位传承了二十代,立国近三百年。到了唐末,朱温篡权,

改国号为梁,唐朝灭亡了。

第65页

【小 故 事】

剖腹藏珠

在唐太宗时期,有一次,唐太宗曾对侍臣们说:“我听说西域有

个人非常喜欢珍珠,他偶然得到一颗非常罕见的珍珠。因为这颗珍珠

很值钱,商人一直很担心别人会来偷他的珍珠,所以,想尽办法要把

它藏在一个比较隐密的地方。不过,尽管他换了多少地方,他都觉得

不够安全。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一个自以为最好的办法,他把自己的

肚子剖开,把珍珠藏在肚子里。当然商人最后就死了。”

唐太宗讲完故事后,就问大臣们说:“你们说世界上真的有这种

人吗?”大臣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唐太宗听了就说:“你们不

用笑他的愚蠢行为,现今那些作官的人,不顾性命贪赃枉法,死了以

后连子孙都受辱;作皇帝的追求享受,因而亡国,他们的行为,不就

和那贪财的人一样的愚蠢可笑吗?”

魏征说道:“从前鲁哀公对孔子说:‘有的人容易健忘,搬家时

竟然遗忘了自己的妻子’。孔子说:‘还有健忘得更严重的:像夏桀、

商纣,荒淫无度,竟然忘记了自己要灭亡。’这些也如同胡商一样可

笑啊。”太宗说:“是啊,我和你们应该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国家,

以避免被后人所耻笑啊!”

第66页

于是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成语“剖腹藏珠”,用来比喻为

物伤身,轻重颠倒。

第67页

liáng táng jìn jí hàn zhōu

梁 唐 晋 , 及 汉 周。

chēng wǔ dài jiē yǒu yóu

称 五 代 , 皆 有 由。

yán sòng xīng shòu zhōu shàn

炎 宋 兴 , 受 周 禅。

shí bā chuán nán běi hùn

十 八 传 , 南 北 混。

【注 释】

五代:五个朝代。唐朝以后有梁、唐、普、汉、周五代,称为五代。

由:理由,原因。

炎宋:指赵宋王朝。

禅:禅让。

传:传位。

混:指混乱局面。

【译 文】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历史上称为五代。它

们的建立都各有由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而逼后周禅让,建立宋朝,

史称北宋,加上后来的南宋,共传十八代,这期间与北方的辽国长期

混战。

第68页

【小 故 事】

唐太宗封禅

在贞观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到页观四年,社会上便出现了“升

平”景象。这之后,又连年丰收,所以天下太平,盗贼不作。封禅是

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庆功大典,祭祀地点在泰山顶上。李世民也认为

开国有功,事业有成,便接受了大臣们的意见,同意赴泰山封禅。但

魏征又力排众议,认为不可。唐太宗这次很不商兴,便质问魏征:“这

么多大臣都同意, 为什么唯独你反对?难道我的功还不够高, 德还

不够深吗?国家还没有安定,四方还没有臣服吗?”魏征从容地回答::

皇上功业虽高,但是百姓受到的恩惠却不够多;您的德行虽深厚,但

恩泽还没有及于所有的人;当今天下虽已太平,但仍是百废待举,财

力还不十分充裕;粮食虽然丰收,库存还比较空虚。这怎么能向大地

报告功业呢?再说封禅是大事,四邻各国酋长都得随从庆贺,那样耗

费是 极大的!何况伊、洛(河南中原地带)以东地区,至今十分荒

凉,这不等于向四方各国展示虚弱,滋生图谋中原之心吗?”

唐太宗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很不舒服,但嘴上又无法反驳,

只好作罢。这样一来,国家的一大笔开支就被省下来了。

第69页

《三字经》第 33-40 节

liáo yǔ jīn dì hào fēn

辽与金 帝 号 纷

dài miè liáo sòng yóu cún

迨灭辽 宋 犹 存

zhì yuán xīng jīn xù xiē

至元兴 金 绪 歇

yǒu sòng shì yì tóng miè

有宋世 一 同 灭

【注 释】

绪:国运。

【译 文】

与宋朝同时存在的还有北方的辽国与金国,它们的首领也都称帝。等

到金国灭掉辽国的时候,南宋王朝仍然存在着。到元朝渐渐兴起壮大,

金国、宋朝都被元朝灭掉了。

【小 故 事】

岳母刺字一一精忠报国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

孩。他的父母想: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就在这时,一群大雁从

天空而过,父母高兴地说:"好,就叫岳飞。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

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

第70页

十分艰难。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

性格倔强,为人刚直。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

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

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千!"众兄弟

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

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

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

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

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

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

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

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

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

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

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第72页

bìng zhōng guó jiān róng

并中国 兼 戎 狄

jiǔ shí nián guó zuò f

èi

九十年 国 祚 废

【注 释】

兼:兼并,统一。

戎:我国古代对西部民族的统称。

狄:我国古代对北部民族的统称。

国祚:国运。

【译 文】

蒙古人进入中原,兼并许多边疆少数民族部落,建立了统一的元帝国。

在统治了九十年后,元朝灭亡了。

【小 故 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奇渥温姓,乞颜部人。按照蒙

古起名传统,铁木真全名应为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

的父亲为乞颜部的军事首领也速该。

“铁木真”的名字来源于出生时,乞颜部打败蒙古族塔塔尔部落,

也速该杀了他们名为铁木真·兀格的首领。按当时蒙古人信仰,在抓

到敌对部落勇士时,如正好有婴儿出生,该勇士的勇气会转移到该婴

第73页

儿身上,于是就给新生的儿子起名铁木真。铁木真 9 岁那年,父亲被

另一个部落的人害死了。那个部落的首领怕铁木真长大后会为父报仇,

就带领人马去捉拿他。 铁木真被迫逃跑。铁木真逃到森林里,在森

林里躲了九天九夜。没吃没喝的他实在忍不住饥饿,又壮着胆子走出

来,结果被敌人抓住了。

在敌人面前,铁木真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连一句话也不敢大声说,

敌人觉得他很胆小,便没把他当回事。一天,他趁看守不备,用石头

把看守砸昏逃了出来。此时,铁木真无路可走,只好又躲进深山里。

在山里的日子,他靠捉松鼠、野兔和摘野果过日子。正是那段艰苦的

生活,使铁木真真正地长大了。长大后他英勇善战,东征西讨,屡建

战功,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政权,并成为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

1227 年 7 月,在蒙古军围困西夏首府时,成吉思汗病逝于今宁夏

南部六盘山,终年 66 岁。死后葬在不尔罕山,接近斡难河源头的地

方。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于 1271 年统一了中国。

第75页

míng tài zǔ jiǔ qīn

shī

明太祖 久 亲 师

chuán jiàn wén fāng sì s

ì

传建文 方 四 祀

qiān běi jīng yǒng lè

迁北京 永 乐 嗣

dài chóng zhēn méi shān sh

ì

迨崇祯 煤 山 逝

【注 释】

祀:年。嗣:继承。迨:等到。

【译 文】

明太祖朱元璋长期亲自带领军队征战四方,终于建立了明王朝。朱元

璋死后,传帝位给他的孙子朱允。即建文帝。建文帝在位只有四年。

明成祖朱棣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改年号为永乐。到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时,朝政混乱,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

煤山(今北京景山)上吊自尽,明朝灭亡。

【小 故 事】

第76页

刘基辅佐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对有功者进行封赏。他最

信任的要数刘基了,他认为刘基像张良一样辅佐了他。

刘基不仅谋略高,对天文地理也很有研究。他不但对天下形势观

察详细、考虑周到,而且判断力很准确。

有一年,江南发生了一场旱灾。朱元璋很着急,就询问刘基。刘

基说:“天一直不下雨,是因为牢狱里关押的很多人有冤案。”朱元

璋相信了刘基的话,便派人去查,然后平反了不少冤案,放了许多错

抓的人。

没有几天,就下了一场大雨。其实下雨和平反冤案一点儿都不相

干,只是刘基懂得天文,他预测到不久就会下雨,便趁此机会劝谏朱

元璋平反冤案。

后来,刘基得罪了开国元勋李善长。李善长就在朱元璋那儿说了

刘基的坏话,想让朱元璋将刘基除掉。刘基感到处境危险,就以妻子

得病为由,请长假回老家,过起了隐居生活。

第77页

qīng tài zǔ yīng jǐng mì

ng

清太祖 膺 景 命

jìng sì fāng kè dà dì

ng

靖四方 克 大 定

zhì xuān tǒng nǎi dà tó

ng

至宣统 乃 大 同

shí èr shì qīng zuò zhō

ng

十二世 清 祚 终

【注 释】

清太祖:努尔哈赤。膺:受。

景命:古时候帝王自称受命于天,景命意指上天授予的王位之命。

靖:安定,平定。大定:全部安定。

【译 文】

清太祖努尔哈赤,受命于天,平定四方,从此天下统一安定。到了宣

统(溥仪)退位,清朝一共经历了十二代皇帝,清朝的统治结束了。

【小 故 事】

第78页

清太祖躬行节俭

太祖曾有一次外出打猎,当时雪刚停,枯草上的雪沾到外衣上,太祖

就抱着衣服走,侍卫们就窃窃私语:皇上什么没有啊,又何必在乎一

件衣服啊?太祖听见了,笑着说:我哪里是因为没有衣服而爱惜啊,

我不是还经常赐给你们衣服吗?与其被雪弄湿了,还不如保持其洁净

呢,亲身节俭,你们要向我学习呢!从此八旗的子弟没有再衣锦奢华

的了。

第79页

dú shǐ zhě kǎo shí l

ù

读史者 考 实 录

tōng gǔ jīn ruò qīn

m ù

通古今 若 亲 目

kǒu ér sòng xīn ér w

éi

口而诵 心 而 惟

zhāo yú sī xī yú

朝于斯 夕 于 斯

【注 释】

考:考察。

实录:特指史书中专门记录皇帝、大臣活动的大事记。

目:用作动词,看到。诵:背诵。惟:思考,思维。斯:代名词,这

里。

【译 文】

凡是读史书的人,要对记载历史事实的资料进行辨析,如此才能真正

通晓古往今来的历史,犹如亲眼所见一样。读书时应大声朗读、背诵,

用心去领悟,早晨不放松学习,晚上也勤奋攻读。

【小 故 事】

第80页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者名的历史学家。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

修史的官员。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司马迁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可当

他专心致志写《史记》的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他替一位将

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

此残生。但想到父亲希望他写出一部通史的临终遗言,他就尽力克制

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

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花了十六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

《史记》。

第81页

xī zhòng ní shī xiàng tuó

昔仲尼 师 项 橐

Gǔ shèng xián shàng qín xué

古圣贤 尚 勤 学

Zhào zhōng lìng dú lǔ lún

赵中令 读 鲁 论

Bǐ jì shì xué qiě qín

彼既仕 学 且 勤

【注 释】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项橐:相传孔子曾经向七岁的项橐请教过琴艺。

仕:做官。此特指赵普居宰相之位。

【译 文】

从前,圣人孔子拜七岁的神童项橐为师。古代的圣贤之人,尚且如此

勤奋好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宋朝人赵普,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

天天还研读《论语》,在他任宰相之职后,学习却还是这么勤奋。

【小 故 事】

项橐胜孔子

一天,鲁国神童项棠来拜访孔子。孔子早就听说这孩子聪明绝顶,机

智过人,就想考考他。

孔子问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

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火

第82页

没有烟?什么树没有树枝?”

项囊想了想说:“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无门扇的门没

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萤

火虫的火没有烟,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

孔子大惊,这孩子竟如此智慧过人!

项囊又马上反问孔子说:“现在轮到我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

在水面上,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鹅和鸭能子在水面上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松柏冬夏

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不对!”项囊大声说,“鱼能浮

水,可是它的脚不是方的:竹子也是空心的,却是四季常青。”

孔子拱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老夫愿拜你为师。”

第83页

pī pú biān xiāo zhú ji

ǎn

披蒲编 削 竹 简

bǐ wú shū qiě zhī mi

ǎn

彼无书 且 知 勉

tóu xuán liáng zhuī cì

头悬梁 锥 刺 股

bǐ bú jiào zì qín

彼不教 自 勤 苦

【注 释】

披:翻阅。

蒲编:蒲草编织成席。

竹简:竹片,用来写字。

勉:指自我勉励。

不教:不需别人教诲。

【译 文】

西汉人路温舒家贫无钱买书,就将蒲草编成席,把书抄到席子上用心

研读;汉朝人公孙弘则削了许多竹片,抄录《春秋》来读。他们虽买

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

第84页

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

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小 故 事】

苏秦锥刺股

战国时,有一个叫苏秦的人。他年轻时游手好闲,不读书不学习,没

有什么本事,但是却总觉得自己十分了不起,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苏

秦曾在许多地方做事,由于他没有什么本事,一直也没有做出什么成

绩,因此从来不受别人的重视。他常常为此事苦恼和郁闷。在外做事

几年仍旧一事无成,没有办法,他回到了家里。家里人见他没有什么

长进,也都瞧不起他,还在背后说苏秦没有本事却自以为是。苏秦知

道后十分伤心,决定从此发愤读书。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一直

到深夜。人在深夜里看书,经常想睡觉,有时一不小心就睡着了。苏

秦怕自己总打盹耽误读书,就想了一个办法。每到晚上看书时,他就

准备一把锥子在身边,一有困意想打盹,他就用锥子猛刺大腿一下,

这样一疼,他立刻就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由于苏秦刻苦读

书,终于成为一名有真才实学的人。后来,他又走出家门到外面做官,

曾经任战国时期几个国家的宰相。

苏秦刺骨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像苏秦那样有了真才实学,

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86页

rún náng yíng rú yìng

xuě

如囊萤 如 映 雪

Jiā suī pín xué bú

chuò

家虽贫 学 不 辍

rú fù xīn rú guà ji

ǎo

如负薪 如 挂 角

shēn suī láo yóu kǔ

zhuó

身虽劳 犹 苦 卓

【注 释】

囊:原意为袋子,这里指装在袋子中。

辍:中断,停顿。

负薪:背着柴火。

挂角:挂在牛角上。卓:卓绝,超然。

【译 文】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夏夜读书无油点灯,便捉许多

萤火虫用纱袋包好,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灯,借着雪光看书。

这两个人家境虽然贫穷,但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汉代人朱买臣家庭

贫穷,上山砍柴,边背着柴边看书;隋朝的李密放牛的时候,把书挂

第87页

到牛角上,边放牧边读书。他们的身体尽管很劳累,但他们仍然发奋

苦读。

【小 故 事】

囊萤夜读

晋代时,有个人叫车胤。他从小就好学,但家境贫困。为了维持温饱,

他白天要在地里干活,只有晚上才有时间看书,家里又没有多余的钱

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文章,院子外面好多小伙伴们都在

捉萤火虫玩。车胤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

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车胤突然想到: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

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找到在提萤火虫的那群小伙伴们,让

他们一起帮看捉萤火虫。不一会儿,就捉了好多萤火虫。车胤又去找

了一只白绢口袋,把大家捉的几十只萤火虫都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

把它吊起来。这些萤火虫发出的光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以勉强用来

看书了。从此,每天晚上只要有萤火虫,他就约小伙伴一起去抓,然

后用来当做灯用.由于他勤奋好学,后来做了高职位的官。

第88页

sū lǎo quán èr shí qī

苏 老 泉 , 二 十 七。

shǐ fā fèn dú shū jí

始 发 奋 , 读 书 籍。

bǐ jì lǎo yóu huǐ chí

彼 既 老 , 犹 悔 迟。

ěr xiǎo shēng yí zǎo sī

尔 小 生 , 宜 早 思。

【注 释】

苏老泉:苏洵,号老泉,宋代著名文学家。

彼:指苏洵。既:已经。

悔迟:后悔读书迟了。

尔:你们。小生:年轻人。宜:应该。

【译 文】

宋朝人苏老泉,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学习,后来成了著名

的文学家。苏老泉悔恨年少时没有好好学习,奋发补救,你们这些年

轻人更应该趁早努力学习。

第89页

【小故事】

据说,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二十七岁时仍认识不了几个字,直到

哥哥中了科举考试,做了大官后,才开始觉悟到自己的不学无术。从

此,苏洵便专心地研读,进一步改掉以往有手好闲的习性,整日与书

为伍,一心想参加考试,没想到竟然名落孙山。

他很丧气地回到家里,把从前写过的文章统统找出来烧了,从此

闭门苦读。苏洵痛下决心,苦读了五、六年。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可

以写文章了,便提笔写了一篇,一时文思泉涌,许多道理很自然地从

他的笔下写出来,苏洵觉得仿佛这几年所读的书,使他的脑子装满了

学问。于是,苏洵的学识及文章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尤其是大文学家

欧阳修,从此,他的文章便成了人人争读的作品。

第90页

ruò liáng hào bā shí èr

若 梁 灏 , 八 十 二。

duì dà tíng kuí duō shì

对 大 廷 , 魁 多 士。

bǐ jì chéng zhòng chēng yì

彼 既 成 , 众 称 异。

ěr xiǎo shēng yí lì zhì

尔 小 生 , 宜 立 志。

【注 释】

若:像。

梁灏:出生于五代时期,宋朝建立后,八十二岁考中状元。

对:应对,回答帝的考问。

大廷:宫殿。指帝的金銮殿。

魁:魁首,最出色的人。

魁多士:指状元。

【译 文】

五代的梁灏,在八十二岁的时候考中进士,并且在朝廷举行的殿

试中对答如流,最后独占鳌头,中了状元。梁灏这么大年纪的人尚能

勤学不倦,取得成功,令天下人都感到惊异,你们这些小孩子读书,

应树立远大志向,发奋努力。

第91页

【小故事】

宋朝时,有个名叫梁灏的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参加考试,想一

举成名 ,可是年年考,却年年落榜,虽然已经考了无数次,但他却

一点也不灰心。

梁灏的儿子也是好学不卷的人,而且也已经高中状元了,梁灏见

儿子中了状元,除了高兴之外,自己的期许也更深,他立定志愿,一

定要考上状元。

从此,他更用功,每一个朋友见到他如此用功,就劝他不要这么

辛苦,儿子已是状元了,可以一生不愁吃穿,何必还要自己去争功名

呢!但是,梁灏并没有受这些话的影响,仍然日夜苦读。黄天不负苦

心人,在他八十二岁那一年,他终于考中状元了。

当皇帝召见他时,他的表现丝毫不逊于年轻的状元,所以深得别

人的赞赏。梁灏对于自己以满头白发的高龄才中状元,一点也不以为

意,因为他终于达到了目标,完成了心愿。

第92页

yíng bā suì néng yǒng shī

莹 八 岁 , 能 咏 诗。

mì qī suì néng fù qí

泌 七 岁 , 能 赋 棋。

bǐ yǐng wù rén chēng qí

彼 颖 悟 , 人 称 奇。

ěr yòu xué dāng xiào zhī

尔 幼 学 , 当 效 之。

【注 释】

莹:祖莹,北齐人。八岁能诗,后任秘书监著作郎。

泌:李泌,唐朝人。七岁能作棋赋,后历任四朝宰相。

赋棋:以棋为题作诗。颖悟:聪慧过人。效:效法,学习。

【译 文】

祖莹八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咏诗作对;李泌七岁时就敢当着

皇帝的面吟出写棋的诗。祖莹和李泌这么聪明,人们都感到非常惊奇

和羡慕。你们年幼时学习,应当效仿他们。

第93页

【小故事】

祖莹是北齐时的人,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诗经》及《尚书》

一类的书。

由于祖莹整天手不释卷的用功读书,常常连觉也不想睡,他的父

母在心疼之下,之好把家里的灯火给藏起来,不让他读的太晚。好学

又聪明的祖莹,便在父母都睡着后,拿出自己预藏好的火种来照明,

为了不让父母看见,他还拿了衣服把门窗遮住,为的是要安心读书。

祖莹有一次读的太晚了,竟睡过头了,醒来事以误了上学的时间,

便匆忙的赶到学校去,正好论到他要上台讲《尚书》。这时,他才发

现带错了书,可是祖莹很镇静的把《尚书》的内容背了一遍,不仅快

而且连一个错字也没有,令在场的同学都吃了一惊。

祖莹长大后,在朝中担任秘书及着作郎的工作,这个成就是他用

功所换来的。

第94页

cài wén jī néng biàn qín

蔡 文 姬 , 能 辨 琴。

xiè dào yùn néng yǒng yín

谢 道 韫 , 能 咏 吟。

bǐ nǚ zǐ qiě cōng mǐn

彼 女 子 , 且 聪 敏。

ěr nán zǐ dāng zì jǐng

尔 男 子 , 当 自 警。

【注 释】

蔡文姬:汉朝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

辨琴:听辨琴声的好坏。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

咏吟:读诗,此处指作诗。

警:警觉,警醒。

【译 文】

汉朝的才女蔡文姬精通音律,能辨识琴音;晋朝的女子谢道韫才

思敏捷,能赋诗咏雪。她们作为女子,尚且这样聪明灵敏,你们作为

男子汉,应当自觉警醒才是。

第95页

【小故事】

东汉的学者蔡文邕,有个能分辨琴声的女儿蔡文姬。

有一次,蔡邕在弹琴自娱时,突然一根琴弦断了,正在一旁看书

的蔡文姬便对蔡邕说:“爹,是不是第一根琴弦断了?”

蔡邕见蔡文姬并没有回头,竟能听出哪根琴弦断了,大感惊讶,

新想,这可能只是巧合吧!便故意又弄断了另一根琴弦蔡文姬又对父

亲说:“怎么第四根弦也断了呢?”

蔡邕暗暗吃了一惊,这时才确信蔡文姬的确有音乐天分。

谢道韫是晋朝人,有一次她的叔叔(也就是晋朝知名的宰相谢安)

看见窗外正在飘着雪花,一时兴起,便想考考侄子们的作诗能力。

他问他们“大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哥哥谢朗回答说:“撒

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看看谢道韫,很高兴小小年记的侄女,竟能有如此的才情。

第96页

táng liú yàn fāng qī suì

唐 刘 晏 , 方 七 岁。

jǔ shén tóng zuò zhèng zì

举 神 童 , 作 正 字。

bǐ suī yòu shēn yǐ shì

彼 虽 幼 , 身 已 仕。

ěr yòu xué miǎn ér zhì

尔 幼 学 , 勉 而 致。

【注 释】

刘晏:唐朝人,相传七岁能做诗、写文章,被公认为“神童”。

方:才,仅仅。

正字:官名,主管校正典籍文字。

仕:做官。致:得到,达到,造就。

【译 文】

唐朝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年仅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

并且做了负责校正文字的官。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是已经做了官。

你们从小读书学习,如果勤勉努力,也能达到他那样的成就。

第97页

【小故事】

刘晏是唐玄宗时的一个小神童,据说,他曾经写了一篇《东封颂》

的文章献给祭拜天地的玄宗。

玄宗看了以后,赞不决口,于是,便召见刘晏,当他见到刘晏还

是个孩子,不仅对他的写作能力感到怀疑,便命宰相亲自考刘晏。

不久,宰相向玄宗说:“刘晏真是个神童,他的作文能力的确很

高。”玄宗于是下令刘晏担任正字官,相当于现在的国立编译馆馆长。

刘晏小小年纪,却能胜任这个官职,实在是不容易啊!

刘晏不仅受到玄宗的喜爱,就连玄宗的庞妃扬贵妃,也非常欣赏

刘晏的聪明伶俐。

有一次,在贵妃的寝宫里,玄宗对陪在贵妃身边的刘晏说:“你

这个正字官,还有什么字不能正呢?”刘晏说:“朋友这字个我无法

正。”

原来当时许多人朋比为奸,结党做坏事,刘晏就是利用这个字来

暗示玄宗的。

第98页

yǒu wéi zhě yì ruò shì

有 为 者 , 亦 若 是。

quǎn shǒu yè jī sī chén

犬 守 夜 , 鸡 司 晨。

gǒu bù xué hé wéi rén

苟 不 学 , 曷 为 人。

cán tǔ sī fēng niàng mì

蚕 吐 丝 , 蜂 酿 蜜。

rén bù xué bù rú wù

人 不 学 , 不 如 物。

【注释】

司晨:公鸡准时报晓叫司晨。司,管理。

曷:何,怎样。

【译文】

凡是有作为的人,都与上面列举的这些古圣先贤一样。狗能为主

人守夜看家,鸡能替主人打鸣报晓。禽畜都有可取之处,而人作为万

物之灵,如果不读书学习,又怎么能做人呢?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

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食用。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学习,那简直连小动

物都不如了。

第99页

【小故事】

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自幼就是一个懂事孝顺的人,据说他的父

亲叫孔纥,是个大力士,有一天,孔纥和妻子来到尼丘山,希望能求

得一个儿子。

果然,他的妻子不久便生了孔子,所以孔子的名字叫孔丘,字仲

尼。孔子三岁时,孔纥便去世了,孔子随着母亲来到鲁国曲阜县。孔

子每天都会把家事做好,夜晚临睡前,还替母亲捶背,是个非常孝顺

的孩子。

孔母则常常鼓励孔子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光宗耀祖,扬眉吐

气。后来,孔子的母亲也去世了,孔子难过之余,牢记母亲的教诲,

更加用功读书。没多久,孔子博学的美名传遍整个鲁国,许多人自愿

向他求教,拜他为师,孔子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真可说是“幼而学”、“扬名声,显父亲”的最好例子啊!

第100页

yòu ér xué zhuàng ér xíng

幼 而 学 , 壮 而 行。

shàng zhì jūn xià zé mín

上 致 君 , 下 泽 民。

Yang míng shēng xiǎn fù mǔ

扬 名 声 , 显 父 母。

guāng yú qián yù yú hòu

光 于 前 , 裕 于 后。

【注 释】

行:行事,做事。

致:送达,致力,效力。

泽:恩惠,施恩。显:显耀,显赫。

光:光大,发扬。裕:垂裕,垂芳,富裕。

【译 文】

年幼时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学以致用,施展抱负,对上可

以辅助君王治理国家,对下可以施恩泽于民众,造福百姓。能以道德

学问使自己美名远扬,让父母得到荣耀;不仅给祖宗带来光彩,而且

还能造福于后代。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多媒体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