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bookData.followerCount}}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取消关注'}}
○ 文 / 陈颖舸——记玉米栽培学家陈国平陈国平(1932—2018),福建晋江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玉米栽培学家,长期从事玉米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1932 年 11 月 14 日,陈国平出生于厦门一个华侨工商业家庭,兄弟四人,排行第三。父亲陈华厅,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才艺德行声著于里闾。早年渡洋菲律宾谋生,回国后在厦门创办金山百货公司并定居下来。陈国平的幼年在鹭岛度过,幸福而富足。1938 年 5月,厦门沦陷于日寇的铁蹄。那年秋天,陈国平的母亲带着其兄弟姐妹五人回到原籍地——晋江金井镇溜江村,在那里度过了八年抗日战争时期艰苦的岁月。正如《家谱》所叙:“虽有栖身之所,而无耒耜之利。举妇孺之力,惟有稼穑。地薄田瘠,艰难竭蹶。”在老家,他亲历了旧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以及农民深受饥寒、瘟疫、盗匪、兵寇侵扰的痛苦,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和无奈。在那里,他从事农业劳动,得到农民手把手的传授。他善于对农作物进行观察和思考,琢磨其中的科学道理,萌生了学农的志向,也造就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农业、农村、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46 年,陈国平随家人返回厦门,先后在私立大同中学和厦门... [收起]
[展开]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已关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 文 / 陈颖舸
——记玉米栽培学家陈国平
陈国平(1932—2018),福建晋江人,中
共党员,我国著名的玉米栽培学家,长期从事
玉米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1932 年 11 月 14 日,陈国平出生于厦门一
个华侨工商业家庭,兄弟四人,排行第三。父
亲陈华厅,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才艺
德行声著于里闾。早年渡洋菲律宾谋生,回国
后在厦门创办金山百货公司并定居下来。陈国
平的幼年在鹭岛度过,幸福而富足。1938 年 5
月,厦门沦陷于日寇的铁蹄。那年秋天,陈国平
的母亲带着其兄弟姐妹五人回到原籍地——晋
江金井镇溜江村,在那里度过了八年抗日战争
时期艰苦的岁月。正如《家谱》所叙:“虽有栖
身之所,而无耒耜之利。举妇孺之力,惟有稼
穑。地薄田瘠,艰难竭蹶。”在老家,他亲历了
旧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以及农民深受饥
寒、瘟疫、盗匪、兵寇侵扰的痛苦,深深体会到
农民的艰辛和无奈。在那里,他从事农业劳动,
得到农民手把手的传授。他善于对农作物进行
观察和思考,琢磨其中的科学道理,萌生了学
农的志向,也造就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与农业、农村、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46 年,陈国平随家人返回厦门,先后在
私立大同中学和厦门一中完成初中、高中学业。
由于天资聪颖、学习勤奋且文笔好,在初中阶
段他当上了《鹭江日报》的小记者,高三时学习
成绩更是从名列前茅赶到全班第一名。1951 年,
带着那份深藏已久的情结,他没有根据自身的
天资去报考有着天赋的美术、外语或文史专业,
毅然填报了农业专业,并且是唯一的报考专业。
在填报的四所院校中,第四个志愿是黑龙江省
北安农专。北安地处北纬 48°的北国边疆,如
果不是非学农不可的决心,他不会不顾那里的
天寒地冻和与南方迥然不同的饮食习惯。终于,
他以第一志愿的成绩,考进了以农科著称的南
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专业为农艺系。当时的系
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
大学时代的陈国平
2022 年 5 月 .49
独家策划
第52页
育家马育华教授。
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是当时国内最拔尖的
农业院校,新中国成立后,农业部、中国农业
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主事者,大都是该院
校的毕业生,后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
央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南京农学院。在大学学习
期间,除了学习书本上的专业知识,陈国平还
经常到农场、农村实习,与农民同吃、同住、同
劳动,参加开垦荒地,了解农业、农村的许多
实际情况和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了从
事农业工作的本领,加深了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1955 年毕业之际,陈国平与班上的其他两位同
学被通知保送到苏联留学深造。在那个年代,
能去苏联留学,作为没有良好家庭成分的他来
说完全是件意料之外的事。后来他说:“我之
所以能去留苏,首先要感谢组织上对自己的信
任,更要归功于系主任,善于从德智体全面发
展角度选拔人才。这位新中国成立前留过美的
主任认为,出去是要学人家的先进技术,学习
成绩不好怎么行?”
留苏之前,陈国平进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
预备部一年,主要学习俄语,还要继续接受政
治审查和健康检查。1956 年 11 月,陈国平顺利
进入苏联最高农业学府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
习。这是一所众多学农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
先后培养出像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作
物育种家瓦维洛夫等世界闻名学者,也是当时
各社会主义国家留学生最集中的地方。在留苏
岁月里,最让陈国平难以忘却的是当时中国驻
苏大使馆一位工作人员的一番肺腑之言:“培
养一名中国留学生的代价,大约相当于 25 个农
民一年辛勤劳动所得。”在这句话的鞭策下,
他没有节假日,没有回国休息过,进入图书馆
看书是从早上八、九点一直看到晚上十点才返
回宿舍。按照他的说法是:“要使自己的表现对
得起 25 个农民对我们的期待。”而最让他津津
乐道的是,1957 年秋,毛主席率领中国党政代
表团赴莫斯科访问期间亲身经历的两件事:一
是毛主席参加十月革命节庆祝活动,他有幸走
在中国留学生游行队伍的前列被摄影机录了下
来,随后又被收编入中国新闻纪录片《祝贺》中,
成为历史性的镜头。而远在厦门鼓浪屿的母亲
一天数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为了看看多年未
见面的儿子;二是几天后,他又聆听了毛主席
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全体中国留学生的精彩
演讲。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
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后来,那段著名的讲话
被收录在《毛主席语录》。这段话激励了他在
留苏期间,陈国平(右一)与导师 B.H 等合影
50.
独家策划
第53页
苏联更好地学习,也激励他今后更好地工作和
生活,以报效祖国和人民。
在近 4 年的留苏研究生学习生涯中,陈国
平不辱使命,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了专
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育了独立科研工作能力。
当年,导师 B·H·斯捷潘诺夫给他选择了一个
与玉米有关的命题,开启了他一生的玉米情缘。
1960 年 7 月,他提前两个月以全优的成绩通过
了论文答辩,获得苏联高教部颁发的农业科学
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教育部承认为博士学位),
而那一年正处于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回
国之前,陈国平和同学们把没用完的卢布如数
上交大使馆,他仅带上一颗赤诚的报国心和一
大箱书籍,充满信心和憧憬回到祖国,迫切期
待能迅速投身于祖国的科研工作和建设事业中
去。那年 9 月,他被安排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物研究所工作,当上玉米栽培的课题主持人,
助理研究员职称。次年,他与同窗 8 年、志同道
合的黄慕玉女士(留苏博士)结婚,育有两子。
从 1964 年开始,陈国平扎根农村搞科学试
验,第一站在京郊大兴县搞样板田。他的团队
把大兴这一个平均亩产 150 公斤左右的中低产
区提高到 250~300 公斤,在样板田上甚至突破
了 400 公斤。这一次陈国平的初露锋芒也引起
业界的轰动,从地方扩散到全国。1971 年,陈
国平随研究所下放北京市,他非常乐意地接受。
按照他的说法:“从中央到下放北京市是我取
得成果的关键……有更多精力投入科研,还因
为栽培学科特别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此,
我可以脚踏京郊大地,根据当地生产上的需要
进行研究,再把成果推广到生产中去。”可见,
在农业生产中摸爬滚打,无论是在童年的农村
生活还是在大学求学阶段、工作科研期间,他
都一直坚守,这是他践履“苍生俱温饱”的初
1956 年 6 月,陈国平(后排右四)在北京俄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留苏预备部学习
2022 年 5 月 .51
独家策划
第54页
由于当初组织的安排和一开始的小有名气,玉
米栽培工作伴随其终生,因此,他曾感叹过:“如
果我搞遗传育种的话,也许成果会更多、更大
一些。”但他也曾自豪地说:“我尽力了,我可
以问心无愧,在全国玉米栽培这个领域,我做
到了最好。”其实,从青年时期开始,陈国平就
一直在追求卓越!
玉米曾是我国的第三大作物,一向因粗粮
粗管而不受重视。但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陈
国平认为玉米有巨大增产潜力。1991 年,时
任北京市政府玉米顾问团团长的他上书国务
委员陈俊生,力呈把玉米作为粮食增产的主攻
方向,得到领导的认同。同年 9 月,农业部决
定全国“八五”期间重点抓玉米,特别是把推
广 1 亿亩紧凑型品种作为增产玉米的关键性措
施。而后,他被委以农业部顾问,3 年共推广
面 积 7500 万 亩,增 产 玉 米 75 亿 公 斤。1996
年,他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写成《专家建
议主攻玉米生产的战略》,发表在仅供中央领
导人阅读的《内部参考》第 16 期上。2000 年
以来,全国玉米产量先后超越小麦和水稻,跃
升为我国第一大作物品种,后来还成为轻工业
原料。21 世纪初,他曾有一番感慨:“如今看
到玉米有如此光明的前景,我感到自己应该以
研究玉米为荣!”2012 年 11 月,在陈国平 80
大寿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小麦育种
学家庄巧生为他撰写的《寿序》里提道:“2007
年玉米上升为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仅次于水
稻、粮饲兼用以饲为主的大田作物,这和紧凑
型优良杂交种的育成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
推广有密切关系。”显然,20 世纪 90 年代陈
国平的高瞻远瞩和极力推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
作用,那一年玉米成为全国产量第一的作物品
心和使命的“捷径”,也是他取得累累科研成
果的关键!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陈国平的套
种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荣获全国科
学大会奖并出席大会。会上,邓小平高屋建瓴、
鼓舞人心的讲话让他无比振奋。此后,中国农
业科学院收回下放科研人员,他没有离开,而
是主动请求继续留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工作。
那年,他首批免试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并以
玉米专家的身份参加农业部代表团到朝鲜考察,
他深深地感受到迎来了人生“科学的春天”。
为了挽回已经失去的时间,他争分夺秒地投入
科研工作,日夜兼程,埋头苦干,后来也留下依
赖安眠药才能入睡的后遗症。其间,他曾担任 6
年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兼学术委
员会主任,1987 年,晋升为研究员。凭着这样
的热情和干劲,1978 年之后,他获得了省部级
二等奖以上的成果 12 项,其中,包括 1996 年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ABT 生根粉系列的推广项
目)在内的国家级大奖 3 项、北京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 2 项,这在玉米栽培领域是非常难得的。
1957 年,陈国平(右一)在莫斯科红场参加十月革命节庆祝活动
52.
独家策划
第55页
1989 年,陈国平(右一)在北京郊区延庆开展春玉米收获和考种
种。陈国平还是全国玉米学科的带头人,1984
年起,他担任全国玉米栽培学组的副组长、组
长等领导职务,组织、领导了全国有关的学术
活动,主持八省市参加的协作攻关研究,还应
11 省市的邀请讲课 25 次,参加国际学术讨论
会 6 次,在学术讨论会作报告,为外国学员讲
课。
由于卓越的成绩,陈国平先后被授予中央
四部委先进工作者(1984 年)、全国五一劳动
奖章(1987 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人
事部,1988 年)、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
(1989 年)、北京市劳动模范(1989 年)、农
业部先进工作者(1994 年)等称号。1991 年起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 年,他退休后
又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聘为顾问,
继续发挥余热,参加了科研和技术成果的推广
工作,其中不乏农业部重点课题“发展生态农
业治理土地沙漠化的研究与示范”,直至 2012
年 80 岁时,才正式告别为之奋斗一生的玉米科
研工作。在 60 年的科研生涯里,他撰写著作 12
部,发表论文超百篇,结集出版《玉米栽培研
究 50 年——陈国平先生文集》(2005 年),事
迹被收入在中国科协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专
家传略》等。他还撰有回忆录——《曲折的道路
精彩的人生》(未刊行)。
2018 年 12 月 14 日,陈国平在京逝世,享
年 87 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给予高度评价,讣
告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著名
的玉米栽培学家……为我国玉米科研与生产作
出了杰出贡献……陈国平先生的辞世是我院的
巨大不幸,也是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重大损失。”
生平称他:“热爱祖国,立志学农,爱岗敬业,
潜心研究。他将毕生精力倾注到玉米科研与生
产实践中,并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玉米科研
和生产作出了杰出贡献。”
陈国平热爱家乡,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滨海
风光,还有他挥之不去的童年往事,这里更是
他立志从事农业的发源地。退休后,他与家乡
的联系更加密切,1998 年创办的《溜江乡讯》
成为他与家乡联系的桥梁和互动的平台,他发
表的《故乡童年生活的回忆》《八年之后回故里》
等文章无不体现着他浓浓的思乡情结。2007 年
12 月 20 日,溜江村俊美陈氏族人在溪美宗祠为
其树匾表彰,匾额书“功追后稷”,由福建省原
省长、商业部原部长胡平题写。2008 年 11 月,
陈国平最后一次回故乡,在故居与乡亲们欢聚
一堂,随后拜访了当年就读小学时的校长、老师,
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不但“俱温饱”,
还在奔小康,他感言:“自己此生再大的付出都
值得”!
(照片由陈国平家属提供)
2022 年 5 月 .53
独家策划
第56页
○ 文 / 王剑冰 摄影 / 方圆合
一
顶着清晨的细雨,来看洛阳桥。
此洛阳桥不在洛阳,在福建泉州。好不容易
到达目的地,江水竟然没有了,唯余一道深深的
河床。这是第一次看到洛阳江的另一形容。有人
说海正在退潮。一些细小的水道,在滩底绕出好
看的弯。洛阳桥一个个桥孔,像睁着的眼睛,看
着这个世界。
白色的鸥鹭在河道里翔集,享受着雨及刚刚
退潮的明朗。浅处的水洼,一定留下了什么惊喜。
主河道两旁聚集着葱郁的红树林,喜欢海水的植
物,坚定地在这一片结成了同盟。
桥墩子也覆着一层绿色,那是喜湿的青苔和
自古就有的海蛎。长长的洛阳桥,就这样坦露在
我的面前。没有水的桥,简直就是一副龙骨化石。
算下来,它已然挺立千年。
我没有打伞,任一袭烟雨,在眼前迷离。
二
雨下得越来越大,没能上桥的遗憾,一直敲
54.
家国故事
第57页
打着心鼓。中午睡不着,几个人相约着再来。
这次换一个角度接近洛阳桥。石头铺就的
老街叫桥南街,与洛阳街隔桥相望。它们是洛
阳江的友邻,共同见证了洛阳桥的兴建与兴盛。
街道两旁不少老建筑,还保持着曾经的模样。
早上来时,赶上退潮,现在江水已是一片
汪洋,水波漫涌,击打着桥墩。红树林完全没
入水中,有几处长得旺,高突其间,远远地有
了好看的起伏。大片大片的绿,像是桥在吞吐。
从桥头望过去,桥两端各有老房子,有管
护桥的机构,还有海神庙和祠堂。那里长出几
棵老树,歪斜,却青翠。花岗岩巨石深陷树下,
怀抱着“万古安澜”四个大字。文武将军的石像,
虽面目模糊,威武尚在。那么多的碑,有的碑
刻“亘海长虹”、“海内第一桥”,有的则是
历代吟咏的诗篇。走上桥的感觉,像进入一帧
古画。
桥太长,两边浪涛翻卷,走得久了,有一
种眩晕感。
自晚唐始,泉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
易港口。贸易的发达,极大地刺激了泉州的制
造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泉州各县区有了许多
陶瓷和纺织等产业基地,到了宋代,泉州湾更
是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无不云集于此,
使这里成为进出口商品转运中心和集散地。
泉州商旅的发达,带动了桥的发达。此非
我们见识的那种拱桥,泉州的桥大多是长桥,
这样的桥完全发挥了运输及远达作用。
三
二十年前,第一次来泉州,朋友带着见识
了不少文化遗迹,听说还要去看洛阳桥,我竟
然愣了一下,洛阳桥怎么会在这里?可这座跨
江连海的古桥确实就叫洛阳桥,而且是全国重
点文物,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
济桥并称“古代四大名桥”。
在桥上,我有时会恍惚地呆想,思绪一忽
在遥远的中原洛阳,一忽又在这个标注“洛阳”
的地方。唐代,这里还是一片水,洛阳已是世
界级大都市。“洛阳牡丹甲天下”“汉魏文章
半洛阳”,洛阳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
司马光辞别汴京就西去洛阳,带着几个人
潜心编纂《资治通鉴》,为了避暑和清净,还
在地下挖了一间屋子。司马光说过:“欲问古
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一个洛阳,可
以道尽天下兴衰史了。
时 间 再 往 前,在 洛 阳 常 住 的 还 有 一 个
人——白居易。白居易不像杜甫那样漂泊转徙。
白居易不仅在这里潇洒,而且还永久地睡在了
这里。以致那些白氏后人及仰慕者千里万里地
赶来祭拜。我曾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逢到
上百位自称是白氏后人的韩国团体。白居易在
香山上可谓尽享洛阳风光。那种“争得大裘长
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的豪情引发多少人的
艳羡!说起来,王维同李白一样,可以说游尽
了山水,也写尽了山水。这回王维住洛阳却让
他赏到另一种景色:“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
容颜十五余。”
可是一晃,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洛阳几
乎成为一片废墟的时候,泉州早热闹成当时洛
阳的模样。
除了“洛阳”,我也见到过“长安”的名字。
那次到东莞,问一个人来自哪里,听说是长安,
我还高兴地数说了一大堆长安的好,谁想人家
说不是彼长安,是此长安。这才知道远隔千里
的地方,还藏着一个同名者。人家望人家的长安,
2022 年 5 月 .55
家国故事
第58页
就不用“可怜无数山”了。问起长安名字的由来,
有说这样,有说那样,没有十分确定的结果。
不像洛阳,凡叫洛阳的地方,当地人一定告诉你,
就是因为中原的家乡,没有第二个原因。
这种洛阳情结的延伸,或可是河洛文化的
传承,是一种血脉相交、根系相连的必然。河
洛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其主要
原因,还是接二连三的大移民,使得“河洛郎”
遍布全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政权分裂和地
方割据状态。李格非有言:“天下常无事则已,
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洛阳是中原地区的
战略要冲,战乱一起,百姓便流离失所。地处
东南一隅的福建地区局势相对稳定,于是,大
批中原百姓南迁来闽。
五代十国时,王审知建立闽国。他从中原
的光州、固始一路辗转而来,入闽的几乎都是
从河南带来的人,自称“河洛人”“河洛郎”。
安顿后,他们先将祖先牌位供奉起来,再把带
来的种子植入新的家园。每到春节,家家户户
在厅堂贴刻堂号、堂联,给祖先上香。再不能
回去,时常的远望总带着不舍。这样,来到泉
州的晋人便把所在地的两条水分别叫作了“晋
江”和“洛阳江”,把在洛阳江上修建的桥叫作“洛
阳桥”,形成的村落叫作“洛阳村”。
随着大批中原河洛人的到来,闽南由一片
蛮荒渐趋繁荣,从而使福建成为受河洛文化影
响最大、现存洛阳元素最多的地区。家乡的名
字用在这里,既是一种念想,一种情感寄托,
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扬。
据统计,生活在我国南方及海外的客家人
有将近一亿之多。“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
客家人公认“根在河洛”。据说全国就有十余
条叫洛阳的江河,20 余座洛阳桥。以“洛阳”
命名的地名有数百个,光是叫洛阳村的就有 78
个,福建省便有九个。这些,都是“河洛郎”
留下的印记。
中原人的一批批南迁,也把洛阳的精华带
走了。最早来的移民,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还有经商之道,生活之巧。再后来,
就做起了设馆办学、梓荫后代的大业。他们倡
儒学,履仁爱,奖诚孝,使得河洛文化之精蕴
在这里得到了承接与延续。多少年后,中原很
难出几个进士的时候,这里却总是响起来自朝
廷的贺喜锣鼓。
洛阳的名字,让每一位故乡人无论在哪里
看到,都会有一种难以抑制的亲切感。“今我
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颠沛流离的
杜甫回不到老家的时候,如果逢到有着“洛阳”
称谓的地方,也会感慨欣慰。
有人在感情里记挂着家乡,家乡也有着反
向的关注。中原的刘彦卿,自从在泉州发现洛
阳桥和洛阳村,同我一样惊异不已,作为长久
浸淫河洛这片水土的洛阳人,一种热情与挚爱
让他忽发念想,要踏访所有带有“洛阳”的地方。
数年间,无论风霜雨雪、山高水长,只要有一
点信息,他都会匆匆赶去。那是需要精神和毅
力的。我们能感到,刘彦卿见到“洛阳”二字
的那种爆发性的欣喜,以及寻访有果的释放性
的欣慰。
当然,惟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深厚的
历史人文的积淀。没有人知道他费去了多少时
间,多少辛劳,最终拿出的是一部厚厚的《天
下洛阳》。我为他的书作序说,在刘彦卿四处
走寻的过程中,我以为他在为洛阳寻找丢失的
瓦。那是洛阳的记忆,说到底,是河洛的浪花,
56.
家国故事
第59页
是中原文明的碎片。
四
在唐代,有三个以航运为主的城市闪烁在史
册中,也即南方三大港:广州、扬州和泉州。
到了宋代,从泉州港出发的商船已经通达 40
多个国家,“涨潮声中万国商”,进入元代,又有
所增加,而且,外国的商船也源源不断地驶来。
整个泉州的航海史,浓缩在一个博物馆中。
看着那沉静而宏大的建筑,感觉它一直在诉说着:
诉说着船,帆,海浪与风雨。
从这里知道,宋代出口的手工业商品有瓷器、
陶器、漆器、工艺品、纺织品,甚至还有书籍。
金属制品有金、银、铜、铁、铅、锡。农副产品有米、
糖、盐、茶、酒、药材、水果、果脯。这些东方美
好的事物,是大船驶向世界的通行证。
那时的泉州,造船业已经相当发达,从 1974
年泉州湾打捞出水的宋代商船遗骸,即可以看出
商旅大国的气派。其所采用的水密隔舱、多重板
构造、鱼鳞搭接等技术,代表着当时世界最先进
的造船技艺。从船上出土的大量香料和药物
判断,这是一艘从东南亚等地贸易归来的商
船。先进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保障了古泉州
海外贸易和港口经济的发展。
由海外进来的商品有各种香料:沉香、
乳香、降真香、檀香、金颜香、安息香、速香、
暂香、笺香、光香……花样可谓繁多。还有
丁香、木香、麝香、伏苓、鹿茸、人参、血碣、
胡椒等药材,中药是中国的国粹,进口这些
许是制药之用。军事用品主要是硫磺、筋角
等。在宋代,已经有了火药,并且以此产生
了火炮,硫磺这种主要原料,便是大量之需。
还有日本刀,那个时候就已闻名。日用品中,
有番布、绸布、高丽绢、罗板、衫板等丝织品,
中国是丝绸出口国,竟然也进口异域的纺织
品,可能为宫廷及达官贵人专需。馆内见到
一位官员的进贡清单,上面所列多为海外物
品。
不短的一个时间段,东方大港都处于繁
闹中。每每商船进港,都会引起一阵狂欢似
的骚动。外国商人来了,还要举行欢迎仪式,
这是中国的礼仪。队伍前面是锣鼓响器,中
间是浩大的运输队,推车的,挑担的,双人
抬的,肩扛手托的。后边跟着的是交易方。
看热闹的百姓围的里三层外三层。随船而来
的商人头目,被众人高高抬着,以示规格隆
重。
一些物品被炫耀地举在头顶,招摇过市。
有象牙、犀角、珊瑚、珍珠、玳瑁、玛瑙、
琉璃等,还有金银制品。这些高档物件,怕
不是普通百姓之用,却有市场,否则也不会
如此大量运入。馆内见到一件产自波斯十世
纪的物品,是波斯孔雀蓝釉陶瓶。那般大的
2022 年 5 月 .57
家国故事
第60页
体形,放到现在也为之称奇。却是发现在贵族刘
华的墓中。
海是泉州的翅膀,泉州人一次次驾翅飞翔,
无边际地拓展,无边际地奋争,无边际地向往。
没有人能阻止东方那强大的竞争力与诱惑力。到
了宋末元初,泉州终于奋起超越,坐上了中国最
大商港的交椅,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港之一。
现在,泉州依然借助海在飞。
五
那个时期的泉州人,生活热情高涨,石桥也
就越修越多。桥是通达,是效益,是商业大港的
需求,也是经济贸易的保证。桥不仅体现出泉州
商旅的繁盛,人民生活的富足,还体现出人的素
质与精神。
桥满足了泉州的一切。
洛阳桥建好之后,光是桥头的洛阳镇,就兴
盛成闽南一带海运商品和本地特产的重要集镇,
街市上有各类商行、布庄、钱庄及饭庄、客栈,
一时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直到上世纪初,源
利行、长瑞行、万盛行、长春行、兴源行等老字
号还兴盛不衰。
那么多的桥,又是那么长的桥,可以说每一
座都与港口相关。有了这些桥,便有了自由与便利,
有了更多的向往和可能,有了更多地走向海、走
向远方的人,也就有了更多的收获与富裕。房子
在一座座桥的周围建起来,庄院在扩大。更多的
中原人被吸引过来,投亲靠友,娶亲嫁人的事常
有发生。古桥上也就总有花轿走过,爆竹响起。
有趣的,是洛阳村的男娃与桥南村的女子成
亲。洛阳桥就像是一个幸福的牵线人。桥上是从
这头到那头的迎亲与送亲的队伍,桥两边的水中
还有船儿,喷撒着天花,燃放着喜鞭。桥通连起
一江两岸,也通连起两村一心。新媳妇坐在花轿上,
半掀轿帘,看着前边的新郎和渐行渐近的洛阳村。
我猛然想起,那新郎莫不是姓公吧?
人们已经知道了造桥的百般好处。即使到了
近代,还有留下来的十座长桥。多少年中,人们
仍然能念出它们的名字: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
笋江桥、下辇桥、玉栏桥、鹊鸟桥……十座长桥,
是十个指向,表明着泉州的开放性结构,和一个
东方大港通达四海的气象。
鹊鸟桥,古代的舶司就设置于此。舶司相当
于现在的海关,那么,也可以说这里就是海上丝
绸之路的起点。可想当时,这座桥是何等繁忙,
各色人等,无不经过这座桥办理一应手续,这是
一座连通五湖四海的桥,也可称作是海上丝绸之
路的鹊桥。
还有安平桥,连接晋江和南安两地,这一连接,
竟然有五里之长,在当时的中国是极为罕见的。
多少年前我曾经走过这座桥,那个时候,人
们极度地利用了桥头两边,以致聚集起那么多低
矮而拥挤的房屋。当然,桥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
不需要有充足的空间来通行车马与货物。如果不
是朋友带领,简直不知道这些繁杂的后面,还藏
着一座千年老桥。老桥在桥头堡处,被铁栅栏锁住,
平时也不让人一睹尊容。
那么也看不出,桥架在此处的原由,它们甚
至同这个现代化的都市交通,没有了任何关系。
第二次来,这里进行了整治,已经是一片开
阔,从宽敞的大道拐入,可以很顺利地上桥。这样,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支人拉手推、身背肩扛的队伍,
骡马大车也辚辚萧萧地通过这桥,不必担心如此
兴师动众会压塌桥体,实际上的桥每天都是如此
负重。
这次再来看安平桥,雨没有光顾这里。有芦
58.
家国故事
第61页
苇层层叠叠,不高却极显乡间气息。水的光影透
射着阳光,就像一架古琴,将时光拉响。
我原以为顺着桥能看到海,却看到了一片迷
茫。时间是一把利刃,它会把一切改变。只有在
想象中复原那个场景,一个信念变成事实的场景。
很短的时间,会让你感觉,到了闽南就像回
到故乡,满街都是老街坊,你同他们打招呼,他
们也冲你笑,你若寻一处民宿住下,半天时间就
熟了。吃吃这家的小吃,尝尝那家的味道,讲讲
彼此的故事,别提多亲切。有人说起来,竟然已
经住了七日,还没有走的意思。说反正是闲了,
在哪里不是闲着。晚上还相约着来到桥头的空地,
自在地跳一阵广场舞。完全地融入了泉州。
我遇到过不少福建人,说起来他们总是认老
乡,说他们的先祖是从哪里哪里过来,而且家家
都有族谱。不少闽南人都去过洛阳,他们带着一
种热热的感念,走过一座座洛阳桥样的长桥,一
步步接近中原,离故土越近,越有一种难以言表
的心绪。在祖辈的诉说中,他们已经无数次地回
来过,真正到了这里,却又如梦如幻。有人眼中
涌出了泪水,终于能回来看看,看看也就满足了,
毕竟一条根脉相连着。有人包了一点黄土回去,
放在祖先的牌位前。
我在中原,见到的不只是闽南人,还有福建
其他地方或更远的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
他们打着自作的旗帜,明确地告诉你他们是来探
家的。你看了,也总是投去亲切的笑意。
说到洛阳桥的渊源,他们会告诉你,以泉州
为代表的闽南方言,就是来自唐代中原的河洛语。
据史料记载,“洛阳读书音”是中国最早正
式的官方普通话,对后期民族语言的发展影响深
远。“中华音切,莫过东都”。各代都认为洛阳“居
天地之中,禀气特正”,以当时的洛阳音为标准音。
直到清朝中期以后,官话的标准音才向北京话转
移。著名语言学家、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语音研
究专家郑张尚芳认为,古代中国很早就有了民族
的共同语言,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雅言。
孔子就是用雅言与弟子交流。
雅言就是夏言。古华夏人是汉族的核心,而
夏建都在洛阳一带,殷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
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唐、宋、元、
明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古代的普通话从上古、
中古一直至近代,都是以洛阳话为标准音,沿袭
了 4000 多年。
由于历经战乱,洛人南迁,在洛阳本土如今
已听不到纯正的古洛阳话,真正的古洛阳话不在
北方,而在南方。唐代诗人张籍在《元嘉行》中写道: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当年那
些从中原逃往闽粤等地的河洛人,把中原官话与
当地方言融合后,便产生了客家话和粤语。客家
人管这叫“河洛话”,至今有些地方还把上了年
纪的婆婆叫“安人”, 这是宋代朝廷命妇的称号。
如果留意,会听老人们在高深的祠堂数说从
前:“古早的时候……”古早的意思就是过去,
可他们说古早。很多词语早在中原消失了,这里
都还在说着,他们说“起动”,是表示感谢的意思。
他们把蛋称为卵,把锅叫成鼎,把夜说成冥,把
种田称作息,把年轻男子称为后生家,把狗称为
犬,把狗叫说成犬吠。把你称为汝,“汝各来”,
就是你又来了。听起来雅致而有味道。可这都是
方言啊,这些文绉绉的方言里,满是对中原文化
的依恋与坚守。有人考证,现在闽南话的读音与
声韵,跟公元 601 年陆法言写成的古韵书《切韵》
基本上雷同。
商船出海等风的间隙,他们就耍龙、玩木偶、
唱南音。我曾经观看过泉州最有名的木偶大师的表
2022 年 5 月 .59
家国故事
第62页
演。那天下了大雨,他的表演就在室内。我们围了
一圈,留给他的场地很小。但是,他利用两只手一
堆丝线,将一个故事演说得生动而有趣。看着线下
活蹦乱跳的木偶,几乎就当成了在场情景。
表演的老者讲,这种艺术,纯粹是来自中原。
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带来不少名士学子,也有
傀儡艺人,傀儡戏便传入了泉州。这种“提线木
偶”在闽南又称“嘉礼”或“加礼戏”,是隆重
嘉会中的大礼。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
屋厦奠基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都要演提
线木偶戏。“嘉礼”的道白中,多有中州音。
翻看《泉州府志》,看到泉州民俗中,有清
明“插杜鹃花”之说。而此习俗是从古代河洛地
区的插柳习俗演变而来,沿袭的中原习俗。还比
如:在除夕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除尘洗涮,贴春联,
办年货,蒸糕,送神。并把水缸装满,并稍溢出,
以示年年有余。而后用石板或木板把井口盖住不
再打水。除夕当夜,家人团聚点烛守岁,燃放鞭炮,
辞旧迎新。
在夜晚的桥头,终于又听到了久违的南音。
那般悠扬婉转,荡气回肠的说唱里,一定还有着
古老中原的影子。
从中原人的迁徙开始,泉州始终是一个融合
的城市。人们喜欢这里,也是因为这里的诸多美好。
泉州以泉名,真就有“清泉随地涌,曲巷有花斋”
的景象。整个一个南宋,加上一个元代,泉州人
的幸福指数要比中原人超高不知多少倍。可以说,
迁来的中原人是幸运的。
60.
家国故事
第63页
这是一个德济门遗址,遗址上散落着条石和
老砖,正当门的通道,可见磨得发亮的砌石。被
埋没了许久,仍可以想见当年车水马龙的景象。
正看着,友人说李贽故居就在附近。顺着遗
址前面的一条老街走去,不远便到了。德济门边
上藏着一个李贽故居,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
必然?或就是这位大才子的先辈看好这交通便利
之地。
一座老的不像样的窄小门楼,不起眼地蹲在
夕光中,不注意就会错过去。破败的门户紧闭,
说里面正在装修。无论怎样,留个影吧。黄昏已
经来临,门楼下已显昏暗,正聚精会神,“吱呀”
一声,身后的门霎时打开。吓了一跳,莫不是主
人出来?一座泉州,出了那么多名人,有一个李贽,
也不足怪。想儿时李贽,穿过南城门,去看一个
个新奇,同后来文人的去,向往应该是一样的。
现在的德济门也即南门仍然是一个热闹所在,
南门烤铺、南门烟杂、南门风味,故乡缘美食……
铺面一个挨着一个。
泉州开元寺进门处的廊柱上,挂着一幅对联: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些闽南人
不光是建桥修路、广设学堂,还增设各种庙堂管所,
将中原文化发扬光大。
当时的商船主要是帆船,冬季靠北风出海,
等到第二年夏季再靠南风回归。利用好风,是航
海人的重要保证。泉州人懂得“顺风相送”,“牵
星过洋”。因而,人们总是到天后宫、妈祖庙、
下海庙向海祈风,希望平安出航,平安回归。此
外,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此都较兴盛,
还有孔圣人、关帝甚至孙大圣,也都尊入庙堂。
只要是感觉对人对商对海有好处,都一概欢迎。
对于外来洋人,也不排斥,一时间,阿拉伯
人、波斯人、南洋人、印度人,都有来经商定居者,
甚至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从唐至元的数百年间,
泉州主要的生意伙伴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泉州
东边有个灵山,就葬着穆罕默德的门徒三贤、四贤,
他们在唐武德年间来泉,喜欢这里的人文风物,
便留下来终生未归。
这里有一种古老的树,叫刺桐,刺桐每年春
风起时开花。夏初进港的商船,会远远看到一座
红彤彤的城市。那艳红的花,如一串串小灯笼,
迎接着远来的客人。这种“海曲春深满郡霞”的红,
现在落满了老桥的两端。马可波罗来时,一定看
到过这种景象。
还有一个人,也看到了这种景象:“刺桐花
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还要对望多少年?多少
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开出了泉州湾……”,
一位在《乡愁》中感叹故乡的泉州人,终有一天
回到阔别近 60 年的故土,回来便发出了这样的感
慨。
来了,也要先来走走念想中的桥。长长的石
板,走起来有些吃力,毕竟不是当年。终于坚持
着走到了终点。这个时候,家乡人看到他扬起头来,
激动地吐出了一句话:“整整 1600 百步啊!”
原来在故乡的桥上,余光中有着一个丈量,
这久违的满带着乡愁的丈量,在坚硬的石板上,
写下了一位诗人深情的歪歪斜斜的诗行。
六
时间告诉我们,再远的距离也不是距离。
千年的泉州,以一座桥的形象展示在我的面
前。桥,是故乡,也是远方。桥不是固守,桥是开放。
桥是人们与大自然抗争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融合
着浮力、重力、交通等科技的手段。
桥是另一种形式的帆,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岸。
桥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情怀。有谁说,一个人
2022 年 5 月 .61
家国故事
第64页
一生要做很多事情,而用心做好一件就不错。那
么,对于桥来说,它的一生,就是做好了一座桥。
它从最初到最终,都没有枉对自己的名字。它们
是向海而生,向命运而生,向希望而生。它们实
实在在地铺展在我面前,直到现在还在与自己较
真儿,同岁月抗衡。
有风吹过,风一到桥上就显得凌乱不堪。那
些凸凹与斑驳,让风不大适应,于是发出细微的
嘶鸣,而后还是掉落在水中。
水倒是与桥相亲相近,互知秉性。水不停地
冲刷着这桥,让石头更像石头。水的纹光一圈圈
地打上石礅,青苔半泡于水,一些草从石缝间长
出来,迎接午后的阳光。挤出来的还有一些白色
的小花,这些都是一时兴起,不会支撑太久。算
不出,从宋代到现在,有多少花花草草开了又谢,
谢了又开。
有一个很小的石眼儿,这是怎么出现的细如
针孔的石眼儿?竟然长出一许绿茸茸的植物,我
叫不出它的名字,一粒种子不偏不斜地撒在了那
里。也许曾有过无数种子的努力。
长长的影子在歪斜,一些暗光沉入了缝隙。
夕阳入海,古桥又默默地度过了一天。在我走之后,
它还是会如此度过,它已变做化石,诉说着中原
的气质与泉州的气象。
有一只船从洛阳村往对面划,我们在桥上走,
船与我们并行着。船的速度并不快,它似乎并不
急于做什么。有了桥,还要船做甚?有人说捕鱼,
或者干些别的。
在有水的地方,反正有船就自由,你看远处
的苇丛,也有两只小船,它们像渔家的两顶帽子,
摇头晃脑地在白穗子的芦草间,渐渐去远。我很
想知道它们通向哪里,那里是否也有来自中原的
老乡的村镇?
在桥头,我遇到了另一位老人,他正扬着皓
首放风筝。那风筝自桥头放起,不细看看不到细
细的长绳。风筝高高地挂在天上,一动不动,实
际上它迎受着巨大的海风。若果从风筝的角度往
下看,会觉得洛阳桥是它的倒影。
算起来,这是我第五次来泉州了,也是第五
次来看桥,说来算是老友。但我依然对它们怀有
新鲜感,怀有好奇心,怀有乡亲般的亲近。
这些桥不仅是对一座城市,而且对于中国的
历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中
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
代文明通往现代文明的神奇纽带。
应该说,上岸的货物,通过这桥,故乡也会
享用得到。而故乡的特产,也会经过桥而到达港口。
望着一座座老桥,我着实觉得,它一直能通到故
乡。是的,它们同那些河洛郎是一起的,有着中
原的血脉,中原的精神。实际上,是中原的精华,
中原的自豪。
千年间,中原人不得已远离故土,以顽强和
信念走出了一条新路,辟出了一条新途。我找不
到那些远去的人,却见到了近处的桥,这是以另
一种生命形式表明着生生不息的意思与意义。
远远的中原,我真的想告诉你,这里有座故
乡的桥,它的名字叫“洛阳”……
王剑冰,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副
会长。在《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中
国作家》《花城》《钟山》等发表数百万字作品。出版
著作《绝版的周庄》等 41 部。曾获河南省政府第三、
四、五、六届文学奖,首届及第三届冰心散文奖,首届
郭沫若散文随笔奖,首届杜甫文学奖,首届刘勰散文奖,
首届吴伯箫散文奖,中国散文诗九十年重大贡献奖,第
十一届丁玲文学奖,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散文
学会三十年散文理论奖等。
作者简介
62.
家国故事
第65页
一条小道的故事
○ 文、摄影 / 刘玉民
终于,在结束了几个小时的旅途之后,我来
到南昌近郊的新建,来到闻名遐迩的小平小道上。
能够到小平小道上去走一走、看一看,这也
是我多年的一个心愿呢。
1969 年 10 月,邓小平被从北京“疏散”到江西。
最初的安排是距离省会四百公里之外的赣州,周
恩来亲自打来电话,南昌陆军步兵学校和新建拖
拉机修造厂才被选中,并且成了邓小平人生低潮
中的一片锚地。
邓小平住的是陆军步兵学校内的一座小楼,
劳动就是拖拉机修造厂的修理车间了。每天,邓
小平和夫人卓林由保卫人员陪同前去车间上班,
中午再由保卫人员陪同返回住地。步兵学校与拖
拉机修造厂不过几百米,但中间隔着两堵墙,往
返只能走邻近的一条街道,中间还要经过一个长
途汽车站,时间长,安全风险也很大。由此,新
建拖拉机修造厂负责人罗朋和修造车间的陶端缙,
带领一伙工人打开工厂后墙,在杂草和小树林中
开出一条宽不过一米、长不过一公里的小道,专
供邓小平夫妇上下班穿行。小平小道由此诞生。
邓小平在江西“疏散”了三年零三个月,在
这条小道上走了两年又十个月。这期间,他风雨
无阻,从没有过一次懈怠或延误。
把小平小道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或源头,
编者按
4 月 22 日,重大革命题材人物传记电影《邓小平小道》已在全国上映。本刊特别刊发茅
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专稿,以飨读者。
2022 年 5 月 .63
名家随笔
第66页
有人或许会生出异议。可当我沿
着小平小道漫步而行,看着崎岖
不平的路面和路边杂生的花草
树木,眼前浮现出当年的种种场
景时,心中分明地感受到了一股
潮涌和萌动。
任何伟大思想的形成都有
其深刻、复杂、长期的酝酿过程,
而这与创立者的经历有着绝大
的关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的思想,与毛泽东是
农民的儿子,并且多年从事农民
运动是分不开的。同理,改革开
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与邓小平的经历紧密相
联。而我们知道,邓小平十六岁
离开家乡,十九岁参加旅欧共青
团支部工作,开始了职业革命家
的生涯。他领导过百色起义,出
任过中央秘书长,与刘伯承等人
一起指挥过千军万马,而后成为
新中国的领导人之一。他的人生
一直处在风云际会和辉煌之中。
1969 年使他第一次真正走进社
会底层和平民百姓之中,第一次
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去体验和观
察中国的社会。这不能不说是一
个巨大的机缘。
在小平小道陈列馆里我听
到三件事。一件事是,一次上班
间隙,邓小平问陶端缙家里有没
有坏掉的收音机,有的话可以让
正在家中治疗康复的儿子“胖胖”
帮着修一修。陶端缙坦率地说:
“老邓,我一个月四五十块钱的
收入,有四个小孩,有的还在上
学,还有老人,哪有闲钱买收音
机啊!”邓小平一怔,思忖了片
刻才说:“我知道,像你们这样
年纪的工人结了婚,成了家,生
活是很困难的。可这不是哪个人
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还是要靠发
展生产。只有生产发展了,情况
才能得到改善。”
第二件事,一次,同车间
的庄师傅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
原因是那时家中十分拮据,全
家人每月只能凭票领回的两块
豆腐,被孩子不小心摔到了地
上。看着庄师傅和孩子可怜巴
巴的神情,邓小平心里很不平
静,下班回到家里后感叹说:“新
中国成立这么多年了,老百姓
还过着这样的日子。难道我们
干一辈子的革命,就换来这样
的社会主义?”
第三件事,一次,陶端缙带
着一位技术员,来到邓小平的工
作台前试制新模具,那位技术员
技术娴熟,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操
作。邓小平看得高兴,就问:“你
64.
名家随笔
第67页
史给了他机会。于是,在离开小平
小道的第三年,他大张旗鼓地领
导了各行各业的“全面整顿”;在
离开小平小道的第五年,他开启了
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新征程,引领中国走上了一条
通向富强繁荣的道路。
几近三年的忍辱负重,几近
三年的与民同命,几近三年的苦
苦求索,以及接踵而来的那场改
变中国命运的惊涛骇浪:小平小道
就这样被写进当代中国的史册,写
进了亿万人民心扉。
一条用炉灰渣铺起的乡间小
路,走出了一代伟人;一个年近
古稀的老人的命运沉浮,演化成
一幕幕翻天覆地的、民族复兴的
壮剧。身处壮剧中间,只有二百
多名工人的新建拖拉机修造厂消
失了,原本把拖拉机修造厂当作
“支柱”的新建县即如今的新建
区,却成了高楼林立、城乡繁荣、
文明昌盛的全国百强区之一。我
想,即便搜遍人世间所有的诗书
画卷,最美的童话或传说也不过
如此吧。
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学的啥子专
业?”技术员回答说自己是天津
工学院毕业的,学的是内燃机设
计和制造。邓小平点点头,赞赏
有加地说:“技术是很有用的。”
我们不能说“收音机事件”、
“豆腐事件”,就是“贫穷不是
社会主义”和“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理论源头,但我们可以肯定地
说,这两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
在邓小平心里打下了深刻烙印,
为日后创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打
下了厚实的根基。
我们不能说“技术员事件”
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人才的培养只能靠教育”
的理论起点,但我们可以肯定地
说,这件事有形无形中加深了
邓小平对科技和教育的认知,
为日后全力推动科技和教育的
改革、发展蓄集了动力。
自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创立离不开理论的支撑
和知识的哺育,而行走在小平
小道上的那些日子,也正是邓
小平一生中难得的大量阅读的
时期。在那里,他读马列主义
经典著作,也读中外历史、中
外文学名著,那同样为日后理
论的创新和发展,备足了能量。
然而,那时他唯有等待,
除了等待一筹莫展——此后不
久,面对毛泽东的询问,他就
是这样回答的。好在命运给了
他机会,人民给了他机会,历
刘玉民,原山东省文联副主席、
济南市作协主席,长篇小说《骚动之
秋》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作者简介
2022 年 5 月 .65
名家随笔
第68页
有大楼,更有大师
○ 文 / 黄乔生 摄影 / 程 宏
在北京市中心的沙滩五四大街 29 号,矗立着
一座红砖砌成的大楼,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
学第一院、图书馆和校部旧址所在,俗称“北大红楼”,
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就是我工作的单位。
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时曾在这里办公,李大钊
先生则在此任职北大图书馆馆长,鲁迅先生曾在这
里讲课。北大红楼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
动的策源地,还曾经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
主阵地,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主要活动场所。
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很多是北京大学和《新青
年》杂志同人。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发和
培育出一代青年才俊,在爱国、民主、科学的大旗
下凝聚并焕发出巨大的力量。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
动是新文化思想启蒙结出的硕果,有力地推动了社
会改革,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019 年,我和我的同事们举办了一系列学术和
展览活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五四现场》展
览展示了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再现了发
生在北京并辐射全国的波澜壮阔的运动场面,北京
各校学生和北京民众的爱国热情,至今依然震撼人
66.
名家随笔
第69页
心。北大红楼的教员和学生们以充沛的激情和健全
的理性在运动中发挥了示范和引导作用。在这场运
动中,民众发出的声音开始得到尊重,这场运动也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家的政治外交决策。可以说,
正是五四运动把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观念付诸实践和
行动。
历史在一些特殊年份,以重大事件带来震动、
引发变革。1919 年,五四运动将“无声”的死气沉
沉的中国转变为生机蓬勃的“有声”中国。这场运
动以文化的变革为基础,以民众的联合行动为护卫,
以政治外交的角力为焦点,以公民的觉悟为根本指
归。“觉醒”和“觉悟”是 1919 年出现频率很高的
词汇。各高校学生组织讲演团,走上街头,启发民众。
天津的学生为自己的团体起名“觉悟”并创办《觉悟》
杂志,并邀请李大钊等去天津讲座。“觉悟”二字
象征性地描述了这个特殊年份里中国国民生存状态
的一个主要特点,因此,我把第二个展览命名为《国
民 1919》,以北京大学创办的《国民》杂志开篇,
以天津的《觉悟》杂志作结。展览用近百件文物展
示了 1919 年中国国民觉悟的过程。展览结束后,
我遴选部分展览内容,增加一些图片和文字,编辑
出版《吾国吾民 1919:时代风云与人物画像》(中
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 2020 年版)。
五四运动中民众特别是青年的觉悟,离不开新
文化运动先驱们的思想启蒙。新文化先驱们既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外来文化,为青年们提供了
精神营养,指出了前行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
北大红楼,不但有大楼,更有大师,大师赋予大楼
以深刻的历史意义。2019 年,我策划的第三个展览
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八大家》,展示的是
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八位新文化运动
发起者和倡导者的生平业绩。正是这些大师们,以
及众多北大师生,让这座大楼熠熠生辉,彪炳史册。
“新文化八大家”的概念是博物馆和纪念馆
在长期的新文化运动及著名人物研究的基础上形成
的。中国文化的复兴需要贯穿古今、融合内外的巨
人。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面临危机,文化就
发挥出巨大的凝聚力量和引导作用。像唐宋古文运
动一样,新文化运动也孕育出秉持“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高远志向的英杰。与唐宋古文运动
相比,20 世纪初在北京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更宏阔,
更强烈,更迅猛。新文化群贤像唐宋名家一样,尊
重元典,承续文脉,应时代要求,勇于变革,善于
创新。尤其是在与外来文明的碰撞中坚定文化自信,
在中西文明交融的关键期,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开辟
出广阔道路。他们的成就不仅在文艺,而是涉及很
多领域。他们有探索勇气,有道德坚守,有术业专攻;
他们雍容、博大,深厚、锐利,才华横溢,文质彬彬。
我在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办公室在北大红楼的
2022 年 5 月 .67
名家随笔
第70页
二楼,南临五四大街,东眺五四主题公园。我深感
荣幸,能在原地学习大师们的学问文章,感受他们
的人格魅力,从具体物品和字里行间体会出历史的
长度、宽度,和人文的温度。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制作大型展览,我从红楼的办公室搬出来,现在阜
成门的鲁迅博物馆办公。鲁迅在五四运动一年后担
任北京大学讲师。两年前,他接受《新青年》同人
邀请,登上文坛,创作小说、新诗和随感录,描画
国人的灵魂,揭露社会的弊病,吸引了广大读者。
他与豪放直率的陈独秀、诚实谦和的李大钊、严谨
稳健的胡适、真挚坦诚的钱玄同、清朗纯真的刘半
农等相识相知,切磋琢磨,亲密合作,创造出卓越
的文化业绩。
鲁迅在北京居住了十四年。前七年,他沉入中
国古代文化,涵咏经典,整理旧籍、抄校金石拓片,
搜集小说资料,为学术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1918
年,他在沉默中爆发,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
说,以激越的呐喊登上中国文坛。他的文学创作经
典《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大多
在北京写成。他的作品境界高远,品味纯正,视野
开阔,用情深沉,与北京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他
在教育部负责图书馆、博物馆、戏剧、文学创作等
工作,在开拓新文化事业上力求革新:图书馆不能
总是老古董,还要有新学书籍;戏剧舞台不能总演
旧戏,要提倡新(文明)戏;文学创作,既要创作
为人民的文艺,也要注重翻译外国文学。鲁迅在实
际工作中,运用眼光,善于选择,形成了自己的文
学观念。他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成为新文学
的开山宗师——正是在这里,他开始被称为“鲁迅”。
北京成就了鲁迅,鲁迅也丰富了北京文化,并成为
北京文化、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著作至今仍
拥有广大的读者群,有多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
北京是有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城市,传统文化底
蕴深厚,这毋庸置疑。但我想,在新时代背景下,
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北京是中国现代文化(新文
化)的发源地和代表城市,是中国文化新旧转型、
推陈出新的典范城市。鲁迅及其北大、《新青年》
同人们在此见证、参与了中国文化的转型和创新过
程。
阅读开启智慧,丰富人生,创造历史,涵养文
明。在世界读书日,我们倍加怀念为民族文化做出
过贡献的先哲,借此机会向学术大师、文化巨擘致
以崇高的敬意。一个城市乃至民族、国家,要有大楼,
更要有大师。这就是北大红楼和新文化先贤给我们
的启示。
摄影 / 肖平
黄乔生,中国作协会员。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北
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
主编。著有《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鲁迅像传》、《百
年巨匠:鲁迅》、《八道湾十一号》、《字里行间读鲁迅》、《吾
国吾民 1919》等;编辑图书《回望鲁迅》《回望周作人》
《鲁迅藏拓本全集》《中国新兴版画 1931—1945》《台
静农全集》等。
作者简介
68.
名家随笔
第71页
符离、埇桥和新汴河
○ 文 / 冯 并
从淮北到宿州有 50 公里。乘火车乘汽车
都很方便。宿州最早是古宿国地,与徐州的徐
国南北相邻,曾经也是东夷徐偃王的势力范围
和后来的文化“根据地”。春秋战国时归楚。
古宿国人也就在徐淮州之间不断迁移,因此,
宿迁与古宿州人有着更多的文化经济联系。宿
州也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首闵子骞的故里。
从唐代开始,宿州就成为一大州城,其时辖有
符离县、临溪县、蕲县和虹县。虹县在清初泗
州没入水后成为泗州的新县治,符离和蕲县现
在都归入了宿州埇桥区,符离镇离宿州主城区
12 公里。
说起符离镇,不仅其烧鸡南北有名,也因
为唐诗人白居易在那里从小到大生活了二十三
年,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而令其名气飚升。白居
易从符离到长安不久,就以一首《赋得古原草
送别》,产生了洛阳纸贵的轰动效应,且让前
辈诗人顾况一改居长安大不易的态度,为他的
诗作站台,很快摆脱了“漂京”的困境,一举
高中了进士。这事搁在今天,也是一个大的奇
迹。这自然与他在符离集与“符离五子”一道
刻苦学诗分不开,甚至那首导致他成名的“离
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之千古绝唱,也是在宿州符离他居住地
打好了腹稿。从《赋得古原草送别》看,他的
诗作从一开始就有平舒悠缓意味深远的风格,
他最终成为“新乐府”的旗手,是不令人奇怪的。
白居易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居
陕西渭南。因为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其父在担
任彭城令时说服徐州刺史拥唐有功,授徐州别
驾,但徐州战乱不休,也就将他与他的母亲、
兄弟送到了族兄所在的符离,不曾想,符离成
为他的人生起点,不仅磨炼他的诗才,还收获
了一段陆游式的无果初恋爱情。
他在符离集度过了长长的青少年期,与邻
家女陈湘灵发生了青梅竹马的深厚依恋。19
东林草堂 岁时就写有一首诗《邻女》,“娉婷十五胜天仙,
2022 年 5 月 .69
名家随笔
第72页
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
下绣床前。”还有《昼卧》《夜坐》《暮立》
《有感》等等,大胆地描绘湘灵如何聪明美
丽能歌善舞和他的爱恋。他在贞元十六年(公
元 800 年)29 岁时考中进士,曾向母亲多次
提出与湘灵谈婚论娶的要求,但都被看重门
第的母亲拒绝了。他最终随母亲离开了符离
集,在即将离开之时,写下《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
俱作独眠人。”之外,还有早期的乐府诗歌
《潜离别》:“不及哭,潜离别;不及语,暗
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
利剑舂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
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
期。”在仕途中,湘灵的身影一直在他眼前
晃动,他也有多次机会见到一直未嫁并流落
在洛阳的湘灵。有一次,与其妻路遇漂泊在
外的湘灵父女,不禁痛哭起来。但这也恰如
后来的南宋诗人陆游一样,一道无形的鸿沟
始终隔开了陆游和唐婉,也隔开了白居易和
湘灵。待到白居易在宦途上一路奔波,杭州
刺史任满后再过洛阳,湘灵已经不知所踪。
他的不自由与湘灵的不自由,想起来就使他
感到心里一阵心痛,于是,在人生的不同阶
段里,写了多次和多首思念湘灵的诗作。在
他 37 岁时就写有 6 首。有些诗直接以“怀湘灵”
和“逢旧”或“寄远”为题,毫无一点掩饰。
日后再经宿州,也在《汴河路有感》中写到:
“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他的著名的《长
恨歌》,虽然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
悲剧,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其实也暗含着他个人爱情生活的感遇。在颇
讲含蓄蕴藉的诸多唐诗人中,他实在是很少
见到的一位感情直白者,表达个人爱情从不
踌躇,这是十分少见的。
少年白居易居住的符离镇离宿州州府很
近,宿州曾经有过一座与开封虹桥一样有名
的埇桥,也是叠木架构河中没有桥柱长达逾
里的大桥。只是在白居易生活的中唐时代里,
此桥并没有建起来。埇桥现已不存,从白居
易留存的诗稿里,只见他对湘灵的无尽思念,
以及与“符离五子”相游的诗,并不见埇桥
的多少身影,但至少在晚唐的时代里,这桥
已经很有名气。埇的原义,有地貌不平的意思,
想必是埇桥飞架在濉水和运河之上,两岸会
有高低衔接错落,其气势与平河起势的开封
虹桥并不完全相同。
唐宋很多诗人都来过或吟咏了宿州,如张
先、司马光、苏轼、苏辙、梅尧臣、杨亿和南
宋诗人洪皓和范成大。洪皓与范成大,是他们
前后出使金国路过宿州的。梅尧臣在其《送陆
子履学士通判宿州》一诗中云:“淮境秋传蟹
螯美,郡斋凉爱蚁醅醇”,是羡慕宿州的佳肴。
苏轼在宿州度过元宵节,在《宿州上元》中有“此
去淮南第一州”的赞美,但对宿州有深厚感情
的,要属“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他有关
于宿州的很多诗,如《宿州》《宿州道中》《离
宿州后寄兄弟》等。《宿州》讲气候,讲人情:
“野云不作雪,仲冬气犹蒸”,“昨日饮我者,
主人出金觥”。他是亳州人,但在《思淮亭记》
中自称“予淮南人也”。他曾经做过泗县主簿
和泗州知府,在《宿州道中》云:“眼明初见
淮南树,十客相逢九吴语”,“殷勤买酒谢船
师,千里劳君聊转橹”。在《离宿州后寄兄弟》
一诗中则表达了“幅巾会作淮南叟,白发相收
一钓船”的离放心情。
70.
名家随笔
第73页
到宿州,是要先看这里的文脉和水脉的。
现在的符离是一个具有现代生活场景的大
镇,整个埇桥区市场也很繁荣,文化气息也
很浓,傍晚时分有广场舞,还有少年儿童的
歌舞表演,宿州人爱歌舞,白居易也喜欢歌
舞表演,晚年在洛阳家里有很多歌女与舞女,
那大约也是来自宿州歌舞之乡的自幼熏陶。
在春秋战国时代,古符离镇曾在关隘地
带,是有古城寨的古城残墙的,名之朝槲城。
《战国策·秦策三》里有楚“南有符离之塞”
的说法,汉称“符离塞”,俗名“黄山头”。
符是这里生长的一种似兰的香草,叫符草,
离即隔开,但并不是出自兵符离合之义。古
符离城还要靠北一些,曾经有官道驿站,称
为黄桥驿。但在唐代,符离已经在今地。在
白居易居住过的地方曾有过一座白公祠,在
东菜园周毓村的高地,后来圮毁,后又建有
东林草堂,以示宿州人忘不了这位由他们养
大的杰出诗人,但东林草堂也不复存在。
我们从商丘经过永城和淮北,从高速公
路进入宿州,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符离集,符
离是个大镇。在寻找白公祠和东林草堂遗址
的时候,曾经在集上往返两次。在短短的主
街里,至少看到了三条由西向东的平行河流,
有的有河流的自然形态,有的一看就是穿越
街中的运河。但一下子又分不清哪是濉河,
哪是沱河,哪里又是河运合一的运河主流段。
符离的交通很方便,铁路、公路和古运河就
在镇区里交叉,可谓四通八达。但兴也交通,
败也交通,从符离白居易古迹遗留的总体状
况来看,上世纪中叶以后陆续建设的铁路、
公路和桥梁、水闸犹如蛛网,几乎覆盖了符
离镇,这也是我们一下子聚焦不到白居易旧
居和白公祠遗迹的环境原因。但一眼看到的
一条水泥小径和道边最宽阔的一条河,鬼使
神差地吸引了我们。顺着这条紧傍着河岸的
小道,右手是一片绿油油的低洼田,后来才
知道这里就是“东菜园”。走不了几步,就是
一个有着街巷的小村庄,再向前,是一座崭
新的大水闸,闸的一边是与小村相连的一线
浅丘高地。后来也知道,那里就是白公祠和
东林草堂遗址的所在。我们一直走到闸边,
向年轻的垂钓者询问,也莫怪年轻的垂钓者
无知,这个景区正在规划尚未复建,但路旁
的河长负责制公示牌在提醒,眼前的河就是
大名鼎鼎的萧濉新河及引河,眼前的闸就是
濉河和沱河或者唐河的交汇闸,眼前的这个
小村庄就是我们有眼不识的符离村和白居易
居住过的符离集旧址核心。
遍寻寻不见,见到在眼前,我蓦地想起
符离晓渡
2022 年 5 月 .71
名家随笔
第74页
村头看到的一溜宣传画,急忙折回去,细细地
观看起来。说这组画是符离新八景规划解说,
可以,说是对古符离及白居易旧居的解说,更
可以,一下子消弭了我们寻而不得其景的燥然。
这组画也画得有意思,色彩鲜明,图文并茂,是
市委组织部人才中心一位住村干部带领村民绘
制的。不仅展示了以白公祠为中心的历史文化
景观,如“东林草堂”就在河闸北边的高地上,
他们准备在“东林草堂”遗址前种植 2000 亩紫薇,
再现白居易“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的新景象,也展示了濉水和运河给符离带来的
历史繁荣,如:“符离晓渡”的附言里,引用清
人的一首诗“谁客符离渡,茫茫送客舟”,“两
岸人声繁,中流浪影浮”,从秦汉以来,这里就
是宿州到徐州的必经之地。这组画还传达了几
个重要信息:一是为了改善符离集的生态环境,
津浦铁路和 206 国道正在改道,让符离亮了出来;
二是三个没料到,第一个没料到,符离集有一
条自唐代开挖从河南夏邑经永城、濉溪流来的
二百里唐河(也许就是曹操开凿的睢阳渠基础
上形成的),居然有一座保存最完整的“九孔桥”。
它全长 120 米,宽 5 米,每拱间距 3.5 米,经
得过较大船,设计巧妙,每个拱洞之间都有箭
状分水线面,可以校正船头,可以疏导洪水压
力。造型很美,两个分水线面上方各有一个“龙
头”,总数九个,所以也可以称为“九龙桥”;
第二个没料到,是老符离原有砖木结构的小城,
有城门,有文庙,那大约是符离为县时的建筑,
而且据老人们回忆,半街一色房瓦漆黑的老宅;
第三个没料到,是城里有月(越)河有引河,组
成了自然河流和人工运河形成的水道组合。这
虽然是一组画面,但比规划图鲜活,按照这个
画面,一个既有千年古韵味,又有现代环保意
识的符离集,将会出现在人们面前。
但这些河流与运河在哪里汇合,在我的推断
中,应该是在埇桥所在的地方,因为重要的桥梁
都在河流的岔口和结合部上,那里往往也是主要
的码头市场。符离集是一座重要的运河城镇,宿
州也是通济渠上的一座重要运河城市。在唐宋元
明清时期,一直有四个睢阳驿站直通商丘东来和
徐州南来的“官道”,均被称为“睢阳古道”,
从宿州东行几十公里就是灵璧,古代水路和陆路
在宿州交叉,都要经过著名的埇桥。熟悉宿州的
同志告诉我,埇桥始建的年代有明确文献记载,
是唐宪宗元和四年也即公元 806 年。那时,白居
易已经作古,符离集的九孔桥大约也是同期,因此,
在他的诗文里没有得到反映。
古运河从宿州一路东向的轨迹十分清晰。上
世纪 50 年代灵璧修国道时,就发现过宋徽宗元
和年代“花石纲”沉河遗址。一般来讲,灵璧石
主要出自灵璧东部,在靠近宿州的洼道里集中出
现散落的灵璧石,这就同史载的因“花石纲”水
路运输引起的船兵哗变,对上了卯。近年来,人
们对灵璧灵城镇张氏园亭遗址的考察,也印证了
汴堤即通济渠的确切走向。张氏园亭是北宋时代
的一个私家园林,神宗二年苏轼从徐州专任湖州,
由运河经宿州、灵璧过淮之前,曾在张氏园亭小住,
应主人张硕之请写有《张氏园亭记》,印证了灵
璧在运河中的地位。但集中在宿州城区的西关大
街的运河考古成果,为通济渠运河在古宿州城边
流过,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依据。2007 年,考古人
员在今天的宿州淮海路西侧发现了南北对称的宋
代运河码头,出土了 40 多枚锚锭和宋船一具。埇
桥遗址也在 1987 年就发现了,在淮海路大小隅
口附近偏西,这里是古驿道与运河的交叉点。大
小隅口的老地名,也暗示了这里的水陆交汇历史
72.
名家随笔
第75页
状况。1995 年,在埇桥遗址东南还出土过唐代蕲
县的县界碑,进一步印证了通济古运河的流向和
古宿州的城郊结构。
到宿州和符离集,一改我往常对通济渠的陈
旧印象,这里的运河居然完全是活的。宿州运河
开始活起来的时间,当在上世纪 70 年代,即从
1966 年到 1970 年,宿州人用了 4 年时间,就让
一条新汴河出现在宿州东边。“新汴河”水从宿
州西北的戚岭子,流经宿州市、灵璧县、泗县、
泗洪县,在洪泽湖西缘进入了洪泽湖,过往船只
既可以转向东南到盱眙、淮安和淮阴,也可以北
联宿迁,进入京杭大运河的中运河。因为这条新
汴运河流向平行于昔日隋唐运河东北流的旧河道,
但又在功能上部分替代了老运河,也就取名为“新
汴河”。
由此看来,在隋唐运河的大地理概念里,不
仅有西汴和东汴之分,也有北汴和南汴之分。但
给我的感悟,不仅仅是这样一种河流地理认知的
更新,在宿州的几天里,我想了很多,首先想到
前些时候,从盱眙到宿迁路过泗洪青阳镇和半城
镇,在匆匆一过中,只知晓泗洪以西还保留着 20
多华里长的活体通济古渠,还有那里的古徐君墓
和古城墙形制是个半圆的大徐城,怎么也不会想
到,从宿州延伸而来的“新汴河”,居然与泗洪
保留的那段古运河在几十年前就联通了。虽然这
条“新汴河”目前还载不动百吨以上较大的船,
但毕竟通航已久。接着还想到,在我们已经固化
了概念里,隋唐通济渠只是一个无可挽回的历史
陈迹,只能当作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去保留保护,
殊不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的生命不仅可以
复苏再生,或者还会出现焕然一新的景象。
宿州人很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 2016 年时,
就作出了 2017 年到 2030 年发展新规划,要成为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其中涉及
到水上运输的内容有不少,例如,建设从埇桥渠
到灵璧和老汪湖的新的蓄洪区,蓄洪区既可以抗
洪涝,其实也是新汴河的一个调节运河水量的大
“水柜”。他们还要建设多个湿地保护区,推动沱河、
浍河和新汴河航道全面升级,并计划启动东北方
向的萧(徐州萧县)濉新运河航道开发,让新汴
河与新汴河实现新的联通。他们并没有扯旗放炮
地去大讲隋唐运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所要
作的事,桩桩件件又无疑关系到隋唐大运河新生
命周期的继续延展。
在 宿 州,我 也 想 到了商 丘 市 在 1058 年 和
2011 年时所作的两次努力。他们也曾开通了从梁
园区到虞城、夏邑、永城,再到安徽濉溪,再和
宿州固镇县对接宿州的新河道,有些段落设计还
是可以通过 500 吨船的四级河道。这些努力发生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但其意义都是不寻常的,
我们的国力愈来愈强盛,技术创新也让我们不再
去搞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如果能够再次借
助淮河之水,不断地开拓水源,并在弯取直中充
分利用河湖分布的地理结构,也许会出现更令人
惊奇的结果,也即商丘以东、以南的运河或者会
完全实现正常通航。倘如此,又一条新汴河或者
更准确地说是新的西汴河,也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至少,从商丘到淮北再到宿州的运河可以通畅地
流动起来,替代隋唐通济渠一大半的流程。
冯并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作协会员,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
家协会执行副会长,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2000 年
获邹韬奋奖。出版著作有《不落的琴声》《即铭随笔》《中
国文艺副刊史》《改版》等。
作者简介
2022 年 5 月 .73
名家随笔
第76页
○ 文 / 韩三洲
当年由著名作曲家瞿希贤 (1919-2008) 创作
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词作者光未然 ),
可以说是一首耳熟能详、人人会唱的革命歌曲。
除此之外,我们这一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
下”的 50 后,也是聆听着她的另一首歌曲《听妈
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词作者管桦 ) 长大的。瞿
希贤是上海市人,1944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
学英文系,194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 年毕
业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曾任北平艺术
专科学校讲师。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中央音
乐学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文革”期间
有人见过瞿希贤,居住在北京大佛寺街的一座
大杂院里,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除了一架
钢琴和一张床,什么也没有。瞿本人黑而瘦弱,
戴一副深度近视,寡言少语。她一辈子没有嫁
人,却能在最严酷的 20 世纪 60 年代写出温
情的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月
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
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
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至今还在传唱,实
属不易。但她也写过“山连着山,海连着海,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那样大气磅礴的歌。
想当年,当我们气势磅礴地混声合唱到“山
连着山,海连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红日出山临大海,照亮了人类解放的新时代,
看旧世界,已经土崩瓦解……”的时候,每个
人都觉得热血沸腾,激情勃发,真正是唱出了
要随时准备去解放全人类的豪情壮志。当时,
这首歌影响极大,四处传唱,甚至被人誉为是
“第二国际歌”。没想到 1966 年,这“第二
国际歌”的曲作者竟深陷囹圄,长达六年零七
个月。李德伦的夫人李珏回忆说,当初周总理
曾下过指示,瞿希贤不能抓,人民还要唱她写
的歌。可惜为时已晚。什么罪名?“好像说她
假党员,莫须有。”
——记著名作曲家瞿希贤
74.
名人风采
第77页
改革开放以后,瞿希贤对自己的作品也有
了深刻的反思。据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审秦西炫
先生撰写的纪念文章《我认识的瞿希贤》记述,
瞿希贤回忆自己在“大跃进”期间,曾在甘肃
省的一个县里体验生活,这个县不具备条件建
红旗渠那样庞大的水利工程,但为跟上“大跃进”
的步伐,硬是上马硬干。县领导请她写一首鼓
干劲的歌,她不但写了并在工地上大唱起来。
以后得知这个工程不但全部瘫痪,加之自然灾
害,粮食无收,还饿死了人时。瞿希贤说:“我
写了不止一首为 ' 大跃进’鼓劲的歌,心中有一
种负罪感!”
新世纪开年的时候,上海歌剧院和平安合
唱团为瞿希贤举办作品音乐会,她虽说刚刚做过
癌症手术不久,也特地赶回到上海指导排练。当
记者去采访她并谈到这首《全世界无产者联合
起来》时,她很坦然地讲起了一段故事,说这首
歌曲是在 1963 年时的社会形势感召下写成的,
作品完成后,很快就录了音。第二年,大型音乐
舞蹈史诗《东方红》开排,原定这首歌是作为压
台作品来演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来审查节目,
听完歌曲后想了好久,然后说:“光是无产者团
结,会把别人吓跑的,我们团结的面应该更大”。
于是,这首歌给撤换掉了。不过,这件事却给瞿
希贤留下了深刻印象。
秦西炫的文章写道:正因为有了这些经历,
所以,当 2005 年“瞿希贤作品演唱会”在北京
举行,观众起立高喊要求演唱《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时,被瞿希贤坚决制止了。事前,她
就跟指挥打过招呼:不唱此歌。而且,她在自己
的歌曲集《飞来的花瓣——瞿希贤合唱作品》中
收录此曲时,格外注释道:“收入此集作为历史
足迹”。
2008 年 4 月 20 日,也就是在作曲家去世
一个月后,“怀念瞿希贤合唱作品音乐会”在
北京音乐厅举行,观众席上,座无虚席。这次
演奏的第一支歌曲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
来》。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曲谱手稿 《乌苏里船歌》手稿
2022 年 5 月 .75
名人风采
第78页
他的笑容依然真诚而灿烂
○ 文 / 杜卫东
2005 年 9 月,我由《人民文学》杂志社调任《小
说选刊》主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管委会主任张
胜友,成了我的顶头上司。
这之前,我换过几家刊社,掰着指头数,胜友
先生应该是我的第 N 任顶头上司了。只是,我和以
往的顶头上司相处,均平安无事,即便有些不快,
也闷在心里嘴上不说,唯独和胜友先生摔过电话。
那是 2005 年 10 月底的一天,中国作协组织各单位
负责人集中学习,我因为筹备《小说选刊》改版,
没去。晚上,副主编从餐厅打来电话,说该到的人
都齐了,只缺我一个,胜友很生气。随后,胜友先
生估计是夺过了电话,用他那充满槟榔味的“福
普”——福建普通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大意
是:这么重要的会议你不参加,胆也忒肥了;当上
主编这才几天呀,你还想不想干!我开始还向他解
释,可是他不听,“嘚嘚嘚”说个不停,像一支全
自动冲锋枪,没有点射,全是连发。忍着忍着,我
终于忍不住了,也大叫一声:我这主编干不干,你
说了不算!言罢,“啪”一下挂断电话。
我能想象胜友先生当时的样子,估计会有点儿
小狰狞。
胜友先生颧骨比较高,门牙有点龇,加上皮肤
黑、背微驼,绝对不属于型男。可是他自己不这么看。
提及父亲,他必用“风流倜傥”形容之,暗含着老
子潇洒俊逸,儿子又能差到哪儿的潜台词;私下闲
聊,还称在街市上曾被人拦截,说他颜值不俗,有
奇人之相,他虽不屑,眉宇间却多少有点自得之色。
窃以为,胜友先生对颜值潜在的自我认同,比较缺
乏自知之明。
不过,胜友先生的才华我则由衷钦佩。我们相
识时,他已经以报告文学《世界大串联》在文坛一
炮走红。作为文人,他的文字几乎无可挑剔,逸兴
遄飞、激情雄辩,一如江河奔腾、一泻千里,这从
他前期的报告文学和后来的电视政论片中便可见端
倪。作为领导,胜友先生的能力也毋庸置疑,这在
他的从政经历中也有脉络可寻。无论私下或是公众
场合,我都愿意听胜友先生讲话。他的普通话虽然
很蹩脚,但因为旁征博引、逻辑严密、语言生动、
铿锵有力,再辅之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变化,
极有感染力和理论高度。
印象中的胜友先生总是目光平视、神情冷峻,
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不过,一旦他的严肃与活泼
形成落差时,尤其有趣。某次会议间隙,胜友先生
不知提及何事,无意中翘起兰花指,一着急,说话
有点儿结巴。一位极富表演才能的同事学着他的样
子和说话的腔调,面对众人说了一句俏皮话,模仿
得惟妙惟肖,逗得众人哄堂大笑。胜友先生像没听
见一样,不急不恼,依然按部就班发表完演说,然
后坐下,嫣然一笑百媚生。他不在意自己的尊严是
否被冒犯,格局很是不俗。确实,才华横溢的胜友
先生自带一种气场,无论什么场合,每每会成为人
们环绕的中心。由学养熔铸的内在气质,像汩汩冒
出的山泉,遮掩是遮掩不住的。大家私下议论起胜
友先生,时而会插科打诨,但就我所经历的而言,
都充满尊重与善意。因为常做严肃状的胜友先生,
其实清澈的像一潭水。他从不讳言自己曾是一名走
76.
名人风采
第79页
街串巷的小裁缝;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复旦大学
中文系高材生,每每提及也顾盼自雄。确实,他有
资格骄傲。当年填报志愿,胜友先生只填了北大、
复旦和厦门大学中文系。周围人很是惊悚,人生关
键时刻,怎么也得填一所二流大学做备胎呀。胜友
先生却风轻云淡地一笑:要念,就念名校!后来听
人说北京气候寒冷、干燥,主食少不了窝头,他怕
生活不习惯影响学业,大笔一挥,勾掉了北大。“当
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在福建只录取两个名额!”日
后在强调两个时,胜友先生往往会把右手的食指和
中指伸出,在你眼前一晃。他的侠义、他的才华、
他的抱负,以至他的自负和小算盘,像是游走在天
空的云,令人一目了然。
回到开头,我为什么敢摔胜友的电话?他不记
仇。
江湖有传言,胜友先生 1995 年就任作家出版
社总编辑,甫一公布“施政纲领”,就被一位年轻
编辑一顿猛怼,认为他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胜友
先生正踌躇满志,哪想到锣鼓点刚敲响,自己还没
走出边幕呢,就被台下的愣头青叫了一声倒好,如
何忍得?于是俩人刀来剑往,在全社大会上吵成了
一锅粥。按一般推理,小编辑往后的日子估计不会
好过了。没想到,年底总结大会,胜友先生却把这
个当面和自己叫板的小编辑结结实实夸了一顿,并
一步步把他提拔为社长助理。原来,通过一段时间
的暗中观察,胜友先生发现这个桀骜不驯的刺儿头,
是个有想法能干事的家伙。这个传闻我信。早些年,
我在一家杂志主政时,胜友先生曾打电话给我,说
他写了一篇记述“沙漠风暴”的报告文学,希望我
能发表。因为杂志刊发有一个周期,我觉得这类文
字有时效性,几个月后发出来已成明日黄花,于是
直言以拒。胜友先生不急不恼,“嗯”了一声挂断
电话。我本以为他会不爽,可是其后一次相遇,已
就任作家出版社社长的胜友先生,特意把我叫到一
边,用他那一口很有特色的“福普”问我:你愿意
不愿意去主编《作家文摘报》?我说:可以考虑,
不过我要带几个人。那时,我主持的杂志正处在困
境当中,我不忍心丢下一同创业的同事另谋高就。
胜友先生闻言,一脸郑重地问:你要带几个人?
七八个吧。他一愣,随即用眼白瞥了我一眼,那意
思是,你真敢开牙。因为这一瞥,胜友先生满脸的
庄重被“解构”了,竟露出一缕令人忍俊不住的戏谑。
他的真诚和大度,我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比 如,1997 年 我 调 入中国 作 家 协 会,被 破 格
提拔,胜友先生就是积极的推动者;《小说选刊》
2006 年推出改版第一期,封面采用了一幅青年民工
吃馒头的照片,文学界一片哗然。正当我六神无主
的时候,是胜友先生打来了那个令我一生难忘的电
话。他说:我非常赞同你在答记者问当中提出的办
刊宗旨和文学主张,我甚至认为,你们可以把“贴
着地面行走,与时下生活同步”的编辑理念印在封
面上。这个电话为正在冷风中簌簌发抖的我,送来
了一件御寒的衣衫,让我立马有了精气神儿。年底,
胜友先生陪炳华书记到中国作协直属的报刊社调
研,我说《小说选刊》准备实行零风险订阅——即
读者如对刊物不满意,可凭订阅单据和刊物全额退
款。炳华书记有些担心,微微蹙起眉头问:如果有
大量读者要求退款,怎么办?还未等我答话,胜友
先生在一旁解释,说这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一种营
销策略,只要刊物办得好,应该不会出现。那次,
胜友先生对我们提出的改革措施和工作思路,几乎
给予了无条件支持。
胜友先生看上去极其强势,说话干吧利落脆,
很有点儿一言九鼎的架势,容易被人误读成刚愎自
用。我开始也有这种错觉,一接触并非如此。刚任
主编时,胜友先生曾很郑重其事地问我:如果不介
2022 年 5 月 .77
名人风采
第80页
入版面,你能不能把《小说选刊》发到十万册以上?
我听了哑然失笑,断然答曰:绝无可能。我主持任
何刊物,都必须深度介入版面。我以为胜友先生会
设法说服我,因为这之前已经听说,我出任《小说
选刊》主编遇到了阻力。没想到,胜友先生见我态
度决绝,竟露出半是无奈、半是赞同的笑容,多余
的话一句没说,一转身走了,如清风吹过。这之前,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胜友先生曾领导创办过
一本刊物,发行借助社会力量。有一天,他兴致勃
勃电话我,说杜卫东,你在体制内运作可以,在体
制外就不行了。我告诉你,这本刊物现在以每天两
万册的速度增长,创刊号估计要突破二十万。我询
问了一下运作方式,心里有数了,又不好给兴头上
的他泼冷水,便婉转地说:成绩骄人,值得祝贺。
不过,我有意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说:重要的不
是发出多少刊物,而是收回多少刊款。以我对刊物
定位和期刊市场的了解,这本刊物能有——我本来
想说十分之一,考虑到胜友先生的情绪,临出口变
成了三分之一,能有三分之一回款就不错了。胜友
先生可能有点不以为然,因为他没有接我话茬儿,
推说还有一个会,就匆匆挂断了电话。后来,这本
刊物的回款情况果然不理想。在一次会议上,胜友
先生见到我,走过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杜卫东,
看来你是对的。说这话的胜友先生目光真诚,像一
潭水,沉静、清澈,没有一丝杂质。目为心之窗。
透过他的眼睛,你可以看见他的内心,那是雪后的
旷野,纯净、广袤,雪落无痕。
胜友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真诚、大度、坦荡,
行事出于公心。他有失误,有毛病,但是飞的再低,
也是蓝天上一只翱翔的鹰。在他手下工作,你不用
担心被穿小鞋。我摔断他电话的第二天赶到会场,
胜友先生看到我,老远就打招呼:杜卫东——杜字
他每每读成一声,而东字则发声短暂而尾音上翘,
听起来别有韵味:你的手机换了吗,我怎么打不
通?我没换电话。我知道他这是向我示好。其实,
没有按时到会完全是我的错儿,他的批评虽然严
厉了些,却是出以公心,恪尽职守。遇到这样的顶
头上司,何其幸也。
我和胜友先生的关系像是路边的银杏树,没有
茂密如林,隔不太远也有一棵,一直延续到他生命
的尽头。记得有一次,我在他办公室见到几管染发
膏,听他说每个月至少要染一次头发时,便劝他少
染,并说自己半年才染一次。半年?胜友先生有些
惊诧,嘴角像被弹簧牵动,露出一个木讷的笑,转
瞬即逝。得知他罹患血癌,那个短暂的笑容立马在
我的脑海中重现,像一道惊悚的闪电,令人心悸。
我和胜友先生是上下级关系,算不上挚友,所以,
只是在朋友圈为他点赞,默默为他祈福。一次聚会,
有建功、洪波、巨才、梁衡等参加,我想到这几位
都是胜友先生的老友,便电话相邀。他很高兴,只
是说身体虚弱,有些力不从心,问我能不能安排一
辆车接送?他或许忘了鄙人早已退休,成了挤车一
族。我略一犹豫,折中道:那这样吧,等哪天我专
门去看你,在你家楼下找个饭店,咱们约几个朋友
聚聚。胜友先生并无不快,欣然允诺。这之后,听
到的都是他病情好转的信息,我也就少了兑现诺言
的紧迫感。可恨天妒英才,死神不知发那门子神经,
突然就展开双翼,遮蔽了他生命的天空,留给我无
法弥补的遗憾。
胜友先生驾鹤西行,他在朋友圈的微信依然活
跃,头像依然是胜友先生的半身照片,他的笑容依
然真诚而灿烂。只不过,内容变成了他幼女的生活
剪影。这个叫棋棋的小姑娘,继承了胜友先生的遗
传,天资聪慧、活泼可爱,琴棋书画,样样出色。
胜友先生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他生命的精彩延
续而欣慰吧?
78.
名人风采
第81页
夕照紫禁城
文化之脊上的诗情画意
○ 文 / 周家望 摄影 / 许长庆
如果从北京城上空俯瞰中
轴线,您能看到什么?鱼骨?
龙脊?彩绘长卷?
您猜我看到的是什么?那
是一首活色生香的格律诗!
您先别笑我酸文假醋,且
听在下慢慢道来。中轴线南端
“苍璧礼天”的天坛,无疑是
中轴线上最大的空间概念;而
中轴线北端“晨钟暮鼓”的钟
鼓二楼,无疑是中轴线上最大
的时间概念。这样的空间和时
间,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史上
最瑰丽的人文轴线。在这样的
时空架构中,山水园林是极为
生动的组成部分,扮演着人与
自 然“ 和 谐 共 生,中 正 和 合”
的重要角色。
其实,将皇家殿宇与山水
园林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典
建筑美学的一个基本理念。从
西周时期的灵台、灵囿、灵沼
一直到明清时期的紫禁城、西
苑、圆 明 园、颐 和 园,3000 多
年来绵延不断,都是这一理念
的美学实践。宫殿与园林水乳
交融、难解难分,只不过有的
是在宫殿建筑群中安排了独立
的或分散的小园景,有的是在
大型园苑之中修筑宫阙庙堂。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
肇始辽金时期的琼华岛、太液
池,还是明清时期的御花园、
2022 年 5 月 .79
亲情中华
第82页
景山,无论是文人雅集的渌水
亭、唐花坞,还是百姓寻趣的
前门月亮湾、什刹海银锭桥,
都是人们寄情山水、心向自然
的物象写照。“山子张”“样式雷”
乃至“金鱼徐”等家族数代的
潜心营造,朱启钤、单士元、
徐苹芳诸公的悉心呵护,都是
为了延续传统文化审美的历史
痕迹。使之成为活着的遗存。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试着
把北京中轴线上的园林景观,
分成了“四扇屏”:“天景”“仙
景”“山景”“水景”。这“四
扇屏”合起来,就是一首绝妙
的“格律诗”。
作 为“ 轴 线 园 林 律 诗”的
“首联”——“天景”恰如其分,
包括从永定门公园、天坛公园、
先农坛至天桥、前门月亮湾一
段。这一段轴线上的园林景致,
多与“天”字有关。古人对“天”
的认知和理解,不仅体现在政
治、宗教、建筑等方面,还以
更加灵动鲜活的方式体现在园
林上。这一宏大的叙事背景,
总起全篇,引领轴线。
“ 颔 联”为“ 仙 景”,由
紫禁城四大花园、太庙(北京
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中
山公园)等园林景致构成。它
承 接“ 天 景”,离 人 间 又 近 了
一步。这里土呈五色,石接宋元,
仙葩瑶草,鹤舞鹿鸣,非“仙”
字无以冠其名。
“颈联”则是“山景”,
把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心点和
制 高 点 景 山 称 为“ 山 景”,
名副其实。景山呈弓形,五
座方亭镇于五峰之上,草木
葱茏,繁花竞秀,百鸟清啼,
肩挑日月。仿佛一座举世无
双的锦绣屏风,坐镇中轴;
巍峨耸立的山脊又如高昂的
颈部,傲视京城。
中南海、太液池、玉河、
什刹海、积水潭……碧水安
澜,海 不 扬 波,扁 舟 软 系,
北海的波光塔影
柳 岸 晓 风,称 之 为“ 水 景”
自是情理之中。以平如镜鉴、
阔如云天的柔情水景作为“尾
联”,整首“律诗”的意境,
或亦随之铺陈延展开来。
将北京中轴线的卷轴打
开,天景起首联,仙景承颔联,
山景转颈联,水景合尾联。
如此雄奇的园林史诗,若清
风明月、春兰秋菊,阅之不尽,
赏之不绝,何其妙哉!
印象中,提到北京中轴
线,总会想到肃穆庄严的格
局、恢宏壮丽的建筑,积淀
丰厚的遗迹,建极绥猷的气
80.
亲情中华
第83页
美隽永的一面,构成了北京皇
家园林的独特呈现。无论中轴
线上的永寿宫花园、御花园、
琼华岛、濠濮间,还是中轴线
之外的圆明园、颐和园,概莫
能外。比如元代太液池中的三
座 岛 屿 ——万 岁 山(北海白塔
山)、圆坻(团城仪天殿)、犀
山台,就是继承了中原文化中
“海上三神山”的布局方法。
万岁山即蓬莱,圆坻为瀛洲,
犀山台为方丈,自北而南,浮
于海上,烟波浩渺,如临仙界。
造园兴苑,踵事增华,是
历代统治者和官员文人的共同
嗜好。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具
有很高艺术性,给人以意境,
与中国深厚的文学、艺术基础
有很大关系。诗情画意的潜在
影响,滋润了园林艺术布局与
构景的设计理念。许多描写山
川形胜、自然美景的诗句,许
多描绘江河溪谷、山石云泉的
画幅,都是造园艺术家、造园
工匠们绝好的借鉴。不少诗人
画家也直接参与了园林的经营
设计,他们以自然景色为主导,
利用天然的山水泉石,闲花野
草,不求金碧辉煌,不事精雕
细刻,园内布置如诗如画,超
然尘外。比如:紫禁城外东北
隅的“半亩园”和前门外的“芥
子园”,都是清初文学家李渔
的手笔。
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尝言:
“明清时期的造园艺术,不仅
把殷周以前那种主要利用自然
山水林木、湖池鸟兽的原始囿
圃缩小了,就是秦汉时期那种
动辄数百里的苑囿也没有了,
代之而起的是向着精深完美方
向发展。园林中各个景点之间
的关系,园里园外都要作为有
机的联系加以布置,使园林达
到了很高的艺术 境界。”信哉
斯言!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不 到 园 林,怎 知 北 京 中
轴线上有如此偾张的生命活
力?
派等固化凝重的物象。而我们
无意间忽略的那些草、木、湖、
石、亭、榭、廊、桥、舟、鱼、
莲之属,恰恰是中轴线上最为
灵动鲜活、最具生命张力的所
在。这条旷世的文化之脊,因
园林之美而血脉通畅,充满了
无限生机。
古典园林的空间之美,与
那 些“ 正 襟 危 坐”的 宫 殿、坛
庙相比,另有一番魅力。所谓
“抱水衔山师造化,移天缩地
到君怀”,把天下美景集纳于
一处,是古代技师匠人们的惯
常手法。从师法自然山水到进
而模仿他处的人工景致,然后
融汇于中轴线左近,增强其唯
中轴线上的鼓楼
2022 年 5 月 .81
亲情中华
第84页
辽阔之上的静美
○ 文 / 蒋兴强
沙漠、胡杨、棉花,三个“符号”就拼出新
疆特征,爱读点诗词的人,可联想到“天山雪后
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但未必知晓,那里
的白昼比内地多两个小时;或见识过那里的水乡,
还有辽阔的草原、富实的粮仓,但未必了解,那
里仅一个巴州的面积等于江苏 + 浙江 + 福建 + 江
西,一个若羌县的面积相当于河南 + 北京 + 上海
+ 天津。于这,建国前的说法是,在新疆要饭,
得骑个驴,否则,在这个村要到饭,还没到下个
村就饿死了;而时下人则幽默,早晨上了 G216 就
趴在方向盘上睡觉,下午醒来公路才拐弯……
一
从成都双流上了飞机。不久,看万米高空下,
仿若有一条美人鱼,瘦瘦长长,泛着白亮亮的光。
墨黑的、深绿的、浅绿的鱼翼和皱皱褶褶的裙袂,
随流轻摇,一朵朵浪花与白云、蓝天辉映,恍入
仙山琼阁。为避让气流,飞机迅速下降,美人鱼
又变成了一条巨龙,龙鳞竟闪烁着耀眼的银光。
龙须、龙爪、龙翼 , 卷起一股股急流、一圈圈漩涡,
宛如一朵朵放大的棉花在悄然绽放,开得松松散
散,飘飘欲飞。不知过了多久,出现了形若月牙、
湛蓝如镜的天池,传说是西王母洗浴之地;那两
面“玉镜”,一个自然是西王母沐发的东小天池
飞龙潭,一个则是她濯足的西小天池龙潭碧月了。
遗憾飞机太高,没看到名闻遐迩的顶天三石、白
龙峡瀑布、西山寒松、石门一线、镇海神针等景观。
一位靠窗的新疆美女见我一个劲地拍照,轻声问,
先生是第一次来新疆吧?我这方便,如不介意,
我来帮你拍吧。姑娘边选景,边介绍,这就是天山,
往西是新疆阿克苏、伊宁,向东到甘肃、青海。你看,
新疆木垒县 摄影 / 李开杰
82.
亲情中华
第85页
天山下没雪的地方,延展开去那一缕缕浅绿色的
植被是树木,那绿得深一些的是草地,方方正正、
一块挨一块的,便是棉花、玉米、葵花,那一片
连一片的金黄,就是小麦了。现在飞机正在哈密
上空……
一交流,原来她老家在达坂城,工作单位是
新疆人民医院。她刚在重庆参加了学术交流,现
在是回乌鲁木齐市。在问及医院时,她非常自豪:
这些年国家对我们医院倾斜力度大,无论是人才、
设备,还是建设、资金投入方面,在全国都是优
先的。我们新疆社会秩序也非常好,不管是在乌
鲁木齐,还是南边的喀什、和田,北边的阿里泰、
塔城,或是东边的哈密、巴州,西边的阿克苏、伊犁,
就是你的旅行包敞着,都没人偷你的东西,晚上
忘了关门,不会有人干违法的事。噢,飞机到昌
吉了,那东一块西一块灰白灰白的地方是沙漠,
那绿油油的是棉花之类的农作物,像火柴盒般熙
熙攘攘摆了一大片的是工业城市昌吉。
看着下面,明显比南方少了多半绿色植被。
我指指大片大片的沙漠问,新疆缺水吧?姑娘微
微一笑,只能是相对吧。说缺水,比如:那些沙漠,
就是长期缺水被沙化了的;说相对,以天山为主,
新疆有一万多条冰川“固体水库”,有卡拉库里湖、
喀尔斯湖、天山天池,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奇
谱恰普河,还有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和新
疆最大的内流河伊犁河等。你看,多半个新疆的
植被、城市居民、农业、工业用水,大多靠这天
山的冰雪融化下来。山下每天在不停地用水,山
上一个冬天,几乎大多时间都在下雪,即便白天
没下,晚上也会下,除了冬天下,春夏秋三个季节,
也会隔三差五地下,山上的雪水就这样源源不断
向山下流。你看那山脚下,葱葱郁郁,一片片植被,
一绺绺积雪,离天山越远,绿色就越少,沙漠就
越多。
望着神奇、宁静、在这盛夏都积着白雪的“美
人鱼”,蓦然发现,那一支支小山脉,竟像是一
根根供血的血管,而天山主脉则是支撑这块大地
的脊梁,精魂。
倏地一下明白,如果把“美人鱼”比作中华
民族的一员,那么,这里的汉族、维吾尔族、回族、
蒙古族、藏族等则是她的肋骨,血脉相通,命运
相连;而北边的阿尔泰山,就是她的玉带;乌鲁
新疆木垒县 摄影 / 李开杰 木齐、克拉玛依、昌吉、石河子、伊犁、阿勒泰、
2022 年 5 月 .83
亲情中华
第86页
塔城、哈密、和田、阿克苏等,便是
闪耀在西域这块广袤大地上的一串明
珠。
眼见快到乌鲁木齐了,姑娘建议:
我们下了飞机,可以去大巴扎、红山
公园、新疆大学走走,现在城市规划、
环境卫生、公共秩序,都搞得不错,
可以到石河子去感受一下某种奉献,
到木垒去见识妖娆、富丽,也可到她
们达坂城去做客,她们家还有大大(父
亲)、阿娜(母亲)和阿卡(哥)、
阿恰(姐)。
二
下了飞机,见天色尚早,我们便
上了去石河子的大巴。司机是回族老
乡,衣着和内地汉族几乎没区别。一
口普通话,比云贵川渝陕、鄂赣湘江
浙内地人都标准。
去石河子的路平坦、宽阔,除了
远处延绵不断的天山,两边很难看到
一座高山、一处桥梁,连内地出门就
是的山丘、沟壑也没有,只有一眼望
不到边或绿油油或黄亮亮的一块块
棉花、小麦、玉米地。其间,隔三、
四百米远,有一条用水泥板砌得端端
正正的水渠和一条供耕地、播种机具
进出的小道,通向葱葱郁郁的绿色海
洋深处;那些大片大片的农作物,偶
尔有三两人一组,戴着草帽,穿着花
花绿绿、或白或红的衣服,在悄无声
息地锄草、杀虫、理垅,近的看得清
男女,远的像一棵草、一只蚂蚁。庄
稼的广阔、遥远、浩瀚,人的渺小、弱势,就像一片草场
上的一二只绵羊、两三朵小花。可以想象,他们早上出工
要骑很久的自行车,才能走进地里,一天就是不停歇,也
很难干完一行;莽莽苍苍间,望不到边的绿,远比蚂蚁啃
骨头缓慢、渺茫,极像作家写大部头,得有惊人的宁静和
毅力。真担心他们被那绿海淹没、被家人遗忘,天黑看不
清回家的路,走不出那恣意的辽阔,迷失在漫长的夜里。
亦可以想象,他们心底的恬静、怡然和生活的澄净、阳
光……
去石河子,一路上很难看到一户人家,很难把这块处
处充满生命的绿色、溢出自然的滴翠之地,与石子、煤炭、
沙漠联系在一起,难以想象它的勃勃生机、苍郁葱茏与农
垦、部队有关。这时才明白,这片美丽、辽阔的土地,除
给了我们自豪,隐约还昭示着独有的“精神”。
这种精神,果然得到印证!
大巴到了参观地——石河子大学新疆军垦博物馆。走
进博物馆,我们终于看到一个过去的、全面的新疆,才知
道今天的新疆来之艰难。
新疆木垒县 摄影 / 李开杰
84.
亲情中华
第87页
白雪罩祁连,
乌云盖山巅。
草原秋风狂,
凯歌进新疆。
王震将军部下率第二军第五师第
十五团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历时 18 天,行程 790 多公里,以磅礴
气势一举平息叛乱,剿匪成功。为鼓
舞百万将士白手起家、建设边疆,为
新疆发展和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奠定了
坚实基础。
1952 年 2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签署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胜利完成解
放中国大陆的伟大事业。今天,人民
解放军,将在已有的胜利基础上,站
在国防的最前线,经济建设的最前线。
我 批 准,中国 人 民 解 放 军 X 军 X 师
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XX 师的改编计
划……”。
这道命令一出,迅速得到全国人
民的响应,部队转编人员、农村支边
青年、城市支边知识青年、复转军人、
大中专毕业生纷纷支边,内地工厂整
体搬迁。1966 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人数达到 148.5 万。有来自北京、天津、
上海的,有来自河北、甘肃、陕西、
浙江的,“爱我新新疆,建设大粮仓”
的口号,响遍大江南北,全国人民支
边的热情空前、积极性高涨,八方人
才汇聚。没有住房,从地上挖一个坑
下去,几根木柱一撑,就是房子(干
打垒);耕地没驴马,人拉肩扛;运
据墙上图解和相关资料显示,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
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早在公元前 138 年,汉朝派张骞
出使西域,先后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
前 60 年,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府”,委任郑吉为“西
域都护”,驻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治理西域全境,
西域各地首领和官吏均接受印绶,标志着西汉开始在西
域行使国家主权;唐朝繁盛,“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
海沿岸,进入西域的汉人大量增加,主要集中于伊州(今
哈密市)、西州(今吐鲁番盆地)等地,并被唐中央政
府设立的州县乡里所编入户;1875 年,陕甘总督左宗棠
抬棺出征,督办新疆事务,不少湘军入疆定居;后来袁
大化任新疆巡抚,带去不少河南人;杨增新任新疆省长
时,许多云南人到疆落户;抗战时期,由于新疆不像内
地战乱,局势相对稳定,内地(陕甘等地)许多人迁来
新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了一批以新疆为家、
以建设为业、以奉献为荣的伟大人物和令人震撼的事迹。
1949 年,中共中央命令解放军挺进新疆,作为挂帅
出征的王震将军写下一首气吞山河的诗歌:
新疆赛里木湖 摄影 / 袁华
2022 年 5 月 .85
亲情中华
第88页
土无筐,自己编;有麦无面,自
己打石磨;没纺织机,自己做;
没水泥,制个筛子一过,下面
的细土,就替代水泥;需水车,
几张木板做叶轮、一截木柱做
轴,与内地的一模一样;无课桌、
板凳,垒一堵墙就是桌,两条
腿站着写;人多房子少,分男
铺、女铺,十几个人睡通铺;
新婚夫妇,兵团照顾一个小铺,
但 只 能 给 一 夜,真 是“一 宵 千
金”……为了吃饭、防沙化,他
们修水渠,植树造林;为了发展,
他们修电站、建工厂;为了学
文化,他们办起了幼儿园、小学、
中学……几十年下来,他们有
了全国一流的医院,有了“211”、
“985”,有了一流科研机构、
一流剧院……不知从啥时开始,
他们悄无声息,将一车车大米、
小麦、高粱、玉米、大豆、棉
花和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
解决了千千万万人民吃饭、冷
暖问题。渐渐地,全国各地知
道新疆大米涨饭、新疆棉花暖
和、新疆高粱出酒量大。他们
无私地支援国家建设,甚至还
出口到国外,帮助外国人民解
决生活、生产、建设困难……
对 于 这 种“ 兵 团 精 神”,
著名诗人艾青在《年轻的城》
中,是这样描写的:
我到过很多地方,
数这个地方最年轻。
新疆赛里木湖 摄影 / 袁华
它是这样漂亮,
令人一见倾心。
不是瀚海蜃楼,
不是蓬莱仙境。
它的一草一木,
都是血汗凝成。
你说它是城市,
却有田园风光。
你说它是乡村,
却有许多工厂
……
三
离开石河子,快要进入木
垒,渐渐地发现,渠越来越多,
86.
亲情中华
第89页
地越来越润,房越来越密,天越来越蓝,水稻田
和棉花、小麦、玉米地,黄色再不是酱黄,是大
片大片的金黄,绿色再不是苍绿,是一块连一块
的嫩绿,绿得像要滴水,嫩得风一吹就欲散,静
得让人不忍高语……
有画家说,如给半个月时间,他保证在这里
画出一幅参展国家级的画作;有年轻作曲家说,
如果他能在这里谈一场恋爱、参加几年生产,成
为第二个刀郎、王洛宾,也不是没可能;一位仅
今年就在数家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作品的作家也
激动万分,若在这里拥有一爿木屋、几分自留地,
平时种点青菜萝卜,再有碗清茶、一台电脑,最
多两年就能写部好小说和几篇像样的散文……
说话间,大巴驶向几个小土峁间的浅沟,在
几座青砖红瓦的木楼前停了下来,负责接待的工
作人员说,这里就是“天山脚下,养心圣地”——
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由著名散文家刘亮程
创建、贾平凹先生等题词的木垒书院。
一下车,不知啥时,几位摄影家已从背包里
拿出长枪短炮和无人机调试开了。我们刚放下行
李,微信群就收到了他们精美的作品。
最先发照片的是摄影家李开杰。李先生年近
七旬,他拍的照片,以《大地调色板》为题,发
出了一幅幅色彩艳丽、构图流畅、斑斓明晰的边
塞田园风光照,其中,最吸人眼球的是在一面黄
黄的地平线上,悠然行走着一只孤独的小驴,酷
似习惯于寂寞的文艺家,一步一步地行走在清冷
而神圣、艰辛的艺术之路上,心无旁骛,没浮躁,
无犹豫,不停歇,令人心底生出一泓悲壮,一种
隐痛……
群员一见,喝彩不断,“天下竟有这么美的
风光?”大家也不要人吆喝了,纷纷上车,要驾
驶员开去看看。
到了两座山梁下,一个个跳下车,边拍照边
朝山梁走去。一路上,不管认识与否,不论老少
穿戴,你给我拍,我给你照,无拘无束。着装亮
丽的是旗袍协会几个四、五十岁的女士,她们黑
白色、红黄花相映,一会儿纱巾飞舞飘飘欲仙,
一会儿背靠在一起摆造型,恨不得把人生最美丽
的容颜、最靓的瞬间定格;平时内向少言、文质
彬彬的小曹,到了山顶,竟然爆发出“哇哇哇”
的高喊声,一蹦老高,足见自然之美与心灵相通
相近时,会引发人性本真的力量,当我把“抓拍”
到的照片给他看时,他的脸上仍有因突然激动的
羞涩与爆发后的舒坦。
回到木垒书院,在无漆的原生态木床上刚坐
下,摄影家袁华将几幅作品“咚咚咚”发进微信群:
那些图,有一马平川的草地,几张茶几、三两架
凉椅,诗意闲恬地斜搁着,似乎是客人刚走,又
像是贵宾将临;有蓝天万里,白云朵朵,一抹晚
照下,地上醉意朦胧,一湖澈水安安静静;最令
人震撼的一幅,是朝霞满天,在两顶若盖如菇的
草篷之间,一个女郎婷婷玉立,面向朝霞映流水,
似乎等了一夜的郎君未归,又像在想山那边的人
儿,是疲惫未醒,还是在急急的路上……
此时才明白,这里的风土人情为何能滋养出
毕淑敏、杨牧、刘亮程等一批名家,为何诞生了
《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西海情
歌》等经久传唱的名曲;才知道,那位达坂城姑
娘的邀请,为啥眼里是那样清纯、明澈,不掺一
丝俗念。
蒋兴强,四川达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中国作家》
《四川文学》《延安文学》《黄河》《人民日报》《文汇报》
等近百家刊物发表作品 400 余万字。已出版中篇小说集
《等到天晴》、散文集《远去的野渡》。
作者简介
2022 年 5 月 .87
亲情中华
第90页
有机会深入衢州腹地,近距离地亲密接触了
衢州,让我这个应该不算孤陋寡闻的人眼界大开,
深深震撼。
一
衢州市有个开化县,开化县四面环山,青山
绿水。
到开化的第一站是 “中国·根艺美术博览
园”。在车上,导游就频频介绍这个根艺园,因
○ 文、摄影 / 蔡芳本
为在其他地方,根艺见得多了,所以也就不在意。
怎知,一到入口处,就让你惊呆了,那些参天的
巨木,一下子就将你原本平静的心打动了。这些
巨木高达几十米,站在这里完全不是用来吓人的,
而是一个园林的先声夺人。进入园内,震撼的东
西就更多了。还是参天的原木,三五成群,跟美
丽的花草在一起,像巨人一般静静地站在路边,
散发着原古的气息,你须仰视,才能见到木顶!
拍全木时更难以找到角度。但你能感受到这些古
佛国根雕
88.
亲情中华
第91页
木乌黑的光、赭黑的光、灰白的光和坚硬的材
质。这些原木站在这儿的时间并不很长,可是
它们在深山已经生活了几千几百年了,死去也
有几千几百年啦。现在,被它们的主人拎到这
边来,告别它们过去的与世隔绝,重阅人间春
色,生命重放了光彩。可以说,在这个根艺园
里,它们重活了一次,而且,它们可以活得更
久,永远被世人仰望。有的巨木因形而异被雕
成各种形状的艺术品,小的雕件不奇,大的就
不得不称奇了。最大的根雕释迦牟尼主佛,高
达 4 米,重达 40 余吨,形体庞大,气势雄伟。
还有那 500 尊罗汉,形体虽不大,但排成阵势,
长达 680 余米。据说,这是根艺大师徐谷青先
生经过 10 余年时间精心雕刻的,现在正申报
吉尼斯世界之最。
说到震撼,我想有 3 个条件:一是规模大,
二是艺术深,三是种类多。这个根雕的王国就
具备这 3 个条件。
根雕的王国颇有气派,是由醉根天工博物
馆和根宫佛塔组成的。醉根天工博物馆又是一
个建筑群,包括几层大殿和一个环形的 500 罗
汉展厅。
你要看到那数万平方米的树根仓库,更
会惊讶得合不拢嘴。刚才参观的那些什么高达
十米的大佛、观音、天王,是《镜花缘》里的“小
人国”,这里才是“巨人国”。
雕刻释迦牟尼的巨木,是徐先生从缅甸运
来的。花了巨资可以想象,那么大的木头怎样
弄出来?又是怎样运往中国的内陆?有一根千
年榉木根,高 7.5 米,重 8 吨,徐谷青发现后,
足足花了 10 年时间,将它从深山老林里运出。
为了这块木头,徐谷青开山修路,无形中又造
福了当地百姓。
1996 年 10 月,朋友告知福建一个偏远深
山有一棵枯树桩挺大,徐谷青一听当场兴奋得
手舞足蹈,连夜驱车前往。第二天一大早,赶
回开化着手采运计划。好事多磨,这棵千年榆
树桩直径 4 米、高 6 米余,太过庞大了,而且
处在深山老林,要搬出山外,运回开化确是困
难重重。无奈,徐谷青只得挥泪掏空树芯,剔
除部分根系,然后,盖上油布让它风干来减轻
重量。事隔一年再次搬运,还是没有办法。徐
谷青决定动用直升机,但十几吨的树桩在空中
如果有所闪失,后果将不堪设想。最后,徐谷
青毅然决然地投资 11 万元修路,将连接山里,
穿越 3 个村庄的 30 余公里山路改建成宽敞的
机耕路。路修好了,大卡车到位了,庞大的树
桩终于被吊葫芦吊起,但就在树桩放下车斗的
那一刻,“咔嚓”一声,树桩穿过车斗沉沉地
落在山地上,只好又雇了一辆大卡车,才将树
桩运出。
为了一个树桩,搬了 5 年,花费 17 万元,
但 3 个村庄的几千村民从此有路可走。谈起这
段往事,徐谷青喜形于色。
做根雕为啥?做艺术为啥?很多人为钱。
很多人为名。徐谷青不一样。徐谷青说:“如
今,我更多考虑的是‘将来’。我要做的,是
要留给后代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供给他们一
方心灵休憩的空间。我希望这个梦不只是我个
人的,也能属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我
觉得,这是社会的,不是我的。一个人的一生
总是有限的,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去引导人
们的文化观、生态观、自然观。因为感动人心
的,应该正是这些传统的力量、情感的力量、
2022 年 5 月 .89
亲情中华
第92页
智慧和美丽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
二
在开化,徐谷青的震撼波还未完全消失,
我们又迎来第二轮的震撼。当然,这次震撼
没那么强烈,是缓慢地渗入身体的各个部分,
再返还为一种平静。因为这是一处古民居集
中地,古民居散发出的那种安详平静,将你
的震撼吸收掉了,你可以用平静的心情慢慢
来欣赏,慢慢来体会。
这个古民居群在衢州的龙游县。
这一处古民居群有大大小小几十座古房
子,顺山顺水而建,有池塘,有戏台,有祠堂,
有街道,一个村子里应该有的,它都有了。
但这个村里不住人,只有零星三两家杂货店:
一家卖旅游用品,卖饮料矿泉水;还有一家
粽蓑店,一个老人家正做着快要失传的工艺,
做着现在已经很少人用的生活用具;另一家
小店挂着十几把胡琴,也是一个老人家在拉
胡琴,琴声在这些古老的房子间弥漫,一种
乡愁、一种怀古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被勾起,
还有一种离乡别绪。
这些房子本来是散发在龙游县境内多个
村镇的,因为老旧了,无人居住了,龙游县
将它们整体搬迁到这边,一砖一瓦,一木一石,
原模原样重新修复。试想,那么多、那么古、
那么高、那么大的房子,重新搬迁要耗费多
少人力物力财力,要耗费多少心思多少时间
啊?如果不搬迁,这些老房子恐怕就在它们
的那个地方老朽、塌落、腐化,化为泥土了,
一种古老的建筑文化就那样在无声无息中消
失掉了。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啊!并
且,如果不搬迁,老一代的建筑工艺就没办
法传承,一代的老工匠一旦离去,消亡的就
是一代的建筑工艺。而乡愁呢?而根呢?
一座老房子就是一缕乡愁,就是一条根
脉啊!中华文化的血肉之躯就是这么一条条
根脉连接起来的呀!况且,龙游民居苑保留
的全部都是明清传统民居,是建筑艺术的杰
作。
这些古民居移建在龙游县南郊的鸡鸣山,
风光秀丽,依山傍水,是城郊的一块风水宝地,
名字叫“龙游民居苑”。
龙游春秋时为姑蔑故都,历史悠久,文
物精湛,其中,明清传统民居堪称建筑艺术
的杰作,在江南古代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
位。
这个小村庄有山有水,有街道,有戏台,
有许多高大的徽派古厝。高冈起凤厅是元代
建筑,门楼飞檐翘角,气势刚健,如大鹏展翅,
傲视蓝天。巫氏厅是龙游乡贤、著名书画家
余绍宋写字作画的场所,这座建筑的价值在
于它梁斗共体的结构,具有独特的防震功能,
国内罕见。汪氏民居的最大特点是前厅与后
楼的建筑风格迥然有异,后楼为主人居所,
梁柱规格不大,无木雕装饰,而前厅梁柱粗
可合抱,且砖雕、木雕、石雕一应俱全。此
外,还有明代建筑翊秀亭,青石仿木构;清
代的灵山花厅,迁建的是原建筑第三进主体,
雕刻艺术粗湛,仅龙图就近百处,各有特色,
奇妙无穷;还有一座鸡鸣塔,建于明代,六
面七层,楼阁式砖塔。我想,一座塔往往是
一个乡村的精神定心骨,因为有座塔,这个
龙游民居苑
90.
亲情中华
第93页
乡村就能站了起来。
三
更令我震撼的是龙游的石
窟。龙游石窟你如果想象为一
般敲石头的石窟那就大错特错
了。这些石窟隐藏在一座很不
起眼的小山上,大小 24 座,现
在有 5 座洞窟开发出来供游人
参观,另有 19 座依旧在地底下
沉睡。
这些洞窟让人惊叹是因
阶又不能走人,因为阶与阶之
间的距离太宽太高了。每座石
窟又有一至两个凿挖而成的石
池和人工石坡。
这么大的石窟是怎样建成
的?建造这么大的石窟到底要
干啥?
专家、学者纷纷来到这里,
进行各种各样的考察、论证。
有人说用来屯兵,有人说用来
储粮,有人说是采石场,有人
说用来储冰,有人说是古代墓
葬,不一而足。这些说法现在
看来都很难立足。说是储粮,
根本不对。储粮需要通风需要
避湿,那么多粮食如果不设置
良好的通风道口,是很容易升
温变烂的,况且洞内潮湿,粮
食又很容易发霉,要搬出来翻
晒怎么搬?要多少天多少人?
如果说是采石场,那么完全可
以敞开着挖,为什么还要留一
个顶盖?为什么还洞下有洞?
如果说藏兵,那么多兵士吃喝
拉撒怎么办?做墓穴,又太空
洞。储冰,哪来那么多冰?况且,
里面温度十几度能藏冰吗?在
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时代,完成
如此浩大的工程确实匪夷所思。
有人说,笼罩龙游石窟的
迷雾正慢慢散去,我看并不会,
而是会越来越迷,成为龙游的
龙游民居苑
为它们的大。已开发的五座洞
窟小的数百平方米,大的数千
平方米,有底有盖,像一座巨
大的空心房子,洞中有两至五
根巨大石柱将洞顶撑住,大的
要五人才能合抱。从洞底到洞
顶高的有四十几米,低的也有
二十来米。不可思议的是,石
洞和石柱的表面都非常均匀、
非常规则地凿刻着虎皮样的斑
纹,而且,每个洞窟都一样。
每个洞窟也都有一条宽大的石
阶,从洞顶通到洞底。这条石
2022 年 5 月 .91
亲情中华
第94页
千年一叹!成为龙游的永远震撼!
四
在江山市廿八都,从街头走到街尾,就听到
一阵阵锣鼓声和一阵阵“咿咿呀呀”的唱曲声。
以为有什么大戏在上演,走近一看,只一个大戏台,
戏台上放着一条案桌,左旁挂着几尊木偶,右边
坐着几个老人正在吹拉弹唱。一个身着红色汉装、
较年轻的是司鼓,唱曲的声音是从他嘴上发出的。
虽然戏台下的大石埕空空啷啷,没有一个听
众,但他还是唱得十分卖力。
大石埕前边有几块大石块,大约是防止
车辆开进石埕的,我们一行人随意在大石块
上一排坐下,听那台上的曲子。
好一会儿,那唱曲的男人叫来台下的一
个女子,帮他将木偶提到案台前,开始木偶
表演。那女的只是提着木偶,该动的该唱的
都由男人完成。那男的又唱男声又唱女声,
又演男角儿又演女角儿,一副得心应手的样
子。跟人打听,这出戏演的是传统戏《打金枝》
的故事。三个角色一起出现,那唱曲的男人
演这个演那个,还是蛮辛苦的。一折唱完,
也是汗水淋漓了。我们围上前去拍照,问他
唱的是什么调。他说是老徽派调,属于弋阳
高腔,这一带的人都唱这种调。木偶是提线
木偶,现在年轻人都出去了,没人做这种事
了。这一带也就他还在演,还在唱,那几个
后台的老人是他临时拉来培训的。那些老人
都六十开外了,学得倒挺快,跟他配合得也
挺好。那女的是他老婆,她不会演也不会唱,
只是帮他提提线而已。年轻人不学了,这一
门手艺只有靠他守着了。
听完他的讲述,我们都有些戚然,太多
古老的东西都在慢慢没落和消失,正像那西
坠的夕阳。
廿八都木偶戏唱腔以徽派为基础,有义
乌腔及江西省木偶戏剧的成分,也有昆剧、
赣剧、婺剧唱腔的特点,可以说是南腔北调。
这种唱腔高亢激越,甚而有些悲凉,这又有
点像西北民歌的样子,又有我们闽南歌仔调
的样子。大约是山高壑深,不这样唱不能让
廿八都
92.
亲情中华
第95页
木偶戏
声音传出;大约是生活艰难,
不这样唱不足以抒发心中的郁
结。廿八都是江山的一个小镇,
江山属衢州市,衢州是四省鸡
鸣的地方,廿八都也是三省狗
吠的地方,多种多样的乡土人
情,各种各样的乡音串在一起,
就不能不引起四乡五里的共鸣
了。
据介绍,廿八都的木偶戏
在明朝正德年间从江西传入,
至少已有 350 余年历史,十几
代人代代传唱。清朝最鼎盛,
后来有发展,现在却只有一个
剧团。2014 年,廿八都木偶戏
参与了第九届浙江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节暨 2014“浙江好腔调”
传统戏剧展演,唱响了整个浙
江大地。
这真是一缕美好的曙光。
夕阳落山了,明天还会升
起,文化这东西真是万万消失
不得的。他们告诉我,廿八都
木偶传承人金宗怀还收藏有木
偶剧本 100 多本,我们看到了
传统文化的希望所在。
江山市廿八都是一个风水
宝地,好山好水,民风淳朴。
因为大山环抱,廿八都几乎与
世隔绝,真像有人所说的是“一
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在廿
八都,乡民们随意在屋角墙边
栽种着鸡冠花。这种花紫红紫
红,并不娇艳,也不显多姿,
就在尘埃里,就在凡间,泊进
百姓的心窝。在青山绿水间、
黛瓦青墙中,显得宁静与古朴。
那些落下来的暗黑,那些时间
碾过的泪水,就这样在乡间的
古戏中叫人无法逃遁。
我的同行在为鸡冠花拍照,
我在一旁看着。我突然想到,
如果廿八都真像人们所说的是
遗落在深山里的梦,如果中国
的戏剧是百花园,廿八都的木
偶戏是不是梦里的鸡冠花呢?
衢州之行,一直在震撼着
我,回到家后还是久久不能入
眠,这也是先前所没有料到的。
衢州并不怎么豪华,朴素的外
表下竟有这么丰富的蕴藏,有
那么几个好地方,足以使衢州
在中国人心中竖立一座文化
的丰碑。这是我衢州之行的
感叹。
蔡芳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福建泉州市作家协会顾问。
作者简介
2022 年 5 月 .93
亲情中华
第96页
○ 文 / 张 虎
易水河畔沙丘寺,北齐义慈惠石柱。
柱极高大尚首见,八面环刻四千书。
详记北朝一缩影,社会文化和艺术。
杜、葛振臂揭竿起①,哀鸿遍野不忍睹。
无衣无食无定所,形骸暴露拾离骨。
抽割衣食拯饥虚,苍茫大地谁是主?
男女姓氏皆不分,乡葬掩埋祭立木。
王兴国等举义事,路人投奔恸地哭。
四十年后立巨石,精雕细刻众相助。
八角棱柱自希腊,莲花底座始印度。
四柱佛龛顶端雕,尚属首创珍异物。
三十年后奈良见,小殿竟蕴美之粟。
垂脊人面易狮像,后世戗脊仙兽出。
翘檐远于千佛洞,明清殿堂灵飞处。
经幢先河此时开,隋唐刻经显肃穆。
信息闭塞路遥遥,怎奈中外竟同步。
承传并有独特创,前途永无休止符。
四面方格字行行,隶楷篆字融一炉。
注:①公元 525 至 526 年,杜洛周与葛荣发动的农民起义。
②宋欧阳修著《集古录》,自周至隋唐五代的金石器物与铭文碑刻上千件,共十四卷。而赵明诚著《金石录》,共收录金石
刻辞两千种,共三十卷。
③鲁迅抄录了《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太平寰宇记》《京畿金石录》《环宇访碑录》《定兴县志》《沈曽植北齐石柱跋》文等。
六书演变长河里,路漫漫兮渐清楚。
我观大字端庄秀,我观小字惊与呼。
清代碑工李云从,首拓一出引关注。
叶昌帜帖藏万件,惟称此帖品相独。
沈曾植跋三千言,引经据典尽详述。
掂掂分量甚遗憾,宋时未能入“雨录”②。
鲁迅藏帖千百种,亲自录碑实可数。③
秉笔行行千万字,历史脉络动肺腑。
梁思成绘石柱图,面世建筑突与兀。
刘敦桢带研究生,著文详考奠基礎。
庄田课田均田制,史家首论唐长孺。
日本佐川来中华,实地考察文章著。
刘淑芬从儒释道,福田桑田极特殊。
义慈惠医黎民事,令人敬羡令人慕。
燕赵慷慨悲歌事,范阳故里入耳目。
姓氏民族石上载,华夏有谁记家谱?
注释此文王玉池,学史明智万象苏。
石柱巍然经风雨,身伴临近燕下都!
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已有 1450 年的历史了。在清代,其石柱拓片一经面世,立刻在学术界引起了大
家的广泛关注。从清代至今的一些中外专家学者,硕学通儒沈曾植,碑帖收藏家叶昌帜,建筑学家梁思
成、刘敦桢、杨鸿勋,文学家鲁迅,历史学家唐长孺、刘淑芬、佐川英治,书法史论家王玉池等,从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面进行考察、考证、注释,篇篇文章、字字录碑、张张测绘图等相继出版;
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与长城、故宫等成为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2017 年,我曾编著出版《北齐义慈惠
石柱》一书;今又以一首歌而咏之。
94.
亲情中华
第97页
○ 文 / 学 友 摄影 / 王丽丽
天又下雨了,昨天下的是暴雨,今天下的
是绵绵细雨。
我很喜欢雨,写过许多有关雨的文章,也
发表了很多这样的文章,我觉得写雨是一个永
恒的主题,写也写不完。
我喜欢雨,我更喜欢绵绵细雨,这种雨很
有诗意,这种雨下得很温柔,你看不到雨丝,
只能感觉到下雨。特别是在夏天时,雨丝洒在
你的脸上,是那样的轻柔,你看不到雨滴,雨
丝洒在你的衣服上,你没有感觉,只有洒在你
的皮肤上,你才感觉到有一丝丝凉意,好舒服,
像是情人纤细的手指在你身上轻轻滑过,这种
感觉无处不在,你走到哪里,她都陪伴着你,
跟随着你,抚摸着你。你不用担心,这种雨不
会浸湿你的衣裳,小风一吹,雨丝已经干了。
今天下的就是这种小雨,我漫步在元大都
遗址公园的河边,这条路我不是初来,海棠花
开时我已经来过了,这时海棠花已经凋谢了,
树上结出了一粒粒绿色的小海棠,海棠很小,
还不能吃。海棠树下就是那条河,河水很绿,
河面上没了落缤的海棠花瓣,河水显得有些污
染。岸上有很多人在钓鱼,老人、青年人都有。
钓鱼是老年人的幸福,安逸休闲,安度晚年。
河里有野鸭,十几只,听说是这里的一道
风景线,河面很长,你不仔细观察,还看不到,
如果你一眼能看到河里的野鸭,算你有眼福。
2022 年 5 月 .95
亲情中华
第98页
这十几只野鸭都不大,身上是深灰色带斑点,有点像
家鸭,其实,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有着本质的
区别,家鸭很笨,臃肿;野鸭精灵,就像动物园里的
老虎,看上去很慵懒,而野生的老虎个个都是精明强
壮,什么都是野生的好。
河边,是一条石砖铺成的小路,路面没有积水,
小雨只是把路面润湿了,上面没有泥,走在上面有些
湿滑,但你不用担心,你大步地走,不会滑倒。
路的另一侧是山坡,坡上长满了绿藤,像是绿色
的帐幔披在山坡上。坡上是树林,林中有鸟叫。“播谷,
播谷”,这叫声很雄厚,很苍老,这是一支来自原野
中的候鸟,“播谷,播谷”,唱着生命的韵律。
小雨下着,温柔地下着,不知何时能停下……
贺新郎·五四抒怀
○ 词、国画 / 吴世民
注: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救国存亡反帝反封建和思想启蒙与新文化运动,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百年已逝,其爱国,觉醒,进步,民
主,科学的精神永存。①巴黎和会。② 1916 年,李大钊 27 岁,正是青
春风华正茂。在《新青年》发表了极有文采的文章《青春》。首先提出“以
青春之我,建青春之国家、之民族、之宇宙……”,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
唤醒了无数青年,唤醒了一个时代。③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
定了理论准备。
百岁乾坤赤。莽萧萧,寰球激荡,沸腾龙鱼。和会
蒙羞民情愤,①沦丧主权悲泣。呼天下,齐声伐贼。家国
存亡危旦夕,救中华,狮醒山河屹。洒热血,舍全节。
青春觉醒旌旗立。②觅真理,反封反帝,群雄挥斥。
匡正群科中兴路,九域同心共力。大鹏举,开天霹雳。③
五四惊雷诸子梦,铭千秋,薪火神州起。永荡灭,病夫迹。
96.
亲情中华
第99页
○ 文、摄影 / 林小冰
拉开波澜壮阔的时代,
自己也走在长卷里,变成历
史物象的一部分。天上的星
辰,人间的灯光,心底的希望,
点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开朗。
这个时代的美好,于我
而言,就如看见一朵花开,
便是一个春天绽放。
走近故乡的江、河、湖、
海,只觉春天般的软,空灵
的软。走向水,靠近水,沿
着水边走啊走,人便宁静、
和缓,恬静。说起一座城的
水,就离不开说水库。对故
乡几座水库的名字,早已耳
熟能详。母亲讲当年抬麻石,
记工分,硬是一步一个脚印,
筑成水库大坝。那个中历程,
听着便觉时间是凝固的,是
天地初开闪现的光芒。
行走在公平水库的堤
坝,天辽地阔。
水面浩浩汤汤,水库边
上仿佛都是绿的。不知名的
小花小草蔓延在脚底下,树
干通直的木麻黄,有闲云野
鹤的散淡气场。寒露后,秋
风起,披针形状的叶摇荡着,
水面颤动着,泛起了一阵粼
粼的细微波光,像一幅画卷
在慢慢展开。那一刻,错觉
在杭州西湖边上,秋水澄澈
明净,像明亮的镜子,也像
一条全新洁白的哈达,远处
的小山丘蜿蜒起伏,树木、
山峦的倒影全落在水面上。
公平水库地处海丰四大
水系之一的黄河中部,汇集
黄江上游的东平河、南门河、
松林河、黄羌河、西坑河之
水,集雨面积约为 300 多平
方公里。总干渠 60 公里长,
隔着年岁有着不扎眼的光
芒,却如一枝傲梅经得起寒
霜彻骨,又如金石空谷静气
凛凛,它拦截肆虐大地的洪
2022 年 5 月 .97
侨乡采风
第100页
水猛兽,又润泽苍生作物。自
海丰公平、城东、可塘、陶河、
赤坑,及至市城区的东冲、田
墘、遮浪等地的饮水、灌溉,
皆来源于公平水库。水至远处
流来,在时光的幽静里不疾不
徐缓缓徜徉,淋沐哺乳生灵,
滋养苍穹下的繁衍生息,终又
奔向大海。
公平水库修建至今 61 年,
联系着父祖辈的记忆。
61 年,水库边上的风樯阵
马早已不见,那些为修水库纵
横捭阖的年轻人,现在都已步
入老年了,想起便心生丰厚,
温暖。每一座水库皆是接引了
天地、喂养城市长大的母亲,
这一瓢瓢水,此中有深意和真
意,此中有柔软和慈悲。
61 年,放在历史长河只是
沧海一粟。对移民村庄来说是
年轻的,一部甲子长的生命史、
创业史,由难而喜。仿佛看见
1959 年,修公平水库的消息传
出,附近村民的忐忑与迟疑,
但最终他们踩着眷恋与不舍的
脚步,往四周迁移,来到另一
片土地,从新开始。
如果人生是一条路,多少
村民在这 61 年里,历经艰辛迂
回,弯弯曲曲,高高低低,一
步一步走到城市,又一步一步
回归故土呢?“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翩翩少年早
成耆耄,两鬓霜雪,能留下的
到底只有可贵的初心。
他 们有一个 新的名字——
库区移民。
这四个字一直停留在资料
中,我不知他们如何浩荡迁移,
只知它是一部雄浑的史诗。自
新中国成立至 2004 年,我国累
计修建了 8 万多座水库,移民
总人数达 1500 多万人,居世界
所有国家和地区之首。上世纪
5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在桂
林辖区内集中居住 20 户以上的
水库移民村共有 24 个;浩大的
三峡移民工程,以“直挂云帆
济沧海”的气势,在世界水利
史上亘古未有。古老三峡的十
年巨变,江河壮阔,和时间平
行飞翔,向世人证明中国人不
仅能修建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
还能够实施世界上难度最大的
水利移民工程。这绝非百万人
口的简单重组,由此引发的巨
98.
侨乡采风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pdf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更多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pdf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e.stopPropagation()}">
x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