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11-2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3.11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11-29`}} | 云展网企业画册制作 宣传册 其他 2023.11公众号
49等场所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二是防火安全。不要私拉乱接电源线和违章使用电器;不要携带火种(含吸烟、烧纸钱、烧荒等)到周边山林;学习防火防灾基本知识。三是诈骗防范。提高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求职、就业时谨防落入传销陷阱;慎重对待网络、手机诈骗等信息;发现上当受骗及时报案。四是交通安全。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行走时注意观察和避让车辆。平时出行注意了解和掌握交通标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五是防踩踏、野外求生、创伤急救技能训练。在拥挤的人群中,倒地后应当采取自我防护姿势,以最大限度保证自己免受伤害;掌握野外求生技能,学习如何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自救;开展创伤急救技能训练,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技能。六是反恐防暴技能训练。学习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与他人,掌握徒手自卫、反击等反恐防暴的基本技能和安全常识等。智慧安防教育是一项面对全民的普及安全防范教育,不仅要让公民掌握安防基本知识,还必须根据不同对象进行分类培训,让受教育对象常态化参加安全防范实训演练,掌握基本安防技能。三、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智慧物防创新发展智慧物防是智慧安防的主要实践途径,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手段。智慧时代的... [收起]
[展开]
2023.11公众号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9

等场所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二是防火安全。不要私拉乱接电源线和违章使用电器;不要携

带火种(含吸烟、烧纸钱、烧荒等)到周边山林;学习防火防灾基本知识。三是诈骗防范。提高防范

意识,保护个人信息;求职、就业时谨防落入传销陷阱;慎重对待网络、手机诈骗等信息;发现上当

受骗及时报案。四是交通安全。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行走时注意观察和避让车辆。平时出行注意了解

和掌握交通标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五是防踩踏、野外求生、创伤急救技能训练。在拥挤的人群中,

倒地后应当采取自我防护姿势,以最大限度保证自己免受伤害;掌握野外求生技能,学习如何利用身

边有限的资源自救;开展创伤急救技能训练,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技能。六是反恐防暴技能训练。学

习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与他人,掌握徒手自卫、反击等反恐防暴的基本技能和安全常识等。智慧安防

教育是一项面对全民的普及安全防范教育,不仅要让公民掌握安防基本知识,还必须根据不同对象进

行分类培训,让受教育对象常态化参加安全防范实训演练,掌握基本安防技能。

三、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智慧物防创新发展

智慧物防是智慧安防的主要实践途径,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手段。智慧

时代的物防,已经不是单纯的物质屏障的被动防范,而是紧随时代发展,采用高科技的手段。所谓智

慧物防,就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融合通信等先进技术设备,实现智能识别、

预警、巡检、运维、分析和上报,并配合安防音视频和数据的高速传输,完成数据大融合和海量数据

云存储,实现整个防区的综合管控和调度指挥,为安全生产、安全监管、安全生活、安全出行、安全

学习等提供有力保障。在整个系统中,每套设备各司其职形成有机整体,从而构筑起一个安防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理念被引入安防行业,如无人机、VR、机器人等,智慧物防的适用范围会越来越

广阔,功能也会越来越强大。

(一)重视智慧校园物防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包括网络建设、信息安全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智慧校园的智慧物防

创新是从技术战略、技术环境、基础设施、教学应用、服务、数据、存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升级,涉

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学校具有开放度高、人员复杂且人流多、监控面积大、监控点多的特

点,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适合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安全防范体系,需要相关技术和模式

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磨合。智慧校园物防建设融合物联网技术、GPS、AI 视觉标识、无线传动等技术

来整体监控校园环境,监控数据信息将借助网络实时返回物联网大数据库中心,之后计算机系统软件

再对这些数据分类整理。同时,智慧校园将各种软件和硬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师生通过平台

可以感受到人、事物和空间之间的沟通。根据大数据模块分析收集到的各种数据,校园安保部门分析

隐患分布的预测地点和事件,有效地解决“校园内人流多、安全管理人员少”的问题,并有效运用防

盗警报、门禁控制等多个系统软件来确保校园安全。

(二)推进智慧社区物防系统工程建设

智慧社区依托已有平台,统筹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终端建设。一是采用智能识别系统和

管理系统来解决业主通行、外来人员鉴别、企业系统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等痛点问题。二是统筹推进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各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社区

推进智慧安防创新发展 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

第52页

50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公共设施以及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三是加强社区信息交流无

障碍建设。社区应充分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需求和使用习惯,提供适应不同群体美

好生活需求的优质服务。逐步优化社区水、电、气等智慧管网布局。对社区治理而言,运用数字治理

在充分保障社区群众安全的同时,能够提升相关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对民众而言,智慧

社区能够改变其在社区内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等。通过在社区建设智能安防

系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通过车牌识别、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电子围墙等科技手段,加

强社会信息采集、强化实有人口管理、防范居民小区发案、提升打击犯罪能力,不断增强社区的治安

防控效能,让民众生活更安心。

(三)突出“雪亮工程”的物防系统工程建设

“雪亮工程”将治安防范措施进一步延伸到群众身边,筑牢治安防控的“篱笆”,从而实现治安

防控“全覆盖、无死角”。这不仅为群防群治注入新的内涵,使其焕发新的活力,而且能够增强群众

对社会治安的认同感和主体责任感,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近年来,“雪

亮工程”在全国各地乡村高位推进,加快了智慧安防建设;立体防控,强化了物防力量;智能应用,

提升了监控效能。这既是构建信息化防控体系的基础工程,也是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的民生工程。“雪

亮工程”不仅为社会治理安上了“千里眼”,也为政法机关锁定目标、固定证据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的有机结合,对加强社会面管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重

要作用。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心愿。“雪亮工程”就在人民群众身边,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宁,

服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提升了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智慧技防创新发展

智慧技防是智慧安防的主要实践途径,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作用的重要技术保障。智慧技

防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和治安事故,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智慧

技防可以说是人力防范手段和实体防范手段功能的延伸和加强,是对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在技术手段

上的补充和加强。

(一)紧盯社会安全重点技防目标

一是武器、弹药及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存放场所;二是国

家重点科研机构,集中存放重要档案资料的馆、库;三是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集中存放重要文

物、资料和贵重物品的场所;四是金库、货币、有价证券、票据的制造或者集中存放场所,票据、货

币押运车辆,金融机构的营业和金融信息的运行、储存场所;五是广播、电视、电信、邮政及供水、

供电、供气等单位的要害部位或者场所;六是机场、港口、车站、码头、停车场的重要部位,高速公

路、城市快速干线和地铁的重要路段、路口及隧道、大型桥梁的重要部位;七是星级酒店(宾馆)和

公共娱乐场所的大堂出入口、电梯和其他主要通道等重要部位。

(二)把握智慧技防的主要手段

一是生物识别技术。采用先进科技前沿的人脸生物识别技术,对网点各个应用场景中的人员各种

生物特征实现数据化的采集、无感识别,实现人员身份的安全、快速复核和确认。二是人脸分析比对

第53页

51

技术。采用先进的人脸分析比对技术,对场景中的人脸进行快速识别比对、VIP 客户身份识别,为机

构业务提供快速准确的客情信息从而提升 VIP 客户服务体验。三是人员行为分析技术。采用基于视

频智能分析技术的人员行为分析系统,应用在出入口区域,可对这些区域人员的异常行为、暴力、诈

骗行为、内控合规行为进行预警报警,解决传统海量视频中发生风险异常难以及时获得的问题。四是

视频结构化技术。传统的视频监控仅能起到监控、录像、事后翻查的作用,而要获取视频中大量的人

员、车辆等信息只能依靠人工回放、翻查与判别,效率较为低下。而采用视频结构化技术可对视频中

出现的人、车实现快速的识别与结构化对比,对人的性别、车辆牌号、车辆颜色、车型等属性信息进

行智能分析识别与存储。

(三)拓展高新技术进入智慧技防领域

一是智能交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已经初步形成集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功能

于一体的智慧公路体系。二是网络安全。数字化时代的底板就是网络安全,若没有网络安全,就如同

木桶没有底板,因此数据、网络、计算力都必须以网络安全为前提。当前,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

来,政府和企业开始全面网络化、数字化。同时,随着新基建的部署落实,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

新兴技术让网络安全场景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期,网络安全技术进入升级转换转折期,网络安全需求也

进入了爆炸式增长时期。三是人工智能。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安

防领域涵盖车辆、行人、人脸、行为、动作、物品、事件等的识别与应用。在安防领域特别是视频监

控方面,AI 技术的应用让传统的视频数据发挥了更大的价值,在公安、交通、楼宇、园区、民用安防

等领域纷纷落地。四是 5G 技术。在安防行业,各大企业也紧锣密鼓地推进开发,不断加大 5G 安防

设备的投入,比如 :5G 智慧车站、智慧消防、智慧灯杆等一系列解决方案。5G 技术有效促进与安防

相关的传感器实现互联,助推以“大安防”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各细分领域的应用快速落地。

五、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智慧心防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升社会治理

效能,增强社会治理整体性和协同性,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理预见性、精准

性、高效性。”① 这就为智慧心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智慧心防是智慧安防的主要实践途径,是新

时代“枫桥经验”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基层民众在享受快速发展带来的生

活条件改善、收入提高等改革红利的同时,也需要承受快速变化所带来的适应性挑战、心理压力挑战

和心理失衡等各种问题,若长此以往不加以干预和控制,结构性的社会问题会引发普遍性的民众个体

心理疾病,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不和谐。人的内心影响着人的行为,进而影响社会秩序。重视对

民众心态秩序的治理,从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心防的价值旨归。

(一)加强尊重生命的智慧心防教育

在大力普及智慧安防心防教育时,不仅要引导受教育者保护个人生命的安全,同时还需要引导他

们树立保护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引导他们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责任和使命。智慧心防教

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 386 页。

推进智慧安防创新发展 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

第54页

52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育需要培育全体公民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植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敬畏

生命等价值观念。一是新兴的智慧心防教育为生命而教。以生命安全为最高价值的智慧安防,着力点

在于教育公民珍爱生命。珍爱生命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亲人负责,更是对国家应有的担当。二是

创新的智慧心防教育从生命中学习。接受智慧心防教育,通过耳濡目染、理论思考与实践体验,领悟

安防教育是全民教育,也是利国利民的终身教育。三是成功的智慧心防教育以生命影响生命。智慧心

防教育者将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执著的敬业精神、渊博的专业素养、无私的奉献精神给所有接受

智慧心防教育的民众诠释生命的价值,推动新时代智慧心防教育的普及工作,共建共享智慧心防教育

的成果。

(二)构建精准高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一是广泛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运用科技手段,以互动体验为主要形式谋划建立爱心科技体验

馆,让民众在自我体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认知中了解掌握心理调控方式方法。在社区人员

相对集中、管理风险较大的区域,在综治中心内设心理服务室,把平安建设难点作为心理服务主战

场。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工青妇组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开发社会心理服务网站,开通社会心理

服务热线,发布微信公众号,有效普及心理学知识,开展沟通疏导等心理服务,扩大社会受益面。二

是积极培育社会心理服务队伍。组建层次清晰、人员结构合理的心理服务队伍体系,成立比较权威的

心理服务专业技术指导团队,积极培育由村基层干部、网格员、民警、人民调解员、残联等相关人员

组成的社会心理服务骨干队伍。三是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机制。组成社会心理服务协同机制,形成

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发挥市、镇街、村三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的主体作用。

(三)搭建心理健康网格化服务平台

平台主要分为线上网络平台和线下心理干预平台两部分,主要用于维护全民心理健康,宣传心理

健康知识,缓解负面情绪,帮助广大居民建立“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稳定和谐”的心理环境。心理

健康服务平台旨在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的规范管理与应对措施,探索社会心理服务在社

会治理总体框架中的作用,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式,实现科普、筛查、咨询、诊

断和治疗。心理健康服务链各环节功能的一站化集成,覆盖了心理问题的早期筛查、风险分层和预警

干预。民众可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进行心理测评、智慧训练、心理科普等自助心理服务,也可获得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心理健康平台的使用对于维护全民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创

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平台运行得当能及时筛查发现

心理健康水平高危人群,可以对其尽早进行干预,做到预防到位,从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综上,新时代“枫桥经验”必将与时俱进,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再立新功。

智慧安防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智慧安防是新时代兴起的高科技行业,

沐浴着新时代的雨露,秉承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神内核,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快速

融入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旋律,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必将在推进平安中国、

智慧中国建设中不断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责任编辑:孙艳兰

第55页

53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

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② 农村共同富裕不仅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点和

难点所在。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切实提升其组织力,把党

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发展和治理的每个领域、各个环节。

一、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共同富裕的方式和目标是“全体人民通过

提 要:扎实推动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农村共同富裕的特性和要

求决定了其不可能轻松实现,需通过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

和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使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中的支撑力量。然

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在组织体系建设、组织运行方式、组织成员质量、组织

文化建设、组织外部影响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破解。

关键词:共同富裕 农村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作者万雪芬,女,杭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法学博士(杭州 310024)。

万 雪 芬

*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20NDJC241YB)、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杭

州基层党建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共同富裕视域下村级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研究”(2023JD02)的最终成果。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 : 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46 页。

②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 年第 20 期。

第56页

54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

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①。首先,

农村共同富裕在实现途径上要求“发展”,首要前提是发展和富裕程度的不断递进,它需要以适度的

经济增长为基础。但共同富裕所要求的发展又不是过去简单粗放式的增长,不是以牺牲环境生态和社

会福利等为代价的低质量增长,而是要立足乡村自身特色和区域禀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基层

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充分激发乡村自身活力,实现乡村产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

体经济,以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农民整体富裕。其次,农村共同富裕在具体内容上要求“全面”,共

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不仅

重视经济发展,也注重民生、环境、社会保障,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协调经济目标、社会目标、

生态目标、文化目标等多维目标”②。这也要求以加强党在农村的统一领导,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

织力为保证。最后,农村共同富裕在覆盖对象上要求“共享”,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共同富裕“以

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③。农村共同富裕必须要让亿万农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是一个激发农民内生

动力共建,并最终实现共享的过程。但客观上农民之间必然存在能力、资源禀赋等的差异,先富群体

在富裕后往往很难自觉地放弃已经获得的部分利益来主动带动后富群体发展。因此,农村共同富裕不

可能自然而然形成,而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引领并协调各种资源,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盲目性、分

散化缺陷,破除先富群体利益固化问题,从而使共富真正落到实处。

可见,农村共同富裕的特性和要求决定了其不可能轻轻松松实现,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与农村社会

发展的碎片化,也使得其不可能自然而然形成,而需要一个有力的组织力量,始终沿着这一目标来组

织动员农村乃至全社会各种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因为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严密的

组织制度、严格的组织纪律、严实的组织文化等作为保障,具有其他力量所不具备的强大组织动员

能力,能够有效主导和全面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的,“农村工作千头

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④。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力量,是实

现农村共同富裕的领头雁和主心骨。而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则是基于自身组织权威、组织资源形成的

凝聚、动员、影响农村社会各方面力量并最终推动乡村发展的能力,它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保

证。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目标,必须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

设成为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基层党组织

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

凝聚起来,齐心聚力投身农村经济社会建设。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力提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科学发

展,破解农村基层失序危局,实现有效治理,改变农村歪风陋习,营造文明新风,促进吸纳回归的乡

村人才,为共同富裕顺利实现奠定重要基础。

具体来说,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优势、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 2 页。

② 郁建兴、刘涛:《加快推动发展型制度政策向共富型制度政策跃升转变》,《浙江日报》2022 年 2 月 22 日。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787 页。

④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 125 页。

第57页

55

治理优势、人才优势,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发挥党组织的方向引领作用。通过加强

党对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统筹协调农村各类主体,破

解基层资源碎片化难题,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吸纳、文化振兴、生态保

护,不断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盘活各类资产资源,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关注不同层面农民利

益诉求的变化,为公共利益代言,更好地协调各种差异化的利益元素,推进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优化,

打破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利益樊篱,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最终实现整体

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发挥党组织统筹各种组织资源作用。利用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依托组织力

量,以党建共建等形式汇聚上级和辖区各方面资源,通过组织动员、利益联结、人才吸纳等机制,统

筹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并有效地将各类资源链接起来,与机关、企业、高校等结对单位、辖区单位以及

各类组织进行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的有效对接,实现共建。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到现在的“多

方协同”汇聚合力,构建全社会参与农村共富建设的格局。三是发挥党员先锋带领作用。基层党员干

部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目标“最后一公里”的主力军,通过党员亮身份、搭建其发挥作用平台,推动

党员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紧密联系群众,带领群众走向共富,将示范引领作用转化为乡村共同富裕的

实际力量。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中国共产党通过其强大的组织结构和全面覆盖所形成的组织力量,实现了对农村社会的全面领

导,党组织在农村权力结构中具有绝对权威,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极强。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

入、传统管理模式变迁、社会走向多元,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目前党在

农村工作重心已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共同富裕,对组织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

织在组织力提升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能适应新情况、新要求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健全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健全的组织体系是组织力的基础。随着新型工业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农村组织形式日益多样,一些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民宿、家庭农

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兴起,产业协会、老年协会、乡贤理事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快速成长,外来

人口、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大量集聚。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和对象大为拓

展,传统农村党建的组织网络已无法涵盖,尤其是对许多以跨区域、跨产业形态出现的新经济组织,

农村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形、有效覆盖需要加强。同时,近年来一些年轻党员进城工作,留守党员年

龄普遍偏大。如 :笔者调查的 J 乡 K 村留在村里的党员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年龄普遍较大。许多年轻

党员虽然组织关系仍然挂在村里,但实际上工作和生活重心都已经偏离,往往参加党组织活动不积

极,甚至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农村党组织往往无法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先锋模

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正如访谈中有乡镇干部谈到的,“我们镇村里年轻党员都是流动党员,留村

党员往往是路都快走不动的,如何让他们发挥作用?”① 因此,基层党组织设置和自身建设面临挑战,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

① 访谈对象 L 为 H 市 C 县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1。

第58页

5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需要更加注重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创新设置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同时实现

农村党组织对新业态、各类经济组织等的有效覆盖,合力推进农村共同富裕。

(二)组织运行方式需不断与时俱进

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好其对农村的统一领导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结构

变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萎缩,基层党组织对基层资源调控权减弱,一些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认同

感也有所下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组织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访谈中有乡镇干部谈

到,“主题党日是个很好的载体,我观察了很多村,如果主题党日能正常开展,这个村党组织往往都

有组织力,党员也能够比较好发挥作用”①。但调研发现在实际运行中,虽然近几年随着全面从严治

党要求的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所强化,主题党日等党组织活动在开展的时间、

到会率上得到进一步规范,却仍然存在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单

一,组织的活动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内容方式都较为陈旧,对党员的吸引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

的主题党日活动缺乏主动意识,多属于机械式、应付式状态。一些村书记受能力、水平制约也找不到

有效开展活动的途径,仅仅停留于照本宣科念文件、读报告,却没有把党的各项方针与政策结合自身

村庄实际进行落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还

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的提升。

(三)组织成员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有一个内部团结的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来引领方向,也需要有一群视野开

阔、带富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农村党员干部是组织力建设的主体,对照当前

共同富裕的新任务、新要求,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吐故纳新机制、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党员

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党员的能力素质还有欠

缺。部分村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不强,民主协商水平不高,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不能成为引领群众发

展的“主心骨”。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年纪偏大,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创新精神,对农村产业发展、壮

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缺少新思路,带富能力有待增强,与推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不适

应。如 :访谈中有乡镇干部谈到,“村书记队伍建设面临最大挑战就是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书记见

识比较狭隘,特别是缺乏发展村庄的系统思路,没有产业发展方面的相关经验,也拿不出长远的一个

发展规划,引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能力还比较欠缺”②。村干部带富思路和能力有限是制约农村

发展的主要瓶颈。另一方面,后备力量普遍存在不足。经济发达地区优秀人才回流农村创业兴业的虽

然越来越多,但受村干部报酬待遇不高等因素影响,能力强的村民主动担任村干部的意愿并不强。而

欠发达地区农村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经商,人才流失,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发展带头人后备人选面

临“无米之炊”的窘境和困境。还有少数带头人私心重,怕位置被抢,物色后备人选时往往选择会听

话、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的,或者受宗族势力、小村观念等影响,从人情、裙带因素出发考虑后备人

① 访谈对象 Z 为 H 市 F 区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2。

② 访谈对象 W 为 H 市 L 区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3。

第59页

57

选,而将一些有思想、有能力、有干劲的优秀年轻人才排除在外,这些不良做法都直接影响了组织力

的提升。这种局面不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四)组织文化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能否把党员凝聚起来共同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努力,也

是引导和改善社会风气、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当前组织文化还有待加强,

特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农村党员的团结意识不够,个人主义较为盛行。建设乡村振兴

和实现共同富裕,党员干部团结是首要。随着“一肩挑”的实施,村两委关系进一步理顺,班子团

结情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当前农村党员在生产生活中对村级组织的依赖越来越小,一些党员干部对

村党组织的认同感有所下降,团结凝聚意识不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少数党员干部为了实现个人

利益的最大化,在一些村级事务中与村党组织直接对抗。访谈中有乡镇干部就谈到,“有的村搞不好,

最后发现背后捣蛋的就是退下来的村干部或者村里的部分党员,这些人一旦出于各种原因走到现任

班子的对立面,就会很麻烦”①。其次,一些村党组织书记的民主意识不强。在调研中,一些村干部

反映村书记对村里大小事务习惯搞“一言堂”,开会前先定调子,直接左右会议结果,阻碍了民主集

中制作用发挥,影响了其他村干部和党员们的积极性,也削弱了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和凝聚力。

最后,党员奉献意识不够。一些党员受西方个人主义以及宗族关系等影响,往往更关注家族、家庭

和个人利益,较少关注村集体的利益及整体发展,缺乏主动带领其他村民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和先

锋意识,服务群众的意识淡化,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这也影响了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

认可度。

(五)组织对外影响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由于改革推进和市场经济发展,村党组织可控资源和手段有所减少,与农村党员群众的联系不

如以前紧密,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立足于需求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不能准确把握基层群众的需

求并提供精准服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整合力受到挑战。特别是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村民上

网后获取各种信息更便捷、速度更快,对村级组织服务的要求也更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能够更

为有效地联系好群众、组织好群众、服务好群众,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一些农村基层

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意识比较淡化,服务缺乏精准度,甚至脱离群众需求,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

没钱干事的问题等,这些困境使得其对群众的动员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明显降低。访谈中有乡镇干

部谈到,“我们乡镇跟城区街道不一样,多数村的集体经济确实比较弱,一些民生实事如修桥补路修

路灯等,光靠每年下拨的经费保障不了的,而老百姓会觉得村干部这点小事情都解决不了,是没能

力。这使得村党组织和村书记的组织号召力大受影响”②。也有一些村党组织虽然重视服务,但忽

视自己是政治组织,政治功能弱化,不能很好地领导农村各类组织、各项事务,不善于组织发动群

众。与此同时,农村各种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大量涌现,部分取代党组织功能而成为日益影响村民

生活的重要力量。一些群众与党的基层组织的疏离感、冷漠感不断增强,甚至出现个别邪教组织、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

① 访谈对象 T 为 H 市 J 市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4。

② 访谈对象 F 为 H 市 T 县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5。

第60页

5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宗族恶势力、基层黑势力等或明或暗,通过各种小恩小惠、利益诱惑聚集起来的小团体,与党组织

争夺群众。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受到这些社会组织、宗派力量、宗教团体的不同程度的挑

战,这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党在农村地区的政治领导力。

三、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

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①。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提升自身组织力,

才能更好带领群众、汇聚力量,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取得显著成绩。

(一)织密建强组织体系,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政治引领

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是提升组织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坚实基础。一是创新完善农村

基层党组织设置。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增加,仍仅依靠以村

为单位来设置党支部,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党员从业结构、流动状况、作

用发挥等实际进行探索创新。要探索以产业为内核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形态,加大在农村经济合作社、

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兴领域、新兴业态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既顺应农村产业化发展的

需求,也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同时,加大在农村外出务工党员聚居地建立党组织的

力度,完善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入与流出地更好配合、衔接的管理体系,细化对外出务工党员的管

理,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辐射力。二是以规范化建设激发党支部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建

设好党的组织体系这座大厦,要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让党支部强起来。”② 农村基层党组

织首先要不断强化自身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切实增强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自觉性、使命感

和紧迫感。通过开展“强根固魂”行动,强化农村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和理顺农

村党支部运行机制,加强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的领导,不断破解党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着力打造

过硬党支部。做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工作,加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

织力评价体系,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共同富裕作为最高标准和指向。不断强化流动党员的动态

教育和管理,严格落实主题党日等基本组织制度,使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为组织力提升提供

基本的载体与渠道。三是持续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各级党组织抓农村基层党建的主体

责任,重点解决部分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站

稳人民立场,着力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能拿出更多有效措施破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对村级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党组织书记不能很好胜任现职的,要及时调整、补充新生力量;

对班子不和谐的,要强化组织引导和制度规范。对安于现状、发展能力不强的,要通过交任务、压担

子、强培训,传帮带,增强班子带领群众的责任感和实际能力。对村内部矛盾比较突出的,由乡镇甚

至市县下派能力强的干部共同协助解决问题;对个别村干部出现腐败问题、宗族势力不当干扰村务甚

至出现黑恶势力的,及时依法进行查处。

①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 13 页。

② 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旗帜》,2019 年第 11 期。

第61页

59

(二)创新组织运行方式,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组织保障

不折不扣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强调的“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本地区基层各类组

织和各项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统一领导,紧密结合稳定农村改革发展和实现

共同富裕,推进农村党建工作。一是深化“党建 +”工作方法。以“党建 + 产业”“党建 + 生态”“党

建 + 文化”为载体,加强党组织对村中心工作的领导,强化党建对村级重大决策和重大工作的统领,

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群众完成各项工作,推进共同富

裕。避免“就党建抓党建”或者把党建引领当“口号”,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

具体工作中,实现党建对农村发展的有效统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独特优势,通过科技赋

能、产业升级、品牌打造,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发挥党组织在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

务改进、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积极、主动作用,致力农村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铲除“村霸”等农

村黑恶势力产生土壤,防止农村发展成果仅为少数人享受。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村集体经济壮大

中的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① 他曾指出,“集

体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质保障”②。如 :近年来,浙江就明确提

出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其中的引领作用,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

展,整合盘活集体土地、房屋、荒地等闲置资源,引导挖掘社会和市场资源,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

运行机制,加强与党员干部、乡贤、群众代表等商谈,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参与村集体经济管理,共

同为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出谋划策。同时,基层党组织要领导形成村集体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既

要有利于村集体经济的后续发展,又要让全体村民共享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三是探索具有特色、

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活动方式。围绕农村共同富裕,开展符合本村特点的党组织活动。如 :组织党员开

展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示范岗”“一个党员一面旗”“为村献策”等活动,结合农村实际搭建

服务平台,引导党员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和走访慰问帮扶活动,努力解决群众诉

求,给予他们物质、生活、情感和心理上的关怀,把服务理念实实在在转化为改善和提升农民生活

水平的能力。

(三)加强组织成员建设,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人才支撑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是决定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是要抓好“一肩挑”后村干部队伍建设。“一

肩挑”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负责人由一人担任,权力相对集中,责任更为重大,其能力素质如何更直

接影响着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要从严把关党组织书记人选,以“四种人”为目标建设高素质村干部

队伍。把更多功夫下在平时,“带上‘望远镜’‘显微镜’,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多到基

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③。推行共富“领头雁”培育行动,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

在选拔中重视能带富、善经营、会治理的要求。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关于基层党

建、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城乡规划等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到先进村学习考察先进经验,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31 页。

② 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43 页。

③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 18 页。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

第62页

60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建立由一些老书记带领年轻书记、先进村与落后村结对帮扶等机制,从

而更快速地提升村干部带领群众谋发展的能力,扛起头雁引领的担当。对基础薄弱村采取组织选派、

跨村调任、下派第一书记、乡村致富特派员等手段,为村庄发展提供外部人才支持。二是抓好党员队

伍建设。在共同富裕建设中党员干部就是“压舱石”“顶梁柱”。要严把党员入口关,在发展农村党员

时要严格考察,广泛了解农村党员群众意见,吸纳真正得到大家认可的人选进入党员队伍,防止家族

化、派系化。紧紧围绕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开展形势与政策、现代农业、理想信念等内

容的学习培训,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党员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和为民服务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农村合

作经营、现代农业、包户帮扶的实际能力,引导党员先富群体不断增强主动带动后富群体的意愿,发

挥好共富道路上的带头示范作用。完善党员先锋指数考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党员,疏浚党员出

口,稳妥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始终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抓好后备力量建

设。大力培育聚集人气的产业业态,积极探索农村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乡村创业发

展、拴心留人的好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留村服务。在此基础上,培养吸纳更多优秀农

村青年加入农村党组织,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扩大选人视野,探索从农村

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群体中培养农村后备干部。推行

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村书记助理、团干部、村务协理员等实践岗位锻炼,不断提升他们的服务能

力和服务意识。

(四)增强组织文化建设,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文化基础

农民共同富裕不仅要求物质富裕,更要求精神富有。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既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组

织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塑造核心价值、发扬民主、实施正

向激励、用好标识文化等途径增强党组织成员及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一是持续推进农

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有针对性地抓好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行创业承诺、履诺、评诺制

度,组织村书记围绕精神状态、履职担当、带富热情、清正廉洁、发展成效等开展大比武。加大各

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致富发展实践案例的总结和宣传力度。结合主题教育、农村党员队伍

优良传统和本地特征,在党员中间深入开展党性修养、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研讨,充

分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不断营造基层民主氛围。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落实党章赋

予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推动党务公开,重要决定征求党员意见,党员定期评议村党组织领导班

子,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和党务公开的透明度。加大党内关怀力度,把普通党员牢牢凝聚

在党组织周围。完善“五议两公开”等基本议事制度,领导和组织村民说事、民主恳谈等民主实践,

推动村级议事协商的完善,动员村里各种力量特别是村民代表、在农村中有较大影响和较高威望的

村民和乡贤在共富建设中献计献策。三是引领风清气正的村风家风。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开展

各类文化活动,比如:乡村书屋、乡村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评比活动等,培育乡风文明,提高

农民的人文素养和生活品质。以党建文化为主导弘扬先进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农民现

有价值体系中,传承和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以党风带民风,引导形成良好

的村风和家教家风,激发党员群众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和谐、为村奉献的良好风尚,引导克服拜金

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实现“把孤立的联系起来,把分散的整合起来……共同致力

第63页

61

于把基层重建为‘团结的基层’”①。

(五)发挥党建联建优势,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丰富外部资源

针对一些乡村发展缺人才、缺资源、缺技术、缺平台的现状,全面推行党建联建,通过“村—

村”“村—企”“村—校”“村—机关党组织”等联建方式,打破地域、领域、条块等限制,改变过去

只能靠一个村自身单打独斗的局面,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提供丰富的人才、资金、技术、服务等资

源。一是以党建联建助推乡村资源有机整合。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不改变原有党组织隶

属关系和功能形态的前提下,以党建为纽带结对互促,依托明星村社、中心村、规模较大村、发展有

潜力的村作为龙头,连片辐射,抱团发展,结合重大项目、区域特色探索共建、共商、共享的运行体

系。建立党建联建议事会议制度,村级重大问题共同商议、大家出谋划策。以资源高效利用和规模化

发展为目标,将村庄之间的资源有机整合,便民服务、组织活动、居家养老、公共食堂、综合治理等

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共管,并实现“先富帮后富”“强村带弱村”,特定空间区域范围内不同村庄之间优

势互补,形成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共同发展新模式。如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发展

起来后,和枫树岭镇源塘、湖景等 17 个村以及大墅镇孙家畈等 7 个村共同成立“大下姜”乡村振兴

联合党委,带动共富。二是以党建联建助推乡村产业发展。通过跨界、多维、复合的党建联建组织,

充分整合联建单位的资源优势,推动企业、机关部门、科研院校、合作社等单位党组织发挥自身优

势,引入资金、项目、人才等多元资源要素投入乡村共富,联建村之间加强平台共建、产业共兴、品

牌共塑,助推产业联动发展、转型升级,做大产业增值蛋糕,有效提高各村发展能力。如 :浙江省杭

州市临安区高虹镇由村级党组织、景区运营商、在杭高校等成员单位组成“虹心”党建联建,开发生

态旅游,将传统种植业向综合性种植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共富乡村。三是以党建联建助推乡村

分配格局优化。农村共同富裕既非少数人富裕,也非平均主义,要强化党组织在分配中的引导作用。

针对困难群体,通过党建联建吸纳各种资源,成立共同富裕发展基金,发挥新乡贤带富、助富作用。

同时,积极培育强村公司、共富工坊等实体平台,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务工,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

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利益分配,带动共同富裕。如 :浙江省建德市莲花镇成

立“戴农富”链组,由 6 个村组成强村公司,制定“戴农富”章程,强化乡镇党委在其中的主导,各

村党组织书记主管,强村公司工作人员主办,党组织主导项目排布、利润分配,进一步完善了农民收

益共享机制。

责任编辑:黄 宇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

① 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

第 198-199 页。

第64页

62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2023 年 1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

次全会上指出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

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①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曾强调,“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

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

强”②。这揭示了中国共产党 100 多年来长盛不衰、风华正茂的原因,也预示着任重道远。

历史证明,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解释就是打倒反动派、推翻反动政权。其实,这只是社会革命的一面。中国

共产党人深深明白,要取得社会革命的胜利,必须有赖于自我的先进。因此,要领导社会革命的成

提 要: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自我革命进行了艰难探索。很长一段时

期内,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就是打倒反动派、推翻反动

政权。其实,这只是社会革命的一面。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明白,要取得社会革命的成

功,必须有赖于自我的先进。因此,要领导社会革命的成功,首先必须基于自我革命

的成功。由此,自我革命始终贯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

关键词:党的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我革命 探索 历程

作者祝彦,男,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仁焕,男,中共中央

党校党史教研部博士研究生;李雨西,男,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博士研究生(北

京 10019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

祝 彦 唐 仁 焕 李 雨 西

①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新华网,2023 年 1 月 9 日。

②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14 页。

第65页

63

功,首先必须基于自我革命的成功。由此,自我革命始终贯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

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如何坚持自我革命,具体采取了哪些步骤和措

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精神品质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

事物的必然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把运动本身的一切既成形式都看

做是过渡的形式,因此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①。一般意义上讲,

自我革命是指“主体在主动意义上和自觉意义上的自我扬弃,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②。

自我革命是党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检视、分析自身的发展状况,将“革命”作为一种

手段,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以达到加强党自身建设的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形成特有的自我革命的纪律和措施、途径与方式方法等。

第一,严格的纪律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先进的政党,

要为了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要求,以克服本组织从小农经济土壤中带来的自

由散漫、自私狭隘等内在弱点。因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在自己组织中制定了严格的纪

律,由此构成了党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1921 年 8 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通过

的党纲规定 :“党员除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③ 1922 年,党的

二大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建立严密的党组织,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并专门设立了“党的纪律”一章(即第四章),一共列了 9 条纪律要求,其中规定 :“下级机关须完全

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不执行时,上级机关得取消或改组之。”④“凡党员若不经中央执行委员会之特

许,不得为任何资本阶级的国家之政务官。”“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⑤ 其

中,第 25 条(即纪律第 9 条)规定非常具体 :“凡党员有犯左列各项之一者,该地方执行委员会必须

开除之 :(一)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二)无故连续二次不

到会;(三)欠缴党费三个月;(四)无故连续四个星期不为本党服务;(五)经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

其停止出席、留党察看期满而不改悟;(六)泄露本党秘密。”⑥ 这是目前看到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纪

律要求文本表达,蕴含了严格自觉的自我革命精神品质。党的二大还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

决议案》,明确指出 :“凡一个革命的党,若是缺少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那就只有革命

的愿望便不能够有力量去做革命的运动。”⑦

党的纪律不是仅仅写在文本中,而是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严格执行,对违反纪律、不符合标准的党员

予以严肃处理。党的一大代表但后来脱党并背叛革命的陈公博和周佛海两人,本来在建党过程中做了不

少工作,但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受到开除处理。清除不良分子,以保持党的纯洁,这是中国共产党坚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 848 页。

② 《曲青山党史论集》(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第 1031 页。

③④⑤⑥⑦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2、167、274、

168、162 页。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

第66页

64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持自我革命的生动体现。

第二,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强调党在组织原则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

一个重要制度体现。1922 年 6 月 30 日,担任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

告中明确提出,在党务工作方面,计划“厉行中央集权制”①。在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

第三国际决议案》中,则明确指出本党“必须建筑于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的原则之上”②。同时,

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构或负责人,必须采取“推举”“选举”的民主方式产生,并

且要求 :“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③

第三,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优良作风,也是一个重

要途径和手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自建党之初就具有强大的自我革命

的优秀品质,为了把自身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先锋队,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我

们的党从最初组织起就有自我批评和思想斗争,就确定了民主集中制,就有严格的组织与纪律,就不

允许派别的存在,就严厉地反对了自由主义、工会独立主义、经济主义等”④。这种品质内生于早期

共产党人严格的“自省”情操,比如 :青年毛泽东在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过程中,就已经注意运用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来反省自己。他在给湖南学生联合会会长彭璜回信时自责道 :“弟两年半以来,

几尽将修养工夫破坏 :论理执极端,论人喜苛评,而深刻的自省工夫几乎全废。”⑤ 而后毛泽东把批评

与自我批评提升到救国救民的高度,他认为 :“吾人有心救世,而于自己修治未到,根本未立,枝叶安

茂?”⑥ 周恩来在向共产主义立场转变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深刻的自我解剖,正是共产党人有这种强

烈的自省品质,才能在共产党人中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第四,坚决地反对腐败。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腐败是

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⑦ 党在创建之初和大革命时期,

就把反腐倡廉作为这一时期党加强自身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体现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刮骨疗毒的自

我革命精神。当时,正值国共合作进行的大革命,革命处于高潮阶段,社会上的投机分子,甚至反动

政客“也来敲 CP(即中国共产党)的门”,表面上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随之而来的则是由此在

党内形成的种种不良风气。其直接表现是,在党内有的党员干部利用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或者利用工

作机会贪图享受等。中共中央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于 1926 年 8 月 4 日发布《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通

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这份仅有百余字的文件是党中央颁布的第一个惩治贪污腐化的文件,

充分彰显了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的决心和意志。通告指出 :“在这革命潮流仍在

高涨的时候,许多投机腐败的坏分子,均会跑在革命的队伍中来。”⑧ 1926 年 12 月 2 日,中共中央政

治局给江西地方组织写信,明确指出 :“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作官热的倾向……这几个当县知事的同

① 《陈独秀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 262 页。

②③《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144、167 页。

④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454 页。

⑤⑥ 《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7、18 页。

⑦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69 页。

⑧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48 页。

第67页

65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

志,当立刻限期命令他辞职,如果过期不理立即登报公开开除。还有不服从党的命令而自由猎官猎高

位的人,亦须严重警告,不听即断然公开开除。”① 措辞之严厉,可以看得出中共中央对党内腐败现象

的发生与存在的零容忍,以及处理的果断坚决。

第五,严厉的纪律监察。我们党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为自我革命提供组织保证。为了保证监督

制度的落实执行,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于 1927 年 4 月 27 日至 5 月 9 日在武汉召开了第

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选出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为加强集体领导,会上成立了中央政

治局,成立了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并成立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纪律

检查机构。通过设立这一机构,表明中国共产党具有了强烈的组织净化意识,即坚持自我革命的精神。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品质的形成,使党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个角

度可以解释,为什么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还能够崛起,并且由此走向新生的革命道路。

二、坚持自我革命建设苏维埃政权

大革命的失败不仅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的必要性,同时也推动了

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自我革命。

第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了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所犯的“左”右倾错误,确立新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批判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在修正错误方

面的一次成功实践。此后,又不断纠正了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在革命的曲折过程中不断修正路线。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统治党内长达 4 年之久,

给中国革命造成深重的灾难,直接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和各根据地的丧失。

直至 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

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②,从而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

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也由此,中国革命打开了新的局面。由此可见,没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自

我革命的成功,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

第二,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拿起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1929 年,毛泽东在为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

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就指出 :“党内批评是坚强党

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③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运用了这一武器,加强了党的团结,提高了党

的战斗力。出席遵义会议的同志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以来的失利,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

诚恳的自我批评。在这个方面,许多同志作出了表率,周恩来是一个突出的典型。在遵义会议上作为

党中央旧“三人团”之一的周恩来没有推卸责任,更没有诿过于人,他在遵义会议第二天晚上(1935

年 1 月 16 日)的发言中,进行了诚恳的检讨和自我批评,他说 :“在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红军的

①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472-473 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 6 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82 页。

第68页

6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抵抗力是不能相比的,这是事实。由于党中央在指挥作战上的错误,使得我们接连失败,也是事实。

不言而喻,面对优势敌军,采取正面阵地战,红军是很难取胜的。我完全同意毛泽东、张闻天、王稼

祥、朱德等同志对党中央所犯错误的抨击。因此,作为这场战争的一个负责人,我毫无疑问要承担责

任,免去导致失败的指挥员,以获得胜利的指挥员取而代之,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请求中央撤换

我的职务,让过去在战争中用正确的军事原则,巧妙地击退敌人进攻的人来接替,我决心把军事指挥

权交还给党,让党来重新安排。泽东同志无疑应该回到野战军的领导岗位上来,我请求党中央考虑。”①

周恩来勇于担当、敢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的党性修养的体现。

第三,制定严明的纪律,是自我革命的具体体现。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斗争过程中,毛泽东提出

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把严格的纪律作为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在长征途中,有针对性地

制定、颁布了各项纪律,要求红军指挥员们严格遵守。如有违反纪律的行为,轻则批评教育,重则严

厉惩处。红军在藏区筹粮期间,贺子珍的弟弟贺敏仁由于违反纪律而被处死。当时,贺敏仁还是一

个“红小鬼”,来到藏区后,由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和几个战士一起偷偷地进到一座喇嘛寺想找点

吃的。吃的没找到,倒发现了一些银元和铜板,他自恃身份特殊,竟然违反纪律,擅自拿了一些银元

想换些粮食吃,后被人告发。由于当时正在抓部队的整肃,特别是整肃群众纪律,贺敏仁便成了严重

违反纪律的典型,做了枪下鬼。②

第四,加强思想建党。中国是一个受到几千年小农经济影响以及由此伴随的封建文化浸淫的国

度,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通常带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怎样做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无产阶级

先锋队性质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给出的答案是,通过严格的无产阶级思想改造使党

员达到标准,从而实现既在组织上入了党,又在思想上入了党。早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

就严厉批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诸如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

想等八种错误思想,他认为 :“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

担负不起来的。”③ 如何才能彻底地纠正错误思想呢?毛泽东认为 :“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

教育的问题……有计划的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

一。”④“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并“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奠定了思想建党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

中的重要地位。

第五,清除党内不良分子,保持党的纯洁性。1928 年 5 月以后在湘赣边界党组织发展中,许多投

机分子乘机加入党组织,导致党内出现严重不纯的问题,毛泽东和边界特委决定在 9 月以后开展“厉

行洗党”运动,以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毛泽东指出 :“对于这类分子的拒绝,应取严肃的态

度。这类分子已经混进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和政府者,则应依靠真凭实据,坚决地有分别地洗刷出

去。”⑤ 1929 年 12 月底召开的古田会议着重强调思想建党的极端重要性,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

产阶级思想,同时对“如政治观念错误,吃食鸦片,发洋财及赌博等,屡戒不改的,不论干部及非干

① 转引自孟红:《周恩来:勇于主动承担责任的楷模》,《世纪风采》,2012 年第 11 期。

② 参见吴东峰等编著:《长征:细节决定历史》,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19-120 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85 页。

④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94 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619 页。

第69页

67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

部,一律清洗出党”①。

第六,开展反腐倡廉,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土地革命时期,各根据地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孟

德斯鸠指出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② 为了保持苏维埃政权的廉洁,各根据地开展了严

厉惩处贪污腐化分子的反腐败斗争。1933 年 12 月 15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

等署名发出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明确规定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办法如下 :“一、凡苏维埃机

关、国营企业及公共团体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地位贪污公款以图私利者,依下列各项办理之 :(甲)贪

污公款在五百元以上者,处以死刑。”③ 1934 年 11 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刘志丹特别向苏

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说 :“群众最痛恨反动政权的不廉洁,无官不贪。我们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个问题,

穷要有骨气,要讲贞操,受冻受饿也不能取不义之财。”④ 1934 年,为了杜绝党和红军内部可能出现

的腐败问题,以习仲勋为主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个法令 :“凡一切党政军干部,如有贪污

10 元大洋以上者都要枪毙。”⑤ 对于腐败分子,苏维埃政权绝不姑息。根据举报,查处了中央政府所

在地叶坪村苏维埃主席谢步升的惊天大案,1932 年 4 月 20 日召开公审大会,判处谢步升死刑。表明

了苏维埃政权对腐败的零容忍。

通过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广大苏维埃干部严于

律己,关心群众,树立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好形象,得到苏区人民的由衷拥护与赞扬,他们自豪

地说 :“只有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的政府。”⑥ 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自我革命的成果。

三、坚持自我革命领导抗日民主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致力于领导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推动全民族抗战,实现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局势,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继续推动自我革命,

领导抗日民主政权,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一,必须克服党内关门主义,这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面临的紧迫任务。只有克服关

门主义,才能壮大自己。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共产党人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来,纠正“左”的错

误,才能认清当时面临的政治形势。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意

识到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必须顺应形势的变化,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那就是“目前的时

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⑦,由此,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使党在新的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第二,制定党内各项法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针对王明违反党的组

织纪律和张国焘分裂党直至叛党的事件,制定了一系列党内党规,如 :《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

律的决定》《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等。党内法规对党的组织纪律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加强党的纪律

①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737 页。

② [ 法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第 184 页。

③ 中央纪委纪检监察研究所:《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0 页。

④⑤ 《刘志丹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81、81 页。

⑥ 《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总结》,《红色中华》,第 232 期,1934 年 9 月 11 日。

⑦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53 页。

第70页

6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建设奠定重要基础。还有其他具体的制度规定,比如 :1939 年 6 月 5 日,《中央关于严格建立财政经

济制度的决定》中指出 :“任何机关部队必须照批准之预算限度内开支,如有浪费或超过情事,概不批

准。”“各机关部队学校除自己节省伙食举行会餐外,不得互相请客(外客来宾招待除外)。平时开会

不得招待酒菜香烟。”①

第三,开展全党整风。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具体实践,也是通过整风教

育的途径实现自我革命的重大部署,“党从一九四二年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

育运动收到巨大成效”②。自从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党内一直存在着“左”和右的各种错误倾向,

没有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1942 年的全党整风,通过全党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理论素养,树

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达到了改进各种不良作风的目的,正如《决议》所指出的,“收到巨大成

效”③。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

顿文风”④。通过整风,既提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也通过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影响各方面的

进步,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

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⑤。可见,

中国共产党人改掉不良作风的过程,即是自我革命的体现,也可以推动整个社会形成优良作风,即通

过自我革命达到推动社会革命的效果。

第四,清除各种腐化变质分子。纯洁队伍也是这一时期党坚持自我革命的重要工作内容。部分党

员干部“他们虽是出身于工农群众,虽然也知道群众的苦难和要求,但他们已经染上了剥削阶级的思

想意识,不仅不好好地为群众办事,反而企图爬到群众的头上,假公济私,利用自己的地位去发财致

富”⑥。为惩治贪官污吏,1938 年 8 月 15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颁布,其他抗日

民主政府关于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法令条例也先后公布,如 :《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晋西北惩

治贪污暂行条例》《晋察冀边区惩治贪污条例》等。据不完全统计,从 1939 年至 1941 年 6 月,在陕

甘宁边区 200 个县由司法机关审理的刑事案件中,贪污案件 235 件,占总数的 5.16%;1943 年至 1945

年,在晋冀鲁豫边区由司法机关审理的刑事案件中,贪污案件 1075 件,占总数的 5.45%。

典型案例是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逼婚未遂后杀人,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肖玉璧贪

污公款,两人均被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判处死刑。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绝不容许贪污

腐败等丑恶现象存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自我革命的决心。“我们要严重的注意!注意每

一个反贪污的斗争,抓紧揭发每一个贪污事件。我们一定要做到 :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

有一个‘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⑦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决心和

严于治党治军的勇气!

第五,加强党员的教育,提倡努力学习。首先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做到思想上入

①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 352-353 页。

②③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 8、8 页。

④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 31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812 页。

⑥ 《任弼时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287 页。

⑦ 《从肖玉璧之死说起》,《解放日报》1942 年 1 月 5 日。

第71页

69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

党。“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① 为了革命运动

的发展,毛泽东提出对党内思想进行整顿,解决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1939 年,毛泽东在《〈共产党

人〉发刊词》中指出,党的幼年时期党组织没有巩固的原因是“新党员非常之多,但是没有给予必要

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②。而在抗战时期党的建设存在的严峻问题是“大批的新党员还没有受到

教育,很多的新组织还没有巩固,他们同老党员和老组织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③。因此,毛

泽东要求加强对党员各方面的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

念。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④,克服主观主义、

本本主义的不良学风,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才算实际的理论家”⑤。同时,

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科学文化,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亦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一个重要途

径。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还要虚心学习文化,学习业务,学习政治,学习理论”,“任何残酷的战

争与繁重的工作,不应该放松你们的学习”。⑥

四、坚持自我革命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革命胜利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到来。在迎接全国胜利到来的过程中,中国共

产党人丝毫没有放松自我革命的要求。

第一,随着党员队伍的壮大,组织成分的复杂性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于是,1947

年基于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和党自身建设的客观实际,针对各解放区党组织存在的思想、组织和作风等

问题,开展了新的整党运动。1947 年 7 月,开始结合土地改革开展整党运动,整党运动的主要内容

是“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纪律整顿是

整党运动的重要内容。军队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军纪,毛泽东于 1947 年

10 月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指出 :“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

纪律八项注意。”⑦ 党中央向全党全军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⑧。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针对党和军队一些人长期存在的分散主义倾向,为了加强纪律性,党中

央先后建立和发布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1948 年 1 月 7 日)、《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报告制

度的决定》(1948 年 6 月 5 日)、《关于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的指示》(1948 年 8 月 14 日)、《关于健全

党委制》(1948 年 9 月 20 日)、《关于组织部门业务与报告请示制度的通知》(1948 年 11 月 28 日)、《党

委会的工作方法》(1949 年 3 月 13 日)等一系列规范党内生活的根本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对于

克服各自为阵、自行其是的无纪律状态,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

步统一党的意志和纪律,活跃党内民主生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起了重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875 页。

②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681 页。

③④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612、533 页。

⑤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593 页。

⑥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二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90 页。

⑦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239 页。

⑧ 《毛泽东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 194 页。

第72页

70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大作用,为党夺取和掌握全国政权作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准备。①

第三,三大作风的概括与发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养成了自己的优良

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将其概括为著名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②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自我革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

果结晶,是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必须坚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

的,“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

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③。必须坚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以毛泽东为主

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

和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开展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是对同志的帮助、爱护,

还可以通过交流、沟通,达到团结同志的目的。

第四,解放战争时期,贪污腐败形式发生新的变化。1947 年 9 月,朱德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

告中指出,过去我们没有作假报告的,现在有了,贪污腐化也有了,发财的思想也有了,私有制度也

就出来了,浪费民力、物力等等现象很严重。④ 1948 年 2 月 12 日,杨成武在报告中指出 :“贪污浪费

非常严重。在三查中发现不少贪污腐化现象,多种多样 :如贪污公款、盗卖公物,克扣大家、假造账

目,以公款运销、违法走私等等。贪污数目多者竟达 ×× 万元以上,并有集体贪污现象。”⑤ 各解放

区人民政府根据反对贪污腐败斗争的需要,修改和制定惩治贪污条例,从 1947 年 5 月到 1949 年 9 月,

东北行政委员会、晋冀鲁豫边区、淮海解放区和苏北解放区相继颁布了《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暂行条

例》《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条例》《修正淮海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和《苏北区奖励节约惩治贪污暂

行条例》。这些条例对贪污罪及其惩处办法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对各解放区严惩贪污腐败分子

起到法令效应,有效地保证了解放区的廉洁政治。

第五,提出“两个务必”要求。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自我革命,凸显了谦虚

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党中央保持高度的清醒。1948 年 12 月,刘少奇

在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中尖锐地指出 :“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

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⑥ 为此,1949 年 3 月 5 日,毛泽东在党

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谆谆教导大家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

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

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

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

① 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年版,第 769 页。

②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094 页。

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版,第 367-368 页。

④ 转引自王杰、刘振华:《较量——中国反贪历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67 页。

⑤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八册),内部资料,1986 年版,第 414 页。

⑥ 《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 413 页。

第73页

71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438-1439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095 页。

③④⑤ 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等,2023 年版,第 325、325、335 页。

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①

“两个务必”要求的及时提出,给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接种”了防骄防腐的预防针,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为迎接全国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结 语

回顾、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开展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对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启示。

第一,必须永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优秀政治品格。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 :“共产党

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② 党的历史上通过的三个历史决议,集中体现了党坚持真

理、修正错误的优秀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举了如下例子——

大革命失败后党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纠正“左”倾盲动错误和“左”倾

冒险错误,延安时期彻底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文化大革

命”,他指出 :“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

我革命。”③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告诉我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必须始终坚持。

第二,必须经常性开展党内整风教育和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勇于解决党内存

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包括延安整风,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和

‘三反’运动,改革开放以后的全面整党和开展的一系列集中性教育活动,等等。”④ 进入新时代以来,

党中央紧锣密鼓地部署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

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这些主题教育活动,收到了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良好效果。

第三,必须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在历史上就努力探索建立管党治党、自我革命的

一系列制度,体现了我们党自觉的制度意识,正是因为有制度、有纪律,再加上久久为功的思想建

党,保证了我们党始终保持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党的二十大报

告作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部署,把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是党应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保证。

第四,必须坚决惩治腐败。作为自我革命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腐败现象的零容忍。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敢于刀刃向内,对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始终毫不留情地严厉惩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自我革命,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

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反腐败败是

最彻底的自我革命。”⑤ 清除腐败分子,保持了党的纯洁和先进,树立了党的干部廉洁奉公的形象,赢

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孙艳兰

第74页

72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三十周年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毛泽东毕生的奋斗目标。加快工业化建设,发展民主政治,繁荣文

化教育,加强科学技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争取世界人民大团结等一系列重要方略原则,

是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这些思想对于激励全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化新发展理念、推

进新发展阶段、建构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提 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毛泽东毕生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工业,奠定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经济基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政治氛围;繁荣文化教育事业,提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

力;推进党的建设,巩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争取世界人民大

团结,建构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和平局势,是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系列思想对于激励全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化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发展阶段、建构新发展格局,全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贺全胜,男,湖南省委党校教授(长沙 410006)。

贺 全 胜

*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毛泽东与新中国人民信访研究”(22YBA357)的阶段性成果。

第75页

73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的历史演进

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演进的过程,其发展逻辑、

演进轨迹,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

一是萌芽期(新民学会至建党前夕)。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就走上了救国救民、振兴

中华的漫漫革命道路,艰辛探索革命真理,寻求斗争致胜法宝、建设现代化国家方略。他组建“新

民学会”革命团体,创办《湘江评论》革命刊物,领导驱逐张敬尧、“湖南自治”运动的革命斗争,

建构“湖南共和国”的革命政体。毛泽东早期的革命活动,塑造了他日后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

治家和坚强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观、价值观。1921 年元旦,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提

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抉择“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列宁的主义)”,即“用阶级专政的方法,

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① 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意识萌芽了。

二是奠基期(建党至大革命失败)。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缔造者、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卓越领导人,毕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砥砺奋斗。1921

年 7 月,毛泽东、何叔衡奔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从湖南到上海、再到嘉兴南湖,注定

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要担当起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这可以从

毛泽东在建党后的诸多革命活动中获得确切的证明。1925 年冬,毛泽东提出“实际革命”阶级联合

起来开展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极大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其目的是建设一个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

家,“建设一个真正平等自由的世界联盟”② 阵营。建党后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与理论思考,使毛泽东“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逐步萌发。

三是初创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引证提出“现代国家”概念并剖析了其实

质要义。1936 年 8 月,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起草并发表《致中国国民党书》,指出 :“全国人民现

在热烈要求一个真正救国救民的政府,要求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才是真正殖民地与半殖

民地中国在现时代所要求的,全国人民现在正以热烈的愿望与坚毅的决心为着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斗

争”。③ 在这里,毛泽东引证国民党二中全会宣言中“现代国家”的提法。但这仅仅是从历史时序而

非生产力深层次来阐释国家发展水平。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必定会在

地球上的东方,雄壮地站起来,高举着民族革命最后胜利的旗帜,同全世界一切自由解放的民族携

手,共同“统治着光明灿烂的新世界”④。很显然,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初露光芒。

毛泽东致信蔡元培,更为明确地阐述建设自由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思想。他指出,召集全国“人民选

举”会议,“建立真正之民主共和国,致国家于富强隆盛之域,置民族于自由解放之林”⑤。这体现

着民主共和、建设“富强隆盛”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光辉,标志着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

想初创起来了。

四是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时期,毛泽东提出“工业国”概念,注重国家工业化、农

业近代化建设,标志着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初步形成。1944 年 8 月,毛泽东致信秦邦

①②③④⑤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2、25、428-429、433、444 页。

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第76页

74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宪提到,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

实现“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① 这里彰显工业化(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基础

及其实现形式。这一思想要义,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中已鲜明深刻地论述了。他指出,

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下,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

业国变为工业国,敦促工人阶级要以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

代化而奋斗作为目标任务。应当说,在毛泽东的思想意识里,工业化、工业化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雏形样态。对于工业化、农业近代化的国家来说,若无发达得多的农业和“占极大优势的

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②。这一论断的延伸意

义,就是现代化国家比近代化国家水平要高,它是建构在农业发达、工业商贸经济占优势比重基础上

的国家社会形态。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彰显出实体性内核要义而初步形成了。

五是正式形成(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国家”概念并进而提出“社

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抗战胜利后,中国是走民主共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抑或让蒋介石和国民

党反动派继续实行独裁专制、奴役人民、国将不国的反动政体,中国处于“十字路口”。在关系国家

和民族命运转折的关键历史节点,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计,义薄云天,亲赴重庆谈判,商讨团结建国大

计。主张军政“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

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③。这里的“独立”“自由”“富强”,实乃现代化国家所蕴涵的主权

地位、民主政治、经济基础等主体要素性内涵和实质性表达形式。这时,三大战役即将摧毁国民党反

动政权,中国社会前途命运向着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发展。毛泽东力主提出要“造成

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要“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要“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

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④ 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

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⑤。由此,“社会主义工业国家”的概念脱颖而出。在社

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实行社会主义即实行私营企业国有化”“农业社会化”,建立和发展“以国有

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国家,“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⑥ 中国开始向着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前进。这样,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正式形成与发展起来,具有深远

广大的时空维度和历史纵深感。

六是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个时期,毛泽东完整提

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强国)的概念,创建和发展完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

体系。从 1953 年起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但在中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国情基础上,“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国家”⑦,需要全党全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

民经济体系,以成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1954 年 6 月,毛泽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①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 206-207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081 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 19 页。

④⑤⑥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375、1437、1477 页。

⑦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90 页。

第77页

75

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作出说明时,就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性和外部环境因素。他指出,在中国,“要实现社会

主义工业化”,“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党全国人民要付

出“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的艰辛努力,才能勉强“像个样子”。① 这里,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工业化、

机械化并列言说,是为了阐明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的内在关联性和发展层级水平的

相近性特征。1957 年 2 月,毛泽东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

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显露雏形。1959 年底 1960 年初,毛泽东研读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完整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思想。他指出,我国“建设

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有机构成

的统一体。③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概念正式完整地面世。1964 年 12 月,毛泽东审阅三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草案时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④ 思想。把“现

代化的国家”提升为“现代化的强国”,表征着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发展到更深认识层

次、更高目标境界,开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先河。1964 年 12 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75 年 1 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庄严宣告我国将致力于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

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⑤ 这标志着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构成了一个

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达到深刻完整的思想境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继续奋进的方向,提

供了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奠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政治条件和深厚理论基础。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毛泽东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在毛泽东的思想世界

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当是经济物质充足、民主政治完善发达、国民的文化教育素质普遍高、

社会安定发展、人与自然“天人合一”、谋求世界和平发展的国家形态。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砥砺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前进方向。其基本内容,概述起来,

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力发展工业,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经济基础。近代以降,中国因经济、文

化、科学、技术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宰割、蹂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落后

的生产力状况直到新中国伊始也还未根本改观。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中国

的重任和目标。关于新中国初期的生产力状况,毛泽东于 1954 年 6 月指出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

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

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⑥ 从中可以映照出他深沉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思想,

以及加快发展工业生产、彻底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愿望。毛泽东关于

发展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要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

①⑥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29、329 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07 页。

③④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6、341 页。

⑤ 参见《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 568 页。

第78页

7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业。1937 年 3 月,毛泽东同史沫特莱谈话时就表明了我们党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思想,指出 :“我

们从来就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红军所至,无不保护商人”,“并且连地主的土地也没有没收一家,取

得了各界的称赞”。①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特别关怀我国民族工商业发展。1956 年 12 月,毛泽东提

出要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因为国家有需要,对人民有利益,可以增加工业品”,“同时,还

能比较好地稳定物价,保证市场供应”。② 20 世纪 70 年代,毛泽东多次提出要大力保护和发展商品生

产,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发展国防工业。1937 年 10 月,毛泽东提出要“扩大与建立国防工

业”,“募集国防公债,发展国防工业”,“特区亦应着手做这件事”。③ 他在《论十大关系》中纵观我国

发展的现实逻辑,提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发展国防工业的关系,预想我国国防工业“以后还要比

现在强”,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等高精尖技术,但这应当在“首先加强

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下“加强国防”工业建设。④ 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

不称霸”的思想,领导“三线”建设,在广大中西部兴建一大批新兴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发展

军工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巩固了国防。1974 年,毛泽东提出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促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是发展工农业经济,力争自给。1944 年 5 月,毛泽东提出全党要努力学习“使中

国工业化”的各种科学技术知识,保障“日用工业品要全面自给”,特别是“纺织和炼铁这两项”要

做到自给。⑤ 1957 年 1 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工农业产品,保障

供给。他指出 :“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给,五亿人口就稳定了”,“农产品变成外汇,就可以进口各种

工业设备”。⑥ 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市场和积累资金的内在关联意义上,探索并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

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夯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基础。

第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

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政治一体化,依存发展、辩证统一。毛泽东一贯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来说,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营造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环境。1936 年 9 月,毛泽东阐述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时,提出“必须建立民主共和

国”,“给广大人民以民主权利”。⑦ 在大敌当前、寇深祸亟、抗日烽火燎原的时候,提出必须实行“三三

制”,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设抗日民主政权,以联合全国各党各派各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

我之民族与国家,实行对日武装抗战。并强调只有实行这样的“民主制度”,方能精诚团结、共赴国

难,达到“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生存之目的”⑧。1943 年 7 月,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起草抗战六周年

纪念宣言,阐述民主政治与团结抗战的内在关系,指出 :中国“应该改良政治”,“中国没有民主政治,

因而没有发动全国人民的抗战积极性”,“这种政治上壅蔽抑塞的情形,如不实行必要的改革,则其对

于抗战的妨碍将是不可计量的”。⑨ 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社会矛盾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发展民主政治具有重大意义。毛泽东强调,对于社会

主义社会中的“思想性质的问题”“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

①⑦⑧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482、408、446 页。

②④⑥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71、27-28、199 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58 页。

⑤⑨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 153、42-43 页。

第79页

77

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育的方法去解决,不能采行压制的、压服的方法。压制,只会是激化矛盾、扩大事态,“压而不服”,

越压越不服。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这种民主的方

法”,简化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切实有效的“新方法”和科学公式。这一公式的哲理表达,就

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①。

在民主团结氛围中共同创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

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②,那样一种民主氛围,那样一种团结环境,多快好省地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繁荣文化教育事业,提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教育为中国革

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毛泽东历来重视文化教育 、科学技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尊重、信任

和保护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承者和创新推进者。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下知

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了。我们党“对知识分子的关系,过去与现在也是一贯的保护政策,

优待技术人员、文化人员与艺术家,对他们都采取尊重的态度”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凡是真正

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我们都应当给予信任,从根本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帮助他

们解决各种必须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得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才能”④。二是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和教育

管理制度,开展学习竞赛运动,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革命干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毛

泽东提出,“我们采取学到底的方针”,“学习已经看到了成绩,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成绩”。⑤ 1940 年

春,经毛泽东提议,我们党作出决定,延安的中央机关在职干部“实行两小时学习制”,并规定每年

5 月 5 日为“学习节”,开创学习制度建设的新风尚。毛泽东还提出,“这样的学习制度,中央要在

全国推广,只要共产党力所能及,就要把它推动起来,造成一个学习的热潮”⑥。中国共产党是为中

国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的陕甘宁边区的施政

纲领中就高度重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并指出 :“边区一百四十万老百姓,十万党、政、军,一共

一百五十万人,都要识字。我们要有文化,才能学习政治,将来当乡长、区长、县长都要有文化。

边区的经济发展了,农民也要求有文化。我们要使边区所有的老百姓,每人识一千字,搞他十年八

年。如果能识一千五百字、两千字、三千字,那更好。”⑦ 并且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

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同时,积极推广卫生行政,增添医药设备,欢迎医务人

员,以达减轻人民疾病之目的。毛泽东还提出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⑧ 的学

习教育制度,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三是学习自然科学,促进工农业生产。1940

年 2 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

装”,“这从边区的生产运动和农工业展览可以表现出来”。⑨ 1958 年 1 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

条(草案)》中提出,要“学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⑩,促进工农业生产。四是制定培养“有社会

①④⑩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10、225、359 页。

②⑧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93、282 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482 页。

⑤⑥⑨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85、180、269-270 页。

⑦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 154 页。

第80页

7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提出文艺科学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五是领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掀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高潮。1960 年 3 月,毛泽东批示要“加强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指导,“使运

动引导到正确的、科学的、全民的轨道上去”。①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国

家中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也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发展和繁荣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第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巩固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领

导,推进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历史传统和优良作风。毛泽东从来就重视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要加

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论断,巩固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一是坚持民主

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工作制度。毛泽东提出要“建立全中国的强固的

共产党”的重要论断,“严肃党的纪律,坚决遵守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 尤其“在党委会内部只

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加强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

育,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毛泽东指出,必须“加强党内的马列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际的一

致”④,坚决“反对将学习马列主义原理原则与了解中国社会情况、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互相脱节的恶

劣现象”⑤,增强全党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三是践行群众路线,提高为人民服

务水平。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科学领导方法,全党必须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观

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毛泽东教导全党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

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者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一切工作要“以

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⑥ 全党努力弘扬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契合、有机统一,才能永远胜利。四是巩固党的领导核

心地位,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织基础。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是领

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即党领导“工、农、商、学、

兵、政”。⑦ 因此,要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稳健发展。

第五,争取世界人民大团结,建构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和平局势。中国革命和社会

主义建设离不开国际无产阶级和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争取世界人民大团结,建构推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发展的和平局势,具有重大意义。1938 年 2 月,毛泽东在延安反侵略大会上就宣示“这样的

全中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和全日本人民的大团结,其力量是如何伟大,这种伟大的力量是无疑要把侵

略者的力量逐渐削弱下去,最后把它打倒”,坚信“中国一定能够战胜侵略者,新中国的创立是必然

的”。⑧ 新中国伊始,毛泽东在抵达莫斯科时的书面演说中强调 :“新民主国家及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

共同努力”,必将巩固和发展“世界和平阵线,反对战争挑拨者”,也必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⑨ 1956 年 3 月,毛泽东同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艾地谈话时指出 :“我们要争取和

①③⑦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52-153、294、305 页。

②④⑤⑧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59-60、60、362-363、90-91 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094-1096 页。

⑨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1 页。

第81页

79

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①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6 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 21-22 页。

平进到社会主义”,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和扩大,就会推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整个力量对比发生了根

本变化”。① 世界人民大团结,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大发展。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为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世界人民大团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建构世界和平

发展的大好局势,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健康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对外关系,在国际交流和跨国合作的常态潮流中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

体”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实践参照。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的当代意义

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和社

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也将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丰厚思想滋养、有益

理论启示和可资实践借鉴。

第一,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价值目标和科学指南。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为新征程上全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铲除妨碍高质量发展、高品

质生活的体制机制性弊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

供了根本价值目标和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

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②。百年沧桑,百年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之所以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真的能,博大精深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真的行!历史逻辑和

实践经验充分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致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力增

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不断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

合理增长,奠定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条件和制度基础。

第二,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理论滋养。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逻辑和根本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思想为全党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实

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供了丰厚理论滋养。当前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增长动力,促进质量变革、效

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提

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特别是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

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产业等一

第82页

80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批新的增长引擎。此外,还要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

代农业深度融合;以及加快发展物联网和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

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从而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

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目标迈进。“中国实践”“中国奇迹”“中国成就”向全世界宣告,在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逻辑和根本动力。①

第三,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资源、精神力量和

实践支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场接力跑,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同心同德、同力同

向、同行同进,一代又一代接续跑出好成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谱写了经济快

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的新篇章。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2022 年,中国 GDP

达到 121.02 万亿元(折合 18 万亿美元),人均 GDP 超过 1.27 万美元。未来,我们要接续做好以下三

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以工业反哺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全面乡村振兴

战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达到共同富裕。具体而言,主要是做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的转化工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深入乡村,促进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

产权益;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二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主

要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京津冀协同

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

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三是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主要是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

场优势,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西部

陆海新通道,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优化区域

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深化参与全球产业分

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巍巍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当

下,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的制度优势和强劲实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

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历史意义、

实践意义、制度意义和世界意义。

责任编辑:黄建安

① 参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 7 月 2 日。

第83页

81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意义、

主要经验与创新探索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① 加强政治监督,

关键是“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②,“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

权重不谋私”③。“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被赋予重要权力,担负着管党治党重要政治

责任,是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关键,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力量。所谓“一把手”,泛指各级各类组织和机

构的主要负责人,主要指党政主要领导人,既包括党的委员会书记及各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的主要领

导人,也包括政府首长和政府各部门和办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而人们通常认为的则是,用“党政一

提 要: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在百

年宏伟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思想强党

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制,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

监督进行了创新探索,取得了新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党始终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根本保证。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少数 一把手监督 意义 经验 新探索

作者黄宇,男,浙江省社科院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浙江省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杭州 310007)。

黄 宇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构与效能优化研究”(19BDJ025)的阶段性成果。

①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新华网,2023 年 1 月 9 日。

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 552 页。

③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 389 页。

第84页

82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把手”来囊括各级党的书记(既包括党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党委书记,也包括最基层的党总支书记

和党支部书记)与各级行政首长。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有效监督权力,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监督,

这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时代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抓“关键少数”

破题,突出“关键少数”这个重点,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明纪律、严格要求,狠抓“一把手”这

个“关键少数”的关键,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下,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有效破解“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对于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大意义

保持党长期执政,必须加强对“一把手”监督,这是立志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党和群众

血肉联系的必然,对于全面从严治党,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

要的意义。

(一)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是推进党的建设

伟大工程的关键一环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自党成立之日起,我们

党就坚持民主集中制,规定党内民主和加强党内监督,坚决反对“个人专断”和“家长制”。自那时起,

我们党对于强化对“一把手”监督,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内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更加注重制

度建设。改革开放至今出台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

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

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

班子监督的意见》等。这些党内法规制度对于加强党内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的相关主体、

对象、内容、具体监督的制度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有力地推进了对“一把手”监督。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关键一环,几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

视这一重大问题,持续不断地进行了探索,不断破解这一重大课题。

(二)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

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

阐明了为什么监督、监督什么、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等重大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

本遵循。全党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加强

党内监督的相关重要论述,大力推进对“一把手”监督。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把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

腐”方针方略的重要内容。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

第85页

83

和监督。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要求,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着

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

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明确职责任务,健

全制度机制,压实监督责任,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促

进“三不”一体化推进取得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成效。

(三)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迈上新征程、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党的委员会是党

执政兴国的指挥部,“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在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必须作表率、打头阵;并强调,对各级“一把手”来说,自

上而下的监督最有效。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各级党委(党组)不断加强对所管理的

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上级“一把手”必须抓好下级“一把手”;强调破解同级监督

难题,关键在党委常委会,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增强主动监督、相互监督的自觉。迈上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风险

挑战,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一以贯之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破解对“一把手”

监督难题,以有效监督把“关键少数”管住用好,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引领

作用,才能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胜利。

二、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主要经验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使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相互促进,全面从严治

党,加强党内监督,不断探索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方式和路径,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经验,给予

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监督以重要启示。

(一)从立志于千秋伟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高度,高度重视与大力加强对“一把手”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① 百年来,中

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的伟大飞跃。

“打铁还需自身硬。”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党来说,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从根本上讲,

还在于强化自身监督。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实现长期执政,必须破解治乱兴衰的历史性命题。

只有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

从嘉兴南湖红船到中国巨轮,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

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意义、主要经验与创新探索

①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 7 月 2 日。

②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年版,第 29 页。

第86页

84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政 70 多年,这个拥有 9800 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 14 亿多中国人民

最广泛的支持和真心拥护。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始终不忘延安时期毛泽东与黄炎培“窑

洞对”中提出的“历史周期率”问题,不断探索、寻找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径,不断加强党内

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从立志于千秋伟业,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高度,高度重视对“一把手”

监督的问题,大力加强对“一把手”监督,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发挥党中央对加强党内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的核心地位与领导作用,不断加强

党的领导,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以深远的政治眼光、强烈的政治责任

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并发展和创新党和国家监督体制,使之履行纪检和监察两项职能,通过法律

把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固定下来,不断探索和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新体制机制,

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道路。

这一条发展脉络非常清晰。2013 年 11 月 12 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 36 条提出“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明确

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方向、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作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

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①。2018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宪法明确了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法律地位,监察法规定了“坚持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通过立法把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及相关体制机制固

定下来。为了加强对监察官的管理和监督,保障监察官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监察官合法权益,推进监

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2021 年 8 月 20 日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这就为监察官正确

履职,加强全面监察,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察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 年 10 月 16 日,党的二十大

报告提出,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2023 年 1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构建全面

从严治党体系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开创性的工作……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②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中央对加强党内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的核心地位

与领导作用,不断加强党的领导, 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的监督道路前进。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推进党内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工作的长足发展。

(三)紧盯“关键少数”,破解监督难题,确保“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用权、依法用权、接受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只有管住“关键少数”特别是高级干部和各级主

要领导干部,全面从严治党才有震慑力和说服力。③ 权力是一柄“双刃剑”,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

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2017 年 10 月 28 日。

② 参见《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

实》,新华网,2023 年 1 月 9 日。

③ 参见《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 34 页。

第87页

85

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我们党必须用刚性制度管住“关键少数”,确保“一把手”正确用权、

廉洁用权、以身作则,切实把接受监督作为一种工作生活习惯和行动自觉,这样方能把中国特色监督

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必须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自上而下的监督统一起来。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要加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所管理的领导干部,

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① 重点解决对中央和省级党委管理的“一把手”监督难题。中央纪委、

中央组织部既要加强对省级党委、中央单位“一把手”的监督,又要督促省级党委加强对下级“一把

手”的管理。这既能有效增强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对省级党委、中央单位“一把手”的监督的协同性,

又能实际克服“上级监督太远”的突出问题。

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不断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政治巡视,

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为新时代巡视巡察工作续写新篇

章提供遵循。②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工作作出新部署,

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③。巡视巡察工作的重点任务就是紧盯“一

把手”,唯其如此,才能确保“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用权、依法用权、接受监督。

(四)坚持合理分权,建构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

笼子

从权力运行来看,我们国家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符合自己国情的,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最

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也确实存在权力过分集

中的问题,从而导致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回顾我们党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历程,党内监督与任何其他监督一样,其前提是权力的合理

划分。如果没有合理的分权,把权力集于一身,具体说,在党委内一切权力集中于作为书记的“一把

手”,或者说,在党委会内部书记的权力高于其他委员的权力,书记拥有最后决定权,那就根本谈不

上什么监督。现实中存在的“一把手”现象、“一把手体制”的实际情况,值得警惕与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④ 加强对“一

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要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与监督机

制。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一套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

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

度、党内民主决策制度以及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

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意义、主要经验与创新探索

① 参见《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 423 页。

②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2017 年 10 月 28 日。

③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 10 月 26 日。

④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 411 页。

第88页

8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创新公开形式,扩大公开范围。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制度,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

大额度资金安排使用,必须经过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坚决防止出现决策“一言堂”甚至“家长制”问题。

坚决防止以专题会议代替常委会会议作出决策,坚决防止以党委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决不允许领

导班子成员将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变成不受集体领导和监督的“私人领地”。这就要严格遵循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基本原则,以有效的监督促使“一把手”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五)坚持与加强制度建设,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为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

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①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全

面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就加强监督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

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② 特别要加强对“一把手”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持续推进制度建设,搭

架子、定规矩、划边界,不断加强党内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取得了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建好笼子。③ 党的十八大以来到党的二十

大,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始,相继制定和修订廉洁自律准则、党内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党纪

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等 100 余部党内法规,形成严密、管用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制度之笼越扎越紧、越扎越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为开展国家监

察工作发挥了统领性和基础性作用,开启了国家反腐败立法大踏步向前的新征程。2023 年,中共中央

印发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 年)》,为近五年制度建设指明方向。

制度的价值在于贯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新时代 10 年以来,我们党言出必行、言出纪随,

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履行主体责任情况报告、责任制检查和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持续狠抓中央八项

规定精神等一揽子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追责问责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制度,防止制度成为“稻草

人”“纸老虎”“橡皮筋”,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有力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六)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对“一把手”监督的

强大合力

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长期以

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监督,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管党治

党,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有效解决和防范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取得明显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强有力领导下,着力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

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打出监督“组合拳”,形成党内监督、国家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

的强大合力。积极探索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监督体系建设,

形成了一套管用、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① 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 333 页。

② 参见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 23 页。

③ 《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 200 页。

第89页

87

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

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我们党全面执政、长期执政,制度优势已经

充分显现,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最严峻的一个挑战就是是否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监

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取得新的突破。

(七)不断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取得的胜利成果,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立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确保对“一把手”监督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以“得罪千百人、不负

十四亿”的使命担当,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坚定意志,勇于自我革命,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

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以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以零容忍的

态度惩治腐败,巩固了党的团结统一,扭转了“四风”积弊,构建起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反腐败斗争

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

党的重要方略,是确保对“一把手”监督落到实处的关键一环。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构建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的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必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

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我们党深刻把握“不敢、不能、不想”的内在联系,把惩治震慑、制

度约束、提高觉悟结合起来,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求落实到正风肃纪反腐各方面,做到

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标本兼治。

(八)大力推进探索创新,吸收与运用新科技,寻求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新的有效路径

按照党中央部署,全国各地不断探索创新,寻求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新的有效路径,取得明

显进展与显著成效。

浙江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早在 2005 年浙江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管理监督

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把加强对党政“一把手”严格管理和监督,与对“一把手”

的培养、选拔、任用紧密结合起来,改变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的现象。为这一制度在全国施行作

了先行探索。如今,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浙江全省各地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近年来,将数字化监督、大数据监督、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党内监督与反腐败工作,也取得新的进

展。我国对腐败的打击力度明显增强,数字化、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在存储数据上具备公开透明性,

籍此打击针对腐败这一社会问题,更加如虎添翼,有利于实现部门间信息的实时互通和资源共享,有

利于有效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对预防腐败、加强廉政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也对加强对“一把手”监督

产生了积极效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探索和创新对“一把手”监督的新的有效路径,使对“一把

手”监督真正取得成效,将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意义、主要经验与创新探索

第90页

8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 180 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 年 11 月 17 日。

③ 参见《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

实》,新华网,2023 年 1 月 9 日。

④ 参见《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 408 页。

三、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创新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剧演变,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

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所处的新方位、面临的新形势、肩

负的新使命出发,围绕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和加强党的

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拓展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

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和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自我革命,坚持不懈加强、改进党的监

督,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寻找到了“第二个答案”,有

力回答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窑洞之问”,使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

强大生机活力,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一)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新形势、新情

况,持续推进对“一把手”监督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指出 :“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

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① 我们党第一次把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写入党章,为构建更

加完备的干部监督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新时代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提供了根本保障。

坚持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

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 :“改革开放以后,党为加强和

改善党的领导进行持续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

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特别

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② 二十

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要及时准确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不顾大

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等突出问题。③ 长期以来,党内不愿监督、不敢

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党内监督缺位,必然导致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

从严治党不力。习近平同志指出 ,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④ 要勇于直面问题,敢

于刮骨疗毒,不断增强向体内病灶开刀的自觉性,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全党的自觉行

动,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监督,从根本上解决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的问题。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对“一把手”监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围绕新形势、新情况,继续深入探索。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党内政治生活日益严密。党内

政治生态不断端正,反腐倡廉成果不断巩固,为持续推进对“一把手”监督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进一步健全党

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不断加强对“一把手”监督

第91页

8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党和国家监

督体系,形成权力监督的闭环;强化“一把手”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促进主动开展监督、自觉接

受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格局;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

新、自我提高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关键在于全面落实党内监督制度,突出政治监督,重点强化

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对党忠诚、践行党的性质宗旨、捍卫“两个确立”情况的监督;强化对贯彻

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情况的监督;强化对立足新发展阶

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的监督;强化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

责任和监督责任情况的监督;强化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

等情况的监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从高级领导干部抓起,从“一把手”抓起。全面从严治党,既对广大

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

和监督。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做到对党绝对忠诚,模范遵守党章,维护中央权

威,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夙兴夜寐为党和人民工作,任何时候都不以权谋私、都不搞特殊

化,都不谋取特权,都不破坏党的制度和规矩。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破解对“一把手”监督的难题。

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②

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抓住‘关键少数’,破解

一把手监督难题,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③ 因而,必须紧盯“关键少

数”。“一把手”违纪违法最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甚至造成区域性、系统性、塌方式腐败。许多“一

把手”之所以从“好干部”沦为“阶下囚”,有理想信念动摇、外部“围猎”的原因,更有日常管理

监督不力的原因。有鉴于此,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的教育的针对性、管理的经常性、

纪律的严肃性、监督的有效性,促使各级“一把手”带头遵守党纪国法,使其心中高悬法纪明镜、心

中明晰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确保“一把手”坚持党内民主,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做

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同时,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既对广大党员提

出普遍性要求,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提出更高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监督,推动各级

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头雁效应”。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

党内监督的核心。强化党内监督必须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

主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充分调动起来,确保党内监督落到

实处、见到实效,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民主生活会要及时开,遇到重要问

①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新

华网,2023 年 1 月 9 日。

② 参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 436 页。

③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新华网,

2016 年 1 月 12 日。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意义、主要经验与创新探索

第92页

90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题或普遍性问题,需要集体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就要召开民主生活会,把事情说清楚、谈透彻。① 让

大家习惯于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错误、共同进步。

(三)坚持多方协调推进,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党内监督的合力,采取各种有效举措,

使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真正取得实效

1. 坚持落实党内监督责任

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提出 :“把对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摆在管党治党突出位置,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② 加

强对“一把手”监督,就是抓好“关键少数”中的关键。要建立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

面监督、纪检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

内监督体系。习近平同志强调,紧紧咬住“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这个要害。③ 健全制度、细化

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担当。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2.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习近平同志指出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④ 坚持纪严于法、纪法协同,把执

法、执纪贯通起来 ,实现监督全覆盖 。坚持用党章、党规、党纪管住全体党员 。依据宪法法律管好所有

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现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 ,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

没有空白 。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发现问题 、形成震慑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

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特别强调 :“巡视巡察工作要紧盯‘一把手’,及时发现问题。”⑤二十

届中央巡视将此作为深化政治巡视的重要着力点 。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 ,将监督触角向基

层延伸。党内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 ,运用监督执纪“四

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重在日常、贵在有恒,最大限度防止党员领导干部出问题。

3. 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

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

德情操引领作用。⑥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

连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

制度化,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掀起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热潮,就是要“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

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⑦。既树立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又严明党的纪律戒尺,这

就把“铁纪”权威树起来、立起来。这对于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也将发挥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

4. 坚持走群众路线,让人民来监督权力

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等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让全党全

①③④ 参见《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 35、35、9 页。

②⑤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人民日报》2021 年 6 月 2 日。

⑥ 参见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 21 页。

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 173 页。

第93页

91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意义、主要经验与创新探索

①④ 参见 《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第 139、12 页。

②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2017 年 10 月 28 日。

③ 参见 《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 59 页。

⑤ 参见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 29 页。

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人民日报》2021 年 6 月 2 日。

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① 特别是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人

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进一步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

厉整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

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一体

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设,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党的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② 党的二十大

更加强调这一方面。

5. 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习近平同志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

督权力。③ 新时代 10 年以来,党中央制定和修订多部党内重要法规,修改宪法部分内容,制定颁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使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更加明确,制约权力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监督

权力的制度优势充分释放。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持续推进

党的自我革命,增强对“一把手”监督实效。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

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④ 推动党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

6. 坚持强化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实施,是我们党针对“一把手”和

领导班子的监督制定的第一个专门文件,是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的

进一步集成完善。这个意见突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把党章党规中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

督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把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是破解对“一把手”的监

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抓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

习近平同志指出,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⑤ 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

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根本职责。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强调 :“完善纪检监察建议制度。完

善纪检监察建议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⑥ 纪委监委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认真

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提供坚

强纪律保证。

责任编辑:黄建安

第94页

92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

特点、梗阻及进路 *

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①,深刻阐明了反腐败和自我革命之间的

内在关系,并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重点推

进“监督全覆盖”,使权力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② 在此背景下,纪检监察派驻监督深入推进,

提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整体目标,“室组地”联合

办案机制作为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有力抓手”,将派出机关监督检查室、派驻纪

检组和地方纪委监委力量有机融合,破解了派驻纪检组办案力量不足、“熟人监督”乏

力等难题,实现了“1+1+1 > 3”的机制效果。但是实践中,联合办案机制存在着各

地联合办案模式规定不统一、联合办案协作程序不畅通、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机制不

健全等方面问题。为进一步健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应当强化纪检监察机构和

干部的全局意识,统一“室组地”联合办案制度规定,畅通“室组地”联合办案协作

机制,优化纪检监察干部考核培养机制,进一步迸发“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效能。

关键词:室组地 联合办案 特点 梗阻 优化进路

作者任琴,女,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

院博士研究生(青岛 266061);丁粮柯,男,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教师,北京

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博士(北京 100044)。

任 琴 丁 粮 柯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三不腐’一体促进的能力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3ZDA133)

的阶段性成果。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66-69 页。

②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 387 页。

第95页

93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中央一级党政机关实施派驻

监督,有效填补了空白,实现了监督无死角、无禁区。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举措极大丰富了纪检

监察派驻的制度实践,同时也为省级以下尤其是广大县乡基层的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①

所谓“室组地”,分别指的是监督检查室、纪检监察组、地方纪委监委。“联合办案机制”,是指

监督检查室、纪检监察组、地方纪委监委高度联动与协调的有效机制。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山东省

济南市纪检监察机关创新实践“一室一组一地”联合办案机制,有效破解了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

查办案件所面临的难题,促进纪检监察系统一体化运行,引起了良好反响。2021 年 1 月 22 日,十九

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制度机制,

推动内设纪检机构、监管机构等形成监督合力。② 同年 12 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

条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2022 年 1 月,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再次对开展“室组地”联合办案作出了安

排、部署。2023 年 1 月,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在“室组地”联合办案实践中,“室组地”

三方要明确职责任务、目标要求、协作方式,通过统筹调度使用、整合办案力量、完善联动机制,努

力实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形成合力的联合办案工作目标。在此背景下,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纷纷展

开探索实践。实质上,纪检监察机关是一个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联动的集成系统。党的十八大

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点强调系统思维的重要性,强调要以系统思维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室组

地”联合办案机制就是以系统思维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举措,能够切实将纪检监察

的系统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

从学术研究领域看,众多学者围绕纪检监察派驻制度中派驻纪检组与驻在单位党委之间的关系、

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权威性与有效性、派驻干部办案效果提升等问题,从《监察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历史变迁经验、派驻纪检监察体制机制的短板弱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

析。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全面、有效地概括梳理了纪检监察派驻制度的改革图景,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

和落实派驻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丰富和深化省级以下纪检监察派驻制度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但

是,理论界对“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这一热点关注明显不足。③ 尽管,作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创

新实践,“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程序设计、干部培养等方面有待突破。2023

年 1 月,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再次强调,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发挥系统优势,健全“组组”协同

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④ 基于此,笔者尝试总结“室组地”联合办案机

制模式,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对策,以推动“室”“组”“地”深度协作、贯通融合,助力纪检监察体制

改革的深入推进。

① 参见颜杰峰、唐锡康:《党的纪检监察派驻制度的历史脉络及其经验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 年第 7 期。

② 参见赵乐际:《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

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21 年 3 月 16 日。

③ 参见张伟:《“室组地”机制促进纪检监察工作贯通融合》,《廉政瞭望》,2022 年第 21 期;廖羿鸣、张燕霞:《“室组地”联动,开

启精准监督模式》,《廉政瞭望》,2023 年第 4 期;许展、李刚:《如何根据〈规则〉规范“室组地”联合办案工作:各司其职系统集成,

加强配合协同高效》,《中国纪检监察》,2023 年第 8 期;李浩瑄、廖羿鸣:《会理:“室组地”联动协作,监督力量“攥指成拳”》,《廉

政瞭望》,2023 年第 10 期;程云爱、李娟:《派驻监督中“室组地”联动机制研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3 年第 3 期。

④ 参见李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

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23 年 2 月 24 日。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特点、梗阻及进路

第96页

94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一、“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的特点

2019 年制定出台的《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中开展协作配合指导意见(试

行)》,已经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机构)之间开展协作事项的范围,并在协助采取措施、协商确定案

件管辖权、线索移送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为规范、顺利、高效的合作提供了具体指引。① 2022 年 6

月出台的《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规定了“室组地”联合办案的 5 个事项,对派出机关指导、

协调派驻机构与地方纪委监委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提供了具体规范。“室组地”联合办案,

主要是指派驻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有违法犯罪嫌疑时,在派出机关监督检查

室统筹协调指导下,通过协商或者报请指定管辖等方式,由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地方纪委监委联合办案

的工作模式。② 目前,在地方实践中,“室组地”联合办案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模式(见表 1)。

表 1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主要模式

模式 模式内容 实际案例

( 一)“ 联

组( 协 作

区)”模式

按照“职能相近、工作便利、力量均衡”的原则,

由“单兵作战”变为“协同作战”,将派驻机

构与对口地方纪委监委共同划分为若干个联组

或协作区,建立起统一领导的纵向和横向协调

工作机制,实现协作区域内各类资源共享。

四川省古蔺县按照“就近结合、优势互补、工作便利”

的原则,将 8 个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15 个派驻纪检

组、23 个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285 个村(社区)

划分为 6 个纪检监察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 1 名分管副书

记为联系领导,1—2 名协管委领导(常委或委员)为区长,

协管委领导所联系的室(部)、中心为支撑,派驻纪检

监察组和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为中坚。

( 二)“ 专

案组”模式

对于重大案件特别是留置案件,以审查调查室

(纪检监察室)为牵头部门,抽调部分办案骨

干组成专案组,统一部署并混合编组,集中力

量处理重大案件,有效破解跨层级、跨区域协

调取证等难题,实现了快查快结、高质高效。

2021 年办结的广西德保县公安局原局长张某某违纪违法

案件中,百色市纪委监委认为该线索涉及人员多、调查工

作量大、周期长、现有办案力量不足,同时考虑到张某某

在公安系统工作 33 年,在当地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因此果断启动“室组地”联动机制,由一名副书记组织

领导、第八审查调查室牵头指导,相关派驻机构与平果市、

德保县、靖西市纪检监察委员会组成工作小组开展联合

审查调查。

( 三)“ 大

联组”模式

对于跨联组、跨区域、跨行业的案件,由负责

案件工作的相关领导牵头,对所有协作区力量

进行统筹分配调动和协作,同步进行审查调查,

既发挥协作区的组织作用,又从整体上查清案

件全貌,避免出现案件多头承办中资源浪费和

互相冲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广东省佛山市纪委监委在调研中发现,一些联组(协作区)

合作不够、联动不足、互动不多,虽然协作意识不断增强,

但是整体规划意识和能力还存在短板,工作监督效果参

差不齐。为此,佛山市纪委监委探索成立联动监督指挥

中心和联合办案指挥中心,统筹开展联动监督和联合办

案工作。

( 四)“ 派

驻机构上下

联动”模式

针对被监督单位行政事权下沉的特点,部分市

级派驻机构等积极探索“派驻监督上下联动”

模式,建立市、区对应派驻机构协调联动工作

机制,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共同研判系统内

的廉政风险和共性问题,明确监管重点,强化

协作效果。

浙江省温州市市县两级派驻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

组上下联动,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落地。

安徽省宣城市构建“市纪委监委统一调度、监督检查室

协调联动派驻机构、市县两级派驻机构上下贯通”模式,

对农村公路等重点领域监督执纪和联合办案。

从以上四种运行模式看,“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呈现如下主要特征。

(一)办案主体的协同性

首先,“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将派出机关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纪检组和地方纪委监委等监督

① 参见杨巨帅、高婧:《如何深化运用“室组地”协作配合机制——抓住关键推动高效运转》,《中国纪检监察》,2021 年第 10 期。

② 参见贵州省纪委监委课题组:《加大“室组地”联合办案统筹协调力度》,《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 年 8 月 4 日。

第97页

95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特点、梗阻及进路

执纪力量进行整合,按照力量统筹、工作贯通、目标协同的原则,协调日常监督、案件办理、整改

落实等工作,有效推进“室组地”监督资源融合和联合办案。例如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在机构、编

制、职位数“三不增”原则指导下,将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和镇(街道)纪(工)委办案力量进行

统筹整合,通过组建 5 个监督执纪组,并按照“地域相邻、便于协调”的原则划分的 5 个“战区”,

分别由 5 个纪检监察室联系,实现了对日常人员统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以案促改等工作的督促

指导,形成了一体化监督合力,提升了协同监督质效,进而提升了联合办案的成效。其次,“室组地”

联合办案机制在案件线索审核、案件管辖、审查调查和移送司法审判等环节实现了工作协同。① 例如 :

青海省纪委监委出台加强“条”“块”结合的指导意见规定,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在核查一般违纪违

法线索中,对发现反映职务犯罪问题的线索,应当在分工联系“室”指导下开展初核。②

实践中,部分地方纪检监察干部在接到指定管辖移交的线索后,还会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协商开展

二次初核,确保查实查准。此外,“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能够实现与其他监督形式的有效协同。例如 :

河北省涿鹿县把“室组地”联合范围向巡察监督拓展,把巡察作为贯通各类监督、运用各方力量的综

合平台。在巡察时,把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高质量发展纳入巡察内容,采取“室组地”

联动模式,充分发挥联合监督的优势,做实“室组地”联动效能延伸,着力打破各类监督“各唱各的

调、各吹各的号”的局面,取得明显成效。③

(二)办案手段的灵活性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的灵活性体现在能够根据不同管辖层级、不同案件的复杂程度,选择不

同的办案模式。在中央和基层等不同层级地区采取不同的联合办案模式。在中央一级,主要由中央纪

委监委监督检查室、派驻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监察组、地方纪委监委联合办案;在市、县级及以下基

层地区,主要是根据监督执纪力量搭配、地理位置,将派出机关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和

地方纪委监委划分出若干个联组(协作区),配备总召集人和召集人,实现联组(协作区)内共享各类

资源、相互借鉴。例如: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纪委将派驻机构、对口联络股室和 30 个乡镇划分为 4 个

合作区。又如:天津市东丽区纪委将监督检查室、对口联络的街道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或派驻纪检

监察组划分为三个协作片区,在片区内设立多个合作小组,协调“片区+小组”监管力量实施共同办案。

此外,“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能够根据案件复杂程度选择不同联合办案模式。例如:对于跨联组、跨

地区、跨行业的案件,由负责案件工作的相关领导牵头协调、联合办理各联合小组(合作区域)的案件。

(三)机制运行的高效性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室、组、地各自的优势长处,提升监督执纪办案效率。监

督检查室具有政治地位高、信息掌握全面、熟悉纪法政策的优势,能够协调各方,同时也有“打大

仗”的经验;派驻纪检监察组的优势在于了解涉案单位的政治生态和权力运行特点,掌握被调查人员

的具体情况,便于内部协调和联系。各地纪检监察委员会能够协调调度的人员、场所、资源较多,办

① 参见许然、刘俊君:《雁江区:“室组地”组团作战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廉政瞭望》,2022 年第 5 期。

② 参见青海省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以系统观念强化“室组地”联合办案》,《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 月 10 月 21 日。

③ 参见孟利斌:《“室组地”联动协作提升监督质效》,《共产党员(河北)》,2022 年第 14 期。

第98页

9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案经验丰富,措施手段完善,善于调查取证,善于谈话突破和识别案件性质。①“室组地”联合办案

作为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纪检监察制度的整体效能 :一方面,“室组地”

联合办案机制的派驻监督效能进一步增强,能够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相互协调运行;另

一方面,“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与“室组”联动监督相互促进,联合办案机制通过在办案全过程推

进改革,将案件审查调查与加强对涉事单位政治监督相结合,注重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准确提出有针

对性、可操作性的整改建议,深入开展实事求是的案件整改工作,使纪检监察体制整体全局效能得到

充分显现。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原副司长桑林案为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三监

督检查室、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纪检监察组和北京市纪委监委、西城区纪委监委紧密配合,第三监督

检查室、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纪检监察组协调各方力量,迅速编织出该案的查办工作网络;浙江、辽

宁等省纪检监察部门积极配合,多地同步启动、齐头并进,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锁定相关人员及证据并

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②

二、“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的运行梗阻

随着“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的全面推进,派出机关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组和地方纪委监委力

量得到有机融合,针对案情复杂、有重大社会影响疑难案件的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但是,“室组地”

联合办案机制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几方面短板,亟待加强。

(一)各地联合办案规定不统一

目前,针对“室组地”联合办案的制度设计 ,主要是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

例》《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中开展协作配合指导意见(试行)》《纪检监察

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等党内规范 ,针对“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的具体性 、专门性公开规定相对

缺乏。实践中 ,不少省 、市 、县级纪委监委针对“室组地”联合办案制定了本地区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

文件在“室组地”联合办案的具体规定上并不统一 。例如 :“室组地”联合办案的片区划分方式不统一,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纪委监委制定《关于加强区级驻镇(乡)单位日常监督的实施办法(试行)》,将

纪检监察室 、派驻区级部门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的力量整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区

级驻乡镇(街道)单位的日常监督 。相比之下 ,古蔺县纪委监委制定的《“室组地”联动工作机制实施

方案(试行)》,将 8 个纪检监察室 、15 个派驻纪检监察组、23 个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 、285 个村(社

区)划分为 6 个纪检监察协作区 。每个协作区由 1 名分管副书记为联系领导,1—2 名协管委领导(常

委或委员)为区长,协管委领导所联系的室(部)、中心为支撑,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街道)纪检监

察组织为中坚,村居监委为辅助,形成分区有序、脉络清晰的“室组地”联动力量体系。此外,诸如《北

京市纪委监委关于强化“室组联动”的工作措施(试行)》《海东市互助县“室组乡”联动办案暂行办法》

等,在联合办案过程中地方纪委监委是否参与线索初核阶段、联合办案案件管辖等具体内容上的规定

也并不相同。缺乏统一的“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规定,不利于继续深化纪检监察制度改革。

① 参见王诗雨:《室组地为何需要加强协作配合——改革由问题倒逼而生》,《中国纪检监察》,2021 年第 10 期。

② 参见李钦振、姚苗苗:《“室组地”协作惩治广告监管领域腐败》,《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 年 9 月 15 日。

第99页

97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特点、梗阻及进路

(二)联合办案协作程序不畅通

围绕“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各地在具体实践探索过程中仍然存在协作机制不畅通的现象,主

要表现在联合办案启动标准、线索初核和移送司法等若干个环节。

首先,启动标准不明确。目前针对“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何时启动,并没有统一和明确的标准,

这导致各地对于“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的理解和认识并不相同。部分地方纪委监委基于“室组地”

联合办案机制的高效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大比例采用联合办案方式,例如:湖北省宜昌市纪委监委在

2021 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67 件,其中以“室组地”合作方式查处指定管辖的违法犯罪及相关留置案

件 32 件,占立案总数的 47.76%。① 而部分纪委监委则认为,并不是所有工作都需要采用联动监督和联

合办案。② 其次,线索初核环节“组”“地”衔接不畅。例如:青海省纪委监委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

纪委监委此前参与案件线索初核工作较少,对案件事先不熟悉,对移交给他们的案件线索有顾虑,担

心收到移送案件难以及时处理,造成案件堆积。实践中,极少数地方还存在着线索未经初核便交由地方

纪委监委审查调查的情况,阻碍了联合办案的进度与效率。最后,移送司法标准不统一。尽管《规则》

对“室组地”联合办案的 5 个事项进行了规定,但在案件办理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标准不统一。一方面,

在联合办案中由于不同案件可能由不同的地方纪委监委办理,可能存在一些同类型违纪违法事实的量

纪量法尺度不统一、过轻过重现象;另一方面,部分“组”“地”对于移交案件是否达到职务犯罪标准

认定不一致,导致移交不畅。例如:青海省海东市在“室组地”联合办案实践中发现,在核查涉及职

务犯罪问题的违纪、职务违法事实时,“组”与“地”在移送标准上往往存在分歧、并不统一。

(三)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存在考核指标不科学的表现。此外,由于地方纪委监委办案人员参与联

合办理案件,并不直接对本级纪委监委的工作业绩负责,因此,这些地方办案人员在年度考核、评优

评先和推荐提拔重用等方面并不具有明显优势,这也反映出目前“室组地”联合办案考核指标方面的

设置不合理、不科学。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同样存在不足。一方面,派驻

纪检组工作人员编制数量有限,并且由于其派驻工作涵盖大量日常的监督执纪问责,派驻纪检组组内

干部大多缺少办理留置案件的经验,因此,在面对大案要案和复杂案情时,存在力不从心问题;另一

方面,地方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上同样存在短板。以乡镇为例,不少基层纪检监

察机关干部人手存在不足,乡镇(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流动性比较大,新调整

的纪检干部多属“新手”,办案业务知识缺乏、能力不足。③ 地方纪委监委干部由于编制落在地方,往

往缺乏足够的机会参与上级纪检监察业务学习中来,自身办案业务能力难以得到持续提高。

三、“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的优化进路

持续完善“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需要结合目前联合办案机制运行梗阻的现状,对照机制运行

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完善路径。

① 参见湖北省宜昌市纪委监委调研组:《如何推动“室组地”联动提质增效》,《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 年 9 月 23 日。

② 参见李张光:《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效能》,《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 年 12 月 21 日。

③ 参见梁超:《“室组地”联动促进案件质效“双提升”》,《廉政瞭望》,2022 年第 12 期。

第100页

9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一)强化全局意识

第一,正确处理监督与办案的关系。一方面,要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观念,

充分认识到查处大案是履行职责,从严执纪、纠正小错也是履行职责,坚决纠正重办案、轻监督的惯

性思维;另一方面,要坚持监督与办案的贯通融合,主动发现“室组地”联动监督和办案中存在的问

题,扎实开展前期线索初核工作,强化办案意识。在“室组地”联合办案中,要结合案件中反映的突

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精准化的监督。第二,正确处理联合与独立的关系。开展联动监督和联合办案

的目的是促进纪检监察体制一体化、协调高效,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既不能为了联合办案而联

合办案,也不能对所有案件都按照联合办案来处理。室、组、地要按照监督权限和责任划分,独立履

行监督执纪、监督调查职责。同时,在准确把握“查处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监委领导为主”这一总体

定位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制度优势。纪检监察机关的“室”要切实加强联合办案工作的组织领导,

在联合办案前,监督检查室或审查调查室应注意整合反映重点领域、行业、部门的相关线索信息,使

线索向上游汇聚;“组”“地”要自觉接受上级纪委监委在办案工作中的领导,实现整体联动效果的最

大化。第三,正确处理办案与纠偏的关系。① 联合办案,应聚焦“三不”,坚持通过案件审查调查来

强化对涉案单位的政治监督,注意同步分析产生违纪违法问题的深层根源,精准提出针对性的操作建

议,做深、做实、做精的案件办理的“后半篇文章”。在重点抓好涉案单位整改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室

组地”办案的制度优势,一体化推进全系统、全行业、全领域的整改,有效强化警示教育的效果。

(二)统一制度规定

第一,制定“室组地”联合办案专门性规定。《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中

开展协作配合指导意见(试行)》《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等在实践中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因而仍有短板,不仅在公开性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对于“室组地”联合办案的概念、模式、各自职责

等方面规定仍有缺憾。因此,应当总结目前各地“室组地”联合办案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加快

制定统一的“室组地”联合办案专门性规定,以有效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室组地”联合办案。“室组地”

联合办案专门性规定出台后,应当及时纠正地方联合办案过程中在标准、程序等方面的不一致行为,

实现监督执纪的规范性和体系化。第二,细化“室组地”各自职责和操作规范。“室组地”联合办案规

章制度仅对工作目标、组织形式、工作职责、职责分工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对何时启动联合办案、

由谁提出、具体程序、效果评估等内容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规定。因此,应制定和完善联动监督和联合

办案协作配合的具体操作细则和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室”“组”“地”在联合办案中的职责定位,

规范信息共享、定期协商、结果反馈以及司法合作等方面的程序机制,为高效办案提供制度保障。

(三)畅通协作机制

第一,明确启动标准和程序。联合办案的目的是促进纪检监察工作的体系融合,全面提高工作质

量和效率,既不能为联合办案而联合办案,也不能要求对所有案件进行联合审查调查。因此,应当结

合问题线索反映的情节轻重、复杂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经线索研判,适时启动“室组地”联动监

督机制。此外,应当明确“室组地”联合办案的启动程序。对此,可以考虑借鉴部分地方的实践经验,

① 参见广东省佛山市纪委监委调研组:《探索“室组地”联动监督联合办案有效路径》,《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 年 7 月 22 日。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专业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