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二十周年春拍|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发布时间:2024-7-0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西泠二十周年春拍|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4683楊學韓(清)繪 瑞芝圖清道光間繪本1 冊 7 開 紙本鑒藏印 :楊學韓印(白) 淑竹(朱) 從炯(白) 裝糊塗(朱)戴彬元印(白) 庚辰傳臚(朱)題簽 :1. 楊太史瑞芝圖,朱家寶題。鈐印 :益友清談(白) 2. 楊學韓瑞芝圖,彬元。鈐印 :彬元(白) 愚卿(朱)提要 :是冊為清道光四年(1824)閏秋七月,蔣攸銛以直隸督府晉參知宣麻之前一月節,廨樓桑東柯產金芝一莖,橢形而圓,蓋丹章而紺理,旭日方升,寶光翕赫,朱草有神,洵瑞徵也。越月而宴賓僚翔集,各為圖繪歌詩以紀盛事。 此冊前有朱家寶、戴彬元墨筆題簽,楊學韓寫瑞芝圖一幅及書瑞芝祥兆文賦一篇,林從炯呈稿瑞芝詩並序。冊尾有清光緒十一年(1885)戴彬元觀《東坡海棠詩刻石》於瑞芝齋並墨筆題跋數行。 蔣攸銛(1766 ~ 1830),字穎芳,號礪堂,遼東襄平人,隸漢軍鑲紅旗,先世由浙江奉化遷遼陽,故又稱襄平。自清軍入關後隨往,居住在寶坻縣。代表作有《繩枻齋集》《黔軺紀行集》等。YANG XUEHAN GANODERMAPainted in Daogua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1 volume of 7 pa... [收起]
[展开]
西泠二十周年春拍|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一家专门做书的公司
文本内容
第51页

4682

佛頂心陀羅尼經三卷

明萬曆六年(1578)刻本

1 函 1 册 白棉紙

提要 : 此經主要敘述觀世音所述陀羅尼的殊勝功德,分為《佛頂心陀羅尼經卷

上》、《佛頂心療病就產方卷中》、《佛頂心救難神驗經卷下》,經折裝,正

文為上圖下文的版畫形式,版刻古樸精美,演繹經文故事。經末鐫有韋陀

像,龍紋牌記“大明國山西晉府太國母妃盧氏謹發誠心為……萬曆六年四

月二十一日謹施”字樣,是為明代山西地區佛教版刻之留存。前扉畫略有缺。

BUDDHAHRDAYADHARANI SUTRA (3 vols)

Block-printed in 1578

1 case of 1 volume

開本 :28×9.8cm

RMB: 10,000-20,000

第52页

4683

楊學韓(清)繪 瑞芝圖

清道光間繪本

1 冊 7 開 紙本

鑒藏印 :楊學韓印(白) 淑竹(朱) 從炯(白) 裝糊塗(朱)

戴彬元印(白) 庚辰傳臚(朱)

題簽 :1. 楊太史瑞芝圖,朱家寶題。鈐印 :益友清談(白)

2. 楊學韓瑞芝圖,彬元。鈐印 :彬元(白) 愚卿(朱)

提要 :是冊為清道光四年(1824)閏秋七月,蔣攸銛以直隸

督府晉參知宣麻之前一月節,廨樓桑東柯產金芝一莖,

橢形而圓,蓋丹章而紺理,旭日方升,寶光翕赫,朱

草有神,洵瑞徵也。越月而宴賓僚翔集,各為圖繪歌

詩以紀盛事。

此冊前有朱家寶、戴彬元墨筆題簽,楊學韓寫瑞芝圖

一幅及書瑞芝祥兆文賦一篇,林從炯呈稿瑞芝詩並序。

冊尾有清光緒十一年(1885)戴彬元觀《東坡海棠詩

刻石》於瑞芝齋並墨筆題跋數行。

蔣攸銛(1766 ~ 1830),字穎芳,號礪堂,遼東襄平人,

隸漢軍鑲紅旗,先世由浙江奉化遷遼陽,故又稱襄平。

自清軍入關後隨往,居住在寶坻縣。代表作有《繩枻

齋集》《黔軺紀行集》等。

YANG XUEHAN GANODERMA

Painted in Daogua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1 volume of 7 pages

開本 :28×16cm

RMB: 5,000-8,000

作者簡介 :1. 楊學韓(清),字漱石,錢塘人,善畫人物。

2. 林從炯(1779 ~ 1835),原名佩金,號石笥,

浙江瑞安人。道光元年(1821)舉人。曾任國

史館謄錄。著有《玉甑山館詩鈔》八卷、《文鈔》

一卷。曾修《承德府志》。

3. 戴彬元(1836 ~ 1889),字君儀,號虞卿、漁青。

清朝末年書法家,善詩,工書深入顏真卿堂奧。

戴彬元在京都為官近三十年,清明廉潔,卸任

回鄉後生活拮据。著有《彬元詩集》、《司空詩品》

等。

第53页

4684

福州孟琇棠《一樓日記》

民國稿本

1 冊 紙本

提要 :此本記錄了 1937 年 8 月中旬至 9 月底居於上海的日記。時值“八一三事變”爆發,其

中不僅提到與“孟雄兒”(許孟雄)、“淑謀弟”(孟琇拱)、“瑋弟”(孟琇瑋)、“椿弟”(孟

琇椿)等親屬日常,還提及海軍江南造船廠所長馬法驥等相交往來,故筆記作者當為時

任上海江南造船廠秘書長的孟琇棠。除了敵我交戰情況和日常記錄,還提及諸多海戰細

節,諸如其中記錄舊僕張朗惠在江陰海戰中又逃亡至其家中,即與史書所述陣亡情況有

所出入。通篇墨筆書就於紅欄格稿紙之上,字體一絲不苟,是為“八一三事變”上海實

錄之尚佳史料。

孟琇棠(1876 ~?),字蘭楫,福州人。先祖孟超然為清初進士、第一任福州鰲峰書院院長。

人物畫家孟琇拱兄,著名翻譯家許孟雄生父,前清舉人,曾任廣東英德縣縣長、海軍耆

宿陳紹寬秘書,舊時上海江南造船廠秘書長。工隸書,善花卉。

MENG XIUTANG YI LOU RI JI

Manuscript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 volume

開本 :28×19cm

RMB: 15,000-25,000

第54页

4685

《海昌居氏宗譜三卷》等海昌居氏文稿文獻一批

清末民國間稿鈔本、刻本

28 册 紙本

提要 :海昌居氏是海寧望族,居世清之父居德耀曾中秀才,有《鋤經室詩草》存世(未刊印),與崖州知州鍾元棣、

錢崇澍之父錢劍虹、蒔花老人陳其謙等往來密切,拍品為居氏相關文稿、文獻,可作研究海昌鄉賢生平及交

往之添補 :

1.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海昌居氏宗譜三卷》3 冊 ;2. 舊鈔紙撚裝《海昌居氏宗譜世系圖》1 冊 ;

3. 朱宇蒼輯鈔海寧居德耀、居世清《鋤經室詩草、蝸叟詩鈔》1 冊(未刊本);4. 手鈐《印譜》1 冊,內收印

蛻 140 餘枚 ;5. 清末手鈔紙撚裝《文選》4 冊 ;6. 清末手鈔紙撚裝《□□詩草》1 冊 ;7. 民國德隅堂手寫喪事、

零用賬簿 2 冊 ;8. 民國手書雜記 1 冊,摘錄申報等文章,與鄭樊侯、趙宗孟等同鄉交往,及往來浙地避難瑣記 ;

9. 手鈔曆書 1 冊 ;《隨筆襍錄》等 10 冊,內收摘抄董香光先生《畫禪室隨筆》、剪貼報紙時事等內容 ;10. 其

他雜鈔 3 冊。

HAI CHANG JU SHI ZONG PU (3 vols), ETC.

Manuscript and block-printed betwee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28 volumes

尺寸不一

RMB: 30,000-40,000

第55页

4686

張鳴珂、汪瑔評註《秋夢龕詞鈔》

(清)番禺葉衍蘭 著

清末葉衍蘭、張鳴珂評註本

1 函 1 册 竹紙

鑒藏印 :鳴珂印(白) 芙生(朱)

提要 :《秋夢龕詞鈔》為清末廣東詞壇“粵東三家”之葉衍蘭所作詞集,後世

有刻本存世。此本前收汪瑔、張鳴珂、葉衍蘭三家序言,通篇小楷精書,

收錄詞作 80 餘闕,內有塗改及圈點勾乙。與通行刻本相校,詞作數量、

排列次序及字句運用均有調整,或為其付梓前之修訂稿,對其詞作版

本校讎方面極具研究價值。又葉衍蘭好友張鳴珂、汪瑔二家浮簽批校,

推敲字句,品評詞風,是為清末嶺南地區文人交誼之體現。

葉衍蘭(1823 ~ 1897),字南雪,號蘭台,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清

代官員、書畫家、詞人,為清代詞壇“粵東三家”之一,人稱“南詞

正宗”。先世浙江余姚人,曾祖葉謙亨始定居廣東。父葉英華,好詩

詞。咸豐二年(1852)舉人,咸豐六年(1856)進士,改翰林院庶起

士、歷官戶部江西司主事、貴州司員外郎、雲南司郎中,官至軍機章京,

直極垣二十餘年。二十餘年後,請疾歸里,主講越華書院。

[ZHENG MINGKE AND WANG QUAN] QIU MENG KAN CI

CHAO

Annotated by Ye Yanlan and Zhang Mingke in late Qing Dynasty

1 case of 1 volume

開本 :24.5×13.7cm

RMB: 30,000-40,000

跋者簡介 :1. 張鳴珂(1829 ~ 1908),字玉珊,一字公束,晚號窳翁,又號

寒松老人。浙江嘉興人。咸豐十一年(1861)拔貢。官江西德

興知縣,義寧州知州。辭官後,晚年僑居嘉興石佛寺鎮,以賣

文鬻書為生。工詩詞,善書畫,交遊甚廣。藏書逾萬卷,還致

力於書畫創作、歷史研究等,有《寒松閣集》《寒松閣詞》等。

2. 汪瑔 (1828 ~ 1891),字玉泉、芙生,號無聞子,晚號越人,人

稱轂庵先生。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幼隨父宦游廣東,寄籍

番禺(今廣州)。平生博覽群書,以吟詠著作終老。工於詩詞,

駢文、散文亦佳,精隸書。與番禺詞人沈世良、葉衍蘭,並稱

“粵東三家”,對晚清嶺南詞壇影響頗大。有《隨山館猥稿》《隨

山館詞稿》等。

第56页

4687

訂補金山藝文志八卷

(近代)金山姚光原纂 周迪前 訂補

現代周迪前訂補稿本

4 册 機器紙

提要 :《金山藝文志》為南社後期領袖之一的姚光歷時二十餘年所輯地方文獻。

未及出版,姚氏即與世長辭,後由同鄉周迪前加以訂補,並對《寓賢著述》

和《金石》兩部分殘稿拾遺增補成書,是研究上海地區歷代圖書文獻

及學術源流之尚佳史料。

此本毛裝成冊,主要為鋼筆書錄,內有對章節、版式、內容的圈點勾

乙及塗改,是為當時釐訂欲付梓之本。

DING BU JIN SHAN YI WEN ZHI (8 vols)

Manuscript supplemented by Zhou Diqian

4 volumes

開本 :22.5×14.5cm

RMB: 20,000-30,000

作者簡介 :周迪前 (1901 ~ 1976),名大烈,字迪前,號述廬,以字行,上海人。

1919 年,經高吹萬介紹與姚光之妹姚竹修結婚,從此常向高吹萬

請教學術,與姚光、高君定等研討古文辭。後經高吹萬介紹,參

加國學商兌會,其文章頻頻在《國學叢選》上發表。旋經姚光介紹,

加入南社,又參加中華圖書館協會。平生唯讀書、藏書、聚書是耽,

嘗將其藏書樓命名為「後來雨樓」,以寓不辱家聲之志。平生所藏

之書,除經史子集外,亦留意於鄉邦文獻,達數萬卷之多,並自編《後

來雨樓書目》。

第57页

4688

松月居士集印 ( 十六册 )

(民國)慶寬 輯

民國十二年(1923)鈐印本

2 夾 16 册 白紙

提要 : 是譜為清末宮廷畫師慶寬七十六歲時所集,收元至明清 70 餘家印作。

是研究中國印學流派及書法篆刻藝術為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

此本前刊題名、自序、況周頤序、張謇序、吳昌碩序、凌褔彭序、惜陰跋、

諸家題詩及題詞,內收印蛻一千一百餘枚,每頁鈐印一枚於墨色欄框

內,兼拓邊款,書口上鐫“松月居士集印”字樣。朱泥璀璨,綿紙精拓,

開本敞闊,原簽舊裝。

慶寬(1848 ~ 1927),清末宮庭畫師。號松月居士。工書善畫。歷任

內務府員外郎、堂郎中、晉三院卿。欽派辦理清廷大典,奉旨作宮廷

歷史繪畫,其中所畫陵寢典禮、崇陵山勢全圖,受到皇帝特旨嘉奬。

SONG YUE JU SHI JI YIN

Impressed in 1923

2 cases of 16 volumes

半框 :19.5×13cm 開本 :30.5×17.8cm

RMB: 35,000-50,000

第58页

4689

《樂老堂百廿壽印譜》、《養拙軒桃李園序印譜》印存合冊

清鈐印剪本

1 冊 紙本

鑒藏印 :弘一齋(朱) 蒙十一(朱) 隴西布衣(白) 養拙軒(朱) 秦漢之遺(白) 郁孝子七世孫(朱) 朴卿(朱)

提要 :此冊為《樂老堂百廿壽印譜》、《養拙軒春夜宴桃李園序印譜》印存合冊。《樂老堂百廿壽印譜》,剪貼成冊,每印

皆有墨筆標記,印蛻上端署印章材質,右側釋印文內容,左側署印文出處,譜後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小巫山

樵孫蟠墨筆題跋一篇。

據此冊冊尾黎陽養拙子墨筆題識可知,此冊為光緒十七年(1891),其花甲初周,友人以巫山樵所鐫《百二十壽文

印譜》見贈,裝池成冊,爰將《桃李園序印存》附於簡末。

此冊封面存墨筆題簽 :“樂老堂養拙軒印存,弘一齋主人命題,戊寅冬邌園”。扉頁有絹本簽條 :“樂老堂養拙軒印

存合冊”。裝幀齊整,紙質古舊。

孫蟠 (1727 ~ 1804),原名士撝,字十洲,號十舟、石舟、小巫山樵。壽州著名學者。幼年聰睿敏捷,攻讀儒學經書,

兼工書畫篆刻。落拓不羈,博學多才。著有《群經析疑》、《讀書十八則》、《十洲詩文抄》、《樂老堂百廿壽印譜》等。

LE LAO TANG BAI NIAN SHOU YIN PU AND YANG ZHUO XUAN TAO LI YUAN XU YIN PU

Impressed in Qing Dynasty

1 volume

開本 :22×15cm

RMB: 20,000-30,000

第59页

4690

樂山堂文庫舊藏《超然樓印賞八卷》

(清)華亭陳鍊 篆

清乾隆間巾箱鈐印本

1 盒 1 匣 1 函 4 冊 白紙

鑒藏印 : 鈴木氏(朱) 樂山堂文庫(朱) 兼之(白) 癡仙堂(朱)

提要 : 是譜為清盛宜梧選輯華亭(今上海)陳鍊治印。此套盒蓋有竹垞墨筆題記,匣蓋內有

明治丙戌敬所陳人兼之據《國朝印識》抄錄作者生平,並墨筆隸書題簽。前刊牌記、

沈慰祖、曹鑑咸、盛宜梧三家序言及例言,卷一至七收古印、唐宋元人印、明人印、

自製印蛻 270 餘枚,卷八為印論,末附陳鍊跋尾。每頁鈐印一至二枚,於墨色雙框內,

兼附釋文。其中唐宋元人印古譜上極為少見,此所摹者半從名人字畫真跡上選入,間

有夾註室名、字號等,便於後世稽考。朱泥璀璨,巾箱別緻。

[LESHANTANG WENKU] CHAO RAN LOU YIN SHANG (8 vols)

Impressed in Qianlo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1 case of 4 volumes

半框 :10×7cm 開本 :14×9.8cm

RMB: 25,000-35,000

第60页

4691

高鳳翰(1683 ~ 1749)題自輯《春草續夢之室古銅玉印譜》

(清)高鳳翰 輯

清乾隆間鈐印本

2 册 紙本

提要 :是譜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高鳳翰所輯印譜,舊裝二冊,殊為罕見。

封面觀妙閣主人劉陳墨筆題簽,前刊《借用古銅印序》部分內容、《論

漢印書》及《印匣銘》,內收高鳳翰所輯古印、自用印、友朋印及閒章等,

共計五百餘枚。每頁鈐印不等,於墨色六格欄框內,四周雙邊,書口

上鐫“古銅玉印譜”,下刊“春草續夢之室”字樣。

其中第一冊除了諸如西漢“膠西司馬”等古印以外,多為高鳳翰自用印,

有高氏左手書“新安印法”墨題一則。考自用印文不僅有“家在齊魯

之間”“膠州”“東海生”等代表膠州地籍印 ;還可見“金石鑄肺腑”“借

持螯手續翰墨緣”“一臂思扛鼎”等金石言志之印 ;亦有“松嬾老人”“冷

暖自知”“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等當時心境。另還收錄了諸如“東海老

學究也”等《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中國鑒藏家印鑒大全》所未見者,

研究價值不可估量。

第二冊多為友朋印章,其中就有康熙間曾官山東膠州知州的桐鄉馮景

夏(樹臣)及其子馮鈐(咸六)、其孫馮浩(養吾)等人名章、閒章。

馮氏作為嘉興當地望族,人才輩出。馮景夏在膠州任上,不僅為官清

廉,亦與成永健、黃之瑞、陳端三位知州一樣,對高鳳翰有關照之恩。

故此譜可為研究高鳳翰生平交往提供諸多信息。

據譜中“丁巳殘人”“己未”“己未之年”等印文,並結合序言中“乾

隆戊戌”年款,此譜當為乾隆己未(1739)前後所輯。考《高鳳翰年

譜》記載,清乾隆二年(1737)因之前盧見曾案連累,高鳳翰鬱鬱寡歡,

於五月風痺症惡化,右手病不能動,後皆用左手。乾隆四年(1739),

也就是“己未”印款之年,訴訟之事漸平,頗有游興,春日出遊蘇州、

泰州、德清等地,又於秋日抵嘉興拜謁膠州舊交馮景夏,流連數月。

現藏於濟南市博物館《雪江送別圖》即為當時馮景夏為高鳳翰所作,

故友相逢,共敘佳話,一時傳為美談。此印譜中所存馮氏家族印或為

當時所輯,誠可珍視!

著錄 :《第四屆孤山證印西泠印社國際印學峰會論文集》上 P269, 西泠印社出

版社,2014。

GAO FENGHAN CHUN CAO XU MENG ZHI SHI GU TONG

YU YIN PU

Impressed in Qianlo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2 volumes

Literature: Essays from the 4th International Seal Engraving Summit of Xiling

Society of Seal Arts, vol. 1, p. 269, Xiling Seal Engraver's Society

Publishing House, 2014

開本 :26.8×15cm

RMB: 180,000-280,000

作者簡介 :高鳳翰(1683 ~ 1749),字西園,號南村、南阜、雲阜、石道人等,

山東膠州(今屬青島市)人。雍正五年舉孝友端方,曾官安徽歙

縣知縣,泰州巡鹽分司。擅詩文、書法、繪畫、篆刻。五十五歲

時因右臂病廢,書法篆刻乃以左手為之,毅力驚人。作品拙中得勢、

蒼勁老辣。愛硯成癖,藏硯多至千余方,自刻硯銘 165 方,為“揚

州八怪”之一。

題簽者簡介 :劉陳(1843 ~ 1924),名世賢,字小亭,號東阜。回族。世居

天津。擅詩詞歌賦,精山水,喜篆印。《津門雜記》說他 :“詩

筆清奇,畫山水學南宗嫡派。兼工鐵筆。”辛亥革命後,定居津

西大園村,後接受嚴智怡盛情邀請,與梅韻生、張瘦虎、尹澄

甫諸公在中山公園成立天津書畫會。其弟子有顧叔度、劉芷清、

劉伯年、穆壽山等人。

第62页

4692

剛齋舊存黃牧甫印作

(清)黃牧甫 篆

近代鈐印本

1 函 1 册 宣紙

提要 :是譜為近代黃文寬舊藏晚清黟山派開總大師黃士陵印譜。內收印蛻五十餘枚,每

頁鈐印一枚,兼拓邊款於木板水印宣紙之上,據扉頁其子黃大同序言可知,此批

多為黃士陵中晚期作品,體現出其挺拔光潔、粗細掩映、疏密有致的篆刻風格。

朱泥璀璨,原裝雅緻。

[GANGZHAI] HUANG MU FU YIN ZUO

Impressed in modern times

1 case of 1 volume

開本 :30.5×14cm

RMB: 10,000-20,000

第63页

4693

傅氏華延年室本《西泠六家印存》六卷

(清)傅栻 輯

清光緒九年(1883)華延年室鈐印本

4 冊 白紙

提要 :是譜為傅栻輯選何澂及友人所藏西泠六家治印,是研究浙派印風之尚佳史料,流傳較罕。

此本前刊趙之謙題名、例言及序文,末刊傅栻跋。內收丁敬、黃易、蔣仁、奚岡、陳豫鍾、陳

鴻壽六家所製印蛻 180 餘枚,釐為六卷,每卷前刊小傳。每頁鈐印一至二枚,于墨色邊欄內,

書口上鐫“西泠六家印存”字樣及卷數,背釋印文。紙質白韌,鈐拓工整。

傅栻(清),字子式,號戌牧,直隸大興(今北京)人,祖籍浙江紹興。晚清著名金石家傅以禮

之子。輯有《二金蝶堂印譜》、《西泠六家印存》、《華延年室集印》等。

XI LING LIU JIA YIN CUN (6 vols)

Impressed by Huayannianshi in 1883

4 volumes

半框 :13×9.3cm 開本 :19.5×12.2cm

RMB: 28,000-38,000

第64页

4694

印匄印存(壽石工印譜)

(民國)壽石工 篆

民國間鈐印本

4 册 白紙

提要 :是譜封面印于右任題名,內收壽石工所篆印蛻一百二十枚,每頁鈐印一枚,偶拓邊款於

墨色雙框欄格內。多為其自用名章、齋號及閒章,朱泥璀璨,舊裝保存。

壽石工(1889 ~ 1949),名鉨,字石公,號印匄、印丐、印侯、園丁等,室名容簃,鑄夢廬、

冷荷亭、綠天精舍等,浙江紹興人。篆刻家。工書能詞,喜藏古墨。久居北京。著有《治

印瑣談》、《玨庵印存》。

YIN GAI YIN CUN

Impressed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4 volumes

開本 :24.2×10.5cm

RMB: 無底價

第65页

4695

王仁輔印存

近代鈐印本

10 冊 紙本

提要 : 拍品內收趙叔孺入室弟子王仁輔所篆印蛻共計四百餘枚,每頁鈐印一枚,偶拓邊款。

內涉唐希陶、黃鹿笙、張之銘等人名章及王氏自用印、閒章等,舊裝保存。

王仁輔(1914 ~?),名符廣,浙江鄞縣人。趙叔孺入室弟子,山水宗元人,篆刻

亦得二弩老人秘傳。

WANG REN FU YIN CUN

Impressed in modern times

10 volumes

開本 :26.5×15.3cm 開本 :26×14cm

RMB: 20,000-30,000

第66页

4696

園田湖城題簽《周璽漢章》印譜

舊鈐印本

1 函 8 册 棉連紙

題簽 :周璽漢章,石韻囑,平盦題。鈐印 :湖城(白)

提要 :拍品函套有園田湖城為石韻篆書題簽,內收古鉨、漢印等共計 300 餘枚,

鈐於“清秘閣造”專用稿紙之上,灑金絹書衣,綾邊包角舊裝。

[SONODA KOJO] ZHOU XI HAN ZHANG

Old seal impression

1 case of 8 volumes

開本 :22.8×13.5cm

RMB: 20,000-30,000

跋者簡介 :園田湖城(1886 ~ 1968),名耕作,通稱穆,字清卿,號湖城、平盦,

齋堂為穆如清風室、黃龍硯齋,日本滋賀縣人。對中國古印、印譜、

印籍的鑒賞與收藏傾力尤巨,其造詣之深在日本被譽為中國古印研

究的第一人。

第67页

4697

吳式芬《雙虞壺齋印存》

(清)海豐吳式芬 輯

清末鈐印稿本

1 函 4 册 皮紙

提要 :是譜為吳式芬所輯古印譜,曾多次鈐拓,為羅振玉、黃賓虹、趙叔孺等諸家稱頌。《黃賓虹文集 · 金石編》關於《吳氏

雙虞壺齋印譜》有載 :雙虞壺齋古印有“司徒”、“司馬”各二、“司工”一,余當亦周時官璽,惟皆無“鉨”字…鉨及

姓名印甄擇不苟,當為近鉨印譜錄中之最上品也。

此本灑金封皮舊裝,四厚冊。內收古鉨、官印、私印等共計 1200 餘枚,每頁收印不等,鈐於空白稿紙之上。內有墨筆

小字題記,考據印文及購價等。陰陽兼具,篆隸兼收,尤以周秦古鉨為珍。

吳式芬(1796 ~ 1856),字子苾,號誦孫,山東海豐人。清道光間進士,官至內閣學士,專攻訓詁,長於音韻,精於考訂,

凡鼎彝、碑碣、漢磚、唐鏡之文皆有收錄。著有《金石匯目分編》、《陶嘉書屋鐘鼎彝器款識》、《海豐吳氏雙虞壺齋印存》等。

SHUANG YU HU ZHAI YIN CUN

Impressed in late Qing Dynasty

1 case of 4 volumes

開本 :23.8×16.2cm

RMB: 100,000-120,000

第68页

4698

吳大澂《十二金符齋印存》

(清)吳大澂 輯

舊鈐印本

1 冊 白紙

鑒藏印 :玉馥謹白(朱白) 學古未能(白)

提要 :清吳大澂輯自藏古銅印譜,吳氏在收藏十六金符以前,先得十二金符,故顏其齋為十二金符

齋,彼時鈐拓無多,彌足珍貴。

此拍品存一冊,每葉一至二印,鈐於淺綠色邊框內,書口上鐫“十二金符齋印存”字樣,共

收官、私印 50 餘枚,前半冊多有墨筆釋文,間有考證文字。

WU DACHENG SHI ER JIN FU ZHAI YIN CUN

Old seal impression

1 volume

半框 :15×9.8cm 開本 :19.6×13.2cm

RMB: 20,000-30,000

第69页

4699

古玉圖譜一百卷

(宋)龍大淵等 撰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江氏康山草堂刻本

2 函 16 冊 白紙

提要 :《古玉圖譜》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有關玉器的專著,所載玉器皆為南宋內府舊藏,每件玉器有圖兩幅,

圖後附文字。宋孝宗年間,龍大淵奉旨編撰內府古玉圖錄,後亡佚。到乾隆年間,江春為四庫全

書館訪得舊鈔本,並由江氏出資,成此偉業。

此本前刊“乾隆己亥年鐫古玉圖譜康山草堂藏板”牌記,次江春序言、原序及總目,圖文並茂,

寫刻上版,白紙精印,開本敞闊。

江春(1721 ~ 1789),字穎長,號鶴亭,為清代著名的客居揚州業鹽的徽商巨富,乾隆時“兩淮

八大總局”之首,因其“一夜堆鹽造白塔”而被譽為“以布衣結交天子”的徽商。乾隆六下江南,

均由江春等人籌畫接待,並兩次親臨江春的康山草堂別墅,故其所刻之書不計成本,頗有華貴之氣。

GU YU TU PU (100 vols)

Block-printed by Kangshancaotang in 1779

2 cases of 16 volumes

半框 :23×15.3cm 開本 :30.7×18.2cm

RMB: 50,000-60,000

第70页

4700

《荷花蕩二卷》等暖紅室匯刻二種

民國間貴池劉世珩暖紅室刻本

2 函 3 册 白紙

鑒藏印 :紅杏春雨樓(朱) 執香(朱) 掬香清賞(朱)

提要 :1. 《荷花蕩二卷》,民國間貴池劉世珩暖紅室刻本,1 函 2 冊,白紙。

半框 :20×13cm,開本 :29.8×17.5cm。是書系《暖紅室匯刻傳奇》

第二十二種。前刊牌記及目錄,首收圖十二幅,人物眾多,畫面生動 ;

2. 《臨春閣一卷》,民國間貴池劉世珩暖紅室刻本,1 函 1 冊,白紙。半框 :

20.5×13cm,開本 :29.8×17.8cm。是書係《暖紅室匯刻傳奇》第

二十一種。

HE HUA DANG (2 vols), ETC.

Block-printed by Liu Shiheng's Nuanhongshi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2 cases of 3 volumes

尺寸不一

RMB: 10,000-20,000

第71页

4701

盛明雜劇三編三十四卷(皮紙本)

(清)鄒式金 輯

民國三十年(1941)武進董康誦芬室刻本

8 册 日本皮紙

鑒藏印 :慈谿嚴氏半壁山房藏書(朱)

提要 :是書為明末清初戲曲作家鄒式金所輯雜劇劇本選集。輯吳偉業、尤侗、

鄭瑜等十餘位雜劇作家作品三十四種。舊時原版已頗為罕見,民國間

得董康誦芬室覆刻,流傳於世。此三集三十四種全帙,每種有版圖二

幅,共計近七十幅。為求保真,圖用珂羅版,文字雕版覆刻,皮紙精刷。

該書不僅是研究明末清初戲曲藝術的參考史料,亦是民國刻書之精品。

此本前刊牌記、名家襍劇序、雜劇三集序、小引、跋文及目錄,每劇

前附一圖,舊裝保存,品相尚佳。

SHENG MING ZA JU SAN BIAN (34 vols)

Block-printed by Songfenshi in 1941

8 volumes

半框 :19×13cm 開本 :25.5×17cm

RMB: 40,000-50,000

第72页

4702

慶元條法事類八十卷

(宋)謝深甫 監修

民國 37 年(1948)燕京大學圖書館刻本

12 冊 白紙

提要 :此書是宋寧宗趙擴時的法令彙編。宋時法令彙編唯有此書殘本傳世為研究宋史,特別是中國法制史

的珍貴資料。

此本前刊牌記、提要,卷一至二、十八至二十七、三十三至三十五、三十八至四十六、五十三至

七十二為原缺,末附開禧重修尚書吏部侍郎右選格二卷及跋尾。舊裝保存。

QING YUAN TIAO FA SHI LEI (80 vols)

Block-printed by Yanjing University Library in 1948

12 volumes

半框 :16×11.8cm 開本 :24.4×15.4cm

RMB: 10,000-20,000

第73页

4703

剪燈新話四卷 剪燈餘話五卷

(明)山陽瞿佑 廬陵李昌祺 著

民國六年(1917)武進董氏誦芬室刻本

1 函 3 册 白紙

提要 :《剪燈新話》為明杭州瞿佑所撰筆記小說集,成書於洪武年間。後李昌

褀仿撰《剪燈餘話》,明正統間與《新話》同遭禁毀,是中國十大禁書

之一。清末董康得完本於東瀛,著錄於《書舶庸談》中。《新話》據慶

長活字本翻刻,共二十篇,附錄一篇。《餘話》據元和活字本翻刻,共

二十二篇,為民國版刻之名品。

此本《新話》前刊牌記、序言及目錄 ;《餘話》前刊牌記、序言及目錄,

末附跋尾。舊裝保存,品相尚佳。

JIAN DENG XIN HUA (4 vols) AND JIAN DENG YU HUA (5

vols)

Block-printed by Songfenshi in 1917

1 case of 3 volumes

半框 :17.5×13.5cm 開本 :29.5×17.5cm

RMB: 10,000-20,000

第74页

4704

秦清曾舊藏《中州集十卷 首一卷 樂府一卷》(缺卷七)

(金)河東元好問 輯

明毛晉汲古閣精寫刻本

1 夾 10 冊 竹紙

鑒藏印 :毛氏正本(朱) 汲古閣(白) 稽瑞樓(白)

提要 :《中州集》又稱《中州鼓吹翰苑英華》,為金河東元好問所輯

金詩總集。共收名家二百餘人,作品兩千餘首。因借詩詞傳史,

寄託遺民之情,故為後世錢謙益等名家效仿。

毛晉汲古閣本《中州集》,依弘治本覆刻,前刊弘治丙辰(1496)

嚴永浚序言、元好問自序,卷首收顯宗詩二首、章宗詩一首。

每卷卷端列姓氏搃目及卷目,卷末刊毛晉草書跋及張德輝後

序 ;另《中州樂府》一卷,依九峰書院本付梓,前刊嘉靖

十五年(1536)彭汝寔序言並目錄,收名家三十餘人,詞作

一百餘首,後刊毛晉草書跋尾。

是書汲古閣本,正文八行十九字,書口下鐫“汲古閣”堂號。

書體鐫刻秀美,墨色烏亮,印工上乘,是為明槧之佳本。內

有前人朱筆圈點,扉頁牌記右下鈐“毛氏正本”、“汲古閣”

二印,殊為難得。

此拍品為上海藝苑真賞社主人秦清曾舊藏,惜缺卷七。每冊

皆有其墨筆題名,夾板封面有其墨筆題記 :“中州集,丙辰新

春七日,八三老人憨齋。”

參閱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集部 / 總集類 P1771,線裝書局,2005。

[QIN QINGZENG] ZHONG ZHOU JI (12 vols)

Block-printed by Ji Gu Ge in Ming Dynasty

1 case of 10 volumes

半框 :19×13.5cm 開本 :26.5×17.8cm

RMB: 20,000-30,000

第75页

4705

新刻諸名家批評分類註釋百子抄奇四卷(拍場首見)

(明)溫陵郭偉 纂註

明萬曆間金陵萬勝館寫刻本

1 函 4 册 竹紙

提要 :是書集九十餘種子書及文集分類撮要,采其雋艷,遺其沉浮,便於後學按類採用,是為研究諸子百家著

作之捷徑。

此本牌記頁刊萬曆丙申金陵萬勝館王履齋題識多達二百四十三字,為研究明晚期書坊刻書廣告的重要文

獻。百子抄奇首序、凡例、抄奇採用書目及目錄,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單邊,部分書

口下鐫“萬勝館”字樣。欄上鐫諸家評註,寫刻上板,略有補鈔葉,拍場首現。

XIN KE ZHU MING JIA PI PING FEN LEI ZHU SHI BAI ZI CHAO QI (4 vols)

Block-printed by Wanshengguan in Wanli period of Ming Dynasty

1 case of 4 volumes

半框 :22.2×14.3cm 開本 :26.5×16cm

RMB: 20,000-30,000

第76页

天祿琳瑯舊藏宮廷原裝原簽全函《帝學八卷》

第77页

清乾隆九年(1744),高宗諭令于敏中等諸臣檢閱內府所藏宋、元、明等善本進呈御覽,於乾清宮之東昭仁殿列架庋藏,題為

“天祿琳琅”,至此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宮廷善本特藏處。並編纂了我國首部官修善本書目《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十卷。清嘉慶二年

(1797)十月乾清宮走水,“天祿琳琅”前書盡毀,後由大學士彭元瑞領總裁銜主持,歷時七個月,編定了《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

編》二十卷,收錄宋以來歷代善本664部。是為我國古代皇家藏書之巔峰。

然而,從清末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天祿琳瑯所藏幾經聚散,現百分之九十歸於公藏,流落民間者吉光片羽。此次2024西泠春拍有

幸徵得“天祿琳瑯”舊藏《帝學八卷》全函,誠邀諸位書友同觀歷代帝王必讀之金鑑,一睹皇家典藏傳世之風采。

這是一部專為宋哲宗量身定制的經世之書

北宋元祐初年,年幼的哲宗繼位,祖母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聽政。為了讓其成為一位恪守祖法、通曉經義的明君,高氏任命了一眾

官員作為侍讀,這其中除了人盡皆知的眉州(今四川眉山市)蘇軾,還有同出蜀地的華陽(今四川成都市)范祖禹。作為“三范修

史”的代表,其還曾協助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

為了授課之用,范祖禹選取上古伏羲、神農至宋神宗三十二位帝王之嘉言善行,匯為一帙,撰成《帝學》一書進呈。另其編纂

《唐鑑》一書,至今還仍有浙刻宋本存世。主旨即在解釋政治興衰、朝代更迭的同時,闡發治國之道。也因此被蘇軾譽為“講官第

一”。

從漢太祖“能馬上得之,不可馬上治之”;到唐太宗“治亂由於任人”;再到宋仁宗“明、威、斷三字勿失”,此書精選了歷代

具有代表性的帝王事蹟,詳述治國修身的重要性。並且在事蹟之後還兼附評議,抒以己見。《四庫全書總目》稱其“:今觀此書,言

簡義明,敷陳剴切,實不愧史臣所言。”

承千秋之金鑑 啟萬世之法門

——天祿琳瑯舊藏宮廷原裝全本《帝學八卷》

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明明德於天下——堯舜之道 任忠賢則享天下之褔,用不肖則受天

下之禍——唐太宗之道

明 則 不 惑, 威 則 善 柄, 斷 則 能 行,

總是三者守而勿失,非聖人孰能為

之——仁宗之道

第78页

這是一部歷代帝王務學求師的問道之書

歷代王朝,都極重視對皇子的教育。《帝學》作為前朝歷代寶訓之一,亦如《唐太宗金鏡錄》《帝范》《帝鑑》等,成為了清代

皇子必讀課本。陶湘《書目叢刊》就記載乾隆帝曾命永瑢、永珹、永瑆、旻寧繕錄此書。《中國古籍善本總目》亦著錄中國科學院藏

有永璇鈔本。

從上海圖書館所藏清鈔善本《帝學》也可以看出,此書當時在宮廷典籍中頗受重視。乾隆帝更是對其鐘愛有加,常於幾案展讀,

並親題御識兩篇。

這是一部宮廷原裝著錄的傳世之書

《帝學》一書《天祿琳瑯書目後編》共著錄刻本三部,其中第一部即為西泠本。此本前刊嘉定辛巳齊礪序言,次建炎四年謝克家

奏取書札子。半葉十行,行十九字,小字雙行,左右雙邊,雙魚尾,版心下部分鐫有“省園藏板”字樣。紙質堅韌勻淨,楮墨烏亮煥

彩,簾紋不明顯,通篇欄線復描,宛若宋本面貌。無怪繆荃孫稱之:“紙堅致,墨光潤,宋本之至佳者”。

全帙黃地如意花卉紋仿宋錦四合函套裝,明黃暗花雲龍紋緞題簽,灰地書衣,黃綾包角,首末葉及前後附葉“乾隆御覽之寶”、

“天祿琳琅”、“天祿繼鑑”、“五福五代堂寶”、“八征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六方天祿繼鑑御璽俱全,宮廷原裝保存。

另卷首末收“宋本”、“季振宜印”、“滄葦”、“季振宜藏書”印,知為清代藏書家季振宜舊藏。

藏弆御府有年,每於幾餘展閱,不特芬流楮墨足備石渠東觀之遺,而自宓羲迄宋凡帝王務學求師之要,燦然眉列,實為千秋金鑒。

上海圖書館藏清鈔善本

《欽定天祿琳瑯書目後編》卷五宋版子部第七、八葉,清光緒十年(1884)長沙

王氏刻本。

《賞溥傑書畫目》,國立北平故

宮博物院,1934。

第79页

清宮天祿琳琅原函原簽

第80页

後著錄於清宣統十四年七月十三日溥儀《賞溥傑書畫目》

之中。據《書目》記載,當年七月溥儀將《後編》中三部一一

賞賜,現一部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另一部佚失,故西泠本為目

前市場唯一可見流通本。

這是一部學界至今尚存疑團的傳奇之書

關於此書,時至今日尚有諸多未解之謎。其中最為著名的

聚訟,就是此書的版本判別。《天祿琳琅書目後編》記載為宋

版;繆荃孫《藝風藏書續記》著錄其為宋活字本;傅增湘《藏

園群書經眼錄》著錄其為明刊本;葉德輝《書林清話》以宋活

字本稱之,可見歷代知名藏書家對於其年代、製作工藝等都

存在不同觀點。1978年底,國內版本名家還曾齊聚成都,專門

對重慶市圖書館所藏此版進行了審定,斷為清乾嘉間省園木活

字印本。今日之學者更多稱之為清初省園刻本。因未見宋明早

本,故此清版也是此書傳世所見之最早刻本。

然而,正是這樣一部刊刻時間距今未遠,又紙墨堪稱俱佳

的清本,卻未與印象中的“林佶四寫”“秀野草堂”等精寫

刻一樣留名于中國版刻史,更莫提其刊刻緣起及“省園藏板”

源流。而形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即此清初省園刻本存世珍

罕。僅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圖

書館、甘肅省圖書館、山東師範學院圖書館等數家公藏機構館

藏,公開拍賣市場未見此部之外第二部流通。

後世藏家只知其書,難見真容。這也使得《帝學》一書在

《天目後編》收錄諸如清康熙通志堂刻《尚書詳解》《三禮

圖》《大廣益會玉篇》等一眾充宋之本中顯得尤為特別。我們

也期待西泠本的面世以及後期新資料的發現能為我們揭開這些

未解之謎。

《天祿琳琅》作為皇家珍藏古籍菁華之所在,歷來備受藏

家追頌。往屆拍場所現天祿遺珍僅30餘部,多為單冊、殘卷,

其中首尾俱全之完本唯見10部,此《帝學八卷》即為其中之

一,翎毛鳳角足以珍視,更遑論此經世治國之名篇,如今現身

西泠二十週年春拍,堪稱書林盛事。

第82页

4706

天祿琳瑯舊藏宮廷原裝原簽全函《帝學八卷》( 已知可流通十部

首尾完整天祿琳琅藏書之一)

(宋)范祖禹 撰

清初省園仿宋刻本

1 匣 1 函 4 冊 太史連紙

鑒藏印 :五福五代堂寶(朱) 八徴耄念之寶(朱) 太上皇帝之寶(朱) 乾

隆御覽之寶(朱) 天祿琳琅(朱) 天祿繼鑑(白) 宋本(朱) 季

振宜印(朱) 滄葦(朱)

提要 :清乾隆九年(1744),高宗諭令于敏中等諸臣檢閱內府所藏宋、元、明

等善本進呈御覽,於乾清宮之東昭仁殿列架庋藏,題為“天祿琳琅”,

至此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宮廷善本特藏處。並編纂了我國首部官修善本

書目《欽定天祿琳琅書目》10 卷。清嘉慶二年(1797)十月乾清宮走水,

“天祿琳琅”前書盡毀,後由大學士彭元瑞領總裁銜主持,歷時 7 個月,

編定了《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20 卷,收錄宋以來歷代善本 664 部。

是為我國古代皇家藏書之巔峰。然而,從清末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天

祿琳瑯所藏幾經聚散,現百分之九十歸於公藏,流落民間者吉光片羽。

此《帝學八卷》即為“天祿琳瑯”舊藏,著錄於《天目琳瑯書目後編》,

為歷代帝王必讀之經典。前刊嘉定辛巳齊礪序言,次建炎四年謝克家

奏取書札子。半葉十行,行十九字,小字雙行,左右雙邊,雙魚尾,

版心下部分鐫有“省園藏板”字樣。紙質堅韌勻淨,楮墨烏亮煥彩,

簾紋不明顯,通篇欄線復描,宛若宋本面貌。

全帙黃地如意花卉紋仿宋錦四合函套裝,明黃暗花雲龍紋緞題簽,灰

地書衣,黃綾包角,首末葉及前後附葉“乾隆御覽之寶”、“天祿琳琅”、

“天祿繼鑑”、“五福五代堂寶”、“八征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六

方天祿繼鑑御璽俱全,宮廷原裝保存。

另卷首末收“宋本”、“季振宜印”、“滄葦”、“季振宜藏書”印,知為

清代藏書家季振宜舊藏進呈。後著錄於清宣統十四年七月十三日溥儀

《賞溥傑書畫目》之中。據《書目》記載,當年七月溥儀將《後編》中

三部一一賞賜,現一部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另一部佚失,故西泠本為

目前市場唯一可見流通本。

另歷屆拍場所現天祿遺珍僅 30 餘部,其中首尾俱全之完本唯見 10 部,

此《帝學八卷》即為其中之一,如今現身 2024 西泠春拍,堪稱書林盛事。

[TIANLU LINLANG] DI XUE (8 vols)

Block-printed by Xingyuan in early Qing Dynasty based on Song edition

1 case of 4 volumes

Literature: 1. Imperial Compilation of the Catalog of the Books from Tianlu

Linlang, vol. 5, pp. 7-8, 1884

2. Catalog of Pu Jie's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the Palace Museum, 1934

3. Record of the Books from Tianlu Linlang, p. 168,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17

半框 :19.2×14.4cm 開本 :28×18cm

RMB:1,500,000-3,000,000

著錄 :1. 《欽定天祿琳瑯書目後編》卷五宋版子部第七、八葉,清光緒十年

(1884)長沙王氏刻本。

2.《賞溥傑書畫目》,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1934。

3.《天祿琳瑯知見書錄》P168,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參閱 :1.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子部 / 儒家 P792,線裝書局,2005。

2.《藝風藏書續記》卷二,繆荃孫撰,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刻本。

第84页

4707

杜工部集二十卷 首一卷

(唐)杜甫 撰

清光緒二年(1876)翰墨園刊六色套印本

1 函 10 冊 白紙

鑒藏印 :散金堂藏書(朱)

提要 :是書為唐代詩人杜甫詩文集,內收杜工部古詩 415 首,近體詩 1009 首,文 32 篇。以紫、藍、朱、

綠、黃五色於書眉處標注王世貞、汪慎中、王士禎、邵長蘅、宋犖五家對杜詩注評。正文墨刷,

六色奪目,是為中國古代印刷史上套色最多的一部書。

此本前刊牌記及盧坤序言,另卷首一卷。字體方正,筆劃厚重,內有前人鋼筆及蠟筆圈點

批註。

DU GONG BU JI (21 vols)

Block-printed by Hanmoyuan in 1876

1 case of 10 volumes

半框 :17.5×13.5cm 開本 :29.3×17.5cm

RMB: 20,000-30,000

第85页

4708

詞綜三十六卷

(清)朱彝尊 撰

清康熙十七年(1678)安徽休寧汪森裘杼樓刻本

1 夾 20 册 竹紙

鑒藏印 :明月前身(白) 劍膽(白) 琴心(朱) 詩樵(朱) 維喆(白)

提要 :是書為清代學者朱彝尊所輯、汪森增補的著名詞選總集。共收錄唐、五代、宋、金、元詞人六百五十多家,

詞作二千二百五十餘首。全書以時代先後為序,各家下有詞人姓氏、籍貫及其著作,間附宋、元人評語。

《四庫全書總目》評曰 :“其詞名句讀為他選所淆舛,及姓氏爵裡之誤,皆詳考而訂正之”。

此本前刊牌記、序言、發凡及總目,末附後續、補遺後序及跋尾,其中卷十有八葉舊補鈔,內有前人朱筆圈點,

舊裝保存。

參閱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集部 / 詞類 P1850,線裝書局,2005。

CI ZONG (36 vols)

Block-printed by Wang Sen's Qiuzhulou in 1678

1 case of 20 volumes

半框 :18.5×14cm 開本 :25×16.5cm

RMB: 30,000-40,000

第87页

4709

《金瓶梅》插圖木刻版畫

明末清初刻本

2 冊 竹紙

提要 :《金瓶梅》成書約在明代隆慶至萬曆年間 ,一般認為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

說,也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在刊刻版本流變中,崇禎版系統在承上啟下的過程中起到了

尤為關鍵的作用,名《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新增精美繡像 200 幅,圖文並茂,堪稱華夏小說

藝術傳媒史上的里程碑。

拍品即為崇禎版本系統之一種,內收《金瓶梅》插圖 93 幅,略有缺損,蝴蝶裝,又金鑲玉。第

十三回圖一題“李瓶姐隔墻密約”;第四十八回圖題“走捷徑操歸七件事”,與王孝慈舊藏本相近,

版刻細膩,人物生動,是為研究明末社會百態之難得史料。

JIN PING MEI

Block-printed between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

2 volumes

半框 :20.5×14.5cm 開本 :28×19.8cm

RMB: 60,000-80,000

第88页

4710

明弘治本《錦囊集四卷 外集一卷》(上海圖書館退還)

(唐)隴西李賀 撰

明弘治十三年(1500)馬炳然寫刻本

1 匣 2 册 白棉紙

鑒藏印 :上海圖書館藏(朱) 上海圖書館退還圖書章(朱)

提要 : 是書為明弘治間馬炳然據元復古堂刻本所輯李賀詩集覆刻。其時舊有京本、蜀本、會稽本、宣城本,互有得失,獨上黨鮑

氏本為佳,故復古堂以鮑本為底本,參以諸家箋註得之。並取李商隱《李賀小傳》“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

命名為《錦囊集》。後 1922 年秀水金氏梅花草堂影印本、近代西泠印社石印本皆以此馬氏本為底本。

此本灑金紙書衣,金鑲玉裝。前刊目錄,末鐫復古堂題記,半葉十行,行二十字,黑口,雙魚尾,四周雙欄。白棉紙刷印,

寫刻上板,存世至罕。《中國古籍善本總目》著錄公藏僅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二家有藏,此本上鈐“上海圖書館退還

圖書章”,即為舊藏上海圖書館退還者,又《歷代珍稀版本經眼圖錄》著錄,識者寶之!

著錄 :1.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集部 / 唐五代別集 P1210,線裝書局,2005。

2. 《歷代珍稀版本經眼圖錄》P268,中國書店,2003。

JIN NANG JI (4 vols) AND WAI JI (1 vol)

Block-printed by Ma Bingran in 1500

1 case of 2 volumes

Literature: 1. Booklist of Ancient Chinese Books: Ji Bu/Tang and Five Dynasties, p. 1210, Thread-Binding Books Publshing House,

2005

2. Rare Illustrated Catalogus of the Past Dynasties, p. 268, China Bookstore, 2003

半框 :22×14.5cm 開本 :30.3×17.9cm

RMB: 100,000-180,000

歷代珍稀版本經眼圖錄

第90页

4711

沖虛至德真經註八卷

(晉)張湛 註

明刻本

1 函 3 册 白棉紙

鑒藏印 :內府藏書(朱) 蘇峰學人(朱) 王業浩印(白) 蘇峰遺品(白)

提要 :是書又名《列子》,相傳戰國列御寇所著,後被尊為《沖虛真經》,其

學說被古人譽為常勝之道。唐天寶元年,唐玄宗下旨設“玄學博士”,

詔告《列子》為《沖虛真經》,北宋加封為“至德”,號曰《沖虛至德

真經》,列為道教的重要經典之一。

此本前刊序言及目錄,半葉八行,行十七字,白口,單魚尾,與國家

圖書館所藏明嘉靖十二年(1533)世德堂刻本(善本書號 :13440)版

式相似。白棉紙刷印,內有前人朱筆圈點,及日人墨筆題記。上鈐“蘇

峰學人”印,為德富蘇峰舊物。

CHONG XU ZHI DE ZHEN JING ZHU (8 vols)

Block-printed in Ming Dynasty

1 case of 3 volumes

半框 :19.5×14.2cm 開本 :27.5×16.2cm

RMB: 50,000-60,000

第91页

4712

國語二十一卷

(三國吳)韋昭 撰

明萬曆間張一鯤寫刻本

1 函 6 册 竹紙

提要 :《國語》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齊、晉、鄭、楚、

吳等諸侯國歷史,以君臣言論為主,三國時韋昭為之註解。

此本前刊韋昭國語序言、刻國語序、校補國語凡、國語補音敘錄,半葉九行,行二十字,

白口,左右雙邊。內有朱筆圈點及日語批註,並少量補鈔葉,寫刻端莊,墨色尤新。

參閱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史部 / 雜史 P304,線裝書局,2005。

GUO YU (21 vols)

Block-printed by Zhang Yikun in Wanli period of Ming Dynasty

1 case of 6 volumes

半框 :20.5×14.4cm 開本 :26.5×16.8cm

RMB: 60,000-80,000

第92页

4713

六經圖考不分卷

(清)潘寀鼎 撰

清康熙間禮耕堂刻本

1 夾 6 册 紙本

鑒藏印 :書癖禪心(朱) 盧氏小抱經堂藏書印(白) 玉川後裔(朱)

提要 :是書為宋代楊甲為《六經》所作圖釋。康熙間潘寀鼎考證《六經圖》

源流及圖義,在舊本的基礎上闡釋發明,為後世稱道。對研究古代經

圖版畫源流遞變及傳統經典多有助益。

此本前刊牌記、原序、潘寀鼎序言及目錄,內收《大易象數鉤深圖》《春

秋筆削髮微圖》《禮記制度示掌圖》《毛詩正變指南圖》《尚書軌範撮要圖》

《周禮文物大全圖》,書口下鐫“禮耕堂”字樣,圖文並茂,舊裝保存。

LIU JING TU KAO

Block-printed by Ligengtang in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

1 case of 6 volumes

半框 :19.5×14cm 開本 :28.5×18cm

RMB: 20,000-30,000

第93页

4714

資治通鑒綱目發明(存八卷)

(宋)尹起莘 撰

明弘治十四年(1501)日新堂刻本

1 匣 1 函 8 册 竹紙

提要 :是書為宋代尹起莘所撰《資治通鑒》發微之作,有感於古今治亂興亡

之變,以朱熹《資治通鑒綱目》為本,闡發其旨意,著《資治通鑒綱

目發明》五十九卷行世。“深得朱文公秉筆之意”,提綱掣領,利於師學,

深受歷代名流推崇。

此本為明弘治十四年(1501)日新堂刊本,將七家注文散入原書之

中。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六字,四周雙邊,粗黑口。雙黑魚尾。欄上

加空格記干支。存卷六、卷十一、卷十二、卷二十二、卷二十五、卷

三十二、卷四十二、卷五十三。趙體字寫刻頗精,存世較為少見。

參閱 :1.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史部 / 編年 P266,線裝書局,2005。

2. 《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第 01498 號,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年。

ZI ZHI TONG JIAN GANG MU FA MING (8 vols)

Block-printed by Rixintang in 1501

1 case of 8 volumes

半框 :20.5×13.5cm 開本 :26×15cm

RMB: 60,000-80,000

第94页

4715

怡府明善堂《禮記集說》十卷

(元)陳澔 集說

清乾隆七年(1742)怡府明善堂刻本

2 函 10 册 白紙

提要 :是書為朱熹四傳弟子陳澔所撰,成書於元至治二年(1322),秉承程朱學派,其中又不乏鮮明、獨到的

個人見解。明初取代鄭注孔疏成為科舉考試的官方教材。《續文獻通考》載 :“永樂間頒《四書五經大全》,

廢古注疏不用,《禮記》皆用陳澔集說。”

此本為清乾隆間宗室怡府刻本,前刊牌記、序言及目錄,巾箱小巧,舊裝保存。

[MINGSHANTANG] LI JI JI SHUO (10 vols)

Block-printed in 1742

2 cases of 10 volumes

半框 :10×8cm 開本 :16×10cm

RMB: 50,000-60,000

第95页

4716

欽定春秋傳說彙纂三十八卷 首二卷(開化紙本)

(清)王掞 等撰

清康熙六十年(1721)内府寫刻本

4 函 32 册 開化紙

提要 :是書依《春秋》原文逐句解釋,其引用文獻除春秋四傳外,還採錄了大量自漢至明其他諸家解釋,彙集了歷

代名家解釋《春秋》精華,是古代注解《春秋》集大成之作,文獻價值頗高。

此本前刊御製序、職名、姓氏、目錄,天頭敞闊,紙潔墨濃,刊印俱佳。

參閱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經部 / 春秋 P112,線裝書局,2005。

QIN DING CHUN QIU CHUAN SHUO HUI ZUAN (40 vols)

Block-printed by the Imperial Storehouse in 1721

4 cases of 32 volumes

半框 :22×16cm 開本 :28.9×19.3cm

RMB: 180,000-250,000

第96页

4717

佩文韻府一百零六卷 韻府拾遺一百零六卷

(清)張玉書 等編

清康熙五十年(1711)內府刻本

20 函 115 冊 太史連紙

提要 :《佩文韻府》是清代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康熙皇帝敕命編纂,

共一百零六卷 , 始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成書於康熙五十年(1711)。“佩文”

是康熙皇帝的書齋名。《韻府拾遺》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定,以補《佩文韻府》

之遺。

《佩文韻府》是清代官修大型詞藻典故辭典之一,專供文人作詩時選取詞藻和

尋找典故,以便押韻對句之用的工具書。《佩文韻府》以元陰時夫《韻府群玉》

和明淩稚隆《五車韻瑞》為基礎,再匯抄類書中有關材料增補而成。內容是從

經、史、子、集四部書中搜集二至四字的詞語,根據末尾字的韻母按一百零六

韻排列,並注明詞語的出處典故。

此拍品為《佩文韻府》一百零六卷、《韻府拾遺》一百零六卷,卷首收康熙所作“御

製佩文韻府序”。紙淨墨農,字體精審。卷帙完整,殊為難得。

[PEI WEN YUN FU (106 vols) AND YUN FU SHI YI (106 vols)

Block-printed by the Imperial Storehouse in 1711

20 cases of 115 volumes

尺寸不一

RMB: 200,000-300,000

第98页

4718

曝書亭集八十卷 附錄一卷

(清)秀水朱彝尊 撰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朱稻孫精寫刻本

1 函 11 册 竹紙

鑒藏印 :王稼冬印(白) 春山讀書堂秘笈之印(朱) 華嚴宋經閣收藏碑銘

造像經籍書畫印(朱)

提要 :是書為清“浙西詞派”創始人秀水(今嘉興)朱彝尊晚年手自刪定詩文集。

凡賦一卷 ;詩二十二卷 ;詞七卷 ;文五十卷,《清代版本圖錄》稱 :“此

書乃其時名刻”。後因清代文字獄等原因,版面屢遭刪改。

此本舊修保存,紙質略有差異,稍缺字,末收附錄一卷。卷四《屈五

來自白下期作山陰之遊》、卷二十三《三月十日詔下青宮再建喜而賦詩》

等處未被刪改,版式爽朗,字體俊秀,是為清中期精寫刻之代表。

參閱 :1.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集部 / 清別集 P1531,線裝書局,2005。

2. 《清代版本圖錄》P109,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 《中國古籍原刻翻刻與初印後印研究》P81, 中西書局,2015。

BAO SHU TING JI (80 vols) AND FU LU (1 vol)

Block-printed by Zhu Daosun in 1714

1 case of 11 volumes

半框 :19×13.3cm 開本 :24.5×15.5cm

RMB: 10,000-20,000

藏家簡介 :王稼冬(1918 ~ 2003),江蘇吳江人,歷史學家、文物收藏家。

1950 年至上海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從事文物研究及管理工作,

上海魯迅紀念館主要籌建人之一。通貫經史,精通詩書畫及篆刻,

尤擅長金石書畫瓷器等文物的鑒定鑒賞。

第99页

4719

甘泉鄉人稿二十四卷 餘稿二卷 年譜一卷 邠農偶吟稿一卷

(清)嘉興錢泰吉 撰

清同治十一年(1872)嘉興錢氏刻本

1 函 7 冊 白紙

鑒藏印 :古鄞陳氏從好廬藏(朱)

提要 :是書為錢泰吉詩文集,含甘泉鄉人稿二十四卷,餘稿二卷,年譜一卷,

附四水子遺著、邠農偶吟稿二種,其中卷一至六為錢泰吉書札、題跋,

卷七至九為《曝書雜記》,詳於古籍版本及藏書家事略,卷十至二十為

題跋、序記、銘志、雜文,卷廿一至廿四為古今體詩。初刻于清咸豐

四年(1854),咸豐十年(1860)毀於兵燹,至同治十年(1871)冬由

門人陳錫麟寄助刻貲,次年其子應溥重為校刊再刻,並於次年完成。

此本前刊牌記、錢應溥題記、小像、莫友芝述贊、墓表、家傳、序言

及目錄,白紙刷印,舊裝保存。

錢泰吉(1791 ~ 1863),字輔宜,號警石,又號深廬,浙江嘉興人。

道光七年(1827)官杭州府海寧州學訓導,校錄《漢書》、《史記》等。

咸豐三年(1853)引退,主講安瀾書院。終其一生,以校勘古書為事。

著有《甘泉鄉人稿》等。

GAN QUAN XIANG REN GAO (24 vols), YU GAO (2 vols),

NIAN PU (1 vol) AND BIN NONG OU YIN GAO (1 vol)

Block-printed by Qian in Jiaxing in 1872

1 case of 7 volumes

半框 :18×12cm 開本 :26×15.5cm

RMB: 15,000-25,000

第100页

4720

《清儀閣題跋》等張廷濟相關文獻一組

8 册 白紙

提要 :1. 《清儀老人遺墨》,民國間珂羅版印本,2 冊,白紙。尺寸 :開本 :

40.5×26cm。此本前印吳昌碩篆書題名,褚德彝、潘飛聲序言及小像,

內收張廷濟所書條幅、對聯等,可見張氏生平參詳吉金、《瘞鶴銘》、

《天發神讖》等筆意變化,頗具研究價值 ;

2. 王蔭嘉舊藏《桂馨堂集十三卷》(存五卷),清道光間嘉興張氏清

儀 閣 寫 刻 本,2 冊, 白 紙。 尺 寸 :半 框 :17.5×13.5cm,開本:

24.5×15cm。此本前刊牌記、曹言純序言及詩札,內收《清儀閣雜

詠一卷》《竹田樂府一卷》《竹里畫者詩一卷》《竹里耆舊詩一卷》《感

逝詩一卷》,多與鄉賢故友唱和交遊之作,亦有金石碑帖、書畫題詠,

鑒藏印 :阿摩勒室(白) 殷泉(朱) 蔭嘉(白) 二十八宿研齋

(朱) 我思古人(白) 蔭嘉(朱)

3. 《清儀閣題跋》,清光緒十九年(1893)錢塘丁立誠刻本。1 函 4 冊,

白紙。尺寸 :半框 :15.5×12.8cm,開本 :25.5×15cm。是書收錄張

廷濟金石、碑帖、雜器、書畫題跋一百一十餘篇。鑒藏印 :積學齋

徐乃昌藏書(朱)

QING YI GE TI BA, ETC.

8 volumes

尺寸不一

RMB: 無底價

藏家簡介 :王蔭嘉(1892 ~ 1949),字蒼虯,號殷泉,原籍浙江秀水,後遷

蘇州。王祖詢子。早年就讀於北京,愛好金石考古、目錄版本之學,

尤嗜錢幣,是上海泉幣學社的主要發起人之一。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