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发布时间:2023-10-2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3—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二 健康养育家长应知1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能简单地横向比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会因为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不同,不同家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孩子,呈现出来的个性特征、能力水平都会有很大差异。简单的横向比较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不客观的,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2 “停滞”或“倒退”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也有差异,有的阶段快,有的阶段慢。孩子的发展是经验累积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但并非完全一直向前,只有等到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孩子才会阶段性成长。就像跳高、跳远都需要助跑一样,当孩子出现“暂时不会”“阶段性停滞”,甚至“倒退”现象时,其实是孩子在为继续发展积累经验。3 恰当的评价对孩子的发展有正向的激励作用。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评价可以有效激励孩子投入各类运动中。(1) 孩子有自我评价的需要和能力。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对自我评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建立起评价的初步意识,习得了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能力。所以,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开展自我评估,如:“你喜欢轮滑吗?为什么?”“今天骑车你给自己打... [收起]
[展开]
3—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受挑战。另外,与年龄稍大的孩子一起玩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

他们更容易成为孩子心目中学习的榜样。

4 适时补充安全知识,时时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家长在陪伴孩子运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面对危险时的处理方

式,及时补充安全防护知识,引导孩子思考、实践。让孩子在实际运动

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安全知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疑问四 孩子的运动能力很差,比不上同龄

孩子怎么办?

我家大宝的运动能力太差了,同样的轮滑,小两岁的妹妹反而

比大宝玩得好,其他一些运动项目,大宝也比同龄的孩子学得慢,

掌握得没那么熟练。这可怎么办啊?

042

第52页

二 健康养育

家长应知

1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能简单地横向比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会因为遗

传因素的影响而不同,不同家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孩子,呈现出来

的个性特征、能力水平都会有很大差异。简单的横向比较对每个孩子

来说都是不公平、不客观的,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2 “停滞”或“倒退”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也有差异,有的阶段快,有的阶段慢。

孩子的发展是经验累积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但并非完全一

直向前,只有等到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孩子才会阶段性成长。就像

跳高、跳远都需要助跑一样,当孩子出现“暂时不会”“阶段性停滞”,甚

至“倒退”现象时,其实是孩子在为继续发展积累经验。

3 恰当的评价对孩子的发展有正向的激励作用。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评价可以有效激励孩子投入各类运

动中。

(1) 孩子有自我评价的需要和能力。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

对自我评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建立起评

价的初步意识,习得了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能力。所以,家长可以引

导孩子开展自我评估,如:“你喜欢轮滑吗?为什么?”“今天骑车你给自

己打几颗星?说说理由。”

(2) 正面鼓励为主。正面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体

043

第53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验到成功感,从而更喜欢运动。反之,批评、训斥、责怪等负面评价容易

让孩子退缩,自信心降低;长此以往,孩子就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好,自

己不配得到表扬,从而产生自卑感。

(3) 不能只关注“会不会”。家长不能仅仅关注运动技能掌握的结

果,还应当关注运动中的习惯养成、个性品质、社会合作等方面,多角

度、全过程地发现孩子的进步与发展。

家长应会

家长在孩子运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孩子创造运动的条件和实践动作的机会。

家长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充分满足孩子参加运动的需要。比

如,选择相对固定的时间,让孩子有自由选择运动器械的机会,带领孩

子去专门的运动场地,约上孩子喜欢的同伴一起运动,等等。有时,可

将运动锻炼隐含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随机开展适合的运动也不失为

好办法。比如,骑车去超市买东西,跑步去找小区内的朋友一起玩,等

等。总之,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增加孩子运动的机会。

2 承认并接纳每个孩子的差异,不焦虑、不训斥。

不正确的认知比较容易使家长陷入焦虑无法自拔,而焦虑会传染,

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所以,家长需要从心理上真正承认并接纳孩子的

差异,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能量。

(1) 孩子不会时别着急。不着急是指家长情绪稳定地陪在孩子左

右,“孩子,你慢慢来”的笃定给孩子传递的是正向情绪,是处事的方式,

是家长的信任,是心理的安全,这是孩子的宝贵财富。

(2)家长耐心观察是正道。孩子不会时正是孩子遇到困难或是需要

044

第54页

二 健康养育

帮助时,此时更需要家长耐心等待;同时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

示范引导,采取适合孩子的方法,鼓励孩子不断学习,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3 关注运动全过程,正确评价激励孩子。

(1) 多一点正面鼓励,少一些横向比较。我们倡导发现孩子在学

习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进步,做纵向比较评价,加以正面引导,如“上周你

能连续跳绳5个,这周已经能连续跳8个,给你点赞”。

(2) 由单纯家长评价的方式转向家长评价、幼儿自评和同伴互评

相结合的方式。幼儿自评和同伴互评可以增强孩子的主动性,让学习

变成孩子的自我需求。比如,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聊聊滑板玩得是否

开心、和谁一起玩、是怎么玩的,学习滑板时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

助,哪些方面给自己打五颗星,等等。

(3) 评价方式可以更好玩。引导孩子打卡记录运动的项目及数

量,发现自己的进步。可以在日历本上记录数量等结果,也可以让孩子

自制评价表,并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从中发现自己一个阶段内

参加运动的频次、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等,关注重点从动作训练转向坚

持性、挑战性、创造性等多角度。

045

第55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情感能力

每一天,孩子都在感受着喜怒哀乐,吃饭、睡觉、刷牙、洗脸,生活中

的一件小事、一个举动、一个物体等都可能引发孩子的情绪波动。保持

快乐、稳定的情绪,能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学会认识情绪、表达自

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能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孩子成

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身心和谐发展是健康的表现。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能了解和调

节自己的情绪以及理解他人的情绪是幼儿阶段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

目标。

在生活中,家长常常会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却忽视了孩子的情

绪。当孩子出现消极情绪,如哭、生气等时,家长可能会加以否定,如说

“不能哭,这有什么好哭的”“不能生气”,甚至嫌弃、侮辱孩子:“这么大

了,打个针还哭,难为情吧?”“这点事情就骄傲,还有什么出息呢?”“这

么大了,还这样,有什么用啊?”家长诸如此类的态度和行为,会让孩子

对消极情绪产生错误认知,认为有情绪是不对的,产生消极情绪是错误

的。这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导致

孩子表现出退缩等不自信的行为。

“父母的情绪里藏着孩子的未来”,这句话虽有夸大成分,但的确有

一定的道理。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成长的

重要性。温暖、真诚、尊重、接受、引导,丰盈孩子的内心世界,带领孩子

走进有情的世界,共享美好的生活。

046

第56页

二 健康养育

家长应知

1 无论是年龄小的孩子还是年龄大的孩子,都会有害

怕的体验。

比如,6个月以内的婴儿会害怕突然的声音,更大一些的孩子会害

怕与父母的分离,会害怕黑暗、动物、噩梦、独睡、魔鬼和巫婆,等等。不

同年龄段孩子害怕的事物及程度各异。

案例中6岁的孩子害怕橱柜里有个大黑怪,这种害怕被称为“假想”

性害怕,它是由幼儿想象引发的情绪反应。因为 3—6岁的幼儿正处于

“泛灵论”阶段,相信有神灵、神秘力量存在,常把想象中的事物如魔鬼

等当作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把世界魔幻化。

疑问一 孩子认为“橱柜里有一个大黑怪”,

是孩子乱说吗?

我的孩子今年6岁了。自从他听了一个关于大黑怪的故事以

后,每次睡觉前,都要我把床底、衣柜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有大黑

怪。还要求把房门留条缝,因为有亮光大黑怪就不会出现。如果

衣柜的门没有关好,他也会大呼小叫地让我关好。如果风把门吹

上了,他会从睡梦中惊醒,大吵大闹地叫:“快开门,大黑怪要来

了!”明明没有大黑怪,为什么孩子非要说有呢?面对孩子的这种

表现,我该怎么办?

047

第57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2 孩子的害怕情绪,往往会伴随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上会出现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等现象。行为反应有的表

现在语言中,如因为害怕说话结巴、语无伦次等;有的则表现在动作中,

如案例中出现的“大呼小叫”“猛地惊醒”“检查床底”等激烈的行为。这

些都是害怕的情绪表现,是不良的情绪体验。

3 孩子的害怕情绪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对幻想和现实的理解能力的增

强,“假想”害怕通常会被“现实”害怕所代替。但若大人漠不关心、引导

不力或处理不当,孩子有些过分强烈的害怕或恐惧会留存下来,影响孩

子的情感乃至性格。

4 家长面对孩子的“假想”害怕时常见的消极反应。

(1)“漠不关心”型:不知道或忽视孩子的情绪情感表现,认为每个

孩子都是胆小的,长大以后就会好的。殊不知,如果不及时消除影响,

孩子会更加焦虑,影响发展。

(2)“轻描淡写”型:知道孩子的情绪表现但是不太在意,如只说

“睡吧,睡着了就没事了”“不想就没事了”等。

(3)“否定取笑”型:认为孩子的想法不对,如简单回复孩子“哪来

的大黑怪,别胡闹了”“没什么好害怕的”“别胡思乱想”“真没想到你还

这么胆小”等。

048

第58页

二 健康养育

家长应会

1 认可并接受孩子的真实情绪表现。

(1) 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使孩子的情绪趋于稳定。家长可以回

复孩子:“我发现你有点紧张,你大声叫喊是因为害怕了?”“你睡觉的时

候说‘大黑怪来了’,这个‘大黑怪’是不是你听到的故事中的‘大黑

怪’?”父母的关注能够让孩子感到安全有依靠,从而平静下来。

(2) 交流彼此害怕的感受。家长可以抱着孩子问一问:“那么,你

怕‘大黑怪’什么呢?”告诉孩子害怕是可以克服的:“妈妈小时候也害怕

过,但是现在妈妈不怕了。”

2 引导孩子逐渐接近害怕的情境,探究真相。

(1) 孩子通过讲述能够降低对“大黑怪”的害怕心理,家长要及时

发现并指出这种变化:“我看你说出来以后,好像不怎么害怕了。”

(2) 画画能够让孩子降低害怕的程度,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你能

把这个‘大黑怪’画出来吗?”“画完这个‘大黑怪’以后,你是不是不怕

它了?”

(3) 让孩子发现事实真相。“你说橱柜里有‘大黑怪’,那么我们去

找一找,看看它到底藏在哪里。”父母和孩子一起找,把孩子所有害怕的

地方都找一遍,同时一再强调寻找无果的事实:“这里没有‘大黑怪’,那

里也没有,看来没有‘大黑怪’!”“这么多天都没有找到‘大黑怪’,看来

真的没有‘大黑怪’!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你!”

049

第59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3 教孩子掌握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策略。

(1) 自言自语,鼓励自己,如“我是个勇敢的孩子,其实没有‘大黑

怪’”“我不怕,吸一口气,吐一口气就好了”等。

(2) 想象自己是一个强者,如“我是奥特曼,我什么都不怕”“我是

孙悟空,‘大黑怪’归我管”等。

(3) 穿上爸爸或妈妈的衣服,获得安全感。

(4) 在床边贴上自己画的能够战胜“大黑怪”的画。

4 改变孩子的认知倾向。

如案例中,故事里的“大黑怪”代表着“恶”,孩子怕自己受伤害,所

以会感到害怕。家长可以重编或续编故事,重塑“大黑怪”的形象,让

“大黑怪”改恶从善,成为受人欢迎的“善”的化身。

5 保持耐心。

千万别指望孩子能够“一蹴而就”变得很勇敢。父母需细致观察孩

子的情绪反应,耐心引导,等待孩子自己慢慢把想象和现实区分开来。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在黑暗的环境中或者独睡

时容易感到害怕,因此在晚上最好不要让孩子阅读有关妖魔鬼怪的书,

避免受到暗示,加深孩子的不良情绪反应。

050

第60页

二 健康养育

疑问二 表演前,孩子手脚发抖,我该怎么办?

我家孩子上大班了。六一节,老师请他担任小主持人。孩子

很高兴,在家里也准备得非常认真。活动开始前,我和他站在后

台,发现他手脚都在发抖,他问我:“妈妈,我说不出话来了怎么办

啊?”我鼓励他说:“你都准备好了,别怕,别怕,这有什么好害怕的

啊?”他看看我没有说话。当时,我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帮他克服紧

张的情绪。

家长应知

1 孩子出现任何情绪都是真实和正当的。

表演前,孩子出现手脚发抖的行为,有可能是情绪紧张导致的身体

反应。紧张是一种消极情绪,可能因即将上台主持而引发,说明孩子感

受到了压力。3—6岁幼儿还会产生生气、嫉妒、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

2 情绪变化因人而异。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个

体所表现出的反应和主观感受会有所不同。如紧张时,案例中的孩子

表现为手脚发抖,有的孩子则会表现为肚子痛;面对“上台主持”,案例

中的孩子感到紧张,而有的孩子则会感到兴奋。

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情绪没有对与错。

051

第61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3 在3—6岁这一阶段,孩子的情绪目标是安定愉快。

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在不同场合能够用适合的方式表达情

绪,用适合的情绪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能调节情绪,用一些方法让

消极情绪转为积极情绪状态,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是3—6岁幼儿情绪教

育的目标。如有的孩子一会儿大哭、愤怒,一会儿大笑,情绪“阴晴不

定”,这表示其情绪不安定。案例中的孩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情绪调

节”,这需要他进行学习,也需要家长的介入。

4 调节情绪是有方法的。

家长需要支持与帮助3—6岁幼儿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从案例

中妈妈认为“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可以知道,妈妈观察和关注到了孩子

的情绪,但她只是简单地命令孩子改变情绪,这是忽视孩子真实情绪表

达的表现,是不合适的,使孩子丧失了学习情绪调节的好机会。如果孩

子面对消极情绪,不能及时处理和调整,会习得不正确的应对方式,如

退缩、逃避等。

052

第62页

二 健康养育

家长应会

1 细心观察孩子,接纳孩子当下的所有情绪。

(1) 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留心其言语表达。

(2) 关注孩子的综合表现,有时候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如家长批评

哥哥没有照顾好妹妹,哥哥的情绪可能是既生气又委屈。

(3) 观察和了解引发孩子情绪的因素,更好地理解孩子情绪产生

的真正原因。

2 和孩子谈谈当下正在体验的情绪。

(1) 家长需要形成“情绪没有对错”“当下的情绪对孩子来说都是

有作用的”的意识,接纳孩子的情绪。避免“你不能对别人生气”“老是

生气是不好的”等表达。

(2) 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情感反应,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我感觉

手脚有点抖”“我觉得心脏跳得特别快”等。如果孩子能够用情绪词汇

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如“我很开心”“我有一点害怕,又有一点开心”则

更好。

(3) 用语言界定当下孩子的情绪。用“可能……”“看起来……”等

句式,表达成人的猜测,如“是的,我想你可能有点紧张”“你看起来有点

紧张”等,避免用如“你一定是……”等肯定的语气和句式,便于孩子参

与纠正家长的猜测。

(4) 给予心理支持,让孩子了解自己当下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

如“其实,妈妈有时候也会和你一样,也会紧张”,让孩子知道其他人也

会有类似的表现,减少紧张感。

053

第63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3 与孩子一起分析情绪出现的原因。

(1) 引导孩子说说紧张的原因。如案例中孩子是因为怕“说不出

话来了”而紧张。有时家长不明白背后的原因,可以询问孩子,如:“是

什么让你紧张呢?你能说说吗?”

(2) 点出问题,确认引发情绪的原因。如:“原来你怕说不出话来,

所以手脚发抖,有点紧张了,是吗?”

4 引导孩子探索和学习调整情绪的方法。

(1)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让其想一想或回忆一下,是否有让

自己不紧张的方法。

(2) 给孩子充满信心的鼓励和建议。

鼓励孩子的努力。如:“你看,你从接到小任务开始,一直在努力地

练习,一天比一天顺畅,不用怕说不出话来。”

通过肯定事件让孩子获得自信。如:“老师之所以请你当主持人,

是因为相信你通过努力可以胜任,所以不用担心。”

抓住孩子已有的成功体验。如:“你看,上次讲故事,你开始也有点

担心,但最终讲得很顺畅,大家都给你鼓掌呢。”

(3) 改变认知,降低难度。如:“讲的时候偶尔有点卡顿,那也是有

趣的。假如真的出现说不出来的情况,还有一位主持的老师,她会提醒

你的!”

(4) 引导孩子放松身体,如深呼吸。

(5)教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给自己加油鼓气,如说“我是可以的”等。

(6) 活动结束后,及时鼓励孩子,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用抱抱或

者语言鼓励认同孩子的表现,然后请孩子说说让自己不紧张的方法。

054

第64页

二 健康养育

5 掌握支持孩子情绪表达的方法。

(1)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孩子谈谈情绪,丰富孩子表达情绪的词

汇,引导其用更丰富和准确的语言直接表达情绪状态。如表达高兴的

情绪,可以用高兴、快乐、愉悦、骄傲、惊喜等。

(2) 可以给孩子提供情绪情感类的图画书等,让其了解和感受情

绪情感以及识别、调整的方法。

(3) 家长有良好的情绪表达,做孩子情绪管理的榜样。

(4) 当孩子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摔玩具、抓自己的头发等行为

时,家长首先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同时及时制止孩子的破坏行为。抱抱

孩子,用语言宽慰孩子:“你哭得那么大声,看起来你一定很伤心、很难

过,那就先哭一会儿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平静下来。切忌用强

硬的方式制止孩子表达情绪的行为。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和孩子探讨

调整情绪的方法。

疑问三 孩子好心办坏事怎么办?

我家明明4岁了,总是做错事情。如班上的静静小朋友,早上

来园时总是因不愿离开妈妈而哭闹,这天早上,因为妈妈批评她欺

负妹妹,静静哭得更伤心了。明明看到后,就拿了几块积木给她

玩,静静推开了,明明还是往她身上塞,并说:“别哭,拿着,拿着。”

静静又推开了,明明就把玩具用力地“扔”到静静手里,把静静的手

弄疼了,静静哭得更厉害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我们让明明

“自己管好自己,别操那么多心”,可是明明却说:“她哭了,给她积

木玩就不会哭了。”碰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055

第65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家长应知

1 孩子的情绪识别能力会逐步发展。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会关注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不容易理解他

人的情绪,不知道情绪表达的正确行为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

成熟和经验的积累,孩子会从依靠面部表情判断情绪逐步发展为能关

注情绪产生的背后原因,提高情绪理解的准确性。

案例中,明明看到静静哭,通过拿积木给静静玩来让其缓解情绪,

说明了明明能够关注他人的情绪,会依据面部表情区分别人的积极情

绪和消极情绪。明明还想办法尝试让静静不哭,可见他有将消极情绪

变成积极情绪的意识和行为。但是明明受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未能

理解静静哭的原因,只根据自己“玩积木会变开心”的经验来应对,而静

静的多次拒绝也没能让明明意识到静静哭的原因是不愿离开妈妈以及

对妈妈的批评感到委屈和不认同。这也是明明好心办坏事的原因。

2 孩子识别多种情绪有难度。

明明能看到静静哭,但是不清楚哭的原因还有妈妈批评她“欺负妹

妹”而带来的委屈。可见在同一个时间里,4岁的孩子能够理解一种情

绪,而识别两种及以上情绪则比较困难。

3 关注他人的情绪和需要是幼儿阶段情绪情感教育的

内容和目标之一。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关注和引导孩子,促其发展。善于

056

第66页

二 健康养育

理解他人情绪的孩子,更容易被同伴或者家长喜欢,在与他人相处、交

往和合作中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获得成功的体验,即我们所说的情

商高。

家长应会

1 正确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接纳孩子对他人情绪情

感理解不足的表现。

2 认同孩子行为中的积极因素。

如对明明安慰他人、关心同伴的行为倾向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和

支持,避免如案例中的家长,用“自己管好自己,别操那么多心”等语言

阻止孩子的行为。

3 倾听孩子,与孩子讨论行为背后的原因。

(1)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如问问孩子:“你能说说将积木给

静静的原因吗?”“为什么你要一次次地将积木给静静呢?”

(2) 引导孩子反思,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与自己遇到的是不同的,

感受理解他人情绪背后原因的重要性。如引导孩子:“上次你玩了积木

让自己开心,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你想静静不开心也可能是这个原

因,那你知道静静为什么要推开吗?”

057

第67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4 提供解决方法,引导孩子结合实际情况应对。

如面对案例中的情况,家长可以教孩子把情况反映给老师,和老师

一起抱抱、安慰一下静静;建议孩子问问静静为什么哭,或者询问老师;

告诉孩子知道静静为什么哭后再想办法,才能更快地让静静开心起来,

避免案例中的情况发生。

5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多交流,引导孩子多

关注情绪背后的原因和需求,加深孩子对情绪的认

知和理解。

058

第68页

二 健康养育

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3—6 岁是生命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喜欢阅

读,培养阅读的能力,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可以使其终身受益。

阅读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有重要的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明确提出:“(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

起看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

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其中在阅读与书写准备部分,分别根据“喜

欢听故事,看图书”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提出了针对不

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建议,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

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之间的联系”,也提出了在阅读中

要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

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

尾”等。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重视阅读这件

事。有很多家长在思想上非常重视,毫不吝啬地为孩子买大量的图书,

不管多累每天都坚持陪伴孩子开展亲子阅读。一些家长也会时常与其

他家长或老师交流,期待提升自己的阅读指导水平,帮助孩子从小养成

爱阅读的好习惯。但是很多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时会遇到各种问题。

比如,当孩子不喜欢或不愿意看书时,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引导,是随孩

子的意愿还是强行要求其看书;在指导孩子阅读时,总是干巴巴地一读

到底,缺乏一定的技巧;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缺乏耐心和解答妙招。家

长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059

第69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家长应知

1 亲子阅读的作用。

(1) 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中国家

庭中父母和孩子日常对话使用的词汇一般较为简单,主题多围绕生活

琐事。如:“吃饭了没?”“你怎么啦?怎么不高兴?”“动作快一点。”这样

的对话对增加幼儿词汇量与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没有太大作用,很难促

进幼儿思维的发展。然而,亲子阅读中的互动语言,一定是围绕着书本

展开的,优美的画面以及有趣的情节,让孩子和家长在阅读中不断地想

象、推理、表达。这时,幼儿接触的词汇更为丰富,表达也更具逻辑性,

亲子阅读能有效推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思维水平的

提升。

(2) 亲子阅读可以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学习品质是指学习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思想、认识、作风上所呈现的综合特征。幼儿

学习品质是幼儿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整个心理特征的总和,包

疑问一 当孩子说“我不要爸爸讲故事”时,

我该怎么办?

我家小宝特别喜欢听故事,每天晚上妈妈只要在家,就一定会

抽出时间,专心陪着小宝给他讲几个睡前故事或一起看图画书。

这天妈妈出差了,晚上,我准备给小宝讲故事,他却不愿意:“爸爸

给我讲故事总是很快就讲完了,一点都不好玩,还经常要看手机。

我就要妈妈讲!”我该怎样做才能在亲子阅读中实现高质量的陪

伴,让孩子和我共同享受亲子阅读的快乐呢?

060

第70页

二 健康养育

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行为等诸多要素。幼

儿以怎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去认知事物,影响着幼儿的整个心理

状态和个性特征。亲子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使其

更愿意主动去阅读和了解新知识。亲子阅读还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专

注力,只有专心阅读才能拥有高质量的阅读,同时高质量阅读也能进一

步发展专注力。

(3) 亲子阅读可以促进双方交流,提升亲子陪伴的质量。亲子阅

读时氛围温馨,交流愉悦,让阅读变得更有趣。参与亲子阅读的双方在

此时最能感受到高质量陪伴带来的乐趣,有助于形成融洽、亲密的亲子

关系。

2 全身心投入是高质量陪伴的首要条件。

什么是全身心投入?即在亲子陪伴包括给孩子讲故事的时间内要

全身心参与,专注且愉悦,做到心无旁骛。此时,家长要放下其他事情,

拒绝手机和电脑,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孩子讲故事这件事上,

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这样才是全身心投入。不能一边给

孩子讲故事,一边心里想着工作上的事情,或者时不时拿起手机看看,

也不能老去看时间。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高质量陪伴,建构起高质

量的亲子关系。

孩子其实并不太在意大人讲故事的水平高低,更关注的是家长在

陪伴时是否专注认真,是否全身心投入。家长是全身心投入,专注认

真、用心陪伴,还是敷衍一下、随意应付,身边的孩子最能感受到。用心

陪伴的家长一定能被孩子喜欢,敷衍了事的家长肯定得不到孩子的

喜欢。

061

第71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3 亲子阅读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孩子。

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亲子陪伴的每时每刻。在亲子阅读中,家长

对孩子的尊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选择的认同,对自己观点的

理解,对自己想法的接纳。

因此,只要家长意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价值,全身心投入其中,并

充分尊重孩子,同时用一些小技巧来提升自身讲故事的趣味性,不管是

谁,都能把给孩子讲故事或亲子阅读这件事情做好,让孩子喜欢听你讲

故事、和你一起看图画书,享受和你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家长应会

1 把亲子陪伴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事,实现全身心陪伴。

(1) 把手机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远离手机,真正让自己全身心

投入亲子陪伴中。

(2) 表达自己对这个故事或这本图画书的喜欢,如“这个故事太好

玩了,因为……”“我也很喜欢”等。真心喜欢这件事情并真诚表达自己

的感受,不伪装,更不要流露出对这本图画书或这个故事的轻视态度。

只有大人感受到图画书或故事的有趣,才能将这份有趣传递给孩子,让

孩子觉得和你一起读书也是有趣的事情。

2 阅读环境的准备。

(1) 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书籍:孩子

如果对某个话题或者角色特别感兴趣,家长可以选择与之相关的书籍,

这样更容易让孩子产生阅读兴趣。

062

第72页

二 健康养育

(2) 创造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孩子能够专注地阅读。亲子阅

读时,要选择安静的空间,比如书房、卧室,避免有其他人干扰。让孩子

舒服地倚靠在大人的怀里或者身边,大人也选择舒服的姿势,和孩子一

起阅读。

3 讲究一点小技巧。

孩子是否喜欢家长给自己讲故事,一方面取决于亲子关系,另一方

面还取决于亲子阅读中的小技巧。家长不需要像播音员那样做到字正

腔圆、绘声绘色,但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讲出属于自己的味道,让自己

更自信,提升魅力指数。

(1) 语速。讲故事的语速要适中,不可太快,应适合孩子的思维节

奏。在一些特定的故事情境中,可以变化语速,增加故事的生动性。

(2) 为不同角色配上不同声音,如男性角色可以浑厚一些,女性角

色可适当明亮一些。还可以配以不同的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动作,营造

故事中或兴奋或紧张或害怕的情绪。

063

第73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3) 适当配上一点手势语言,可以更吸引孩子。比如,讲述《好饿

的小蛇》,当说到小蛇吃东西的时候,可以用手一张一合模拟小蛇吃东

西的样子,把故事讲得更为形象生动。或适当借助手偶边讲边演,让孩

子喜欢听你讲故事。

4 善于倾听,能接纳孩子的观点,让孩子更喜欢表达自

己的想法。

(1) 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认同孩子的选择。对于阅读的内容,

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选自己喜欢的图书,而不是家长认为

“有用的”“别人都在看的”或“老师要求的”图书。在孩子自己的选择

中,家长可以发现孩子的喜好,也可以反思自己给孩子提供的书的种类

是否需要拓展。假如孩子一直都选《奥特曼》,说明孩子喜欢这一类型

的书,也可能家里这方面的书相对比较多。这时家长先表示充分认同,

后期再丰富书的种类,并做及时引导,让孩子发现其他类型图书的

趣味。

(2) 充分倾听孩子的表达,理解孩子的观点。阅读时,当孩子有想

说的意愿时,家长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充分表达,把想说的都说

出来。这时家长只要认真听就可以。

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以点头、微笑等方式及时回应。对于孩子的

想法,不要急于判断对或错,只要是孩子真实的想法,家长先表示接纳

与理解,可以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或“你的想法很特别,很有意思”,也

可以说“谢谢你把想法告诉我”。有时候孩子的观点家长难以理解,也

可以适当追问做进一步了解。如果孩子一下子没有办法讲清楚,也不

要强求,先表示接受即可。

064

第74页

二 健康养育

家长应知

1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早期阅读以图画书为主,以看、听、说为主要手段,应从兴趣入手,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孩子有兴趣,学习能给其以快乐、享受、满足的感受,就能使其

学得有滋有味,乐此不疲。反之,学习就会变为一种压力,是无奈与折

磨,学习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阅读这件事乃至对孩子的整个

教育上,家长应时时刻刻将激发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让孩子觉得阅

读是一件有趣和好玩的事情。

2 阅读能力包括倾听与想象、观察与理解能力。

(1) 倾听与想象。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他们在倾听故事的过程

中,尤其专注与投入。倾听时,孩子的大脑在积极地运转——声音

进入耳朵,大脑捕捉到信息后,就开始调动原有经验,把原有经验再造

后,将故事中的景象、场景在大脑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新影像。原有经验

疑问二 孩子一分钟看完一本书,我该如何

引导?

四岁的儿子要我给他讲书里的故事,我刚好有个工作要完成,

就建议他自己先看一会儿书,想着等他看完几本书,我也完成工作

了。可是儿子坐在我身边,一分钟不到就翻完了一本书,然后看着

我说:“看完了!”一分钟看完一本书,这速度也太快了,我该如何引

导,才能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培养他的阅读能力呢?

065

第75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不同,每个人创造的新影像都有个性化的色彩。

(2) 观察与理解。观察图画书画面,也被称为读图,指在阅读图画

书时,按照画面顺序,通过观察画面的背景、色彩,角色的表情、动作、神

态以及各种符号等,了解角色背景、角色之间、图与图之间的内在关联

性,从而理解图书内容。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对发展孩子的观察

力、理解力与推理力均有很大帮助。

读图读什么?一是认知画面内容,包括形象、线条、符号等。认知

画面内容,对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等基本信息有大致的了解,同时理

解线条、文字、标点等符号所表达的信息。

二是抓住细节,引导孩子重点观察。比如,《我的幸运一天》中的关

键画面是狐狸在家中修剪指甲。图片中的细节有墙上的照片、门背后

的工具以及狐狸边修剪指甲边看《动物捕猎大全》。这些细节都能帮助

孩子推断狐狸爱捕猎小动物,很凶残,有助于孩子理解小猪的机智。

三是有依据地推断。推断即根据事实或前提进行推理判断。家

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图片中所反映的不同关系:背景与主体之间的关

系——背景衬托出主体,主体也恰恰说明了背景;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

系——有的画面之间会有留白,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这两页画面

之间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进行有依据的推断;角色的动作、神态

与心理的关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经验从角色的动作、神

态来推测角色内心的想法。家长要多问孩子为什么,引导孩子根据图

片中提供的线索进行推断。

3 重视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鼓励自主阅读。

(1) 环境与氛围的营造。家中要有丰富且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

图画书、故事书、科普读物等,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阅读。阅读时间要

有规律: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天或每周的阅读时间,如晚上睡前读故

事、周末阅读一小时等,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066

第76页

二 健康养育

(2)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自身的言行就是最好的教育,能起到

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如果家长自己不爱读书,

那么孩子也很难对阅读感兴趣。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经常拿起书来

看,和孩子分享从书中读到的趣事,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情。如果家长需要看手机,也尽量在手机上看文字,不要在手机上玩游

戏或看短视频,否则孩子的注意力一定会被这些所吸引。

(3) 鼓励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中,孩子的想象及思维的连续性

可得到充分发展。同样一本书,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讲,从中得到的信息

和乐趣是不一样的。所以,前期的阅读可侧重让孩子在充分的观察和

讨论中加强对故事的理解;后期的自主阅读侧重分享快乐。

家长应会

1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1) 孩子看的书由孩子自己决定。鼓励孩子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自己做主决定要看什么书。当孩子可以自己拿主

意的时候,其兴趣、独立意识与自主能力也得到激发,这种积极主动的

状态,对后期的学习也非常有利。家长不要过多干涉,也不要无视孩子

的选择。为帮助孩子更好地选择,家长可以在孩子选择时加以引导。

比如,在选择前,家长可以先阅读这几本书,向孩子介绍大概内容,再请

孩子选择;在选择时,请孩子说说选这本书的理由,以便了解孩子的意

图;在阅读后,请孩子说说对自己所选书的看法,家长也可以表达自己

的观点。

(2) 阅读中不给任务,纯粹阅读才是快乐的。家长不要将阅读功

利化,觉得一定要让孩子学到什么,也不要认为亲子阅读中家长一定要

发挥些类似教师的作用,于是就不停地提问,不停地说教,甚至开始批

评孩子自身的问题。这些都是大忌,只会让孩子讨厌阅读,不想和家长

067

第77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一起阅读。家长和孩子一起纯粹地阅读,在孩子专注阅读的过程中不

要随意提问,不要打断孩子的思路,让孩子沉浸其中,充分感受阅读的

美妙与快乐。

(3) 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体验,也鼓励孩子与同伴、家人分享自己

的阅读体验。如“你最喜欢谁”“你最喜欢哪一页”,借此引导孩子说出

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是真实的想法都应该被听见,并受

到尊重。通过分享与交流,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也

可以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别人不同的观点。

2 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1) 适当运用读图小技巧。

技巧一:有趣味地呈现图片,比如局部呈现。家长可以制作一块与

书本一样大的挡页,在中间挖出空白处,放在图片上,呈现局部图片,引

导孩子观察、猜测。

技巧二:悬念呈现。打破图画书原有的顺序,家长选择两张情节截

然不同的图片,先后呈现,造成悬念,以“咦,这是为什么呀”引发孩子探

索。如在读《1只小猪和 100只狼》时,家长可以先后呈现这两张图——

图一是可怜的小猪被100只狼包围,图二是小猪在家安详地睡觉。这两

张图片内容的巨大反差造成悬念,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继续读图的

意愿。

技巧三:可以根据图画书的特质,设置游戏性的小任务,如找到书

中某一个小标志。

(2) 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家长可以根据图片中的某

一细节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这样认为?”或反问孩子:

“是吗?是这样吗?”引导孩子重新思考,或再现思维过程,发现问题。

(3) 及时地鼓励与肯定。孩子读图过程中,家长及时给予鼓励:

“你看得真仔细!你很会动脑筋呢!”以此激发孩子进一步读图的兴趣。

068

第78页

二 健康养育

3 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1) 让孩子了解图画书的基本结构,认识封面、封底、页码等。

(2) 正确示范和引导翻阅图书的方法。在翻书的时候,家长给予

正确的示范,让孩子爱护图书。比如,脏手不碰书;翻书的时候拇指与

食指捏住右下角,一页一页地翻着看。

(3) 提供修补图书的小工具。提供如透明胶、双面胶等材料,引导

孩子及时修补被不小心撕破的图书,教育孩子要爱惜图书。

(4)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奖励。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共同制订一

些阅读目标,比如,每天晚上坚持看一本图画书或听一个故事,能坚持

一周给予适当的奖励,能坚持三周再给一个奖励。奖励方式可以是买

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或去书店买一本喜欢的图书等,让孩子有动力阅

读,持续养成好习惯。

069

第79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家长应知

1 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或看同一本图画书符合孩子

的年龄特点。

心理学家认为,喜欢重复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反复听一个故

事或看一本图画书对孩子来说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成人要充分理解

与接纳这一现象。“总是听一个故事要听厌的”这种想法只是大多数成

年人的想法。

2 重复对孩子发展有什么作用?

(1) 重复是一种学习过程。孩子之所以对同一本书或同一个故事

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孩子喜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重复是

孩子成长中某个阶段的一种学习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的知

识,需要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强化。重复也是孩子增加理解、

巩固记忆、学习语言、发展技能的重要方式。孩子重复阅读某一本图画

书时,并不是无意识地阅读,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与之前获取的

疑问三 孩子总是反复看同一本书,我该怎

么办?

晚上吃好饭,我和孩子提议一起看书并让孩子选一本自己喜

欢的书,孩子坚持要看已经反复看过许多遍的讲蓝色小海豚的书,

自己在家里翻找未果,就着急地联系出差的妈妈,一定要找到那本

书。他为什么喜欢反复看一本图画书,即使把书翻烂了还是很执

着呢?我该怎么做呢?

070

第80页

二 健康养育

内容进行对话,感受比较,获得一系列新的结论。

(2) 重复是安全感的需要。当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能预知到接

下来要发生的故事情节,孩子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安全感,这样有助于孩

子真正沉浸到其中去感受、去学习。

3 重复是孩子内心需求的表现。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成长中的个体,一定有其内心的需求,但是

因为年龄小,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内心的需求。反复看同一本书,说

明孩子喜欢这本书,在反复阅读中有新的乐趣、发现,因此,反复阅读的

过程就是孩子探索书本内容的过程。

家长要摒弃“孩子重复的行为会导致孩子接触不到新知识,是停滞

不前”的观念,更不能给孩子扣上“不思进取”的帽子。家长在养育与陪

伴孩子的过程中,要多了解并且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特点,做科学的家

庭养育。

家长应会

1 了解并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1) 了解自己的孩子,想一想孩子喜欢什么,帮助孩子购买或借阅

其喜欢的书。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听听孩子说的话,与孩子聊聊喜

好、为什么喜欢,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需求。

(2) 充分尊重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要反复读同一本图画书或听同

一个故事,家长可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可以说:“这个故事真的很有趣,

我也喜欢听。”“每次听这个故事,妈妈都觉得很有趣。每一次听肯定都

有不一样的发现哦!”“看完书,你能说说这次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秘密?”

而不是说:“这个听了那么多遍了,有啥意思啊?都有点烦了!不要听了。”

071

第81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通过充分的肯定和合理的要求,尊重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情绪愉

悦、内心舒畅,这样无论是听故事还是学习,都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产生

良好的效果。

2 在反复讲同一个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利用一些

小技巧来促进孩子发展。

(1) 运用一些小技巧,可以让孩子更愿意表达,从听故事慢慢过渡

到主动地讲故事。比如,家长故意犯错,观察孩子的表现,看孩子能否及

时指出。又如,家长假装忘记了内容,向孩子求助,鼓励孩子接下去

讲述。

(2) 所有的技巧都需要在充分观察孩子的基础上使用,不能为了

促进孩子的发展而随意使用。孩子一直喜欢听,不愿意讲,那就反复多

听,以满足孩子为先。在孩子有了一定的意愿,如会情不自禁跟着讲的

时候,或者家长讲慢了孩子会接着讲的时候,才可以运用这些小技巧。

(3) 一定要及时地肯定与表扬孩子。家长及时的肯定与表扬是助

推孩子兴趣及习惯培养的有效方式。在肯定与表扬时可以聚焦于孩子

的态度及付出的努力,可以说:“你每次都听得很认真,所以都记住了。”

“你认真的样子最帅了!”“你补充的故事很特别,妈妈非常喜欢。”

3 生活中巧用孩子喜欢的故事,进行适时引导。

孩子反复听的故事会深入孩子的内心,是孩子印象深刻的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机会,及时用孩子喜欢的故事中的人物或情

节对孩子施加影响,进行适时的教育,引导孩子学习故事中人物的优

点,这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利用孩子喜欢的故事人

物特点,激励孩子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努力做一个真善美的人。

072

第82页

二 健康养育

倾听世界:

如何培养孩子的探索和学习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和新奇。因此,孩子

会抓住各种机会,用双手去触摸、用眼睛去发现,会用身体的各种感官

去感受周围的花草树木、鸟鸣蛙叫、溪流水溅、电闪雷鸣。孩子看到水

坑,会忍不住上前去踩几脚;看到地上的昆虫,会蹲在一旁久久不愿

离开……这种种表现,都源于孩子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在这些真切的

探究行为中,孩子逐渐积累了对客观世界的最初步的感性经验,并渐渐

地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而这些初步的感性经验与联系将对其未来的

知识架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习能力,即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它指的并不是具体的要“学会”

什么,而是要“会学”,即持续的学习能力。在当今这样一个技术快速更

新迭代的时代,唯一能使一个人不被社会淘汰的“法宝”,就是拥有持续

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在认知层面主要包含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

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在态度上主要包括好奇心、自信心、主动性、

积极性等,它是所有能力的基础。

很多家长都明白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

很少有家长会对孩子的探索行为进行主动支持,反而会冠之以“捣蛋

鬼”“无理取闹”的“罪名”并加以制止。比如,家长常常会以“妈妈正在

忙”“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为由拒绝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以“快

快快,要回家吃饭啦”“别踩水,小心弄湿鞋子”为由阻断孩子的探索热

情。家长之所以会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缺乏对

孩子学习方式的了解,会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以成人的思维去看

待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探索欲望是与生俱来的。首先,家长要呵护孩子的探索欲,

073

第83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因为一个失去探索欲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尝试新事物,这对孩子未来的

学习和成长将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其次,家长要在了解孩子学习

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和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让孩子的眼里永远闪现着

好奇的光芒。

疑问一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玩,我可以轻松

一下了吗?

阳春三月,我和几位好友带上孩子一起去植物园踏春。好友

见面自然有聊不完的话,于是,我们畅快地聊天,孩子们尽情地玩

耍。我们的耳旁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呼喊:“妈妈,为什么小花有那

么多不一样的颜色?”“妈妈,小蚂蚁们排着队往前爬,它们想去哪

里?”“妈妈,春天为什么也会有树叶落下来?”“不要老是来问妈妈,

你们自己玩,妈妈和阿姨在聊天呢!”孩子看着我不耐烦的表情,只

能转身又和同伴到一边去玩了。我看到孩子脸上一闪而过的失

落,不禁想我这样做合适吗?

家长应知

1 伴随着动作的学习。

3—6岁的幼儿天生就是探索家,其学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伴

随着动作的学习”。孩子需要通过对具体实物和材料的直接感知,才能

获得真实的体验,并将其内化为经验。因此,孩子仿佛是“永动机”,每

天都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问不完的问题。大自然里所有的动植

物、泥土、水流都是孩子想要探索的对象,我们要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

074

第84页

二 健康养育

式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索活动。

2 伴随着游戏的学习。

心理学家劳伦斯博士在《游戏力》一书中提到:对孩子而言,游戏就

是工作,许多的学习都在游戏中发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离不开游戏,

游戏就是其日常、其学习方式,孩子在各类游戏的情景和角色扮演中,

获得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3 经验的建构需要时间。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经常喜欢看同一本书、同一部动画片,其实

“重复”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点。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提

到:“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反复进行练习,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

觉过程。”儿童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性的

练习或探究,通过类似重复的行为慢慢加深对所关注对象的认识,在此

基础上再进行创造,逐渐建构起新的认知和经验。

孩子探索建构的经验往往都是初期的、零散的、片段的,家长要有

意识地引导,让其将收集到的这些零散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排序,进而

进行推理、判断、想象、创造等,从而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想象等

各方面的能力,为孩子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家长应会

1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1) 积极回应孩子的问题。这是家长对待孩子好奇心的一个“态

075

第85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度”问题,对待孩子的问题不能随便敷衍,也不能以很忙为由拒绝。不

管孩子提的问题大或小,都应该不厌其烦地、耐心地进行回应。如果一

时不知道答案,那也应该告诉孩子:“妈妈一下子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在书里、到网上去寻求答案,好吗?”这也在一定程度

上让孩子知道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孩子在好奇心爆棚的年纪,疑

问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渐渐地就会失去提问的动力,学习的兴趣也会

渐渐被磨灭。所以,家长回应时要避免一些不恰当的反馈,比如:“妈妈

很忙,你先去玩一下,一会儿再说。”“这个问题这么简单,没什么好问

的。”“你怎么这么烦,一天到晚问个不停。”

(2) 主动提问,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很多时候孩子对于物体的探

索是停留在表面的,只是被颜色、外形或动作所吸引,在这个时候,家长

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去启发孩子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比如,孩子都很喜欢观察蚂蚁,常常会蹲在地上看很久也不愿离

开。这时候,家长可以问:“蚂蚁是怎么找到它的家的呢?你知道它用

了什么办法吗?”家长也不要急于让孩子知道答案,可以和孩子一起进

行实验,如在蚂蚁爬过的地方用树枝划一条线,看看蚂蚁能不能绕过

去;也可以在蚂蚁爬的地方撒一点有香味的东西,观察蚂蚁行走的路线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切记,答案不重要,探索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更

重要。

076

第86页

二 健康养育

2 充分挖掘大自然的各种资源,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1) 从孩子的兴趣着手。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我们首先

要看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如果孩子对地上爬的蚂蚁感兴趣,我们就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观察蚂蚁;如果孩子喜欢看五彩缤纷的落叶,那我们

就和孩子一起看树叶的飘落,观察树叶飘落的场景……总之,家长要尊

重孩子的兴趣,从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因为兴趣是孩子持续学习

的最好动力。

(2) 培养观察和比较能力。自然界的资源既千差万别,又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比较。

比如,在植物园中,可以引导孩子将捡来的树叶铺在地面上,玩一玩“找

相同”的游戏,将外形差不多的放一堆、将颜色接近的放一堆等,还可以

比一比树叶的大小、树叶上的脉络,看看它们是不是长得都一样。孩

子在这样的游戏中,不仅能知道树叶的多样性,而且能逐渐习得观察比

较的方法。

(3) 提升概括和总结能力。等孩子五六岁时,可以引导孩子进行

一些持续性的观察。比如,选择一棵孩子喜欢的树(建议选择会落叶的

树),每周去观察一次,用拍照的方式记录树的外形、叶子等,从春天的

枝头嫩芽到夏天的枝繁叶茂,从秋叶的片片金黄到冬天的树叶凋零,直

至第二年春天重新冒出新芽。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协助孩子将记

录的照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也可以将其打印出来,做成一面照片

墙。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通过记录、整理,会逐渐明白四季的更替、生

命的轮回。

077

第87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3 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落实到孩子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的探索中。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只要有心,就可以挖掘到很多值得孩子探究的

东西。比如,用旧了的汽车玩具可以让孩子拆一拆;空的矿泉水瓶、用

完的沐浴露瓶加一桶水就可以成为探索沉浮的工具;一个手电筒、一个

纸筒、一面镜子就可以成为探索光影魔术的材料;根据季节养几条蚕宝

宝,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而且在喂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

的责任心也在悄悄萌发……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的探索过程中,既要注意安全,又不能过度

保护。随着孩子兴趣点的增加,其探索范围也会越来越大,此时作为家

长,需要给孩子必要的保护,但是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因为怕弄脏衣服、

弄湿鞋子,怕给自己带来麻烦而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只要孩子没有

安全问题、没有影响或伤害到其他人,就可以去尝试、去探索。

4 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探索工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工具,如常见的塑料袋、

小铲子、小容器、剪刀、绳子等,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对于

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提供一些测量的工具:温度计、尺子、放大镜、望

远镜等,还可以准备一个探索小背包,每次外出,就可以随身携带。

078

第88页

家长应知

健康养育

1 从“问”中看到好奇。

案例中,孩子看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在中秋节都聚在一起吃

饭、吃月饼、看月亮,和平时相比有很多的变化,他能敏感地感知到环境

的变化,这是好奇的表现。同时孩子的“爱问个不停”,说明了孩子对节

日这一件事情或活动感到好奇:他用“问”表达他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问个不停”则表现出他的好奇程度和想探究的深度。好奇心是幼儿探

究和创造的起始,满足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疑问二 每到节日,孩子总会问个不停,我该

怎么办?

今天是中秋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到家里来过节。我烧了

满满一桌菜,还在餐桌中央放了一盒大大的月饼。大人们正忙着

举杯聊家常,儿子文文问:“妈妈,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今天

的月亮为什么这么亮?”“奶奶快看,月亮上为什么有一棵树的影

子?”大家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回应,爸爸说:“文文,妈妈烧了你最爱

的大虾,赶紧吃吧!”爷爷则在一旁哈哈大笑:“我的小孙子太聪明

啦!快,爷爷抱抱!”文文只能一脸疑惑地走到爷爷身边……热闹

的节日、忙碌的大人、好奇的孩子,面对孩子对于节日活动的这些

“问题”,我该如何回应、该怎么做呢?

079

第89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2 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是让孩子感受和传承

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大家比较熟悉的主要有春

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还

有自己的节日。

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内涵和风俗,有表现节日由来的故事、根据节

气特制的饮食、反映民族特色的服饰,它们都有着浓浓的仪式感和寓

意。比如,春节不仅有关于年的故事,还有贴对联、放鞭炮、拜年、发压

岁钱、吃饺子等特定的活动;元宵节的风俗主要是吃汤圆、看灯会和猜

灯谜;清明节主要是扫墓、祭奠先祖和踏青;端午节的由来也有很多传

说,相关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等;中秋节寓意着团圆,用象

征着团圆的月饼和月亮寄托相思,主要活动有赏月、吃月饼;等等。这

些节日的背后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所折射的贵和尚美,体现了重视亲

情和孝道,注重人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的和美幸福等文化内涵。

3 节日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1) 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遵循天时而成

俗,每一个节日都和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节日活动中有很多可

以促进孩子在认知方面发展的契机。比如,中秋节时,可以引导孩子观

察并记录月亮的变化,欣赏关于中秋的优美诗词。我们的每个传统节

日几乎都融合了相关的饮食文化,如端午节包粽子、清明节做青团,这

些都能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又如春节时,可以让孩子和长辈一起贴

对联,了解对联里的秘密,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望。

080

第90页

二 健康养育

(2) 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节日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人际交往平

台,我们的传统节日非常注重“和美”这个观念。节日里,亲戚朋友之间

互相拜访,长辈幼童欢聚一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如何向长

辈道祝福、如何回应长辈的鼓励、如何与不同的小朋友一起玩等,这些

都是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良好机会。同时,在家庭聚会中,孩子还能

学习基本礼仪,比如,要遵循长幼有序的礼节,长辈坐主位、按辈分依次就

座、菜让长辈先开始吃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

4 节日活动中的学习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这种方式符

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

体验式学习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各

种节日活动为孩子的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在和家人一起庆祝节日

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切身感受传统习俗,这种体验是非常有价值的。比

如,在节日氛围中感受红色中国年中人们的喜悦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在走亲访友中感受亲人之间的和和美美;在节日活动中感受人与自

然之间的紧密联结;等等。

家长应会

1 重视节日资源,过有仪式感的节日。

仪式感表达的是我们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从小带着孩子一起过

有仪式感的生活,可以让孩子对生活充满着期待,同时也可以借此培养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中都充满着浓浓的

仪式感,家长们要充分利用好节日,让孩子参与其中,如一起包粽子、做

汤圆,一起向长辈拜年、贴对联、放鞭炮,等等,通过一个个丰富的节日

活动,和孩子一起创造美好生活。

081

第91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2 告诉孩子即将到来的节日,带孩子一起了解节日的

由来等。

家长可以在节日到来之际,和孩子谈谈关于节日的话题,比如,节

日在农历的时间、节日的故事、节日的寓意、节日到来时会听到或者看

到什么等,让孩子对这个节日有一定的了解和期待;可以和孩子一起讨

论如何过节,想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大班的孩子还可

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做成一份过节的计划。

3 让孩子参与节日活动,在行动中感受节日的寓意等。

(1) 参与节日活动准备。不同节日可参与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

倡导按照孩子的能力来进行。如迎新春,可以与孩子一起扫尘,年纪小

的孩子可以擦擦桌子、扫扫地、整理自己房间的玩具等。也可以一起去

逛一逛年货市场,买一些招待客人的食品和小礼物,可以启发孩子想

082

第92页

二 健康养育

想:要给哪些亲人和朋友准备礼物?他们各自会喜欢什么?还可以一

起去采购春联或者红色福贴、灯笼等,一起布置充满节日气氛的家。如

果孩子会书法,可以让孩子自己写,也可以将写好的福字送给亲朋好

友。在一起参与节日准备的过程中,感受贴春联、贴桃符、写毛笔字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表达对新年到来的美好憧憬。

(2) 带孩子收看电视节目,如春晚、元宵节晚会等,或者带孩子去

社区、商场等地看看,家长可以启发孩子发现过节时与平时有什么区

别,引导孩子感受节日的氛围,感受人们欢庆节日的美好心情。

(3) 节日过后,可以和孩子互相交流各自对节日的感受。同时也

可以问问孩子:如果明年的这个节日到来,你想做些什么?切记,对孩

子的想法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

(4) 同时,家长要观察和分析孩子的表现,及时鼓励孩子的积极行

为,不合适的地方要与孩子交流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孩

子思考。家长要避免一些错误的想法,比如,“孩子不懂,没有必要”“现

代社会,不需要那些传统了”“孩子参与反而会‘捣乱’,添麻烦”“孩子大

了自然会懂,现在不急”。

083

第93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零花钱中有学问:

如何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财商、智商与情商曾被人称为现代社会中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三

者的教育被称为“三商”教育。财商是一种与钱有关的教育,反映的是

一种与金钱打交道的能力。财商教育不只是让孩子了解金钱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财富观、金钱观。

孩子以“想哪儿做哪儿”的动作思维为主,缺少“先想”(计划)的意

识和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财商教育其实是教会人养成一

种有规划的做事方式,即引导孩子设立目标,考虑如何达成目标并为之

努力。比如,孩子暑假想给外婆送一份生日小礼物,则需要积攒零花

钱,直到有能力购买为止。同时,孩子要了解小礼物的价格,目前差额

有多少,距离外婆生日还有几天,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得到零花钱,每次

又该存储多少等,这是一个“目标—计划—行动”的过程。

有规划地做事,培养的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有自我控制能力

的人不一定有成就,但是有成就的人一定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自

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涉及心理学上所说的“延迟满足”(如2岁前的孩子饿

了、哭了就马上予以回应,我们称之为“即时满足”),即为了更有价值的

长远结果而放弃当下需求的抉择取向。进行财商教育可以锻炼孩子的

忍耐力、控制力,让他们珍惜所得到的,避免急躁、喜新厌旧等影响孩子

成长的行为。比如,去超市购物,面对丰富多样的玩具,孩子都想要,但

是会违反“每次超市购物只能选择一样玩具”的家庭规定,面对喜欢的

小坦克车,孩子只能控制自己的想法,遵守规则,等待下一次购物时间

的到来。购买成功后,孩子也会更加珍惜玩具。

财商教育只有在家庭中才能完成,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父母

是孩子财商教育的启蒙老师。但是一些家长往往会忽视这一点,有的

084

第94页

二 健康养育

认为孩子还小,家长赚孩子花是天经地义的,无须教育;有的则回避与

孩子谈钱,避免“世俗气”;有的在理解上较片面,如认为让孩子做家务

赚钱或不乱花钱等同于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是渗透在家庭生活中的。比如,与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

可以让孩子了解货币的概念,知道货币的用途和重要性;去银行存储,

可以让孩子了解储蓄的概念和“钱变多”的方法;通过参与家务劳动、了

解各种职业的人,孩子可以了解获得收入的各种方式;等等。当然,选

择适合3—6岁孩子阅读的财商教育图画书也是一种教育的途径。

从3岁开始,开启财商教育之旅,让孩子拥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085

第95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家长应知

1 建立“合理消费”理念,是幼儿阶段财商教育的内容

和要求之一。

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阶段的财商教育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人民币,了解 1元硬币、10元纸币,爱护人民币,不在纸币

上乱涂乱画、不随意撕毁人民币等。

(2) 了解各国的钱币,感受货币的多样性。

(3) 知道通过物物交换也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学习处理不

需要的东西,感受物物交换的意义。

(4) 通过听故事、看展览等,了解钱币的发展史。

(5) 学习购物,学习买一些自己需要和必要的东西,感受买卖的过

程,建立合理消费的理念。

(6) 了解储蓄,理解储蓄不是不花钱,而是存一部分钱的道理,感

受让钱变多的方法。

疑问一 孩子什么都想买,否则就大哭大闹,

我该怎么办?

带4岁的孩子去商场,他一看见玩具柜台的机器人等,就不愿

离开,怎么叫都叫不动,一定要买一个机器人,不买就撒泼打滚。

有时候碍于面子,我会满足他。但这似乎“治标不治本”,下次购物

他又“故技重施”,我该怎么办?带孩子出门,孩子想要买喜欢的东

西,不买就会闹情绪,是常碰到的事情,作为家长,我该满足他还是

拒绝他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引导呢?

086

第96页

二 健康养育

(7) 知道通过劳动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感受钱的来源。

(8) 参与捐助活动,感受“小钱大用处”,感受捐助和帮助他人的美

妙,初步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

2 了解“想要”不等于“需要”。

3—6岁的孩子天生有浓厚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强,就像案例中的孩

子看到机器人一样,他们对没有见过或不同于认知的东西,会驻足停

留,会想要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正是因为好奇,孩子什么都想买,

会提出如“一定要买一个机器人”等需求,甚至以“大哭大闹”来“要挟”

家长,表示“想要”的强烈程度。

孩子的“想要”包含着主观、感性的成分,追求的是一种占有欲和即

时满足自己的快感,很少会考虑家里是否有与之相同的玩具、父母是否

有足够的购买能力等。因此,家长需要了解和辨识孩子的“想要”,做出

合理的评估,是否“需要”给予购买。

3 从“想要”到“需要”,建立“合理消费”的理念,需要家

长积极引导和帮助。

孩子从非理性的“想要”到有理性思考、建立“合理消费”的理念,需

要自我控制能力的加持,这也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

但是,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常表现出“想要就要”,什

么都想买,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出现激动、烦躁、没有耐性,甚至“大哭大

闹”“撒泼打滚”等抗拒行为。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延迟满足

的过程,需要家长加以积极引导和帮助,比如,购物前先引导孩子想想

要买什么,说说想买的理由,不能因为别人有了自己也想买,对孩子表

现出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积极的鼓励,等等。当然,这种行为需要在日

常生活中持续培养。

087

第97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家长应会

1 引导孩子从“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入手,建立“合理

消费”的理念。

可以告诉孩子:买东西的钱是有限的,什么都买钱是不够的。

可以让孩子思考:哪一个更需要?有时候买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

会造成浪费,是乱花钱的表现。

可以和孩子讨论: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比如水、牛奶等食

物是必需品,而玩具、游戏卡片没有也没关系。

2 与孩子一起制订购物规则。

购物规则可以以购买数量或者总额来控制。如孩子年龄小,可以

规定每一次购物允许孩子自选一个玩具和一种零食,对大班的孩子,可

以规定每次购物花费不超过10元。

3 帮助孩子分清“需要”和“想要”。

在出门购物前,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列出需要购买的清

单,引导孩子说说自己购买这些物品的理由。

家长引导孩子认识“需要”和“想要”的区别。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

讨论,在有限的经费下,通过分析每种物品的价格、品质、使用频率等因

素来辨别哪些是最需要买的、哪些暂时可以不买,帮助孩子分清“需要”

和“想要”。

让孩子自己筛选,并说出理由,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

预算。

088

第98页

二 健康养育

4 购物时,引导孩子不急于买喜欢的东西,而是先问

价格。

要购买价格较高的物品时,可带孩子多转转、多看看,可以和孩子

一起货比三家,可以比较邻近柜台不同商家、品牌相似商品的价格、品

质,让孩子学习比价,了解不同物品的价值和差异。

如果遇到超市或商场打折,可以和孩子一起关注原价和折后价,感

受价格的变动,购物结束后,统计节约了多少钱。

如果商品当下不打折,可以和孩子商量是否在打折时再买。

5 购物完成后,及时做出反馈。

购物后,和孩子交流购物的感受,对孩子遵守购物规则和表现出自

我控制能力的行为,重点进行表扬和鼓励。如孩子同意关于打折时再

买的建议,家长应该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给予孩子鼓励。同时,家长需要

在购物时做好表率,说明购物的计划,避免孩子因不理解造成误会,如

有的孩子会认为“你自己一直买,就是不给我买”。

089

第99页

3

6岁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疑问二 当孩子说“爸爸有钱,手机刷一下就

出来了”时,我该如何应对?

出去逛商场,4岁的宝宝看中一个价格并不便宜的玩具,缠着

我非要买。我和他说:“爸爸没有钱了,你感冒在家休息了一周,去

了好几趟医院,每一次都要花很多钱,爸爸没有钱给你买这个玩具

了。”没想到宝宝说:“爸爸手机里有钱,手机刷一下就出来了!”我

哭笑不得,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应对?

家长应知

1 4岁的孩子开始关注“钱从哪里来”的话题。

我们日常也会听到孩子说类似的话,如“钱从银行里来”“钱从爸爸

口袋里来”“钱从我的储蓄罐里来”等,说明孩子已经开始关注“钱从哪

里来”。

对于钱的来源,孩子依据自己的日常观察和已有的经验,看到爸爸

付钱的时候拿手机“滴”一下或者“扫一扫”就能够拿走购买的东西,没

钱了就到银行去拿等现象,能够积极大胆推理:钱是从手机里刷出来的

或者从银行里拿出来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较多关注事物的表面和

能看到的现象,受思维发展的影响,还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来源等,对

事物的理解也是比较肤浅和片面的,所以,他们对钱的来源做出的结论

不准确。可见关于钱的来源的探索,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正因为问题比较难,孩子认识不准确,所以需要我们和他们一起探

讨,澄清问题。

当孩子开始关注“钱从哪里来”时,家长可以以此为切入口,开展相

关的教育,孩子也会比较容易接受。

090

第100页

二 健康养育

2 “钱从哪里来”是财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钱从哪里来?”这一问题所说的其实是如何获得财富。对3—6岁的

幼儿而言,核心是建立“劳动才能获得报酬”的意识。

孩子爱想象,也会经常对父母说:“我有了很多很多的钱,都给妈妈

买大房子!”“妈妈,明天我就有钱了。”那么事实是否真和孩子想象的一

样呢?自然不是。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劳动才能获得报酬”

的理念,具体可以是:

(1) 赚钱是不容易的,需要努力奋斗。爸爸妈妈如此,其他人也是

如此。

(2) 只有通过自己努力赚到的钱,才是属于自己的。长大了不能

只依靠父母和其他人,那是难为情的事情。

(3) 钱是一点一点赚起来的,所以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着急,但

是每天都要努力。

(4) 赚到钱是令人开心的事,但是努力的样子同样让人开心和喜欢。

(5) 赚钱的过程收获的不仅是钱,还有做事情有目标、能坚持、会

努力、有耐心等良好的品质,这些更让人骄傲。

3 细心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

关于钱的来源,不应简单地告知孩子“钱是爸爸工作换来的”,而要

让孩子在亲身体验和亲子良好的互动中,在家长细心的帮助和引导下

进行了解。了解钱的来源,建立“劳动才能获得报酬”的理念,让孩子逐

步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自己努力的重要性以及在劳动过程中自己成长

的重要性,初步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同时要有感恩之心,珍惜

劳动的成果,形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091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电脑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