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综 述
0 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发展现状
塑料包装材料具有力学性能优异、质轻、耐腐蚀
性突出、阻隔性能高、透明性好、着色性强、加工性
能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可以加工成薄膜、中空
容器、箱(食品周转箱等)、泡沫、带(胶带、捆扎
绳等)等,广泛用于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工业品包
装、服装包装、快递包装等,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2014 年全球塑料包装材料总产量超
过了 82 000 kt,市值达 2 730 亿美元,预计 2020 年市
值会增至 3 702 亿美元,在此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
到 5.2 %[1]。
近年来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呈稳定增长态势,塑料
包装在包装产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已超过 30 %,在包
装产品结构占比中仅次于纸包装,排名第二。尤其是
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塑料包装材料用量已超过食品包
装材料总量的 50 %,居各种包装材料之首。目前,
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2018 年消耗塑料包装材料约
为 851.8 kt[2],助推了塑料包装业的快速发展。同年,
我国塑料包装行业销售收入接近 1 470 亿元[1]。但我
国人均塑料包装材料消费量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
等发达国家,发展空间巨大。然而,目前存在针对由
塑料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或 / 和处置不当等造成的环
境污染而出台的禁塑、限塑等政策把握、贯彻不到位
等问题,再加上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对塑料“白色污
染”的不实报道,甚或是妖魔化,对塑料包装行业的
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节约有限的资源、保护
我们共有的地球家园、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大力提倡塑料包装材料源头减量的同时,应构建科
学的管理体系,加大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分类、收集与
回收利用工作。
1 落实各方责任,科学处置塑料包
装废弃物
1.1 加大法规制度的实施力度,加强政府监
督
1.1.1 强化政府监督作用,政策法规落实到位
目前,为解决塑料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
题,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做了大量工作,已
经出台了多项相关法规和管理条例。国家层面,最近
的 2020 年 7 月 1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
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
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20〕1146 号,下文简称《通
知》),提出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在各市及计划
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书店、药店等公共
场所,餐饮打包及其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
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不可降解塑料袋等塑料用
品,称为“史上最严限塑令”。部分省份也出台了近
乎一刀切的政策,禁止非降解塑料包装袋的使用。然
而,从实施的情况看,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就以塑料
吸管为例,替代品有纸质吸管和聚乳酸等可生物降解
塑料吸管,消费者的体验感较差;而且这二者的成本
分别是塑料吸管的 2 倍和 3 倍左右,商家没有积极性。
再比如,超市用的购物袋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后,
由于性能上的缺陷,尤其是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较
低,很多时候原来用一个传统聚乙烯购物袋,现在得
用 2 个甚至是 3 个,即使如此,有时候还会破袋。此
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吸管和购物袋等用后同样也需要
分类、回收,便于其在堆肥等条件下快速降解;如果
随意丢弃,与传统吸管、塑料袋一样也会污染环境!
实际上,该《通知》中已经细化了责任,强调了
属地管理责任,要求地方于 2020 年 8 月中旬前出台
省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同时
也强调执法检查,要求各地九部门做好日常监管,并
要求各地于 2020 年 8 月底前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
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执法检查。中央有关部门于
2020 年底前组织联合专项行动进行督导检查。
国务院办公厅于 2020 年 12 月 14 日转发来自国
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
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15 号,下
文简称《115 号文》),强调坚持强化政府监督管理,
加强政策引导,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协同共治,依法
依规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行为进
行查处。而且,针对不同条款任务,明确了不同责任
主体。
可以看出上述文件对各项任务要求明确。但通知
精神需要深入理解,落实需要扎实,落地实施方案要
切实可行;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否则,难见明
显成效!
1.1.2 正确认识各种塑料包装材料,科学选用,
差别化处置
目前,应对塑料制品重复使用、回收利用、生物
降解材料替代、其他材料替代等各种解决方案进行更
科学深入的全生命周期的对比分析与客观公正的全面
评价,从而为不同解决方案的选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需要重点关注及研究其他替代制品的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