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2022年2月书刊。

发布时间:2022-3-1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格调2022年2月书刊。

暖泉的最后,是一片透明的薄冰,灵动,透彻,几乎能见到下边墨绿的河水,冰面上,布满了六角形的冰花,一朵朵骄傲地盛开,这些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在平滑的冰面凝结成冰片 , 似无数花朵镶嵌而成,因此得名冰花。这些常见于窗上的精灵,突然绽放在冰河,是盛开在天地间最晶莹、最圣洁的花。它晶莹雪白,带着绚烂如花的笑容,用素雅的情怀纵情亲吻和拥抱冰面,它是那么轻盈、洒脱和飘逸,始终怀着一颗纯净的初心与使命来激活沉睡的冬天。暖泉的旁边,几丛纤细的杨柳枝条上落满雾凇,凌花纷飞,枝如银条,如同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穿上了洁白的纱裙,一阵微风,轻霜嗽嗽落下,花似飞絮,晶莹耀眼,亦似在桃李杯上翩翩起舞的少女。几枝雾凇渐浓的树枝,被压弯了腰,就那么静静地趟在冰面上,一如睡美人般安静。好花莫过崖边花,好柳莫过河边柳,这一丛一丛冰河滋养的河柳披上白色盛装后越发秀美,顿时想起晏几道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此情此景,应有一两个彩袖飘飘的绝色女子,或抚琴或弄箫,轻揉丝竹之音,在这冰与雪的世界流淌。顿时想起了那些冰山上盛开的花朵——雪莲花,淡黄色的花瓣托着紫色的花蕊,比玫瑰鲜艳,比荷花美丽,给净... [收起]
[展开]
格调2022年2月书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品味生活 艺术人生
文本内容
第51页

暖泉的最后,是一片透明的薄冰,灵动,透彻,

几乎能见到下边墨绿的河水,冰面上,布满了六角形

的冰花,一朵朵骄傲地盛开,这些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在平滑的冰面凝结成冰片 , 似无

数花朵镶嵌而成,因此得名冰花。

这些常见于窗上的精灵,突然绽放在冰河,是盛

开在天地间最晶莹、最圣洁的花。它晶莹雪白,带着

绚烂如花的笑容,用素雅的情怀纵情亲吻和拥抱冰面,

它是那么轻盈、洒脱和飘逸,始终怀着一颗纯净的初

心与使命来激活沉睡的冬天。

暖泉的旁边,几丛纤细的杨柳枝条上落满雾凇,

凌花纷飞,枝如银条,如同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穿上了洁白的纱裙,一阵微风,轻霜嗽嗽落下,花似

飞絮,晶莹耀眼,亦似在桃李杯上翩翩起舞的少女。

几枝雾凇渐浓的树枝,被压弯了腰,就那么静静地趟

在冰面上,一如睡美人般安静。

好花莫过崖边花,好柳莫过河边柳,这一丛一丛

冰河滋养的河柳披上白色盛装后越发秀美,顿时想起

晏几道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此情此景,应有一两个彩袖飘飘的绝色女子,或抚琴

或弄箫,轻揉丝竹之音,在这冰与雪的世界流淌。

顿时想起了那些冰山上盛开的花朵——雪莲花,

淡黄色的花瓣托着紫色的花蕊,比玫瑰鲜艳,比荷花

美丽,给净白的雪地增添一抹色彩,给荒芜的冰山增

添一丝活力。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是啊,

最美的花朵,总是开在冰峭之上,最美的风景,总在

绝顶之处,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看到。

冰雪中的洛古河,没有孤寂的纠缠,没有喧哗的

惊扰,即使常年冰雪覆盖也不感孤寒,它似乎被岁月

遗忘,在时间的流淌着中保持着特有的宁静与安详。

世间若有岁月静好,我想,一定就在洛古河。

49

第52页

50

第53页

文 / 摆先生 、小金子 图 / 小金子、海 逸

组团造梦,

城市荒地刨出的英式乡村花园

有种友谊的存在方式是有着共同的爱好,为

实现它,擦干汗水,换上衣衫,在满是花与树的

院子里徜徉,一起携手向前奔涌而去。

这份坚持与执着,这份弥足珍贵的友谊,在

花与梦想的加持下,更显得熠熠生辉。

花园:朵汐花园

园主:海逸、小花、梅姐

坐标:绵阳

面积:660 平米

51

第54页

开荒造梦

同一个城市的花友通常会建一个小团体,常常聚会,分享自己的

种花经验。从普通的花友到多年的挚交,慢慢从爱好的相互分享到生

活的渐渐相融,有些个人的梦想便会慢慢地就会变成集体的狂欢。生

活中的飞灰湮灭,伤痛流离,所有的不愉快,都在这造梦的过程中变

成了狂欢的序章。

海逸便是这个群体一员。海逸是个典型的斜杠青年,上学学的是

会计专业,本职工作是婚礼司仪,而现在的她还做着园艺植物搭配达人,

更是朵汐花园的策划宣传者。

海逸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重度植物爱好者,深入骨血的园艺

因子在海逸身上得到无限扩大。2004 年海逸拥有了一套带露台的房子,

一开始几年露台只是家人用来晾衣服的地方,加之工作忙生活被鸡毛

蒜皮所累,露台就一直空着,有一天望着杂乱的露台她觉得不能这样子,

必须要改变,就决定把露台重新打造一下,这才在 2011 年的时候开始

学习养花,后来因为养花又结识了很多同城花友,几年后几个花友说

我们一起去做一个大一点的园子吧,小小的露台已经承载不了我们的

花园梦。

花园的合伙人们各有各的花园故事,但组团造园的梦想确实一致

的。

海逸 92 岁的奶奶在朵汐花园

52

第55页

53

第56页

54

第57页

自从有了组团造园的想法开始,便开始一场旷日持久的旅程。从寻找

合适的场地、清理建筑垃圾、规划蓝图、再到基础建设、搭建房屋、植物

配置、各种软装,事无巨细,琐碎凌乱得就像是风吹起额前的碎发,有时

候会迷蒙了双眼,顺手捋一捋便又丝般爽滑。期间所有艰辛与泪水、分歧

和妥协,都在造园的过程中浸润到每一寸土里,滋润上面的一草一木。

花园最终的选址在城市住宅区的一角,一来是方便大家随时照顾花园,

二来也是方便花友们各种聚会。虽说市区以外会有更开阔的地块和肥沃的

土壤,但是,造梦的路程太远,便会消磨造梦的情趣。也正是因为这个地

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让朵汐花园从开始建造到现在都备受关注。更有周

边住宿区的花友带着邻居们来花园游玩,将更多的邻居、朋友变成花友。

每次聊到造园的过程,几位花园合伙人都是滔滔不绝,其中好笑的故

事更是层出不穷。拉上家人朋友来当义工的,游说朋友“捐”设备材料的,

特别是为了清理场地上的建筑垃圾、修建阳光房,更是穷其手段、各显神通。

为了让花园更有情趣,同时也控制好费用支出,时常到旧货市场淘二手物件,

或者是捡花友们不要的,当然也有很多朋友奉献自己的心爱之物来装扮花

园。这也许就是所有自己动手造园的花友都经历过的,欢笑泪水皆过往。

今年,朵汐花园的几位合伙人又开始折腾,将朵汐花园硬件再次升级

改造,休闲区域更具生活状态,让享受花园植物带来的乐趣变成真正的享

受花园生活的情调。

5 年的时光,最初的 5 位小伙伴,坚持走到现在的,也只留下 3 位坚毅

的姑娘。藏在温婉笑容之下的,是姑娘们的毅力与坚持,是对梦想的追逐。

这份仗剑天涯、勇闯江湖的情谊,也许,比花园本身更有吸引力。朵汐花

园在造园者这些年日渐成长,合伙人来来去去,我们将在 2022 年迎来一位

新的股东。梦想虽然美好,造梦却很煎熬。

朋友捐赠的阳光房

三位合伙人的父亲也来帮忙

自己设计的装饰壁炉

干活的姑娘们

55

第58页

花园的八百万种玩法

“我们越观察和了解植物如何存活在大自然中

就越明白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活在世上

我们所要追求的

是像花草一般,温柔沁润的力量

我们要做的

是将身边的它们像人一样

以郑重爱惜之心待之

珍惜与它们的一期一会

哪怕是它们最丑的时候。”

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得不亦乐乎

56

第59页

既然是造梦,那就让这个梦更加梦幻吧。所有自己想做的,

能做的,都加到这个梦境里面来。花园的玩法,也不仅仅是种花

喝茶赏月听蝉鸣赏秋风。只要愿意,都能在这片梦境里面得到实现。

传统的园艺沙龙、种植知识分享都已经不能满足姑娘们对于

花园生活的实践。把茶、咖啡、摄影、绘画、朗读、生活收纳等

各种艺能统统融入其中,选自己喜欢的、花友喜欢的,各自参与,

乐在其中。

也正是因为这些“花园 +”的内容,让更多圈外朋友认识了

朵汐花园,让朵汐花园在绵阳这个城市变得独树一帜,更具风格。

让更多人认识园艺,享受花园生活,变成了 4 位合伙人在造园梦

想实现之后的又一个小目标,也许将来还有更多有花园梦的合伙

人加入,一起造梦。

花园沙龙活动场景

花艺沙龙 花园水彩写生 花园人物摄影

57

第60页

这种对美好的分享,也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朵汐花园的活

动中来,一起玩乐,一起享受生活,一起优雅的成长、变老。

待几十年后,当人间百味尝遍,都还是目光清澈笑容依然自信

从容,一袭旗袍,鬓角一朵栀子花,用隆重的仪式展示岁月不

老的姿态。

海逸说:“朵汐花园于我而言,就如同我的孩子一般,花

园的成长也带给我无限的成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结识

了很多的好朋友,这让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我很感谢当

初自己做的这个决定,还有这么多年来的坚持,花园可以带给

你很多东西,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可能是附加的更

加宝贵的价值,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这场梦,不会醒,只会更加精彩。

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情,永远不听话;要大笑,要做梦,

要与众不同。人生就是一场梦,携挚友的手,奔赴人间长河,

温暖岁月。

58

第61页

59

第62页

家居

60

第63页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70、80 后想要“不迁就”的家

文、图 / 拾光悠然设计

70、80 后的品质住宅

● 年龄阶段不同,生活理念往往存在差异,反映到住宅上,人们的

喜好与侧重点便彰显得尤为明显。

● 本项目的屋主为一对 40 多岁的夫妻,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们,对住

宅、对生活有更朴素而隽永的理解:家是用来住的,不是艺术品,住得舒

坦才是最终目的。

● 因此,设计师依据屋主一家的生活习惯,协调功能性和舒适度,

最终做出一套 70、80 后的品质住宅。

设计思路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惑”并非是对世间万物了如指掌,而是

在时间的沉淀下,有自己的判断,清楚自己的喜好。

已过不惑之年的屋主,居家诉求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质感生活。

围绕着这四个字,设计方案有了清晰的脉络。

原始户型为异形,但客厅及卧室区域较为方正,小空间多,阳台区

域约有 20 ㎡的赠送面积。

整体的空间改造较少,仅仅把入户和露台区域的小房间打通,并入

大空间。设计重点放在提升居住的舒适度,打造屋主喜欢的简约日式风。

原始户型

平面布局图

项目地址:四川,成都

项目面积:114 ㎡

项目类型:旧房改造

项目户型:2 室 2 厅 1 卫

合记费用:33w

摄影:独立空间摄影师 刘斌

61

第64页

家居

玄关及餐厅

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餐厅。餐桌和冰箱

是距入户最近的位置,进门后可第一时间归置物

品,避免来回往返,居家动线更便捷。

银鱼白色的墙面,原木、黑白灰色的家具,

没有惊艳的亮色或造型,但就是顺眼。

家具的居家时间或许比主人更长,所以它们

既要中看,也得中用。选择全实木制作的餐椅,

稳固耐用,贴着椅面和靠背上的软垫,就餐也舒

服许多。

家明亮了,人的思绪才能更加自由。屋主理

想中的家,正好是要有光线相伴的。于是,玻璃

和开放格隔断便成为慷慨的守关者,让自然光照

亮每个角落。

餐边柜上摆放着“喜入新居”、“万事如意”、

“平安喜乐”等吉利的装裱摆件,这是屋主对生

活最朴素的祈求。

62

第65页

63

第66页

客 厅

客厅为传统的沙发 + 茶几 + 电视柜组

合,大型家具的体块感与工艺品的娇小玲珑

相融合,大方而又细腻;电视墙和隔断处的

离线缝凸显层高,增强空间线条感,让美感

更值得细品。

隔断处是屋主的展览馆,各式茶具、陶

瓷罐、釉彩工艺品陈列其上,装点了家,也

承载着屋主的过往。对于珍爱的东西,人们

不舍得让它蒙尘,或许入住后,屋主会隔三

差五把玩这些珍贵之物,为它们掸去面上的

灰。

屋主喜欢喝茶,茶几四周的小小天地便

可充当家中的茶室。坐在地毯、靠着沙发,

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品茶,茶

香氤氲,生活也就慢了下来。

64

家家居

第67页

65

第68页

卧 室

主卧无过多设计装饰,

干净清爽的墙面、原木色地

板与柜体,简单的搭配正好

贴合睡眠环境。真皮软包床

柔软细腻,躺在大靠背上,

无论是看书还是玩手机都很

惬意。

骊住定制衣柜承担了主

卧区的衣物收纳,嵌入式安

装不易落灰、简洁大方,两

扇折叠门使取物更加方便。

66

家家居

第69页

厨房及阳台

厨房位于餐厅右手边,所有橱柜都采用拉手开合,拉手

位置恰好在屋主最舒适的高度线。洗涤区、切菜区和烹饪区

依序排开,互不干扰。

约 20 ㎡的露台,被屋主打造成植物的乐园。藤蔓顺着

篱笆攀援而上,吊兰、银叶菊掩在高低错落的木桩后面,蓝

花丹和郁金香正值花期,为花园增添了几分娇媚。

一张阳台的小圆几,两把茶椅,等着太阳落山,晚霞映

照进来,再泡上一壶茶,两人随意坐着唠唠嗑,这便是高楼

林立之中,最安心的一处地方。

67

第70页

“烟雨溪”的黎明与黄昏

蝉声

辛丑盛夏,当空白云轻盈如握,阳光似花

盛开,悠闲自在而来。我们立于青草如茵的“烟

雨溪”门前,双扇门苍凉,门当一对,卧于门

槛两侧,户对安静钉在门楣左右,宛如仙境人

家……“嘶嘶”,我悚然一惊,是多少年了,

没有听见这伴随少年时光的蝉声?又是多少月

了,没有与从浓密树荫前发出的神秘的嘶叫的

声音相遇?尚记得那么遥远的清晰的透明的时

光,我与童伴们打着光脚,背上竹篓,手持高

高的纤细的竹竿,竿尖织一圆形缕空线网,穿

行在故乡安祥如画的山山水水。我们静悄悄地

打量青翠的伸向蓝天白云的树梢,捕捉“嘶嘶”

声的方位,或在纵横交错的枝杈间,或在干皮

翘壳的树身上,或在一丛丛油绿色的枝条边,

或在迎风起伏的盈枝头……我踮起脚尖,尽可

能高地轻轻移动竹尖上的网,对准拼命嘶叫的

墨绿色蝉子身影一晃而过,那蝉就被捕进网里,

乖乖地被少不更事的我们捉住。

蝉在盛夏唱起欢乐的歌曲,它的蝉翼薄如

晨雾,一刹那就被几双冲动的小手撕得粉碎。

遐想之间,有同行者想惊扰它的好梦,我阻止

了侵入的想法,那只蝉,依然不惊不诧地嘶叫

吧!这辽阔的天空,有你沉醉在梦幻里的自由,

柔曼的,苍茫的,凉爽的,无垠的……

文 / 岳定海 图 / 陈清晖

68

家民宿

第71页

69

第72页

溪声

我喜欢涉足“烟雨溪”没有太多理由,就是迷惑于那一

川晶莹剔透的溪流,它们从高耸入云的山峰乱石间奔腾而来,

它们从连绵不绝的四川丘陵藤蔓处汇聚长歌,激烈时,震动

运行在天体的一颗星一粒云;温婉时,抚慰沿途曲曲折折与

风絮语的野草闲花……溯溪而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总有坡

度倾斜的山脉考验一个探险者的足力,总有漫长的似乎没有

尽头的树林与怪石消磨一个好奇者的耐心。我们踩着一块又

一块爬满青苔的凸石前行,石头坚硬无比,嵌在厚厚的植被

与水草之间,脚踏上植被,尤如踩在富有弹性的潮湿的地毯

上,整个人都轻巧了。红尾巴的鸟啁啾着歇在突出的黑黝黝

的大石上,蹦跳着啄食,歌吟,呼唤同伴的飞来。几许鱼头

在蓝如水晶的溪流洄湾处游动,恰好白云不小心跌落水面,

鱼儿轻柔地追逐,那一刻,我呆呆驻脚岸边,分不清哪是渺

远的天际哪是温馨的溪岸了。

在绵阳北川南华村一条浪花飞溅的溪水处,时光是陶醉

的也是平静的,时光是激怒的也是宽容的,时光是昨天的也

是未来的,时光是错落的也是光滑的……

70

家民宿

第73页

鸡声

啼醒我一觉长夜的是那声雄鸡,亦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笔

下活蹦乱跳的“鸡声茅店月”吧。我其时沉睡在“烟雨溪”

的古色古香的客栈里,透过布满日日夜夜尘世气息的雕花木

门向外望去,一座葱茏的山峰势与天齐,暴风雨洗刷过后的

树木迎光生长,层层叠叠覆盖巴蜀山区的土壤与岩隙,七绕

八缠的藤条攀援生机勃勃的树干与对峙的岩石,花花草草惬

意地绽放……而“烟雨溪”有鸡鸣不已,响亮在一个个曙光

初泄的黎明和一个个霞光黯然的黄昏。

我是谛听鸡叫长大的,在那座地处弥江的县城民房天井

之侧,常有斑斓色彩的大公鸡信步沧桑的水缸沿猛啼,一叫

天空裂开缝隙,再叫大地亮出光芒。我在欢快的公鸡晨曲里

睁开眼,跳下床,贴在一格一格的窗户看雄鸡热情四射的表现。

真是雄鸡一唱天下白,沉沉大睡一夜的人们起床洗漱早饭上

班,去发现这个静谧的季节,去挣回养家糊口的薪水。我爱

立于窄小的街边,看对面简朴的旅馆走出赶路的旅人,看转

角的新东街咳嗽清喉咙的居民,他们打着招呼,慢慢地走动,

那些鸡声追随他们身影跳闪,那些天光就次第地淡淡开放。

71

第74页

萤火虫

确实没有想到,在川西北树影如盖的民居外面树林里,

天色渐渐变暗的长夜,一粒小精灵扑闪着飞舞模糊不清的树

与叶之间。主人笑眯眯地告诉我们,在青山绿水环绕的“烟

雨溪”,在万年矗立的群山之间,生长在曼妙的辛荑花树丛

上的“星星”忽悠着闪亮,熄灭,再又扑飞,继而熄灭……

当然那些大自然的魂魄是久违了的萤火虫,它们在唐代诗人

王维笔下的辛荑花之际上下旅舞,左右欢翔,一亮,光的伟

大存在;一灭,光的短暂夭亡。我们傻傻地眺望这一明一暗

的幻化,我们痴痴地沉沦在这一生一世的秘境,什么也不用

说,什么也不用想。倏地一只萤火虫腾空而起,十只百只千

只环树而翔,那棵茁壮的辛荑花树就在暗香疏影的天地里齐

齐闪烁光的翅膀,好似西方一株优美的圣诞树优雅地绽放,

一棵萤火虫照亮的树,我似乎被沉浸在脚下的星河包围,让

自己也发出光线来,与不远处的光芒之树相互辉映,把我的

灵感传递给萤火虫,又把它的灵魂笼罩在无边无际的大地母

亲的温暖的怀抱…… 如此甚好,不然光有何用?萤火虫又

有何用呢?

72

家民宿

第75页

雷声

睡至半夜,一个炸雷惊天动地。我其时在温柔乡里,梦

见庄周那只粉蝶引我向光明之处飞升。突然间一道雷霆震动,

玄黄天空发出惊吓的颤动,辽阔的大地仿佛撕开裂口,所有

生物在急速地坠落……紧跟是破坏万物的闪电爆发,它不但

紧随雷神的法力无边的伟力去毁灭去创造去新生,它还在洗

礼人间的漫漫长夜发布目空一切的宣言。我蜷在柔软的被窝

里,震撼于这个摇动山川河流的大力神,震惊于这个拥抱凤

凰涅槃的追日者……远古长如夜,智人栖息在荒凉的岩穴里

瑟瑟发抖,唯一的希望是凿木取火的那堆炽焰。时进新的纪

元,雷神不断敲打日渐式微的干涸的山野与瘦弱的河床,闪

电也粗暴地撕裂日渐丰盈的城市与宛如天堂的落日之火。人

类并未退缩,他们在狂热的摧残里长大并呼啸前行,哪里的

大地洞开,用智慧的阳光飞播并开花结果;哪里的山峰破碎,

用坦然的笑声去追寻早春。就是这样,在暴躁的雷声里种下

尘世万事万物的柔性的光芒,学会和解,学会微笑,学会大

度,学会拥抱……那么这个急切而慌张的暴风雨之夜,会分

娩出熹光泄露而仁慈的清晨。

73

第76页

沙上羊肉香

西风起,阵阵寒意袭来,羊肉成了祛寒的美食,滋补的佳品,心灵的抚慰。

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江苏省张家港市,其东北部滨江地区成陆历史较短,100

多年前由江中沙洲圈圩而成,统称“江南沙上”。这里乡情爽朴,民风淳惠;风调

雨顺,物阜民丰。其饲羊历史,始于成陆之初,以山羊、黄羊、绵羊为主,散养于

江滩、碧野,朝去暮归,沐风浴露,怡然悠乐。所谓“沙晴草软羔羊肥”,成就了

江南沙上羊肉独特的风味,人称肉中人参,客誉人间至味!

文 / 丁 东 图 / 沈海滨

74

第77页

沙上羊肉何以风味独绝?有一则故事可以佐

证。百余年前,在江边的村埭,居住着一对新婚夫

妻,以养羊、种地为生。虽收入有限,生活清贫,

但小两口非常恩爱,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俗话说,

人有旦夕祸福,一年后,妻子不幸患了痨病,咯血

不治,撒手人寰。被传染的丈夫,药虽吃了不少,

却不见好转,身子日渐虚弱,每天放养着家中仅剩

的一群羊,苟延残喘,苦熬度日。眼见离黄泉不远

了,家徒四壁,米面全无,男子便抱着“活一天是

一天”的心理,把羊宰了,红烧白煨,吃肉喝汤,

充饥果腹。不承想,在 100 多天内吃光 10 只羊后,

奇迹出现了——男子非但喘气和顺了、痨病不见了,

而且脸色红润了、身体壮实了。一个垂死之人,靠

吃羊肉,治愈痨病,起死回生。此事传开后,沙上

羊肉声名鹊起,广受青睐。

传说终归是传说,你可以相信,也可以不信。

沙上羊肉之所以风味独绝,备受推崇,除食材天然

外,与其独特的烹饪技法有关。

与其它地方爆、炒、烤、烧、酱、涮等吃法不同,

江南沙上人较省事,喜欢把羊肉清炖了吃。连皮带

肉,切成小块,放镬子里炖。等羊肉酥烂了,盛上

一碗,撒些葱花,舀入一小勺辣油。相伴着飘散的

热气与香气,喝汤,嚼肉,汤热热的,皮韧韧的,

肉香香的;嘴里肉嘚嘚的,胃里暖融融的。其美妙

75

第78页

而惬意的感觉,唯朵颐者能体会而不能言

传。尤其是来一只清炖小羊腿(俗称二股

胴),羊肉、羊汤连骨髓全部入肚,便再

也吃不下其它东西了。咂个嘴巴,唇齿甘润;

打个饱嗝,肉香四溢。

在吃的方面,沙上人向来创意无限。

不知从何时起,厨师因“鲜”字来了灵感,

发明了一项既有文化又有创意的烹饪专

利——拿羊蹄与野生鲫鱼一起煨汤。煨出

的羊蹄鲫鱼汤,汤汁奶白,鲜味独绝,正

应了宋张耒“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

诗句。瞬间,这一碗鱼羊汤,让“鲜”字

活了起来,喝入口中,淌进肚里,致使“眉

毛都掉了下来”。

除白煮外,白切、红烧是寻常吃法。

白切即把羊肉煮熟后切片,保持原味,蘸

着辣酱吃。相对于红烧,此做法较为简单。

红烧羊肉的烧法,非常讲究。把连皮的羊

肉切成方块,冲洗干净,先放开水中焯一

下。焯时不用盖锅盖,目的在于去除羊肉

中的异味。捞出羊肉,洗净锅子,把油烧热,

煸炒葱、姜、蒜,再倒入焯过水的羊肉块,

大火翻炒。然后倒入料酒、红糖、甜面醤

等调料,以除膻增鲜。若喜欢有点辣味,

也可放些辣椒。翻炒一会,见肉呈熟色,

加入清水。水烧开后,再用文火焖个把小

时。打开锅盖,见汤汁收干变浓,即可出锅。

这道红烧羊肉,以其“香而不膻、嚼而有劲、

肥而不油、甜而不腻、酥而不散”的独特

卤汁羊肉

烤羊排

白切羔羊肉 辣烤孜然羊肉

红烧羊肉

红焖羊肉

76

第79页

风味,让食客的口腹之欲得以满足。

红烧羊肉,也可与白菜、青菜、罗卜、

菠菜、粉丝等配伍。江南沙上人家,最喜

欢红烧羊肉青菜。不过,青菜的选料颇为

讲究,须选冬天下过霜的青菜,脆脆甜甜

的那种。青菜吸足了羊肉的汤汁,吃进嘴

里,不油不腻,鲜美异常,让人味蕾全开,

欲罢不能。在当年挣工分的年代,一碗红

烧羊肉青菜,让再艰难的日子都有了奔头。

沙上那碗红烧羊肉青菜,成了游子们挥之

不去的乡愁。

除羊肉外,羊心、羊肝、羊肚等内脏

及杂碎都是宝贝,吃法也有多种,滋味不

要太好。

这辈子,尤其是参加工作后,相伴着

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羊肉没少吃,新疆

羊肉、内蒙羊肉、青海羊肉等都吃了个遍。

那些地方的羊肉,可是“吃虫草、喝矿泉水”

长成的。每次吃前,虽兴致盎然、翘袖捋臂,

准备大快朵颐,但真到吃时,却往往在三、

四块入肚后,便偃旗息鼓。个中缘由,无

疑是家乡的味道在作祟。

“时逢三九北风紧,来碗沙上羊肉汤。”

羊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等

成分。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

目》中说:羊肉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

滋益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

等功效。冬天来碗沙上羊肉,既除湿气、

袪寒冷,又暖心胃、健体魄,何乐而不为?

羊腿骨 羊肉卤拼

羊肉泡馍

牙签羊肉 羊肉萝卜粉丝汤

77

第80页

玫瑰真算得上传奇

近年来我开始喜欢玫瑰,倒不是因为时下流行过情人节,喜欢在这一天送玫瑰。

我喜欢是玫瑰的品种越来越多,甚至颜色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那些粉的、浅橙色的,

开起来成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海,让人振奋、喜悦、留恋。

一直以为玫瑰是欧洲的产物,但近日看到好些植物书籍说玫瑰原产我国,已经

有非常久远的历史。《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的乐游苑中栽培有“玫瑰树”。还

说明,我国栽培玫瑰的时间至迟始于西汉。《西湖游览志余》中还有一段记载:“玫

文 / 阿 年

78

家物语

第81页

瑰花,类蔷薇、紫艳馥郁、宋时、宫院多采之,

杂脑炷以为香囊,芬茵袅袅不绝,故又名

徘徊花”。

从唐人徐夤的“秾艳尽怜胜彩绘,嘉

名谁赠作玫瑰。”到宋人杨万里的《红玫

瑰》七律,那“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

色浅深红。”以及明人陈确写的“玫瑰花

放大于盘,绝胜怀新紫牡丹”。都不难看

出史料中确有对玫瑰的记载。但似乎是不

多,是玫瑰太香、太艳,不受士大夫喜欢,

说不准。但有趣是,发现了乾隆皇帝的一

个御批:“以后祭神点心用鲜花玫瑰饼亦

不必再奏,钦此。”据说乾隆喜欢吃玫瑰

饼。至于《红楼梦》中提到贾宝玉爱吃“糖

腌的玫瑰卤子”,那则是用玫瑰花研磨调

制而成的一种脓汁食品。在小说《金瓶梅》

里也多次提到过用玫瑰做糕饼。是不是这

些都证明玫瑰在华夏已经历史久远。答案

是肯定的,但是不是原产,则需要更多的

佐证。

作家沈胜衣先生说:“在《植物的象征》

一书中,玫瑰占了最长的篇幅,象征最为

繁多,而且复杂矛盾。在古希腊‘被视为

人生的欢愉’,‘对人世怀着莫大的喜悦’,

但玫瑰芳香的强烈挥发和迅速枯萎,又使

它成为死亡的象征。”这些因素,使他感

受到:“玫瑰,早已超越植物学的领域,

成为一个内涵繁复的文化符号。”在欧洲

人眼中玫瑰有许多的故事。在世界范围内

则有千万个不同的版本。

尽管我们认为玫瑰的原产地是中国,

可仍有不少国家把玫瑰作为国花,如伊拉

克。他们说人类种植玫瑰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四千多年以前,那时两河流域的苏迈尔

人就以经用文字记载过玫瑰花。也有人认

为,玫瑰花的故乡有两个,一个是近东的

79

第82页

巴比伦、伊朗和叙利亚,二是印度和中国。

而希腊和罗马的玫瑰则是从近东一些国家移

植过去的。

玫瑰也是叙利亚的国花,因为叙利亚的

古国名叫“苏里斯顿”,即“玫瑰的土地”

的意思。而当地盛产的大马士革玫瑰为世界

优良品种。

英国也把红玫瑰定为自己的国花,而且

人人会唱《一朵红红的玫瑰》。这支歌之所

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以动人的比喻歌颂

了纯的爱情。在中世纪,英国曾发生过一场

“玫瑰战争”,这是崇尚红玫瑰与推崇白玫

瑰的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的殊死拼搏。直

到亨利七世登基后,“红、白玫瑰”才合为

一个家族,从那时起红玫瑰才由皇室的标记

衍化而为英国的国花。

保加利亚人也将玫瑰奉为自己的国花,

每年六月都要举办盛大的民族节日——玫瑰

节。“节日的地点就在首都索非亚以东一百

公里的赞勒克市,这里有一狭长山谷,绵延

数十公里,种有七千多种玫瑰,花开时节,

香气袭人,令人为之陶醉”。这便是闻名世

界的“玫瑰谷”。

当然,除了以玫瑰作为国花的地方,还

有许多崇尚玫瑰的民族,像德国就曾有四千

多个家族以玫瑰作为族徽。

在美国人维侬·奎因著的《花的传奇物

语》中,有好些传说,说到丘比特、说到维

纳斯、月神戴安娜、太阳神阿波罗、甚至酒

神巴克斯,当然都涉及到红玫瑰。不过咋看

80

家物语

第83页

都有点像儿童故事,让人产生不了与玫瑰的

神奇联想。至于“神奇物语”,倒真使人传

奇无语。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关于玫瑰传说,像

欧洲人说,玫瑰是和爱神维纳斯同时诞生的。

基督教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鲜血

滴到地上,润泽了泥土,长出了一朵美丽的

玫瑰花。回教中传说,穆罕默德的汗水洒在

地上,变成了稻谷和玫瑰花。查证这些资料

时,我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不知道如

何是好。也许任何争论都显得多余,还是莎

士比亚说得好:“玫瑰不叫玫瑰,亦无损其

芳香。”真是一语中矢。

其实,玫瑰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

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玫瑰是香料工业和制

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价格十分昂贵。在国际

市场上,玫瑰油的价格超过了黄金,光提取

一公斤玫瑰油便要花三吨玫瑰花的花瓣,而

制作一公升的上好香水却只要几滴玫瑰油。

仅此一点,便能说明玫瑰的实用与经济价值。

如果要展开来说玫瑰,那非得洋洋大

观的笔触,我自认无力,只好初浅地说个

一二。对于从玫瑰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审

美观的不同,应该有人在这方面去下功夫,

的确也值得去作有益又有趣的探索。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玫瑰和月季、蔷

薇是不同的种类,但植物学上都属蔷薇科、

蔷薇属。

81

第84页

那年,远渡东瀛方才知晓,现今日

本国流通的纸质钱币始于新世纪的 2004

年。而且,流通的纸币不过区区三种:

一万元、五千元和一千元,其余的就都

是硬币了。

将这三张纸币拿在手上,久久展玩

品味,感觉那纸币上的图案似乎并不那

么精美好看。不过,和许多国家的纸币

一样,那三张纸币上也都分别印着人物

肖像,两男一女。心想,能够登上国家

钱币上的人物,无疑是这个国家引以为

豪、视为人杰的楷模。于是就打听了一下,

这纸币上的三位人物是何许人也?

得到的答案是:一万元纸币上的人

物是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五千元纸币上

的人物是位作家;一千元纸币上的人物

是位医学家。

真是出乎意外!居然没有一位是我

想象中的领袖、元首或君主之类的人物。

这便引发了我的浓浓兴趣来,尤其是那

位同道的作家。久闻一些国家将作家的

肖像印上了钱币,没有想到,平生第一

次见到这样的钱币,却是在同属于东方

的日本,并且还是位女作家。

印在钱币上的这位日本女作家身着

和服,眉清目秀,看上去很年轻。头像

下方印有女作家的芳名:樋口一叶,一

个对我说来显得十分生疏的日本女作家。

再一打听,原来竟是出生于 1872 年日本

明治时期的老作家。但却是天妒英才,

红颜薄命,年仅 24 岁就远去了天堂。

感叹之后,又想,如此短暂的生命,

女作家留给世上的作品恐也不会很多的

吧?

果不其然,女作家真正得以潜心创

作的生涯,仅仅只有一年零两个月。

女作家

印在钱币上的

文/ ( 成都

) 金

科摄影

/(留日学生)张

82

美文

第85页

果然,也正是在如此短促的文学生命

里,樋口一叶写出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代

表作品,小说:《青梅竹马》和《烛流》。

我不知道,这两部小说不知有没有翻译到

中国来?和女作家的名字一样,我也同样

是备觉生疏的。

不过,这些似乎都无关紧要。那几天,

由这张小小的钱币引发我深深思考的,是

名为“作家”的这样一种身份。

自从写出了几本小书之后,我也是常

常被人称之为“作家”的。然而,人贵有

自知之明,自己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作家,

还是相去甚远的。所以,我常爱自嘲不过

是个小小的“业余作者”而已。但我也心

知肚明,那其实就像是一块“遮羞布”,

是用来为我许多羞于见人的文字遮风挡雨

的。

而这位印在钱币上的樋口一叶,则是

一位名副其实的小小业余作者。她出身寒

微,做过洗衣、缝补等多种杂工,甚至于

还当过舞女。饥寒交迫、贫困交加始终伴

其一生,如影随行,直到孤苦伶仃地病死

在寓所多日之后,才为人们发现……

就是这样宛如昙花一现的女性业余作

者,却成为了一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成为这个国家的国民们每天装在口袋里顶

礼膜拜的偶像。

在日本的友人告诉我,其实,樋口一

叶已是第二位被印在日本钱币上的作家了。

早在 1984 年发行的纸币上,还印有一位名

为夏目漱石男性作家的肖像。

闻知,真让我感慨系之。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沧海桑田,与时俱进,如今恐怕早已远远

不止于那三百六十行了吧?可以想见,有

多少行业的“状元”梦想着挤进国家的钱

币上啊!而名为“作家”这样一种身份的

人物,却得以在一个国家屈指可数的几张

钱币上,久长地占有着无可撼动的一席之

地。

何以如此呢?左思右想,大概因为这

个国家至今还在信奉着“作家是人类灵魂

的工程师”吧?或许,这个国家依然还是

将作家视为人类的杰出代表而推崇备至的

吧……

颇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位日本男作家

是位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但却没有出身

寒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作家“值钱”。

夏目漱石的肖像是被印在了一千元纸币上

的。

后又听说,日本人在上小学时,就要

阅读伟人传记的。而印在国家钱币上的人

物,则是他们必读和崇拜的偶像。

东瀛之行,来去匆匆,我一直没有寻

见那张印有日本男作家夏目漱石肖像的钱

币,就只带回来一张印着这位女作家樋口

一叶肖像的钱币。

我把这张钱币装在一个小小的镜框里,

放在了书桌上。

一天,来自故乡从事文学工作的一位

朋友见了,不由笑我孤陋寡闻,少见多怪。

他告诉我,作家肖像被印在钱币上的国家

早就有很多了。仅是女作家的就有英国、

瑞典、挪威、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好几个

国家呢……

83

第86页

深秋,篁岭坡上各色鲜花竞相绽放,条

条梯田被紫红、金黄、淡蓝铺得满满,花香

伴着人们一路上岭。明初,曹氏的先祖由上

晓鳙赶着耕牛爬上篁岭,放下肩上的犁头,

放下满是衣物、用品的箩筐,掬一捧路边的

泉水喝进干渴的喉咙。山岭上茂密的树林鸟

儿喧腾,对望石耳山如巨大的屏障,也如展

翅欲飞的大鹏,突兀在朦朦胧胧的山霭里隐

去了半边天际。那时起,这满山篁竹的山林

里飘荡起开垦的炊烟。几十代人生生不息、

励精图治,一座精致的小山村悄然而起。

或许,人们羡慕这里世外桃源般的景

色,而篁岭人并不以为然,他们成年累月,

从那些石板铺就的长长短短的天街、九巷牵

牛荷锄走过,在那些简明俊秀的徽式楼房里

纺线织布、生儿育女。晨光里,听童稚朗朗

的读书声从小窗传出沿街飘进各家的门庭;

夕阳下,看村头牌坊石凳上几个农人围坐在

白发老者旁听他讲古。

四百米天街古巷,六百年篁岭村落。

一片宽阔的平坝应是古时商贸文化汇聚处,

左侧那“众屋”或是老者们的骄傲,昔日

曹氏家族受皇上恩宠,石门上赫然镶上“圣

旨”石雕,大门三重檐,砖雕龙凤呈祥。门

篁岭美秋

文、图/ ( 河北沧州

) 张华北

84

美文

第87页

右侧木旗杆高竖,两侧石槽、石栏内菊

花、三叶梅、月季正开。昔时族人在头

悬“桢国毓秀”牌匾下开会议事,今人

进楼坐在条凳上,品一杯篁岭香茶,看

台上银幕播放篁岭风光,更一番惬意。

曹氏家族最为得意的五桂堂确也气

势非凡,门窗、厅堂、墙院砖雕精美,

木雕生动,石雕传神。前堂后厅、左右

厢房,五桂取五子登科、子孙满堂寓意。

后院有水井如半月,清水盈盈,雕花石

栏相围。后房里热气腾腾,身穿花衣腰

系花格围裙的女子在做清明粿,笼屉里

蒸熟的糕绿色明亮,圆粿上每只印有一

字,连看即是“篁岭晒秋人家”。品尝,

香软适口,久久留香。正午的阳光由四

合二楼中的天井照下,堂屋亮堂。此时

看阮元书写的《朱子家训》两侧通屏甚

为清晰,屏着朱红漆。上下联书于首尾,

“尊前俱是蓬莱守,笔下还为鲁直书”,

大字浑厚格外显目。篁岭建筑白色外墙

上小窗也精致,三小窗小巧别致,为葫

芦、石榴、瓶状,窗上方描绘云龙、喜

鹊、蝙蝠,合主人祥瑞吉祥愿望。

小巧雅致,建筑考究的当数朝廷旌

表为“孝友”的曹孜学慎德堂,此楼为

其子为孝敬父母修建,彰显父亲事母极

孝、乐善好施人品。最显权贵之尊的当

数树和堂,清嘉庆年曹氏官人不忘故里

回乡建成,花门挂落,顶带轩棚。想必

当初官人回乡,众权贵迎合至此贺之礼

之。堂柱刻“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

为友道德为师”,看似简约,其势亦足。

怡心楼应是篁岭上最为豪华的一

楼,清茶商许氏是聪明客商,将其作为

客馆。门面金碧煌煌,飞金走红,五彩

色鲜。隔窗镂空,现瓶、梅、葫芦。翘

角飞檐,画栋雕粱。砖雕处龙凤麒麟荷

花松柏俱全。上望前堂是一藻井结构,

木格抹金炫目。昔时客房今张灯结彩装

饰成婚房展示,红床绣帐,软枕香褥。

“金玉良缘,天成佳偶”红联处,游人

徘徊不去,想必已飘飘然。难怪《聊斋》

电视剧拍摄即选中此楼。门侧水井也不

同他处,石围栏勾出三弧的葫芦形,右

倚碧草山石。黄叶飘浮,水影乱金。

斑驳古旧的墙壁窗下辣椒炫红,黄

菊灼灼,小藤斜墙。窗上“三清媚”极

不起眼,由石阶而上,篁岭写作营又别

具风格。门前一方遮檐,外侧木栏弧形

外倾,檐下悬挂十余把玉米饱满地露着

季节的丰稔。一间大厅一间小室,三面

木壁立有木书架,书籍杂志或直立或斜

放或相摞,自然无拘无束。阳光从窗户

透进,在大条桌旁捧起一本《篁岭赋》

读上几篇,文心畅畅,诗情画意顿至。

墙边的芭蕉不满根下的狭窄,把宽

叶遮上墙头,挨上黑瓦。根下的花草相

伴给了它不少抚慰。后山小路竹林婆娑、

樟松劲拔、红柿悬枝,更有少见的香榧

古树,主干生出多枝,繁盛有加。

何年起,农家把晒场移到了屋顶。

长长插棍排出三楼檐外,半杆处的二檐

屋顶垒三四砖摞再搭一横杆,就成晒架。

晒匾圆圆,单行或双行摆开。晒匾中黄

的是菊、红的是椒、白色玉米、橙色大

豆。小村屋顶由下而上六七排沿山形半

转,白墙黑瓦,檐尖高翘,鳞次栉比。

晒匾则由上而下铺红晾金,高高低低、

错错落落。

有屋顶修成平坝人家,几根竹木搭

架,排上圆匾,方便几多。岭上的南瓜

浑圆,黄中有白。老人手挥菜刀,横切

成环,挂架上晒干,排排串串,如红心

白肉的肉条。踏着天街的石路,木杆在

上方檐下伸出,圆匾在上悬天而晒。阳

光透匾,横斜交叉的竹篾画出圆匾的纹、

圆匾的花。小街宽宽窄窄,光影疏疏密

密、条条团团。

一片红油纸伞悬杆而晒,遮住半街。

红伞圆撑,竹柄垂垂,红绳飘飘。密集

的竹条撑开伞,竹经道道,阳光印上,

明明暗暗,如一朵朵鲜花盛开,迎着仙

子从天而降。

黝黑的木楼跨小街,上悬挂的“申

明岛”木牌印上了古旧的时光。三门三

檐的天街石牌坊立在村尾,透亮的窗格

石板添加秀美。“旌自国家操捷雪沙菱

镜,建诸天地微流壁水兰基”,这御赐

的牌坊数百年间似在护佑这上善若水的

一方净土。

苍山如黛,有长桥飞渡。在桥上走

一段玻璃桥面,有惊无险。扶栏遥看,

远山逶迤,篁岭即在四面环抱中。午后

斜阳在石耳山顶处放射下道道光焰,山

岚把山顶萦绕得朦胧,半山处五六十道

梯田层层叠叠下至山间小溪。梯田是大

山的纹身,沿山高低起伏的肌肤转山而

绘。一条浮白的山路莫不是大山的腰带,

隐现回转在绿纹秀肤间。斜下望去另一

安泰桥横跨山溪。左有竹垄环绕青碧水

塘如日,桥右上有小塘半圆如月。大小

山相对,一副日落月升之景。

山旁松枝苍苍、枫叶红红、楸叶黄

黄,茶花如蝶舞,白茅似发浓。山下红

豆杉连片,篁竹摇曳,在绿波拥动里可

闻云雀、山雀啁啾声出林,在碧海微浪

里会听得游人、村民一两声山歌放情而

来。

徜徉在商铺、酒肆,流连于茶楼、

油坊,黛瓦粉墙,阶起坡降,寻三桥、

廉井,过五色塘。那些紫薇、乌桕、藤蔓、

芳草迎着你,送着香。村东大平坝在民

俗馆前令人豁然开朗,六七棵巨樟尽情

展开遮天蔽日的树冠,投下一片片清爽

的阴凉。一株大樟树根部粗壮,非数人

不可合抱,干分五侧枝成掌状,直上云

霄。巨樟见证着五六百年甚或更为久远

篁岭的兴衰与嬗变,看见过晨昏下山民

脸上的饥黄和红晕,也看见过山林的荒

芜失色和生机浓郁的五彩。这里的山民

默默守候着灵魂绾结的这山这水。山口

的五凤楼如五只凤凰眺望着山下,或会

在哪一天会迎着晨曦的阳光振翮飞翔。

85

第88页

诺水河畔

诺水河卷起的波澜掠过野茶灞的屋

檐时,老村的炉火已把一江的船工号子

煮熟。

沿着河岸,我逆流而上,把童年的

学校和乡场逐一放飞。那些在水流游弋

的鱼儿,甩动的尾巴将我的欢声笑语过

滤得干干净净。

我只是这条清清河流的一个赤子。

我们的命运就像江流的浩淼,洗濯着尘

世间的沟沟坎坎。遗憾的是,三十年前

的一场洪灾摧毁了沿岸的吊脚楼。

让我的村庄像一个光棍汉,从此生

活充满着坎坷和忧伤。

浣衣女

河流站在初春的氤氲里,我浸洗衣

裳的母亲,把冻僵的手指,呵护成村庄

的犁耙。

诺水河,就像一个表情庄严的母亲,

携着我红领巾的飘扬。

父亲扛着锄头在山头劳作。他不时

手搭凉蓬,向着母亲浣衣的河流张望。

那个时刻,锄头里的父亲,河流中的母亲,

把一江春水想象成风调雨顺。

踏着春天的脚步,我用稚嫩的手攀

摘初蕊的花蕾,却不小心惊醒了黄鹂的

鸣唱。

它们的啼叫,让这个季节的向往变

得更加欢畅。

吊脚楼下

一阵春风吹拂,村庄的吊脚清清干

渴的嗓子,把一江渔歌放飞。

一溜参差的木楼,一湾绿水的波浪。

建造吊脚楼的先人,未曾在石头上刻下

不朽,唯有河流的喧嚣,向村人诉说着

往日的辉煌。

吊脚楼上的女子伸出纤纤玉手,只

轻轻一勾,便把诺水河的船工号子搅得

风生水起。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十年后的仲夏时节,一个写诗的

男孩孤独地站在岸边,他挥动手中的笔,

却无力复原往日的风光。

米仓道上

一条古道。一条幽邃的古道。曲曲

折折如羊肠山径,沿着诺水河的波涛,

悄悄地把川陕两地勾连。

古道似藤。许多根须冒出泥土的头

颅,舔食清冽的河水,却只能让满腹的

心事怀想。

诺水河的夜色越来越沉重。沿河而

居的吊脚楼,岸边似草的舟筏。早已蜕

变成岁月的枯槁。

河流。古道。村庄。岁月。

记忆,米仓道上

文/ ( 成都

) 张中信摄影

/(成都)张

86

美文

第89页

在沧海中消失。在桑田中改变。谁

能告诉我:那一曲曲地老天荒的歌谣,

最终会哼唱到何方 ?

老县城

陕西之南。四川之北。一个深藏大

山深处的普通地方。也是我填写表格,

撰写简介,表明出处的常用名词。

银耳。木耳。是她最原始的产出。

如果没有这些,她的富饶将大打折扣。

红军。老区。是她最英雄的名片。

倘若缺少他们,她的价值将缺失份量。

通江 、通江,四面通商。一句平平

常常的话,让她的儿女们闯荡东西南北,

把川东北口音声声叫响。

我离开了她,却无法忘却乡音。你

也许见过她,却未必敢说终生难忘。

寻找水巷子

水巷子很老了。水巷子老得摸不着

自己的门牙。

老县衙消逝时,水巷子码头犹在。

老县城膨胀时,水巷子还在。我再次来

到水巷子时,水巷子依旧,码头却不见了。

除了滨河路情侣的绵绵私语,便只有万

家灯火撩起的波光粼粼。

诺水河悠悠东去。滔滔不绝的流逝。

带走了我的记忆和惆怅。

水巷子。我来了。我的到来,是不

是徒增江枫渔火的伤感。此时此刻,此

情此景。你记住的可是我的寻寻觅觅,

抑或怅然若失。

难道,这仅仅只是一种对往事的怀

想 ?

最后的河流

风从大山深处吹来。我听见河流的

呜咽声了。

波涛汹涌的夜晚。我驻足河流岸汀,

把一路风尘轻轻洗涤。夜色中,繁星点

点让河流更加悠远。雾霭里,车水马龙

使河流无法宁静。

很多年以前,我以为读懂了这条沧

桑的河流,背着空空的行囊走向外面的

世界。等我顶着两鬓白发,回到河流的

起点,才明白:人生不仅仅只是一江春

水的潺湲。

月光下,我无法把满怀的心事晾醒。

我踉踉跄跄走过大山深处的河流。

从此,我将成为:一个无语的哑巴。

一个瞽目的瞎子。

站在诺水河畔

澄江似练。九月裹一床红纱巾,把

诺水河清澈成大巴山清亮的冰床。江枫

似火,岸汀鸟啾。远山近水,都招摇着

一面季节的招牌。

我 的 记 忆, 开 始 在 这 条 河 流 中 生

根发芽。从陕南流到川东北,从诺水河

流到渠江畔,从嘉陵江流进万里长江。

八百里诺水河,如一个刚刚出水的山女

子,婀娜的身姿,纵有千般风情,也无

法相抗。

江水为证。村庄为凭。三十年前的

流淌,带走了我一生一世的向往。不是

不辞而别,不是走投无路。也不是随波

逐流。我没有想象过今生今世,那些过

眼云烟似的辉煌。

多少次梦回故里。多少回诗意徜徉。

我知道自己放飞的翅膀,永远无法阻断

这条河流的飞翔。

人生没有答案。故乡总是怀想。当

我顶着两鬓斑白,终于在诺水河畔,体

验到人世间的离合悲欢,爱恨情伤。

九月。我站在诺水河畔。一江秋练

似锦,两岸山峰浩荡。我把前世今生的

怀想,一一坦露,一一袒露。

诺水河

喝着诺水河的水,长大的孩子。听

着渔歌互答的浆声,雄健的汉子。灵魂

的村庄无以复加。

我不曾溯流它的源头,也不想探索

它的历史。我顺流而下,向着远方寻觅。

水面飞翔的鸥鸟,河水倒映的芦苇,参

差错落的吊脚楼,让我五彩斑斓的人生

手忙脚乱。

我生于诺水河畔,长于诺水河畔。

我爱上的却是你波涛汹涌的沧桑,铭记

的也是你一往无前的奔腾。不要因为我

的离去,你便心怀忧伤。更不要因为我

的流浪,你也满怀悲悯。

我是滔滔河流浇灌的儿子,我黝黑

的皮肤燃烧成太阳,我燃烧的血液,足

以把故乡的山水照亮。

就让我的灵魂在故园的山水间徜徉

吧,让我的生生世世,成为我和我的村庄。

一瓣心香。

诺水河记忆

诺水河日夜不息的流淌。野茶灞的

灵魂都浸泡在河水里了。母亲绾起裤管

在河边静静的浣洗衣服。母亲洗衣服的

时候,动作略显夸张,河水漂浮着拆洗

的衣物:祖父的对襟衫,父亲的汗褂子,

我的红领巾……

母亲一边洗衣服,一边向诺水河下

游张望。放排的父亲都走了 115 天了。

母亲期盼能够突然看见父亲伟岸身影的

出现。诺水河清冽依旧。母亲年年在河

边洗衣服,直到把自己的满头青丝洗成

了白发。

母亲不知道这条河到底有多长,她

只道自己的牵挂,就像这条河流一样的

漫长。当母亲再次来到诺水河畔时,她

已经无力再浣洗衣裳。父亲不在了,我

们也离开了这座村庄。

诺水河就像母亲的生命渴求,可以

用一生和一世去怀想,却无法用生命或

命运去丈量。

87

第90页

将暮未暮的黄昏,鹭群由点成线,越过海

面,飞过群山,穿透雾岚,在空中变幻着形状。

雪白的鹭儿不时低飞,绕过田间小道上荷锄而

归的农人,绕过养殖场上捞捕鱼虾的渔民,翩

然不羁的身影惹得他们仰酸了脖子,目光却沉

醉于无尽的追随……

我站在田埂上,被这一幕深深打动。

白鹭归巢了,它们的家就安在客鸟林。同

行的老李收回目光,温情续在语调中。这名字

取得真妙!一片招徕鸟儿客居的林子。我热情

洋溢地抒发刚开了个头,老李的介绍让我明白

我又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客鸟林是大产村西

南面的一个自然村,因地形与喜鹊相似(喜鹊

当地方言叫客鸟),村庄又有茂密的树林,因

此得名“客鸟林”。老李说,但这些白鹭确实

栖息于村中的一片林子。我想去看看,我很好

奇是怎样的一片林子会引来这么多的白鹭。老

李告诉我,林子在可鸟林中的“虎屿头”,此

时天色已晚,只能择时再去。

此后几天,那些白鹭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

里,注意力常常跑偏,思维飘忽无着。飞鸟,

从来就是自由的象征,那种不被操控的翱翔令

人无比神往。精灵一般的白鹭,在天空中留下

神秘的轨迹,那是无法破解的生命图谱。但是

它们需要栖息和繁衍,始终在寻找安身立命的

乐园。它们的去与留,值得我们细究,在哪里

安营扎寨,它们似乎更倾向于对地利人和的抉

择。家乡东山又名“蝶岛”,顾名思义,状如蝴蝶。

大产村就在这只蝴蝶的翅膀上,而客鸟林就是

蝶翅上的一块碧绿的斑点。如此被白鹭青睐,

客鸟林除了茂密的植被和潮湿丰腴的滩涂,到

底还有别的什么?

好不容易捱到周末,我驱车直奔大产。通

向客鸟林的村道笔直,沿路不时遇到近海捕捞

的渔民手提活蹦乱跳的鱼虾,嗓门亮堂地和我

们打招呼。从村西南面的分叉口走进蜿蜒的田

间小径,又见白鹭姿态翩然的身影,一路如在

云里,脚步也轻盈起来。老李指着不远处一座

小山丘,那就是“虎屿头”。我仔细一瞧,果

然有点虎的形状,大写意的样子。生活中有太

多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简简单单的一座小山丘,

人们硬是看出了神韵来。扒开纷披的荆棘,爬

上“虎屿头”,呈现在眼前的是依着地势高低

错落的一片原始树林,大概有十七八亩的样子。

林层参差不齐,浓绿与初翠杂染,新枝与虬干

交缠,每一棵树都枝干斜逸,尽情舒筋展骨,

别有一番野生的蓬勃。

在林中徜徉,只见榕树绿伞如盖,浓密的

再访客鸟林

文 / ( 福建东山 ) 黄墨卷 摄影 /(杭州)俞瑞秋

88

美文

第91页

树须低垂如帘子,给人层层景深的错觉。

槐树青翠欲滴,顶端已开始打蕾儿,站

在树下似乎闻到了熟悉的槐花香。凤凰

木叶子落尽,枯枝苍劲如虬,在湛蓝天

空的印衬下骨感与丰盈完美融合,不论

哪一个视角,都是构图巧妙的一幅画,

大自然的疏简笔意令人折服,再飞入一

行白鹭,那真是绝了。

生怕惊扰了白鹭,我们一路屏声静

气,但脚底下的落叶,足有一寸厚,行

走之间难免窸窣作响。栖在矮枝上的白

鹭警觉地立起身子,头颈拉伸成迷人的

弧度,纤细修长的腿绷直,未等我们走

近,数十只白鹭扑棱棱地展翅飞离巢营,

片片雪影,翩若惊鸿。它们并未飞远,

只在我们头顶盘旋,“呱呱”的鸣叫声

因尾音拉长特别悦耳。它们时而高飞,

时而俯冲大地,从我们身边匆匆掠过,

似乎在试探我们的来意。

鹭群飞离,留下寂静的林子和缀满

树杈的鹭巢。白鹭优雅,筑起巢来却潦草,

枯草茎盘成的浅碟,边缘散乱,缝隙漏

光。细看之下,凤凰木上的几个巢里隐

约有白鹭的身影,像一团棉花落在浅碟

中,被草茎缠住,一动不动。那是白鹭

在孵蛋呢!我仰望鹭巢,这么浅的碟,

鹭蛋掉下来可怎么办?老李说,不怕,

地上有落叶护着呢。果然,我在厚厚的

落叶中捡到了一颗鹭蛋,放在掌心,天

青色的蛋小巧玲珑,蛋壳上弯曲的褐色

血丝似乎随时可以裂开,腾飞呼之欲出。

生命的孕育总是令人充满敬意,我找了

个位置比较低的巢,把它还了回去。

从山丘上往下走,经过错落的林层,

底下是一片水草覆盖的洼地,洼地之外

是大片的海上养殖场,再往外望,就是

浩瀚无际的大海了。有密林可以栖息,

有洼地、虾池、鱼塘、大海任由觅食,

成千上万只白鹭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嬉戏。

正在求偶期的白鹭展开不轻易示人的美

丽蓑羽,像一只炫美的孔雀,忘情地追

逐着意中人。这里是它们的家园,是它

们的天堂。

走出林子,路遇居住附近的村民,

她告诉我,白鹭初到这一带筑巢时,村

民听说鹭蛋营养价值高,纷纷进林子里

掏拣鹭蛋。这一来,白鹭伤心了,足有

两年时间不曾再来。我很意外,她用了

“伤心”这个词。她说,那两年,望着

空荡荡的林子,大伙儿心里可失落了,

都祈盼着白鹭再回来。也许是心诚所至,

白鹭真的回来了!村民们失而复得,愈

加爱护这些鸟儿,愈加珍惜与鹭为邻的

时光。人们很少走进这片林子, 不惊扰

白鹭,成为一种无声的约定。近海作业

的渔民经常遇到被网缠住的白鹭,小心

翼翼地解救下来,喂食后放飞。白鹭腾

空的霎那,脚踏大地的人们从此和虚无

的天空有了某种隐秘的联系,心里有了

牵念,目光也望得更远。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一个互

相找寻的过程,因为这样的找寻,人心

变得旷达而多情。“客鸟林”也因此拥

有了全新的涵义——张开臂膀,接纳更

多的停泊与栖息,助力所有的启航与飞

翔。

告别客鸟林,我频频回望,一只白

鹭落在远处的木船上,蓑羽如雪,单脚

独立,与钓鱼的人静静相守。此时落日

熔金,一舟,一人,一鹭,连同悠悠颤

动的倒影永远镌刻在海天之间。

89

第92页

暮色中的小站

文/ ( 成都) 李临雅摄影/(成都)吴小兵

90

美文

第93页

记忆中,有一个暮色中的小站。

那是西伯利亚大干线上的一个小小

的火车站。至今我也没搞清楚它的

站名,但它留给我的印象却是抹不

去的。

那是从俄罗斯回国的途中。列

车飞快地奔驰,窗外的森林、原野

和小木屋匆匆掠过。不经意中,又

到了一个小站。列车在那里停留的

时间很短,短得人们都来不及下去

走一走,看一看。

我坐着没动,透过窗户往外看。

窗外不远处,有一座不大的有尖顶

的白色建筑,像是一座小教堂,造

型很简单,但给人的感觉很美。周

围有很多树,簇拥着那小巧玲珑的

小房子,俨然一幅俄罗斯画家笔下

的风景画。当时是初夏,树林郁郁

葱葱,但在黄昏时刻,暮色四合,

太多太密的树却给人一种秋天的感

觉。

转过身来,我从另一侧的窗户

往外看,一下子有一种想往后退的

感觉。正对着窗户很近的地方,是

小站上一座房子的一面墙,整个墙

面画着一幅大画。一望而知,那是

十二月党人的故事中的场景。画面

上,有忧郁英武的军官,还有几个

气质优雅的女性。她们中间,或许

有图鲁别茨卡雅、伏尔龚斯卡雅公

爵夫人,还有那个受普希金之托,

把他的《致西伯利亚囚徒》带去的

穆拉维约娃吧?

看着它,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

本来就显得寥寂、冷清的小站,因

为这幅画和渐渐浓重的暮色,更让

人有一种远在天涯之感,觉得到处

都弥漫着忧郁、孤寂和萧瑟的气氛。

就在启程前的几天,我们曾在车里雅宾斯克城的

远郊参观过彼得格勒电影制片厂一个摄制组的拍摄现

场。他们拍的那部电影名字叫《蛇麻草》,内容也是

关于十二月党人的。为了拍片子,在一片林子里搭起

了一座小村庄,用的材料全是白桦树。影片中的女主

角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她全身上下一袭黑衣,头

上裹着黑头巾,把脸庞衬托得格外白皙光润,透着一

种凄楚之美,留给人的印象很深。

看来,俄罗斯人对十二月党人有一种不可释怀的

情结,歌颂他们反对专制主义的英勇举动,也欣赏他

们的女人们的虔诚、炽烈的爱情。不知为什么,在那

个寂寞的小站上,在暮色苍茫的黄昏时分,看着那幅

关于十二月党人故事的大画,更多地想到的是那些女

人。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身为贵妇的女人们自愿

流放西伯利亚,哪怕冰天雪地,哪怕海角天涯。她们

的故事凄婉而美丽。无论什么人,对爱情的忠贞总是

让人感慨和赞叹的。

车开了,那幅大画一点一点地从眼前消失,那个

小站也渐渐地隐没在暮色中,就像十二月党人的故事

渐渐地隐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

记忆中的这一幕,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什么时

候想起来,那种忧郁和惆怅都会弥漫心头,好久好久

都挥之不去………

91

第94页

在草树下阅读

我出生在四川江油市小溪坝镇一个

叫水阁凉亭的乡村。那是农村最艰苦的

时代,陪伴我放牛、捡柴、喂猪时光的,

是一台小小的收音机和那些印制粗糙的

书籍。

记得每年水稻收割后,父亲便把田

里晒干的稻草,一把一把的拴起来。然

后就近找一棵粗壮的大树,把稻草层层

叠叠旋转而上的捆扎在树上,直到接近

树顶。我们那里把这叫“旋草”,把草“旋”

在树上之后,那棵树就不再被叫做青冈

树、松树或者柏树,它们有了一个新的

名字:草树。

田边的一棵棵草树,成了秋天村子

里的一道风景,它以丰腴的身姿,预示

着颗粒已经归仓,大地开始冬至。草树

上的稻草将成为耕牛过冬的食物,直到

明春青草弥漫大地。

旋好的草树,也成为乡下孩子们的

乐园。因为每棵草树下方离地面都有 2

至 3 尺的高度,坐在草树下,就是一个

安静的空间,即使外面下着大雨,草树

下也干燥如故,因此很多孩子都喜欢在

草树下玩耍、吹牛、捉迷藏、过家家……

而对我来说,草树仿佛是父亲为我

准备的书房。

每天放学后,家里就会安排我放牛、

喂鹅或吆麻雀,我便手持一本《语文》

课本走到草树旁,随手从草树上扯下一

把稻草,垫在地上,然后坐在上面,甚

至很惬意地斜靠在树干上,然后,开始

用才学会不久的生字静静地读书。周围

稻草的味道,淡淡的,幽幽的,有一种

节气的芬芳。

当我读到王维的诗句“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时,我的目光便越过几根零落的稻草,

眼前铺展开一幅如诗的画卷:远处山峦

如黛,山势最高处的那棵歪脖子树就是

父亲的老家。近处波光明灭,太平堰的

水涨了又浅,浅了又涨,春来春去,鸟

语花香,尽在眼前。

有时候,在草树下读书,不意间竟

人生何处不读书

文/ ( 成都

) 王国平摄影

/(成都)邓君莉

92

美文

第95页

沉沉睡去,待得一觉醒来,已经月上树梢,

心中自然而然地涌起乡人李白的诗句“窗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地头思故乡。”不由得痴想:此刻的月亮,

是否也曾朗照过李白的床前,此时的李

白,是否也和我一样,身栖草树,卧听

蝉唱,他,又在哪一处他乡端着酒杯脚

步踉跄地邀约月光,遥望故乡……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草树还在我

的记忆里矗立着,仿佛轻轻地抽出一根

稻草,含在嘴里,就能品咂出故乡的味道。

还有那些在草树下曾经朗读过的诗句,

早已化作了一只只候鸟,每年秋天都带

着我的思念飞回故乡,在草树上轻声鸣

唱。

在田野上阅读

我真正阅读现代诗歌,已是 1994 年

以后。

那时,我在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今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放学后,

从学校出门,跨过泰山南路,就是当时

热闹非凡的工农村。不过,当时我不太

关心美景、美食、美女和录像厅,我关

心的是一家邮局书店,他们除了租书外,

还经销报刊杂志,比如《人民文学》《星

星》《诗刊》。

工农村周围是一片农田,麦青菜黄,

稻浪起伏,蛙鸣虫唱,偶尔还有几缕炊

烟升起,空旷、辽远而有诗意。每当买

回了新的刊物,我就像怀揣着巨大的秘

密,匆匆走出人流汹涌的街道,来到大

片农田中间的某条田埂上,迫不及待地

坐下来,慢慢地抚平心中的急切,轻轻

地打开书本……

在田野上,我读到的第一首印象深

刻的作品是 1994 年第 11 期《星星》上

发表的聂作平的诗歌《灵魂的钥匙》,

27 年了,我始终记得其中的一些句子,

比如“这个人的名字泊在清白的水上 /

如同每年逐水而居的蒲葵和艾草 / 他的

楚语,他的花白胡须 / 注定要穿过五月

五日 / 散文诗般的鱼群”远处绵远河水

轻轻流淌,仿佛也在祭奠一代诗魂。我

当时忍不住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原

来诗歌居然可以这样写?”

四月,伴着田野旁母校的书声,我

读到了杨然的诗歌《我就是黑脸杨然》,

一个数学老师在乡下写诗的场景跃然眼

前:“至今在乡下写诗 / 以及教书,说

幂的乘方 / 积的乘方,中国的乘方 / 生

命的乘方和宇宙的乘方 / 答案要么是零 /

要么是正无穷大或负无穷大 / 一旦写起

诗来 / 就什么答案也不顾了 / 或者彻彻

底底地大哭 / 或者轰轰烈烈地大笑”彼时,

田边不知名的虫子叫得正欢,好像在为

杨然的诗歌押着乡村的平仄。

八月,田野上的草垛刚刚码好,我

就在空寂的田埂上读到了张新泉的诗歌

《为亲切塑像》,瞬间被击中:“我得

抓紧趁着我们眼中 / 被她弄出的水迹末

干 / 趁着她曾经抚摸过的事物,还在我

们身旁 // 现在纺织娘可以唱歌了 / 鸽哨、

炊烟、草垛请升起来 / 我要你们一一作

为最后的仪仗 // 我这就动手请给我以援

助 / 如果力不从心 / 请你们接替着我 /

从夜到夜,从泪光到泪光”铺天盖地的

诗意弥漫而来,打湿了我的眼,那种久

已远离的亲切,正一步一步地沿着田埂

回乡。

1994 年—1996 年,正是我们最青葱

美好的岁月,有人抱着一把吉他在女生

宿舍楼下通宵弹唱,有人一手提着暖水

瓶,一手举着方便面,满校园兜售……

而口袋羞涩、内心空寂的我,把三年的

时光交给了学校门前的那片田野。

在铣床前阅读

1996 年,刚刚 20 岁的我背着简单的

行囊,揣着派遣证来到了都江堰,走进

了四川都江机械厂,成了我们村人人羡

慕的工人。我先后在这里做过钳工、车

工、铣工、搬运工、清洗工……当年,

举目无亲的我曾无数次在南桥上默默伫

立,眺望着从宝瓶口倾泻而下的岷江水,

思考自己的人生。

后来,我终于明白唯有读书才能让

自己内心充盈。

在工厂读书的日子,五个字可以形

容:痛并快乐着。

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开铣床铣一

种凸台时,中间有 40 秒的休息时间,我

没有让这段时间白白流走,而是快速拿

起放在工件架上的书,有时是一本《星

星》,有时是一本《诗刊》,有时是贾

平凹的小说或者一本翻得很旧的《五人

诗选》,抓紧时间读一段文字。铣床上

滚烫的铁屑四处飞溅,落在我的头发上,

书本上、工作服上……我都浑不在意,

至今我的一些书上还有铁屑烧焦的痕迹

和翻书留下的油渍。

2002 年,我写过一首诗《在一台铣

床边读诗》,其中有这样一些句子让我

铭记:“装夹—工进—卸下 / 装夹—

工进—卸下 / 这是一个铣工每天的工作

/ 要感谢诗歌啊 / 幸好有这些鲜活的诗歌

/ 才不至于让周而复始的程序 / 使自己变

得像一台铣床……”诗不算好诗,却是

当时的写照。

当时工厂宿舍条件较差,我们 3 人

住一间寝室,除了三张单人床、书桌和

灶台之外,连椅子都没有一张。有一天

下班后,我在车间的废弃物中,挑拣了

一个略微干净一点的木箱,拿回寝室做

凳子。每天晚上,当其他人都去喝茶打

牌玩耍时,我就独自坐在简易书桌前,

铺开稿笺,书写心中的梦想。此时,屋

外都江堰水奔涌流淌,屋内钢笔在稿笺

上沙沙作响,至今想来,依然有一种温

暖涌上心头。

我至今还保存着一张照片,那是时

任工厂宣教科长何天祥在某个晚上我加

班时抓拍的,脸上全是油污的我,没有

一丝颓废,因为在那些寂寞而枯燥的日

子里,有书在我身边。

93

第96页

前几天整理书房,无意中找到了我人生中重要

的“档案”——两包杂乱的童年之物。惊喜的同时,

勾起了许多的童年往事。整理着这些三十多年前的

信件、笔记……恍若隔世,仿佛几十年前的那些陈

年往事就发生在昨天。

两大包不起眼的塑料口袋,装下了我的多少童

年记忆。纸纸片片、红红绿绿的小本本、泛黄的老

式影集、稚气的小画本等等,沉睡在书柜最下面,

竟鬼使神差被女儿不经意间拖了出来。女儿说,什

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丢掉吧,要学会“断舍离”。

我一把抢过来,“别急!我先看看。”

睹物引思,这两包东西应该是老宅拆迁时,父

亲清理留下存放的。父亲是个老军人,勤俭一辈子,

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掉,哪怕是一张纸扉扉。书柜

的门,上半部是透明玻璃,下半部是木制的柜子,

当初父亲想着不碍事吧,可能也没顾得上看看是什

么东西,稀里糊涂就塞在了下面书柜,一放就是十

年。感谢父亲把我们家中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

时隔几十年,突然再见这些童年物什,哪怕每

一件细小的东西,或者日记,都会钩沉起我的许多

美好记忆……

我把两个大包拿到客厅,一样一样地展开。当

我打开其中的一个绿色塑料壳小本子时,顿然惊讶

了,哇!居然是我初中时期的少女日记。隽永的字,

记录了我的成长经历、刚刚随父母回到四川时的迷

茫,以及对东北故乡的思念。惊喜的是,我的日记

本上还摘抄了许多诗歌和美文,有的署有作者的名

字 , 有的则是我自己写的。抚摸着这些文字,我仿

佛抚摸着我的文学足印。出发时的战战兢兢,行走

时的歪歪扭扭,一路走来,虽没有多大印痕,步履

却从容坚定。

我的两眼一热,因为文学。原来几十年来,文

学是这样的与我风雨同行,不舍不弃,从未离开过

我的生活。我禁不住在内心深深地道一声感谢!感

文学伴我人生路

文/ ( 四川广汉

) 钟守芳摄影/ (成都)小

94

美文

第97页

谢文学,是您的相依相伴,才让我的生命多了一分

丰富,我的精神多了一分丰润。

笔记本上的字迹娟秀而工整 , 一点不像我现在

的工作笔记。可见我当时对文学的虔诚。可能是现

代化的办公设备使人的部分功能退化,但我认为更

是心境变化的使然。想必当时少女时的心境是纯洁、

清澈、心无旁骛的,或者心中对文学充满无限的敬

畏与虔诚,笔记本上的每一篇每一行文字都清秀方

正。不像现在的我,被世俗的生活和职场,搅得心

烦意乱、浮躁不安,更别说能静下心来读书,工工

整整写字了。潦草的字迹,过一段时间连自己都辨

认不出,要上下句子贯通,才能猜出个大意。翻看

日记本,仿佛穿越回三十年前,作为一个旁观者,

一个“失忆者”,重拾生命的记忆。

哦,这是雪莱的诗《爱的哲学》,我摘抄在笔

记本上的:“你看那山峰吻着苍穹,波涛互相偎依;

花朵儿也如姊妹兄弟,姊妹决不能厌弃弟弟。”显

然,这首诗传递着的浓浓的纯洁的爱,正契合了我

少女时期对爱懵懵懂懂的领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爱的重要,爱的真实,爱的广义存在,比如爱父母、

爱兄妹、爱老师、爱同学、爱国家、爱自然,用一

颗博爱的心对待世间万物,让爱始终贯穿于生命之

中……

当我把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朗诵给女儿听时,女

儿惊讶地睁大眼睛:“讶,妈妈,这是你小时候写

的诗?好美喔!”是啊!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初

中时的我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诗句!原来文学的种子

早早就播撒在了我的心田,悄悄地生根发芽。只是

在工作成家后,忙于俗务,无心经营培育这根嫩芽,

最终没能长成大树,于我来说是人生的憾事。不过

令人欣慰的是,我的文学梦想从未放弃,一直在路

上。我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永不停止,就能携手文

学到达诗的远方。

“施舍硬币给乞讨的老人 \\ 为啼哭的弃儿拭去

泪水 \\ 让流浪汉寄居一隅 \\ 这仅仅是善良一片小小

的羽衣”。

这首《善良,圣洁的品格》的诗,没有署名作者 ,

估计可能是摘抄某杂志上的作品。是作为格言金句,

错落有致、工工整整抄写在笔记本上的,整整抄下

了两大页。显然,它彰显了我童年时的审美倾向,

即对“善”崇敬与向往。现在读起这些句子,不仅

倍感温暖,且有一种警醒感。随着诗歌的浸沁,善

良也在潜移默化融入到了我的骨髓……

“不是娇嫩矮小 , 我才珍重小草 , 而是从南到

北 , 总能望见这样顽强的身影 , 默默酿造生活的美

好”。

这篇《小草,总是新鲜美好》的散文也没有署

名,而且我发现这篇文章在那堆纸片中的语文作业

稿纸里出现了两次,加上日记本就共誊抄了三次。

我现在已无法考证它是否我写的,但当我朗诵这篇

文章时是那么自然流畅,而且心中莫名就有一种久

违的亲切感。看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小草精神,已

经不知不觉印刻在我的潜意识中了。文友们说,这

篇文章的句子比我现在创作的散文还要优美精炼,

立意高远。于是,我更加怀疑这篇文章不是我所为。

从小到大,因为缺乏自信,我始终认为自己是

个样样不行的“丑小鸭”。也许正是这篇文章中对

小草赋予的顽强热烈、胸怀情操,激发了我们这一

代人的热情,结尾“面对春天,面对世界,青年朋

友,让我们都来争做小草。相信吧,小草会使我们

的青春,总是新鲜美好”。

日记本上还摘抄有胡适的《梦与诗》,汪国真

的《欣赏》《怀想》,柯罗连科的《火光》……现

在读起来仿佛回到三十年前的课堂,坐回书桌旁,

大声地背诵朗读这些沁人心脾的文字……在美好的

回忆中,我拾起了丢失三十年的文学音符,重新续

写生命中美妙的歌声,重悟生命的哲学。

感激文学,陪伴了我的人生,滋养我的灵魂。

我的文学,原来与我如此息息相关;我的文学,是

我的精神明灯。

我的文学,是我生命的组成。

95

第98页

朋友,你知道五代后蜀国

吗?你知道《宫词》是谁作的吗?

五代后蜀国乃唐朝之后

(933—966 年) 十 国 之 一, 孟

知祥所建,都城为成都。盛时疆

域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

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孟昶继承

父皇孟知祥在蜀中称帝达 30 年

之久。这一时期蜀地文化发达,

诗词歌赋等文章佳作继承和发展

了汉唐之时司马相如、李白、杜

甫等文豪的遗风,不少名篇佳作

反映了达官贵人,宫中生活,如

著名的《宫词》。

《宫词》出自宫中的“费氏

夫人”之手。“费氏夫人”蜀地

美人,因才貌出众,被选入后蜀

宫中。后蜀皇帝孟昶不久便册她

为妃,封号为“花蕊夫人”,因

她貌如芙蓉花蕊,芬芳可人。她

姓费又称“费氏夫人”。《能改

斋漫录》说她是徐匡璋之女,青

城人,又有称之为“徐妃”,《后

山诗话》夸其色似花蕊,工诗词,

笔调绮丽靡漫,善骑射、风流蕴

藉,是我国唐五代后蜀一位才貌

双绝的人物。

什么是美女,每个时代有每

个时代的审美观,每个人有每个

人的评价标准。外表固然是第一

印象,但这只是一般男士们的固

有选美标准。然而,稍有生活阅

历,知识阅历的男士又认为内在

后蜀美女花蕊夫人

文 / ( 成都 ) 郑光福 摄影 /(成都)郑光福 (成都)张 元

96

美文

第99页

美才是真正的美女。“花蕊夫人”留存

的诗词反映的虽是后蜀宫中生活,但内

外在统一于一身是她的独到之美。

“花蕊夫人”的写景,记人,记事,

表现内外美的远不止宫词。能全面反映

出她的美还在于她后来的境遇,她写诗

表现的气节。公元 964 年,赵匡胤在统

领大片国土称帝后,发兵蜀地,势如破竹。

当孟昶接到前锋兵败消息,自知大势已

去,鸡蛋碰不过石头,为保全自身,也

为蜀中百姓,他选择投降归宋之路。当

然,这一切社会变革宫女们是不知情的。

这年正月,由花蕊夫人伴夫同离成都去

汴京(河南开封)受降。离开成都东去时,

花蕊夫人才了解到此行非同昔日之游山

玩水。于是她写下了:“初离蜀道心将碎,

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据传说这是她行走在广元昭化县城地段

住下,一夜难眠,早晨醒来后题写在墙

壁上的半阙词,因失去自由,被押送人

催她走而无时间写下后半阙。后人读后

为她填补上:“三千宫女如花面,妾最

婵娟,只恐君王宠爱偏。”那“春日如年,

马上闻杜鹃”是何等愤怒之心情跃然纸

上,真有蜀先王杜宇王失国化作杜鹃飞

进山林,每到春日种谷时节又飞回川西

坝大叫他的臣民们别忘了“种谷!种谷”

至滴血之时声声哀叹,是“离恨绵绵”。

生活是诗。花蕊夫人生活的突然改

变,使她由安宁到动荡,由主子变为阶

下囚。于是这起伏的人生使她美的内在

不断展现。孟昶和花蕊夫人抵汴京后,

见到了宋太祖,宋太祖见花蕊夫人虽人

到中年,但那外表依然十分美貌动人,

便指责她和蜀中宫女们导致了孟昶胸无

大志,且不战而降,没有志气。然那孟

昶面对赵皇的侮骂指责是低头无语以对。

在京七日便不明不白死去。面对死去的

亡夫,花蕊夫人写下了《述亡国诗》应

赵皇,诗云:“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

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

个是男儿!”这诗表达了花蕊夫人内心

世界的呐喊!成为千古绝唱。即悲愤又

婉转,语措得宜,神情似立。宋太祖读

后并未杀她,而是将她留在宫中善待。

但这位才貌俱佳的后蜀美女将其亡夫的

像挂于自己的屋中以祀。其后,她也病

逝于汴京玉真宫内。

2012 年 2 月 12 日,笔者驱车去青城

山,车行至石羊古镇,见维修一新的石

羊广场除石刻三头石羊外,那广场壁面

处还有几面石墙,围观者众多,上前观看,

竟有后蜀花蕊夫人石刻像,她的生平介

绍。原来,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特大地

震使石羊古镇毁坏严重,“三年重建”时,

该镇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援下,扩建了石

羊广场。那石壁上携刻写道:

“花蕊夫人,青城县(治所在古城

杜家墩子)人,费姓,幼能属文,尤长于诗,

以才貌事后蜀主孟昶(公元 934 年至 961

年在位),得幸,赐为花蕊夫人。在蜀

宫与孟昶共同生活的二十余年里,这对

年轻君妃前期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使后蜀在动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成

了比较安定、富庶的乐土。”孟昶即位后,

宵衣财食、励精图治、诛除权臣、加强

集权、攻取凤州,三州来附,广开言路,

休恤民情,颁《劝农诏》,发展经济,

手著《官箴》约束僚史,聚集英才,敷

扬文教,勤民爱民,减少冤狱,新建宫苑,

广植花木,使“蓉城”之名千古流芳。

花蕊夫人以才色名重蜀宫“堪称六

宫纪室”足号“一代佳人”。所写《宫

词百首》,既是后蜀宫廷生活的绚丽画

卷,又是研究花蕊夫人重要资料。“罗

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 闲向

殿前骑御马,挥鞭横过小红楼。”“自

教宫娥原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棚

知是官家认,遍遍长赢第一筹。”“薄

罗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板阁虚,独自

凭栏无一事,水风凉处读文书。”这些

诗,宋代以后流传渐广,影响颇大,《诗

人玉屑》称花蕊宫词“甚奇、与王建宫

词无异”。《一飘诗话》称赞花蕊夫人《国

亡诗》“何等忠愤,当今普天下须眉一

时俯首”。

这里的家乡人是据《方舆胜缆》载“花

蕊夫人宅在故青城县”,《县志》载“宅

在县西南”等史籍为依据,认定此里为“花

蕊夫人”故居地。

花蕊夫人作为孟昶帝贵妃,一直陪

孟昶于蜀宫二十余年,留下《宫词》,

因她和孟昶曾令成都市民遍种芙蓉,使

其花开锦城,留下“芙蓉城”简称“蓉城”

之美名。孟昶在位 30 年之久,他与花蕊

夫人给蜀人留下不少传闻美谈。三十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然而在人

生中却是悠悠岁月而漫长,能留下不少

痕迹。后蜀主,也可称“后蜀皇帝”由

于不大作为,使成都在那时就成为“休

闲之都”。读友人古元忠先生所著《成

都历代名人》载:1953 年人们曾在广汉

西郊洪水碾出土一古墓,砖石记有:“后

蜀孟昶既花蕊夫人墓”“昶墓”等字迹,

并附图照佐证。这些遗物令我百思不得

其解。难道死于宋都开封的孟昶和花蕊

夫人被蜀人移尸于此吗? 1992 年,成都

人民广播电台为宣传“一条线经济发展”

情况时,我为北线特派记者曾到绵阳、

德阳、广汉、什邡等地采访,从该市的

旅游资源发展角度,我采访了“昶墓”“花

蕊夫人”遗迹的情况。在当地人帮助下

去了书中现场,那里早已没墓室。但在

什邡县却有一龙居古寺留存。龙居寺塑

有花蕊夫人像。当地老人说:“每年盛

夏,后蜀皇帝孟昶与花蕊夫人都要到这

里避署消夏。”广汉与成都平原紧紧相

连,说它是成都平原一部份也不为过。

孟昶在位三十年常出没于此清凉富饶之

地,应是完全可信的。那出土的墓砖石、

塑像以及今存的龙居寺等物,我以为应

是蜀人为纪念孟昶和花蕊夫人,由后人

修建了一座供人祀奠的衣冠墓。

97

第100页

夜色栗子坪

/(湖北宜昌) 温新阶摄影

/(重庆

) 野老村夫

实在没想到,栗子坪的夜空也是那

么蓝,那么纯净,星斗灿然,弯月如钩。

板栗树的枝桠伸出去,托住了夜空

的镜片,那只椭圆的鸟巢,遮住了月牙,

吴刚和嫦娥遮蔽在阴影里的梦境多了几

分缠绵。北风垭的风车在夜色中依然清

晰,有的在慢条斯理地转动,有的仿佛

累了,静静地立在那,看着栗子坪的灯火。

我们坐在何家岭四合农家的院子里,

是那种松树“扎”的木椅,我至今不明

白鄂西为什么把做木椅叫做“扎椅子”,

做木椅的师傅不是统称为木匠,而是叫

“椅匠”。

我喜欢坐这种木椅,搬动轻便,坐

姿可随意变换,年代不是太长的木椅还

会散发出缕缕松香的气味,让我想起用

松明照明的童年,火苗在微风中摆动,

轻烟袅袅娜娜地上升,偶然还有一滴松

油滴落在地上……我在松明下读《西游

记》,浓烈的松香气味充溢了整个房间,

鼻子里会有烟尘,那个时候,我怎么也

不会想到,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山水,

和土地,和自然会渐渐疏离,会生活在

一个人为“制造”的环境中。若干年前,

看过一篇俄罗斯的小说,主要内容记不

得了,其中有个情节一直没有忘记,有

个人昏迷了,用了很多药都不能苏醒,

后来有个人建议,用木桶从小溪提来凉

水,用木制水瓢喂他喝水,他慢慢苏醒

过来了……我常常梦见我就成了这样的

一个人,对木制水瓢的渴望,它成了我

内心的一个符号和隐喻。

我慕名来到栗子坪,来看自然的山

水,来亲近带有牛粪气味的土地,吃砂

锅炖的肉,喝陶罐泡的茶。来看庄稼的

叶片在风中摇动,嫩绿的白菜在筲箕中

滴水,狗在小路上追逐,羊在草丛里喷

着响鼻,来看石头水缸上放置着的木制

水瓢。

白天的时候,从县人大退休的王勋

尧副主任带着我们在村里一边转一边给

我们讲解,栗子坪真是一个好的去处。

鞍子岭酷似马鞍,帽子山活像帽子,天

生桥巧夺天工,印把子的山峰形状跟扣

在那的一枚官印毫无二致,龙凤岩的山

岩一龙一凤活灵活现,独掌岩活脱脱就

像一只手掌,骡马古栈道上仿佛有嘚嘚

的蹄声和清脆的铃铛声从遥远的年代传

来,而卸甲寨的传说让战争的硝烟在这

里消散弥失,金顶上兴隆观遗址的描

绘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肖道人的仙风道

骨……王主任把求雨天坑的故事讲得活

龙活现,说有一年,摄影家协会上金顶

采风,有两个摄影家故意落在队伍后面,

悄悄捡了两块石头放在摄影包里,路过

求雨天坑时,把石块丢了进去,石头碰

在天坑壁上,咣当咣当几分钟后才没有

了声响,没想到,采风结束返回途中就

下起了瓢泼大雨,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

至于打子岩就更神了,说县里有一对职

工夫妻,结婚多年未曾生育,几欲分手,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两人来到打子岩求

子,第一颗石子扔过去,就击中了岩壁

上的小洞,没想到回县城不久,就怀孕了,

第二年诞下一子……栗子坪叫人动容的

远不止这些,每到初夏,栗子坪的杜鹃

98

美文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免费电子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