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祭祀的表征对象。在金竹前摆上糯米、猪肉、鸡等供品,请人念诵“谢竹赐子”的经文。祭毕,将已经<br>赋予有生殖内涵的神竹安放在孕妇床头,以示孕妇顺利分娩。此外,布依族对人死后有魂归“竹筒”的供奉,<br>认为本族人既是竹所生,死后灵魂也要归于竹筒。他们在亲人死后,要在门前插上数丈高的楠竹作为引死者<br>“升天的道路”,由布摩安排孝子孝媳跪竹,绕竹送祖灵升天。祭祖时,布摩念词:“请你从水竹口来,请<br>你从楠竹口来,来享儿孙酒,来吃子孙鱼。”[8]197 由此可见,这里的竹已经不是普通植物属性,而是赋予了<br>深刻社会意义。<br>壮族有将竹作为种“生命树”的植竹习俗。当孩子体弱多病的时候,父母认为孩子的命相较薄,于是请<br>来“魔公”为孩子举行种竹仪式,祈求孩子如竹一般成长。[30]90 与此类似的,在广西红河流域有“架桥补命”<br>的养育习俗,如遇家中小儿有事,便在村边架一座小桥,摆上凳子,请人前来念唱祭祀经文。念毕,在桥头<br>立一竹竿拉一条线至主家门口,俗称“补命线”。[30]95 以上所述可由知晓,竹本身具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br>民间借用、转移、挪用竹之特征,并将竹王神话因子掺差其中,由此产生不同的祭祀仪式来祭祀竹王。<br>台湾地区赛夏人有竹祭祀的习俗,主要是矮灵祭。在祭祀的场所兴建一所小竹屋,名为会灵所,在正午<br>迎接矮人灵魂的时候,两个青壮年要上山砍下竹枝,并由族长召集 20 来位赛夏族群中的各姓氏代表参加,<br>每人手持米酒一杯、猪肉一块、竹枝一支,口中念词请竹王神。在恭送神灵仪式中,则由上山砍竹的两青年<br>手持竹枝围绕会灵所跑一圈,并将竹枝放在同一个指定祭仪的场域内。在仪式开始前、进行中以及结束后都<br>以竹为中心来请竹王神,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视其能与竹王神之通语。[31]93<br>该地区的卑南人认为怀孕是神赐子,在怀孕期间夫妻双方要遵守各种禁忌。“产妇临盆,胎儿下地,将<br>胎衣、脐带、胎盘与米糠同置于竹筒内,挂在屋檐下,或者埋在地下。翌日,请女巫作法。”[31]94 以此便也<br>可以分析出人们将脐带、胎衣等置于竹筒的做法是相信人的灵魂亦归于竹。<br>综上所述,我国西南地区与台湾地区诸多民族中对竹王神话有不同形态的叙事流传,是各族群在群体生<br>活互动下而产生的融混共生。其相应的母题、多元的版本、趋近的形式、共性的祭祀场域(竹王祠)以及延<br>续而变化的祭祀方式等是对竹王神话的社会情景与历史背景的深描。概言之,这些对竹王神话表征的不同呈<br>现皆为社会文本,表述社会现象,在各民族的共同书写、共同创造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享<br>局面。<br>三、文化共同体:趋近的价值系统观念<br>竹生神话传说在我国的多民族中的存在并能传播流传至今,其主要的缘由是各民族对此神话精神内涵的<br>相互认同,神话的精神内涵影射出民族精神,是人们观念意识的表达。文化共同体是共有精神家园内涵的表<br>达。无论南方代表性竹王神话叙事还是其他神话叙事,从文化内涵来讲各民族都有趋近的价值系统观念。<br>(一)历史隐喻:英雄祖先<br>英雄祖先的历史观念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英”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在殷周金文集中首次出现。<br>“雄”字的出现在楚简的上博简中亦有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出现於诸国的贵族间,祖先历史心<br>性凝聚这些各祖源记忆的人群。[32] 民族英雄祖先是各民族对于该神话中母题共同的价值趋近。西南地区各民<br>族以竹王为祖先神,竹王的英雄行为与事迹是社会文本叙写的关键内容。“武艺绝伦、世守其土”是对竹王<br>神内涵的一种书写,他们以祖先的凝聚力将各族群或者家族凝聚联系在一起。<br>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家族与族群的记忆仅是小部分祖先历史记忆的分支,经过历史社会的变迁,不同生<br>境下的族群通过迁徙、移民或者是其他空间的位移,将这样的历史记忆扩展。在某种社会环境中重新构建原<br>第 1 期 郑 芳:中华各民族文化符号的互融与共生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