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古熙今·文房古玩專場

发布时间:2023-7-3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專場

2909清乾隆·碧玉雕獸面紋龍耳三足爐說明 :此香爐以和田碧玉整雕,色澤油綠,滿工裝飾。蓋部圓隆,頂部圓雕蓮花鈕,蓮瓣層層,由內而外綻放。蓋面浮雕八朵蓮花,等距分佈。爐腹扁圓,剔地浮雕獸面紋,輪廓誇張變形,呈草葉狀,唯獸目可辨。雙耳鏤空圓雕龍首,龍首周邊捲草葉環繞,與爐腹獸面自然銜接,融為一體。三足矮短,與腹部交接處浮雕蓮花。玉爐所飾獸面紋,古稱饕餮,乾隆曾有《詠和闐玉饕餮尊》詩讚云 :“饕餮為尊古具圖,戒貪飲食義深乎。設如不脛問斯器,於意還當有慚無?”在乾隆朝仿古玉作中,常有此類紋飾。此件除取材古代鼎彝紋飾外,還汲取痕都斯坦玉作風格,將龍紋、蓮花、捲草繁密細緻地刻畫,融多種技法於一身,繁密有序,華而不喧。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A TRIPOD SPINACH-GREEN JADE CENSER WITH BEAST PATTERProvenance: 1. Acquired in London in the 1960s or 1970s. 2. Lot 2716, Christie's, May 28, 2021通高 :11.5cm 通徑... [收起]
[展开]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專場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一家专门做书的公司
文本内容
第53页

2908

清·乾隆年製款白玉仿古獸面紋雙龍耳簋式爐

款識 :乾隆年製

說明 : 簋式爐由白玉所制,玉質細膩溫潤,造型為仿古青銅器之簋式。爐身通體剔地浮雕獸面紋,

以六排出戟區隔紋飾,出戟形狀似銀錠。爐腹兩側飾朝冠耳,線條優美挺拔。整器造型

雍容規整,工藝精熟,為清代仿古玉器之精品。配紅木底座。

QING DYNASTY A WHITE JADE CENSER WITH BEAST PATTERN AND

‘QIANLONG’ MARK

Exhibited: 'A Romance with Jade: From the De An Tang Collection', no. 121, Yongshougong,

Palace Museum, Beijing, 2004

通高 : 12.8cm 高 : 10cm 通徑 : 17cm

RMB: 1,200,000-1,600,000

出版 :《玉緣——德安堂藏玉》,文物出版社,2004 年,第 121 號。

展覽 :“玉緣 :德安堂藏玉”,永壽宮,故宮博物院,北京,2004 年,編號 121。

第55页

2909

清乾隆·碧玉雕獸面紋龍耳三足爐

說明 :此香爐以和田碧玉整雕,色澤油綠,滿工裝飾。蓋部圓隆,頂部圓雕蓮花鈕,蓮瓣層層,

由內而外綻放。蓋面浮雕八朵蓮花,等距分佈。爐腹扁圓,剔地浮雕獸面紋,輪廓誇張變形,

呈草葉狀,唯獸目可辨。雙耳鏤空圓雕龍首,龍首周邊捲草葉環繞,與爐腹獸面自然銜接,

融為一體。三足矮短,與腹部交接處浮雕蓮花。玉爐所飾獸面紋,古稱饕餮,乾隆曾有《詠

和闐玉饕餮尊》詩讚云 :“饕餮為尊古具圖,戒貪飲食義深乎。設如不脛問斯器,於意還

當有慚無?”在乾隆朝仿古玉作中,常有此類紋飾。此件除取材古代鼎彝紋飾外,還汲

取痕都斯坦玉作風格,將龍紋、蓮花、捲草繁密細緻地刻畫,融多種技法於一身,繁密

有序,華而不喧。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A TRIPOD SPINACH-GREEN JADE

CENSER WITH BEAST PATTER

Provenance: 1. Acquired in London in the 1960s or 1970s.

2. Lot 2716, Christie's, May 28, 2021

通高 :11.5cm 通徑 :17.8cm

RMB: 300,000-600,000

來源 :1. 購自倫敦,20 世紀 60 或 70 年代。

2. 佳士得拍品 2716 號,2021 年 5 月 28 日。

第57页

2910

清·大清乾隆年製款紫地粉彩八寶紋蓮紋賁巴壺

款識 :大清乾隆年製

說明 :宗教題材出現在清代禦窯瓷器上,諸如藏草瓶、多穆壺、賁巴瓶、賁巴壺、七珍、八寶等,是當時國家宗教政策的反映,它不僅使藏文化

風格得以在清內廷傳播,也促進了漢、藏、滿、蒙族上層間文化的交流。金屬材質賁巴壺是藏族地區寺院內的祭神用品,為藏傳佛教密宗

修行儀式中灌頂器皿,而在清代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皇家禦窯廠內均有燒制的瓷質賁巴壺,則是清朝皇帝供自身修持佛法和賞賜西藏、

青海等地宗教領袖之用。“賁巴”即藏語“瓶”,梵音為“軍持”。語出《千手千眼觀音大悲心經》:“若為生梵天者,當於軍持手。”賁巴壺

以藏地銀質祭器為藍本,多為清朝皇帝修持佛法、進獻寺廟和賞賜藏傳佛教首領之用。乾隆時創制,僅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有官窯燒造,

存世無多。拍品盤口、束頸、球腹,龍首形流彎曲上揚,下承外撇喇叭形足,形略似塔。此器以紫地施彩,上繪纏枝西番蓮紋、纏枝蓮托

八吉祥紋等,雅妍縟麗,更兼描金施彩,華美非常。其造型與紋飾渾然一體,是漢藏文化融合的歷史見證。全器紋飾佈局得當,規整精細,

鮮妍奪目,工致殊常,鏤金錯采。其釉極瑩極潤,其色極豔極鮮,絕非後來所能及,觀之足證乾隆粉彩華縟雍容之極,為乾隆官窯之佳作。

QING DYNASTY A PURPLE-GROUND FAMILLE ROSE POT WITH LOTUS PATTERN AND ‘QIANLONG’ MARK

Provenance: Private French collection.

高 :20cm

RMB: 1,200,000-2,000,000

來源 :法國私人收藏。

第58页

2911

明·白玉仿古蕉葉紋渣鬥

說明 : 器形敦實可愛,玉色瑩潤動人。外壁飾焦葉紋,刻工精緻,筆法嫺熟,

裝飾紋樣嚴謹,體現宮廷特徵。

MING DYNASTY A WHITE JADE BIN WITH PLANTAIN

PATTERN

Provenance: Acquired by the father of V.W.S in China in the 1930s,

collection No. 52.

高 : 6.7cm 長 : 11cm 寬 : 6.8cm

RMB: 50,000-80,000

來源 : 俄裔猶太人 V.W.S. 先生之父 (1890-1977) (1890-1977) 於 1930 年代購自中國, 年代購自中國,

藏品編號 52。

第59页

2912

明·白玉麒麟把件

說明 :麒麟白玉質,清透溫潤。圓雕麒麟臥姿仰首。古稱麒麟為仁獸。雄性為麒,雌性為麟,或合而簡稱為麟,

是祥瑞象徵,且能吐玉書,且“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或“王者至仁則書”。傳說,孔子就是得麒

麟所獻三部天書之後,潛心苦讀,學問才有了很大長進,最終使他成為了名傳千古的“至聖先師”。此器

以凸、透、深雕、陰刻等多種工藝琢制,造型別致,刀工老練,寓意祥瑞,值得收藏。

MING DYNASTY A WHITE JADE ‘KYLIN’ CARVING

Provenance: Zhong Huapei, Hong Kong, July 6, 1993

Illustrated: 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 pl. 26:18, London, 1995

Exhibited: 'British Museum', London, on loan,

2002

高 :3cm 長 :4.2cm

RMB: 100,000-180,000

來源 :鍾華培,香港,1993 年 7 月 6 日。

出版 :傑西卡 - 羅森,《中國玉器 - 從新時代時

期到清朝》,倫敦,1995,圖版 26:18。

展覽 :大英博物館,倫敦,借展,2002 年。

第60页

2913

清·涅白地三色套料螭龍紋膽瓶

說明 :套料是以玻璃胎體作地子,在外層再燒制各種玻璃色料,雕琢花紋圖案作紋飾,多為吉

祥清玩題材。清代套料,色彩豔麗,工藝考究,成本頗高,價值不菲。本品即為一例。

此瓶長頸鼓腹,淨瓶式樣,質地細密,溫潤細膩。腹身、頸上以紅、黃料貼塑蟠螭紋飾,

螭龍作飛行狀,氣勢威武,神態靈動。此件瓶造型討巧,線條凝練,可謂匠心獨運。

QING DYNASTY A WHITE-GROUND TRI-COLORED GLASS VASE WITH

'CHI' PATTERN

高 :19.6cm

RMB: 30,000-50,000

第61页

2914

清·萬年如意款水晶如意擺件

款識 :萬年如意

說明 :由整塊水晶雕琢而成,柔潤光潔,質地晶瑩剔透,無綹裂、棉斑。

靈芝形首,通體雕刻長靈芝狀,柄呈枝幹狀,上刻“萬年如意”四字,

原配硬木座,為黃楊木。此器之形為清代常見的如意造型之一,

線條流暢,獨具匠心,寓意吉祥。

QING DYNASTY A CRYSTAL 'RUYI' SCEPTRE WITH

'WANNIAN RUYI' MARK

長 :30cm

RMB: 80,000-180,000

第62页

2915

清乾隆·玉兔朝元端硯

銘文 :小圓大圓如月盈 , 其中更字玉形。文房受墨宜管城 , 宣毫顧處能無情。乾隆御銘。仿宋

玉兔朝元硯。會心不遠(朱)。

說明 :此“玉兔朝元”硯式,仿自宋代歙石“玉兔朝元”之硯,為乾隆帝最喜仿製的六種古

硯式之一(其餘為仿唐八棱澄泥硯、仿宋天成風字硯、仿漢石渠閣瓦硯、仿漢未央磚

硯和仿宋德壽殿犀文硯)。此硯呈圓形,硯面未分墨池、硯堂,通體打磨光素平坦,且

周圍起窄邊硯唇。背面中央開圓形開光,減地浮雕玉兔朝元圖,空中一輪圓月高懸,

下方一隻臥兔回首望天,線條流暢,生動俏皮。原配漆制硯盒。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A DUAN INKSTONE WITH HARE

PATTERN

高 :2cm 直徑 :10.4cm

RMB: 80,000-150,000

第63页

2916

清中期·白端錦地葫蘆形硯

款識 :得象外意(白)

說明 :硯以白端石為材,細膩溫潤,堪比美玉。葫蘆形狀秀挺,輪廓線

條流暢優美,硯池與硯膛相連,池逐漸內凹,膛寬廣平坦,邊緣

起框,背部拱起,半個葫蘆之形惟妙惟肖。除了硯池之外,均飾錦地,

琢刻精細,工藝老辣。造型精巧別致,製作精良,極具宮廷氣息。

原配紫檀葫蘆形硯盒。

MID-QING DYNASTY A GOURD-SHAPED WHITE DUAN

INSTONE

高 :3.2cm 長 :10.5cm 寬 :6.4cm

RMB: 80,000-150,000

第64页

2917

明·哥窯葵口洗

說明 :哥窯葵口洗為瓷質用品中的名品,數百年來備受文人雅士的追捧讚賞。《長物志》中專門

提及 :“陶者有 :官、哥葵花洗、磬口洗、四卷荷葉洗、卷口蔗段洗。”可見當時哥窯葵

口洗的地位之高。此哥窯葵口洗,呈倭角葵花型,下承五小支足,造型端莊古樸,釉色

厚潤如脂,周身紋片細密,深為紫褐色,淺為金黃色,紋片錯落不一,深淺交織,形成

典雅優美的“金絲鐵線”。足底施釉整齊,可見古拙之氣。哥窯並非時以一色純淨被世人

所稱道,而是釉色的其妙變化,網格般錯落的紋理,變化萬千,自然天成的美造就了中

國陶瓷史上一段不可磨滅的傳奇。

MING DYNASTY A 'GE' LOBED BRUSH WASHER

Provenance: China Guardian

高 :3.5cm 口徑 :11.6cm

RMB: 220,000-350,000

來源 :中國嘉德拍賣。

第67页

2918

清早期·青白玉龍耳方爐

說明 :此件方爐選青白玉整雕,平面長方,口沿平而方折,爐腹向下收斂,平底,四角各設板雲足。

爐側外壁各圓雕一龍,皆攀爬至口沿,頭部前伸,欲探視爐內。兩龍造型迥異,其一頭

頂雙角,圓目長鬚,身軀扭轉至爐壁另一側 ;另一獨角鬚髮,狹目短吻,火焰寶珠置於

身旁。整器玉作技法多變,圓雕飽滿,鏤空靈動,陰刻利落。原配黃楊木束腰鏤雕花卉

紋底座及舊木錦盒。

EARLY QING DYNASTY A PALE CELADON JADE CENSER

帶座高 :10.8cm 高 :8cm 長 :25.5cm 寬 :13.5cm

RMB: 120,000-180,000

第69页

2919

清·紫檀嵌百寶插屏

說明 :清朝宮廷室內裝飾和陳設風格,一改明朝簡約洗練的傳統,採用材質考究,工藝精絕的

器物用於宮廷裝飾。插屏就是在清朝由屏風演變而產生的既能實用又可陳設的裝飾器物,

在宮廷中大量使用。插屏紫檀為框,底座鏤空高浮雕。屏心正面呈不規則博古框,內鑲

紫檀雕纏枝草葉花芽,束腰鏤雕銅錢紋,下承卷雲紋底座。屏芯木髹黃漆打底,分別裝

飾果盤、書卷、花瓶、花籃、如意、鎮紙。整器色彩協調,雕飾工整,屬清宮陳設器物。

QING DYNASTY A GEM-INLAID ZITAN TABLE SCREEN

帶座高 :75cm 座長 :61.5cm 座寬 :15.4cm 屏心長 :53.7cm 屏心寬 :48.8cm

RMB: 150,000-250,000

第70页

2920

清·紫檀嵌銀絲雲龍紋櫃

說明 :此件紫檀雕雲龍紋櫃整體採用名貴木材紫檀所制,形似方尊,敞口,弧頸,折肩。

櫃上下的包角、合頁、鎖及鎖鼻等銅活均為鎏金,富麗堂皇,並鏨鑿飾以精美的

卷草紋雕花,與其紫檀木色相映襯,至為華美。箱體各面浮雕雲龍紋,氣勢兇猛,

祥雲浮現在整個櫃面上,刀工俐落,毫無拖泥帶水,雕琢之細,使人感覺宛如玉雕,

而紋飾寓意祥瑞,又顯得莊重威嚴。箱身內藏四具十個大小相等的仿書卷形抽屜,

鎏金把手,製作精巧。箱底下承束腰須彌座式底座,雕琢有變形蓮瓣紋。

這類由珍貴木材製成的箱子,選料考究,搭配美觀,製作精美,典雅大方,多

為儲放珍玩等包裝用途,古時文人雅士對自己收藏的文房清玩非常重愛惜,尤

其對於小件不易收納保存的物品,他們會訂制各式各樣收藏箱、櫃、盒、提格

盒等用來收藏儲納。此櫃皇家氣派彰顯無遺,是不可多得的清代宮廷傢俱珍品。

QING DYNASTY A SILVER-INLAID ZITAN CLOSET WITH DRAGON

AND CLOUD PATTERNS

高 :48.8cm 長 :37.4cm 寬 :18.6cm

RMB: 280,000-500,000

第72页

2921

清·螽斯衍慶款紫檀回紋書箱

款識 :螽斯衍慶

說明 :《螽斯衍慶》是清代宮廷慶典承應戲中“皇太后萬壽聖誕承應”、“皇帝萬壽聖誕承應”、“皇后千秋承應”和“皇帝大婚禮成承應”劇碼之一。

清乾隆皇帝六旬大慶、同治和光緒二帝大婚都曾承應此劇。本劇演的是天下和平,聖主仁恩施於內外。九天聖母召保護麟趾嬰兒的送聖

郎君同往神州,呈獻螽斯麟趾之祥,以兆六宮子孫繁衍興旺。又有天福和天壽二星君同行,敬襄盛事。御筵前,九天聖母獻《多子圖》。

戲中,九天聖母慈慧溫柔,含宏廣大,醞生生不息之機,護佑皇宮,化育群生,護持孩稚。此劇用“螽斯”之名寓意後妃之間和睦相處,

皇室子孫眾多。此紫檀螽斯衍慶錦地紋書箱應為宮廷盛裝《螽斯衍慶》的專用書箱,此盒整體呈長方形,材質為紫檀,上面錦地紋,中

心書“螽斯衍慶”四字。盒分為上下兩層。盒邊側雕竹編紋,雕琢細膩,線條剛勁飽滿,此品做工費時費工,匠心獨運,乾隆宮廷工藝

明顯,值得珍藏。

QING DYNASTY A ZITAN BOOKCASE WITH 'LISI YANQING' MARK

高 :15cm 長 :33cm 寬 :21.7cm

RMB: 220,000-350,000

第73页

2922

清中期·黑漆描金纏枝蓮紋香几

說明 :此件香几平面正圓,檯面弧形沿,下收線腳。束腰較高,均勻地分佈四個橢圓形

鏤空開光。彭牙呈壺門狀,三彎腿,末端馬蹄印刻捲草葉,下承托泥及矮足。香

几木製,通體髹黑漆,檯面、束腰、彭牙、三彎腿皆以描金繪纏枝蓮紋,托泥繪

祥雲紋,暗金色在黑色的襯托下顯得深邃雋永。因曆久歲月,几面呈龜裂紋,更

得蒼古之意。

MID-QING DYNASTY A GILT-DECORATED BLACK-LACQUERED

INCENSE STAND WITH LOTUS PATTERN

高 :78.3cm 几面直徑 :29.7cm

RMB: 280,000-450,000

第75页

2923

清·黑漆描金嵌寶雕漆海屋添籌及三陽開泰掛屏一對

說明 :黑漆地以玉、木、壽山石綠松石等百寶嵌博古圖,構圖清雅,典型清代宮廷製品。掛屏一個以海屋添籌為材,另一個則是三陽開泰。“海

屋添籌”是中國傳統的吉祥紋樣,用於祝人長壽。“籌”為用竹木製成的小棍或小片,是用來計數的工具 ;而“海屋”則為寓言中

堆存記錄滄桑變化籌碼的房間。此典故出自宋代蘇軾的《東坡志林·三老語》,其雲 :“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 :海

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滿十間屋”。傳說在蓬萊仙島上有三位仙人互相比長壽,其中一位仙人說道他每當他看到人

間的滄海變為桑田,就在瓶子裡添一個紅籌碼,現在堆放籌碼的屋子已經有十間屋子了,這就是海屋添籌的傳說典故。中國自古以來,

上至君王,下至庶民均以尊重老人為一種美德,家中老人健康長壽是每個做子女的最大心願,所以在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以及瓷器、

工藝品的裝飾中,常以“海屋添籌”作為祝福長壽題材,寓意美好,實為經典。羊者,音從于陽,古語“羊”與“祥”相通,而“美”、

“善”兩字皆創造自羊之形意,因此羊又被稱作“吉羊”,古人以羊作飾,多寄託吉祥美好之願景。以三羊作器,俗稱“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古之大吉。為三陽者,曰早陽、正陽、晚陽 ;泰者,取卦名,《易經》謂之為吉,意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後人因“羊”、“陽”

同音,用三羊代表三陽,取其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祥之象,多用於歲首祝頌之辭。三羊紋飾,尤盛於清,意表祥瑞,喜和吉慶。

掛屏色彩華麗,做工精良,寓意吉慶,當被珍視。

QING DYNASTY A PAIR OF GEM-INLAID GILT-DECORATED AND BLACK-LACQUERED HANGING

SCREENS

屏心直徑 :71.8cm 數量 :2

RMB: 450,000-600,000

第76页

多寶櫃頂部圖

多寶櫃門內面銘文圖

第77页

2924

清早期·剔紅鳳鳥花卉詩文多寶櫃

銘文 :竹簟高人睡覺 , 水亭野客狂登。 簾外熏風燕語 , 庭前綠樹蟬鳴。對雪寒窩酌酒 , 敲冰暖閣

烹茶。醉裡呼童展畫 , 笑題松竹梅花。

說明 :櫃體以木為胎、以剔紅為主要裝飾手法製成,除箱底以黑色大漆髹飾光素之外,其餘諸

面均以剔紅開光飾以各種圖案紋飾,紋飾層次分明。整個箱體的十二個邊棱及上部櫃體

則以剔黑的形式表現以回紋,與諸面的剔紅加以區別。剔紅是我國傳統漆器表現工藝,

盛行於元明,成熟於清代。清初康熙、雍正二朝,漆器的製作並不注重雕漆工藝,不少

漆器還會因胎不甚堅固較易損壞而不受重視,至乾隆時,因其好古博學,加之又善於創新,

又易於接受新生事物,才使得漆器的製作和生產有了一些變革,如不僅有以木作胎骨外,

尚有金屬胎、皮胎、銅胎,甚至瓷胎,改進良多。受此影響,乾隆時期的剔紅漆器總體

上體現出了造型多樣,製作嚴謹細密,雕刻工藝精美,紋飾繁縟等特點 ;而此件櫃體其

紋飾變化極為豐富,工藝精道,將小型文房傢俱與雕漆工藝相結合,有力的證明了這一

現象。

EARLY QING DYNASTY AN INSCRIBED CINNABAR-LACQUERED

CLOSET WITH FLOWER AND PHOENIX PATTERNS

高 :51cm 長 :45.5cm 寬 :31.8cm

RMB: 120,000-250,000

第78页

2925

清早期·剔紅博古八寶紋如意

說明 :本品造型規矩典雅,落落大方。漆色紅潤純正,雕工嫺熟,刀工

細膩,運刀如筆,時代特徵鮮明。如意首作海棠式,柄身隨形隆起,

中部略寬,如意首及柄中段均以菱花錦紋為地,飾瓶博古圖,柄

部上下段菱花錦地上雕八寶紋,尾端飾花卉福壽紋,柄部背面及

如意首背面滿雕“卍”字不到頭紋。此柄如意為典型的宮廷作風,

從漆質、工藝、風格等方面考證,應為乾隆時期內務府造辦處漆

作的精心之作,其佈局裝飾嚴謹,完全符合當時宮廷藝術的法度,

殊為難得,是不可多見的宮廷珍品。

EARLY QING DYNASTY A CINNABAR LACQUER 'RUYI'

SCEPTRE WITH AUSPICIOUS PATTERN

Provenance: Sotheby's New York.

長 :40.5cm

RMB: 80,000-120,000

來源 :紐約蘇富比拍賣。

参阅 :浙江省博物馆藏清代剔红五福捧寿纹如意。

参阅:浙江省博物馆藏清代剔红五福捧寿纹如意。

第79页

2926

明·白玉刻心經十二面勒子

說明 : 此件勒子白玉質,細膩潤潔,頂、底口緣各作一道溝箍形紋,居中呈十二面管狀。勒體

上下做通心鑽孔,孔徑甚寬。玉勒每面兩行文字,以雙鉤技法依序鐫刻大唐三藏法師玄

奘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揭諦揭諦,波羅揭

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尾署 :“宣和三年修內司玉作製”十字款。字體小如芝麻,

筆觸纖細如絲,書法娟秀飄逸,行筆自然流暢。修內司為北宋宮廷中負責玉器製作衙署,

此類宣和修內司心經玉勒為其特色。南宋周密《志雅堂雜鈔》敘述此類器物稱 :“其兩邊

真字各二行,細如髮絲,真奇物也。”整器作工精微,典雅凝靜,顯示出嫺熟高超的琢刻

水準。

MING DYNASTY A TWELVE-FACED WHITE JADE PENDANT WITH SUTRA

INSCRIPTION

高 :1cm 直徑 :1.8cm

RMB: 750,000-900,000

第80页

2927

清·葉玉森舊藏董其昌款緙絲書法鏡片

識文 :物我俱忘,無貶廊廟之器。動寂同遣,何異經綸之才。雖坐三槐,

不妨家有三徑。接五侯,不妨門垂五柳。優之遊之,咸以忘

懷自逸。若此眾君子,可謂得之矣。

款識 :梁元帝全德論。辛未(1631 年)九月二日識,其昌書。宗伯學士。

董氏玄宰。五鳳研齋長物

QING DYNASTY A KESI HANGING SCROLL OF

CALLIGRAPHY WITH 'DONG QICHANG' MARK

COLLECTED BY YE YUSEN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Ye Yusen.

畫心長 :113cm 畫心寬 :44.5cm

RMB: 10,000-30,000

來源 :葉玉森舊藏。

作者簡介 :董其昌(1555 ~ 1636),字玄宰,號香光、香光居士,

華亭(今上海)人。萬暦十七年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

詔加太子太保。才華俊逸,少負盛名。工詩文,善書畫,

精鑒賞。書法超越諸家,以行楷稱絕一代,與邢侗、米萬鍾、

張瑞圖並稱“晚明四家”。其書法自成一家,對明末清初

書風影響很大。山水師董、巨,以黃、倪為宗,以禪論畫,

有“畫分南北宗”之說,著有《畫禪室隨筆》等。

藏著簡介 :葉玉森(1880 ~ 1933),字葒漁,號中冷,江蘇鎮江人。

曾任滁縣、當塗等縣知事,1930 年後為上海交通銀行總

管理處秘書長。精研商卜文,能詩詞。著有《楓園畫友錄》。

第81页

2928

清中期·緙絲群仙祝壽掛屏

說明 :緙絲是一種以生蠶絲為經線、彩

色熟絲為緯線,通過古老而繁複

的“回緯”技法來織造的平紋織

物。緙字之意,梁顧野王《玉篇》

中釋為“織緯也”,故“通經斷

緯”法,即為緙絲技藝的最大特

點。此緙絲群仙祝壽圖,尺幅巨

大,在淡褐色背底中緙織出青山

綠水,亭臺樓閣,祥雲繚繞,仙

鶴起舞,仿佛仙境一般。人物以

王母娘娘、八仙和福、祿、壽三

星為主,描繪的是在蟠桃成熟的

三月三,王母娘娘大擺壽宴,邀

請群仙赴蟠桃盛會為她祝壽,王

母乘鳳於雲間,下有群仙獻桃獻

酒。仙境中南極仙翁、麻姑、八

仙等神仙人物正採摘仙桃,欲往

瑤池為王母祝壽,神仙人物雖多,

但神態各異生動傳神。仙人、青

山、綠水、巨樹、花草等各個景

致都是先織出輪廓,細微處再用

筆描繪,整幅作品用色淡雅。人

物背景佈局合理,更顯示出此幅

緙絲作品之精彩,非同一般。福

祿壽三星常常一同出現,在道教

流傳為天上三位吉神。福星頭戴

官帽手持玉如意為天官一品大

帝,天官賜福由此而來 ;祿星手

捧高冠,寓意高官厚祿 ;壽星白

眉長髯,手持龍頭杖為長命百歲。

民間喜歡把福、祿、壽三星作為

生活中象徵幸福、吉利、長壽的

祝願,同樣被皇家寄寓吉祥期望。

MID-QING DYNASTY A KESI

HANGING SCREEN WITH

IMMORTAL PATTERN

長 :165.4cm 寬 :86.3cm

RMB: 160,000-300,000

第83页

朱三松製竹雕嵌寶西園雅集筆筒賞析

此筆筒為嘉定派先賢朱三松所製,採用通景式構圖,以透雕、高浮雕輔加陰刻技法,重現西園雅集場景。筆筒一面青松蒼翠凌天,

庭院石間桌案橫置。雅士臨案而坐,左手輕撫棋盤,右手從棋盒中取子欲落。對面二仕女前後站立,一女托持棋盒,另一女取子對弈,

相顧莞爾。筆筒另一面崖壁盤松,三人匯集松蔭下,二人展卷品賞,一人懷揣卷軸仰望靜候。人物眼睛嵌寶,更顯炯炯有神。一處石壁

鐫刻“三松”二字楷書款。

朱三松,名稚征,號三松,活躍於明代萬曆、崇禎年間,是嘉定派竹雕創始人朱松鄰之孫,其父朱小松也是竹刻高手。朱三松繼承

和發揚家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充分利用竹材特性,以不同技法塑造各式題材,將竹雕藝術推向成熟。故宮博物院藏有三松竹刻和合

二仙、漁翁,應材經營,圓雕成形,動態神情栩栩如生。清初陸廷燦在《南村隨筆》言 :“疁城(嘉定)竹刻,自明正嘉間高人朱松鄰

鶴創為之,繼有其子小松纓,至其孫三松稚征而技臻絕妙。”至此,嘉定竹刻聲名遠播,世人更有“小松出而名掩松鄰,三松出而名掩

小松”之說。

三松並非尋常的匠人,他精工山水,尤擅畫驢。從風雨樓舊藏其絹本山水寫意,可見他深得宋人畫韻筆意。朱三松還嗜好盆栽木藝,《南

村隨筆》記載 :“邑人朱三松,摹仿名人圖繪,擇花樹修剪,高不盈尺,而奇秀蒼古,具虬龍百尺之勢,培養數十年方成,或有逾百年者。

栽以佳盎,伴以白石,列之几案間,或北苑,或河陽,或大癡、或雲林,儼然置身長林深壑中。”由此可知,他更像歸隱逸居的雅士。

雅士刻竹不為謀生,而是性情表達,所製竹器精益求精,耗時短則數月,長則逾年。清代乾嘉時期金元鈺著《竹人錄》稱 :“稚征

號三松……祖、父、兄弟三世以高尚稱……其雕刻,刀不苟下,興至始為之。見者情愜,則任其攜去勿惜。意所不屬,遺以多金弗顧也。”

得益於書畫熏陶,朱三松以刀代筆,融畫理於竹刻,作品構圖大開大合,疏密有致,《竹人錄》點評他“大抵花鳥規橅徐熙寫意,人物、

山水在馬、夏之間。畫道以南宗為正法,刻竹則多崇尚北宗。蓋以刀代筆,惟簡老樸茂、逸趣橫生一派,最易得神也。”而竹刻器物中

最能體現畫意者,非筆筒莫屬。

此筆筒著重刻畫兩處場景,以人物為中心,周圍施刀,鏤空深鐫。兩場景交接處簡潔疏朗,以陰刻山石過渡,形成通景式畫面。人

物上半部以高浮雕造型,巧妙利用視覺透視,外表面與內轉面一同陰刻細節,宛如圓雕之作。松枝針葉團團簇簇,營造繁密的背景,呼

應主體人物。這種表現技巧與故宮博物院藏朱三松竹雕高士對弈圖筆筒、上海博物館藏朱三松竹雕高士圖筆筒如出一轍。筆筒兩處大面

積鏤空,前後相對,觀看對弈場景,則賞畫人物遮光成影,身形襯背,反之亦然。旋轉品鑒,畫面猶如走馬燈般閃動變幻,幽幽深遠,

妙不可言。

筆筒題材取《西園雅集》卻不落窠臼。西園雅集,是北宋神宗年間駙馬都尉王詵在自家花園召集的雅聚,蘇軾、蘇轍、米芾、黃庭堅、

李公麟等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悉數受邀,他們談論詩文、交流書畫、奏賞琴樂、對弈觀局,成為後世繪畫雕刻的熱門題材。常見

的同類作品無不圍繞蘇、黃、米等名仕著力刻畫,而筆筒中諸位名流的經典形象均已弱化,難以辨別具體身份。歷來居從屬地位的侍姬,

竟得與高士對坐下棋,成為畫面的主要角色。

晚明江南商品經濟發達,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享樂意識。禮法約束力不斷下降,文人階層引領起追求個性和表達自我的風潮。在這

一背景下,女性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顯著提高,“才女”逐漸受到推崇。除了自幼學習女紅,仕宦家庭的女性也讀書繪畫,彈琴下棋。明

末才女沈宜修在《夏初教女學繡有感》言 :“憶昔十三餘,倚床初學繡。十五弄瓊簫,柳絮吹沾袖。”其女葉小鸞“每日臨王子敬《洛神

賦》,或懷素草書,不分寒暑,靜坐北窗下,一爐香相對終日”。文學、繪畫出現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她們遊園采蓮,蹴鞠捶丸,頻繁參

與文體社交。三松的竹刻藝術也不例外,故宮博物院藏其竹雕仕女圖筆筒,台北故宮藏其竹雕仕女圖筆筒、窺簡圖筆筒,同是這一社會

風潮的反映。

朱三松的竹雕在他生前便價值不菲,乾隆時已屬宮廷珍寶,《竹人錄》云 :“所刻筆筒及人物、秘閣、香筒,或蟹或蟾蜍之類,當時

即已寶貴,今日則瓊弁火齊,名重五都矣。”時至今日,市場上留存的朱三松作品鳳毛麟角。2003 年嘉德秋拍《儷松居長物·王世襄袁

荃猷珍藏藝術品》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起拍價 100 萬,成交價 264 萬。本件竹刻筆筒題材、工藝皆屬三松的典型之作,刀筆留痕間,

盡顯前修風雅。

第84页

明 · 朱三松製竹雕 

第85页

嵌寶西園雅集筆筒

第86页

上海博物館藏明代朱三松製竹雕高士

圖筆筒

故宮博物院朱三松製竹雕仕女圖筆筒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朱三松竹根雕和合二仙

《欽定四庫全書》御制詩四集,卷七十五,“題朱松竹刻西園雅集圖筆筒”

本件拍品款識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末清初朱三松製竹雕仕女筆筒

筆筒底部圖

第87页

2929

明·朱三松製竹雕嵌寶西園雅集筆筒

款識 :三鬆

說明 :竹刻藝術興起於明代正德年間,由嘉定人朱鶴始創。乾隆皇帝御題詩《題朱松竹刻西園雅集筆筒》

所言“鄰鶴遺雕”指的正是朱鶴松鄰。其孫朱三松稚征,融繪畫於竹刻,作品文氣高妙,名冠天

下,嘉定竹刻自此發揚光大。此筆筒為朱三松所製,選取毛竹一段,採用通景式構圖,以透雕、

高浮雕輔加陰刻技法,重現西園雅集場景。畫面以園林奇石為背景,著重刻畫下棋和賞畫兩個場

景,隱去北宋名流的特征,突出女性與雅士對弈,反映了晚明推崇才女之風。兩場景大面積鏤空,

前後相對,觀看對弈場景,則賞畫人物遮光成影,身形襯背,反之亦然。旋轉品鑒,畫面猶如走

馬燈般閃動變幻,幽幽深遠,妙不可言。

MING DYNASTY A GEM-INLAID BAMBOO BRUSHPOT WITH FIGURE PATTERN

MADE BY ZHU SANSONG

高 :13.9cm 口徑 :9.7cm

RMB: 680,000-1,200,000

參閱 :1. 上海博物館藏明代朱三松製竹雕高士圖筆筒。

2.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明代朱三松製竹雕仕女圖筆筒。

3. 故宮博物院朱三松製竹雕仕女圖筆筒。

4.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朱三松竹根雕和合二仙。

第88页

2930

近代·佛尼音布詩文紙本四條屏

釋文 :樹藏門竹護籬芳……誰知移。乙未新秋竹雨凝寒,荷風滌暑,假見案頭

餘紙率意書之以應。輔廷三兄大人正之。詩夢佛尼音布。詩夢齋印(白)。

長白佛尼音布(白)。

MODERN TIMES A SET OF FOUR SCREENS WITH POEM

INSCRIPTION BY FONIYINBU

RMB: 30,000-50,000

作者簡介 :佛音尼布(1863 ~ 1937),葉赫那拉氏,生於北京,其父瑞麟曾任

兩廣總督。辛亥革命後改名葉潛,字鶴伏,又字荷汀,號詩夢居士,

以葉詩夢之名為人熟知。精擅古琴,亦為著名書法家與中醫家。曾

隨祝安伯、孫晉齋、李湘石、黃勉之等名家學琴。及門弟子管平湖、

高羅佩,汪孟舒等。收藏古琴一百二十具之多,現藏北京故宮博物

院的唐代名琴“九霄環佩”即為其舊藏。

第90页

渠園運思合桐梓  明湖施縵比牙期

——夏蓮居舊藏王心夔製金絲桐木嵌白玉蕉葉式古琴賞析

張  炎

唐代琴樂興盛,今制古琴日臻完善,民間湧現出一眾斫琴好手。這些能工巧匠中,尤以蜀中雷氏家族和江南張越最負盛名。

明抄本《琴苑要錄·琴書》記載 :“唐賢所重,惟雷、張之琴,冠絕今古。雷琴重實聲,溫勁而雄 ;張琴堅清聲,激越而潤。”雷、

張為琴人傳頌千載,無出其右。而就在百年前的山東,有一人擬古製琴,“聲發越淵洪幾出雷張上”,他便是民國著名琴家王心夔。

此張夏蓮居舊藏蕉葉式古琴即王心夔所製,琴長 131 釐米,隱間 120 釐米,額寬 18.5 釐米,肩寬 21 釐米,尾寬 14.5 釐米,

取金絲桐木作蕉葉之形。琴底起葉筋,曲曲蜿蜒貫穿首尾,脈絡兩分,左右均衡。琴面邊緣波曲翻折,額中設葉柄狀單護軫,冠

角減地陽紋兩片蕉葉,皆仿生天然。頂面髹褐色大漆,深沉穩重,八寶灰瑩瑩閃閃,跳躍其間。底面髹黃色大漆,隱隱泛綠,輕

盈明快。琴體配紫檀製岳山、琴軫、冠角和齦托,嵌螺鈿十三徽,榫翡翠雁足。額心鑲白玉雕蓮花蕉葉珮,合蓮居、蕉葉之名,

畫龍點睛。

王心夔(1878 ~ 1921),名露,字心夔,山東諸城東武人。王氏是當地的巨室望族,名人輩出。王心夔家境優渥,自幼讀書,

天資聰穎,擅長文詞,尤好樂賦。成年後,他追隨虞山派西園王作禎學習古琴,三年業成 ;又研習金陵派冷泉王雩门名譜,造詣

精進。虞山派西園先生取音古淡,金陵派冷泉先生指法精妙,王心夔兼二賢之長,融會貫通,廣而大之。三人都是諸城人,世人

合稱“瑯琊三王”。繼而赴日本學習西洋音樂,六年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不過,王心夔始終認為西洋樂違背中和之道,無法藉此修身,

後來便放棄鑽研了。

旅日期間,王心夔結識參與興中會,與鄉里志士積極響應孫中山主張,為改革政治奔走宣傳。民國建立後,他則深居簡出,

閉門彈琴,不談國事,對北洋政府的兩次禮聘也都推卻回絕。章太炎先生勸其傳授琴學,他一度猶豫不決。北遊燕趙南歷吳楚時,

王心夔深感琴樂式微,如果再不倡導振興,恐怕將湮沒于世。回到濟南,他便在大明湖畔建立“德音琴社”,廣交同好,一時間琴

友匯集,濟濟一堂。

經營琴社的這段時間,王心夔與夏蓮居相識併結為摯友。

夏蓮居(1884 ~ 1965),名繼泉,字溥齋,號渠園,山東鄆城縣城關鎮夏莊村人。夏蓮居出身官宦之家,父親夏辛酉曾隨左

宗棠平定新疆之亂,後又歷經甲午戰爭、庚子國變,多立戰功,最終任長江沿岸七省防務幫辦南洋大臣。夏蓮居科舉出身,18 歲

時考中秀才,入仕後歷任直隸知州、靜海知縣、蘇州知府、山東團練副大臣,辛亥革命被公推為山東省各界聯合會會長,宣告山

東獨立。民國成立,他歷任山東都督府最高顧問、岱北觀察使等職。

岱北道公署位於大明湖南岸,夏家私宅“渠園”在湖西,兩者相距不遠。渠園內矗立一棟二層閣樓,夏蓮居將其命名“雲護

讀書廔”。他的詩集《明湖片影》收錄一首七言絕句《湖居》,詩中描繪宅院湖景道 :“十步迴廊三面湖,湖東種藕西栽蒲。採蓮艇

子無人弄,斜系彎彎柳一株。”蓮居說自己曾“數聆其奏”,而德音琴社同在明湖之畔,或許正是登樓遠眺賞景時,得聞心夔施縵。

王、夏甲寅年(1914 年)結識,相見恨晚。夏蓮居喜愛詩文書畫、鑒賞收藏,亦鐘情古琴。二人曾於秋夜乘瓜皮艇泛遊明湖,

行至荷葉深處,萬籟清沉。王心夔撫琴奏《水仙》《天問》,蓮居傾聽,遙想太古盛世,引發幽悠無涯之思。是年,夏蓮居為王心

夔撰寫《王露傳》,刊登在 1915 年濟南的《大東日報》上。

作為斫琴名師,王心夔為摯友製作了這張蕉葉琴。

琴腹內龍池鐫刻“丁巳三月諸城王露為渠軒仿雷氏製”,鳳沼鐫刻“鄆城夏氏雲護讀書廔第二十二號”。蕉葉式古琴出現於明代,

高濂《遵生八箋》云 :“祝海鶴之琴……其取蕉葉為琴之式,制自祝始。”康熙時周魯封《五知齋琴譜》稱“劉伯溫式”。此式寓意“蕉

葉聽雨”,與“荷葉泛舟”意境相若,異曲同工。知音心意,由是可知。

據夏蓮居《王露斲琴歌》所載,此琴取材宋元宮廟的金絲桐木,製作於 1916 年。

故事要從兩年前講起。

第91页

1914 年秋,夏蓮居調任河南河洛道觀察使,兩次推辭未果,只得告別親友孑身赴官。河陝政務清閒,蓮居嘗想選材斫琴,苦

於當地原嶺貧瘠,木枝絕罕。沒過多久,他又前往豫南汝陽任道台。汝陽申息之地,山清水秀,茂林叢莽,不乏高楓老柳、喬松蒼檜,

而製琴良桐卻也頗難一遇。翌年夏天,友人告訴蓮居,城南宋元時期的老子宮廟改建,拆下的桐木叩擊迴響異聲,削開紋理閃閃發亮,

正是所謂的金絲桐木。蓮居以新直木材換回金絲桐木,可惜豫南久歷匪禍,察吏賑濟,簿書冗繁,未遑招工著手製琴。

1916 年,夏蓮居陳情得告,終於回到闊別兩年的家鄉。王心夔聽聞友歸,親製兩張古琴前來相贈慶賀,“啟囊促軫,韻繞樑

壁”。眾人讚歎心夔妙手,稱其“雷張再世”。王心夔卻道,這兩張琴選材普通,趕工太急,若得嘉木細細經營,定能做出更好的琴。

蓮居念及汝陽之事,展示古廟舊桐。王心夔觀摩後,興奮得躍然而起,認定這是斫琴良材,於是便在渠園住下,繪圖設計,交予

工匠併親自監製,“分度累較,必嚴必叶,儷梓澤漆,徽岳用陳”。百餘日後,心夔完成三張古琴,撥弦試曲,舉座歡讚。眾人取

出前作二琴,與一新琴並奏,“二者之聲,翕然盡為所攝”。

這張嵌白玉蕉葉式古琴,便是王心夔百日監製的三琴之一。

王心夔一心弘揚琴樂,培養出許多古琴名家如張友鶴、詹澂秋等。1919 年,他受蔡元培之邀,赴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任古琴導師,

琴社也隨遷北平。兩年後,王心夔病歸故里,不久便過世了,享年 44 歲,留有《玉鶴軒琴譜》八卷、《秋水山房詩抄》二卷。

夏蓮居的詩集《絃外音》,有一首《吾友王心夔弟子詹生來問琴學並乞彈一二曲口占二絕》。詩題中的“詹生”即詹澂秋。最

後一句“頻年輟奏棘生指,忍痛為君効一揮”下,蓮居注“時心夔已逝”。或許正因感懷故人,蓮居忍痛為好友弟子再撥琴弦。解

放後,蓮居將收藏多年的歷史珍貴文物三百餘件分別捐獻給故宮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和鄆城縣,唯心夔手斫古琴留存身邊,視如

珍寶。

如今,這張見證二人友誼的蕉葉琴現身西泠拍賣 2023 春季拍賣會,靜候賓客知音。

第92页

龍池銘文圖

左 右 左 右

鳳沼銘文圖

第93页

2931

民國·夏蓮居舊藏王心夔製金絲桐木嵌白玉蕉葉式古琴

龍池銘文 :丁巳三月諸城王露為渠軒仿雷氏製。

鳳沼銘文 :鄆城夏氏雲護讀書廔第二十二號。

說明 :此張蕉葉式琴為 1917 年王心夔為夏蓮居所製,以宋元古建的金絲

桐木斫成琴身,髹褐、黃二色大漆,配紫檀岳山、琴軫、冠角和齦托,

嵌螺鈿十三徽,榫翡翠雁足,琴額鑲白玉雕蓮花蕉葉珮。此琴一

直為夏蓮居珍藏,是二人友誼之見證。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A WHITE JADE-INLAID

WOOD QIN MADE BY WANG XINKUI AND COLLECTED

BY XIALIANJU

琴長 :131cm 隱間 :120cm

額寬 :18.5cm 肩寬 :21cm 尾寬 :14.5cm

RMB: 1,200,000-2,000,000

作者簡介 :王心夔(1878 ~ 1921),名露,字心夔,山東諸城東武人,

天資聰穎,擅長文詞,尤好樂賦。他隨虞山派王作禎學琴,

又研習金陵派王雩门名譜,融會貫通,合稱“瑯琊三王”。曾

後赴日本學習西洋音樂獲學士學位,後受蔡元培之邀,任北

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古琴導師。著有《玉鶴軒琴譜》八卷、《秋

水山房詩抄》二卷。王心夔擅長斫琴,所製古琴發聲可比雷、

張唐琴。

藏者簡介 :夏蓮居(1884 ~ 1965),名繼泉,字溥齋,號渠園,山東鄆

城縣城關鎮夏莊村人。夏蓮居 18 歲中秀才,歷任直隸知州、

靜海知縣、蘇州知府、山東團練副大臣,辛亥革命被公推為

山東省各界聯合會會長,宣告山東獨立。民國成立,他歷任

山東都督府最高顧問、岱北觀察使等職。喜好收藏、彈琴。

解放後,他將收藏的三百餘件珍貴文物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山東博物館和鄆城縣文化館。

夏蓮居像

第97页

2932

清中期·黃花梨龍紋帶翹頭聯三悶戶櫥

說明 :此黃花梨聯三櫥案面採用黃花梨獨板,用材厚重,色韻古拙,兩端嵌入翹頭,使兩面光滑圓曲。邊抹冰盤沿至底起一陽線。冰盤沿打漥至

底壓窄平線,吊頭探出,設龍紋掛牙,龍身回轉,勁健有力。前臉以兩根矮老相隔,置抽屜三具,抽屜臉開卷草紋壺門,銅飾件採用圓形

面葉,上推鈕頭及把手,製作亦是頗為精緻。下格板鏟地高浮雕螭龍,螭龍兩兩相對,頗具動感,在傳統規矩圖案中增加了生趣。底棖下

置壼門式牙板,鏟地浮雕折枝花卉,枝葉翻轉,美觀大氣。角牙飾回頭螭,雕工精湛,惟妙惟肖。整器可謂精工而趣味淳樸,在明代崇尚

簡約的風尚下,有如此繁工,甚為少見。聯三櫥是明末至清中期北京大戶人家流行的傢俱款式。案形上翹頭,兩扇門,三個相連的抽屜,

即可做佛堂供案,又可擺放書籍物品,大氣而又實用。此件聯三櫥整體選用優質黃花梨製成,材質油潤沉重,包漿沉著,原配金屬件,為

少見的明式傢俱傳世品,實為難得。

MID-QING DYNASTY A HUANGHUALI CABINET WITH DRAGON PATTERN

高 :84.8cm 長 :178.6cm 寬 :59cm

RMB: 1,200,000-1,800,000

參閱 :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文字卷第 88 頁,戊 7 至戊 13 條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 年。

第98页

2933

清早期·黃花梨圓包圓方桌

說明 :黃花梨料制,桌面四方,面攢框鑲板,板面紋理集山水紋、蟹爪紋於一體,清晰秀美,桌

面沿為雙混面,明榫構造。棖為裹腿劈料,俗稱“裹腿做”,是古典傢俱上一種比較講究

的造法。北京匠師稱之為“裹腿做”,在蘇作傢俱產地俗稱“包腳”,是仿效竹傢俱的製造

工藝逐漸形成的一種造型樣式。羅鍋棖牙條與面之間裝短材矮老,圓柱形腿,此桌無過分

雕琢,卻處處經意,完全以線腳裝飾,充分體現了明代傢俱的簡潔,俊美之風格。

EARLY QING DYNASTY A HUANGHUALI TABLE

高 :82cm 長 :97cm 寬 :97cm

RMB: 280,000-350,000

2934

明·黃花梨螭龍紋束腰炕桌

說明 :此長方形炕桌比例優美纖秀,桌面為標準格角榫攢邊打槽裝板面心,束腰

連接牙板,牙板鎪成壺門型,牙板飾以雙螭龍紋腿足以抱肩榫與牙板結合,

腿足呈三彎腿型,四角肩部雕下垂花葉,意在模仿金屬包角。裝飾效果極好。

此件黃花梨炕桌取材上佳,器型簡約大氣,雕刻精美,是為珍稀的難得之物。

MING DYNASTY A HUANGHUALI KANG TABLE WITH ‘CHI’

PATTERN

高 :28.4cm 長 :91.5cm 寬 :56.4cm

RMB: 160,000-300,000

第100页

2935

清·紫檀髹漆南官帽椅

說明 :南官帽椅是王世襄“明式傢俱十六品”之的代表作,被王老選作

《明式傢俱研究》的封面,並收錄於其《明式傢俱珍賞》中,還多

次出現在其《錦灰堆》等著作中,可見王老對這款椅子的喜愛程度。

此官帽椅,三彎靠背板,搭腦高拱,不與靠背板齊平,光素無飾,

盡顯紫檀雋永耐看之美。此官帽椅特殊之處為硬屜坐面,髹深色漆

後繪飾紅色卷草紋,氣度高華,坐面寬闊平整,邊抹素混面。椅

盤下四足外圓內方,三面安光素的券口直牙子,腿間安步步高趕棖,

管腳棖則安刀牙條。南官帽椅紫檀器中少見,且造型舒展而凝重,

選材整潔,造工精湛,可以說是紫檀傢俱中的精品。

QING DYNASTY A XIUQI ZITAN OFFICIAL’S HAT CHAIR

高 :102cm 長 :56.4cm 寬 :47.3cm

RMB: 680,000-900,000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df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