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绘画遗存中,宋元时期的作品是极为稀少
的,而属于佛教题材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此次中贸圣佳推
出的这幅等觉妙觉菩萨画像殊为难得,是一幅风格鲜明的金
代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绘画作品,堪称我国佛教绘画艺术
的稀世珍宝,对于研究金代及我国中原佛教绘画艺术具有
重要学术价值。
这幅绢画表现的题材是等觉和妙觉二菩萨像,画作的左
上角以白签书写了表现题材的名称,即楷书大字书写的“等
觉妙觉菩萨”。等觉妙觉菩萨来自佛教《华严经》的记载,
《华严经》认为修行者从凡夫到修成佛果需要经过七个阶段
的五十二个阶梯,由低到高依次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
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其中等觉和妙觉是五十二个阶梯中
最后两个位次,也是两个最高的位次。等觉菩萨位居菩萨修
行五十二位的第五十一位,其意为十地位满,将证佛果的中
间阶段,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名等觉,又名一生补处,
或金刚心菩萨,如人们熟悉的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
弥勒、地藏等菩萨都是等觉位的大菩萨。妙觉是在等觉位基
础上更断一品的无明,证得觉行圆满的究竟佛果,它是佛果
之别称,又称妙觉地。
画面上二菩萨一前一后站立,体型高大,充满了整个画
面。二菩萨皆头戴山形大花冠,面相长圆,嘴边留有胡须,
躯体丰腴,姿态娴雅,衣饰繁缛,气度雍容。其中,左菩萨
足踏莲花,侧身向左,右手当胸结说法印,左手置于腹前,
身披袈裟和僧裙;右菩萨亦足踏莲花,侧身向右,两手执一
长长的莲茎,莲花盛开于左边上方。全身衣饰非常繁复,上
身披帔帛,帔帛绕臂后飘垂至足部,左肩斜披络腋,下身着
长短重裙,腰间束丝带,腰带下垂下长长的绶带,衣着层次
分明,衣纹飘逸流畅;手腕戴镯,胸前佩璎珞,大部分装饰
以沥粉贴金技法表现,极富立体感。全幅人物以我国传统工
笔重彩技法绘制,色彩有青、绿、赤、白等,既丰富艳丽,
又庄重沉稳,技法上采用平涂、晕染、勾勒等不同形式,娴
熟精细,整体呈现出金碧辉煌,古朴高雅,既庄严又神圣的
艺术气韵。
这幅绘画主要表现佛教菩萨的图像,从菩萨的造型、装
饰等风格特征上,我们很容易判断它的时代与风格,它明显
体现了我国中原地区宋金时期的艺术风格。从大量的塑绘实
物可见,宋金时期佛教造像风格普遍趋向于写实,表现出清
新自然的现实主义气息。佛像面形圆润,宽额丰颐,眼泡鼓
起,从额头到鼻梁一般凹陷下去,呈现一条明显的圆弧线,
与当时现实中人物的面相特征十分接近。躯体肥胖,肌肉显
得有些松弛,虽然不如唐代劲健有力,但完全符合人体的
自然变化。头戴的花冠高大繁复,袈裟、帔帛、络腋和僧
裙衣褶宽大,衣纹质感强烈,胸前的花瓣式璎珞和身下大
仰莲瓣生动逼真,都体现了浓郁了现实生活气息。目前宋
金时期的佛画作品不乏实物遗存,代表作品如山西高平开
化寺北宋壁画、敦煌莫高窟宋代壁画、山西朔州崇福寺金
代壁画等。与这些遗存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幅作品
的风格与山西朔州崇福寺金代壁画最为接近,无论是菩萨
的躯体及造型姿势,还是全身的衣着及装饰样式,与崇福寺
弥陀殿壁画上的菩萨像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由此我们可以
明确判断此幅作品就是一件金代作品,而且它的产地也应当
出自山西某一寺庙(图 1、图 2)。
而放眼于中国佛教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也可给这
幅作品一个准确的时代定位 , 因为其风格明显继承了唐代遗
风而又开启了其后元代佛画的新风尚。其中,在继承唐代画
风上,我们从敦煌莫高窟壁画、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绢画、
瓜州榆林窟壁画、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壁画等大量绘画遗存
上,可以清晰看到其图像及风格的源头。如英国大英博物馆
收藏的一幅出自莫高窟藏经洞的 9-10 世纪引路菩萨绢画,
画中菩萨的身形、姿势、衣着及装饰与此幅作品中的菩萨像
极为相似(图 3、图 4)。但前后绘画风格的区别也十分明显,
唐代佛画典雅端庄,手法细腻,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气韵,
图 1 图 2
一幅稀有难得的金代佛画作品
—金代等觉妙觉菩萨绢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