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微”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3-9-1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五微”美丽乡村

徽州区西溪南村绿野仙踪西溪南西溪南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微整治,以创意旅游为主题,强化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利用,盘活闲置民居,以轻建设的理念,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乡村发展的“双赢”之路。坚持“微改造”提升,打造休闲街区。西溪南溪边街沿溪而建,靠水而生,通过环境整治、小微节点打造,结合村内闲置资产、农房盘活利用,将原有旧房改造为具有徽州特色的农家乐、民宿、咖啡店及摄影旅拍工作室等,提供吃住玩乐一体化服务,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实施“微景区”培育,提升旅游热度。在枫杨林景区基础上定期开办“徽州市集”、开发研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西溪南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部,是西溪南镇政府所在地,4288人,距黄山北站2公里,距黄山屯溪国际机场22公里,距黄山风景区40公里,距G3京台高速公路徽州区出口1.5公里,歙黟一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18年西溪南中心村完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村内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西溪南村先后跻身“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蜜蜂之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特色小镇50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家青少... [收起]
[展开]
“五微”美丽乡村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徽州区临河村

临河村 拱门+菜篮子

围绕蔬菜传统产业,由外而内融入各种蔬菜元素,村庄菜篮子logo、果蔬拱门、蔬菜墙绘、临河篱笆、

围墙等处处彰显蔬菜元素,打造“艺蔬临河”主题风景线。

42

临河村 蔬菜文化巷

利用老旧树段、生态菜园墙、柴火垛等打造蔬菜文化巷�条,每条村巷以蔬菜命名,让游客更深入直

观的了解村庄历史和蔬菜文化。

第52页

43 临河村 霍比特小屋+滑滑梯

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将河边的垃圾堆整治后改建成儿童乐园,纯手工打造霍比特小屋、滑滑梯、凉棚

和沙坑。

临河村 生态菜园墙

利用老砖块、各种废弃材料等对村内的旱厕及菜园墙进行微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了村庄颜值,改

善村庄环境。

临河村 生态美超市+垃圾分类大讲堂

打造生态美超市及垃圾分类大讲堂,引导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可回收垃圾的

资源化利用。

第53页

徽州区西溪南村

绿野仙踪西溪南

西溪南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全面开展村

庄环境微整治,以创意旅游为主题,强化古村

落、古民居的保护利用,盘活闲置民居,以轻建

设的理念,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走出了一条

生态建设与乡村发展的“双赢”之路。

坚持“微改造”提升,打造休闲街区。西溪

南溪边街沿溪而建,靠水而生,通过环境整治、

小微节点打造,结合村内闲置资产、农房盘活

利用,将原有旧房改造为具有徽州特色的农家

乐、民宿、咖啡店及摄影旅拍工作室等,提供吃

住玩乐一体化服务,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

实施“微景区”培育,提升旅游热度。在枫

杨林景区基础上定期开办“徽州市集”、开发研

徽州区西溪南镇

西溪南村

西溪南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部,是西溪

南镇政府所在地,4288人,距黄山北站2公

里,距黄山屯溪国际机场22公里,距黄山风

景区40公里,距G3京台高速公路徽州区出

口1.5公里,歙黟一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

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18年西溪南

中心村完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村内基础

设施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西溪南村先后跻

身“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蜜蜂

之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特色小

镇50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

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2022年春

季开始黄山市抖音种草榜超过黄山风景区

成为全市第一。

村庄名片

44

第54页

45 学课程(如徽派建筑、自然教育、东方美学、古

水利探索等主题活动)、文化体验活动(如“徽

州中式新年”、“温情徽州”、“林间读书会”等活

动),并增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为

景区提供配套设施服务,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

发展;修复加固已有���余年历史,具有“江南

小都江堰”之称的雷堨,并打造成为旅游打卡

点。

实施“微创意”运营,注入乡村活力。成立

村级强村公司,引入国有资本浪漫红公司负责

景区运营,借助文旅公司自身的产业优势、资

本优势、市场优势和管理优势,进入农村资产

领域开发,参与制定村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策

划,通过开展农事体验、美丽田园、观光休闲、

教育培训、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等多种方式,促

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并引进北上广深等一

线城市人才和新乡贤参与西溪南村建设,注入

新的创意和理念。

坚持“微循环”发展,打造生态景观。西溪

南村在深入开展“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的

基础上,通过污水管网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

理、农药集中配送、生态美超市等,促进乡村生

态可持续发展,保持河水水质常年在二类水质

以上。

实施“微奉献”治理,提升道德水平。西溪

南村开创全国首例全民化服务的新模式“正气

银行”,由村里统一印制“正气存折”,以行善举

存正气的形式发动广大党员群众行善举,培育

村民爱国爱村、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最美”

情怀,打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型社会

道德互助关系,提升社会道德整体水平。

[ 点评 ]

徽州区西溪南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

对古村落、古民居、古桥等的保护利用,对古村

落现有闲置民居,以轻建设的理念,打造新业

态,有效促进了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带动

了村民致富。

第55页

徽州区西溪南村

西溪南村 雷堨

西溪南村

46

在枫杨林景区基础上定期开办“徽州市集”、开发研学课程、举办文化体验等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

和本地市民观光。

将距今���余年有“江南小都江堰”之称的雷竭加以修复和加固,打造为旅游打卡点。

业态合集

第56页

47 西溪南村 枫杨林

从西溪南村至石桥村,丰乐河绵延�公里长的原生态湿地杨树林,林间古树参天,常年秀水长流,处

处尽显原生态的自然景色。

西溪南村 溪边街55号+达咔摄影+诗莉莉连锁酒店

西溪南溪边街沿溪而建,向水而生,将原有闲置旧房改造为具有徽州特色的农家乐、民宿、咖啡店及

摄影旅拍等业态。

第57页

生态坑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徽州区坑上村持续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产业发

展,切实把绿色资源转换为绿色经济,走出了

一条符合村情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插上了

腾飞的翅膀。近年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增长

��%以上,先后获评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省

“徽姑娘”电子商务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省党员

干部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等称号。

实施“微循环”发展,保护优质生态。兴建

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缠绕式玻璃钢一

体化污水处理化粪池和中水回用浇洒提升设

施,通过中水回收利用灌溉茶园和菜地。建成

“生态洗衣房”,引入山泉水供村民免费浣洗衣

物,污水并入终端处理循环利用,村庄污水实

现达标排放,水源地生态得到进一步保护,实

现生态资源“微循环”发展。

实施“微改造”提升,盘活闲置资产。对上

徽州区西溪南镇

坑上村

徽州区坑上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部,面

积15.8平方公里,辖6个自然村,全村672

户、2054人。坑上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和库

区移民村,村四周高山环抱,森林覆盖率

89.1%。中心村位于丰乐河上游,水域面积

1225亩。1977年,因兴建丰乐水库二坝库

区,整村后靠迁移,中心村一带的移民房,

依山而建,七排建筑多是白壁、青瓦、马头

墙、大檐口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

落,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风致。建成后的二

坝库区长达3公里,大部分处于坑上地界,

平均水深近10米。整个二坝库区划分为一

级饮用水源保护地、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地

和水源准保护地,是徽州区城乡居民饮用

水取水地。坑上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候

鸟栖息的天堂,每年有大量鸳鸯来这里越

冬,因此又称“鸳鸯湖”,现为省级森林公

园、县级自然保护区。

村庄名片

48

第58页

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改造闲置老茶厂、老

小学,建成乡村民宿,优化提升村史馆基础设

施,提供团建研学资源,培育乡村民宿,举办茶

叶采摘节、茶叶制作非遗体验等茶事活动,实

现闲置资产“微改造”利用。

实施“微景区”培育,提升艺术素养。湖畔

艺术馆原先是坑上村史馆的一部分,����年坑

上村对该部分进行改造,建成艺术馆,主要用

于举办画展、艺术展等活动,促进了文化艺术

在乡村的传播,进一步提升村民福祉,是新时

代乡村治理的生动探索。

实施“微创意”运营,打造生态茶园。积极

探索“国企+合作社+茶农”合作新模式,由村经

济合作社流转茶农���亩茶园,与区属国企开

展全面合作,完全采用绿色防控标准,实施化

学化肥、农药“双零”生产,配套农业物联网和

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技术,植入溯源系统,创建

“坑上栖茶”品牌,推出市场“认领”活动,带动

���户茶农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通过实

施“微创意”运营,探索出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

有效路径。

实施“微奉献”治理,共建美丽乡村。在美

丽乡村建设中,坑上村积极引导新乡贤参与乡

村建设,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起到了示范带

动作用,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文化新氛围。例如,

新乡贤在乡村建设中积极为村建言献策,倡导

生态环保理念,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用“别样

创意”装点美丽乡村。同时投入资金将村中的

一处破旧危房成功改造为“诗意栖居地”。

[ 点评 ]

徽州区坑上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微改造提升、

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

治理“五微”行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人

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产业发展,切实把绿色资源

转换为绿色经济,走出了一条符合村情民意的

发展之路 。

49

第59页

徽州区坑上村

坑上村 生态洗衣房

50

为改变村民下河洗衣污染水源问题,结合省级中心村建设,在村中选址建成集中洗衣房,实现了污

水零排放。

坑上村 坑上村老茶厂改造前后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老茶厂实施了“微改造”提升,改建为村史馆、湖畔艺术馆,实现一馆多用、功

能复用。

第60页

51 坑上村 乡村民宿

将闲置多年的村集体资产老小学通过“微改造”,改造成坑上乡村民宿,民宿内保留原有校舍元素。

坑上村 生态茶园

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合作社+茶农”合作新模式,

由村合作社统一流转农户茶园���亩,与区属国

企浪漫红文旅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同时创建“坑

上栖茶”茶业品牌,推出“我在坑上有亩茶”市场

认领活动,带动村民致富。

第61页

徽州区忠堂村

廉政忠堂

徽州区忠堂村始建于南宋,历史悠久、底

蕴深厚、民风淳朴,是远近闻名的“清廉村”。

����年通过“百千工程”实施了自然村整治,完

成了五清一改、三大革命。����年忠堂将乡村

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廉政忠堂为主题,

打造区级忠堂廉政教育基地,是全市首个与乡

村振兴融合的教育基地。自����年�月开馆以

来,共接待���余个单位�.�万余人次,为村集

体直接增收�万余元。

实施“微改造”打造廉政文化“风景线”。一

是打造“浩然正气雕塑”。一尊“浩然正气”雕像

矗立在村口,上面刻有古徽州���位清官廉吏

的名字。旁边立有一位身着素衣、目光笃定的

清官,身后跟着挑了一担书的布衣书童,这便

岩寺镇虹光行政村忠堂自然村地处徽州区

以东,与歙县王村镇交界,东至宰相故里雄

村,西至罗田村,南至新安江边歙县烟村,

北至歙县郑村祥里自然村。距新安江1.5公

里,花山谜窟3.5公里,生态优美,交通便

利,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全村96户350人。

村内现存历史文化古迹众多,坐拥“三世二

品坊”“绣衣进士坊”两座明朝古牌坊,“方

氏议事厅”“三朵梅花城”等文物保护单位,

一条“忠洪古道”连接了忠堂村与洪坑村,

不仅是古时运送货物的商道,也成为文化

交流沟通的纽带。

村庄名片

徽州区岩寺镇

忠堂村

52

第62页

是监察御史方贵文“官舍惟存三尺剑,宦囊只

有一肩书”的真实写照,也是徽州众多清官廉

吏的历史缩影。二是打造忠堂廉政展厅。这座

廉政展厅由农户的牛棚改造而成,展厅共分三

个单元,分别是廉史溯源、清廉之乡和廉以载

道。第一单元主要讲述廉的渊源,第二单元主

要介绍忠堂的廉脉的传承,第三单元集中展示

了党在加强廉政教育方面的举措。三是打造廉

洁文化阵地。忠堂原名中塘,在环境整治中,将

两处荒芜的池塘改造成清莲池,“清涟溯本 中

塘之源”道出忠堂的起源,也彰显了清廉的本

色,并建造了“清风莲韵”长廊,供村民休憩;在

三垛梅花城旁边,打造了“清廉隅”,摆放了石

桌石凳供村民在此乘凉,墙面用“三字经”的方

式将忠堂的历史和人文展现其中,读来朗朗上

口,浸润人心。

实施“微创意”营造廉洁氛围。一是打造獬

豸正行景。将百年银杏树周边改造成“獬豸正

行景”,寓为百年廉政,正行正心,正直廉洁之

心,如磐石不可催移。二是打造清廉椅。黑色卵

石铺就的“廉”字非常醒目,竹子制作的长椅可

供村民休憩,既与清廉主题交相呼应又是一处

便民设施。三是重走御史谯楼。“三垛梅花城”

原为御史方贵文宅邸谯楼,梅花城门前曾立有

竖碑一通,上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是明英

宗特赐殊荣,以示敬重与礼待。门对面矗立一

座“獬豸蜂猴碑”,寓意要为官清廉。在三垛梅

花城里面,悬挂了清白儒门和以家规家训为内

容的五块牌匾,置身其中,让人感受到历史与

现实的交汇,接受廉洁氛围的熏陶。

[ 点评 ]

“清廉村”忠堂村大力弘扬清廉文化,将清

廉融入乡村建设中,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

面,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百姓的精神面

貌也随之改变与升华。

53

第63页

徽州区忠堂村

忠堂村 廉政教育基地

54

忠堂廉政教育基地以廉政文化为主题,是全市首个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教育基地,����年开馆至今共

接待���余个单位�.�万余人,为村集体增收�万余元。

忠堂村 三世二品坊

深入挖掘“三世二品坊”内生动

力和历史廉脉,以现场解说和连

环画的形式生动再现“三世二品

坊”的“前世”和“今生”。

忠堂村 清莲池

结合忠堂村的历史将村中两处荒芜的池塘

改造成清莲池,并建造了“清风莲韵”长廊,

可供村民休憩。墙上“清涟溯本 中塘之源”

八个大字,既道出了忠堂的起源,也彰显了

忠堂历代为官之人清廉的本色。

第64页

忠堂村 咏怀诗+獬豸壁

忠堂村 爱莲说

55

将脏乱差地块改造成“獬豸照壁”停车场,咏怀诗与莲花相结合,誉为“莲花镜”,旨在以史为镜,警示

自我。獬豸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獬豸照壁寓意“清平公正”“光明天下”。

三垛梅花城里面,悬挂了“清白儒门”

和以家规家训为内容的五块牌匾,置

身其中,让人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

汇,接受廉洁氛围的熏陶。

在“三垛梅花城”旁边,打造“清廉隅”,

墙面以“三字经”的方式将忠堂的历史

和人文展现其中,读来朗朗上口,浸润

人心,摆放石桌石凳供村民在此休憩。

忠堂村 三垛梅花城

第65页

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精品线路

雄村镇卖花渔村→深渡镇漳潭村→深渡镇九砂村→深渡镇大茂社区

卖花渔村

大茂社区

漳潭村

九砂村

第66页

57 卖花渔村地处新安江上游皖南山区的丘陵地

带,位于歙县雄村镇西北角,距新安江山水画

廊仅4公里,距徽杭高速公路金山出口6公里。

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因村似鱼形,村民以

种植花卉盆景为生,故取名“卖花渔村”,是徽

派盆景发源地,全村地域面积2.48平方公里,

土地总面积3800亩,其中林地面积3294亩,森

林覆盖率高达92.6%,培育盆景苗木的山场达

2000亩,有盆景初坯苗圃1000余亩,每年成型

可销售盆景花卉4万钵。2008年卖花渔村盆景

技艺(徽派盆景技艺)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卖花渔村徽派盆景制作传

习基地2009年获评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承基地,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

村庄名片

歙县雄村镇

卖花渔村

徽派盆景发源地

盆景园中宜居村

卖花渔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贯彻“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农村环境“三

大革命”为抓手,改善村庄环境,以农户庭院微

改造提升为重点,发展“庭院经济”,串点成线,

打造出“房在花中、路在林中、村在景中”的美

丽宜居村庄;以党建为引领,实施党建+工程,

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以景区村庄为目

标,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特色项目、管理要求

等方面开展微景区培育,成功创建AA级景区

村庄。

坚持“微改造”提升。对村标节点进行微改

造,做到大小适宜、特色凸显、主题突出、代入

感强。以村庄梅花为韵,引用诗句⸺“隐居山

间,时到人间,做梦一世,卖花千年”,以烘托卖

花渔村与世无争、与花同处的世外桃源气息。

同时,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融入党建元

第67页

58

县卖花渔村

素,赋予节点更多含义。

突出“微循环”利用。加强废水循环利用,

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净化槽污水处理模式,

通过纳管收集农户的黑、灰水,依次接入“三格

式”化粪池和净化槽进行处理,两次处理后的

废水达到安徽农村污水处理排放一级B标准,

收集在蓄水池中,用于盆景直接浇灌,这样既

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又产生了新的生产用

水。目前全村已有��户采取此种废水循环利用

模式。

探索“微创意”运营。卖花渔村盆景虽然

出名,但传统盆景体积大、难运输,销售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村民积极探索培育小盆景,

缩小盆景尺寸,打造“小景观”。小盆景更加容

易携带,销售量也大幅提升。通过创新改造盆

景培育方式,自家院子不仅成了精致花园,同

时也挖掘出了新的庭院经济⸺“后备箱经

济”,提升了盆景价值,加快了村民增收致富的

步伐。

推动“微景区”培育。卖花渔村有市级以

上非遗传承人共��位,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承基地,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发挥传

承基地在活态传承、保护传播、培养后继人才

等方面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村盆景园发展,

推动微景区建设。

坚持“微奉献”治理。为盘活闲置资产,拓

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同时解决村民急难愁

盼事项,村级争取资金��万元对局部损坏并闲

置的老小学进行了微改造提升,消除安全隐

患,增加餐饮、住宿等功能,使闲置的资产重新

焕发新的生机。该小学已由本村村民进行承租

并开设民宿,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

提升了游客接待能力,丰富了卖花渔村旅游业

态。租客还承诺将一楼无偿奉献给农户使用,

解决村民无场地举办“红白喜事”的难题。

[ 点评 ]

卖花渔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作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以“五

微”行动为抓手,将党建文化、盆景文化融入节

点建设,串点成线,营造出房在花中、路在林

中、村在景中的美丽宜居村庄。

第68页

59 村标微改造突出村庄主题,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元素,以村庄梅花为韵,烘托卖花渔村与世无

争、与花同处的世外桃源气息。

通过微改造提升,培育小盆景,打造精致花园,发展“后备箱经济”。

卖花渔村 特色党建村标

卖花渔村 浙徽盆景园

第69页

60

县卖花渔村

结合卖花渔村公共空间小、家家有庭院

的实际情况,采取“三格式”化粪池+一体

式净化槽单户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模式,

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庭院盆景浇灌,实现

微循环。

卖花渔村 污水微循环利用

盘活闲置的老小学进行了微改造提

升,丰富卖花渔村业态,解决村民无

场地举办“红白喜事”的难题。

卖花渔村 渔村小学

通过徽派盆景非遗传承项目,以点带面,带动全村盆景园共同发展,打造微景区。

卖花渔村 徽派盆景非遗传承

第70页

61 九砂村位于歙县南部,距离深渡镇6公里,距

离县城40公里,坐落在国家AAAA级风景区

新安江山水画廊之中,九砂依山傍水,是新

安江上一个典型的渔村。2019年6月6日,被

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有着“新安

江上的布达拉宫”之美誉。主要经济来源为

茶叶、枇杷,主要的农副产品为笋干、茶叶、

枇杷膏。

村庄名片

歙县深渡镇

九砂村 新安江畔美渔村

绘就幸福丰收景

九砂村依据“依山建屋,傍水结村”的特

点,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实施“五清一改”、农村“三大革命”,村庄

卫生厕所普及率、污水处理率达��%以上,按

照微改造、精提升、巧创意的理念培育微景区,

打造了舞秋广场、滨江景观带、天空之境微景

观,盘活村内老祠堂改造为网红“咖啡馆”。

“微改造”,码头安全有保障。九砂村是渔

村,码头是村中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旧码头

年久失修,安全隐患较大。村民从安全实用入

第71页

62

县九砂村

手,对码头进行微改造,扩大停靠面积,提升船

舶停靠的安全性,使村民出行更加安全方便。

码头上还增加了鱼彩绘,提升颜值。此外,村中

结合清拆无功能建筑,利用村民捐献的坛子、

石磨等乡土材料,打造了姚园、“满竹门”等景

观,进一步提升码头的可看性、可玩性。

“微改造”,柴门、舞秋广场展新貌。村民们

集思广益,利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柴火、竹子

等原生态材料,在村中主干道上打造了柴门。

“柴”与“财”发音相近,寓意着村民对于美好生

活的向往。随着新安江实行禁捕退捕,村中渔

民纷纷上岸、转产。在征得大家一致同意后,村

民将村中的集体土地改造成展示九砂晒秋的

大舞台—舞秋广场,并在广场上建了一个船形

舞台。巨大的船形舞台不仅成为了新安江畔的

标志性建筑,也寓意着退出传统捕鱼业的新九

砂将在农旅融合的道路上扬帆起航、一帆风

顺。

“微景区”,滨江景观带秀美景。九砂村以

沿江自然风光为主线,沿江外侧退耕还湿,种

植菖蒲、美人蕉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带,道路内

侧实施“五清一改”,打造了“离园”、“别苑”、花

瀑、“渔樵耕读”等微景观,形成了一条多元素

的滨江景观带。

“微循环”,污水处理再利用。九砂村以美

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实施村庄污水治理工程,

结合村庄地势,采取AAO一体化智能净化槽

工艺,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

行成本低的特点,站点接入污水云管护平台,

可实现故障实时报警,远程监管,同时处理后

的污水不直排新安江,采取植物渗滤的方式接

入土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微循环。

“微创意”,九砂祠堂焕新机。九砂村祠堂

位居村东,解放后这里成了秋收冬藏的仓库。

如今,九砂村与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公司共同开

发创意运营,将老祠堂打造成网红“咖啡馆”,

成了一个百姓议事、村民看书、游客坐歇、农副

产品展示的场地,为百里画廊水上旅游增添了

亮点,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来源,老祠堂继续

发挥“余热”,服务着这一方百姓。

[ 点评 ]

有着“新安江上的布达拉宫”美誉的九砂

村,民俗文化与江畔风情相融合,呈现了新安

江两岸渔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上岸人家”景观,

为新安江百里画廊水上旅游增添了新亮点。

第72页

63 盘活闲置资产,与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公司共同开发创意运营,通过微改造提升、微创意运营,将老祠

堂打造成网红“咖啡馆”。

九砂村 九砂祠堂

对沿江易淹地退耕还湿,种植菖蒲、美人蕉等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带,道路内侧实施“五清一改”,利用

老砖、石磨等打造创意景观墙,设计了“离园”、“别苑”、花瀑、“渔樵耕读”等微景观,形成了生态+创

意的滨江景观带。

九砂村 滨江景观带节点

第73页

64

县九砂村

利用柴火、竹子等生态材料,种上各类瓜果,打造了富有生机的财门,结合新安江渔民退捕上岸,打

造船型舞台,寓意新的九砂扬帆起航。

九砂村 柴(财)门节点+舞秋广场

通过举办九砂晒秋活动,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九砂村 九砂晒秋

第74页

65 千年古樟夙愿成

枇杷之乡美名扬

漳潭村坚持“一个规划描绘美丽漳潭、两

条措施拓展增收途径、三个步骤扮靓美丽村

庄、四项工程提升服务功能、五项机制保障持

久美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千年古

樟夙愿成真实,当地百姓圆梦今朝喜。

“微奉献”治理,诚实守信入人心。漳潭村

是三潭枇杷的主产区,为了进一步规范枇杷交

易,结合村庄微整治工作,打造了枇杷交易市

场,也称“信用广场”,是漳潭村党建引领信用

村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每逢枇杷季节,此地

成为枇杷交易聚集地,但从未出现过缺斤少

两、以次充好等不良行为。

“微改造”提升,湿地景观引客来。漳潭村

以保护新安江为契机,融入历史元素,结合全

漳潭村位于新安江畔,三面环水,渔业资源

丰富,素有“打不完的漳潭鱼”之称,一棵“千

年古樟”伫立村中,圈围12人合抱,深根大

地,翘首蓝天,胸襟坦荡,阅尽沧桑,心怀夙

愿,赤城地为当地村民和远近闻名而来的游

客默默祈福。该村村域面积6.28平方公里,

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544户、1522人,村

“两委”干部5人、党员48名。农业资源独特,

耕地184.55 亩,茶园 570亩,枇杷1680 亩,

年产枇杷156吨,是“三潭枇杷”主产区之一,

有“中国枇杷之乡”之美誉。该村先后荣获中

国传统村落、省级文明村镇、省级森林村庄、

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市百佳摄影点等

称号。

村庄名片

歙县深渡镇

漳潭村

第75页

66

县漳潭村

域旅游以及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发展旅游

经济。����年在村头约��亩湿地上种植水生

植物(吸收氮磷美人蕉、袅尾、黄苍蒲等),打造

三条鱼造型,即解决了湿地杂乱无章,达到美

化环境的效果,又让游客感受到新安江特殊

的渔文化气息,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点。

“微创意”运营,老茶厂唤发新活力。漳潭

村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盘活老茶厂改造成红

妆馆,并收藏了徽州大户人家闺女的陪嫁物

品,大至婚床衣橱,小到女红针箧,件件精缕

细刻,内外应有尽有。另外,重点保护文物天

下第一轿也收藏于红妆馆内。通过创意运营,

红妆馆还推出了徽州传统嫁娶习俗表演,成

为漳潭村的热门活动之一。

“微景区”培育,千年古樟展新姿。漳潭古

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树高达��米,周

长为��.�米,主干围径均在�.�米以上,一般

需要�到�人才能合抱,树的遮荫部分达�.�

亩,足有一个球场那么大。树上至今还布满了

许多青苔,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漳潭村统筹

做好古树保护和利用文章,打造千年古樟祈

福游,助力微景区培育。

“微循环”发展,红杉湿地护新安。为持续

推进新安江水质保护,漳潭村在村尾约��亩

湿地上种植水生植物(中山杉、柳树、芦苇、蓝

尾草等),打造成一片红杉林。游客在游览新

安江水清岸绿,一片红杉林映入,让游客耳目

一新。既解决了新安江山水绿色单一色调,也

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更是让生活在新安江

上的动物有了栖息之地。

[ 点评 ]

坚持“一个规划描绘美丽漳潭、两条措施

拓展增收途径、三个步骤扮靓美丽村庄、四项

工程提升服务功能、五项机制保障持久美

丽”,漳潭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实效。

第76页

67 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将枇杷交易市场,打造成交易“信用广场”,提倡村民不缺斤少两,做个诚

信的经营者。

漳潭村 枇杷交易“信用广场”

以保护新安江为契机,在村头约��亩湿地上种植美人蕉、袅尾、黄苍蒲等水生植物,打造鱼形湿地,

既美化了环境,又成为游客新的打卡点。

漳潭村 漳潭鱼节点

第77页

68

县漳潭村

盘活老茶厂闲置资产,改造成红妆馆,收藏了徽州大户人家闺女的陪嫁物品。大至婚床衣橱,小到女

红针箧,件件精缕细刻,内外应有尽有。其中,天下第一轿为镇馆之宝。

漳潭村 红妆馆+天下第一轿

围绕漳潭古樟,做好古树保护和利用文

章,以古樟树祈福游为主题,培育微景区。

漳潭村 千年古樟树

漳潭村村尾约��亩湿地种中山杉、柳树、

芦苇、蓝尾草等水生植物,打造成一片红

杉林,既美化了环境,也起到拦截氮磷净

化水质的作用。

漳潭村 红杉林湿地

第78页

69 共建共治共享的“大茂样本”

大茂社区深入开展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

整治,以治脏、治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

服务配套为重点,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均达

��%以上。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

作,打造信用村建设展示馆,开展实训基地建

设。打造“姚顺武综治工作室”、徽州乡风评理

堂、生态公益诉讼检察室、无诉讼社区服务站,

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微创意”展示,小镇客厅话振兴。深渡镇

山水画廊小镇客厅位于深渡镇旅游服务中心

一楼,占地面积���平方米。客厅布局以新安江

为主线,介绍全镇��个村居沿江风貌、风土人

情、文化历史和发展变革,分为景点介绍区、文

大茂社区位于深渡镇区西南端,国家4A级景

区新安江山水画廊核心区。村域面积9.2平

方公里,户籍人口581户1457人,村两委班

子6人,党员81名。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无邪教

示范村、中国村庄特色村、省“五个好”村党

组织标兵、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

号。

村庄名片

歙县深渡镇

大茂社区

第79页

70

化沿袭区、身临其境体验区、电商服务区等几

个板块,高端大气的布展,详细丰富的介绍,

令人耳目一新。

“微奉献”阵地,党建引领信用村。����年

底大茂社区内建成了党建引领建设信用村展

厅,该展厅集观摩与培训于一体,全面展示近

年来深渡镇作为全省��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

设选点镇之一的经验做法、创建成效及特色

亮点。全馆分为前言、我为信用代言、宣传发

动、信用评定、礼遇惠民、阵地建设、六有成效

和共筑信用歙县等�个板块,内设可供百姓查

阅信用报告和打印信用卡的一体机,是黄山

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实训基地的重要

阵地。

“微奉献”转化,信用超市换文明。打造信

用好超市,将信用户的文明行为转化成积分

信用券,文明守信积分换取信用小物品,引导

村民向上向善。创新设立参军入伍���积分、

献血���积分、疫苗加强针接种���积分等奖

励,让信用积分成为乡村治理的通用货币,切

实提升农户争当信用户的热情。营造“人人讲

诚信,户户争 �A”的良好氛围。

“微奉献”典型,人大代表新范例。����

年,“姚顺武综治工作室”提档升级,在大茂社

区居委会重新挂牌,并逐渐形成“人大代表+

综治、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的“�+�”工

作格局,成为“枫桥经验”歙县实践的创新范

例。截至目前,工作室成功调解矛盾纠纷���

余件,调解成功率达��%以上。

“微循环”发展,污水上岸再利用。实施新

安江船舶污水上岸工程,总投资����万元,深

渡港区每年可处理船舶生活污水����吨,污

水排入深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循环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为新安江省界街口断面水质长

期稳定保持Ⅱ类做出了积极贡献。

[ 点评 ]

党建引领,信用村展厅、信用好超市,营

造“人人讲诚信,户户争�A”的良好氛围;姚顺

武综治工作室提档升级,树立起“枫桥经验”

歙县实践的创新范例。

县大茂社区

第80页

71 深渡镇山水画廊小镇客厅,系统介绍了全镇��个村居沿江风貌、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历史,通过“五

微”来引领小镇建设,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壮大村集体经济。

大茂社区 深渡镇山水画廊客厅

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打造信用好超市,是将信用户的文明行为转化成积分信用券的阵地,让信用积

分成为乡村治理的通用货币,营造“人人讲诚信,户户争�A”的良好氛围。

大茂社区 信用好超市

第81页

72

新安江船舶污水上岸每年可收集处理船

舶生活污水����吨,是新江安生态流域补

偿机制的重要举措。

县大茂社区

深渡镇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打造党建引领信用展厅,目前已成为黄山市党建引领信用村

建设工作实训基地。

大茂社区 党建引领信用村展厅

大茂社区 船舶污水上岸

该工作室以社区党总支、全国人大代表姚

顺武名字命名,形成了“人大代表+综治、

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的“�+�”工作

格局,截至目前,工作室成功调解矛盾纠

纷���余件,调解成功率达��%以上。

大茂社区 姚顺武综治工作室

第82页

休宁县养生福地精品线路

黄 村

盐铺村

岩前村

祖源村

商山镇黄村→溪口镇祖源村→齐云山镇岩前村→海阳镇盐铺村

第83页

休宁县商山镇

黄村村

休宁县黄村坐落于休宁县商山镇境内,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至今

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黄村交通便利,紧

邻休婺公路、屯五公路,辖区面积5.3平方

公里,全村六个村民组,共220户,780余

人,党员45人,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

驻村工作队3人。村庄保存有众多明、清、民

国时期的古民居,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

良好的生态环境,先后被评为为全国新农

村建设示范村、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

黄村村于2013年创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

中心村,2019年通过全省美丽乡村重点示

范村认定。

活化千年黄村

打造最美艺术乡村

近年来,黄村立足古村文化旅游资源丰

富的优势,深挖特色文化,培育古村新业态,全

力打造“一线五点”(沿村口,以主干线为基线,

打造一口、一泉、一场、一改、一馆)景观带,实

现了“绿化美化大提升、改徽建徽大进展、设施

建设大推进、村容村貌大改观、古村保护大加

强”五个变样。旅游高峰时年度接待游客量达

到��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五万元以下,

稳步增长,有望突破一百万。目前,黄村又与中

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院挂牌乡村振兴工作

站,在学生艺术创作等方面开展合作,正努力

打造成为中国最美艺术乡村。

实施“微运营”,发掘进士家宴文化。黄村

进士第,为嘉靖进士黄福于嘉靖十一年修建,

村庄名片

74

第84页

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浑厚的文化

底蕴。黄村以强村公司为平台,以“进士文化”

为依托,在进士第旁的“福禄堂”中创新运营

“进士食堂”,结合本土特色菜肴推出“进士菜

系”,打造“来进士村、吃进士饭”的特色旅游服

务业态,壮大了村集体收入,促进了村民增收。

塑造“微景区”,助推旅游发展。黄村拥有

数座保存完好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祠堂、

古庄园、百年学堂等特色鲜明,古貌犹存。近年

来,黄村重点围绕进士第、中宪第、黄村小学等

多处人文景观,串点成线、连片成带,培育打造

特色旅游观光路线(进士第—中宪第—日池

塘—泰隆桥—黄村小学—月池塘—武进士第),

吸引众多游客游览观光、感悟历史。

坚持“微循环”,提升村居环境。依靠“绿

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直击生活垃圾、旅游

垃圾痛点难点,打造推行生态美超市积分兑换

制度,推进垃圾“变废为宝”。生态美积分兑换

制度不仅推动了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而且让

“环境美”和“生态美”有机结合,产生了经济、

社会和环保的叠加效益。

立足“微奉献”,创新乡村治理。为方便村

民办事,对村原卫生室进行翻修再利用,将闲

置场地变身为党建微阵地,设立生态美超市、

警务调解室、农家书屋、作退一步想调解室、党

员活动中心、综合会议室,打造集“党建活动、

政策宣传、为民办事、调解纠纷、老年活动”等

为一体的多功能厅,为打开群众心结和村民参

政议政提供便利场所。

实施“微改造”,营造美丽乡村。黄村早年

是全国美丽乡村的示范村,乡村基础设施投入

较为齐全,黄村坚持不搞大拆大建,村庄实施

绿化美化、古建保护、资源盘活等“微改造”,通

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改造黄村门楼、进士泉提

升、日月池塘美化,全面提升村内景观景点;改

善道路路灯、污水处理设施、小花坛美化等基

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村庄“颜值”。

[ 点评 ]

休宁县黄村利用丰富的古村文化旅游资

源,发挥优势,积极挖掘特色文化,培育古村业

态,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古村活化利用之路,

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更为美丽的黄村。

75

第85页

金秋时节,村民们将收获的红辣椒、玉米南瓜、稻谷豆和菊花等五颜六色的农作物,用圆圆的竹匾,错落

有致地摆拼出一幅巨大葫芦晒秋图案,吸引了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

休宁县黄村村

黄 村 黄村晒秋

76

����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黄村一座古民居“荫馀堂”走出了国门,落户美国波士顿。由此,双方共同

成立中美徽文化交流中心,黄村也成为了徽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窗口,为现在黄村旅游对外发展搭

建了桥梁。

黄 村 中美徽文化交流

第86页

77 黄村保存有众多明、清、民国三朝时代的古民居,特别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进士第,极具徽派建筑研究

价值。

黄 村 明清古建筑

第87页

白岳岩前横江畔 宜居宜业画中游

近年来,岩前村抓住黄山旅游的发展机

遇,结合美丽乡村“五微”行动,围绕“高品质休

闲康养第一村”定位,将山上山下融合发展,开

发竹筏漂流、江畔露营、夜游体验等项目,丰富

了齐云山旅游业态,变“半日游”为“一日游”、

“多日游”,让广大村民吃上旅游饭。����年村

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万元。

实施“微改造”提升,让环境更美。“徽州水

口”专指民居村落进水口或出水口处的村郊结

合部,是全村最美风景。岩前村的水口就是村

口的一道风景,也是该村著名的标记,村前是

碧波荡漾的横江,横江上的刘碣坝两侧原为滩

涂地,经改造升级刘碣坝已成为游人拍照休憩

的好去处。登封桥头区域由原来的摆摊经营点

变身“福禄广场”,成为网红打卡地。

实施“微创意”运营,让经济更活。着力小

镇基础设施提升,沿河打造滨江栈道,横江北

岸打造横江福道,同时与齐云山旅游开发有限

休宁县齐云山镇

岩前村

78

休宁县齐云山镇岩前村位于国家风景名胜

区—齐云山脚下,是齐云山镇政府所在地。

皖赣铁路和慈张线穿村而过,东距县城15

公里,西距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21

公里,北距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

风景名胜区46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优势十

分优越。岩前村生态环境优美,全村造林绿

化率为98%,森林覆盖率为64.5%,特别是

村后横江边上的水口林,由54株树龄百年

以上的枫杨树组成,构成了岩前村独特的

风景。岩前村正充分利用丰富的物产,优美

的环境,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事业。2021年1

月,岩前村被认定为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

乡村重点示范村。

村庄名片

第88页

公司进行合作,开展江畔露营、篝火晚会等活

动。目前建成的河道景观带已带动周边开设民

宿、农家乐逾��家。此外,整合抛荒地块、闲置

农田,与烟草种植大户签订租赁协议,年集体

经济经营性收入近��万元;成立强村公司,为

秸秆回收利用、枯死松树清理、烟草采摘等提

供劳务服务,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近��万

元。

实施“微景区”培育,让产业更兴。岩前村

位于齐云山景区服务区和齐云旅游小镇核心

区,通过基础设施提升,景观节点设计,与景区

完美融合。登封桥是齐云山景区重要节点,始

建于明万历十五年,迄今���余年历史,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契合横江整体夜游亮

化,对登封桥进行了轮廓灯带的改造,既解决

了桥梁夜间行走照明,同时也将桥体整体轮廓

体现出来。白天古桥通衢南北,夜间霓虹静卧

横江,让老桥散发新的活力。

实施“微奉献”治理,让乡村更好。村里��

名各行各业能人自发成立“守望齐云”智库,并

筹资���余万元,打造云山书院,丰富文化旅游

业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将全村划分��个四

级网格,聘请党员、新乡贤、致富能人等为民情

联络员,建立了“好邻里”调解工作室,村里的

人文环境越来越好。

实施“微循环”发展,让生态更优。通过

“PPP”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将全村纳入镇区污

水管网治理,共完成卫生改厕���户,村庄核心

区域按照景区标准实施全日化保洁,垃圾由村

收集、镇转运、市集中处理方式进行,村中环境

越来越美。横江岩前段实施常态化禁渔,保持

优秀的水生态,良好的水生态造就了齐云山的

绿水青山,周边市民经常登筏畅游横江,展现

出舟在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图。

[ 点评 ]

休宁县岩前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与人文

环境,通过微改造、微提升,在保留原有人文、

自然环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的经济

发展之路,成效显著。

79

第89页

休宁县岩前村

80

岩前村 江畔栈道和露营基地

沿河打造滨江栈道,与齐云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江畔露营、篝火晚会等活动,带动周边村

民开设民宿、农家乐,美丽乡村焕发美丽经济新活力。

第90页

岩前村 基础设施提升 景观节点打造

81 岩前村位于齐云山景区服务区和齐云旅游小镇核心区,通过基础设施提升,景观节点打造,与景区

完美融合。

岩前村 福禄广场

登封桥头原是一处临时摊点,经统一规划改造为福禄广场,成为村民休闲散步好去处。

第91页

82

荷塘美景南山下 菊香盐铺农播旺

盐铺村菊花艳丽、荷花娉婷,风光秀丽、景

色宜人。近年来,盐铺村注重打造乡村振兴农

播讲堂,带动全村����余亩菊花和其他农产品

电商直播销售,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万元,同比增

��.�万元。

“微创意”-休宁乡村振兴农播讲堂是盐

铺村的名片。强化“双招双引”,引进黄山云上

游新媒体有限公司,将闲置房屋改造升级为带

有直播间的“休宁乡村振兴农播讲堂”,培养一

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田秀

休宁县海阳镇

盐铺村

休宁县海阳镇盐铺村位于县城西郊3公里,

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02户,户籍人

口1914人。村域总面积10328亩,其中林地

5234亩、耕地3500亩。曾通过发展菊花种

植和乡村旅游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荣获全

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第六批“全国民主法

治示范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

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有“新

农村建设之花”的美誉。

村庄名片

第92页

83 才”“土郎中”“野生主播”,用“直播”业态和技

能培训赋能乡村振兴。发挥人才聚集效应,吸

引更多“新村民”和社会资本进驻盐铺,为乡村

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一年举办直播培训

�期、培训学员���余名,发布盐铺主题宣传短

视频��条,销售土鸡等农副产品��余万元。

“微循环”-生态美超市是盐铺治理乡村

环境的第一步。参照休宁县流口村首创的“垃

圾兑换超市”做法,建立了生态美超市,制定垃

圾兑换积分制度,把塑料袋、黑色地膜、农药

瓶、烟蒂等纳入兑换清单,每周二集中兑换黄

酒、牙刷等生活物资,成功调动农户自发清扫、

收集村内生活垃圾的主动性,初步实现了垃圾

整治“末端清理”变“源头减量”、“要我收集”变

“我要收集”、“要我分类”变“我要分类”,有效

解决农村垃圾收集分类回收难的问题,进一步

完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提升村居环境品质、

百姓幸福指数。

“微改造”-建设花园式公共厕所是盐铺

治理环境有益举措。结合公厕外围改造提升,

修建小桥流水花园景观,搭建“生物膜厌氧池+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式,污水经处理后用于

美人蕉等季节花卉种植,变废为宝,也让周边

环境美起来。“两花一山一湖”是盐铺诱人的风

景,金秋时节粉黛娇艳的荷花、洁白的徽州贡

菊,把盐铺衬托的魅力无穷,成为县城及周边

群众热门打卡地,为“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

落徽州”增添一分神奇色彩。

“微奉献”-乡村振兴公益金是盐铺村新

农村建设中有一个亮点。为弘扬乡风文明,

����年�月成立了乡村振兴公益金,用于奖励

“乡村好人”、表彰“美丽庭院”、慰问困难群众

以及村民开展各类活动,目前累计募集资金

�����元。近年来,先后对本村获评的�户“美

丽庭院”进行了奖励,对�名高考成绩优异的学

生进行了资助奖励,�名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

出的志愿者进行了表彰。“村庄好人”的事迹也

在盐铺村乡村振兴宣传栏公布,让被表彰者不

仅有了一种荣誉,也多了一份责任。

[ 点评 ]

盐铺村的蜕变,充分说明乡村的改变,需

要因地制宜,需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需要齐

心协力,全村一盘棋,这样才能让村庄变美,村

民变富。

第93页

休宁县盐铺村

84

盐铺村 菊花种植产业

近年来,盐铺村大力发展有机徽菊、乡村旅游,全村共种植“七月菊”、金丝黄菊达����亩,全村仅种

植菊花一项就增收����万元,有力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盐铺村 村口荷塘

村口由撂荒地改建成的荷花塘,成为夏日“打卡”圣地。

第94页

85 盐铺村 农播学院

利用村委会大楼闲置资产改造而成的农播学院,集直播基地、培训中心和选品中心为一体,通过村

集体合作社和黄山云上游新媒体公司联合办学的模式,致力打造让“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

变农活”的电商生态圈。

盐铺村 盐铺村生态美超市

每周二是盐铺村生态美超市垃圾兑换日,垃圾兑换积分制度成功调动农户自发清扫、收集村内生活

垃圾的主动性,有效解决农村垃圾收集分类回收难的问题。

第95页

86

沪上来人助蝶变

梦里祖源焕新生

在保持古村风貌、历史文脉的基础上,祖

源村整合打包生态景观、民俗文化资源,积极

引进社会资本,改造盘活本地环境资源、闲置

资产,����年成功引进上海宏森投资发展公司

开发“梦乡村”民宿项目,����年全村接待游客

��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余万元。祖源

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民宿村。

实施“微景区”,还原乡村记忆。祖源堂始

建于上世纪��年代,曾作为生产大队的队部,

经改造提升后,一层为群众文艺演出场所“人

民群众大舞台”,二层为黄山市首家村史馆,村

史馆以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

休宁县溪口镇

祖源村

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地处休宁县溪口镇西

南部 ,偎依在海拔685米的山腰。作为中国

传统古村落,村内集聚流泉飞瀑、粉墙黛

瓦,拥有古水口、古桥、古道、古民居、古梯

田等历史文化景观。近年来,祖源村依托优

质生态资源、深厚文化底蕴,结合美丽乡村

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古村新生,

2014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018年

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2019年入选全国

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2020年入选全国

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

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

年12月11日,祖源村发展乡村旅游引领乡

村振兴模式《古村新生》被央视《焦点访谈》

专题播出。

村庄名片

第96页

87 人、特色成就等为重点,原汁原味还原祖源乡

村记忆。

实施“微循环”,优化生态环境。祖源水系

堪称徽州村落水系的典范,从村南插角尖、石

坞尖款款而来,流经田野,流进村庄,有“村民

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的诗意。自����

年封河禁鱼以来,成群的石斑鱼遍布全村溪

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美生态。

近年来该村不断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古建筑保

护、禁渔禁猎、卫生保洁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

善长效管护机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美丽乡

村建设成效凸显,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

实施“微运营”,打造民宿集聚。祖源村在

����年引进黄山宏森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

“梦乡村”民宿项目,通过对闲置民居以及周边

的山林和水体景观进行开发,打造“梦里祖源”

主题,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和当地乡村旅游发

展。目前已累计投资�亿元,改造运营古民宅

��、农家乐��家。����年全村接待游客��万余

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余万元,带动群众人均

增收约����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实施“微改造”,提升乡村颜值。在村内“金

边银角地”、房前屋后闲置地等零星地块,以小

菜园、小茶园、小花园、小游园等模式改造,培

育美丽庭院、一米菜园,同时完善村内基础设

施建设,通过绿化提升村内颜值。祖源村中保

留着众多水口、古桥、古民居、古树等历史文化

遗存,现有挂牌保护古树��株,树龄均在百年

以上,龙山上的千年古红豆杉被当地人称为神

木,����年花费��万元进行修复保护改造,已

成为重要的旅游地标和生态文化教育载体。

实施“微奉献”,营造团结氛围。坚持文化

兴村,打造文明、团结风气,村民自发收集整理

“杀子禁山”“铁血丹心”等文化传说,丰富旅游

资源,讲好祖源故事。村内提倡“微奉献”,村口

古水口通过开展“一献四捐”(献计,捐款、捐

物、捐工、捐地)的活动进行修复,在水口处有

两座清代古桥构成“心”字结构,意寓祖源人齐

心协力,心正团结。

[ 点评 ]

休宁县祖源村在保持古村风貌、历史文

脉的基础上, 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改造盘活本

地环境资源、闲置资产,整合打包生态景观、民

俗文化资源,成立远近闻名的民宿村,也为我

们展现了一个千年古村嬗变过程。把城里的资

源、资金,引入到乡村,把乡村自然资源结合起

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祖源村的多方投资

模式是改造古村落,变废为宝的一个成功案

例,也成为融入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的成功案

例,值得总结,值得借鉴。

第97页

休宁县祖源村

88

祖源村 祖源堂

对原生产大队队部进行修缮,改造成祖源堂。一层布置成群众大舞台,方便群众举办文艺演出、红白

喜事,二层布置成村史馆,乡亲们纷纷捐出的老物件,还原祖源乡村记忆。

祖源村 “梦乡村”民宿群

����年引进宏森投资开发“梦乡村”民宿项目。����年全村接待游客��万余人次,祖源已成为远近闻

名的民宿村。

第98页

89

祖源村 收储闲置民居统一改造

对村内部分闲置民居进行收储,对周边山林和水体进行开发,已完成��栋古民宅改建并开门迎客,

可接待游客���余人。

祖源村 千年红豆杉

相传千年红豆杉为祖源村始迁祖所

载,村民们尊其为树神,如今成为重要

的旅游地标和生态文化教育载体。

第99页

县世界文化遗产地精品线路

塔川村

碧山村

丰梧村

西递村

西递镇西递村→宏村镇塔川村→碧阳镇碧山村→碧阳镇丰梧村

第100页

91 千年碧山有文化

美丽乡村名天下

近年来,碧山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

围绕“三坚持”,突出历史文化、乡土人情、创新

创意,打造出“栖心碧山”的独特IP。

一是微改造提升换新颜。坚持规划先行,

注重碧山独特山水禀赋、优良生态环境、厚重

历史风貌保护,高水平编制了《碧山村美丽乡

村中心村建设规划》。坚持精致化建设,挖掘乡

土工匠,运用传统工艺,坚持“土墙土补、砖墙

砖修”等原则,完成村庄内部石板道路、菜园挡

墙、沟渠等修复提升,统筹世行贷款和中国传

统村落保护等多个项目分类分段建设美丽乡

村,极尽保护村庄脉络肌理,延续乡土乡愁。

黟县碧阳镇

碧山村

碧山村位于黟县碧阳镇,北枕黄山余脉碧

山,古称黄陂,又名三都,距县城仅4公里。

全村面积22.6平方公里,2008年由原碧东、

碧西两村合并而成,下辖21个村民组,883

户3280人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8个

党小组,党员141名,现任村“两委”成员7

人,其中交叉任职3人。目前该村拥有7个

“国字号”,分别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全国优

秀村规民约、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全国示范

阳光之家、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老年友

好型社区、全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经典案

例。

村庄名片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册翻页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