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方志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3-10-1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浦江方志第二期

055附:施尚吉《凌去庵记》 尚吉《凌去庵记》邑南五六岭头向有古刹,奉大士、关帝二神,傍有僧房,前有亭宇,为往来行人必憩之所。慨自明末清初戎马蹂躏庵房,寺庙悉毁无存。行旅往来息肩无所余,祖俊垣公目击心伤,遂于康熙二十年间,置受岭头之前后左右山地,剙建内外殿宇、左右厢房,并助田亩,装塑神像,颜曰:“凌云庵。”觅住持以供香火,俾行人可蔽雨风,规模已初具矣。厥后,楼启礼乐输茶产,行人有解渴之方。项以文建造凉亭,过客有停骖之所。洎乾隆年间,玉环同知布素棟阿助有香田,供奉神祈之香火。道光时,左厢屋坏,县主方公捐廉造憩息之官厅。而前殿亭风飘雨蚀,几多倾圯。有住持陈圣京者,神前设誓,捐资修葺。蒙好善诸君子,慷慨乐输,襄成美举,焕然为之一新矣。奈太平军起,住持奔避,殿宇损坏,行将何堪。余与俊公派下人等,妥商拔资兴修,清厘庵产,觅人住持,随时修理,顿复旧规,长年施茶以解人渴。岂可任其湮没无闻乎?爰记其建修原委,各家助产分别开后,以垂不朽云。68.长生庵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四十里,在倪大村前祠堂凹。民国廿三年,长生教徒吴守根、严鼎山等新建。廿五年秋,守根升遐,乃由守根之母吴陈氏... [收起]
[展开]
浦江方志第二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049

38.深溪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二十五里,康熙二十一年建。

39.迥龙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二十里,康熙三十八年建。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五里,在吴大路祠右。道光

年间建。

40.官岩山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三十里,康熙时建。咸丰辛酉毁

于兵。光绪十六年,重建正殿三间。

41.八问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三十里,康熙时建。

42.大林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北一百里,康熙时建。

第52页

050历代寺庙庵观

43.金蓉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二十五里,未详所始。乾隆元

年葺。

44.水竹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北十五里,乾隆四年建。邑人陈

松龄有《 夏日偕同人游水竹庵用大谢登石门最高顶韵并效其

体 》诗。

45.兴隆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三十里,乾隆三十五年建。

46.种德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七里,未详所始。

47.镇朝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二十里,未详所始。

第53页

051

48.西渡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西三十里,未详所始。

49.紫云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名紫云洞,在县西六里。内有石屋三间,

建始年月无考。一在县西三十里,未详所始。

50.云居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北二十里,未详所始。

51.莲花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北十九里左溪山麓,未详所始。

康熙癸来(1703),知县迟日旭撰《莲花庵碑记》(《光绪浦江县

志》卷十四,“金石”十四页)

52.云水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十五里,未详所始。道光庚子,僧

道铨重葺,里人陈果记。陈毓秀有《云水庵》诗。

第54页

052历代寺庙庵观

53.紫林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北九十里马剑门前山。旧无碑记,创

建年月无考。乾隆丙午重修,戴殿江为记。戴殿海有《紫林庵》诗。

54.不二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南十五里杨里,前有月团亭。

55.古竹林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十五里。左为桐木殿,祀宋侍郎

胡则。

56.永兴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东五十里巡检司。创始无考。同治间修。

57.岩头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北百里。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百里,在张家坞前山岩头而名,崇

奉释迦观音,清康熙年间陈姓造。

第55页

053

58.钟阜庵

见《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

《光绪浦江县志》:在县南□里钟阜山。兴废无考。明闺秀

倪仁吉有《春日同叶亲母诸侄妇游钟阜庵》诗。

59.沙溪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三里在王店庄。计屋十三楹,

民国甲子王姓新建。

60.浪鸣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廿六里,钟村祠堂东首。正殿三间,

朝南。中塑观音诸佛,左关岳文三,□右康□胡公□公钟□四神,

东面厢五间族人住此。

61.广明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五里,在金山头村水口。奉

祀玄天上帝。

62.官岩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第56页

054历代寺庙庵观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二里,在官岩山脚之北。奉

祀观音释迦诸佛。庵堂仅存三间,两旁厢屋俱毁,无存。

63.乐善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四里,在花墙头。

64.如来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四里,在巧溪旧祠沿。

65.净缘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八里,在平安张上宅。

66.祥瑞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八里,在平安张下宅。

67.凌云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里,在五六岭头。邑人施尚吉

有记。

第57页

055

附:施尚吉《凌去庵记》 尚吉《凌去庵记》

邑南五六岭头向有古刹,奉大士、关帝二神,傍有僧房,前

有亭宇,为往来行人必憩之所。慨自明末清初戎马蹂躏庵房,

寺庙悉毁无存。行旅往来息肩无所余,祖俊垣公目击心伤,遂

于康熙二十年间,置受岭头之前后左右山地,剙建内外殿宇、左

右厢房,并助田亩,装塑神像,颜曰:“凌云庵。”觅住持以供香

火,俾行人可蔽雨风,规模已初具矣。厥后,楼启礼乐输茶产,

行人有解渴之方。项以文建造凉亭,过客有停骖之所。洎乾隆

年间,玉环同知布素棟阿助有香田,供奉神祈之香火。道光时,

左厢屋坏,县主方公捐廉造憩息之官厅。而前殿亭风飘雨蚀,

几多倾圯。有住持陈圣京者,神前设誓,捐资修葺。蒙好善诸

君子,慷慨乐输,襄成美举,焕然为之一新矣。奈太平军起,住

持奔避,殿宇损坏,行将何堪。余与俊公派下人等,妥商拔资兴

修,清厘庵产,觅人住持,随时修理,顿复旧规,长年施茶以解人

渴。岂可任其湮没无闻乎?爰记其建修原委,各家助产分别开

后,以垂不朽云。

68.长生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四十里,在倪大村前祠堂凹。民

国廿三年,长生教徒吴守根、严鼎山等新建。廿五年秋,守根升

遐,乃由守根之母吴陈氏主持。

第58页

056历代寺庙庵观

69.普济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四十五里,在何宅吴姓村前。

70.乐山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三十里,庵在山中,为里黄宅与金

银村十八姓共有之香火。

71.翊佑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十五里,在新店村外。

72.佑庆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廿里,在寿溪村外。

73.寿山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二十里,在寿溪村里首。

74.真全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第59页

057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三十里,在王纸坊村外。

75.无来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三十里,在袅溪源底,系吴渊颖读

书处也。民国廿二年,捐造大殿三楹,塑有吴渊颖像,据土人相

传,阴雨云雾之际,赏闻诵诗读书之声。

76.临济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西十里,在前吴市旁。明吴元师志德随

越国公胡大海平襄阳扎营于张公庙,夜梦张公神指助即大破元兵,

明室奠定,解组归里,特建此庵,塑张公顺神像为吴姓之香火。

77.听云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三十里,在外胡村。

78.䨥霖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五十里,在楼云洞口崇祀如来,风

景幽雅,盛夏可避暑,游洞内如入蓬莱仙岛之乡。清光绪二十年,

建筑楼屋前后六间。

第60页

058历代寺庙庵观

79.金莲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八十里,在距大塘湖三里许,祀如

来。民国己未许姪三公建。

80.幽居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三十里,在白岩乡上马坞祠堂下,

祀观音。

81.福德庵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六十五里,在荡江岭,共二进各三

间,两旁有厢屋,内进祀大佛三尊,左祀胡公,右祀观音等神。

第61页

059

(三) 殿

1.东皇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里,在一都毛竹园庄下首一里许,奉祀钱公。

2.柴塘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里,在一都廿亩山庄北首半里

许,奉祀陈公。

3.河山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里,在一都河山庄屋沿,奉祀胡公。

4.高龙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四十里,在殿左有潭。岁旱,祈祷

则应,梅溪里民争德之旧有庙。民国二十五年重修。

5.九皋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二里,在十七都湖桥庄东南,奉

第62页

060历代寺庙庵观

祀白鹤圣帝。民国五年,捐造邑人张若骝有碑记。前有观音殿

一座,在湖桥桥脚。

6.四仙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八里,在三圣岩脚,祀南北二斗星君。

7.协妙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八里,在三圣岩脚,祀胡公。

8.兴隆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里,在古塘村东,奉祀□□。

9.松山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里,在海塘村前汽车路东,奉祀胡公。

10.利济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五里,在后芦金村东,奉祀吕

纯阳、华佗仙师。

第63页

061

11.西许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二里,在九皋殿东北,奉祀胡公。

为十七都四图之总香火 又与本殿相连有永福庵一座。

12.龙皇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四十里,在吴大路村东五里许,高

尖山北,右侧有龙潭。

又:县西二十里,在寿溪村外。

又:县西十五里,在新店新安桥脚。

又:县西十二里,在塘岭金。建于嘉庆丙寅,修于民国癸酉。

又:县西十五里,在右岩山。旁有龙潭,旱年祈雨最有灵验。

13.寺龙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二十五里,在小南乡下宅市下首。

14.华船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二十五里,在小南乡龙田庄北首,

奉祀钱武肃皇。

第64页

062历代寺庙庵观

15.白大塘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二十七里,在小南乡郭村庄南首。

殿在白大塘山上。

16.镇南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五里,在潘宅市,祀关帝。

17.九华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七里,在黄都,祀地藏王。

18.忠圣殿

事迹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四里,在巧溪,祀胡公。

19.云西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小南门外十里,在郑横塘村西南,半

山,有房屋十二间,奉祀宋胡侍郎。

第65页

063

20.关帝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小南门外十里,在郑横塘村下。

21.苏州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三十里,在马岭头浦义交界之处。

相传明太祖下婺时,路经此岭,有妃由苏州徙行亡在于此,封为

苏州娘娘,屡著灵异,土人立庙祀之,凡遇凶旱疠疫,祈祷则应。

22.龙城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二十五里,在城头村西水口,奉祀胡公。

23.大洪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五里,在大洪岭钱宅村西水口,

奉祀关皇。

24.於君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五里,在桐坞岭栗园村外,奉祀

陈钱二侯。

第66页

064历代寺庙庵观

25.千八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七里,在虞衔村东里许,奉祀

千八总管。

26.虞街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八里,在虞街村西,奉祀龙皇。

27.柏香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五里,在沈宅村西,奉祀如来佛

祖、观音大士、弥勒佛。

28.三台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六里,在上甲山村东,奉祀十三

相公并陈钱二侯故名。

29.聚龙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十八里,在界牌源,奉祀陈钱二公。

第67页

065

30.岩头口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二十里,在渔塘下村西,奉祀关公。

31.横溪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二十四里,在横溪左岸,故名。由

通化全乡人士醵资建造,因称通乡古庙。中祀陈钱二侯,又名陈

钱古庙,为一乡社祀处所。

32.乌龙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二十五里,在横溪村中,奉祀乌龙神皇。

33.社令阁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二十五里,在横溪市镇街口,奉祀

陈钱二侯。左厢有关帝庙一座,右有义祭祠一所。

34.华光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三十里,殿有二座。一在宋宅村

下坐南朝北,一在下溪前村外坐北朝南,奉祀五显灵官。

第68页

066历代寺庙庵观

35.小嵩山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三十三里,在墩头镇后,因墩头蒋

姓之祖由兰北嵩山迁居故名。此山为小嵩山殿在山腰。

36.同主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南四十里,在密溪源内严坞村东,

奉祀同主大皇。

37.章山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四十里,在洪塘村东北里许,奉祀

钱武肃王。

38.五龙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四十里,在倪大村门前,倪下畈村

后山上,殿中四柱并神龛,顶装塑五条盘龙故名,奉祀胡公。附

近村人分为六社轮值,为一方之总香火。

39.八社观音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第69页

067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五十五里,在刘源前陈村内,祀观

音大士,为刘源陇诸姓八社之总香火。

40.五宝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四十里,在张堘下张附近,奉祀胡

公大帝。

41.胡公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三十五里,在风门峰脚。旁有分

风亭一座,长年施茶。

又:县西十里,在山桠桥头之五龙岩。

又:县北四十里,在会龙桥,前后三进各三间,左祀关公,右

祀观音。

又:县北五十里,在寺前村下首,前后二进各三间,左祀观

音,右祀刘、关等神,前有戏台,旁有房屋。

又:县北三十五里,在夏黄村下。

42.下梅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三十五里,在梅大坂村西,奉祀胡

公,前有石桥。

第70页

068历代寺庙庵观

43.青龙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十七里,在外罗。

44.李一相公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十七里,在外罗三隈口。

45.八角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十八里,在罗源殿树窼山。

46.李公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十六里,在新店里首前山头脚。

47.独岭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三十五里,在里黄村西独岭头,奉祀观音

大士,前有茶亭。民国廿二年,由黄忠感、良浩、良祝、祥林等捐造施茶。

48.曹王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第71页

069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三十里,在王纸方村里首。光绪

壬午年造。

49.苏州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三十里,在王纸方村外。

50.平水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三十六里,在林坞口村里首。

51.雷音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十二里,在汪山。

52.珠山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十五里,在马桥头村外山上,俗称

圭山殿。

53.都司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五里,在沉湖四村头,香火祀都司。

第72页

070历代寺庙庵观

54.观音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十二里,在西乡古塘村外。

55.太祖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十里,在罗塘坞,祀宋太祖。

56.卿云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廿五里,在山头,祀白鹤圣帝,建

于民国八年。

57.虎蹲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八十里,在莼头村下,祀社神。清

嘉庆间造,计两进凡十间。

58.月岭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三十里,在廊下月岭山麓,祀羊太

傅。清嘉庆戊寅年建。

第73页

071

59.水红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三十里,在水口家下方司岭头,祀

陈钱金三侯,清道光七年重修。

又:县北三十四里,在石井于新屋,祀太祖明皇。

60.后障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三十里,在白岩乡丁家下首,祀胡

郑二公,系白岩乡八九二保公庙。

61.桐坞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三十一里,在上马坞下首,祀胡公。

62.下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三十一里,在方丙下首,祀羊太傅。

63.高岭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三十五里,在白岩乡南山上,八保

公共之香火,又有关帝庙一座。

第74页

072历代寺庙庵观

64.山皇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三十六里,在白岩山前。

65.大利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百十里,在西坑北三里,祀社神。

民国丙子,朱、陈、张、徐四姓合建。

66.横山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九十里,在石门西,东之间,祀社

神山皇。民国十八年,由朱、戴、张、褚、沈、方等姓合建,共二进

六间并廊屋三间,雇人奉香火。

67.丰乐殿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二十里,在夏泉,二进六间,一进

祀关公、关平、张飞,二进祀胡公、太祖、土地 (社神 )等。前连

有新造之左溪亭。

第75页

073

(四) 庙

1.城隍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县南之东前明儒学旧址。按:“八

蜡”,七曰水庸。王崇简曰:“城,隍也”。《易》曰:“城复于隍”。

其见于史,吴大帝赤乌二年建芜湖城隍庙。《北齐书》慕容俨镇

郢州祷城隍祠。盖已古矣。宋元以来,祠宇寖广。明太祖洪武

二年命加封爵,三年又诏去封号,止称“某府州县城隍之神”。

国朝因之。厉祭则告于庙,而迎之以为主。春秋二仲则合祭于

风云雷雨坛之右。(旧志)宋始建庙。在县南百步。哲宗元符二

年,知县周彥明新之。是年旱,祷雨有应,六邑告灾,独浦为有秋,

故也。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县尹蒋恕重建。

明太祖洪武二年,知县徐麟作新庙,在城南一里。武宗正

德七年,知县邹輗迁建今所。世宗嘉靖四十一年,知县熊炯又

重新之。

国朝顺治五年,知县韩文明增建正厅并两廊。乾隆三十年,

知县何子祥创捐重新,改旧圜桥,填池为路(系旧时学宫故址)。

建大门、二门、正厅、左右六司,凡屋二十楹。工未竣,调任平阳。

董其役者续成之。

嘉庆十二年,于正殿西新建寝庙,邑人张汝房有记勒石。

道光年间一再修葺。咸丰辛酉匪扰,像毁庙存。同治初修。

光绪十一年十月,后殿毁于火。十二年知县恩裕倡捐再建,并饬

第76页

074历代寺庙庵观

城乡劝捐 ,合庙重葺。事未竟,调任永嘉。继任朱其恕、善广踵

成之。按:此次工程城乡分认,某某都捐修,某所书匾、勒碑,藏

在庙中。

附:邑人凌执善《重建城隍庙记》 人凌执善《重建城隍庙记》

城隍,郡邑所祠事,其司土庇民与守令均。浦阳祠于邑南门

之左有年。昔元符中,令祷旱辄應,命更新之。其间因革莫详,

陋隘犹故,而丹楹斵椽,寖以漫蠹;翚檐突栋,且倚且摧。旁隅

偃伏,风残雨剥;垂垂缨绂,有容勿严。大德乙巳,平阴蒋侯恕,

尹邑甫至,思即增构,顾力未暇。明年秋,命凌至善、楼宅之,董

其役,民交相劝趋,负戴充路,乃基乃辟,营筑宏侈。杰而中屹,

修而夹缭,门庭斋庖,靡细毕举。又明年春告成。率父老来祭像

设尊居,拥卫肃若,羶芗灌奠,有秩其仪。废彻福饮,请著厥美。

噫!神则灵矣。匪侯孰彰,侯实神明。其政以为民休,使神福于

邑之民,无旱溢灾沴,民德神如德侯,其思报无怠,两美信有合

乎。遂刻石以识。大德十一年丁未三月三日丁卯记。

附:何子祥《重新城隍庙记》 子祥《重新城隍庙记》

城隍为守土之神。凡民之雨旸休咎,祸福灾祥,无不关焉。

今天下自省会以及郡邑,皆有封祀,实与守土之官相系,属大要。

如记礼者所云: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御大菑,能捍

大患者,故祀典莫隆于此。浦江于金华为小邑,余成进士后,承

乏兹土,辄思稍展生平所学,以仰副圣天子加惠亲民之意。因念

浦江地瘠民孱,窘食力之输而勤服土之忠,有足嘉者。尚信鬼之

俗,而崇淫昏之祀,则有宜警者。余于其所足嘉者鼓舞之,以坚

第77页

075

其志;于其所宜警者务裁抑之,以归于正。城隍神为民之主,所

与余共保境内,而余以一邑之水旱丰凶,仁寿鄙夭倚赖之。每当

朔望来谒,未尝不以栋宇之倾欹,墙垣之颓剥为恨。则又以先成

民而后致力于神之意,重用民力,故隐隐以有待,已而城中绅士

某某者,毅然以重修斯庙,为民祈福。令之而行,无不踊跃,愿

为创捐,以率先士庶。余曰:“固也,吾将发之,抑是举也,庶乎

民和而神降之福矣。”未几,凿石甄土,庀材鸠工,以集其事。第

一门旁置马房,进则改旧圜桥筑平土,植木以蔭蔽左右六司。由

是而二门,而演戏台。屋之以间计者,正凡十有一,旁凡十有八。

时乾隆三十年也。而余旋奉调平阳,不获亲毕其功。因属前诸

绅士丁宁之以不倦,诸绅士咸力任无异词。至三十三年,余以事

便过浦江,集诸绅士谒神是庙。诸绅士前余而言曰:“今此继工

某则仍旧葺之,某则新之,某则改作之,可不需时而告竣矣。”余

嘉诸绅士之相与有成,而神明之默鉴为不爽也。为徘徊慫恿者

久之别云。其明年,以书来告成功,且乞为记。有若官厅后殿,

仍旧葺也;院甃以石,从今始也;正殿石柱,谋永固也;六科班房,

改旧制也;内外中庭,今所建也;钟虡鼓亭,易以新也。总计其数,

为楹凡二十有厅,正神则装设尊严,倍过于旧。其他或绘像壁间,

或搏土肖之,无不照耀增辉,耸人耳目。嗟乎!余惟所以不忘浦

民者,意无所属,惟神是赖。凡神之所以惠浦民者无穷期;则余

之所以默祷神灵者宁有已时哉。爰封白金十两、文一首,命役走

送诸绅士,以志余所不忘守土之神,实不忘我浦之民也。诸绅士

董其役者,凡二十人,例得详书之,以寿于石:举人张邦彥、戴如

第78页

076历代寺庙庵观

京,典史戴聿修,贡生张邦伟、赵必崑、洪仲大,生员张啟潇、周

能玠、傅达、缪汉臣,监生陈元英、戴王茂、盛用亮、楼承麒、楼承

、朱兴文、于承富,医学戴启恒,民人楼承虎、黄以机。

附:张汝房《城隍庙新建寝庙记》 汝房《城隍庙新建寝庙记》

城隍庙何为而有寝庙也?古者庙制,前曰庙,后曰寝,兹其

义欤,或曰否否。今官署有公庭,以决狱虑囚;有内寝,以退息游

燕,翻阅案牍。神犹官也,彰善癉恶,生死祸福,职是焉。司既立

之庙,设之座,书吏掌文簿,差役供勾摄,凛凛乎,森森乎,将终

日坐厅事,无片刻燕闲乎?抑疑狱重谳,不必退而详核覆按乎?

乾隆乙卯重建正殿竣,谋于殿右别建寝庙。资斧告匮,仅建宫厅

三楹及大门。越嘉庆丁卯,乃踵成之。官厅拆去旧屋,造内寝三间,

貌神像及夫人像。旁立女侍二,一执如意,一捧文卷,神深衣幅巾,

容若霁焉,若有所思焉。内寝前构中庭,接于官厅。官厅距大门

稍远,隔之墙为重门。又于寝庙右捐买地基,面东造献厅三间,

翼以两廂。廂为室各五。北廂后为厨灶。南厢南有园,植四时

花木,中庭两房作月门,左通正殿,右达献厅,不致雨霑衣也。是

役也,费三千六百金有奇,人人踊跃,输将恐後。始事于丁卯腊月,

迄戊辰十月蒇事,何其速也。呜虖!聪明正直而壹者神,神之格

思不可度思,乌知其不犹夫人也。噲噲其正,哕哕其冥,神其顾

而乐之于欤?乃安斯寝,乃寝乃兴,神其居而安之欤?若者善报,

若者恶报,神其入此室处,反覆定谳。俾善者无滥赏,恶者无佚罚;

善者益以劝,恶者益以惧欤?神道设教,理或然也。爰志颠末于

石。捐钱者另有碑,岁修之费,俟续捐更载云。

第79页

077

2.昭灵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仙华山颠。北山之神也。《东阳志》

谓:轩辕少女“于此上升。”宋宁宗嘉泰元年,祷雨有应。三年正

月,敕赐庙额曰“昭灵”。陈孔硕有记。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知县须之彥复于山上平夷处建观祀之,

并置田地八亩四分,以供香火。有自记。

四十二年,知县黎宏道重修。有《捐置香田碑记》,楼一堂撰。

崇祯六年,知县吴瓒建文昌祠于庙后,增置田四亩五分一厘(宿

字号)。

国朝康熙乙卯,知县毛文埜重建。有记勒碑。字多剝蚀。按:

毛侯增置田十五亩六分一厘,塘三口俱为字号。邑人张德行助

田一亩,张德至助田一亩,张一韶助田一亩四分六厘(宿字号)。

张德嗣助田五分,趙志和助田二亩六分八厘,东阳许生员助田一

亩七分三厘。塘五厘,俱四都四保(结字号)。永康朱子亮助田

一亩五分六厘,俱十六都九保(岂字号)。嘉庆二十年,邑人朱

馀梅独任修葺,建罗汉堂、官厅、后殿。道光二十七年,知县黄

廷秀捐建山门及须、毛二公祠。按:此次工程费钱七八百缗。除

各户捐二百余两外,朱步清独力担承,继祖志也。有朱承易撰碑

记。同治十年,知县李居易重修,陈书记。光绪十六年,知县善

广因祷雨有应,筹捐重葺。

附:宋陈孔硕《昭灵庙记》 陈孔硕《昭灵庙记》

嘉泰三年正月,敕赐婺州浦江县仙姑庙之额曰“昭灵”,从

第80页

078历代寺庙庵观

民欲也。恭惟皇上,重本重民,明视远听,四方旸雨。小愆已下,

部使者下州若县,以有事于所部之望。迨以获应译闻,辄加神封,

或赐庙号。比八九岁,四方无暵溢之沴,间有小眚,民亦不病。

先是,元年夏不雨,吏民相与祷于仙姑之神,雨时降,岁以有秋。

县闻于州,州闻于计台,檄旁州官吏审核如初,请得赐令,号仙姑

山,为是邑望山,有女神得祀绵远,莫详厥初。相传黄帝季女修

真于此,因号仙姑。图志传疑,他无载记可证。祠宇旧在山巅,

民病陟降,故赠奉直大夫方公铸,捐地施金,改筑营于山麓,实今

庙。自是民便请谒,以岁事祈,若鼓应桴。谨按祭法,山川能出

云为风雨曰神,且去灾有功,民皆得祀。此山岑峦巘崿,耸秀殊特。

百里环望,是瞻是依,是当有神而灵。则其世祀于民,锡命于庙,

揭虔妥灵,以垂祐无极,亦其理宜也,又奚必帝子仙姝之为问哉?

惟朝廷克恭神人,以从民志。惟神出灵降祉,以为民休。惟民永

祀世报,尊上所命,以不忘神佑,法皆得书。而奉直公之姪孙阁,

复以邑人之意,来请文,将刻诸丽牲之石,又安可辞?乃次其事

而系以诗。其诗曰:崇崇仙峰,嵽嵲峋嶙。阐阳阖阴,吐吞雨云。

明钟为人,幽焉为神。神罔时恫,民焉攸恃。畀之吉康,弗震以异。

暵溢告愆,响答影至。民荷神庥,谂于王明。君徇民欲,肇赐嘉名。

假尔龙光,勿替厥灵。神歆君赐,昭哉戾止。风斾云辎,合遝曼靡。

若欬以闻,若容以喜。牲肥酒香,糒蔬果醢。缓节安歌,五音繁会。

我民事神,世世不懈。毋霪我污,毋暵我皋。我秔我稻,我粒我膏。

焱妖厉鬼,溃消遁逃。神亦依人,报以介福。女请女穰,具如所欲。

神明交忻,万有千祀。我作颂诗,俾歌者肄。嘉泰四年十月记。

第81页

079

附:须之彥《仙华庵碑记》 之彥《仙华庵碑记》

浦阳故饶名山,其以雄特奇秀称者,无逾仙华。数岫拔起,

森如列屏,中有风穴飕飕然,声薄两岸,树石为撼。其最高峭者

五峰如指,耸削插天。内中一峰尤极崭峻,悬岩百仞,磴道斗绝,

梯足出,飞鸟背,人罕至其巅者。下有灵泉,纵横不数武,清澈

可掬。宝掌、龙门诸山远不逮也。余以辛丑承乏兹邑,会司理朱

公行县,与邑驾部张公同携斯屐,顾一望蒙茸。无琳宫梵宇、园

林亭榭可托处,张盖列席,树苇薄以障风日,旋起旋卧,席为屡

移。张公徘徊瞻顾者久之,起谓余曰:“此山历刼已久,而土木

再湮。每读宋方凤诗‘山林重帝胄,香火明民衷’,不觉揽涕”。

予谢曰唯唯。公又揖而进曰:“佳山水不克邀惠,兴醉翁钴鉧相

为不朽,事殊缺然,是所望于今日。”予不应。朱公起揖予曰:“此

仙吏事也!其亟图之。”是时,余甫莅邑,田赋纠纷,唯兹拮据,

不遑是惧,宁问其他。越明年,事稍集,张公邀余续是游。因相

与选胜,得山之阳,地势平衍,境复虚豁,左右环侍。诸峰若拱

若揖,俯视四野,浮灵隐隐,屯絮城郭浮图,仿佛烟灵树杪间,真

旷绝之观也,计胜无逾此者。因捐俸,为士庶倡输者踵至,乃卜

吉吿望,构堂三楹、两庑各十楹。前有门,门之内为广除,最后

仙姑祠。旧传轩辕少女于此飞升,故以名山,仍肖貌祀也。规制

稍杀于堂而修,称是。命僧佛荣守之,买地数亩,为给薪水焉。

余意尚需禄入,将更少建置,并益地之不给,以永其存。而会以

忧去,忽忽常念之。比僧以记石来请。余思古之高人胜士,宦游

所至,寄情山水,如张公所述“醉翁钴鉧”,皆名胜一时,风流千

第82页

080历代寺庙庵观

载。余非其人也。且茲山之擅名旧矣,予又非能抉幽开奇,辟所

未有之胜,为山灵增宠,乌用文之以辞,顾独于此有未竟之怀,

庶几识之岁月,以俟来者,不无望焉。且以谢司理、驾部二君,

当日或可无诺责也。窃念余之为浦虚縻日时,所不克竣事,仰藉

后人者亦宁可数计。乃曾是山水未了之缘,犹然望之人,余窃赧

之矣。朱公名道相,万安人,己丑进士。张公名应愧,浦邑人,

丙戌进士。克成厥功者,后令林公名清伟,莆田人。学博则年丈

史公名宣政,书丹则主簿恽君应明也。万历乙巳清和朔日记。

3.关帝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县治东太极宫之左。宋嘉定八年,

知县尤晔建。自宋以来,兴废不一。道光二十一年,知县黄崐以

旧制稍隘,拓太极宫外余地七尺有厅重葺。复于庙左建三代祠。

邑人朱能作为之记。国朝顺治元年,定以每年五月十三日致祭。

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三年追封三代公爵,设主供

奉后殿,于五月诞祭。外增春秋仲月上戊日致祭,牲用太牢。乾

隆二十五年奉旨加谥仁勇。三十三年,加封灵佑。道光八年,加

封威显。咸丰三年,诏加护国保民。按:神为汉寿亭侯。宋崇宁

元年,追封忠义公,又封崇宁真君。大观二年,加封为武安王,

并封长子平为武灵侯。宣和五年,加封神为义勇武安王。建炎

二年,加封为壮缪义勇王。淳熙十四年,加封为英济王。庆元元

年,加封长子平为威显武灵侯。元天历元年,加封神为显灵义勇

第83页

081

武安英济王。明洪武元年,复原封汉寿亭侯。嘉靖十年,复原封

汉前将军假节钺。万历四十二年,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

尊关圣帝君,并封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皇后,长子平为竭忠王,

次子兴为显忠王将军,周仓为威灵忠勇公。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八里,在芳地水口。

又:县东二十里,在黄宅上市,旧有大殿三楹,前为上市公

共市基,对面有戏台一座。民国廿五年,又捐建后殿三楹。

又:县南四十里,在倪大村龙池之滨。洪、杨后,香火被劫。

民国廿三年,村人倪宪荐等纠资重建。

又:县西十三里,在山桠岭头。又有禹皇庙。

又:县西二十五里,在石宅。康熙时建。里首有碧云庵一座。

又:县西二十里,在杭口坪村中。庙后有观音堂。

又:县西十里,在山桠桥。

又:沙城关庙。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五里,在岩头陈市东。正殿三楹,

中祀关帝,左祀岳武穆王,右祀文信国公。其右旁建有云水庵一

座。前有凉亭为北通桐庐,南达义乌之孔道。里人陈焕有碑记。

又:卫安庙。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四十五里,在石埠头村下。奉祀

关公。

又:水口庙。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九十里,在沈家太平桥水口。祀

第84页

082历代寺庙庵观

关帝。康熙间,造三进凡六间。

又:青龙庙。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八十里,在新村屋下。祀关帝。

同治间,陈、孔、虞等姓合建。

4.胡公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二十里,在黄宅下店东首。

又:县西五里,在杨田周庄大路沿。

又:县西二十里,在张山村外。

又:县西二十里,在薛下庄斗鸡岩顶。

又:县西三十五里,在前胡村外,为东岭八社之总庙。庙内

有明崇祯时石桌一张。

又:县西三十五里,在东岭陈氏宗祠之后,为东岭村之香火。

以古木二株相连为门,旁有聚星阁,奉祀文武二星,又东岭头有

龙皇庙一座。

又:县北九十里,在介沈家与陈家之中,祀胡侍郎。清顺治

时,沈、戴、陈三姓合建。

又:县北五十五里,在下毛店下里许。

又:县北四十五里,在赵氏岗。共二进各三间,右连有观音

堂及厢屋七间。

又:县北二十五里,在刘笙村外路旁,二座相连。

又:钟馀庙。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第85页

083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五十五里,在兴仁乡钟馀庄之中

心。祀宋胡侍郎。康熙甲午年建,凡三间。

又:九龙庙。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六十里,在兴仁乡。祀宋胡侍郎。

康熙四年,造正殿三间旁屋四间。民国二十年,薛、陈、周等姓

重修。

又:龙珠庙。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八十里,在狭山门口,祀胡侍郎。

清顺治间,□宣戚三姓合建。

又:赫灵别庙。事迹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旧志)在县南二里上黄。祀宋侍郎胡

则。(薛志)按:《府志·人物传》:胡则字子正,永康人。登宋

太宗端拱二年乙丑进士。宋婺士登进士者自则始。由许田尉累

升刑部侍郎,加兵部侍郎致仕。中间出知睦州,知永嘉郡,知杭

州,历有善政。尝奏免衢、婺二州身丁钱,民怀其德,立像祠之,

赐额《赫灵祠》。按:胡侍郎庙,邑中所在多有,志不胜载。今仍

旧志录此。附见寺观门《官岩寺》下。

5.龙王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大东门外龙峰山。乾隆四十一年,

知县薛鼎铭建,复构亭于南百步外,颜曰“甘雨”。仁和胡廷槐

为之记。咸丰丙辰,署县张师右将亭改建增高,并于亭中树立龙

第86页

084历代寺庙庵观

碑。自为记。辛酉粤匪之乱,庙毁亭圮,龙象碑亦坏。同治十三

年,知县张兆芝重建龙王庙于旧址。按:庙旧有祀产德田六亩三

分二厘。黄以机、张时风等捐嘉田四亩五分六厘,昙花庵归入。

又有茶田□□亩,邑人李西亭助。

附:胡廷槐《新建龙王庙记》 廷槐《新建龙王庙记》

《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又曰“云从龙。”天时雨

泽,其权虽造物主之,而龙之为灵昭昭矣。官斯土者,为民请命,

诚得雨旸立应,其功德之厚,感召之灵,自当敬而奉之。我世宗

宪皇帝雍正五年,特遣官赍像,饬建庙于省城吴山之上,春秋享

祀,凡以重民命也。浦在山陬,田多仰雨,恒忧旱岁。五六月间

十日不雨,民辄遑遑,迎龙祷雨,奔走之不宁,其待泽于神也尤

急。邑故有龙神庙二:其在泄水山者,地连桐庐,去县且百徐里;

一在白石山,亦距城十有五里,均未便于祈祷。而就近初无揭虔

之所。薛侯之下车也,权废兴,量缓急,于斯民之休戚靡不关心,,

而尤以斯庙未作为缺典。一时苦无善地,常慨然曰:“是诚不容

缓者矣。”丙申冬,遂集邑绅士谋之,皆言龙峰之冈,面城市绕山

林,俛瞰邑中,烟火万家,瞭然在目,地高而气爽,宜可栖神;又

东方生气,万物所资始也,于位置允宜。侯曰:“诺哉”。乃捐金

为倡,卜吉鸠工,俾绅士傅达、洪仲大、赵文林、俞翀董厥事。经

始于丙申十一月己巳,落成于丁酉某月某日。凡为屋七楹间,塗

茨丹雘,耳目一新。复构亭于南百步外,颜曰“甘雨”,以邀神貺。

于是庙貌崇而神居妥,民咸称善焉。夫职司民社,苟有裨于民生

土谷,宜亟为之计。山泽之灵,龙峰之土,前人或有志焉。而迟

第87页

085

之至今乃就者,岂其有数存耶?侯惟念切民,依心诚而计决,故

能举前人所不逮。某忝主讲席三年于兹矣,爰进诸生而告之曰:

“往者雨泽偶愆,侯即斋宿于外,露顶蹑屩,虔祷赤日中,因之甘

雨零而庆有年。非即此一诚之所感哉。今之民和年丰,安居乐业,

神庥也,实惟侯德也。”诸生曰:“韪哉”。因序其颠末,用不辞芜

陋,而为之记。(薛志)云:先是,何公子祥议建于月泉左侧,因

调任平阳,不果。今祀于此以便祈祷,并于山脊建甘雨亭。

附:张师右《甘雨亭碑记》

前代理邑事康甫吴侯,精形家术,请治东迤南龙峰山直学

宫,巽位催官生气之方。前人建亭于其上,以祈甘雨,重农功也,

以扶龙砂、振文运也。惜亭不耸峙,又将就圮,亟宜改作增高,

中树青龙碑以镇之。亦补助本原之一道也。爰手为龙像碑式,

题名于后,且捐廉泉为倡。吴侯寻去,事遂寝,亭亦废。自道光

辛丑闰春,延至咸丰乙卯冬月,都人士乃始集资建复,而余适来

视事,告落成焉。兹诹吉于三月初七日树立龙碑,请余记其颠末。

余考邑乘,亭在明季颜曰“瑞雨”。改创于乾隆丙申,始更今名。

嘉庆己卯一修之,至是而重建之,巍然杰构矣。若夫江山一览,

选胜登临,余不敏,请以俟后之优于从政者。

又:灵济庙。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浙江通志》:在县南十里,祀白石潭

龙王。按:白石龙王庙自宋时祷有应,封“灵应侯”。其创始年

月日无考。岁久倾圮。国朝乾隆壬午祷雨有应,知县何子祥筹

捐重建。复于庙前筑一方台,额以“甘霖”,并顔曰“浦阳第一

第88页

086历代寺庙庵观

溪山”。何侯自为记。

咸丰辛酉燹毁。光绪四年重建。

附:何子祥《重修白石岩龙王庙记》 子祥《重修白石岩龙王庙记》

神之道与人通。先王之制,御大菑,捍大患,有功德于民者

祀之。夫既载在祀典,则必崇庙貌为神所凭依,庶几雨旸时,若

年谷顺成,迓休和以为民福。今天子省方问俗,绩庆安澜。江潮

河海之神祠,奉敕建修,制甚钜丽。凡以护国祐民,广祈祉锡,

是则体圣主轸念民瘼之至意,以修举废坠,正守土者之責也。浦

阳故有白石龙王庙,自宋时祷雨有验,封“灵应侯”。岁久倾颓,

残碑断碣,剥蚀苔藓中,几不能辨识。余始莅兹邑,思与邦人士

谋葺治之,念民力未遑也。岁壬午夏,邑大旱,并走境内,神祇

不应,往祷焉。复自庙行四五里,有潭曰“龙潭”,面广半亩,群

山森列,瀑布飞流,响动岩谷,清泠之气逼人。于是洒濯其心,

为民请命,置盂于潭,有蜥蜴跃入其中,众哗,谓得龙,雨必矣。

迎至庙,置诸坛,日正午,天空无云。余讶且虑。已而,树杪有声,

雷隐隐动,云气渐如泼墨。顷之,雨下如注,五日始止。田野霑足,

民咸欣喜,请返于潭。第见洋洋游泳,矫首而望者数四。然后入

于渊,若自喜其有功德于民者。余始感神灵之不爽,且幸是岁之

获有秋也。因念庙将圮,非新之何以答神。贶顾其费不赀,重烦

民力。适明经张国玉,慷慨向予曰:“公其无虑,某当力图之!”

爰鸠工庀材,费约千金,张君任其半。以庙基之隘也,逦迤而西拓;

山之坡左临崖,甃以石实之;以土列造精舍,堂之中专以奉龙王,

别筑室三楹,以移佛像。又广辟庭院,院外遡流筑台,额以“甘

第89页

087

霖”,志神庥也。宽广视前倍三之二,统颜曰“浦阳第一溪山”。

盖山水之崇深,楼阁之壮丽,若游洞天、入蓬莱,非复曩时之旧

观矣。山是永邀神庇,时和岁稔,众庶平康,斯则忝膺民社者之

厚。幸而张君勇于任事之心,其亦可以不朽矣夫。

又:泄水龙王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县东北近桐庐界泄水山。宋绍定三

年建。邑人毛洪有记。

附:毛洪《泄水龙王庙记》 洪《泄水龙王庙记》

环浦皆山也。其界桐庐僻坞,有山峙于东,名曰“泄水。”

山以水为名,岂山下出泉之义乎?群志虽无所考,然自绍兴庚

申,距今凡百余年,崇冈峻岭,吐露吞云,古木苍藤,含煙罩日。

皎皎乎如鳞斯辉,凛凛乎如角斯触。半山飞瀑,噀水之泽也;一

江卷雪跃渊之澜也。朝暮晦明,万千形状,邦人异之,谓有灵物

在焉。孰为灵?龙是也。《春秋左氏传》曰:“深山大泽,实生

龙蛇。”《晋·赵至传》曰:“龙啸大野。”大而深遂而有容,时

飞时潜,隐见变化,腾百川而洽万物,谓之灵也。则宜于是信

之敬之,且记岁旱用祷则有验。初焉一邑,次一郡,又次则杭、

越、衢、婺,闻风而至者,总总也。戊子旱太甚,华林道者周觉

明悯之。先里人诣山下,露宿忘飱,沥血枕石以吁,凡七日。是

夜有梦,翌早,雨大沛 ,梦可诬而不可诬,信矣,灵物之在山也。

自古灵岩胜景必有祠,此山之绵邈一小庵,舆望缺甚。是用瓣

香心,缺死力,以只影募众缘,铢积寸累,日增月砌,成一大殿。

第90页

088历代寺庙庵观

纸库庖湢亦粗备。又惧旁无栖止,执奉香火,更百计区画,一力

开创,而庵宇成。是役也,始于绍定三年,越明年终竣事。此其

志,盖欲无忝于对越癯然一僧,心殚力惫弗顾也。然则祠果不

可少乎?昔老杜有“龙依积水”之诗,杨子有“龙欲飞天”之

句。洵如是,则飞蟠上下,神化无方,山巅水涯,特其寓耳祠之

一隅,或者未称。觉明曰:“神明固无定在,崇奉当有定所。”此

羹墙见尧之意,曷其奈何弗记。嗟夫!觉明窭人,自其托身空

门,粥宇饭枕无恙也。其生计萧然,非有西畴南亩,祈甘雨介黍

稷也。其力祷空山,累日不息,非秉龙颔下珠也。其寸椽片瓦,

肩任背负,非恶逸而喜劳也。斯人也,万有辛苦,一无覬倖,以

心而求,良可嘉也!邻峰崇因院主僧师昭、师得具以实告,俾予

以志颠末。予亦幸乡邦之有若人,也其敢辞。咸淳四年戊辰孟

夏望日记。

6.观音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六十里,在盘洲村上一里许。

又:县西二十里,在山桠岭里中村西南。

又:圆通祖堂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三十五里,在梅街头庄里仙梅山

东。祀观音大士。民国二十八年新建。前后二进二厢,右有边屋,

共九间。

又:珠山真宇

第91页

089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西五里,在珠山后村南。祀观音等神。

又:观音堂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五十里,在寺前村中,前有水月亭,

骑路通客。

又:虎威庙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北九十里,在马剑东桥下。祀观音

大士。清嘉庆间,戴春塘先生建二进计十间。

7.青龙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五十里,在公馆钱门前。奉祀如

来佛祖观音大士。右旁有关帝庙一座。

8.鸡冠山神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县东三十五里。(旧志)宋度宗咸

淳中,有神降山下,称“汉杨刺史”。盖杨扶也。里人建庙祀之。

明宋濂有《杨刺史庙迎享送神歌辞并序》。

附:明宋濂《杨刺史庙迎享送神歌辞并序》 宋濂《杨刺史庙迎享送神歌辞并序》序云

浦阳鸡冠山上有古神庙,相传祠汉交州刺史杨侯。侯,

县人也。名扶,字圣仪,累官皆有惠政。侯殁已千载,民以雨

旸祷辄应。是侯之神在天,犹不弃于吾民也。吾民其可忘于

侯乎?濂虽不敏,为撰迎享送神之辞,俾邦人岁时歌以祀侯。

第92页

090历代寺庙庵观

9.灵顺别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县东南一里下岩。(旧志)宋孝宗

乾道元年葺。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县尹蒋恕重建。明太祖洪武

三十一年,典史卢富重建。(薛志)云:庙于元文宗至顺三年县

尹江汉捐俸重修,作香花亭。柳贯为记。

久废。按:(薛志)山川门:县东四十里夏岩之下亦载有灵

顺别祠云。

附:柳贯《灵顺别祠记》 贯《灵顺别祠记》

浦江县东下岩之隈,有故神祠。神本兴于歙,今遍祀吴越间,

因土俗也。每岁祷雨旱菑沴辄应。岁久,大风折木,门楼尽圮,

两庑半坏,仪观弗显,堂阶芜灭,民既日慢,岁用不稔。至顺三年,

临川江公汉尹是县,乃以其勤民之故,稽之于众。遂既捐俸庀工,

而众则翕然请从。且买市民间屋,取其材,而后门楼两庑复完。

又别作香花之亭,以为民乞灵揭虔之所者,一切就绪。会是岁秋

稼毕登,民争谓神之赐,而甚嘉我江公之果勤于民也。盖县负大

山,山险地陿,土壤磽瘠,民业不振。天时一不至,雖人力克尽

于南亩,则犹嗷嗷然旱暵之是忧矣。夫古之长民者,修农具饬农

不敢慢以劝之。至于土毛既槁,膏泽弗降,又且摩神之弗举,而

欲使之化戾为和,转饥为丰,事躬率也。若为民者,亦但知尽吾

之力而已。用民之忧,致神之福,独不在于此乎。由是田谣巷歌,

政事清简,已足见其惠爱之博,德化之成。然其所以仰赖于神,

而遂得以序其勤民之功者,亦不可谓无也。古之常祀,苟有功于

第93页

091

民,虽以邮畷坊庸猫虎昆虫之神,犹且严而事之。则我江公之所

为,治民事神,盖已两得其道,诚有古长民者之风矣。今自其一

新,幸久不坏,民既致祷乎是,必数得岁,则我江公之遗泽,顾不

为益远而益不忘者哉!邑人某尝董役,愿有记也。乃次第其语

而使刻焉。

10.黄大夫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浙江通志》:在县西二十里,祀黄公

仁环。《浦阳人物记》:宋高宗建炎元年,山贼何三五作乱,仁环

擒之。官至训武郞。人感其德,立祠祀之。

11.康侯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县东三十二里。(旧志)海塘山有池,

久雨不溢,不知为何神。相传山水瀑涨,浮棺至其处,遂葬焉。

庙旁有康侯墓,祈嗣甚应。去庙三里,即康侯山。岁久倾圮。同

治年间重修。

12.陈侯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县南二十里洪溪。(旧志)宋敕封

协忠侯。元世祖至元间,邑人张一宁建。(薛志)按:《金华徵

第94页

092历代寺庙庵观

献录》:陈侯 ,横溪人 ,以行称百廿五云。赤脸睁目,昂鼻长鬣,

刚稜雄赳,猛氣逼人。少贸易折本,囊空无所向,猎于山。生擒

白额而归。没后显灵。明时盗发,用铳斗者怯。侯以阴兵翼之,

诛其魁,捣穴歼之,封铁应侯,庙食至今。东阳有陈百廿五相公,

凡猎户、油车之家,皆奉为香火。按:旧志载,神作赫灵祠,将校

语涉不经。

13.钱侯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薛志)在县之南隅。(薛志)按:《金

华征献录》:钱侯讳佛纪,行三,义乌智者乡人。少学法于母女舅

鲍六郞,又师匡庐道士,尽其符咒指诀,能驱魔祟、起危疾。一日,

与邢侯斗法,从地涌起石塔,掷竹叶于水化为鱼,冷水热沸,卒为

神。淳祐二年,临安火,侯往救火,即灭。理宗敕封“火应侯”,

立庙古盘山。一切水旱疠疫,祷之辄应。乡民至今祀之。东阳

有钱侯塑像,貌白晳,恂恂儒者,戴乌巾金帓额,揑诀介而坐。

国朝乾隆四十年,里人增建后殿并两庑,后圮。道光三十年

重葺。光绪十九年复修。

14.楼相公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县北十里。按:相公名进龙,号庆八。

圣昌寺口人。殁为神,祷雨辄应。宋敕封“乡利侯”。明邑侯吴

第95页

093

有藉公作霖扁。国朝邑侯范有功润乃粒扁。其墓在金坑。咸丰

辛酉被毁,仅留正殿三间。同治间重建。

15.星君别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一在县南百步。(旧志)星君即婺女星

也。元成宗大德十年,邑人朱仙母病,祷之应,因兴兄熊为立行

祠于县之东南陬。顺帝至正十二年,达鲁花赤廉侯阿年八哈移

建今所。邑人戴良有记。国朝咸丰辛酉燹毁。

一在迎春门外龙峰塔之北,创始无考。乾隆六十年,于宫后

添建层楼。楼前为中庭,庭前改旧宫为前轩。轩之左右,诸神祠

辅翼焉。东为祝圣行祠,祠之北即龙峰亭。后圮。道光元年重葺,

邑人洪鹤元有記勒碑。二十五年重修,复于轩前培其岸之欹侧

者,纵十余丈,横十四丈有奇,缭以围墙。西则叠石为门,折而上,

可通龙峰古塔。邑人洪祖循记之。咸丰辛酉燹毁。同治十三年,

知县张兆芝重建。

附:戴良《婺女星君别祠记》 良《婺女星君别祠记》

至正十二年十有一月庚寅,浦江县新作婺女星行祠。明年

十有二月戊午祠成。县之父老合辞请于官,愿刻石以记其事。

俾文学掾邵国光来请文,且言惟婺女星之正祠在婺之城西南。

按图经,吾婺自秦汉以来,其名号不一。至隋开皇中,始以其地

上直婺女之分,而更今名。唐武德四年,遂祠婺女于州城。宋

淳熙十三年,爰赐祠额曰“宝婺观”。迨国朝大德十年,县人朱

第96页

094历代寺庙庵观

仙母病,尝祷之祠下有奇应,因立行祠于县之东南陬,则吾县之

有婺女星祠,实自仙始也。比数年来 ,湮废殆尽。达鲁花赤廉

君阿年八哈、尹萧君文质,将复加完缮,而病其遗址卑陋湫狭,

不足以安神而妥灵,乃别卜西南高爽之地以斥大之。然工役繁

巨,费莫之出,则募富民六人者,俾率其赋以从。盖至是而廉公

之代已及萧公,悉举以自任。始事之日,仍辍己俸为之,倡不期

月,而大殿、两庑、三门,次第毕举。翼以栏楯,缭以垣墙。阶

陛以石,唐皇以甃。肖像绘塑,各效乃能,狞威惠慈,悉当其状。

殿之为间者三,庑之为间者六,门如其殿之数。基之深十有四丈,

广八丈有奇。屋之高二丈有奇。度用钱六千缗,用工八百。祠

既成矣,愿得吾子之文,篆诸牲石,以示后之人。国光敢奉父老

之言以请。良谨考传记,自南斗十二度、婺女七度为星纪,于辰

在丑为吴越之分野。吴越之地至广也,其所分郡县不止于一婺,

而是星之祠乃独见之于此者,岂非因星以名郡者耶?夫星宿之

在天,州城之在地,明光所烛,神气必通,其上下之应,次舍之限,

真有不可诬者。有司营立祠宇以奉其明灵,行其秩祀,以祈其

岁事,于礼典岂不宜哉?至于严像设崇,貌位被服而人肖之,则

固未之前闻矣。然犹必为之者,盖其民俗之所习尚焉耳。嗟乎!

神者,民之所恃以安也。今既本于礼而祠祀之,因其俗而像设之,

则所以望其出灵降祉,以大芘吾民者,不其至哉。吾民于此,其

尚敬承乃志,以延休于无穷可也。廉公,北庭人,岂弟爱民,人

怀其惠。萧公,大梁人,通敏有才器,抚事有方略。凡学院庙坛

之宜葺者 ,皆以次而举 ,此祠殆其一也。良既纳交二公,颇知作

第97页

095

祠之始末,而又重以父老之言,国光之请,因不辞而纪之。且为

迎享送神乐歌三章,俾歌以祀神。其辞曰:望天门竢,神哔灵之。

来光景溢,云为軿霓。为旌僾若,有廉象形。礼已交诚,既感享

维,德菲可荐。迎神乐歌一章。暾将出夜,既艾灵之。留神泽沛,

煙燎升羽。龠鸣牲币,举黍稷馨。灵是娱歆,精祀鉴民,衷锡繁

祉。享神乐歌一章。乐度周礼,容备灵之。归福祚至,阴沴息阳。

德宣粒我,民屡丰年。民报祀益,无怠歌我,诗其千载。送神乐

歌一章。

16.真武别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迎春门外东山岭。(旧志)真武神即

玄武神也。元世祖至元三年,县人周孚先建。后圮。国朝嘉庆

十年重建,庙前为东皋亭,左为节孝祠(见祠庙门),右为振凤观。

嘉庆二十四年重建。洪鹤元有碑记。咸丰辛酉毁于火。亭与观

亦圮。其亭,光绪二十四年,张邦陞裔孙河三、咸鍨重建。

17.周宣灵王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一在县东后街。咸丰辛酉毁于兵。同

治辛未、光绪丙申重建,前后殿六间。一在县西城门外。辛酉亦

毁于兵。光绪二十年重建。(旧志)载:辅德别庙在县西十五里

圭山,神姓周,名雄。正祠在新城。按:徐士晋《周孝子碑记》:

第98页

096历代寺庙庵观

宋周雄字仲伟 ,杭州新城人。事后母素谨。贾于衢,闻母病革,

破浪而行,为水所没。尸浮江,显神于衢。帝感其孝,敕为江神。

新城父老即以其宅为祠。《西安县志》:雄母病剧,奉母命,祷于

婺之五王庙。比归及衢,闻母讣,哀痛哭泣,死舟中。直立不仆,

衢人异之。即奉其肉躯敛布加漆,建庙祀焉。有大旱为霖,反风

灭火之应。元至元中,伯颜忽都守衢感神休,奏闻,封王号,大

新其庙云云。以上并录《浙江通志》,二条所载不同,难以强合,

因备录之。

18.兴福庙

见《光绪浦江县志稿》卷十三

《光绪浦江县志稿》:在县治南百步,四牌楼之东。相传神

为本县总管土地。

19.合济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四十里,在合济桥东首路北,供奉

白鹤圣帝及酆、袁二公(详见合济桥碑记)。

20.厚庐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五里,在厚庐金村南路沿。

祀陈、钱二侯。

第99页

097

21.大王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五里,在青萝山脚。

22.夺灵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十四里,在于门庄南首。左附有

骑路亭一座。

23.镇东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二十五里,在夜渔市左首。

24.钱王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五里,在吴大路村中,共三进,

奉祀武肃王。

25.普义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里,在古塘村东普义桥头,中

奉夏禹皇,左奉文信国、关壮缪、岳武穆,右奉老寿星、铁拐李、

智颠僧诸佛。庙共两进三楹,旁有厢屋,觅人住持,以供香火。

第100页

098历代寺庙庵观

北有骑路凉亭,以憩行人。

26.禹皇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东三十五里,在夏禹桥头,前有镇龙桥。

又:县北四十二里,在石母岭头。民国廿六年冬,重建三楹

又岭脚有关帝庙一座。

27.洪溪古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二十三里,在施宅村西水口,奉祀

陈四相公,讳公养,系陈百廿五相公,讳文,嵩之父。为造龙峰

古塔施砖千灶勅赠义相。庙前左有广福庵一座,樟树娘殿一座。

28.白沙庙

见《民国浦江县志稿》卷四

《民国浦江县志稿》:县南五十里,在白沙镇村后。邑人陈

志贤有记云:庙名白沙,以神而名也,其神来自汤溪白沙,甚灵

显。民无能名,遂名白沙帝。帝者谁?汉之卢植也,讨黄巾、诛

张角、佐汉室有功,故庙中有匾二方:额曰“汉室名臣”,又曰“昭

烈帝师”。左庑则关圣帝,右庑则协忠侯,而中间则白沙帝焉。

初,帝之为神于汤溪时,途遇一老人问焉往?帝曰:往汤溪白沙。

老人曰:我往武义三断,同行焉,可乎?曰:甚善。遂同船而来。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页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