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育2021内页

发布时间:2022-1-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东莞教育2021内页

8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普惠性幼儿园 908 所,比去年增加 23 所◉ 公办园(含创新方式扩充的公办学位) 在园幼儿占比达 56.65% 比去年提高了4.16% 公办园(含创新方式扩充的公办学位)和普惠性民办园 在园幼儿占比达 84.25% 比去年提高了 2.03% 各园区、镇街均已实现 5080 目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至 2021 年累计认定品牌学校 120 所◉ 至 2021 年累计组建 40 个教育集团 其中 9 个入选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 遴选品质课堂建设实验镇街7个、实验学校 108 个、实验科组 427个◉ 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录取 20.73 万人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录取 4.14 万人◉ 23 所公办普通高中实行特色发展自主招生◉ 遴选第一批 8 所市级“双特色”普通高中◉ 我市被省教育厅评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六、各类教育均衡发展4 所学校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6 所学校分别获评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我市在广东省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特等奖、... [收起]
[展开]
东莞教育2021内页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6

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目标任务

◉ 全市共完成 52 所公办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

新增学位约 5.38 万个

◉ 新改扩建和回收公办园 26 所,

新增学位7050 个

落实教育扩容资金和用地保障

◉ 投入公办学校建设资金约 43 亿元,市财政对

相关镇街(园区)发放公办中小学校建设项目补

助专项资金项目累计16 个,

发放补助资金 3.47亿元

◉ 11个镇街(园区)承诺向市政府

提供 1287 亩高中教育用地

四、推进教育扩容攻坚

校外方面

◉ 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 1264 家,压减率为 97.23%

◉ 36 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营转非”,完成率 100%

◉ 对 434 家学科类培训机构、

1682 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实行资金监管,完成率 100%

校内方面

◉ 554 所义务教育学校 100% 建立作业公示制度

◉ 参与课后服务学生超 44.3 万,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

和为有需要的学生服务两个“全覆盖”

◉ 实现中小学校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全覆盖”

◉ 选取松山湖等 10 个镇街(园区)试点开展暑假托管服务

三、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第52页

7

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目标任务

◉ 全市共完成 52 所公办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

新增学位约 5.38 万个

◉ 新改扩建和回收公办园 26 所,

新增学位7050 个

落实教育扩容资金和用地保障

◉ 投入公办学校建设资金约 43 亿元,市财政对

相关镇街(园区)发放公办中小学校建设项目补

助专项资金项目累计16 个,

发放补助资金 3.47亿元

◉ 11个镇街(园区)承诺向市政府

提供 1287 亩高中教育用地

四、推进教育扩容攻坚

校外方面

◉ 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 1264 家,压减率为 97.23%

◉ 36 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营转非”,完成率 100%

◉ 对 434 家学科类培训机构、

1682 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实行资金监管,完成率 100%

校内方面

◉ 554 所义务教育学校 100% 建立作业公示制度

◉ 参与课后服务学生超 44.3 万,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

和为有需要的学生服务两个“全覆盖”

◉ 实现中小学校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全覆盖”

◉ 选取松山湖等 10 个镇街(园区)试点开展暑假托管服务

三、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第53页

8

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 普惠性幼儿园 908 所,比去年增加 23 所

◉ 公办园(含创新方式扩充的公办学位)

在园幼儿占比达 56.65%

比去年提高了4.16%

公办园(含创新方式扩充的公办学位)和普惠性民办园

在园幼儿占比达 84.25%

比去年提高了 2.03%

各园区、镇街均已实现 5080 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至 2021 年累计认定品牌学校 120 所

◉ 至 2021 年累计组建 40 个教育集团

其中 9 个入选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

◉ 遴选品质课堂建设实验镇街7个、实验学校 108 个、实验科组 427个

◉ 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录取 20.73 万人

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 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录取 4.14 万人

◉ 23 所公办普通高中实行特色发展自主招生

◉ 遴选第一批 8 所市级“双特色”普通高中

◉ 我市被省教育厅评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

六、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4 所学校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

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16 所学校分别获评省级艺术特色学校、

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我市在广东省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特等奖、

一等奖学生和优秀指导教师总人数连续 8 年居全省第一

成功举办 2021 年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观摩研讨

活动(东莞专场),省市约 700 余人参加现场活动,

约 25 万人次观看线上直播

5 所学校获评“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13 个学校被认定为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实现 1000 人以上中学、1200 人以上小学 100%

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改造全市 14317间课室灯光照明设备,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五、坚持“五育”并举

第54页

9

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 普惠性幼儿园 908 所,比去年增加 23 所

◉ 公办园(含创新方式扩充的公办学位)

在园幼儿占比达 56.65%

比去年提高了4.16%

公办园(含创新方式扩充的公办学位)和普惠性民办园

在园幼儿占比达 84.25%

比去年提高了 2.03%

各园区、镇街均已实现 5080 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至 2021 年累计认定品牌学校 120 所

◉ 至 2021 年累计组建 40 个教育集团

其中 9 个入选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

◉ 遴选品质课堂建设实验镇街7个、实验学校 108 个、实验科组 427个

◉ 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录取 20.73 万人

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 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录取 4.14 万人

◉ 23 所公办普通高中实行特色发展自主招生

◉ 遴选第一批 8 所市级“双特色”普通高中

◉ 我市被省教育厅评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

六、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4 所学校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

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16 所学校分别获评省级艺术特色学校、

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我市在广东省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特等奖、

一等奖学生和优秀指导教师总人数连续 8 年居全省第一

成功举办 2021 年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观摩研讨

活动(东莞专场),省市约 700 余人参加现场活动,

约 25 万人次观看线上直播

5 所学校获评“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13 个学校被认定为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实现 1000 人以上中学、1200 人以上小学 100%

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改造全市 14317间课室灯光照明设备,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五、坚持“五育”并举

第55页

10

民办教育:规范提质发展

◉ 加强民办学校审批管理,2021 年 6 月坚决执行

“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定

◉ 全年市镇两级财政安排民办学位补贴经费约7.2 亿元

补贴共计 58.8 万人次

◉ 择优评定扶持民办学校 59 所

发放扶持资金 590 万元

◉ 规范民办学校发展,制定宣传广告负面清单 13 条

清理整治无证幼儿园 14 家

特殊教育及专门教育:成效明显

◉ 启动首批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试点

我市被省教育厅评为首批“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区”

3 所学校被评为首批“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学校”

◉ 出台《东莞市专门教育及专门学校管理办法(试行)》

2021 年累计教育矫治涉罪错学生 475人

中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 承办 2021 年广东省暨东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 确定 8 个专业群为我市特色专业群

◉ 18021 名中职学生成功升学和就业,升学就业率达 98.63%

◉ “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共招生 6970 人,增幅 30.6%

◉ 我市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

1 项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

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 我市学生在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获得

71 项一等奖、79 项二等奖、109 项三等奖

获奖总数创历年新高,居全省前列

高等教育:高水平建设

◉ 东莞理工学院在 2021 年 5 月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8 月被列入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 广东医科大学“升格”进入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举行奠基仪式

◉ 推进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和“提质培优”

新增 2 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正式转设为东莞城市学院

第56页

11

民办教育:规范提质发展

◉ 加强民办学校审批管理,2021 年 6 月坚决执行

“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定

◉ 全年市镇两级财政安排民办学位补贴经费约7.2 亿元

补贴共计 58.8 万人次

◉ 择优评定扶持民办学校 59 所

发放扶持资金 590 万元

◉ 规范民办学校发展,制定宣传广告负面清单 13 条

清理整治无证幼儿园 14 家

特殊教育及专门教育:成效明显

◉ 启动首批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试点

我市被省教育厅评为首批“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区”

3 所学校被评为首批“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学校”

◉ 出台《东莞市专门教育及专门学校管理办法(试行)》

2021 年累计教育矫治涉罪错学生 475人

中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 承办 2021 年广东省暨东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 确定 8 个专业群为我市特色专业群

◉ 18021 名中职学生成功升学和就业,升学就业率达 98.63%

◉ “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共招生 6970 人,增幅 30.6%

◉ 我市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

1 项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

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 我市学生在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获得

71 项一等奖、79 项二等奖、109 项三等奖

获奖总数创历年新高,居全省前列

高等教育:高水平建设

◉ 东莞理工学院在 2021 年 5 月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8 月被列入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 广东医科大学“升格”进入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举行奠基仪式

◉ 推进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和“提质培优”

新增 2 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正式转设为东莞城市学院

第57页

12

第58页

13

第59页

14

第60页

15

第61页

16

第62页

17

第64页

回顾与展望

第65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0

东莞教育 2021 十大改革事件

2021 年是“十四五”

开局之年,也是东莞迈上

“双万”新征程的关键之年。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

主任肖亚非强调,要增强

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高

质量教育体系,切实提升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

和满意度,为推动东莞在

万亿 GDP、千万人口新起

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

新的更大贡献。

2021 年,东莞市委市

政府将教育作为推动城市

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一

年两次高规格召开全市教

育大会,共商教育大计,

高瞻远瞩谋划教育改革发

展之路。

与此同时,东莞教育

系统以“闯的精神、创的

劲头、干的作风”挺进教

育改革深水区,擘画“品

质教育”蓝图开新局见新

气象。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

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站在这辞旧迎新的时间节

点上,教育君带大家一起

回顾总结东莞教育 2021 十

大改革事件,回望一年来

东莞教育人所付诸的努力

和所取得的成果,一起见

证东莞教育为“双万”新

征程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

的全新启程。

一、发布打造品

质 教 育 “1+12” 行

动计划

1 月 13 日下午,东莞

市召开推进品质教育建设

大会,发布打造品质教育

“1+12”行动计划系列文

件,明确将“打造品质教

育”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

代化的核心战略,坚持教

育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扩

容提质”为抓手,以“改

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确

保“十四五”时期东莞实

现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增量、

普通高中公办学位总量、

教育经费总投入、公办中

小学专任教师增量、高级

职称教师增量“五个翻一

番”,全面提升教育事业

整体发展水平。

二、高规格召开

全市教育大会

9 月 10 日 是 我 国 第

37 个教师节,东莞高规格

召开全市教育大会,肖亚

非书记强调:“要全面深

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

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和满意度。”大会出台

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

革等系列文件(包括《东

莞市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

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

展的实施意见》《东莞市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任务分工方案》《东莞市

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

革系列文件》等“1+1+9”

共 11 份文件),提出坚持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教

育评价改革为牵引,以新

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

革,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

发展,到 2025 年打造成广

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名片。

盘点

第66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1

三、教育“十四五”

规划出炉

“十四五”时期,是

东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机

遇期、窗口期和关键期。

东莞印发《东莞市教育事

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 2035 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时期,东莞将

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以

打造“品质教育”为发展

战略,深入实施“九大任

务”,着力提升“九大品质”,

重点推进“1+12”行动,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

力实现打造区域基础教育

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打

造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

范例、打造湾区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的新高地、打造

智慧教育治理的新标杆、

打造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品

牌、打造增进民生福祉的

新窗口“六个新”发展目标,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市

建设,到 2035 年全面建成

教育现代化强市。

四、打造“莞邑

良师”

肖亚非书记在 9 月 10

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上

提出:“我们要有东莞能

出名师、能出大师的雄心

和魄力,遴选好的苗子,

将领军人才和教育家型教

师的培养对象送到全国最

好的校长培训中心、教师

培训基地集中培养,为未

来 10 年、20 年 发 展 培 养

一批又一批莞邑名校长、

大先生。”

10 月 19 日 下 午, 市

教育局发布“莞邑良师”

行动计划 2021 实施情况和

人才培养实施情况。这意

味着东莞“莞邑良师”行

动计划全面启动,东莞将

打造好校长、好教研员、

好教师三支队伍。

根据“莞邑良师”行

动计划,东莞计划用 5 年

时间培养 30 名教育领军人

才、150 名教育家型教师、

2500 名卓越教师和 300 名

未来名校长培养对象,评

选 550 名名师、名班主任、

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搭

建起与省相衔接的高层次

人才培养体系。

五、深入推进集

团化办学

12 月 16 日, 广 东 省

教育厅公示省级优质基础

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共 72

个教育集团入选。其中,

东莞有东莞中学教育集团

等 9 个教育集团入选省级

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

象。

集团化办学是全面提

升区域教育均衡化水平的

重要举措,近年来,东莞

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

优势和品牌效应,深入推

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

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

学校,2018 年至今共组建

了 40 个 教 育 集 团, 覆 盖

28 个园区、镇街,覆盖率

达到 85%。通过集团化办

学,促进干部教师交流成

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

建共享,带动薄弱学校和

新办学校教育质量快速提

升,2019-2021 连 续 三 年

师生家长对集团化办学的

满意度都在 98% 以上,形

成了集团化办学的“东莞

模式”。

六、推进中小学

劳动教育

4 月 29 日,广东省中

小学劳动教育现场观摩研

讨活动 ( 东莞专场 ) 在东

莞市东坑镇中心小学举行,

这是省教育厅、省教育研

究院今年在全省范围内举

办的首场中小学劳动教育

盘点

第67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2

的观摩研讨活动。在全社

会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背

景下,东莞迅速响应,将

“劳动教育”列入“十四五”

期间品质教育“1+12”项

行动计划之一。东莞完善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多维度

顶层设计,架构起结实严

密的行动框架,让劳动教

育深入学校、深入家庭、

深入生活。

今年 3 月,广东省教

育厅公布 85 所“广东省中

小学生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名单,东坑镇中心小学、

大朗镇鸣凤小学、莞城英

文实验学校、厚街镇桥头

小学、谢岗镇谢岗小学 5

所学校上榜。

11 月 26 日, 东 莞 选

举产生了首届劳动教育研

究会,着力破解全市各级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中的难

题,充分发挥智库功能,

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劳动教

育顶层设计。

七、举行广东省

职业教育活动周

5 月 24—26 日,2021

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活动周

启动仪式在东莞举行。此

次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将东

莞作为主场,充分体现了

“十三五”期间东莞创建

和推进“广东省现代职业

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

能力建设、推进职业院校

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优化,

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路径。

东莞是国际制造业名城,

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

质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

市”战略的重要组成,致

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

进制造业中心和技能人才

之都。

近日,东莞中职教育

不断传出喜讯。东莞教师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中勇夺两项

一等奖,连续四年问鼎该

项比赛最高奖项。与此同

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

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

能力比赛中,来自东莞市

机电工程学校的教师摘得

桂冠,继续捧回此项“国

字号”荣誉。

八、打造“品质

课堂”

“品质课堂”是以落

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围绕“打造品质教育”目

标,3 月 22 日,东莞市召

开“品质课堂”建设推进

会,解读“品质课堂”建

设方案。东莞将重点推进

理念专题研训、实验基地

建设、教学能力大赛、信

息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创

新、成果培育推广六大项

目,相互促进、协同实施。

分批遴选培育 10 个“品质

课堂”示范镇街、100所“品

质课堂”示范学校、1000

个“品质课堂”示范教研组,

打造 10000 节“品质课堂”

精品示范课,形成一批在

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

优质教学成果,探索一条

与现代素质教育相适应的

课堂创新实践之路。

4 月 24 日,第二届东

莞中小学未来课程设计大

赛决赛成功举办。专家指

出,通过课程大赛的方式

唤醒和推动全市老师参与

和关注未来教育,鼓励通

过未来教育这个窗口,推

动老师、校际之间的协作,

优化教育理念,这在全国

都具有创新意义和推广价

值。

盘点

第68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3

九、推进普通高

中“双特色”优质发

高中教育作为高质量

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在

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

的关键作用。今年东莞出

台《东莞市推进普通高中

“双持色”优质发展行动

计 划(2021-2025 年 )》

,制定《东莞市普通高中“双

特色”工作方案》,分类

研究编制“双特色”普通

高中办学指引。

10 月 22 日, 东 莞 举

行“双特色”普通高中建

设推进会,各普通高中按

照“双特色”行动计划有

关要求,结合自身特色优

势,明确特色导向,提升

特色品牌,增强特色亮度,

深化改革,激发特色活力,

争取至 2022 年基本形成普

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格 局, 到 2025 年 建 成 20

所市级特色优质普通高中,

建成 2-3 个在全省乃至全

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特

色办学成果,有效满足学

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目前,东莞已完成 2021

年度“双特色“学校和项

目评选工作,评选出第一

批创建市级“双特色”普

通高中特色学校 8 所、特

色项目 60 项。

十、开展教育评

价改革

今 年 11 月, 广 东 省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试点名单公布,其中,东

莞市为试点市,麻涌镇为

试点镇,东莞中学等 3 所

学校为试点校,东莞市松

山湖实验中学“建立促进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

评价机制”等 32 个项目为

试点项目。

在此基础上,今年 12

月,东莞印发《关于公布

东莞市首批教育评价改革

实验镇(街、园区)和实

验校(幼儿园)的通知》,

确定莞城街道等 5个镇(街、

园区)为实验区,东莞外

国语学校等 50 所学校(幼

儿园)为实验校,鼓励各

实验区校开展全面综合评

价改革,也可选取几个重

点领域作为改革方向,围

绕四个重点绩效目标和七

个主要任务,发挥自身资

源优势,先行先试,充分

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

作用。

按照“试点先行、以

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

则,东莞市在“十四五”

时期计划分批遴选 10 个区

和 100 所学校作为教育评

价改革实验区校。

盘点

第69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4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攻

坚克难,方显担当。2021

年,年,东莞教育系统紧

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目标,聚焦教育领

域民生重点,用心做好民

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

盼问题,促进东莞教育质

量整体提升,进一步增强

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

幸福感,为东莞实现 GDP

过万亿后可持续高质量发

展、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

共生共荣贡献了教育力量。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

总结经验,乘势而上。跟

教育君一起回顾东莞教育

2021 十大民生实事,看东

莞教育如何描绘“人民满

意的教育”的幸福画卷,

积蓄温暖前行的力量,在

2022 共同续写幸福的教育

华章。

一、新增公办学

位 5.38 万个

东莞深入推进教育扩

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

完善学位动态调整机制,

编制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

划,优化学校布局,落实

公办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

出让联动机制,完善高中

教育用地保障,加快学校

建设,探索建立建设质量

监测员制度,确保“扩一

所优一所”。

2021 年 完 成 52 所 公

办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

新增学位约 5.38 万个;新

建扩建和回收改建 26 所

公办园,新增公办园学位

7050 个,推动松山湖未来

学校等一批公办中小学校

动工建设,确保各学段学

位供需平衡。

二、“双减”有

效缓解家长教育焦虑

2021 年 7 月下旬,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

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

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

见》。东莞结合实际和学生、

家长需求向内改革,将“双

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

务和重大民生事项,市主

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专

题听取“双减”工作汇报,

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

组,建立市镇两级工作协

调机制,出台加强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与优

化设计的实施意见、加强

义务教育校内减负工作的

指导意见,建立“双减”

网上管理平台,推进校外

培训机构“营转非”和预

收费监管工作,大力压减

校外培训机构数量,扎实

推进“双减”工作取得实

效。据线上问卷调查统计,

开展“双减”以来,家长

参与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

的选择意愿大大降低,教

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

三、课后服务实

现两个“全覆盖”

2021 年东莞教育系统

把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作为

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

抓手,一年来取得了明显

的成效:从供给服务范围

和对象上看,上半年实现

了 33 个园区、镇(街)公

办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

为 9 万多学生提供延时托

东莞教育 2021 十大民生实事

盘点

第70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5

管服务;暑期期间 10 个镇

街创新试点开展“两期”

托管服务,有效解决孩子

暑期“看管难”问题;秋

季学期推进实现义务教育

校内课后服务两个“全覆

盖”, 33 个园区、镇(街)

468 所公办和民办非全寄

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超

过 44.5 万有需求的学生提

供“公益非营利”校内课

后服务。学生及家长对校

内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均达

到 94% 以上。

下来东莞将以全市教

育系统区域性课后服务“互

比互看”活动为抓手,创

建校内课后服务先进示范

校、课后服务改革实践基

地,推动课后服务工作在

两个“全覆盖”基础上进

一步实现量与质的“双提

升”。

四、暖心护考实

现“平安考试”目标

2021 年,东莞先后发

生“6·18”和“12·13”

两起本土疫情,加之中高

考和研考期间天气影响,

教育部门面临一场又一场

“大考”。面对考验,东

莞教育部门用“温暖”和

“责任”作答,严格落实

疫情常态化下国家教育考

试工作要求,抓细抓实疫

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

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下的“平

安高考、中考、研考”目

标任务。

切实做好组考防疫工

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

施,确保考生和工作人员

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切实做好考试组织工作,

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确保规范有序;切实做好

考试服务工作,确保应考

尽考。

2021年,东莞全市 2.8

万余名高三考生、15.4 万

余名初中考生、8826 名研

考生全部安全顺利完成考

试,确保不因疫情影响考

试,不因考试传播疫情。

尤其是因疫情滞留大朗的

368 人的特殊研考,协调

16 所高校跨省市顺利调

卷,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工

作人员用扎实、无私的付

出温暖了整座城市。

五、 完 成 14317

间课室灯光改造

东莞一直十分关注儿

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把“防

控近视”纳入 2021 年教育

部门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为保护全市儿童青少年视

力健康,增强近视防控时

效,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

健康局等 6 部门建立市综

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

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市

近视防控专家团队,开展

近视防控骨干教师培训,

完成全市 14317 间课室灯

光照明设备改造任务,超

额完成年度 10000 间的目

标,茶山镇被认定为 2021

年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

控试点县(市、区),10

所学校(幼儿园)被认定

为 2021 年全省儿童青少年

近视防控示范校。根据工

作 计 划, 到 2023 年 实 现

全市中小学所有教室灯光

照明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100%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六、“融合教育”

让特殊儿童不特殊

让特殊儿童不特殊的

“融合教育”彰显东莞的

教育温情。2021 年秋季开

学,南城阳光第六小学等

3 所普通学校成为全市首

批特教班试点学校,开启

了东莞“融合教育”发展

的新篇章。

盘点

第71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6

让特殊学生在家门口

就能享受享到公平、优质

的教育,东莞一直在行动。

近年来,东莞以随班就读

工作为抓手,不断推进特

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将其

作为保障特殊儿童少年获

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重

要途径,初步构建了以随

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

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

补充,涵盖学前教育到高

中阶段教育的特殊教育体

系。

目前,全市有残疾幼

儿学前康复教育机构 2所,

融合教育实验幼儿园 1所,

特 殊 教 育 学 校 2 所, 特

殊教育学校在校生约 926

人,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

学生(持证)和送教上门

学生约 1461 人,适龄残疾

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达 97.6%;2021 年, 全 市

有学前融合教育推广园 33

所,学前康复机构和融合

实验幼儿园在校残疾幼儿

348 人。

七、提供积分入

学和优待政策学位

14.1 万个

为更好解决东莞市非

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

务教育问题,2021 年东莞

各园区、镇(街道)继续

通过挖掘公办学位潜力和

实施积分制入学民办学位

补贴政策等方式,努力提

高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

龄少年儿童教育公共服务

均等化水平。

2021 年全市共为义务

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

少年提供积分入学和优待

政策学位 14.1 万个(含公

办学位、购买民办学位和

发放民办学位补贴),同

比去年增加了 6.2 万个学

位,增幅约 78.3%。其中,

小学提供积分入学和优待

政策学位 10 万个,同比去

年增加了 4.7 万个学位,

增幅约 88.9%;初中提供

积分入学和优待政策学位

4.1 万个,同比去年增加

了 1.5 万个学位,增幅约

56.9%。

八、实现中高职

合作办学全覆盖

2021 年东莞拓宽中职

高职衔接渠道,扩大“三二

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规

模,努力实现中高职合作

办学基本全覆盖,推动更

多中职毕业生升读大学,

为中职生学历提升打开天

花板。

全市 10561 名学生参

加 2021 年 高 考,9877 名

学生被高职院校录取,录

取率达到 93.5%;全市 20

所中职学校的 62 个专业与

省内的 36 所高职院校实施

“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

培养,共招生 6970 人,增

幅 30.6%。其中招生人数

最多的是东莞理工学校,

共招生 730 人;其次为东

莞 市 商 业 学 校, 共 招 生

725 人;东莞市电子科技

学校 2021 年招生的 14 个

专业都实施“三二分段”

试点。

九、智慧教育赋

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 年东莞提出,秉

承“学在东莞,品质教育”

的理念,基于海量优质的

数字教育资源,做大做强

莞易学慕课平台,建成莞

易学云学堂,打造智慧学

习新标杆,同时充分发挥

在线教育优势,全力构建

东莞终身教育学习体系,

努力建成人人皆学、处处

盘点

第72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7

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

湾区都市。

目前,莞易学云学堂

全面覆盖基础教育、职业

教育、继续教育等学习场

景,推进落地“三个课堂”

(专递课堂、名师课堂、

名校网络课堂),共开设

课程 4132 门,初步形成面

向各年龄段全体市民的课

程资源体系,其中市民注

册人数达 52 万人。

面向未来,东莞将加

快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心,

打造开放融通的“莞教通”

智慧教育大平台,建成覆

盖人人的莞易学云学堂,

全面赋能东莞教育高质量

发展,树立智慧教育发展

新标杆。

十、校园安全实

现 3 个 100%

校园安全无小事,时

刻绷紧安全弦。2 月 20 日,

东莞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

在市行政办事中心召开,

并印发《东莞市 2021 年学

校安全工作要点》,明确

今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思

路。2021 年东莞严格落实

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实

现春季、秋季学生安全返

校。加强校园安保工作,

组建 100个安全督导小组,

常态化开展“五个一”(听

一节安全教育课、吃一顿

校园学生餐、坐一程校车

上下学、访一次心理咨询

室、巡一遍溺水隐患点)

检查。推动保安员 100% 持

证上岗,60 岁以上保安清

零,一键式紧急报警设备

联 网 率 100%。 开 通 全 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热线,

实现中小学校专职心理教

师配备达标率 100%。开展

2021 年中小学防溺水体验

式宣教进校园活动,在全

市 33 个镇街中小学开展

70 场防溺水宣教活动。

盘点

第73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8

东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度解读推进

品质教育建设大会精神

2021 年 1 月 14 日 上

午,东莞市召开打造品质

教育新闻发布会,对东莞

市推进品质教育建设大会

主要精神进行解读,就东

莞教育系统落实大会精神

的工作安排进行通报。

确保实现“五个

翻一番”

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

开推进品质教育建设大会,

明确将“打造品质教育”

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的核心战略,全面提升我

市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

“十四五”时期将确保实

现“五个翻一番”。

◆ 1. 义务教育公办

学位增量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间义

务教育阶段新增的公办学

位,将比“十三五”期间

新增的翻一番。“十三五”

期间义务教育阶段新增的

公办学位约 12.5 万个,预

测“十四五”将新增超过

25 万个。

◆ 2. 普通高中公办

学位总量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末的

普通高中公办学位供给的

总量,比“十三五”期末

翻一番。2020 年底,普通

高中公办学位为 5.5万个,

预 测 到 2025 年 底 将 为 约

11 万个。

◆ 3. 教育经费总投

入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间全

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

将比“十三五”期间翻一番。

2020 年教育经费投入还没

有最后核算,初步测算未

来五年,我市将加大公办

学校建设力度、加大教育

经费保障水平,“十四五”

期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

投入将比“十三五”期间

翻一番。

◆ 4. 公办中小学专

任教师增量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间新

增的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

数量,将比“十三五”期

间新增的翻一番。“十三五”

期间新增的公办专任教师

数 量 接 近 1 万 名, 预 测

“十四五”期间将新增超

过 2 万名公办专任教师。

◆ 5. 高级职称教师

增量翻一番

即“十四五”期间新

增的高级职称教师数量,

将比“十三五”期间新增

的翻一番。“十三五”期

间新增的高级职称教师

750 多名,预测“十四五”

新闻发布

第74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29

期间新增将超过 1700 名。

教育现代化分三

步走

“十四五”着力

打造“六个新”

据市教育局介绍,市

教育系统去年开展了为期

近三个月的大调研,对东

莞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

规 划 和 2035 年 远 景 目 标

深化研究,初步提出未来

十五年,将分“三步走”

实现教育现代化。第一步

是“十四五”时期,打造

品质教育,建设高质量教

育体系;第二步是至 2030

年,基本建成教育现代化

强市,第三步是至 2035 年,

全面建成教育现代化强市。

其中“十四五”时期,努

力实现“六个新”的发展

目标。

◆ 1. 打造区域基础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义务教育结构进一步

优化,师资素质得到明显

提升,全市基础教育整体

质量水平稳居全省前列。

◆ 2. 打造高等教育

创新发展的新范例

高起点筹建湾区大

学,加快推进港城大(东莞)

建设,东莞理工学院建成

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

范校,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开展本科专业试点,高端

人才和科研团队聚集吸引

力明显增强。

◆ 3. 打造湾区职业

教育产教融合的新高地

建成在粤港澳大湾区

具有标杆引领水平的一批

高水平中职学校、示范专

业和专业群,为东莞打造

“全国先进制造之都”强

化技能人才支撑。

◆ 4. 打造智慧教育

治理的新标杆

即时感知、科学决策、

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

能监管的新型教育治理模

式基本建成,教育大数据

分析应用全面提升,有效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教

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

代化。

◆ 5. 打造教育综合

改革的新品牌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

面深化,在公办学位供给、

教育结构优化、师资队伍

建设、教育评价督导等方

面创新经验、打造品牌,

教育改革动力效能充分释

放。

◆ 6. 打造增进民生

福祉的新窗口

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更

加充足优质,终身学习体

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

加便捷,全民受教育质量

不断提升,成为高品质现

代化都市的精彩缩影。

提升“八大品质”

实施“1+12”行

动计划

东莞市推进品质教育

建设大会对工作进行了具

体部署,强调要以着力提

升“八大品质”打造“品

质教育”。这八大品质是:

党的建设品质、五育融合

品质、学位供给品质、结

构优化品质、服务发展品

质、师资建设品质、教育

治理品质、综合改革品质。

东莞教育系统在大调研的

基础上,聚焦提升“八大

品质”,谋划推进“1+12”

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

已在东莞市推进品质教育

建设大会上发出征求意见。

“1”行动计划是加

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行动

计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着力提质量、抓

示范,扎实推进全市中小

学校党建“全面进步、全

面过硬”,以高水平党建

引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12”行动计划分别

为:

◆ 1. 推进公办中小

学校建设行动计划

完善学位动态监测机

制,优化学校布局结构,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加强

新闻发布

第75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0

资源保障,完善督导激励,

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

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

204 所,增加学位超过 31

万个。

◆ 2. 推进学前教育

普惠健康发展行动计划

优化学前教育资源

配置,强化幼教师资队伍

建设,实施幼儿园科学品

质保教示范项目,力争到

2025 年增加公办幼儿园学

位 3 万个,打造一批品牌

幼儿园,推动公办民办幼

儿园协同发展。

◆ 3. 推进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行动计划

创新优质师资配置,

创建集团化办学示范区,

完善品牌学校培育常态化

机制,推进基础教育高质

量发展试点示范。完善随

迁子女、特殊教育、专门

教育和经济困难家庭儿童

入学保障机制,提供多元

优质校内课后服务。

◆ 4. 推进优质普通

高中“双特色”培育行

动计划

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

设,完善特色人才培养机

制,建立完善招生、师资、

经费、评价等支持制度,

支持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

申报省特色示范高中。打

造一批特色优质项目,建

设一批市级特色优质普通

高中,有效满足学生多样

化学习需求。

◆ 5. 推进民办学校

规范提质行动计划

推动民办教育分类管

理,持续深化公办民办学

校结对帮扶和委托管理,

加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

设,支持民办学校培育办

学特色,打造优质学校品

牌,推动民办学校提升育

人水平。加强校外培训机

构审批管理,规范校外培

训办学。

◆ 6. 推进高等教育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创新体制机制高起点

建设湾区大学,打造世界

一流的香港城市大学(东

莞),加快将东莞理工学

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

大学示范校,推动东莞职

业技术学院开展本科专业

试点,提升在莞高校整体

实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

素质的劳动者和高层次人

才。

◆ 7. 推进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行动计划

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

院校,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建设一批“双精准”示范

专业。开展多元主体共建

职业教育集团改革试点,

培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职

教集团,建设一批高水平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高

素质“双师型”教师。

新闻发布

第76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1

◆ 8. 打造“莞邑良

师”行动计划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完善教师荣誉制度。推动

教师队伍扩容,多渠道补

充教师缺口,大力引进优

秀人才。建立精准培养培

训体系,完善激励保障机

制,健全教师管理机制,

培养一批教育领军人才、

省级教育家型教师。

◆ 9. 推进“品质课

堂”行动计划

深入推进课堂变革,

实施课堂理念研训、示

范基地建设、教学能力

大赛、新型技术创新、

评价体系构建、成果培

育推广等六大项目,到

2025 年,遴选培育一批

示范镇街、示范学校、

示范教研组、精品示范

课,形成一批在全省全

国有影响力的优质教学

成果。

◆ 10. 推进中小学

劳动教育行动计划

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

系,推动劳动教育名师培

养,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品

牌,建成一批劳动教育实

验区(镇街)、劳动教育

特色学校、劳动教育基地

和研学实践基地,探索具

有东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

式。

◆ 11. 推进智慧教

育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教育大数据

中心,建成开放融通的智

慧教育大平台——莞教通,

建成覆盖人人的在线终身

学习中心——莞易学,深

入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

育,加快形成适应教育现

代化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 12. 推进教育评

价改革行动计划

实施评价制度体系优

化项目、义务教育质量监

测项目、普通高中增值评

价项目、“五育”综合素

质评价项目、评价改革实

验区校试点项目、教育评

价能力研训项目、评价数

据平台创建项目等,系统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2021 年六大重点

工作

2021 年,市教育系统

将围绕扩容、提质、强师、

服务、治理、改革六个方

面下功夫,推动打造品质

教育起好步、开好局。

◆ 1、扩容

持续推进千日攻坚行

动,完善学位动态调整机

制,编制基础教育设施专

项规划,优化学校布局,

落实公办学位供给与商住

用地出让联动机制,完善

高中教育用地保障,加快

学校建设,探索建立建设

质量监测员制度,确保“扩

一所优一所”。2021 年将

推动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

45所、新增学位 4.68万个,

公办幼儿园 18 所、新增学

位 7000 个,确保各学段学

位供需平衡。

◆ 2、提质

围绕办好家门口的每

一所学校,促进学校内涵

发展、特色发展、规范发

展、均衡发展。持续推进

集团化办学和品牌学校建

设,新增品牌学校 40 所。

推进劳动教育,加快课程

体系、教师培养、实践基

地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建设,创新劳动教育东莞

模式。打造品质课堂,培

育首批品质课堂示范镇街、

示范学校、精品示范课。

启动特色学校、特色项目

“双特色”普通高中建设。

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规范各类幼儿园办学行为。

启动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试

点,推动民办教育规范优

质发展。

◆ 3、强师

以莞邑良师工程为抓

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

设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

设,开展最美教师评选,

新闻发布

第77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2

优化荣誉制度,加强监督

管理。加快高层次人才引

进,探索年内集中招聘引

进 100名高层次短缺人才。

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

完善学校干部选任和教师

职称评聘机制,规范编外

教师管理。实施教育领军

人才、教育家型教师、卓

越教师培养计划,保障教

师待遇,切实减轻教师负

担。

◆ 4、服务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

合,大力建设特色专业群、

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提

高“双师型”教师占比,

拓宽中职高职衔接渠道。

莞易学平台年内新增 500

门技能课程、引导不少于

50 万人参加培训。推进湾

区大学、港城大(东莞)

建设,推进东莞理工学院

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

范校,推进东莞职业技术

学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

育试点。年内实现公办小

学提供校内下午课后服务

基本全覆盖。加强青少年

防近视工作,年内更新改

造 10000间教室灯光照明。

◆ 5、治理

全面落实依法治教,

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

改革,构建共同参与的

教育治理格局。加快推

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切实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加强进校活动清单管理。

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建

成一个教育大数据中心,

服务智慧校园、智慧教

学、智慧治理三大场景,

提升教育治理体系与治

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

高风险防范、矛盾调解、

应急处突治理能力,建

立健全校园疫情防控、

安全保卫、校车运行、

食品卫生等管理体系,

保障师生安全。

◆ 6、改革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创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普通高中增值评价、“五育”

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项目。

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创

新公办学位供给机制,创

新民办教育规范提质路径,

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培育模

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方

式,创新现代教育治理体

系,积极创建广东省基础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记者对教育扩容提质

2020 年 取 得 成 绩 和 2021

计划、公办高中学位扩容、

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等情况进行了

提问,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叶淦奎,市教育局党组成

员、副局长邓柏松,市教

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

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甘雨对以上问题进

行了回答。

教育扩容提质

2020 年教育扩容提质

成绩:完工新改扩建学校

32 所,增加学位约 3.7 万

个,比 2020 年原定计划超

额完成了 3 所,新增学位

超 0.34 万个。

2021 年 教 育 扩 容 提

质 计 划: 总 投 入 预 计 约

42.88 亿元,完成 45 所新

改扩建学校项目;预计总

投 入 94.1 亿 元, 新 动 工

69 所学校项目。

保障师资队伍建设

采用“扩增量、优存

量”的方式,多渠道、多

形式、高质量推动完成教

师队伍扩容任务,力争实

现学位扩容与师资保障同

步。

推动职业教育提质

将结合产业发展实

际,深入实施推进职业教

育产教融合行动,推动职

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

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打造学习型湾区都市

秉承“学在东莞,品

质教育”的理念,发挥教

育主动担当,通过建设具

有东莞特色的在线学习中

心——莞易学,构建东莞

终身学习体系,助力我市

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湾区

都市。

新闻发布

第78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3

如何确保平安中考?

市教育局在东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6 月 24 日下午,东莞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五场

“东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

控新闻发布会”,疾控、

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的

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问。

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何炳

基在发布会上,向媒体解

读了 23 日下午印发的《关

于进一步做好 2021 年初中

学业水平考试疫情防控工

作的补充通知》。市教育

局从强化人员健康管理、

优化考点考场设置、细化

操作流程、深化督导落实

四方面扎实推进中考疫情

防控工作,全力确保中考

安全平稳顺利进行。

问:我市中考将于

26 日—28 日如期举行,

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市

教育局将采取什么样的

举措,尤其对于麻涌、

南城这两个存在封控区

域的镇街,确保实现平

安中考?

答:我市中考即将于

本周六开考,全市参加初

二会考和初三中考的考生

共 15.4 万人。中考考生数

量、考试规模和考点数量

都远超高考,疫情防控压

力也相应增大。为切实做

好考前疫情防控工作,昨

日(23 日)下午,经市新

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

公室同意,市教育局发出

《关于进一步做好 2021 年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疫情防

控工作的补充通知》,全

力确保中考安全平稳顺利

进行。具体可以概括为:

一是强化人员健康管

理。落实“全体考生 100%

实施 14 天健康监测、行动

轨迹申报、考前核酸检测;

全体涉考工作人员 100% 实

施 14 天健康监测、行动轨

迹申报、接种新冠疫苗、

考前核酸检测;全体考生

家长 100% 知晓中考疫情防

控要求及指引”等三个“百

分百”,目前已实现全体

考生和涉考人员全员核酸

检测,确保所有考生和涉

考人员均持核酸检测阴性

证明进入考点、学校。

二是优化考点考场设

置。根据疫情形势变化,

在原先设置普通考点、备

用隔离考点的基础上,增

加设置封控区域考点和封

闭区域考点两类考点,分

别用于封控区域内和封闭

区域内的考生就近就便参

加考试。目前,全市已设

置普通考点 69 个、备用隔

离考点 34 个、封控区域考

点 2个、封闭区域考点 3个。

同时,每个考点均设普通

考场、备用考场和备用隔

离考场 3 类考场,分别用

新闻发布

第79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4

于普通考生、除发热症状

考生、以及临时有发热但

经防疫评估可以参加考试

的考生考试。

举个例子,比如南城

街 道 本 次 中 考 考 生 7829

名,结合当地防疫形势,

共设普通考点、封控区域

考点、封闭区域考点、备

用隔离考点 4 种类型共 6

个考点。其中,普通考点

3 个,分别设在东莞中学

南城学校、南城阳光实验

中学、南开实验学校,用

于当地非封控封闭区域的

考生考试;封控区域考点

1 个,在南城波利亚外国

语学校,用于封控区域内

的考生考试;封闭区域考

点 1 个,设在尚城学校,

用于封闭区域内的考生考

试;备用隔离考点 1 个,

设在东晖实验学校,用于

密接、次密接考生考试(目

前暂无此类考生)。

又如,麻涌镇考生共

1582 名考生,结合实际设

封控区域考点、封闭区域

考点、备用隔离考点 3 类

考点。其中,封控区域考

点 1 个,设在麻涌古梅一

中;封闭区域考点 1 个,

设在新港学校;备用隔离

考点 1 个,设在麻涌镇古

梅第一小学。

三是细化操作流程。

一方面,细化考生和涉考

人员返校流程。共分中风

险地区和封闭区域、封控

区域到封控区域、封控区

域到其他区域、其他区域

到封控区域、其他区域到

其他区域等 5 种情形。中

风险地区和封闭区域的考

生,在解封前均暂不返校。

封控区域返回封控区域、

其他区域的,凭考生准考

证、本人及家长粤康码、

核酸阴性证明,由家长运

送返校,返校后在校园封

闭管理直到考试结束。如

果确实无法留校住宿封闭

管理的,将采取“一对一”

跟踪管理、家校“两点一

线”、往返专车接送等方式,

确保守好校园安全防线。

另一方面,细化考生赴考

和离校安排。考生和考点

都在其他区域的,由报名

学校进行转运;集中隔离

场所的考生,将由属地安

排专人专车、一人一车接

送;对中风险地区和封闭

区域的考生,由属地安排

专人专车接送。也就是不

要求一人一车,但多人同

乘要求保证有 1 米以上的

间隔距离。

初二和初三考生分别

于 6 月 26 日上午、6 月 28

日下午考试结束后分期分

批安排离校,非考点学校

考生将先由就读学校统一

接回后,再分期分批安排

离校。

四是深化督导落实。

市教育局已成立了协调组、

防疫组、督导组、信息组、

宣传组、保密组 6 个工作

组,并按照高考防疫工作

标准,设置 33 个督导小组,

分赴 33 个镇街(园区),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

信息快报快处机制,跟进

指导各镇街“一镇一案”

做好考点考场设置和防疫

准备工作。考试期间还将

全程驻点进行跟踪督导。

目前,我市平安中考

各项工作如期推进,开考

前的各项准备已经基本就

绪。下来,我们将持之以

恒抓好疫情防控,确保落

实中风险地区校内和校外

人员不交叉、中风险地区

和低风险地区人员不交叉,

努力做到不因疫情影响中

考、不因中考引起疫情传

播,全力保障考生应考尽

考、不漏一人,推动实现“平

安中考、健康中考、暖心中

考”的目标,创造更加温馨

的考试环境,请广大考生

安心备考,放心参加考试。

一、 落 实 三 个

100%,筑牢校园疫

情防控屏障

(一)全体考生 100%

实施 14 天健康监测、行动

轨迹申报,考前核酸检测。

从 6 月 12 日起,所有考生

通过中考及会考系统“健

康跟踪上报”模块进行 14

天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申

报,全体考生考前 7 天内

100% 进行 1 次核酸检测。

(二)全体涉考工作

人员 100% 实施 14 天健康

新闻发布

第80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5

监测、行动轨迹申报、接

种新冠疫苗、考前核酸检

测。落实全体涉考工作人

员考前 14 天健康监测和行

动轨迹申报,落实全体涉

考 人 员 100% 接 种 新 冠 疫

苗。全体涉考人员考前 7

天内至少进行 1 次核酸检

测。

(三)全体考生家长

100% 知晓中考疫情防控要

求及指引,确保宣传到位。

各初中学校要组织做好对

全体考生家长知晓中考疫

情防控要求的宣传和引导

工作,取得考生家长的理

解支持,并积极配合学校

做好中考疫情防控工作。

二、有序做好各

类考生及涉考工作人

员返校工作

(一)中风险地区和

封闭区域的学校、考生及

涉考工作人员的返校安排。

处于中风险地区和封闭区

域的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

在解封前暂不返校。地处

中风险地区和封闭区域的

学校,其师生员工暂不返

校。各考点应统计地处中

风险地区和封闭区域的涉

考工作人员数量,并及时

进行替换;对尚在中风险

地区和封闭区域的考生,

考试期间由属地安排专人

专车负责运送考生到相应

考点参加考试。

(二)封控区域考生

及涉考工作人员到封控区

域学校的返校工作安排。

目前在封控区域的考生凭

考生准考证,考生及家长

粤康码、核酸阴性证明,

由家长运送返校,涉考工

作人员凭工作证、粤康码、

核酸阴性证明返回地处封

控区域学校。返校后,原

则上留校住宿封闭直到考

试结束。如确实无法实现

住宿封闭的,学校应安排

专人一对一跟踪管理,并

实行家校“两点一线”,

往返使用专车接送,并签

订闭环管理承诺书。

(三)封控区域考生

及涉考工作人员到其他区

域学校的返校工作安排。

目前在封控区域的考生凭

考生准考证,考生及家长

粤康码、核酸阴性证明,

由家长运送返校,涉考工

作人员凭工作证、粤康码、

核酸阴性证明返回地处其

他区域学校。返校后,原

则上留校住宿封闭直到考

试结束。如确实无法实现

住宿封闭的,学校应安排

专人一对一跟踪管理,并

实行家校“两点一线”,

往返使用专车接送,并签

订闭环管理承诺书;在校

期间由学校对这类学生划

分单独区域进行管理。

(四)其他区域的考

生及涉考工作人员到封控

区域内学校的返校安排。

返校后应坚持只进不出,

在校内住宿封闭直到考试

结束,如确实无法实现住

宿封闭的,学校应安排专

人一对一跟踪管理,并实

行家校“两点一线”,往

返使用专车接送,并签订

闭环管理承诺书。

(五)其他区域的考

生及涉考工作人员可以正

常返回地处其他区域的学

校。

三、全面加强学

校疫情防控的闭环管

(一)严格落实校园

封闭管理措施。各考点、

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校园封

闭管理措施,强化人员入

校测温及身份登记,落实

粤康码、行程卡核验、核

酸阴性证明查验。

(二)进一步强化对

涉考工作人员的出行指引。

核酸检测之后,原则上涉

考工作人员应住校封闭管

理,所在考点、学校不具

备住宿条件或确有出行需

要的涉考工作人员,各考

点、学校要提醒涉考工作

人员在中考全面结束前,

严格实行家校“两点一线”

出行,做好个人防护,减

少聚集和外出活动,避免

因外出感染病毒而导致疫

情扩散,并签订承诺书。

(三)进一步强化对

考生、考生家长的出行指

引。核酸检测之后,原则

上所有考生应住校封闭管

新闻发布

第81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6

理,确有需要走读的考生

应由家长与学校签订《承

诺书》,尽量做到学校和

居住地“两点一线”往来,

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聚集

和外出活动(熟悉考点环

境除外)。各学校须及时

提醒考生家长,尽量做到

工作地和居住地“两点一

线”往来,减少聚集和外

出活动。

(四)严格落实住校

考生、走读考生分类管理。

各考点、各学校应分类制

定本校住宿、走读考生中

考疫情防控管理办法,减

少人员聚集和流动。对本

校走读考生,学校应准确

了解考生放学后去向,严

格按照上述第三点要求进

一步强化对考生、考生家

长的出行指引。

(五)做好考生到考

点踩点时的疫情防控工作。

非考点学校在组织考生到

考点踩点前,应加强与考

点的沟通联系,考点学校

应积极配合,明确各项要

求和安排。考生在本校参

加考试的,学校要组织考

生分期分批到考场踩点,

避免人员集聚;考生在其

他学校参加考试的,学校

要按照正式赴考的标准要

求,在车辆组织、行车路线、

进入考点时的体温检测等

环节都要精心组织,确保

考生分散、有序、快速进

入考点进行踩点,避免人

员集聚。各学校可将考生

踩点工作作为一次模拟演

练,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

四、分类做好考

点考场设置

根据疫情形势变化,

在原有安排设置普通考点、

备用隔离考点的基础上,

优化考点考场设置,增加

封控区域考点和封闭区域

考点。具体安排如下:

◆(一)普通考点

根据前期安排,在低

风险地区非封闭非封控区

域设置普通考点,考点内

设置普通考场、备用考场

和备用隔离考场等三类考

场。

◆(二)备用隔离

考点

市设置 2 个备用隔离

考点,分别为市第九人民

医院、东莞开放大学,各

镇街均要设置一个备用隔

离考点,主要用于经卫健、

疾控部门专业评估后可参

加考试的中风险地区考生

和密接、次密接考生。考

点内设置密接考生考场、

次密接考生考场和中风险

地区考生考场。

◆(三)封控区域

考点

设置条件:有初中学

校在封控区域内的镇街需

设置封控区域考点。

考生对象:封控区域

内初中学校的考生在此类

考点考试。

考场设置:设三类考

场:普通考场、备用考场、

备用隔离考场。其中普通

考场和备用考场在参照普

通考点考场设置要求的基

础上,考场座位间距拉大

到 100 厘米。普通考场用

于低风险地区封控区域的

考生考试;备用考场用于

本考点内除发热等疑似症

状的患病考生的考试安排

(如出水痘等)。备用隔

离考场设置与普通考点备

用隔离考场设置要求相同,

每个考场最多 4 座,用于

本考点临时有发热等疑似

症状经防疫评估可以参加

考试的考生考试。

通道设置:设三条通

道,分别为:普通考生通

道、走读(社会)考生通道、

发热考生通道。

管理要求:原则上考

生及涉考工作人员应提前

进入考点留校住宿封闭直

到考试结束。如确实无法

实现住宿封闭的,学校应

安排专人一对一跟踪管理,

并实行家校“两点一线”,

往返使用专车接送,并签

订闭环管理承诺书。

◆(四)封闭区域

考点

设置条件:辖区内有

封闭区域且封闭区域内有

考生或初中学校的镇街,

需设置封闭区域考点。

考生对象:封闭区域

内的考生。

考场设置:考点内设

置三类考场,分别是普通

考场、备用考场和备用隔

新闻发布

第82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7

离考场,与普通考点备用

隔离考场设置要求相同,

均按每个考场最多 4 座设

置。其中,普通考场用于

低风险地区封闭区域的普

通考生考试;备用考场用

于本考点内除发热等疑似

症状的患病考生的考试安

排(如出水痘等);备用

隔离考场用于本考点内临

时有发热等疑似症状经防

疫评估可以参加考试的考

生安排。

通道设置:考生专车

接送出入。

管理要求:每天安排

专门车辆点对点接送考生

赴考和返回。

五、做好考生赴

考和离校安排

(一)考生和考点都

在非封控封闭区的,报名

学校要做好考生转运工作,

提前联系好承运公司和属

地交警,确保道路畅通,

做好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让考生安全准时到达考点。

(二)非考点学校考

生及涉考工作人员入场离

场及食宿安排。

1. 非考点学校考生及

涉考工作人员按考点设置

的指定路线进入考点,进

场时须全程佩戴口罩,保

持间距,遵从考点工作人

员指引进入考点。

2. 考点安排专人跟踪

和对接非考点学校考生及

涉考工作人员食宿工作,

统筹做好外校考生及涉考

工作人员进校和离校安排。

3. 考点做好宿舍区域

安排,清理宿舍内无关物

品,宿舍数量足够的,可

在现有宿舍规定住宿人数

基础上,适当减少入住人

数。

4. 不同学校考生的住

宿区域应物理隔离,实施

单独管理,设定好考生从

宿舍到考场、食堂等场所

的专用路线,避免不同学

校考生之间有交叉。

5. 考点要提前将宿舍

及用餐安排通报至相应学

校,做好工作衔接,要求

相应学校涉考工作人员实

地踩点,让相应学校涉考

工作人员提前适应场地及

相关安排。

6. 非考点学校考生入

住前,应在考点卫生副主

考的指导下,做好对宿舍

的卫生保洁、消毒通风处

理,确保宿舍环境卫生安

全。

7. 考点做好非考点学

校考生用餐时间和区域安

排,不同学校考生的排队

和用餐区域应隔开,避免

交叉。

8. 考生完成全部考试

后,按指定路线离开考点,

统一由本校涉考工作人员

带领,乘坐本校安排的车

辆返回就读学校。

(三)中风险地区、

封闭区域、集中隔离场所

考生(含居家隔离医学观

察的次密接考生)的转运

安排。

1. 中风险地区考生,

由属地镇街统筹安排专人

专车落实从中风险地区到

本镇街备用隔离考点之间

的接送工作。

2. 封闭区域考生,由

属地镇街统筹安排专人专

车落实从封闭区域到本镇

街封闭区域备用考点之间

的接送工作。

3. 集中隔离场所考生

(含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

次密接考生),由属地镇

街统筹安排专人专车、一

人一车落实从集中隔离场

所(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住

址)到本镇备用隔离考点

之间的接送工作。

接送过程中要严格落

实各项防疫措施、做好考

生和接送人员个人防护,

具体参照附件 9《中考考

生特殊转运防疫工作指

引》。

(四)做好初二考

生的离校安排。初二考生

6 月 26 日上午考试结束后,

考点学校须有序安排考生

离校;非考点学校的考生

由学校统一接回就读学校

后分期分批有序安排离校。

如有特殊情况,按照属地

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执行。

(五)做好初三考生

的离校安排。初三考生 6

月 28 日考试结束后,考点

学校须分期分批有序安排

考生离校;非考点学校的

新闻发布

第83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8

考生由学校统一接回就读

学校后分期分批有序安排

离校。如有特殊情况,按

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

求执行。

六、工作要求

(一)切实压实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

压实属地、考点及学校责

任,强化组织,对考试过

程中各个环节任务落实到

人到岗。要按照疫情防控

要求认真做好考务工作准

备,制定中考工作方案及

应急预案,做好考前演练,

全力确保考试安全有序平

稳。

(二)全面落实考生

及涉考工作人员全员核酸

检测工作。各园区、镇(街

道)应确保所有考生及涉

考工作人员在 6 月 21 日至

6 月 24 日至少进行 1 次核

酸检测。同时,各园区、

镇(街道)应加强摸排,

确保所有考生、涉考工作

人员、工作人员进入考点、

学校均持有核酸阴性证明。

(三)做好非考点学

校考生入住考点学校的食

宿安排。非考点学校要提

前与考点学校沟通协调,

根据考点学校提供食宿条

件的情况,做好每间宿舍

入住人员安排和就餐安排,

提前将本校学生入住所需

的床上用品(如床垫、被子)

等基础生活用品统一转运

至考点学校,并提前布置

妥当。

(四)有疫情中风险

地区、封闭区域、封控区

域的镇街,要按照“一镇

一策”原则制定中考防疫

工作方案,报市教育局审

核后执行。

本通知根据当前疫情

防控形势制定,如后续出

现新的情况,将根据最新

的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新闻发布

第84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39

大朗镇内研考生如何考试、中小学生如

何居家学习?

市教育局在东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12 月 20 日 下 午, 东

莞召开第七场新闻发布会,

通报疫情处置最新进展。

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何炳

基在发布会上就“大朗镇

内中小学生如何开展居家

学习、滞留镇内研考生如

何参加考试”等问题进行

了详细解答。针对滞留在

大朗镇的考生(含非东莞

市报考点考生),市教育

局将根据考生所处位置,

分类就地在大朗镇内安排

考试,确保不因疫情影响

考试、不因考试引起疫情

传播,做到应考尽考、平

安研考。

问 : 疫情发生后,

大朗镇内中小学生已经

线下停课,请问教育部

门对这些学生有无专门

的教学安排保障?另外,

这个月底就要举行全国

研究生入学考试了,对

滞留在大朗镇内的考生,

请问教育部门有哪些措

施可以帮助考生顺利考

试?

答 : 当前,在市委市

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

教育系统严防死守,全面

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坚决将疫情阻挡在校园之

外,组织受疫情影响区域

学校有序安排教学。目前,

大朗镇共有 71464名学生。

其中,有 65385 名学生居

家学习,另有 8 所学校共

6079 名学生留校,主要为

具备封闭管理条件的高中

和初三学生,以及部分家

在封控区域或外镇的其他

年级学生。针对此轮疫情,

市教育局发布了《东莞市

中小学疫情期间居家学生

线上教育指引》。大朗镇

结合实际,制定了《大朗

镇小学居家学习指引》及

《大朗镇中小学线上教育

工作指引》,由市镇学科

骨干团队挑选线上资源,

对教育教学实施做出专业

指导。其中幼儿园、小学

一二年级以布置线下学习

任务为主,例如居家体育

锻炼、课外阅读、家务劳

动等。小学三到六年级,

以线上教学 + 线下居家学

习为主,加强学生在家学

习指导和在线答疑辅导。

初一、初二由各学校结合

实际以开展线上教学为主,

初三和高中学生在校内学

新闻发布

第85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0

习。目前,大朗镇学生居

家和在校学习顺利进行,

总体平稳。

关于广大考生关注的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针

对滞留在大朗镇的考生(含

非东莞市报考点考生),

我们将根据考生所处位置,

分类就地在大朗镇内安排

考试,确保不因疫情影响

考试、不因考试引起疫情

传播,做到应考尽考、平

安研考。我们将在大朗镇

设置两类考点:大朗中心

小学考点,安排处在大朗

镇内封控、管控区域考生

参加考试;大朗镇新民小

学考点,安排处在大朗镇

内防范区域考生参加考试。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处在大朗镇封控、管控区

域内的考生,由专车接送

赴考;处在防范区域、能

够自由出入的考生,须提

前做好个人赴考安排,确

保准时到达考点。

为切实做好大朗两个

特殊考点的工作,我市已

专门制定大朗镇组考工作

方案。市教育局牵头组建

专职工作小组,今天(12

月 20 日)起进驻大朗镇,

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

在这里,我们也再次提醒

大朗镇内尚未登记或位置

有变化的考生,及时与市

教育局招生考试办公室取

得联系,以便教育部门提

前做好安排。我们将量身

定制、竭尽所能,全力为

考生提供服务,努力实现

应考尽考。

对于大朗镇内报名

点为外市、外省的考生,

将由市招办协调省教育考

试院从相应报名点院校统

一调配试卷供考生进行考

试。 考 生 有 任 何 疑 问,

可以拨打咨询电话 0769-

23126083、28330813,

我 们 将 耐 心 给 予 解 答,

也 可 发 至 邮 箱:dgszzb@

dg.gov.cn。同时,对于下

来的高考 3+ 证书考试、教

师资格证考试等其他考试,

我们也将制订预案、及时

发布指引,确保考生平安

考试,请考生也留意相关

公告。

2022 年全国硕士研究

生招生考试时间为 2021 年

12 月 25 日 -26 日, 全 市

考生共计 11172 人。为做

好密接、次密接及大朗镇

内考生参考工作,东莞设

置 2 个备用隔离考点,增

设 1 个封控、管控区域考

点和 1 个防范区域考点。

上述考点考生将由专人专

车接送出入。

分 类 设 置 14 个

考点 , 其中 6 个特殊

考点

此次硕士研究生考

试,我市共设两个报考点,

分别为东莞市招生办公室

报考点和东莞理工学院报

考点。其中东莞市招生办

公室报考点报考人数为

8686 人,共设置 7 个常规

考点,分别设在可园中学、

经济贸易学校、商业学校

(东城校区)、商业学校(莞

城校区)、东莞中学南城

学校、东城中学、轻工业

学校。东莞理工学院报考

点报考人数为 2486 人,设

常规考点 1 个,在东莞理

工学院松山湖校区。

因疫情防控要求,我

市设置 2个备用隔离考点,

分别为市第九人民医院、

东莞开放大学。市第九人

民医院考点将用于确诊考

生参加考试;东莞开放大

学考点将主要用于全市经

卫健、疾控部门专业评估

后可参加考试的中、高风

险地区考生和密接、次密

接考生参加考试,考点内

设置密接考生考场、次密

接考生考场和中、高风险

地区考生考场。

同时,设置 4 个平移

考点,分别为东莞中学初

中部、广东科技学院(南

城校区)、广东创新科技

职业学院、东莞城市学院。

常规考点如因疫情变化无

法使用,该考点考生转移

至对应平移考点考试。

专项工作组今日

进驻大朗 , 特殊考生

专车接送出入

针对滞留在大朗镇的

考生(含非东莞市报考点

新闻发布

第86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1

考生),教育部门将根据

考生所处位置,分类就地

在大朗镇内安排考试,确

保不因疫情影响考试、不

因考试引发疫情传播,做

到应考尽考、平安研考。

为做好大朗镇两个特

殊考点的工作,我市已专

门制定大朗镇组考工作方

案。教育部门将在大朗镇

设置两类考点:大朗中心

小学考点,安排处在大朗

镇内封控、管控区域考生

参加考试;大朗镇新民小

学考点,安排处在大朗镇

内防范区域考生参加考试。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处在大朗镇封控、管控区

域内的考生,由专车接送

赴考;处在防范区域、能

够自由出入的考生,须提

前做好个人赴考安排,确

保准时到达考点。

市教育局牵头组建专

项工作组,今天(12 月 20

日)起进驻大朗镇,统筹

协调做好考点设施配备、

人员安排、后勤保障、考

试组织、封控管控区域考

生转运安排等各项工作,

直到考试结束。

针对大朗镇内报名点

为外市、外省的考生,将

由市招办协调省教育考试

院从相应报名点院校统一

调配试卷供考生进行考试。

全体考生需持 48

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参

根 据《 广 东 省 202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

试(初试)疫情防控考生

须知》要求,我市正组织

全体考生 100% 实施 14 天

健康监测、行动轨迹申报,

考前核酸检测。在持续监

测过程中,考生如发现身

体情况异常的,要及时到

市指定发热门诊就医排查;

所有考生须提供本人考前

48 小时内(12 月 23 日(含)

以后)的核酸检测阴性证

明参加考试。

据悉,此次研考共有

近 2500 名监考员及考务工

作人员参与考试组织。全

体涉考工作人员也 100% 实

施 14 天健康监测、行动轨

迹申报、接种新冠疫苗、

考前核酸检测。全体涉考

工作人员考前 48 小时内至

少进行 1 次核酸检测。在

持续监测过程中,如涉考

工作人员出现身体异常情

况,将及时到市指定发热

门诊就医排查,如考前 3

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

与考务等工作。

【温馨提示】

今天中午,我们已经

通过东莞慧教育公众号发

布了东莞市 2022 年全国硕

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

公告,请大朗镇内尚未登

记或有位置变化的考生,

于 12 月 21 日下午 5 点前

与市教育局招生考试办公

室取得联系,以便教育部

门提前做好考试安排。

新闻发布

第87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2

东莞研考顺利开考!

市教育局在东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12 月 25 日 11:30,东

莞召开第十二场新闻发布

会,通报疫情处置最新进

展。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

何炳基在发布会上介绍了

我市 2022 年全国硕士研究

生招生考试(以下简称“研

考”)工作情况。开考首日,

全市启用考点 11 个,实际

参加考试考生 8826 人,参

考率 79%,与去年基本持

平。大朗应考考生 368 人,

实际参加考试考生 329人,

参考率 89.4%,高于全市

参考率。首场考试顺利进

行。

问 : 今天是 2022 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

试开考的日子,之前教

育部门为受疫情影响的

考生制定了一系列举措,

请问具体如何实施?今

天上午情况如何?

答 :2022 年全国硕士

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开考。

全市报考考生 11172 人,

共设考点 19 个、考场 933

个,包括常规考点 8 个,

备用隔离考点 2 个,封控

区、管控区考点 1 个,防

范区考点 1 个,平移考点

7 个。据统计,今天上午,

全市启用考点 11 个,实际

参加考试考生 8826 人,参

考率 79%,与去年基本持

平。大朗应考考生 368 人,

实际参加考试考生 329人,

参考率 89.4%,高于全市

参考率。首场考试顺利进

行。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

市研考工作面临滞留考生

摸排、特殊考场设置、跨

省市试卷调度等一系列往

年未曾遇到的新挑战。市

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

天上午,市主要领导率队

到大朗考点检查考务组织

情况。市教育局按照省教

育厅和市委市政府部署,

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

最强保障统筹做好疫情防

控和考务组织,努力实现

“不因疫情影响考试、也

不因考试引起疫情传播,

应考尽考、平安研考”。

一是建立“平安研考”

指挥调度体系。市政府成

立“平安研考”工作专班,

加强统筹协调,保密、宣传、

网信、公安、疾控、市场

监管等部门、大朗镇通力

合作;市涉疫事件应急处

置现场指挥部周密部署大

朗考务工作,强化考试保

障工作;市教育局派出工

作组提前一周驻点大朗,

周密做好考生服务。

二是全面摸清研考考

生底数。通过发布登记公

告、发动大朗镇内村、社区、

单位广泛宣传、慧教育公

众号和短信提醒、大数据

新闻发布

第88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3

摸排等方式,全面掌握滞

留大朗各类考生底数,一

对一登记核查、分类管理、

一类一方案对接服务。根

据滞留考生不同类型,动

态做好考点、考场调度和

安排;提前开通专门咨询

电话、邮箱,解答考生诉求,

缓解考生焦虑。

三是全面完成跨省、

跨市临时调卷工作。研究

生考试涉及多个学校多种

自命题试卷,需要临时从

全国和省内调卷。在省考

试院协调下,我们全力做

好从北京、辽宁、上海等

国内 10个省市 16所高校,

以及省内 15 个地市临时调

卷工作。昨天下午,所有

跨省、跨市试卷全部及时、

安全入库。

四是全面落实健康管

理,全力做好考生服务。

严格落实考生考前健康监

测、考前 7 天核酸检测、

考前 48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

报告,考务人员还增加了

疫苗接种 100% 全覆盖的要

求。逐个联系滞留大朗考

生,建立 12 个联络群,分

组分类落实接送安排、考

试组织;全市闭环转运考

生 58 人,出动铁骑护航送

考;考试期间,专门为大

朗考生准备免费午餐,提

供午休场地。同时,考虑

到周末天气可能转冷,大

朗镇还专门为每一位考生

准备了暖心服务包,帮助

考生以最佳状态迎战研考。

下来,我们将继续全

力以赴做好考生服务和安

全保障,希望广大考生安

心考试,旗开得胜。

新闻发布

第89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4

教育微发布①

东莞市 2021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

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发布

东莞市是全省第一

批八个中考改革市之一,

2018 年印发《东莞市教育

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

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实施意见》,从 2018 年秋

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实

行“新中考”。今年参加

中考的初三学生正是改革

后实施“新中考”招生方

案的第一届考生。目前,

相关配套政策已经陆续出

台。

为回应社会各界尤其

是初中家长重要关切,推

进“新中考”首年稳妥实施,

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正确导

向作用,今天,东莞市教

育局召开“2021 年初中学

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

校招生政策发布会”,全

面解读《东莞市 2021 年初

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

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关

于做好 2021 年普通高中学

校自主招收特色发展学生

报名、考试及录取工作的

通知》等文件内容。发布

会上,东莞市第一中学、

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作为

自主招生学校代表,向媒

体介绍了学校为确保落实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

了哪些组织准备工作。

今年中考有哪些

大的变化?

◆ 1. 考试科目、总

分及分值比重发生变化

今年中考总分由 780

增加到 800 分,考试科目

增加音乐、美术合格性考

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各科目分数权重作出相应

调整,其中物理、化学由

100 分降为 80 分(含实验

操作考试分数)。历史、

生 物、 地 理 由 30 分 变 为

50 分。这些考试科目、分

数的变化,已经在 2018 年

公布“新中考”方案时进

行广泛宣传,现在再来回

顾一下。

◆ 2. 开始实行初中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引入

招生录取

今年普通高中只录取

综合素质评价被评为 A、B

、C等级的初中毕业生。《东

莞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方

案》已于 2020 年 12 月出

台,评价系统从十个方面

全面描述和规范初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综

合素质评定为 ABCD 四级,

D 为得分 19 分以下的学生。

对获 ABC等级的学生人数,

不设定上限。

◆ 3. 实行特色发展

学生学校自主招生

今年开始实行公办普

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取

代往年的特长生招生,并

由原来特长生的全市统考

统招调整为校考校招,市

中招办负责自主招生规则

制定和监督执行。此外,

为拓宽学生特色发展渠道

新闻发布

第90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5

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也

为省运会和各级比赛储备

优秀运动员,引入“高水

平运动队”项目,依托高

中学校建设。

中考日程如何安

排?

2021 年中考录取共分

5 批,并设 1 次普通高中

公开补录和中职学校自主

招生补录。

提前批:普通高中特

色发展学生录取。已被预

录取的学生可报 1 个提前

批录取的特色发展学生志

愿。

第一批:公办普通高

中、民办普通高中录取。

可报 4 个志愿,录取注册

后进行一次补录,补录可

报 3 个志愿。

第二批:公办中职学

校、公办技工学校、中高

职三二分段班、中职留学

班录取。每个学生在第二

批次中最多可填报 3 所中

职学校,每所学校最多报

2 个专业。

第三批:民办中职学

校和民办技工学校录取。

每个学生在第三批次中最

多可填报 3 所中职学校,

每所学校最多报 2个专业。

录取注册后不进行志愿补

录,只进行电脑自动补录

(只对服从调剂的学生进

行自动补录)。

各公、民办中职类学

生报到注册后,各招生的

中职学校可自行组织自主

招生和录取,补足招生计

划未录满部分。

第四批:高职院校五

年一贯制班、外市中等职

业学校录取。按省的录取

要求执行,不进行补录。

高中阶段学位是

否充足?

按现有在籍初三学生

数据,根据近年非户籍学

生在莞参加中考比例测算,

初步预测今年将有 6 万多

名考生在我市参加中考。

我市通过教育扩容提质千

日攻坚行动及现有高中阶

段学校挖潜扩容等措施,

目前,计划新增高中阶段

学位已经落实到位。预计

今年全市提供的高中阶段

学位超过今年在东莞参加

中考人数;预计今年新增

普通高中学位不少于 6000

个;预计对在东莞参加中

考的考生,今年全市普高

录取率不低于 60%。

各高中阶段学校详细

招生计划在 4 月上旬中考

报名完成后公布。

学校自主招生如

何确保公平?

◆ 1. 自主招生计划

高水平运动队方面,

今年全市有 24 所学校 41

个高水平运动队,计划招

收 216名高水平运动队员,

进入预录取名单的学生,

将不限户籍,不限文化分

破格录取。

学校自定项目类方

面,今年全市有 23 所公办

普通高中招收特色发展学

生,体育、艺术、信息技术、

科技类共 628 名。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自

主招生总额 844 名,相比

去年特长生招生总额 708

名,增长约 20%。

◆ 2. 执行全市“六

统一”确保自主招生公

开、公平、公正

一是统一报名时间和

报 名 渠 道。3 月 25 日 -4

月 2 日,全部考生统一通

过中考招生管理系统报名;

二是统一时间进行资

格审核。4 月 10 日 -11 日,

全部考生到报考(目标)

学校进行资格审核;

三是统一时间进行公

示(资格审核结果和预录

取结果)。4 月 13-19 日,

全市统一时间进行资格审

核结果公示;5月 23-29日,

全市统一时间进行预录取

结果公示。

四是统一考试组织流

程。高水平运动队实行“校

考 + 联考”;自定项目类

新闻发布

第91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6

实行“校考或联考”,推

荐同项目所有学校,共同

组织联考。

五是统一监督要求。

联考各参与学校均须派出

监督员,共同组成监督小

组,校考则由招生学校成

立监督小组,其中至少 2

名成员来自学校家委会。

六是统一在中招平台

进行录取,统一时间和渠

道查询录取结果。

此 外, 自 主 招 生 校

考、联考的所有现场考试、

测试评审、评分、审议都

进行全程录像,所有打分

环节均实行现场打分。各

界人士如发现考试中存在

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和

行为,可向市教育局中招

办反映,咨询、监督、投

诉电话:23126162(招生

违 纪 方 面 )、28330809

( 运 动 队 资 格 方 面)、

23126016(运动队建设与

管理方面)、28330813(考

试组织方面)。一经查实,

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 3. 自主招生学校

严格规范流程

发布会上,东莞市第

一中学、东莞市第五高级

中学校长分别介绍学校特

色项目及自主招生组织准

备工作情况,并表示将严

格制定规范自主招生流程,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

招收真正具有专项特长、

有发展潜力的学生。

东莞市第一中学

东莞市第一中学自主

招生分两大类:一是高水

平运动队,设立游泳、健

美操、羽毛球三个子项目;

二是普通特色发展类项目,

分为体育类(包括健美操、

羽毛球方向)、艺术类(包

括美术和舞蹈方向)、信

息技术类、科技类(科技

创新方向)。每个项目的

招生人数、报名条件和录

取要求都有所不同。

在执行全市统一要求

的基础上,该校还主要做

了以下准备工作:

一是成立以校长为组

长自主招生领导机构。制

定招生工作方案、培养方

案和各项保障措施,监督

整个招生录取过程,保证

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分项目制定详细

学校自主招生工作方案。

主要包括报考资格、考试

方法、考试时间和地点、

培养方案和成绩公示上报

等。今年该校艺术类、信

息技术类、科技类这三类

特色项目尽量采用多校联

考的方式;因体育类今年

招生人数项目较多,采取

独立举行考试方式。请准

备报考的同学一定注意不

同类别报考资格和考试要

求都有所不同,比如该校

健美操招生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高水平运动队,

要求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

考核内容难度要求更高;

第二种是普通特色发展 A

类,要求参加过市级以上

比赛并获得前四名;第三

种是普通特色发展 B 类,

要求参加过市级以上比赛

并获得前八名。

三是严格制定规范自

主招生流程。该校将按有

关要求做好网上报名、资

料审核、现场考核、成绩

公示、上报录取等各环节

信息公开工作,广泛接受

社会监督。

东莞市第五高级

中学(东莞市艺术中

学)

今年东莞市第五高

级中学面向全市自主招生

100 人,其中舞蹈类 23 人,

音乐(声乐、器乐)类 45人,

美术(绘画)27人,美术(书

法)类 5 人。该校艺术自

主招生测试形式上参照广

东省艺术高考联考的模式,

但在内容上更强调艺术潜

能测试,主要预测学生艺

术发展的可能性。通过艺

术自主招生为有较好艺术

潜质但文化科成绩不够稳

定的学生提供一条特色发

展的通道,也为高等艺术

院校输送更多特色人才。

为保证自主招生工作

的公平、公正、公开,学

校成立自主招生工作小组

和自主招生工作纪检小组,

严密组织考试。一是设立

本校专家和外市(含高校)

新闻发布

第92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7

专家库,测试评审专家人

选分别从两个专家库中抽

取,其中市外专家不少于

2 人;二是音乐(声乐、

器乐)类面试采用广东省

音乐术科联考 ( 拉帘 ) 方

式进行,最大限度避免评

委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三

是成立 3 人以上的校考监

督小组(包含 1 名本年度

初中毕业生家长、1 名该

校家委会成员),对所有

现场考试、评分、审议的

过程进行监督;四是对测

试进行全程录像,资料备

存 3 年。

媒体聚焦

◆ 1. 根 据《 广 东

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厅关于下

达 2020 年 高 中 阶 段 学

校指导性招生任务的通

知》中有关数据,2020

年我市的普高录取率为

45%。但 2020 年我市正

式公布的普高录取率为

61.2%,请问为何会有这

种差别?今年预计普高

录取率可达到多少?

答:《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厅关于下达 2020 年高中阶

段学校指导性招生任务的

通知》中的计算口径与我

市的计算口径不一样,前

者是以初中毕业生人数做

分母,我市是以实际在莞

参加中考的人数作分母;

前者是以普高计划录取人

数作分子,我市是以普高

实际录取人数作分子。二

者采用的分子、分母都不

同,自然计算出的普高录

取率也不同。

以 2020 年为例

东莞市毕业生 7.5 万

人,其中 5.8 万人在莞参

加中考,1.7 万人回户籍

所 在 地 中 考。 实 际 我 市

2020 年 普 高 录 取 人 数 为

3.57 万人。

按照省的计算口

径:75013 名 毕 业 生,

下 达 34300 名 招 生 指

标, 普 高 录 取 率 为:

34300/75013*100% =45.7%

按照我市的计算口

径:3.57 万名普高录取学

生,5.8 万名在莞参加中

考学生,普高录取率为:

3.57/5.8*100% =61.2%。

实际上,我市每年都

有相当部分非户籍毕业生

不在东莞参加中考,因此,

我市计算口径更能准确、

客观反映出东莞普高录取

率的真实情况。

今年预计在我市参加

中考人数和普高学位供给

双增长,普高录取率预计

不低于 60%。

◆ 2. 国家提出高中

录取“普职比大体相当”,

我市中职学校学生升学

渠道及就业情况如何?

答: 一 直 以 来, 我

市积极深化产教融合,不

断推动中高职衔接培养,

搭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

桥”,让学生就业有优势,

升学有渠道。目前,我市

中职毕业生升学的渠道通

畅,主要有 5 个途径:一

是“三二分段”,中职学

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

业,制定五年一体化的人

才培养方案,招收应届初

中毕业生,与高职院校联

合培养。学生在中职学段

学制三年,过程考核通过,

转入高职院校就读,学制

两年;二是“3+ 证书”,

即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

收中职毕业生“3+ 专业技

能课程证书”招生考试,

每年 1 月举行,是中职学

校高考;三是高职院校自

主招生,即广东省高等职

业院校自主招收中职学校

对口专业的应、往届毕业

生到高等职业院校相应专

业就读,接受全日制高等

职业教育;四是普通高考,

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一起参

加每年 6 月份举行的普通

高考;五是技能拔尖人才

免试升学,中职学生参加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

三等奖及以上或参加全省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一等

奖的,可以免试入读高职

院校,参加全省职业院校

技能竞赛获三等奖和二等

奖的,在升学时可以按标

准降分录取。

2020 年,我市中职毕

业生共有 18202 人(不含

新闻发布

第93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8

技工院校),成功升学就

业的共 18110 人,升学就

业率达 99.49%;其中升入

高一级学校就读的有 8089

人, 占 44.44%; 直 接 就

业的学生有 10021 人,占

55.05%。升入高一级学校

就读的学生中,通过“三二

分段”试点培养升学的共

有 1600 人, 占 19.78%;

通过“3+ 专业技能课程证

书”招生考试升学的共有

4162 人,占 51.45%;通过

对口自主招生和单招单考

升 学 的 共 有 1045 人, 占

12.92%;通过技能拔尖人

才免试升学的共有 24 人,

占 0.3%; 通 过 高 职 扩 招

等其他方式升学的共 1258

人,占 15.55%。

◆ 3. 东莞市高水平

运动队如何认定?下来

如何建设好高水平运动

队?

高水平运动队是指具

备条件的普通高中学校,

按照相关规定,通过招收

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学

生,在文化学习之余开展

专业运动训练、进一步提

高运动项目竞技水平而组

建的学生运动员代表队的

统称。

普通高中阶段学校建

设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目

的是引导学校多元化、特

色化办学,推进素质教育,

帮助学生在锻炼中享受乐

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为有体育特长

的学生提供平台和条件,

为高等学校和各级运动队

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体育后备人才。

今年 1 月,市教育局

印发了《东莞市普通高中

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实

施方案(试行)》和《东

莞市普通高中学校建设高

水平运动队资格认定办法

(试行)》,对我市高水

平运动队的认定和管理进

行了明确,其中,高水平

运动队的认定,主要考察

申报学校如下几方面的工

作:一是学校体育工作机

制建设情况;二是学校近

三年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情

况,包括:体育与健康课

开课情况、大课间体育活

动开展情况、课外体育活

动开展情况、课余训练情

况、学校体育竞赛开展情

况、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

间和户外活动时间情况、

近三年《国家学生体质健

康标准》测试情况和近三

年学生视力情况;三是近

三年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情

况,包括师资队伍配备、

参加学生人数、指导基地

学校建设、参加省以上竞

赛和条件保障情况等等。

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

委对照上述要求对申报学

校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

学校经公示后发文公布。

今年我市是第一次对高水

平运动队进行认定,全市

共有 27 所学校提出申请,

涉及 12 个项目:足球、篮

球、排球、乒乓球、田径、

游泳、武术、跳绳、羽毛球、

网球、健美操、定向越野,

申报高水平运动队 65 个,

经过组织评审最终认定我

市第一批普通高中学校高

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 25 所

(其中公办 17 所、民办 8

所),高水平运动队 45 个。

下来,市教育局将按

照《东莞市普通高中学校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实施方

案(试行)》的有关要求,

加强对高水平运动队的指

导和管理,努力打造各校

体育优势项目,逐步形成

“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

的办学模式。

◆ 4. 东莞市如何组

织今年的理化生实验操

作考试?具体的考试内

容及考试评分原则是什

么?今年中考体育考试

内容较往年发生了哪些

变化?

答:今年是我市首次

组织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为确保考试平稳顺利,市

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

2021 年东莞市初中学业水

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

试的通知》,对考试组织

方式、要求进行明确:

(一)明确考试组考

方式。按照“相对集中、

就近考试”的原则,考生

在各镇街规划建设的理化

新闻发布

第94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49

生实验操作考试定点考点

集中进行考试,各考点均

配备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

试系统。

(二)明确考试工作

要求。一是明确各初中学

校均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数

码电子显微镜供本校学生

练习使用,二是明确要求

各镇街建立考试系统联动

使用机制,保障非考点学

校考前基于本镇街考点实

验操作考试系统至少开展

3 次以上考试模拟演练。

(三)明确考试试题

范围及评分标准。一是通

过抽签确定了 16 套考试试

题作为 2021 年考试试题范

围。考生在当批次开始前,

通过考试系统随机抽取 16

套试题中的一套进行考试。

二是明确采用现场评分方

式进行评分,每道试题各

设置 6 个评分点,成绩呈

现采用等级赋分方式,分

为 A-H 8 个等级,最高 21

分(即 A 等级),考生每

做错一个评分点,扣 1 分

并降一等级,最低 15分(即

G 等级),如考生不做任

何操作,得 0 分(H 等级)。

(四)明确实验操作

规范。市中招办同时印发

了《关于公布东莞市初中

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

操作考试各实验规范操作

指引、规范操作视频及仪

器设备清单的通知》,对

各实验具体的实验步骤、

器材要求进行了规范,为

各学校实验教学、考试备

考提供明确的指引。

根据《关于印发 < 东

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

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方

案(2019年修订)>的通知》

(东教考函〔2019〕29 号),

我市自 2021 年中考体育与

健康考试起采用新的考试

项目进行考核,主要变化

为:一是必考项目增加了

100 米游泳项目(不限泳

姿)可选;二是增加体能

素质考试项目;三是丰富

了选考项目库各类考试项

目的动作组合要求。具体

考试项目内容详见《关于

做好 2021 年东莞市初中学

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

试工作的通知》。

新闻发布

第95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50

教育微发布②

东莞市 2021 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发布

去年是全国实行义务

教育招生改革第一年,东

莞市严格贯彻落实国家、

省有关政策要求,建设并

启用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统一招生平台,顺利

完成“公民办同步招生”“网

上报名录取”“民办学校

电脑派位”等多项改革任

务,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今年,市教育局在总结去

年招生改革经验和分析遇

到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周

边城市的有效做法,进一

步完善了义务教育招生政

策。4 月 13 日,市教育局

举行东莞市 2021 年义务教

育招生政策发布会,对今

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优化、

学位供需、日程安排、服

务措施等情况进行公开发

布解读,并针对社会各界

重要关切进行梳理回复。

招生政策“四个

优化”

根据《关于做好东莞

市 2021 年义务教育阶段学

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与

去年相比,今年我市义务

教育招生政策主要有“四

个优化”和“四个不变”。

◆(一)“四个优化”

(1)优化报名流程。

去年网上报名和志愿填报

同时进行,今年分网上报

名和志愿填报两个阶段,

先进行网上报名,部门初

审通过后,再进行志愿填

报。

优化原因:去年实行

“网上报名和志愿填报”

同时进行,部分家长因填

报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影

响志愿录取;今年将报名

流程调整为先“网上报名”,

初审不通过或对初审结果

有异议的家长,对提交的

报名资料可申请修改和复

核,信息确认后再填报志

愿,提高志愿的录取率和

满意度。

(2)优化民办学校

志愿填报数量。去年每个

学生可以填报不超过 5 个

志愿,今年可以填报不超

过 3 个志愿。

优化原因:去年在录

取过程中发现,不少家长

无论是否意愿学校,均将

5 个民办学校志愿填满,

当被靠后的志愿学校录取

后又放弃注册,浪费了学

位,降低了真正想报读该

校学生的录取率。在综合

数据分析以及各方意见的

基础上,从提高全市学生

录取率角度出发,今年将

民办学校志愿填报数量优

化为 3 个。

(3)优化民办学校

志愿录取规则。去年以民

办学校为单位平行录取,

填报了多个民办学校志愿

的学生可能会被多个民办

学校同时录取;今年按学

生填报的志愿先后顺序录

取,每人只有一个录取结

果(被某所学校录取,或

未被任何学校录取)。

优化原因:去年实行

平行录取,部分学生同时

被多所民办学校录取,但

只能选择一所注册,导致

很多民办学校出现补录情

况,也大大降低全市学生

整体录取率。针对该情况,

今年根据民办学校对外招

生计划数,按照学生填报

的民办学校志愿先后顺序

录取,额满为止。举例来说:

小东填报了 3 个民办学校

志愿,第一志愿被录取了,

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将自

动失效;如第一志愿录取

新闻发布

第96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51

不上,被第二志愿录取了,

第三志愿将自动失效,如

此类推。优化民办学校录

取规则后,经初步测试,

录取率提升接近 10 个百分

点。

(4)优化电脑派位

方式。去年电脑派位为每

所民办学校每个学生随机

产生相应“派位号”,每

个报名学生有多个派位号。

今年通过电脑随机方式,

给每个报名学生产生全市

唯一派位号,按派位号结

合学生志愿先后顺序录取。

优化原因:去年每个

学生在不同民办学校的派

位号不同,容易混淆。今

年为每个学生产生全市唯

一派位号,按派位号结合

学生志愿先后顺序录取,

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录

取效率,方便家长查询。

今年全市民办学校电

脑派位实施方案将在 6 月

份对外发布,方案将细化

每一步骤,确保电脑派位

公平、公正、公开。

◆(二)“四个不变”

(1)同步招生不变,

公办和民办学校在同一时

间段报名和录取;

(2)网上报名不变,

所有申请人通过网上报名

方式提交入学申请;

(3)民办学校电脑

派位不变,民办学校通过

电脑派位方式招生录取,

严禁民办学校“掐尖”招生、

提前招生;

(4)居住证作为入

学基本要求不变,适龄儿

童及其家长都是非东莞户

籍的,报读我市义务教育

阶段学校,家长必须满足

以下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一

个:一是持本市有效《广

东省居住证》;二是办理

有效居住登记;三是办理

“莞 e 申报”。

学位供需“总体

平衡”

在总体学位供给方

面,按现有幼儿园大班和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人数,

根据近年学生在莞“幼升

小”“小升初”的比例,

初步预测今年我市将有约

25 万名适龄儿童少年升读

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

根据各镇街报送数据,截

至 3 月,全市义务教育公、

民办学校起始年级共可提

供学位约 26 万个,全市义

务教育起始年级学位总量

能满足今年适龄儿童少年

入学需求。

在公办学位供给方

面,今年全市义务教育起

始年级可提供公办学位超

10 万个,基本能满足户籍

适龄儿童少年和符合规定

的随迁子女入学。但由于

各园区、镇(街道)入学

需求不同,教育资源布局

配置不同,镇街间、学区

间也存在区域性和结构性

不足情况,预测今年仍然

有个别镇街或个别学区对

应的公办学校学位较为紧

张。目前学位需求还在动

态变化中,市教育局已要

求各镇街加强学位需求监

测,密切关注学位供需关

系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

施。

各 镇 街 2021 年 义 务

教育起始年级秋季招生方

案和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

计划在 4 月中下旬陆续公

布。具体招生计划以各镇

街招生方案和民办学校招

生简章公布为准。

招生服务“尽在

掌上”

今年全市义务教育招

生从 5 月 6 日开始报名,7

月中旬基本结束,还有剩

余学位的民办学校可以在

8 月底前进行补录。各主

要工作事项时间安排如下:

为了让广大家长全

面、深入了解今年义务教

育招生政策,及时获取招

生信息,今年东莞市教育

局将制作 2021 义务教育招

生系列政策宣传资料,包

新闻发布

第97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52

括今天同步推出的《东莞

市 2021 年义务教育招生开

始啦》视频,《2021 东莞

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一

图读懂 2021 东莞积分入学

政策》 ,下来还会根据不

同招生工作时间节点推出

相应操作指引,并在 4 月

底 5 月初举办网上报名和

志愿填报线上指导会,7

月 4 日举行民办学校电脑

派位,也将全程网络直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东莞市教育局将制作

《东莞市义务教育招生掌

上通 2021》,将市镇招生

政策、学校招生简章、招

生计划、公告提醒等招生

内容全部整合纳入,广大

家长只需关注“东莞慧教

育”微信公众号,打开《东

莞市义务教育招生掌上通

2021》,即可足不出户,

尽享招生服务。

热点问题解析

◆ 1. 关于随迁子女

报名条件:现在办理《广

东省居住证》来得及吗?

为深入贯彻《广东省

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

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

指导意见》“完善以居住

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

入学政策”要求,今年继

续将随迁子女非户籍家长

方在本市办理有效《广东

省居住证》作为在本市入

学的基本条件。经了解,

从办理居住登记到领取有

效《广东省居住证》原则

上需要 6 个月。如家长现

在还未办理《广东省居住

证》,根据《关于做好东

莞市 2021 年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规

定,家长可先在本市办理

“居住登记”(符合条件的,

原则上即办即有),既可

登录“粤省事”小程序网

上办理,也可到公安机关

居住证业务窗口办理。港

澳台居民需到公安分局办

证大厅或者镇街政务大厅

办理。此外,家长也可以

选择先办理“莞 e 申报”,

扫描用人单位、房屋所有

人、物业管理处等出示的

二维码自行申报。

◆ 2. 关于志愿填报

和录取:一个学生可以

同时填报公办学校和民

办学校吗?怎样录取和

安排学位?

(一)不同户籍情况

学生可以选择填报一项或

多项志愿学校。

举例来说,学生小东,

莞城户籍,家长持有《东

莞市优才卡》并在南城工

作,今年升读小学一年级。

根据小东情况,可在以下

四类学位中选择一类或多

类填报志愿:(1)户籍地

公办学校,即莞城公办学

位;(2)《东莞市优才卡》

优待政策学位,即南城学

位;(3)东莞外国语学校;

(4)不超过 3 所的民办学

校。

当然,并不是四种类

型的学校都必须填报,学

生家长可以结合自身实际

选择。如果只希望在户籍

地公办学校就读的,就只

选择“户籍地公办学校”。

再举一个例子,学生

小莞,湖南户籍,家长在

长安工作并在长安办理了

《广东省居住证》,小莞

希望能在长安的公办或民

办学校就读。根据小莞情

况,可以选择“长安镇积

分制入学”以及在民办学

校志愿栏填报不超过 3 所

的“长安民办学校”。

(二)不同类型的志

愿有不同的录取原则。学

生填报志愿后,由各园区、

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

各职能部门审核报名材料,

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录取,

安排学位。其中:

1. 户籍地公办学校:

由户籍地教育部门统筹安

排学位。请家长认真阅读

户籍地中小学招生入学方

案;

2. 符 合 优 待 政 策 学

位:由属地教育部门按相

应的优待政策统筹安排学

位。请家长认真阅读属地

新闻发布

第98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53

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

3. 积分制入学:由申

请地所在的教育管理中心

组织、各职能部门审核评

分,按照积分制入学方案

进行录取。请家长认真阅

读《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

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

制入学积分方案》;

4. 东莞外国语学校:

电脑派位录取。请家长认

真阅读东莞外国语学校的

招生简章;

5. 民办学校:由市教

育局统一电脑派位录取。

请家长认真阅读民办学校

招生简章,全面了解民办

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特色、

招生计划、收费标准、走

读住宿安排、校车接送等

情况,再合理填报志愿。

(三)招生平台实行

“注册查重”。如同时被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录取,

学生家长只能选择 1 所学

校进行注册。今年招生平

台新增了“注册码”,学

生注册时,须向录取学校

提供招生平台配置的“注

册码”,“注册码”一被

录取学校注册确认,学生

就不能再到其他学校注册。

◆ 3. 关于民办学校

直升:今年民办学校还

保留直升政策吗?

继 续 保 留。 去 年 第

一年实行民办学校电脑派

位随机录取,民办学校原

有直升或其他优待政策受

到一定影响。为确保新旧

招生政策平稳过渡,去年

作为过渡期,保留了民办

学校原有直升类别。为进

一步规范招生行为,根据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

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

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

借鉴周边城市做法,今年

我市民办学校继续保留直

升政策,但直升对象主要

适用于“在九年一贯制、

十二年一贯制、多层次民

办学校及有关民办教育集

团的民办学校就读并自愿

报读本校或本民办教育集

团学校小学一年级或初中

一年级的学生”。

◆ 4. 关于民办学校

电脑派位:如何确保电

脑派位的公平性和公正

性?

今年民办学校继续通

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具

体的电脑派位方案将在 6

月份发布。为了确保电脑

派位的公平公正,今年在

总结去年电脑派位方式的

基础上,优化流程,并增

强四方面保障:一是增强

可靠性。电脑随机录取系

统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有

资质的专业公司独立检测,

杜绝软件漏洞及自设后门

的风险;二是增强公正性。

专业检测通过后,电脑随

机录取程序和报名数据必

须在市公证部门监督下下

载封存,防止数据篡改的

风险;三是增强安全性。

电脑随机录取系统实行单

机运行,不在互联网上运

行,杜绝黑客攻击的风险;

四是增强公开性。电脑派

位的流程将提前向社会公

布,派位当天邀请公证处

公证人员进行公证,邀请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纪检人员,以及有关招生

学校校长、家长代表和媒

体代表进行现场监督。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

如社会中有人宣称“可操

作电脑随机录取软件,家

长给一定数量费用即可保

证摇中,如果没有被摇中

将退还全部费用或部分费

用”,这是典型的骗局,

希望家长切勿上当受骗。

◆ 5. 关 于 积 分 入

学:要多少积分才能被

录取?

今年积分入学工作继

续按《东莞市非户籍适龄

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

施办法》和《东莞市义务

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

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

执行。积分入学的录取原

则是根据各园区、镇(街道)

当年提供的学位数,以及

申请人填报的志愿,按申

请人的积分从高分到低分

进行录取。由于每个园区、

镇(街道)学位提供的数

量不同,申请的人数不同,

所以每个园区、镇(街道)

每个年级每年积分入学的

新闻发布

第99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54

录取分数线均不同,须等

报名结束,部门审核结果

公布后才能确定当年录取

分数线。建议家长提前阅

读《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

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

制入学积分方案》,根据

积分项目和评分标准,预

估自己的积分情况,并做

好报名资料准备。

◆ 6. 关于民办学位

补贴:今年还有民办学

位补贴吗?要怎样申请

民办学位补贴?

今年积分制入学继续

提供民办学位补贴。民办

学位补贴主要适用于“通

过积分制入学方式被录取,

但未能被安排至义务教育

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非户

籍适龄儿童少年”。如果

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要申

请民办学位补贴,须提出

积分入学申请,在积分入

学志愿中填写“民办学位

补贴”,并同步在民办学

校志愿栏填报不少于 1 所

积分入学申请地的民办学

校。

根据《东莞市教育局

东莞市财政局非户籍适龄

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民办

学位补贴实施办法》规定,

获得民办学位补贴资格的

非户籍学生需选择积分制

入学申请地范围内的民办

学校申请入读;如选择申

请地以外的民办学校或市

属民办学校入读的,视为

主动放弃学位补贴资格。

去年有个别非户籍学生获

得民办学位补贴资格,但

由于填报的民办学校都不

是积分入学申请的镇街,

导致无法领取,浪费了学

位补贴资格。建议申请领

取民办学位补贴的家长,

在填写民办学校志愿时,

填写积分入学申请地民办

学校。

◆ 7. 关于新入户学

生入学:网上报名后变

更户籍信息对学位安排

有影响吗?

今年设置了“资料初

审”和“部门终审”两个

环节。网上报名结束后,

招生平台进行“资料初审”,

根据审核结果确定每个学

生能填报的志愿类型。“部

门终审”是各园区、镇(街

道)教育管理中心在安排

学位前对申请人的证件进

行重新核验,建议家长提

前做好入户和入学规划,

在报名前完成学生的户籍

信息变更。如有个别学生

确实在网上报名后将户籍

迁入到东莞,需要申请户

籍地公办学校,可根据属

地教育部门的招生方案,

在规定时间内向属地教育

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教育

部门审核资料后,统一在

招生平台上补录。补录的

学生由属地教育部门根据

学位剩余情况,统筹安排

学位。

◆ 8. 关 于 学 籍 建

立:不经招生平台录取

的学生能建立学籍吗?

不能。根据《关于做

好东莞市 2021 年义务教育

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规定,“凡未经招生平台

招录的学生不能在全国中

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上建立学籍”。如被学校

正规录取的学生,家长可

以在招生平台查询到学生

的录取和注册信息;如属

于学校私下招生或超计划

招生的,学校无法在招生

平台为学生办理录取和注

册,开学后也无法建立正

规学籍。请家长务必按照

正规的报名程序报名入学,

或者申请补录。如家长在

注册后,发现招生平台没

有显示被录取和注册的信

息,请尽快联系学校,或

及时向属地教育部门反映。

市、镇两级教育部门

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招生入

学监督工作机制、违纪举

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加强

对招生入学工作的监督检

查。下来市、镇两级教育

部门将公布投诉举报电话,

欢迎各媒体朋友和社会公

众对我市义务教育招生工

作进行监督,如有问题,

可及时向市、镇教育部门

或纪检部门反映。

◆ 9. 关 于 新 增 学

位:教育扩容提质千日

新闻发布

第100页

东莞教育回顾与展望

55

攻坚行动的进展情况如

何?今年有多少新建扩

建 的 学 校? 义 务 教 育

阶段有多少新增公办学

位?

目前,教育扩容提质

千日攻坚行动项目正积极

推 进 中, 预 计 2021 年 全

市完工新建改扩建学校 45

所,新增学位约 4.68 万个。

目前,45 所新改扩建公办

中小学已经全部动工,其

中 17 所学校主体结构已经

封顶。预计 9 月份可投入

使用 36所。新增学位约 3.5

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

新增学位约 2.2 万个。

◆ 10. 关于人才子

女入学:今年市政府一

号文中提到“每年提供

不少于 1 万个公办或购

买服务入读民办学校的

学位提用于保障人才子

女入学”,请问在保障

和服务人才子女入学方

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市教育局正在加强与

相关部门沟通,收集符合

有关教育优待政策要求的

人才子女信息,并指导各

园区、镇(街道)按照市

政府有关人才子女入学政

策要求,进一步挖掘学位

供给潜力,提前做好人才

子女招生入学规划,确保

完成学位供给任务。下来,

市教育局也将进一步优化

人才子女入学政策宣传工

作,制定人才子女入学的

办理指引,简化入学材料,

完善入学办理流程,同时

指导、督促各园区、镇(街

道)深入企业解读人才子

女入学政策,不断提升服

务质量,增强人才及其子

女的教育服务获得感。

◆ 11. 关于随迁子

女学位供给:今年提供

给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

的学位有多少?

根据《关于做好东莞

市 2021 年义务教育阶段学

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今

年随迁子女“两为主”的

任务目标为“义务教育阶

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

读和民办学校就读享受学

位补贴的人数占比不低于

50%”。目前,各园区、镇(街

道)正进行各类群体的学

位规划,随迁子女积分入

学的学位供给将在 5 月份

向社会公布。

◆ 12. 关 于 港 澳

通行证过期:据了解,

目前有部分港澳小朋友

或者港澳家长的通行证

过期,由于疫情原因暂

无法出港续签,这个会

影响港澳小朋友的入学

吗?

暂不影响。今年,港

澳户籍学生在网上报名时

统一填写《中华人民共和

国往来港澳通行证》证件

号码;如通行证过期,应

尽快续签,如因客观原因

暂无法续签的,先以现有

通行证的证件号码报名入

学。

如非户籍学生的家长

方是港澳户籍,且未曾办

理《港澳居民居住证》或

“莞 e 申报”的,应尽快

到公安部门办理。如港澳

台户籍家长因通行证到期

暂无法续签而无法办理《港

澳居民居住证》的,可先

办理莞 e 申报,再为小孩

提出入学申请。

新闻发布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络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