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bookData.followerCount}}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取消关注'}}
封面 书都 050 封面 书都 050 A Renovation in <br>Luohu Triggering <br>550 Million People's <br>Attention<br>做城市更新的“样板房”!当我们第一次听到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的总策展人说出自己的目标时,<br>我们以为那不过是艺术家的梦想与豪言。<br>可当持续 107 天的城市展览成为全国媒体的话题,当 5.5 亿人次在抖音把目光投向一个老啤酒厂的新生,<br>我们顿时明白了“城市更新样板房”的价值和意义。<br>以金威啤酒厂为代表的老罗湖,就以这样的新形象抢占我们内心的地位,让我们站在这个时代蝶变的风<br>口,沉淀过往,思考未来。<br>在日新月异的深圳,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何在记忆深处的熟悉味道里,品尝到<br>时代发展带来的甜头,却是一个考验城市建造者的全新课题。<br>从城市财产到城市遗产,从啤酒花的芳香到独角兽的... [收起]
[展开]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已关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封面 书都 050 封面 书都 050 A Renovation in <br>Luohu Triggering <br>550 Million People's <br>Attention<br>做城市更新的“样板房”!当我们第一次听到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的总策展人说出自己的目标时,<br>我们以为那不过是艺术家的梦想与豪言。<br>可当持续 107 天的城市展览成为全国媒体的话题,当 5.5 亿人次在抖音把目光投向一个老啤酒厂的新生,<br>我们顿时明白了“城市更新样板房”的价值和意义。<br>以金威啤酒厂为代表的老罗湖,就以这样的新形象抢占我们内心的地位,让我们站在这个时代蝶变的风<br>口,沉淀过往,思考未来。<br>在日新月异的深圳,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何在记忆深处的熟悉味道里,品尝到<br>时代发展带来的甜头,却是一个考验城市建造者的全新课题。<br>从城市财产到城市遗产,从啤酒花的芳香到独角兽的 IP……我们看到,罗湖这 107 天的呈现,似乎在打<br>造一个城市更新、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里程碑”。<br>从“厂”到“城”的产业转身,不仅是从金威到粤海的变化,更是罗湖从“老”到“新”的缩影。
第52页
Cover Story<br>051 Book Capital<br>Cover Story<br>5.5 亿人次关注的<br>老罗湖新面孔<br>文 _ 本刊编辑部<br>051 Book Capital<br>本封面专栏图片由广东粤海置地集团有限公司、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组委会提供<br>在这个变化当中,我们看到了“罗湖一念”的全球视野,我们看到了建筑背后的精神重塑。一系列“小<br>众”引领“大众”的活动,让老城区有了互动的欢乐,有了灵动的碰撞,有了“城”与“家”的共融。<br>107 天很短,但我们相信,它的影响很远。它留给我们,留给未来的,将是永不落幕的“城市生息”。在<br>这样的城市“样板房”里,我们可以尽情回忆过往的“干杯味道”,也憧憬“老爷鲜酿”带来的未来寄托。<br>把城市变成展览,这是深圳人的创造。这一次的罗湖,用它的新面孔,为这个创造写下了新的注脚。<br>5.5 亿人次的关注,是聚集,也是传递。从一个区域向全城的传递,从过去向未来的传递,从深圳向世界<br>的传递,从我们向下一代的传递。<br>很感谢那些带着孩子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的家长和老师,在那些乐在其中的孩子的身上,我们看到新生<br>代在体会我们创造的骄傲。我们相信,这种骄傲可以传递下去,有一天,我们老了,也能体会到新生代给我们<br>带来的骄傲。<br>
第53页
封面 书都 052 2022 年 12 月 10 日,一场展览在深圳市罗湖区粤海城 · 金啤<br>坊艺术街区正式启幕。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出席,香港特首李家超<br>视频致辞……这些细节显示出这场活动非同一般的分量与规格。<br>但即便如此,现场的策展人、建筑师、设计师及工作人员<br>都没有想到,这场差点因疫情而夭折的专业展览,会在接下来的<br>107 天中,成为席卷全市、火爆全网、辐射全国的“现象级”城<br>市网红。<br>一场展览带来的<br>城市网红现象<br>文 _ 李奇蔚<br>封面Brought by An Exhibition Popularity in Shenzhen The Phenomenon of City <br>
第54页
Cover Story<br>053 Book Capital<br>媒体“轰炸”的城市现象<br>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后文简称“深双”),是全球首<br>个以“城市和城市化”为固定主题的国际双年展,2005 年由深<br>圳创办,2007 年起与香港合办,形成“双城互动、一展两地”的<br>独特模式,2022 年已举办至第九届。建筑专业媒体 Architecture <br>CN 称“深双在全球业界已形成突出影响力,逐步向威尼斯建筑<br>双年展看齐,是国内唯一能长期坚持且日趋兴盛的双年展”。<br>本届除罗湖区主展场外,在前海合作区、南山区、龙岗区、<br>龙华区、坪山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均设有分展场,是历年深双地<br>域版图最辽阔的一届。<br>展览开放首日,就有超过 5000 人次观众来到现场参观。开<br>展 1 个月,抖音 #UABB 城市艺术力 # 官方话题播放量破亿。截<br>至 2023 年 3 月 26 日闭幕,主展场累计接待人次超过 65 万,抖<br>音话题 #2022 罗湖深港双城双年展 # 累计观看达 5.5 亿次。据主<br>办方统计,3 个多月的展期内,从中央媒体到香港、深圳的官方<br>媒体,以及从艺术、建筑到生活类的专业媒体,对这场展览报道<br>近千篇次。<br>这些数字,是本届深双交出的答卷。然而吸引人们纷纷自发<br>奔赴这块“应许之地”的理由是什么?《书都 · 走读深圳》编辑<br>部试图走近这个城市网红现象。<br>大咖云集的精神重塑<br>视野宏大,思考前沿——这是我看完展览的一个直观感受 :<br>在视觉冲击的背后,蕴含着等待我们去体会的精神重塑。<br>这首先体现在本届深双的主题 :城市生息 Urban Cosmologies。<br>据总策展人阐释,主题的策划以“双碳”和全球气候变化为背<br>景,“城市生息”首先强调“人和其他生命的共同存在”,其次<br>是“超越原来的建筑、物体、实体空间的理念,有一种时间感”,<br>最后,“生息”一词存在于中国文脉中,具有中国性。英文翻译<br>Urban Cosmologies 直译为“城市的宇宙论”,内涵了“小宇宙<br>共同存在的复杂关系及存在状态”。<br>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者鲁安东、青年建筑师与学者王子耕和<br>设计策展人陈伯康组成的总策展人团队,从策展的原初设想和主<br>题定位开始,就让这场展览站在了极高的起点上。<br>来自 15 个国家的 318 位艺术家,也将这种宏大、前沿与专<br>《一人 众灵 呼吸》展区
第55页
封面 书都 054 业的思考和理念,贯穿整个展览架构和内在逻<br>辑,并延伸至 200 多件参展作品的艺术表达,<br>形成了“声量庞大”的世界主义精神陈述。<br>荷兰的设计工作室 Studio Ossidiana 将啤酒<br>厂的污水处理池改造成飞鸟、园圃、土壤相互<br>“哺育”、生生不息的小型生态圈,命名为《种子<br>花园》,演示了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生态循环。<br>纽约 Link-Arc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陆轶辰以可再生材质打造“倒金字塔”,并将<br>蘑菇菌丝放置在其多孔结构中,使建筑可以自由“生长”,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人<br>类意志的坚固表达。这件《反方向的构筑》蕴含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br>聚焦城市化带来的“光污染”问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作品《管中<br>窥豹》将啤酒发酵桶改造为天文望远镜造型的大型装置,在对“星空”的仰望中,<br>寄托“暗夜保护”的希冀。<br>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深双还特别关注青年群体,80 后、90 后在参展人总量的<br>占比超过 60%。“青年深双”子板块中,8 位参展人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苏<br>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并呈现出多元化的专<br>业背景。<br>深双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宇星表示,在“青年深双”的作品里,他看到了非常<br>强烈的“断代式的痕迹”。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第一代,这一代年轻人在对<br>世界的认知、对知识的理解、对物理空间的建构上都有与过往完全不同的呈现。<br>全球视野的“罗湖一念”<br>以“游牧”方式在深圳的不同地点策展,此前改造过华侨城创意园区、蛇口旧<br>工业遗存、南头古城等片区,2022 年是深双第一次作为主展场来到罗湖。<br>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深圳最早发展起来的老中心城区,罗湖承载了许多<br>对深圳意义非凡的历史。除了主展场金啤坊的前身,深圳唯一土生土长的啤酒品<br>牌——金威啤酒厂外,水贝珠宝、爱国路花市、东门老街、罗湖万象城……这些<br>老地标背后都连接着独特的深圳记忆。<br>在“即地制造”板块,策展人冯宇的作品《罗湖一念》用声音、文字、图片、<br>视频、实物等多种媒介将罗湖百年的发展历史和金威啤酒厂的故事这两条脉络并<br>置呈现,从普通个体的角度,编织成生动的罗湖故事。<br>The Phenomenon of City <br>Popularity in Shenzhen Brought <br>by An Exhibition<br>夜色中的金啤坊
第56页
Cover Story<br>055 Book Capital<br>来自美国的人类学家马立安博士组织了3次城市漫步活<br>动,带领参与者重走解放路。艺术装置《城市风水轮流转 Urban <br>Reincarnation》呈现了这一过程中对形形色色街景风貌的观察,和<br>对地王大厦、蔡屋围大酒店等地标建筑历史渊源的探索,以人文地理<br>的方法重新理解东门老街的消费文化。<br>“新旧杂陈是城市生息最有价值的地方。”张宇星认为,“作为改<br>革开放的策源地,罗湖最大的价值和自信在于拥有丰富的特区‘遗<br>产’,不仅包括国贸、东门等大量的地标空间,还有悠久的历史故事<br>尚待挖掘。”<br>URBANUS 都市实践在对金威啤酒厂的策展宣言中这样写道 :<br>“因毗邻香港而得天独厚的罗湖,在城市更新转型的阵痛中,更应充<br>分认知自身的优势——早已被书写在城市建筑肌理中的全民‘奋斗’<br>的时代精神,将其作为优厚的历史价值加以延续。金威啤酒厂——正<br>是这段历史叙事中的珍贵遗留,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指向,是创造未<br>来罗湖丰富多元的社会与文化资本的根基所在。”<br>金啤坊 · 城市光美术馆光影展演<br>活动海报<br>
第57页
封面 书都 056 让“小众”变“大众”<br>激活展览场地的还有源源不断的公众活动,使展览从静态呈现变成了动态的艺术节。观众的互动<br>和参与,极大调和了展览内容本身的专业性。<br>在 3 个多月的展期内,深双举办了超过 200 场活动,涵盖学术论坛、现场表演、工作坊、光影<br>展演、宠物开放日、城市走读、露天放映等多种形式。<br>人类学家项飙与建筑师何志森共同发起的“看见最初 500 米”工作坊,邀请参与者深入地“观<br>察”自己居住或工作地的“最初 500 米”,并呈现出来,带领参与者重新“看见”附近。<br>“发现围岭山”活动由深圳著名自然学者南兆旭亲自带队,带领市民环山徒步、观察自然,并讲<br>述花草鸟兽等博物知识,让观众亲身感受绿色生态、发现城市荒野,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br>精心打造、种类繁多的公众活动,为城市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内容,本届深双以文化节日的形式,真<br>正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br>INGAME(局内)设计创始人张之杨在一场论坛中谈<br>到 :“这可能是大家一直寻求的机会,城市的日常、常规力<br>量驱动下的地产开发和创造力之间的碰撞。这次的碰撞最<br>即时,最有戏剧性,基本上是脸贴脸的。那些我们时常在<br>PPT 里听到的美好的工业遗产的价值和公众的关系,以鲜<br>活的方式、没有说教的方式,实现了。”<br>不论是探索玩乐、拍照打卡,还是学习新知、获得启<br>发,以不同的方式,每个观众都在与这场展览创造自己的<br>关联。不少观众多次到访,表示每次总能在琳琅满目的展<br>品中发现惊喜。更有观众直言本届深双为“走断腿也要看<br>的展览”。<br>The Phenomenon of City <br>Popularity in Shenzhen <br>Brought by An Exhibition<br>封面<br>金啤坊俯瞰图 深双开幕式表演现场
第58页
Cover Story<br>057 Book Capital<br>永不落幕的“城市生息”<br>作为多方合力完成的大型项目,不同主体对本届深双的效果抱有不同的期待。<br>展期临近结束时,粤海城 · 金啤坊文化运营负责人徐轶婧表示,公司角度的<br>目标——提升深圳粤海城,以及粤海置地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借着深双开幕,包<br>括金啤坊亮相以及天河城的开业,基本已经达成。<br>然而当从临场展览过渡到常态化运营,进入“后深双”时代的金啤坊如何更<br>好地面对现实的考验?<br>在“从激活工业遗存到共益创新街区”主题论坛中,来自北京、上海、深圳<br>的建筑师和策展人达成共识 :对于街区创新,最重要的是重构在这个街区生活和<br>生产的社会关系和人。<br>担任过南头古城项目策展方和业主方双重身份的李聪毅认为,深圳的老城改<br>造应该给居住者营造轻松的环境,从而激发人们的创意或创新的可能。在这个意<br>义上,一个公共空间的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很重要,要有“精神韧性”——<br>人们在这里漫步可以获得文化的、或者自然的灵感。<br>像金啤坊和南头古城这样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北京、上海都进行过许多尝试。<br>当城市化从创造“增量”进入激活“存量”阶段,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营造更有<br>活力、创造力的街区,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正在或即将面临的问题。<br>“城市与建筑存在一种尺度关系,建筑服从于城市。”在首届深双策展人张永<br>和眼中,“从首届‘城市,开门!’到如今‘城市生息’,这一尺度框架不断延展,<br>认知持续深化,城市成为环境、成为地球、成为宇宙中的碎片,城市与城市间抑<br>或可形成一个更大的‘人’的生存环境。”<br>当放置在宇宙论的视野中,城市未来将往何处去?在物理空间更新的探索之<br>外,这或许是本届深双,留给所有人的另一个开放式命题。<br>Cover Story<br>展览现场<br>
第59页
封面 书都书都 058 封面JinWei Beer Brewery Transformation of <br>一场“深双”展览,一次跨越 107 天的城市盛宴,让<br>“金威”再一次出现在深圳人面前。<br>深圳人习惯在“金威”的前边加一个“老”字,称它为<br>“老金威”,这一个“老”字,有回忆,有不舍,更有期待。<br>金威变形记<br>文 _ 李奇蔚<br>
第60页
Cover Story<br>059 Book Capital Book Capital<br>从“厂”到“城”的产业转身<br>2023 年 2 月 8 日,一批潜在独角兽项目亮相罗湖区粤海城,<br>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深圳创投日”活动带来了经<br>济发展的“风向标”。<br>3 月 18 日的粤海城 · 金啤坊酵母报告厅,“B.DUCK 小黄鸭”<br>创始人为现场观众深度解读 IP 价值与产业经验,与各界大咖探<br>讨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之道。<br>粤海城,地处深圳市老城区罗湖的水贝—布心商圈,位于布<br>心路与东昌路交会处。65 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上,2 栋地标级写<br>字楼大厦、11.5 万平方米的天河城购物商场、金啤坊艺术街区,<br>以及商务公寓等业态建设其中,是现今罗湖区体量最大、业态最<br>丰富的综合体,源源不断的论坛、沙龙、研讨会更使这些产业空<br>间成为罗湖区招商引资的纽带。<br>今天的粤海城,就如它的名字一样,成了一个产业交汇、聚<br>集的城。而在 2013 年以前,它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金威<br>啤酒厂。<br>在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中,金威啤酒厂不仅完成了物理<br>空间的更新,更实现了产业模式的迭代。本文试图讲述这个关于<br>金威“蝶变”的故事。<br>干杯,深圳味道!<br>金威啤酒厂于 1985 年开始筹建,1990 年正式投产。从一开<br>始就立志做国内一流的啤酒,金威不仅从德国引入先进设备和优<br>质原材料,还邀请了一批德国专家专程来深圳,协助啤酒厂建<br>设。<br>20 世纪 90 年代,市面上几乎都是工业熟啤酒,原金威啤酒<br>总工程师郑岳传先生,从国外引进生啤酿造方式,打造了国内第<br>一款纯生啤酒——金威纯生。<br>金威,Kingway,王者之路,寄寓了创始人的野心。金威啤<br>酒也不负众望,快速成长为国内大型啤酒集团之一。<br>作为特区第一个自己的啤酒品牌,金威深受深圳人喜爱,在<br>热火朝天的奋斗岁月里,以精神补给的形式陪伴着来自五湖四海<br>的第一批城市建设者干杯畅饮、追逐梦想。这份深圳味道成为一<br>资料照片 代人的集体记忆。
第61页
封面封面 书都 060 在巅峰时代,金威啤酒不仅占据本地市场的一壁江山,还畅销香港、澳门和<br>东南亚地区,在香港市场上居国产啤酒销量第一位。“来深圳,喝金威”的响亮口<br>号,洋溢着深圳人款待外地朋友时的热情与自豪。<br>金威的名字与深圳的缘分止于 2013 年。这一年,金威正式将啤酒业务全部售<br>出,并更名“粤海置地”,转型为房地产企业。金威啤酒厂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原<br>厂址的改造,作为粤海置地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开始了它的第二次生命。<br>城市遗产保护的“里程碑”<br>当时,绝大多数城市改造项目都以“拆迁 + 重建”的方式展开。在一张白纸<br>上进行重新设计,最简单、最高效,这也是粤海置地一开始对金威啤酒厂改造的<br>设想。<br>深规院从啤酒厂中看到了城市记忆的价值。为了留住深圳的地标建筑,从<br>2012 年到 2014 年,深规院与粤海置地反复沟通,但难以形成共识。当时的政策<br>并不保护啤酒厂这样的工业建筑,“既不在紫线范围(内),又不在历史保护建筑<br>名录内,这些建筑的价值如何认定、要不要保护,以及如何保护等一系列相关政<br>策法规都十分模糊。”深规院技术总监黄卫东说,“如果相关方对拆除有高度共识,<br>Transformation of JinWei<br>Beer Brewery<br>《做——共栖之地》展区
第62页
Cover Story Cover Story<br>061 Book Capital<br>那么规划师的力量难以抗衡。”<br>公众舆论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金威啤酒厂要拆除的消息<br>传出后,社会上展开了一场关于“深圳是否能留下金威”的讨<br>论,参与者不仅有精英知识分子,也包括市民大众。共同的集体<br>记忆使对金威啤酒厂的挽留之情在城市中蔓延开来。<br>在这一民意基础上,深规院组织政府、粤海置地和各界专家<br>开展了小型研讨会,终于达成保护与开发兼顾的共识。2015 年,<br>深规院编制的《罗湖区东晓街道金威啤酒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br>通过审批,最终明确了对啤酒厂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与活化兼顾的<br>改造策略。<br>黄卫东说 :“从一开始要全部拆完,到最后达成共识留下一<br>小块,其实经历了两三年的时间。市场主体方从不愿意留这一小<br>条,到让出这一小条,其实是有远见的,最终实现了城市多元价<br>值共识。”<br>金威啤酒厂是深圳第一例将“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模<br>式融为一体的旧工业区更新项目,并直接促成了城市工业遗存保<br>护相关政策、制度的更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br>资料照片<br>《似曾相识》展区
第63页
封面 书都 062 “零号作品”的城市再生<br>在金威啤酒厂旧址的改造中,金啤坊继承了原有的特色工业建筑和设施,并<br>成为第九届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的主展场。作为建筑展览,深双从一开始就<br>没有把展览放进展览馆,而是每届改造一个空间作为展览场地,深双发起人之一<br>张宇星称展场设计为双年展的“零号作品”。<br>2019 年,粤海置地联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罗湖区发起全球设计竞赛,<br>邀请全球设计家以“啤酒厂艺术节”为主题对金威啤酒厂进行“策展 + 设计”。<br>URBANUS 都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以“即地制造”为题的方案打动了主办方。<br>“即地”强调在地性,和“此时,就地,即刻创造”的行动力,“制造”指从<br>临展展示走向常设行动,通过城市策展实现场所空间的全新生产。“区别于工业文<br>明时代的粗粝沉重,‘制造’的意义从工业属性向公众生产属性延伸,衍生出一种<br>复合的、持续性的、广泛存在的‘轻’生产形式。”<br>都市实践研究总监吴然说,“(我们)要制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房子,更多的是<br>在当代城市的复杂系统里制造新的关系,用创造力寻找新的机会。” 相较以往的短<br>期改造,金啤坊从一开始就被计划打造为可以长期运营的空间。<br>今天,在金啤坊穿行,可以看到啤酒厂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建筑都得以保留和<br>利用,红色瞭望塔通过下沉式庭院成为入口,啤酒酵母车间成为多功能“酵母报<br>告厅”,29 个大小不一的大型发酵罐筒仓围合而成“筒仓森林剧场”,展场四周没<br>有围墙,与外围鲜活的城市自然地融合。<br>Transformation of JinWei<br>Beer Brewery<br>封面 金啤坊主入口
第64页
Cover Story<br>063 Book Capital<br>“金啤坊的改造是非常成功的,” 曾参与浮法玻璃厂主展场改造的建筑师陈泽涛<br>说,“不仅仅在于保住了工业遗产,保护了城市核心的公共利益,也展现了非常多<br>样化的、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满足现代人的需求。”<br>“老爷鲜酿”的未来寄托<br>当城市更新的鲜活与时光沉淀的稳健碰撞,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br>“老爷鲜酿”——中国第一批驻派德国 Doemens 啤酒学院的学者们打造的鲜<br>啤酒品牌入驻金啤坊,在曾经的工业啤酒生产空间,带来了口感和工艺更精湛的<br>手工啤酒。<br>出走半生,归来的“老爷鲜酿”,以让啤酒“重生”的方式,成为原啤酒厂空<br>间更新的有机组成。它来自过去,又指向未来,唤醒了对老牌啤酒的消费记忆,<br>也实现了对啤酒传统的现代传承。<br>新生后的金威啤酒厂——粤海置地总建筑师李程曾这样描述工业遗产活化项<br>目 :“双年展和艺术节这样的大型城市派对可能产生奇妙的催化效能,正如啤酒花<br>对于啤酒生产的重要性。” <br>本届深双已于 3 月 26 日闭幕,但相信啤酒花带来的催化反应,仍在继续发生。<br>(本文参考了李文海《啤酒厂变形记》)<br>Cover Story<br>金啤坊局部 老爷鲜酿
第65页
封面 封面<br>策展人说 :<br>打造城市更新的“样板房”<br>整理 _ 吕诗琪in Shenzhen Building A City Renovation Model Curators' Notes:<br>书都 064
第66页
Cover Story<br>065 Book Capital<br>旧啤酒厂 , 旧有工业遗存的城市记忆。有策展者为其注<br>入活水、播撒火种,共同担任第九届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br>年展总策展人的鲁安东、王子耕、陈伯康在不同场合提到,<br>将发生地视为“城市更新的样板房”——不止于对建筑的改<br>造,更是对城市文化、精神与气质的更新。<br>我们整理了三位策展者的历次发言,试图站在“叙事者”<br>的角度,为这场城市里的文化行动加上新的注解……<br>命题作文下的发挥 :从“双碳”到“城市生息”<br>2021 年 12 月,深双组委会向全球发出征选公告,披露本届深双主题为关注<br>城市“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绿色、生态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br>城市应对策略。<br>面对最初的命题 :双碳,三位策展人达成共识 :不能就碳论碳。<br>那论什么?他们决意从宇宙学的角度去思考。<br>陈伯康率先给出了英文语境里的前沿词汇 :Urban Cosmologies,直译是“城<br>市寰宇(宇宙论)”,“不仅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进行设计,还要考虑到整个(城<br>市)生态的需求和利益 :植物、动物、微生物、空气、水甚至废料等等。”——考<br>虑自然与生灵的需求,说法新鲜。<br>面对这样激进的、批判的、国际化的概念,鲁安东认为,应该“匹配一个相应的、<br>中国文明的、更加温和的、更加日常的一种意蕴” 。<br>据说,王子耕睡了一觉,做了个梦,梦到“城市生息”四个字,便用上了。<br>生与息,存于中国文脉之下,有时间绵延质感,亦与吐纳的节奏有所呼应。呼吸<br>之间、循环之中,城市本身便有了生命体的意味。“生息是一种动作,有一点中国<br>人的宇宙观。”鲁安东如是说。<br>策展者的身份自觉 :面向大众的艺术<br>看一场展,观者的任务清晰明了 : 看,有所思考,而后被影响。大多数人关<br>注的,仅仅是展览本身,对“策展人”的概念模糊,通常泛泛将其归为“艺术家”<br>一列。<br>而真正的策展者不这么想。<br>
第67页
封面封面 书都 066 鲁安东这样评价王子耕 :一般策展人就做好策展人就可以了,但他又是个艺术<br>家,艺术家做个作品就行,他又是个总导演。<br>在策展人的眼里,艺术家和策展人干的活不一样 :艺术家就该做好作品,策<br>展人则该导好眼下这出戏。<br>“我作为艺术家,当然不太在乎那些不是我受众的人的感受和想法,我更在<br>乎,我是不是能清晰地传递心里的声音。”玩艺术的时候,王子耕高傲得理直气<br>壮,全然不把曲高和寡当回事。以策展人的身份发言时,则充分显露策展人的自<br>觉,“双年展所传递的声音应该是多维的,它不是一个小而精的学术展或者艺术<br>展,面向的群体不是一小撮人,而是很广泛的观众。不仅仅是大众,也有学界和<br>同行,行业里面的前瞻者。”<br>“策一个展, 像是攒一个局。”这是来自鲁安东的比喻。“我理解的展览是提<br>供一个原初的支点,吸引和附加一层一层的意义和实践,最终变成更多人参与的<br>局。” <br>Curators' Notes:<br>Building A City Renovation <br>Model in Shenzhen<br>《寰宇对话》板块展陈
第68页
Cover Story<br>067 Book Capital<br>鲁安东<br>第九届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br>主策展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br>划学院教授、博导、建筑系主任, <br>LanD 设计研究工作室合伙人。<br>陈伯康<br>第九届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br>主策展人。Het Nieuwe Instituut(荷<br>兰建筑、设计和数字文化国家博物<br>馆和研究所)馆长。<br>王子耕<br>第九届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br>主策展人。PILLS 事务所主持建筑<br>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br>授、建筑系副系主任。<br>深双行动 :打造城市更新的“样板房”<br>展览场,策展人的主要叙事地。今年的深双选址金威啤酒<br>厂——“啤酒是每个老深圳人会喝到肚子里的东西”。三位策展人<br>在旧址里演示未来的可能性,形成城市记忆的串联。他们带着思<br>想的火种进来,大刀阔斧地改,小心翼翼地留—— <br>王子耕 :在保留旧有工业遗存的城市记忆的同时,创造性地<br>整合了场地并提供新的使用。<br>区别于日渐同质化的旧址改造,相较于建筑,他们更关心建<br>筑内正在发生的事情。在邀请入场者这件事上,每个人有自己的<br>逻辑——<br>陈伯康 :我们希望的是多样化的声音,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想<br>法与深圳及中国的本地专长、知识和思维结合起来。<br>王子耕 :对于如何选择作品,主要是看作品与所在板块能否<br>匹配。<br>鲁安东 :我是根据“议题”来选择参展人,每个议题只有一<br>件参展作品。<br>各有说辞,但逻辑相似 :思想先行,而后创造场景 , 使作品<br>服务于理念。理所应当的,发生在旧厂里的“城市生息”成为展<br>览界的优秀范例,也成为城市表达的一部分 :金威啤酒厂成为改<br>造的“样板房”;深双则成为文化传播的窗口。<br>王子耕 :深双主动地成了一种处于变化前沿的深圳的窗口,<br>它自动构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宣言,这是最有趣的。深双并不是去<br>表达城市,深双本身就是一种都市主义,一种 Urbanism。<br>深双意味着一个场所、一段时间,也是一种文化。作为城市<br>的横截面,深双反映着城市的发展,也反过来塑造城市 :派对过<br>后,为城市留下一点种子。深双没有唯一解。<br>
第69页
封面 书都 068 深双里的“罗二代”<br>文 _ 黄美霖 图 _ 由受访者提供 2nd Generation on UABB Perspective from Luohu's<br>封面
第70页
Cover Story<br>069 Book Capital<br>对金啤坊文化运营负责人徐轶婧来说,罗湖是陪伴她<br>成长的土地,见证她从稚嫩的小女孩儿变成一个孩子的母<br>亲。经过长达 3 年的申请、筹备、布展期,当位于深圳粤海<br>城 · 金啤坊的第九届深双正式开幕时,她感到欣慰 :再多的<br>辛苦都是值得的。<br>这届深双的成功离不开背后所有工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br>其中不少参与者都曾在或正在罗湖生活工作,轶婧也是其中<br>的一位。1992 年她随父母从上海移居罗湖,在这里度过了小<br>学和中学的时光,2000 年出国留学、工作,2008 年回国到<br>北京发展后,于 2015 年再次回到深圳。兜兜转转又回到自己<br>成长的地方,作为一名“罗二代”,徐轶婧对罗湖有着很深的<br>个人情感。<br>此外,这也不是她第一次接触深双。2009 年她作为总策<br>展人助理、展务统筹参与第三届深双的策展,2017 年她则是<br>第七届深双的参展人。<br>本届深双是首次以主展场落地罗湖。2021 年底,当正式<br>确定的消息传来,她无比激动,借此机会,她希望能用自己<br>擅长的方式去回馈曾经养育、陪伴自己的街区和城市。<br>是展,也是家<br>“深双时间”里,主展场金啤坊几乎成为轶婧的“家”。“与罗湖共同成长的<br>工作者,大概自带了一种主人的意识,大家毫不犹豫地投放自己百分之一百的精<br>力。” 徐轶婧说道。<br>展览期间,共举办了超过 200 场活动,作为场地方代表,她在这里度过了无<br>数个周末,孩子的周末也经常是在展览现场度过的。徐轶婧和孩子一起在展览里<br>
第71页
封面 书都 070 探索,在展场里散步,虽然有着“被迫营<br>业”的无奈,但也收获了许多快乐的亲子<br>时光。轶婧认为,很多时候小朋友会发现<br>一些被她忽视的细节,或者和她有着完全<br>不一样的见解,可以说,小朋友对展览的<br>感知也时时刻刻在感染着她。<br>对轶婧来说,参与深双几乎不像在工<br>作,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有一种情感上的表达和连接。深双的每一<br>个板块就像是一片拼图,每一片拼图都蕴藏着参展人不同的情感,最后,通过展<br>览把它们组织拼接在一起,向全世界表达。<br>聚集的价值<br>“人必须聚集在一起,展览才有价值。”徐轶婧非常认同总策展人王子耕在闭<br>幕式上说的这句话。在她看来,“聚集”有很多种,它可以是因为展览,与老友一<br>起新发现的聚集 ;可以是面对办展的困难,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案的聚集 ;也可<br>以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在金啤坊参观展览的聚集。<br>因为啤酒厂的改造,轶婧听到了好闺蜜从未提及的儿时回忆 :在中午顶着烈<br>日,跟随家中大人的步伐,一起奔向啤酒批发商的冰柜,看大人喝着冰啤酒,自<br>己帮忙一手捧六瓶的凉爽。在老友的叙述中,她仿佛也闻到了曾经啤酒厂酿造啤<br>酒时弥漫开来的淡淡甜味。<br>深双的筹备过程倾注了所有人的心血。他们为了一个个小细节,聚集在一起<br>不分昼夜地开会讨论、加班优化,不仅想把展览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出来,也希望<br>能把他们对这座城市最真切、最热烈的感情传递给观众。<br>Perspective from Luohu's<br>2nd Generation on UABB<br>徐轶婧儿子在深双<br>
第72页
Cover Story<br>071 Book Capital<br>“罗二代”的骄傲<br>轶婧的朋友圈里每天都会更新与深双相关的讯息,无处不展现着她的骄傲和自<br>豪,深双开幕那一天,她说 :“我们成功了!”<br>如果要用两个词来描述这场展览,她认为是“先锋”和“多元”。先锋是因其<br>对城市发展的探索,同时也是对年轻一代——新一代深圳小市民、罗湖小居民的<br>启发。多元是因为其丰富的内容和呈现形式,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br>“所有的改变都是双向的,我很开心自己也因展览发生改变!” 轶婧表达道。<br>这个改变使她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新一层的感情,细腻且难以忘怀。<br>在展览筹备过程中,还有个意<br>外发现。本届深双的“即地制造”<br>常设展“制造时代”板块的策展人<br>冯宇老师,30 年前竟在老金威啤酒<br>厂工作过! 30 年前的啤酒厂档案,<br>不仅记录着罗湖的历史,也记录着<br>一个个普通人闪闪发光的生活过往。<br>既见证过去,又参与当下,像冯宇<br>这样拥有“双重身份”的工作人员,<br>在这届深双中有很多。<br>金啤坊旁边坐落着一所幼儿园,<br>小朋友们常“组队”在展览现场漫<br>步。在这些新一代罗湖娃充满好奇<br>的清澈目光中,关于罗湖的记忆、<br>历史,对居住地的热爱、奉献,悄<br>悄地传承着。<br>当下是城市更新的进行时,未<br>来她或许也可以像老友一样叙述自<br>己的这段往事,分享自己的情怀。<br>“我工作的地方也太美了!”她<br>再次感叹。<br>深双活动现场的徐轶婧
第73页
072 我在 书都 10 年 90 万字,<br>他用 57 本微信书<br>讴歌深商<br>文 _ 曾岚 图 _ 由受访者提供<br>10 Years, 900 Thousand Words, <br>57 Wechat Books: A Tribute <br>to The Entrepreneurs in <br>Shenzhen
第74页
073<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打开他的朋友圈,“强迫症患者”会感到特别舒适。整齐<br>划一的九宫格排版,配有百余字解说,且每段第一句话都将<br>核心提炼出来,让你一眼就知道这则朋友圈要传递的重点信<br>息。<br>让一个人每天发朋友圈,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br>让一个人通过微信朋友圈记录所见所闻,坚持 10 年不间<br>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br>而要把自己的朋友圈整理成册,从手机里的记录变成 57<br>本“微信书”的表达,那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br>不仅如此。<br>不停地往上翻他的朋友圈,他每天见到的人和事,他所<br>在行业的最新动向,你都能一手掌握,堪称行业内“移动信<br>息宝库”。他或是引用诗句直抒胸臆,或是讲求对仗的白话,<br>文字凝练让人赏心悦目。且 10 年如此。<br>10 年、120 个月,8000 多篇日志,7.5 万幅图片,累计<br>超 90 万字。结集、装订成册,已有 57 本。这些原创图文,<br>记载他 10 年人生点滴,留下这 10 年岁月记忆。<br>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br>他,是一个持续创新、勇于进取的人。<br>10 年记录 57 本书<br>故事的主人公是深圳市深商会联合党委副书记、深圳市商业联合会副会长、<br>深商总会秘书长石庆。出生于 1959 年的他,现年已经 64 岁,即使每日事务繁忙,<br>他也不曾停止思想的脚步。<br>“我曾经的梦想是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但可惜没有机会了,只能自己不停地<br>写。”他从中学开始就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过去是拿笔记本,写了 20 多本,<br>现在是将微信朋友圈当成载体,他热爱文字,留心观察,用心记录。<br>将时间往回倒退 10 年,石庆大约 52 岁时,他已然是一家运输集团公司的总<br>经理,按惯例,年过半百的人就该熬一熬等退休,回到家里儿孙绕膝,颐养天年。<br>
第75页
074 我在 书都 但他不甘心,内心还有很强烈的愿望,他还有足够的精力继续“折腾”,于是在<br>2012 年,石庆转任深圳市商业联合会秘书长,开启一段新的职业生涯。<br>“冥冥之中的缘分,毕竟不是偶然。珍惜每次遇见,记录美好瞬间。”石庆加<br>入深商会之后,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一天最多的时候要走访 8 家企业,<br>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纷繁复杂的事转瞬即逝,所以从那时起,他不停地记录,<br>并在 10 年间结集成 57 本微信书。现在回头浏览“那些年的朋友圈”,似曾模糊的<br>人和事,在他眼中又都鲜活起来。<br>一件看似简单的工作,往往都有一个连着一个细节等着你处理。石庆经营的<br>朋友圈也是如此,“要最大限度利用朋友圈的空间,还要便于朋友们阅读,所以我<br>都会字斟句酌,控制在五六行之内,而且现在是视觉时代,我还学了一些 P 图的<br>技能,发的每一张图片都经过处理,要让看官感觉愉悦……”<br>如果你要问用心经营的东西会有好的结果吗?看石庆便知,一年两年或许还<br>不够,但 10 年间一丝不苟地积累一定会让你硕果累累。现在,石庆的朋友圈已<br>经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朋友圈,每天等他更新的<br>“粉丝”不在少数。他有 3 个微信号,共 17198<br>个好友,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企业家、深商会员,<br>如果说他的朋友圈藏着深圳的半个商业圈,一<br>点都不夸张。<br>作为石庆的朋友圈“新粉”,我不仅从中窥<br>见了他的心路历程,也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窥<br>见了深商和深圳这座城。<br>深圳企业“有娘家”<br>石 庆 介 绍 说, 深 圳 市 商 业 联 合 会 成 立 于<br>2005 年 12 月,是服务深圳各类企业的非营利<br>性社会组织。深商会以“让深商成为影响世界<br>的新锐商帮,把深商会打造成为国际化商会”<br>为使命,帮助企业对接所需资源,搭建企业与<br>政府沟通的桥梁,为企业创造增值服务,是政<br>府的“得力助手”。深商会致力于在政府与企<br>业、企业与企业间开创合作共赢的局面。截止<br>到目前,深商会已有一万多家会员企业,其影<br>10 Years, 900 Thousand Words, <br>57 Wechat Books: A Tribute to <br>The Entrepreneurs in Shenzhen<br>石庆的微信书 王文中 _ 摄
第76页
075<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响力之广早已跻身全国前列。<br>“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来了深圳经商就是深商。”深商会是<br>一个年轻的集体,和这座城一样,它具有“包容、创新、敢闯、<br>低调、专业、专注、务实”的基因,是一支拥有“混血基因”的<br>群体。或是万科、大疆、华为、腾讯等特大型企业,或是漫山遍<br>野的中小微企业,大型企业顶天立地,微小企业自由生长。<br>“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整个深圳、全国都可以说是最有<br>活力、创新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的组织。”谈起深商会,石庆是<br>自豪的,“我有幸成为深商会的一员,见证城市和企业的发展,<br>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走访企业是石庆的工作内容之一,在<br>走访过程中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参与企业的发展,了解创始人<br>的心路历程,获悉企业发展途中各种酸甜苦辣的故事,这让石庆<br>感到弥足珍贵。在深商会,还有 100 多名像石庆这样倾听企业家<br>心声,紧贴企业需求的工作人员,他们谨记为企业服务的理念,<br>成为企业的“大后方”和“娘家”,不断壮大深商圈,吸引更多<br>企业了解加入深商,抱团发展。<br>在深商会,每年都会举行“全球深商大会”,这是能量正、<br>规模大、层次高、理念新、传播广、万众瞩目的商界精英盛会,<br>迄今为止已经连续举行八届。石庆回忆,从第一届到现在,全球<br>深商会的规模是突飞猛进式地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参会企业不<br>仅包括深圳本土企业,还包括周边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的优<br>秀企业。这足以证明深商在全国十大商帮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被<br>誉为“南中国的奥斯卡”。<br>石庆与金蝶集团签订《助力深圳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协议书<br>
第77页
076 我在 书都 种子发芽“有土壤”<br>“深商,一个写进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当代商帮,发轫于南海之滨,崛起于改革<br>开放的热土。深商,诞生于改革开放的热土,是一个不基于任何宗族、血缘和乡<br>土概念连接的商业群体。”石庆这样描述自己所服务和记录的这个群体。<br>在石庆看来,创新敢闯、开放包容、务实低调、契约精神、专注坚韧,构建<br>了深商的基因底色、精神特质及核心价值。以任正非、马化腾、李东生、王传福<br>等为优秀代表的深商群体,正在不断创造新的商业传奇,唤醒这座年轻城市的拓<br>荒激情与豪迈气概。<br>“深圳特产不是荔枝,是企业家。”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多年以来,涌现出许<br>多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知名企业家。“2022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榜单显示,<br>深圳有 25 家企业上榜 ;“2022《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中,深圳有 10 家企业上<br>榜。深圳既有像华为、腾讯、比亚迪这些“顶天立地”的民营大企业,更有“铺<br>天盖地”的民营中小企业,其中诞生出大批优秀高成长企业,它们专注于细分市<br>场,瞄准世界领先技术,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创新,迅速成为细分行业的领跑者,<br>如大疆无人机、迈瑞医疗等高科技领军企业。<br>一个又一个奇迹来自深圳,要说为什么?在这里,有最适合种子发芽的“土<br>壤”。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圳推出多项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br>10 Years, 900 Thousand Words, <br>57 Wechat Books: A Tribute to <br>The Entrepreneurs in Shenzhen<br>2016 年 1 月,石庆和深商会秘书处成员在深商服务中心大厅<br>
第78页
077<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企业家营造良好生态圈,在这样包容开放的环境下,深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br>壮大,深圳商事主体量以及创业密度均为全国第一。截止到 2023 年 3 月底,深圳<br>商事主体突破 400 万户,对于这样的发展速度,石庆感慨颇深,“我们商会参与服<br>务企业家,很明显感觉这个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依托城市魅力不断提升,才会<br>有那么多企业愿意融入深圳、加入深商。”<br>城市对企业的魅力还来源于尊重与致敬。在深圳,人大立法,把 11 月 1 日<br>定为“深圳企业家日”,这是独属于深圳企业家的节日。深圳用满满的仪式感和诚<br>意,让企业家精神得以发扬光大,给企业送去更优质的服务与支持。<br>“深圳,是创新的沃土,成就梦想的地方。这座城市有着蓬勃向上的动力,对<br>年轻人、对产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都基于城市的基因,得益于政府的支持。<br>在这里,你自然而然会被创新和敢闯敢试的氛围感召,让你有不断尝试和折腾的<br>勇气,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石庆庆幸自己来到了深圳,庆幸能服务深商,庆幸<br>自己能见证深商的奇迹,“我们每天都会去走访企业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深圳这<br>座城市每天都在创造奇迹,从一个小小初创公司到敲钟上市的例子一个又一个,<br>他们坚韧不拔、迎难而上。”<br>石庆很庆幸,自己能和“深商方阵”一起,塑造这个城市的气质和风骨。<br>务实低调、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志存高远……这些词是石庆的、是深商的、<br>更是深圳这座城的。他们三者都有共通点,那就是不停地折腾和创新,奋发且充<br>满朝气。<br>“学习深商文化,弘扬深商精神,致敬深商榜样,我每天都充满力量!” 石庆<br>如是说。<br>深商总会与光明区联合主办的“湾有引力 向光而行”招商大会
第79页
078 我在 书都 40 Years Contributed to <br>100-meter-long Urban <br>Photography of Shenzhen<br>40 年用镜头绘就<br>百米城市长卷<br>文 _ 黄美霖 图 _ 由受访者提供<br>我在
第80页
079<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一转眼,40 个年头了!<br>1984 年,陈宗浩为深圳拍摄了第一张照片,开启了一个城市记录者<br>的身份,见证着深圳的历史,捕捉着这座城市的变化,让这些稍纵即逝的<br>瞬间留下。<br>陈宗浩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海南博鳌人,说话也夹杂着浓浓的海南口<br>音。他回忆说,自己是 1984 年到南油集团工作,也是因为这份工作,才<br>开启了对深圳的拍摄和记录。<br>他年轻时就开始对拍摄、冲洗和拼接照片感兴趣。1984 年,南油集<br>团正好配置了一台进口美能达相机并分配给他使用。在那个年代,这台相<br>机极其珍贵。陈宗浩如获至宝,就此开始了对深圳这片土地的拍摄。<br>Here I Am
第81页
080 我在 书都 40 Years Contributed to <br>100-meter-long Urban <br>Photography of Shenzhen<br>由下往上 :分别记录 1998 年、2004 年、2018 年、2020 年拍摄的福田中心区<br>我在
第82页
081<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穿越时光隧道的执着<br>最早,拍摄这座城市只是他的一个乐趣。他从来没有想过,<br>这些照片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变得如此珍贵。直到 1995 年,深圳<br>博物馆举办建市 15 周年展览,展出了他的南山区新旧面貌对比<br>照片,他才开始慢慢发现,自己的这个乐趣对深圳这座城市意义<br>匪浅。<br>这种认知让他坚持拍摄至今。他认为全景照片能给人们带来<br>更多的信息,能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回忆。他笑道,当得知自己拍<br>摄照片的重要性时,他的内心从未感到如此充实。<br>陈宗浩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做到了极致。不管过程多么艰辛,<br>他仍然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不辜负社会的认可,为这座城市<br>一直记录下去。随着高楼大厦的建设,拍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br>为了克服这一困难,他说道 :“高楼盖起来了,原先的拍摄角度<br>拍不到,那我就去后面更高的楼拍。更高的楼拍不到全景了,那<br>我就去山上拍。” 他开怀大笑着。<br>陈宗浩走遍了鹏城山水,近千次登上深圳各大山脉,只是<br>为了拍摄出更为宏大、视角更广的照片,为人们留下更多的回<br>忆。七娘山、梧桐山、大南山……凡是人们能叫得出名字的深圳<br>山脉,他都攀登过。有时天气变幻莫测,在山下的时候还风和日<br>丽,但到达山顶时则云雾缭绕。陈宗浩说,碰到这种时候,只能<br>择日等运气好了再攀登拍摄。<br>他告诉我,其中一张南山全景图,是 4 次攀登大南山的成<br>果。凭借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一年一年记录着这座城市每一<br>处的变化。独身一人,一个摄影包,一把登山杖和几瓶水……<br>另一个挑战则是照片保存。在过去,照片能完好如初地保存<br>下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老照片的底片都开始发黄了。<br>陈宗浩觉得自己需要想出一个好办法将这些宝贝照片更长久地保<br>存起来,于是,他决定请年轻人教他使用电脑。<br>他自豪地说道 :“我自己使用电脑将这些宝贝照片一张张扫描,<br>拼接起来,然后把它们转换成电子版!这样它们就可以被长久保存<br>了,也不容易丢失了。”话语里无处不彰显着那份开心和骄傲。<br>
第83页
082 我在 书都 从个人记忆到城市记忆<br>渐渐地,陈宗浩的摄影开始属于这座城市。<br>2010 年,陈宗浩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30<br>周年“沧桑巨变”摄影展在深圳博物馆、图书<br>馆等地巡展,历时一年半,吸引了 50 多万深圳<br>人民参观。 <br>2017 年, 他 将 自 己 30 多 年 来 拍 摄 的<br>14000 张作品全部捐赠给南山博物馆。这不仅<br>丰富了南山博物馆的藏品内容,同时将深圳人<br>民共同的时代记忆更完美地保存了起来。<br>2020 年,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br>年,深圳美术馆和深圳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br>的“影像时空——陈宗浩作品展”在深圳美术<br>馆展出 11 天。他的全景式照片直观地展现了深圳各个区域的发展与变迁。<br>其中,最为出名的几幅对比图有《福田中心区对比图》《蛇口巨变》《前海自<br>贸区》等。在《福田中心区对比图》中,一共有 4 张全景照片。分别摄于 1998<br>年、2004 年、2018 年、2020 年,见证了市民中心、平安金融大厦、深圳少年宫<br>等多个地标的建设。《蛇口巨变》及《前海自贸区》则展现了蛇口与前海是如何从<br>一片汪洋与平地蜕变成一幢幢摩天高楼的。<br>2022 年 11 月 11 日,一场“读写南山,人文睦邻”的特别活动在绽放花园举<br>行。这是一场见证南山如何以经济、科技打造成深圳大 IP 的声音碰撞,陈宗浩作<br>为城市记录者受邀参加。回忆起自己镜头里的一幕幕,他为自己身在其中并能够<br>把这些镜头带进公众的视野而庆幸不已。<br>唤醒朋友圈的温柔<br>第九届深双策展人鲁安东曾说过一句话,“我觉得一个社会,一个健康的城<br>市,记忆特别重要,它实际上是大家找到情感上的共鸣、共识和社区的凝聚,包<br>括地方认同的关键。” 城市的记忆也是城市文明的根基。它就像土壤,文明在此绽<br>放。<br>而陈宗浩的摄影照片最真实地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反映了过去的面貌,承载<br>着无数深圳人民的回忆,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陈宗浩说许多深圳人,不论身<br>40 Years Contributed to <br>100-meter-long Urban <br>Photography of Shenzhen<br>登上山顶拍摄的陈宗浩<br>
第84页
083<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份、职业,都会从他的照片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回忆。也许照片中微小的一家便<br>利店,一个餐馆,甚至一个转角,都叙述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有些大学生发现了曾<br>经上学和朋友们中午偷吃零食的街角,有些环卫工作者找到了曾经驻足过的花园,<br>还有些地产工作者看到了自己挖到第一桶金的楼房,陈宗浩将无数个个体回忆拼<br>凑,填补进城市的记忆并向大众呈现。<br>他的朋友圈里也无时无刻不记载着,当他看到这些记忆被勾起、被传递时的<br>喜悦。一位老蛇口人看到摄影图感叹 :“这条 8 公里的沥青路太熟悉了,从广州回<br>来,右拐上这条路有一个德士古油站,马上感到 :到家了。” 陈宗浩将其分享在朋<br>友圈并配文 :“老蛇口人看图有感!”<br>从一句简短的配文,一个简单的感叹号,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陈宗浩的自豪感。<br>当深圳海关用他的作品进行海关的发展历史培训时,他感慨道 :“近日,朋友用我的<br>一些老相片讲深圳故事,很高兴老相片有用武之地。”<br>75 岁拿起画笔再出发<br>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陈宗浩的启发,也开始拍摄记录起了深圳,陈宗<br>浩感到十分欣慰。他说他希望新一代的年轻人可以继续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的奇<br>迹。同时,也希望这种持续记录的精神可以通过另外的方式传递。<br>于是,在 75 岁那年,他用拿相机的手拿起了画笔,开始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记<br>录。“人老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去走遍山水,拍摄记录这座城市的变迁了。但这<br>不妨碍我在家里把它画下来呀。”他笑道。 <br>虽然陈宗浩不是专业画家,但因小时候自己喜好画板报、素描,有一些绘画功<br>底,于是,他开始自己照着照片慢慢绘画。一开始,他自己完成八九成,然后找<br>专业的绘画老师进行加工修改。<br>而如今,他的绘画能力已经可<br>以自行完成百米长卷了。他热<br>爱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让我<br>深受触动。他说 “我现在拍不<br>动,但我画得动。虽然我不是<br>专业的,但我可以学呀” 。<br>2020 年,他和老朋友李昱<br>成联合绘制出的百米长卷——<br>《深圳城市山水图》得到了吉尼<br>斯世界纪录的认证,成为世界<br>上“最长的城景主题素描长卷<br>(团体)”。<br>这幅画卷展现了深圳改革<br>开放后的巨变,总长达到 102<br>米,从前海、蛇口展开,一直<br>陈宗浩展示自己的城市手绘作品
第85页
084 我在 书都 延伸到福田、罗湖。他将生活和城市中的点滴变化以及他对深圳的真情实感都淋<br>漓尽致地体现在了这组震撼人心的画卷中。<br>如今,他已绘画了近 30 卷 8 到 9 米的长卷,但这并不是他的终点。当被问到<br>在未来是否还有新的目标时,他坚定地说道,“2025 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45 周<br>年时,我要献上 45 卷鹏城崛起图。最终要一共完成 50 卷。”他的眼睛放着光。我<br>感受到了一种永不停歇的激情与活力。<br>因为这个人,爱上这座城<br>我很庆幸能跟陈宗浩交流,从这位将近 80 岁的老爷爷身上,我深刻地感受到<br>了他对生命力的诠释。他不断地拍摄、绘画、学习新鲜事物……他是那样神采奕奕,<br>他的生命中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最后,我也解开了心中的疑问 “陈宗浩,一位海南<br>人,为何如此地热爱深圳” ?<br>40 Years Contributed to <br>100-meter-long Urban <br>Photography of Shenzhen<br>我在
第86页
085<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因为他与这座城拥有着无数相似点。他就如同深圳充满着无限的活力,朝气<br>蓬勃。他孜孜不倦地创作,就像深圳在飞速地发展。他的精神完美地融入这座城,<br>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促进着整个城市文化的繁荣。<br>他打开相册簿,向我展示着一张张深圳城市新旧对比图,乐此不疲地讲述着<br>照片中的故事,满怀对深圳的深情。<br>我被震撼了。作为一个典型的深二代,虽然深知这座城市拥有着巨变带来的<br>骄傲,但当真实的照片展现在眼前时,那种冲击感是无法比拟的。我惊讶于她的<br>发展速度,她的 360 度大转变。<br>从前的一片泥地转眼间就诞生出了一座座宏伟的高楼大厦,所谓沧海桑田不<br>过如此吧。一种与陈宗浩老爷爷共享的自豪感也不由自主地随之产生了,也许因<br>为我们都生活在深圳,而凡是来到深圳的人,都是深圳人。 <br>一转眼,一个下午就过去了。<br>Here I Am<br>陈宗浩手绘的百米长卷——《深圳城市山水图》
第87页
086 我在 书都 4 个小时大笑背后的<br>深圳肖像<br>文 _ 陈璐璐 郑少纯 陈铭<br>图 _ 由深圳大件事传媒提供<br>28 Shenzheners Behind A <br>4-hour Laughing<br>28 个各种职业的深圳人,28 段各自精彩的人生,28 个普<br>通人的 2022……一场意想不到的脱口秀,带领深圳人笑着“跨”<br>进 2023 。<br>这是一场持续 4 个小时的大笑聚会,这是在笑声中诠释生命<br>的特别演出。对于在咳嗽声中仍然笑着跨年的人,对于从 2022<br>跨进 2023 的人……这一刻确实“太不容易”了。<br>2022 年的最后一天,由南方都市报社联合共青团深圳市委<br>员会共同主办的“笑着跨过去”360 行跨界跨年脱口秀大会如约<br>开启,观众如约到场,活动如约完成了整整 4 个小时脱口秀,如<br>约带着大家笑着跨过去,每一个“如约”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br>事……<br>我在<br>
第88页
087<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太有趣了,原来你是这样子的<br>“大家好,我是一个程序员!”“我是一个入殓师”“我是一个地铁司机”“我<br>是一个警察”……2022 年 12 月 31 日晚上 8 :30,28 个行业有趣灵魂代表在此闪<br>亮登场,跟大家分享他们工作的搞笑日常。与其说是搞笑,不如说是把最窘迫的<br>一面大方地摆上台面,让大家尽情“嘲笑”!<br>“我已经是 30 多岁的程序员,我收到的新年祝福已经从我刚毕业的时候祝我<br>工作顺利,到祝我身体健康,再到健康长寿,再到今年的寿比南山。”有头发、会<br>讲段子的程序员是什么样的?第一个登场的腾讯程序员加加,现场展示了“有头<br>发的程序员”身上的幽默感,他以自己的程序员工作和女性化的姓名为底色,金<br>句频出,现场爆笑声迭起。<br>“有一天一个朋友深情地对我说 :‘我认识你之前世界是黑白的,认识你之后,<br>全黄了!’”李海涛,一个“持证上岗”的青少年性教育专家。她在公开场合大方<br>谈“性”,颠覆大家对公务员的刻板印象。她生动讲述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br>趣事儿,让观众认识到了一个“车技高超”的公务员。<br>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供电保障,但你知道供电人的日常还包括辟谣吗?供电新<br>媒体人刘星,绘声绘色地讲了自己与那些“标题党”打地鼠般斗智斗勇的日常,<br>还以段子的形式分享了自己一年瘦了 70 斤的体验。<br>站在观众眼前的精致多金的金融男葛艺舟,他从事着大家都觉得很高大上却<br>听不懂的职业,他正在跟大家分享你<br>永远看不到的日常讨债的卑微瞬间。<br>“我以为去收钱的体验像收保护费一样<br>帅气,没想到被保安以共享单车不能<br>入内拦下来了。”<br>4 个小时,28 位演员贡献了太多<br>有趣的职业故事,没有老掉牙的“离<br>婚梗”“恋爱梗”,有的全是鲜为人知<br>的职业人生。观众很难想象,肃穆的<br>入殓师居然把别人对他的职业偏见化<br>解成一个个捧腹大笑的笑话 ;专业的<br>导游原来是个“路痴”和脸盲 ;手拿<br>玛莎拉蒂钥匙的女企业家真的就是只<br>有钥匙没有车……<br>原来他们是这样的!在这个舞台<br>没有职业的高大上和伟光正,他们只<br>是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小人物小<br>角色 ;没有什么讳莫如深的短处缺点,<br>表演中的彭文丽、王泽森
第89页
跨年仪式<br>088 我在 书都 此刻台上自我调侃的他们,每个缺点都让他们闪闪发光。正如美<br>国漫画家比尔 · 沃特森(Bill Watterson)所说 :“有时候,一个<br>人最有力量的来源,就是笑对一切。”<br>“你们笑完了吗,能不能停下来听我讲下一个笑话?”“我忘<br>词了,也很好笑吗?”“你们笑够了吗,我还有!”当晚的观众<br>像被点中笑穴一样,好笑也笑,不好笑也笑,笑得第一次上台的<br>非职业演员手足无措,因为零舞台经验的他们,会惊讶地发现不<br>是笑点的东西观众也会笑,自己越忘词观众笑得越开心。<br>这就是脱口秀的魅力,没有套路,恣性发挥,只要气氛对<br>了,一切皆是笑点。当然这些笑声与专业脱口秀场的笑还有几<br>分不同 : 这是观众对素人如己的演员鼓起勇气走上舞台的认同肯<br>定 ;对平凡如己的打工人自揭不堪的理解鼓励 ;对孤独如己的异<br>乡人齐聚一堂大笑过年的温暖约定。<br>所有人都倒下了,但没有人喊退出!<br>这场活动的幕后是充满戏剧魔幻色彩的。“笑着跨过去,搞<br>笑的是我们差点哭着爬过去。”活动执行者之一嘉嘉说,办了这<br>么多场活动,做了各种应急预案,就完全没想到,活动的全体参<br>与成员会整整齐齐地病倒。<br>这场活动最密集筹备期,就刚刚好卡在 2022 年底疫情放开<br>的时候,大家都还没来得及庆祝政策放开,就<br>瞬间“阳”了。活动统筹人之一璐璐是极少数<br>没有“阳”过的人,她用“悲壮”二字来形容<br>活动的筹备。从内部整个筹备团队,到负责改<br>稿培训的整个脱口秀团队,到合作公司的整个<br>设计执行团队,到所有上台的演员……全“阳”<br>了。<br>“没想到‘笑着跨过去’的开局是一场没有<br>硝烟的战争,大家‘悲壮’地靠着布洛芬续来<br>的几分清醒,一点一点搭建起这台大会。”<br>活动倒数最后 1 天,才把人凑齐进行第一<br>次也是最后一次彩排。许多演员都说生病那几<br>天都是顶着大油头,扯着嘶哑的嗓子对着镜子<br>28 Shenzheners Behind A <br>4-hour Laughing<br>
第90页
脱口秀现场<br>089<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在排练。天虹营销策划徐磊调侃说 :“我烧起来的时候好像看到了太爷爷,他对我<br>说,你这么搞笑不能倒下。”<br>虽然所有人都病了,但没有一个人喊停!喊退出!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奇迹<br>就这么发生了,活动前一天,大家不约而同地“阳康”了。这可能是“笑着跨过<br>去”的力量。<br>没想到的火爆,史无前例的创新<br>脱口秀在深圳司空见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脱口秀在深圳的兴起比北京上海<br>还早,像大家熟悉的程璐、梁海源、思文都是从深圳走出去的脱口秀演员。脱口<br>秀厂牌在深圳也特别多,当下办脱口秀活动也很流行,甚至可以用扎堆来形容!<br>单单跨年那天晚上,深圳脱口秀演出就有十几二十场,如何在一众 90 分钟,<br>全是专业厂牌的脱口秀表演中找到点存在感?再加上疫情影响,演出延迟的延迟、<br>停办的停办,南方都市报社作为主办方一开始也没啥底气,如他们所说,活动之
第91页
表演中的熊猫<br>090 我在 书都 所以能苦撑下来,全靠“笑着跨过去”的信念。<br>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市场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这场演出竟然一度冲上了<br>票务平台跨年演出销售的 TOP1。有些观众专门跑来演出现场问是否能线下买票观<br>看,结果发现已经“座无虚席”。<br>这场晚会在专业脱口秀眼里,是史无前例的。担任本次专业指导的脱口秀演<br>员阿欢表示,这场大会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它让脱口秀的精神走进了各行各业,<br>让更多人看到自己也可以上台拿起麦克风用自己的经历逗笑别人,用自己的感悟<br>去影响别人。<br>智同笑合俱乐部主理人单水表示 :“这次活动让更多带有身份标签的人走上了<br>脱口秀的舞台,用幽默诙谐的口吻讲述了他与行业的故事,让观众们大笑之余,<br>感受到了各种人生百态。亲临现场,如在看一张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br>换一种方式,与深圳同频共振<br>为什么要在跨年的时候搞这么一场跨界活动?从外面看,一片轰动哗然 ;向<br>内看,一切只源于媒体人那份朴素的情怀。<br>脱口秀对于南都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活动总策划人,南方都市报社总经理,<br>4 hours of portrait of <br>Shenzhen behind a laugh<br>28 Shenzheners behind a <br>4-hour laughing<br>我在<br>28 Shenzheners Behind A <br>4-hour Laughing
第92页
“咩大件事”演出现场<br>091<br>Here I Am<br>Book Capital<br>深圳大件事传媒董事长陈文定 5 年前就在南都深圳内部发起了面向内部员工的脱<br>口秀年会。但他从没想到这一办就连续办了 5 年。脱口秀给肚子里装着一堆故事、<br>身体里藏着旺盛表达欲的媒体人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内部小小的尝试,让陈文定<br>有了更大胆的想法,在南方都市报创办 25 周年之际,开门迎客让南都的粉丝听听<br>媒体人的脱口秀,于是 2022 年 9 月 29 日,首个媒体跨界脱口秀南都“咩大件事”<br>首场演出正式开 show,现场观众的热情和意犹未尽又为南都打开了一扇窗。<br>把这个舞台做得更大,让各行各业的人站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寻找城市<br>的共鸣。脱口秀让媒体跟城市有了新的连接,让媒体又多了一种方式见证记录这<br>座城市的成长。再加上 2022 年这个特殊年份,这座城市经历了太多艰辛不易,需<br>要用一种态度去治愈城市的情绪。 <br>陈文定说 :“这一年,因为疫情,我们每个人都很不容易,但是,‘生活以痛<br>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笑对生活,笑对这一年,笑中有泪,泪中有光,这是一种<br>正向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这次跨界跨年脱口秀的主题‘笑着跨过去’,旨在彰<br>显我们每个人,以及这座城市,在这一年表现出的乐观、坚韧、勇敢、团结,从<br>而传达出一种满满的正能量,给予我们精神力量。 <br>4 个小时很长,4 个小时也很短。360 行,行行出状元,特别是在深圳这样一<br>座奋斗之都,最不缺的就是奋斗的故事。<br>选择用脱口秀来表达深圳,是因为它与这座城市的气质非常相符 :务实、直<br>接、不拘泥于形式。拿起麦克风就能讲述自己的故事,无须华丽的装扮,甚至可<br>以穿着拖鞋上台自嘲调侃。演员和观众之间没有身份差距,甚至可以无缝切换,<br>话题一经提起,大家都能明了。脱口秀中闪耀的草根智慧,让每个深圳人都能在<br>这里找到快乐、治愈、包容和勇气。<br>明年会不会继续?只要这个城市的人、事、物还有情绪,需要被看见、被听<br>见、被治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继续下去?我们当然要继续笑着跨过去!”<br>
第93页
092 特稿 书都 10 个细节背后的<br>盐田“凡尔赛”<br>文 _《书都 · 走读深圳》编辑部 <br>图 _ 盐田区档案馆、盐田区发展和改革局、盐田网、<br> 盐田国际、周大福集团、华大基因、百果园<br>10 Secrets of Yantian<br>很多年以前,甘肃的一位领导在介绍省情的时候说 :<br>我们甘肃没有啥,只有一条路——丝绸之路 ;只有一个窟——莫高<br>窟 ;只有一条河——黄河 ;只有一碗面——牛肉面 ;只有一本书——《读<br>者》……<br>谦虚中透出掩饰不住的骄傲!那个时候自媒体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我<br>们还不知道这就叫做“凡尔赛”,但不妨碍我们把甘肃的几个“一”牢牢地<br>记在心里。<br>特稿 书都 092
第94页
093<br>Feature<br>Book Capital<br>当我们把眼光从遥远的西北转到深圳盐田,我们欣喜地发现,在盐田人的言谈当中,同样有一<br>连串的“一”。透过这些“一”所代表的盐田细节,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区域带给辖区市民的骄傲,<br>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日常。<br>我们只有一艘船——靠泊盐田港的全世界最大集装箱货轮 ;<br>我们只有一张图谱——全球首个脑再生时空图谱 ;<br>我们只有一件首饰——在世界各地闪耀的周大福 ;<br>我们只有一间水果店——遍布全国大街小巷的百果园 ;<br>我们只有一首歌——火遍全网、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少年(建党百年版)》;<br>我们只有一个塔——和北京环球度假区同登全国“新”景点 TOP10 的灯塔图书馆 ;<br>我们只有一捧空气——PM2.5 浓度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三阶段标准 ;<br>我们只有一张名片——亮相第 27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近零碳社区 ;<br>我们只有一条径——全世界最长的海滨栈道 ;我们只有一条街——见证历史与未来,我们总得<br>来一次的中英街。<br>10 个“一”,10 个细节,10 个骄傲!来自盐田的“凡尔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br>Feature<br>093 Book Capital
第95页
094 书都 特稿<br>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货轮,来盐田了!<br>3 月 26 日,中国“智”造全球最大集装箱船、24188 标箱的“东方西班牙”<br>号首航盐田国际,刷新盐田国际超大型船舶靠泊纪录。这个最大有多大呢?长近<br>400 米,比世界上现役最大的航空母舰还要长 63 米!甲板面积达到惊人的 24000<br>平方米,接近 4 个标准足球场。不夸张地说,船上的集装箱首尾相连可以从深圳<br>一路连到广州(约 145 千米),这程度堪称“海上城堡”和“带货之王”。<br>壮观吧!当然,这背后还有盐田港在全球单港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地位。<br>2022 年,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 1400 万标箱,并成为全球第四个实现 LNG 加<br>注的枢纽港。<br>全球首个脑再生时空图谱,在盐田诞生!<br>2022 年 9 月 2 日,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导完成的首个蝾螈脑再生时空图<br>谱,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这是全球首个高分<br>辨率的脑再生时空图谱。<br>在这张图谱的背后,站着的是 2007 年就落户盐田的华大集团。经过在盐田<br>16 年的成长,华大已经成为立足深圳、辐射全球的世界上最大规模“产学研”一<br>体化新型基因科技机构。<br>10 Secrets of Yantian<br>书都 094 世界冠军陈佩娜在盐田帆板队
第96页
095<br>Feature<br>Book Capital<br>你不知道吧,你戴的周大福来自盐田!<br>放眼中国的首饰界,1929 年创立的周大福绝对是个神一样的存在。不信,打<br>开你的抽屉,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两件。在国内的零售网点超 5000 家的周大福“在<br>世界各地,见证你的闪耀”。我们不知道的是,早在 2003 年,周大福就将内地营<br>运总部建立在深圳盐田,至今已有 20 年。<br>未来 3 年,周大福将助力盐田区打造全球知名、湾区一流的千亿级现代时尚<br>产业集群高地。<br>你吃的那一口清甜,出自盐田百果园!<br>相信很多人的冰箱里都曾摆着一盒“百果园”,曾几何时,它成了水果店的<br>代名词,占领着深圳人乃至全国人的“水果胃”。线下门店达 5645 家、遍布全国<br>140 多个城市的百果园,在 3 年前,被盐田吸引,将总部落户到这里,从此有了<br>盐田“户口”。<br>盐田人还有一句骄傲的话——“你的每一口幸福,都来自盐田”。没错,已经<br>覆盖全国 280 个城市、建立了 400 个生产配送中心、拥有 2200 多万粉丝用户的<br>“幸福西饼”,也跟“百果园”一样,在盐田建设了企业总部。当然,闻名街巷的<br>“深圳鸽王” “山水肠粉”……它们也在盐田“勾引”你的味蕾哦。<br>095 Book Capital<br>“东方西班牙”号
第97页
096 特稿 书都 盐田港俯瞰图<br>你唱过“从前那个少年”吗?<br>“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 初心从未有改变 \/ 百年只不过是考验……”每当《少<br>年(建党百年版)》的旋律响起,你都会不自觉地跟唱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首歌<br>来自盐田,是“放歌新时代”网络歌曲征集活动的重要成果。<br>《少年(建党百年版)》实在太火爆了,它不仅在各大媒体平台刷屏,还火到<br>“国家平台”,也因为这首歌,盐田区首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br>来“灯塔”,“邂逅”“春天海”吧!<br>灯塔其实是个图书馆!一个只有 300 多平方米的图书馆,竟然可以跟北京环<br>球度假区一起,登上 2021 全国“新”景点 TOP10 榜单,又在 2022 年亮相央视纪<br>录片《领航》。你不得不佩服来自盐田的这一份独特的魅力!<br>“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这是灯塔图书馆通道上镂空的文<br>字。“灯塔”“听海”“邂逅”“栖息”“春天海”……盐田 10 个“海系”图书馆不<br>仅火遍网络,还荣获 2023 年国际图联(IFLA)国际营销奖,是全球首个以特色新<br>型公共阅读空间获奖的项目。“把最美丽的海景留给读书人、把最澎湃的海洋图书<br>推荐给读书人……”这是盐田独一无二的城区气质和内涵。<br>10 Secrets of Yantian<br>特稿
第98页
097<br>Feature<br>Book Capital<br>这一捧空气,你不想带回家吗?<br>还记得浙江磐安一个小伙子在网上卖空气,一年销售 400 万的新闻吗?其实<br>不用羡慕,到盐田来,随手一捧空气,沁人心脾。2022 年,盐田全年空气优良天<br>数 345 天,PM2.5 浓度仅为 14.2 微克 \/ 立方米,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三阶段标准。<br>67% 的森林覆盖率,72.63km² 土地上有着 32km² 的“绿肺”,如此现代都市<br>的“世外桃源”里,盐田有着云海森林驿站、梧桐山森林会客厅、东部华侨城国<br>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无一不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名片。不说别的,单是首次在盐<br>田发现的野生南山茶,就足以让你为之惊艳不已。<br>近零碳社区,凭什么登上联合国舞台?<br>一个小小的社区怎么走上联合国舞台分享经验?也许只有在盐田,才能创造<br>这样的奇迹。2022 年 11 月,大梅沙近零碳社区案例亮相第 27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br>大会“中国角”,在国际舞台上将相关建设成果向全球发布推广。<br>在“双碳”背景下,不得不说这是来自盐田的骄傲。2022 年,盐田区以梅沙<br>街道为主阵地,加快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建设,全面深化大梅沙社区低碳试点示<br>范,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提供盐田经验,做出盐田贡献。<br>Feature
第99页
098 特稿 书都 世界最长的海滨栈道,你走过没?<br>风雨挡不住山海的吸引,3 月 26 日,<br>首届深圳盐田山海半程马拉松在雨中火<br>热开跑,吸引了来自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br>1.5 万名选手。这是深圳最独一无二的<br>“山海”马拉松。<br>陪伴着这一场最美马拉松的,是一<br>条全世界最长的海滨栈道,西起海山东三街,东至揹仔角,全长 19.5 公里,<br>穿越深圳黄金海岸线。“随手一拍,都是大片”,说的就是这里。就在这条海<br>滨栈道的旁边,有着正在打造世界旅游新地标的大小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br>心和盐田区帆板队,世界冠军陈佩娜就是从这里登上国际顶级赛事的领奖<br>台。<br>波光粼粼、交相辉映,惊艳了整个春天。不用挑日子,或晴空万里,或<br>细雨蒙蒙,放下工作,抛开烦恼……我们一起,依山傍海,观景听风。<br>忘不了,中英街的历史与未来!<br>到了盐田,怎么能不去中英街?不到中英街,又怎么能说到了深圳!这<br>里是历史的记忆,是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这里与香港水陆相<br>连、经济相通、人文相融。这里的百年墟市是深圳商业的起源,这里的鱼灯<br>舞是走出国门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道德模范陈观玉,把一座城的<br>温暖传遍全国。<br>这里曾经是闻名遐迩的“购物天堂”,曾创下日人流量逾 10 万人次的纪<br>录。如今,这里是深港融合的见证,从一条长 250 米、宽不到 4 米的老街,<br>到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中英街将成为传承历史记忆的深港共生家<br>园,焕发多元活力的商贸文旅胜地。<br>一个个细节,不足以表达全部,但见微知著,我们能感受到来自盐田的欣<br>喜。<br>2023 年,地铁 8 号线将再次延伸,一路通达大小梅沙。“开向大海的列<br>车来了!”到时候,我们坐上地铁去看海,来盐田感受满眼浓烈的人间浪漫。<br>10 Secrets of Yantian<br>特稿<br>蝾螈脑再生时空图谱发表于《科学》期刊 《少年(建党百年版)》海报<br>①东部华侨城<br>②近零碳社区<br>③首届深圳盐田山海<br> 半程马拉松<br>④灯塔图书馆<br>⑤中英街界碑<br>⑥云海森林驿站<br>⑦周大福<br>①<br>②<br>③<br>④<br>⑤<br>⑥<br>⑦
第100页
099<br>Feature<br>Book Capital<br>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更多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e.stopPropagation()}">
x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