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到自然成 课时导学案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答案

发布时间:2023-4-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功到自然成 课时导学案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答案

51该放在“瘦得难看”后,“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要紧承“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才合理,因为都是比喻性的形象描绘。4.①豪情满怀 ②恰如其分 ③借古喻今【解析】①处是修饰形容习近平畅谈中国梦时的情景或情态,从“畅谈”以及下文“引起举世关注和高度赞扬……把诗情画意引入了伟大的中国梦”的描述看,恰当的成语应是“豪情满怀”。②处依据前面的“信手拈来”以及下文对三句诗的表达效果看,这里的成语应是“恰如其分”。③处联系后面的“诸葛亮诗意中匡复汉室的‘大梦’,正是邓小平心目中民族复兴的‘大梦’”看,应填成语“借古喻今”。5.(1)诗词句:①雄关漫道真如铁;②人间正道是沧桑。(2)理由:“雄关漫道真如铁”,语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它的对句是“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原意是说险峻的娄山关,漫漫长征路像铁一样难以征服,而现在红军战士从容跨越。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的精彩讲述,正是毛泽东诗(词)句意的生动展现。“人间... [收起]
[展开]
功到自然成 课时导学案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答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51

该放在“瘦得难看”后,“像瘪三一样,瘦得难

看”要紧承“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才合理,因

为都是比喻性的形象描绘。

4.①豪情满怀 ②恰如其分 ③借古喻今

【解析】①处是修饰形容习近平畅谈中国梦时

的情景或情态,从“畅谈”以及下文“引起举世

关注和高度赞扬……把诗情画意引入了伟大

的中国梦”的描述看,恰当的成语应是“豪情

满怀”。②处依据前面的“信手拈来”以及下

文对三句诗的表达效果看,这里的成语应是

“恰如其分”。③处联系后面的“诸葛亮诗意

中匡复汉室的‘大梦’,正是邓小平心目中民

族复兴的‘大梦’”看,应填成语“借古喻今”。

5.(1)诗词句:①雄关漫道真如铁;②人间正道

是沧桑。(2)理由:“雄关漫道真如铁”,语出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它的对句是“而

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原意是说险峻的娄山

关,漫漫长征路像铁一样难以征服,而现在红

军战士从容跨越。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

的苦难之重,付出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

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

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

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的精彩讲

述,正是毛泽东诗(词)句意的生动展现。“人

间正道是沧桑”,语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

军占领南京》。其出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借此来说,这种沧海桑田的革命性变

化,是人间正道,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习近平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

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果。这是对“人间正道”的绝妙诠释。

6.B 【解析】从文中“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

心不要群众看”分析,“在于写文章缺乏针对

性”错误,应是“在于缺乏群众观点”。

7.C 【解析】没有用到比喻论证。

8.首先提出本段论点:“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

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接着分析批判“空

话”的两种表现形态。然后以斯大林的演说

为范例,说明战争时期尤其需要简短而精粹

的文章。紧接着用长篇巨著《资本论》作为例

证,说明文章长短要服从内容的需要。最后

得出结论: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要反对

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9.论证方法:例证法,如举斯大林的演说和《资

本论》;引证法,如引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

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比论证,如《资

本论》与有些“老爷”的长文章作对比;喻证

法,例如说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

又长又臭”。

10.D 【解析】A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

领导魅力,才能扭转当前不正的文风”错误。

B项,“政论文这种文体具有假、大、空的特

点”错误。C项,“政府与民众始终是互相维

系、具有同等利害的关系”错误。

11.C 【解析】“又可知其当时思想消极悲观”

错误。文中说“我从这里知道了我国国民愚

昧,我从这里知道了几千年来民众智慧缺

乏、国家差点儿走向灭亡的悲惨境地是有原

因的”,并没有“思想消极悲观”的意思。

12.第一段,抛出话题,总说自己读徙木立信故

事的感受;第二段从法令好坏入手,谈自己

对商鞅用跟政府与民众信用相反的方法去

执行法令的疑惑。第三段分析原因,商鞅法

令是好,问题根源在国民愚昧。第四段,联

系当下,谈自己对国民落后的担忧与痛心。

13.①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十二字,就勾勒出了

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

其境,如见其形;②运用对比手法,长江的风

平浪静与我军万船齐发,形成强烈鲜明的反

差,给人极大的震撼;③“风平浪静”“万船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 考 答 案

第52页

52

发”,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

大的气势;④补充了新闻背景,交代了有利

于作战的环境,凸显我军志在必得的信心。

14.略

12.拿来主义/鲁迅

语言文字运用

1.xǔ miǎn kē bié ɡēnɡ zhì xuán lìn

sè suǐ pì páihuái càn cuì tiǎn

2.憋/蹩 瞌/磕

3.(1)①吝惜 ②吝啬 【解析】两者都有过分

爱惜的意思。“吝啬”主要指当用的不用,含

贬义;后面不能带宾语。“吝惜”表示过分爱

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多为中性词;

还可以用于财物之外的生命、力量等,以及具

体的物品;后面可以带宾语。

(2)①徘徊 ②彷徨 【解析】两者都是动词,

都有“犹豫不决”的意思。“徘徊”,在一个地

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

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彷徨”指走来走

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①鼓动 ②鼓吹 【解析】两者都有“宣

传”的意思。“鼓吹”,有宣传提倡、吹嘘之意,

侧重于宣传。“鼓动”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

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侧重于结果。

任务导学

任务一 活动一:

揭露批判

“送去主义”

(1~2)“送去主义”的可耻行为 (3~4)“送去主义”的实质危害 破

阐明

“拿来主义”

(5)提出“拿来主义”主张

(6)批判“送来”的危害

(7)“拿来主义”的内涵和方法

(8)批判三种错误态度

(9)阐明“拿来主义”的态度方法

?

?

?

????

????

?

?

?

????

????

(10)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 → 结

?

?

?

??????

??????

活动二:

1.文本第五段,首先表明态度,提出了“拿来主

义”: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

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第七段,

明确观点,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内涵:所以我

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接着在

第九、十两段又明确了“拿来”的态度和方法:

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2.(1)①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巴黎举办中国古典

艺术展;②徐悲鸿、刘海粟在欧洲一些国家举

办中国画展或个人美术作品展;③新闻报道

俄国拟邀梅兰芳等前往奏艺。(2)这些事件

可以明确地说不是“时弊”,这三件事情都是

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方面的事情,但是透过

这三件事件,鲁迅明显地感受到了国人在对

待与外国的文化交流问题上明显存在着“送

去主义”的倾向。所以鲁迅先生提出:“送去”

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任务二 活动一:

1.(1)作者特意把“拿来主义”放在历史和现实

的政治背景中进行论述,批判“送去主义”的

实质及其严重后果,从而揭示了“拿来主义”

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本质区别与内在

联系,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把二者作为“拿来

主义”的铺垫,为论述中心论点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2)“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

“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

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

突出。

2.反对消极逃避(“孱头”)、完全否定(“昏蛋”)

和全盘接受(“废物”)这三种态度。拿来主义

者的做法:先占有,后挑选;或使用、或存放、

或毁灭。这三段也是破立结合,先破后立,第

八段是破,第九段是立,第十段是总结。

活动二:

示例:鲁迅文章的针对性不局限于某时某

事,他能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发声,得出具有普遍

意义的阐释和结论。《拿来主义》是通过《大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53页

53

报》报道出来的,却不局限于评论“发扬国光”的

“送去主义”,所论的“拿来主义”超越了“面对外

来文化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事,而可以关联

到普遍意义上对待不同文化的做法,启发人们关

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等话题的思考,具有深刻的

认识价值。鲁迅的文章,往往是个别性(这一个)

与普遍性(这一类)的结合,同时也是现实性与超

越性的结合,从他的时代可以延伸到当下的中国

社会。《拿来主义》所讨论的问题———如何对待

外来文化,就是一个现代中国的普遍性问题;它

所批判的种种错误思潮,今天依然存在,只不过

换了名目,有了新的招牌、新的花样。在阅读过

程中,要结合正在发生的思想文化现象,去领会

文章的精神实质。

任务三 活动一:

1.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将尼采与“送去主

义”的 看 法 进 行 类 比。尼 采:“自 诩 是 太

阳”———“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但“究竟

不是太阳”,结果“他发了疯”;“送去主义”认

为的中国:自诩地大物博———只送去,不拿

来———但“中国也不是”太阳,“几百年之后”

就会穷尽;于是推断出相类似的结论:亡国

灭种。

2.首先,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写出了对待

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如“接受一切”主张全

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其次,在“大宅子”的

整体形象比喻框架下,运用局部的比喻表明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做法,如用“鱼翅”比喻

精华部分,要“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用

“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的旧形式,留一

点做历史的反面教材,其余清除,等等。

活动二:

1.(1)漫画式的形象描绘。例如,“欣欣然的蹩

进卧室”中的“蹩进”,以漫画笔法分别给“孱

头”“昏蛋”“废物”的形象以特写镜头,讽刺性

极为强烈。(2)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见上

题比喻论证分析)(3)妙用反语的修辞手

法。例如,“总 之,活 人 代 替 了 古 董,我 敢

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

是反语,讽刺“送去主义”之 风 愈 演 愈 烈。

(4)词义褒贬色彩互用。例如,“只好磕头

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里“残羹

冷炙”和“奖赏”是褒贬色彩不同的词,放在

一起凸显讽刺效果。

2.(1)“拿来主义”是鲁迅运用“仿词”修辞手法

独创的新鲜而奇特的概念。“主义”是一种重

大的原则和主张,而“拿来”是普通的日常生

活的口语,这两个词嫁接在一起,表明了一种

独特的观点态度,有趣味,使人印象深刻。此

外,如“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庄谐兼存,挖

苦嘲讽的意味强烈。(2)“奖赏”“抛给”“送

来”“一路的挂过去”等,或错位倒置,或互相

抵牾,讽 刺 辛 辣,给 人 极 强 的 新 鲜 感 和 幽

默感。

阅读知识:理解论述类文本中的词语含义、短语

或句子的内涵

阅读《拿来主义》,我们发现:理解一些词语

的含义、短语或句子的内涵,才能正确理解文

意,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作者要表达的

真意。

首先,对文章中阐述论题或观点中的核心

概念(词语),既要明白词语本身的基本含义,更

应当理解其语境意义。论题或观点中的概念

类词语“含义”(或内涵),指语境中对词语所

作的不同角度或层次的阐释。观点中表判断

或态度的概念词语“含义”(或内涵),指语境

中所表达的原因。例如“抛来”“抛给”的含义

与区别。

其次,论述类文本中有些重要短语或句子的

内涵丰富,只有理解它们的内涵,才能真正理解

文章的真意和深意。

主要有三类:一是形象表达观点、态度的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 考 答 案

第54页

54

语或句子;对生活现象或引用材料进行分析时的

判断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句及其表达主体的短

语;二是对观点或理由进行阐述的句子;三是

标题。

前两类短语或句子,常见于文、段起始、结

尾,或对材料进行分析过程中。有些句子结构比

较复杂,具有以下特点:内容上,往往是对现象或

言论的评论或阐述,一般包含观点或哲理的议论

性语句;结构上,往往包含着几个分句,甚至几个

句子;表达上,可能是肯定的表达,可能是否定的

表达;可能是概括性(抽象化)指代性的表达,可

能是形象的表达;常常带有情感态度倾向。分析

理解上面所说的词语含义,或短语、句子的内涵,

需要结合语境,在理解重要概念词语含义的基础

上,明白句子每一层的具体要点。其中,抽象化

或指代意义的词语,明白具体意义;具有特定意

义的词语,明白其实际意义;形象表达的词语,例

如比喻句,要理解其本体意义;否定句要理解其

肯定意义。

标题的意蕴:一是与标题的特点与内容有

关,二是与文体及其表达内容及中心有关,三是

与作者写作的情感价值倾向有关。

素养评价与能力检测

1.①理直气壮 ②灵丹妙药 ③随波逐流

【解析】①处以及前后句都是对“拿来主义”者

面对世界时的健全心态描述,“与世界对话”,

联系“拿来主义”者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理

直气壮”。②处形容“众多知识分子”的观点,

从下文“可包治中国的百病”看,恰当的成语

是“灵丹妙药”。③处描述鲁迅的态度,是对

“众多知识分子”观点的转折,与“不迷信”并

列,恰当的成语是“随波逐流”。

2.①更重要的就是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②放

出眼光,自己来拿 ③或使用,或存放,或毁

灭 【解析】①处针对上句“除了……之外”,

应该是“还要”或“更重要”的内容,联系上文

“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进入”与后面“这就有

一个如何打破闭关自守心态,正确对待外部

世界的问题”的意思,补充句子应是“更重要

的就是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②处是对

“拿来主义”内涵的解说,依据下文“大房子是

有用的,先拿来再说,当然要有眼光,有魄

力”,以及联系《拿来主义》课文,补充的语句

应是“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或者“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③处前后的阐述,是

灵活引用《拿来主义》课文结尾部分语句,是

“拿来主义”者将“大房子”“拿来”后的态度和

做法,补充的就是做法,依据课文,应该是“或

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他的早期著作在当时影响虽不大,但多有真

正独立思考的不同凡响的见解。 【解析】文

段中画波浪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转折关系

的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主语都是“早期著

作”,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应当改成“影响虽

不大”或“虽然影响不大”;二是“在当时”修饰

不当,指代不明,“在当时”是指“早期著作”的

“当时”,应放在“影响”前;三是句子成分用

错,后一分句的“见解”作主语,意思表达不

清,应作为“有”的宾语。

4.C 【解析】“被出走”处引号与C项引号都表

示特定含义。A 项引号表示引用与强调。B

项引号,前一个表示讽刺与否定,后一个表引

用,也表示讽刺和否定。D 项引号表示特指

与强调。

5.①可谓针锋相对 ②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

可悲的民族 ③也确实多了些

6.A 【解析】“导致”强加因果。

7.A 【解析】“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位置颠

倒。

8.C 【解析】于文不符,“放一把火烧光”是完

全否定,“接受一切”是完全肯定。

9.使用“鱼翅”等有用的部分,存放“烟灯和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55页

55

枪”等旧形式,毁灭“姨太太”等有害的部分。

10.《劝学》和《拿来主义》都运用比喻的手法,将

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比如《劝学》用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形象地阐

述了学习使人进步的道理。《拿来主义》将

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其精华和糟粕分别比

作鱼翅和姨太太,对待鱼翅建议将其“吃

掉”,对待“姨太太”主张“请她们各自走散”,

具体形象地阐明了对待文化遗产要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的观点。

11.D 【解析】A项,“而完全没有考虑‘拿去’”

错误,原文指出“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

‘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

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B项“受到西

方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

的‘糟粕’”错误。原文中指的是“许多科学

家”而不是“全体”,科学家是“在老庄的‘道’

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来概

括“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因而高度评

价,并不是指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另外,“糟

粕”前漏掉了“所谓”,表意不正确。C项“含

义和本质都不相同”错误。两个“拿来主义”

有一定区别,本文中的“拿来主义”是指有勇

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鲁

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是指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但从实质上来说,两

者是一致的,都是指广泛吸收、消化外来文

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12.A 【解析】“中国是礼仪之邦,不能光拿人

家的,所以‘拿来’之外,还得‘拿去’”前后因

果关系错误。“拿来”之外,还得“拿去”是因

为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

“拿来”。

13.D 【解析】这是“迎来”,不是“拿去”。

14.如果我们能够“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我

们才能够谈“贡献于全人类”;如果我们不

能“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也就谈不上“贡

献于全人类”。目前,我国当代文化在西

方的影响还很有限,我们就必须“拿来”,

并作艰苦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我

们的文化,以“拿去”给全世界,贡献于全

人类。

15.本文语言朴实平和,娓娓道来。而《拿来主

义》却言此意彼,语锋犀利,具有强烈的讽刺

色彩。

16.略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

❋ 上图书馆/王佐良

语言文字运用

1.ài bá jìn bì qiāng máo lù zhòu

lán xùn qióng zhuì

2.消/销 蓬/篷

3.(1)①修养 ②教养 【解析】两者都有“培

养”的意思。“教养”指教育培养,指一般文化

和品德的修养;多用于长辈形容晚辈或小孩

子的品德修养等。“修养”指理论、知识、艺

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指养成的正确的

待人处事的态度;既可以用于长辈形容晚辈,

也可以用于晚辈形容长辈,但一般不用于形

容年龄不大的孩子。

(2)①领略 ②领会 【解析】两者都有“了

解、明白”的意思。“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

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侧重于体验、欣赏、认识或者尝试,对象常是

较为 具 体 的 事 物,也 可 以 是 抽 象 的 事 物。

“领会”指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侧重于指理

性上 的 理 解、体 会,对 象 常 是 较 为 抽 象 的

事物。

(3)①衷情 ②钟情 【解析】两者都与感情

相关。“钟情”,动词,指感情专注。“衷情”,

名词,指内心的情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 考 答 案

第56页

56

任务导学

任务一 活动一:

1.

:

真正的教养 → 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获得教养途径

途径:研读世界文学

方法:凭爱好去阅读

前提:个性或者人格

?

?

?

??

??

阅读经历体验

依天性有乐趣

少年阅读经典的发现

阅读中国的感动收获

?

?

?

??

??

?

?

?

?????

?????

?

?

?

?????

?????

2.文章首先从概念界定与道理阐释入手,说明

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然后,点明获得教养最重

要的途径是阅读经典作品;接着,再从切身体

会出发,进一步解释自己对读书的思考;最

后,结合当下阅读现象,强调阅读杰作的重要

价值和途径。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动二:

1. 课文

语段

求学

阶段

图书馆 环境 读书类型 读书感受与乐趣

1~3段 法国国立图书馆 房子华美,藏书丰富 ——— 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

4~5段 中学

武昌文华图书科学

校“公书林”图书馆

房子宽敞、舒服、环境

优雅,藏书丰富

斯蒂文生的书,英文

杂志

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

惯,满足了对外间世界

的好奇心,心情愉快

6~7段 大学 清华大学图书馆

装饰华丽、面积很大,

书刊精美,灯光温馨

柏拉 图 《对 话》英 译

本,西洋哲学史,古罗

马史,希腊悲剧,英国

16、17世纪诗剧等等

“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

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

灿烂!”

8段

英国

留学

英国牛津大学包德

林图书馆 “亨福莱

公爵室”

建筑华美、照明差、中

古僧 侣 修 习 的 遗 风

犹存

古籍

经历了从苦闷沉郁到豁

然开朗的心境变化

9~10段

英国

留学

圆形图书馆

建筑华美、气象万千;

马 克 思 常 去 的 地

方———侧写不同凡响

———

升华体会,感悟上图书

馆的奇趣

2.这篇随笔按照时间顺序串联起作者不同时期

在图书馆读书的经历和感受,脉络非常清晰。

任务二 活动一:

1.①主要观点: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

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

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②第1段的作用:

内容上,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

它界定为“为了完善自我”“找到生活的意

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

呈现的,无功利无目的。结构上,引出下文获

得真正教养的重要途径———研读世界文学。

2.①读书的目的: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

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②读书

的前提: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找到自己

的个性或人格(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

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活动二:

1.作者按照自己的成长历程来写在图书馆读书

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热爱,阐

明了读书可以提高理性认知水平的道理。

2.相同之处:意在通过叙述自身的读书生活证

明读书有益。不同之处:《读书:目的和前

提》侧重于引导读者富有个性、生动热情地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57页

57

与书籍打交道,倡导人们通过读书来提升修

养,所以偏重于叙述阅读过程中爱好的发现、

培养,思想境界的提升;《上图书馆》侧重于呈现

图书馆给作者带来的裨益,所以叙述的内容偏

重于描写作者上图书馆的感受和收获。

任务三

1.(1)《读书:目的和前提》:①“真正的修养一

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

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

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品味:作

者以真正的体育比喻真正的修养,意在说明

追求修养与体育精神一样重在努力与拼搏

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收获,又没有绝对的

终点,需要一直坚持下去,永不停歇。②“不

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

的竞争对手。”品味:意思是如果读了很多书

却都是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读书确是有害

的。(2)《上图书馆》:① 开篇:“西蒙娜 ·

德·波伏瓦说了一句话:她真正钟情的是法

国国立图书馆。”品味:打开话题,并为整篇

文章奠定基调。②结尾:“这个覆盖众生的

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

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

么了不得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

伟大的力量! ……”品味:对于作者来说,作

为人类知识光辉的殿堂的图书馆,恰好与莎

士比亚这段文字在字面上的含义不谋而合,

而且,在作为英国文学研究大师的作者看

来,用莎士比亚那浪漫而强烈、华丽而庄重

的诗体独白来表达自己对图书馆的礼赞,真

是再合适不过了。内容丰富,情感丰沛,语

言生动,感染力强。

2.不一致。黑塞文中的“消磨”是贬义词,指的

是虚度时光,与作者观点形成对比。王佐良

所说“消磨”是贬义褒用,突出在图书馆读书

的充实和愉快。

3.虽然在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处境下苦读

的心情有些压抑,但这段图书馆读书的经历

却意义重大。正是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

的苦读,才换来优异的成绩。随着考试顺利

通过,北平又传来解放的喜讯,作者心情重

归明朗。整体看,这一段苦读生活,更能表

现《上图书馆》的结局之乐。

阅读知识:筛选有效信息

①从文章的基本概念(包括标题)中获取信

息。②从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给概念下定

义的句子当然是重要的句子。这里说的重要句

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

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

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③从运用的材料(主

要是论据材料)中获取信息。④从作者反面论

证或假设分析论证(即假设这样后可能产生的

后果或危害)中获取正面信息。⑤“建言类题

型”需要从作者揭示否定或批判的对象、现象、

观点态度或问题中筛选信息;或者从作者的主

张(建言)中获取信息。回答“建言类”的问题,

一般有两类信息:一是涉及全文,是针对“问题”

而言,阅读全文(利用上面选择题),明确“问

题”,在揭示、分析问题中或后寻找解决问题的

信息,或者针对性提出建议;二是集中在结尾部

分。因而,回答“建言类”问题,首先要阅读结尾

部分,寻找有效信息,然后概括。

素养评价与能力检测

《读书:目的和前提》

1.①蜂拥而至 ②海底捞针 ③屡见不鲜

【解析】①处语境是用拟人化的写法,说一种

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纷纷跟风出版,故填

“蜂拥而至”,意思是像蜜蜂一样一拥而来,形

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来到。也作“蜂拥而

来”。②处语境是说“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

的书”很难,故填“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

到。③处语境强调“劣书驱逐良书的案例”

参 考 答 案

第58页

58

多,让人感觉不到新奇,故填“屡见不鲜”,形

容现象看见多次不会觉得新奇。

2.【示例】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

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

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

【解析】长句改短句,首先分析句子构成,划

分出句子主干和修饰成分,然后把它们修改

成一系列短句即可。注意适当增删字词,调

整好语序,语句要简洁流畅。

3.拟人。“生命就宣告终结了”运用了拟人的

修辞手法,赋予新书以人的动作行为、生命

活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书因少人问津,

将下架回仓的事实,以及抒发出作者对新书

的惋惜之情。读来富有新意与亲切之感。

【解析】图书“生命就宣告终结”运用拟人的

修辞手法,图书没有生命,本句赋予图书以

人的特征。根据前文可知,本句生动形象地

写出一本新书如果3个月还无人问津,就意

味着该图书将下架回仓的事实,表达了作者

对新书无人问津的惋惜之情。

4.C 【解析】A项“其本身没有意义”错误,原

文第①段首句是“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

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

力,本身便有意义”;B项“最重要的途径就是

研读世界文学”错误,原文第②段首句是“为

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

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D 项

“选择能考察我们心灵感受的作品”错误,原

文第③段中间是“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

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的作品,更加富有

魅力和令人欣喜。阅读之路有千万条”,并

不是每个人都要“选择能考察我们心灵感受

的作品”。

5.D 【解析】D项“主要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不当。文章主要论证方法有道理

论证和对比论证。

6.A 【解析】B项“唯一目的”无中生有。C

项,文中说这种情况是“大错而特错”的。D

项应该是“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

7.首先,从概念界定与道理阐释入手,说明什

么是真正的教养;然后,点明获得教养最重

要的途径是阅读经典作品;接着,阐述研读

世界文学的第一要务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

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最后,从反面

进行论述,指出不当阅读会得到截然相反的

效果。

8.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

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

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

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

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和教养

是生存的境界。

《上图书馆》

9.①有声读书很讲究声音和内容把握 ②听觉

相对迟钝 ③同音字多

10.①有声读书易让人走神易催眠;②有声读书

能记住的内容相对少;③同音产生误解导致

意思大不相同。

11.第一个“他”泛指所有人,第二个“他”泛指

具有阅读能力的人,体现了普遍性、客观

性;两处“我”都特指作者自己,表现读书幸

福的亲身体验,更能感染读者;角度多样,

行文灵活,更能彰显读书的意义。

12.①人们通过阅读 ②不仅是知识的增广

③读书使人避恶

【解析】①处针对上文内容的转折,说的是

人们“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的条件,依据语境,应是“人们通过阅读”。

②处语境是说读书带给人们的好处或作

用,与下面的语句构成“不仅……而且”递

进关系,下面句子是说精神方面,那么前面

应是知识方面,是“知识的增广”。③处是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59页

59

对雨果话语的理解与概括,依据上文“这就

是说,读书使人向善”,这里应是“读书使人

避恶”。

13.C 【解析】C项“当时社会却形成了不追求

学问的坏风气”,于文无据。

14.B 【解析】B项“形成对比”错,并不构成对

比。原文也说“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

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

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

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

是很不平静的”。

15.① 华美。② 藏书多且有特色。③ 安静。

④自由开放。

16.①以上图书馆之乐为线索,展现作者上图

书馆去阅读获得不同层次的快乐。②以图

书馆的变化为线索,展示了作者不同阶段

的求学经历。③以阅读书籍变化为线索,

反映了作者在图书馆学习收获不断增加

(或:个人成长)的过程。④文中也有国家

命运形势变化穿插其中(或:以时间的顺序

和空间的转换为线索)。

综合读写

17.B 【解析】A项“为了给后代保存珍贵的文

化遗产”于文无据;C项“都存在着东、中、西

发展不均衡”错;D项“直接影响”错。

18.A 【解析】“馆舍、图书、设备等物质条件

的影响开始下降”于文无据。

19.C 【解析】上海图书馆的做法不能“以读者

为价值主体”。

20.①首先以零点公司的调查为切入点,引出

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及公共阅读服务不均

衡的现象;②接着列举了不均衡现象的主

要表现,即区域、城乡和人群之间的不均

衡;③然后分析了不均衡现象的原因,既有

政策因素,又有图书馆自身因素;④最后指

出公共图书馆要秉持“公平”“均等”的理

念,着力推进公共阅读服务的均衡发展。

21.①德州市图书馆功能完善,注重场馆、设施

等建设,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元服务,体现了

图书馆公共阅读服务的职能;②德州市图

书馆交通便捷,在不同的城区拥有新老两

个场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服务人群的

不均衡;③德州市图书馆本着“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理念,在借阅、开放上给读者

提供便利,体现了以读者为价值主体的服

务理念;④德州市图书馆利用检索系统、客

户端等平台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

推动所在服务区域阅读服务的均衡发展;

⑤德州市图书馆面向老人、家长、学生等群

体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体现了“公平”“均

等”的服务理念。

22.略

第七单元

14.故都的秋/郁达夫

❋ 荷塘月色/朱自清

语言文字运用

1.lǐn xiè ruǐ pì wěng duó niǎo

miǎo hān tuó bó léng yì jū

2.缀/辍/掇 训/驯/钏 槐/傀/愧 柘/宕/

拓 惦/掂 嬉/嘻

3.(1)①风韵 ②风流 【解析】二者都有“人

或物优美”之意。“风流”着重于既有文采又

有武功,带褒义,多形容古今有贡献的出色

人物;也指男女之间的行为放荡,带贬义。

“风韵”着重于女子的优美姿态或者诗文书

画的风格韵味。

(2)①苍茫 ②渺茫 【解析】二者都有“远”

的意思。“苍茫”往往强调空间的辽远和开

阔。“渺茫”强调的是由于太远而模糊不清;

“渺茫”还有另外的意思,即没有把握而难以

预料,多形容希望等。

参 考 答 案

第60页

60

任务导学

《故都的秋》

任务一 活动一:

1.

总起

(1)眷恋故都之秋 (2)比较江南之秋

分写

记叙

(3)庭院秋景

(4)秋槐落蕊

(5)秋蝉残声

(6~10)雨后话凉

(11)北国秋果

?

?

?

????

????

议论 →(12)议秋

?

?

?

?????

?????

?

?

?

???????

???????

总括

(13)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14)直抒胸臆:爱北国之秋

?

?

?

????????

????????

?

?

?

????????

????????

2.(1)文章开头就以一个感叹句“可是啊,北国

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抒发了作者对于秋的总体感觉,也为全文奠

定了基调。(2)接着,立足“秋味”,以庭院秋

晨等五幅秋景写出了北国之秋的神韵和

“清、静、悲凉”的特点。(3)最后三段是议论

和抒情,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

挚怀 恋。文 章 以 “情—景—情”的 思 路 和

“总—分—总”的结构展开全文:首尾呼应,

中间主体部分细腻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突

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最后以议论和

抒情收尾。

活动二:

1.①开篇“文眼”是一句抒情句,构成了文章的

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的特

点,“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

沉静、寡淡的心绪。情中有景,情因景生。

②“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把下文所写

的“秋景”由“北国”缩小,特定在“故都”,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开篇说“北国”是与下

文“江南”的秋对比呼应。

2.示例:“庭院秋晨”“……早晨起来……也能

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里写了视觉形象也

写了听觉形象;写了景物也写了观景、赏景

的心态,给人以悠闲、惬意之感。

任务二 活动一:

示例一:“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

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

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先用

两个单音节词,又以一个双音节词结尾,语势舒

缓,为文章整体抒情氛围奠定基础。

示例二:“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

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

的钟声。”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

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

要组成部分,引人遐想。作者神往之情溢于

言表。

活动二:

我的观点:社会生活的环境氛围决定。作

者所写“故都的秋”,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那些风景名胜处的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

色,似乎离日常生活很遥远。作者所关注的和

熟悉的,更多是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场

景。这些景也最符合作者的审美情趣,所以,他

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与社会

生活的环境有关。

《荷塘月色》

任务一 活动一:

1.

独出

家门

荷塘

月色

返回

家门

→漫步小路→“到另一世界里” →

月下↗ 荷叶、荷花、荷香(静)(正面)

荷塘↘ 荷波、流水 (动)(侧面)

塘上

月色

月光如水

薄雾如纱

花叶像梦

倩影若画

?

?

?

???

???

?

?

?

???

???

(正面写月)

荷塘

四周

近看:树色、树姿

远眺:树梢、树缝

听闻:蝉声、蛙声

?

?

?

??

??

?

?

?

??

??

(侧面烘月)

惦念江南 ⇨ (对照)

?

?

?

?????????

?????????

?

?

?

?????????

?????????

颇不

宁静

赏景

排忧

无法

超脱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61页

61

2.①在院子里乘凉,“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出

门”(交代独自夜游荷塘的缘由);②在“曲折

的小煤屑路”上漫步,享受“独处的妙处”(抒

发月下独处的感受:淡淡的喜悦);③伫立荷

塘边观赏,荷花如“明珠”“星星”“刚出浴的

美人”,荷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月

光“不能朗照”“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光

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热闹是它们的,我

什么也没有”(描写荷塘月色及感受:淡淡

的喜悦中有一丝淡淡的哀愁);④联想江

南采莲的旧俗,“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联想:淡淡的哀愁);⑤“不觉已是自己的

门前”“轻轻推门进去”(与开头相呼应:心

里仍不宁静)。

活动二:

1.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又是本文的文

眼,启示 我 们 在 分 析 后 面 的 景 物 时 不 要

忘记 作 者 是 以 这 样 的 心 境 去 观 察 和 描

绘的。

2.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也是最

能表达感情基调的语句。②“我也像超出了

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是作者

面对“荷塘四周”景色后的内心独白,也是独

游荷塘时的感受,点明了“独处的妙处”,表

达出暂时摆脱忧愁后那种淡淡的喜悦之情。

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在结

构上承上启下;在感情上,流露出淡淡的喜

悦。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再次面对荷塘四周景色和蝉声蛙声,又回到

寂寞的现实中的感受:愁绪仍在。⑤“忽然

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照应第一段的“忽

然”,表示作者内心苦闷,想方设法排遣,但

总是难以排遣,反而引起乡思。“可惜我们

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

南了”,说明愁绪难去,乡思又起,心里仍不

宁静。

任务二 活动一:

(1)巧用动词。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

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与“静静

地”相配合,生动地写出了月光像流水一般地缓

缓倾泻,绝无声响,幽静幽美。(2)妙用通感。

本文中的通感往往是与比喻连在一起用的,如: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是由视觉

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

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

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

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

想和想象。

活动二:略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

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

比较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写景

冷静客观地写景,写

景占了文章的主体,

文中 所 见 皆 物,“物

化”特点明显。细描

了 一 幅 “荷 塘 月 色

图”,不著一“人”字。

主观热情地写景,景与

情一并呈现,文中所写

无非情语,“人化”特点

突出。巧构了一幅“文

人赏秋图”,“人”字嵌

合其中。

抒情

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喜

悦和 淡 淡 的 忧 愁 之

情,只是推测,并不见

诸文字,情感内敛。

直抒胸臆,浓烈的欣喜

欢快和悲哀之情溢于

言表,作者急于与读者

沟通心灵,热切地袒露

自己的胸怀。

语言

长于景语:用语平和,

缓而不急,平易中见

功力,细微处见精致

谨严。

长于情语:魅力尽显于

外,节奏鲜明,起伏跌

宕,句式变化殊多,长

短伸缩无定。

文性

文中之“我”秉持清高

而厌倦凡尘,移情于

幽僻的美景,因而文

中景多情少,在情的

方面仅生出一些“淡

淡的”静态体验。

郁达夫生性放达,喜与

人交往,半生颠沛流离

而不改生活的信念,故

而敞开胸怀,愿与读者

交心恳谈,文中荡漾着

阵阵炽情。

参 考 答 案

第62页

62

续 表

比较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画美

像一幅工笔画,精描

细绘,纤毫毕现。“荷

塘月色”之景中笼罩

着 静 谧、朦 胧、梦 幻

之美。

像一幅写意画,随意点

染,自由开合。故都的

秋景中渗透着“雅趣”

和“物哀”之美。

阅读知识:赏析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对生活中常见

的自然之景的描绘,或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

并借描写过程中或描写后的抒情、议论来抒

发自己的独特感悟、个性心灵,表达对时代、

社会、人生的思考、认识与理解。这类散文最

具美景美意、诗情画意,因而也最受读者青

睐。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

月色》等。

赏析写景抒情散文,要抓住四个方面去阅

读与思考。一是抓住散文景物意象阅读思考。

二是抓住散文材料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阅读思

考。三是抓住联想与想象阅读思考。四是抓住

议论与抒情阅读思考。

素养评价与能力检测

《故都的秋》

1.①不仅仅 ②而且 ③虽然 ④但是

【解析】①②处的两句话,从内容上看,应该

是递进关系,应该用表达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语。③④处的两句话,从前后语意上看,应

该是转折关系,当用表达转折关系的关联

词语。

2.①还不如说是自我欣赏 ②未能达到交融

③又有现代白话文的通俗

【解析】①处的语句,与分号前的句子一样,

是由“与其……不如”构成的选择关系复句,

依据上文“不如说是作家自我的表现”,应该

补写的是“还不如说是自我欣赏”。②处句

子,表达的对象是“雅趣和俗趣”,依据下文

“他的内心雅趣多于俗趣,情不自禁地让雅

趣压倒俗趣”以及“雅俗趣味水乳交融”分析

推断,补写句应该是“(雅趣和俗趣)未能达

到交融”。③处语句表达的对象是“语言”,

联系前后文的“雅趣和俗趣”,依据“既有古

典诗文的典雅”的句式和内容,补写句应是

“又有现代白话文的通俗”。

3.这样本来相当俗的平民趣味就提升到一个

新的层次,被郁达夫的雅趣同化了。

【解析】画波浪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

当,“本来”应该修饰“相对俗”而不是“趣

味”;二是搭配不当,“增强到”与“层次”不能

搭配,应是“提升到”;三是“被”运用不当,不

是“雅趣被同化”,而是“被郁达夫的雅趣

同化”。

4.【示例】作者从听觉角度,通过对比写蝉鸣,

用“残声”“嘶叫”寥寥数词便写出了秋之悲

凉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语

句的表达效果,主要分析运用了什么手法

(主要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方面的),达到

什么效果(主要是主题方面的)。

5.C 【解析】C项“厌恶南国之秋”错。文中并

没有表达对南国之秋的厌恶之情。如本文

开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

的”,可见作者并没有厌恶南国之秋。

6.D 【解析】“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

虫”不是比喻,而是比较。

7.①破屋、日光、秋草、秋雨等清幽、萧瑟的意

象,表达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②扫街之

景,表达作者“落寞”、悲秋之感。③牵动心

魂的秋蝉的哀鸣,表达作者的冷落、悲凉。

④用北风黄尘来得早突出好景之短,流露出

作者的悲凉感。

8.①题目中的“故”字有“古”“旧”的意思,又有

时间的深久之意,令人不禁心生物是人非的

沧桑悲凉之感。②北平是古都,有着更多历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63页

63

史赋予的文明,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所以

“故都”两字给人深沉、厚重之感。③“故都”

是精神休憩的家园,“故都的秋”给人亲切温

暖之感,表达了作者的眷恋之情。

《荷塘月色》

9.①比喻。例如“叶面上的水珠儿,晶莹剔透,

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那片片荷叶,像撑开

的一张张绿伞”“这一片荷花的海洋,似一片

细细的雪,又如一片淡淡的霞”。②拟人。

例如“成千盈百的荷花,你挨着我,我挨着

你,谁也不让着谁”“调皮的小蜻蜓也来凑热

闹”。③ 排 比。例 如 “喜 欢 她 …… 喜 欢

她……喜欢她……更喜欢她……”。

10.①风停了 ②有的荷花半开着

【解析】①处依据语境,是“‘绿的海洋’又平

静下来了”的原因,联系上文“一阵清风吹

来,‘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这里应

该是“风停了”。②处依据语境仍然是对

“荷花”的描写,是相对于“有的荷花花瓣全

开了”,联系下文“莲蓬只露出了半个”,这

里应是“有的荷花半开着”。

11.①原文使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情感

表达更强烈,更能突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②原文句式更整齐,增加了文章的诗意与

韵味,表达效果更好。

12.C 【解析】①出自宋代林逋《山园小梅·其

一》,写的是梅花,“暗香浮动”是重点词语。

②出自苏轼《赵昌寒菊》,写的是菊花,“金

蕊泛流霞”是重点词语。③出自苏辙《种

兰》,写的是兰花,“细叶”“凌霜”是重点词

语。④出自宋代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写的是荷花,“横塘十里香”“水花”是重点

词语。

13.B 【解析】B项理解错。作者文中所说的

“另一世界”是指没有烦事缠绕,精神得以

超脱的世界。

14.B 【解析】B项“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

水”错。原文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并没有见到叶

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15.本体是“白花”,喻体是“粒粒的明珠”“碧

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它们之

间的相似点有三: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

且是“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

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

间”,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

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且

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

美人相似。

16.①描写荷塘,是按驻足观察的顺序,由近及

远、由上而下来写的,依次描写荷叶、荷花、

荷香、荷波,极有层次地描绘了月色下荷塘

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②描写荷塘,没

有提及月光,却处处显出月光,所有的景物

都是月光映射下的景物,月光就融化在作

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中。③描写荷

塘,不从一花一叶着手,而是着眼于整个塘

面,荷叶荷花在月光下只是朦胧的一片。

这样突出了荷塘景物素淡宁静的特征,体

现出作者暂得宽余的淡淡的喜悦。

综合读写

17.C 【解析】C项有逻辑错误,原文中的假设

关系,反推不成立。

18.A 【解析】A 项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

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只

是描摹,没有用另一类事物作喻体。

19.(1)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中国的文人被压

抑、被摧残,失意潦倒的人太多太多了,所

以到了人生的秋天,仍然功业无成、声名无

望,面对硕果累累、北风萧肃的秋天,就难

免不发出“人生如梦”的悲凉感叹。

(2)秋天,到了课文后部分已经虚化,不只

参 考 答 案

第64页

64

是指自然的秋天;“故都的秋”也不只是一

种自然的景观,而是作者的一种人生理想,

就是那种悠然自在、无忧无虑的都市田园

生活,他要留住的,实际上就是这样的理想

生活。

20.①内容上:都能丰富文章内容,彰显文章底

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②手法上:是引用,是作者自然而然的联

想,延展了文脉,进一步突显了主题。③效

果上:都能达到追求散文舒展、形散而神聚

的效果。

21.B 【解析】B项“本文的意境不如《故都的

秋》深沉和邈远”理解错误,本文的意境更

加深沉和邈远。

22.D 【解析】D项“运用白描手法,用最精练

的文字勾勒出北平冬季的景象”错,应为

“描写细腻真切,深邃优美”。

23.①住屋使人感到温馨安逸。②雪天屋外生

活极富情趣。③冬宵特别适合看书、写信、

回忆和闲谈。

【解析】本题的信息区间为文章的第二至五

段。注意理解段意。

24.作者对北平的冬季情有独钟,无比眷恋;同

时,北平日就沦亡的境况也让作者十分苦

闷,从中透露出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

【解析】可先在文中勾画出表现作者观点和

态度的短语和句子,再进行分析。另外,这

篇文章和《故都的秋》的主题思想有紧密的

联系,答题时应注意联系 《故都的秋》的

内容。

25.略

15.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语言文字运用

1.wú tānpǐ ɡèn xīsū cù juàn kè

2.沧/怆/伧(碜) 猝/瘁/悴 暇/遐/瑕

恪/烙/赂

3.(1)①坚韧 ②坚忍 【解析】“坚韧”指坚固

有韧性,刚强不屈,表现为坚强且不易被困

难和挫折压垮,历经无数次磨难却依然努力

不懈的精神。“坚忍”指坚持而不动摇,指人

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能忍受得住;多

用来形容人的个性、意志,特别是在艰难困

苦的逆境下,具有能够坚持而不动摇的毅

力,绝不改变自己的意志。

(2)①祈求 ②乞求 【解析】“祈求”是恳切

地希望或请求,多指精神方面的心理活动。

“乞求”是请求给予,有时强调低三下四地请

求;多指要求物质方面的施舍,也用于请求

别人的宽恕等。

任务导学

任务一 活动一:

“我”与

地坛

缘分:宁静去处,上天的苦心安排

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

感悟

专心致志想关于死的事

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考虑怎样活的问题

?

?

?

???

???

?

?

?

???

???

感悟

生命

“我”与

母亲

难题:疼爱而又理解儿子

活得最苦

“我”到地坛去→“送”

(小说创作动机)

↓ ↗“忧”

“我”在地坛里↘

“找”

?

?

?

????

????

?

?

?

????

????

心神不安

坐卧不安

痛苦惊恐

聪慧坚忍

思念: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毫不夸张的爱

?

?

?

??????

?????

?

?

?

?????????

?????????

活动二:

1.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与地坛的结缘,地

坛古园的风景,对生与死的思考和领悟。第

二部分,写“我”与母亲、母亲与地坛:对母亲

的追思,印象中的母亲,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本文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全

文的第一、二部分,这两部分从内容上看是

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

事,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

母亲的故事。所选部分涉及两个话题,一个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65页

65

话题是“我”在突遭双腿瘫痪的不幸后对于

生死的深沉思考,重点写地坛对“我”的启

迪;另一个话题是“我”悔恨在母亲去世后才

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着重写母亲对

“我”的影响与激励。地坛是“我”虚化了的

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

任务二 活动一:

1. 段落 景物 特点 “我”的感悟

第三段

剥蚀的琉璃、淡

褪的朱红、坍圮

的高墙、散落的

雕栏、苍幽的老

柏树、茂盛的野

草荒藤、散发着

沉静的光芒的

夕阳

古老、

荒芜、

冷落、

沉寂

从地坛的沧桑

变化中,看到

了 人 生 的 真

相;在满园沉

静中,看到自

己,认识自己

第五段

蜂儿如一朵小

雾稳稳地停在

半空……窸窸

窣窣窸窸窣窣

片刻不息

荒 芜 但

并 不 衰

败(充满

生机)

园子虽荒芜,

但并不衰败,

那么,“我”虽

残疾,却不应

该颓废

第七段

十 五 年 中,这

古园的形体被

不能理解它的

人肆意雕琢

……满园中播

散着熨帖而微

苦的味道

充满生

命的激

园子虽任人肆

意雕琢却未改

变本色,所以

“我”也不应因

为残疾而改变

生命的本色,

应该同样活得

有意义

2.作者对生命的全部思考,是在地坛中进行

的,是在景物的启发下产生的。首先,古园

中的景物与作者的心境是一致的,是作者特

定心境下思考生命的特定的“情绪背景”。

其次,景物描写本身,也是作者对生命解读

的一部分。小昆虫及草木很卑微,不受繁华

都市中人们的关注,可是它们都在按照自己

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它们并不在意自己

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古园才不再

“衰败”,才充满生机。作者正是从中悟出对

生命的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中的残酷与伤痛

往往 不 能 选 择,有 权 决 定 这 一 切 的 是 上

天———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在法则允

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因此,我们

必须迎向生活,与苦难对峙。作者的这些感

悟是包含在景物描写中的。

活动二:

1.①给母亲出了难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

脾气坏到极点,发疯离开家,中魔似的什么

话也不说。母亲焦灼、茫 然寻找 “我”时,

“我”决意不喊她。②开始理解母亲,想回报

母亲,希望母亲还活着,她心里太苦了,上天

看 她 受 不 了,就 招 她 回 去。感 到 安 慰。

③“我”已 经 理 解 到 母 亲 的 苦 难 与 伟 大。

“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

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此时“我”已

经懂得了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

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

及了。

2.作者说母亲“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

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从感情上讲,她不放

心儿子去地坛,那里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

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从理智上讲,她感到儿

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

生再认识的地方。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

儿子的烦躁,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

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她只是一个人

承受着最大的内心痛苦。但开始时作者并

不理解母亲。随着思考的深入,精神追寻的

深入,终于理解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

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她在苦难中

默默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以自己的言行为儿

子提供了答案:母亲的“活法”,就是作者面对

命运、苦难怎样活的答案。作者写母亲,就是

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对母亲怎样对待生命、

参 考 答 案

第66页

66

怎样对待命运的理解。这正是作者对母亲深

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怀念中最重要的内涵。

任务三

1.这篇散文写景抒情,更多的是记述自己的人

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带有自传、自省、自诉

的意味”。文中也写景,但不是对景物的客

观描摹,而更多的是将景物与自己的感受结

合起来,写景中夹杂着叙事、抒情和议论,表

达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因此文章充

满了哲理意味。

2.示例:“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

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

灿烂……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

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

帖而微苦的味道。”这一大段排比,生动传神

地描绘出地坛四季的不同景致,最博大与最

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

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不

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

见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古老又充满

生机,细腻又别致,展现出自然景物的永恒,

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显示了作者高

超的语言表现力。

3.示例:“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

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

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

实。”———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

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

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

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

变的余地。

阅读知识:归纳散文主旨

散文的主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叙

写或描写人事、景物及其特征,揭示当时的社

会风尚或生活道理或生命状态;二是在叙写

人事景物中寄寓的思想情感或愿望,抒发自

己的人生感悟。《我与地坛》中第一部分借地

坛中的景物描写,抒发自己得到的生命启迪

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叙写自己与母亲的

故事,表达自己的后悔和对母亲的无尽思念。

概括散文的主旨,首先要明白所描写的意

象(人事景物形象)及场景(画面),写了哪些方

面内容;其次要分析意象或场景的内在特点或

精神气质特征;最后抓住意象特征和抒情议论

句,分析意象或场景上所寄寓的意义或作者的

情感思想或作者获得的感悟。

素养评价与能力检测

1.①喁喁私语 (窃窃私语) ②行尸走肉

③失魂落魄 【解析】①处从语境看,应指

两者小声亲密交谈,作名词性理解,结合语

境“感悟者与对象倾心相谈”,恰当的成语是

“喁喁私语”或“窃窃私语”。②处结合“如”

可知,是在比喻“精神垂死万念俱灰”的人,

恰当的成语是“行尸走肉”。③处是作者史

铁生对自己当时情态的描绘,联系当时情

景,恰当的成语是“失魂落魄”。

2.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徜徉其间,观察、聆

听、感受、思索,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

进行着缠绵不尽的交流和对话。 【解析】

文段中画横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残

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徜徉”与上句

无法相承,应该是“徜徉”“地坛”中,承前用

代词“其”中。二是“聆听、感受、观察、思索”

语序不当,应先“观察”再“聆听”,然后“感

受、思索”。三是修饰不当,“缠绵不尽”应当

修饰“交流和对话”。

3.(1)同:①运用“等”与“等待”,说明该句前后

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古园”人

的动作和情感。②都有“不采取行动,直到

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的理性意义。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67页

67

(2)异:①“等”是单音词,口语色彩浓,有亲

切感;而“等待”是双音词,书面性较强,具有

郑重的、严肃的色彩意义。②“等待”表明等

待的时间漫长,等待的姿态苍凉而温暖。

“等”则不具有这些意义。

4.①文字平实(平实的叙述、语言朴实、平实的

语言);②感情真挚(蕴含真情);③具有哲理

(哲理性强);④充满悲怆。

5.①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

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

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

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②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的排挤下,在世

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

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

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③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

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

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

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

6.C 【解析】C项“写出母亲对眼镜的珍视”

理解有误,“端着”主要表现的是母亲视力不

好,寻找“我”时的极度艰难。

7.D 【解析】D项“深藏于心的母爱才更深沉”

解读错误,因为母亲理解儿子,知道在儿子

陷入切肤之痛和无路可走的困境时,再多安

慰的话语都显得苍白。

8.①母亲的悲苦太深重了,上天召她回去对忍受着

巨大苦难的母亲而言是一种解脱。②这是作者

的自我安慰,表达了对母亲的理解和悼念。

9.①疼爱。儿子要去地坛,她帮儿子准备,帮他

上轮椅车。②担忧、牵挂。母亲每天目送着

儿子出门,经常去找儿子。③理解。母亲理

解儿子的苦闷,没有阻止儿子独自去地坛。

④包容。母亲包容儿子暴怒无常的坏脾气,

包容儿子对自己的冷淡,包容着儿子的一切。

10.B 【解析】B项分析偏颇。文章引述弗兰

克的作品,是为了表明:“懂得‘为何’而活”

是史铁生成为卓越的写作者的前提。

11.C 【细节】C项“描绘公园冬日的情景”错

误,文章没有描写公园冬日的情景。

12.①他平静下来,让自己思考,接受苦难,充任

世上苦难的角色;②经过长久的思考,认识

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决定安心地活下

去;③找到了活下去的方式,与写作结缘,走

上写作的道路;④发现了写作的意义,获得

了抗衡苦难的力量,成为卓越的写作者。

13.(1)《我与地坛》虽是一位残疾人在面临绝

境时完成的作品,却体现出对生命的深刻

思考,有着感人的艺术魅力。(2)主要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作品”比喻为“花

朵”,“瘫痪后的苦难”比作“炼狱的黑暗”,

“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比作“闪动的光

亮”,“美好的人生”比作“天堂”。

14.略

16.赤壁赋/苏轼

* 登泰山记/姚鼐

语言文字运用

1.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mí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wèn

jǐ dēng cúlái chūpú

2.(1)“冯”同“凭”,乘

(2)“缪”同“缭”,盘绕

(3)“采”同“彩”

(4)“圜”同“圆”

(5)“属”同“嘱”

3.(1)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

之一

(2)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

样子;失意的样子

参 考 答 案

第68页

68

(3)古义:指所思慕的人 今义:美貌的女子

(4)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 今义:太阳,

阳光

(5)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 今义:

表另提起一件事情

(6)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 今义:数学

用语,指平方米

4.如:动词,往/动词,像/连词,如果

属:劝请/类似,相同/同“嘱”,嘱托

阴:山的北面/阴暗/暗中

以:在,在……的时候/同“而”,表顺承,连

词/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5.(1)名词作状语,像长了翅膀一样

(2)名词作动词,攻占

(3)名词作动词,向东漂流

(4)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5)名词作动词,发白

(6)名词作动词,照

(7)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8)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9)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6.(1)①句前省略“余” ②句前省略“其声”

③句前省略“吾与客” ④句前省略“余”

⑤省略介词“于”

(2)①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 ②应为“临

江酾酒” ③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

④应为“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⑤应为

“泛舟于赤壁之下游”

(3)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安在哉”应为

“在安哉”

(4)①应为“有吹洞箫客”,修饰“客”的定语

放到了“客”的后面 ②由“之”构成定语后

置的标志,即“凌茫然之万顷”

(5)“于”表被动

(6)①“……也”表判断 ②“……也”表判断

③“……者,……也”表判断

任务导学

《赤壁赋》

任务一 活动一:

夜游

赤壁(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

??

??

?

?

?

??

??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主乐客悲(2)

主:乐 → 歌 客:悲 →箫声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主客问答(3~4)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

?

?

???

??

客喜而笑(5)更酌 → 狼籍 → 枕藉

?

?

?

????????

????????

写景

抒情

议论

?

?

?

??????

??????

哀怨

之情

豁达

胸襟

豪迈

气度

活动二:

(1)①先写清风明月之美,表现出玩赏之

“乐”;②再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写历史人物的

兴亡和现实中的苦闷与悲伤,情感由“乐”而

“悲”;③继而对“变与不变”的辩证哲理进行阐

释,以此寻求精神上的解脱;④最后归于旷达乐

观,展示出作者的胸襟豁达,境界超迈,情感转

“悲”为“喜”。

(2)情感脉络:月夜泛舟的陶醉 ———悲凉

箫声的伤感———人生失意的悲情———忘情尘世

的洒脱。

任务二 活动一:

1.(1)悲的原因有三:①由古(一世之雄)今(安

在)历史对比生悲;②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③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

矛盾生悲。

(2)一悲英雄永逝,“我”与曹公不可同日而

语;二悲个体渺小、人生苦短,宇宙无穷;三

悲壮志难酬,“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

终”这个愿望“不可乎骤得”。

2.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的感触而发。他

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

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

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

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

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69页

69

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荣辱、得失、忧乐

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指出出路:到

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

“客”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

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积极的一

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唯与自

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活动二:

①作者游赤壁,并非着眼赤壁之景,只是游

览时触景生情,借“赤壁”一题抒发自己被贬谪

后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宇宙的感悟。全文以

情感起伏变化为脉络,串联所见之情,所抒之

情,所发之理。②景中有情,借景抒情。作者写

景,用极为简练的笔墨、丰富的情感去描写,景

物清爽开阔,令人神往,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

③情中有景,情景交融。④触景生情,由景而抒

发情感,阐发道理。作者不仅寓情于景,寓理趣

于景物;在写景之后,则直接抒发由景而生的情

感,由景而引起感慨,阐发人生道理。

任务三 活动一:

第三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

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人连

用了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这两问一叹使文章

又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

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

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

得文中的思想感情跌入低谷。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人的人生无常的感慨

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际也是宽慰

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

观,也倾向于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

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时也保持着超脱、

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

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看到人生的大视野和大境

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

不能强求这一道理进一步申说,思想感情由此

得以深化,心胸从此更加开阔,文章再涌波澜。

第五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

悲为喜,开怀畅饮,主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

东方之既白”。末段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

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得行文波澜

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

层展现、深刻揭示。

活动二:

①语言的参差美。文章行文时整散相间,

错落有致,体现了语言的参差美。例如《赤壁

赋》第一段:句子有整句,有散句。开头三句,再

加上中间一句(少焉)是散句;就整句而言,有四

四句、五五句、六六句、七七句、八八句,整散结

合,错落有致。②语言的韵律美。灵活体现

“赋”的声韵特点,声调铿锵和谐,增强了文章的

音乐美。《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

作品。有押韵的,也有排比、对仗的句子,而主

客对话的方式,又是来自汉代的大赋。不过,它

没有受赋的语言形式束缚,而是体现了苏轼散

文的“行云流水”的艺术风格。③语言的形象

美。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例如描写箫声: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通过一系列比喻将抽象的、不易表

现的声与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视觉与听觉,形

象而感人。

《登泰山记》

任务一 活动一:

1.地理形势

面:汶水西流,济水东流

线:两水分界 → 古长城

点:泰山最高峰 →日观峰

?

?

?

??

??

2.登山过程

时间节令 (京师→泰安)

登山经过 (山麓→山顶)

山顶所见(远→近,上→下)

?

?

?

??

??

3.泰山日出

坐日观亭等日出(近景)

稍见云中之众山(远望)

日出前

环境气势

须臾成五采

日上赤如丹 日出时情态景致

回视日观以西峰→日出后影响山峰

?

?

?

???

???

4.人文景观(名胜古迹)

5.自然景观(冬季景色) 历史悠久,高峻雄伟

?

?

?

??????????

??????????

参 考 答 案

第70页

70

活动二:

作者以登览(游览踪迹)为主线,以日观峰

为主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为我们描摹了四

幅气韵俱佳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泰山地势图→

雪后登山图→泰山日出图→泰山景物图,生动

表现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

景象。

任务二 活动一:

1.观日出,按时间顺序和观看过程分四步描

写。①待日出:重在环境描写,写风雪击面、

足下云漫,声势渐起。②日将出:重在表现

东方天际的变化,先是雪山微显,然后有“异

色”云带,须臾间变成五彩云霞。为喷薄欲

出的太阳蓄足了势。③日正出:仅有两句,

却抓住“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独有景象,红

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写得气势磅

礴。④日出后:着墨于日观亭以西诸峰,或

红或白,颜色错杂,又以“若偻”的比喻写群

峰拱绕日观峰的样子。

2.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古迹:道中石刻。

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活动二:

(1)特点:①泰山山水相映,直逼云端。泰

山的南北两面各有河流,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

归一河,水绕山流,山水相映。横亘在阳谷与阴

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

高高耸立的日观峰显示了山势的高峻挺拔。

②山高路险,山顶景色迷人。泰山山路高远,山

道“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山路艰险,“崖限当道”“迷雾冰滑”。登上山顶,

泰山夕照图展现在眼前,有“苍山负雪,明烛天

南”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的美景,停留在半

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景色优

美无比。③泰山日出,五彩缤纷。太阳将出时,

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

颜色,霎时间五彩缤纷;太阳出来时,正赤如丹,

仿佛有红光承托着太阳一般,初升的太阳气势

磅礴。④泰山上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岱祠、碧霞

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等。

(2)情感:虽然文中个人感情的流露和议论较

少,但《登泰山记》所描写的泰山美、古老文化

美,洋溢着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名山大川的深

情,也寄寓着作者的泰山情结。

任务三 活动一:

全文景物描写的成分不多,但都是作者抓

住了典型细节并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来写的,使

人读来如身临其境。如写泰山高峻,不直接写

泰山之高,而写“其级七千有余”,登临山顶“半

山居雾”,站在日观亭中“足下皆云漫”。又如写

雪,除了“雪与人膝齐”一句直言雪大外,都是用

“明烛天南”“白若樗蒱”“绛皓驳色”等从旁烘

托。写天气寒冷则用“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的

细节来渲染,而没有直接写自己感觉寒冷。

活动二:

1.“乘”“历”“穿”“越”等动词的连用不仅由远

及近地交代了行程路线,而且准确地表现了

时令和地形。具体而言,“乘”字含主动义,

极言作者游意之急、游兴之浓,顶风冒雪赶

路的情形跃然于纸上;河用 “历”,山谷用

“穿”,长城用“越”,用字准确,符合描写对象

的特点,生动传神,动感十足,并且暗示出地

形的险要。

2.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

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

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

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

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

的光彩。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

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

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

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

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71页

71

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设喻新

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知识: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就是在对文言句

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以直译

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理解”包括三

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文言句子

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文言句子内部以及

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文言句子的内

涵和深层含意。

翻译句子要特别关注:

(1)关注重点实词:是否为五种特殊实词。

作为文言文翻译的重要采分点的实词,从词性

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对关

键实词翻译是否到位,需要关注该词是否是“通

假字”“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

用实词”。其中,“多义实词”的准确翻译,一定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实词活用要熟悉各种活用

类型特点(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

法、使动用法等)。

(2)关注重点虚词,思考译或不译。虚词是

准确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基础,作为采分点的

虚词,主要指文言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理

解虚词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语境意识,仔细辨

别词性及意义;二是有实词义项的,必须译出其

意思,如作为代词的“之”“其”等,对在句中起语

法作用的词、发语词及语气词等可不译。

(3)关注文言句式,是否为文言特殊句式,

应该按照怎样的规范翻译。文言句式在翻译题

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应该仔细甄别句中

是否有文言特殊句式。常考的文言特殊句式主

要有: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素养评价与能力检测

《赤壁赋》

1.B 【解析】危坐,端正地坐着。

2.A 【解析】例句为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

柴。A项,名词用作动词,攻占。B项,名词

用作状语,像长了翅膀一样。C项,名词的

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D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3.B 【解析】“纵”,任凭,放任。“苟”,如果。

“虽”,即使。

4.D 【解析】A 项,古义:星宿名,斗宿和牛

宿。今义:我们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

俗。西班牙斗牛是一种人跟牛相斗的一种

习俗。B项,古义:所思慕的人。今义:美女。

C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

气之一。D项,古今义都指凌乱。

5.A 【解析】例句,定语后置句。A项,定语后

置句。B 项,判断句。C 项,谓语前置句。

D项,状语后置句。

6.B 【解析】文中的“望”指农历每月十五,称

为“望日”。“既望”是望日后第一天,指农历

每月十六。

7.C 【解析】C项“由悲凉转为欢乐”错。应是

由欢乐转为悲凉。

8.(1)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驾风而行,不知将

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好像脱离尘世,升

入仙境。

(2)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

泣又像是倾诉,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

不断的细丝。

9.“以文为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

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

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

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如开头的一段“壬

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

致。其余语句,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

对更为自由,整散结合,又极富声韵之美。

《登泰山记》

10.C 【解析】C项“漫”,模糊、缺失。

参 考 答 案

第72页

72

11.B 【解析】①“以”,在,动词;②以,而,连

词,连接状语与谓语;③连接方位名词,同

现代汉语,连词。

12.D 【解析】ABC都是判断句,“……者……

也”“……也”表示判断。D 项是省略主语

的陈述句。

13.D 【解析】正确的是:(树)生石罅,指“松

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

14.【示例】摘星捧日雄踞五岳之首 蔚霞蒸云

广纳万有之灵

15.A 【解析】“戊申”“丁未”都是干支纪日。

16.C 【解析】“是由高向低俯视”错。“回头看

西边山峰”,只写了被日光照着或没有照着

的山峰,并没有“由高到低”的顺序。

17.(1)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

的东西,那是山峰。

(2)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

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

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

18.(1)人文景观: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

祠;有古迹———道中石刻。好处:不仅展现

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凸显了泰山的人文内

涵,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体现了桐城派

重考据的文风。

(2)自然景观:土质,树,雪,水,鸟兽。好

处:展现泰山苍劲峻峭和泰山之冬静美的

特点。

综合读写

19.D 【解析】“天门溪水”是一个名词称谓,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当道者”是“崖

限”的后置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

选D。

20.B 【解析】“干支”可以纪年、月、日。“是月

丁未”中的“丁末”和“戊申晦”中的“戊申”

都是纪日。

21.C 【解析】C项将两文的风格特点颠倒了。

《赤壁赋》有整饬典雅之美;《登泰山记》有

清真雅正之妙。故选C。

22.(1)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

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的

变化。

(2)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

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

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

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

舞动的飘带似的。

23.② 登 山 路 线:不 循 古 人 不 走 常 路,不 畏

艰险。

③登 山 所 见:雪 霁 观 日 景 致 奇 绝,洒 脱

坦荡。

24.A 【解析】“而”前需要断句;“山林之幽

邃”与“水石之峭厉”句式一致,中间需要断

句;“…… 者 …… 也”表 判 断,“者”后 要

断句。

25.D 【解析】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人

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

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26.B 【解析】B项“表达自己想退休归乡颐养

天年的愿望”有误,原文说的是“我”却因为

不贤能,不能为世所用,匆匆离开官场,早

早寄身于岩崖之间。

27.(1)而又不知道我今日的心得,与往昔文端

公在山水之间娱游的心境,是尚且有所相

同呢,还是完全没有相同之处呢?

(2)因为这个瀑布邻近本县治所,而我往日

曾来游玩过,(只是)没有到达这里就回

去了。

28.这里运用的是年号纪年和干支纪日的方

法。《登泰山记》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年号纪

年法,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干支纪日

法,如“是月丁未”“戊申晦”;五更纪时法,

如“五鼓”。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73页

73

【参考译文】

《游双溪记》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日,我邀请了左

世琅(字一青)、张若兆(字应宿)一同进入

北山,游览双溪。左一青的弟弟左仲孚,也

在被邀请之列,但是突然生病,最终没能到

来。左一青又先回去了。我便和张应宿一

起住在了张太傅文端公墓地旁边的庐舍

里,天降大雨,双溪的溪流猛涨,(我们)便

滞留在那里好几天。

大概龙溪水从西北方向而来,在快要

进入两座山崖之间时,又有椒园之水汇入,

(因为两水汇聚,)所以这条溪便被称为“双

溪”。茂盛的松树恰如堤坝在双溪内环绕,

双溪外苍绿色的山岩交错分布,整个情形

像双环状。我们在环状的中间,向四处观

望,恰好目睹烟雨的聚合与消散,树林和石

头簇拥着交错呈现,在烟雨中这些景致变

化万千。夜晚坐在同一灯光下,倚靠几案

默听,所有的声响都汇入耳畔,我们便有一

种孤寂冷清之感。

当年张文端遇到明主仁皇帝,升任为

辅佐的丞相,等到告老还乡之时,皇帝亲笔

书写了“双溪”来赐他,归乡后(他)将此悬

挂于这门楣之上,在此地悠游自在闲适度

日数年后才去世,天下人都称赞这是一大

美事。我却因为不贤能,不能为世所用,匆

匆离开官场,早早寄身于岩崖之间,在这风

雨之夜追随先人遗踪,追思文端公的风范,

邈远而不可企及。而又不知道我今日的心

得,与往昔文端公在山水之间娱游的心境,

是尚且有所相同呢,还是完全没有相同之

处呢?

《观披雪瀑记》

游双溪回来后十天,我偕同左一青、左

仲孚、张应宿,前往观赏披雪瀑布。(披雪

瀑布的)水源出于西山,向东流经两面石壁

的隘口。隘口内陷,成为一个大石潭,就像

一个大腹小口的瓦器一样。瀑流坠落于瓦

器之中,水流冲荡,再度溅起,飞起的水沫

飘散如雾,水流像蛇一样曲折蜿蜒,如雷奔

腾,最终落于平地。这里向南距离本县治

所七八里,西北方向距离双溪也有七八里。

中间有一座山岭,岭上山林幽深,水石陡

峻,好像是故意成为诡谲骇人的样子而变

化于此的,这是我们县里的一大奇景。

石潭壁上刻有文字:“敷阳王孚信道、

建安陈信臣、荥阳张峣子厚、合淝皇甫升。

绍圣丙子正月甲寅。”总共三十六个字。在

“信臣”“皇甫”“甲寅”的下面,各有两个字

缺损。因为这个瀑布邻近本县治所,而我

往日曾来游玩过,(只是)没有到达这里就

回去了。之后二十多年直到今日,才到达

这里。前前后后观赏这个瀑布的人太多

了,没有说见过北宋人题名的,一直到我们

这些人来到,才发现了这些题字。人事的

得与失难以预料,而万事万物的显著与隐

晦变化无常,往往就像这样。我因此感慨

万千又写下了这些。

29.略

第八单元

任务一 活动二:

1.(1)成语: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使用最频

繁的一类熟语。特点:①长期习用,结构定

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大多由四字组成。

②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

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

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

的整体意义。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

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③汉语的成语一般

参 考 答 案

第74页

74

都有出处。一般源自神话故事、历史故事、

寓言故事和古书成句。例如:“精卫填海”,

来源于“神话传说”(见《山海经·北山经》)。

④功能多样,体现文化传统。

(2)惯用语:如“背黑锅、开倒车、踢皮球、马

后炮、定心丸”等。惯用语是口头语言中短

小的固定的习惯用语。特点:①惯用语表示

一个整体意义,主要表示比喻义和引申义。

②惯用语多为三个字的固定词组形式。

(3)歇 后 语:如 “孔 夫 子 搬 家———净 是 输

(书)”。歇后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

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

称它为歇后语。特点:①歇后语由两部分组

成,可以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

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②诙谐幽

默、富有哲理。

“熟语”的特点:①熟语在结构上具有固定

性。②熟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③在结

构形式上,不同类型的熟语有各自特殊的形

式,在意义表达上非常丰富、灵活。

2.略

活动三:

1.[示例]“刷屏”:刷屏也作洗板,又叫洗屏,中

国大陆又叫刷屏。广义指在网上论坛、留言

版、BBS以及即时聊天室、网络游戏聊天系

统(公频)等短时间内发送大量信息,专指互

联网上某重复信息集中出现的现象。来源:

纪录新事物、新现象。

2.略

任务二 活动一:

1.略

2.(1)兵:①本义指武器,例:军士吏被甲,锐兵

刃。(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②引申为

拿武器的人,就是士兵,例:一老河兵闻之。

(纪昀《河中石兽》) ③也引申为很多战士,

就是军队,例: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也引申

为军队交战,就是战争;例:寄书长不达,况

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亡:①本义指逃跑,例:今亡亦死,举大计

亦死。(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引申为失

去,例:亡羊补牢。 ③再引申为死亡、灭

亡,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

师表》)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不是杂乱无

章的,而是自成体系的,每个多义词都有自

己的词义系统,抓住了本义,掌握了词义引

申的方式与规律,就可以纲举目张,以简驭

繁,更有效地积累和理解词义。

活动二:

1.(1)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

被包括在今义之中。如:

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

“江”“河”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

在古代是专有名词,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

通名了。

(2)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

被包括在古义之中。如: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金”原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

(3)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

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

事物了。如: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烈士”,此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今指为

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4)感情色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进程中,

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作词义的感情

色彩变化。如:

能谤 讥 于 市 朝,闻 寡 人 之 耳 者,受 下 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此指批评议论,中性词;今指恶意中伤,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75页

75

为贬义词。

(5)词义弱化: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

弱。如: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饿”,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

威胁的程度;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

肚子饿。

(6)词义强化: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比古汉语

中增强。如:

侯(指侯的爵位)自我得之,自我捐(捐弃)

之,无所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

仇恨、怀恨。

(7)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

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

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

成语“目不识丁”中的“目”已改用“眼睛”

一词。

2.[示例]①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

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②妻

子:古,妻子儿女,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今,专指妻。③行李:古,出使的人,如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任务三 活动一:

1.(1)“割断”:“割”,刀割,不符合“阻碍”情境,

应为“隔断”。(2)“淹没”:“淹”,水淹,不符

合“沉沙”情境,应为“埋没”。(3)“敬赠”:恭

敬地赠送,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为,不

符合“老师赠送”的语境,应为“惠赠”。

2.第一处用“泻”:一是准确,与比喻“如流水一

般”相配;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词,准确

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

响的幽静。二是形象,写出月光照耀、一泻

无余的景象。三是化静为动,增强了月光的

动态感、美感。“照”既不能与“如流水一般”

搭配,也缺乏形象感、动态感。

第二处用“浮”,准确形象地写出“雾”轻薄飘

然地笼盖荷塘的形态特点。“升”是“向上”

“升起”的意思,不能准确表达雾的特点。

第三处用“笼”,与梦相呼应,“笼着轻纱的

梦”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飘忽虚

幻的姿态,传达出作者此时无限的惬意与陶

醉。“罩”是“覆盖”的意思,无法与“梦”搭

配,也难以表达月光下荷花的特点。

第四处,“画”与“倩影”搭配,形象写出了投

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画”有人为的

动作含于其间,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

情。“印”与“倩影”难以搭配,且缺乏生气,

难以表达月影之美。

活动二:

1.(1)“气冲霄汉”本来是形容英雄人物大无畏

精神的,是褒义成语,这里却用来形容爸爸

生气发火,显然是用错了。

(2)“倾巢出动”一般做贬义用,用在憎恨或

讨厌的人身上的,不能用到自家人身上,这

里用错了。

(3)“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

为尊。意为没有能超过他的。多含褒义。

本句语境是贬义。所以此处用错了。

2.(1)“狡猾”一词本是贬义词,意为诡计多端,

不可信任。此处则贬词褒用,既表现了顽皮

而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又

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爱。

(2)“标致”本义是漂亮,褒义词,这里是反

语,实际是说他们的打扮很难看,不务正业,

固守着清朝的陋习。

(3)“溺爱”一词本是贬义词,意为过分地无

原则地爱。此处用作褒义词,深刻地揭示出

作者对大海的赞美之情,赞称潮来的时候为

“伟大的乐章”,揭示出作者赞美大海的雄壮

美的一片深情。

归纳妙处: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方法用得

参 考 答 案

第76页

76

妥当,就会妙趣横生,余味无穷,让读者在欣

赏文章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①能更好地

表现文中人物的情感,或刻画人物的情态,

例如(1);②能更好地揭示人物情操,例如

(3);③能更好地反映作者的喜好情趣或情

感态度,在一定的语境中,贬词褒用往往表

达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褒词贬用往往是

反语或幽默的讽刺与自嘲,例如(2)。

活动三:

1.“启事”中应当使用书面语,而“堵住”“管子”

“换掉”“打算”“正遇上”都是口语。修改:

“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

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

上”改为“正值”。

2.C 【分析】广播语体不是书面表达,而是要

通过播音员向听众传达信息,所以要通俗易

懂,尽量做到口语化,要让听众听懂。而“折

桂”“精骛八极,倚笔驰骋”都是书面语体。

3.D 【分析】A项,拜读,敬辞,指阅读对方的

文章;B项,“率先垂范”,指带头给下级或晚

辈做示范,敬辞,用于对方;C项,不吝赐教,

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素养评价与能力检测

1.①源远流长 ②随声附和 ③养家糊口(养

家活口) 【解析】①处依据语境“本是流

淌”,是形容“诗心”的源流的,成语是“源远

流长”。②表达“对平庸和碎片化信息”的态

度,联系上下文语境,成语为“随声附和”。

③处表达为谁为什么活着,从语境看,有一

个为“家庭”活着,成语是“养家糊口”(养家

活口)。

2.诗词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不是诗词大会总冠

军的炫目光环,而是作为一名平凡的劳动者

借由诗词对庸常的超越。 【解析】画波浪

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运用不当,

“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句意

不存在递进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关联词应

为“不是……而是……”。二是句子主语与

后面 分 句 搭 配 不 当,“回 报”不 能 与 “有

着……总冠军”“劳动者”搭配,应分别为“炫

目光环”“超越”。三是语序不当,应为“一名

劳动者”“对庸常的超越”。

3.①栖居指的是栖息、寄居,把灵魂生存的状

态比作动物的栖息、寄居,将其物化。②比

拟新奇,表达生动形象。③强调通过诗歌摆

脱现实的束缚,让人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

由,富有感染力。

4.“启事”应当使用书面语,将其中的口语改为

书面语。“想要”改为“拟”。“做”改为“从

事”。删去“(非本县户籍恕不接待)”。“没

有疾病”改为“健康”。“不好”改为“不良”。

5.[示例]②斗酒十千恣欢谑 举酒欲饮无管

弦 添酒回灯重开宴 浊酒一杯家万里

③借问酒家何处有 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斗酒诗百篇 东篱把酒黄昏后 葡萄

美酒夜光杯 ⑤水村山郭酒旗风 长安市

上酒家眠 自称臣是酒中仙 ⑥夜泊秦淮

近酒家 莫笑农家腊酒浑 ⑦白日放歌须

纵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6.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

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我国社会明确

了……形成了……”错误,原文第三段说的

是“我国社会正逐渐形成‘多语分用’的语

言态度,即明确各语言、各方言在社会生

活中的地位、作用”,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故选 C。

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将成为”曲解

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现

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可知,选项变已

然为未然。B.“要尽可能分开进行”于文无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77页

77

据,原文第三段表述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和推广普及普通话并不矛盾,因为方言和普

通话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C.“因为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

说的是“短时间内让所有方言迅速恢复同等

的语言活力或使用频率,这既缺乏可行性,

也没有必要”。故选D。

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

论证方法的能力。A.内容停留在“方言梗”

流行这一现象的表层。C.内容主要集中在

方言的被娱乐化、低俗化。D.表述主要是第

四段的内容,不够全面。故选B。

9.文章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开篇由“方言

梗”流行现象引出“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

的话题,接着从汉语的特点、保护传承方言

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方法、“方言梗”走红背

后隐藏的危机及应对策略等角度逐层深入

论证,最后回答了第一段提出的问题。

10.①尊重方言差异,形成“多语分用”的语言

态度,树立和谐共处的语言生活观;②“开

发利用”方言,以利用促使用、以使用促保

护、以保护促传承,特别是发挥好青少年的

群体作用;③警惕一些方言被娱乐化、低俗

化,积极探索并鼓励多样化的方言开发应

用,挖掘并展现方言蕴含的文化民俗及悠

久历史,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

方言形象。

11.A 【解析】B项“‘亚文化’与……并无界

线”错误,原文中“很多时候”并不代表着两

者之间完全没有了界线。C 项“《新华字

典》更新快、收录广,……这是它的魅力所

在”表述不准确。D项“增添了150多个新

词汇,使其凸显了中华文化多样性和包容

性的特点”错误,原文凸显“多样性和包容

性”的是“保持着端庄与活泼相随着……的

特点”而不是增添新词汇。故选 A。

12.D 【解析】D项“《新华字典》……顺应了互

联网时代的发展新潮流”错误,原文表述是

“第12版《新华字典》就很好地顺应了互联

网时代的发展新潮流”,可见是“第12版”

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故选D。

13.A 【解析】A 项“与时俱进”不是第12版

新华字典的“新”特点,“《新华字典》增添新

词、新义的做法是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的表现”,可见,每一版的《新华字典》都能

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14.①由第12版《新华字典》改版引出论点:

《新华字典》跟进社会发展,更加适合新时

代读者需要。②采用了“总—分—总”式论

证结构。先提出论点,接着从“吐故纳新”、

跨度大、包容性也大等方面阐释论点,最后

提出“让字典新起来,活起来”,以此作结。

③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因果论证、

举例论证等。

15.①新收录的字词,领域跨度大、包容性大。

使文化与民生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在文化

意涵中不断注入社会学意义,以此赋予汉

语新 的 生 命 力,便 于 文 化 的 传 承 发 展。

②设置二维码,将现代技术融进传统文化。

实现了文化的创新,把传统文化带入现代

生活,让纸质书充满生机,便于文化的传承

发展。③保留老词汇,增添新词汇,增补字

词的新义新用法。这一变化凸显出了中华

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便于文化的传承

发展。④使用冷激光打码技术,使字典具

备了防伪功能,利于文化保护,便于文化的

传承发展。

16.略

第一单元检测卷

1.A 【解析】“‘规范化’的意义远远大于破坏

的意义”于文无据。

参 考 答 案

第78页

78

2.B 【解析】“也体现了‘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

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的尝试”错误。文中

并没有这一论述内容。材料二第3段说的

是“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还取得了另一种效

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

耘’形成呼应,让诗歌首尾照应,加上中间部

分的赞叹、困惑、疑问等情感,全诗体现出一

种起承转合的美”。

3.A 【解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内容上

展现的是一种“彻底破坏精神”,在形式上也

不符合“新诗格律化”的要求。

4.①首先在回顾郭沫若新诗创作的基础上,指

出前期新月派的历史使命———使新诗走向

“规范化”道路;②接着指出了新月派的理论

旗帜,即“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

的力量”;③然后具体解释了新月派所提出

的“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

格律化的主张;④最后总结了新诗格律化的

历史意义。

5.示例一:否。理由:“新诗格律化”中的“建筑

美”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红烛》

一诗每一节之间长短不匀称,每一节之内句

式不均齐,不符合“建筑美”的要求。

示例二:是。理由:《红烛》一诗虽然外在结

构自由铺开,似乎无规律可循,但内在结构

中有着起承转合之态,情感变化更具有和谐

对称的特点,具有内在结构上的“建筑美”,

符合“建筑美”的要求。

6.B 【解析】B项,“青年们还很稚嫩,思想不

成熟”错误。“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

路遇‘九妖十八怪’”表现了青年的朝气和革

命豪情。

7.B 【解析】B项,“过于直白,缺少诗意”错

误。描写的延安生活图景,正构成美的诗的

意境,也是民歌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群众

语言的体现。

8.①露天课堂学习图;②乡村宣传工作图;③延

水月下行吟归来图;④窑洞挑灯夜战图。

9.①整首诗从“延安”“青年”两个视角来构思。

第一节延安问青年;第二、三节青年回答,赞

颂延安;第四节总结,赞颂青年,在赞颂中突

出了延安与青年密不可分的关系。②采用

“问答”形式展开行文。第一小节最后一句

“为什么你爱延安?”引出第二、三小节的回

答,展开全诗,最后作“总结”;生活化的“问

答”形式更利于抒发情感。

10.C 【解析】此句是以“其色”“其容”“其气”

“其意”来写“秋之为状”的,且每一点分成

两个分句,结构相同,因此可以排除A、B两

项。“盖夫”是发语词,不能独立成句,排除

D项。

11.C 【解析】阴还可以解释为山的北面,水的

南面。

12.D 【解析】文中没有使用双关的修辞手

法。“商,伤也”不属双关,这里是由字的声

音来进行引申解释。

13.(1)欧阳先生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

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他惊惧地听着,惊讶

地说:“奇怪啊!”

(2)人作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

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

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只要内心被外物

触动,就一定会消耗他的精气。

14.秋天的样子:色调暗淡、形貌清新明净、气

候寒冷、意境寂寞冷落。

【参考译文】

欧阳先生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

音从西南方向传来,他惊惧地听着,惊讶地说:

“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

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

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

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79页

79

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

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

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

什么声音? 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

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

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 这就是秋声呀,它为

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 大概那秋天

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

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

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

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

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绿草浓密丰美,

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然而,一

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

树就要落叶;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

凋零,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浑然之气(秋

气)的余威。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

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

行上属于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的严凝之气,它

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

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

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

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

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

期就应该衰亡。”

“唉! 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

时。人作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

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

劳累他的身体;只要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

消耗他的精气。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

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

问题,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

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既然

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

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 (人)应当仔细考虑究

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去怨

恨这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

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15.A 【解析】A 项,“诗人热爱国家”错误。

首联表达的是热爱自然而非热爱国家。

16.①欧诗从感念“节物”出发,借景抒怀,表达

了作者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

又难能如愿,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

感情。②罗诗则表现了深切的亡国之痛。

“凄凉”“那堪”“风雨”及“毡寒”等语,未提

国势,却浸透着家国危亡之悲;“指一弹”表

明诗人深感岁月蹉跎,认识到东山再起的

渺茫,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无奈和苦闷;“谁

念”表现出自己力图恢复的努力无人能解

的孤独、失望和愤慨。

17.(1)万类霜天竞自由 粪土当年万户侯

(2)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3)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或: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

开)

18.设问,比喻,排比,拟人。 【解析】文章开

篇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阳光的夺目,

月光的皎洁,青春的灿烂”运用了排比的修

辞手法;“青春如轻柔的风”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幼嫩的种子牢记雨滴的嘱咐”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9.①树起绽放的信心 ②困难会让我们退缩

【解析】①处是对花朵的描写,句式与上

文句子一致,上文“幼嫩的种子牢记雨滴的

嘱咐,鼓起了冒尖的勇气”,结合“花朵”“绽

放”的特点,应当补写句子“树起绽放的信

心”。②处,夹在“挫折”“失败”之间的同类

词语,合适的是“困难”“坎坷”等;夹在“畏

惧”“沮丧”之间的同类词语,合适的是“退

缩”。句子与前后文一致,形成排比,应当

为“困难会让我们退缩”。

参 考 答 案

第80页

80

20.原文有强调作用,且与前一句的“泪水”和后

一句的“梦想”照应。改写后的句子语气平

缓,没有突出“努力,奋斗”。

21.A 【解析】“为什么说小说如诗便是好小说

呢? 好就好在叙事之中的抒情,达到如诗

一样的美感效应”先问后答,运用了设问手

法。引用刘勰和别林斯基的评论语,运用

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情者文之经,辞者理

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两两

对偶,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每一篇艺

术的作品,都应该是热情的果实”,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

22. 不能。理由:改变了原句的陈述主体,与整

体语意衔接不够紧密。原句的主语“他”代

指前文出现的“作家”,而改后的句子主语

变成了“文学活动”,这就不能很好地与前

文以 “作 家”为 表 达 主 体 的 表 达 重 点 相

衔接。

23.略

第二单元检测卷

1.C 【解析】“但无助于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

价值’问题”错误。由材料一中“但如何从一

般意义上的‘劳动创造人’推演出劳动的育

人价值,却不能一蹴而就”可知,原文说“不

能一蹴而就”,表明仍需在原有论断的基础

上继续探明,而不能说原有论断“无助于”

探明。

2.A 【解析】B项,“‘体、技、心’三方面分别照

应中间三段”错误。“体、技、心”三个培养方

面是作者提出的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的体

现,而中间三段是论述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

价值需注意的问题,前后无对应关系。C项,

材料二第三段运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不体会

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珍视劳动的价值,或论

述了不接受劳动教育的危害。D项,第三段

是从“劳动技能的提升”角度论述的,第四段

是从“劳动精神的培育”角度论述的。

3.C 【解析】“劳动教育无须考虑生计或职业

的需求”推论错误。材料一第四段是在论述

应注重劳动教育的本质意义,而不能仅停留

在功能意义上。“生计或职业的需求”属于

劳动的功能意义,不能说与劳动教育无关。

4.材料一:先从劳动与人的关系起笔提出“劳

动的独特育人价值”问题,并指出要从教育

学立场出发探明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区

别与关联;接着依次就“劳动教育和德育的

关系”“劳动教育中体力和脑力的关系”以及

劳动教育与生计、职业教育的区别三个方面

展开分析;最后总结,明确开展劳动教育最

本质的理由,并强调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应该体现在对儿童的身体、技艺、心灵的每

一方面。

5.答题要点:①我们需要从教育学的立场出

发,来探明“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②要认

识到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

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

育;③就教育学意义而言,开展劳动教育最

本质的理由,是劳动这种自由自觉、带有创

造和改造意义的活动,拥有对“人”的普遍意

义;④探讨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需要从有

别于劳动的经济、社会、政治价值之处梳理

出其中的“教育价值”,也要在与德育、智育、

体育、美育的比较中探讨劳动教育,并对“劳

动何以育人”加以诠释;⑤劳动的独特育人

价值体现为劳动教育对人的身体、技艺和心

灵等各方面的完整培养,劳动教育对“体、

技、心”的培养最终要指向青少年儿童蓬勃

的生命力和完整的幸福感。

6.D 【解析】D项“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

些歧视劳动的现象”于文无据,属于过度

解读。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81页

81

7.C 【解析】C项“通过多重矛盾凸显陈秉正

的勤劳品质”错误。这篇小说平铺直叙,情

节平缓,基本没有矛盾冲突。

8.①王新春怕和陈秉正握手,因为“被他握住

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侧面烘托出陈秉正

的手有力。②通过学生视角的正面描写,表

现了陈秉正的手因为劳动而变形。③将陈

秉正与学生抓柴火进行对比,突出陈秉正的

手茧子厚。

9.①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

不住”的思考,达到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兴趣

的目的。②通过一双劳动的手,塑造了陈秉

正勤劳纯朴、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事业的形

象特点,歌颂了劳动者的美好品德。③小说

以“手”为线索展开,串联前后两部分情节。

10.A 【解析】整个画波浪线句的主语承前省

略了“吾”,句子是陈述经历和所见。“焉”

用在句首,则常为疑问代词,表达疑问语

气;用在句末表示陈述。但句子中并没有

疑问,应在“焉”后断,让“焉”在前面句末表

陈述。“往过之”是动宾结构,不能断开,

“之”用在句首不当。故选 A。

11.C 【解析】“旦日飨士卒”中的“飨”:用酒食

款待,是犒劳的意思。文中“薄功而厚飨之

者邪”中的“飨”是通假字,同“享”,享受的

意思。

12.C 【解析】王承福不愿意娶妻生子,因为他

认为“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立吾家

而力不足”。

13.(1)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地位低且辛

苦的。有个人以此作为职业,神色却好像

自在满意的样子。

(2)妻子儿女都要被我养活;我能力小,功

劳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

14.①丧失了土地;②粉刷墙壁是比较好掌握

的技能;③比较容易换取应有的报酬。

【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地位低且辛苦

的。有个人以此作为职业,神色却好像自在满

意的样子。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

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

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

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

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

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镘子维

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

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

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

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

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

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

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

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

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

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

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

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

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

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

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

敢丢下泥镘子去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

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

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

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

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

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

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

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

“唉! 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

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

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

参 考 答 案

第82页

82

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

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 他们家主人被判刑

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

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

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

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 不正是勉强自己去

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

事却要去充数居高位的结果吗? 不正是多做了

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 也可

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

果吧! 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

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 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

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以富贵为乐,以

贫贱为悲,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

东西多。妻子儿女都要被我养活;我能力小,功

劳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

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

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

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

步思考,觉得他这个人大概是那种所谓独善其

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

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

学了杨朱的学说吗? 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

一根毫毛去有利于天下,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

劳心费力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

道会肯操劳心智为其他的人吗? 但尽管如此,

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得

到后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

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无道而丧命的人,又好上

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

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15.C 【解析】末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

获的寄生本质,巧妙地运用反语作结:“彼

君子兮,不素餐兮!”对剥削者进行嘲讽,点

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选项中“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不准

确,“觉醒”不恰当,奴隶们还没达到这样的

思想高度。

16.(1)“兴”的手法。①每章前三句起兴,以奴

隶在河边伐木劳动的情景起兴,由景入情,

引出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嘲讽和愤怒质

问。②以劳动情景起兴不仅烘托气氛,引

出所咏之辞,而且也与奴隶主坐享其成形

成对比。

(2)“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全诗三

章,只有少数几个词的变化,使诗的主题鲜

明,音律和谐。

17.(1)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2)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3)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或: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山河

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18.①不耻下问 ②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③重

振旗鼓(重整旗鼓) 【解析】①处,从后面

的“放下曾经的特殊身份,拜专家为师,学

习植树防沙的知识”看,表达的是“他”的学

习态度,与上文“张连印带兵是内行,干这

活儿却是外行”形成转折。合适的成语是

“不耻下问”。②处是对张连印劳动的描

写,从后面描写“总是抢在劳动第一线,带

头与村民们吃住在一起”看,应该填“身先

士卒”(一马当先)。③处表达的是“他”在

失败打击下的态度,与“灰心”相对,合适的

是“重振旗鼓(重整旗鼓)”。

19.①他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到处奔波,

②走访部队老战友,③到林业部门咨询相

关政策,④又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

20.①结构整齐,节奏感强,增强语势,抒发强

烈的情感;②展现了张连印对植树造林长

期坚持的艰辛和不易。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83页

83

21.①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需要锻炼身

体 ②还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③不能

用体力劳动代替体育锻炼。 【解析】①处

句子是“很多人的认识”,根据后文“事实恰

恰是相反的”,此处应该是“脑力劳动者比

体力劳动者更需要锻炼身体”。②处是讲

“长期从事动作单一的体力劳动”的害处,

根据后文“如”假设的三种情况,害处是“造

成局部组织损伤”,但不是绝对的,应当加

上“可能”。③处与后面的句子形成递进,

强调体力劳动者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从后面句子的意思可以推断前面在强调

“不能用体力劳动代替体育锻炼”。

22.①体力劳动不能全面地活动身体各部分;

②不能充分消耗热量;③容易给身体局部

带来疲劳,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23.略

第三单元检测卷

1.D 【解析】就文中材料而言,并非李侗以

“光风霁月”来形容黄庭坚的人格气象,而是

黄庭坚以此形容周敦颐之人品。同时,文中

并未提及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

修为是否给予高度评价。故 D项对相关内

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

2.A 【解析】B项,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苏轼和

欧阳修确实都创造了大量雅词,但并不能据

此得出“两人在对词的认识以及审美个性上

都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果关系不成立。同

时依据文中内容,苏轼和欧阳修在对词的认

识和审美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而非“都

有诸多相似之处”。C项,依据材料二第一

段,“早期的词作音乐特质明显,但内容局

限”的理解正确,但由此得出“不利于词的创

作传播”判断有误,依据文中“把依赖于音乐

传播的歌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等相

关内容,词的音乐特质反而是有利于其传播

的。D 项由“词文学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高

度”得出“诗与词双峰并立”的判断有误,原

文并未提及。

3.B 【解析】依据材料二内容,所谓“诗人之

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

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

一样,以词言志。由此可知,要判断是否符

合“诗人之雄”的特质,首先要看是否“言

志”,同时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其“志”应体现

“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

感”。A 项出自范仲淹《渔家傲》,征人们思

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

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这体现了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C项

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意为:山峦重叠水

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

又出现一个山村。这蕴含了传统士人面对

艰难挫折但依然坚定信念、执着前行之意,

同样体现了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

与历史使命感。D项出自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

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

这是痛心的事。家国之情,溢于言表,同样

体现了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

史使命感。B项出自柳永《雨霖铃》,虽亦抒

情,但非“言志”,体现的更非传统儒学所倡

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故不符合

“诗人之雄”特质。

4.①开头提出核心议题“宋词雅化”,强调宋代

士人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

响;②接着列举宋代三个典型文人的创作论

证了人格精神对于宋词雅化的推动作用:欧

阳修 “清风明月”的“闲”境,苏轼“也无风雨

也无晴”的“适”境,黄庭坚“断虹霁雨”的悟

参 考 答 案

第84页

84

透人生的通脱释然之境;③最后得出结论,

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

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

的审美价值判断。

5.①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

引入词中,运用了夸张、比喻、对偶等手法表

现赤壁之景,陡峭的石壁插入云层,激起的

浪花如卷起的千万堆的白雪,“乱石穿空”与

“惊涛拍岸”结构相同,意义相关;②创作心

理的雅化:在苏轼看来,眼前的雄奇壮阔之

景就是赤壁之战的发生地,置身其中,建功

立业的远大志向、力挽狂澜的历史使命感油

然而生;③创作内容的雅化:苏轼通过描写

与赤壁之战相关的内容,把对历史的审视与

思考带入词中,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6.A 【解析】A 项“最终以文为业的唯一一

人”错误。原文句子“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

为业,成为大诗词家的只有一人”,强调的是

“成为大诗词家”。

7.B 【解析】B项“‘钢刀利剑’和‘羊毫软笔’

运用比喻修辞”错误。“钢刀利剑”“羊毫软

笔”都是借代手法,前者是代指沙场征战,后

者是指辛弃疾的满腔豪情只能用笔来书写

成一首首词。

8.①有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②充溢着

爱国情怀、收复之志。③婉约言愁之中,也

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

9.①“把栏杆拍遍”出自辛弃疾的代表作《水龙

吟》,形象感强,能传神地呈现辛弃疾凭栏远

眺、痛拍栏杆的形象,也可高度概括辛弃疾

的一生。②“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最能体

现辛弃疾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渴

望收复失地的赤诚情怀。③“把栏杆拍遍”

能真切传达出辛弃疾被迫远离政治,不被重

用,立志收复失地却报国无门的悲愤无奈

心情。

10.B 【解析】“虽……然”构成转折关系,因此

在“然”前要断开,排除 A、C两项。“逸才”

作“有”的宾语,句意完整;且“志气宏放”中

“宏放”为形容词,修饰“志气”,中间不可断

开,故排除D项。

11.A 【解析】“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中的

“小字”,是乳名小名的意思。

12.B 【解析】B项“应当赦免,并向皇帝上奏

章推荐李白,但皇帝没有同意,李白最终被

判流放”错误。从文中第二段“天宝十四

载……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

治白,以为罪薄宜贳,而若思军赴河南,遂

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白材可

用,不报”“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

郎”可知,应是皇帝不同意李白做官,但同

意赦免了他,李白被流放夜郎是后来的事。

13.(1)在云梦县定居的许氏一家,是唐高宗时

的宰相许圉师的家,许氏把女儿嫁给李白

为妻,因此李白在云梦留住了三年。

(2)李璘在丹阳打了败仗(被打败),李白逃

亡到宿松,因此获罪被关押在浔阳的监

牢中。

14.①记述李白生平经历;②考证有关李白的

史实;③评价李白诗歌。

【参考译文】

《李白诗集》二十卷,原为七百七十六篇,现

在变成一千零一篇,还有杂著六十篇的,是知制

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所增补而成的。宋次道

已经按照类别增补了李白的诗作,自己又写了

序。但还没有考辨排定李白诗作创作的先后年

代。我得到宋氏这本书,于是考辨各篇创作的

先后年代,并予以编排。

李白大概是蜀郡人,最初隐居在岷山,出蜀

后居住在襄阳、汉水一带,南下游历长江、淮水

一带,到楚地观览云梦泽。在云梦县定居的许

氏一家,是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的家,许氏把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85页

85

女儿嫁给李白为妻,因此李白在云梦留住了三

年。离开云梦,他又到了齐鲁地区,居住在徂徕

山的竹溪。后来又到了吴地、京城长安等地,唐

明皇听说过他诗歌的盛名,于是就召见他,任命

他为翰林供奉。不久,因与唐明皇合不来就离

开了朝廷。往北抵达赵、魏、燕、晋故地,往西到

达歧地、邠地,历经商於来到洛阳,在梁地盘桓

的时间最长,后来又到齐鲁地区,向南渡过淮

水、泗水,又到达吴地,转而迁往金陵,又奔向秋

浦、浔阳。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举兵反叛,第二

年唐明皇身在蜀地,永王李璘掌管东南兵权,当

时李白隐逸在庐山,永王李璘用强力把他拉到

手下。李璘在丹阳打了败仗(被打败),李白逃

亡到宿松,因此获罪被关押在浔阳的监牢中。

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审理李白一

案,认为罪很轻,应当赦免,恰好赶上宋若思统

领军队赶赴河南,于是就放了李白,让他为军事

行动出力,并向唐肃宗献上奏章,推荐李白,认

为他的才干可以任用,但没有得到答复。这时,

李白已经五十七岁了。乾元元年,最终因为曾

在李璘手下供职而获罪,被长期流放夜郎。于

是他渡过洞庭湖,穿过峡江,来到巫山,因为遇

到大赦而得到释放,他就在岳阳、江夏做了休

养,过了很长时间又到了浔阳,经过金陵,在历

阳、宣城之间徘徊不定。李白的同族人李阳冰

做当涂县令,李白就去投奔他,后因病辞世,享

年六十四岁,这时正是宝应元年。李白一生的

经历大致就是这样,这是从李白的诗作、文章的

自叙中可以考查的。

范传正为李白写墓志铭,说李白“偶尔乘坐

小船,一日疾驶上千里,有时遇到好的景致,整

年也不离去”。这在李白诗歌的自述中是能够

看得出来的,差不多就是这种情形。《旧唐书》

记载李白是山东人,官任翰林待诏;又记载永王

李璘充任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城前去拜见

他,于是征召李白为幕府从事。而《新唐书》又

记载李白被流放夜郎,回到浔阳,因事获罪而被

关进监牢,宋若思又放了他,这些记载都与李白

的自述不相吻合。大概是正史记错了。

李白的诗,联结同类的事物而引发出主题

思想来,虽然符合诗歌规则的作品很少,但那词

句博大奔放,隽永奇伟,大概是写诗的人全都赶

不上的,也是近代不曾出现过的。《旧唐书》说

“李白具有奔逸的才气,志向气概宏伟奔放,飘

然有超脱世俗的心思”,这种记载,我认为是真

实的记录。但《新唐书》没写明这几句话,所以

把它摘录出来,使观览李白诗作的人能得到更

详细的了解。

15.D 【解析】“再由眼前写到过去”赏析有

误。全诗明显分为三个层次,一至四句为

第一层次,回忆过去;五至十句为第二层

次,由回忆过渡到眼前,由“昔我”渐到“今

我”;十一到十六句为第三层次,由前面的

回忆与比较引出对未来对生命的感慨。

16.这种生命的忧患意识在诗歌中主要体现

为:①由少年快乐与当下岁月流逝,联想古

人珍惜光阴而引发韶光易逝的悲凉感慨;

②少年志在四海与当下前途迷茫,进而引

发壮志未酬的忧虑;③身体日渐衰微、一天

不如一天,进而引发对命运无常的忧虑。

17.(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无边落木萧萧

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或: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

牍之劳形)

18.①变幻多姿 ②错落有致 ③戛然而止

【解析】①处修饰音乐,从句意看,强调“变

幻多姿”更突出音乐的美感。②处是对艺

术节奏的描写,从上下文的“刚柔并济”“或

重或轻,或快或慢”“跳跃、轻快、明丽、圆

润”看,这里应用“错落有致”。③处对乐曲

的描写,与“四弦一声如裂帛”相匹配的成

语是“戛然而止”。

参 考 答 案

第86页

86

19.①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②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③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④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解析】①处诗句依据后面的诗句或下文

“大弦发音”“小弦发音”很容易确定:大弦

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②处诗句

依据下文“从莺语之流畅轻盈逐渐转向沉

咽”可以确定: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

冰下难。③处诗句依据语境及下文“沉涩

之处幽细难寻”可以确定:冰泉冷涩弦凝

绝,凝绝不通声暂歇。④处诗句依据语

境及下文对诗句的解释“银瓶乍破,水浆

迸发,千军万马,铁骑奔突,刀枪齐鸣”可

以确 定:银 瓶 乍 破 水 浆 迸,铁 骑 突 出 刀

枪鸣。

20.用丰富的画面形式将抽象的听觉意象化为

视觉意象,调动了读者的感官,牵动了读者

的情丝。 【解析】画横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应该是“听觉意象化为视觉

意象”;二是后面两个分句顺序不当,应当

先“调动感官”,后“牵动情丝”。

21.C 【解析】原文中引号表述特殊含义。A

项引号表示引用;B项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D项引号表示特指。

22.①无论是唐还是宋 ②幸存传世者凤毛麟角

③巾帼英雄没有缺席 【解析】根据①处前

面的内容提到了“唐”和“宋”,紧接着提到

“遗憾”,再结合后文“闪耀于文坛的女性作

者寥若晨星”可知,“无论是唐还是宋”,两

代的女词人都很少。根据②处前面的文字

可知,许多女词人及其作品都被遗忘和湮

没了,留下来的很少,可以推出此处应填写

“幸存传世者凤毛麟角 ”。根据③处前文

“朝野上下,在拯救民族危亡同仇敌忾的呐

喊声中”可知,人人都应参与,结合后文强

调宋词文坛上的女词人及其人其事,推出

该处应填入“巾帼英雄没有缺席”。

23.略

第四单元检测卷

1.B 【解析】A项以偏概全,材料一第②段表

明“改善文物藏品保护条件,让历史文化遗

存遗址得到了较为科学妥善的保护”,可见,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存遗址得到科学而妥善

的保护,原因不仅是“各层级博物馆、传承保

护基地、国家文化公园的建立健全”。C项

错在“是我国博物馆普遍采用的做法”,扩大

范围。材料一第④段中明确说明:这样做的

只是“不少‘网红’博物馆”。D项错在“如此

方能使”,因果关系颠倒了。

2.C 【解析】错在“最受年轻群体欢迎的文物

展示方式”,此意于文无据。

3.A 【解析】A项,木塔修缮已经立项研究多

年,依然没有确定好修缮方案,久拖不决,不

利于木塔的保护,所以不是正确的做法。

B项内容属于对遗产的宣传和运用,在发挥

其遗产的价值。C项内容是对遗产进行传

承。D项内容属于开发文创产品。

4.①统筹规划,各部门联动,加强了对“三山五

园”的整体保护。②通过创新表达形式,对

“三山五园”进行宣传,充分挖掘和利用其文

物价值。③持续推动“三山五园”地区重点

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在线展示和文化

内涵传播,打造文创产品品牌。④实施文物

活化利用工程,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空间。

5.相同点:它们的论述内容都是历史文化遗

产,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向世界传播

进行了论述。不同点:第②③段讲的是近年

来我国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已有的做法。

第④⑤⑥段阐述的是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

该遵循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87页

87

6.D 【解析】“表明作者还是比较钟情于炒米

的”表述错误,原文说“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

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

是应急”,由此可知两者没有主次之分。

7.B 【解析】“是为了凸显其家乡的贫穷和动

荡”表述错误,这篇文章从生活中的小事入

手,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内容,将笔

力集中于日常的小事上,但是恰恰在这些小

事中,流露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8.①内容上: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炒米是百姓普

遍的吃食以及背后的温暖情谊。②结构上:

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

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

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9.①表现“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

趣。②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相伴的夜晚,作者

不写常人心目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

主义 的 夜 晚”,体 现 了 作 者 幽 默 的 笔 触。

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

表现了他的达观与超脱。

10.D 【解析】“无失其时”就是“不要错过求

学的时机”,如果“无失其时其令”意思讲不

通,且“令”是动词,其宾语是“州若县皆立

学”,所以在“其时”后应当断开。“本道使

者选部属官为教授”意思完整清楚,断开后

语意不通。“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是状

语后置句,“取”后不能断开。故选D。

11.C 【解析】“楹”在文中是房屋的计量单位。

12.A 【解析】A 项“宋祁等则认为教育的关

键不在办学校”错误,宋祁认为,“莫若使士

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他的意见与范仲淹

是一致的。

13.(1)有关部门如果只局限于以诗文声律取

士的规定标准,学生只专心于记述背诵,就

不能真正选拔出人才。

(2)学生们也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长

一般地信任和爱戴他,跟从他学习的人常

常数以百计。

14.①要突显尊师重教的态度;②强调兴办学

校的决心。

【参考译文】

宋仁宗(赵祯)庆历四年三月乙亥日,诏令

天下州县设立学校。当时范仲淹想要恢复古

制,鼓励学习,多次进言兴办学校。

宋祁等人上奏:“教育不立足于学校,文士

不在乡里进行考察,便不能查验名实。有关部

门如果只局限于以诗文声律取士的规定标准,

学生只专心于记述背诵,就不能真正选拔出人

才。参考各家的学说,选择便利于当今的,不如

使学生都在乡里受到学校的教育,然后由州县

考察他们的操行,这样学生便修身正己了。先

进行策论,这样善于文词的便留心于治乱;简化

科举程式,这样学识渊博的可驰骋议论;试问大

义,这样学经书的不专门从事记述背诵。”仁宗

听从了这一建议,至此诏令说:“现在朕建学校

选人才以尊崇士大夫的操行,变更制度革除弊

端来极尽所能展现学者的才能。学者应务求进

德修业,不要错过求学的时机。令州县都设立

学校,由本道使者选派部属官作为教授,如人员

不足,从乡里选择饱学有道业的人来充任。学

生必须在学校学习三百日,才允许参加秋试。”

夏四月壬子日,判国子监王拱宸等人上言:“汉

代太学一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代学校也

有一千二百间。现今取才养士之法空前盛大,

而国子监才二百间,空间狭小,不足以容纳生

徒。”诏令以锡庆院为太学,容纳内舍生二百人。

夏五月壬申日,仁宗至太学谒拜孔子。按惯例,

皇帝谒拜孔子只是肃揖而已,仁宗特意拜了两

次。赐太学直讲孙复五品官服。当初,海陵人

胡瑗为湖州教授,培训人才有法,科条细密完

备,以身作则,虽盛夏酷暑,必身穿公服坐于堂

上,严肃师生的礼仪,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一

参 考 答 案

第88页

88

般,学生们也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一般

地信任和爱戴他,跟从他学习的人常常数以百

计。当时正崇尚词赋,唯独湖州的学校设立经

义治事斋,来促进实学。至此,兴办太学,诏令

到湖州取法,并著为法令格式,推行全国。胡瑗

上书请兴办武学,大略说:“近年吴育已建议兴

办武学,但选用官员不当,不久而废止。当今国

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深明兵法大义。

如使梅尧臣等人兼临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

学生懂得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子》《吴子》等兵

法,使学生懂得制胜御敌的方法。选择二三百

有智慧谋略的人来教练他们,这样在一二十年

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写《武学规矩》一卷,进

呈圣上。”当时的议论以为兴办武学的方案难以

施行。

15.C 【解析】“在松林喝茶”“松林的风声”理

解错误,“汤响松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指煮茶的沸腾声如风过松林。

16.①对分茶、碾茶、煮茶过程及心境的描写,

表现了品茶过程中词人的享受。②以酒意

衬托茶的味浓香永,渐成佳境。③以孤灯

之时有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的感受抒

写喝茶后的惬意。从以上三个方面表达了

词人对茶的喜爱、赞美之情。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

颜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或: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8.①独一无二 ②推陈出新 ③纷至沓来

【解析】①处,从后文“‘白’蜚声世界”和“在

历史上被欧洲誉为‘中国白’”可知,填入内

容应是强调德化白瓷其白的特殊性,可以

填入“独一无二”。“独一无二”,没有相同

的;没有可以相比的。②处,从前文“德化

县的手艺人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和

后文“发掘非遗的时代价值”可以推知,此

处作者是说德化县的手艺人继承旧有的技

艺同时将其运用于新的方向。可以填入

“推陈出新”。“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

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③处,文中是要表达各地的陶瓷爱好者纷

纷来到德化以感受这里浓厚的陶瓷文化氛

围。可以填入“纷至沓来”。“纷至沓来”,

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用于指

人或事物。

19.今天的德化瓷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

求,老手艺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这些离不开

开办陶艺工作坊、设计生产文创产品及与

海内外品牌合作等诸多举措。 【解析】根

据句子特点可知,如果改写为用“离不开”

连接的句子,“离不开”前的内容是结果,

“离不开”后的内容是原因,从“开办陶艺工

作坊,设计生产文创产品,与海内外品牌合

作,让今天的德化瓷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

美需求,让老手艺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这句

话可知,“今天的德化瓷更加符合现代人的

审美需求”“老手艺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是

结果,而“开办陶艺工作坊,设计生产文创

产品,与海内外品牌合作”是原因。

20.①72和200两个数字说明了德化陶瓷工艺

的复杂精细;3和19两个数字说明了德化

人技艺传承的规范和规模。②运用具体数

字来说明,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

更具说服力。

21.D 【解析】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比

喻,D 项中的“冰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A.借代,黄代狗,苍代老鹰;B.借代,丝竹

代音乐;C.夸张。

22.它是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汉族主要

居住区域,以中原礼仪文化为中心,经历史

演变而形成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个性的服

装。 【解析】画横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89页

89

“围绕中原礼仪文化为中心”句式杂糅,把

“围绕”改为“以”或者去掉“为”;二是用词

不当,“因历史演变”中的“因”应为“经”;三

是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上“的服装”。

23.略

第五单元检测卷

1.C 【解析】C项“才能促进生活环境、文化品

位、乡风民俗等各方面的美育建设”错误。

由材料二第三段“‘三美融合’,才能构筑城

乡全域美丽新格局”可知,选项强加了依赖

关系,曲解了文意。

2.A 【解析】A 项“依托时间轴横向展开议

论”错误。应为 “依托时间轴纵向展开议

论”。横向:通过比较同一层次的各种相关

事物,可以了解同一类事物的规模、数量以

及利弊,从而对决策起到参考作用;纵向:比

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式,从而了解事

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文章是依托费孝通不同时期关于乡村振兴

道路的构思展开议论。

3.C 【解析】C项“通过电商平台增大大米销

路”不适合。由材料一第三段“开始重视基

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园艺改革对乡村振

兴的贡献”和第四段“民权人民通过转变土

地利用方式进行园艺改革”可知,“园艺改

革”主要是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而不是通

过电商平台增大销路。故选C。

4.①中国向集体化时代的告别,改革开放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赋予了乡村经济

更大的发展空间。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知识和生产制度对乡村工业进行改革,才能

重新使得中国在现代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③园艺改革可以成功适应现代世界市场的

需求变化,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增添新的

活力。

5.①乡土工业与园艺改革并举。②农民整体

搬迁、连片建设新居,要统一规划。住房元

素需专业指导,避免杂糅。③提供专业化的

美育指导和帮扶,提升文化品位。④保护传

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

家风、淳朴民风。

6.B 【解析】B项“体现了我对‘老人’的同情

心”错误。正常的询问,并不是同情心。

7.A 【解析】A项“是为了营造一个热闹的谈

话氛围”错误。写车站“人来人往,熙熙攘

攘”是为交代“进站似乎还要等候一阵子”,

这样就有了“我”与老人对话的机会,合情合

理,并不是为了营造热闹的氛围。

8.父子情,家国情,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

之情。

9.①老人主动提出话题(写“主动搭讪”亦可);

②老人不断纠正“我”的观点,来发表自己的

见解(老人的“答”与“我”的“问”,存在鲜明

的反差、矛盾或否定,均可);③“我”的追问,

引发老人的讲述。

10.B 【解析】从句式上来看,“欲来者不距”

“欲去者不止”句式一样,是说君子对于这

两种人的态度,所以要在“欲”前面分别断

开,排除 A、D;“多”为形容词,修饰“病人”,

中间不能断开,要在“人”后断开,排除 C。

故选B。

11.C 【解析】C项,“南郭,即南边的外城”有

误。“南郭”为中国的一个复姓,以居住地

方位名称为氏。故选C。

12.D 【解析】D项,“三种思考:要早学习,早

育人,早施舍”理解有误,应为“少年时努力

学习,老年时教育人,富足时施舍人”。故

选D。

13.(1)怪怨别人就会陷入困厄,怪怨上天说明

自己没有见识。过失在于自己却去责备别

人,这不是太迂腐了吗?

参 考 答 案

第90页

90

(2)因此君子年少时就考虑到长大后的事,

就会努力学习;老年考虑到死后,就会教育

后人;富有的时候考虑到贫穷,就会施舍。

14.恕道:①侍奉君主;②报答父母;③尊重兄

长。意义:明白和掌握了三种恕道的做法,

身心就可以端正了。

【参考译文】

公输不能超越墨线的规则,圣人不能超越

礼制。礼制,众人遵循它却不明白它,圣人遵循

它而且能理解它。

曾子说:“不要不亲近家人而亲近外人,不

要自己不好而怨恨别人,不要遭受刑罚才呼喊

上天。不亲近家人而亲近外人,这不是违背常

理吗? 自己不好而怨恨别人,不是舍近求远了

吗? 遭受到刑罚时才呼喊上天,不是后悔已经

晚了吗? 《诗经》上说:‘细流的水源,不加堵塞

就不断绝。车毂已经全破碎,才加上大车辐。

事情已经失败了,这才深深长叹。’这样做有什

么用呢?”

曾子病得很严重,(他的儿子)曾元抱着他

的脚。曾子说:“元,你记住! 我告诉你。鱼鳖

鼋鼍以为深潭还太浅,就在那里面打洞安身;鹰

鸢以为山岭太低,就在那上面筑巢栖息;但是,

它们还是被人捕获,这一定是为诱饵所诱。所

以,如果君子能不贪财害义,那么就不会有什么

耻辱了。”

子贡问孔子:“君子珍视宝玉而轻视珉石,

为什么呢? 因为宝玉少而珉石多吗?”孔子说:

“唉! 赐啊! 这是什么话啊! 君子怎么会因为

多了就轻视它,少了就重视它呢! 宝玉,君子用

来比拟人的德操。玉温润而有光泽,好比君子

的仁;它坚硬而有条纹,好比君子的智慧;它刚

强而不屈,好比君子的义;它有棱角而不伤人,

好比君子的行为;它即使被折断也不弯曲,好比

君子的勇;它的美丽与瑕疵表露在外面,好比君

子的诚实;敲击它,声音清越远扬,戛然而止,好

比君子的言辞。所以,即使珉石带着彩色花纹,

也比不上宝玉那样洁白明亮。《诗经》上说:‘我

真想念君子,性情温和得就像宝玉。’说的就是

这道理。”

曾子说:“与人交游却不被对方所喜爱,这

必定是由于自己缺乏仁爱;与人交往而不被对

方所尊敬,这必定是由于自己不忠厚;接近财物

而不被对方所信任,这必定是由于自己没有信

用。这三者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怎么能怪怨

别人! 怪怨别人就会陷入困厄,怪怨上天说明

自己没有见识。过失在于自己却去责备别人,

这不是太迂腐了吗?”

南郭惠子问子贡说:“夫子的弟子,人员怎

么那样混杂呢?”子贡说:“君子身心端正,来求

学的人都不拒绝,想离去的也不阻止。况且,就

像良医的门前多病人,矫形器的旁边多弯曲的

木头一样,所以夫子的弟子才这么杂啊。”

孔子说:“君子要有三种恕道:有了君主不

能去侍奉,有了臣子却要他们听使唤,这不能宽

恕;有了父母不能好好报答,有了子女却要求他

们孝顺,这不能宽恕;有了哥哥不能尊重,有了

弟弟却要求他们听话,这不能宽恕。读书人明

白了这三种恕道,身心就可以端正了。”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思考,是不可以不考

虑的:少年时候不学习,长大了就没有才能;老

年时候不能教育人,死后就没人思念;富足的时

候不施舍,贫穷了就没有人帮助。因此君子年

少时就考虑到长大后的事,就会努力学习;老年

考虑到死后,就会教育后人;富有的时候考虑到

贫穷,就会施舍。”

15.A 【解析】A项“村民们平时生活的快乐”

错误,应为暗示了“村民们平时生活的辛

酸”。

16.①最后四句写村民们不奢望吃饱穿暖,只

求保 住 耕 牛,不 被 抓 进 衙 门 就 高 兴 了。

②寄寓了作者对淳朴善良的村民们悲苦命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91页

91

运的深切同情,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对

百姓的无情剥削。

17.(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或:胡姬招素手 延客醉金樽)

18.①怨声载道 ②揭竿而起 ③周而复始

【解析】①处“于是”是前面“受不住这种工

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的结果,联系

下文“和皇权为难”,合适的成语是“怨声载

道”。②处是陈涉、吴广的行为,联系常识

与下文“天下大乱”,成语应是“揭竿而起”。

③处是对“这种循环”的陈述,依据上文“这

种循环”的内容,合适的成语是 “周而复

始”。

19.因为皇权不能促使国力强盛,能支配强大

的横暴权力的基础不足,农业产品的剩余

跟着人口增加而日减,和平又给增加人口

带来了机会。 【解析】①关联词使用不

当,将“因此”改为“因为”,②“和平又导致

人口增加的机会”搭配不当,“导致”“机会”

动宾不搭配,改为“又给增加人口带来了机

会”。

20.B 【解析】文中“桃花源”的引号表特殊含

义。A项引号表示强调。B项引号表示特

殊含义。C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项引

号表示引用。

21.D 【解析】题干中的“你”是泛指,没有具

体指代某人或某物;A项“你”是特指,指周

萍。B项“你”是特指,指祥林嫂。C项“你”

是特指,指水生。D项“你”是泛指,没有具

体指代某人。故选D。

22.①而成为城市年轻人的时尚 ②能让人缓

解压力 ③不影响邻里关系(邻居和他人)

【解析】①处句子与前面的“不是”句形成否

定肯定式并列关系,应为“而是(而)”句;从

下文“对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时尚性是当

今阳台种菜的第一位”看,应为“而成为城

市年轻人的时尚”。②处句子是陈述“与泥

土、种子相处”“让人”产生的结果,联系上

文“视为一种自我减压的方式”与后面“放

松身心”,应补句子为“让人缓解压力”的意

思。③处句子是“建设‘阳台菜园’的先决

条件”,联系上文,这“条件”就是“不影响邻

里关系(邻居和他人)”。

23.略

第六单元检测卷

1.B 【解析】A项,“认为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

人的作品才接近真正的生活”表述过于绝

对。根据材料一中“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

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

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

吗?”可知,黑塞只是将读书和待在咖啡馆、

舞池里进行比较,并非认为“只有读古代哲

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接近真正的生活”。C项,

“更能提高汲取知识的效率”错误,由材料二

黄志坚的话“特别是在当下,互联网飞速发

展,信息交互和知识汲取效率迅速提高,文

化内容爆炸式增长,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

下”可知,文中说的是“互联网飞速发展”使

“知识汲取效率迅速提高”。D项,“魏玉山、

黄志坚、王蒙都认为……也可以为经济发展

提供支持”错误,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魏

玉山和王蒙的观点里并无读书可以为经济

发展提供支持的信息。故选B。

2.A 【解析】A项,“但黑塞认为尽管读书有害、

会危害生活”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中“不错,

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

对手。但尽管如此……倾心于书”可知,选项把

“读得太多可能有害”偷换成“读书有害”,把“可

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偷换成“危害生活”。

参 考 答 案

第92页

92

3.A 【解析】B项,“爱读书从娃娃抓起,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属于读书对个人成长的意

义。C项,“为学生阅读带来新体验”属于读

书对个体的意义。D 项,“积极引导和推动

网络媒体受众形成读书的意愿”属于读书对

个体的意义。故选 A。

4.①应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访谈,提

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如材料二围绕“读

书”提出了三个问题:读书对个人精神世界

的影响,对社会的意义,好书的标准。②各

问题之间要有层次性,逻辑要清晰。前两个

问题谈的是读书的意义,后一个问题是谈好

书的标准,从个人到社会,从意义到标准。

5.①重视内容和品质:内容有吸引力,能提供

师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心灵和精神

产生积极影响,语言精美,观点新颖。②重

视外在因素:作者、出版社的知名度和专业

性,图书的质量和价格。③兼顾不同的爱好

和需求: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不同,不同学科

的需求不同,低年级和高年级的需求不同。

6.C 【解析】A 项,为池水淹死学生的情节

“埋下伏笔”错误,“二十丈高的桅杆”与下文

淹死学生的情节没有关联。B项,“作者的心

情也因此得到安慰”错误,作者的感受是“总

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不合适

来”,心情并未得到安慰;“作者认为这些是

慈善行为”也与作者本意不符。D项,“思想

发生突变”错误,文本一写作者接触《天演

论》后非常痴迷,并未说他的思想发生突变,

根据文本二,作者思想发生突变的时间是

1926年以后。

7.C 【解析】C项“矿路学堂设此科目更具前

瞻性”说法错误,矿路学堂设此科目,只是比

雷电学堂更为丰富,说不上有前瞻性。

8.①同:都开设外文课和传统汉文课;②异:矿

路学堂开设了格致、地学、金石学等新鲜的

学科,而雷电学堂没有这些科目。

9.①抨击新贵:如文中描述“这一种螃蟹式的

名公巨卿,现在都阔别得很久了,前四五年,

竟在教育部的破脚躺椅上,发现了这姿势,

然而这位老爷却并非雷电学堂出身的,可见

螃蟹态度,在中国也颇普遍”。②揶揄“正人

君子”:如作者说他们“说你骂人骂到聘书,

或者是发‘名士’脾气,给你几句正经的俏皮

话”。③批评旧学:如描述在学堂“一整天是

做汉文”,汉文教员不知道华盛顿。

10.C 【解析】句意:用不善引导别人叫作谄,

用不善附和别人叫作谀。把对的当作对

的,把错的看作错的,这就叫作智;把对的

认作错的,把错的认作对的,这就叫作愚。

对的就说它对,错了就说它错,这就叫作直。

根据句意,“谓”的宾语为“谄”,排除B、D。再

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排除A。故选C。

11.D 【解析】“《礼记》……成书于春秋时期”

错误,应该是成书于汉代。故选D。

12.B 【解析】“从不厌烦”错误,原文的“不厌”

意为不满足;“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错误,

原文的“能诫”意为能引以为戒。选项曲解

文意。故选B。

13.(1)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

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

就是我的朋友。

(2)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秉性的悬殊,哪里像

瘸腿 的 乌 龟 和 六 匹 骏 马 相 比 差 距 那 么

大呢?

14.①材料一侧重点是人自身的成长,修身能

够取得进步,能够不为外物所役。②材料

二侧重点是有助于治家治国,修身是治家

治国的前提。

【参考译文】

文本一:

见到好的行为,一定要学习使自己也有这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93页

93

种好的品德;见到不好的行为,心怀忧惧,一定

要拿它来反省自我。好的品行存在于自己身

上,坚定不移地来珍爱自己;不良品行存在于自

己身上,就像灾害在身一样,一定要痛恨自己。

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

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

友;奉承我的人,是陷害我的贼人。所以君子尊

敬老师,亲近朋友,并且非常憎恶贼人。喜好善

的行为而不满足,受到劝谏而能引以为戒,即使

想不进步,可能吗? 小人与此相反,制造祸乱却

讨厌别人非议自己,特别不贤能却想让别人认

为自己贤能;内心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讨

厌别人说自己坏话。谄媚奉承自己的人就亲

近,规劝自己的人就疏远,把纠正自己的错误看

作是讥笑,把特别忠诚的行为看作是伤害,这种

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

用善来引导别人叫作教,用善来附和别人

叫作顺;用不善引导别人叫作谄,用不善附和别

人叫作谀。把对的当作对的,把错的看作错的,

这就叫作智;把对的认作错的,把错的认作对

的,这就叫作愚。对的就说它对,错了就说它

错,这就叫作直。取舍没有标准叫作反复无常,

为了保住利益而舍弃道义叫作大贼。

意志修养好了就会蔑视富贵,以道义为重

就会轻视王公,注重内在修养就会看轻外物。

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役使。”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身体劳累而内心安定,就

去做;利益少而道义多,就去做。所以好的农夫

不会因为旱涝而不耕种,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亏

损而不做买卖,士人与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怠

慢道义。

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跑上十天也就到

达了。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瘸腿

的乌龟也能走一千里;不停地堆积泥土,高大的

山丘也能堆成。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秉性的悬

殊,哪里像瘸腿的乌龟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

么大呢? 然而,瘸腿的乌龟能到达,六匹骏马却

到不了,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一个去做,一

个不去做罢了! 道路虽近,不走就到不了;事情

虽小,不做就做不成。那些总是有很多空闲时

间的人,他超出常人不会很远。

15.B 【解析】用“后生可畏”评价他年纪轻轻

就得遇名家,有赞许的意思,但没有“劝诫”

的意思。

16.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进行长期

艰苦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

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17.(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闻道

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问君能有几多

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相似联想)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

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类比联想)

18.①意味深长(其味无穷) ②天马行空 ③蛛

丝马迹 【解析】①处是对“学养深厚、阅历

丰富的作家为文”的评价,结合 “含蓄蕴

藉”,恰当的成语是“意味深长”或“其味无

穷”。②处联系上文“宽泛得无边无际”与

“灵活得如”可知,恰当运用比喻的成语是

“天马行空”。③处上文说“阅读散文似乎

无章可循,往往难以按图索骥”,然后转折,

说“散文也存在某些共性”“如果掌握了这

些共性”“也能寻得”,可以推断填入这里恰

当的成语是“蛛丝马迹”。

19.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来说似乎

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宽泛,写法更

为灵活,主题更为隐晦。 【解析】文段中

画横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散文阅读对读

者似乎更难”主客倒置,应是“散文阅读对

读者来说似乎更难”;二是“选材更为灵活,

写法更为宽泛”搭配不当,应该改为“选材

更为宽泛,写法更为灵活”。

20.①散文的“形”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参 考 答 案

第94页

94

它好比一个人的形体、相貌等外部特征

②“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解析】①处依据

语段内容,补充语句应是对散文“形”的解

说,联系下文对“神”的解说,包含指出“神”

就是“情感、主题”,并作形象的比喻可知,

对“形”,则要指出“选材、行文方式”,并作

形象比喻。②处依据后句内容可知,“它”

应指散文的“神”,后面是假设否定,前面应

是正面解释。

21.B 【解析】文中加点字用法与 B项相同,

“一个人”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哪一个人。

A项的“一个人”指叙述者自己。C项的“一

个人”指未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任何一个。

D项“一个人”特指祖父所说的“翠翠”。

22.①就是心中的理想信念/就是不断自省,有

明确方向/就是保持头脑清醒,有是非曲直

观 ②就要为之奋斗终身,坚定不移 ③如

果将物质至上、功成名就奉为圭臬/如果面

对诱惑,心志不坚 【解析】①处是对“真

宰”含意的阐述,从古人的话以及后文“入

党为什么、用权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等意

思看,是指人的理想信念、方向观念等等。

②处结合前面“一个人只要确定了自己所

献身的事业”可以明确是“就……”的句式,

联系后面“虽面临荣华富贵的引诱,也不能

被夺走心志”,应该是立场坚定、努力奋斗

等意思。③处是对上文“面临荣华富贵的

引诱,也不能被夺走心志”的转折,“反之”

就是内容与前面相反,一般是假设,是指物

质至上、名利所困、面对诱惑心志不坚等。

23.略

第七单元检测卷

1.A 【解析】因果关系分析错。原文说:“他

却以诗人灵敏的触觉去感受它,不但游目骋

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

地描绘了令人 ‘惊异’的 ‘无 边 的 荷 香 月

色’”。

2.C 【解析】A 项,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

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

与听觉相互沟通。B项,听琴声而知志在高

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C项,诗人

的笔由近及远,抬眼望去,依稀可见远处的

村落,正袅袅升起炊烟。犹如电影镜头慢慢

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

远的背景之中。只有视觉,没有运用通感手

法。D项“滑”是触觉,“泉流水下滩”是视

觉,描写音乐声,将听觉、触觉、视觉沟通。

3.A 【解析】“有读者不亲自体察而凭常有经

验”的说法无中生有,那些读者未必就没有

亲自体察,只是可能由于地域差别等原因,

体察的结果与朱自清不同。

4.①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描写技巧)方

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意意境。②从作者

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

③从语言方面,赏析《荷塘月色》自然新颖的

语言。④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来赏

析《荷塘月色》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

趣美。

5.①能充分证明作者观点。朱自清的观点在

材料中起着论据的作用,能有力支撑作者的

观点。②体现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

和发掘大自然“诗”的自觉追求。③体现艺

术家语言艺术实践与其写作理论相统一。

④使解读更贴近作家本意,揭示心理和艺术

的奥秘。

6.B 【解析】B项“也表现出这个团队顽强不

屈的精神面貌”错误,“惯拿调色板”“经常不

离木刻刀”“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只能体

现其身份特点,不能体现顽强不屈的精神。

7.A 【解析】A 项“都是先写点,再写面”错

误,“高原归耕”不是先写点,再写面。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95页

95

8.①“自然是伟大的”指大自然的美,即沙漠的

纯然一色,苍茫寂静。②“人类更伟大”指人

类活动的美,即昂然高步的骆驼、整齐排列

的方阵、猩红方形的大旗,给沙漠带来了庄

严妩媚的美。③作者通过赞美人类改造自

然、征服自然的活动,歌颂人类的伟大,定下

全文的基调。

9.①文章描绘了四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

风景画,不仅写了自然风光,也包括了人的

活动。②文章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火热的

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军民崇高的精神面

貌,体现了政治性。③文章正是通过描绘自

然风光和人的活动来表达作者对根据地生

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文章主旨,寓

意深刻,含蓄委婉。

10.D 【解析】“适有”是指“国清僧云峰同

饭”,其间不能断开。“山险路长”不能断

开。“重担向国清相待”是相对于“以轻装

往”而说的,应该在“而”前断开。

11.B 【解析】文中“迂回临陟”中的“临”是“靠

近”的意思,句中指的是“(道路)靠近水”。

与“把酒临风”的“临”有区别。

12.B 【解析】文中没有描写国清寺的风景。

13.(1)山路荒僻而幽长,弥陀庵坐落在群山间

的低地上,恰巧处在山路的中途,可以在庵

中吃饭或住宿。

(2)中间一层有两块巨石对峙着,好像一道

门,溪水被石门约束,流势很汹涌。

14.①山路曲折而难行;②山上天气阴晴多变;

③木石秀丽,草荒山幽,景色多样而新异;

④宗教文化气息浓郁,寺庵较多。

【参考译文】

癸丑年三月月底这一天,我从宁海县城西

门出城。天空阴云尽散,阳光明媚,人的心情、

山中的景物,都有喜悦之态。走过三十里路,到

达梁隍山,于是在这里住下。

四月初一日,早上一直下雨。前行十五里,

路有了岔道,勒马向西朝天台山进发,天色逐渐

转晴。又走了十里路,抵达松门岭下,山势险峻

而路上湿滑,于是舍弃骑马,步行前进。从奉化

来的道路,虽然经过数重山岭,都是顺着山麓行

走;到这里后,无论迂回、曲折或临水、登高,都

是在大山脊上面。雨后新晴,山中叮咚的流泉、

秀美的山色随处可见,并反复地变化出新的景

观,绿树丛中有杜鹃花正明艳开放,令人忘却了

攀登跋涉的辛苦。

又前行十五里路,在筋竹庵里用饭。恰好

有国清寺僧人云峰一同吃饭,他说由这条路到

石梁,山险岭峻,路途漫长,携带行李很不方便,

不如轻装前往,而让担夫将重行李先担去国清

寺等待。我同意他的建议,让担夫挑着行李随

云峰先去国清寺,我则与莲舟上人一起从石梁

道上动身前行。走过五里路,翻越过筋竹岭。

山岭近旁有很多矮粗的松树,老树干弯弯曲曲,

松根苍青,松叶秀绿,都像我们阊门人家盆景中

栽种的松树。又走了三十多里,才抵达弥陀庵。

一路上在高峻的山岭里上上下下,深山里很荒

凉寂静,泉水轰鸣,山风劲吹,山路上没有来旅

行的人。山路荒僻而幽长,弥陀庵坐落在群山

间的低地上,恰巧处在山路的中途,可以在庵中

吃饭或住宿。

初二日,雨才停止。于是越过路上的积水,

攀登山岭,溪流、山岩景致越来越显得清幽。走

完二十里路,傍晚时抵达天封寺。睡觉时想到

明晨攀登峰顶的事,如果雨停天朗则算有缘分

登顶,但连日来都是晚上雨后转晴,没有一天是

早上晴天的。等到五更梦中,听说满天都是明

亮的星星,高兴得再也无法入睡。

第二天,清晨起床,果然见阳光如火光一般

闪耀,于是决定向山顶进发。向上攀爬数里,到

达华顶庵。再走三里,已快要接近顶峰了,到达

太白堂,四周都没有值得观赏的景物。又顺山

参 考 答 案

第96页

96

路攀登,很快就登上天台山绝顶。峰顶上,四处

的荒草被劲风吹得纷纷倒伏,山峰高峻冷风凛

冽,草上结的霜约有一寸多厚;而因四周山壁反

射日光,全是莹洁如玉的花和树,满眼玲珑之

色。山岭转角处山花盛开,峰顶的花反而不开

花,大概是被高处的寒冷限制的吧。仍然沿旧

路下山回到华顶庵,然后经过池边的小桥,翻越

三座山岭。溪流回还,山峦重重,树木丛生繁

密,岩石形状奇丽,转过一个地方就有一处奇

景,大大满足了观赏的愿望。

翻过一座山岭,顺着溪涧走八九里,就见流

水形成瀑布从石门处飞泻而下,回旋流转,经过

三道弯曲。最上面的一层是断桥处,有两块巨

石倾斜而相结联,溪水乱撞两石之间,浪花飞

溅,汇合后流转入潭。中间一层有两块巨石对

峙着,好像一道门,溪水被石门约束,流势很汹

涌。最下层的水潭出口很宽阔,而溪水倾泻处

犹如门槛,溪水只能从低洼的地方斜涌而下。

三级瀑布都高达数丈,景象非常神奇。只是顺

着台级走下,回环处的景致被弯曲山路所遮掩,

不能一览无余。

夜色四处降下时,才返回。在仙筏桥上停

下了脚步,观赏石桥上方的彩虹,瀑布水花飞

溅,有如喷雪一样,几乎使人不想去睡。

15.C 【解析】“不禁抬手拨弄轻浅的云儿,急

切之中却误摘了织女星”对诗句理解错误。

原诗句“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

清浅,误攀织女机”意思是:举手就可以攀

折到天上的匏瓜,味美甘甜,乐不思蜀,真

的不想回家了。再举手,抚弄着银河的浪

涛,清浅可爱,却不小心摸到了织女的纺

织机。

16.(1)构思方面:《游泰山》的构思是以游仙写

山水,呈现出山水实景与仙人仙境交相显

隐的结构形式;《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是以

梦游写山水,呈现的是神游天上仙境,全诗

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构思精密。

两首诗构思上都是由实景入幻境,以遨游

仙境为主体,再由幻境回到现实。(2)内容

表达方面:《游泰山》实写泰山风景,营造出

清幽静谧的意境;泰山宛若仙境的美景触发

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实中生虚抒发对泰山美

景的热爱,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梦游天姥

吟留别》用梦境里遨游仙界寄寓着深沉的慨

叹和精神追求,虚中写实抒写对光明、自由

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蔑视权贵、

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两首诗在内容表达

上都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游仙思

想,都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

法,虚实结合中寄托自己的情思。

17.(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万里

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人生

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18.拟人、比喻、排比。 【解析】“如耕牛,如牧

人,如树木,如云霞”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

辞手法,“坚忍不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

19.①看到了又一种绿 ②春天来了

【解析】①处承上文而说。文段第一段开头

说“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接着写了

黄龙洞的绿。第二段写的是花港观鱼的

绿。补写的句子应是:看到了又一种绿。

②处写初春的杨柳嫩枝“告诉你”的内容,

联系 语 境 “初 春”,应 该 告 诉 的 是:春 天

来了。

20.①原文修饰语单独成句,具有强调作用,富

有情感色彩;②原文句式灵活,富于变化,

给人以美感;③原文与上下文语体色彩一

致,亲切有味,更能突出事物特点。

21.A 【解析】括号前的句子为“当然,黄山的

影响远不止于此”,括号后是在谈黄山进一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97页

97

步的影响,所以括号内所填句子的主语也

应该是“黄山”,使用排除法,可得出答案

为 A。

22.1990年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继泰山

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

产”。 【解析】文段中画横线句存在两处

语病:一是“……被……列入……”和“……

将其列入……”句式杂糅,二是“成为继泰

山之后第二个中国的”语序不当。

23.略

第八单元检测卷

1.D 【解析】以“风”字表述人物人格心理的

话语方式,几乎成了文化界的审美偏好,是

在魏晋南北朝。

2.A 【解析】B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审

美与科学没有关系;C项,崇高的观念在中

国并没有广泛地存在于对无限的自然界的

审美反应中;D项,科学知识和它对自然的

重新描述,为生态学与美学的结合奠定了坚

定的基础。

3.C 【解析】“物阜民丰”只是对社会美好状况

的形容,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

4.先总说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建构了“风”的语

义场,再分说自然层面的“风”、社会层面的

“风”、艺术层面的“风”和人格层面的“风”,

最后总说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的有机性

和整合性。

5.①西方在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和地理学

发展的支持下,对“无限的自然界”产生了审

美反应;这与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自然界的敏

感有相通之处。②西方从达尔文时期开始,

人与自然连为一体的观念,得到了极为广泛

的认识;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一

体化的认识有相通之处。③西方的生态学

描述发现整体、和谐、相互依赖、稳定性等

等,使我们在以前看不见美的地方看见了

美;这与中国古代文化把天地自然与世事人

生放置在一个有机完整的系统之中有相通

之处。

6.C 【解析】“也折射出他对外语学科的排斥”

错误,老于并没有对外语学科排斥。

7.D 【解析】“这种叙事中的闲笔,增加了作

品的生活气息”错误。这并不是闲笔,正是

学生听《狐狸叫》神曲的情节,正体现老于为

全球神曲中还没有用汉字写的歌而不平,也

是老于汉字情怀的表现。

8.①神圣的汉字正在被功利的人们无情曲解、

滥用、躯壳化,逐渐失去让人产生丰富联想

的依托。表达作者深深的忧虑。②我们应

该对汉字及其灵魂与精神怀有敬畏之心。

反对任意糟蹋和亵渎汉字的行为。要像老

于一样“坚守美好”、深深爱着并正确使用汉

字,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9.①入夜的梦境,与标题及前文中老于的日有

所思相照应,使按照一天的时间顺序叙事显

得更完整。②表现老于对汉字、汉字文化的

痴迷和热爱;突出老于“钟情汉字、推崇汉字

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清癯雅士”的形象。

③展现汉字、汉文化的奇特魅力;揭示老于

钟情汉字、汉文化的重要原因。④暗示老于

的梦想实现,汉字文化发扬光大;给读者以

深深的感染与启迪。

10.D 【解析】“上善《穀梁》说”中“上”是主

语,“善”是谓语,“《穀梁》说”是宾语,“上

善”不能断开,“《穀梁》说”不能断开。“谏

大夫给事中”是一个官职,不能断开。“后

有过”是交代,前后应当断开。

11.C 【解析】“是刘询的庙号”错误,应为“谥

号”,其庙号是“中宗”。

12.C 【解析】A 项“并曾经与其在朝廷中辩

参 考 答 案

第98页

98

论”错误,是“与董仲舒在朝廷中辩论”;B项

“备受太子器重”“四处传布经义”错误,由

原文可知,太子只是在精研《公羊》之后,私

下学习并非常喜欢《穀梁》,并无“四下传

布”之举;D项“令刘向学习《穀梁》助其传

布”错误,原文是“欲令助之”。

13.(1)丞相公孙弘本来就研究《公羊》学说,编

排他们的辩论内容,(朝廷)最终录用了董

仲舒。

(2)皇上怜惜他的学术将要灭绝,就让千秋

做郎中户将,挑选了十个郎官跟随他学习。

14.①江公师从申公潜心学习,并传之后世,薪

火不绝;②《穀梁》说在公开辩论与比较中

脱颖而出并得到认同;③汉宣帝重视,并采

取措施提高了《穀梁》的地位。

【参考译文】

瑕丘江公跟鲁申公学习 《穀梁春秋》和

《诗》,(将所学)传给儿子到孙子做了博士。武

帝时,江公和董仲舒齐名。董仲舒通晓《五经》,

能提出主张,并且善于写文章。江公言语迟钝,

皇上叫他和董仲舒辩论,结果不如董仲舒。丞

相公孙弘本来就研究《公羊》学说,编排他们的

辩论内容,(朝廷)最终录用了董仲舒。于是皇

上就尊崇《公羊》一家,并下诏令太子学习《公羊

春秋》,从此《公羊》就大为兴盛。太子通晓《公

羊》后,又私自请求学习《穀梁》并且喜欢上它。

以后《穀梁》就逐渐衰微了,只有鲁荣广、皓星公

二人学习。荣广能全部解释《诗》《春秋》,才思

敏捷,多次与《公羊》大师眭孟等辩论,多次难住

他,所以好学的人又多学《穀梁》。沛蔡千秋少

君、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都跟荣广学习。千

秋又侍奉皓星公,治学最专心。宣帝即位,听说

卫太子喜欢《穀梁春秋》,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

夏侯胜和侍中乐陵侯史高,都是鲁人,说穀梁子

本是鲁学,公羊氏是齐学,应当兴学《穀梁》。当

时千秋是郎,被召见,和《公羊》家一起讲论,皇

上喜欢《穀梁》的解释,提升千秋为谏大夫给事

中,后来千秋有过失,被降为平陵令。又寻求能

研究《穀梁》的人,没有人能比得上千秋。皇上

怜惜他的学术将要灭绝,就让千秋做郎中户将,

挑选了十个郎官跟随他学习。汝南尹更始翁君

本来事奉千秋,学业已能解释《穀梁》,正赶上千

秋病死,朝廷征召江公的孙子做博士。刘向凭

借故谏大夫的身份通晓经义被任命为待诏,学

习《穀梁》,朝廷想让他帮助江博士。江博士又

死了,便征召周庆、丁姓待诏于保宫,让他们完

成教授十个人的任务。从元康年中开始讲授,

一直到甘露元年,前后共十几年,十几个人都精

通了《穀梁》。于是朝廷下令召集《五经》名儒太

子太傅萧望之等在殿中进行大辩论,评论《公

羊》《穀梁》的异同,并且让他们各自引用经书论

处是非曲直。当时《公羊》博士严彭祖、侍郎申

輓、伊推、宋显,《穀梁》议郎尹更始、待诏刘向、

周庆、丁姓等一起参与辩论。《公羊》一家多不

被赞同,他们希望请内侍郎许广参议,使者也同

时让《穀梁》家中郎王亥参议,各五个人,议论三

十多件事。望之等十一人各自用经义核对,大

多赞同《穀梁》。从此《穀梁》之学大为兴盛。

15.B 【解析】B项“立体式地呈现了西山明净

阔大的景象”解析错误。从诗题可以看出,

诗人的立足点是站在“西山”之上,遥望“硖

石湖”一带的情景,故呈现的应该是“硖石

湖”一带的景象。故选B。

16.①表现了诗人为官清闲、怡情山水的闲适

生活;②暗含诗人有突出才能却又无法施

展的无奈;③蕴含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懂

得进退取舍的心灵超越。

17.(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或:雁字回

时 月满西楼;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

思明月楼)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99页

99

18.①一鳞半爪 ②叶落归根 ③寥寥无几

(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解析】①处从语

境看,应该是窥视上古语音的零星片段,恰

当的成语是“一鳞半爪”。②处讲的是体现

在方言上的思维方式,依据后面文字内容

“离开故土的人们在弥留之际,都希望能看

一眼家乡山水,听一句里谈乡音”,此处应

该是“叶落归根”。③处句子前“然而”表示

转折,应该指坚持用方言交流的年轻人很

少,恰当的成语是“寥寥无几”或“寥若晨

星”“屈指可数”。

19.【示例】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 【解析】画

波浪线的句子,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方

言的作用。从语境看,“保护方言对传承文化

有积极意义”,因而合理的比喻为:方言是

“活化石”。

20.2015年,国家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

程,这个工程是要通过摄像、录音和手写的方

式把方言基本的东西保存在国家档案馆中,涉

及全国1000多个方言点。 【解析】画横线

句有三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举行工程”

不能搭配,“举行”改为“启动”或“开展”。

二是成分残缺,“手写”后缺少“的方式”。

三是用词重复,“大约”与“多”删掉一个。

21.B 【解析】选段中①“蚂蚁爬过暴雨前的

树丛”是引用;②“城市动物”、③“自己”是

特殊含义。A 项表示引用。B项表示反语

讽刺。C项表示特殊含义。D项表示特殊

含义。

22.①像一台台冰箱,每一样食品都营养,都保

鲜,同时也都令人没有胃口 ②像一个个

超市,每一个产品都诱人,都必需,同时也

都写上了交易价钱 【解析】文段中画波浪

线句的句式是:像一(两个相同的量词)+

名词,每一(量词)+名词都……,都……,

同时也都……(动词性短语)。内容上表达

对“我们生活在一切都经过计算机程式化

了的世界中”的形象理解。修辞上注意运

用比喻。仿照“像一架架煌煌大作”仿写

“像一台台冰箱”或“像一个个超市”,然后

仿照“每一本书都经典,都文化”仿写“每一

样食品都营养,都保鲜”或“每一个产品都

诱人,都必需”,最后仿照“同时也都落满灰

尘”仿写“同时也都令人没有胃口”或“同时

也都写上了交易价钱”。

23.略

期中检测卷

1.C 【解析】“诗歌要照亮社会照亮心灵,就要

寻求诗歌创作中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难以

共存的解决之道”曲解文意。原文句在材料

二第二段结尾:“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

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

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

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2.D 【解析】A项“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

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以偏概全。B项

推断有误,不仅是对话,更多的是对抗和超

越。情感表达不一致。C项“材料一重在提

醒新诗创作者必须避免‘假大空’”错误。

3.C 【解析】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当下的诗

歌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A项仅指

出新时代诗歌写作在“诗歌与互联网的联

动”方面的变化。B项描述了伟大诗人抱负

远大、不畏困难、勇敢搏击的特征。D 项强

调重心是诗人的语言技艺问题。

4.①首先开门见山亮出观点,指出“新时代诗

歌呼唤崇高美”。② 主体部分采用 “总—

分—总”的论证结构。③首先提出问题“如

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

精神”,然后采用并列式,从“真情”和“思想”

两个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进行

参 考 答 案

第100页

100

总结。

5.①新诗可以用个性化的语言展现诗歌的艺

术性。选段中,诗人艾青展开想象的翅膀,

用“花束”“香气”“阳光”“温暖”等积极明朗

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温暖明媚的氛围,充分

展现了诗歌的艺术美。②新诗更需保持介

入生活的深度与广度,展现社会性、人民性。

诗人借助这些意象,抒发了愿将延安的斗志

昂扬、积极抗战、充满希望的情绪传递给国

人,鼓舞抗战的浓浓爱国之情。③这个片

段,不失语言的艺术性,更与时代同频共振,

表现了作者与时代、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

自觉意识。很好地示范了新诗写作可以艺

术性与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合二为一。

6.B 【解析】B项,“只能被迫接受自己煤矿

工人的身份,为了家人,他不得不从事牛马

般沉重的劳动”错误,由“他也不企图再改变

自己煤矿工人的身份。这工作虽然危险和

劳累,但只要下井劳动,不仅工资有保障,而

且收入相当可观”“正因为这样,他才舍不得

误一天工;他才在沉重的牛马般的劳动中一

直保持着巨大的热情”“只有劳动才可能使

人在生活中强大……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

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极为重要的一课———如

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可知,

孙少平是主观上不想改变自己煤矿工人的

身份,除了为家人,还为自己从劳动中获得

的“强大”。

7.A 【解析】A项,“文中的‘征服’是指物质

上的‘征服’”理解错误。不仅是物质上的

“征服”,还有精神上的“征服”:让那些人明

白舍身投入劳动是获得解放的唯一出路,并

开始上班(参加劳动)。

8.①通过对矿井狭窄危险环境的描写,衬托孙

少平踏实热情的性格;②用其他一些逃离矿

井或消极怠工的工人,来对比烘托孙少平热

情务实的劳动态度;③用第三人称和心理描

写,全视角展现孙少平的心路历程,便于凸

显孙少平的思想,讴歌勤恳坚忍的劳动者

形象。

9.①劳动使人生活和精神变得充实愉悦;②劳

动带给人生活和实现理想的物质保障;③劳

动带给人尊严、人生出路,并能彰显自我

价值。

10.A 【解析】“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应该有

两个主语“弃疾”“事”;“罢弃疾”不合句意。

11.D 【解析】“皇帝谥号多为一字,官员谥号

多为两字”错误,皇帝谥号和官员谥号之间

没有这种区别。谥号多为评价性文字,或

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

12.C 【解析】“这些人最终没有夺走他的权

力”错误。原文为“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

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夺”意为

“改变”。“卒不能夺”意为“最终不能改变

辛弃疾的想法”,而不是“最终没有夺走他

的权力”。

13.(1)留守叶衡一向看重他,叶衡入朝任宰

相,竭力推荐辛弃疾为人刚直不阿,有远大

谋略。

(2)(湖南)与溪峒蛮獠相连,草寇时常出

现,不仅是风俗顽劣剽悍,也是武备空虚所

造成的。

14.传记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当时人们对

辛弃疾生平的同情,以及他在人们心中的

地位。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是山东历城人。绍兴三十

二年(1162),宋高宗在建康犒劳军队。召见他,

赞许并接纳了他。乾道六年(1170),(辛弃疾)

改任司农寺主簿,出任滁州知州。滁州遭战火

毁坏严重,井邑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

招抚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建议军队屯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