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发布时间:2024-9-2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23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平坝区根据中央、省委、地委安排,平坝县(今平坝区)各族人民在进行各项社会改革的同时,积极投入到抗美援朝运动之中。一、抗美援朝宣传动员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省委、地委的安排部署,平坝县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抗美援朝宣传动员运动。平坝县城和各乡镇都举行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示威活动,声讨美国侵略者。1951年 2月,平坝县召开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学习宣传抗美援朝有关精神。1951年 4月 10日,平坝县抗美援朝委员会分会及平坝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县委书记李一丁任主席,广泛开展支援入朝志愿军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宣传。订立爱国公约,发动群众捐献慰劳金,写慰问信寄往前线,鼓励入朝将士英勇杀敌,立功报国。通过宣传动员,全县各族人民爱国热情高涨,普遍订立爱国公约,努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广大农民努力生产,多打粮食,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抗美援朝运动中,工人把多生产一件产品当作多消灭一个敌人,开展劳动竞赛,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关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各行各业都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投入抗美援朝的运动中去。二、组织青年应征入朝参战1950... [收起]
[展开]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云南速盈印刷有限公司是云南省地方志学会常务副会长单位,集编纂、出版、设计、印刷、装订为一体。专业承接党史、志书、年鉴、精美画刊等各类书籍的设计和印刷业务。我们以一流的技术、专业的团队、优质的产品真诚为您服务。
文本内容
第51页

23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平坝区

根据中央、省委、地委安排,平坝县(今平坝区)各族人民在进行各项社会

改革的同时,积极投入到抗美援朝运动之中。

一、抗美援朝宣传动员

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省委、地委的安排部署,平坝县委有计划、有组织

地开展了抗美援朝宣传动员运动。平坝县城和各乡镇都举行大规模的群众集会,

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示威活动,声讨美国侵略者。1951年 2月,平坝县

召开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学习宣传抗美援朝有关精神。1951年 4月 10日,平

坝县抗美援朝委员会分会及平坝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县委书记李一丁任主席,

广泛开展支援入朝志愿军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宣传。订立爱

国公约,发动群众捐献慰劳金,写慰问信寄往前线,鼓励入朝将士英勇杀敌,

立功报国。

通过宣传动员,全县各族人民爱国热情高涨,普遍订立爱国公约,努力开

展增产节约运动。广大农民努力生产,多打粮食,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抗美援朝

运动中,工人把多生产一件产品当作多消灭一个敌人,开展劳动竞赛,努力提

高劳动生产率;机关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各行各业都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

动投入抗美援朝的运动中去。

二、组织青年应征入朝参战

1950年 10月 4日到 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讨论朝鲜

局势和中国出兵援朝问题。经过激烈而充分的讨论,会议最后作出了“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平坝掀起参

军、参战的热潮。

从1951年2月起,全县适龄青年报名参军,赴朝参战形成高潮,出现母送子、

妻送郎,兄弟争当志愿军的动人场景。据统计,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全县报

名参军的青壮年达 800余人,全县各族各界捐献出折谷 50万公斤的款项,用以

支援国家购买飞机、大炮。1950年 6月至 1951年 6月,全县共有 820名青年参加

中国人民志愿军,优秀子弟们不负家乡父老重托,英勇杀敌,立功报国。羊昌

乡陈启富等参加朝鲜上甘岭战役,刘朋成、杨绍安、肖维惠等 44位烈士献出宝

贵生命。

第52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24

三、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平坝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中央、省、地的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以

及全社会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在“先军属,后自己”的号召下,各地普遍

进行优待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的工作。每逢节日,各级党组织和人民

政府广泛组织机关、单位、学校慰问烈属、军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

的各种困难;在农村,组织代耕组,帮助烈、军家属进行农业生产,担水、送

柴,给予生活上的照顾。许多军属写信给正在朝鲜战场上的子弟,鼓励他们奋

勇杀敌。

1951年,县建立拥军优属委员会,开展拥军优属活动。1953年“八一”建

军节,在二四区召开有百人参加的烈军属和在乡复退军人代表会议,征求他们

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困难后,县民政部门拨出专款补助烈属军属,解决他们生

产、生活上的困难,学校还为较贫困的烈军属子女实行“两免”,即免收学杂费

和医药费。春节期间,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慰问团对驻地驻军、烈军属家庭

进行慰问,送慰问信、慰问品,给烈军属贴春联、年画、挂光荣匾,同时还为

孤寡老人和缺劳力的烈军属送柴、担水、打扫庭院等。1952年 2月,中共平坝

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拨款 1163.1627万元(人民币旧币),1963公斤大米在

县城东门桥头左侧石丘上修建革命烈士陵园,以缅怀牺牲的烈士。1953年 2月,

平坝县召开首次烈军属、光荣复退军人和拥军优属先进代表会议,评出特等模

范 3名、二等 9名、三等 14名,进行表彰和奖励。拨款 107320.80万元(人民币

旧币),补助烈军属 2115户 6919人,拨款 3302万元(人民币旧币)救助 366人烈

军属子女入学。

优待烈军属。1951年 6月 1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布了《爱国公约、捐献飞机

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号召》。1951年上半年,县成立抗美援朝分会,区、乡也

相继建立分会或支会,每村有一人负责,宣传抗美援朝,开展拥军优属。对优

抚对象实行政府优待和群众优待相结合的办法。农村主要实行代耕制。代耕有

包耕和助耕两种。1953年,全县有烈属 57户 190人,军属 1672户 6500人,其中

享受代耕的烈军属 546户,代耕面积 1081亩,产谷 54366公斤。1954年,农村

组织互助组后,代耕采取包干代耕、包耕包产、包耕不包产等方式。如五区有

烈属 13户 58人,军属 300户 1256人,享受代耕的有 147户,其中实行包耕包产

的有 8户,代耕不包产的有 139户。享受代耕占烈军属总户数的 44.8%。

四、做好军烈抚恤和退伍军人复员安置工作

军烈抚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发了《革命军

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

第53页

25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伤亡抚恤暂行条例》,对“革命军人,革命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等牺牲病

故后(民兵、民工病故不在内),除由政府妥善安葬,对其家属生活困难予以照

顾外,还对直系亲属发给一次抚恤金”。1950年 4月 14日,平坝县人民政府县

长安余轩签发平民字第 49号文件,对剿匪战斗中牺牲,按每人 250公斤大米作

为安葬费。并规定,今后其他区、乡如有为革命牺牲者,均按上述规定领取。

是年 2月至 4月,共发安葬费 490000元(旧币),荣誉金 5400元(旧币),老年金

31200元(旧币),保健费 204200元(旧币),抚恤粮大米 259562.5公斤,优待军

属粮大米125公斤,遣俘粮大米207.5公斤。1955年1至9月,拨款2850元(新币),

解决烈军属子女 299人的入学困难,另购置衣服 200余件,棋盘 7架,以及雨伞、

书包、鞋帽等物,解决烈军属上学子女的穿戴和学习之用。同时,拨款 12913.6

元(新币),购买耕牛 41头,大米 21218.5公斤,玉米 2878公斤,油饼 726公斤,

水车 7架以及各种农具 270多件,猪 12头,铁锅 1口,修建民房 6间,帮助 687

户烈军属、复员建设军人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

复员安置。1950年 7月 17日,平坝县复员安置委员会成立,下设总务、安

置两科,分别办理复员、资遣的登记、接待、介绍安置及迎送事宜。县属各区

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是年复员安置 242人,资遣还乡 368人。1952年 4月,平

坝县转业建设军人安置委员会成立,负责全县的转业建设军人的安置工作。当

年 5月即接收安置转业建设军人 328人。截至 1957年底,全县共接收转业、复

员建设军人 1952人(军官 62人,战士 1890人),其中:安置到国家机关、企事

业单位工作的为 358人,回家农业生产的 1594人,贯彻落实了“归口包干,面

向农村”的安置方针。1958年,按上级关于要认真做好最后一批志愿军的复退

安置工作的通知精神,是年 2月 15日,建立平坝县转业建设委员会,当年即接

收复员退伍军人 237人,复员军人和城镇退伍军人均安排了工作。

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不仅有力地支持抗美援朝战争,而且使全县各族人

民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促进平坝县各项新民主主义

改革任务完成和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第54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26

普定县

根据中央、省委、地委安排,普定县成立抗美援朝委员会,开展了和平签

名、订立爱国公约、爱国增产捐献、扩军参军、拥军优属等一系列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活动。

一、宣传教育

普定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宣传是跟宣传土改政策、反封建等工作相结合起来

的,从 1950到 1953年,普定县在中央、省、地的部署下,大力开展抗美援朝宣

传教育,大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进行。通过启

发群众诉苦追根,把所受的苦诉到地主、蒋匪、美帝国主义身上去,使群众认

识到地主、蒋匪、美帝是三位一体的剥削者、压迫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和平签

名,订立爱国公约。

1950年 12月,普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有关会议,开展宣传“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签名和订立爱国公约的活动,成立普定县抗美援朝委员会。不久,

县抗美援朝委员会联合工商联合会、救济委员会等发起捐献活动。

1951年 7月,普定县委工作意见中明确要求:一般的地区要求 80%的农民

都知道抗美援朝的道理,2/3的农户订立爱国公约;土改地区 7月底达到家喻户

晓,1/2至 2/3的人口订立爱国公约。每个干部 7月底要求发动 300个农民订立爱

国公约。如三区大桥小窖村 236户 871人,订立爱国公约的占全村总人口 80%以

上,懂得抗美援朝道理的有 90%。

11月 19日,普定县机关、学校、群众团体 2000多人在县城集会,举行声

势浩大的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示威游行,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同时,普定县委还要求各区结合中心工作推进抗美援朝宣传教育的深入开

展,强调为巩固国防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军,使群众认识到只有保国,才能保

家,要保卫翻身果实,必须用参军及反封建的实际行动来抗美援朝,才能保卫

祖国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从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到爱国主义身上去。

通过宣传教育,普定人民进一步理解了抗美援朝运动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人民群众主动要求参加相关活动,捐款捐物支援前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迅速

完成生产任务。在生产建设、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精神,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增强共产主义觉悟。

第55页

27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二、爱国捐献运动

1951年 6月 1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布了《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

属的号召》,呼吁全国各界同胞捐献更多的飞机、大炮、坦克、高射炮、反坦克

炮等武器支援志愿军。普定县人民把爱国捐献和增产运动结合起来,与土地改革

同时进行,贯彻了发动贫雇农、团结中农和有分别消减地主阶级的方针,使土改

运动的开展比较有步骤、有秩序地稳步前进,经过对贫雇农和中农的思想发动,

和分配土地中贫农的关系更加团结了,农民的阶级觉悟和斗争情绪提高,生产情

绪大有提升,纷纷订立了生产计划,积极的进行生产,顺利的完成了插秧,秋收,

并进行了秋耕、秋种,建立和重点检查了爱国公约,进行了增产捐献。

1951年,全县已收捐款 14070680元人民币(旧币),谷子 29000多斤,为国

家捐献抗美援朝物资钱款,计折合人民币 283014819元(旧币)。

三、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普定的爱国增产情况,是广大群众通过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及生产政策的

教育,觉悟得到提高,思想顾虑有所解除,生产劲头大。干部不断克服不愿领

导生产,初步树立了生产观念,摸索出一些经验,深入开展工作,宣传政策,

解除群众顾虑,在运动中也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党团员亦起了积极带头作用,

推动此项工作的发展。

按照地委指示和要求,1952全县开展了一个全面性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

保证当年秋收增收和为第二年的爱国增产打下基础。普定县委根据生产情况,

结合工作实际,有步骤、有组织地采取有效措施。

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开展,干部政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解除群众顾

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纷纷修订爱国增产计划,全县

有 31个小乡建立爱国增产委员会,其余的 42个小乡逐步进行,在捉虫、水利灌

溉、荒田荒地种上农作物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保证增产任务的完成,促进

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力地支援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普定县 153个行

政村内,68个村 18249户,81428人(占总人口 44%)的地区,已形成群众性爱

国增产运动;73个村 14539户,79341人(占总人口 43.8%)的地区。

四、动员优秀青年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

动员优秀青年参加志愿军是抗美援朝运动中的重大举措,普定县按照中央、

省委、地委的要求,深入开展宣传动员,有条不紊做好征兵工作,在县内掀起

了参军拥军运动的热潮。

1950年至 1953年,全县主要围绕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保家

卫国,进行新旧社会对比,忆苦思甜,提高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踊跃报名

第56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28

参军,保卫胜利果实。1950年底,244名青年到志愿军部队当兵,参加抗美援

朝。1951年 1月,普定县驻军第 146团调往安顺集结,编入第 47师,开赴抗美

援朝前线。4月普定县警卫营部分人员奉命调离普定,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

军分区布置给普定的扩军任务是 199名,经过全县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教

育,1000多名普定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批准 899名青壮年入伍,随军赴朝鲜前

线抗击美国侵略军。1952年自愿报名的 260名合格人员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普定儿女在朝鲜战场,参与了上甘岭、开城、马良山、高旺山等大大小小的战

斗,发扬了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涌现出贺吉洲、陈忠庆等功臣模

范 126人。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普定县入朝战士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一级战

斗英雄、二级战斗英雄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英雄金质胸章等光荣称

号共 88人。其中,获一等功臣称号的 1人,获二等功臣称号的 1人,获三等功

臣称号的 62人,立功或立过一次战功的功臣 24人。

(一)扩军工作的做法

当时扩军工作的开展,是具有一些有利条件的。全县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

后,农民觉悟有所提高,并出现大批的积极分子;党团组织在征兵工作中发挥

积极、关键的作用;转业军人和复员军人回来,给群众产生良好的影响等因素,

推动征兵工作的开展。

1. 宣传动员。为了加大抗美援朝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给

群众讲明参军入伍的重要意义,1952年,普定县召开参军动员大会。会议指出,

为了巩固与发展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为了保卫祖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须

增强国防建设,必须在广大群众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应召入伍成为广大青

年的自觉行动。其中,给群众讲明参军入伍的重要意义,分别为:一是保证抗

美援朝的胜利,保证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两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胜

利,保证了祖国不受战争的危害。但帝国主义是不会死心的,正在阴谋的把

朝鲜战争扩大,幻想把战争的火烧到祖国来,从而进一步挑起世界大战。为

了保卫世界和平,保卫伟大而可爱的祖国不受蹂躏,为了保证我们的父母妻

子、儿女们不受杀戮,为了保证平和幸福的生活不受破坏,必须壮大人民军

队的力量;二是保证翻身果实,保证好光景。以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

地痞、官僚、特务、土匪勾结在一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人民群众一年忙

到头,还是吃不饱饭、穿不上衣、没有房子住。人民解放军消灭反动政府、消

灭了土匪。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领导人民翻了身,分了田地,农具和牲畜。

现在人们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幸福,但是地主阶级、特务、土匪、反动派不会

甘心死亡,千方百计的扰乱破坏,想重新回来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因此,必须

第57页

29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壮大人民军队的力量,保证翻身果实,保证好光景;三是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

需要。祖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不断的前进,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要

修公路、铁路、水利工程,开煤矿、铁矿等,将来还在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上,

走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用机器种田,用电力开动机器。劳动人民的

翻身现在才是开始,将来的生活将随着国家建设的前进而一天比一天美好幸

福。但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却在想各种办法破坏祖国的建设,派飞机

轰炸、派特务捣乱等。为了大家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必须壮大人民军队,以保

证国家的大建设。会议呼吁,为了保证抗美援朝的胜利,保证世界和平,建设

国防,保卫祖国建设,保证人民的美好生活,青壮年们应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

到祖国所需要的岗位上来。

2. 教育拥军审查工作。对已报名的对象,加以教育巩固思想,加强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及国家各方面建设的教育,从而提高觉悟,克服泄气思想;做好

拥军优属工作,根据军属的家庭情况,确定代耕,半代耕或不代耕,讨论进行

适当解决困难。通过年关走访慰问,开好转业军人模范会议,挂光荣匾、光荣

牌等;进行初步审查工作,县以公安局、武装部、卫生院组织力量。以乡为单

位进行体格、疾病等审查工作,区干部负责在村进行审查成分和历史等。

3. 欢送、欢迎接收工作。以村为单位,集中在乡再送到区,由区到县,根

据地区不同情况集中欢迎,欢送队伍由儿童、姊妹队、小学生等各界群众组成,

采取腰鼓队、花棍、喇叭送匾、带光荣花等形式欢送,欢迎。

4. 组织领导及任务分配。为加强征兵扩军的组织力量,1953普定县建立扩军

委员会,由 11人组成,主任委员为县委副书记阎俊卿,副主任委员为县委常委

蒋润生、龚常兴,委员杨兴斋、连东峰、熊长春、乔庆林、朱奕清、吴原、余明

英、王良臣,下设办公室,主任由龚长清同志兼任,下设秘书股长吴凯,组织动

员股长顾永铭,审查股长许怀善,具体分工:连东峰同志负责三区,阎俊卿、何

成章二同志负责二区,县扩军为重点,蒋润生同志负责城区以机关为主,杨兴斋、

高守民两同志负责五区,龚长清同志负责四区,但以扩军办公室为主,另抽机关

干部熊长春、李世彬同志负责帮助一区。另外,1953年根据各区人口及军工烈属

占有比例,中心区过去参军较多,为照顾生产及负担重,照顾边沿一区这两项原

则而分配任务。如一区 140名,马官乡 10名、山脚乡 12名、新堡乡 12名、新房

乡 15名、玉官堡乡 15名、老谭乡 11名、余官片区 20名、魏旗屯乡 25名、白旗乡

10名、讲义乡 10名;二区 130名,化处乡 12名、播仁乡 25名、太平乡 16名、湾

寨乡 15名、黑晒乡 10名、索考乡 10名、腊柳 8名、水母 12名、光明乡 9名、朵

贝乡 13名。

第58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30

在全县的征兵扩军工作,自上而下作了布置,各地召开了党团员代表会及

各个组织群众会,干部们克服困难,日夜艰苦地深入基层、农村进行宣传动员,

不断地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征兵工作成绩斐然,为

中国人民志愿军补充兵源。

五、拥军优属活动

拥军优属为征兵扩军工作强有力的支撑,既激励前方战士的作战情绪,又

鼓舞了士气,增强了抗美援朝的力量。1951年,普定成立拥军优属委员会,并

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给予过境军人、复员军人、荣誉军人粮食补助;1953年

结合抗美援朝运动,对全县残废军人、转业复员军人进行,甲等模范奖全套农

具,乙等半套农具,丙等一把锄头一把镰刀。在一系列拥军优属活动中,普定

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照顾家属生活上的困难。根据省府指示的《代耕工作试行办法》办理,

以参加抗美援朝来提高群众认识,在群众觉悟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大小包耕制

度(大包耕为代耕包产量,由承包人向家属订立合同。小包耕只包耕田土,不

包产量,亦应订立合同,以资慎重),按照政策该包的包,该代的代(包耕代耕

乃群众应尽的义务,不能向家属要求任何报酬,如吃饭吃酒等),不符合代耕的

烈军属,应进行说服教育,不应享受代耕,目的达到负担合理,不荒田土,搞

好生产逐步改善家属生活。同时对城镇贫苦烈军家属,适当组织生产及时解决

就业的困难,在生活上要随时加以了解。对全无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残疾贫苦

烈军家属应进行长期补助,对生活困难者,也要给予照顾,贫苦烈军属子弟入

学有困难者,经群众讨论,乡审核、区批准,要在入学前发给适当数量的补助。

贫苦烈军属患有疾病无力负担药费者,经区证明,可酌情减免,如需贷款者,

可按照银行贷款范围及具体办法,给予优先优待。以上这些举措说明,党和人

民对军属进行照顾和优先,使他们深深的体会到自己的光荣地位,应保持这种

光荣,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起带领作用,争取作一个光荣的家属模范。

二是作好对复员、荣军、转业军人的优抚和教育工作。县委、县政府及各

级领导的重视,使绝大多数的荣军、复员、转业军人都能各安其业,各得其所,

有很多都已在不同的战线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发挥了积极艰苦的作风,保

持了军人的优良传统。但部分区乡干部对退役军人的教育抓得不够紧,发生了

少数转业军人脱离群众、贪污、违法等现象。因此,主管部门从检查他们的生

产,了解他们的生活入手。如,发现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在此基础上贯彻经

常性的教育,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各个战线上的有力助手。

三是鼓励与人民军队互通音信,建立关系鼓舞双方的情绪。普定各界的

第59页

31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群众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制定了生产工作、学习计划,告诉最可爱的军人们,

尤其是解放 3年多来的社会改革运动和各种建设取得的成就。同时,向这些最

可爱的人作出保证,后方的人员不但要搞好生产工作、学习,并且要以实际

行动作好优属代耕,解决他们家属的具体困难,使他们安心作战,安心锻炼

身体,安心学习现代化的军事技术,保卫幸福生活。

四是优抚常态化,进行饮水思源教育,树立长期作好优抚工作思想。广大

民众既要热爱人民军队,更应尊敬光荣的烈军家属,全社会都应该树立尊重军

人家属的思想。当然,在优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的缺点,如负责烈军家属补助

粮发现有平均发放,在代耕时普遍代耕,负担面宽,要吃饭等问题,但这些问

题在后续工作中均得到纠正和克服了。

从 1951年至 1953年,全县对优抚对象发放实物补助费、粮共计人民币

23660.7元(新币),减免医药、死亡埋葬、子女入学补助等方面共 8789.5元(新

币)。1951年对烈军属实行代耕,对烈军家属给予生活照顾,1至 7月,计发优

抚粮42461.5公斤,解决1128户2761人。8月统计,全县有烈属28户、军属2230户、

工属 306户,总计 8009人。1952年,一、二区春季对贫苦烈军属 342户发放优

抚粮 3219公斤,款 503.11元(新币)。1953年,全县共有烈属 89户 308人,军

属 2686户 9257人。享受代耕的烈属 24户 84人、军属 328户 1148人。全县共发

烈军属补助费 10600元(新币),补助优抚对象 3061人。拨款 3389.5元(新币),

解决烈军属子弟 567人的入学问题。对 1952年 12月前回乡的转业、退伍军人 32

人临时补助 1600元(新币),优抚军工伤残 1340元(新币)。

在抗美援朝运动期间,普定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密切联系

群众、发动群众,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落实相关政策,直到战争取得胜

利,普定人民完成抗美援朝的使命。

第60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32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镇宁县委根据地委的指示,加强对抗美援朝

运动的领导,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一、开展抗美援朝宣传动员

1951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普遍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

精神,镇宁县通过召开抗美援朝大会的方式开展宣传动员,将抗美援朝爱国运

动精神传播到区、乡(村)、学校等。

3月中旬,镇宁县抗美援朝分会成立,镇宁县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为中心,广泛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宣传,采取组织人员在城乡教唱《志愿军战歌》

《中国人民力量大》等歌曲;张贴、书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标语;在机

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组织干部、群众、学生收听广播和阅读志愿军战

报,各县均办了黑板报和新闻图片展览,组织抗美援朝和平签名运动。

5月,安顺地委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翻身果实,保障土地改革”

的口号,要求各县采取措施加以宣传。镇宁县委积极作出安排部署,通过大会

小会宣传,镇宁各族人民目睹耳闻美国侵略军在朝鲜和我国东北犯下的滔天罪

行,无不切齿痛恨,纷纷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坚决站在朝鲜人民一边,狠狠打

击美国侵略者,广大革命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参战,家家户户订立爱国公约,写

慰问信。从城镇到乡村很快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镇宁县委时刻将时事宣传教育工作与每个时期的中心

工作相结合,在工厂、农村、街道、商店、学校和机关等地开展经常性的宣讲

教育运动。通过宣传,基本上消除了部分民众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的消极思想

和反动谣言,让人民认识到抗美援朝就是为了保卫家园和国家、挽救邻邦就是

自救。这些宣传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了镇宁人民对祖

国的热爱和对保卫家园的决心。抗美援朝运动是一场改造人的思想,改造社会

面貌,激发人民建设新社会、创造新生活的社会运动,为镇宁的土地改革、镇

压反革命、社会改造等运动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增产节约爱国捐献运动

1951年 6月 1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布了《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

军属的号召》,呼吁全国各界同胞捐献更多的飞机、大炮、坦克、高射炮、反坦

第61页

33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克炮等武器支援志愿军。镇宁县人民把爱国捐献和增产运动结合起来。10月 25

日,县城召开大会愤怒声讨美帝侵略朝鲜的罪行,动员全县各族人民踊跃捐献

钱物援朝抗美,适龄青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

国”的热潮。1951年 12月 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

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以后,1952年 1月,镇宁县委召

开全县干部大会,贯彻中央和省委、地委关于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县委领导带头检查,自我批评,各区和各部门负责

人也进行自我检查批评,接着互相检举揭发,干部大会后,又广泛发动群众检

举揭发,在“三反”运动中采取领导谈话、本人交待、群众揭发和查对账目相结

合的办法,对于贪污 1000万元(旧人民币合新币 1000元,下同)以上的“老虎”,

组织本单位的干部职工开展批判斗争。据统计,全县参加“三反”运动的干部(包

括乡、村干部)教师和职工 1779人,犯有贪污行为的 599人,占 33.6%,贪污总

金额 99957万元,虚报冒领粮食 9万多公斤,浪费国家财产 16000多万元。在运

动中进行了退赔,共退赔赃款、赃物折合旧币 46315万元,粮票 15000多公斤。

增产节约运动塑造了一种简约健康的社会风气,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热情和积极

性,使工人千方百计地节约原材料,职员想方设法地不浪费办公用品,提高了

工作效率。在这场运动中,镇宁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推进社会改革,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抗美援朝运动打牢基础。

三、动员优秀青年参加志愿军入朝参战

县委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地委的要求,把动员优秀青年参加志愿军作为

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因地制宜给各区分配扩军任务,要求县委领导成员分头

到各区帮助。

具体工作中,县委采取以点带面方式,先在二区(安西)搞试点,二区区委

召开了多次会议,广泛宣传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号召群众踊跃参军。经过广

泛的宣传号召和深入细致的动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形成了报名参军的热

潮,青年们争先恐后地赶来报名参军,几天时间就有 200多人报名,经审查批

准 100多人入伍,区委在丁旗场坝召开了有 1000多人参加的欢送大会,参军的

青年戴上红花骑着马,由区委的同志带队到县报到,从而轰动了全城。

在二区试点宣传的影响下,全县其他几个区也陆续掀起了参军参战热潮。

短时间内,城乡青年和在校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这种热潮十分

感人,例如父母送独子参军、妻子送丈夫参军、寡妇送儿子参军、学子毅然弃

学从戎等情况屡见不鲜。村庄、街道、学校等单位组织欢送仪式,敲锣打鼓,

庆祝那些身披大红花的新兵入伍的场面随处可见。其中,大山乡在几天内就有

第62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34

60多人报了名,30多人被批准入伍,大山乡打硐仅有 27户人家的布依族村寨就

有 9个青年报名,3人入伍。1951年初,全县报名参战人数达 800多人,经接兵

部队审查,政治、身体、年龄合格的 500多人。

1951年 1月,镇宁县入伍青年为 1个新兵营(3个中队),并在镇宁集中训练

一个多月。2月中旬,新兵营到平坝编为 186师补训团第 2营。在平坝驻守期间,

主要是通过诉苦进行阶级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以及基本军事训练。

4月下旬,到河北省束鹿县(今河北省辛集市)进行整编,以补训团的部分新战

士为基础,从老部队抽出一批干部为骨干,组建了一个炮兵团(后扩建为炮兵

31师),其余的人编入志愿军各部队,并陆续开赴朝鲜前线。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批镇宁战士没有辜负镇宁人民和祖国人民的重托,

继承和发扬了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战斗作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

英勇杀敌,顽强战斗,他们当中有吴仕英等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流过血负过伤,

杨天清、王廷光、周兴顺等 30多位烈士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安全献出

了宝贵生命。有不少同志在战斗中立了功,受了奖。如杨作云同志在上甘岭的

618高地战斗中,英勇顽强,一人坚守阵地三昼夜,打退敌人的 17次进攻,对

整个战斗起了重要作用,被部队领导机关批准荣立二等战功。很多同志在战备

训练和军队建设中做出了贡献。马德斌同志在战备训练中练出一身过硬的炮兵

射击本领,屡次实弹射击都获得优良成绩。《解放军报》记者把马德斌的事迹写

成文章,编入《解放军三十年》征文一书中。还有更多的同志,不论是在战斗前

线,还是在其他岗位上,都在顽强地战斗,兢兢业业地工作,也都为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尽了自己的责任,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四、拥军优属活动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各族人民家家户户订立爱国公约,积极参加“购

买飞机大炮”的捐献运动。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纷纷给志愿军写慰问信、寄贺

年片,开展拥军活动,对军烈属很多方面予以照顾。

根据 1950年 12月政务院批准内务部关于《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

和《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的规定,县人民政府对革命军人、革命工

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等牺牲、病故后,除由所在单位或部门妥为安葬外,并

拨出专款,由民政部门对其家属按规定发给一次性的抚恤金。其标准是:参战

或因公牺牲的,凭本人生前工资标准,按 20个月计发,病故的按 10个月工资计

发。对于生活仍有困难的,则根据其具体情况与残废军人和因公伤残人员一样,

给予定期定额抚恤,一般每月补助一次。50年代按享受抚恤对象经群众评议,

区、乡(镇)批准后,每人每月补助 2-5元(新币)。

第63页

35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为军属代耕,一种是“大包耕”,从种到收一包到底;另一种是“小包工”,

根据优抚对象的实际,补助一定数量的劳动日,个别特殊的优抚对象,挑水、

送煤等固定专人负责。到 1952年,全县军属增加到 1136户,6014人。

五、做好复员志愿兵安置

解放初期,主要接待安置“抗美援朝”复员的志愿兵。每批复退军人都受到

党政各部门及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对复退军人中有一定文化和技术的人员及残

疾军人,安排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其余回乡务农。各区、乡对复退军人

的生活、生产、婚姻等,尽可能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1950年,镇宁县开始办理对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遵照中央

军委、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文件规定,本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做

到“妥善安置,各得其所”,是年成立了“复员军人安置委员会”,1952年改复员

军人安置委员会为“转业建设委员会”,1964年更名为“复退军人安置委员会”,

委员会下设安置办公室。每年由民政、人事、劳动部门共同配合,做好当年复

退军人的安置工作。

综上所述,在抗美援朝运动期间,镇宁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

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落实相关政策,直到战

争取得胜利,镇宁人民完成抗美援朝的使命。

第64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36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关岭县委根据地委的指示,成立了关岭县抗美援朝运动委员会,加强对抗

美援朝运动的领导,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为中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

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一、开展最广泛的抗美援朝社会动员

1951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普遍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

精神,全县通过召开抗美援朝大会的方式开展宣传动员,抗美援朝大会分单位

分集体进行,其中,职工按所在单位参加单位抗美援朝大会,居民以所属街道

参加街道抗美援朝大会,村民以所在村参加村抗美援朝大会。

1951年 5月 10日,安顺地委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翻身果实,

保障土地改革”的口号,要求各县采取措施加以宣传。关岭县于 1951年 6月 4日

至 8日召开第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会议 231人,其中选举代表 179

人,推举代表 52人,会议内容包括反封建斗争、秋前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组织财政收入、完成城乡物资交流、救灾、文化教育、少数民族工作、抗美援

朝等,对抗美援朝宣传动员工作做出了进一步安排部署。

1951年 7月 21日,地委发出《关于贯彻抗美援朝总会三大号召的指示》,要

求宣传贯彻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提出的“捐献武器,推行爱国公约,优待烈属

军属”三大号召,并结合实际普及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关岭县在第

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后,在全县组织更加开展广泛深入的抗美援朝社会

总动员,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广泛宣传抗美援朝,如:利用赶场时间和街头宣传

等方式对广大群众进行教育,揭露美帝国主义在朝鲜的侵略罪行,讲清志愿军

出国作战的正义性和朝鲜与我国唇亡齿寒的道理。宣传中还办黑板报和新闻图

片展览,学校组织学生到城乡巡回演出文艺节目,县里组织机关、团体、学校、

居民积极参加游行,抗议美国入侵朝鲜。

二、开展爱国捐献活动

1950年 10月 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前方战事牵动着全国人民

的心。1951年 2月 2日,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

的指示》,提出要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订立爱国公约。4月初到 5月中旬,

慰问团 8个分团深入朝鲜前线和后方地区开展慰问。6月 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

第65页

37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朝总会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按照

地委发出《关于贯彻抗美援朝总会三大号召的指示》要求,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向

全国提出的“捐献武器,推行爱国公约,优待烈属军属”三大号召,关岭县在开

展广泛深入的抗美援朝宣传中,积极动员全县各族人民为抗美援朝开展捐献,

全县人民在物质十分困乏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支持前线,表现出巨大的爱国

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广大人民群众节衣缩食,慷慨解囊,纷纷自觉捐献。

据统计,抗美援朝期间,关岭全县共捐人民币 1亿元(旧币)。

三、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1950年 10月 23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指出“为了继续坚持这个

必要的正义的斗争,我们就需要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工作,需要增加生产,厉

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中国人民今天的中心任务,因此也是这

次会议的中心任务。”

为贯彻落实好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稳定人民政权,解决因长期的战争

破坏导致物资匮乏、人民群众生活极为困难的现状和反动势力对人民政权的各

种破坏,尽快恢复经济,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并给予抗美援朝有效的支

援,抗美援朝期间,关岭县结合“五大任务”(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

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经济上,一是减租,包括“集体减租”和“和平减租”,切实减轻佃农的负担,

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二是退押,就是地主退回佃农为其在地租外无偿上交的

粮食;三是土地改革,全县的土改工作从1951年6月18日开始到1953年2月结束。

通过土改,彻底解决了底层劳动人民无土地的历史问题,建立了新的社会

生产关系,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快速恢复,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在抗美援朝“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还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开展不同形式的生产

竞赛,激发大家的劳动热情,并开展节约宣传教育,加快积累社会财富,以支

援抗美援朝前线。

四、动员优秀青年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

安顺地委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翻身果实,保障土地改革”的口

号后,关岭县在加大抗美援朝宣传、开展广泛的抗美援朝社会动员的同时,积

极动员关岭优秀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并对征兵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关岭全县各族

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美援朝期间,关岭

全县参加志愿军的青年达 300多人,其中 40余人光荣牺牲,献出了年轻宝贵的

生命。

第66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38

五、拥军优属运动

为了贯彻落实好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提出的“捐献武器,推行爱国公约,

优待烈属军属”三大号召,根据 1950年 12月 22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人民

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新旧年关开展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的

指示》,关岭县委、县政府及时开展拥军优属,特别是帮助参加志愿军的家庭解

决生产生活困难,解除参战志愿军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前线安心作战,保家

卫国。

为切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关岭县还组织开展了“优待烈军属的竞赛活动”。

在党委、政府广泛的宣传和组织下,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帮助军烈属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在农村,广大群众替缺乏劳力的烈士家属代耕代收,

把对烈士家属的优抚工作经常化。通过“优待烈军属的竞赛活动”开展,在全县

营造了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让参加志愿军的家庭享受到无上光荣和荣誉,营

造了新政权、新气象,广大人民群众对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充满信心,积极支

持抗美援朝,优秀青年积极参军入朝,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捐钱捐物,形

成抗美援朝的巨大合力。

抗美援朝运动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育人民,成功地唤醒了

全国人民对于爱国主义情感的认识,进一步点燃了人们的民族骄傲和自信,极

大地鼓舞起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劳动热情,成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

各项社会改革的巨大动力。在抗美援朝运动期间,关岭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

的安排部署,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落实相关

政策,直到朝鲜战争取得胜利,关岭人民完成抗美援朝的使命。

第67页

39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根据中央、省委、地委安排,紫云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这

场运动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也让紫云县的人民在历

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紫云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在中共中央指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这个运动,已推行者深入之,

未推行者普及之,务使全国每处每人都受到这种教育”的背景下,紫云县工委

领导成员经过认真学习讨论,结合本县实际情况,深刻领会抗美援朝运动的重

大意义和必要性、紧迫性。在正视有利因素和困难条件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广泛深入开展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群众运动。同时,提高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思想觉悟,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大力支援前线,推动紫云各项工作

的开展。各级党政领导均把这项运动纳入重要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一)建立领导机构

在县工委的指导下,首先建立了抗美援朝运动各级领导机构,以党组织为

核心,县、区设立了抗美援朝分会,乡和行政村设立了工作小组,由各方代表

五至七人组成。分会和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

开会议,总结交流情况。通过层层宣传动员,自上而下逐渐开展了扩军、订立

爱国公约、捐献,以及拥军优属等项工作。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在群众爱国

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各种会议不断地进行,工作得到更好的推进。

1951年初,县工委在全县区、乡长联席会议和农民代表会议上传达了中央

指示精神,要求各地重视对群众进行政治时事教育,宣传抗美援朝的形势和重

大意义。同年 6月,全县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将开展抗美援朝运

动列为重要议题。会议代表们联系现实阶级斗争的实际,控诉美帝侵华历史罪

行,揭露美帝入侵朝鲜、进犯我国的狼子野心。代表们表示:“帝国主义、国民

党蒋介石、地主恶霸、特务土匪是一伙害人虫,想重新骑在人民头上。我们要

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联合朝鲜、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的人民,

同它们进行斗争,保卫人民政权,保卫翻身果实。”有些代表还列举了 1950年土

匪暴乱事件,说明敌人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胜利来之不易,绝不能让美帝

第68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40

及其走狗的阴谋得逞。代表们从朝鲜战场上人民军队重创侵略者的英雄事迹中

受到极大鼓舞,批判了亲美、崇美、恐美的错误观点,树立起仇美、鄙美、蔑

美的思想,增强了斗志和信心。

在会上,宣传贯彻了抗美援朝总会提出的三大号召:发动群众订立爱国公

约、捐献飞机大炮、拥军优属,得到全体代表的积极响应。最终,一致通过了在

全县范围内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决议,明确了以抗美援朝为中心,使之成为推进

各项工作的原动力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的召开,壮大了声势,统一了步调,振

奋了精神,为开展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后,各区和乡镇纷纷召开群众会、

农协会、党、团员会、烈军属会以及青年、妇女、民兵等专门会议,高调宣传县

人代会所做出的决议。许多地方还采用广播、墙报、漫画、文艺演出等多种形

式,生动形象地向群众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截至 1951

年 10月,全县已有超过六万余人受到了宣传教育,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1951年 10月,召开全县首届二次人代会,对前段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交

流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由于紫云县地域分散,交通闭

塞,干部少,尤其是缺乏少数民族干部,因此在宣传工作上有不少空白点。为

此,县工委决定抽调一百多名干部,由负责同志带领,分成若干工作组,深入

偏僻村寨,开展巡回宣传。同志们跋山涉水,走村串寨,连夜开会座谈,宣传

党的民族政策,讲述抗美援朝的道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山村,主要依靠本民

族干部和教师,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宣讲,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反映良好。同

时,还注意联系寨老、族长及其他自然领袖,充分发挥他们在抗美援朝宣传工

作中的积极作用。

白云乡位于紫云一区,是苗族聚居区,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在宣传抗

美援朝的初期,当地群众对此持冷淡态度,一提到抗美、反美,就感到格格不

入,甚至会产生“信教不光荣”“怕受牵连”的想法。随后,经过本民族干部和

积极分子的耐心解释,向群众讲解帝国主义与他们所统治的人民之间的压迫和

被压迫的关系,让群众明白不仅是我们反对帝国主义者的侵略行为,而且他们

国家的人民也是坚决反对的,所有劳动人民都是一家人。同时,还宣传了党的

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提高了群众的觉悟,让群众明确敌我界限,消除了疑虑,

积极参与到抗美援朝运动中。

(二)订立爱国公约

全县人民积极响应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纷纷参与订立爱国公约,将其视

为向党向祖国表达强烈感情的良好形式,并将其作为每个人的行动准则。在全

县首届人代会上,代表们汇聚广大群众的声音,共同订立了《紫云各族各界人

第69页

41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民抗美援朝爱国公约》,并经会议一致通过,该公约在全县人民中得到广泛推

行。爱国公约的内容是:

(1)拥护共产党、毛主席,拥护人民政府和解放军、志愿军,响应一切

号召。

(2)广泛宣传,深入动员,要使抗美援朝家喻户晓。

(3)大力进行反封建斗争,折断美帝在中国的爪牙。

(4)坚决镇压反革命,抓光匪首,检举匪特,人人有责,保障社会安全。

(5)开展爱国生产运动,争取每人增加十斤粮。

(6)实行增产节约运动,捐献飞机大炮。

(7)工商界要做到物资交流,保证供粮,稳定物价,繁荣经济。

(8)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提高本领,锻炼成祖国的优秀人才。

(9)积极缴粮纳税,保证抗美援朝和建设祖国的需要。

(10)动员得志青年志愿参军,做好优待军人家属工作。

(11)各族各界人民大团结,消除隔阂,不受匪特挑拨。

全县的机关干部、厂矿职工、部队战士以及广大农民、工商业者、教师、学

生和城镇居民,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爱国公约。许多人

将这份公约贴在墙上,随时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公约要求,从中汲取精神

力量。在执行公约的过程中,对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在讨论

制定公约时,每个人都非常认真,老人和孩子也积极参与,他们表示要多做些

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搞好家庭生产、养鸡养鸭、喂好牲畜等,以增加收入,支

援人民志愿军。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全县有 59000多人签署了爱国公约。

(三)发动群众捐献飞机大炮

紫云人民曾长期受到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导致经济

贫困,迫切需要休养生息。然而,通过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他们的政治觉

悟有了明显提高。在爱国心的驱使下,他们能够以国家大局为重,积极响应

党的号召,踊跃捐献飞机和大炮。捐献活动首先在工商界和城镇居民种发起,

随后扩展到广大农村。在这个过程中,干部和积极分子起到了积极带头的作

用。仅三区,原计划捐献 2000万元(旧币),而实际上完成了 3900万元(旧币)。

许多家居农村生活尚且困难的百姓,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过着勤

俭持家的生活,甚至在赶场天连中午饭也舍不得买来吃。当他们得知美国入

侵朝鲜,轰炸中国东北时,同样的表现同仇敌忾,毫不犹豫地捐出了他积攒

的积蓄。虽然村干部见其家境贫寒,不忍接受,但是他们坚持认为:“只有你

们爱国吗?我难道不会爱国吗?”这种坚定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村干部,最终他

第70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42

们收下了这些捐款。村干部再三嘱咐这些捐款群众,如有困难一定要反映,

更好帮助解决。他们爽朗地回答:“用不着替我操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打垮

美国鬼子,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这种难能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赢得

了人们的一致称赞。仅 1951年内,全县人民共捐献 25800万元(旧币),超过

预计数 15800万元(旧币)。

(四)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自 1952年 4月至同年秋,全县分期分批完成了土地改

革,摧毁了地主阶级封建土地私有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和无地少地的贫困

雇农。每户平均分配了约 550斤产量的土地,从此摆脱了封建统治的束缚。劳

动农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昂首阔步,踏上了富裕之路,辛勤劳动和汗水创造了

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土地改革胜利结束后,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转向发展生

产。为此,颁布了农业生产老干十项政策,规定“谁种谁收”“增产不增税”,以

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此外,国家从资金、物质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帮助

那些生产、生活资料缺乏的农民渡过难关。政府发放了 16800万元(旧币)救济

款,帮助 2383户农民生产度荒。同时,还发放了一批涉农贷款、种子粮和耕牛

贷款,为农民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在边远少数民族山区,政府更是无偿发

放锄头、镰刀等农具,帮助农民改善生产条件。国家还专门培训技术力量,向

农民传授科学种田的知识,重点推行水稻稀株密植,选用优良品种等先进技术,

帮助山区农民逐步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

成功开展互助合作运动。1952年,全县为了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开展

了互助合作运动。在自愿、互利、民主的原则下,个体农民组织起来集体生产

劳动,并试办了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合作组织在挖掘生产潜力、

抗击自然灾害、实行技术改革、夺取农业丰收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1952年,

全县遭遇罕见的春旱,为了保证春播的顺利进行,互助组带动广大农民群众,

出动三万一千多个劳力,修建了 485里沟渠,修建了 59口水塘,筑起了 12道

坝,引水灌溉面积达到 1.89万担。在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中,一批丰产典

型涌现。这一年,全县在 1951年农业丰收的基础上,又增产粮食 220万斤;

中心平坝地区增产超过 20%,680多个互助组都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从而

坚定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信心。年底,全县 80% 以上的农户加入了互助合

作组织。

排除困难完成征粮任务。为了支援前线、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祖国,广

大农民深知大义,把完成夏借、秋征看成是自己应尽的光荣义务。一到收获季

节,群众便忙碌于风簸、翻晒粮食,并把优质粮食先交给国家。许多地方以村

第71页

43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为单位,组成了送粮队,由村主任带领,全部劳力一同出动,人挑马驮,一路

欢声笑语,唱着山歌,浩浩荡荡地将“爱国粮”送到国家仓库。即便是路程遥远

的边远山村,群众也会在天不亮的时候点着灯笼火把,人挑马驮送粮,虽然夜

路难行,但心中却感到无比舒畅。例如,三区泉初乡五村距离仓库有八十余里,

然而群众并没有因此而怠惰,反而不辞劳苦,仅用五天就完成了三万七千多斤

的送粮任务。1950年,紫云县成功完成了 800万斤秋粮征购任务,并超额完成。

在 1951年,全县实施了合理负担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纳粮的积极性。从 7

月 1日开始,该县仅用 25天时间就完成了 765万斤秋粮征购任务,超额完成了

任务的一倍以上。此外,夏借和人民币折谷的贡献,共入库稻谷 1027万斤,超

额完成了 277万多斤。接下来多年紫云的夏借和秋征工作进展顺利,质量良好,

任务完成情况非常出色。

(五)动员优秀青年踊跃参军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广大青年响应祖国的号召,积极报名参军参战,用实

际行动抵御美帝国主义的咄咄逼人,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并视之为义不容辞

的神圣职责。全县人民热情支持青年们的爱国行动。在“保卫和平,保卫祖国,

保卫家乡”“抗美援朝、杀敌立功!”“参军最光荣!”等口号的鼓舞下,掀起志愿

报名参军的热潮。

在参军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如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弟

兄相争报名应征等。有些小青年虽然未达到参军年龄,但仍然渴望能够得到破

格录用。还有的青年为了避免家人牵挂,瞒着父母报名参军。从 1951年 6月至

1952年秋,全县共有 3000多名各族青年报名参军。在经过严格审查挑选后,有

956名新战士光荣应征入伍。在兵员集中期间,广大群众怀着兴奋和喜悦的心

情,给新战士披红戴花,敲锣打鼓,鸣放鞭炮,高呼口号,一直送到接兵站上。

战士们容光焕发,表示要安心服役,勇敢战斗,为保卫祖国作出贡献,不辜负

父老乡亲们的殷切期望。农村干部提出:“军队前方打美帝,我们后方挖毒根,

发动群众铲除封建势力,搞好生产,支援他们打胜仗。”对于未验收合格的青年,

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做好说服工作,鼓励他们安心生产和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

为建设祖国,支援前线贡献力量。

另外还有一些从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的紫云籍战士,也随部队一起编入志

愿军队伍,入朝参战。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

解放军和志愿军是保卫祖国的坚强战士,他们应该得到人民群众的尊重。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军政、军民团结,对军人和烈属给予优抚和照顾,关心

第72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44

他们的疾苦,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这种关怀和尊重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人人

关心爱护烈士、军属的良好风尚。

每年的“建军节”、元旦和春节期间,全县各级拥军优属机构都组织各种形

式的慰问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各级党政领导都与烈士家属以及军属促膝交

谈,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发扬优良传统,珍惜荣誉。这些活动

形式多样,既有座谈会,也有逐户走访。村里组织群众为军属做农活做家务,

挑水砍柴,打扫卫生。此外,各地还会组织群众给烈士家属和军属挂上光荣

匾、光荣花,贴对联,赠送礼品,并举行军民联欢晚会,探望部队的伤病员等。

机关干部和少先队员也会给解放军和志愿军写慰问信,寄送纪念品,表达亲切

的祝福。

为了帮助烈士、军属、政府和群众渡过困难,村里伸出援助之手,对于劳

动力缺乏、生产困难的家庭,村里组织群众进行代耕。自然村设立了代耕组,

行政村设立了代耕队,实行“定人工、定时间、定任务”的三定代耕制度。对于

生活有困难的家庭,政府也提供了救济粮款等物资。

1951年,全县共投入 9400个工时,为烈士和军属代耕土地 780亩,补助大

米 5100多斤。1952年,又发放优抚粮食 17900斤,残废金 164万元(旧币),帮

助 210户烈士、军属和荣誉军人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此外,对 110多名复员、

退伍和转业人员进行了妥善安置,让他们继续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作用。

党和政府对烈士和军属给予关怀和体贴,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欣慰。同

时,他们鼓励自己的亲人在部队中勤奋学习,锻炼本领,为国家杀敌立功。此

外,党和政府还承诺要搞好生产,积极参与反封建斗争,鼓励自力更生,减轻

国家的负担。这些措施被视为爱国公约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紫云抗美援朝运动的深远影响

抗美援朝运动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育人民,极大地鼓舞起

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劳动热情,成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各项社会改

革的巨大动力。虽然紫云与朝鲜相隔万里,但在整个抗美援朝运动中,后方的

各项工作同样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支持前线的战斗,除了动员参军保障兵源,

紫云各界纷纷捐献资金和各种物资支援前线,这些捐献为战士们提供了必要的

物质保障。后方的各种工作任务完成得有声有色,鼓励了前方战士奋勇杀敌,

此外,后方的社会各界也为战士和家属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免除了

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战斗任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

力地震慑了美帝国主义,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彻底把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形

象,从被侵略、被拯救的可怜形象,改写成了拯救者、保护者的英雄形象。抗

第73页

45

峥嵘岁月——安顺及各县区抗美援朝运动

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顶

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

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

环境。

抗美援朝运动,不仅推动了全国反封建斗争、镇压反革命等各项工作的开

展,还加强了各族各界人民的团结,推进了农村土地改革的进程。这场战争的

残酷性让 19万视死如归的志愿军勇士牺牲在战场上,其中包括来自贵州省紫云

县的 29名烈士。据统计,紫云籍牺牲在朝鲜战场的 29名烈士当中,两人回到祖

国安葬,安置在辽宁省锦州烈士陵园,其余 27人则永远长眠于朝鲜境内的桃花

洞、开丰郡、五圣山、江原道等烈士陵园。这些牺牲的烈士当中,来自格凸河

镇羊场村毛龚组的班庆才和来自大营乡大坡寨的杨德才均只有 18岁。烈士们曾

视死如归奋勇战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祖国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他们的牺牲让人们感到无尽的悲痛和惋惜。这些陵园是他们永远的家园,

也是他们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见证。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但

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责任,为了祖国的胜利而英勇奋斗,他们的英勇

事迹和牺牲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让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第74页

血火烽烟

——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抗美援朝老兵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他们为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做

出了巨大贡献,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他们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

人民军队的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据不完全统计,安顺有

记录的抗美援朝老兵 930人。

第75页

47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部分老兵口述回忆

栗美:参加金城战役的汽车兵

我叫栗美,现居住在西秀区黄果树大街阳光小区。1949年 12月 9日参加云

南起义入伍,属解放军二野四兵团修配厂。1952年响应祖国号召报名参加中国

人民志愿军,入朝后在志愿军二五〇部队(二分部)修理连。政委刘正付,连长

季永传,指导员雷居华。

当时正处于上甘岭战役中后期,战斗十分惨烈,敌机日夜封锁轰炸,部队

白天根本无法活动,部分部队处于枪无弹、人无饭、伤病员无医院的困境,只

有天黑时才能开车往前方,冒着敌机炮火往前方送弹药和纱面,战斗十分惨烈,

上级要求每 15分钟需送上 60车炮弹,但道路全被敌机破坏,加上人多车多,拥

挤不堪,车辆损失极其严重,有 40% 的车辆只能装个水箱跑。

刚入朝时,我们装备还未到,上级命我们暂到志愿军汽车一团工作,到天

亮车回来时,总会有十个、八个驾驶员牺牲或负伤。有时目标被敌机发现,还

会有整连整营人员车辆被轰炸。有一次我带两个同志到前方抢修一台电台车和

一台炊事车时,被两架野马式战斗机反复扫射,我们机智地用篷布等伪装对车

辆和设备掩盖起来才未被敌机发现,保护了设备和车辆完成了任务。

1953年 6月左右,为在谈判桌上压倒敌人,志愿军准备发动金城战役。朝

鲜的五六月正值暴雨洪水天气,当时有一个弹药库区,铁桥被敌机炸坏,有两

根钢轨横在桥下,挡着无数的树木和碎物,致使洪水不能下流,整个库区被水

淹没,上级命我前去解决。因去时太急,到现场后发现未带氧气表,要回部队

去取,因距离太远来不及了,我向库区同志询问附近可有什么单位有氧气表吗?

他们想后告诉我,山后可能有器材库。我立即跑去找到器材库,器材库领导正

好是带我们入朝时的班长王均柳。我说明情况后,他立马找来一支氧气表。我

跑回现场,库区同志用绳子将我吊在桥下,我用高压切割枪将两根钢轨切断,

随着哗啦一声巨响,洪水冲开被挡碎物,库区得到安全保证。此外,整个部队

车辆损坏十分严重,材料奇缺,我带领同志到被打坏的敌人坦克上拆来废钢板

第76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48

做成简压冲机,解决部分缺料问题,提高了车辆完好率。

在金城战役的日日夜夜,大雨倾盆,大部分装满炮弹的车辆泡在水齐腰深

的山沟里,团长、指导员都不穿雨衣,陪我一起抢修车辆,四天四夜,完成任

务后,回到部队时全身被水泡的发白浮肿,但心中十分高兴。由于大家奋不顾

身的工作,保证了前方战斗胜利,迫使敌人在谈判桌上签了字。

1958年 5月,部队回国时,身体虚弱,是朝鲜人民用肩膀把我抬上火车的。

我们从丹东到大西北,一路受到祖国各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戴。我时刻

在想,我这一生在宝贵的青春时期能参加到祖国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中,太幸

福了,太值了。

(西秀区档案馆(史志办)提供)

第77页

49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王金玉:一生跟党走

七十多年前,朝鲜半岛突燃战火,并很快烧到了鸭绿江边。当时,我国有

不少有志青年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声浪中,先后加入了中国人民志

愿军的行列,奔赴朝鲜战场,安顺青年王金玉(中共党员)便是其中一位。

如今,王金玉已是 92岁高龄。近日,我们来到王金玉的住处,看到他鹤发

松姿,精神矍铄,回答问题思路清晰。他翻着自己的简历、指着一摞证书和奖

章,向我们讲述起那段峥嵘岁月。

王金玉 1933年出生于贵州安顺,在贫苦中长大的他从小就很懂事,经常帮

着大人做事情,分担家里的家务。1950年,17岁的王金玉和妈妈一起挑柴从宁

谷镇木山堡村到安顺北街炮台街卖。

“那个时候解放军刚刚到安顺,他们来买柴,问多少钱,说好价钱后,让

我们背着柴跟着走,说到地方给我们钱。我边走心里边犯嘀咕,之前的苦日子

过怕了,经常被欺负,加上对解放军不熟悉,怕他们不给钱。”王金玉说,谁知

道母子俩把柴送到后,解放军不仅及时付了钱,还做饭给他们吃。

“给我们倒了热水喝,端了两大碗饭,还做了热腾腾的莴笋炒肉给我们吃!”

王金玉对这段回忆记忆犹新,在交谈中他一直把党和国家挂在嘴边。他说,在

那个年代,吃饱饭都是问题,解放军不仅不欺负百姓,还做饭给穷苦人民吃,

自己很受感动,从那个时候起,才知道解放军的好。

回到家后,王金玉在村庄里常常说解放军的好,年轻的他有了一个梦

想——想成为一名解放军。

1950年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王

金玉了解到有机会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积极报了名,于 1951年 4月参加中国

人民志愿军,并决定一生要跟党走。

“1951年 5月我成为代理小队长,我们到鲍家屯集中,换上军装那一刻我感

到由衷的自豪和光荣。6月我成为代理副排长,我们从鲍家屯坐车到广西、从

广西坐火车到武昌、又从武昌坐轮船到武汉,在当地的一个纺织厂休息了两天,

之后又坐火车到达辽西。我们在辽西训练了 3个月后,从丹东出发走路过鸭绿

江,刚开始我们是白天走路晚上休息,后来为了躲避敌机,我们改成白天休息,

晚上走路,一直走了 1个多星期,于 1951年 10月入朝鲜。”王金玉细数着 1951

第78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50

年的点点滴滴,每每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老人就激动不已。

之后,王金玉在朝鲜顺川编入高射炮兵五〇五团三营九连指挥排。

虽然多年过去了,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战友们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英

雄气概依旧历历在目。战场上每天都是炮火连天,但志愿军战士的毅力特别惊

人,负伤了不怕,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和敌人拼到底,带伤也能继续上前线。

王金玉回国后于 1953年在辽宁保卫鞍山钢铁公司,1954年保卫吉林小丰满

水电站。

王金玉用他的个人事迹履行了一生跟党走的诺言,1958年 5月他转业到北

大荒农垦部水利工程局第二支队修建密山青年水库、虎林完达山东方红水库,

1964年调黑龙江省友谊县劳动工资科,1966年调贵州省安顺县计委,1972年调

贵州省微波总站安顺 79站,直至 1988年 5月退休。

从参加抗美援朝至转业到地方工作 37年,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干什么样的工

作,王金玉都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一丝不苟,曾多次立功受奖评为先进工作

者、优秀共产党员。

退休后,王金玉秉承着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勤奋好学的一贯宗旨,于 2011

年进入安顺西秀区老年大学学习摄影,背起相机行走中国的大江南北,拍摄祖

国秀美壮丽的大好山河,并积极参与各种摄影活动,摄影作品多次参赛、展出

并获奖。

“党和国家给我了现在的好生活,我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保持初心、保

持热爱!”王金玉说。

(安顺日报社  吴宝成  陈婷婷)

第79页

51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刘昭茂:在反击 611阵地的战斗中英勇负伤

我叫刘昭茂,祖籍贵州平坝,1933年 7月 16日生于贵州省平坝县白云镇大

寨村二组(现属平坝区安平街道)。

我父亲过世得早,那个时候我才三四岁,后来得继父抚养长大,母亲、我,

还有个姐与继父四个人共同生活。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我直到 15岁才开始读书,

当时大寨办学只到二年级,在大寨读完二年级后,到白云龙场去读的三年级。

因为交不起学费,我就从三年级失学。我 17岁失学回到村里,由于我工作态度

很好,当时的农会主席等村领导和大家就选我来当民兵组长。我在当民兵组长

期间,1950年国家就号召参加抗美援朝,于是我就踊跃地去报名。知道我报名

参军后,我的老一辈,伯伯咯、叔叔咯、老太太(奶奶)咯,哭死哭活的不让我

参军,为啥?说“你家就一个独生子女”,我说不行,你们挡不住我。我还是去。

去当兵就在平坝新兵团接受思想教育,搞忆苦思甜,当时我们大寨一起去当兵

的几个,我家堂哥刘锦昭(音)、陈德普(音)、刘昭祥(音)和我,我们四个在

一个班,他们年纪比我大,搞忆苦思甜那一段,我被评为新兵连的第一模范,

因为我能够把我的苦头说得出来,当时就得了一个用红布缠成的五角星的奖励。

这是我入伍的一个过程。

入朝后,我们部队是负责运送枪支、弹药、粮食等,步行走过鸭绿江,白天

不敢走,晚上才行军。那时候我有十七、八岁了,有些力气了,扛米推车都拿得

动了。一晚上要走 120里路,到天亮后就停止行军,驻扎在大山林里隐蔽。后

来有一次在行军途中,我们从隐蔽的山林里把车子和运送的物资推到路上准备

行军,就看见敌机在山那边炸桥,当时我们连队从领导到战士都以为敌机炸桥,

应该不会发现我们部队。谁知敌人炸完桥后就发现了我们,我们用于运输的胶

轮车有的推手翘起来,有的是放平的,敌人空中侦察以为是武器,敌机立马就

哗哗哗的扫射,我当时都看到敌机驾驶员,可以清楚的看见驾驶员,部队规定

不准打枪,要是可以打枪,手枪都能打中敌机。这一场伤亡很大,我在的班正

是敌机扫射的范围,我们班伤亡最大。我身材偏小,当时就趴在一个小沟沟里,

敌人扫射完之后,我穿的白衬衣被打了一个洞,没有打中我的身体。我虽然没

有受伤,但是我的班长、排长、战友就拐咯,班长看见我就喊“刘昭茂啊,快

来把我拉出来”。由于我个子小,班长个子又大,我去拉他好几回,总是拉都拉

第80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52

不动。我就四处去找人帮助,可是一个都找不到,都被打散了,那些战友很多被

打死了。还不到五分钟,敌机又来了,我当时虽然年纪小,但脑子灵活,我立即

寻找地方隐蔽。这次敌机一来就放汽油弹烧,放炮弹炸,敌机飞走后,我就出

来。唉!可怜我的班长、我的战友全部牺牲了,虽然说我们刚分配到一个连队,

当时的场景太残酷,太凄惨。后来看见了排长,他也受了些伤,脖子被烧伤,

我没受伤,我就叫“排长”,他就哭了,我说“不哭,现在同志们都牺牲了,怎

么办?就剩下我们两个了,我的班长、我的战友们都牺牲在这了。”排长还是控

制不住的痛哭,排长哭、我也哭。但是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后来我们给当地的

朝鲜老乡搞来两把铲子,就在马路边的下坎,去挖个坑坑,挖好以后,我和排

长一个一个的把战友的尸体埋在坑坑里头,埋完战友的尸体后,我问排长:“你

要走不走?”排长说:“你看我的身体受伤了,我该怎么办”?我说,“那你就回去

找陆军医院,去医院治疗,我要去找部队”。这是第一次,一个班只剩下我一个。

后来我去找到部队了,在部队里休整训练。有一天突然接到消息,说要去

打仗。虽然我年纪小,但我在老家当过民兵,领上枪就上阵地。1952年 10月 6

日,反击 611阵地战斗打响。为什么要我们先打这一个阵地,就是为了后来的

上甘岭战役。我们打的这个阵地就在上甘岭隔壁很突出的一个阵地,把这个阵

地打下来,就为上甘岭战役减少了很多困难。我们是晚上攻上去,攻上去以后,

敌人打的打死、打的打跑。虽然我不是老兵,我个子小,但是我脑筋好用,攻

上阵地以后,我就找好地方隐蔽。班长、副班长就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副班

长是轻机枪手,就负责打轻机枪,副班长不找隐蔽的地方,却找了一个平坦开

阔的地方,趴在地上架好机枪,打了几梭子。拐咯,他打的几梭子就引起了对

面敌人的注意,暴露了火力点位置,敌人的子弹就哗哗哗的打过来,敌人一阵

密集火力进攻后,班长、副班长、战友们大都牺牲了。后来我发现还有一个战

友没牺牲,是山东的,他的腿被打断了。我没有负伤,当时我就在阵地上的一

个战壕里的猫耳洞隐蔽,山东的这个战友就在我上面的一个战壕防守敌人,敌

人攻上来之后,他就开枪射击,射击的火光暴露了他的防守位置,敌人一排密

集的子弹朝他的地点打过来,他就牺牲了。阵地上只有我在坚守,要负责这边

又要负责那边,我就在战壕来回转移,扔手榴弹炸敌人,阻止敌人进攻。突然

我发现阵地前面上来一个敌人,我就开枪,就把那个敌人打死在战壕前面。我

又发现第二个敌人,敌人没有继续上来,他就甩了一个手榴弹过来,刚好落在

我打死的那个敌人附近。我就用手去摸,摸不到,当时要是摸到手榴弹我就甩

过去,摸不到手榴弹怎么办,我就急中生智,把敌人的尸体掀起来挡在我前面,

手榴弹就爆炸了。当时我头脑还是清醒的,就发现脚也散、手也散,使不上力。

第81页

53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我就发现左手臂受伤了,我用绷带包扎,左手臂的弹片是复员回到平坝后才取

出来的。手臂包扎好后,身体还是像散架一样,才发现左脚大腿内侧也受伤了,

大腿的伤口很深,是一个“7”字形,现在弹片都还没取出来。虽然负伤了,但

是不行啊,还要坚守,敌人还要上来。敌人上来以后,我不打枪,避免火光暴

露我的位置,我就甩手榴弹。手臂、大腿受伤后,我就在壕沟里爬来爬去,不

停转移自己的位置,爬了七八个来回,并不断甩手榴弹炸敌人,以阻击敌人。

在 611阵地坚守的时候,什么念头都没有,根本就不会考虑什么后果,就只想

着敌人马上要攻上来了,要想办法把敌人打下去。

后来突然在壕沟里碰到我们部队里的报话员,我就问他:“你是在哪里隐蔽

这段时间”?他也不讲话,只见他全身颤抖,抖得非常厉害。我说:“你这样不

行,赶快要求后方支援。”见他完全没有动作,话都不能说了,我一把抓过报话

机,当时只知道他是报话员,在部队里又没学过使用报话机。拿到报话机后我

说:“请求后方炮弹支援”。不到三分钟,我们的炮弹就呼呼呼的打到敌人的阵

地上,这一仗一直打到天快亮,我们的部队就上来换防,换防的队伍是七班,

我们是八班。当时七班有一个我们平坝四甲堡的叫王辉荣(音),他就去换我。

他当时就对我说:“你快下去,你快下去”。当时我腿是瘸的,怎么走呢,我就

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捡起五六支枪合拢起来,自己骑在枪把上,慢慢的梭

起下来,坚持到连指挥部。我是命大,真的是命大啊!我走下阵地的这一段路,

正是敌人炮火的封锁线,每隔一分钟就会有一发炮弹打过来。连指导员看见我

后,准备叫人抬我走,我说不用,我可以慢慢走。撤下阵地后,我在朝鲜战地

医院接受治疗。在我住院期间,上甘岭战役就打响了,我就没有参加。我所在

的第十二军也不是上甘岭战役的主攻部队,我们部队就在后方。1955年 6月,

我们一〇三团二营五连八班因在反击 611战斗中英勇作战,荣立集体一等功一

次,我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奖章一枚。

后来我们部队转移到东海岸,那时候我已经当了班长,负责构筑防御阵地,

以防敌人反攻。那个地点叫永兴(音)。我们占领的山坡,对面就是敌人,我们

要负责挖隧道,打通整个山坡,构筑防线。我们班就负责从阵地的上游约几公

里的地方,通过河道水流,扎木筏运送木料,然后把木料运上山头,用于支撑

隧道,隧道里有猫耳洞,有做饭吃的地方,有睡觉的地方。有一天,连里叫我

去交代工作,当时连里有一个卫生员,是个二等功臣。因为觉得自己是个二等

功臣,想做出功臣的表率,他不懂河道运输工作,又不懂水性,但是无论如何

要争着参加运输木料。当着连长、指导员的面,我说我不要他参加,其他人去

都可以,因为他是功臣,要是出什么事故我负责不了,他性情又急躁,怎么说

第82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54

都不行。这个卫生员就是要去,后来连长和指导员也控制不了他,就答应让他

去,我就对他说,你就和我负责一个筏子。他不听我的安排,无论如何他要自

己负责一个筏子。后来我们就一人负责一个筏子,当时在河道要经过一个渡口,

这个渡口是很危险的,他的木筏就被挂住了,他衣服也不脱,又不会游泳,就

跳下木筏去推,结果他就被水流的旋涡漩进去。见形势危急,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就对其他战友说,你们帮我看住我的木筏,我就把棉衣脱了,一下子跳进河

里。我游到他的身边,正准备伸手去抓他的时候,他又被旋涡漩下去,没有抓

到他。当时要是抓到了他,可能我们两个都要一起完了。大概过了五分钟时间,

我也危险了,虽然我水性好,但是怎么也游不到水面上来,被水流拉着往下沉。

一直沉到水底,我双脚着地后,我就猛的用力一蹬,我就借力浮上了水面。那

个卫生员当时就牺牲了。我回来后立即向连长、指导员汇报。连长、指导员才

清楚我当时不同意他去的原因,是为了他的安全。当时是四月份,气温还很低,

我们都穿的是棉衣,河水更是冰冷刺骨。这一次也是非常惊险的一次。在我们

构筑的阵地上没有和敌人发生战事,后来就停战谈判。

停战以后,我们乘坐货车撤回国内的途中,到达鸭绿江边后,我们就高唱

国歌,高唱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回国以后,我们所

属的十二军三十五师在江西上饶。到上饶以后,我们也经历了一段艰苦日子,

修营房,修了一排一排营房。在上饶期间先后当了班长、副排长、排长。

回到上饶的时候我是班长,我入了党,连指导员向宇振(音)是我的入党介

绍人。我的班负责搞运输,由于我们班工作成绩突出,我就提拔当了副排长。

一段时间后,部队安排我回家探亲,连长、指导员非常关心我,对我的教育帮

助很大,探亲回部队后,我就当了排长。

在三十五师一〇三团当了排长以后,全师挑选了 7名优秀战士到广西桂林步

兵学校参训,我是其中之一。学习期限三个月,学习期间正值中央军委实行精兵

简政,因为我家里有爱人,上有老下有小,为了能够照顾家庭,1958年 5月 3日

复员回到家。回来以后我主动报告了自己的情况,服从组织的安排,负责五里乡

的大炼钢铁,又参加了扫盲运动,后到齐伯教书。在齐伯教书的一年多,我培养

了一名党员。后来到白云平庄教书,我又培养了一名党员。接下来白云区教办开

展了学习整风运动,1960年我被下放回家。为了维持生计,经历了很长一段艰苦

日子,赶马车、打石头、做豆腐挑到贵阳卖,一家人生活非常辛苦。90年代初落

实政策,恢复了我的工作籍,后从平坝县白云政府退休,享受退休干部待遇。

(刘昭茂口述  王中立整理)

第83页

55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尹绍奎:异国丧腿的回顾

我叫尹绍奎,1950年 12月怀着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参了军。1951年 5月

入朝,任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八师五六三团一营二连战士。当年 11月在朝鲜

地堡山执行爆破任务时身负重伤,使我成了左大腿高位截肢、右腿受伤三处的

二等甲级残疾军人。

我是一个在旧中国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苦孩子,在朝鲜一把炒面一把雪的

艰苦生活还能适应,身体素质也不错,故我们二连的战友们都称我为“小胖子”。

我的一些身边战友,有的因营养不良,患鸡猫眼,有的因水土不服拉肚子,还

要照常跟着部队行军打仗。记得我的一位同班战友彭成良,他是息烽县人,有

一次夜行军中拉肚子,我给他扛枪,他把裤子脱下扎在背包上,想拉肚时,就

蹲一小会儿,起来又跑步跟上队伍前进……。

江泽民同志教导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

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他留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留下了一

笔宝贵的理论财富;而我们这些年过古稀的老人作为当年朝鲜战场的老兵应该

留一点什么呢?现在我唯一的纪念物,只有腿一根,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这

点东西不足为奇,我们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幸存者,应把当年吃大苦、耐大

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敌人浴血奋战赢得胜利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唱响正

气歌,建设新平坝,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就是死了也瞑目了。

负伤离开地堡山。1951年 11月下旬一个飘着雪花的夜晚,约三点钟,副

班长袁树成叫我和他去执行爆破任务,当时只听枪声、坦克炮声、手榴弹爆炸

声响成一片,为炸掉敌人火力点,我扛着爆破筒往敌人火力点冲去,此时只听

着我脚边一声爆炸,我便倒下了,并立即呼喊跟随我后面的副班长说:“我不

行了”,他及时赶到轻声对我说:“你在这里躺着,等我回来背你下去。”于是副

班长捡起我的爆破筒前去完成爆破任务。当时我觉得两腿疼痛难忍,躺在雪地

上,逐渐昏迷过去了。也不知在雪地上躺了多久,突然觉得严重受伤的两腿被

树枝刮痛,逐渐苏醒过来,才知道是副班长袁树成背我下战场的。因当时我的

两腿严重受伤,没有及时包扎处理,全身血液已基本流尽。天明后我躺在担架

上,看着我的双手发白、泡肿,连长看着我的一副惨状,流着眼泪对我说:“小

第84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56

胖子,你下去安心休养,我会带领战友们,继续完成战斗任务。”我就这样躺在

担架上含着眼泪离开了硝烟弥漫的地堡山战场。担架队的同志们为及时挽救我

垂危的生命,轮班抬着我翻山越岭、不分昼夜、跑步前进,把我送到六十三军

医院,立即输血抢救动手术,将两腿伤口的弹片取出(经医院查看弹片是手榴

弹炸伤),左腿受伤特别严重,手术后打上夹板,右腿三处炸伤,手术后包扎好

继续输血、输液、打针、吃药治疗。当时朝鲜到处受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没

有一块安宁的净土。伤员只有分散住在黑暗的防空洞里,吃的是洋芋汤,没有

水喝。有时夜晚干得两眼发出火光。当时护理我们的是一位朝鲜姑娘,不会讲

中国语言,一个人要照看多个防空洞里的伤员,也确实为难她了。因我左腿打

有夹板,右腿受伤三处,躺起不能翻身,连解小便都无法,只好叫一位中国医

生给找来一个破罐头盒,用其当痰盂,小便后伸手倒离自己躺的地方。记得有

一个晚上,和我睡在一起的重伤员,已经休克,没有气息了。我只好和这具尸

体在黑暗潮湿的防空洞里睡了一夜,次日天明才有人来把他抬走。现在回想此

事,仍有胆战心惊之感!

平壤锯腿。在六十三军医院输血治疗一个星期后,稳住了我垂危的生命,

接着就用汽车把我们往平壤转运。当时朝鲜公路被美国飞机炸得乱七八糟,到

处坑坑洼洼,汽车为避飞机轰炸,只能夜晚行驶。因道路破烂不堪,汽车经常

出现颠簸、使车厢内轻伤员压重伤员。几次休息时,作为重伤员的我,被挤压

得昏迷不醒,是好久把我抬下汽车的都不知道。到达平壤后,我们被分散住在

一些被飞机炸烂的破房里,但这里比黑暗潮湿的防空洞好,能看到光亮,也能

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记得我躺在破房里,一位朝鲜小姑娘削了一个苹果,切成

小块,喂到我的嘴里,也许是饥饿的原因,苹果到嘴里不用牙齿嚼就到肚里了。

在平壤那个简陋的医院里,医生打开我左腿的夹板后,看见他那副百感交

集的面孔。他二话不说,立即扶我坐起,看着我严重受伤的左腿,从脚板到小

腿已经发黑,医生征求我的意见说:“你的伤口已感染了破伤风,必须立即把腿

锯掉。否则会影响你的生命!”当时年仅十八岁的我,还很幼稚,马上就回答说:

“现在我这只脚痛得很,请赶快把痛的这部分锯掉就好受了”。医生征得我的同

意后,马上做了手术。我这只大腿就永远留在异国他乡一平壤了!这就是我负

伤后,在朝鲜 20多天的难忘岁月。

(平坝盐业公司尹绍奎)

第85页

57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陈应达:在朝鲜的战斗经历

陈应达,1928年生,初中文化,抗美援朝老兵,现住贵州省普定县马场镇

波那村毛栗组。老人居住的小屋,前面是宽广肥沃的土牛田坝;远处的马场大

河,如飘动的玉带,灵气十足。屋后的苞谷地,郁郁葱葱,瓜果飘香。

那天天气很好,蓝蓝天空上飘着白云。老人头发雪白,腰板坚挺,精神很

好,瘦高的身材似乎还在述说着当年的神威。听说我们是来了解抗美援朝故事

的,老人越发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起来。接下来,笔者便原原本本照

老人口述实录。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遇到地方征兵办的崔股长。他见我站在征兵办

的门外,便问:“你想当兵不想?”我想,当兵能打鬼子、能打地主、能为家乡的

父老乡亲办好事,便毫不犹豫地说:“想。”

崔股长给我做了登记,拿了军装给我,我就算当兵了。

当兵后,我们开到中所(现属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并在中所翻

过一个垭口过去的村开了诉苦大会。我们被编入了六十四军一九〇师五六八团

特务连。五六八团的团长叫李军,政委叫白秉圭。连长姓杨。

在中所,我负责用马给团里驮运物资。那天,指导员让我给他驮背包。我

说:“马是公家的,你怎么让我给你驮背包?用马驮你的背包,那团里的物资用

什么驮呢?”指导员不高兴,便与我吵了起来。我开始有些后怕了。不管怎样,

指导员大小是个领导,我这样顶撞他,他要是为难我,怎么办呢?正当我还在

心神不宁的时候,指导员主动找到了我,与我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他主动承认

是他做得不对,还表扬我做得很好。这次谈话,让我心头的一块石头彻底落地

了,也让我感觉部队的领导就是不一样。

在中所住了一段时间,部队便乘坐火车,开拔到东北山海关。在山海关,

全军召开援朝抗美动员大会,领取抗战物资,我们就经安东(今丹东),跨过鸭

绿江,直接赴朝了。

我们是 1951年入朝的,是第三批入朝的志愿军。我们领的物资有烟、纸、

衣服。当时的衣服,荷包没有盖,衣服没有领。

鸭绿江只有 400多米宽。过鸭绿江时,白天美国佬的飞机经常飞来轰炸,

只能选择在晚上过江。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我们连烟都不敢抽。有那烟瘾大的

第86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58

人员,实在挨不住了,就趴在地上,用帽子严严地遮住,或是用鞋躲着点着的

烟,偷偷的吸几口过过瘾。

我们经过朝鲜的新义州,直奔马良山,参加马良山战斗。守卫马良山的志

愿军有六十四军五六八团、五七〇团和五七七团。朝鲜的天气很不好,很冷,

经常下雪,我们穿着便衣、棉衣同美国兵作战。

我们侦察连隶属于教导团,有警司排、侦察排、通信排、管理排 4个排和

负责管吃穿等后勤供给的人员,共 100多人。全连人员全部配置冲锋枪,每人

配发 35发子弹。我们的战斗力很强,在战场上消灭敌人时很过瘾。

我在特务连,先是在警卫排。后侦察排姓安的股长,说我很适合搞侦察工

作,就把我调到了侦察排。在侦察排待了几个月,通信排排长郭昌明说我跑得

快,做工作又细心,又让我去了通信排。

马良山战斗很惨烈。美国佬攻得很凶。在马良山,阵地交替地更换着。失

了阵地,又夺回;再换人,再夺回阵地。如此坚持了 4至 5天才最后取得胜利。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我们去了 3个人,结果那两个人牺牲了,我运气很好,保

得命回来。我们消灭的敌人很多。战场上,只要一看到敌人,我们就打。胜利

后只有个统计数据,到底自己打死了多少,自己一点都不清楚。

在马良山附近,中国人民志愿军还部署有 24个加强排。朝鲜人也有特务,

他将这一部署告诉了敌人。好在我们在这次战斗中已经取得胜利,没有再调用

这 24个加强排,否则,我们会有更多的损失。

马良山战斗结束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转移到高旺山和黄鸡山。

高旺山和黄鸡山是两个紧紧相连在一起的坡头,这里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我们在这里修的防御工事比较好,战壕有 6、7尺深,人站在里面根本就看

不到。为躲避敌人的空中轰炸,我们还修有防空洞。防空洞须盖三层以上的

泥土,才能保证不被敌人的飞机炸穿。敌人用飞机轰炸的时候,我们就射进

了防空洞里;敌人出兵争夺阵地的时候,我们又迅速回到战壕中作战,阻击

敌人。

我们在高旺山坚守了 1年多。平时,我们吃干粮米。我们都是南方人,吃

不惯,一度差不多把全连人搞生病了。后来换成了小米。小米是白小米,黏黏

的,也吃不惯。后来才换成了大米,并在一个礼拜中给解决 3袋大米。敌人的

进攻随时都可能发动,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即使是在不作战的时候,在防

空洞里大多数时候也都得站着。

高旺山战斗中的死伤很大。有战死的,也有冻死的(但冻死的不多)。彭德

怀司令员亲自到战场上巡视,很鼓舞士气。在一处兵力部署稍微弱的地方,彭

第87页

59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德怀司令员说:“这里可能会成为突破口,敌人也许会从这里撕破防线。”要求部

队加强那地方的力量。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敌人对这个地方的攻击

真的很猛烈。

在高旺山有一次最危险。敌人的飞机投下的炮弹,落在了我的背包上。幸

好那发炮弹是哑弹,没有爆炸。不过,也让我同战友们惊出了一身冷汗。

我的抗美援朝生涯,虽然没有受弹片打伤,但在高旺山,那里的地势陡,

敌人空中轰炸多、地上攻势猛,不知在哪里摔了多少跤。

我们在朝鲜的时间长了,朝鲜的老百姓也知道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了,慢

慢地,他们就支持起我们来了。我们同朝鲜老百姓沟通,都是讲朝鲜话。比

如,一般老年点的伯伯、伯娘,用朝鲜语交流就是“阿妈里、哈妈里。”喊嫂

子用朝鲜语就是“阿珠妈里。”喊老一辈的是“哈啦妈里”。朝鲜的老百姓会拿

东西给我们吃,我们也会拿东西给他们吃。一开始我们拿给他们的东西比较

多。后来,没有物资了,他们拿东西来我们就吃,我们有东西拿给他们,他

们也不推让了。

在高旺山战斗结束后,我们就回国了。我们经过通化、四平,最后到了本

溪。在本溪,遇到洪水暴发,抗美援朝物资运送通道被冲坏了,许多苏联援助

的物资,不能运送到前线。部队又立即投入到抗洪抢修工作中,经过 6、7天的

努力,才又打通了通道。

细细算来,整个抗美援朝,我足足在朝鲜战场待了4年。1955年转业的时候,

我已调教导团。团里领导很是不舍。但由于身体不好,也只能被迫转业。

转业后,我直接回家参加农业生产。经过部队多年的教育、经过抗美援朝

战场与战友的生死离别,我回乡后工作的积极性很高,对父老乡亲的感情很深。

我会经常对自己说:“当兵服役是保家卫国,是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搞农业生产

支援前方,同样也在保家卫国,同样也是在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我必须努力地

好好地搞好农业生产。”

我有一些关系要好的老战友,一个是上坪寨的,姓李,几年前已经离世了;

一个是镇宁扁担山的,据说也去世了;一个是锅厂的,姓郭,前几年还专门来

看望过我,现在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失去了联系。以前,每当我们见面的时候,

我们都很高兴,如见亲人一般,我们一定会拿来好酒,好好地喝上几杯,喝个

痛快。

一生中,我最难忘的是父母对我的牵挂。我去当兵就一走了之,父母也没

有说什么多话。但当我转业回来的时候,我亲弟弟告诉,我在朝鲜战场的时候,

母亲不知道哭了多少次。每每听到有人转业的时候,父亲都会第一时间跑到公

第88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60

社去问有没有我的消息。在我转业回家的那一天,我母亲的脸上也才有笑容。

不过,我发现他笑得很别扭,似乎连怎样笑都忘记了。

我有 6个孩子,5男 1女。我经常用朝鲜战场的故事教育他们,让他们要多

吃苦、多勤劳,多给社会作贡献。

(陈应达口述  余国富整理)

第89页

61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褚永鑫:穿上军装我就属于祖国

本人褚永鑫,贵州省普定县沙坝地龙场靛山村人。我出生于 1929年 10月

27日。1936年,发蒙入学,当时的农村没有学校,是自费请私塾先生到家开办

蒙馆,读私塾。在靛山私办的短期小学读完四年级,接着到水母翠峰乡小学就

读五、六年级小学毕业后,1944年到普定县城就读伍效高建办的第一所建中,

直到 1949年高中毕业。1942年父亲病逝,1944年母亲又病逝。父辈上无兄、下

无弟,两个姑姑早已出客,母亲也无兄妹,我成了地道的孤儿寡崽,生活依靠

60多岁的奶奶管我吃喝,度过少年时代,在衣食无忧的环境里完成我的学业。

期间,1946年,奶奶倒断脚杆,长年卧床不起。我是家中大哥,还在学校读书,

两个弟弟不到 10岁,无人照管家庭。奶奶请媒婆介绍波堕窑村贫民张庆禄单根

独苗女儿张克秀,一说就成,两厢同意,按照农村习俗,择日成婚。婚后不到

三年,1949年 7月高中毕业,1949年 11月参军入伍。从当兵那天起,我这身不

名贵、不时髦的绿军装,让我感到了它的份量竟然是这么沉。穿上军装不容易,

把他的荣誉发挥出来更不容易。我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这身军装,我要用自己

的心去维护它,用一生的行为去展示他的风采。是的,只要一穿上这身军装,

我就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祖国。

入伍后,我分在宣传队,在余文智队长、刘崇州指导员的领导下刻苦训

练、勤奋学习。后调到普定县警卫营,并派去平坝县一八六师教导补训团学习。

1950年 3月,我受命调广西补编在四十军韩先楚军部警卫连当警卫战士,参加

解放海南岛战役。1950年 5月 28日,随部队调河南省洛阳驻军整训。1950年 6

月 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 7月 24日调东北丹东,后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

军。10月 25日,战争正式打响,我四十军、一一八师师长邓兵政委、张玉华总

指挥带领我们负责打两水洞,负责打下洞地区的由温并向北镇进攻。初战告捷,

一一八师、一二〇师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 26日凌晨占领温井,从此揭开了

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1950年 11月 5日,部队抢占飞虎山 622.1米高地,战斗十分艰苦而又残酷。

由于缺粮、缺水,机枪手梁仁江饥饿口渴,啃嚼石头,战友们惊讶地说:石头

能当饭,要庄稼人干什么?梁仁江说:不信可以试试看,口水多回味就能止渴

顶饿。在这次战斗中,有一位朝鲜政府人民委员长,把传统喂养的一头黄牛杀

第90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62

了煮熟送到阵地上,群众凑了些大米,在美军飞机扫射轰炸下,生火煮饭,组

成一支头顶饭盒的送饭队伍。带头的是一个朝鲜 60多岁的老大娘,名叫浦孝兰,

头顶一个米饭盒,在美军飞机轰炸扫射下、在混乱嚣叫的弹片中顽强地向阵地

上前进。她被弹片击中倒下后手拖木盒一直爬到阵地上,志愿军官兵们双手捧

着米饭泪水汪汪吃不下。敌军又进攻了,官兵们放下来饭说:狗娘养的,老子

们不吃了,狠狠打!那次战斗结束后,浦孝兰送饭的那只木盒,被志愿军官兵

保留下来送进历史博物馆珍藏起来。

1950年 11月 28日,清川江战斗打响。在行军打仗过程中,全是步行,极

度疲惫。但是,前进的道路越险峻就越感到安全,志愿军指战员们付出了极端

强度的体力;加上后勤物资供应不足,部队打仗饥饿的现象极为普遍。时值寒

冬,官兵们还穿着草鞋,每个班仅发得一双棉鞋,全班的人都舍不得穿,于是

规定谁站岗谁就享受这份奢侈。一个冬天经过数次严寒的战斗,这双棉鞋居然

没有丢失,也没有损坏,完整的保存下来。

第五次战役中,记得我们撤退下来的时候,东豆川公路上横躺着两个志愿

军女伤员喊救命,汽车驾驶员刘金星说:不管她,冲过去!我说金星同志,车

上还能带人,把她带走送交机动医院吧。天黑的时候,我们过临津江桥敌机封

锁线时,在敌机扫射下,大家不幸一起掉落江水中。由于水势凶猛,我们被大

浪翻冲出千米以外。幸好,我们水性好,奋力爬出江岸后,不知部队去向,从

此失去联系,一连几天找不着部队。与部队失联后,断口缺粮,肚皮饿得呱呱

叫,看见山沟里有朝鲜人民军兵站的粮库,便走向仓库哨兵站。由于不懂语言,

无法接近,等待多时,走出来两个人民军中尉军官,懂得中文。他们参加过中

国人民解放军,当过连排长,便送给我干粮饼干,叫我坐下来吃顿饱再寻找部

队。此时天黑下来了,炮声隆隆,敌机朝山头飞来投弹扫射。敌机飞走后,天

也黑了,志愿军部队开始出发。这时,面向我走来五个人两匹马,是志愿军首

长。他的警卫员问我是干什么的,为何站在这里?我说我名叫褚永鑫,40军警

卫员,贵州普定人,失去部队联系。他说好巧啊,我俩是老乡,我名叫易永辟,

贵州镇宁人。算你命大,幸好没有碰到特务,快跟我们走吧!他给首长说把我

留在军部,军长秦基伟说正好文工团需要男配角,这样就把我安排在文工团。

上甘岭战役中,我高炮指挥所指挥排长张有章、侦察班长武耀荣、在敌机

扫射中英勇牺牲,我的帽檐被机枪子弹戳破成几块。就在这一天,我的亲密战

友播音员吴泽兰在前沿阵地英勇牺牲。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一个冰雪封山、寒风嗖嗖的日子,我奉命执行道路侦

察。中午时分,我和战友姚重阳途中碰到穿山风,山顶上的积雪压下来,把我

第91页

63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两人掩埋。姚重阳埋得太深,他永远埋葬在那里了。我在露着头坚持挣扎中,

老天爷下起了及时雨,有两个朝鲜姑娘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把我背回她们

家里,给我盖上棉被,精心地喂我开水、热汤。我问:姑娘,你们为啥舍命救

我?她俩说志愿军都是她们的亲人,都救过她们的命,而且她们是朝鲜人民军

烈属,丈夫死在战场上,美国飞机把她们家住房炸毁了,父母也炸死了。姐妹

俩逃到这个深沟里,是志愿军车队给她们盖房、给饭吃、给衣穿,不然她们早

就死了。志愿军车队走后,姐妹俩冒着敌人飞机轰炸,抢种庄稼维持生活。她

们要感谢志愿军,志愿军是她们的救命恩人。第二天一大早,姐妹俩送我回部

队。我把这次遭遇向首长汇报后,首长说:好好感谢人家,送她们一些吃的穿

的东西。她们领到大米、白面、衣被后,拉着首长的手,热泪盈眶。她们走后,

部队还曾经发津贴费给我,让我去看她们姐妹,把津贴费送给她们。部队调离

后,一直没有见面,如今几十年,一直惦念永远难忘。

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终生难忘,但也终成过往。1954年 6月,我因病回

国住院。同年 10月,病愈转业,在东北沈阳公安工作。因那个地方气候环境不

好,1955年 1月,我申请回乡。贵州人有句古话,叫“金窝银窝不如家乡的狗

窝”。加上贵州还有白发苍苍的奶奶、年轻的妻子、弟弟,还有很多很多的家乡

亲人。这也是我下定决心申请回乡的主要原因。

逝者如斯,那些硝烟弥漫的战争日子,已被岁月轻轻地翻了过去。我为自

己能够参与用鲜血和汗水换来今天的和平昌盛的局面,感到由衷的自豪。

(口述、日记:褚永鑫  罗铃整理)

第92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64

汪大恩:回忆抗美援朝时光

我叫汪大恩,1951年春天的一个早上,我从山上放牛回来,听到农会主席

郭云章在我们寨子门口喊:“大家会员群众听好,今天吃了早饭后,全体会员群

众在猛正寨子西侧树林里参加抗美援朝动员大会,希望各家安排一人在家做饭

吃,下午不要搞农活了,除留一人看家外,全体会员群众按时参加开会。”

饭后,我第一个赶到会场。不一会,人都陆续到齐了,大会开始。普定县

武装工作队的同志讲话,大概内容是:当前国内形势大好,全国各族人民当家

作主,喜气洋洋搞建设,贵州土匪已肃清,正在成立农会搞土地改革,蒋介石

跑到台湾后随时都想反攻大陆,从去年开始,美帝国主义纠集十几个帮凶国发

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战火已烧到我们祖国大门口,企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

国,现在,毛主席发出战斗指令,号召全国人民组成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全国人民都支持抗美援朝。愿意参加志愿军

的青壮年,现在马上报名,今天晚上回家安排好,明天上午 10点钟准时到猴场

街上集中,点名出发。由于时间很仓促,大部分人都还未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听懂的人又在想要不要去,一时会场叽叽喳喳议论着,就是没有一个人上前去

报名。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全国人民沉浸在当家作主的喜悦之中,如今美国

鬼子又要来捣乱,眼看到手的幸福又要被毁,作为一个热血青年的我,心情很

激动,恨不得明天就到朝鲜战场上去,和敌人作战,看看美帝国主义到底是个

什么样子,为什么对我们中国人民这样仇恨,时时都在想着侵占中国。想到这

些,我第一个举手报名,随后带动了十几个男青年也报了名。

晚上回家后,我把报名参军的事告诉我爷爷,因为我父母都死得早,父亲

是被国民党强抓去当兵的,因为没有军粮,被活活饿死了,死时才三十三岁,

随后我母亲也生病离我们而去,留下爷爷奶奶带着我和两个妹妹相依为命。听

说我报名参加志愿军,要去朝鲜这个他从没听说过的国家打仗,所以极力反对,

不准我去当兵。他说:“你爹就是因为当兵死的,我现在又老了,你走了哪个来

扶持我,你要给我养老送终,不准去!”爷爷又讲了很多话,都是不要我去当兵

的理由,看着爷爷苍老的面容和因激动而颤抖的双手,想着两个年幼的妹妹,

想着死去的爸爸妈妈和奶奶,我一时百感交集,在家我是顶梁柱,我走了谁来

第93页

65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照顾他们,然而去抗美援朝的愿望非常强烈,我当时心情矛盾极了,我知道爷

爷是怕我死在战场上,他已经不能再承受失去亲人的打击了。为了安慰爷爷,

我说我不去了,爷爷才高兴地去睡觉。当晚,我独自在柴火坑边想了很久,最

后决定瞒着爷爷去当兵。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给爷爷说我去放牛割草,爷爷看着我牵牛上坡后,

也放心下地干活去了。在坡上,我把要去当兵的事告诉和我同去放牛的邻居,

请他帮我撵牛回家。之后从坡上直奔猴场街上而去。到猴场时,报名参军的人

都排着队,县武装工作队的同志正在点名,刚好点到我的名字,人员全部到齐,

马上向普定方向出发。

后来我知道,当爷爷听说我瞒着他去当兵时,一路哭着随后赶来。当爷爷

赶到猴场时,我们已经出发大约两个小时了,于是爷爷从猴场一路追赶。我们

当晚在一个叫双坑的寨子住下,第二天由双坑走到普定,正在吃晚饭的时候,

爷爷赶到普定了,我被武装工作队的同志叫出来和爷爷见面,看着疲惫不堪的

爷爷,我们都说不出话了,只是互相抱着大哭一场。爷爷也知道拗不过我,最

后同意让我去,千叮咛万嘱咐之后,爷爷迈着蹒跚的步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在普定住了一个星期,进行了体检、政审、编队,学习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怎样去抗美援朝,接着是写申请,表决心,内容都是围绕着怎样上前线去和美

帝国主义一拼到底。

一个星期后,统一由普定步行到现在平坝县的天龙镇,住大西桥石板房中

所,又一个星期后,统一换服装,坐汽车到广西,在金城江住一夜,第二天坐

火车到汉口,过渡,一直到沈阳锦州十三站,在这里军训三个月,之后我被分

在补训十师四十六团一营四连二排六班。

1952年元月正式入朝,由十三站坐火车到鸭绿江边的安东(现在的丹东市)。

当晚,我们刚躺下休息,美机就前来轰炸鸭绿江大桥,巨大的爆炸声把我们住

房的瓦和玻璃都震碎了,哗啦啦直往下掉,一夜无眠!次日晚饭后准备过鸭绿

江。之前的鸭绿江大桥已被美机炸坏,江上只有一座链桥,昨晚美机轰炸的就

是它,还好没有多大损伤,可以使用。六点半钟开始过江,没有代步的交通工

具,全体徒步行军。因为白天行军目标太大,所以都是早晚走路白天休息,风

餐露宿,出发前每人发了一袋炒米,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口粮,饿了吃一把炒米,

渴了就随手从路边抓一把雪塞进嘴里,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脚上磨起了一个

个水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到达目的地时,结了一层厚厚的茧,用刀方能

割下。

入朝后,我所在的部队重新改编,因我读过半年书,识点字,算是文化兵,

第94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66

所以我原先所在的班只有我一个分在炮兵六十四师师后勤运输连,我们的任务

是修车炮,给前方运送枪支弹药及粮食等军需品。我们班大都是老兵,还有几

个朝鲜工人,白天上山拉木料,用于前线修工事,搭建防空洞,晚上住在一户

朝鲜老百姓家里。这是一个四合院,共住着两户人家,每家住一个班。我们住

的这一家很穷,因为战争,地里粮食已被打坏,没有收成,家里已揭不开锅了。

另一户人家好像要好一些,还养了一条大狗。我们每人把部队分发的压缩饼干

拿出两块,送给主人家,我们班住的这家主人对我们非常客气,万般推辞,不

肯收下。而另一个班住的那户人家则不一样,收下饼干后随手丢给了他家的狗。

我们当时很生气,在这种时候还这样糟蹋粮食。之后我们听朝鲜工人说,这户

人家是李承晚家的人,所以对我们中国来的志愿军不太友好,因为我们支持的

是金日成,美国人支持的是李承晚,我们要打美国人,也是和李承晚过不去,

所以不欢迎我们。了解内情后,我们对这家人只是表面友好,而暗中提防着,

我也暗自庆幸自己没有住在他家。上山干了一天的活,回来后,主人家已给我

们准备了热水,每人吃了一块压缩饼干,洗漱完毕准备睡觉,当揭开被子时,

发现每人的被子里放着一个煮熟了的苞谷,而之前我们看到主人一家吃的是树

皮和野菜,当时我们都很感动,舍不得吃,闻着苞谷的清香和衣睡下。

那天送木料去前线,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战争留下的痕迹,被打坏的坦克

和汽车随处可见,偶尔还遇上被我们部队打下来的美国战机,地上的子弹壳密

密麻麻,用铲子一铲就有上百颗,山上的树木全被炸弹炸毁,一截截树桩好像

火烧过一样,光秃秃的山头一片死寂。地上没有路,咬着牙全神贯注地开车,

每部车上只有一个主驾驶员和一个副驾驶员,一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每一根

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大约下午两三点钟时,天空突然出现几架敌机,在我们上

空盘旋嘶叫,并投下一排炸弹,在离我们车队不远处爆炸,大概敌机发现了我

们,还好没有车被击中。车队长命令我们停车,原地休息,将车伪装好,晚上

继续前进。夜间也有敌机,但是有夜色掩护,很难被发现,为了不暴露目标,

不能开大灯,只开了一颗很小的应急灯,只照见一米多远的地方,艰难行进。

又走了一段路,前面横着一条小河沟,我们找了一处最窄的河面,从车上放下

几截木料,用铁钉钉好,搭了一个临时的木桥,小心翼翼地开了过去。就这样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路颠颠簸簸,走走停停,天亮时刚好到达目的地。卸

完木料,已是中午时分,我们正和前线的战士一起在防空洞前吃午饭,突然警

报响起,又有敌机来袭击,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敌机对着我们哒哒哒就是一

梭子,灰尘卷起老高,大家迅速跑进防空洞中躲避,等敌机走后出来一看,菜

锅饭盆里全是泥土,还好没有人员伤亡,就这样吃了一顿惊魂午饭。

第95页

67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我们在前线停留了一个星期,这几天里也没有打仗,部队利用这一时间进

行休整,调养伤病员。我和副驾驶员闲着没事,到山头上打过仗的地方去玩,

山上有被打坏的坦克和汽车,还有一架被我军打下来的飞机,我们从没这么近

距离的看过飞机,于是怀着好奇心爬到飞机上,这儿搬搬,那儿摸摸,有几个

战士掰下一大块有机玻璃,拿回来做成了几双筷子。一个星期后,我们接到新

任务,又运送物资到别的战场去了。

我就这样从前线到后方,又从后方到前线,穿过无数次硝烟战火,经历了

无数次敌机的狂轰滥炸,一次次为牺牲的战友而流泪,一次次为自己死里逃生

而庆幸,在朝鲜开了一年多的车,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任务,及时将军需品送

达前线,因此受到上级表彰,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为我的人生写下了难以忘

怀的一页。

停战回国后,组织上给我安排了工作,爷爷也实现了我给他养老送终愿望,

操办了两个妹妹的婚事,我也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如今儿孙满堂。今年我

已 88岁,正享受着和平年代的幸福,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安度晚年。在这

抗美援朝胜利 70周年之际,又让我想起当年朝鲜战场上的那一幕幕。但愿硝烟

从此去,人民永远得安宁!忆以记之。

(汪大恩口述  普定县委党史研究室整理)

第96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68

杨世华:出去看看  没想到就到了朝鲜

我本来只是想走出去,到外面看看的,没想到这一走,就到了战场,最后

还到了朝鲜。

我叫杨世华,1934年 6月生,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的一

个小村子,家中有兄弟姐妹3人,幼时家中没有土地,父母靠买卖食盐维持生活,

家庭成分是贫下中农,我只读到小学四年级便辍学了。记得当时乡里正大力宣

传参军事宜,于是我产生了想要出去看看的想法,没想到这一质朴的想法,促

使我走上了战场,成了一名志愿军战士。

1951年 6月,我报名参军。当兵的想法未曾给父母说过,直到报名了,乡

里通知出发,父母才知道,当他们听说我要去参军,泪流满面,但是我心意已

决。第一天报名登记,第二天就通知出发,当时我们先是骑马到魏旗,然后走

路到马官,再转到普定县城,在县城待了 2天,这两天里我们进行简单的体检。

之后从普定到安顺,再到中所(现属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一个大庙

里,在那座庙里我们开诉苦大会,诉说地主、土匪对我们的暴行,诉苦大会后,

我们的精气神更足了,心想要维护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生活。在旧州待了两个

月后,我们换上军装,出发去广西,在广西住了一夜。

当时一人发了一个炒米袋(谐音),将炒熟后的大米装在里边,炒米就是

我们的主食,但是太干了,部队要求尽量不喝水,所以根本咽不下去,整个行

军过程异常艰辛。我们从广西的金成江火车站上车,到汉口上轮船,目的地是

辽宁。

上轮船后,我们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饿得饥肠辘辘,马官余官屯的刘

正锦就用杯子接自己的尿液喝。轮船从武汉到辽宁,在辽宁待了 5个月左右,

这几个月间,我们随时准备战斗,不断进行各种军事训练。当时没有枪,部队

下令就用高粱秆做攻击、匍匐、前进等训练。

在辽宁过完年后,我们就去朝鲜。当通知入朝时,我们每个人都写下了血

书(我们用针刺中指的血滴在名字上)。我们这支部队,虽然军服不统一,有些

战士的军服上衣口袋都没有盖子,朝鲜老百姓时常嘲笑我们这样的部队不能打

仗,我们的军服虽然缺角少边,但是精神气很足。在过鸭绿江时,我心中涌起

一种骄傲和伟大的感觉,心情很激动。

第97页

69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入朝之前,部队下达了两道命令:一是白天不准进入朝鲜;二是必须将所

有反光的物品销毁,尽量减轻身上的载重,轻装上阵。我们从安东过鸭绿江后

就到了朝鲜新义州,记得,进入新义州时,新义州的房屋全炸毁了,地上都还

在冒烟,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我心头一惊,忽然就想起了家乡。在朝

鲜,18到 50岁的青年都上战场了,一到夜晚,一群一群的孤儿,就从防空洞里

出来找食物,山上的树皮都被啃光了。

入朝后,我刚开始在警卫连,待了十多天后便下了连队,分在了六十四师

六一〇团高炮射机枪连,我任一个班的班长。

入朝的第一个紧要任务,就是保护清川江大桥。这座大桥位于满浦、平壤

铁路线上,是朝鲜北部重要的交通要塞,大量的军需物资不分昼夜从这里运往

前线,这条铁路即通往朝鲜前线的必经之路,又是中国输送物资的交通要道,

更是连接抗美援朝战争前线和后方的主动脉。为了切断这条主动脉,美军先后

派出数千架次飞机,对这座大桥轮番轰炸,投下的炸弹足有几万枚。他们实行

所谓的“绞杀战”,那时的美军飞机一直想破坏铁路运输以阻止我们的进攻,企

图凭借空中优势,扼杀这条运输线,夺回战场上的主动权。他们开始破坏车站,

把所有车站站舍炸成一片瓦砾。接着美军飞机又开始实施“重点轰炸”一一轰炸

铁路、桥梁和隧道。那时候,美军几乎天天都在轰炸这条交通命脉,并投下大

量的定时炸弹。新兵怕炸弹,老兵怕机枪。炸弹一掉,铁路就是一个坑;机枪

一扫,人倒就是一大片。一听到美军说 OK,就是要扔炸弹了。敌机飞得很低,

我们可以看到美军的样子,也能听到他们在说话,敌机沿着山沟或铁道线飞,

很近。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洒农药的飞机都低,就在脑袋前儿轰轰地叫着。老兵

告诉我们新兵,如果敌军投炸弹就冲着炸弹跑,如果射子弹就千万要趴下。

在清川江待了三四个月后,我们的部队来到了上甘岭。其实,上甘岭是一

个村庄的名字,战争的关键是争夺上甘岭旁边的两个高地,597.9高地和 537.7

高地,因为这两个高地没有名字,所以就用小村的名称代替,我们称这次战役

为上甘岭战役。在上甘岭,我们的任务是以高炮射机枪配合 597.9高地和 537.7

高地进行作战。上甘岭一战是异常艰辛的,很多我们的战友牺牲了。我们班的

两个战士熊云才和刘金山在和战友换防之际,被敌人的炮弹打中,牺牲了,年

仅 18岁和 19岁,他们永远留在了上甘岭的硝烟中。

上甘岭一战,我们炮连的 4门炮都被炸坏了,我身边就牺牲了三名战友。

或许是因为我们牺牲太大,需要换防,到上甘岭个把月后,1953年的某月某日,

记不住了,我们部队就被当作物资从朝鲜秘密运送回国。当时是坐的火车,记

得火车必须经过联合国军驻守的火车站,在那里我们有内线,得到的消息是到

第98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70

我们内线站岗时火车就急速通过。我们坐在密不透风的火车里,一个个脸上黑

乎乎的,火车到江西上饶下站后,上饶的一个副市长说:这些臭当兵的。就说

了这么一句,这个副市长就被开除党籍和工作籍了。我们回来一个星期左右,

驻朝鲜的军队就公开回七个师了。

回国后我到了鼓浪屿,永宁等地。鼓浪屿一共待了 15天左右,在鼓浪屿荒

无人烟的岛上,晚上是睡在帐篷里,没有枕头,随手就可以捡到死人的骨头当

作枕头。至今想来,我所经历的战争是一段难忘的岁月,是印刻在我生命里光

辉的过去,我为祖国献出了我的青春,我为有这样闪亮的青春而骄傲。我当初

的想法只是想出去看看,走出大山,没想到我因此画出了人生灿烂的一笔。

1957年我退伍回到家乡,先后在遵义铁合金厂,马官食品厂及余官公社工

作,后来回到家务农至今。在部队的这些年,我学会了认更多的字,我由衷地

感谢人生的这段难忘的经历,虽然现在我已经 89岁了,但我身体依然健康,我

共有 6个孩子,他们都很孝顺,生活也都平稳幸福,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由

衷地感谢这样的好时代。

(杨世华口述  高峰整理)

第99页

71

血火烽烟——部分老兵口述回忆、参战老兵名录

李继成:我只是一个蛮子兵

我叫李继成,生于 1932年,是以前普定县龙场乡波玉河村下寨人。我是家

里的独子,祖辈勤劳、土地宽广,所以家庭生活还算好。我的奶奶因为土地宽,

把一部分土地租给人家种,每年都能收一些租子,所以后来划分成份的时候,

我奶奶是中农。那时候,奶奶的人缘宽广,旧政府好多县上的官员和地方上有

名气的人物,我奶奶都认识,和他们都有一些交往。那时,我比起其他孩子,

还算是吃喝不愁那种日子。

但是好景不长,我 5岁的时候,母亲过世了;7岁的时候,父亲也过世了。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入伍当兵。也因为政府家把我看

成一个孤儿,所以解放后划分成份,我奶奶虽然是中农,我却划为贫农。

波玉河的水土是很养人的,我自小跟着奶奶干农活,身体很强壮,长得也高

大,到我入伍参军的时候,个子已经长到一米八了,在农村,是不折不扣的大高个。

1949年,人民解放军一四六团进入普定,解放了普定。第二年,普定警卫

营招兵,我就偷偷去报了名。后来奶奶听说后,不准我去,说我是家里的独子,

要留在家里传宗接代,当兵就会死人,怕我回不来。但是我一定要去参军,总

觉得穿军装的兵太雄壮,做梦都想穿军装。奶奶实在拗不过我,也没有闹,还

是允许我去了。当时她虽不情愿让我去当兵,但是听得出来,她很放心共产党

的部队。她说:“共产党、毛主席不像国民党。国民党的兵,去了死活都不晓得;

共产党的兵,部队上会送消息的,是死是活是立功受奖都会给家里面来信的。

娃儿,你就放心的去吧。”

我们在平坝参加诉苦大会后,就坐上“猪笼笼”火车,大概坐了 3天,到达

石家庄。在石家庄休整几天就进入朝鲜了。我们跨过鸭绿江,到“三八”线附近

一带,平时就住在山洞里。我所在的部队是六十四军一九一师五七二团。开始

我是分在高射机枪连,但只几个月后就到步兵连了。部队领导说我虽然没有文

化,但是力气大,是个“蛮子兵”,适合扛机枪,所以在朝鲜战场那几年,我都

是机枪手。当机枪手子弹多,多的时候我一个人有七八百发子弹,打起过瘾得

很。不好的是,打死好多敌人,心头没得数。只看到对面的美国大兵成片的倒

下去,不晓得哪些是我的机枪搞翻的。我背的是“三八式”冲锋枪,配得有 5个

弹夹,每个弹夹有 50发子弹。加上还要背枪、背包、手榴弹、水壶、干粮,全

第100页

安顺抗美援朝实录

72

身要负担 60斤左右的重量。有时候为了减轻重量,我们会把棉衣里的棉花扯丢

一些,行动方便点。

在朝鲜战场上,我参加过两次战役:马良山阻击战和高旺山阻击战。

马良山阻击战除了我们一九一师,还有一九二师都参加了战斗。那次战役

激烈得很,我们连 100多人参加战斗,大概战斗 3天后,伤亡已经过半。但是最

终胜利是我们的,把美国兵打退回了汉城。打仗的时候,我们吃的是豆和大米

混合,炒熟后装在干粮袋,饿了就嚼几口,喝一点水。

马良山位于开城附近,听说地理位置很重要,部队领导的命令是死守,不能

退。它的形状就像一个马鞍子,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三面都有高山,是开

城的一个重要屏障。我们如果能够成功控制住马良山,就能够把握开城的主动权。

如果马良山失守,他们还能向前威胁汉城,所以马良山对于我们双方来说

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必定会有一场生死之战,我们都抱着赴死的决心。

听我们部队领导说,当时的联合国军派出了两大王牌前往马良山,分别是

英联邦一师二十九旅和美军一师第五团,都是王牌中的王牌。但是叫我们不要

怕,那些外国大兵也是肉长的,而且他们怕死。

我们的部队负责驻守在马良山,六十四军一九一师也是精英中的精英,在

我没参加这个部队前,他们已经打过很多大仗,打遍大江南北,战果辉煌。

记得是 1951年初冬,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马良山战役正式打响。他们凭

借着强大的火力优势,对我们阵地展开猛烈的进攻,一枚枚炮弹落下,中间还

投了燃烧弹,阵地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地面上到处是被炸起的一个个弹坑,

火药味道很浓,呛得出气都困难。

开始的时候,他们火力即使再强大,也根本没有对我们造成什么伤害。进

攻了整整一天,也没有取得什么有效的进展,因为我们全部都躲在坑道里面,

而且坑道四通八达,敌人每次发起进攻就能遭受到十几个坑道口的火力压制,

让他们无可奈何,干着急。

第二天,敌人再次发起了猛烈进攻,一颗颗炮弹依然长眼睛一般落在我们的

阵地上,但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惧怕,依然不做出任何退让,坚守着阵地。周围的

一切都变成了废墟,我们精心花大力气修建的防御工事也都被摧毁了,于是我们

双方展开了近身战。但是敌人的攻击实在是太强烈了,我们不得不暂时撤退。

见我们撤退,敌军高兴坏了,更加加强了猛烈的攻击,好像要一口吃下拿

下马良山和周围那些高地。但是他们没有得逞,也没有取得胜利,这些阵地还

牢牢的把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谨记着首长的话,人在阵地在。随后我们又发

起了猛烈的反击,敌人只能选择暂时的撤退。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精美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