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实例(上)

发布时间:2023-2-0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波谱分析实例(上)

51实例 7:该例也是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7-1)。图 7-1品种:C/T29.3tex(20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测试数据:CV=15.93%;细节(-50%)=15 个/km;粗节(+50%)=143 个/km;棉结(+200%)=143 个/km;细纱机型 1294D 改造机,E 机=14.6×1.35=19.71;粗纱机型 A454E,E 机=5.496×1.31=7.2;并条机型 FA302。波谱分析:在细纱波谱图(图 7-1)上 5~6.8cm 处有一双机械波,波高分别为 3.3G 和 4.0G,100~120cm、19~24m,32~42m 处各有三个机械波,波高分别为 1.3G、3.1G、1.7G。5~6.8cm 处的双机械波其叠加后单波波高已超过 5.0G,且每个机械波的波高均大于基础波的二分之一,因而 5~6.8cm 处的双机械波为有害机械波。重新两侧再次取样,只有一侧... [收起]
[展开]
波谱分析实例(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51

实例 7:

该例也是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7-1)。

图 7-1

品种:C/T29.3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5.93%;细节(-50%)=15 个/km;粗节(+50%)=143 个/km;棉结(+200%)

=143 个/km;

细纱机型 1294D 改造机,E 机=14.6×1.35=19.71;

粗纱机型 A454E,E 机=5.496×1.31=7.2;并条机型 FA302。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7-1)上 5~6.8cm 处有一双机械波,波高分别为 3.3G 和 4.0G,100~120cm、

19~24m,32~42m 处各有三个机械波,波高分别为 1.3G、3.1G、1.7G。5~6.8cm 处的双机械波其

叠加后单波波高已超过 5.0G,且每个机械波的波高均大于基础波的二分之一,因而 5~6.8cm 处的双

机械波为有害机械波。

重新两侧再次取样,只有一侧存在 5~6.8cm 处的双机械波,分析为一侧车头齿轮有问题。在细

纱波谱图(图 7-1)上 100~120cm 处的机械波其波高较低,可看成无害机械波;而 19~24m,32~

42m 二处机械波,由于波谱图所显示的最长波长为 40 多米,后面不再显示波谱图(波谱图所显示的

最长波长是由纱线的测试速度和波谱仪的特性所决定的,更长的波长不再显示),因而也可以把 19~

24m 的机械波看成是后面 32~42 m 机械波的谐波,按波长计算,并条前罗拉反应到细纱的波长:

λ并罗=π×D×E=3.14×4.5×19.71×7.2=2005cm=20.05m

那么产生 19~24m,32~42m 处机械波的波段应是并条工序。细纱同机台再取样时,均无此机

械波,确定为并条单台(或眼)问题,具体原因此例不再深入分析探讨。

第52页

52

然而,哪个部位的问题会产生 5~6.5cm 这样短波长的双机械波呢?回顾前面讲过的例子,细纱

前罗拉、前皮辊问题产生的机械波其主波的波长分别为:

细纱前罗拉周期性波长:λ罗=π×D×E=3.14×2.5×1=7.85cm(前罗拉直径Ø25mm);

细纱前皮辊周期性波长:λ皮=π×D×E=3.14×2.9×1=9.1cm(前皮辊直径Ø29mm)。

那么它们的 1/2 谐波分别是 3.25cm、4.55cm,见(图 7-2)、(图 7-3)。它们的波长较短,也不

在细纱波谱图(图 7-1)机械波的波长范围内。

图 7-2

图 7-3

既然 5~6.5cm 处的双机械波一时查不到问题的所在,那么我们暂且把它先放一放,先分析一下

波谱图上 100~120cm 处的机械波,通过该机型的传动图,进行计算分析,从中看看是否能够找到破

解的方法。按传动比波长公式也可算出各部分的波长。

已知该品种的牵伸变换齿轮 Wr=74;Wc=65;Wm=20;E 机=14.6×1.35=19.71;E 支=18.88;

图 7-4 为该机型的牵伸传动简图:

图 7-4

第53页

53

按传动比计算的波长公式计算表(表 7)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备注(表 7)

λ1=πd i=3.14×2.5×1 前罗拉 d1 . 17

T λ1=7.85 当前罗拉直径 d1=25mm

λ2=λ1×122/17 122

T

. 17

T λ2=56.34

λ3=λ2×43/17 43

T λ3=142.5

λ4=λ3×41/43 41

T

.Wc λ4=135.9

λ5=λ4×Wr/Wc 后罗拉 d3 .Wr .27

T λ5=154.7 当 Wc=65 .Wr=74

λ6=λ5×46/27 46

T λ6=264

λ7=λ6×Wm/46 中罗拉 d2.Wm λ7=114.6 当 Wm=20

λ8=πD1=3.14×2.9 前皮辊 D1=Ø29mm λ8=9.1 当前皮辊直径 D1=29mm

λ9=πD2E1=3.14×2.5E1 中铁辊 D2=Ø25mm λ9=114.6 当前区牵伸倍数 E1=14.6

λ10=πD3E=3.14×2.8E 支 后皮辊 D3=Ø28mm λ10=166 总支数牵伸倍数 E 支=18.88

λ11=Ø37.3πE1 上皮圈Ø37.3mm λ11=171.5 机械牵伸=14.6×1.35=19.17

λ12=Ø83πE1 下皮圈Ø83mm λ12=380.5 当前区牵伸倍数 E1=14.6

由上计算表(表 7)可知,在 100~120cm 波段内有二个波长符合条件,λ7=114.6,λ9=114.6 它们

相关的部分是中罗拉 d2.Wm,中铁辊 D2=Ø25mm。

那么上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处于齿轮箱外,连接中、后罗拉的 46

T表面牙齿已严重磨损,齿顶

已磨尖变形,中罗拉上的后区牵伸变换 Wm均有一些磨损, 机面上有部分铁屑。进一步检查发现 46T

固定螺丝松动。

本着解决问题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程序,先把已磨损的 46

T换掉,开车后测试得出波谱图(图

7-5),5~6.5cm 处的双机械波已消除,其它波段的机械波波高都也降低,它们均成为非有害机械波,

不在追究。下图(图 7-5)为换完 46

T修复后的细纱波谱图。

图 7-5

此例中维修时仅仅更换了一个磨损的 46

T齿轮,5~6.5cm 处的双机械波波高就明显降低,显而易

见 46

T与 5~6.5cm 处的双机械波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 46

T与 5~6.5cm 处的双机械波的根源是 46

T

齿轮磨损的缘故。

然而,在传动比计算表中 46

T齿轮的波长为λ6=264cm,与 5~6.5cm 的波长有着很大的差距,它

们之间怎样才有一个较贴切的解释呢?

在分析中,我发现 46

T的磨损由于是齿顶已全部磨尖变形,46

T每转动一齿就会产生一次规律性

第54页

54

振动,那么 46

T齿轮振动的波长就不是λ6=264cm,而是λ= 264/46=5.74cm;λ6=2.64m 的波长是 46

T

上一个牙齿有问题所产生的波长,这样 46

T的齿顶已全部磨尖变形的波长就应是λ=5.74cm。

另外 46

T同时与中罗拉、后罗拉啮合,由于齿顶磨损,分别产生振动,中罗拉部分的波长为λ7=

114.6cm。因而便出现 100~120cm 处的机械波。由于中罗拉头上的齿轮齿顶磨损较轻,因而机械波

的波高并不是很高,危害并不是很重,小于基础波的二分之一,不是有害机械波,可以忽略。

结论:细纱过桥齿轮 46

T固定螺丝松动、齿顶磨损的机械波

类似的例十二的例图还很多,解决的方法都是解决了 46

T齿轮部分,问题得以解决。见下面不同

机台不同品种,同是该机型的 46

T齿轮问题的例图(图 7-6)。

波谱图(图 7-6)是细纱过桥齿轮 46

T固定螺丝松动的波谱图。46

T与中后罗拉齿轮啮合不良。图

7-7 为 46

T固定螺丝固定好后的波谱图。

图 7-6

图 7-7

图 7-8

波谱图(图 7-8)和波谱图(图 7-9)是过桥齿轮 46

T与后罗拉头牙啮合不良,造成 46

T磨损和与

之相啮合的后罗拉头牙 27

T磨损。从表 7 中能够查到后罗拉头牙部分的波长。波谱图(图 7-9)出现

第55页

55

二种规律的机械波。

图 7-9

波谱图(图 7-10)例是与过桥齿轮 46

T相啮合的中、后罗拉头轴承磨损,造成 46

T与中、后罗拉

头牙啮合不良。

图 7-10

图 7-11 为图 7-10 修复后的波谱图,在波谱图(图 7-11)上 5~6.5cm 处已无机械波。

图 7-11

实例 8:

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8-1)。

品种:T/C19.5tex(30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6.98%;细节(-50%)=102 个/km;粗节(+50%)=215 个/km;棉结(+200%)

=217 个/km。

第56页

56

图 8-1

波谱分析:

我们从细纱波谱图(图 8-1)上看到在 1~1.4m 之间有个双机械波,波高均在 3 个格以上,都为

有害机械波。

已知该品种的牵伸变换齿轮(图 8-2):Wr=67;Wc=41;Wm=21;E 机=21.93×1.29 =28.29;E 支 =26;前皮辊 D1=Ø29mm;中铁辊 D2=Ø25mm;后皮辊 D3=Ø28mm;

图 8-2 牵伸传动简图

按传动比计算的波长公式计算表(表 8):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πd i =3.14×2.5×1 前罗拉 d1,17

T λ1=7.85

λ2=λ1×122/17 122

T,17

T λ2=56.34

λ3=λ2×43/17 43

T λ3=142.5

λ4=λ3×41/43 41

T

.Wc λ4=135.9

λ5=λ4×Wr/Wc 后罗拉 d3 .Wr .27

T λ5=222

λ6=λ5×46/27 46

T λ6=378.4

λ7=λ6×Wm/46 中罗拉 d2,Wm λ7=172.7 当 Wm=21

λ8=πD1=3.14×2.9 前皮辊 D1=Ø29mm λ8=9.1 当前皮辊直径 D1=29mm

λ9=πD2E1=3.14×2.5E1 中铁辊 D2=Ø25mm λ9=172.2 当前区牵伸倍数 E1=21.93

λ10=πD3E=3.14×2.8E 支 后皮辊 D3=Ø28mm λ10=235 总支数牵伸倍数 E 支=26.71

λ11=Ø37.3πE1 上皮圈Ø37.3mm λ11=257 当前区牵伸倍数 E1=21.93

λ12=Ø83πE1 下皮圈Ø83mm λ12=571 当前区牵伸倍数 E1=21.93

第57页

57

由波长计算表(表 8),我们看到与波谱图(图 14-1)机械波相近的波长有λ3=142.5;λ4= 135.9;

相关的部位为 43

T、41

T 和总牵伸齿轮 Wc,上机检查,发现总牵伸齿轮 Wc上的一个牙齿被硬物砸堆

一个角,当齿轮没转动一周便产生一次振动,这样就产生了如波谱图(图 8-1)上的双机械波。

结论:此例为总牵伸齿轮上的一个牙齿被硬物砸堆而产生的机械波。实例 9:

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9-1)、曲线图(图 9-2)。

品种:JC9.7tex(60

S);工序:细纱;机型:F1508;

条干测试仪:莱州电子条干仪(YG137);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曲线图刻度=1m/div;量程=±100%;时间=1min

图 9-1

图 9-2

波谱分析:

曲线图(图 9-2)中曲线的疵点是有一定的规律,但几个规律叠加看起来比较混乱,我们把曲线

图(图 9-2)做局部放大,得到下面 4 个局部放大的图形:

图 9-2-1 图 9-2-2

在(图 9-2-1)中在 15 米的区域内约有 8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粗节疵点,计算波长:

第58页

58

λ曲 1=15/(8-1)=2.14m

在(图 9-2-2)中在 11 米的区域内约有 6 个周期的细节疵点,计算波长:

λ曲 2= 11/(6-1)=2.2m

那么λ曲 1、λ曲 2与波谱图(图 9-1)中 2~2.2m 波段上的机械波相吻合。

图 9-2-3 图 9-2-4

在曲线图(图 9-2-3)中在 11 米的区域内约有 9 个周期的细节疵点,其波长:

λ曲 3=11/(9-1)=1.375m

实际上该曲线是二种不同规律的疵点相互叠加。

如(图 9-2-1)的缩小图形(图 9-2-4),在同一个曲线上换另一个角度看细节疵点,在 10 米的区

域内有 8 个周期的细节疵点,其波长:

λ曲 4=10/(8-1)=1.428m

λ曲 3与λ曲 4非常相近应为同一规律,这与波谱图(图 9-1)中 1.3~1.5m 波段上的机械波相吻合。

那么这些机械波又是细纱机哪个部位产生的呢?

已知:ZK=92、ZJ=28、ZD=43、ZE=104、ZH=28、ZM=28、E=49.07×1.145=56.18。

细纱机 F1508 机型(图 9-3):

图 9-3 为该机型的牵伸传动图。

第59页

59

我们按传动简图,将工艺条件代入传动比波长计算公式,得到波长计算表(表 9):

F1508SY F2 (表 9) JC60

S(9.7tex)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5 d1,32

T λ1= 7.85

λ2=50/32×λ1 50

T λ2= 12.27

λ3=80/50×λ2 80

T,ZJ λ3= 19.63

λ4=ZK/ZJ×λ3 30

T,ZK λ4= 64.48

λ5=100/30×λ4 100

T,ZD λ5= 214.94

λ6=ZE/ZD×λ5 ZE,80

T,33

T λ6= 519.86

λ7=64/80×λ6 ZM,64

T λ7= 415.88

λ8=ZH/ZM×λ7 ZM,d2 λ8= 415.88

λ9=53/33×λ6 53

T λ9= 834.92

λ10=28/53×λ9 28

T,d3 λ10= 441.09

λ11=3.14×2.9 前皮辊 λ11= 9.11

λ12=3.14×2.5E1 中铁辊 λ12= 385.17

λ13=3.14×2.85E 后皮辊 λ13= 502.75

从波长计算表(表 9)中看,符合波谱图(图 9-1)中 2~2.2m 波段上的机械波的相关波长是:

λ5=214.94cm=2.149m,相关部位是 100

T和牵伸变换齿轮 ZD。但是却找不到与波谱图(图 9-1)中

1.3~1.5m 波段上机械波相吻合的相关部位。

那么我们从最长的波长 2.149m 开始查找。上机检查打开牵伸变换齿轮 ZD 的固定螺丝,发现轴

头上的键已松动,变换齿轮 ZD 的轴孔已磨损变大。

我们将轴头上的键换下,换上一个新键,又换上一个新的变换齿轮。重新纺纱,做条干试验,结

果波谱图恢复正常,有害机械波消失。

从实际结果看,只维修了变换齿轮 ZD 部分,二个机械波就都解决了。这说明键磨损松动是产生

2~2.2 m 波段上的机械波的根源,轴头每转动一周,松动的键就会产生一次滞后的震动;而轴孔已磨

损变大的齿轮随着轴头的转动,产生波长在 1.4 米左右的脉冲震动,形成了 1.3~1.5m 波段上机械波。

此例是同一部位的问题,产生二种规律叠加的波形图。正常情况下,波谱图(图 9-1)中 1.3~1.5m

波段上机械波绝对不是 2~2.2m 波段上的机械波的谐波。它的谐波应该在 1~1.1m 的波段上。

结论:牵伸变换齿轮 ZD 轴头上的键松动,齿轮 ZD 轴孔磨损变大,产生震动,形成二处机械波。实例 10:

该例与上例是同一机型、同一品种的条干周期试验得到的二个不良波谱图。

品种:JC9.7tex(60

S);工序:细纱;机型:F1508;

第60页

60

条干测试仪:莱州电子条干仪(YG137);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曲线图刻度=1m/div;量程=±100%;时间=1min。

(图 10-1)

(图 10-2)

波谱分析:

波谱图(图 10-1)(图 10-2)是同一个加压的二个锭位管纱的图形,在 14~18cm 和 4.7~6cm

处都有二个双机械波,而唯有(图 10-1)在 7~9cm 处有一个双机械波。从波长分析 7~9cm 和

4.7~6cm 处的双机械波,应该是 14~18cm 双机械波的λ/2 和λ/3 波长的谐波。

F1508SY F2 表 10 JC60

S(9.7tex) 细纱机牵伸传动简图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5 d1,32

T(1) λ1= 7.85

Λ2=50/32×λ1 50

T λ2= 12.27

λ3=80/50×λ2 80

T,ZJ λ3= 19.63

λ4=ZK/ZJ×λ3 30

T,ZK λ4= 64.48

λ5=100/30×λ4 100

T,ZD λ5= 214.94

λ6=ZE/ZD×λ5 ZE,80

T,33

T λ6= 519.86

λ7=64/80×λ6 ZM,64

T λ7= 415.88

λ8=ZH/ZM×λ7 ZM,d2 λ8= 415.88

λ9=53/33×λ6 53

T λ9= 834.92

λ10=28/53×λ9 28

T,d3 λ10= 441.09

λ11=3.14×2.9 前皮辊 λ11= 9.11

λ12=3.14×2.5E1 中铁辊 λ12= 385.17

λ13=3.14×2.85E 后皮辊 λ13= 502.75

而在波长计算表(表 10)中找不到 14~18cm 双机械波相对应的计算波长。只有变换齿轮 ZJ 部

分的波长 19.63cm 与之相近,但同侧另外的锭位试样的试验结果却没有机械波,因而判断是单锭问

题。

第61页

61

上机检查发现,上绒辊表面积存成块的绒辊花,连接杆也同时缠花,上绒辊回转不灵活。每转动

一周产生一次震动,导致牵伸受影响,产生机械波。上绒辊的直径是Ø50mm,那么它的波长是:

λ=50mm×3.14=157mm=15.7cm

这与波谱图上 14~18cm 双机械波相吻合。

结论:上绒辊积缠绒辊花,使上绒辊回转不灵活,产生周期性震动,产生机械波。

下面是习题部分。

第62页

62

习题部分(二)

习题 1:

细纱条干周期试验遇到的例子。

品种:T/C13.1tex(45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细纱条干周期试验得到的波谱图(习图 1-1)和对应的曲线图(习图 1-2)。

习图 1-1

习图 1-2

习图 1-3 是习图 1-2 的局部放大图形。

习图 1-3

已知该品种的牵伸变换齿轮 Wr=75;Wc=35;Wm=20;E 机=27.47×1.35=37.09;E 支=36.5。分析

并判断产生机械波和曲线图上疵点的波长及相关部位。

第63页

63

习图 1-4 牵伸传动部分简图

习题 2:

该例也是细纱条干周期试验得到的例子波谱图(习图 2-1)、曲线图(习图 2-2)。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品种:T/C19.5 tex(3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已知:该品种的牵伸变换齿轮 Wr=67;Wc=41;Wm=21;

习图 2-1

习图 2-2

习图 2-3 是曲线图(习图 2-2)的局部放大图形。

第64页

64

习图 2-3

习图 2-4 牵伸传动部分简图。

习图 2-4

分析并判断产生机械波和曲线图上疵点的波长及相关部位。习题 3:

品种:JC7.3×2tex(80

S

/2);工序:倍捻;机型:苏拉倍捻机;

条干测试仪:长岭电子条干仪(YG136);。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曲线图纸速=0.5m/div;量程=±100%;时间=1min。

习图 3-1

习图 3-2

第65页

65

习图 3-3

习图 3-4

习图 3-5

请读者分析计算并判断产生机械波的部位。

细纱机机型:F1508。

已知:ZK=92;ZJ=28;ZD=43;ZE=101;ZM=28;ZH=28;

总牵伸倍数:E=47.18×1.145=54.02。

第66页

66

第四节 细纱牵伸波部分

实例 1:

品种:CVC29.3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27.26%;细节(-50%)=320 个/km;粗节(+50%)=2522 个/km;棉结

(+200%)=420 个/km;

图 1-1

图 1-2

曲线图(图 1-2)是细纱波谱图(图 1-1)对应的细纱曲线图。图 1-3 是曲线图(图 1-2)的

局部放大图形。

图 1-3

波谱分析:

从细纱波谱图(图 1-1)看,在从 4~70cm 的波段上有一小山状的牵伸波,最高峰在 10cm

处,波高 3.5 个格。这与正常波谱图(例图 3)特征峰相比较,最高峰的波高差异很大,明显偏

高;而且牵伸波的波段也较长,正常的特征峰是在 4~20cm 波段,细纱波谱图(图 1-1)的后段

波高较正常波谱图(图 1-4)普遍降低. 从细纱曲线图(图 1-2)看,粗节疵点比较密集,从局部

第67页

67

放大的曲线图(图 1-3)上看,粗节疵点也是无规律的。粗节粗度大部分在 20%~40%,少部分

达到 60%,条干严重恶化。

例图 3

图 1-4

与正常纱线试样条干测试的波谱图(图 1-4)的结果对比如下:

表 1 同品种 条干 CV% 细节/km 粗节/km 棉结/km 质量状况

图 1-1 CVC 20

S 27.26 320 2522 420 恶化

图 1-4 CVC 20

S 14.23 0 65 90 正常

按混纺比计算,该纱线的纤维平均长度:

Lw =Lw(棉)×60%+Lw(涤)×40%=25×60%+38×40%=30.2mm

混合纤维的平均长度为 30.2mm。

CVC20

S细纱的牵伸分配是 14.5×1.286=18.64,那么它的前区牵伸倍数:E=14.5,如果是中

后区产生的牵伸波,那么图 1-1 的中后区牵伸波的主波长应为:

λ后前=K×E×Lw=2.75×14.5×30.2 =1204mm=120.4cm

而波谱图(图 1-1)上牵伸波的位置是在λ后前之前。

可见,这与波谱图(图 1-1)上牵伸波的主峰在 8.5~11cm 之间位置不相符,显然此牵伸波

不是细纱后区产生的。那么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w,当 E=1、当取 K= 2.75 时,本工序

该品种的细纱波谱图牵伸特征峰的波长:

λ前=K×E×Lw=2.75×1×30.2 =83.05mm=8.3cm,这个波长小于实际最高峰在 10cm 处。

λ前与细纱波谱图(图 1-1)上牵伸波的主峰 8.5~11cm 的边缘,牵伸波位置基本相吻合,因

而还应是细纱前区产生的牵伸波。从曲线图(图 1-3)上看,条干纱的疵点多体现为粗节,其振

第68页

68

幅高低不一,粗节时大时小,而且粗节的分布呈无规律状,疏密不一,是典型的牵伸不良产生的。

那么前区是什么问题会产生此牵伸波呢?也就是说哪些问题会产生细纱前区牵伸波呢?

我们从细纱前区的几个牵伸部件和外部条件来分析:

1、前皮辊加压不良或皮辊有凹槽,加压过轻或皮辊有凹槽,前罗拉与皮辊对纤维握持的牵

伸力降低,上下皮圈对纤维的控制力相对增强,牵伸不流畅,往往还伴有跑粗纱的现象;

2、上下皮圈对纤维的控制不良产生牵伸波,上下皮圈破损或运动不畅,如上销架失效会导

致上皮圈运动不正常;

3、钳口隔距过小或无隔距块,上下皮圈对纤维的控制力过大,造成牵伸不良,产生牵伸波,

此现象往往也伴有跑粗纱的现象。

4、粗纱定量过重,工艺配置不当,给牵伸带来困难,纤维运动不畅产生牵伸波 。

5、湿度过大,纤维间抱合力增加,纤维被抽取的难度增大,常伴有跑粗纱的现象。

6、温度过低,牵伸部件如皮辊皮圈硬度较大,表面打滑,牵伸不良产生牵伸波。

那么,此例是什么原因哪?经上机检查,发现上销弹簧断开失效,皮圈钳口控制难以纤维,

加压偏轻,牵伸不良产生牵伸波。值得说明的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上销弹簧断开失效,都会产生

牵伸波,往往一个问题表现是综合因素处成的, 上销弹簧断开失效是一个直接的因素。

结论:上销弹簧断开失效,加压偏轻,牵伸不良产生牵伸波。实例 2:

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2-1)和曲线图(图 2-2)

图 2-1

图 2-2

品种:CVC29.3tex(20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第69页

69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31.4%;细节(-50%)=960 个/km;粗节(+50%)=2935 个/km;棉结

(+200%)=585 个/km;

波谱分析:

从细纱波谱图(图 2-1)看,在从 2~70cm 的波段上有一小山状的牵伸波,最高峰在 9~

12cm 处,波高 2.9 个格。这与正常波谱图(图 1-4)特征峰相比较,最高峰的波高差异很大,明

显偏高;而且牵伸波的波段也较长,正常的特征峰是在 4~20cm 波段,而波谱图(图 2-1)的牵

伸波的波段是从 4~70cm 的波段上。

图 1-4

虽然例二与例一为同一个品种,但波谱图左侧的起点却不同,细纱波谱图(图 2-1)左侧的

起点是 1.2cm,而波谱图(图 1-1 和图 1-4)左侧的起点是 2.6 cm,波谱图(图 2-1)右侧的终

点在 20m 处,而波谱图(图 1-1 和图 1-4)右侧的终点在 40m 处;虽然例二比例一的条干质量恶

化,但牵伸波的高度却较低,而且较为平滑,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测试速度差异,实例二的测试

速度是 200m/min,而实例一的测试速度是 400m/min。因而波谱图(图 2-1 和图 1-1)的起点和

终点不同。

从细纱曲线图(图 2-2)看,其粗节疵点密集程度较实例一的曲线图(图 1-2) 粗节疵点稀

疏,且无规律,但曲线图(图 2-2)上的粗节粗度明显大于曲线图(图 1-2)上的粗节粗度;粗节

的粗度部分超出原纱的 80%~100%,少部分达到 60%,条干严重恶化。

测试纱线 400m 的结果对比:

对比表 同品种 条干 CV% 细节/km 粗节/km 棉结/km 质量状况

图 1-4 CVC20

S 14.23 0 65 90 正常

图 1-1 CVC20

S 27.26 320 2522 420 恶化

图 2-1 CVC20

S 31.40 960 2935 585 严重恶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产生波谱图(图 2-1)上的牵伸波哪?与上例的计算相同,CVC20

S细纱的

牵伸分配是 14.5×1.286=18.64,那么它的前区牵伸倍数 E=14.5,按混纺比 C60/T40 计算,该纱

线的纤维平均长度 Lw=30.2mm,如果是细纱后区产生的牵伸波,那么它的牵伸波的主波长应为:

λ=K×E×Lw=2.75×14.5×30.2 =1199.8mm=120cm

第70页

70

而波谱图上牵伸波的位置是在λ之前,显然此牵伸波不是细纱后区产生的,而是细纱的前区产

生的牵伸波。

把 E=1,K=2.75,Lw=31.4mm,代入牵伸波波长公式:

λ=K×E×Lw=2.75×1×30.2=83.05mm=8.3cm

这与波谱图(图 2-1)上牵伸波最高峰在 9~12cm 处相近。

与例一相比,例二波谱图(图 2-1)上牵伸波的主波长较长,牵伸波的波段是从 4~70cm 的

波段上,最高峰在 9~12cm 处。而不是在牵伸特征峰 5~10cm 处。因而,产生牵伸波的位置不

应该在钳口处,而是在中罗拉与钳口之间;经分析后上机检查,发现问题出在上铁辊回转不灵活,

上皮圈回转运动受阻,牵伸不畅产生牵伸波。

结论:细纱机上铁辊回转不灵活产生的牵伸波。

讲到这里,读者也许会考虑到上面不同波谱图波形的对比。同一个品种,不同的纱线测试速

度,其波形差异较大;当纱线的测试速度同为 400m/min 时,我们知道了牵伸波的波谱图(图 1- 1)与正常波谱图(图 1-4)的区别;当纱线的测试速度为 200m/min 时,我们了解了牵伸波的波

谱图(图 2-1),那么当纱线的测试速度同是 200m/min 时,正常的波谱图会是什么样呢?

实例 3:

图 3-1

品种:JT/C13.1tex(45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4.79%;细节(-50%)=30 个/km;粗节(+50%)=140 个/km;棉结(+200%)

=275 个/km;

波谱分析:

从细纱波谱图(图 3-1)可见,波谱图(图 3-1)左侧的起点是 1.2cm,波谱图(图 3-1)右

侧的终点在 20m 处,共 54 个频道,这就是纱线的测试速度决定的,当纱线的测试速度是

200m/min 时,波谱图的最长频道只显现到 20m 处。

第71页

71

由于该品种存在细纱的附加不匀,因而波谱图(图 3-1)的特征峰略高一点,但基本上是正

常的波谱图。正常波谱图最高峰的高度一般在 2.5 个格左右的高度,左侧起点高度一般在 0.5 个

格左右,而且特征波的形状比较平滑,1.0~4.0m 之间的波高一般都在 1.0 个格左右。5.0~20m

之间的波高一般都在 0.5 个格左右。这与有牵伸波的波谱图(图 2-1)比较,其差别就显而易见,

波谱图(图 2-1)的起点和终点的波高较低,波形的两边陡度较大。

图 2-1

图 3-1

同时,它的曲线图粗细节的振幅较正常曲线图的波动要大,且条干值、粗细节明显恶化。不

同试样质量数据对比见下表:

对比表 同品种 条干 CV% 细节/km 粗节/km 棉结/km 质量状况

图 1-4 CVC20

S 14.23 0 65 90 正常

图 3-1 JT/C45

S 14.79 30 140 275 较正常

图 2-1 CVC20

S 31.40 960 2935 585 严重恶化

判断牵伸波的波高,频道的多少,起终点的位置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不同的条干仪机型,振

幅系数的调整也不一,频道的数目也不一,有的机型条干仪的频道数目达到 200 个。这就要求我

们要经常比较分析,观察不同类型的波谱图,积累经验,结合曲线图得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一般

的情况下,有牵伸波问题的条干纱,其疵点大多都是无规律的。因而,在进行波谱分析时,一定

要把波谱图和曲线图结合在一起来分析,要做的灵活应用。实例 4:

该例是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4-1)和曲线图(图 4-2)。

品种:JT/C13.1tex(45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第72页

72

图 4-1

图 4-2

测试数据:CV=26.16%;细节(-50%)=1005 个/km;粗节(+50%)=1595 个/km;棉结

(+200%)=1170 个/km;

正常值:CV=14.79%;细节(-50%)=30 个/km;粗节(+50%)=140 个/km;棉结(+200%)

=275 个/km;

波谱分析:

从细纱波谱图(图 4-1)看,它具有牵伸波的一些主要特征,从 4cm 开始特征峰的陡度明显

增大,此牵伸波的最高峰在 9.0cm 左右,波高达到 3.1 个格,而且从 5.0~20m 之间的波高明显

降低,越来越低,最低点达到 0.2 个格左右,波形的两边陡度较大。

该品种 JT/C13.1tex(45

S)的混纺比为涤/棉的比例 T65/C35,那么通过计算得出该品种纤

维的平均长度:

Lw=38×65%+27×35%=34.15mm,纤维的平均长度为 34.15mm。

那么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w,当 E=1 时,本工序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

λ=K×E×Lw=2.75×1×34.15 =93.9mm=9.39cm

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为 9.39cm,这与波谱图上的波长相符,是细纱前区牵伸波。

从曲线图(图 4-2)上看,条干疵点还是比较密集,将此图局部放大得到曲线图(图 4-3)。

从曲线图(图 4-3)分析,条干疵点比较密集,但无规律,大部分疵点的粗度超出原纱的

80%,而且细节的细的幅度远远小于粗节波动的幅度,分析为上销部分有问题。

第73页

73

图 4-3

经上机追踪检查,发现上销架严重变形,上皮圈回转歪斜,产生不规律条干纱。

结论:上销架严重变形,上皮圈回转歪斜,产生不规律条干纱,形成牵伸波。

上例的细纱曲线图中的条干疵点比较密集,是前区牵伸不良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前区牵

伸波的条干疵点都是比较密集,下例与上例是同一品种,同一纱线测试速度,细纱波谱图体现的

也是前区牵伸波,但它的条干疵点并不密集。实例 5:

图 5-1

图 5-2

品种:JT/C13.1tex(45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9.44%;细节(-50%)=215 个/km;粗节(+50%)=1140 个/km;棉结

(+200%)=1470 个/km;

正常值:CV=14.79%;细节(-50%)=30 个/km;粗节(+50%)=140 个/km;棉结(+200%)

=275 个/km;

第74页

74

波谱分析:

看到细纱波谱图(图 5-1)与上例的细纱波谱图(图 4-1)有较大的差异,与例三正常的细纱

波谱图(图 3-1)基本相近,牵伸波的特征并不明显,而且波形曲线比较平滑。

图 3-1

图 5-1

但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它们的区别,细纱波谱图(图 5-1)上,从左侧的起点 1.2cm,到右

侧的 5m 处,整个波形要高于正常波谱图(图 3-1)该波段的波高,5~10cm 波形较满,波高较

高。且测试的数据明显恶化,曲线图(图 5-2)上的条干的疵点成无规律分布,疵点的粗度较粗。

较粗的两个疵点的间隔最短的长度有 2m 左右,小一点的疵点就更加密集。

曲线图(图 5-3)是曲线图(图 5-2)局部放大的图形。从曲线图(图 5-3)不难看出小疵点

的密集。疵点间隔不到 1m,有的甚至更短。

图 5-3

此例产生不规律条干疵点的原因是细纱机中上铁辊轴承磨损,铁辊回转不灵活,时快时慢,

时而打顿。这也是该例条干疵点的大小差异较大,疵点的间隔距离无规律,且较例四曲线图(图

4-2)的密度差异大的原因。这类问题由于条干纱疵无规律,因而用计算的方法定量来分析,很难

查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只有按着疵点分布的疏密度及疵点的类型(疵点的长度、大小、间隔距离、

粗细节的离散程度等),结合积累的经验来判定产生问题的区域和大致部件,并求得验证。

结论:细纱机中上铁辊轴承磨损,铁辊回转不灵活,产生牵伸波。

还有一例曲线图,它的条干疵点分布时密时疏,疵点的粗细程度时大时小,毫无规律;见曲

线图(图 6-2)和(图 6-3)。

第75页

75

实例 6:

细纱周期试验发现的不良细纱波谱图(图 6-1)和曲线图(图 6-2)和(图 6-3)。

图 6-1

曲线图(图 6-2)的纸速是 25cm/min,每个格代表纱的长度是 400/25=16m/cm;

图 6-2

图 6-3

曲线图(图 6-3)的纸速 50cm/min,每个格代表纱的长度是 400/50=8m/cm;曲线图(图 6-4)

为曲线图(图 6-3)左侧局部放大的图形。

图 6-4

品种:T59tex(10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第76页

76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 和 50cm/min;量程=±100%;

测试数据:CV=22.60%;细节(-50%)=280 个/km;粗节(+50%)=680 个/km;棉结

(+200%)=22.5 个/km;曲线图(图 6-2)的纸速为正常纸速,每个格代表纱的长度为 16m;因

而看上去条干疵点的分布比较密集;而曲线图(图 6-3)的纸速较快,每个格代表纱的长度为 8m;

因而看上去条干疵点的分布比较稀疏。所以分析问题是还要详细了解一些测试的条件,如纱速、

纸速、量程(灵敏度)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准确地分析判断条干纱疵分布的疏密度,和条干

纱疵的粗细程度及危害性。

波谱分析:

此例是 C20

S机台改纺 T10

S的试纺时得到的波谱图,从波谱图(图 6-1)上看,细纱前区有

明显的牵伸波,波长在 20~50cm,在此牵伸波的带动下 10~100 cm 的牵伸波形也较正常波形

高;在 5~8m 处有一牵伸波由于其最高峰的烟囱比较突出,所以可称之为机牵波,是前纺问题。

相对与细纱牵伸波,前纺的此问题不是主要问题。

从曲线图上看,其疵点粗细节均有之,而且如果以曲线的中心线为基准,那么粗节的振幅大

于细节的振幅,大部分粗节疵点达到 60%或 80%,也就是说粗节较正常纱的粗度粗的很多。这些

疵点都是无规律的疵点,且比较密集。那么,通过计算也能判定牵伸波产生的区域 。

已知:细纱的牵伸分配是:8.1×1.35=10.92,那么细纱的前区牵伸是 8.1 倍。纤维的平均长

度是 Lw =38 mm。

如果细纱的前区产生的牵伸波,按牵伸波公式计算,那么波谱图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位置:

λ=K×E×Lw=2.75×1×38=104.5mm=10.45cm,这与波谱图(图 6-1)比较相符。

如果细纱的后区产生的牵伸波,按牵伸波公式计算,其牵伸波的主波长:

λ=K×E×Lw=2.75×8.1×38=846.45mm=84.6cm,它显然小于实际 20~50cm 牵伸波。

那么细纱前区每个点的牵伸是在 1~8 倍之间,也就是说细纱前区牵伸波应在 10.45cm~

84.6cm 之间。从波谱图(图 6-1)上看牵伸波在 20~50cm 位置,因而判定是细纱前区的牵伸问

题。

看到这里,读者是否分析一下,在细纱前区什么问题会产生如此牵伸波?

实际上引起牵伸波的主要原因是该品种在刚上机时隔距块的配置不正确。由于是纯涤化纤品

种,纤维较长,牵伸力较大,10 支的涤纶纱配 3.0 的隔距块过小,导致上下皮圈对纤维须条的控

制力过大,相对前皮辊与前罗拉的牵伸力减弱,造成牵伸不良形成条干纱,部分锭位还有跑粗纱

的现象。发现问题后改用粗纱的 4.5 的隔距块代替,结果纺纱得以正常进行,20~50cm 的牵伸

波消失。

第77页

77

结论:工艺配置不当,隔距块过小,产生牵伸波。

在上例的牵伸波实例中我们看到,在细纱波谱图上 3~4cm 处有一凹谷现象,这是等长纤维

38mm 的在波谱图上的特征波,当条干仪检测到纱线的纤维为等长纤维时,波谱仪就会在等长纤

维的波段上绘出特征凹谷。通过特征凹谷也可以初步判定纱线等长纤维的长度。下图品种为 T60

S,

纤维的长度为 38mm,那么通过下面的波谱图(例图 4),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3~4cm 处特征凹

谷现象。

例图 4

实例 7:

该例也是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7-1)和曲线图(图 7-2)。

图 7-1

图 7-2

品种:T9.8tex(60

S) ;工序:细纱;机型:A513M;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24.34%;细节(-50%)=1770 个/km;粗节(+50%)=1410 个/km;棉结

第78页

78

(+200%)=150 个/km;

正常数据:CV=13.01%;细节(-50%)=0 个/km;粗节(+50%)=22.5 个/km;棉结(+200%)

=30 个/km;

从测试数据与正常数据比较看,该例的条干质量严重恶化,尤其粗细节更为明显。

波谱分析:

从细纱波谱图(图 7-1)上,我们看到 3~4cm 之间的有一凹谷存在,它是等长纤维 38mm 的

特征波。从例题介绍知道该品种为 T60S,,纤维的长度为 38mm,那么如果按牵伸波的波长公式

计算,该品种细纱前区牵伸波主波(最高峰)的波长最短为:

λ=K×E×LW=2.75×1×3.8=10.45cm

然而我波谱图(图 7-1)上的牵伸波实例中看到,牵伸波的主波在 8~9cm 之间,而不是在牵

伸特征峰最高峰 10.45cm 处。

这是我在波谱分析是工作中遇到的真实例子,这也改变的我机械地套用牵伸波公式的波谱分

析方法。纤维在细纱前牵伸区的运动状态是很复杂的,它所受到的牵伸在这一区域里是不断变化

的,作为非专业研究人员,现在是很难从定量上每一例都给出细致的分析。但在波谱分析的实践

中,我认为一般的情况下 5~40cm 的牵伸波基本上可以确定为细纱前区牵伸波,在前面所讲的牵

伸波实例都属于这一类。从上述的牵伸波实例的曲线看,细纱前区牵伸波所产生的疵点大多为非

规律性疵点。

下面是该例的曲线图(图 7-2)的局部放大图形(图 7-3)。

图 7-3

这些粗细节疵点都为无规律性疵点。其产生的原因是细纱机(A513M)上销架歪斜导致上皮

圈松弛牵伸不良,产生不规律条干纱,形成牵伸波。

结论:细纱上销架歪斜导致上皮圈松弛牵伸不良,产生不规律条干纱形成牵伸波。实例 8:

品种:C27.8tex(21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第79页

79

测试数据:CV=27.73%;细节(-50%)=2400 个/km;粗节(+50%)=2880 个/km;棉结

(+200%) =692 个/km;

图 8-1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8-1)5~15cm 处有一牵伸波,波高 3.2 格。该品种正常的条干 CV%值是

17%左右,而图 8-1 中的条干 CV%值是 27.73%,条干明显恶化,粗细节也成倍的增加。从黑板

上看,粗细节比较密集,而且阴影多、无规律。纤维的平均长度为 23mm。

那么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w,当 E=1 时,本工序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

λ=K×E×Lw=2.75×1×23 =63.25mm=6.3cm

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为 6.3cm,它在波谱图牵伸特征峰的边缘,与波谱图上的波长基本

相符,是细纱前区牵伸波,条干严重恶化。

查其原因为上销架变形,皮圈运动不畅,造成牵伸不良,产生严重条干纱。

结论:上销架变形,上皮圈运动不畅,造成牵伸不良,产生牵伸波。实例 9:

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9-1)。

图 9-1

品种:CVC29.3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第80页

80

测试数据:CV=20.09%;细节(-50%)=235 个/km;粗节(+50%)=1025 个/km;棉结

(+200%)=445 个/km;

正常数据:CV=14.23 %;细节(-50%)=0 个/km;粗节(+50%)=65 个/km;棉结(+200%)

=90 个/km;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9-1)5~20cm 处有一牵伸波,牵伸波最高峰波高 3.5G。该品种正常的条

干 CV 值是 14%左右,而(图 9-1)中的条干 CV 值是 20.09%,条干明显恶化,粗细节也成百倍

地增加。

CVC20

S 细纱的牵伸分配是 14.5×1.286=18.64,那么它的前区牵伸倍数 E=14.5,按混纺比

计算,棉/涤的比例 C60/T40,那么混合纤维的平均长度:

Lw=25×60%+38×40%=30.2mm,该纱线的纤维平均长度 Lw=30.2mm。

如果是细纱后区产生的牵伸波,那么它的牵伸波的主波长应为:

λ=K×E×Lw=2.75×14.5×30.2mm =1204mm =120cm

而波谱图上牵伸波的位置是在这之前。

可见,这与波谱图上牵伸波的主峰在 8.2~11cm 之间位置不相符,显然此牵伸波不是细纱后

区产生的。

当取 E=1,本工序牵伸波的波长:λ=K×E×Lw=2.75×1×30.2mm =83.05mm =8.3 cm,

它与波谱图牵伸波的波长 8.3cm 相符,因而还应是细纱前区产生的牵伸波。

同上例一样,都是细纱前区牵伸波,黑板粗细节较多,黑板阴影面积较大。

经上机检查,发现该锭上销架弹簧损坏、失效,皮圈歪斜运动,致使牵伸不良,产生严重条

干纱。

结论:上销架弹簧损坏、失效,皮圈歪斜运动,产生牵伸波。

图 8-1 与图 9-1 整个波形图差异较大,它们的差异都在那里,你能分析吗?

实例 10:

该例的细纱波谱图(10-1)、曲线图(10-2)是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

品种:JT/C13.1tex(45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第81页

81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9.63%;细节(-50%)=612 个/km;粗节(+50%)=650 个/km;棉结

(+200%)=122 个/km;

正常数据:CV=16.21%;细节(-50%)=87 个/km;粗节(+50%)=232 个/km;棉结(+200%)

=305 个/km;

图 10-1

图 10-2

图 10-3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10-1)上,在 5~12cm 波段上有一个牵伸波,波形又瘦又高,达到 3.8 个

格,与正常波谱图(图 10-3)对比看,在 5~12cm 波段上的波形差异较大。从条干粗细节上看波

谱图(图 10-1)的质量也明显恶化,粗细节明显增加。

该品种为 JT/C45

S(65/35),根据混纺比计算纤维的平均长度 Lw:

Lw=38×65%+27×35%=24.70+9.45=34.15mm ≈3.4cm

根据牵伸波的位置,结合前面分析的实例,可以判断此类牵伸波为细纱前区牵伸波。那么,

第82页

82

可以设定牵伸波公式中的 E=1;K=2.75。

按前面计算得出的纤维平均长度 Lw代入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w。所以,

λ=K×E×Lw=2.75×1×3.415=9.39cm ≈9.4 cm

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计算,牵伸波主波的波长在 9.4cm 处,这与(图 10-1)上牵伸波的主波

位置相符,必须说明的一点,计算牵伸波主波波长只是确定产生牵伸波的一定区域,分析牵伸波

不能机械的套用公式,否则会走进分析的死胡同。

此例为细纱皮圈回转运动不良,从现场观看在细纱后区,粗纱须条呈弯曲状,其根源是上销

架歪斜,加压不良,导致细纱一种黑色的上皮圈回转运动不良,表面打滑,皮圈握持不住须条,

粗纱须条在细纱后区呈弯曲状,造成牵伸不良,纺出不规律的条干纱,在波谱图上产生牵伸波。

该例在 30 米处还叠加了一个并条的长片段不匀,一个小的机牵波,是并条问题,但它不是产生

该条干纱的主要问题。

结论:细纱上销架歪斜,加压不良,皮圈回转运动不良产生的牵伸波

上例的原因上皮圈回转运动不良,但有的例子摇臂加压很轻也会造成后区粗纱须条呈弯曲状,

牵伸不良,产生条干纱。摇架加压过重,粗细节还会明显增加。

在环锭纺纱中,为了减少毛羽,有的厂家采用集合器,放在前皮辊与上销之间,用于收拢须

条离散的纤维,缩小加捻三角区,以达到减少毛羽的目的。但如果集合器使用不当,将会使纺纱

条干恶化。下面是与使用集合器有关的波谱分析实例。实例 11:

条干试验得到的细纱波谱图(图 11-1 和图 11-2)。

图 11-1

品种:JC18.2tex(32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7.74%;细节(-50%)=197 个/km;粗节(+50%)=652 个/km;棉结

(+200%)=117 个/km;

第83页

83

图 11-2

CV=17.82%;细节(-50%)=307 个/km;粗节(+50%)=617 个/km;棉结(+200%)=127 个

/km;

正常的测试数据:CV=12.7%;细节(-50%)=0 个/km;粗节(+50%)=75 个/km;棉结

(+200%) =113 个/km;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11-1 和图 11-2)4~10cm 的波段上,有一个瘦高的小山状牵伸波。波高

接近 4.0 格。与正常测试数据相比,可见条干已严重恶化。

JC18.2tex(32

S)纤维的平均长度为 27mm,当取 E=1、K=2.75 时,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

λ=K×E×Lw,本工序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

λ=K×E×Lw=2.75×1×27=74.25mm=7.425cm

所以,牵伸特征峰主波的波长在 7.425cm 处,这与波谱图(图 11-1 和图 11-2)上牵伸波的

主波位置基本相符,因而判定为细纱前区牵伸波。

根据取样的机台锭号,立即上机检查,发现图 11-1 牵伸波的原因是须条没有通过集合器的中

间凹槽,而是绕着集合器侧面曲线运动,造成牵伸不良;图 11-2 牵伸波的原因是集合器 的中间

凹槽被积花堵住,须条运动不畅,牵伸不良,产生牵伸波。

曲线图(图 11-3)是波谱图(图 11-2)对应的曲线图,从曲线图(图 11-3)。

图 11-3

看疵点的振幅并不是很大,但从黑板条干看,满板碎阴影,与正常测试结果相比,千米粗细

节多出 200--500 多个,条干严重恶化。

第84页

84

结论:集合器部分问题,造成牵伸不良,产生牵伸波。实例 12:

该例的波谱图(12-1)是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

品种:CVC29.3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7.47%;细节(-50%)=95 个/km;粗节(+50%)=150 个/km;棉结(+200%)

=410 个/km;

正常数据:CV=14.23 %;细节(-50%)=0 个/km;粗节(+50%)=65 个/km;棉结(+200%)

=90 个/km;

图 12-1

图 12-2

波谱分析:

从细纱波谱图(图 12-1)上看,在 35~300cm 的波段内有一小山状的牵伸波,其高度已超

过 8cm 处波谱图特征峰的高度,粗细节明显增加,条干严重恶化。

图 12-2 是正常波谱图,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波谱图(图 12-1)上的牵伸波。

该品种 CVC20

S(C/T 60/40)的细纱牵伸分配是:14.5×1.268=18.64,那么它的前区牵伸倍

数 E=14.5,按棉/涤的比例 C60/T40,那么,该纱线的混合纤维的平均长度:

第85页

85

Lw=25×60%+38×40%=30.2mm,混合纤维的平均长度为 30.2mm。

那么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w,当 E=1 时,本工序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

λ=K×E×Lw=2.75×1×30.2 =83.05mm=8.305cm

这与波谱图(图 12-1)上的牵伸特征峰最高处波长基本相符,而实际波谱图(图 12-1)在 35~

300cm 的波段内有一小山状的牵伸波,主峰在 100~150 之间。它会是那部分产生的呢?

如果是细纱的上道工序产生的牵伸波,哪么公式中的 K=3.5;E=18.64 为细纱总牵伸倍数,

按此计算它的牵伸波的主波长应为:

λ=K×E×Lw=3.5×18.64×30.2 =1970mm=197cm

这与波谱图(图 12-1)上牵伸波主波的位置不相符,因而排除上道工序产生的牵伸波。

如果是细纱后区产生的牵伸波,哪么公式中 E 应为细纱前区牵伸倍数,由前面给出的牵伸分

配可知,前区牵伸倍数为 14.5,它的牵伸波的主波长应为:

λ=K×E×Lw=2.75×14.5×30.2 =1204mm=120.4cm

可见,这与波谱图上牵伸波的主峰在 100~150 之间位置相符,显然此牵伸波不是细纱前区

产生的,而是细纱的后区产生的牵伸波。

确定细纱后区产生的牵伸波后,首先考虑是不是后区牵伸工艺问题,然而同台同侧的另一个

纱样的试验结果是正常的,于是也拍除了牵伸工艺的问题。

随后按问题纱样的机台锭号上机仔细检查,发现中铁辊锈蚀,回转不灵活。 随机产生牵伸不

良,使之细节增多,条干恶化。

结论:细纱中铁辊锈蚀回转不良,使之细节增多,条干恶化,产生牵伸波。

前面更多的讲解了须条上部产生牵伸波的问题,哪么,须条下部会有那些问题呢,它们的波

形图又会是什么样的?

实例 13:

该例的波谱图(13-1)是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13-1)为有问题的波谱图,

而波谱图(图 13-2)为正常波谱图。

品种:C18.2tex(32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第86页

86

图 13-1

测试数据:CV=24.78%;细节(-50%)=1030 个/km;粗节(+50%)=1565 个/km;棉结

(+200%)=940 个/km;

正常数据:CV=17.80%;细节(-50%)=56 个/km;粗节(+50%)=650 个/km;棉结(+200%)

=450 个/km;

图 13-2

二图比较就会清晰的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有牵伸波的图形(图 13-1)在主峰附近其型状又

瘦又高。

波谱分析:

从二图对比不难看出细纱波谱图(图 13-1)上,在 4~12cm 波段上有较高的牵伸波,为前

区牵伸波。C18.2tex(32

S)纤维的平均长度为 27m,

当取 E=1、K=2.75 时,那么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w,本工序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

长:

λ=K×E×Lw=2.75×1×27 =74.25mm=7.425cm

牵伸波主波的波长在 7.425cm 处,这与波谱图(图 13-1)上牵伸波的主波位置基本相符,

因而通过计算也可以判定为细纱前区牵伸波。

经上及机检查,发现由于保全工揩车时的疏忽,没有把细纱机牵伸下皮圈穿过下销,而是只

套在种中罗拉上随着中罗拉转动,等于细纱无下皮圈纺纱,须条在无下皮圈的控制下运动,得不

到应有的牵伸效果,所以,纺出的纱必然会条干恶化。

结论:无下皮圈纺纱,条干恶化,产生牵伸波。

第87页

87

实例 14:

该例的波谱图(14-1)也是细纱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

品种:T/R 14.8tex(40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22.53%;细节(-50%)=679 个/km;粗节(+50%)=937 个/km;棉结

(+200%)=210 个/km;

正常数据:CV=17.12%;细节(-50%)=125 个/km;粗节(+50%)=96 个/km;棉结(+200%)

=113 个/km;

图 14-1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14-1)上,9~10cm 有一严重的机械波,而且在这附近牵伸波波形较瘦较

高(或叫机牵波),粗细节明显增加,条干严重恶化,黑板上小的粗细节很多,阴影面积较大,规

律性不是很强;而后面其它波段上几个较高机械波,为该波段附加不匀较大所致。由于机械波波

长较长,波高不是很高,对整个波谱图形状影响不是很大,因而也把后面的图型可以看成基本正

常的波谱图。 重点解决前面的问题。

该机型细纱前罗拉波长和前皮辊的波长分别为:

λ罗=2.5×3.14=7.85cm λ皮=2.9×3.14=9.106cm

从计算结果看,细纱前皮辊的波长与波谱图(图 14-1)上 9~10cm 的机械波波长相吻合,

于是首先判断细纱前皮辊有问题,至于牵伸波可能是皮辊问题引起的。

上机检查后发现,细纱前皮辊圆整度不良、偏心,它是产生机械波的根源;同时还发现该锭

无下皮圈纺纱。

于是把正在纺的纱取回试验,得到与图 14-1 相同的波谱图图形,该锭修复后,试验的纱质量

正常。

第88页

88

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个波谱图(图 14-1)是有二个问题叠加的一起的图形,细纱前皮辊圆整

度不良、偏心,它是产生规律性疵点,而无下皮圈纺纱,是产生牵伸波的根源,所产生的疵点是

无规律的。所以,二种疵点叠加,从黑板上很难看出其规律性。

结论:细纱前皮辊圆整度不良、偏心,而无下皮圈纺纱,产生牵伸波。实例 15:

此例是有问题的细纱波谱图(图 15-1)和曲线图(图 15-2),细纱无下皮圈纺纱实例。

图 15-1

图 15-2

品种:JT/C18.4tex(32

S)(65/35);工序:细纱;机型:FA506

条干测试仪:莱州电子条干均匀度仪(YG137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曲线图刻度=1m/div;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26.44%;细节(-50%)=138 个/km;粗节(+50%)=1215 个/km;棉结

(+200%)=470 个/km;

波谱分析:

按棉/涤的比例 T65/C35,那么,该纱线的混合纤维的平均长度:

Lw=38×65%+27×35%=34.15mm,混合纤维的平均长度为 34.15mm。

按前面计算得出的纤维平均长度 Lw=34.15mm 代入牵伸波计算公式,所以:

λ=K×E×Lw=2.75×1×34.15mm=86.5mm=8.65cm

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计算,牵伸波主波的波长在 8.65 cm 处,这与图 15-1 上牵伸波的主波位

置基本相符,曲线图(图 15-2)中,曲线上的疵点无规律,而且粗节的振幅远远大于细节的振幅。

经上机检查,发现细纱无下皮圈纺纱,在牵伸区内由于无下皮圈纺纱,纤维得不到很好的控

制,牵伸不良产生无规律条干纱。

第89页

89

细纱有下皮圈纺纱的细纱正常波谱图(图 15-3)和对应的曲线图(图 15-4)。

图 15-3

图 15-4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曲线图刻度:1m/div;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1.98%;细节(-50%)=5 个/km;粗节(+50%)=75 个/km;棉结(+200%)

=100 个/km;

从正常细纱波谱图(图 15-3)上看,细纱前区牵伸特征峰的高度是 2.5 个格,细纱波段图形

平滑正常,曲线图上的曲线相对比较平稳,振幅也很小,但还是在长片段上存在不太明显振幅较

小的波长在 30~40 米的长片段不匀。

结论:细纱无下皮圈纺纱,产生无规律条干纱,形成细纱前区牵伸波

实例 16:

细纱条干周期试验得到的有问题的波谱图(图 16-1)和曲线图(图 16-2),其原因是细纱无

下皮圈纺纱实例。

图 18-1

图 16-2

品种:JT/C19.6tex(30

S)(65/35);工序:细纱;机型:FA506;

第90页

90

条干测试仪:莱州电子条干均匀度仪(YG137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曲线图刻度:1m/div;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31.25%;细节(-50%)=575 个/km;粗节(+50%)=1998 个/km;棉结

(+200%)=930 个/km;

细纱有下皮圈纺纱的细纱正常波谱图(图 16-3)和对应的曲线图(图 16-4)。

图 16-3

品种:JT/C30

S(65/35);工序:细纱; 机型:FA506

条干测试仪:莱州电子条干均匀度仪(YG137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曲线图刻度:1m/div;量程=±100%;时间=1min。

图 16-4

测试数据:CV=12.18%;细节(-50%)=5 个/km;粗节(+50%)=80 个/km;棉结(+200%)

=85 个/km;

波谱分析:

JT/C30

S(65/35)计算得出的纤维平均长度 Lw=34.15mm 代入牵伸波计算公式,所以:

λ=K×E×Lw=2.75×1×34.15=93.9mm=9.4 cm

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计算,牵伸波主波的波长在 9.4 cm 处,这与图 15-1 上牵伸波的主波位

置基本相符,曲线图(图 15-2)中,曲线上的疵点无规律,而且粗节的振幅远远大于细节的振幅。

经上机检查,发现细纱无下皮圈纺纱,在牵伸区内由于无下皮圈纺纱,纤维得不到很好的控

制,牵伸不良产生无规律条干纱。

结论:细纱无下皮圈纺纱,产生无规律条干纱,形成细纱前区牵伸波

下面几例牵伸波均为细纱前区牵伸波,请读者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并不

第91页

91

是所有的牵伸波越高条干恶化的越严重,当曲线图曲线出现长片段较大的波动时,条干 CV 值就

会明显上升,条干恶化,而整个波形图就会压低。实例 17:

细纱周期试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17-1)曲线图(图 17-2)。

条干测试仪:莱州电子条干均匀度仪(YG137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曲线图刻度:1m/div;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22.94%;细节(-50%)=222 个/km;粗节(+50%)=1375 个/km;棉结

(+200%)=527 个/km;

图 17-1

图 17-2

实例 18:

细纱周期试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18-1)曲线图(图 18-2)。

图 18-1

图 18-2

第92页

92

条干测试仪:莱州电子条干均匀度仪(YG137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曲线图刻度:1m/div;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32.46%;细节(-50%)=825 个/km;粗节(+50%)=2280 个/km;棉结

(+200%)=1280 个/km;

实例 19:

细纱周期试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19-1)和曲线图(图 19-2)。

图 19-1

图 19-2

条干测试仪:莱州电子条干均匀度仪(YG137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曲线图刻度:1m/div;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34.65%;细节(-50%)=537 个/km;粗节(+50%)=2140 个/km;棉结

(+200%)=1055 个/km;

上面例 19 与例 18 比较,其粗细节、棉结都比例 18 少,但条干 CV 值却高出 2.4,从曲线图

上看,图 19-2 的曲线大部分低于平均线,而图 18-2 的曲线大部分在平均线左右波动。例 19 的

纱线出现了长片段的波动,纱条变细,这就是整个波形图较例 18 波形压低的原因。前面讲过的

牵伸波其曲线图上的疵点呈随机出现,无任何规律可言,而下面牵伸波的例子其曲线图上的疵点

却呈现另一种状况。实例 20:

细纱周期试验得到的波谱图(图 20-1)和曲线图(图 20-2)。

品种:JT/C13.1tex(45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第93页

93

图 20-1

测试数据:CV=24.96%;细节(-50%)=495 个/km;粗节(+50%)=1425 个/km;棉结

(+200%)=652 个/km;

正常数据:CV=14.79%;细节(-50%)=30 个/km;粗节(+50%)=140 个/km;棉结(+200%)

=275 个/km;

图 20-2

波谱分析:

见细纱波谱图(图 20-1)和与之对应的细纱曲线图(图 20-2)。该波谱图(图 20-1)与前面

例 1 的波谱图(图 1-1)的波形图很相似,都是细纱前区牵伸波。但他们的曲线图却存在着一些

差异。

图 1-1

图 1-2

第94页

94

在曲线图(图 20-2)上,疵点的振幅时强时弱,有时曲线平稳,还没有疵点。横向观察,整

个曲线疵点的分布还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整个曲线图上,有七个疵点的密集区,而且疵点的密集

区之间的间隔大致相等。

我们首先看波谱图(图 20-1),在细纱前区有一牵伸波,而且测试数据与正常数据比较明显

恶化。

该品种 JT/C13.1tex(45

S)的混纺比涤/棉的比例为 T65/C35,那么通过计算得出该品种纤维

的平均长度:

Lw=38×65%+27×35%=34.15mm,纤维的平均长度为 34.15mm。

那么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w,当 E=1 时,本工序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

λ=K×E×Lw=2.75×1×34.15=93.9mm=9.4cm

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为 9.4cm,这与波谱图(图 20-1)上牵伸波的波长基本相符,因而

判断是细纱前区牵伸不良产生的牵伸波。

经上机检查,发现该锭存在下皮圈跑偏的现象,等于无下皮圈,造成条干严重恶化,曲线图

(图 20-2)上的疵点也比较密集。

从上面计算结果我们知道,细纱前区牵伸波的主波长为 9.4cm。其疵点是无规律的,我们从

曲线图(图 20-2)上可以看到,这符合牵伸不良产生牵伸波的疵点。

如果此问题只属于无下皮圈纺纱,那么无规律疵点应该一直伴随着整个纺纱过程(见图 1-1

和图 1-2)。然而,我们从曲线图(图 20-2)上清楚地看到这些密集性的疵点时有时无,而且每组

密集性疵点的波长较长,这与细纱前区牵伸波的主波长存在较大差异,这又是哪个工序产生的

呢?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呢?

我们从测试数据知道,条干仪测试时的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那么每个格代表

纱的长度是 16 米/格(厘米)。

细纱曲线图(图 20-2)上密集性疵点从左到右共 7 组,从左侧第一个曲线格为起点到右侧量

程标尺(  12.5)右侧第一个曲线格为终点,这期间跨越的横向曲线格数记为 N,N 为 27 个曲线

格。可叙述为有 M 个疵点,跨越 N 个格,M 为 7 个密集性疵点。按曲线图的波长公式计算密集

性疵点的周期,已知:V=400m/min;U=25cm/min;M=7;N= 27;代入曲线图的波长公式,得:

λ曲= V/U×N/(M-1)=400/25 × 27/(7-1)=16×4.5=72m

由计算结果可知,相邻的二个密集性疵点周期是 72 米。即波长是 72 m。

该品种 JT/C13.1tex(45s) 的细纱牵伸分配是 27.47×1.35 =37.1,那么它的总牵伸倍数

E=37.1,按混纺比计算,该纱线的纤维平均长度 Lw=34.15mm,如果是细纱上道工序产生的牵伸

波,那么它的牵伸波的主波长至少应为:λ=K×E×Lw=3.5×37.1×34.15=4434mm=4.43m。

第95页

95

而密集性疵点周期的波长是 72 米。而且波谱图(图 20-1)上也无 4.43m 牵伸波。

若按波长计算,显然此密集性周期疵点不是细纱后区产生的,而应是细纱工序之前的粗纱工

序或更远的并条工序产生的,牵伸波也应在粗纱波谱图上体现。然而,对应的粗纱波谱图上并没

有体现牵伸波,粗纱波谱图正常。这说明粗纱工序和并条工序正常。此问题还应在细纱工序寻找。

我们知道细纱机为了防止须条长期在一个位置摩擦,会使皮辊皮圈过早磨损,配备了横动装

置,引导须条左右移动,就会减少须条对牵伸部件的磨损。那么每台细纱机横动装置调整后,左

右移动的距离是固定的,它的横动周期也是一个定值。由于细纱下皮圈向左跑偏,当须条随横动

装置左右移动时,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须条在皮圈上运动正常纺纱,一段时间须条下面无皮圈纺

纱的状况。曲线图上就会出现一段纱线正常无疵点,一段纱线存在密集性无规律疵点。

已知细纱的前罗拉直径是 25mm;细纱前罗拉的转速是 200 转/分。那么细纱机前罗拉每分钟

转过的长度是:25×3.14×200=15700mm=15.7m;从上面的计算我们知道相邻的二个密集性疵点

的周期是 72 米。那么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就是:S=72/15.7=4.58(分钟),即须条左右来回一个

周期所用的时间是:S=4 分+0.58×60 秒=4 分 35 秒。这与该台细纱机横动装置往复的周期基本是

一致的。

同时上机观察该锭的横动装置,发现喇叭口向右偏斜,因而判定该例是细纱下皮圈跑偏、同

时横动装置上的喇叭口偏斜,造成须条在无下皮圈纺纱时因牵伸不良产生条干纱。

从曲线图(图 20-2)上可以看到,每组密集性疵点所占据的宽度约为 2.5 个曲线格,从前面

又知道每个格代表纱的长度是 16 米/格(厘米)。那么,每组密集性疵点所代表的纱线长度是

2.5×16=40(米)左右。由于密集性疵点的周期是 72 米,所以密集性疵点约占每组纱线长度的

56%;而每组正常纱线的长度约是 30 米左右,约占每组纱线长度的 44%。

结论:细纱下皮圈跑偏、同时横动装置上的喇叭口偏斜,牵伸不良产生条干纱。

值得一提的是细纱机横动装置往复的周期是受左右横动的宽度决定的。宽度越宽往复的周期

时间越长;反之宽度越小往复的周期时间越短。下面是与上例同一个品种,不同机台锭位,同一

类型的牵伸波实例。实例 21:

细纱条干周期试验,发现不良波谱图(图 21-1)。

品种:JT/C13.1tex(45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20.22%;细节(-50%)=315 个/km;粗节(+50%)=510 个/km;棉结

(+200%)=375 个/km;

第96页

96

正常值:CV=14.79%;细节(-50%)=30 个/km;粗节(+50%)=140 个/km;棉结(+200%)

=275 个/km;

图 21-1

图 21-2 是该例的细纱波谱图(图 21-1)对应的曲线图(图 21-2):

图 21-2

波谱分析:

该细纱波谱图(图 21-1)与前面例 20 的细纱波谱图(图 20-1)的波形图很相似,同上例一

样,波谱图(图 21-1)在细纱前区有一牵伸波,而且测试数据与正常数据比较明显恶化。不同的

是在 7.5~10cm 处由双柱机械波叠加。但问题不是很严重。他们的曲线图也存在共同之处。

在曲线图(图 21-2)上,疵点的振幅时强时弱,有时曲线平稳,还没有疵点。横向观察,整

个曲线疵点的分布还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在整个曲线图上,有 2 个疵点的密集区,各约占 6 个曲

线格;而疵点的密集区之间是平稳区,间隔大致相等,约占 3 个曲线格,整个曲线图由二个完整

的周期,每个周期各占 9 个格。

该品种 JT/C13.1tex(45

S)的混纺比涤/棉的比例为 T65/C35,那么通过计算得出该品种纤

维的平均长度:

Lw=38×65%+27×35%=34.15mm。纤维的平均长度为 34.15mm。

那么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w,当 E=1 时,本工序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

λ=K×E×Lw=2.75×1×34.15 =93.9mm=9.39cm

牵伸特征峰最高处的波长为 9.39cm。这与波谱图(图 21-1)上牵伸波的波长基本相符,因

而判断是细纱前区牵伸不良产生的牵伸波。

第97页

97

上机检查,原因是该锭存在下皮圈破损跑偏的现象,一段时间等于无下皮圈,造成条干严重

恶化。这与上例是同一类型的例子,同时也存在细纱机横动装置喇叭口偏斜的问题。

通过曲线图(图 21-2),计算该细纱机横动装置左右来回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从前面的分

析得知,疵点的密集区约占 6 个曲线格,平稳区(无密集性疵点)约占 3 个曲线格,每个周期占

9 个曲线格。我们从测试数据知道,条干仪测试时的纱速=200m/min 纸速=25cm/min。那么每个

格代表纱的长度是 8 米/格(厘米)。也就是说每个周期的波长是:

λ曲=200m/min÷25cm/min×9 格(厘米)=72m

即每组密集性疵点周期波长是 72 米。已知细纱的前罗拉直径是 25mm;细纱前罗拉的转速

是 200 转/分。那么细纱机前罗拉每分钟转过的长度是:25×3.14×200=15700mm=15.7m。

从上面的计算我们知道每组密集性疵点的周期是 72 米。那么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就是:

S=72/15.7=4.58(分钟),即须条左右来回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是:S=4 分+0.58×60 秒=4 分 35

秒。这与该台细纱机横动装置往复的周期是基本一致的。

该例中疵点的密集区约占 6 个曲线格,时间占了整个周期的 2/3;平稳区约占 3 个曲线格,

时间占了整个周期的 1/3。这一点与上例不同是因为下皮圈偏移的程度不同。

结论:细纱下皮圈跑偏、同时横动装置上的喇叭口偏斜,牵伸不良产生条干纱。实例 22:

下图为例 21 跑偏破损的下皮圈去掉后,该锭无下皮圈纺纱,做条干试验得到波谱图(图 22- 1)和对应的曲线图(图 22-2)。

图 22-1

图 22-2

品种:JT/C13.1tex(45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第98页

98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7.70%;细节(-50%)=160 个/km;粗节(+50%)=236 个/km;棉结

(+200%)=185 个/km;

波谱分析:

下面是三个测试数据和图形的比较:见表 22。

表 22 波谱图 同品种 条干 CV% 细节/km 粗节/km 棉结/km 质量状况

图 21-1 JT/C45

S 20.22 315 510 375 严重恶化

图 22-1 JT/C45

S 17.70 160 236 185 恶化

图 3-1 JT/C45

S 14.79 30 140 275 较正常

与基本正常的波谱图(图 3-1)比较,波谱图(图 22-1)上在 30-80cm 处由一个明显的牵伸

波;与曲线图(图 21-2)比较曲线图(图 22-2)上疵点的振幅很低,不是很严重,从测试数据看

例 22 的粗细节有所恶化,条干 CV 值也明显增加。

该品种 JT/C13.1tex(45

S)纤维的平均长度:Lw =38×65%+27×35%=34.15mm。

如果是细纱后区产生牵伸不良,那么根据细纱的牵伸分配 27.47×1.35=37.1,选 E=27.47 时,

根据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w,本工序牵伸波的波长应为:

λ=K×E×Lw=2.75×27.47×34.15 =2580mm=2.58m

然而波谱图(图 22-1)上波长 2 米左右处无牵伸波,而在这之前的 30-80cm 处由一个明显

的牵伸波,说明产生牵伸波的区域还是在细纱前区。

经上机检查,产生牵伸波的根源就是无下皮圈纺纱。

波谱图(图 3-1)是该品种比较正常的波谱图。读者比较一下它与(图 22-1)的差异。

结论:无下皮圈纺纱,产生条干纱,形成牵伸波。实例 23:

该例的波谱图(23-1)和曲线图(23-2)是气流纺条干周期实验得到的。

图 23-1

第99页

99

图 23-2

品种:OE83.3tex(C7

S);工序:气流纺;机型:RU-04;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波谱分析:

在波谱图(图 23-1)中,在 25~600cm 的波段上呈现一个小山包状的牵伸波,曲线图(图

23-2)中,曲线上的疵点也是非常密集,而且无规律。由于牵伸波的位置靠后,且范围较大,因

而判断是分梳部分存在问题。

根据该试样的锭位编号,上机检查,发现此问题是气流纺分梳辊部分不良,梳针损伤挂花,

产生无规律粗节纱,形成牵伸波。换掉分梳辊后,重新纺纱,波谱图恢复正常。

结论:气流纺分梳辊梳针损伤挂花,产生无规律粗节纱,形成牵伸波。

另一例也是分梳辊不良的例子。

品种:R/C58.8tex(10

S) ;工序:气流纺;机型:RU-04;

图 23-3

图 23-4

第100页

100

第三章 前纺问题的细纱波谱图分析

在前面,我们着重研究了细纱工序部分不良部件产生的机械波或牵伸波,通过对不良的细纱

波谱图和曲线图的分析,利用波谱分析的机械波波长公式、牵伸波公式和曲线图波长公式,逐步

分析得出细纱工序不良部件产生不良管纱的原因。那么,在我们的波谱分析中,往往有很多细纱

波谱图上呈现的机械波或牵伸波,其产生的原因并不在细纱工序本身,而是前纺工序的原因产生

的。那么,怎样在细纱波谱图和细纱曲线图上区分其产生的原因不是细纱工序本身,而是前纺工

序部分的问题呢?下面我们逐步分析这类问题。实例 1:

有一细纱管纱做条干试验得出下面的细纱波谱图(图 1-1):

图 1-1

品种:CVC29.3tex(20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已知:细纱总牵伸倍数是 10.88。罗拉直径都是Ø25mm,后皮辊直径是Ø28mm。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1-1)1.4~1.8m 上的波段上有一双柱机械波,根据波谱图(图 1-1)上的

机械波的波长在 1.4~1.8m 上的波段上,波长较长,因而分析应该是细纱后区的问题。由机械波

波长公式可得

后罗拉波长:λ1=π×D×E=3.14×2.5×10.88=148cm

后皮辊波长:λ2=π×D×E=3.14×2.8×10.88=166cm

由波长计算可知,后罗拉波长和后皮辊波长在波谱图机械波的波长范围内,上机检查,后罗

拉和后皮辊以及后罗拉头牙均无问题,于是考虑是不是粗纱的问题。

那么粗纱前罗拉的波长乘上该品种细纱工序的牵伸倍数,所得的波长即: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