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0
|
杂志分类:其他
粉丝:{{bookData.followerCount}}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取消关注'}}
定位: 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推拿次数100次推 拿 方 法将双手拇指放于小腿外侧的阳陵泉穴上按揉,力度由轻渐重。推 拿 方 法食指、中指合并,用两指指尖揉按太冲穴,顺时针方向揉按。定位: 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推拿次数50~100次推 拿 方 法将拇指指腹放在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双下肢交替进行。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推拿次数30次④阳陵泉「清热化湿、活血祛瘀」 ⑤太冲 「疏肝利胆、清热利湿」③足三里「健脾和胃化湿」091 [收起]
[展开]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已关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①膻中 「益气养血」
定位: 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
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推拿次数
20次
推 拿 方 法
两手十指相交叉,横置按于膻中穴
上,两掌根推至腹尽处。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4寸。
推拿次数
20次
推 拿 方 法
右手掌置于中脘穴上,往返摩擦。
②中脘 「调理脾胃、生化气血」
贫血
临床症状: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蛋白(Hb)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
的一种临床症状。头昏、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为贫血导致神经
组织损害的常见症状。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小于120克/升,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小于110克
/升,孕妇血红蛋白小于100克/升,均可诊断为贫血。
基础治疗: 膻中、中脘、神阙、血海、足三里。
随症加穴: 若头晕,加按百会;若心悸,加按内关;若食欲不振,加按脾俞。
推拿 内科 方法
042
第52页
定位: 屈膝,位于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
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中指、食指并拢,按于血海穴上,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
推 拿 方 法
拇指放于足三里穴上压揉,其余四
指附于患者小腿后外侧。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四指置于神阙穴上,先逆时针摩
腹,再顺时针摩动。
定位: 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推拿次数
30次
④血海 「健脾和胃、生化气血」 ⑤足三里 「调理脾胃、益气养血」
③神阙 「健运脾胃、生化气血」
043
第53页
①百会 「开窍醒脑、回阳固脱」
定位: 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中指、食指并拢,按于百会穴上,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
定位: 位于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伸出拇指,其余四指半握拳,将拇
指放于印堂穴上揉按。
②印堂 「清头明目、宁心安神」
脑卒中后遗症
临床症状:脑卒中是以突然口眼斜、言语含糊不利、肢体出现运动障
碍、半身不遂、不省人事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临床实践证明: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对脑卒中
后遗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口眼斜、偏瘫等症状。
基础治疗: 百会、印堂、风府、风池、委中。
随症加穴: 若肢体麻木,加按合谷;若口黏痰多,加按丰隆。
推拿 内科 方法
044
第54页
定位: 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
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
的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于两侧的风池穴
上,力度适中地揉掐。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按于委中穴上,由轻渐重地
按揉。
定位: 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
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推拿次数
30~40次
推 拿 方 法
将食指与中指并拢按在风府穴上,
环形揉按。
定位: 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
陷中。
推拿次数
100次
④风池 「疏风清热」 ⑤委中 「舒筋通络、散瘀活血」
③风府 「疏风通络」
045
第55页
心律失常
临床症状: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的范畴。发作时,患者自觉心跳快
而强,并伴有胸痛、胸闷、喘息、头晕或失眠等症状。引起心律失常的生理性因素有运动
过量、情绪激动、吸烟、饮酒、冷热刺激等,去除诱因后可自行缓解。
基础治疗: 后溪、内关。
随症加穴: 若活动后加重,加按关元;若倦怠自汗,加按气海;若胸痛,加按膻中。
①后溪 「通经活络、清心安神」
定位: 位于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
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腹放于后溪穴上揉按,以
局部有酸痛感为宜。
定位: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放于内关穴上揉按,以局部
有酸痛感为宜。
②内关 「镇静安神、通络定悸」
推拿 内科 方法
046
第56页
第 章 4 精神与神经系统疾病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
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
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
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经常按摩刺激穴位可以有效养护
神经功能,保障机体的正常运行。
神经衰弱·失眠·眩晕·抑郁症·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面肌痉挛·肋间神经痛·癫痫·疲劳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
第57页
①肺俞「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双手拇指自上而下推拿肺俞穴。
定位: 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
第四骶后孔。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手掌自上而下推拿白环俞穴。
②白环俞「温补下元、调理气血」
神经衰弱
临床症状: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情绪紧张及承受精神压力,从而使
精神活动能力减弱的功能障碍性病症,其主要特征是易兴奋,脑力易疲劳,记忆力减退
等,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症状,本病如处理不当可迁延达数年。但若患者积极、及时进行治
疗,并能正确对待疾病,本病可得到缓解或治愈,预后一般良好。
基础治疗: 肺俞、白环俞、神阙、足三里、涌泉。
随症加穴: 若五心烦热,加按太溪;若头痛,加按太阳;若失眠,加按四神聪。
推拿 内科 方法
048
第58页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双手按于两腿足三里穴上,由外向
内揉动。
推 拿 方 法
用手掌来回搓擦涌泉穴,以有热感
为度。
定位: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
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
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双掌相叠,以神阙穴为中心,顺时
针方向揉腹。
定位: 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推拿次数
30次
④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⑤涌泉「滋阴益肾、宁心安神」
③神阙 「健运脾胃、温补阳气」
049
第59页
①印堂「清头明目、宁心安神」
定位: 位于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将食指、中指并拢点按印堂穴,以
有酸胀感为度。
定位: 位于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
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尖放于太阳穴上,力度由
轻渐重地揉按。
②太阳「解除疲劳、安神助眠」
失眠
临床症状: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即睡眠失常。失眠虽
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睡眠不足会导致状态不佳,生理节奏被打乱,
继之引起人的疲劳感及全身不适,使人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所
造成的直接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者会导致精神分裂。
基础治疗: 印堂、太阳、百会、心俞、少海。
随症加穴: 若多梦易醒,加按三阴交;若心悸胆怯,加按胆俞。
推拿 内科 方法
050
第60页
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点按心俞穴,以有酸胀
感为度。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尖放在少海穴上,适当用
力掐按1分钟。
定位: 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
线的中点处。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放于百会穴上,其余四指半
握拳,适当用力压揉。
定位: 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次数
50次
④心俞「养心安神」 ⑤少海 「滋阴降火」
③百会「清头目、宁神志」
051
第61页
①百会「清头目、止眩晕」
定位: 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放于百会穴上,以顺时针和
逆时针方向各揉按。
定位: 位于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食指与中指紧并,从鼻梁向额头方
向推揉印堂穴。
②印堂「清头明目、宁心安神」
眩晕
临床症状:眩晕与头晕有所相似,但本质不同。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
枢性眩晕。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聋、耳
鸣、恶心、呕吐、出冷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痴呆、脑出血、偏
瘫,甚至猝死等情况。
基础治疗: 百会、印堂、翳风、头窍阴、涌泉。
随症加穴: 若头目胀痛,加按行间;若头痛如裹,加按内关。
推拿 内科 方法
052
第62页
定位: 位于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
天冲与完骨的中1/3与下2/3交
点处。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放于头部的头窍阴穴上,以
顺时针方向揉按。
推 拿 方 法
四指并拢按在涌泉穴,反复搓擦,
以足心发热为佳。
定位: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
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
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放于头部的翳风穴上,以顺
时针方向揉按。
定位: 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
间的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④头窍阴 「疏调头部气机」 ⑤涌泉「平肝潜阳、滋阴益肾」
③翳风「疏调头部气血」
053
第63页
①四神聪 「提神醒脑」
定位: 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
寸,共4穴。
推拿次数
2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食指指腹点按四神聪穴,以有酸
胀感为度。
定位: 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次数
2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百会穴,感到酸胀
时,由轻到重,顺时针揉动。
②百会「开窍醒神」
抑郁症
临床症状:抑郁症的发病与心理、遗传、生活等诸多因素都有关。以患者
情绪消沉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出现障碍以及行动迟缓为典型症状,日久则出现自卑
抑郁、悲观厌世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甚至有自杀的意念。
基础治疗: 四神聪、百会、印堂、太冲、心俞。
随症加穴: 若多梦易醒,加按三阴交;若心悸胆怯,加按胆俞。
推拿 内科 方法
054
第64页
定位: 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
方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来回推按太冲穴,以潮
红发热为度。
推 拿 方 法
四指合拢做支撑点,以拇指指腹点
按心俞穴。
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将食指、中指紧并放于印堂穴上按
揉,力度由轻渐重。
定位: 位于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推拿次数
50次
④太冲「疏肝理气解郁」 ⑤心俞「理气调血、宁心安神」
③印堂「清头明目、宁心安神」
055
第65页
①太阳「疏经活络、行气止痛」
定位: 位于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
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双手掌掌心,紧贴在同侧太阳穴
上,适当用力按揉。
定位: 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
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
的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中指指腹点按风池穴。
②风池「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三叉神经痛
临床症状: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女
性,右侧头面部多于左侧。主要特点是:发病骤发、骤停,呈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
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剧烈
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常人一样。
基础治疗: 太阳、风池、合谷、内关、外关。
随症加穴: 若疼痛剧烈,加按后溪;若恶寒怕风,加按大椎;若发热,加按曲池。
推拿 内科 方法
056
第66页
定位: 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
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尖放在内关穴上,用力按
压,双手交替进行。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外关穴,以有酸麻
胀痛感为佳。
定位: 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
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
之间。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尖放在合谷穴上,以顺时
针方向由轻渐重掐揉。
定位: 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
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推拿次数
30次
④内关「宁心安神、止痛定痉」 ⑤外关「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③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
057
第67页
①风池「疏风散寒」
定位: 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
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
的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中指指腹按揉风池穴,以有酸麻
胀痛感为佳。
定位: 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
寸处。
推拿次数
150次
推 拿 方 法
伸出双手食指放于前额部两侧阳白
穴上揉按。
②阳白「疏调经筋、活血通络」
面神经麻痹
临床症状:面神经麻痹也叫面瘫。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肌瘫痪,眼裂
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变平坦,口角下垂,流涎,不能皱额蹙眉,额纹消失,
鼓腮漏气,示齿困难;部分病人耳或乳突部有疼痛感。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风寒之邪侵袭面
部经络,致使经络阻滞、营卫失调、气血不和、经脉失养所致。
基础治疗: 风池、阳白、四白、迎香、下关。
随症加穴: 若眼睑不能闭合,加按阳陵泉;若嘴角不能闭合,加按地仓。
推拿 内科 方法
058
第68页
定位: 位 于 鼻 翼 外 缘 中 点 旁 , 当 鼻 唇
沟中。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食指紧并于中指,拇指指腹紧抵在
中指近端指关节处点按。
推 拿 方 法
双手食指与中指紧并,两指指腹放于头
部侧面的下关穴上揉按。
定位: 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
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推拿次数
30~50次
推 拿 方 法
伸出双手食指放于患者面部两侧的
四白穴上揉按。
定位: 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
陷处。
推拿次数
100次
④迎香「治疗鼻唇沟变平坦」 ⑤下关「疏通面部经络」
③四白「疏调经筋、活血通络」
059
第69页
①风池「祛风散寒」
定位: 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
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
的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食指、中指并拢按揉风池穴,以
有酸麻胀痛感为佳。
定位: 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
寸处。
推拿次数
150次
推 拿 方 法
将食指放于前额部阳白穴上揉按,
其余四指附于两鬓。
②阳白「疏调经筋、活血通络」
面肌痉挛
临床症状: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搐。
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律,程度不等,可因疲倦、长期精神紧张、精神压力大及自主运动等
因素而加重。通常局限于眼睑部或颊部、口角,严重者可涉及整个侧面部。本病多在中年
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基础治疗: 风池、阳白、四白、下关、地仓。
随症加穴: 若肌肉拘谨,加按承扶;若疼痛剧烈,加按后溪。
推拿 内科 方法
060
第70页
定位: 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
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推拿次数
30~50次
推 拿 方 法
将食指与中指紧并,两指指腹揉按
下关穴。
推 拿 方 法
将食指、中指放于嘴角处的地仓穴
上揉按。
定位: 位于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食指的指腹点按四白穴。
定位: 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
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④下关「通经活络」 ⑤地仓「祛风止痉、舒筋活络」
③四白「通经活络」
061
第71页
①章门「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定位: 位于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
下方。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章门穴,以有酸胀
感为度。
定位: 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
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膻中穴,配合
深吸气。
②膻中「活血通络止痛」
肋间神经痛
临床症状:肋间神经痛是指一根或数根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发生的经常性疼
痛。有时是被呼吸动作所激发,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同侧的肩
部或背部,有时呈带状分布。带状疱疹性肋间神经痛,通常在相应肋间可见疱疹,疼痛可
出现在疱疹出现之前,消退之后仍可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基础治疗: 章门、膻中、中脘、外关、阳陵泉。
随症加穴: 若疼痛剧烈,加按太冲;若烦躁不安,加按内关。
推拿 内科 方法
062
第72页
定位: 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
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
之间。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外关穴,以潮红发
热为度。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阳陵泉穴,以有酸
胀感为度。
定位: 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
陷处。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中脘穴,力度不宜
太重。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4寸。
推拿次数
30次
④外关「疏调气机、行气止痛」 ⑤阳陵泉 「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③中脘「清热利湿」
063
第73页
癫痫
临床症状:癫痫俗称“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出现
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以突然昏仆、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
口中如有猪羊叫声等为临床特征,可表现为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中医认为本病多
由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或由劳累过度造成脏腑失调、气机不畅所致。
基础治疗: 风池、涌泉。
随症加穴: 若神昏不醒,加按人中;若四肢抽搐,加按阳陵泉。
①风池「平肝熄风、豁痰开窍」
定位: 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
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
的凹陷处。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成钳形拿捏风池
穴,以有酸胀感为度。
定位: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
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
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推拿次数
1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揉按涌泉穴。
②涌泉「平肝熄风、滋阴益肾」
推拿 内科 方法
064
第74页
疲劳综合征
临床症状:疲劳综合征即慢性疲劳综合征。典型表现为短期记忆力减退或
注意力不集中、咽痛、肌肉酸痛、无红肿的关节疼痛、头痛、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体力
或脑力劳动后身体感觉不适等。符合其中四项即可诊断为疲劳综合征。
基础治疗: 气海、足三里。
随症加穴: 若失眠健忘,加按四神聪;若头晕头痛,加按印堂。
①气海「益气助阳、缓疲劳」
定位: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下1.5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力度轻
柔,环形按揉气海穴。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腹放于足三里穴上,力度
由轻渐重地揉按。
②足三里「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推拿 内科 方法
065
第75页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症状:阿尔茨海默病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
系统变性病,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失语、抑郁、日常生活能力进
行性减退、大小便失禁,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发病较为缓慢,逐渐进展,
多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用中医推拿疗法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基础治疗: 风池、委中。
随症加穴: 若头目胀痛,加按行间;若身倦乏力,加按足三里。
①风池「疏通头部经络气血」
定位: 位于项部,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
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成钳形拿捏风池
穴。
定位: 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
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手掌成空心掌,拍打委中穴至发热
为度。
②委中「舒经活络、行气活血」
推拿 内科 方法
066
第76页
第 章 5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
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经常按摩
刺激穴位可以有效调整肠胃、润肠通便。
胃痛·胃痉挛·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痢疾
便秘·脂肪肝·消化性溃疡·脱肛·胆结石
痔疮·肝硬化·呕吐·急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
第77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中脘 「通调腑气、和胃止痛」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4寸。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双手掌交叠放于中脘穴上,环形按
揉,力度适中。
定位: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点按内关穴,力度由轻
到重。
②内关 「理气降逆、和胃止痛」
胃痛
临床症状: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的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引起胃痛的疾病有很多,有一些还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常
见的有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
症等。
基础治疗: 中脘、内关、手三里、足三里、梁丘。
随症加穴: 若胃部隐痛,加按脾俞;若胃脘灼痛,加按三阴交。
068
第78页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腹放于足三里穴上,微用
力压揉。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腹放于梁丘穴上,微用力
压揉。
定位: 屈膝,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
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食指、中指相对成钳形,
掐按手三里穴。
定位: 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
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推拿次数
100次
④足三里 「通调腑气、和胃止痛」 ⑤梁丘 「消食导滞、调理脾胃」
③手三里 「润化脾燥」
069
第79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梁丘 「有调理脾胃的作用」
定位: 屈膝,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
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
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梁丘穴。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点按腿部的足三里穴,
顺时针方向做回旋动作。
②足三里「健脾和胃、止呕止痛」
胃痉挛
临床症状:胃痉挛就是胃部肌肉抽搐,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等。胃痉
挛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出现胃痉挛时,主要是对症治疗,解痉止痛止呕。由胃本身引
起的痉挛,患者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感到疼痛的很可能是胆石症或其他疾病。胃痉挛与
体质和饮食等因素有关,应注意调整结构饮食,多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基础治疗: 梁丘、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内关。
随症加穴: 若胃痛,加按胃俞;若呕吐,加按内关;若四肢乏力,加按关元。
070
第80页
定位: 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
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
腱之间。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点按腿部的解溪穴,有
节律地一按一松。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端螺纹面以顺时针的方向
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穴。
定位: 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
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腿部的三阴交穴。
定位: 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
推拿次数
100次
④解溪 「清胃化痰、活络止痛」 ⑤内关 「理气和胃止痛」
③三阴交「健脾利湿、兼调肝肾」
071
第81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中脘 「健脾和胃、通腑降气」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4寸。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双手重叠紧贴于中脘穴上,旋转按
揉全腹。
定位: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下3寸。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双手掌重叠贴于小腹的关元穴上,
旋转推拿。
②关元 「培补元气、理气和血」
消化不良
临床症状:消化不良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
胃轻瘫和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早饱、腹胀、嗳气等。长期消化不良易导致肠
内平衡被打乱,出现腹泻、便秘、腹痛和胃癌等。所以消化不良者平常要注意自己的饮
食,不宜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基础治疗: 中脘、关元、内关、足三里、脾俞。
随症加穴: 若便秘,加按支沟;若腹满胀痛,加按建里;若泛酸,加按胃俞。
072
第82页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腹贴于足三里穴上按揉,以局
部有酸、胀、麻的感觉为度。
推 拿 方 法
用手指指腹揉按脾俞穴,力度由轻到
重,以有酸麻胀痛感为佳。
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紧贴于内关穴上揉按,
左右两臂交替进行。
定位: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推拿次数
50次
④足三里「健脾和胃、通调腑气」 ⑤脾俞 「益气健脾和胃」
③内关 「沟通三焦、和胃降逆」
073
第83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建里 「和胃健脾、通降腑气」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3寸。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中指抵住建里穴,用力按压,并
同时用上臂发力颤抖。
定位: 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
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推拿次数
1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掐按合谷穴,双手交替进行
揉作。
②合谷 「通经活络」
腹胀
临床症状: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见于胃
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正常人胃肠道内可有少量气体,约100毫
升,当咽入胃内空气过多或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时,胃肠道内产气过多,而肠道内的气体
又不能从肛门排出体外时,则可导致腹胀。
基础治疗: 建里、合谷、足三里、太冲、涌泉。
随症加穴: 若腹部胀痛,加按中脘;若侧腹胀痛,加按天枢;若便秘,加按支沟。
074
第84页
定位: 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
方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来回推按太冲穴,以潮
红发热为度。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来回推按涌泉穴,以潮
红发热为度。
定位: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
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
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的方向掐揉足
三里穴。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50次
④太冲 「疏肝理气、清利下焦」 ⑤涌泉 「滋阴益肾、行气消胀」
③足三里「健脾和胃、通降腑气」
075
第85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中脘 「健脾和胃化湿」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4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手掌大、小鱼际处以打圈的方式
按揉中脘穴。
定位: 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腹部的天枢穴。
②天枢 「可防治大肠疾患」
腹泻
临床症状:腹泻是大肠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
超过日常习惯的排便次数,粪质稀薄,水分增多,每日排便总量超过200克。正常人每天
只需排便1次,且大便成形,颜色呈黄褐色。腹泻主要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腹泻发病时
间为2周,慢性腹泻发病时长则在两个月以上,多由肛肠疾病所引起。
基础治疗: 中脘、天枢、大巨、水分、公孙。
随症加穴: 若大便清稀或如水样,加按阴陵泉;若泻下急迫,加按合谷。
076
第86页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1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手臂
的力度揉按水分穴。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公孙穴,力度均
匀,以有酸胀感为宜。
定位: 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
前下方。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尖
按揉腹部的大巨穴。
定位: 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
中线2寸。
推拿次数
100次
④水分 「通调水道、分清别浊」 ⑤公孙 「益气健脾和胃」
③大巨 「调肠胃、固肾气」
077
第87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天枢 「调理胃肠、消炎止泻」
定位: 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以食、中两指分别置于天枢穴做双
指揉。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4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对中脘穴施掌揉法。
②中脘 「健脾和胃、通腑降气」
痢疾
临床症状:痢疾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
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一般起病急,以高热、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若发
生惊厥、呕吐,多为疫毒痢。中医认为,此病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
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
基础治疗: 天枢、中脘、脾俞、命门、八髎。
随症加穴: 若高热,加按大椎;若腹泻,加按足三里;若呕吐,加按内关。
078
第88页
定位: 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
椎棘突下凹陷中。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食指、中指揉按命门穴至潮红发
热为止。
推 拿 方 法
用小鱼际横向擦八髎穴,至局部皮
肤发热潮红为止。
定位: 位于骶椎,分别在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
穴”。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食指、中指置于脾俞穴上,来回
推按。
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推拿次数
50次
④命门 「温和肾阳、健腰益肾」 ⑤八髎 「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③脾俞 「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079
第89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气海 「培补元气、以助通便」
定位: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下1.5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力度轻
柔,环形按揉气海穴。
定位: 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将食指、中指放于天枢穴上做双指
按揉。
②天枢 「通调大肠腑气」
便秘
临床症状: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
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引起功能性便秘的原因有:饮食不当,
如饮水过少或进食含纤维素的食物过少;生活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滥用泻药,对药物产
生依赖;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年老体虚,排便无力等。
基础治疗: 气海、天枢、支沟、上巨虚、大肠俞。
随症加穴: 若大便干结,加按曲池;若腹部冷痛,加按关元;若排便不畅,加按脾俞。
080
第90页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尖放于上巨虚穴上按揉,
以局部有酸胀痛感为宜。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大肠俞穴,以皮肤
潮红发热为佳。
定位: 位于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
开1.5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尖按压支沟穴,以局部感
到胀痛为宜。
定位: 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
骨与桡骨之间。
推拿次数
3次
④上巨虚 「通调大肠腑气」 ⑤大肠俞「润肠通便、调和肠胃」
③支沟 「清利三焦、通便利腑」
081
第91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外关 「清热祛湿化浊」
定位: 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
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
之间。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外关穴,以有酸麻
胀痛感为佳。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双侧足三里穴。
②足三里「健脾和胃、扶正祛邪」
脂肪肝
临床症状: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
变,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
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
区或右上腹隐痛等。
基础治疗: 外关、足三里、肝炎、大椎、涌泉。
随症加穴: 若食欲不振,加按脾俞;若疲倦乏力,加按气海;若恶心呕吐,加按公孙。
082
第92页
定位: 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
凹陷中。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起大椎穴
处皮肤,做间断捏揉动作。
推 拿 方 法
四指并拢按在涌泉穴上,反复搓
擦,以足心发热为佳。
定位: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
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
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腹放于内踝上2寸的肝炎穴
处揉按。
定位: 位于脚踝内侧上2寸处,是肝区中的
一个敏感区域。
推拿次数
100次
④大椎 「清热祛湿化浊」 ⑤涌泉 「滋阴益肾消脂」
③肝炎 「疏肝理气、行气和中」
083
第93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内关 「理气降逆止痛」
定位: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端以顺时针的方向轻轻按
揉内关穴。
定位: 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
椎棘突下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至阳穴,有一
定压迫感后慢慢放松。
②至阳 「壮阳益气和胃」
消化性溃疡
临床症状: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95%以上)发病部位位于胃和十二指肠,
故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本病的总发病率占总人口的5%~10%,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
见,以青壮年多发,男性多于女性,儿童亦可发病。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
基础治疗: 内关、至阳、脾俞、胃俞、足三里。
随症加穴:若腹痛,加按神阙;若腹泻,加按气海。
084
第94页
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胃俞穴,力度由轻
到重。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双侧足三里穴。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脾俞穴,力度由轻
到重。
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推拿次数
50次
④胃俞 「和胃降逆、健脾助运」 ⑤足三里 「健脾和胃止痛」
③脾俞 「益气健脾、和胃止痛」
085
第95页
推拿 脱肛 消化科 方法
临床症状: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或直肠壁全层脱出于肛门之外的
疾病。本病常因年老体弱,产后或久病体虚,久痢久泄,或素患痔疾、便秘时用力太过,以
及慢性咳嗽、小儿经常啼哭等,致使直肠黏膜下层组织和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而发病。
基础治疗: 百会、天枢。
随症加穴: 若肛内有肿物脱出,加按白环俞;若肛门红肿痛痒,加按阴陵泉。
①百会 「升发阳气、升阳举陷」
定位: 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由轻渐重地按揉百会穴。
定位: 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拇指附着在天枢穴上,以顺时针方
向按揉。
②天枢 「调补脾胃、益气固脱」
086
第96页
推拿 胆结石 消化科 方法
临床症状:胆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
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
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结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
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
基础治疗: 期门、阳陵泉。
随症加穴: 若腹痛,加按胆囊穴;若恶心呕吐,加按内关。
①期门 「疏肝利胆、理气活血」
定位: 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
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手掌根揉按期门穴,力度适中。
定位: 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
陷处。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双手同时揉按阳陵泉穴,以有酸麻
胀痛感为佳。
②阳陵泉「疏肝解郁、通络止痛」
087
第97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中极 「清肠湿热」
定位: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下4寸。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食指、中指指腹按揉中极穴,用
力向下按压。
定位: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
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二穴。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二白穴,力度适中。
②二白 「清肠利湿、固脱消痔」
痔疮
临床症状:痔疮又称痔核。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位于肛门齿线以上的为
内痔,在肛门齿线以外的为外痔,两者混合存在的称混合痔。外痔感染发炎或形成血栓外
痔时,则局部肿痛。内痔主要表现为便后带血,重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基础治疗: 中极、二白、足三里、大肠俞、八髎。
随症加穴: 若肛内有肿物脱出,加按白环俞;若便后出血,加按孔最。
088
第98页
定位: 位于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
开1.5寸。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点按大肠俞穴,以皮肤
潮红发热为佳。
推 拿 方 法
用手掌迅速来回搓八髎穴,以患者
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定位: 位于骶椎,分别在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
穴”。
推拿次数
30次
推 拿 方 法
用拇指指腹在足三里穴上用力向下按
压,有节律地一按一松。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100次
④大肠俞 「通调腑气、解便秘」 ⑤八髎 「清热利湿」
③足三里 「补中益气、升阳固脱」
089
第99页
推拿 消化科 方法
①曲池 「清热和营」
定位: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
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尖放于曲池穴上,由轻渐
重地揉按。
定位: 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
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推拿次数
5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腹放在合谷穴上,用力按
压,双手交替进行。
②合谷 「镇静止痛、通经活络」
肝硬化
临床症状: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疾病长期形成的肝损害,肝脏细胞纤维
化病变。主要致病因素有肝炎病毒、酗酒、胆汁淤积、寄生虫感染等引起肝脏硬化、萎
缩,其部分症状与肝炎相似。肝硬化早期病人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无
力、腹部满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等,其中食欲不振是出现最早的突出症状。
基础治疗: 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随症加穴: 若食欲不振,加按胃俞;若四肢无力,加按气海。
090
第100页
定位: 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
陷处。
推拿次数
100次
推 拿 方 法
将双手拇指放于小腿外侧的阳陵泉穴
上按揉,力度由轻渐重。
推 拿 方 法
食指、中指合并,用两指指尖揉按太
冲穴,顺时针方向揉按。
定位: 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
方凹陷处。
推拿次数
50~100次
推 拿 方 法
将拇指指腹放在足三里穴上,适当
用力按揉,双下肢交替进行。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推拿次数
30次
④阳陵泉「清热化湿、活血祛瘀」 ⑤太冲 「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③足三里「健脾和胃化湿」
091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络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更多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络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e.stopPropagation()}">
x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