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声学装饰画图库

发布时间:2024-3-0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古典音乐声学装饰画图库

当代优秀的德国阿特密斯四重奏组(Artemis Quartet)1989 年成立于德国柏林,四位演奏员都是老一代的拉萨尔四重奏组的领导者 Walter Levin 的学生。虽然这是一支相对比较年轻的四重奏组,但在欧洲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名望,它为 Virgin Classics 录制的贝多芬16首弦乐四重奏全集,在法国和德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2010-2011 年,四重奏在世界各地巡演贝多芬的四重奏作品,更奠定了这个团体作为当代一流贝多芬四重奏演绎者的地位。从演奏风格上说,它很典型地代表了当代新派的四重奏演奏。和20 世纪上半叶那种传统、老派的四重奏演奏(比如 Busch 四重奏、Capet 四重奏等),有着明显的差别。老派的四重奏演奏注重韵味、优雅、乐句呼吸自由和舒展,而新派的四重奏演奏注重技巧、整齐、动态、紧凑,这些方面 Artemis 都做得非常出色——技巧一流,有时甚至有接近协奏曲演奏的Virtuosity,整齐性无可挑剔,强弱对比鲜明,动态范围很大,速度偏快,乐句紧凑简洁,有时甚至带一些“凌厉感”。虽然这种新派演奏风格欠缺了老一代演奏家的优雅、舒展、意蕴深厚的感觉,但不能否认作为... [收起]
[展开]
古典音乐声学装饰画图库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51-

第52页

-52-

第53页

东尼奥·帕帕诺(Antonio Pappano)英国古典钢琴家、音乐总监、以色列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家,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名誉会员。

1959 年 12 月 30 日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父母是意大利移民。13 岁全家搬到美国,受到钢琴、指挥以及作曲方面的训练,21 岁时成为纽约市歌剧院的排练伴奏。2012年,帕帕诺因对音乐的杰出贡献,被女王授予英国荣誉骑士勋章。

他的指挥展现了意大利式的奔放和热情。曾多次访问中国演出,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53-

第54页

Antonio Pappano-2

AntonioPappano-1-54-

第55页

-55-

第56页

当代优秀的德国阿特密斯四重奏组(Artemis Quartet)1989 年成立于德国柏林,四位演奏员都是老一代的拉萨尔四重奏组的领导者 Walter Levin 的学生。虽然这是一支相对比较年轻的四重奏组,但在欧洲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名望,它为 Virgin Classics 录制的贝多芬16首弦乐四重奏全集,在法国和德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2010-2011 年,四重奏在世界各地巡演贝多芬的四重奏作品,更奠定了这个团体作为当代一流贝多芬四重奏演绎者的地位。从演奏风格上说,它很典型地代表了当代新派的四重奏演奏。和20 世纪上半叶那种传统、老派的四重奏演奏(比如 Busch 四重奏、Capet 四重奏等),有着明显的差别。老派的四重奏演奏注重韵味、优雅、乐句呼吸自由和舒展,而新派的四重奏演奏注重技巧、整齐、动态、紧凑,这些方面 Artemis 都做得非常出色——技巧一流,有时甚至有接近协奏曲演奏的Virtuosity,整齐性无可挑剔,强弱对比鲜明,动态范围很大,速度偏快,乐句紧凑简洁,有时甚至带一些“凌厉感”。虽然这种新派演奏风格欠缺了老一代演奏家的优雅、舒展、意蕴深厚的感觉,但不能否认作为另外一种 Style,听起来也很好,在贝多芬四重奏的慢乐章演奏中,也能表现出足够的“深度”。

乐团在 2021 年宣布解散,给整个弦乐界带来了震惊。

-56-

第57页

-57-

第58页

-58-

第59页

矢乃·上村(Ayano Kamimura),日本大提琴演奏家。毕业于东邦学园学院的独奏文凭课程,并在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和巴塞尔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上村在 2020 年结束了七年的海外学习后,也在日本积极开展表演生涯,参加独奏会和室内乐表演,并在管弦乐音乐会上担任独奏。凭借她在巴塞尔学到的早期音乐演奏方法,她还展示了自己作为巴赫日本学院成员的杰出艺术才能。这一次,上村精通现代大提琴和巴洛克大提琴,两者的乐器结构、琴弓和演奏方法完全不同,她在表达这两种大提琴的音乐魅力时表现丰富,因此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59-

第60页

-60-

第61页

贝阿特丽丝·拉娜(Beatrice Rana)于 1993 年出生于一个音乐家家庭,4岁开始学习钢琴,9 岁时首次参加管弦乐演出,演奏巴赫《F 小调协奏曲》。她在她一生的导师贝内德托-卢波的指导下,在莫诺波利的尼诺-罗塔音乐学院获得了钢琴学位,并在那里与马可-德拉-西乌卡学习作曲。后来,她在汉诺威音乐学院跟随阿里-瓦尔迪学习。她目前居住在罗马。如今,贝阿特丽丝·拉娜已经震撼了国际古典音乐界,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音乐会主持人、指挥家、评论家和观众的钦佩和兴趣。拉娜曾与多个乐团合作,包括意大利国际管弦乐团、南德意志管弦乐团和丹麦奥胡斯交响乐团。她还曾作为客座艺术家与魁北克交响乐团,埃德蒙顿、萨斯卡通和温尼伯交响乐团,吉隆坡爱乐乐团,罗伊小提琴乐团,以及大都会管弦乐团合作。

拉娜是一位专注于抒情的钢琴家,她的技巧是稳定的(听听在棘手的G大调前奏曲中左手半音符的衔接),并完全服从于她强调肖邦的痛苦忧郁的愿望。-61-

第62页

-62-

第63页

柏林爱乐乐团,成立于 1882 年,最初的 45 名乐手脱离于比塞乐队自立门户,称作“前比塞乐队”。在乐团成立之初,经济基础薄弱,经费紧张,直到1887 年柏林音乐会代理人沃夫接手了行政事务,才为乐团的前途打下稳固的基础。沃夫把乐团名称改为“柏林爱乐乐团”,并将一座滚轴溜冰场改装为“爱乐音乐厅”。自此,当今德国最出色的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诞生,并由指挥家路德维希·冯·布瑞那执棒完成首场音乐会。柏林爱乐乐团的团员都是来自德国和世界各国出类拔萃的演奏家,具有超高的演奏水平,技巧精巧绝伦。尤其是在卡拉扬担任常任指挥后,乐团经过他的严格训练,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大量古典和近代音乐作品,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柏林爱乐乐团在乐坛的地位显赫,延揽全世界最优秀的演奏者,高度的团员默契让交响乐演奏得天衣无缝,他们德国式厚重及庄重感低音让人一听就能分辨出来,成为了当今世界古典乐坛的金字招牌。乐团对指挥的要求极高,120 年的历史中只有几位指挥,也正是因为其高质量的保证,让乐团从其他欧洲知名乐团中脱颖而出,坐稳了世界交响乐团的龙头老大,成为音乐艺术家们心中指挥造诣最高的殿堂。柏林爱乐除了大型的管弦乐演出以外,也经常组成各种小编制室内乐团,并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巡迴演出,以及成为古典乐迷心中无可取代的交响乐团!-63-

第64页

-64-

第65页

贝尔通·沙马尤(Bertrand Chamayou)出生于法国南方的吐鲁士。8 岁时,他开始研习钢琴,在求学期间,他的天分吸引了钢琴家艾瑟(Jean-François Heisser)的注意,便于15岁应艾瑟之邀转往巴黎音乐学院继续学习。在巴黎,他结识了包含普莱亚、弗莱雪与契可里尼等著名钢琴家,在他们的建议与指导下举办了第一场独奏会,之后在20 岁那年赢得隆提博音乐大赛的第四名,音乐生涯由此开展。他本身是几个重要音乐节的常客,举凡热狂之日、拉罗克安泰隆国际钢琴节与蒙佩利尔音乐节等皆可见到他的身影。沙马尤是个相当有趣的钢琴家。他的演奏,相较于其他年轻钢琴家,显得内敛冷调甚至有些拘谨,这也让他的录音在第一次聆听时较不易瞬间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是于反覆聆听时逐渐感受出音乐本身的趣味。他能捕捉到作品里复杂的情绪变化,之后用优异的技巧去实践他的观点。以他于 Sony 灌录的李斯特《超技练习曲》为例,音乐听起来远不只是技巧的呈现,而是无数光与影的层次,听起来充满诗意且深沉。而相较于他的李斯特,甫于Naïve发行的法朗克(César Franck)《交响变奏曲》更是把钢琴家本身在诠释上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少有录音能这样把法朗克作品里的结构掌握得如此恰到好处,以至于段落与段落间的连结显得天衣无缝且不可避免。或许他的诠释无法在第一时间抓到听者的心,但每多听一次他的演出,对于他对作品的理解与投入便更感深刻。

-65-

第66页

-66-

第67页

加拿大华裔钢琴家刘晓禹(Bruce Liu),1997 年 5 月8 日出生于法国巴黎,6岁时随父母自巴黎移民加拿大蒙特利尔。7 岁开始学习钢琴,11 岁开始钢琴比赛生涯。他毕业于蒙特利尔音乐学院,曾在理查德·雷蒙德的钢琴班学习,目前师从于加拿大籍越南裔钢琴家邓泰山(1980 年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刘晓禹曾与克利夫兰交响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华沙国家爱乐乐团、NHK 交响乐团、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首尔市立交响乐团等著名乐队合作演出;他亦曾以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与利沃夫爱乐学术交响乐团的表演者身份两次在中国顶级表演中心演出,并分别在几个国际比赛获得不错的成绩,包括:仙台国际音乐比赛(2016,第四名)、蒙特利尔国际音乐比赛(2014,决赛),以及亚瑟·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2017,决赛)。2021 年 10 月 21 日,刘晓禹在波兰华沙国家爱乐厅举办的第十八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里获得一等奖(金奖)。

-67-

第68页

-68-

第69页

作为最年轻的世界十大管弦乐团之一,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Budapest FestivalOrchestra)赢得世界观众的喜爱,创造出“午夜音乐会”、“大树音乐会”和“将鱼缸搬上马勒第七交响曲舞台”等经典现场,不但因为其创始人和全团音乐家对待音乐最真挚的感情,以及在此基础上为了传播古典音乐而进行的多项“颠覆性”的创意尝试,更是因为演奏者们对乐团文化价值的深度认同,才使他们共同打造出这张鲜活耀眼的匈牙利名片。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的歌剧制作在伊万·费舍尔的指挥和领导下进行,曾受邀参加莫扎特音乐节、爱丁堡国际音乐节和阿布扎比音乐节。其制作的《费加罗的婚礼》于2013年在《纽约》杂志“古典音乐最佳活动”榜单中名列第一。由伊万·费舍尔创立的维琴察歌剧节于2018年秋季开幕。

-69-

第70页

-70-

第71页

卡米尔和朱莉·贝尔托莱特(Camille and Julie Berthollet)是法国新生代受人注目的音乐家,姐姐朱莉·贝尔托莱特(Julie Berthollet)在 1997 年出生,善于拉奏小提琴与中提琴,而妹妹卡米尔·贝尔托莱特(Camille Berthollet)是在 1999 年出生,她专长两种乐器分别是小提琴和大提琴。

两位分别得过不少演奏奖项,其中一个奖项是两姐妹分别不同年期参加了法国电视台举办的青少年古典音乐比赛节目《神童》,两位同样获奖,而妹妹Camille 演奏维瓦尔第《四季》中的“夏”获奖,并随即得到唱片公司看中,签约录制专辑,并联同姐姐Julie一同录音,这张专辑得到成功后,两人继续合作录制专辑,无论口碑和销量也有很好的成绩。-71-

第72页

-72-

第73页

-73-

第74页

卡洛斯·西帕(Carlos Cipa),德国作曲家、音乐家。6 岁上古典钢琴课,后来打鼓,对作曲和即兴创作越来越感兴趣。在爵士乐、朋克、立摇滚、管弦乐等多种音乐风格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的钢琴音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因为它的强度和对细节的高度关注。这不仅因为他的古典背景和交响乐电影音乐作品,也因为他在不同乐队担任鼓手的经历而得到加强。除了钢琴,他还对各种不同的乐器感兴趣。代表作《The Whole Truth》。-74-

第75页

Carlos Cipa-1

-75-Carlos Cipa-2

第76页

美国双钢琴姐妹花——克里斯蒂娜和米歇尔·诺顿(Christina & Michelle Naughton),是一对双胞胎,出生在美国普林斯顿,华裔白人混血。4 岁学琴,分别在柯蒂斯和茱莉亚音乐学院拿到学士和硕士学位。

2010 年,姐妹二人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和曼恩表演艺术中心,与费城管弦乐团合作完成首演,《华盛顿邮报》称赞她们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钢琴二重奏”,《费城询问报》对这场演出的评价是“配合到完美”。

在美国之外,她们也广泛参与演出,享有国际声誉,德国《明镜周刊》称她们的表演“以别具一格的和声和潇洒脱俗的自信脱颖而出”。2012 年在德国发布了首张专辑《钢琴二重奏》,2016 年华纳唱片公司发布了她们的第二张专辑《Visions》,演奏的是梅西安、巴赫和亚当斯的音乐,《留声机》杂志还把它列入了“编辑推荐”一栏。著名钢琴家约瑟夫·卡里克切斯汀(Joseph Kalichstein)是俩姐妹在茱莉亚学校时的老师,她觉得“当她们在一起演奏时,似乎只有一个灵魂和一个身体,这是非同寻常的事,就像一个人拥有四个手。” 克里斯蒂娜·诺顿之前曾对《华尔街日报》说:“有时我忘了我们是两个人在一起演奏,最难的部分实际上是用相同的声音来演奏,而且彼此之间需要近乎于无暇的坦诚,而不是外界认为的需要确保我们在技巧上具有互补性。”-76-

第77页

-77-

第78页

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由内维尔·张伯伦携同地方自治体成立,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于 1920 年 9 月 4 日在伯明翰市钢厂巷警署内的乐队室进行首次彩排练习,当时乐团名称为 City of BirminghamOrchestra。一个月后在首任首席指挥艾波比·马修斯的带领下作首演,演奏曲目包括乐团创立的坚定支持者格兰维尔·班托克作品《序曲:扫罗》(Overture: Saul) 。但乐团的「处女音乐会」则是在1920年11月举行,由爱德华·艾尔加在伯明翰大会堂指挥乐团演奏自己的作品。阿德里安·鲍尔特于 1924 年至 1930 年间出任该乐团的首席指挥。1944 年乐团改为全职性质,1998 年更名为现名。此后首席指挥一职曽由鲁道夫·施瓦茨、安德烈·帕努夫尼克、鲍尔特、雨果·里格诺德和路易·弗雷莫任职,其中鲍尔特的二度就任是为帕努夫尼克闪电辞职而临危授命。这期间乐团做出不少灌录以及举办定期音乐会表演。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在赛门·拉图于 1980 年成为首席指挥后逐渐提高国际间知名度。在其带领下,乐团增加了灌录,成为欧洲领先的乐团之一,并获得了后期浪漫主义与20世纪作品的诠释者之美名,尤其是马勒和西贝流士的作品。在此期间,乐团表演场地也从伯明翰大会堂搬迁至伯明翰交响乐厅。自 2004 年起,伯明翰市立交青年响乐团成为乐团关系组织。-78-

第79页

-79-

第80页

-80-

第81页

-81-

第82页

Dalala-3 Dalala-7

Dalala-4 Dalala-8

-82-

第83页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于 1942 年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犹太音乐家的家庭里,杰出的音乐家、钢琴家、指挥家。1967 年,他首次以指挥身份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称得上是钢琴家中的奇才、指挥家中的荣耀。巴伦鲍伊姆虽已是一位功名显赫的指挥家,但他在钢琴演奏方面的突出成就仍然是不能不提的,作为现代最有影响的钢琴家之一,他在这方面所具有的意义是十分突出的,多年来,他一直利用指挥之间的空余时间来从事钢琴演奏活动,有时甚至自己边演奏边指挥乐队协奏。他是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和肖邦钢琴作品的优秀诠释者,曾经录制过全套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及全套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以及肖邦的全套夜曲及勃拉姆斯等人的许多作品。

1967 年,与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成婚。两人曾频繁地联袂演出。1987年,杜普蕾辞世。现任妻子为艾琳娜·巴什基洛娃。

1990 年代初,犹太音乐家巴伦博伊姆与巴勒斯坦学者萨义德邂逅于伦敦一家酒店的大堂。对音乐的共同热爱和对文化的诸多相似看法使他们结为挚友。巴伦博伊姆因对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平进程的贡献于 2002 年获阿斯图里王子奖。

-83-

第84页

-84-

第85页

德累斯顿爱乐乐团(Dresdner Philharmonie)成立于 1870 年,主要演出场所是德累斯顿文化宫。乐团还在克鲁兹教堂、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和阿尔布雷希茨堡宫进行演出。它得到了德累斯顿市的财政支持。隶属于该乐团的合唱团是德累斯顿爱乐合唱团和德累斯顿爱乐室内合唱团。

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和施特劳斯等作曲家都曾指挥过德累斯顿爱乐乐团演奏自己的作品。1934 年起,卡尔·舒里希特和保罗·范·肯彭开始执掌乐团。特别是范·肯彭,逐渐带领德累斯顿爱乐取得了顶级的成就。乐团首次按照原版乐谱演奏布鲁克纳的全部交响曲,这为乐团赢得了\"布鲁克纳交响乐团\"的美誉。

1945 年至 1990 年间,海因茨·邦加茨、霍斯特·福斯特、库尔特·马苏尔(1994年起兼任名誉指挥)、君特·赫比希、赫伯特·凯格尔、约尔格-彼得·魏格勒和迈克尔·普拉森担任主要指挥。近年来,马雷克·雅诺夫斯基、拉斐尔·弗吕贝克·德·布尔戈斯和迈克尔·桑德林等指挥家塑造了乐团。

-85-

第86页

Dresdner Philharmonie-1

-86-

第87页

爱德嘉·莫罗(Edgar Moreau) 1994 年 4 月 3 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古典大提琴手。莫罗自小音乐天赋过人,9 岁已与交响乐团合作。2013 年曾获法国音乐大奖赛年度新秀奖及 2011 年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亚军等。14 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法国大提琴家穆勒(Philippe Muller)。这位今年只有 24 岁的大提琴俊彦,被认为古典乐坛一颗耀眼的新星。-87-

第88页

-88-

第89页

帕胡德(Emmanuel Pahud)于 1970 年 1 月 27 日生于瑞士日内瓦,从六岁起开始学习音乐,1990 年自巴黎音乐学院毕业,之后继续从师 Aurele Nicolet(尼可莱)。他在许多重要竞赛中夺得过奖,如 1992 年日内瓦、1989 年 Kobe 及 1988 年Dunio 的国际音乐竞赛中,在十二个奖项中就拿下了八项。他并得到瑞士法语社区电台奖的独奏奖,以及欧洲会议的Juvnetus 奖。此外,他也荣获曼纽因基金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家论坛的桂冠。帕胡德在年轻时候就已在许多的长笛大赛中脱颖而出,在二十二岁时进入了乐坛两大指针之一的柏林爱乐。二十三岁时被指挥阿巴多提携为乐团长笛首席。1998 年及1999年之间,他参与维也纳室内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布达佩斯音乐节及东京交响乐团的演出,他并与钢琴家 Eric Le Sage 在远东、柏林、哥本哈根、法国及瑞士共同演出。此外,他亦在许多欧洲及美国的室内乐团演出。1999 年至 2000 年,在柏林爱乐、巴尔的摩交响乐团、伦敦爱乐等均有演出。

2001 年,欧洲圣城音乐会中他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莫扎特D 大调协奏曲,已成为当今世界古典音乐演奏的典范。

帕胡德曾于 2005 年 10 月间首次造访我国的上海,之后在分别在2007 年,2010共三次造访上海,举办音乐会和讲学。

-89-

第90页

-90-

第91页

进入 21 世纪以来,西方古典乐坛有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猛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巴洛克音乐复古之风又一次向他们袭来。与 20 年前那场来势凶猛、蔚为壮观的“本真运动”稍有区别的是, 引领这股巴洛克音乐复古之风的竟是一位身材娇小、容貌秀美的法国女子。艾曼纽埃尔·艾姆与她的星光古乐团(Le Concert d’Astree)在世人显然还缺乏心理准备之时就赫然出现,他们以其精湛的演技、良好的素养、无比和谐的团队精神以及世所罕见的演奏曲目使人们几乎还来不及做更深的了解,探究就已然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们。因而,艾姆被乐坛以“巴洛克音乐领域精力充沛的法国小姐”而冠之。-91-

第92页

-92-

第93页

陆逸轩(Eric Lu),美籍华裔钢琴演奏家,1997 年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6岁跟随杨镜川老师学习钢琴,曾接受过钢琴家殷承宗的指导,后进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大学预科学校学习。2013 年,Eric 进入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师从于罗伯特·麦当劳学习钢琴。此外,Eric也是钢琴家邓泰山的学生。Eric 曾多次在各大钢琴比赛中获奖,并于2018 年获得利兹国际钢琴大赛冠军。

-93-

第94页

-94-

第95页

1970 年,法佐·赛依出生在土耳其安卡拉,4 岁开始学习钢琴,并且在安卡拉国家音乐学院被作为“高天赋学生培养计划”成员被重点栽培。1987 年,法佐·赛依毕业于钢琴及指挥双专业。此后,法佐·赛依在德国政府颁布的奖学金的支持下,在杜塞尔多夫音乐学院继续深造,于 1991 年以协奏曲独奏音乐家的身份顺利毕业。1992 年,在柏林音乐表演艺术学院担任钢琴及室内乐讲师。1994 年赢得“欧洲青年音乐演奏家大奖”之后,又在1995年的“纽约世界比赛”中赢得第一名,他的职业生涯因此迈出一大步。

除了弹钢琴,他还擅长作曲,包括钢琴协奏曲、室内乐作品、管弦乐队作品及歌曲。他的一些作品包括清唱剧纳济姆和梅庭阿尔卡托、钢琴四重奏协奏曲等,还受苏黎世交响乐团委托创作了管弦乐作品《爱因斯坦》,并受维也纳莫扎特委员会委托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年创作了芭蕾舞剧《帕塔拉》。

在世界各地进行巡演并发行了数张畅销 CD 后,法佐·赛依逐渐成为了一名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并赢得超过 20 多个国际奖项,被数以万计的乐迷崇拜着。与他合作过的乐团包括纽约爱乐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和东京交响乐团。

-95-

第96页

-96-Fazil Say-1 Fazil Say-4

Fazil Say-2 Fazil Say-3

第97页

芬兰广播交响乐团(Finn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乐队,代表专辑有《Pieceof My Heart (Original Television Soundtrack)》。

-97-

第98页

Finn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1-98-

第99页

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1929年正式成立,首任指挥是奥地利指挥家汉斯·罗斯鲍德。罗斯鲍德任职期间,在传统曲目基础上发展当代音乐,作曲家勋伯格曾多次做客并交付作品给乐团首演。1933 年纳粹掌权后开始的一体化运动令乐团开除了所有的犹太裔成员,法兰克福广播公司也于 1934 年更名为“法兰克福帝国广播”。二战中广播公司原址毁于一旦,1945 年六月,美国占领区军政府将广播公司连同乐团迁至巴特瑙海姆。1946 年,首届“现代音乐周”(后更名为“新音乐周”)在巴特瑙海姆举办。

1950 年 10 月 17 日,乐团更名为“黑森广播公司交响乐团”,从此经常来乐团担任客座指挥的有卡尔·伯姆、恩斯特·克热内克、布鲁诺·马德纳、韦尔纳·埃克、鲁道夫·肯普、保罗·欣德米特、沃尔夫冈·萨瓦利希等等。1971 年 7 月 11 日,乐团更名为“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以利亚胡·殷巴尔(1974-1990 年)确立了乐团在布鲁克纳和马勒作品演绎方面的领先地位。乐团 1981 年迁至修缮后的法兰克福旧歌剧院,还在美国和日本进行了首次巡演。乐团 2005 年再次更名并沿用至今:“黑森广播交响乐团”(hr-Sinfonieorchester),国际上习惯称之为“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Frankfurt Radio Symphony)。2006至2013年的首席指挥帕沃·耶尔维进一步扩展了乐团的曲目范围,录制了布鲁克纳、尼尔森、马勒等人的系列作品,获奖颇多。 -99-

第100页

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1

Frankfurt RadioSymphonyOrchestra-2-100-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免费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