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协和住院医师临床手册《第2版》

发布时间:2022-2-1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704-协和住院医师临床手册《第2版》

全身性感染的早期目标指导治疗1. 原则z 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证明,对于全身性感染或感染性休克的病人进行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快速全面地对病人进行复苏),可使预后预后明显改善(总体住院病死率下降 42%,住院 60天的病死率下降 33%)z 这项研究强调了快速充分的容量复苏的重要性z 牢记怀疑全身性感染时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大多数情况下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千万不要因为留取标本或鉴别诊断的需要而耽搁治疗2. 该研究纳入病人的标准z 至少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 条标准中的 2 条z 有证据表明感染是导致 SIRS 的病因z 至少符合以下两条中的一条:9 血乳酸≥4mmol/l 9 20-30ml/kg 的液体输入后收缩压仍≤90mmHg 3.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急性病变:癫痫,卒中,麻醉状态或烧伤4. 治疗流程z 作出全身性感染的诊断并符合纳入标准后应迅速开始治疗,在该研究中最初 6 小时内按以下流程给予治疗9 根据感染性质给予广谱抗生素9 给予吸氧和/或机械通气9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最好能持续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否则应定时从中心静脉导... [收起]
[展开]
704-协和住院医师临床手册《第2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z 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剂量 0.01-0.05U/min。有限的资料表明可

以降低感染性休克的病人病死率。这些病人存在血管紧张素缺

乏,对小剂量的血管紧张素很敏感。当分布性休克(外周血管

阻力低)的病人存在顽固性低血压时都可应用该药。注意:该

药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4. 对升压药物无反应的顽固性低血压

z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有证据表明相当部分的感染性休克病人

存在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有可能从经验性糖皮质激素

替代治疗(琥珀酸氢考 50mg 静脉注射 Q6h×7 天)中获益

z 严重酸中毒(纠正酸中毒)

z 严重过敏性休克(应用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脱离过敏原)

z 容量不足(例如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

z 心脏泵功能衰竭(大面积心梗,心肌顿抑等)

z 梗阻性休克(缩窄性心包炎,大面积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

第52页

全身性感染的早期目标指导治疗

1. 原则

z 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证明,对于全身性感染或感染性休克

的病人进行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快速全面地对病人进行复苏),

可使预后预后明显改善(总体住院病死率下降 42%,住院 60

天的病死率下降 33%)

z 这项研究强调了快速充分的容量复苏的重要性

z 牢记怀疑全身性感染时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大多数情况下

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千万不要因为留取标本或鉴别诊断的需

要而耽搁治疗

2. 该研究纳入病人的标准

z 至少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 条标准中的 2 条

z 有证据表明感染是导致 SIRS 的病因

z 至少符合以下两条中的一条:

9 血乳酸≥4mmol/l

9 20-30ml/kg 的液体输入后收缩压仍≤90mmHg

3. 排除标准

存在其他急性病变:癫痫,卒中,麻醉状态或烧伤

4. 治疗流程

z 作出全身性感染的诊断并符合纳入标准后应迅速开始治疗,在

该研究中最初 6 小时内按以下流程给予治疗

9 根据感染性质给予广谱抗生素

9 给予吸氧和/或机械通气

9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最好能持续

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否则应定时从中心

静脉导管尖端抽血查混合静脉血血气

9 如果已经进行气管插管,必要时予镇静和肌松

9 快速输注晶体液直至 CVP 达到 8-12mmHg

9 监测平均动脉压(MAP),MAP 目标维持在 65-90mmHg。

如果容量复苏后 MAP 仍≤65mmHg,予升压药物

9 监测 ScvO2,如果 ScvO2<70%,输红细胞直至血红蛋白

>30%。如果血红蛋白>30%时 ScvO2 仍<70%,予正性肌力

药物直至 ScvO2>70%

z 上述目标全部实现后按 ICU 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常规处理

第53页

中心静脉导管和发热

1.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定义:通常指的是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

染(CRBSI),即外周血培养和导管段培养得到相同的致病菌

2. 诊治方法

z 按以下流程图处理带有中心静脉导管的发热病人

z 带有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出现发热,大多数情况下病因并不是

导管相关性感染

z 置入导管 5-7 天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除非在

置入导管时未能严格无菌操作,否则置入导管后的前 3 天很少

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

z 注意:只有在病人的发热没有其他病因(如新近发生的院内获

得性肺炎)可解释的前提下,才遵循以下流程处理

3. 预防

z 置管时注意无菌操作;若需长期保留导管,应尽可能行锁骨下

静脉置管(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z 置管后予无菌覆料覆盖。透明的薄膜覆料不透气,容易形成利

于细菌生长的微环境,尽量不用

拔除静脉导管 1 拔除静脉导管

2 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z 经导丝更换导管

z 剪下导管尖端送培养

z 2 次血培养(经外周抽血)

z 拔除静脉导管

z 导管尖端培养

z 两次血培养

z 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全身性感染或 血流动力学稳定

感染性休克

中心静脉导管,发热

导管尖端培养阳性 2 次血培养

阳性 两者培养均阴性

寻找其他感染

第54页

z 抗生素局部外用没有意义

z 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无论有无感染征像),并不能预防导

管相关性感染

z 每日检查导管周围伤口

z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于切口皮肤局部定植菌

(50%),但输液接头处的污染(40%)也很常见,个别情况下

细菌可能来自于输液系统或其他部位感染(10%)

z 医务人员勤洗手非常重要

4. 治疗

z 有并发症的导管感染(心内膜炎,骨髓炎,脓栓形成)需拔除

中心静脉导管,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4-6 周(骨髓炎治疗 6-8 周)

z 无并发症的导管感染:

病原体 中心静脉导管 抗生素疗程 注意事项

金黄色葡萄球菌 拔除 14 天 强烈建议

TEE,若阳

性,抗生素

疗程 4-6 周

革兰氏阴性杆菌 拔除 10-14 天 注意检查

是否输液

系统内部

污染

念珠菌属 拔除 距最后 1 次

血培养阳性

14 天

表皮葡萄球菌 若拔除 5-7 天

如保留 10-14 天

TEE:经食道心脏超声

第55页

感染性休克的诊治

1. 对于感染性休克的病人,特别是住院病人,早期治疗完全可以改善

病人的预后

2. 为了让病人得到更好的预后,必须迅速行动并保持清晰的思路

3. 诊治策略

z 第一步:病人真的是感染性休克吗?

9 必须明确病人是否存在某个感染灶,或高度怀疑感染(例

如免疫抑制的病人新出现发热)

9 至少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 条标准中的 2 条

(体温>38℃或<36℃;心率>90 次/分;呼吸频率>20 次/

分或动脉 PaCO2<32mmHg ; WBC>12000/mm3 , 或

<4000/mm3,或杆状核>10%)

9 注意血乳酸是否>4mmol/l 或经 1-2 升的 NS 补液后平均动

脉压始终<65mmHg

z 第二步:明确病人已经或将要发生感染性休克,迅速行动起来

9 尽早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初始剂量不要过于保守)

9 为降低呼吸做功,减少氧耗,气管插管的指征要放宽

9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导管是必需的)

充分补液,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在前 24 小时常常需要补充

10000ml 的液体,甚至更多

9 置入动脉导管以精确地连续监测血压

9 将病人转入 ICU/MICU,若暂时不能去 ICU/MICU,也要

保证有足够的护理和血流动力学监护

z 第三步:血流动力学处理

9 按全身性感染的早期目标指导治疗流程处理。

9 记住在应用升压药物之前要先补液。在没有充分的容量复

苏之前应用升压药物意味着加重酸中毒,导致病人死亡。

提高吸入氧浓度,随时准备气管插管

9 CVP 测量的注意事项:

¾ CVP 较低往往意味着容量不足,必需迅速大量补液以

保证 CVP 升至 8-12cmH2O

¾ 补液到底需要多快没有统一的答案。对心脏和肾脏功

能了解越充分,病人越年轻,补液就可以越快(4-5

升/小时);对于老年病人、心衰病人或肾病病人,仍

然要快速补液,但需仔细监测 CVP

¾ CVP 升高并不总是意味着容量已经补足。右心室后负

荷增加或顺应性下降的病人,例如严重的三尖瓣返流,

第56页

肺动脉血栓,心包填塞,心肌病和右心室梗塞等都可

能造成 CVP 升高的假象。补液试验,床旁心脏超声,

肺动脉导管以及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

等方法可以帮助你做出判断

¾ 应该给病人什么样的液体?胶体液相对于晶体液并无

明显优势,且价格昂贵,因此通常首选晶体液,个别

情况下胶体液可能有利,例如脑水肿的病人

¾ 永远不要使用低张液体或 GS 来扩容

¾ 最初 3-4 升液体用 NS

¾ 在输入 3-4 升 NS 后,病人容易发生阴离子间隙正常

的代谢性酸中毒。这是因为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后 Cl

离子浓度上升快于 Na 离子,多余的 Cl 和 H2O 结合形

成 HCl 的缘故,因此输入 3-4 升 NS 后开始输入林格

氏液

z 第四步:升压药物

9 要记住:补液比升压药物要重要得多

9 必需确保在应用升压药物之前病人的容量已经补足

9 如果在应用升压药物之前病人的容量仍然不够,病人会发

生酸中毒,升压药物无法起效,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

死亡

9 实际工作中常常是补液和应用升压药物同时进行,但应尽

量避免这样做;应尽可能减少升压药物的剂量

9 使用何种升压药物?感染性休克应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去

甲肾上腺素能够增加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内脏血流,疗效可

能优于多巴胺,但去甲肾上腺素比其他升压药物对容量复

苏的要求更高

z 第五步:呼吸机的使用

9 记住:感染性休克病人应放宽插管指征,以提高氧输送,

减少呼吸肌做功和氧耗

9 插管后镇静可避免人机不同步,但应警惕镇静剂对循环的

影响,在容量不足时镇静剂更容易造成低血压

9 避免过度通气(会使酸碱平衡紊乱更复杂)

9 病人发生急性肺损伤(ALI)(急性起病,双侧肺侵润,除

外心衰,PaO2/FiO2<300)之前就可开始小潮气量通气

¾ 很多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发生或即将发生 ALI。若病人

已经发展为 ALI,按 ARDS 诊疗流程处理

¾ 需警惕通气不足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的可能

9 感染性休克合并 ARDS 的病人发生顽固性低氧怎么办?

第57页

¾ 首先确认你是在按 ARDS 流程进行治疗

¾ 其次要知道目标只是要将 PaO2 提高至 55mmHg

¾ 如果病人还是低氧,依次考虑以下措施:增加 PEEP

(不要影响血压);“肺复张”(间断地给予高 PEEP 以

复张更多的肺泡);放宽应用肌松药的指征;俯卧位通

气;胸片检查除外肺不张,气胸,大量胸水等

9 机械通气出现问题怎么办?

¾ 记住查血气和胸片

¾ 检查气道峰压和平台压(见机械通气的常见问题)

z 第六步:酸碱平衡

9 升压药物在酸中毒时无法起效

9 考虑增加通气量以排出 CO2 改善 pH 值

9 减少输注 NS 以避免容量复苏后酸中毒(见上)

9 全身性感染时尽量不要用碳酸氢钠,只有在肾功能衰竭时

才用

9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往往是灌注不足造成,应努力改善血流

动力学指标

9 如果仍不能纠正酸中毒,应尽快开始床旁血液滤过

(CVVH)

z 第七步: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

z 第八步:凝血问题(DIC,血小板减少等)

第58页

心 疾病 脏

第59页

心电图速读

1. 常见的正常或异常心电图标准

z 纵坐标:1mm=0.1mv,横坐标 1mm=0.04s

z 心率:正常为 60-100bpm(RR 间期三大格正好是 100bpm)

z QRS 电轴:正常电轴为-30º 到 90º。<-30º 为电轴左偏,>90º

为电轴右偏

2. 电轴偏移的鉴别诊断(以发生的可能性排序)

电轴右偏 电轴左偏

1.右室肥厚 1.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2.侧壁或前侧壁心梗 2.下壁心梗

3.预激伴左室旁路 3.预激伴后间隔旁路

4.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3. 间期

z 正常 PR 间期 120-200ms

z 正常 QRS 间期<90ms,异常>120ms

z 正常校正 QT 间期(QT 间期/RR 间期的平方根)<0.45

4. 右房大(只需符合一条标准)

z Ⅱ导联 P>0.25mv 或者>25%QRS 波幅

z V1 导联 P>0.15mv

5. 左房大(只需符合一条标准):

z Ⅱ导联 P>120ms 伴切迹

z V1 导联 P 波后段为负向波并且持续 40ms,波幅 0.1mv

6. 左室肥厚:满足其中一条就可诊断左室肥厚(>35 岁)

z aVL R 波>11mm(男性),>9mm(女性)

z aVL R 波+V3 S 波>25mm(男性),>20mm(女性)

z V1 S 波+(V5 或 V6 R 波)>35mm

7. 右室肥厚

z 电轴右偏

z V1 R 波+V6 S 波>11mm

z V1 导联 R:S>1(无 RBBB 或后壁心梗)

8. RBBB(右束支传导阻滞)

z QRS(QRS>120ms)

z Ⅰ,V5,V6 导联宽 S 波

z 右胸导联第二个 R 波(R´波),R´波比 R 波还大(rsR´或 rSR´)

9. LBBB(左束支传导阻滞)

z QRS>120ms

z Ⅰ和 V6 导联 R 波增宽,V6 RS 波且电轴左偏

z V1 S 波增宽且电轴正常或 QRS>120ms

第60页

冠状动脉疾病(CAD)无创评估

2. 运动耐量试验(ETT)

z 适应证:诊断 CAD;评估已知的 CAD;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的危险分层;缺血心肌的定位(结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z 绝对禁忌:急性心梗 48 小时内、高危不稳定心绞痛、急性肺

栓塞、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未控制的心律

失常、急性主动脉夹层

z 相对禁忌:左主干狭窄、中度瓣膜狭窄、严重高血压/低血压、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电解质异常、服

用β-阻滞剂

z 运动方案:标准或改良的 Bruce 方案(次极量),或因出现症

状而停止(敏感性 60%,特异性 80%,对 3 支病变敏感性好)

z 药物方案(适合不能运动的病人):冠状动脉扩张剂,如双嘧

达莫或腺苷(副作用:心动过缓和气道痉挛);变时性药物/变

力性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副作用:心动过速)

z 核素显像方法:适用于运动方案不能判断的 ECG、行药物方案

和需要定位缺血部位的病人。不能判断的 ECG 包括起搏心律、

左束支传导阻滞、静息 ST 段下移 1mm、服用地高辛、左室肥

厚、预激综合症

3. 试验结果

z 心率:对于诊断性运动方案,必须达到最大预期心率的 85%或

出现血压反应

z 达到最大运动负荷:指标是代谢当量(METS)或分钟

z 出现症状:在什么活动水平出现,是否与先前症状一致

z ECG 变化:下斜型或水平 ST 段压低提示 CAD,ST 段抬高有

高度提示意义

z 核素显像:核素灌注缺损或室壁运动异常(可逆缺损=缺血,

固定缺损=梗死)

4. 高危试验结果(考虑冠状动脉造影)

z ECG:ST 段下移≥2mm,在第 1 级运动水平或 5 个导联有 ST

下移 1mm,ST 段恢复≥5 分钟,ST 段抬高,室性心动过速

z 临床表现:血压下降,运动负荷<6 METS,运动中出现心绞痛

z 核素显像:多个血管供应部位缺血,可逆性的心室扩大,肺摄

取增多

第61页

冠状动脉造影(CAG)

1. 适应症

z 冠心病的诊断

z 对急性 ST 抬高心梗,新发 LBBB 心梗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的非 ST 段抬高心梗的初始再灌注治疗

z 溶栓失败后的补救治疗

z 非 ST 段抬高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的择期再灌注治疗

2. 冠状动脉支架

z 用于初始再灌注治疗、反复再狭窄、冠脉大隐静脉桥支的

PTCA、斑块广泛或致命性破裂、大血栓形成或者冠脉成形术

效果不佳者

z 支架后抗血小板治疗

9 氯吡格雷 75mg qd 12 个月

9 阿司匹林 75-100mg qd 终生

3. 导管后监护和治疗

z 检查股动脉或者桡动脉穿刺部位有无剧烈疼痛、渗血、出血、

血肿或血管杂音

z 渗血:直接压迫止血至少 10min,压力绷带

z 出血:立即压迫止血并且通知手术医师

z 血肿:查血红蛋白、血小板、血型并且交叉配血。描绘血肿的

边缘,记录下肢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观察血肿的大小变化。

保证血库供血和维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新鲜冰冻

血浆和血小板

z 新的血管杂音(收缩期杂音提示假性动脉瘤,持续杂音提示动

静脉瘘):约血管超声,血管外科会诊

z 观察下肢脉搏,如果脉搏减弱则观察远端肌力、感觉以及下肢

温度。出现异常考虑下肢缺血,请血管外科会诊

z 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如果持续下降行腹部 CT 排除腹膜后出血

z 复查肌酐水平,如果升高则考虑造影剂肾病(几小时到几天)

或者胆固醇栓塞(Blue Toe syndrome)(几天到几周),注意术

后水化(>1ml/kg/h)

z 术后出现急性谵妄,躁动,惊厥等需考虑造影剂脑病,有神经

系统定位体征者应行头颅 CT 检查除外颅内出血

z 至少在病人回到病房当时和次日晨各行 1 次 ECG,有心绞痛症

状时随时复查 ECG

4. 血管并发症

z 冠状动脉远端微栓塞

第62页

z 冠脉穿孔或夹层破裂

z 急性闭塞:75%在血管重建后数分钟内发生,25%在 24 小时内

发生。常常是由于血管夹层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1/3 的病人

发生严重的缺血性并发症而需要紧急血管重建

z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闭塞(4%):在 2-14 天内发生;常常导致急

性心肌梗塞或死亡

z 再狭窄:指 1-6 个月内管腔直径狭窄 50%以上

第63页

急性胸痛-急性心梗待除外时的处理

1. 心电监护,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联系总住院医师:室早>6 次/min、房

颤、室速、R on T 或室颤

2. 绝对卧床休息

3. 禁食,但可服用药物

4. 吸氧(使氧饱和度>95%)

5. 心电图(入院时 1 次,监测心肌缺血时每日 1 次,胸痛发作时 1 次,

胸痛缓解后 1 次,必要时随时重复),注意行 18 导联心电图。

6. 胸片(入院常规 1 次)

7. 辅助检查:每 8-12 小时测 1 次肌钙蛋白共 2 次;其他常规检查包

括凝血指标、肾功能和血脂水平

8. 口服阿司匹林 100mg QD+st;为了快速吸收可嘱病人首剂嚼服

9. 硝酸酯类贴膜:予硝酸酯类贴膜 q6h;24h 后可在夜间(12am-6am)

去除贴膜以预防药物耐药

10. β-阻滞剂:注意禁忌症,常用的初始剂量为美托洛尔 25mg 口服 BiD

或阿替洛尔 25mg 口服 QD;另外,也可以一开始给予美托洛尔 5mg

静点 q5min×3,如果病人能够耐受静点剂量,则起始口服剂量为

25mg BID。目标 HR 为 50-70bpm

11. 通便药:排便通畅

第64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症状和体征符合急性

冠脉综合征的表现

心电图,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

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评 分 >2 或

临床高风险

是否心肌缺血?

还应考虑肺栓塞、气胸、主动脉夹层破裂等

心导管介入操作是否可行?

病人是否具有 ST 段抬高心肌梗塞,新发的左束支传

导阻滞,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非 ST 段抬高心梗

是心肌缺血

TIMI 危险评分和

评价临床风险

普通肝素,

氯吡格雷

有无溶栓禁忌症

有(转给心

脏专科) 低分子肝素

或普通肝素,

氯吡格雷和

早期介入

评分 1-2 或

溶栓 临床低风险

送往心导管室

低分子肝素或普

通肝素,氯吡格雷

保守治疗,择

期介入治疗

第65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 段抬高心肌梗塞或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

1. 诊断标准:强调行 18 导联 ECG

z 2 个或 2 个以上相邻导联的 ST 段抬高≥1mm(注意右胸导)

z 新发或可能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

z 如果在下壁导联(Ⅱ,Ⅲ,aVF)有 ST 段改变,要排除 ST 段

抬高的右室心梗,做右室导联心电图观察 V4R 的 ST 段是否抬

z 如果前壁导联(V1-V3)ST 段压低,做后壁导联排除 ST 段抬

高的后壁心梗

2. 收入 CCU

z 直接介入治疗或溶栓

9 早期治疗能够减少梗死面积、保存左室功能和减少病死

率。最好在胸痛发生后 12h 内进行

9 直接介入治疗:在可行的情况下为首选,特别是在有溶栓

禁忌症、心源性休克、前壁心肌梗塞或需后续冠脉搭桥手

术时;目标是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后 90±30min 内完成

9 溶栓:在 PCI 不可行的情况下进行。禁忌症:见心脏疾病:

抗凝禁忌

¾ t-PA 加速给药法:15mg 静脉注射,然后在 30min 内

给予 0.75mg/kg(最大量 50mg),最后在 60min 内给

予 0.5mg/kg(最大量 35mg)

¾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0.5%),如果怀疑有出

血,立即停止所有抗凝治疗,行头颅 CT 并请神经外

科会诊

¾ 如果在 90min 内没有实现再灌注或者出现心源性休

克,考虑补救性 PCI

z 阿司匹林:所有病人在急诊室都需嚼服 300mg 阿司匹林

z 氯吡格雷:预计要行支架置入术的病人予 300mg 口服,而在支

架置入后至少 30 日内 75mg QD 口服;药物涂层支架需要更长

时间(至少服用 9-12 个月以上)。禁忌症: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高、过敏或血小板减少

z 普通肝素:预计要行 PCI 时在导管室内应用;剂量:100U/kg

静脉内负荷量(无维持量)

z 硝酸甘油:对于持续胸痛或肺水肿病人静脉点滴。初始剂量为

10μg/min,根据胸痛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但是不要超过

第66页

200μg/min。一定要注意避免低血压!连续给药 24 小时后停用

6 小时,防止出现耐药性

z β-阻滞剂:在急诊室予美托洛尔 5mg 静脉注射 q5min×3,然后

改为口服:目标心率<70 次/分。禁忌症:房室传导阻滞、

SBP<100mmHg、中重度充血性心衰

z 胺碘酮:心源性猝死复苏后的病人考虑静脉用药:150mg 静注

10min,然后 1mg/min 静点×6h,0.5mg/min×18h,24 小时总量

不超过 2.2g

z ACEI:头 24 小时初始剂量为卡托普利 6.25mg q8h 口服,在血

压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剂量。注意禁忌症(低血压、肾功能恶化

和高钾血症)

z 他汀类药物:早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

z 吗啡:疼痛明显时可应用 5-10mg 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z 右室心梗病人可能会依赖于前负荷,因此需要适当的静脉液体

量(注意监测)

3. 并发症:见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

第67页

ST 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的危险分层

1. 背景

z 对于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塞病人,根据 TIMI 研究结果进行的危

险分层,有助于准确预测病死率

z 该评分只针对 ST 段抬高心梗

2. 计算 ST 段抬高心梗危险评分:根据下列因素计算总分

病史:≥

- 年龄 65-74: 3 分

- 年龄>74: 2 分

- 糖尿病: 1 分

- 高血压: 1 分

- 胸痛: 1 分

体格检查

- 收缩压<100mmHg: 3 分

- 心率>100BPM: 2 分

- 新发心衰: 2 分

- 体重<67kg: 1 分

临床表现

- 前壁 ST 段抬高: 1 分

- 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 1 分

- 从发作到治疗时间>4h: 1 分

3. 根据评分结果预测 30 天时的病死率

评分结果 病死率

0 分 0.8%

2 分 2.2%

4 分 7.3%

6 分 16.1%

≥8 分 35.9%

第68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心绞痛/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塞(NSTEMI)

1. 定义

z 不稳定心绞痛:心肌酶正常

z NSTEMI:ST 段未升高或压低,心肌酶升高

z 非冠心病导致的心肌坏死:心肌酶高,或心脏超声提示有新发

室壁运动异常,但无冠状动脉疾病(见于严重的全身病变如感

染性休克)

2. 根据整体的临床风险进行分层

z 极不稳定:症状严重,持续存在,危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或出

现心源性休克

z 高危:临床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证据,并且具有≥1 项下列的

危险因素

9 接受初始药物治疗后缺血症状仍然持续存在

9 高危心电图:在连续两个导联 ST 段压低>1mm,轻度 ST

段抬高(在连续两个导联<1mm)持续时间<20min,或者

在连续≥3 个肢体导联或≥4 个胸前导联(V1 除外)T 波深

倒>3mm

9 肌钙蛋白高

9 TIMI 评分(见下)>2

z 低危:病人确诊有不稳定型心绞痛,但不符合上述标准

3. TIMI 评分:符合下列每 1 条记 1 分

z 年龄>65

z >3 项危险因素(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

z 先前冠脉狭窄>50%(根据冠脉造影结果)

z ST 段压低

z 在过去 24h 内有>2 次心绞痛发作

z 在最近 7d 内服用过阿司匹林

z 肌钙蛋白Ⅰ高

4. 治疗-极不稳定者:这些病人应该被紧急转入接受心导管介入

z 对于心源性休克或难以控制/反复发作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行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病人必须肝素化,并发症包括感

染、溶血、出血、血栓、主动脉破裂、胆固醇栓塞

5. 治疗-高危病人

z 心电监护:根据临床严重程度收入 CCU 或普通病房;排除心

肌梗塞

z 阿司匹林:在急诊室嚼服阿司匹林 300mg

第69页

z 氯吡格雷:300mg 负荷量口服,然后 75mg QD 连续服用≥9 个

月。如行紧急冠脉搭桥术,则不给药;或术前停止服药 5-7 天

z 依诺肝素:1mg/kg 皮下注射 q12h;如果肌酐>2.5mg/dl、肌酐

清除率<30ml/min或体重>150kg则避免使用。如果无依诺肝素,

可给予普通肝素(剂量见附录)

z β-阻滞剂:在急诊室予以美托洛尔 5mg 静脉注射 q5min×3,

然后改为口服:目标心率<70 次/分

z ACEI:头 24 小时初始剂量为卡托普利 6.25mg q8h 口服,在血

压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剂量

z 吗啡:止痛、镇静

z 硝酸酯类:静脉应用硝酸甘油或者硝酸酯贴膜缓解胸痛症状

z 这些病人通常需要尽早行介入治疗

6. 治疗-低危病人

z 心电监护,除外心肌梗塞

z 药物治疗同高危病人

7. 所有 ACS 病人都需要早期接受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以及稳定斑块

治疗(如阿托伐他汀 20-40mg QD 口服)

8. 什么时候需要接受介入治疗?早期保守治疗 vs.早期介入治疗策略

z 早期保守策略:接受心肌负荷试验如运动平板试验或心肌灌注

检查。如果这些检查结果为阳性或者这些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心

肌缺血,则接受介入治疗

z 早期介入策略:在缺血事件发生后 24-48h 内接受介入治疗

z 如果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存在,采取早期介入策略对病人更为

有利:

9 缺血症状持续或者反复

9 心肌负荷试验阳性

9 心衰或左室功能异常(EF<50%)

9 先前曾经接受 PCI 或冠脉搭桥手术(CABG)

9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9 ST 段压低

9 肌钙蛋白Ⅰ升高

z 补充说明:早期介入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心脏介入

医生的操作技术和经验,以及针对冠脉造影结果的判断,对于

住院医师来说,出现上述情况应请示总住院医师或者心脏专科

医师

第70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纠正危险因素

1. 吸烟:应该向所有吸烟的 ACS 病人建议其戒烟

2. 饮食:应该向所有 ACS 病人建议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饮食

3. 糖尿病:充分控制血糖,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稳定期的病人,都能从

控制血糖中获益

4. 高血压:充分治疗高血压

5. 体重: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步减轻体重,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

抗,纠正代谢综合征

6. 降脂治疗

z 所有 ACS 病人都应在出现症状的 24h 内查血脂水平

z LDL>2.0mmol/l 的病人应开始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如果已经

服用了此类药物,则应该增加剂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ACS 病人的 LDL 水平应该降得更低

第71页

右室心肌梗塞

1. 病因

z 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

z 在所有左室下壁/后壁心梗的病人中,约 40%并发右室心梗

2. 诊断

z 临床:颈静脉压力(JVP)增加,低血压和肺部听诊正常

z ECG:右室导联 V4R ST 段抬高>1mm

3. 病理生理学

z 前负荷依赖和低血压:与左室不同的是,右室壁心肌比较薄。

因此在心肌梗塞时右室扩张非常明显。这使得右室输出量严重

依赖于前负荷,前负荷不足时迅速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z 缓慢型心律失常:窦房结动脉大多来自于右冠状动脉。房室结

也由右冠脉提供部分血供。所以右室梗死的病人可以表现为心

动过缓和/或房室传导阻滞。左室的下壁/后壁心梗对副交感迷

走张力影响很大,也常导致缓慢型心律失常

4. 治疗

z 避免硝酸甘油和其它导致前负荷减低的药物

z 给予足够多的液体量以保持前负荷,但要警惕过分水化和突然

发生充血性心衰

z 由于右室心梗通常导致 CVP 升高,因此不能根据 CVP 的绝对

值决定补液多少,补液后 CVP 的动态变化更有意义

z 床旁准备阿托品和临时起搏器,以备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发生时使用

z 其他治疗同左室心肌梗塞

第72页

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

1. 室间隔缺损(VSD)(1%-2%)

z 危险因素:梗死面积大、单支血管病变、缺乏侧支循环、首次

心梗、糖尿病和老年女性

z 时间:心梗后 3-7 天

z 体检:全收缩期杂音,从左前胸放射到右侧,在胸骨左缘下段

杂音最响亮

z 诊断:心脏超声和右心导管

z 治疗:手术治疗,如果病人有低血压,术前可用 IABP 过渡

2. 乳头肌破裂(1%)

z 危险因素:下壁心梗以及如上 VSD 的危险因素

z 时间:心梗后 2-7 天

z 体检:新出现的收缩期杂音,心尖部最响亮,向腋下传导

z 诊断:心脏超声和右心导管

z 治疗:手术治疗。如果病人有低血压,术前可用 IABP 过渡

3. 左室游离壁破裂(<1%,占心梗早期死亡的 15%)

z 危险因素:透壁心梗、首次心梗、单支血管病变、缺乏侧支循

环和女性

z 时间:心梗后 5-14 天,但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发生更早

z 体检:因心包填塞可引起急性呼吸困难(JVP 升高、奇脉和心

音消失)

z 诊断:心脏超声和右心导管。

z 治疗:紧急心包穿刺和紧急开胸手术

4. 心源性休克

z 危险因素:前壁心梗、糖尿病和老年人

z 体检:注意心衰和低血压的体征,尿量减少也很常见。

z 诊断:胸片、心脏超声和右心导管

z 治疗:血管重建、IABP、通气支持,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5. 心律失常

z 在心梗后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心梗后 24-48 小时内发生的再

灌注心律失常往往不需要积极的治疗

z 诊断:心电图和心电监护

z 治疗:如果室性心律失常在心梗后 48 小时内持续存在,或者

心律失常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置入除颤器要优于抗心

律失常药物

6. 左室室壁瘤(10%-30%)

z 危险因素:前壁心梗

第73页

z 时间:可在急性期内出现,但绝大多数为缓慢发生,可持续到

心梗 6 周后发生

z 体检:最大心搏点的范围扩大且弥漫,可有 S3

z 诊断:心电图(V1-3 Q 波,ST 段持续抬高),心脏超声和 MRI

z 预防:早期血管重建

z 治疗:急性期治疗所并发的心源性休克;慢性期如有附壁血栓

形成则抗凝,室壁瘤严重影响心功能需手术治疗

7. 早期心包炎(10%)

z 危险因素:透壁心梗

z 时间:心梗后 1-4 天

z 症状:平卧时疼痛加剧,放射到肩脊

z 体检:心包摩擦音

z 诊断:心电图、心脏超声可提示心包渗出

z 治疗:阿司匹林

8. 晚期心包炎(Dressler 综合征)(1%-3%)

z 继发于免疫介导的损伤

z 时间:心梗后 1-8 周

z 体检:心包摩擦感和发热

z 诊断:心电图、心脏超声可提示心包渗出

z 治疗:阿司匹林。如果心梗后>4 周,可以应用 NSAIDs 药物和

糖皮质激素

9. 心肌缺血

z 梗死范围扩大,心梗后心绞痛,再次心梗

10. 血栓栓塞(<2%)

z 危险因素:前壁心梗、大面积心梗和左室室壁瘤

z 时间:常发生在心梗后 10d 内

z 体检:取决于血栓栓塞的部位。注意脑卒中、肢体和肠道血管

的血栓栓塞

z 治疗:抗凝

第74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凝治疗的禁忌症

1. 绝对禁忌症

z 任何活动性的内出血

z 在之前 30 天内有任何异常出血

z 在之前 30 天内有脑血管事件或头部外伤史;如果拟用 t-PA 溶

栓则时间条件为 1 年

z 曾经有过脑出血

z 可疑主动脉夹层

z 颅内肿瘤或病变

2. 相对禁忌症

z 既往或目前为易出血体质

z INR>2.0

z 血小板<10 万/ul

z 未控制的高血压(SBP>200mmHg,DBP>110mmHg)

z 在之前 6 周内接受过大手术或外伤

z 已知对抗凝药物过敏

z 持续心肺复苏后

z 年龄>75 岁

z 妊娠

z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第75页

肌钙蛋白增高的其他疾病

z 急性冠脉综合征

z 急性心包炎:与近期感染相关

z 急性肺栓塞:常见于大面积或次大面积栓塞,PE 病人出现肌钙蛋

白升高往往病情严重,住院病死率高、30 天内预后差、易出现右

心衰以及休克/低血压

z 心衰:与 EF 值降低和心功能分级较差相关

z 心肌炎

z 创伤:如心脏顿挫伤

z 严重全身性感染/感染性休克

z 肾功能衰竭

z 假性增高

第76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

1. 了解病因:心肌缺血、瓣膜性心脏病、中毒(酒精,蒽环类抗肿瘤

药、可卡因)、心肌炎(如病毒)、长期高血压、侵润性疾病(淀粉

样变、血色病和结节病)、围产期心肌病、甲减、维生素缺乏(维

生素 B1)、心律失常相关性以及特发性

2.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MRI、左室造影,如果考虑

缩窄性心包炎或者限制性心肌病可以行右心导管。在病因不明时,

考虑行心内膜活检

3. 初步评价是左心衰?右心衰?或全心衰?

左心衰 右心衰

呼吸急促 JVP 升高

湿罗音 肝颈静脉回流,右季肋部疼痛,

肝脏充血肿大

S3 腹水,周围水肿

4. 加重心衰的病因:心肌缺血、药物依从性差、饮食控制差、药物治

疗不充分、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容量过多、肺栓塞、

感染、心包缩窄或心包填塞、甲亢、躯体或情感应激

5. 脑钠肽(BNP)的诊断意义:有助于鉴别诊断充血性心衰和其它原

因引起的呼吸困难

z BNP 是一种内源性多肽,在室壁张力增加的情况下由心房细胞

合成并释放。BNP 有扩张血管和利尿作用

z 诊断心衰(BNP≥150pg/ml)的敏感性为 85%,特异性为 83%

z BNP 的水平与心衰程度相关,可以用来诊断急性心衰加重、长

期监测及判断预后

z BNP 半衰期很短,仅十数分钟,有利于诊断急性心衰

z 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 BNP 的正常上限值:

GFR(ml/min/1.73m2

) BNP 正常上限值(pg/ml)

<30 71

30-59 104

60-89 201

>90 225

6. 常规处理

z 复习病历、心电图或超声检查关于射血分数的结果,判断是否

存在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功能不全

z 如果存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因素,应评价是否存在 ACS

z 所有病人饮食的钠量都应该限制在 2g 以内,必要时需限制液

体入量(尤其是对于低钠血症)

z 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缓解呼吸困难,维持氧饱和度。

z 可予吗啡 5-10mg 肌注缓解呼吸困难和控制情绪激动。

第77页

z 可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硝酸甘油静点。治疗目标为:

右房压(RA)7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mmHg,

体循环阻力(SVR)1000-1200,心指数(CI)>2.5

z 有条件的病人可采用脉搏指示的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

7. 收缩性心功能不全

z 利尿剂:急性期减轻肺水肿,但需要注意容量和血压情况

9 速尿 0.5-1.0mg/kg 静脉注射;若反应不佳,剂量加倍

9 将静脉速尿改为口服时,要加倍剂量,速尿约在 6h 内有

效;口服速尿仅用于稳定期的病人

9 如果单独使用速尿利尿不充分,可加用双氢克脲噻 25mg

口服

z 硝酸酯类:急性期可降低前负荷,减轻肺水肿;舌下含服或硝

酸酯贴膜或者静脉应用硝酸甘油(起始剂量 10-20μg/min,在

血压允许范围内逐渐加量);病情平稳后可改为口服

z ACEI:能降低充血性心衰的病死率

9 卡托普利 6.25mg q8h 口服,并在血压许可的范围内逐渐增

加剂量。一旦对某一剂量耐受好,就应立即加量到下一个

剂量,不需等 24 小时。注意监测血钾和肌酐

9 一旦稳定,可将药物改为每日 1 次的 ACEI 类药物,下面

是简单的换算表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苯那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

6.25mg tid 无 5mg qd

12.5mg tid 5mg bid 10mg qd

25mg tid 10mg bid 20mg qd

50mg tid 20mg bid 40mg qd

9 若对 ACEI 不耐受,可用 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如氯沙坦、缬沙坦

z 螺内酯:

9 能够降低Ⅲ-Ⅳ级心衰的病死率

9 20mg qd 口服。禁忌症是 Cr>2.5mg/dl 或者 K>5.0mmol/L。

应用螺内酯后应密切监测血钾,特别联合使用 ACEI 时

z β-阻滞剂:

9 可降低病死率,但在急性心衰的时候往往不应用

9 应用长效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控制心衰。起始剂

量为卡维地洛 3.125 bid 口服,此后在心率和血压允许的范

围内逐渐增加剂量。目标剂量为:卡维地洛 25mg bid(如

果体重>85kg,卡维地洛目标为 50mg bid)。对于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的疗效可能优于美托洛尔

9 β-阻滞剂初期可能导致心衰恶化,因此在用药前应充分利

第78页

尿,保持心功能稳定,缓慢加量

z 地高辛:根据 DIG 研究,地高辛能够改善症状,减少病人的住

院率,但并不改善预后

z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能够改善心衰症状,降低住院率,改善病死率。CRT 的Ⅰ类适

应症为药物难治性心衰(扩张性或缺血性心肌病),

QRS>130ms,左室舒张末径≥55mm,左室射血分数≤35%,

NYHA Ⅲ-Ⅳ级;或调整心脏收缩性(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CCM)

8. 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目标是改善左室舒张、减慢心率和保持窦性心

律,治疗的目标是增加左室的充盈时间,降低左室舒张末压

z 病理生理:由于左室顺应性下降或舒张期缩短,导致左室舒张

末压升高,从而导致左房压和肺静水压升高,出现肺水肿。多

见于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肌梗塞后和限制性心肌

病的病人

z β-阻滞剂:美托洛尔或阿替洛尔,在心率和血压允许范围内逐

渐加量

z 钙通道拮抗剂:起始剂量为地尔硫卓 30mg qid(合贝爽 90mg

Qd)口服或者维拉帕米 40mg tid 口服;在血压允许的范围内逐

渐增加剂量并改用长效药物

z 利尿剂:同收缩性心衰

第79页

肺动脉高压

1. 定义:平均肺动脉压力(PAP)>25mmHg 或静息时肺动脉收缩压

>40mmHg、活动时肺动脉收缩压>30mmHg

2. 病因学

z 毛细血管前性/毛细血管性(高 PAP,正常 PCWP):原发性肺

动脉高压、Eisenmenger 综合征、COPD、间质性肺病、肺栓塞、

OSAS、高海拔、肝硬化、慢性低氧血症、甲状腺机能亢进、

结缔组织病、HIV 和药物(可卡因、安非他命、海洛因、抑制

食欲药物)

z 毛细血管后性(高 PAP,PCWP>15cmH2O):左心衰、二尖瓣

反流、二尖瓣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肺静脉闭

塞性疾病(PCWP 可以正常)、心肌病、左房粘液瘤、三房心、

肿瘤压迫肺静脉、慢性高血压、心包疾病

3. 辅助检查

z 心脏超声: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左室衰竭、心肌病、心内

分流

z V/Q 显像:肺静脉闭塞性疾病、慢性肺栓塞

z 肺功能测定:阻塞性或限制性肺疾病、弥散功能下降

z 血清学检查:HIV、结缔组织病的抗体

z 动脉血气:明确低氧血症

z HRCT:弥漫性肺实质疾病(肺间质病)

z 心导管和测定肺动脉血气:评价血流动力学情况,区别毛细血

管前性还是毛细血管后性病因(分段采血),同时寻找是否存

在分流的证据,并能够进行大剂量钙通道拮抗剂扩张试验

z 睡眠监测:OSAS

4. 治疗

z 血管扩张药物:最初应用血管扩张药物的反应能够提示长期治

疗的效果。监测 PAP 的下降和 CO 的增加(可能会使体循环血

压升高)

9 Epoprostanol(前列环素)。具有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

集和改善血管重塑。因为半衰期非常短(3-5 分钟),应持

续静脉泵入给药。注意监测头痛、下颌疼痛、皮肤红斑、

腹泻、关节疼痛、导管相关性感染和血栓形成

9 钙通道拮抗剂:尼非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由于有负

性肌力作用而无效)。应用剂量往往超过治疗体循环高血

压的剂量,并且在应用之前需要行心导管检查评价大剂量

CCB 的有效性

第80页

9 一氧化氮:吸入给药,对肺血管床有特异性,因此引起体

循环低血压的情况较少。短期治疗的剂量为 5-80ppm

9 Bosentan:口服的内皮素拮抗剂,最近表明其能够增加功

能性容量,改善肺血流动力学。注意肝酶

9 口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万艾可)目前也得到了应用

z 抗凝:对于血栓形成或肺血流缓慢导致的血栓形成高风险者。

口服华法令调整 INR 目标为 2.0 左右

z 移植:心肺联合移植

z 其它支持治疗:氧气,利尿药物(特别是在左心衰时)。但要

非常谨慎地利尿,特别是在毛细血管前/毛细血管性肺动脉高压

(容量依赖)

z 最重要的还是治疗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发病

z 无论何种疾病,一旦导致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猝死风险均明

显增加,应注意向家属交待病情

第81页

房颤

1. 如果症状明显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

力衰竭、SBP<90,心肌缺血),考虑直接心脏电复律。如果无上述

表现,则先控制心室率、抗凝,之后再考虑心脏复律

2. 病因

z 心源性:冠心病、充血性心衰、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包炎、

心肌炎、心肌病、先心病等

z 肺源性:肺炎、肺栓塞、肺癌、COPD

z 其他:发热、疼痛、手术(有 1/3 的病人在接受体外循环、瓣

膜置换后会出现房颤)、酒精、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感染和

糖尿病

z 孤立性房颤:小于 60 岁并且没有器质性心脏疾病、高血压、

糖尿病或者其他房颤的危险因素

3. 控制心室率(注意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联用可能会导致房

室结的过度阻滞)

z β-阻滞剂:

9 在呼吸困难或心衰失代偿时禁用

9 美托洛尔:5mg 静脉注射 q5min×3

9 艾司洛尔:对于一些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如在 ICU/MICU)

较好,因为它的半衰期只有 9min,负荷剂量 500μg/kg,持

续 25-300μg/kg/min 静点

z 钙通道拮抗剂:

9 禁忌:室速、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且无起搏器、严重

低血压、心源性休克、旁路传导(如预激综合征)

9 地尔硫卓 0.25mg/kg 或 20mg 静脉注射(>2min)。注意低

血压!

9 维拉帕米:0.1-0.3mg/kg(最大 5-10mg)静脉注射 2min 给

药。必要时 15-30 分钟内再次 5-10mg 静脉注射

z 胺碘酮:

9 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控制心室率效果较佳,因为其具有短

效的钙通道拮抗作用,可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改善症状

9 不增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死率

9 剂量:150mg 静脉注射(>10min),静点 1mg/min×6hrs,

然后 0.5mg/min×18hrs

z 洋地黄:禁用于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

9 通过增加迷走张力,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降低心率

9 可与其他控制心室率的药物联合应用

第82页

9 需要数小时才能起效,这一点与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

抗剂不同

9 由于其正性肌力作用,洋地黄会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能

控制静息时的心室率,但是对活动时的心室率无效

9 剂量:单次负荷剂量 0.5mg 静脉注射,然后 0.25mg 静脉

注射 q6h×2(前提是病人从未应用洋地黄)。维持剂量为

0.125-0.25mg 口服/静脉注射 QD。注意肾衰或者电解质异

常时的剂量(确认血钾、钙、镁在正常范围内)

4. 抗凝

z 如果房颤持续超过 48 小时,为了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在心

脏复律前需要抗凝 3 周。而在心脏复律后需要继续抗凝 4 周(因

为心房机械复律比电复律缓慢)。如果早期能经经食道心脏超

声(TEE)提示无心房血栓形成,那么复律就比较安全,复律

后再抗凝 3-4 周

z 低分子肝素或依诺肝素抗凝并与双香豆素类药物重叠应用,直

到 INR 达到 2-3

z 如果没有抗凝条件或者有抗凝禁忌症(如消化道出血),TEE

可以用于在心脏复律前排除左房血栓

z 长期抗凝:双香豆素的抗凝目标 INR 值为 2-3,可以降低慢性

或阵发性房颤病人发生卒中的危险,适用人群包括瓣膜病、高

龄、既往卒中/TIA 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

z 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孤立性房颤,发生栓塞的风险同普通人群

无异,可不抗凝治疗,但应加强监测

5. 心脏复律

z 电复律:对于有症状的病人有效;起始量为 100J。成功率较高

的情况包括:房颤发生时间短,左房大小正常。电复律成功率

为 80%

z 药物复律:在接受 Ia(普鲁卡因胺)、Ic(普罗帕酮)和Ⅲ类(胺

碘酮、索他洛尔、依布利特)药物复律后,有 30%-40%的病人

可以恢复窦性心律。但是如果房颤已经超过 1 年,或者左房扩

大,则复律成功的可能性减小

z 射频消融复律:对于阵发房颤有较高的成功率,能够根治部分

房颤。但是对慢性持续房颤的治疗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价。

z 维持窦律:由于房颤复发率较高,许多病人在复律后还要开始

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维持治疗。最常用的有效药物为胺碘酮

(见抗心律失常药物)

6. 控制室率与控制节律(Rate Control & Rhythm Control):控制心

室率在老年病人房颤的治疗中等于甚至优于控制心脏节律

第83页

z AFFIRM 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接受保守治疗(控制心室率+

抗凝)和积极治疗(抗心律失常+心脏复律)的两组房颤病人

中,所有原因引起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而且致残性卒中、住

院以及新发心律失常在控制心室率组的发生率更低,随访 2 年

后,控制心室率组的生存曲线还稍微更好一些

z RACE 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控制心室率组的病人发生血栓栓

塞并发症、心衰以及药物副作用的可能性更小

z 补充说明:AFFIRM 研究和 RACE 研究的对象都是老年病人,

其研究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直接应用到年轻病人,因为这些年轻

病人往往对房颤的症状更为敏感而且有更高的生活质量要求

第84页

起搏器

1. 如何评价一个病人是否需要安装起搏器(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传

导阻滞,两支或三支束支传导阻滞,神经源性晕厥,严重心肌病)?

应注意下列问题:

z 起搏器的绝对适应症是什么?

z 病人的症状与心动过缓或者房室不同步之间是否具有明确的

关系?

z 如果心动过缓确实是引起病人症状的原因,那么是否存在可逆

的因素。如最近发生的心肌梗塞,缺血导致的心动过缓,药物

(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或甲状腺功能低下

2. 临时心脏起搏

z 常见适应症:

9 治疗有症状或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动过缓(直到植

入永久起搏器或基础疾病得到改善)

9 在 AMI(特别是下壁心梗、右室心梗)、心力衰竭和肥厚

梗阻型心肌病时重建房室同步化

9 急性心梗或手术中,预防可能发生心动过缓而导致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

z 如果发生下列情况要怀疑有无临时起搏器导线导致的室间隔

破裂:胸痛、心包炎(心包摩擦音或摩擦感)、心电图从 LBBB

变成 RBBB 型(除非是临时双室起搏)

3. 永久起搏器的常见符号

心腔起搏 心腔感知 对所感知心搏的反应

O-无 O-无 O-无

A-心房 A-心房 T-触发

V-心室 V-心室 I-抑制

D-心房和心室 D-心房和心室 D-触发和抑制

4. 起搏方式

z VVI-需要时心室起搏;如果感知到 QRS 发生,则抑制输出。

价格较为低廉。房颤合并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或者有症状的心动

过缓是 VVI 的适应症。VVIR 起搏器在程序设定的情况下可以

增加或者减少输入传感器的反应,适用于房颤病人在运动时无

法达到一定心率。不宜用于窦性心律的病人,因为在起搏时会

失去房室同步性;另外逆向激动心房会导致这些病人发生房颤

z AAI-感知 P 波发生时抑制心房起搏。同样价格低廉。适应症

为病窦综合征而房室结传导功能正常。不能应用于广泛传导系

统功能障碍和房扑/房颤病人

第85页

z DDD-发生器可以感知和起搏心房和心室。在窦性心动过缓

时,可以起搏心房,而在必要时还可以起搏心室。在房室传导

阻滞时,根据前面自发或者起搏的心房激动而起搏心室。适合

于房室阻滞而窦房结功能正常或者双结病变。在房性心动过速

时会发生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可通过设定心率上限或者应用模

式转换装置来预防

5. 起搏器并发症

z 置入后并发症:

9 早期:气胸、心包填塞、心肌穿孔

9 晚期: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上腔静脉综合征、导丝血栓

形成或断裂、肺栓塞、感染、感知、捕获或输出障碍、起

搏心率不恰当

第86页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必需牢记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可能造成心律失常!

1. 胺碘酮

z 控制多种房性或者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快速房颤和房扑病人的

心室率,特别是对左室功能异常的病人(不增加病死率)

z 禁忌症:甲亢,肝硬化以及肺间质纤维化。对于窦房结或房室

结功能异常的病人应用时应小心

z 常规静脉注射负荷量:150mg 静脉注射 10 分钟内,然后

1mg/min×6 小时,然后 0.5mg/min×18 小时。对于反复发作心

律失常可以重复 150mg 静脉注射(10-30 分钟内)

z 常规口服负荷量:

z 室速:1200mg/d(分次)×10 天,800mg/d×2-4 周,600mg/d×2-4

周,然后 400mg/d 维持

z 室上速或充血性心衰:800mg/d×5 天,然后 200mg/d 维持

z 从静脉注射到口服治疗的给药方法:如果静脉注射治疗>2-3

周,则直接给维持量。如果静脉注射治疗<1 周,则先给口服负

荷量,再改为口服维持量

z 如果长期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病人心律失常仍反复发作,要考

虑心肌药物浓度不足,必要时重复静脉负荷量

z 接受胺碘酮治疗的病人应用地高辛或者华法令时剂量需调整

z 短期不良反应:血管扩张,低血压,负性肌力作用(应用于心

源性休克的病人需小心),QT 间期延长

z 长期不良反应(剂量相关):畏光,视物模糊,视物眩晕,皮

肤色素沉着,光过敏,间质性肺炎,恶心,食欲减退,便秘,

肝酶升高,甲状腺功能减低(也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共

济失调,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病,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2. 腺苷

z 中止室上速

z 外周静脉 6-12mg 快速静推,中心静脉 3-6mg 快速静推

z 经中心静脉给药,剂量较外周静脉应减半,否则容易造成窦停

3. 利多卡因

z 适用于室颤/室速导致的心搏停止,稳定性室速,以及类型不明

确的宽 QRS 波型心动过速

z 1.0-1.5mg/kg 静脉注射,维持量为 1-4mg/min 静点

4. 维拉帕米

z 中止室上速,禁用于房颤伴预激

z 5-10mg 静脉注射

第87页

心包填塞

1. 当病人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颈静脉怒张时一定要想到心包填塞

的可能

2. 任何造成心包积液的原因都可能造成心包填塞

z 急性:创伤(锐器伤和钝器伤)、主动脉撕裂或心肌梗塞后心

室破裂

z 亚急性:感染(细菌性、TB、病毒)、恶性肿瘤(肺癌、乳腺

癌、淋巴瘤和间皮瘤等)、心梗后、尿毒症、放疗、药物、自

身免疫病(特别是 SLE)、HIV、甲减、特发性

3. 病理生理

z 心包内压在全心周期内都增高

z 正常人吸气时,回心血量增多,右室舒张末容积相应增加,但

心包填塞造成右室不能有效舒张,右室舒张末压升高,室间隔

移向左侧,导致左室舒张末容积减少,心输出量下降。特征性

表现为引起吸气相收缩压下降(奇脉)

z 心房和心室舒张期的压力相同,造成心室前负荷明显减少

4. 临床表现

z 胸痛、呼吸困难、晕厥

z 心动过速、低血压(脉压减低)、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

z 奇脉的意义:

9 吸气相 SBP 下降>10mmHg,机制见上

9 任何造成低血容量休克或严重呼吸窘迫的疾病都会出现

奇脉,因此奇脉并不仅见于心包填塞

9 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严重低血压、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或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都会导致奇脉缺失

z ECG:低电压和电交替(其他导致低电压的疾病还有:弥漫性

心肌病,COPD 和大量胸腹水)

5. 诊断

z 心包填塞是临床诊断

z 心脏超声:评价心包积液量、心室和心房运动、下腔静脉管腔

随呼吸的变化率(正常应大于 50%)、定位穿刺点

z 心导管

6. 治疗

z 适当补液(而不是利尿)

z 心包引流,引流速度要慢,如果有明显容量不足,要边扩容边

引流

z 心包开窗

第88页

肺疾病

第89页

肺功能

1. 常用指标

z FVC:用力肺活量。限制性或阻塞性肺病时下降

z FEV1:第 1 秒用力呼出量。限制性或阻塞性肺病时下降

z FEV1/FVC:阻塞性肺病下降,限制性肺病时不变或增加

z TLC:肺总量,限制性肺病时减少,肺气肿时增加

z VC:肺活量,限制性肺病时减少

z 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是反映肺泡换气功能的指标。伴有

肺毛细血管流量减少的肺病(例如卡氏肺孢子菌肺炎、间质性

肺病、肺气肿)DLCO 下降;弥漫性肺泡出血(DAH)DLCO

增加

2. 诊断程序

z 首先明确病人能否配合检查,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常常不能耐

受肺功能检查

z 如果 FEV1/FVC 较低,考虑存在阻塞性肺病。如果应用支气管

扩张剂(可逆试验)后 FEV1 有改善,考虑哮喘。如果可逆试

验 FEV1 无改善,考虑 COPD 并行 DLCO 和肺容量检测。如果

DLCO 较低,考虑肺气肿。如果 DLCO 正常,考虑慢性支气管

炎。如果 DLCO 较高,考虑可能存在其他肺部疾病

z 如果 FEV1/FVC 正常但病人有呼吸困难,行乙酰甲胆碱激发试

验。如果 FEV1 降低,考虑哮喘

z 如果 VC(或用力肺活量)较低,考虑限制性肺病。应检测

DLCO。如果 DLCO 偏低,考虑间质性肺病;如果 DLCO 正常,

考虑胸壁病变、胸膜病变、膈肌麻痹或腹腔内压升高导致膈肌

上抬

3. 临床应用

z 疾病诊断:哮喘,COPD,气道梗阻(流速容积环)

z 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例如哮喘,COPD,肺间质病等

z 疾病活动度评估:例如哮喘

z 治疗效果评价:例如支气管扩张剂

z 术前评估:胸科手术的切除范围,非胸科手术术后肺病并发症

风险估计

第90页

氧疗

一定要认识到氧疗的重要性,对某些病人来说氧气是最重要的药物。有

证据表明晚期 COPD 病人长期家庭氧疗能够改善预后

1. 给氧方式(自然状态 FiO2=21%)

z 鼻导管:1-6L/min,理论上每增加 1L,FiO2 增加 3%-4%。实

际 FiO2 还取决于分钟通气量,当病人用力呼吸,呼吸频率加快

时实际 FiO2 可能下降

z 普通面罩:6-15L/min,最大 FiO2 约 50%。实际 FiO2 同样取决

于分钟通气量

z Venturi 面罩:可以相对准确地调节 FiO2,特别适合于一些需

要控制 FiO2 的病人,例如 COPD 合并 2 型呼衰的病人

z 非重复呼吸面罩(储氧面罩):≥15L/min,最大 FiO2 可达 80%

以上,应用该面罩必需保证气囊充气

z 麻醉机:≥15L L/min,最大 FiO2 可接近 100%,同时还能给予

气道一定的正压。适合于储氧面罩难以纠正的严重低氧血症,

危重病人转运,以及有创通气之前的短时间支持。由于麻醉机

能够正压给氧,因此应控制使用麻醉机的时间,以预防胃内压

升高造成误吸,尤其对意识障碍的病人更是如此

2 氧疗的并发症

z 加重 CO2 潴留:常见于 COPD 病人长时间高流量吸氧后,因此

这类病人原则上应予低流量吸氧

z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会造成肺损伤,因此对需要长

期吸氧的病人,在血氧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 FiO2 降至 60%以

z 燃烧或爆炸:高浓度氧气接触电火花可引起燃烧或爆炸,需时

刻警惕,特别是在心脏电复律或除颤时

第91页

哮喘急性发作

1. 诱因:过敏(花粉、粉尘、烟尘、动物皮屑、化学品等)、感染、

胃食管反流病(GERD)、药物(β阻滞剂、阿斯匹林)、情绪变化、

停药不当等

2. 评价

z 询问病人近期治疗情况,上一次发作的时间,是否曾接受气管

插管以及此次发作的诱因

z 评价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一般状态、运动耐力、能否大声说

话、呼吸频率、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和对

支气管扩张剂的初步反应)

z 动脉血气分析:严重发作时必须查,PaCO2 升高常提示可能需

要气管插管

3. 治疗

z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0.5ml+NS 2.5ml)q4h、q2h 或持续雾化;

严重病例可加用异丙托溴铵

z 定量吸入器(MDI)与雾化可能同样有效(但喘息严重的病人

可能无法坚持 MDI 要求的屏气时间而影响吸入药量)。在呼吸

窘迫病人中应用雾化治疗可改善氧输送。待病情改善后可改用

MDI

z 糖皮质激素:应及早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甲强龙 40-80mg 静

脉注射 q6-12h(如果不能耐受口服制剂)或强的松 60mg 口服

qd,然后在 8-10 天内逐渐减量

z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做为辅助用药可能有效

z 茶碱类药物:部分病人可能有效,属于二线药物,应注意其副

作用。与β2 激动剂联用时容易导致心率过快

z 抗生素:除非有明确指征,否则尽量不用

z 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和神志状态,必要时气管插管,转入监护病

z 注意补足液体:哮喘发作的病人易出汗,气道不显性失水也有

明显增加

z 通过住院教会病人正确使用吸入剂(β2 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

z 频繁使用β激动剂而不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的病人比联合应用激

素的病人住院率高,哮喘控制差。因此应教育病人充分认识到

吸入激素的重要性

第92页

COPD 急性加重

1. 诱因:呼吸道感染(细菌/病毒)、支气管痉挛、镇静药物、充血性

心衰、肺栓塞和其它部位的感染

2. 评价:发作严重程度(神志、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

说话不连贯),查 ECG、胸片、血气评价酸中毒和 CO2 潴留。应注

意对于 COPD 急性加重的病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pH 值

(反映 CO2 升高的速度),而不是 CO2 分压的绝对值

3. 诊断:通常应包括以下症状之一(Anthonisen 标准):呼吸困难加

重、痰液变脓、痰量增多

4. 治疗

z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氧饱和度目标 90%-92%(一定要控制

FiO2 以防止 CO2潴留)

z 无创通气:对于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病人,有条件应行无创正

压通气(即 BiPAP),有大量证据表明成功应用 BiPAP 能够避

免气管插管,改善预后;禁忌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自主呼

吸差、意识障碍、不能配合、呼吸道分泌物多、存在误吸可能。

(可见危重疾病:无创通气)

z 雾化: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q4-6h+prn),病情改善后改为

MDI

z 糖皮质激素:甲基强地松龙 40-120mg 静脉点滴 q6-12h×3 天,

然后在 8-14 天内逐渐减量停用

z 抗生素:抗生素可降低 COPD 病人下呼吸道的细菌负荷,可能

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因此至少部分 COPD 急性加重的病人会

从抗生素治疗中获益,但疗程应为多长以及选用何种抗生素目

前尚无定论

z 可使用痰液稀释剂、茶碱类,但疗效不肯定

z 病人出现神志变化和呼吸肌疲劳表现(浅快呼吸)常提示需要

气管插管+有创械通气

z 家庭氧疗(自然吸氧时氧饱和度≤88%或 PaO2≤55mmHg 的病人

可使用,每天应>14h)和戒烟是唯一可降低远期病死率的措施

第93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1. 诊断

z 症状:发热、寒战、咳嗽、咯脓痰、胸闷、气短、胸痛

z 辅助检查:胸片有侵润影,血 WBC 升高

2. 病原学

患病人群 典型病原体

年轻健康成年人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

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

免疫力低下(器官移植,

服用免疫抑制药物,HIV

阳性者)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氏

肺孢子菌、结核分支杆菌、革兰阴

性杆菌、非典型分支杆菌、真菌、

巨细胞病毒、弓形体、奴卡菌

吸烟者(COPD)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

阴性杆菌

酗酒者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

核分支杆菌、厌氧菌(误吸)

粒细胞减少 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真菌

3. 评价

z 争取在应用抗生素前留取痰培养和血培养

z 当病人有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频率过快时查动脉血气分析

z 如果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较为复杂,考虑军团菌(培养和尿军团

菌抗原检测)、支原体(冷凝集试验),衣原体(急性和恢复期

血清学)

z 在评价痰培养结果之前,必须评价痰标本是否合格(理想标本

为 WBC>25/LPF 且上皮细胞<10/LPF)

z 免疫抑制病人:雾化诱导排痰查 PCP×3 次、找抗酸杆菌×3 次。

如果诱导排痰查 PCP 或抗酸杆菌为阴性,考虑支气管镜肺泡灌

4. 治疗:参考本地区和本院的流行病学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大多

数情况下都是经验性治疗

z 普通病人:头孢曲松 2g 静脉点滴 q24h;或头孢呋辛 0.75-1.5g

q8h,可加用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以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体温正常 24 小时后可考虑过渡到口服抗生素治疗。非典型病

原体肺炎疗程需 2-3 周,其他病原体往往需要 8-10 天

z ICU/MICU 病人:头孢曲松+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左氧

氟沙星 500mg qd 或莫西沙星 400mg qd)

第94页

z 有严重基础肺病病人:需用抗假单胞类抗生素(如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4.5g 静脉点滴 q8h)

z 吸入性肺炎:可见肺疾病:吸入性肺病/肺炎

5. 出院标准

z 无发热、生命体征平稳

z 可经口进食进水,无脱水

z 自然状态下氧饱和度≥92%

6. 国外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度评分

临床因素 分数

住养老院 10

合并症

z 肿瘤 30

z 肝病 20

z 充血性心衰 10

z 脑血管病 10

z 肾病 10

异常体征

z 精神意识障碍 20

z 呼吸频率>30/min 20

z 收缩压<90mmHg 20

z 体温<35℃或>40℃ 15

z 脉搏>125/min 10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z 动脉 pH<7.35 30

z BUN>30mg/dl 20

z Na<130mmol/L 20

z 血糖>250mg/dl 10

z Hct<30% 10

z PaO2<60mmHg 10

z 胸腔积液 10

z 总分=年龄(女性为年龄-10)+表中所得分数

9 分数<70,病死率低(0-0.9%):如病人可口服抗生素且依

从性好时可考虑门诊治疗

9 分数 70-90 者(病死率 2.8%):可考虑短期住院

9 分数 91-130 者病死率 8.2%:普通病房住院

9 分数>130 者(病死率 29.2%):交待病情,可能需要转入

ICU/MICU

z 注意:下面几条也是住院指征:低氧血症(氧饱和度<90%)、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肺叶侵润影、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治疗或

不能进食、一般情况差

第95页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1. 定义:入院 48 小时后出现的肺炎

2. 背景

z 占全部院内感染的 13-18%,是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尤

其多见于机械通气的病人(见危重疾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z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50%的正常人在睡眠

中会发生误吸,因此一定要叮嘱你的病人加强口腔卫生!

z 主要病原菌:

早发 HAP(入院 4-7 天以内):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厌氧菌,金葡菌

晚发 HAP(入院 4-7 天以后):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军团

菌,真菌等

3. 诊断

z 症状:发热,咳嗽,咳痰,氧合恶化;部分老年病人无发热,

呼吸道症状也不明显,仅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

z 查体: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紫绀;可有肺实变或胸腔积液体

征。危重病人尤其是气管插管的病人不一定有上述体征

z 辅助检查

9 痰培养:敏感性高,特异性差,不能区分下呼吸道定植菌

和真正的致病菌

9 血培养:阳性率 8%-20%,阳性提示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9 胸片:假阴性较少,偶尔可见于粒缺,早期 HAP,PCP,

TB 等

9 CT:诊断价值超过胸片

9 侵入性检查:大多数 HAP 并不需要;但对于危重病人,

怀疑罕见病原体感染及经验性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应

考虑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等侵入性检查

z 上述临床诊断标准的不足之处:有可能扩大 HAP 的诊断(特

别是机械通气的病人),从而不必要地应用抗生素。诊断 HAP

之前应注意除外肺栓塞,肺不张,肺泡出血,吸入肺病,肿瘤,

肺水肿及 ARDS

4. 治疗:强烈推荐在病原学诊断明确之前尽快开始经验性静脉广谱抗

生素治疗。如果初始治疗正确,12-24 小时之内病情应有改善,48-72

小时明显改善,否则应考虑以下原因:肺炎诊断不正确,病原体鉴

定错误,病原体耐药或抗生素方案不恰当。病原明确且初始治疗有

效可换用窄谱抗生素

第96页

5. 疗程并不确定,多为 10-14 天。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或耐药菌感

染可适当延长。脓胸或肺脓肿应治疗 4-8 周

6. 常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

临床分级 病原体 抗生素方案

z 轻中度 HAP

9 无危险因素 核心病原体(早发

与晚发 HAP)

二代/三代头孢;

或喹诺酮类;

或β内酰胺类+酶抑

制剂

9 有以下危险因素

近期腹部外科

手术,经证实有

误吸

核心病原体+厌

氧菌

二代/三代头孢+克

林霉素;

或 β 内酰胺类+酶抑

制剂

昏迷,头部外

伤,DM,肾功

能衰竭

核心病原体

+MRSA

三代/四代头孢+万

古霉素;

或喹诺酮类+万古

霉素

大剂量糖皮质

激素/免疫抑制

剂,粒缺

核心病原体+军

团菌,真菌

三代/四代头孢+大

环内酯;

或喹诺酮类;抗真菌

治疗

长期住院,糖皮

质激素,先前抗

生素治疗,器质

性基础肺病

核心病原体 +铜

绿假单孢菌 +军

团菌±MRSA,真

抗假单孢菌的三代/

四代头孢+喹诺酮

类±万古霉素,抗真

菌治疗

z 重症 HAP

病情迅速进展,呼吸

衰竭,感染性休克,

肾/肝功能衰竭

核心病原体 +铜

绿假单孢菌,不动

杆菌,军团菌,

MRSA,真菌

抗假单孢菌的三代/

四代头孢+喹诺酮

类+万古霉素或碳

青酶烯类+喹诺酮

类+万古霉素,抗真

菌治疗

第97页

吸入性肺病(Pneumonitis)/肺炎(Pneumonia)

1. 背景

z 吸入性肺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片侵润影、咳嗽、WBC 升高。

与吸入性肺炎不同的是,吸入性肺病早期不需抗生素治疗,其

症状通常于 24-48 小时内缓解

z 吸入性肺炎大部分情况下不是由厌氧菌引起的,它通常由革兰

阴性杆菌引起,因此选用的抗生素必须覆盖革兰阴性杆菌。仅

仅使用青霉素+克林霉素是不够的,因为两者对革兰阴性杆菌

无效

z 经皮胃造瘘的营养管并不能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在防止误

吸方面不优于鼻胃营

2. 吸入性肺炎

z 多见于吞咽困难和胃瘫病人

z 多见于老年病人,通常没有目击者,诊断通常较困难

z 通常由吸入带菌的口咽分泌物引起

z 病原体: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

z 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肺炎:呼吸急促、发热、咳嗽

3. 吸入性肺病

z 多见于有意识障碍的年轻病人,吸毒/饮酒过量、服用镇静剂过

量、颅脑外伤后,多有目击者,较易诊断

z 通常由吸入无菌的胃内容物引起;急性肺损伤由胃酸和食物微

粒导致,后期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

z 临床可表现可从无症状、轻微症状,到严重的急性肺损伤或

ARDS 伴低血压

4. 处理

z 明确误吸发生后,立即清理上呼吸道;必要时气管插管

z 对于吸入性肺病不要盲目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z 吸入性肺病

9 若症状持续超过 48 小时,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治疗

9 如果病人胃内有细菌定植的风险(如小肠梗阻、抗酸治疗

中):用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它啶治疗

z 吸入性肺炎

9 社区获得性: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

9 长期住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它啶

9 严重的牙周疾病、粘痰、酗酒、胸片示肺脓肿:需针对厌

氧菌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亚胺培南,或两药联合治疗

(左氧氟沙星或头孢曲松+克林霉素或甲硝唑)

第98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1. 诊断标准

z 突然发生的呼吸衰竭

z 胸片示双侧肺侵润,偶尔也表现为单侧肺侵润,或胸腔积液

z PCWP<18mmHg,或能够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z PaO2/FiO2<300,提示急性肺损伤

z PaO2/FiO2<200,提示 ARDS

2. 病因

z 直接肺损伤:肺炎、误吸;其他包括肺挫伤、脂肪栓塞、溺水、

刺激性气体吸入和肺移植术后再灌注造成的肺水肿

z 间接肺损伤:全身性感染、严重外伤伴休克/大量输血,其他包

括药物过量、体外循环、急性胰腺炎和输入多种血液制品

3. 治疗

z 积极治疗原发病,尤其是可逆的疾病(如全身性感染)

z 呼吸机导致的肺损伤:过去认为氧中毒是造成 ARDS 进展和死

亡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逐渐认识到在没有其它致病因素时,大

潮气量和高气道压力也是造成 ARDS 进展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z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小潮气量+高通气频率以及允许性高碳酸

血症。可参照危重疾病:ARDS

z 通常需要较高的呼气末正压(PEEP)才能维持氧合

z 间断予更高的 PEEP 进行肺复张(lung recruitment)

z 积极治疗腹部感染,包括抗生素和手术,目的是降低腹腔内压

z 当病人内环境稳定后,早期开始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

应留置胃管,预防误吸和 DVT

z 预防院内感染,早发现、早治疗

z 已有证据表明,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 ARDS,糖皮质激素均无

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因此目前不推荐针对 ARDS 的病人常规

应用糖皮质激素

z 糖皮质激素以外,也没有证据表明其他药物能够改善预后

第99页

胸腔积液

1. 胸腔穿刺术适用于所有新出现胸腔积液的病人。肺炎旁积液

(parapneumonic effusions)更应尽早抽出

2. 穿刺前摄立位胸片,如果积液量不多(液面高度小于 10mm),需 B

超引导下穿刺

3. 观察抽出液的外观(如草黄色、脓性等),送常规、总蛋白、葡萄

糖、LDH、ADA、细菌培养(包括抗酸杆菌)、革兰染色、抗酸染

色、细胞学、淀粉酶、胆固醇、甘油三脂,同时送检血清总蛋白、

LDH

4.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只需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任一项即可确定为

渗出液(Light 标准)

z 胸腔积液 LDH/血清 LDH>0.6

z 胸腔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0.5

z 胸腔积液 LDH >2/3 血清正常上限

5. 漏出液:慢性心力衰竭(90%)、肝源性、肾病综合征、腹膜透析、

粘液水肿、急性肺不张、心包填塞、低蛋白血症

6. 渗出液:肺炎、肿瘤、肺脓肿、肺结核、结缔组织病、慢性肺不张、

胰腺疾病、尿毒症、乳糜胸、结节病、药物反应、心梗后、Meigs

综合征、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感染

7. 渗出液病因鉴别

检查结果 相关病因

Glu<60

积液 Glu/血清 Glu<0.5

复杂肺炎旁积液、脓胸、结核性胸膜

炎、恶性肿瘤、狼疮或类风湿性胸膜

炎、食管破裂;类风湿和脓胸 Glu<10

pH<7.2 复杂肺炎旁积液、脓胸、类风湿性、

食管破裂(<6)、肺结核、恶性肿瘤、

血胸、酸中毒、寄生虫感染

高淀粉酶 食管破裂、胰腺炎、恶性肿瘤

RBC>100×106

/L 外伤、恶性肿瘤、肺栓塞或肺梗死、

肺结核

淋巴细胞比例>50% 淋巴瘤或其它恶性肿瘤、肺结核或真

菌感染、心包剥脱术后

8. 肺炎旁积液/脓胸

z 非复杂肺炎旁积液:革兰染色及培养均阴性,非脓性积液,

Glu>40-60mg/dl,积液无分隔,pH>7.2

z 复杂肺炎旁积液:LDH>1000U/l,Glu<40mg/dl,pH<7.2,革兰

染色或培养阳性

z 脓胸:积液呈脓性

9. 治疗

第100页

z 漏出性胸腔积液只有当引起呼吸困难时才需要治疗性抽胸水

或胸腔置管。治疗基础病后胸腔积液常可缓解

z 非复杂肺炎旁积液或结核性渗出液通常用抗生素治疗有效而

不需要胸腔置管

z 复杂肺炎旁积液和脓胸需要胸腔置管防止胸膜粘连导致分隔

形成,这些分隔会限制肺的呼吸运动、影响肺功能。局限分隔

的胸水可能需要多处置管、超声引导下多点穿刺、或行外科胸

膜剥脱术

z 恶性胸水在胸穿后会再次出现,可予胸腔置管引流,考虑滑石

粉胸膜粘连术(请胸外科会诊)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电子画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