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49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HR,bpm 93
Rotation time, s 0.28
Slice, mm 0.625
Scan length, mm 160mm
kV 100
mA 968
Contrast 42ml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男,51 岁
105kg,BMI 35
自由呼吸
大体重人群低kV低流速冠脉成像-3
LAD LCx RCA
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49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HR,bpm 93
Rotation time, s 0.28
Slice, mm 0.625
Scan length, mm 160mm
kV 100
mA 968
Contrast 42ml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男,51 岁
105kg,BMI 35
自由呼吸
大体重人群低kV低流速冠脉成像-3
LAD LCx RCA
eJCT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专刊
50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大体重人群低kV低流速冠脉成像小结
Apex配备高能量子球管Quantix 160™可使低kVp低剂量成像实现全人群覆盖,高mA
输出覆盖160mm业界最宽探测器,结合TrueFidelity™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于大体
重受检者即使用更低剂量及流速的造影剂注射,不仅获得符合指南要求的冠脉诊
断图像(主动脉根部CT值300~450HU),图像质量更是达到优秀水准(SD≤20HU)*
* 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10):732-743
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51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HR,bpm 62
Rotation time, s 0.28
Slice, mm 0.625
Scan length, mm 140mm
kV 120
mA 728
Contrast/Inj. rate 75ml/5ml/s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男,68 岁,
高血压,胸痛
TAVI 术前检查
全心冻结平台-SSF2.0-任意期相冠脉成像
eJCT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专刊
52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全心冻结平台-SSF2.0-更精准瓣膜成像
without SSF
SSF2
经SSF2冻结后,冠脉、瓣膜及心肌的运动伪影明显减少
精准捕捉瓣膜开放与闭合状态,判断瓣膜功能
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53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全心冻结平台-SSF2.0-更精准瓣膜测量数据
全心冻结平台-SSF2.0-更精准心功能分析
心肌舒缩功能牛眼图
eJCT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专刊
54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男,33 岁,
头晕,
右侧肢体无力 10 小时
脑灌注与能谱CTA
平扫 CBV
平扫、CBV未见明显异常,左侧半卵圆中心CBF较对侧稍减低,Tmax较对侧延长
CTA提示烟雾病
CBF TMax
碘图 碘基伪彩图
常规增强图像双侧脑组织CT值差异不明显 碘图显示患侧碘浓度降低至对侧52%,与
灌注结果一致,互相印证
GSI CTA扫描可同时获取碘
密度值,可敏感反映脑组
织灌注差异
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55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Rotation time, s 0.5
Slice, mm 0.625
Scan length, mm 80mm
kV 120
mA 559
女,77 岁
98kg,BMI 38
大体重Deep Learning薄层成像
肾癌术后复查
FBP AR 50 DLIR
eJCT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专刊
56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kV 80
mA 50
Rotation time, 0.35s
Pitch 0.992
Slice 0.625mm
Scan length 80mm
Contrast 18ml
CTDI 0.38mGy
DLP 12.87mGy*cm
男,70 岁,一月前左肾占位术后出现胸
闷、发热,血氧饱和度减低,D- 二聚体
增高,术后 CTPA 提示慢阻肺及右肺上
叶小栓子可能,现抗凝治疗后复查。
DLIR-开启双低2.0时代
0.18mSv 18ml
718HU, SD 68.9
716HU, SD 34.1
FBP ASIR50
DL-H
FBP ASIR50 DL-H
DL-H
716HU, SD 58.1
1039HU, SD 25.1
双低剂量复查
双低剂量复查 前次常规剂量检查
前次常规剂量检查
在双低剂量条件下(较常规检查辐射剂量降低91%,造影剂用量减少55%),
DLIR重建可获得与常规剂量图像质量接近的优质图像
0.18mSv 18ml 2.1mSv 40ml
VR显示血管分支级数一致,上腔静脉伪影减少,
肺动静脉密度差大,更易识别
0.625mm 肺组织图像质量对比,DL-H噪声更低,
空间分辨率更高,肺纹理更清晰
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57
无限制(心率/心律/呼吸/体重)1-beat CCTA:
女,63 岁,
咳嗽,咳痰,
痰中带血 1 月余
Thoracic VCAR支气管及肺组织分析
气道分析发现:左主支气管结节
气管支气管与肺叶VR分割重建
肺组织自动分割提取与肺气肿分析
eJCT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专刊
58
APEX 科研初探:超越自我
继“合三为一”的 Revolution CT 之后,GE 医疗又 一
次超越自己,再次创新,推出了全新一代的 APEX CT。
APEX 对整个 CT 影像链都进行了新设计,融入了尖端的新
技术。
以 CT 的“心脏”――X 射线球管为例,经过数年的
潜心研发,APEX CT 搭载了新型的高能量子球管 Quantix™
160。这款球管兼具 CT 高达 1300mA 的电流输出,宽体
160mm 射线覆盖范围,以及高速的每秒 4000 次电流切换
速度。这些数据的实现来自于对球管整个硬件工程系统的
革新:双平板的阴极设计,使电子发射面积提升 4 倍,能
够输出最高 1300mA 的电流;智能芯片控制的引出电极取
代了基于温度调节的模拟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控制引出电
子的数量,瞬时切换电流大小;广角阳极设计使得球管 发
出的 x 射线能够覆盖整个 160mm 的范围。最后,全新的
液态金属轴承和主动型恒温控制系统,使球管能够实现
3100kHU/min 的高效散热,轻松应对高通量的病人检查。
而 CT 的“大脑”――重建算法,在 APEX 上更是实
现了 超越自我的新的创新。CT 的英文全名为 Computed
Tomography,翻译为中文有以下几种:计算机断层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计算机断层摄影装
置……,无论是哪一种,都离不开计算机,这是和其它影
像设备完全不同的地方,CT 是拥有计算机的影像设备,或
者说计算机是 CT 的大脑,CT 的名字本身就显示了重建算
法对 CT 的重要性。依赖于一个具有百万参数的深度神经
网络 (Deep Neural Network, DNN),GE 医疗研发了获得 FDA
认证的基于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的图像重建技术。
同时建立了一个百万级训练数据库,由世界各地专家评选
出的高质量图像集合而成,用来训练和拟合神经网络的上
百万个参数。这个强大的神经网络,融合了人类专家需要
学习几十年的智慧结晶。训练完成的深度神经网络能够在
极低的扫描剂量条件下,还原出“0”失真的真实纹 理图像,
这 就是 TrueFidelity™ 真理图像。
CT 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之间
寻找平衡点。一代代技术的变革,孜孜不倦追求的使命
和梦想,就是“去伪存真”:如何从噪声中看到真实,并
且保证患者的安全。迭代重建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一部分
低剂量下噪声的问题,然而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随
着迭代强度的提高,图像会出现过度平滑而失真,甚至
出现“蜡像状”、“斑块状”伪影,背离了图像重建技
术“去伪存真”的本来目的。而 APEX 上基于深度学习的
TrueFidelity™ 真理图像,为这个 CT 诞生以来的两难问题提
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以 CT 的“眼睛”――GE 的专利技术宝石探测器,则
可以达到微秒级的响应和清空速度,这得益于宝石材质作
为 CT 探测器独有的 完全对称的分子式结构,是实现瞬时
切换能谱成像的坚实 硬件基础。能谱技术由 GE 率先推出,
经过几代的不断更 新和迭代,在 APEX 上实现了突破性的
“双瞬切”能谱: 即电压和电流可以同步进行瞬时切换。
在高电压时匹配低电流,低电压时匹配高电流,使得到达
探测器的高低压两 组数据的信号量完全一致,且这一电压
和电流的同步切换是在 0.25ms 内瞬间完成的。这一独一无
二的技术相当于使 用一套球管和探测器,实现了常规需要
双球管和双探测器才能实现的能量分离和匹配,而同时又
保证了高低能量信号的同源性和同向性。
我们期待汇聚了如此多的高精尖技术的 APEX CT,能
够为放射科和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信息,提供更多
的科研方向,更好地服务和造福广大患者。
在美国,中国,欧洲,和全球各地,TrueFidelity™ 对
于复杂临床问题的创新答案 ( 科研成果 ),每时每刻都在延
长。在今年的 RSNA 上,GE 医疗推出了深度学习重建引擎
TrueFidelity™ 的崭新成果。用实际证据进一步阐述了 GE
TureFidelity™ 的三方面临床优势:1) 对图像质量的提升,
如对噪声、空间分辨率的改善;2) 对特定解剖部位诊断能
力的提升,如在腹部、胸部、冠脉 CTA、主动脉 CTA,以
及神经等不同领域 TrueFidelity™ 成像对临床诊断的改善;3)
对辐射剂量的优化,据报道,TrueFidelity™ 在心脏、腹部
或胸部 CT 等成像中可减少 38% 至 96% 的 X 射线辐射剂量。
这里汇总的 3 篇 SCI 和 8 篇 RSNA 摘要,也进一步认
证了 TrueFidelity™ 的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巨大的临床研
究潜力。
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59
SCI论文
1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影响有多大?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放射学者研究了 GE 最新推出的深度学习重建算法 (DLIR) 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定量的影
响,并与常用的混合迭代重建和金标准 FBP 算法进行了比较。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1. DLIR 在改善 CT 图像质量方面显示出较大的潜力,但是降低了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 Agatston 积分、体积和质量
积分。
2. DLIR 对基于 Agatston 积分的风险分层和由 Agatston 积分、年龄、性别和种族因素调整的风险类别没有显著影响。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已成为监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一种常见的方法,通常适用于有增强检查禁忌症的
患者。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ASIR-V) 克服了全模型迭代重建 (Veo;GE Healthcare) 的计算性能限制,减少了处理时间
并被用于物体和物理建模。然而,高强度 IR 可能会影响图像的噪声幅度和纹理特征。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心血管成
像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DLIR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 (CNN),在改善 CT 图像重建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这
些新的重建算法对冠状动脉钙化 (CAC) 量化的影响尚未证实。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 DLIR 和 ASIR-V 在定量评估
冠状动脉钙化和随后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中的作用,并比较与 FBP 相比 DLIR 和 ASIR-V 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采用滤波反投影 (FBP)、ASIR-V 50%、三种 DLIR[ 低 (L)、中 (M)、高 (H)] 重建算法分别对 96 例患者的 CT 图像进行
重建。比较重建图像的图像质量和 Agatston、体积和质量评分。患者被分到 6 个基于 Agatston 积分的风险类别以及由
Agatston 积分、年龄、性别和种族因素调整的 5 个以百分位数表示的风险类别。比较使用 ASIR-V 和 DLIR 时被转换到
另一个风险分层组的患者数量。采用 Bland-Altman 图表示不同重建方法与 FBP 之间 Agatston 评分的一致性。
ASIR-V 50% 组和 DLIR-L、-M、-H 组图像噪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值均 <0.001)。ASIR-V 50% 组和 DLIR-L、-M、-H
组的 Agatston、体积和质量积分均显著低于 FBP 组 (P 值均 <0.001)。在基于 CAC 积分的风险类别中,五种重建技术之
间的风险分层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 值均 >0.05)。
DLIR 在改善 CT 图像质量方面显示出较大潜力,虽然 DLIR 的应用使 CAC 定量结果有所降低,但基于 Agatston 积
分的风险分层和由 Agatston 积分、年龄、性别和种族因素调整的风险类别没有显著改变。
eJCT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专刊
60
2 胰腺癌,切还是不切? TrueFidelity帮助准确判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的放射专家与杜克大学的学者们一起探究 CT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
(TrueFidelity) 在预测胰腺癌可切除性研究中的价值。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1. 和迭代算法相比, TrueFidelity 通过减少图像噪声、提高噪声纹理和低对比空间分辨率,改善锐利度和病变显
著性 而改善薄层图像质量。
2. 进而, TrueFidelity 能够提高胰腺癌可切除性的诊断表现、诊断信心和阅片者一致性。
3. TrueFidelity High 提供最完美的图像。
胰腺癌是一种致命的腹部恶性肿瘤, 5 年生存率仅为 9%。准确评估胰腺癌的局部可切除性对于在前期手术、
新 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中做出最合适的治疗决定至关重要。由于胰腺癌和邻近胰腺实质之间的 CT 衰减缺乏明显差
异, 以及 CT 在准确解释肿瘤血管关系方面的挑战, CT 可切除性的评估准确性可能受到限制, 导致胰腺癌患者治疗
分配 的管理决策不一致。迭代重建( IR)的非线性噪声和空间分辨率特性会导致噪声纹理的变化和空间分辨率的降低,
这可能会影响胰腺癌可切除性的准确分类。最近,一种商业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TrueFidelity™ ,GE Healthcare)
旨在提供高质量图像,其噪声纹理和空间分辨率特征与高剂量滤波反投影( FBP)算法相当。一些初步研究表明,
TrueFidelity能够降低图像噪声,提高空间分辨率以及低对比度模拟病变的可检测性。假设 TrueFidelity 较低的图像噪
声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特性可以改善胰腺癌患者肿瘤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
回顾性纳入 47 例行腹部双期 ( 胰腺实质期和肝静脉期 ) 增强 CT 扫描的胰腺癌患者。分别使用滤波反投影算法
(FBP)、 迭代重建算法 (ASiR-V60%, AV60) 和深度学习重建算法 (TrueFidelity) 在低 (L)、中 (M) 和高强度水平 (H) 下重建出
0.625mm 的图像。四名腹部放射科医生阅读 CT 图像,并将肿瘤分为可切除、临界可切除和不可切除。根据参考标准
评估胰腺 癌可切除性分类的诊断性能和读者信心,并使用 Fleiss' kappa 检验评估读者间的一致性。
1. 对于边缘阴性切除 ( 即 R0) 的预测 TrueFidelity-H 组 ROC 曲线下平均面积 (0.91;95% 可信区间 [CI]:0.79,0.98)
显著高于 FBP 组 (0.75;95% 可信区间:0.60,0.86) 和 AV60 组 (0.81;95% 可信区间: 0.67,0.91)(p=0.030 和 0.023)。
2. 与 FBP 和 AV60 相比,使用 TrueFidelity 的读者信心分数显著提高 60%,并且随着 TrueFidelity 强度水平的增加
而线性增加 ( 均 p<0.001)。
3. 与 AV60 相比,TrueFidelity-H 可以降低 40% 的噪声、改善 9% 的噪声纹理、提高 3.8% 和 2.2% 的低对比和高对
比空间分辨率。
4. 在各组重建图像中,TrueFidelity-H 在可切除性分类中显示出最高的读者间一致性,在读者信心中显示出最低
的 主观变异性。
TrueFidelity-H可提高CT预测胰腺癌局部可切除性的诊断表现和诊断信心,同时阅片者之间的一致性更高。
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61
3 基于Catphan500体模验证不同厂家低剂量 CT 扫描协议研究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CT 图像质量控制是保证 CT 图像质量和数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主要集中在图像的噪声、CT 值线性度、低对比
度分辨力、高对比度分辨力等重要评价参数。
计算机断层成像 (computer tomography,CT) 已经成为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满足临床诊断前提下,
通过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联合迭代重建算法手段来降低辐射剂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基于 Catphan 500 体模通过 5 家不同 CT 设备,在 0.25mGy 和 0.5mGy 两个固定剂量下联合 FBP、迭代重建 (IR) 算
法重建技术进行扫描。通过图像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和图像噪声通过调制传递函数 (MTF) 和噪声功率谱 (NPS) 客观地
表征。通过主观评分直接比较图像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和图像低对比度可检测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 CT 数线
性和图像均匀性与组间差异。
4 种插入材料的 CT 值线性度如下:丙烯酸 (95% CI:120.35~121.27;P=0.134)、低密度聚乙烯 (95% CI:–98.43~–
97.43;P=0.070)、空气 (95% CI:–996.16~–994.51;P=0.018) 和特氟隆 (95% CI:984.40~986.87;P=0.883)。图像均匀度
值:GE Healthcare 的 (95%CI:3.24~3.83; P=0.138),飞利浦 (95% CI:2.62~3.70;P=0.299),西门子 (95% CI:2.10~3.59;
P=0.054),明峰 (95% CI:2.35 至 3.65;P=0.589) 和东软 (95% CI:2.63 至 3.37;P=0.900),均在 ±4 HU 内,标准偏差范
围为 0.99-2.76 HU。5 台不同设备厂家在不同辐射剂量和迭代算法条件下, CT 值线性度和图像均匀性没有统计学上的
显著差异 (P>0.05)。 10% MTF 的分辨率水平为 6.98 lp/cm,与主观评价结果相似 ( 大部分高达 7 lp/cm)。
在所有重建算法中,DLIR 的 3 个层级具有最高的 50% MTF 值对于图像低对比度可检测性,在 0.5% 分辨率条件下,
可区分对比度圆孔的最小直径达到 4 mm。辐射剂量和迭代权重的增加可降低图像噪声和 NPS 曲线峰值频率,同时提
高图像低对比度的鉴别能力。
该研究表明, 5 家不同 CT 设备在 LDCT 条件下的图像质量均佳,并且 CT 值线性无偏,有助于准确量化骨矿物质
含量。在所有重建算法中,DLIR 的 3 个层级具有最高的 50% MTF 值对于图像低对比度可检测性,在 0.5% 分辨率条件
下,可区分对比度圆孔的最小直径达到 4 mm。
eJCT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专刊
62
RSNA发表
1
2
Effect of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on CT Image
Quality and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Hypovascular Hepatic Metastases
at different radiation dose levels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对不同辐射剂量下乏血供肝转移的CT图像质量及诊
断效能的影响
The Value of 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in CT Whole Brain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全脑灌注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目的
结果
结果
结论
通过与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V,ASiR-V) 对比,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DLIR) 算法在不同辐射剂量下对 CT 图像质量及乏血供肝转移的诊断效能的影响。
比较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DLIR) 算法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ASIR-V) 算法对大血管闭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全
脑 CT 灌注扫描时的图像质量和脑灌注参数的影响。
各组的辐射剂量随管电流的降低而降低,各组第一静脉期和第二静脉期的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A、B、C组第二静脉期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较常规剂量约降低30%、50%、70%。常规辐射剂量组的各项
客观评价指标及主观评价指标最好。随着辐射剂量的降低,噪声逐渐增加,CNR病灶、SNR肝脏、SNR门静脉逐渐降低。
在相同辐射剂量条件下,DLIR-H的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均优于ASiR-V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各组的
主观评价指标随辐射剂量的降低而降低,且在同一辐射剂量条件下,DLIR-H的总体图像质量、病灶显示能力和诊断信
心度均高于ASiR-V60%(均有P<0.001)。
与80%ASIR-V算法图像相比,DLIR-H重建算法图像在额颞叶灰白质、灰质核团(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和内囊后
肢的图像噪声更低(P均<0.001),灰质核团的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更高(P均<0.001),且CT值差异无统计
与 ASiR-V60% 相比,DLIR-H 在不同的辐射剂量下均可提高总体图像质量及乏血供肝转移病灶的显示能力,增加其
诊断信心。
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63
结论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全脑灌注扫描中,DLIR-H 重建算法可以在不改变灌注参数和功能区参数的前提下有效提高
图像质量。
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CTP伪彩图中对应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值包括CBV、CBF、MTT和TTP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图像自动识别特定低灌注区“Tmax>6s”以及“CBV<1ml/100g”的脑组织体积、Tmax值、CBV值之间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Low-contrast Detectability and Radiation Dose Saving Potential Using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Phantom Experiment and Clinical
Study with Hepatic Metastases
使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的低对比度检测能力和辐射剂量减少潜力:肝转移的
体模实验和临床研究
目的
结果
结论
研究深度学习成像重建 (DLIR) 在多种辐射暴露水平下对小的低衰减病灶的低对比度检测能力,并验证其在肝转移
检测中潜在剂量减少的性能。
体模研究显示,DLIR-M检测低对比度小病灶的准确性与ASiR-V60%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比FBP提高了3.0%(P <
0.001)。临床研究中包括105个肝转移瘤(平均直径大小,1.8cm,在四个辐射剂量水平下扫描,即4.1、6.8、9.5和13.6
mGy)。在每个辐射剂量水平下,DLIR-M的总体图像质量和病变显著性的评估始终优于FBP和ASiR-V 60%(P值均 <0.05),
而病变检测能力在所有算法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与常规剂量的FBP和ASiR-V 60%相比,辐射剂量条件减少高达70%
下DLIR-M可获得相当的图像质量,病变显著性力以及病变检出率。
与 FBP 和 ASiR-V 60% 相比,DLIR 在保持低对比度肝转移检测力不减低的同时降低 70% 的辐射剂量。
eJCT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专刊
64
4
5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a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Low-Contrast Detectability: Potential for Radiation Dose Reduction in a
Multireader Study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在低对比度检测力方面的诊断性能:一项关于辐射剂量降
低潜能的多读者研究
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 In Ultra Low Dose Chest CT Of A Phantom
Study Comparison With Hybri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在超低剂量下进行深度学习重建与混合迭代重建的胸部CT的体模研究
目的
目的
结果
结果
结论
结论
通过在对比度细节模型中使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DLIR) 算法 , 并与滤波反投影 (FBP) 和基于混合模型的自适应统
计迭代重建 (ASiR-V) 进行比较,评估辐射剂量减少对低对比度可检测性的影响。
探讨低剂量高分辨率成像中混合迭代重建的难点⸺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与FBP和ASiR-V 60%相比,DLIR-M显示了更低的噪声强度、更好的噪声纹理和空间分辨率,产生了更好的肝脏CT
图像诊断可信度。与FBP相比,ASiR-V 60%和DLIR-M显示出更好的病变检出率(提高了4%,P均< 0.001),但后两者之间
检出率相同。相对于FBP,DLIR-M可减低辐射剂量约31±25%。
在管电压、管电流、辐射剂量相同的条件下,DLIR算法中DLIR-middle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可达到常规ASIR-V
50%相等效果。前胸壁和纵隔CNR和SNR显著升高(升高23.46%、27.70%),SD显著降低(降低14.24%、17.65%)。DLIRhigh的SD最小,信噪比和信噪比最大。DLIR设置越高,SD越低,信噪比和信噪比越高。在主观分析中,DLIR-high组在
噪声、条纹伪影和整体图像质量方面得分最高。与ASIR-V 50%相比,DLIR-med和DLIR-high在前胸壁和纵隔方面的评分
更佳。
与 FBP 相比,DLIR-M 增加了给定辐射剂量下低对比度物体的可检测性 ( 检测精度增加约 4%),允许减少约 31%
的辐射剂量。相对于 FBP 和 ASiR-V,DLIR-M 提高了读者对整体图像质量的感知。
采用 DLIR 重建的超低剂量胸部 CT 图像质量得到改善,图像噪声和条纹伪影减少。
APEX CT 初遇
& 科研飞跃
65
6
7
Image Quality Investigation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On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ability With Chest Phantom Study
基于图像重建算法进行对肺结节可检测性及图像质量的胸部体模研究
Phantom Study Of The Impact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On
Detection Of Multi-level Pulmonary Nodules With A Ultra Low Dose CT
Acquisition Protocol
图像重建算法对超低剂量胸部CT检测多级肺结节效能的体模研究
目的
目的
结果
结果
结论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重建 (DLIR) 算法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ASIR) 算法用于肺结节检测的高清 CT(HD CT) 图像质
量。
评价基于深度学习的重构算法对改善多级肺结节对比度噪声比和低对比度可检测性的影响。
在所有低剂量水平的高分辨率HD CT图像重建算法中,DL-L与DL-M、DL-H在各级肺结节的检出率相似。ASIR-V 50%
组和DLIR组的CT值的标准差(SD)均显示DLIR对肺结节的图像质量较好。其中,ASIR-V 50%、DLIR-L、DLIR-M和DLIR-H
图像的SD均值分别为59.51、28.24、21.50和15.01。SNR和CNR的平均值均表明,DLIR的图像质量高于或相似于ASIR-V
50%, SNR分别为1.59 (ASIR-V 50%)、1.25(DL-L)、1.92(DL-M)和2.45(DL-H), 而ASIR-V 50%、DLIR-L、DLIR-M和DLIR-H的
CNR分别为3.14(ASIR-V 50%)、2.57(DL-L)、3.17(DL-M)和4.88(DL-H)。综上所述,ASIR-V在给定的病例中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但DLIR通过提高图像细节感知的可信度改善了ASIR-V,从而提供了更好的肺拟人体模的内部结构。
在所有水平的肺结节中,DL-L与DL-M和DL-H具有相似的检测能力。ASIR-V 50%组和DLIR组的CT值的标准差(SD)均
显示DLIR对肺结节的图像质量较好。其中,ASIR-V 50%、DLIR-L、DLIR-M和DLIR-H图像的SD均值分别为59.51、28.24、
21.50和15.01。DLIR的平均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显示DLIR的图像质量高于或近似于ASIR-V 50%,其平均信噪比分别
为1.59 (50% ASiR-V)、1.25(DL-L)、1.92(DL-M)和2.45(DL-H),而ASIR-V 50%、DLIR- L、DLIR- M和DLIR- H的平均对比噪声
比分别为3.14(ASIR-V 50%)、2.57(DL-L)、3.17(DL-M)和4.88(DL-H)。综上所述,ASIR-V在给定的病例中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但DLIR通过提高图像细节感知的可信度改善了ASIR-V,从而提供了更好的肺拟人体模的内部结构。
ASIR-V 对肺拟人体模各级肺结节均有较好的显示效果,而 DLIR 在超低剂量的 HD CT 上提供了较低的噪声纹理,
改善了 ASIR-V 的治疗效果。
eJCT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专刊
66
8 The accuracy of vBMD using One-stop-shop low-dose CT lung screening
combined with upper lumbar spine QCT using deep learning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compared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SiR-V): a European Spine Phantom Study
低剂量CT肺癌筛查与QCT上腰椎椎体骨密度测量一站式扫描联合ASiR-V的
欧洲腰椎体模研究
目的
结果
结论
结论
本研究基于 Revolution CT 评估了深度学习算法 (Deep Learning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DLIR) 和自适应统计迭代
重建算法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V50%) 在低剂量 CT 肺癌筛查与 QCT 上腰椎椎体骨密度测
量一站式扫描下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 的准确度。
总的来说,L1、L2和L3椎体的平均BMD值分别为44.36±0.26、97.48±0.13、195.21±0.17 mg/cm3
,三个腰椎
椎体的平均BMD值为111.67±0.15 mg/cm3。在0.25mGy和0.75mGy剂量水平下,ASiR-V50%三个椎体BMD值分别为
43.72±0.97、97.09±0.53、193.80±0.46 mg/cm3
,44.12±0.83、98.39±0.51、195.30±0.40 mg/cm3
;DLIR-L分别为
43.94±1.04、97.42±0.44、194.44±0.71 mg/cm3
,44.15±0.84、96.26±0.43、194.87±0.21 mg/cm3
;DLIR-M分别为
45.12±0.45、97.15±0.73、195.71±0.75mg/cm3
,45.43±0.42、96.86±0.71、194.14±0.36mg/cm3
;DLIR-H分别为
44.71±0.58、98.92±0.55、196.42±0.43mg/cm3
,44.41±0.45、97.34±0.73、197.03±0.43mg/cm3
。在0.25mGy和0.75mGy
剂量水平下,DLIR(L、M和H)和ASiR-V50%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我们的 DLIR 三种水平 ( 低、中、高 ) 研究表明,DLIR 可以减少剂量,而对较小的肺结节不漏诊。此外,尽管
ASIR-V 对肺拟人幻影的各级肺结节均有较好的疗效。然而,DLIR 通过提供更好的清晰度和更低的噪声纹理改进了它,
特别是在非常低的剂量水平。
低剂量条件下,该台CT设备的CT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需求,ESP骨密度准确性误差较低,可以保证BMD值准确性,
低剂量 CT 肺癌筛查与 QCT 上腰椎椎体骨密度测量一站式扫描评估骨密度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适合大范围内体检人群
早期 BMD 筛查。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68
十年科技汇总
69
10年科研汇总
专栏四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70
记得10年前,高院长在科室里挂出了《奋战90天圆梦芝加哥》,第一年组织规模化RSNA投稿项目,就实现了Multi中稿,
然后就有了每年的中稿,还有规模化的国内核心和 SCI,正如列表中所显示的……
专家访谈
科研的机遇与挑战
郑大一,10年前为什么会想到组织规模化RSNA投稿项目,这个项目对今后的10年产生了什么影响?
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每年都会举办全球最大规模的医疗会议和博览会,有超过54000名来自世
界各地的会员,其中近一半都是医学影像专业人士,包含上百家参展机构,是全球放射学界规模最大,最能
代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顶级医学盛会。10年前科室提出“奋战90天,圆梦芝加哥”的口号,当年即多篇中
稿,随后多年通过与GE团队的密切合作,200%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创造性,连续多年中稿数领先。
越来越多的科室年轻医师及研究生在目睹中稿者努力付出与丰硕成绩后加入到RSNA投稿队伍,希望有所建树,
在每次失之交臂后,亦会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来年做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通过组织规模
化RSNA投稿项目,使科室医技护人员近距离与世界影像接轨,站在国际舞台,感受作为影像人的自豪与梦想。
一颗科研的种子在科室生根发芽,相信以后必然会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更多丰硕果实。
工作人员的科研内在驱动力,良好的科研平台、激励政策和环境,设备技术性能的优势保障等多
重因素,促使大家积极投身科研工作,是能取得如此成绩的基础和保障。
RSNA年会被誉为“放射学界的风向标”,是一个最公正的学术发表平台,以最快的速度发表最新
的科研成果,是每一个放射人向往的地方。10年前高院长第一次在科里提出“奋战90天圆梦芝加哥”,极大
的调动了大家的兴趣。这10年里在高院长的带领下科室发展愈来愈好,科研平台愈来愈宽,学术产出也愈来
愈多,也实现了年年RSNA中稿。每一年RSNA投稿的参与,也在激励大家不断的高质量前进。
RSNA是无数放射学子心目中的盛会,而在10年前科室人员对科研的意识不够强烈,在高院长的号召下,冲
击这样的盛会极大鼓舞了放射科追梦人的信心并为大家播种了科研的种子,在全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放射
科在后续的每一年中保持平均6篇的中稿量,在2021年中稿量更是高达14篇。这些科研成果的持续输出离不
开郑大一附院科研政策的扶持、放射科科研氛围的带动影响以及科室人员间的互帮互助。这颗种子现在已经
枝繁叶茂并获得沉甸甸的产出,这也是独属于我们放射科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一个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我院领导一直都非常重视科研工作,
但放射科的科研工作进展离不开先进机器的引入。因为没有新技术新研究的应用,将很难有机会在RSNA这个
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上发言。因此作为国内首批引入宝石能谱CT应用的单位,我们的学科带头人高剑波教授非
常重视此次机会,通过组织规模化RSNA投稿项目调动大家的投稿积极性,此项目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
了非常好的正向推动作用。
高剑波副院长
岳松伟教授
张永高教授
吕培杰教授
十年科技汇总
71
为什么郑大一不仅仅重视SCI的科研产出,也重视国内核心的产出,特别还有一般不作为晋升和医院科研业绩的
评估范围的RSNA ?
从规模化的RSNA投稿到规模化的文章转化是一个科研模式,其实,也有从综述,个案报告,中文文章到SCI和
国自然的科研路线,而郑大一是把这两者结合和发挥到极点的一个典例,作为一个聚焦CT的科室,郑大一的科
研模式是什么?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十年中产生那么多的科研成果?
从国内核心期刊到SCI,再到RSNA、ECR等国际盛会,这些都是郑大一放射科漫漫科研路的见证,
我们要把辛勤耕耘得出的科研结果用中文、英文写出来,然而纸媒的传播终究有所局限,因此我们还要在国
际顶尖会议上讲出来,表达出来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进而提升我们科室、我们医院在全球的知名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医教研一体的综合性三甲甲等医院,每年均会设置专项科研基金扶持
具有科研潜能的年轻医生,放射科亦有很多年轻医生获此资助得以更好的开展科研工作。此外放射科配备有
世界先进CT机共37台,其中GE公司Revolution Apex CT 3台,这些高端机器的配置为我们科研工作的开展提
SCI的科研产出是我们向世界其他国家同行展示自己科研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国内核
心的产出不仅使我们国内同行有机会及时掌握影像新技术的发展动态,还有利于促进国内同行之间顺畅交流,
从而有利于整个影像学界的快速发展;北美放射学会RSNA是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同行之间学术交流的盛会,
中国作为地球村的非常有影响力的一员,我们年轻的医生和研究生们作为影像学界发展的储备力量,更应该
走出国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这将为他们自己和整个学科的发展都会带来深远的正面影响。
1. 每年持续关注,持续投稿
从2013年第一次在北美大会发言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年了,RSNA的会议精神已经深深的埋在脑海,我们号
召技术组每年投稿,每年学习新技术,新业务,就是想不断的前进,不停的努力,对得起自己使用的最新的
设备。
2. 形成连锁反应,投稿-科研-录用大会发言-产出,循环往复
投稿时每年郑大一团队在做的事情,从课题的设计,到临床的研究、做统计、形成投稿的摘要,撰写论文,
每一步都在不停的前进,循环往复,这或许就是科研的魅力所在,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位普通技师对科研的
态度。
1. RSNA投稿已经变成每年科研的重点,我们将会从中获益
之前RSNA投稿对于技师来说,非常遥远,因为大部分的同事只专注于工作,不会做科研,但是其实科研恰恰
来源于工作,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科研的眼睛,正是不断的努力和投稿,才让科研真正的融入到工作中,融入到
血液里。
2. 对于年青人来说,能获得大会发言是种认可和荣誉
对于年青人而言,不断的努力是前进的动力,而大会发言将会是科研之路上的鲜花和掌声,所以一切的动力和
源泉也是年青人对荣誉的渴望和追求。
张永高教授
张永高教授
吕培杰教授
刘杰技师长
刘杰技师长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72
10年来,不同时代的CT机型(宝石能谱,宽体探测器的Revolution CT,和APEX)对科研项目的开展产生什么影响?
新的技术往往会带动科研的开展,作为永远的GE最新CT的首批使用者,与GE团队的合作给郑大一的科研带来什
么效果?
目前我院放射科拥有宝石能谱、Revolution CT和APEX CT,不同代的设备有助于我们进行纵向对比
研究,例如进行体模实验时可以在不同机型上进行扫描并获得相较其他医院更齐全的结果,我们科室近几年
的多篇SCI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GE团队成员经常前往我院进行学术支持,其中郭英博士每年都会在RSNA投稿之前来动员和支持大
家投稿,对没有过RSNA投稿经验的研究生帮助甚大,王落桐博士也在今年开始辅助我们的科研工作,从提供
技术角度,还有Show site team和临床培训team的郑颖博士和张璇博士的高级临床技术支持,这对于处在后
疫情时代无法开展线下学术会议的我们带来许多便利。
先进技术、科研发展和临床应用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的,因此每个新技术的引用都会对我们
的科研工作带来重要的契机,我们也会抓住它积极开展一系列科研工作,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非常感谢GE公司的各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不仅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开展答疑解惑,还为我们成
果的发表从技术角度保驾护航,是我们能够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的重要功臣!
我们的科研模式从影像新技术到临床应用,从国内外学术会议摘要、核心文章、SCI发表、专著出
版、课题申报到成果申报,获得经费后再进行这一系列科研工作,组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科研生态圈。
我经历了从2011年宝石能谱CT到现在的APEX,从硬件到软件,都在追求精益求精的理念,是能谱成
像成就了不同类型的机型,而GE公司各团队是带着我们通往不同科研的领域的领路人,从技术支持等层面,非
常感谢他们。
APEX是一款新的CT领域的经典,能谱、心脏、灌注都会重新塑造这款机器新的内涵,我们也会在此
继续努力。现在我们已经寻求到一些科研的点,正在努力的积极的尝试,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东西和大家一
起分享。
从开始摸索,到大会发言,再到科研产出,在摸索中探索,在探索中进步。科研来源于工作,从这
么多年的科研中,我们学会了在临床中寻找科研,在临床中追寻答案,形成了一切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
思路,在摸索中寻求进步。
张永高教授
张永高教授
吕培杰教授
吕培杰教授
吕培杰教授
刘杰技师长
刘杰技师长
刘杰技师长
供了良好的平台。科室领导对科研工作非常重视,定期举办文献导读交流会,科研项目探讨会,并邀请公司
专家授课和技术指导。同时,科室医生、技师、护士及研究生之间也互帮互助,形成了科研成果输出的良性
循环。
十年科技汇总
73
作为全球利用GECT平台发表科研成果(SCI)最多的医院,对于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有什么感想,最大的胜赢因素
是什么?
首先GE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流的设备,让我们能有平台去做更多的研究,GE团队也为我们医院
提供技术支持,我们都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因为我省本身是人口大省,人口多、病源多、病患种类多,我
院的远程会诊、多学科会诊等活动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研究的临床思路。最后,本科室的研究团队能够团结、
踏实、吃苦耐劳,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兼顾科研工作。所有这些因素都跟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密不可分。
放射科作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几年来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时刻践行了一附院人对于“厚德、
博学、精业、创新”院训的理解。我们在科室领导的带领下以RSNA投稿为手段,将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文
章、课题以及专著等,在科研道路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处在优秀平台带来的机遇可遇而不可求,一代代
年轻人就像不同代的设备,前赴后继的为科室做出贡献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的淬炼,只要人在,不管经
历多严重的“7.20”暴雨受灾,我们放射人始终团结一心,战胜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并重获新生!
高剑波副院长
张永高教授
我认为最大的胜赢因素是内部的科研驱动力,驱使自己克服困难,砥砺前进。再加上良好的科研
平台和科研政策的激励,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
科室领导的大力推进,医生团队的孜孜不倦,技术团队的密切配合,环环相扣,科室凝心聚力,开
拓进取。紧跟医院和科室的步伐,寻求突破点,争取更多的科研产出。
吕培杰教授
刘杰技师长
最后,宝石能谱CT引进以来的10年的临床研究及和GE(CTRC)合作等的体会和经验及感慨想要和大家分享的。
自从GE能谱CT应用以来,我们在能谱CT的临床科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
绩。特别是近年来,本人带领研究生在肺结节的能谱CT和深度学习研究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研究成果也陆
续发表。目前正在APEX上进行脑卒中相关临床科研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GE科研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帮
助,特别感谢。高端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密切与临床的沟通合作,碰撞产生临床科研的思维,付诸于行动实施,
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和收获。
本人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接触宝石能谱CT,有幸发表第一篇Radiology文章也离不开GE团队沈博士和
李博士的帮助,在此深表感激。后续在宝石能谱CT、Revolution CT和APEX CT上发表的一系列成果也得到了
GE公司各团队的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郭英和王落桐等博士,业务能力非常出众。医院科研工作的顺
利开展离不开公司团队的支持,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科研产出。
岳松伟教授
吕培杰教授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做科研,关键在于引导和鼓励,在GE公司各团队的帮助和指导下,一大批年
青人登上了RSNA的舞台,接踵而至的国际会议的发言让他们快速成长,一种自信在这批年青人中开花结果,已
经成为我们科室科研的中坚力量,能够把科研变成一种习惯,这就是十年中科研带给郑大一的力量,再次表示
感谢,感谢每一位参与的一附院人,还有GE人。
刘杰技师长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74
采访随后感:
RSNA 年会被誉为“放射学界的风向标”,是一个最
公正的学术发表平台,以最快的速度发表最新的科研成果,
是每一个放射人向往的地方。10 年前高院长第一次在科里
提出“奋战 90 天圆梦芝加哥”,极大的调动了大家的兴趣。
这 10 年里在高院长的带领下科室发展愈来愈好,科研平
台愈来愈宽,学术产出也愈来愈多,也实现了年年 RSNA
中稿。每一年 RSNA 投稿的参与,也在激励大家不断的高
质量前进。
RSNA 投稿就像一台播种机,在春天播下种子的投稿,
在深秋的 11 月的芝加哥收获成果的 RSNA 年会发表 ( 还有
更多的 RSNA 投稿摘要的文章转化:国内核心和 SCI),让
越来越多的中国放射界学者可以有机会学习 CT 先进技术
并了解全球研究热点,同时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对于以研究生 ( 毕业 ) 为主的教学医院,也许综述,
个案报告,国内核心,SCI 和课题申报是一个传统的临床
研究的模式;但对于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在医院工作的老师,
特别是对于非教学医院,也许 ( 依据新技术或高端技术的 )
RSNA 或其他著名高难度国际学会的投稿或中稿,国内核
心,SCI 和课题申报也许也是一个临床研究的模式。而郑
大一是把这两种模式同时应用到极致的一家医院,也希望
读者能从各位教授的对谈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
科发表的能谱 CT 的 SCI 论文数量目前处于全球医疗机构第
一 位,CT 中文论文目前处于全国第一位。
十年科技汇总
75
厚积薄发,科研十年一览(2012-2022)
记得 10 年前,高院长在科室里挂出了《奋战 90 天圆
梦芝加哥》,第一年组织规模化 RSNA 投稿项目,就实现
了 Multi 中稿,然后就有了每年的中稿,还有规模化的国
内核心和 SCI,正如列表中所显示的……
10年(2012-2021)中文论文汇总
对于中国许多医院的放射学者来说,无论是 CSCD,
还是北大核心,或是省内杂志,论文被中文杂志所收录是
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 10 年,郑大一共发表中文论文 482 篇,下面
的图显示了每年的中文论文收录数,我们可以看到总的趋
势是在稳步上升,特别值得留意的是第五年的 2016 年和
第十年的 2021 年出现了两个高峰,分别为 82 篇和 90 篇。
常规的研究模式就是从综述开始,经过病例报告,到
国内核心,再到 SCI,最终为国自然的课题和奖项的申请。
按照这个模式我们看看 482 篇文章种类的分类,综述为
12 篇,病例报道为 96 篇,论著为 374 篇,论文类占文章
总数的 77.6%。从杂志分类,中华牌为 149 篇,占总数的
33.0%,149篇的中华系列中,《中华医学杂志》为42篇,《中
华放射学杂志》36 篇,《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2 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各为 10 篇。
482 篇文章分
布 于 71 本 杂
志,其中超过
10 篇的有 12
本杂志,收录
数 Top5 的分别
为,《实用放
射学杂志》为
91 篇,《临床
放射学杂志》
45 篇,《中华
医学杂志》42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别为
36 篇,《放射学实践》21 篇,Top5 的文章数为 271 篇占
总数的 56.2%。收录数前 15 的杂
志见表。从上面的分析也能看出
482 篇的文章的质量非常高。
10年(2012-2021)
SCI汇总
为了让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
与世界的研究学者共享,SCI 就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对于中文杂
志有 CSCD 和北大核心之分,SCI
论文重要的就是影响因子 (IF) 和分区。所以在正式解析 10
年 SCI 文章之前,先在这里介绍三个基本概念:SCI、IF 和
分 区。1957 年,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诞生,它是由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 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凡是
被该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均称为 SCI 论文。此
外,每年都会根据 SCI 数据库中每篇文章的引用次数,某
一期刊中所有文章被引用次数,计算出影响因子 (impact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76
过 10 篇, 在
某种意义上,
2012 年高院
长第一次在科
里提出“奋战
90 天圆梦芝
加哥”,最终
实现了 RSNA 的 0 的突破,而作为推动科研的手段的 RSNA
的规模化投稿对 SCI 的产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16 篇文章分布于 72 本杂志,其中超过 2 篇的有 22
本杂志,收录数Top3的分布为,《Eur Radiol》为7篇,《Cancer
Imaging》和《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各为 5 篇,
《Front Oncol》为 4 篇,Top3 的文章数为 21 篇占总数的
18.1%,其中 7 篇 ER 还是值得一提的。收录数超过 2 篇的
共 22 本杂志见表供读者投稿参考用。
factor,简称 IF),用于评价期刊的水平。所以影响因子 (IF)
是一种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该指标由 Clarivate
Analytics 公司每年发布,计算方法为某期刊两年内发表
的论文总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
数。由于期刊的 IF 每年都有波动,而且不同学科领域期刊
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仅凭 IF 不能直观地比较不同领域的
期刊,因此单纯把 IF 作为学术评价指标是不适合的。于是
就有了 SCI 分区,即把同一学科领域的期刊,按 IF 高到低
做顺序排序后,划分入不同区域。本文采用在中国被广为
接受的中科院分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 进行文
章分析。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 5% 为该类 1 区、
6% 至 20% 为 2 区、21% 至 50% 为 3 区,其余的为 4 区。
据统计,郑大一 10 年 (2012-2021) 共发表 SCI 论文
116 篇,上面的图显示了每年的 SCI 论文的收录数,我们
可以看到总的趋势是在稳步上升,最高为 2019 年的 18 篇,
其次为第 10 年的 2021 年的 16 篇。从 2015 年起每年均超
十年科技汇总
77
行稳致远,有GECT相伴的十年
(从RSNA到SCI)
对于以研究生 ( 毕业 ) 为主的教学医院,也许综述,
个案报告,国内核心,SCI 和课题申报是一个传统的临床
研究的模式;但对于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在医院工作的老师,
特别是对于非教学医院,也许 ( 依据新技术或高端技术的 )
RSNA 或其他著名高难度国际学会的投稿或中稿,国内核
心,SCI 和课题申报也许也是一个临床研究的模式。而郑
大一是把这两种模式同时应用到极致的一家医院,也希望
读者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
科发表的能谱 CT 的 SCI 论文数量处于全球医疗机构第一
位,CT 中文论文处于全国第一位。
记得 10 年前,高副院长在科室里挂出了《奋战 90 天
圆梦芝加哥》的大红横幅,利用 GE 平台,第一年组织规
模化 RSNA 投稿项目,就实现了 Multi 中稿,然后就有了每
年的中稿,还有规模化的国内核心和 SCI……,我们在这
篇文章,通过利用 GE CT 平台的科研产出,给大家展示规
模化的 RSNA 投稿如何带来规模化的文章转化 ( 科研成果
的 )。
10年(2012-2021)RSNA论文汇总
RSNA 年会被誉为“放射学界的风向标”,是一个最
公正的学术发表平台,以最快的速度发表最新的科研成果,
是每一个放射人向往的地方。10 年前高院长第一次在科里
提出“奋战 90 天圆梦芝加哥”,极大的调动了大家的兴趣。
这 10 年里在高院长的带领下科室发展愈来愈好,科研平
台愈来愈宽,学术产出也愈来愈多,也实现了年年 RSNA
中稿。每一年 RSNA 投稿的参与,也在激励大家不断的高
质量前进。
RSNA 投稿就像一台播种机,在春天播下种子的投稿,
在深秋的 11 月的芝加哥收获成果的 RSNA 年会发表 ( 还有
更多的 RSNA 投稿摘要的文章转化:国内核心和 SCI),让
越来越多的中国放射界学者可以有机会学习 CT 先进技术
并了解全球研究热点,同时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2012 年,郑大一放射科利用 GE CT 平台,第一次规
模化冲刺 RSNA,当年就圆梦芝加哥实现多篇中稿,10 年
(2012-2021),每年中稿,总数达到 50 篇。
10年(2012-2021)中文论文汇总
对于中国许多医院的放射学者来说,无论是 CSCD,
还是北大核心,或是省内杂志,论文被中文杂志所收录是
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 10 年,郑大一利用单独 GECT 平台共发表中
文论文 183 篇,其中有关能谱的文章为 79 篇,占总数的
43.2%;胸部为 41 篇 (22.4%),腹部为 99(54.1%)。
10年(2012-2021)SCI汇总
为了让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与世界的研究学者共享,
SCI 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对于中文杂志有 CSCD 和北
大核心之分,SCI 论文重要的就是影响因子 (IF) 和分区。
据统计,郑大一 10 年 (2012-2021) 利用单独 GECT 平
台共发表 SCI 论文 42 篇,其中有关能谱的文章为 26 篇,
占总数的 61.9%;腹部为 30(71.4%)。
( 统计数据只使用单独明记 GECT 的数据,中文和 SCI 文章只使用论著 )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78
10年(2011-2020)SCI汇总,
与世界的比较
GE 团队成员经常前往我院进行高级技术支持,其中郭
英博士每年都会在RSNA投稿之前来动员和支持大家投稿,
对没有过 RSNA 投稿经验的研究生帮助甚大,王落桐博士
基于单独GE CT的RSNA十年列表
也在今年开始辅助我们的科研工作,还有 Show site team
和临床培训 team 的郑颖博士和张璇博士的高级临床技术
支持……,非常感谢 GE 公司的各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不仅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开展答疑解惑,还为我们成果的发
表从技术角度保驾护航,是我们能够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
的重要功臣!
No. RSNA2012 第一作者
1 The study of blood supply to rabbit VX2 hepatic tumors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drugs by analyzing iodine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with spectral CT. 李薇
2 Tumor angiogenesis and first-pass perfusion correlation in gastric carcinoma with multi-detector row
low-dose CT 田辉英
3 Primary Study of the Value of 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GSI) for Distinguishing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Minimal Fat Renal Angiomyolipoma 魏一娟
4 Finding the best cardiac phases for measuring the areas of antral an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using 64
detector spiral CT―in comparison with echocardiographic and surgical results 张永高
RSNA2013
5 Material Decomposition Generated from Excretory-phase Spectral CT:Determinants of Detection of
Urinary Calculi in the Renal Collecting System 陈 岩
6 Spectral Imaging Associated with Iso–osmolar Low Concentration Contrast Media Applied on Epigastric
CT Scan
梁 盼
7 Comparison Study of Spectral Imaging Associated with Iso-Osmolar Contrast Media on Vascular
Evaluation in Rabbits 梁 盼
按发表年份排序
十年科技汇总
79
RSNA2014
8 Spectral CT Single Energy Imaging in Intramucosal Gastric Carcinoma: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Image Quality 邢静静
9 Spectral CT in rabbit VX2 liver tumors: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associated with monochromatic image 王明月
10 Iodine concentration in perigastric fat tissue adjacent to the tumor and its correlation to T staging of
Gastric Carcinoma 邢静静
11 Spectral CT with low-osmolar contrast in VX2 liver tumor: investigation of image quality and detection. 王明月
12 Th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utility of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comparison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nd perf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吕培杰
RSNA2015
13 First Experience of Monochromatic Energy Level of Newly Generation of Spectral CT Associated with
Lower Contrast Agent Dose 200mgI/kg on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查开继
14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irtual Un-enhanced CT Images from Spectral CT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Potential Feasibility of Replacing Routine Calcium Scoring Scan 查开继
15 Feasibility Study of Spectral CT Imaging Associated with Ultra-low Volume Contrast Medium for Aorta
CTA: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120kVp 侯平
16 Feasibility Study of Spectral CT Imaging Associated with Ultra-Low Volume of 20ml Contrast Medium for
Pulmonary CTA 刘杰
17 Body Mass Index Based GSI Assist in Abdominal CT: Investigation of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Noise 柴亚如
18 Virtual Non-enhanced Images Generated from Spectral CT: Determinants of Detection of Urinary Calculi
in the Renal Collecting System 陈岩
19 Abdominal Spectral CT Imaging with Manual and Automatic GSI Selection Mod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about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Noise 柴亚如
20 The Effect of KV Assist on Radiation Dose Reduction and Image Quality for Abdominal CT in Different
BMI Groups
侯平
RSNA2016
21 Comparison of low kVp and automatic spectral imaging mode selection protocols in abdominal CT with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nd low contrast agent dose: a prospective matched cohort study 吕培杰
22 One-step Spectral and Perfusion CT Scan: Correlation between Spectral and Perfusion CT in Rabbit VX2
Liver Tumors 吕培杰
23 The value of automatic spectral imaging mode selection combined with optimized ASIR percentages in
upper abdominal enhanced CT scan with low contrast agent dose 张丽英
24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single source dual-energy CT angiography: Feasibility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low and ultra-low volumes contrast medium at aortic CTA? 侯平
25 Performance and Dose reduction of organ dose modulation (ODM)technology forradiation sensitive
organs during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of craniocervical arteries 王明月
26 Feasibility of Material Suppressed Iodine Images Derived from Spectral CT in Detecting and Displaying
Gastric Tumors 柴亚如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80
27 How to select GSI preset protocol to optimization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of spectral imaging
according to patient size in abdomen 柴亚如
28 Reviewof Virtual Non-enhanced Images Generated from Spectral Imaging in Abdominal C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柴亚如
RSNA2017
29 The value of wide-detector helical CT combined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V in
patients with high heart rate i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赵慧萍
30 Effect of preset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V on the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dose in
dual-enhanced abdominal CT 柴亚如
31 Optimization of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in Abdomen CT using Pre-set and Post-recon ASIR-V
Tips: What the Radiologists Should Know 柴亚如
32 One-step Spectral and Perfusion CT Scan: monitoring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VEGF receptor kinase
inhibitor AG-013736 in rabbit VX2 liver tumors 吕培杰
33 Abdominal CT: comparison of low-dose spectral CT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 and routine-dose conventional CT with ASIR in patients with High BMI Values 赵慧萍
34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pectral CT Low Dose Scanning Protocol Preoperatively Optimized for T Stage
on Esophageal Cancer 周悦
RSNA2018
35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T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 Comparison of Spectral
Parameters Developed Dual-Energy CT and Covntional CT 柴亚如
36 Chalangiocarcinoma and Cholangitis: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of Billiary Wall Thickening with DualEnergy MDCT in Spectral Imaging Mode 刘洋
RSNA2019
37 Can dual energy CT replace perfusion CT in monitoring tumor therapeutic response 吕培杰
38 The value of spectral CT parameters combined with morphological features in the differential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lung pure ground glass nodules 武卫杰
39 The performance of deep learning-based computer aided diagnostic system(DL-CAD) in diagnosis of
lobar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邢静静
RSNA2020
40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a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Low-Contrast Detectability:
Potential for Radiation Dose Reduction in a Multireader Study 吕培杰
RSNA2021
41 Low-contrast Detectability And Radiation Dose Saving Potential Using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Phantom Experiment And Clinical Study With Hepatic Metastases 吕培杰
42 Prognostic Factors Analysis: The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 Determined By Equilibrium Contrastenhanced Dual-energ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陈岩
43 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 In Ultra Low Dose Chest Ct Of A Phantom Study Comparison With Hybri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吕东博
十年科技汇总
81
44 Image Quality Investigation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On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ability
With Chest Phantom Study 吕东博
45 Phantom Study Of The Impact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On Detection Of Multi-level
Pulmonary Nodules With A Ultra Low Dose CT Acquisition Protocol 吕东博
46
The Fea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Technology For Fast And
Accurate Bolus-racking Process In Aortic Abdominal Artery Ct angiography Compared With Manual
Operation By Technicians
李亚丽
47
The Accuracy Of Vbmd Using One-stop-shop Low-dose Ct Lung Screening Combined With Upper Lumbar
Spine Qct Using Deep Learning lterative Reconstruction Compared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sir-v): A European Spine Phantom Study.
李亚丽
48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For Fast And Accurate Bolus-tracking
Process In Abdomen Enhanced CT 余娟
49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technology for fast and accurate bolus-tracking
process i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王怡然
50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technology for fast and accurate bolus-tracking
process in CT angiography. 刘杰
No. 题目 杂志名 发表年
1 胃癌 MSCT 征象与 VEGF-C、VEGFR-3 表达关系的研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
2 优化 CT 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在肺部亚厘米结节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3 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分类的相关性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4 肝细胞肝癌一站式增强联合灌注 CT 扫描方案的优化及二者参数的相关性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5 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迭代重建在低体质量指数患者上腹部增强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6 CT 灌注联合能谱成像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肺癌近期疗效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6
7 全自动活检枪在 CT 引导下肺亚厘米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5
8 CT 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肾盂旁囊肿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
9 CD4T 淋巴细胞低水平状态下的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0 胃恶性间质瘤的 CT 诊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
11 高分辨率 CT 在抗肿瘤药物性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
电子期刊) 2015
12 乳腺 X 线导丝定位技术在多发隐匿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
电子期刊) 2015
13 标准化碘浓度与胃癌组织中 HER2 表达的关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
14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 CT 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2013
15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 CT 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2016
16 能谱 CT 单能量成像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优化胸部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研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17 64 层螺旋 CT 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18 64 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注射后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基于单独GE CT的国内中文期刊十年列表 按照杂志名排序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82
19 能谱 CT 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
20 能谱 CT 虚拟平扫图像在腮腺肿瘤检出及显示中的可行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21 对比分析两种胸部能谱 CT 虚拟平扫图像与常规平扫图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
22 能谱 CT 平扫多参数成像判断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理亚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
23 低管电流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体模 T12 骨密度值准确性和胸部图像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24 一站式 CT 能谱灌注成像预测兔腋窝淋巴结性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
25 特异性能谱 CT 评估阿西替尼抗兔 VX2 肝肿瘤血管生成效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
26 能谱 CT 成像定量评估 Budd-Chiari 综合征患者肝功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27 能谱 CT 多参数鉴别诊断肾上腺乏脂性腺瘤与结节性增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
28 高场 MRI 诊断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
29 优化前后置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腹部 CT 扫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30 肾透明细胞肉瘤 CT 及病理表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31 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对腹部体模 CT 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32 一站式 CT 灌注成像联合增强扫描用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
33 CT 能谱及灌注一站式成像的兔模型实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6
34 能谱 CT 成像鉴别肺结节性质的初步研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3
35 能谱 CT 定量参数值鉴别鼻咽淋巴瘤及鼻咽癌的价值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1
36 冠脉追踪技术结合单能量成像去运动伪影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疗设备 2016
37 一站式冠脉联合上腹部增强 CT 扫描应用研究 中国医疗设备 2020
38 低能量成像技术在布加综合征肝内门脉系统及下腔静脉系统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疗设备 2016
39 能谱 CT 评价兔 VX2 肝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实验研究 中国医疗设备 2016
40 超低剂量对比剂主动脉 CTA 检查联合单能量成像和 ASIR 技术的可行性 中国医疗设备 2016
41 CT 鉴别诊断胃神经内分泌癌与胃腺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1
42 肝细胞癌的 MSCT 征象、病理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2
43 宽体探测器 CT 降低金属植入物所致颌面部伪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1
44 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对胃癌分期的病理对照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45 兔眼玻璃体内鱼刺异物的影像学研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
46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胡桃夹综合征的 CT 血管造影征象分析 中国实用医刊 2020
47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胡桃夹综合征的 CT 血管造影征象分析 中国实用医刊 2020
48 能谱 CT 定量参数对胃癌淋巴结的定性评估价值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49 能谱 CT 在鉴别 T3 及 T4a 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6
50 能谱 CT 在鉴别 T3 及 T4a 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6
十年科技汇总
83
51 能谱 CT 定量参数对胃癌淋巴结的定性评估价值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52 CT 能谱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53 CT 能谱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54
一站式 CT 能谱灌注成像参数与兔 VX2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淋巴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 C 表达的关系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55 低剂量 CT 胸部扫描最佳噪声指数及适应迭代重建权重的选择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56 低剂量 CT 胸部扫描最佳噪声指数及适应迭代重建权重的选择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57 CT 淋巴管造影在定位及评估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58
基于能谱 CT 智能匹配技术的半剂量能谱 CT 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肥胖患者
上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59
宽体探测器 CT 多物质伪影降低技术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及栓塞术后门静脉血管
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60 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对肝硬化患者腹部增强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61 CT 淋巴管造影在定位及评估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62
一站式 CT 能谱灌注成像参数与兔 VX2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淋巴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 C 表达的关系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63 宽体探测器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低辐射剂量扫描中的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64 能谱 CT 虚拟平扫压碘图像在胃癌检出与显示中的可行性探讨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65 能谱 CT 虚拟平扫压碘图像在胃癌检出与显示中的可行性探讨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66
基于能谱 CT 智能匹配技术的半剂量能谱 CT 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肥胖患者
上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67
宽体探测器 CT 多物质伪影降低技术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及栓塞术后门静脉血管
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68 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对肝硬化患者腹部增强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69 基于能谱 CT 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70 基于能谱 CT 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71 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 CT 表现与病理对照观察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72 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增强 CT 中的应用探讨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73 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增强 CT 中的应用探讨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74 基于极端梯度上升算法的联合诊断模型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75 宽体探测器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低辐射剂量扫描中的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76 多物质伪影降低技术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颌面部 CT 图像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77 多物质伪影降低技术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颌面部 CT 图像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78 能谱 CT 评估布加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状态的临床价值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8
79 能谱 CT 评估布加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状态的临床价值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8
80 能谱 CT 多参数成像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
81 能谱 CT 多参数成像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84
82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评价兔 VX2 肝癌血管生成 中华消化杂志 2012
83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评价兔 VX2 肝癌血管生成 中华消化杂志 2012
84 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3
85 低剂量能谱 CT 结合 ASIR 重建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研究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
86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女性胸部 CT 成像中对乳腺的保护作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6
87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88 低管电流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腰椎定量 CT 准确度的应用价值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
89 宽体探测器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在肥胖患者上腹部扫描中的应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
90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91 宽体探测器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在肥胖患者上腹部扫描中的应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
92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女性胸部 CT 成像中对乳腺的保护作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6
93 乳腺炎的影像特征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3
94 采用 CT 能谱成像评价阿西替尼治疗兔 VX2 肝肿瘤效果的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
95
CT 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对腹部低对比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和
辐射剂量的影响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
96 感兴趣区选择对胃癌能谱 CT 测量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8
97 能谱 CT 单能量成像联合图像融合技术对小肝细胞癌图像质量的影响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
98
CT 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对腹部低对比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和
辐射剂量的影响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
99 感兴趣区选择对胃癌能谱 CT 测量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8
100 腹部 CT 低管电压成像与能谱成像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匹配对比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9
101 腹部 CT 低管电压成像与能谱成像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匹配对比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9
102 宽体能谱 CT 结合高浓度碘对比剂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
103 宽体能谱 CT 结合高浓度碘对比剂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
104 深在性囊性胃炎的 CT 表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
105 深在性囊性胃炎的 CT 表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
106 头颈部 CT 血管成像中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对敏感器官的保护作用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
107 头颈部 CT 血管成像中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对敏感器官的保护作用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
108 能谱 CT 单能量成像联合图像融合技术对小肝细胞癌图像质量的影响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
109 能谱 CT 单能量成像联合迭代重组技术优化卵巢动脉显示的临床价值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
110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 CT 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
111
能谱 CT 单能量成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兔正常肝脏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影
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
112 中国中年人身体意象三维图像的研制及验证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
113 能谱 CT 虚拟平扫评估肺纯磨玻璃结节的可行性研究 放射学实践 2020
十年科技汇总
85
114 原发性肺淋巴瘤 CT 特征分析 放射学实践 2017
115 CT 能谱成像在胃腺癌分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学实践 2017
116 能谱成像最佳对比噪声比技术对胃周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放射学实践 2013
117 MSCT 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放射学实践 2017
118 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的 CT 表现 放射学实践 2012
119 颈动脉体瘤的多排螺旋 CT 诊断 放射学实践 2012
120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 CT 诊断与病理分析 放射学实践 2012
121 18 G 活检抽吸针在肺部疾病中的治疗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122 CT 引导下活检联合靶向治疗对肺部炎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
123 基于胸围大小优化前置多模型迭代重组技术在胸部低剂量 CT 扫描的应用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
124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临床影像分析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1
125 CT 与 MRI 对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诊断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
126 单能量成像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对能谱 CT 腹部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优化研究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
127 能谱 CT 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在术前评估胃癌 T 分期中的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
128 CT 能谱成像在胃癌与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
129 能谱 CT 智能匹配技术在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腹部 CT 扫描中的应用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
130 能谱 CT 术前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
131 布 - 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癌的 CT 诊断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132 胃癌少见转移瘤的 CT 表现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5
133 肾上腺神经鞘瘤的 CT 表现与肾上腺乏脂性皮质腺瘤对比分析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
134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 CT 表现与病理对照观察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
135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CT 及临床特征研究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
136 胃血管球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1
137 低剂量全脑灌注动脉峰值前后期数据移除对脑灌注参数影响的初步研究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
138 能谱 CT 定量参数值在腮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9
139 螺旋 CT 薄层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快速诊断价值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
140 64 排螺旋 CT 四期增强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
141 单能量下 CT 值及能谱曲线在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
142 能谱 CT 容积螺旋穿梭技术在肺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
143 一站式能谱及灌注成像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144 RevolutionCT 单能量成像在不同浓度对比剂中对冠状动脉斑块检出价值的体模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9
145 17G 同轴套管活检枪在肺亚厘米结节 CT 引导下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86
146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及 CT 表现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8
147 肺周围型错构瘤合并肺癌的 CT 表现与临床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1
148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与 CT 表现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1
149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MSCT 及病理特征与食管鳞癌对比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
150 3D 重建及 CPR 技术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 CT 淋巴管造影检查中的实验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7
151 小儿肠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152 腹盆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 CT 诊断与病理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153 孤立型纤维性肿瘤的 CT 表现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154 继发性淋巴瘤骨浸润的影像学表现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155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 CT 表现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9
156 单能量成像联合 ASIR 技术对泌尿系发育异常的初步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157 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迭代重建在上腹部低剂量增强 CT 中的优化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7
158 CT 能谱成像在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8
159 能谱 CT 碘基图及能谱曲线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8
160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 CT 表现与病理特点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4
161 睾丸卵黄囊瘤的 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162 直肠绒毛管状腺瘤的 CT 诊断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163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螺旋 CT 征象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164 肾脏嫌色细胞癌的 MSCT 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4
165 多排螺旋 CT 对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4
166 基于胃间质瘤 CT 形态学特征的病理危险度分级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4
167 MSCT 结合消化道造影对腹茧症的诊断价值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168 肾脏肉瘤样癌 MSCT、病理特征与肾透明细胞癌对比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8
169 女性原发性生殖系统癌肉瘤的临床影像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1
170 肝腺瘤多排螺旋 CT 诊断及鉴别诊断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171 卵巢卵泡膜瘤 - 纤维瘤的 MSCT 诊断及鉴别诊断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
172 异位颅咽管瘤的影像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0
173 咽旁间隙脑膜瘤的 CT 表现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174 胃癌 MSCT 征象与 VEGF-C 表达、淋巴管密度间关系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
175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 CT 表现及良恶性鉴别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176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在提高食管癌患者胸部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中的
应用价值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
177 “一站式”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评估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作用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
十年科技汇总
87
178
宝石能谱计算机自动智能辅助技术联合低剂量个性化扫描用于双期胸部 CT 增强检查的
图像质量评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179 多排螺旋 CT 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180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 CT 特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181 能谱 CT 最佳单能量图像在胃周动脉显影中的应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182 肝脏、脾脏 CT 体积用于评估犬门静脉压力的价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183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 CT 表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No. 题目 杂志名 发表年
1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clinical features and CT findings. Abdominal radiology 2016
2 Material decomposition images generated from spectral CT: detectability of urinary
calculi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cad Radiol 2014
3 Clinical Efficacy of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Evaluating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Budd-Chiari Syndrome
Acad Radiol 2019
4 Dual-Energy CT-Based Nomogram for Decoding HER2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JR Am J Roentgenol 2021
5 Iodine Concentration in Spectral CT: Assessment of Prognostic Determinant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17
6 Influence of 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V on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quantification
Ann Transl Med 2021
7 A pilot study using low-dose Spectral CT and ASIR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to diagnose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BMC Med Imaging 2015
8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single-source dual-energy CT angiography: feasibility of low
and ultra-low volume contrast medium protocols
Br J Radiol 2017
9
Evaluation of neovascularization with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a rabbit VX2
liver model: a comparison with real-tim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findings
Br J Radiol 2015
10 Primary hepatic malignant vascular tumors: a follow-up study of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Cancer Imaging 2020
11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 and its histological type based on iodine concentration in
spectral CT Cancer Imaging 2018
12 Primary carcinosarcoma of the liver: imaging features and clinical findings in six cases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ancer Imaging 2018
13 Spectral CT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Budd-Chiari syndrome: investigation of image
quality Cell Biochem Biophys 2014
基于单独GE CT的SCI十年列表 按照杂志名排序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88
14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planning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13
15 Feasibility of virtual nonenhanced images derived from single-source fast kVp-switching
dual-energy CT in evaluating gastric tumors
Eur J Radiol 2016
16 Radiomics analysis of CT imaging for differentiating 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
from gastric adenocarcinomas
Eur J Radiol 2021
17 Spectral CT in patients with small HCC: investigation of image quality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Eur Radiol 2012
18 Automatic spectral imaging protocol selection an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abdominal
CT with reduced contrast agent dose: initial experience
Eur Radiol 2017
19 CT spectral imaging for monitoring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VEGF receptor kinase
inhibitor AG-013736 in rabbit VX2 liver tumours
Eur Radiol 2017
20 Diagnostic accuracy of dual-energy CT-based nomograms to predict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
Eur Radiol 2018
21 Can virtual monochromatic images from dual-energy CT replace low-kVp images for
abdominal contrast-enhanced CT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patients?
Eur Radiol 2019
22 Dual-energy CT-based deep learning radiomics can impro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risk
prediction for gastric cancer
Eur Radiol 2020
23 The use of sequential X-ray, CT and MRI in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Exp Ther Med 2016
24 Computed Tomography Features and Clinical Progno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Front Oncol 2021
25 Computed Tomography Feature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Sarcomatoid Carcinoma
Front Oncol 2020
26 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carcinosarcoma of the uterus and cervix Insights Imaging 2021
27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ulti-material artifact reduction (MMAR) technique in Revolution
CT to reduce metallic dental artifacts Insights Imaging 2020
28
Reduction of Coronary Motion Artifacts in Prospectively Electrocardiography-Gated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Using Monochromatic Imaging at Various
Energy Levels in Combination With a Motion Correction Algorithm on Single-Source Fast
Tube Voltage Switching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A Phantom Experiment
Invest Radiol 2016
29 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ifferentiation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minimal-fat renal angiomyolipoma
J Cancer Res Ther 2018
30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Initi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a Diagnosi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J Comput Assist Tomogr 2019
31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arameters Predict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Overall Survival of the Angiogenesis Inhibitor AL3818 in Hepatic Lesions: Preliminary
Animal Study
J Comput Assist Tomogr 2019
32 Comparison of gastric vascular anatomy by monochromatic and polychromatic dualenergy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J Int Med Res 2014
十年科技汇总
89
33 Spectral CT: preliminary studies in the liver cirrhosis Korean J Radiol 2012
34
Combined Use of Automatic Tube Voltage Selection and Current Modulation with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for CT Evaluation of Small Hypervascu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Effect on Lesion Conspicuity and Image Quality
Korean J Radiol 2015
35 Synovial sarcoma: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feature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considerations
Oncol Lett 2015
36 Association between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advanced gastric adenocarcinoma
Oncol Lett 2017
37 Application of low dose pancreas perfusion CT combined with enhancement scanning in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Pancreatology 2021
38 Effects of low-dose energy spectrum scanning combined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on the quality of imaging in Budd-Chiari syndrome
PLoS One 2018
39 Low-dose spectral insuffl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rotocol preoperatively optimized
for T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 preliminary research experienc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
40 Prognostic value of pretreatment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in
esophage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follow-up study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0
41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an iodine concentration
non-invasively assess angiogenesi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42 A Computed Tomography-Based Comparison of Abnormal Vertebrae Pedicles Between
Dystrophic and Nondystrophic Scoliosis in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World Neurosurg 2017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90
中华系列杂志发表文章精选
对于中国许多医院的放射学者来说,无论是 CSCD,
还是北大核心,或是省内杂志,论文被中文杂志所收录是
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从郑大一的 10 年 (2012-2021)
被收录的 482 篇中文论文中精选出 5 篇中华牌文章供大家
参照。
1 宽体能谱CT结合高浓度碘对比剂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布加综合征患者采用低对比剂用量、低注射流率的方法注射高浓度碘对
比剂 (400mgI/ml) 行肝脏静脉系统 CT 血管成像能谱扫描,可以获得较高质量
的图像,满足诊断需求。
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BCS) 是一种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肝静脉和 ( 或 ) 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
导致血液回流障碍、窦后性门静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该疾病的血液回流个体差异较大,
扫描时间窗不易把握,尤其是静脉成像,因此对血管内对比剂浓度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宽体能
谱 CT 扫描结合高浓度碘对比剂 (400 mgI/ml) 对 BCS 患者肝脏静脉系统 CT 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
前瞻性收集行肝脏静脉系统 CT 血管成像的 BCS 患者 4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350 mgI/ml) 及实验组 (400 mgI/
ml)。对照组注射碘对比剂剂量 1.6 ml/kg,流率 4.0 ml/s,实验组碘对比剂剂量 1.4 ml/kg,双流率注射法 ( 即 3.5 ml/
s(80% 药量 ),1.75 ml/s(20%药量 ),3.5 ml/s(40ml 生理盐水 ))。均采用 revolution CT 扫描仪进行能谱扫描,50% ASIR
重建 60KeV、120KeV 门脉期及静脉期图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
实验组碘对比剂用量 (94.53±16.02)ml 较对照组 (106.4±20.19)ml 减低 (t 值 =2.257,P<0.05);实验组对比剂注射速
十年科技汇总
91
研究结论
BCS 患者采用低对比剂用量、低注射流率的方法注射高浓度碘对比剂 (400 mgI/ml) 行肝脏静脉系统 CT 血管成像
能谱扫描,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满足诊断需求。
度 (3.15 ml/s) 低于对照组 (4 ml/s)。2 组门静脉主干、肝静脉、下腔静脉及静脉期肝实质 CT 值;信噪比 (SNR)、对比噪声
比 (CNR)、信噪比 (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 (DLP)、有效剂量 (ED) 及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P 值均 >0.05)。
2 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器官剂量调制技术 对敏感器官的保护作用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比较应用 ODM 技术后与不应用 ODM 技术在敏感器官区域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管电流的大小,及应用 ODM 技术
辐射剂量的减低情况
2. 比较应用 ODM 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头颈部 CTA 扫描时,X 线会不可避免地穿过甲状腺和晶状体,从而增加发生白内障及甲状腺癌的风险。采用低管
电压技术可以降低头颈 CTA 的辐射剂量,但在存在钙化斑块的患者中,硬化伪影较大,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采用自
动管电流技术可以降低头颈部 CTA 扫描的辐射剂量,但不能特异地保护甲状腺和 晶状体等敏感器官。在敏感器官区
域采用器官剂量调制 (Organ Dose Modulation, ODM) 技术,可以通过改变该区域的管电流实现对敏感器官的保护。
前瞻性连续收集临床诊断或怀疑为头颈部动脉疾病,需要行头颈部 CTA 检查的 91 例患者,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
分为 A 组 (46 例 ) 和 B 组 (45 例 )。患者均行头颈部 CTA 检查,A 组平扫应用 ODM 技术,增强时采用常规扫描;B 组
平扫和增强扫描均应用 ODM 技术。记录 A 组患者平扫及增强扫描时甲状腺区、眼眶区的平均管电流及四个方向 ( 前、
左、后、右 ) 上的管电流,并记录辐射剂量 (CT 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 )。对 A 组和 B 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 测量甲状腺区和眼眶区动脉 CT 值和对比噪声比 ) 及主观评分。A 组和 B 组患者间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采用独立
样本 t 检验比较,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 Mann-Whitney U 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A 组患者平扫和增强扫描间的管电流
和辐射剂量采用配对 t 检验比较。
A 组患者除甲状腺区后位平扫和增强扫描间的管电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P>0.05),甲状腺区和眼眶区其他方向
的管电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0.05),平扫均低于增强扫描。A 组患者平扫和增强扫描时,甲状腺区的平均管电
流分别为 (604± 43)、(656±22)mA,眼眶区平均管电流分别为 (341±54)、(409±63)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
分别 为 -10.909、-38.454,P 均 <0.01)。A 组患者平扫的 CT 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分别为 (15.6±1.4)mGy 和 (1.44±0.17)
mSv,增强扫描分别为 (17.4±1.4)mGy 和 (1.60±0.18)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 -42.008、-32.130,P 值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放射学者针对 GE discovery CT 推出的器官剂量调制 (ODM) 技术对头颈部 CT 血管成像中
对敏感器官的保护作用展开的研究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92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
在头颈部 CTA 中应用 ODM 技术,可以在不改变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低敏感器官的辐射剂量,保护敏感器官。
动脉期 CT 影像组学模型具有较好的术前预测 pSPN 侵袭性的性能,联合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影像组学模型可进一
步提高模型的性能。
3 基于不同时相增强CT的影像组学
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侵袭性行为的预测价值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基于多时相 CT 影像组学特征预测 pSPN 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价值,并尝试构建高准确度预测模型
术前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pSPN) 是否具有侵袭性行为有助于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和预测患者预后。CT 为胰
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侵袭性与非侵袭性 pSPN 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程度重叠,仅凭 CT 征象判断侵袭性存在一定
的争议和主观性。影像组学通过原始图像的变换和特征矩阵的计算,将传统图像转化为高维度的影像定量特征数据,
深入挖掘图像的潜在生物特性及异质性,已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测预后等研究中。
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 pSPN 患者的 CT 图像,其中侵
袭性 23 例、非侵袭性 59 例。分别在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 CT 图像上逐层勾画感兴趣区 (ROI) 获得三维 ROI,每个
ROI 提取 1316 个组学特征。将数据集经随机分层抽样法按照 7:3 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 200%
样本合成过采样技术 (SMOTE) 算法进行过采样,生成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平衡数据用于建立训练模型,将构建的模型在
验证集中进行验证。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 (ROC) 曲线分析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并通过 Delong 检验比较不同模
型的曲线下面积 (AUC)值,采用连续净重分类改善度(NRI)和综合区分改善度(IDI)评估不同模型对分类效能的改善能力。
经过特征筛选,保留 2、6、3 个特征分别构建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模型,基于单独期相 与联合时相模型共建
立 7 个模型,除平扫模型外,其他模型预测 pSPN 侵袭性的 AUC 均 >0.800。单期相中动脉期模型具有最优的鉴别效能,
在 SMOTE 训练集和验证集的 AUC 值分别为 0.913 和 0.873。在联合期相模型中,动脉静脉期模型的 AUC 在训练集和
验证集中最高,为 0.934 和 0.913。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平扫 动脉 静脉期联合模型的 AUC 与动脉静脉期模型的 AUC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 均 > 0.05)。在验证集中,相较动脉 静脉期联合模型,进一步联合平扫不能获得正向分类改善 (NRI、
IDI 均 <0)。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放射学者针对应用影像组学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侵袭性行为的预测价值进行的探讨
均 <0.01)。A 组和 B 组患者间,图像质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十年科技汇总
93
4 感兴趣选择对胃癌能谱CT测量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对于胃癌增强 CT 图像进行能谱分析,分别采用 3 种 ROI 的勾选方法,比较不同 ROI 勾选方法在不同医师间的
可重复性
2. 将 3 种 ROI 勾选方法测量的动脉期 CT 值 (CT-AP) 和静脉期 CT 值 (CT-VP)。在相应碘图上获得动脉期碘浓度 (IC-AP)
和静脉期碘浓度 (IC-VP) 及各期的标准化碘浓度与 MVD 进行相关性分析
胃癌是空腔脏器肿瘤,受到自身膨胀程度及胃 肠道蠕动的影响,采用影像方法术前精确评估病变及监测治疗效
果较其他实体肿瘤困难。能谱 CT 扫描不仅可以获得组织形态信息,还能够同时获得病变碘图从而得到病变血流灌注
等功能信息。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单能量迭代重组图像、能谱曲线斜率、碘含 量等参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组织灌注情况,
标准化碘 浓度 (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 和组织内 微血管密度 (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 具有相关性。
胃癌患者行 CT 扫描,ROI 的选择尚无明确的标准。
前瞻性收集 2013 年 8 月至 2015 年 8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且行腹部能谱 CT 检
查后 2 周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 30 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行腹部动脉期 和静脉期能谱 CT 检查。采用 3 种方法选
取 ROI,分别为肿瘤近黏膜强化区的圆形 ROI,面积 10 mm2
(ROI-10 mm2
)、肿 瘤 近 中 心 位 置 强 化 区 的 圆 形 ROI,
面 积 30 mm2 (ROI-30 mm2
) 和 全 肿 瘤 法 (ROI-outline)。2 名放射科医师分别测量肿瘤动脉期 CT 值 (CT-AP)、静脉期 CT
值 (CT-VP)、动脉期碘 浓度 (IC-AP)、静脉期碘浓度 (IC-VP)、动脉期标化碘浓度 (nIC-AP) 和静脉期标化碘浓度 (nIC-VP)。
取 2 名医师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术后胃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记录 MVD。采用组内相关 系数 (ICC) 评价
2 名医师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患者测量的一致性,Bland-Altman 法评价 2 名医师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采用方差分析
比较不同 ROI 方法间参数的差异,采用 Pearson 线性相关分析评价肿 瘤能谱 CT 参数值与 MVD 间的相关性。
2 名医师采用 3 种 ROI 方法测得的 IC-AP、IC-VP、 nIC-AP、nIC-VP、CT-AP 和 CT-VP 一致性均较好,其中 ROIoutline 法测得结果的一致性最佳,ICC 值为 0.991~0.997。2 名医师采用 ROI-outline 法测得 nIC-AP、nIC-VP 差值的 95%
可信区间分别为 -0.003~ 0.002 和 -0.001~0.012,提示采用 ROI-outline 法不同医师重复测量的准确性好。采用 3 种不同
ROI 方 法测得的 IC-AP、IC-VP、nIC-AP、nIC-VP、CT-AP 和 CT-V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0.05)。采用 ROI-10 mm2 测
得的数值均高于 ROI-outli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0.05)。肿瘤的 MVD 计数为 (29.0±8.4) 条 / 高倍视野。不同 ROI
方法下,nIC-VP 与 MVD 具有中度相关性,其中 ROI-outline 法的相 关性最强 (r=0.670,P<0.0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放射学者针对 GE discovery CT 能谱 CT 在测量胃癌患者能谱参数时感兴趣区 (ROI) 选择
对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的影响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的探讨
研究结论
不同 ROI 的选择方法影响胃癌能谱 CT 参数测量结果, ROI-outline 法可重复性好,ROI-outline 法 nIC-VP 值可间接
反映肿瘤的微血管生成情况。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94
研究结论
宽体探测器联合 40% 前置 ASIR.V、后期 60%后置 ASIR.V 重建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并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5 宽体探测器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低辐射剂
量扫描中的临床应用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体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前置 ASIR-V 水平的提高,辐射剂量逐渐
降低,至 50% 前置 ASIR-V 水平辐射剂量降低幅度逐渐减低。
2. 与 40%ASIR 相比,宽体探测器联合 40% 前置 ASIR-V、后期
60%后置 ASIR-V 重建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并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CT 检查因其快捷、分辨力高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而 X 线辐射的危害也逐渐
引起关注。传统降辐射剂量的方法如:管电压选择、管电流自动调节等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亦增加了图像噪声。
近年来研究的高级重建算法能提高低辐射剂量扫描下的图像质量,新近推出的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V, ASIR-V) 可通过前置 ASIR-V 在扫描过程中调整辐射剂量,后置 ASIR-V 重建改变图像
质量,而宽体探测器联合 ASIR-V 技术在成人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前置、后置 ASIR-V 的优化联合方案仍需探索。
根据体模实验探寻宽体探测器联合 ASIR-V 扫描辐射剂量较常规探测器 (40mm) 减半时 ASIR-V 所在百分比。在体模
实验基础上,前瞻性收集行上腹部 CT 增强扫描的 160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 (120 例 ) 和对照组 (40 例 )。
对照组 (A 组 ) 采用常规探测器 CT 扫描,后期 40%ASIR 重建;实验组 B、C、D 组 ( 各 40 例 ) 分别采用 0、20%40% 前
置 ASIR-V 扫描,B 组行 0-100% 后置 ASIR-V 重建 ( 间隔 10%) 获得 BO-B10 亚组;C、D 组分别行 20%~60%、40%~60%
后置 ASIR-V( 间隔 20%) 重建获得 C1-C3、D1-D2 亚组。测量图像噪声值,肝脏、胰腺、大血管的 CT 值,计算对比噪
声比 (CNR),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 检验、Mann-Whitney U、Kruskal-Wallis H 法进行统计学
分析。
体模实验中,宽体探测器联合 40% 前置 ASIR-V 扫描剂量较常规探测器减半。临床实验中,D 组辐射剂量较 A 组
降低 35.5%。B2~B10、C2~C3、D1~D2 亚组噪声低于 A 组 (t=-14.681~-3.046,均 P<0.05),C2、D2 亚组除肝脏动脉期
CNR 及 D1 亚组除肝脏、胰腺动脉期 CNR 与 A 组无差异外 (t=0.574~1.327,均 P>0.05),余部位及 B4~B1O、C3 亚组各
部位 CNR 值均高于 A 组 (t=2.048~9.248,均 P<0.05)。B0~B6 亚组内图像主观评分渐高,B7~B10 亚组图像主观评分渐低,
B3~B8、C2~C3、D1~D2 主观评分高于 A 组 (Z=-2.229~-6.533,均 P<0.05)。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学者针对 GE 推出的 ASIR-V 图像重建算法,进行腹部低辐射剂量扫描的应用研究
十年科技汇总
95
SCI 发表高水平论文精选
为了让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与世界的研究学者共享,SCI 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我们从郑大一的 10 年 (2012-2021)
被收录的 116 篇 SCI 论文中精选出不同杂志的 9 篇文章供大家参照。
1 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重建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初步研究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1. 低剂量能谱双期扫描所得两期碘基值、标准化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
之差,恶性结节高于良性结节。
2. 计算双期能谱曲线 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 三段斜率,发
现静脉期恶性结节高于良性结节。
在我国,肺癌的发生率近几十年来逐渐升高,肺癌在癌症致死率中居于首位。随着 CT 设备的不断发展,肺结
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一直是临床及影像诊断的热点。能谱 CT 通过能谱扫描的技术可得到单能量
图像、物质分离图像、能谱曲线和有效原子序数等多个扫描参数。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SIR) 可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第二代能谱结合 ASIR 重建技术可在低剂量的前提下实现能谱
扫描。本研究采用低剂量能谱成像对肺结节行双期扫描,测量碘水基值,并得到相应能量衰减曲线,计算标准化碘水
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比较两组结节的差异,旨在探讨低剂量能谱成像所得各参数在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学者结合 GE 推出的第二代能谱 CT,结合 ASIR 重建,进行了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判定
方面的研究。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96
2 一站式低剂量CT 灌注联合增强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1. 一站式 PCECT 扫描对 pNETs 的检出率高于仅进行胰腺灌注 CT 或
CECT 扫描的检出率。
2.pNETs 的部分灌注参数显著高于无肿瘤胰腺实质 ( 分别为
p<0.05)。并且部分参数可用于 I 级 (G1) 和 II 级 (G2) 肿瘤之间的鉴别比较
(p<0.05)。
3. 一站式 PCECT 扫描在 PNETs 检出率高于 PCT 及上腹部 CECT 的同
时,辐射剂量更低。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 是起源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多能干细胞异质
性肿瘤,较为罕见,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NETs 占所有胰腺恶性肿瘤的 10%,是第二常见的胰腺肿瘤。pNETs 的发
病率逐渐增高,部分原因是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内镜等检査技术的应用增多。根治性手术是 pNENs 最重要也是惟
一可治愈的手段。所有功能性和直径> 2cm 的无功能性 pNENs,均应行手术切除。2012 年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
(ENETS) 首次提出对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直径< 2 cm 且病灶局限、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无功能 pNENs,定期进行影
像学检查规律随访安全可行。pNETs 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误诊误治率高、恶变倾向显著,pNETs 的早期确诊手
段极其重要,是减少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对于功能性和非功能性 PNETs,了解肿瘤在胰腺内的精确位置对于手术规划至关重要,对比增强计算机断层扫
回顾性收集应用低剂量能谱 CT 双期扫描的肺结节病例 62 例,所有肺结节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结节 42 例,
良性结节 20 例。利用附带能谱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双期基物质密度图像上病灶和同层面主动脉的碘基值、水基值,
并计算两期病灶相对于主动脉的标准化的碘浓度值、标准化水浓度 、两期标准化碘含量之差及标准化水含量之差;
并将能谱曲线分为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三段,分别计算两期三段斜率。比较两组间能谱定量指标的差异。
1. 恶性结节的两期碘基值、标准化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之差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 (t=3.310, 1.330, 2.388, 1.669, 3.251,
P<0.05)。
2. 恶性结节静脉期 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 三段斜率均大于良性结节 (t=3.803, 2.846, 3.205, P<0.05)。
3. 良恶性结节间两期水基值、标准化水含量及标准化水含量之差无统计学差异 (t=0.666, 0.257, 0.104, 0.550, 0.585,
P>0.05)。
能谱 CT 两期碘基值、标准化碘含量、标准化碘含量之差及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具有
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十年科技汇总
97
描 (CECT) 是评估和定位的主要方法。其他成像方式,包括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CT)、内镜超
声和导管内超声,也用于 PNETs 检测,但由于成本、可用性或侵袭性问题,通常被视为二线或三线检测。因为 pNETs
多种不同的强化方式,传统多期动态 CT 增强扫描已经不能满足对 pNETs 的诊断。全胰腺 CT 灌注 (PCT) 是一项相对较
新的技术,据报道,与传统的 CECT 相比,它在 pNETs 影像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于功能性胰岛素瘤,
但以往容积 CT 灌注成像辐射剂量高,限制临床应用。本研究采用通用公司 GE revolution CT 对 PNETs 患者进行一站式
CT 灌注联合增强成像,探讨基于多期动态 CT 增强、胰腺容积灌注扫描中证实的 PNETs,一站式 CT 灌注联合增强扫
描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分析不同病理级别的 pNETs 诊断价值。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探讨胰腺灌注 CT 联合增强 CT 一站式扫描 (PCECT) 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NETs) 的诊断价值,并评价不同级别
pNETs灌注参数的差异。材料和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回顾性收集4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pNETs患者,
他们接受 PCECT 检查,进行术前 pNETs 评估。两名委员会认证的放射科医生对临床数据视而不见,独立评估了图像。
分析 pNETs 与无瘤胰腺实质和不同级别 pNETs 的图像特征。
1. 一站式 PCECT 扫描对 pNETs 的检出率为 89.1%,高于仅进行胰腺灌注 CT 的检出率 (83.6%) 及 CECT 扫描的检出率
(38.2%)。
2. pNETs 的灌注参数,包括血容量 (BV)、血流量 (BF)、平均增加斜率 (MSI) 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 (PS) 均显著高于
无肿瘤胰腺实质 ( 分别为 p<0.05)。
3. 对于 I 级 (G1) 和 II 级 (G2) 肿瘤之间的差异比较,G2 肿瘤组织的 BF 和脉冲剩余函数 (IRF) 参数显著高于 G2 肿瘤
(p<0.05)。
4. 在本研究中,整个 PCECT 扫描的总辐射剂量为 16.241±2.289 mSv。低于常规 PCT(19.473 mSv±4.689 mSv),略低
于常规上腹部 CECT(17.512 mSv±2.812 mSv)。
根据 pNETs 的形态学特征和灌注参数,一次 PCECT 扫描可以在相对较小的辐射剂量下提高 pNETs 的检测率。BF 和
IRF 的灌注参数可用于在术前评估中帮助区分 G1 和 G2 肿瘤。
3 基于双能量CT建立的列线图如何协助预测胃癌患者的HER2表达状态?
文章要点
1. DECT 生成的静脉期碘浓度及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是预测胃癌患者 HER2 表达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
2. 基于静脉期碘参数建立的 HER2 表达状态预测列线图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成为替代目前有创 HER2 表达状
态检测的有效工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放射学者对 GE 双能量 CT(DECT) 参数在预测胃癌患者 HER2 表达状态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并建立了基于 DECT 参数的胃癌 HER2 表达状态预测列线图。
eJCT 郑州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专刊
98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回顾性收集经组织病理证实且行双能量 CT 扫描的胃癌患者 206 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 (n=144) 和验证集
(n=62)。整理每位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定性影像特征以及定量的 DECT 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析筛选预测 HER2 表达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个体化预测列线图。分别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AUC)、Hosmer-Lemeshow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
拟合优度和临床实用性。
肿瘤部位、静脉期碘浓度以及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是胃癌患者 HER2 表达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 ( 所有 P<0.05)。综
合上述 3 个变量建立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均展现出较高的胃癌 HER2 表达状态诊断效能,相应的 AUC 分别为
0.807(95%CI:0.718-0.897) 和 0.815(95%CI:0.661-0.968)。Hosmer-Lemeshow 检验提示建立的列线图拟好良好,DCA 证实列
线图在两个研究队列中都比简单的“全 HER2 靶向治疗”( 全 HER2 阳性 ) 或“无 HER2 靶向治疗”( 无 HER2 阳性 ) 策略
为患者提供的净收益高,阈值范围分别为> 15% 和 20%-85%。
本研究对与胃癌患者 HER2 表达状态相关的 DECT 参数进行了探讨,同时构建并验证了一个可解码胃癌患者 HER2
表达状态的 DECT 列线图。该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有望成为一种简单、无创、实用的 HER2 表达状态检测的定
量工具。简言之,基于 DECT 参数的 HER2 表达状态预测列线图可帮助临床医师初步筛选可能从 HER2 靶向治疗中获益的
潜在候选人群。
4 中小体重患者腹部增强CT的的双能CT虚拟单能量图像是否能够取代低
kVp图像?
文章要点
研究背景
1. 相同辐射剂量条件下,55keV 和 62keV 虚拟单能量图像的 CT 值和对比度分别与 80-kVp 和 100-kVp CT 图像相当。
2. 双能 CT 联合能谱智能匹配技术的辐射剂量稍高于 80-kVp CT 但是与 100-kVp CT 相当。
3. 双能 CT 或许能够取代 l00-kVp CT,用于常规临床腹部增强 CT 扫描。
准确评估胃癌患者 HER2 表达状态对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然而,
目前临床应用的检测手段是有创且耗时的。DECT 是一种具有里程碑意
义的成像工具,可生成基于碘的物质分解图像,提供定量的碘参数,
并结合形态学特征以促进疾病诊断。因此,本研究拟应用 DECT 生成
的参数建立可帮助医师从胃癌患者中识别出潜在 HER2 阳性患者的诊
断列线图,并对其效能和泛化能力进行验证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