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2023.春

发布时间:2023-3-2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中国老龄2023.春

老龄国情中国中国 (2023·春) 49 性强的为老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他们更加贴近、了解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有利于为家庭照护者提供精神支持与心理干预。家庭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障政策的未来展望家庭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障政策的发展方向。重视家庭既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近些年来许多国家社会政策改革的重要趋势,回归家庭价值、支持家庭发展正在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社会政策的新支点。一些发达福利国家在强化政府养老保障职能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发挥家庭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在强调家庭责任的同时亦凸显了对家庭的支持。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在注重正式养老保障的同时也注重来自家庭的非正式养老保障,加强对家庭的支持,比如为家庭成员的养老照料提供经济支持、发放照护津贴,完善养老照护的时间支持政策,建立照护休假制度,提供喘息服务,加强照护技能培训,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加强住房支持与税收减免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家庭为导向推进养老保障政策的完善,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需要进一步审视我国的养老保障政策体系,充分评估家庭养老的资源、能力与现实压力,统筹考虑老年人及家庭... [收起]
[展开]
中国老龄2023.春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老龄国情

中国中国 (2023·春) 49

性强的为老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

工作者,他们更加贴近、了解老年人

及其家庭成员,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

精神需求,也有利于为家庭照护者提

供精神支持与心理干预。

家庭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障政策的

未来展望

家庭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障政策的

发展方向。重视家庭既是我国的优良

传统,也是近些年来许多国家社会政

策改革的重要趋势,回归家庭价值、

支持家庭发展正在成为许多发达国家

社会政策的新支点。一些发达福利国

家在强化政府养老保障职能的同时,

越来越重视发挥家庭在养老保障中的

作用,在强调家庭责任的同时亦凸

显了对家庭的支持。在应对人口老龄

化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在注重正式养

老保障的同时也注重来自家庭的非正

式养老保障,加强对家庭的支持,比

如为家庭成员的养老照料提供经济支

持、发放照护津贴,完善养老照护的

时间支持政策,建立照护休假制度,

提供喘息服务,加强照护技能培训,

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加强住房支持

与税收减免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以家庭为导向推进养老保障政策的完

善,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

然要求。需要进一步审视我国的养老

保障政策体系,充分评估家庭养老的

资源、能力与现实压力,统筹考虑老

年人及家庭成员各类需求的满足。

在强化养老保障政策家庭要素的

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模式,提

升家庭发展能力,推动养老保障政策

的转型升级。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

因素,更好地平衡养老需求与供给能

力,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

需求,促进老龄化背景下个体、家庭

和社会发展。在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

过程中注重体现家庭导向,通过支持

家庭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养老保

障政策的转型升级要求推进养老保障

的整体性治理,全面满足老年人各方

面的需求,尤其是精神、服务方面的

需求,在养老保障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中充分考虑老年人家庭的需求。转变

养老保障模式,从事后的消极保障走

向事前的积极保障,从生存型保障走

向发展型保障,从个体保障走向家庭

保障,从特殊保障走向普惠保障,从

资源消耗型保障走向能力提升型保

障。需要基于家庭视角构建和完善具

有多重目标的养老保障政策体系,发

挥养老保障政策的综合效应,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满足需求。需要强化需求导

向,紧密围绕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的各

类需求而推进养老保障政策改革,不

断完善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求,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在推进

老年经济保障的同时,加强老年人的

服务保障与精神保障,实现有尊严、

有品质的养老保障。

二是促进和谐。体现在三个方面:

代际和谐、家庭完整、社会团结。代

际和谐要求养老保障政策在维护家庭

关系、减少家庭冲突方面发挥积极作

用,尤其是减少或避免照护者与老人

之间的冲突,促进代际和谐,避免因

为养老而产生更多的家庭矛盾。家庭

完整要求养老保障政策在维护家庭的

完整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处理好特

殊家庭养老保障与普通家庭养老保障

的关系,在支持特殊家庭养老的同时

也支持所有家庭养老。社会团结要求

发挥养老保障政策在促进老龄社会治

理中的积极作用,处理好不同年龄群

体的关系,推动构建友好、和谐的老

龄社会。

三是提升能力。应该着眼于能力

提升型的保障,提升老年人及家庭成

员的能力,增强家庭整体的养老保障

功能,应对经济社会变迁对家庭养老

的挑战。处理好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的关系,使之相互补充,协同发展,

在责任与能力之间寻求平衡,完善社

会支持体系与政策体系,减轻家庭成

第52页

老龄国情

50 中国中国 (2023·春)

员的负担与压力。

四是推动发展。强化养老保障政

策的发展功能,在实现养老目标的同

时促进家庭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养

老保障政策要从事后干预走向事前干

预,充分发挥其保障性功能与生产性

功能。在养老保障政策中充分考虑老

年人及家庭成员的发展需求,在为家

庭成员提供支持、减轻照护压力的同

时,推动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包

括技能水平、健康水平和社会参与等

方面。

基于家庭视角构建发展型养老保

障政策体系。构建发展型社会政策已

经成为许多国家社会政策转型的重要

方向,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社会政策

和经济政策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强调社会政策的资源配置与效率提升

功能。与经济政策相比,社会政策也

具有生产性功能,是社会投资的工具,

有利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形成与

提升。社会福利政策是社会政策的重

要组成部分,1968 年,联合国第一届

国际社会福利部长会议提出了“发展

型社会福利”的概念。1979 年,联合

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加强发展

性社会福利政策活动方案》,再次强

调了“发展型社会福利”理念。发展

型社会福利既不是传统的国家包办型

福利,也不是自由主义“甩包袱”式

的市场型福利,而是强调个体责任与

社会福利 ( 社会支持 ) 的平衡,在唤

醒个人责任的同时,又给予相应的保

障和支持。作为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

内容,基于家庭视角完善养老保障政

策,需要强化其发展功能,在满足老

年人需求的同时,需要兼顾家庭成员

的需求,维护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促进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着力加

强对家庭的支持,提升家庭的发展能

力与养老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构建基于家庭视角的发展型养老

保障政策体系。

一是牢固树立积极的养老保障政

策家庭观。应该将支持家庭的理念贯

穿于养老保障政策制定、改革与实施

的全过程之中,在养老保障政策中充

分融入家庭视角,充分支持家庭发展,

将老年人与家庭成员融为一体,在推

进老年人保障的同时积极满足家庭成

员的需求,形成家庭友好的老年保障

政策体系。需要强调养老保障政策的

主动性,增强防范老年人及家庭成员

风险的预见性,从事后的消极保障转

变为事前的积极保障和风险预防,不

是在风险成为事实后再向他们提供生

活保障。

二是着力提升家庭的发展能力与

养老能力。处理好养老保障政策的保

障功能与发展功能,是养老保障政策

改革与转型的关键。在发挥养老保障

政策对老年人生活保障功能的同时,

提升家庭的发展能力与养老能力,激

发家庭养老潜力。正确审视和回应家

庭在养老保障中的困境与压力,为家

庭提供支持,维护和促进家庭成员的

健康水平、素质技能、实践经验与社

会资本,全面提升家庭成员的人力资

本水平和发展能力,进而更好地为老

年人提供保障。

三是在养老保障政策中充分考虑

家庭的整体性。需要克服养老保障政

策分散化、碎片化的弊端,充分考虑

家庭的整体性,整合家庭而不是拆散

家庭。只有强调家庭作为福利对象的

整体性,才能真正支持和强化家庭在

福利供给中的功能与责任,激活家庭

的潜力并延续重视家庭的优秀传统。

只有强调家庭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

保障老年人及家庭成员,提升养老保

障政策的整体效能。养老保障政策不

仅要考虑所有家庭成员,还应该考虑

不同类型的所有家庭,而不只是弱势

家庭或特殊家庭,为不同类型的家庭

提供分层分类的支持。既要保障少数

底层家庭的基础能力,也要关注大部

分中层和高层家庭的能力建设,真正

做到以家庭整体为目标对象,增强家

庭发展能力,完善家庭功能,提升家

庭成员的福利水平。

四是统筹考虑家庭作为养老保障

资源提供者与使用者身份。养老保障

政策是养老保障资源筹集与分配的重

要工具。家庭是养老资源的重要提供

者,无论是经济资源,还是服务资源,

家庭成员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考虑

家庭成员作为养老资源提供者的同

时,还需要考虑其作为养老资源享受

者或使用者的身份,养老保障政策在

保障老年人的同时,也应该适当惠及

家庭成员。尤其是要通过相应的政策

安排兼顾家庭成员的生计与发展,进

而增强家庭提供养老保障资源的可持

续性,提升养老保障资源的效用效率。

五是加强政府、社会与家庭合作

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以家庭视角

和发展型理念推进养老保障政策的完

善,需要强化政府、社会与家庭的合

作,统筹推进养老保障中政府资源、

社会资源与家庭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需要明确政府、社会与家庭各自的责

任边界,尤其是要明确政府与家庭

之间的责任边界,防止政府干预过度

或者政府责任失灵两个极端,在明确

家庭养老责任的同时,逐步减轻家庭

的负担,保护家庭的私人性和独立完

整性。在养老保障政策中,加强正式

保障与非正式保障的结合、社会养老

与家庭养老的结合。政府、社会应该

在与家庭的合作过程中履行自身的职

能,共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摘自《社会保障评论》,作者系首

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第53页

康养报告

中国中国 (2023·春) 51

重资产康养项目

如何破局与典型案例解析

重资产养老项目发展模式遇阻,

瓶颈亟待破解

行业普遍采用重资产运营模式

下的养老项目,一般用大额会员卡或

大额押金卡模式。但 2021 年起,多

数省市陆续出台养老领域有关会员

制、押金制模式的限制性政策(见表

1),不仅对可销售会员卡、收取会员

费 / 押金 / 预付费 / 定金的养老机构前

置条件进行限制,也对可收取的金额

进行限定。一边是真金白银的高额成

本投入,一边是监管政策的限制,再

加上低迷下滑的经济形势,重资产型

养老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除了对重

资产投入有较高承受力的少数险资企

业、央国企之外,大量的养老企业亟

需寻求突破。

基于上述原因,根据现行的市场

环境与条件,我们提出以下破解路径:

破解路径方向一 : 康养产业资

产证券化“投融管退”实现闭环成

为可能

康养不动产证券化,通常用在自

持类物业,如各种闲置物业改造、医

疗划拨用地、集体用地、公共配套设

施用地、商服用地、军产用地、产业

用地、旅游用地、商办用地等。

康养资产证券化目前主要有两个

方向,一个是康养不动产 ABN,一

个是康养 REITs。

康养不动产 ABN :

不动产 ABN 是以项目所拥有的

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

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

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

式。ABN 融资模式是 2021 年起银行

间市场交易协会重点推广的业务,将

传统商办融资引入到康养领域,当下

ABN 框架研发成熟,项目符合条件

即可推动实施。

康养不动产 ABN 模式相较于

CMBS 具有“融资规模大、发行周期

短、资产可出表、长周期低利率”等

特点。

同一项目发行不动产证券化时,

康养不动产 ABN 和 CMBS 开业后均

可立即发行,但稳定运营后 CMBS 相

较于不动产 ABN 而言,融资规模较

小,仅为物业估值的 50%-60%,特别

时间 限制性政策 政策要求

2022-08-30 《贵州省养老机构预收资金管理暂行办

法》的通知

收取的会员费总额不得超过本机构扣除银行贷款后的可抵押物

估值。

2022-08-25 《关于印发湖北省养老机构会员费管理办

法(试行)的通知》

单个会员费金额不得超过本机构平均养老月费的12倍。会员费总

额不得超过扣除银行贷款和其他债务后可抵押物估值的60%。

2022-5-17 《关于加强江西养老机构预付费管理的指

导意见(试行)》

养老机构实行会员制床位规模须在300张以上,单个会员费金

额不得超过本机构平均养老月费的12倍。

2021-12-20 《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养老机构预付费

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预交一定期限养老服务费的,最长期限一般不得超过12个月。

2021-11-29 《关于做好天津养老服务领域防范和处置

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 单个会员费金额不得超过本机构平均养老月费的3-5倍。

2021-11-19 关于印发《安徽省养老机构预付费管理办

法(试行)》的通知 单个会员费金额不得超过本机构平均养老月费的12倍。

2021-10-19 《厦门市养老服务机构预收资金管理暂行

办法》

单个会员费金额不得超过本机构每月服务费最高标准的12倍,

接受预定的总人数,不得超过本机构实际可用的床位总数。

表1 2021年以来,各省市出台养老会员制相关限制政策

数据来源:CRIC康养产业数据系统

克而瑞漾美

第54页

康养报告

52 中国中国 (2023·春)

优质物业最高不超过 70%,而不动产

ABN 估值可达 90%-100%,因此,不

动产 ABN 相较于 CMBS 优势更加明

显。目前 ABN 模式正在实施推进中

的有多个企业和项目,如苏州康养集

团、北京康养集团以及金茂旗下的康

养项目等。

康养产业 REITs :

养老项目重在运营,不光开发时

需要更多的资金去配备养老设施,开

发后的运营更会积压成本,导致其在

资金回款周期上,拉得更长。REITs

可以为养老项目获取长期低价的资

金,还能将开发商和运营商从高负债

及紧张的还款压力中抽离出来,专心

于养老项目的后期运营管理,正好满

足了养老产业的各方面需求,真正实

现“投融管退”业务闭环。

康养产业 REITs 曙光已现。2022

年 7 月 25 日,苏州市政府发布《市

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康养产业

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 ~ 2025

年)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 :

* 支持各类资本依托 REITs 试点

创新康养产业相关投资品种,探索设

立养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 支持康养产业园区盘活存量资

产,依法合规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

金(REITs)试点,对成功发行基础

设施 REITs 产品的本市原始权益人,

比照企业上市进行扶持。

当前中国康养 REITs 还未真正落

地,但已在加速推进中。一方面,国

内公募 REITs 尚未开放康养通道 ;另

一方面,国内康养产业处于起步发展

阶段,康养项目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培

育,康养项目发行 REITs 原则上需经

营 3 年以上,现金流持续稳定,投资

回报良好,近 3 年内总体保持盈利或

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且 3 年资产回

报率原则上不低于 4%。

他山之石 :随着国内康养 REITs

加速推进,也要借鉴一下国际经验,

当下养老服务消费已上升至“三驾马

车之一”,未来康养 REITs 推进的速

度将会更快。

REITs 是美国主要的养老模式,

而美国养老 REITs 分两种模式 :一

种是净出租模式。另一种是委托经

营模式。

* 净出租模式 :是指养老物业整

体出租给运营商,REITs 公司赚取

的是物业所带来的增值收益及租金

收益。

* 委托经营模式 :REITs 公司既

是作为物业所有者,也是经营者,不

光赚取物业带来的增值收益,同时也

希望获得物业运营带来的收益。

在净出租模式下,REITs 的风险

更低、收益更稳定,而委托经营模式,

则会给 REITs 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

想象空间,同时也让投资人承担更

大的风险。在保守与激进中,多数

企业一般采取二者结合的模式来平

衡风险收益。

模式特点 内 容

内容 发行规模比例远超CMBS的50%,发行规模可达评估值的90%-

100%。

2022-08-25 前期确定可行性后,拿到产证基本开始运营进场,3个月以内完成

全部发行工作。

2021-11-19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重点推广业务,资产可以出表给信

托,不占用发债额度。

2021-10-19 发行票面接近最高增信主体同期中期票据价格,通常稳定运营

期限较长。

表2 康养不动产ABN模式特征

表3 康养不动产ABN优劣分析

性质 债性+股性

核心

优势

(1)获得比CMBS及其他融资渠道更大的融资规模(约估值的

90%-100%)

(2)可实现资产出表,确认收入,优化财务报表

(3)不占用授信额度

(4)发行票面利率随行就市,参考中票利率

(5)一般为20年,每两年设置一次开放期

(6)通过税收筹划降低融资成本

(7)看重主体,偏好央国企,以及有经验的项目运营团队

(8)投资人广泛,尽管信托还未完全公募化,但可以在银行间市

场发行

(9)提升房企资产管理能力,为公募REITs做准备

相对劣势 对实际资产剥离至SPV过程,及税收筹划要求较高

适用对象 企业本身资质稍弱,但资产质量、区位、估值和流动性都很好的

公司

事前评估

(1)底层资产的价值,流动性以及增值潜力

(2)运营期间的现金流情况

(3)发起机构作为回售方的回售能力

事中控制 物业的运营情况,物业的增值情况以及周边大宗交易的价格波动

事后退出 若继续持有物业,未来的现金流是否能持续若选择出售物业,变

现渠道是否通畅,是否有流动性等

第55页

康养报告

中国中国 (2023·春) 53

美国养老 REITs 模式的核心,是

通过开发商、投资商和运营商的角色

分离实现开发利润、租金收益、资产

升值收益与经营管理收益的分离。

* 投资方 :获得长期的、低成本

的资金,将持有资产长期租赁获得稳

定租金方式盈利 ;

* 开发商 :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

按照投资方或运营方要求修建或改造

房屋,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价格出让给

投资商或运营商,快速回笼开发资金;

* 运营方 :以轻资产运营为主,

通过运营管理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品

优势,放大经营现金流。

当前国内康养REITs环境尚未成

熟,但已进入快速推动进程中。

* 我国目前养老产业自身不成熟。

真正的养老项目,需要将养老配套与

运营管理相结合,这就对开发商和投

资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足够的

资本金外,还需要专业的资产管理团

队,能通过专业化的经营配套设施,

获得稳定的管理收益。但是在目前市

场上,养老项目发展并不成熟,大部

分项目都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养

老项目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开发规

划与最终落实存在差距,继而引起一

系列问题。

* 商业模式问题。以美国养老

REITs 为例,美国养老产业整个产业

链条清晰,使得养老产业形成一个良

性的循环系统,联合起来具有资金成

本最低、规模化速度最快、抗冲击能

力最强的优势。但是我国养老产业属

于起步发展阶段,养老链条上的定位

并不清晰,并没有发挥综合优势,同

时还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

* 项目合规性和收益性。满足

REITs 的发行条件特别是收益性方面

仍有较大难点。

在国内康养 REITs 正式落地之

前,应该将康养 ABN 与康养 REITs

结合,ABN 的恰好解决了康养项目运

营的爬坡时间 , 康养不动产 ABN 对

外发行仅需要项目资产的预期收益,

不需要成熟运营条件和连续 3 年稳定

资产回报率要求。对于康养项目而

言,项目前期开发与改造需要大量资

金需求,ABN 刚好可以满足当下融资,

待项目稳定运营 3-5 年后,即可与康

养 REITs 实现完美衔接,即发行公募

REITs 产品实现退出。

破解路径方向二:养老保险金信

托模式

构建康养个人信托产品,创新“保

险 + 养老 + 信托”新模式。

11 月 10 日,泰康人寿、泰康健

投联合五矿信托,在寿险市场成功推

出首单信托直付养老社区的“养老类

保险金信托”。由此,保险公司、信

托公司、养老社区多方机构资源融合、

流程连接的养老类保险金信托服务模

式正式落地。

养老金信托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

企业端与老年客户端的双向关心的核

心问题。

* 企业端 :(1)保险与养老社区

关联,引入信托,打通支付 ;(2)实

现康养资产的个人金融属性合规化 ;

(3)为开发企业提供快速回款、收入

确认和信用加持 ;(4)一定程度规避

会员制等预付费政策限制。

* 客户端 :(1)资产隔离,增强

安全性,避免外流或减损 ;(2)财富

定向传承,灵活分配 ;(3)链接更多

康养资源,提供多样化权益 ;(4)简

化繁琐支付手续,更多精力用于享老。

在当下和未来,很多险资企业也

都在陆续跟进,将养老保险金信托模

式替代“保险 + 养老”传统模式,升

级创新“保险 + 养老 + 信托”新模式。

破解路径方向三:“产权式销售

物业”将成为房企未来转型康养的创

新方向

随着 60+ 财富人群的退休,未来

15 年将实现年均 2000 万以上老年人

口入场,产权式康养物业也将成为未

来的重要模式。2022 年长三角区域市

场出现首个 CLRC 康养社区样板——

路劲金东方玖园,客户定位以 50 岁

以上的活力康养人群,是一座集颐养、

休闲、娱乐、生活为一体的高端康养

CLRC 持续生活退休型社区,项目通

过住宅招拍挂拿地,主动建设产权式

康养社区,项目去化情况比较好,首

开即售罄,已开启区域市场逆势热销

“新奇迹”。

全国类似住宅康养项目比较多,

如宜兴雅达阳羡溪山等。

破解路径方向四:“全龄友好社

区”将成为房企探索康养的新模式

从土地供给上,由试点建设,转

向全面鼓励建设。受政策推动影响,

全龄友好社区起始于北京,由 2022

年 4 月第二次集中供地开始,3 宗住

宅土地由试点建设“全龄友好社区”,

转向 8 月份与 11 月份的第三和第四

序号 项目简称

1 宜兴雅达阳羡溪山

2 江西庐山幸福里

3 中铁佰和佰乐

4 天津中福生态城

5 成都万科锦瑭·悦享园

6 南京银城君颐东方国际康养社区

7 常州茅山颐园颐养小镇

8 乌镇雅园

9 ……

表4 全国康养项目统计表

数据来源:CRIC康养产业数据系统

第56页

康养报告

54 中国中国 (2023·春)

批次供地的全面鼓励建设。

从政策扶持上,客户购买试点项

目可享受政策优惠。对中心城区老年

家庭(60 周岁及以上)购买全龄友

好社区试点项目,并把户口迁至试点

项目所在地的,给予一定支持政策 :

(1)老年家庭名下无住房且无在途贷

款的,购买试点项目普通住房执行首

付比例 35%、非普通住房执行首付比

例 40%,以及相应的贷款优惠利率 ;

(2)购买试点项目 140 以下住房的,

按首套房首付比例 35%、二套房首付

60% 执行 ;(3)其子女可作为共同借

款人申请贷款。

从产品建设上,增加适老化设计

要求与定向增加康养服务配套,允许

项目增建 500-1000 平方米用于满足老

年人日常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

从已入市的试点项目销售情况

看,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全龄友好社区将会增加房企竞争

力,增加拿地机会。一方面,全龄友

好社区对养老运营和适老化有一定要

求,会提高拿地门槛 ;另一方面,有

养老能力的房企增加拿地机会,竞争

格局会悄然发生变化。

典型康养案例解析

(一)康养项目逆市热销,路劲

金东方玖园做对了什么?

逆 市 热 销, 项 目 开 盘 即 售 罄。

2022 年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住宅项

目去化困难,而作为长三角区域首个

CLRC 康养社区的路径金东方玖园,

犹如冬日里的一把火,一经面世便打

破了常州楼市沉寂已久的局面,取得

了项目首开即售罄的“热销传奇”。

2022 年 5 月 29 日首次开盘,当日首

开的 4# 直接售罄。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累计推售 484 套,去化 415

套,去化率高达 85.7%。

与同期新开盘住宅项目相比,玖

园项目去化量表现抢眼。2022 年新开

盘项目有 12 个左右,分别为环太湖

艺术城 · 近园、保利大都汇、中海桂

语江南等,相比较与同期开盘的住宅

项目,常州路劲金东方玖园项目以月

均 59 套销量保持遥遥领先,远高于

同期开盘项目平均 9.6 套的去化成绩。

路劲金东方玖园之所以取得如此

业绩,主要做对了以下四点 :(1)精

准定位,围绕 50+ 岁康养客户,探索

活力康养新模式 ;(2)准确选址,设

置土地门槛,对位优质的公园、医院

等资源配套 ;(3)强强联合,路劲联

合金东方,有运营能力,有信任度,

有口碑 ;(4)极致的康养服务体系,

包括软硬件,都做到行业天花板。

1、精准定位,围绕 50+ 岁康养

客户,探索活力康养新模式

聚焦 50+ 活力客群,倡导新生

活方式,打造高端 CLRC 康养社区。

路劲金东方玖园的目标客户群体为

更年轻、更活力的 50+ 客群,以“50-60

岁”的初老族与“70 岁以上”的长

者,定位长三角产权式 CLRC 社区,

延续美式 CCRC 生活模式,深度结

合常州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与生活

习惯,以“更新中国长者生活方式”

为服务理念,是一座集颐养、休闲、

娱乐、生活为一体的高端康养 CLRC

持续生活退休型社区。

项目成交客群以 50-60 岁为主的

中高端康养类客群,强化 CLRC 康养

理念。项目成交客户主要涉及两类 :

已入市的项目 销售情况

华润北清橡树湾 2022年6月1日拿地,9月12日开盘,611人参与选房,

成交478套。

中海首开·湖光玖里 项目2022年8月27日售楼处开放,超800组认筹——首

开即热销,单日斩获40.5亿元佳绩。

表5 从已入市的全龄友好社区试点项目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 :CRIC 康养产业数据系统

第57页

康养报告

中国中国 (2023·春) 55

一类是 50-60 岁左右客户群体,占

比 80-90% 左右,置业目的是自住需

求,为自己退休生活买单 ;另一类是

40 岁左右的购买客户,占比 10-20%,

置业目的是主要是父母康养需求,其

次是考虑到未来自己的康养需求。通

过购买群体再次验证项目定位精准,

强化了 CLRC 康养理念,对项目后续

稳定运营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2、准确选址,设置土地门槛,

对位优质资源配套

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区位独一

无二,打破传统康养社区位于城郊或

郊区的弊病。路劲金东方玖园项目位

居常州城市内部,一方面交通通达性

便利,紧邻常州 7 号线地铁(规划),

同时临近高速出入口,便于城市通勤

与日常子女看望 ;另一方面配套齐全

(景区环伺、生活配套成熟、医疗配

套齐全等),满足居住客群的一站式

康养需求。

设置土地门槛——住宅招拍挂拿

地,目前长三角区域唯一一个拥有住

宅 70 年稀缺产权的康养社区,实现

了“房产所有者”与“运营服务者”

分离,可贷款、可委托出租、可继承。

景区环伺,推窗即景,项目环境

极其优越,实现“出即公园,入即公

园”。项目地块南侧为滨河绿地,西

侧为现有绿建公园,东侧为春秋淹

城——春秋淹城、西太湖、花博园等

景区环伺 ;与占地约 204 亩的绿建公

园一路之隔,社区内部规划约 6300

中心大花园、约1400中央湖区等。

嫁接外部成熟的金东方医院与

护理院资源,定制全医养保障,实

现可持续照料。路劲金东方玖园紧

邻金东方颐养园(距离项目仅 300

米),将金东方医院与金东方护理院

引入项目。其中,金东方医院是以

老年医学为基础、综合康复为特色、

三甲医院为支撑、专家名医为骨干、

优质服务为保障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

而金东方护理院是全身心照护新模

式,设置床位约 500 张,设有介助、

介护和阿尔茨海默症三个护理区和

相关科室等 ;此配套可满足老人在不

同生理年龄阶段对居住、配套、医疗

服务的不同需求。

3、强强联合,双剑合璧,有运

营能力,有信任度,有市场口碑

路劲联合金东方两大金字招牌,

实现“1+1 > 2”的全面升级迭代。

路劲玖园引进金东方为项目运营单

位,充分利用金东方康养运营经营与

优势,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康养服务。

金东方是常州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具

有 10 年以上的成熟运营经验,金东

方康养园是江苏省首个养老示范工

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养老示范基地,

江苏省最大的会员制经营养老机构,

多年来收获了常州以及上海、南京等

数据来源 :CRIC 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市场调研

数据来源 :CRIC 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市场调研

项目简称 开盘时间 销售均价

(元/m2

整体

去化套数

平均月去化

速度(套)

环太湖艺术城近园 2022.11 16969 11 5.5

保利·大都汇 2022.06 15874 142 20.3

清云澜湾 2022.06 19138 20 5.0

铂樾云庭 2022.05 20732 48 6.8

路劲金东方玖园 2022.05 22360 415 59.0

中海·桂语江南 2022.04 18199 202 22.4

金隅·钟楼天筑 2022.04 24280 110 12.2

东城金茂悦 2022.02 14115 190 17.2

桃溪院子 2022.01 20122 59 4.9

保利·天 2022.01 26815 71 5.9

桃花院子 2022.01 24712 48 4.0

儒辰·辰逸 2022.01 17020 20 1.6

指标类型 内容 指标类型 内容

项目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延政大道,金东

方颐养园正西侧300m 拿地时间 2021/09/10

占地面积 59865m2 楼板价 9413元/m2

建筑面积 11.97万m2 每亩地价 1255万元/亩

容积率 2.0 土地总价 11.27亿元

绿化率 35% 土地溢价 1.18%

停车位 1234个(1:1.16) 开发商 路劲集团

物业费 2.5元/m2

·月 运营商 金东方

楼栋数量 15栋(1060户) 楼层状况 15-18F

户型配比 99m2

两室两厅两卫(75%)、130m2

三室两厅两卫(25%)

表6 2022年常州新开盘住宅项目去化情况对比情况

表7 路劲金东方玖园项目基本情况

第58页

康养报告

56 中国中国 (2023·春)

地高知长者极高的口碑。

4、极致的康养服务体系,包括

软硬件,都做到行业天花板

99-130m2 改善型康养户型,匠

心细节。路劲金东方玖园项目主力户

型为 99m2 两居(占比 75% 左右)和

130m2 三居(占比 25% 左右)。其中,

99m2 户型设有 5.4m 观景阳台、4.7m

进深主卧(可摆放双床)、三开间朝

南全明设计、户内轮椅回转空间充足

且担架床可通行、无障碍设计等亮点;

130m2 户型设有 7.1m 双面宽大尺度阳

台、主卧套房设计、三开间朝南三房

设计,方便家人探望。

适老化、人性化细节随处可见。

针对年长者的生活需求,设计有入户

置物挂钩、玄关感应灯、玄关主力扶

手、防滑防眩光的柔光面仿石地砖、

智能照明系统、下放式水槽台面、柜

体静音阻尼铰链、防撞隔音条、隔音

门锁、内凹式台盆柜、无高差地面、

无障碍卫生间、防滑地砖、拉绳报警

器等,共计 103 项人性化装修细节。

健康式精装住宅,智能化安全体

验。精装方面,项目配备大金空调、

3M 净水、方太灶具、科勒卫浴、菲

斯曼地暖和百朗新风系统或同等品牌

配置,集成了精装交付系统、智能家

居系统(如手机远程遥控、场景控制

模式、智能灯孔开关面板、户内广播

系统、智能网关、预留电动窗帘插座

等)、家庭防护系统(如客厅烟雾报警、

厨房水浸探测器、燃气探测器、报警

求助按钮、红外入浸报警等)。

自建 10000m2 酒店式康养生活配

套,为客户提供酒店化的服务。会所

配套设有百人多功能厅、休闲茶室、

儿童活动区、老年大学、KTV、合唱

团器乐活动,棋牌、佛堂、基督教堂、

诊疗室、长者学院、图书馆、电子阅

览及手工室、书画区、尊享恒温泳池

等,涵盖餐饮、运动、休闲、文化、

生活等多元化康养服务,可满足“老、

中、青、幼”全龄化康养需求。

双匠合璧,定制化“全医养 +

酒店式”康养服务。项目提供首住

健康体检、个人健康档案、健康评

估、就医指导服务等 12 大全生命周

期医养服务。其中,9 大项 67 小项

基础康养服务,涉及健康管理、生活、

文化、智慧、环境、运动、活力社

团等 ;3 大类 27 小类的个性化服务,

健康管理、生活尊享、医疗 + 康复

+ 护理支持等。项目运营采取会员制

康养服务模式,99m2 基础服务费为

18500 元 / 年、130m2 基础服务费为

22800 元 / 年。

康养社区实现“一卡通”智慧园

区管理。路劲金东方玖园社区设计秉

承了“一卡通、无接触、无障碍、智

能化、信息化”五大设计原则。其中:

* 一卡通 :集成社区通行功能与

会员权益 , 进出社区、单元、家门 ,

就餐、去会所消费、使用设施都可以

畅通无阻。

* 无接触 :采用人脸识别系统、

智能化门禁的无接触通行设计,出入

更便捷、更健康。

* 无障碍 :无障碍园区环境设计、

无障碍通行坡道、地下室绿色通道入

户、担架电梯等,都为紧急救护提供

了畅通保证。

* 智能化 :室内可视对讲、智能

预约探访识别系统等智能化设计 , 既

保证了居住安全也为亲友探访提供了

便利。智能监控系统、SOS 紧急呼叫

通讯、实时定位、室内瓦斯报警系统

等智能化安防,在居民出现紧急状况

时可以及时呼救、寻求帮助。

* 信息化 :单元大堂的公告信息

屏、小区广播系统,室内安装收听系统。

平时收听广播 , 重要信息发布公告。

路劲金东方玖园,作为长三角区

域首个 CLRC 康养社区,配置了优质

99m2

两室两厅两卫 130m2

三室两厅两卫

第59页

康养报告

中国中国 (2023·春) 57

医疗配套、丰富多彩的康养服务体系、

优质养老运营团队、以及高品质的康

养社区产品规划等,均是在长三角首

屈一指的。既有了市场业绩,又有绝

佳的客户口碑,路劲金东方玖园打造

的是一个可以让 50+ 长者重新开始生

活的地方,独特创造了一个多元、共

情的创新社区,未来将会成为全国房

企转型康养的示范标杆,在行业也有

一定推动作用。

(二)杭州朗和(银泰)国际医

养中心

朗和(银泰)国际医养中心,由

世界 500 强物产中大集团旗下中大金

石集团投资创建,由美国专业养老住

宅设计公司 GBBN 设计,由台湾华正

管理团队和欧洲医疗卓越品牌奥美德

集团提供专业咨询顾问服务,倾力打

造杭州首个国际标准的高端都市型医

养综合体。

朗和(银泰)国际医养中心选址

杭州中大银泰城 2 号楼,由写字楼单

体改造,保留原外观,对内部重新设

计。其中,中大银泰城项目总投资 40

亿,占地面积 37860m2

,总建筑面积

33 万方,地上面积 18 万左右,地

下面积 15 万平米。物业形态丰富,

由 4 万方写字楼(1# 与 2#),9 万方

主题 shoppingmall 与 1 万方自有的特

色街区商铺(3# 对应的是 10 万一

站式商业),4 幢独栋商业(4# 是小

微型企业的万能办公,5#、6#、7# 对

应的是 4 万多精装酒店式公寓)。

既能享受安宁祥和,又可坐拥都

市繁华。朗和(银泰)国际医养中心

位于中大银泰城商业综合体内,周边

是国际五星级酒店、树兰医院(三甲)、

银泰商业城、5A 甲级写字楼、高端

酒店公寓等繁华商业及配套 ;紧邻公

园、水系等自然资源,项目交通便利

(公交、地铁 3、4、5 号线、快速路等)。

项目位于主城区内,方便子女、

亲友前来探望,且地下停车场可免费

停车。旁边的中大银泰城是杭州有名

的大商场,餐厅、影院、购物、酒店、

娱乐场所一应俱全,对来者有足够的

吸引力。

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医养结合型高

端养老机构的典范。本项目建筑面积

约 2 万多平方米,共 17 层,195 个房

间,约 363 个床位,包括 141 间长者

公寓(约 243 张床位)和 54 间护理

单元(120 张床位)。项目下设长者公

寓、护理院和健康管理中心,集医、养、

护、娱乐为一体。能满足自理、半自理、

失能老人的持续照料需求,是杭州市

乃至浙江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典

范,项目已于 2017 年 9 月正式开放

试运营。

其中,杭州朗和(银泰)国际医

养中心共17层,项目功能规划分布图:

* 地下 1 层:车库、医疗垃圾房;

* 夹层 :位于地下 1 层与地上 1

层之间,后勤功能空间为主,如洗衣

房、员工宿舍、值班室等 ;

*1 层 :朗和国际医养中心的接待

大堂 ;

*2-4 层 :商业区(非养老公寓

区域,属于商业综合体部分);

*5 层 :康复医疗区(面向护理院

客户),包括康复区、药房、检验室、

体检区等 ;

*6-10 层:护理院,共 54 个房间,

120 张床位 ;

*11-15 层 :长 者 公 寓, 共 141

个房间,243 张床位(其中 13 层为认

知楼层);

*16 层 :公共服务配套区(面向

长者公寓客户),1500 ,休闲娱乐

第60页

康养报告

58 中国中国 (2023·春)

功能为主 ;

*17 层 :健康管理中心,提供健

康管理、个性化健康服务,如远程医

疗、专家会诊;为入住长者提供中医、

养生、旅游、金融等增值服务。

长者公寓 :长者公寓设置单间

(30m2

)、标间(40m2

)、套房(54m2

户型,标间供应主力(占比 50% 以

上),房间内按超五星级酒店标准装

饰,每个细节都体现了适老化设计的

用心与专业。项目从功能布局、精装

选材、家具设备乃至灯光、布艺等

细节,均按照国际适老化标准设计,

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全力营造温馨、愉悦的家庭氛围。

护理院 :主要围绕术后恢复、急

重病后康复、心脑血管病急性期后需

要后续治疗,以及长期卧床的长者展

开。护理院设有内科、中医科、康复科、

营养科、临终关怀科、检验科、影像

科、中西药局等科室,已打通医保,

可直接医疗保险 ;并与浙江大学树兰

医院(三甲)建立绿色通道,提供完

善的医疗保障。600 平米超大康复大

厅,满足长者体检、门诊、康复、配药、

护理、住院等需求。

健康管理中心 :引进中医(方回

春堂)、老年健康护理 SPA(品牌未

定)、脑部监测(天津泰达,预防老

年痴呆)三家机构,并设有 5 间 VIP

客房。

认知症专区 :项目在 13 层单独

设立认知症照护专区,以解决认知症

长者的专业照料,由康复师、活动师、

护理员带领长者进行不同的专业认知

症疗法,建立友善环境,确保长者的

安全和尊严。

康养服务 :项目打造 6 大服务体

第61页

康养报告

中国中国 (2023·春) 59

系,围绕亲情管家、营养膳食、文

娱社交、健康管理、医疗康复、个性

定制服务等。一方面为入住长者提

供周到的生活照护服务,让长者拥

有优雅、健康、愉悦的高品质晚年

生活。另一方面,未入住长者提供

专业护理,让长者享受“小病不出户,

常病不离院,大病直通车”的医疗

健康护养服务。

运营情况 :项目运营单位为中大

金石朗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运

营五年来,机构已入住了 320 多位长

者,入户率达 90% 以上(其中,长者

公寓入住率达 85%,护理院入住率已

基本实现 95% ~ 100% 满住状态)。

漾美康养点评 :写字楼改造养老

的典型代表。项目从规划设计、咨询

服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医疗服

务等嫁接了国内甚至国际顶尖资源,

倾力打造杭州首个国际标准的高端都

市型医养综合体。项目在产品规划、

综合配套、康养服务、运营模式、消

防改造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经验借鉴,

为国内写字楼改造养老提供了较好的

参照样板。

杭州高端品质医养新样本。项目

设置活力长者公寓、护理院、认知症

专区、健康管理会所,集医、养、护、

娱乐为一体,可满足不同身体状况的

老年人持续照料养老需求。“产品多

元、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品质尊享”

是项目的特色标签。

精准把握了老年人对生活方式的

追求。项目选址城市核心区,除了便

捷综合交通外,坐拥高品质城市购物、

优质医疗、高端酒店、公园水系、游

乐场所等,既能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

的康养选择,又能极大提升子女、亲

友看望老人的吸引力。项目充分满足

了老年人对“纽带关注、生命关注和

自由关注”的三大核心诉求。

指标类型 内容 指标类型 内容

月费 280/320 180/200 240/290

餐费 1000元/月

收费标准:

13F认知楼层价格:

长者公寓价格:

类型 权益说明 售价

会籍卡

1) 此卡为入住朗和长者公寓身份证明;

2) 此卡享受转让增值部分权益;

3) 此卡享受每年免费生日聚餐一桌(4-6人);

4) 此卡享受每月外出活动1次/月;

5) 此卡享受亲人免费同房陪伴2晚/月;

6) 此卡享受17F健康管理中心会员优惠;

7) 此卡享受入住洗衣、干洗优惠;

8) 此卡享受房间家具代配权益;

9) 此卡享受探望长住客户免费停车;

10) 此卡入住后,享受免费初级护理、康复待遇;

11) 此卡享受每年免费体检一次;

12) 此卡可转让。

98000元

月费

单间(元/人/月) 标间(元/人/月) 套间(元/人/月)

10000起 12500起 17000起

标准间、套间第二人(限直系亲属)入住每月加收3000元。

押金 单人2万元,双人3万元(押金可退)

缴费模式 大额押金(万元) 年月费优惠 备注

月费制 50 0.06 3万 每月优惠

趸交1年 50 0.05 2.5万 趸交时优惠

趸交3年 50 0.05 2.5万 趸交时优惠

备注 大额押金缴纳期限1年期,金额50万起,10万元递增

趸交优惠政策:一次性趸交一年,赠送一个月入住权;一次性趸交三年,

赠送6个月入住权

护理院价格:由护理费、床位费、餐费构成

护理院收费标准(省市、异地医保)

护理费

三级 2000元/月

二级 4000元/月

一级 6000元/月

特级 8000元/月

床位费

(可走医保保险)

套间 620元/天

单间 300/400元/天

标间 180/220元/天

三人间 120元/天

餐饮费 1000元/月

护理押金:每床1万元,短期康复5千元

注,医疗费、康复费:依据实际发生费用收取。

数据来源 :CRIC 康养产业数据系统

第62页

人才开发

60 中国中国 (2023·春)

阳义南 高 娜

我国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政策求索与变迁

问题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老年人

口。随着积极老龄化观念的广泛传播,

我国对老年人口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

深化,老年角色发生转变,老年人力

资源政策已然成为国家老龄政策的重

要部分。分析积极老龄观、老有所为、

银发资源、银发经济、长寿红利等关

于老龄人口价值的研究也日渐增多。

这些研究富有启发,也存在一些不足:

缺少匹配、精细的理论框架对发展历

程中的政策内涵、范式转换进行纵览

分析,尚未归纳提炼出相称我国的范

式或模式 ;对现存或新出的政策关注

度较高,而较少开展老年人力资源政

策转变过程中的逻辑分析,缺少对转

变过程中动力或影响因素等驱动机制

的探究等。

理论框架

基于此,本文借鉴 May 和 Jochim

定义的政策体制理论(Policy Regime

Theory),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老

年人力资源政策的演进历程进行整体

性分析。该理论产生于西方语境下政

策过程理论集成创新阶段,用于描述

在复杂政策领域内为将不同群体的利

益引导至共同的政策目标而建立的制

度安排。政策体制理论重点关注三个

关键对象 :第一,强调政策目的、致

力于维护利益的政策理念 ;第二 :用

以规范政策制定、包括权力安排和机

构建设的组织架构 ;第三,支持或反

对相关政策的利益群体。政策范式的

变迁与理念(idea)息息相关,而政

策制定者的理念需体现在权力安排和

机构建设(institution)上方可助推政

策范式的发展,利益群体(interest)

如何行动在形塑社会政策的发展轨迹

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政策体

第63页

人才开发

中国中国 (2023·春) 61

制理论提供了描述与分析复杂政策领

域发展机制的两种主要视角 :在描述

性视角上回溯政策的制度安排,确定

其轮廓 ;在分析性视角上揭示公共政

策重塑政治环境的过程,着重关注政

策的演变与反馈过程。研究者也将社

会对老年人的看法从依赖性的刻板印

象到积极老龄化的变化赋予范式转换

的意义。而政策体制理论正有助于从

政策范式的角度研究问题,基于历史

制度主义视角分析老年人力资源政策

演变中的价值判断、理念和思维方式。

此外,政策体制理论还提供了合理性、

一致性、持久性的政策评估标准。本

文将运用政策体制理论全景式梳理新

中国成立以来的老年人力资源政策,

将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

影响融入时代背景,深入把握老年人

力资源政策演进历程的阶段性、时代

性特征,从理念逻辑、组织架构、利

益群体三个维度进一步总结政策范式

变化的内在驱动机制,探讨我国经济、

文化、对外环境等宏观条件如何形塑

老年人力资源政策。

我国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政

策演进

新中国成立到 1980 年 :将老年

人视为退出劳动就业后的“保障休养”

对象。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年人总体

教育水平、健康水平与行为能力水平

等均较低,一般被看作是难以独立生

活、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总的来说,

这一时期老龄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满足

老年人的生理、安全需求,体现了关

心、爱护老人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反映出党对老年人的浓厚关怀。在老

年人独立生活尚且困难的情况下,这

一时期的老龄政策基本不涉及老年人

退休、离休后的社会参与及人力资源

开发。

1981 到 2006 年 :支持有能力的

老年人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改革开

放后,市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随着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老龄政

策也呈现与经济环境相呼应的变化特

征,更大范围、更高规格地鼓励有余

力的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创造价

值。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老龄政策

逐渐认识到老年人的智力价值和经验

价值,开发老年价值的范围也在扩大,

从精英到大众,从政治到科技再到其

他领域。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让

年轻人从老干部、老技术骨干等手里

接好班,但较少涉及对长期体力劳动

较多的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利用,大众

对老年人仍保留“身体弱”“精力差”

的刻板印象。

2006 到 2019 年 :基于积极老龄

观开发老年人力资源。这一阶段是政

策转折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不断探

索各项老龄事业,开启了积极老龄化

的政策探索,老年福祉观念日益加强。

这一阶段的政策呈现以下特点:第一,

积极老龄化逐渐成为主流理念。第二,

老年人被视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完整

主体”,发挥余热的身份依据从“老

干部”“老科技工作者”扩大至全民,

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三,延

迟退休政策呼声渐高。这一时期,在

全球化不断加强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的背景下,我国顺应国际积极老龄化

的潮流,将老年群体看作人力资源的

重要组成要素,不断增强对人本价值

的重视,体现了老年人力价值开发的

新理念。

2019 年至今 :长寿红利被纳入

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

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

略”。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发利用“长

寿红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热点

议题。将长寿红利纳入国家战略,有

助于破解老龄风险,化危为机、危中

寻机。这一时期,相关人口政策更加

瞄准数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老

年人力资本红利、劳动参与红利以

及消费需求红利出发,有助于在老

龄化时代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背景

下,人口质量机会窗口早日出现。从

“老年人力资源”到“长寿红利”的

阶段转变没有明显的政策界线,但

外部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新变化,

并带来新挑战。

政策体制视角下的变迁逻辑与驱

动机制

政策体制理论认为,随时间推移

而进行的政策变迁与改革,主要在理

念、组织架构和利益群体三个维度分

异,并产生制度反馈,促进新政策范

式不断实现制度化,最终引发政策范

式的变迁。

演变模式。我国老年人力资源政

策的变迁历程,实现了从“被动应对

式”到“积极主动式”的范式更替。

本部分在归纳其范式转变形态的基础

上,从渐进性与突变性两方面简要揭

示其演进逻辑。

渐进模式。从被动应对范式到主

动积极范式兼具时间上和逻辑上的过

渡,并非突兀的嬗变,也非简单的替

代关系。老年人力资源政策的变迁是

在原先政策的理念、组织架构等基础

上的进一步改革,变化是渐进的。国

家对老年人的各项保障仍不断完善,

老年人也可选择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

新范式并非“淹没”旧范式的优点和

努力,而是受其影响,在其基础上层

层递进。两种范式始终是双轨运行,

只不过此消彼长,在不同时期的侧重

点不同,呈现出范式转变的特征。

突变模式。关键节点是范式变迁

的重要分析要素,是历史制度主义关

第64页

人才开发

62 中国中国 (2023·春)

注的重点之一。重大事件会对制度体

制造成影响,并引起及时回应。在我

国老年人力资源政策范式变迁的过程

中,明显的关键节点包括 :1978 年第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开启;

2000 年,我国正式加入 WTO,同时,

依照国际标准,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6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10 年,“老年人力资源”一词正式

出现在政策文件中,该年也恰好是劳

动力人口比重的转折点。由于落于纸

面的政策回应具有延后性,故范式转

变的节点并不一定与关键事件的发生

恰好吻合,但每一步转变均是基于我

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依时而变、政

出有因、脚踏实地的政策变革特征。

理念逻辑 :从“安其身”到“有

所为”理念。将政策认知与目标进行

规范化、概念化,并形塑政策执行者

的价值观及用以提升政策合理性。我

国老年人力资源政策从旧范式到新范

式的转变,根本动力源于党和政府治

国理念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老年

群体受限于文化水平、健康程度等,

被视为“需要受保护的对象”。老年

政策在于保障老年人基本的生存权

利。随着时间推移,老有余力的退休

干部、科技工作者等精英群体的价值

开始被发现。到改革开放前期,我国

第一次人口红利已露端倪,此时平均

主义的意识形态取向逐渐被效率优先

的原则所取代,年龄结构转变开启的

人口机会窗口与社会政策相协调,经

济优势彰显。21 世纪,“安其身”的

养老理念难以匹配社会转轨带来的新

形势,受到多方面的挑战。综上,“有

所为”的政策改革土壤已然成熟。老

年群体被看作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要

素,鼓励在再就业、志愿服务、社区

治理等领域充分发挥老年人作用。纵

览老年人力资源政策的变迁历程,政

策理念由“安其身”发展到“有所为”,

促进了我国老年人力资源政策从“被

动应对式”到“积极主动式”的范式

更替。

组织架构。第一,权力安排方面,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不断构建老年人

社会参与的规范化、合法化渠道。第

二,机构建设方面,体现构建协同整

合机制的重要性。一系列机构的成立

与改革标志着我国老年事业不断实现

机构创新,在统筹规划、协同共进等

方面实现了突破,有利于新范式下政

策体制的巩固与发展。第三,社会力

量多方合作一直是老年人力资源政策

发展的取向之一。除官方机构建设外,

社会力量也被鼓励参与老年人力资源

开发过程。如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积

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指导各地开展

互助养老试点。第四,政策反馈方面,

政策一致性、合理性、持久性较强。

积极的老年人力资源政策兼顾多方利

益,并与反年龄歧视政策、延迟退休

政策等相互配合,能够不断提高政策

的一致性与合理性。持久性则意味着

政策目标和承诺需要在经历危机和动

荡后仍然存在,体现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特点。

利益群体。老年人力资源政策涉

及的利益群体主要包括作为政策制定

者的政府部门,雇佣老年人的企业或

志愿组织等政策执行者,以及政策的

目标群体老年人。在不同范式下,政

府部门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本都表明

全方位保障老年人权益、促进经济社

会和谐健康发展是老年人力资源政策

的最终目标,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助于

利益实现。而企业雇佣老年人则面临

不确定的“收益”,因而企业在雇佣

老年人时会多方考量,不利于政策一

致性的实现。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

“安其身”,还是“有所为”,都是对

其自身利益的保障。即使在积极主动

政策范式下,也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

社会参与的方式和程度,不存在无视

自身实际(如健康状况)而被强制要

求社会参与的情形。在此情况下,只

有各利益群体的诉求相合才能提高政

策的凝聚力、打通社会发展与积极老

龄化之间的逻辑通道。

政策建议

新的政策范式从确立到接受,再

到广泛付诸于实践,需要较长期的过

程。人民的美好生活既是多维具体的,

也是群体分异的。在全生命周期范围

内,不同年龄段的人民的向往不同,

同一年龄段内也存在多种追求。

首先,在新时代背景下,特别

是在长寿红利时代,人口红利的效

应评估不能仅简单地参照经济收益,

同时要看到“人”的构建性意义。积

极主动范式的老年人力资源政策不

仅要满足解决人口结构老龄化下的

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更应坚定不移

地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释放所有年龄阶层的潜力,实现代

际公平。

其次,创设完善的就业环境,把

继续就业的决定权交给老年人自己,

赋权老年人选择的自由,防止一刀切,

构建自主、科学的长寿红利开发过程。

最后,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持

续消减对老年人力资源利用、老年人

社会参与的“掣肘”,为企业和老年

群体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政策的一

致性、合理性、持久性。若能高效释

放积极主动的政策效应,一定可以更

好地收获长寿红利。

(来源《社会保障研究》)

第65页

人才开发

中国中国 (2023·春) 63

退休后重返职场图个啥?

记者调查发现,眼下,“银发族”

重返职场的现象非常普遍。不少老年人

选择在新的岗位上发挥余热。不过,老

年人在职场面临诸多法律风险。保障老

年人就业权益,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线下:

80岁仍在上班工作 如一味良药

上午 9 点,文化来到北京农科院

内的一处小楼。距开会开始还有一段时

间,他打开包,取出一份资料细细读起

来,时而喝上一口保温杯里的绿茶。

厚实挺括的深蓝色毛衣外套,内

穿一件灰色衬衫,手腕上金属表带隐

约散发着光亮,阅读时也不需要老花

镜。从外表看,很难相信眼前这位领

导已经退休近 20 年。“我 79.9 岁”,

文化风趣地说,“还差一个月就 80 岁

了!”

这么多年下来,文化始终没有远

离工作。1965 年,他从北京农业大学

的农学系毕业,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20 年后,回京进入北京农科

院的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带根的、

带水的、带腿的,畜牧、大田、果树,

包括生态……只要和‘农’沾边,没

有不琢磨的。”科班出身加上广泛涉

猎与实践,文化迅速成长为业务专家,

退休前担任了 12 年综合所所长。

到了退休年龄,文化“退休不

退岗”,继续做着所里的业务。直到

2016 年,综合所结构调整,73 岁的

文化被北京都会规划设计院邀请,担

任顾问至今。

22 岁投身工作,80 岁仍在上班,

这令人称奇的履历对文化来说却颇为

自然。从十多年前起,他就是位“空

巢老人”,身边没有老伴,子女成家

立业,也不需要他帮忙照看孙辈。“我

不图钱,但我害怕寂寞。”文化坦言,

自己每月退休金一万多元,并不缺这

份顾问工作每月数千元的收入。“只

要不让我闲着,做什么都可以。”

文化的身体远比同龄人硬朗。年

轻时,他擅长多种球类运动,上了岁

数,依然耳聪目明。游泳一次可以连

续游近 2000 米,上楼梯比很多年轻

人都快。单位距家 8 公里,只要没有

雨雪,他都是骑自行车往返。

他订阅了《中国科学报》《农业

技术经济》等五六种报刊,闲暇时会

把与行业相关的内容做成剪报。“活

到老学到老,知识要随时更新,才能

跟得上形势。”于他而言,工作犹如

一味良药,帮助自己延缓四肢、大脑

的老化进程,也让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有意义。

线上:

年龄相仿好沟通 弹性工作压力小

退休前,关凤琴只是工厂里的一

名工人。她从没想过,自己退休快 20

年,居然还有机会当上老师,给来自

全国各地的学生上课。

关凤琴平时爱好做手工,尽管没

有专业学习,但心灵手巧的她总是无

师自通,不仅擅长剪纸,还对书画、

刺绣颇有研究,年近七旬的她依然保

持着饱满的创作热情。

在女儿的介绍下,关凤琴加入了

春榆学社。春榆学社类似于线上老年

大学,开设有朗诵课、书法课、摄影课、

声乐课等多门课程。而关凤琴,要在

这里迎来自己的新身份。

“刚开始,平台上的任课老师大

多是年轻人,但后来我们发现,如果

能邀请具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来当老

师,效果或许会更好。因为他们跟学

员年龄相仿,沟通起来没有代沟,容

易产生共鸣。”经过一番调研,春榆

学社负责人王洪川看到,不少老年人

也希望寻找机会发挥特长,实现自

我价值,同时获得一定收入。“这些

宗媛媛 魏 婧

第66页

人才开发

64 中国中国 (2023·春)

老年人往往在一些领域有着多年的积

累,经验十分丰富,教起课来也特别

有热情。”

在王洪川的鼓励下,关凤琴决定

尝试开设手工课。“对我来说,就像

重新打开一扇窗,我第一次知道,原

来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跟全国的中

老年朋友切磋交流。”

身为新手老师,关凤琴明白这

份工作并不简单。“具体教哪些内容、

分成多少节课、每节课怎么讲,这些

细节都需要反复打磨,好在平台有专

门的工作人员协助。”王洪川坦言,

对于这样的新模式,平台也在不断摸

索经验。“课程安排会以老师为主,

我们主要是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方

面提供后台支持。”

相比起全职工作来说,关凤琴觉

得弹性工作更适合老年人。“特别是

线上这种,也不用担心路上交通问题,

时间又比较灵活,压力小一点。”

招聘:

更看重真才实学 复合人才受欢迎

谈起在文化 73 岁时还要向对方

发出聘用邀请,北京都会规划设计院

院长李征说,主要是因为老人专业对

口,身体素质可以胜任,也没有太多

家庭的牵绊。“退休老专家有真才实

学,又能够跳出‘圈子’‘身份’的

束缚,表达起来顾忌较少,更加坦诚

客观。文老先生勤于思考,见解独到,

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在价值观上是

相互认同的。”

最近,李征正在对接一位中国

地质大学的退休老师,准备将对方

聘请过来。“主要作为水方面的专家,

帮我们对地下水、蓄水层等做一些研

究。这位老师六十岁出头,相对年轻,

日常会来办公室多一些,可能还需

要出国,跟文老先生的分工会各有

细化侧重。”

为了吸纳更多的综合型老专家,

李征近期还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发布

了招聘信息。“有的人会打电话来问,

说我不是搞专业的行不行,我们就会

着重把岗位需求再强调一下。”他表

示,如果是专业技术类的退休再就业,

通常来说门槛确实会比较高。“要有

一定的写作能力,有时候还要出差,

最重要的是沟通能力。像我们准备聘

用的这位老先生,他之前在学校不仅

做学术,还负责过学院党委工作,属

于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最近这半年,王洪川也在努力

发掘老年人才。“新一代的老年人中,

很多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思想开放,

精力旺盛,对退休生活的规划更加丰

富,也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更高,他

们需要广阔的施展空间,也需要多元

的就业岗位。”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

发布招聘信息后,王洪川陆续收到不

少老年人投来的简历,“相比起证书

来说,我们更看重老年人的作品和教

学能力。上岗之前,还会安排培训辅

导,让老年人熟悉平台的基本操作。”

   建议:

多注意法律风险 保护好合法权益

“事实上,老年人力资源同样是不

可忽视的社会财富,他们具有独特的

优势,但以往老年人找工作大多只能

靠熟人介绍,很少有服务 60 岁以上

退休人群的招聘平台。”中国老龄协

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总工程师、中国

老年人才网负责人李强谈到,中国老

年人才网正是希望为老年人就业拓宽

渠道、搭建平台。“去年 8 月上线以来,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

求职招聘栏目,热度远超预期。”

不过,李强深知老年人就业并

非易事。“用人单位在招聘老年人时,

顾虑主要在于如何处理老年人在工作

岗位上发生意外的问题。在过去已经

发生的超龄劳动者劳动争议案件中,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

关系,成为争议的主要焦点。”

据李强介绍,中国老年人才网在

做好信息真实性把关的同时,专门开

设择业指导栏目,提醒老年求职者注

意相关法律风险。“老年人在拿到劳

务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这里面

双方关系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目前,

中国老年人才网已经联系多家保险公

司,计划在求职招聘栏目开辟在线保

险窗口服务,建议老年就业者购买意

外伤害险,并建议用人单位购买雇主

责任险。

“保障老年人就业权益是一项系

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全社

会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李强提出,

应当完善制度设计,为老年人就业提

供更多便利,让有意愿且有能力重返

职场的老年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就业培训为老年人

赋能,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摘自《北京晚报》)

第67页

人才开发

中国中国 (2023·春) 65

赵萌萌

老年人就业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超 6 成老人有再就业意愿

2022 年 10 月招聘平台“前程无

忧”发布的《2022 老龄群体退休再就

业调研报告》显示,68% 老年人退休

后再就业意愿强。根据调研,46.7%

老年人重返就业市场为寻求个人和社

会价值。19% 求职者希望发挥一技之

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34.3% 求职

者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来

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在我国,退休年龄总体上为男

性 60 岁、女性 50 岁或 55 岁。对于

正在逐年延长的全国人均寿命而言,

五六十岁低龄老人仍有精力和活力。”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教授

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

示,“他们对于完全闲下来并不适应,

还有参与社会的需求。这些‘新’老

年人或是发挥专业所长,或是出于个

人爱好,或是希望奉献社会,不少人

退休后仍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发

挥余热的意愿。”

老年人就业市场尚不健全

不少像李先生一样的“银发族”

虽然渴望重返职场,但由于招聘老年

人的企业少,对口合适的岗位更少,

导致老年人择业范围狭窄。

“老年人就业市场尚不健全,目

前大部分招聘平台基本尚未面向老年

人开辟专区,大多数老人只能通过熟

人介绍的方式寻找工作。”陈友华表

示,“老年人再就业,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减轻或迟滞老龄化所带来的冲击,

如社会养老增负及用工难题等。不仅

如此,‘银发族‘尤其是低龄老年人

口的部分群体,他们重返劳动力市场、

对社会而言,避免了人力资本的浪费,

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个人与家庭而言,

既增加了参与社会的机会,又增加了

收入,还维持了老年人‘老来还有用’

的价值感。”

社会上也有部分声音认为老年人

再就业,会加剧青年就业难?

对此,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

政策系副教授胡雯表示,“年轻人就业

和老年人发挥余热并不冲突。一些岗位

因工资待遇、休假制度、晋升渠道等

无法达到年轻人的心理预期,而老年

人更看重在发挥余热中实现自我价值,

对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要求并非首

位,这与年轻人恰好可以形成互补。

有些岗位注重经验积累,例如医院会

邀请老专家、老教授,这些老年人重返

职场,并不影响年轻人职业发展。”

老年人就业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如何支持低龄老年人再就业?

“支持老年人再就业,制度保障要跟

上。”胡雯表示,“在提倡老年人就业

的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切实保障老

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我国在老年人再

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尚处于原则性设

计和讨论阶段,劳动保障也亟待健全

完善。此外,还要开展多样化、个性

化就业培训,为老年人再就业赋能 ;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欢迎鼓励老年人

再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面对老年人再就业,政策层面已

经开始行动。2021 年 11 月,中共中

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

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老

年人继续发挥作用,充分发挥低龄老

年人作用,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

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

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

导服务”。

同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

划》,提出“践行积极老龄观”,“鼓

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加强老年

人就业服务,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

2022 年 8 月,由中国老龄协会老

年人才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老年人才

网”上线,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库

和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老

年人就业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应得到

全社会的重视,需进一步打通体制机

制障碍,把老年人就业纳入公共服务

体系中。”胡雯建议,可以建立老年人

口就业创业鼓励和奖励机制,适当延

长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工作年限,开发

公益岗位,促进灵活就业,对于积极

推进老年就业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 ;

根据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需要,探索设

立与老年人口再就业需求相对应的培训

学习平台,增加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

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

(来源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第68页

人才开发

66 中国中国 (2023·春)

沈 澈

促进低龄老年就业 实现“银发红利”

将低龄老年人就业体系定位好、

引导好、保障好、建设好,事关老年

群体的晚年获得感和“银发红利”的

实现,是亟待探索的全新课题。(特

殊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

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当前,全

社会已充分意识到老年群体中蕴含着

丰富潜能和广阔市场,促进低龄老年

人再就业已经从理念转化为实际探

索。2022 年 8 月,中国老年人才网正

式上线,对发掘老年人力资源具有积

极的促进作用。能否将低龄老年人就

业体系定位好、引导好、保障好、建

设好,事关老年群体的晚年获得感和

“银发红利”的实现,是亟待探索的

全新课题。

健康老龄化为老年就业提供了现

实可能。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

进,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 78.2 岁,

健康水平有很大提升,为低龄老年人

形成持续劳动能力,成为稳定的人力

资源群体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

现阶段依然执行男干部及职工 60 岁、

女干部 55 岁、女职工 50 岁的退休年

龄,且退休人员中脑力劳动者所占比

重提升,这都为低龄老年人重回劳动

力市场预留了年龄空间、健康空间和

职业选择空间。同时,日益提升的公

共健康水平激发了低龄老年人的多元

化求职意愿,提升了低龄老年人重回

劳动力市场的内在驱动力,促进老年

人的社会融入和价值再创造。

提升全年龄群体就业市场的活跃

度是老年再就业的目标定位。

推动老年人实现再就业不是挤

占中青年群体的就业岗位,而是能

够实现各年龄段劳动者稳定积极就

第69页

人才开发

中国中国 (2023·春) 67

业。首先,用人单位对低龄老年人

的用工需求集中于“适老化”岗位,

即对经验、技术、耐性等职业属性要

求较高,同时对体能、敏捷度要求较

低的岗位,如教师、医师、档案员

等岗位。同时,低龄老年人的就业

渠道相对独立,包括原单位原岗返

聘、新单位单独设岗招聘、远程顾

问指导等,与中青年群体就业岗位

互不挤占。其次,低龄老年人在就

业中彰显技术、经验、管理等方面

的比较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传帮带”

的独特优势,能够助力中青年劳动

者实现职业成长、提升就业竞争力。

再次,老年人再就业需要专业培训、

服务保障等配套措施,相关领域可

以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带动中青

年群体从事相关行业及公益性岗位。

高质量晚年生活应实现老年人全

方位需求。

老年群体存在多层次养老需求,

包括物质生活、养护服务、人际沟通、

社会尊重等方面,“老有所为”与“老

有所养”是高质量老龄化的必备条件,

且相互促进。“老有所养”是通过发

放养老金、提供养老服务等方式对老

年人曾经的贡献进行价值回馈,确保

老年人享有安宁、健康的晚年生活,

“老有所养”是“老有所为”的坚实

基础 ;“老有所为”促使低龄老年人

在就业中继续发挥经验才智,实现老

龄价值再创造,倡导老年人享有丰富、

充实、完整的人生规划,“老有所为”

是“老有所养”的深入发展。简言之,

“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相辅相成,

共同满足了老龄群体的生存、发展、

交往和自我实现需求,构建了综合性

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实现积

极、健康、发展的老龄化。

维护好就业权益是老年再就业可

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首先,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用

工信息真实,保护老年人信息安全,

避免涉老欺诈。其次,优化多层次工

伤保障体系,要求用工单位为超龄劳

动者投保商业意外保险。再次,适时

调整相关法律法规,对超龄劳动者给

予基本劳动保障,发布老年人就业的

规范化操作细则和指导意见。最后,

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应提升涉老

劳务纠纷的处理能力,确保其能够得

到维权服务。

多主体协同发力为老年人创造良

好的就业环境。

低龄老年人就业在促进群体融合

和社会共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正外部

性,良好的老年就业环境也需要家庭、

社区、市场主体乃至全社会的协同参

与。家庭应随时关注就业老人的身体

及精神状况 ;社区要为低龄老年人提

供公益性岗位,在信息识别和权益维

护等方面进行广泛宣传 ;市场主体结

合自身需求提供老年就业岗位,促进

单位内不同年龄群体的职业能力交流

互通 ;社会组织可通过志愿活动及搭

建对话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信息收集、

劳资沟通、同业交流等服务 ;职能部

门应依法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对低龄

老年人就业的全环节展开监督指导。

多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治理合力,

才能以老年就业为契机,高质量建设

老年友好型社会。

目前,我国开始了低龄老年人就

业的第一步探索。未来,仍需通过科

学布局和长远规划全方位发掘老年人

力资源,建设规范化、统一化的老龄

劳动力大市场。扶持并保护老年人创

业特别是返乡创业,激发老年群体的

市场创造力和就业带动力。鼓励其广

泛参与青少年培养、建言献策、邻里

互助等社会活动,通过社会融入及自

我实现提升老年生活质量。低龄老年

人就业是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实

现价值再创造的重要支点。通过建立

健全老年就业市场、志愿服务、创业

创新相结合的立体化人力资源开发与

服务网络,才能全面提升老年群体的

获得感,对劳动力市场形成有益补充,

实现共享型老龄化。

(摘自《工人日报》,作者来自中

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第70页

文化教育

68 中国中国 (2023·春)

以科学教育赋能老年人高品质生活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

的社会现象,备受全社会关注。作为

中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

2021 年上海的 60 岁以上户籍人口已占

户籍总人口的 36.3%,与此同时,随

着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

高激发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如何帮助老年人提升科学素养,

助力他们实现高品质晚年生活,既是

老年人群的个体诉求,也是社会各方

的广泛关注。在日前举行的中英全民

科学素养发展会议上,上海开放大学

党委副书记、校长贾炜发布了一项

以“科学教育赋能老年人高品质生活”

为主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上海

老年人科学素养总体水平较高,但健

康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仍有

提升空间,提升老年人科学素养,急

需进一步扩大老年科学教育供给、完

善课程体系、加大在线资源建设、创

新教育方式等。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助力老

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2021 年 6 月,我国颁布《全民

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发起了“老年人科学素质行

动”,强调“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

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

发展的能力”。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

要(2021-2035 年)》,“科学素养”是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

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

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中,与老

年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素养、

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衣

食住行和生活品质。据 2021 年上海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上海居民健康素

养整体水平近 14 年来逐年提升,但

60-69 岁老年人群与居民整体相比,

其健康素养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而老

年人信息素养的高低,更是关系到老

年人是否会使用打车软件、网上预约

挂号等,是否能很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在上海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

下,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变得越

来越迫切。

为了切实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变

化、追求高品质生活,面向老年人的

科学教育,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

方面的广泛重视,并正在转化为全世

界的共同行动。近年来,中国政府不

断加大对老年教育事业的投入。上海

提出了“在学习中养老”的理念,构

建了“市 - 区 - 街镇 - 居村委”四级

老年教育网络,社会各方建立了老年

教育社会学习点 326 个和养教结合学

习点 192 个,并通过老年人学习网、

指尖上的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慕课等

在线渠道完成学习资源配送;博物馆、

图书馆等公共场馆也在持续开展科学

普及教育活动,并将资源送入每个社

区。面向老年人科学教育的内容正在

日益拓展、方式正在日益丰富。

作为一所专门服务上海市民终身

学习的新型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承担

着参与和推动老年科学教育的责任,

尤其近年来在老年科学教育领域开展

了系列探索,如正在打造“银发 e 学

堂”,围绕入门、就医、社交、出行、

数码等主题开发课程资源,并积极建

设实体化应用场景,助力老年人跨越

“数字鸿沟”,让更多老年人享受高质

量的教育服务。我们一直在擘画如何

更好地服务于提升老年人的科学素

养,助力老年人高品质生活的实现。

老年教育资源总体充足,但供给

和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

据贾炜介绍,为进一步了解老年

人科学素养的提升需求、提高老年科

学教育供给的适需有效,上海开放大

学在推进老年科学教育实践的同时,

也积极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今年 7

月,开大专门组织开展了面向老年人

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调查,调查对

象为上海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通

过在全市 16 个区 71 个街镇进行抽样,

最终回收了 13450 份有效样本数据。

调查显示,在健康素养方面,近

九成老年人拥有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技能的掌握还

需进一步提高。在健康生活方式和行

为测评中,90% 以上的老年人能正确

判断喝牛奶、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身体没有不舒服时是否需要定期体检

等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题目。

在健康知识测评中,仅有 35.7%

的老年人了解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仅

有 41.8% 的老年人知道成年人每天的

王 星

第71页

文化教育

中国中国 (2023·春) 69

正常饮水量。在健康技能的测评中,

有 60% 左右的老年人掌握了跌倒后的

科学处理方法以及如何监控血压、血

糖等慢性疾病。在信息素养方面,近

八成老年人掌握了网上买菜、网上打

车、网上挂号等知识和技能,但仍有

部分老年人的信息工具应用能力有待

提高。在信息知识的测评中,近八成

老年人能正确回答相关题目,其中关

于“网上买菜的功能”“打车软件的

使用”“网上预约挂号”等的掌握比

例分别为 84.7%、87.1% 和 82.1%。

在信息思想的测评中,91% 的老

年人具有一定的防网络诈骗意识,表

示不能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能转发

未经证实的信息,未确认来源不能添

加陌生人为好友。在信息工具应用能

力的测评中,调查发现,有 40.8% 的

老年人不清楚“微信添加好友的途

径”,包括扫描二维码名片、从通讯

录加朋友、雷达加朋友等。

调查发现,老年人的科学素养

水平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

与老年人的户籍、受教育程度、退休

前的工作岗位等过往生活工作经历相

关。如,拥有高学历、上海户籍、居

住在中心城区、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老年人科学素养

水平相对较高。二是与老年人现阶段

的生活居住情况、学习动力与兴趣、

解决问题方式、学习方式等相关。老

年科学教育不能回溯性地改变老年人

过往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但可以对现

阶段影响老年人科学素养提升的相关

因素给予积极的干预与影响。

据调查显示,上海市老年教育的

总体供给较充足,但优质教育资源分

布不均衡,而且老年科学教育的内容

供给和需求匹配度还有待提高。

首先,老年人参加老年学校学习

的比例最高,但仍有老年人喜欢通过

电视、网络等进行学习,而参与高校

或企业的老年教育服务最少。老年人

参与老年教育的类型主要是老年学校

开设的课程与活动,占比达到 71.0%,

其次是观看电视节目与检索网上资

源,占比均在 30% 左右。值得一提的

是,老年人参与大学、企业为老年人

开设的课程与活动的比例相对较低,

为 15.1%。

现阶段,相比科学教育类课程,

老年人更青睐艺术修养类课程,其

占比高达 71.9%。而与科学教育主题

相关的健康教育类、实用技能类、社

会科学类课程,占比依次为 31.3%、

16.5% 及 14.8%。而参与老年教育机

构学习的老年人,对扩大科学教育

供给、提高课程丰富性和层次的需

求较高。

搭建科学教育合作网络,助力老

年人高品质生活

调查表明,在提高老年人科学素

养方面,上海老年科学教育虽有成效,

但仍然任重道远。不同老年群体之间

科学素养水平的显著差异,以及老年

人对科学教育供给的新需求和高要

求,都对进一步提高老年科学教育供

给的覆盖面、资源配送的精准度、服

务方式的适需性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

支撑。

贾炜表示,未来,上海开放大学

将在老年科学教育领域继续采取一系

列积极行动,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老年

科学教育服务,助力老年人实现高品

质生活。

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是关系到老

年人日常生活品质的最直接的因素。

上海开大将继续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生

活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帮助其“知行

合一”健康养老 ;更要与时俱进地加

强对老年人信息素养的教育服务,加

大对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场景的设计与

开发,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帮助

老年人提高数字技能、共享智慧生活。

老年科学素养需要重点关注居

住在郊区的老年人群。一方面要进一

步扩大科学教育供给,尤其是郊区各

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的建设和服务 ;

另一方面通过盘活资源,实现中心

城区与郊区的优质资源的互联互通,

并积极将中心城区的科普活动辐射各

郊区。

考虑到科学素养低的老年人更倾

向于向社区求助解决生活问题,上海

开大将充分依托社区教育服务网络,

将老年科学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服务活

动更广泛、更频繁地送进社区,并加

强社区教育服务人员的科学教育相关

培训。

此外,开大还将积极引入“课程

包”概念,根据老年人群的课程选择

关联度,为老年人提供有层次、多类

别的“课程套餐”服务。探索推行科

学教育的分层教学与服务,兼顾不同

科学素养水平老年人的需要,注重科

学教育兴趣的激发和保持。积极加强

与社会各方的合作与宣传,让高校、

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各类场馆和社

会组织加入老年科学教育服务。

贾炜表示,老年科学教育覆盖范

围很广,涉及领域很多,上海开大将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

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合作联动,通过资

源共建、服务共享、人才互通、平台

互联等方式,加大多种渠道的宣传力

度,进一步搭建起老年科学教育的合

作网络,共同为老年人高品质生活助

力。

(摘自《文汇报》)

第72页

文化教育

70 中国中国 (2023·春)

2022 年中国老年教育行业

发展态势及行业需求潜力分析

老年教育是为让老年人继续学习

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老年教育是终身

教育体系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薄弱

的一个环节,而老年大学又是老年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老年再教育,

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多内容、多 层次的

学习教育机遇,满足求知需求,充实

老年人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

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居 于重要位置。

我国老年教育办学模式的法律

保障还停留在纲要、通知、意见、规

划等指导、鼓励、号召等层面,强

制力 和威慑力不足,缺乏对老年教

育宗旨、原则、发展模式、发展步骤、

职能、教育内容和模式、运作等一

系 列落地问题的认定,忽视了老年

教育的整体性。

相比之下,海外国家的老年教育

发展更早,办学模式更加成熟,保障

制度趋于法治化,逐步形成了一套完

整独立的老年教育专门法律体系,为

推动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国外老年教育办学模式多元化,社会

主体参与程度以及社区化程度高,并

且课程多样化而富有层次,重视老年

人的自我价值实现。

尽管我国较早提出老年教育,但

国内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办学模式

较为单一。 目前,老年大学是我国最

正统最重要的老年教育办学模式,由

于收费低廉,每学期每门课的费用大

约为 150-300 元,深受广大中老 年人

欢迎。社区老年教育是我国推进老年

教育向基层渗透的重要途径,建立健

全“县 ( 市、区 ) ——乡镇 ( 街 道 ) ——

村 ( 居委会 ) ”三级社区老年教育网

络,不仅能让老年人就近接受教育,

还能缓解老年大学的需求 压力。远程

老年教育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便利为

足不出户的老年人提供学习平台。随

着老年教育的逐渐普 及,社区化、远

程化的渗透率将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老年教育以政府主办的

老年大学为主,仅有少量的企业进入

老年教育市场。老年大学由于学费便

宜,资金运营严重依赖政府补贴与企

业赞助。民营老年教育机构补贴较少,

因此收费较高,难得老年人欢 心,导

致民营老年教育机构盈利困难,发展

规模受限。

截至 2020 年底,30 个省 ( 区、市 )

出台了老年教育规划或政策性文件,

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国外老年办学模式

国外老年办学模式

第73页

文化教育

中国中国 (2023·春) 71

国内老年教育办学模式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27 个省 ( 区、市 ) 相继转发《教 育部

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

展的意见》或出台了实施意见 ( 行动

计划 ) 。全国各级各类老年 大学 ( 学

校、学习点 ) 8 万多所 ( 个 ),注册学

员 1400 多万人。建成 29 所省级老年

开放大学,线下培训 350 万人次,线

上培训 8000 万人次。高校第三年龄

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已有 221 所院校。

在 216 个市 ( 地 ),689 个县 ( 市、区 )

,4856 个乡镇 ( 街道 ),26698 个村 ( 社

区 ) 设立老年教育学习点。各省级老

年教育 或终身学习平台共注册学员

630 万人,访问量超过 8000 万人次。

目前大部分老年大学收费的现状

是一门课程一学期 100-500 元,公办

在 100-200 元,民办在 500 元上下。

这个定价维持运营已很不易,但如果

想提高价格,马上面临老人付费意愿

低的难题。

人口老龄化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

热点问题。积极老龄化是当前许多

国家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都普遍赞

同的 理念,其意义在于将老龄化对

社会经济的压力转化成促进可持续

发展的动力,而老年教育便在这种

背景下 应运而生。20 世纪 80 年代,

老年大学开始兴起,最开始主要面

向离退休干部,后来招收对象开始

覆盖更 多的普通老年人,随着老年

人口的增加以及对精神文化需求的

日益增长,我国在老年大学教育方

面的投入 也不断加大。直到近几年,

老年大学的稀缺性才开始被注意到。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一项数据显示,

目前 国内共有超 7.6 万所老年学校,

包括参与远程教育在内的老年学员

共有超 1300 万人,相比于 2.6 亿的

老年 人口总数,老年大学需求潜力

十分可观。

(来源 :共研网)

2016-2020 年中国老年学校数量及学员数量

2016-2021 年中国老年教育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第74页

科技金融

72 中国中国 (2023·春)

抓住老龄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从金融角度来说,应对人口老

龄化的核心在于持续做大养老金规

模,形成长期资本,并通过科学配置,

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促进经济高

质量发展。

一是政府构建全面应对人口老

龄化的政策体系,加快养老金积累

速度。

上个月,个人养老金业务全面

启动,有关机构和专家按现有政策

测算,5 年后个人养老金规模大概有

0.5-1 万亿规模,仍与国际平均水平

有较大差距。目前每年新增的个人

储蓄存款在 10 万亿左右,如果能有

更大力度的政策引导,将其中 30-

40% 转化为养老金,五年后就能形成

20 万亿长期资金。此外,根据我们

测算,2035 年全国社保基金(战略

储备基金)合理规模在 10 万亿左右,

仅靠投资增值很难实现,需要政府

进一步提高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资

金来源。

二是企业主动践行社会责任,

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

全国当前共有 12.58 万家企业

建立企业年金,覆盖 2984 万人,积

累资金规模 2.8 万亿,覆盖面和资金

体量都有较大提升空间。美国第二

支柱总规模超过 20 万亿美元,占全

部养老金的 57.5%,是资本市场最重

要的投资者。此外,美国第二支柱

也是私募股权基金重要的出资人,对

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

用。人们常说我们国家现在是长期资

本不足,所以合格的 LP 资金还是太少,

与这个也很有关系。

三是优化养老金投资布局,抓住

老龄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老龄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而养老金具有长久期的特点,可以顺

应老龄化发展趋势,提前投资布局相

关产业。有一些产业就是与老龄化直

接相关的产业。如 :随着寿命延长,

癌症病发率显著提高。过去十年,几

乎所有国家的癌症新发病例数在增

加。幸运的是,生物、化学、计算机

等底层学科进步,推动医学研究水平

大幅提升,生物制药在癌症治疗领域

不断取得突破,吸引大量人才和

资本,成为医药创新的高地。另一

方面,老龄化社会持续上涨的人工

成本将重塑制造业竞争格局。近年

来,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一些

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步迁出中

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

来越大。与此同时,工业领域加快

数字化改造进程,以工业互联网发

展为契机,不断提高工厂数字化水

平,将 AI 技术和大量工业数据相

结合,逐步推进生产智能化、无人

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这也是一个规模很大、确定

性很高的赛道,适合养老金投资布

局。

(摘自《证券时报》)

陈文辉

第75页

科技金融

中国中国 (2023·春) 73

数字化助力养老行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国社会

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

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

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公办养老机

构和普惠型养老服务,特别要强化对

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

底保障。”

按下随手携带的呼叫器,跌倒的

老人可以及时得到救助 ;具有行为监

护、安全看护等功能的养老监护类智

能产品,让老人生活更安全更放心 ;

智能设备一键拨打热线,工作人员 24

小时接听并提供各项服务和应急帮

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正为养老行

业注入新的活力。

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发

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

划(2021—2025 年)》提出,打造智

慧健康养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及养

老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化如何赋能养老行业?当前

面临哪些挑战?前不久,记者赴浙江、

广西等地进行了采访。

用上智能设备

智能技术和手段在健康管理、远

程诊疗、居家照护等方面发挥了很大

作用

“多亏了这个‘宝贝’,不然麻烦

就大了!”家住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城厢街道潇湘社区的黄月珍老人,今

年 88 岁。常年独居的她,说起社区

给家里安装的“安居守护四件套”,

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几个月前,正在客厅里看电视的

黄月珍,忘记了厨房正烧着热水。水

烧干后,家中的烟感报警器识别到屋

内烟气,信息传输至萧山区智慧养老

服务中心。值班工作人员拨打老人和

子女的电话都没有响应后,立刻联系

了社区值守网格员俞为,接到任务的

俞为第一时间上门处置。整个响应过

程,不到 5 分钟。

“进屋时厨房已经烟雾弥漫,老

人还没有察觉,再晚一步后果不堪设

想。”俞为说。

在萧山区 124 万户籍总人口中,

老年人口约 31 万人,占比达 25%。

通过智能设备采集烟雾浓度、燃气浓

度、门磁开关次数与时间等数据并借

助 5G 网络回传至政务云端,萧山以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告警

预警模型,精准识别 36 种突发状况,

保障老人居家安全。该应用系统自

2021 年上线以来,已覆盖全域 22 个

镇街、564 个村社,累计将 6000 余位

老人纳入守护范围,预警居家安全隐

患 6100 余次。

“四件套是基础硬件,如果有需

要还可以自由叠加智能床垫、智能手

环、跌倒检测仪、紧急呼叫仪等设备。”

萧山区民政局副局长叶臻刚说,目前

辖区内高龄孤寡、独居、空巢等特殊

困难老人家中,基本都已经安装上了

这类智能设备。

如今,越来越多老人用上智能设

备。智能技术和手段在健康管理、远

程诊疗、居家照护等方面发挥了很大

作用。

在黄月珍家中,一个白色的方

形装置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红蓝绿三

色按键,除了联系亲属外,还可以一

键拨打智慧养老服务热线,工作人员

24 小时接听并提供各项服务和应急帮

助。此外,点击手机上的“浙里办”

应用“e 养萧然”版块,同样能一键

申请各类家政服务,子女经过授权,

可以远程代为操作并查看各种信息,

使用方便。

“智能养老产品需要满足老年人

的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黄石松分析,因其需求弹性大,目前

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存在服务标准

难以确定等问题。仍需加强引导,唤

醒老年人的潜在消费需求,构建多样

化的应用场景。

黄石松表示,数字时代势不可挡。

未来,智慧养老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

率、创新养老服务方式、促进养老服

务供需对接等方面大有可为。

建设智慧系统

家属通过微信小程序,就能随

杨彦帆 祝佳祺 窦皓

第76页

科技金融

74 中国中国 (2023·春)

时查看老人的护理情况、健康评估

等信息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福利

院大厅,高清大屏显示着院内老人的

护理等级、护理情况等。护理站墙上,

楼层也有电视实时显示不同老人的呼

吸、心率等健康状态。

“我们的养护楼都实现了无线网

全覆盖,利用物联网技术,睡眠床带、

SOS 呼叫报警器、非接触雷达、健康

随访箱等物联网智能设备,实现数据

回传和分析。”宾阳县福利院院长陆

慧告诉记者,一旦老人出现异常情况,

显示屏会主动弹屏或语音预警,改变

了过去被动接收呼救的情况。

智能化管理是养老机构未来发展

的趋势。根据《南宁市智慧养老服务

平台实施方案》,一批养老大数据中

心、数据交互系统、居家养老服务监

管系统等智慧系统已投入建设。宾阳

县福利院的智慧设备和系统也投入使

用,养老资源整合利用初见成效。

走进失能老人刘汉铭房间,床头

安置的“非接触雷达和睡觉监测仪器”

实时监测他的生命体征,通过平台随

时可以查看生命体征数据情况,夜间

离床、体征数据变弱、坠床等风险都

能得到预警。

护理员谢夏临用手持终端扫描床

尾的电子卡,读取了刘汉铭的基本信

息、护理要求和护理工作进展。“老

人今天需要照顾洗浴。”谢夏临打开

了床位滚轮刹车,推着刘汉铭进了洗

浴间,通过遥控器操作,助浴间配置

的电动助浴推床移动升降、调节体位,

实现从床到卫浴的平稳过渡。

助浴工作完成顺利,谢夏临在

终端进行勾选登记,护理主管也可以

通过数据系统随时巡检核查护理员工

作情况。“少了很多纸质台账,我们

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服务老人上。”

谢夏临说。

除了智慧照料,还有智慧健康评

估。通过健康一体机、便携式一体机

对老人基本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上传数据到健康系统,立刻能得到评

估报告。家属通过微信小程序,就能

随时查看在住老人的护理情况、外出

情况、健康评估情况、风险评估、食谱、

体检报告等信息。

“推行智能化管理后,从业人员

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但目前养

老机构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智慧养

老的盈利周期长,所需资金仅依靠政

府有限的财政补助拨款,平台智能化

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陆慧告诉记

者,今后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统一的智慧养老云平台,持续汇

聚医疗、康复、旅游、家政等相关行

业资源,加快形成综合服务能力。

提升数字素养

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高

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在天津,“银发”智能服务平台

让老年人感受到家人就在身边,拓展

了与亲人的联系纽带。通过智慧陪伴

终端设备的语音交互模式,可以设置

家人的声音进行实时对话互动……

老年人需要老有所养,更需要老

有所乐。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

鸿沟”,更好地拥抱数字化服务?

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

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解

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

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

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

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2021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印

发,对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作出全面

部署,要求“在鼓励推广新技术、新

方式的同时,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

服务方式,加快推进老年人常用的互

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APP 应用适老

化改造。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

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年人

数字素养”。

“要通过数字赋能,真正让技术

更便捷、更高效、更实惠地为老年人

所用,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黄石松认为,未来的智慧养老服务体

系,要基于交互设计理念,做到交互

方式易用、满足情感化需求。应以老

年群体广泛的互动参与以及满意度作

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实现视觉界面合

理化、交互操作人性化,切实提升老

年群体使用智慧养老平台的体验。

“对于老年人而言,最简单的操

作方式才是他们最喜欢的。”萧山区

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贺军表示,当

前一些智能手环等可穿戴智能设备以

及对应的操作程序,往往在设计时着

重于技术与功能,忽略了老年人的学

习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致使他们

不能很好地使用,如何将两者更好地

结合,仍需进一步探索。

专家认为

当下智慧养老的发展,一方面要

迭代升级相关应用场景,打通数据壁

垒,加快相关领域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提升服务水平和精准性 ;另一方面,

也需要加强老年人的信息技术和智能

设备教育,破解老年人面临的“数字

鸿沟”问题,使老年人也能乐享移动

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

息技术带来的红利。

(摘自《人民日报》)

第77页

科技金融

中国中国 (2023·春) 75

老年人不会上网,怪谁?

根据《第 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

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2 年 6 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10.51 亿,50 岁及

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 25.8%, 其中 60

岁及以上网民群体达到了 11.3%。如

此庞大的老年网民规模,在使用互联

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将如

何解决?面对这一新技术,老年群体

由于理念思维、经济实力、知识储存、

实际操作等现实原因,在出行、消费、

就医、办事等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不

便。现有互联网应用在设计上对老年

群体的友好性不足。那么,哪些原因

导致市场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设计中

对老年群体缺乏回应?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设计现状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互联

网技术加速深入至老年群体的日常

生活中。面对新技术,老年群体由

于理念思维、经济实力、知识储存、

实际操作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遇

到各种不便。然而,目前我国针对

老年群体的数字产品开发还处于比

较初级的阶段,难以回应这一群体

的需要。具体而言,现有的互联网

应用在设计上普遍缺乏适老性考虑,

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可感知性差 :部分应用

界面设计的字体较小、媒体与提示音

播放音量低。其次,是可操作性差 :

部分应用内置的浮窗广告关闭按钮和

限定时间内完成验证码校验等功能,

老年人容易发生误触。最后,是可理

解性差 :部分 App 流程复杂、文字表

述专业,对老年人的使用提出了挑战。

总体而言,缺乏适老性考虑的互联网

应用给老年群体带来了诸多不便。

老年群体在适应数字信息技术时

遇到的困难引发了社会的关注。2020

年 12 月,工信部发布《互联网应用

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

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厂商开始了适老

化改造的尝试,这些尝试有效降低了

操作门槛,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

首先,适老化改造内容不彻底、

不完善,具有形式化的倾向。部分企

业仅将老龄群体需求简化为放大字体

图标或简化产品功能,对设计规范遵

守不到位。其次,改造标准不统一,

不同应用之间改造程度差异较大。最

后,是未来的可持续性问题。互联网

应用的适老化改造目前仍处于起步阶

段,只有少数头部企业有动力进行持

续性改造。

总之,现有互联网应用在设计上

对老年群体的友好性不足。那么,哪

些原因导致市场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

设计中对老年群体缺乏回应?

“坏用户”? :互联网应用适老

化设计缺乏市场回应的需求侧原因

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会造成老年群

体的数字鸿沟问题。由于老年人在退

蒙 克 马婷婷

第78页

科技金融

76 中国中国 (2023·春)

休后依靠养老金或子女养老来维持日

常生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收

入不足,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养老或

社会救助。这导致这一群体在使用互

联网时,面临资金约束问题。

进一步考虑老年群体对互联网应

用的使用需求,以及使用意愿和支付

意愿都有何特点。老年人的需求普遍

集中于免费内容上,浏览新闻资讯、

社交聊天、看视频是其在互联网上的

三大主要活动。

从使用意愿上看,老年人在采纳

和使用互联网应用时受其自身因素影

响,包括自我的“标签化”否定、外

部环境推动、移动支付初体验与原生

需求等方面。

从支付意愿来看,具体考察对

于智慧养老、文娱消费、金融投资

和网络购物领域的支付意愿。首先,

智慧养老理应是老年人具有较高支

付意愿的领域,但即使是在这一应

用场景中,仍未能表现出具有商业

意义的支付意愿。

其次,对于文娱消费领域,消费

者调查显示中外流媒体平台上老年群

体付费会员订阅率最低。短视频平台

中,观看直播的主力人群由 40 岁以

下用户构成。

再次,针对金融投资领域,关注

数字资产的接纳程度和投资组合行为

偏好。数字资产在不同年龄段群体中

接受程度差异明显。在投资行为方面,

随着年龄上升,投资者倾向从风险较

高的投资转向更安全的投资。最后,

在网络购物领域,老年人口占比和支

付意愿较低。

总结上述内容,从需求侧的角度

看,老年群体面临着资金约束,对互

联网的需求仍然集中于沟通交流和信

息获取,使用和支付意愿较其他年龄

段群体相对较低。

“坏厂商”? :互联网应用适老

化设计为何缺乏市场回应的供给

侧原因

中青年群体成为企业主要目标客

户的背景下,适老化改造无法有效增

加收益,这使得企业在产品开发阶段

对老年群体实行了选择性遗弃。

从产品研发周期的角度看,在应

用的早期开发阶段,开发者普遍缺乏

考虑适老化设计的动力。而当产品的

主流用户群逐渐饱和,适老化水平不

足又反过来成为老年群体接受和使用

的主要障碍。

同时,从产品研发成本的角度看,

适老化的设计成本高。互联网应用适

老化成本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一方面,适老化设计的需求涉及

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包括计算机、

心理、材料和医学等多个领域的技

术,意味着较大的成本投入。另一方

面,适老化设计是当下互联网应用在

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过程中的一

个额外流程,将在各个环节产生额外

的工作量。企业如果没有极强的责任

心与动力,改造意愿很难提升。

市场失灵背景下的政策缺位

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分析可以看

出,如果将适老化设计完全交予市场

机制,将很难实现针对老年群体真实

需求的适老化设计。这意味着政府应

扮演代表公共利益的角色,出台相应

政策和设计标准,纠正和弥补市场的

不足。

通过梳理我国在保障老年群体的

信息无障碍权益所出台的政策文件,

第79页

科技金融

中国中国 (2023·春) 77

发现对于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的

重视是从 2020 年才开始,目前部分

政策不够成熟。已出台的移动互联网

应用(App)适老化改造标准规范,

包括政策法规与国家标准两部分,缺

乏相应的行业标准。

由于数字技术的复杂性和精密

性,知识与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分布

的不平衡情况,这些结构性条件使得

老年群体处于被边缘化的不利地位。

互联网应用开发以受众“最大公约数”

为原则,适老化设计的成本使得部分

市场主体在回应时往往流于形式。在

政策难以提供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主

要依赖市场提供的适老化设计动力明

显不足。

互联网企业适老化设计转型的努

力前景

基于消费者、生产者、政府三方

的分析,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设计遭

遇了“市场失灵”和一定程度的“政

策缺位”。尽管如此,已有一些企业

开始了产品服务创新,开始适老化设

计转型的尝试。

例如,苹果公司在 iPhone 内置

的健康 App 上推出了两个对老年人很

友好的功能,分别是步行稳定性预测

与健康分享。步行稳定性预测旨在解

决老年人可能因跌倒而造成事故的问

题。健康共享功能适合老年人和家人

或护理人员分享自己的健康信息。类

似地,亚马逊(Amazon)基于人工

智能音箱 Alexa 设备开发了 Care Hub

功能,家庭成员可以通过该功能留意

家中老年人的活动情况。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在适老化

设计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其中,京

东集团推出多项产品与举措帮助老

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生鲜电商

平台京东到家 App 专门进行了适老

化改造,旨在降低使用门槛。线下,

七鲜超市(7 FRESH)推出老年人服

务专区,现场提供指导和帮助。硬

件方面,京东与中兴通讯共同推出

了针对老年人的 5G 智能手机——

5G“时光机”Blade V2021,突破了

过去老年机设计功能单一的思维惯

性,重点围绕老年群体的生活场景,

针对性地解决痛点问题。

除了软硬件产品,京东还依托供

应链优势及数字技术,全面升级老年

人居家、健康、线上线下和精神生活

等多维度的商品和服务能力。不难看

出,互联网企业适老化设计的前景,

除软硬件方面的转型优化,更可延伸

至广阔的如“智慧城市”、“数字健康”

等社会设计领域。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营养

状况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老

年”作为一项现代发明和产物,对包

括设计在内的人类各行为领域的发展

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互联

网应用的适老化设计设计实践所面临

的现状、问题和前景,乃是想揭示这

一领域的适老化转型所面临的矛盾和

挑战。新冠疫情之下老年群体在互联

网使用中所遭遇的困难,只是让我们

意识到这些矛盾的一个触发点。在

老龄化趋势愈加深入且不可阻挡的

趋势下,会有疫情之外的、越来越

多的情境要求适老化设计。我们为何

不抓住当下契机,开始针对设计适老

化转型的思考和谋划,以更为积极的

态度让设计主动拥抱“老年”,从而

让设计通过回应“老年”问题以实现

其现代属性的充分展开。适老化设计,

换言之,是现代设计不可逃避的逻辑

推论,它就像每个人的衰老一样,必

将到来。

第80页

科技金融

78 中国中国 (2023·春)

智慧化养老的技术赋能和服务转型

林闽钢 王 锴

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技术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

了巨大的进步,并表现出与人口老

龄化之间的同频共振。智慧化养老

作为一种技术文明,通过技术创新

与传统服务供给相融合,已开始全

面提升老年群体的福祉。

技术赋能与老年人的迭代增能

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个体老化

表现为身体和心理的衰退所导致的外

部控制力和内部控制力的双重下降,

前者是指身体机能,包括行动力、感

知力和脑力的下降,后者是指自身情

绪和态度的消极与低落,社会参与行

为衰减。同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加

剧了老年人生活的断裂性,使老年人

难以维持自我的连续性生活。从技术

赋能视角来看,智慧化养老作用主要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利用智能设施设备,帮

助老年人实现身体的延伸和扩展,增

强老年人外部控制力。一方面通过

工具性的服务帮助老年人增强外部控

制力,即利用智慧化技术和设备,弥

补老年人身体衰老造成的行动能力不

足,如智能轮椅、智慧手环等。另一

方面通过健康训练、康复理疗等方式

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并表现

出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同频共振。智慧化养老作为一种技术文明,通过技术创新与传统

服务供给相融合,已开始全面提升老年群体的福祉。

帮助老年人延缓年龄增长对外部控制

力带来的冲击。例如德国利用“环境

辅助生活”(AAL)系统搭建了一个

即时反应的环境,对老年人的状态和

环境进行分析,并做出及时反应,帮

助老年人解决由于记忆力下降所带来

各种问题,如忘记关掉水龙头、煤气

炉等等。在 AAL 系统的住房中,还

可以帮助瘫痪的老人移转到达房间的

不同地方。日本作为老龄化最严重的

国家,长期重视机器人在养老服务领

域的开发和应用。

第二,运用综合服务的手段,以

优势视角去挖掘老年人自身的潜能,

增强老年人内部控制力。一是直接运

用智慧化的手段,如陪伴式机器人、

现代娱乐设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娱

乐和通讯等帮助老年人缓解孤独感,

获得老年人生活的乐趣 ;二是通过智

慧化平台,链接线下资源,如专业社

会工作服务、心理服务、生活服务等,

通过直接服务来提振生活的信心,释

放内心的紧张与焦虑等,从而实现老

年人内部控制力的增能。例如由日本

软银集团研发的 Pepper 机器人、索尼

公司研发的 AIBO 机器狗和 QRIO 型

第81页

科技金融

中国中国 (2023·春) 79

以及 SDR-4X 型情感机器人的市场化

已趋于成熟。

第三,通过老年人学习、交往

和创造回归社会,保持与年轻时相连

续的生活状态。2016 年芬兰启动了

DigiRehab 项目,该项目是由芬兰企

业界和学术界合作开发的一个商业生

态系统,用于老年人的身体康复和疾

病预防等,该项目通过电子游戏的方

式使老年人能够参与其中,既能使老

年人在其中获得康复和运动训练,也

能帮助学习和适应互联网技术和数码

产品。

因此,智慧化养老通过技术对老

年个体的内外部赋能,首先是从解决

老年人外部控制力衰退问题入手来增

强老年人生活的适应性 ;其次是以老

年人外部控制力增能为基础,不断解

决内部控制力减弱问题,最后是让老

年人能够融入现代科技社会。

智慧化养老与养老服务转型升级

我国高度重视智慧化养老服务的

发展,201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

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长期规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将“数字中国”与“积极应对人口老

龄化”提升为国家战略。2022 年颁布

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

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出建设兼

顾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社会。因此,智

慧化养老将具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催化了我

国传统养老服务体系与信息技术的融

合,智慧化养老成为养老服务转型的

强大动力。智慧化养老采用先进技术,

通过构建平台聚集人、物、信息及服

务,综合利用政府、社区、医疗机构、

医护人员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

务,将养老服务由传统的人工化向智

能化、自动化转变,能提高养老服务

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及时、有效地满

足老年人的多样性养老需求。智慧化

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将产生全新的养老

服务格局,实现养老服务的整体性转

型。

第二,在智慧化养老技术平台上,

构建面向全体老年人、全域服务、全

方位场景的动态感知、智能决策、主

动服务的养老体系,打造为各级政府、

养老机构和社区及其家庭等相关者提

供融合化、个性化养老服务的“三全

养老服务”新格局。一是“技术 + 老

年人”,以先进技术为核心,通过服

务老年人的产品智能性、信息感知网

络的覆盖程度、信息的挖掘深度等技

术应用,老年人不再是服务的“被动

接受者”,而是服务的“主动营造者”。

二是“技术 + 服务”,以技术重塑服

务流程,从服务方式整合到整体价值

再造,有效驱动养老服务从“碎片

化运作”向“整体性治理”转变。三

是“技术 + 社会”,在居家养老、社

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传统服务模式基

础上,发展不同应用场景的智慧化养

老服务,探索智慧化养老服务的整合

供给模式,推进全域智慧化养老建设,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老者颐养天年。

让智慧化养老更有温度

智慧化养老通过为老年人赋能,

是以对老年人主体性的肯定以及老年

群体价值的回归为目的。而单纯强调

养老中的智能技术,却不重视克服技

术与机器的局限,不免会陷入技术性

冷漠的桎梏,加剧信息化社会对老年

生活的冲击。因此,在未来打造“三

全养老服务”新格局中,智慧化养老

的“温度”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一方

面在智慧技术融合服务上精益求精,

另一方面,紧扣“科技适老”这一核心,

以对老年人技术使用诉求的充分尊重

为出发点,要特别关注老年人情感需

求与实际体验,以人文关怀体现“技

术温度”。

( 摘自《新华日报》,作者系南

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

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老龄文

明智库首席专家。河海大学公共管

理学院讲师、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

究中心研究员)

第82页

老龄社会

80 中国中国 (2023·春)

中国“银发族”活跃社交网络 追寻自我沟通代际

一身红衣,“50 后”网民“月下

玄月”献上口琴曲《社会主义好》。

该视频发布在以中国年轻人亚文化出

名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 站),时

间是 2022 年元旦。这一年,更多中

国“银发族”深度活跃在社交网络。

耕耘大半年,60 岁的俞敏洪终

于带领“东方甄选”成为年中电商直

播热度王。在今年众多“中老年失意

企业家”转型直播中突围,坊间评论

认为,“东方甄选”赢在知识渊博,“大

米闪耀着文化的光芒”。

见识和阅历,需要岁月来沉淀。

小红书用户“健康真好”是一位年逾

古稀的老人,每日发送自己与爱人的

三餐,文案只有菜名和一句话“这里

是温暖屋”。评论区活跃着各类年轻

人,有 27 岁被催婚心烦的,有工作

不顺的,有等待考研结果的,都会被

作者回复或点赞。平日囿于各种压力

的青年群体,在“互联网奶奶”这里

得到了心灵慰藉。

“我就想随意一点,自己什么样

就什么样”,67 岁的“北京大妈”受

儿子启发在小红书发布黑科技图片,

在上海街头分身如雨,变装成“奥特

曼”在摩天大楼挥手,宛若进入后现

代艺术展馆。截至目前运行 1 月获赞

超 12 万。其主页简介道 :尝试电子

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神奇,享

受时尚新潮流。

“北京大妈”给记者展示其粉丝

构成,其中 24 岁以下近 80%。因为

儿子业余从事艺术工作,她也学会披

上电脑制作的科技时装。“这几年在

家看到很多老年博主,做饭的、跳舞

的,有化妆很精致,感觉是商业化的。”

与“月下玄月”同年开号的“时

尚奶奶团”,就是许多老年博主登录

平台后能够借鉴的“老网红”。因平

均超 65 岁却身姿曼妙旗袍在身,在

2019年就曾连续7天总播放量过5亿。

苏碧滢

第83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春) 81

中国“银发族”活跃社交网络 追寻自我沟通代际

63 岁的 B 站用户“退休游戏局”

与侄子合作另辟蹊径,通过分享自己

玩游戏的故事杀入年轻人众多的游戏

领域,目前运行 5 个月总播放量近

1000 万,弹幕多次飞过“这是我的梦

中情爸”。“退休后光带孙子也挺无聊

的,很多游戏很棒的剧情和感悟可以

去讲。现在孩子们对游戏的见解和看

法真的很独特,我要学习的地方还是

很多。”

据新老年商业研究院 AgeClub 创

新咨询业务负责人殷毅结合对 1500

位老人的调研走访发现,“新老人”

接触到大量互联网信息,吸收很多新

知识,他们要自我成长、学习,追求

更美好的形象。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中

国老龄产业协会研究室副主任郑志

刚认为,今年涌现的老年博主更多

的是展示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他

们通过深度参与网络展示自我,消

减代际隔阂,甚至通过广告、带货

等获取经济效益。

点击抖音“云爸爸品牌男装”直

播间,怀旧的动感音乐,8 位大叔一

字排开,依次扎马步踢腿,宛如中国

公园晨间“斗舞现场”。年轻人看得

饶有趣味,不忘下单为家中老爸献孝

心。据短视频电商数据服务网站蝉妈

妈显示,“云爸爸”单日直播销售额

已破 100 万元(人民币,下同)。

在“云爸爸”发布的短视频中,

大叔们对自己的互联网昵称如数家

珍,比如因为表演时间久获称“台柱

子大叔”,因为酷似男演员靳东获称

“靳西大叔”。曾经的退伍老兵、小吃

店店主、货车司机等,成为今年下半

年的“网红爷爷团”。

郑志刚表示,随着新媒体技术门

槛降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

来会出现更多有个性、有特色的老年

博主。

“北京大妈”儿子饶先生回忆,

自己刚开始还给妈妈科普什么是“超

现实艺术”,现在妈妈已经能提出自

己的创作构思了。像“北京大妈”一样,

很多老年博主想拿回自己的主动权。

“退休游戏局”于 10 月 2 日开通

了子账号“橘长的快乐生活”,专门

做朗诵视频。“本心确实是想做诗朗

诵,这个号基本是自己在运营。”谈

及游戏区账号未来运营,他还是秉承

着随遇而安的态度,但“文案内容一

定要是自己的”。

与过去迎合年轻人不同,“时尚

奶奶团”走向转型之路。从最开始几

秒钟走秀过场视频,转向分享自己的

创业过程、健身心得等,从模糊化的

整体转向个体的生活智慧。据其 CEO

何大令此前采访,“奶奶团”曾经粉

丝主要为年轻人,调整内容后,70%

的粉丝是中老年人。

今年 8 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心数据显示,中国 50 岁及以上网民

占比从 2008 年底的 5.7% 显著提升至

2022 年 6 月的 25.8%,规模接近 3 亿。

“老年用户增多且结构多元,将促进

银发经济精细化发展,以适应个性化、

差异化、多元化消费需求。”郑志刚说。

“银发经济”开拓互联网新蓝海。

去年末,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

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

划》。其中关于“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部分提到,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

能化升级。

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

玉韶教授预测,2035 年银发经济规

模为 21.7 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的

27.8%,占 GDP 比重为 10.9%。另据郑

志刚透露,中国官方正在编制“十四五”

国家老龄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将从顶

层设计层面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持续

发展。未来不只有需要小辈辅助成名

的“二舅”,更多是如年轻人一样肆

意表达、被同辈撑腰的“银发族”。

92 岁的 B 站 UP 主“敏慈不老”

在今年的视频中历数了自己每十年的

人生追求,“1 至 10 岁追求快乐,10

至 20 岁追求勤奋…….70 至 80 岁追

求释然,80 至 90 岁追求舒适”并提问,

“你们知道 90 到 100 岁的我追求什么

嘛?”热评答道 :追求自我。

第84页

老龄社会

82 中国中国 (2023·春)

面对“60后”退休潮,如何应对?

上世纪 60 年代生人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第二个人口出生高峰期主体

人群,总量约 2.45 亿人。岁月如梭,

当年的“婴儿潮”正在变成“老龄

潮”——他们正陆续进入退休阶段,

引发退休潮。

“60 后”退休潮人群的基本特征

一是人口规模大。在 2020 年 51

岁—58 岁人口(近似对应 1962 年—

1969 年出生队列)中,除 58 岁人口

数为 1913 万外,其他年龄人口数均

超过了 2000 万,最高的超过了 2600

万(52 岁和 57 岁人口)。即便考虑进

入 60 岁之前还有一定的死亡率,进

入老年阶段时较之前的出生队列仍然

有较明显的增长,确实可以用“退休

潮”来形容。

二是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在 2020

年 51 岁—58 岁人口中,约有 59.27%

居住在城镇,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水

平约 4.57 个百分点,但高于 60 岁—

64 岁人口约 1.52 个百分点。考虑到

51 岁—58 岁人口中还有相当数量的

农民工将来会返回农村养老,进入老

年阶段后,“60 后”的城镇化率仍然

滞后于总人口的整体水平。

三是受教育水平较上一代明显提

升。在 2020 年 51 岁—58 岁人口中,

未上过学的比例为 2.43%,比 60 岁—

64 岁人口中未上过学的比例低 2.91

个百分点 ;文盲人口比例为 2.35%,

比 60 岁—64 岁人口文盲比例低 2.66

个百分点 ;大学专科及以上的比例为

7.31%,比 60 岁—64 岁人口中大专及

以上的比例高 2.46 个百分点。

林 宝 谢望时

第85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春) 83

面对“60后”退休潮,如何应对? 四是迁移流动发生率低于总人

口 的 水 平。2020 年 51 岁 —58 岁 的

人户分离人口为 5347 万,约占该年

龄段人口的 28.76% ;其中流动人口

约为 3891 万,约占该年龄段人口的

20.92%。二者分别比总人口的相应

比例低 6 个百分点左右,表明这个年

龄段的大部分人在退休前已经趋于稳

定,迁移流动发生率相对略低。

五是超过九成处于有配偶状态。

2020 年 91.59% 的 51 岁—58 岁人口

处于有配偶状态,男女两性相差不大。

但是男性的未婚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约 3.07% 的男性未婚,而女性未婚的

比例仅为 0.55%,不足前者的五分之

一;女性丧偶的比例则明显高于男性,

约 5.32% 的女性处于丧偶状态,而男

性丧偶比例为 1.76%,约为前者的三

分之一。

除了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看

出“60 后”退休潮人群的一些特征之

外,我们也可以从中国社会变迁历程

中去寻找一些属于他们的时代印记。

首先,“60 后”退休潮一代的生

育期正好赶上中国严格实施计划生育

政策的时期,他们的子女数普遍较少,

表现为少子化。以女性生育年龄来看,

这一代人的生育旺盛期大体处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除了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小口”时期生育政

策有所放松,总体上这一段时期都是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最为严格的时

期。因此,这一代人的生育水平较上

一代有显著下降,从 20 世纪 80 年代

和 90 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的下降趋势

中可以明确看出这一点。以 2017 年

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来看,这

一代人表现出随着育龄妇女出生年份

推迟而曾生子女数减少的特点。1963

年出生育龄妇女的曾生子女数已经低

于 2,到 1969 年出生育龄妇女的曾生

子女数已经下降至 1.7 左右,而 1950

年代出生育龄妇女的曾生子女数基本

在 2 以上。

其次,“60 后”比上一代人有更

高的终身收入,因而有更多的资产积

累和更高的消费能力。这一代人进

入工作期刚好赶上中国实行改革开

放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得益于

改革开放以来 40 多年的经济高速增

长,中国居民收入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0 年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均是 1978 年的 20 余倍。1978 年

改革开放时,1962 年出生人口刚好达

到 16 岁的劳动年龄。与上一代人不

同,这一代人的整个工作期都是处于

收入水平快速增长时期,这使得他们

比上一代人有更高的终身收入水平。

特别是在个人资产的重要体现——房

产上,这一代人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既赶上了福利

分房时代,享受了单位福利分房,也

在具备经济实力的时候遇上了商品房

时代的开启,较早购买商品住房,以

较低成本实现了资产积累。

最后,“60 后”经历了中国的改

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前

一代相比他们思想观念更为多元,对

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改革开放

使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和交流更为密切,社会日益多元化,

各种思潮、观念的碰撞更为激烈。而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

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更进一步推

动了各种信息、观念的交流与传播。

在这些变化发生时,“60 后”一直身

处其中。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和成熟的

一代,相对而言,观念上也更加多元,

对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也

相对较强。

实际上,普查汇总数据和社会变

迁历程虽然可以反映出“60 后”退休

潮人群的一些总体特征,但必须强调

的是,和其他人群一样,“60 后”退

休人群内部也有很大的异质性,存在

于其他人群内部的各类差异在这一群

人身上同样也会存在。

“60后”退休潮将带来哪些影响?

★ 劳动力市场的相应调整

退休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退出劳动

力市场。因此,退休潮的来临将造成

劳动力供给的快速下降。根据联合国

《世界人口展望 2022》的预测结果,

2030 年以前,中国 15 岁—59 岁劳动

年龄人口将年均减少近 700 万人,以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约 80% 的劳动参与

率计算,每年劳动力供给将减少 500

万人以上。劳动力供给的快速下降,

将引起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相应调整。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快速

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总

体上的就业紧张局面。近年来,虽然

在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背景下,

采取了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措施,

但就业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劳动力

供给总量的下降,意味着劳动力市场

上寻求工作岗位人数的减少,在短期

内将有利于其他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

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矛盾。

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劳动力供给

总量的快速下降,也将促使需求方作

出相应的反应。从需求方来说,由于

劳动力供给减少,将降低需求方在劳

动力市场上的谈判地位,从而使劳动

力成本上升,或是面临难以招聘到合

适员工的困境,从而主动或被动采用

新技术,减少劳动力需求,甚至是直

接以机器人代替劳动力。据亚洲开发

银行发布的《2019/2020 年亚洲经济

一体化报告 :人口结构变化、生产力

和技术的作用》,使用工业和服务机

器人替代劳动力,以应对劳动力供给

第86页

老龄社会

84 中国中国 (2023·春)

的短缺,已经成为人口老龄化较为严

重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发展方向。随

着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快速减少,中国

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的使用密度可能也

会快速上升。微观上企业的用工策略

调整,也会在宏观上产生连锁反应,

最终将会体现为宏观上的经济结构调

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会逐渐被资

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代替,从而使

总体上的劳动力需求下降,以适应劳

动力供给的减少。也就是说,劳动力

供给下降最终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的萎

缩。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力需求侧

的调整与劳动力供给侧的变化并不能

完全同步,当需求侧的变化跟不上供

给侧的下降速度时,可能会导致劳动

力市场上的供不应求局面,当需求侧

的变化快于供给侧的下降速度时,则

又会使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

面。此前对人口负增长国家的分析表

明,在劳动力供给下降的情况下,仍

然有可能产生失业问题。

大量劳动力在短时间内退休,实

际上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更新换代,

可能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

量劳动力短期集中退出劳动力市场意

味着人力资本的浪费。应该承认,劳

动力市场上的新陈代谢也是一种客观

规律,是生物进化和社会不断前进的

必然趋势。但是,也必须承认,一大

批有能力、有技术甚至也有意愿继续

工作的人才也不得不因退休而退出劳

动力市场,从而难有用武之地。“60后”

这一代人较前一代人的受教育水平有

明显提升,即便不考虑健康因素,仅

仅考虑规模和受教育水平,人力资本

总量也会明显增加。随着退休潮的来

临,这部分人力资本即将进入闲置状

态,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很大的浪费。

另一方面,随着大量“60 后”退出

工作岗位,新一代将获得更多走上前

台、挑起重担的机会,这将会激励他

们更加发奋图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

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创新中来。根据

一般的理论,从生命周期来看,个人

创新能力和生产率随年龄呈倒“U”

型分布,一般会在 35 岁—40 岁左右

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随着退

休潮的来临,将在一定时期内改善劳

动力年龄人口结构,使劳动力年轻化,

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世

界人口展望 2022》的预测结果,随着

“60 后”陆续进入老年阶段,中国 15

岁—49 岁人口占 15 岁—59 岁人口的

比例将从当前的 74% 左右持续上升,

到 2030 年将超过 76%。劳动力年轻

化和新老更替有利于新技术、新方法

的应用,将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

济发展。

劳动力供给快速下降还将有利

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当前,我

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局,其基本前提是要形成国内统一大

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

容之一就是要形成全国城乡统一的劳

动力市场。近年来的户籍制度改革和

各地区之间的人才竞争虽然在一定程

度上促进了劳动力流动,推动了形成

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进程,但户籍

制度依然有改革空间,在很多地区,

一些社会福利和市民权益仍然与户籍

紧密挂钩 ;一些地区人才争夺战中的

所谓“人才”往往也附加了一定的门

槛。因此,形成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

尚需时日。劳动力供给快速下降将有

望推动这一进程。由于部分地区产业

结构调整的滞后性,劳动力供给快速

下降将加剧这些地区的劳动力短缺现

象,从而引起各地区之间的劳动力竞

争,导致各种门槛的降低和障碍的消

除,最终为实现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

创造条件。

★ 对养老金收支的影响

毫无疑问,退休潮的来临将引起

养老金缴费人数的相对下降而领取人

数的相对上升,从而对养老金资金平

衡情况产生影响。尽管在短期内,中

国养老金制度仍然可以维持较好的资

金平衡状况,截至 2020 年底,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 5.8 万亿元。

但是从长期来看,资金平衡问题依然

需要进一步探索。从影响中国养老

金制度的因素来看,最重要的当属人

口老龄化引起的制度赡养率(养老金

领取者和缴费者之比)不断上升。近

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

制度赡养率处于攀升态势,从 2000

年 的 30.34% 逐渐上升至 2015 年 的

34.87%,此后增速明显加快,到 2020

年已经上升至 38.84%,2021 年略有

下降,但仍然保持在 37.68%(根据历

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

计公报》相关数据计算)。从近年来

养老金制度赡养率的变化趋势,以及

“60 后”男性和“70 后”女性的人口

规模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

率继续上升将会成为一个可以预料的

事实。截至 2020 年,城乡居民基本

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 54244 万人,其

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 16068 万人,占

比为 29.6%,领取者人数和占比分别

比 2015 年增加 1268 万人和 0.3 个百

分点(根据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计

算)。由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的高覆盖率,随着更多“60 后”进

入老年阶段,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的赡养率将随着人口老龄化表现

出基本相同的趋势。

制度赡养率的变化最终会反映到

资金平衡状况上。近年来,中国基本

养老保险资金收支状况日趋紧张。自

第87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春) 85

2011 年以来,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的收支比(基金收入与支出之比)呈

下降态势,2011 年的收支比为 1.35,

到 2019 年已经下降至 1.09,2020 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了社会保

险费缓缴等措施,收支比进一步下降

至 0.9,基金的结余支出比也从 2011

年 1.55 下降至 2020 年的 1.06,表明

基金的支出能力相对有所下降(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2021》相关数据计算)。

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主体是城镇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因此二者的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以预料,随着

退休潮的来临,制度赡养率持续提高,

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 “60 后”进入老年阶段后,养

老服务需求将迅速增加

大量新近进入老年阶段的低龄老

年人,将改变老年人口内部结构。根

据《世界人口展望 2022》的预测结果,

今后一段时间,60 岁—69 岁人口规

模将因为“60 后”退休潮的到来保持

快速上升态势,从 2021 年 1.46 亿左

右上升至 2030 年的 2.02 亿。也就是

说,当“60 后”一代全部进入老年阶

段,其占比将在老年人口的一半以上,

老年人口将深深打上“60 后”的烙印。

“60 后”一代进入老年阶段,可

能对养老服务需求产生多方面的影

响。首先,随着退休潮的到来,大量

“60 后”人群加入老年人口行列,我

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迅速增加。根据《世

界人口展望 2022》的预测结果,到

2030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

模将达到 3.7 亿人,净增 1 亿多。即

便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仅仅因为

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就将带来

中国养老服务需求的迅速增加。其

次,少子化将使“60 后”更依赖社会

养老服务。如果说上一代人的养老还

可以更多依赖家庭成员的话,中国传

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到“60 后”身上可

能将面临较大的挑战。由于子女数量

减少,以及人口流动加剧、家庭规模

小型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依靠子女

提供养老服务已经不太现实,“60 后”

将更多需要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再次,

消费能力强将带来养老服务需求的升

级。“60 后”中较大部分具备较强的

消费能力,这将使他们对养老服务的

质量更为关注,也有能力为更高水平

的养老服务买单。最后,观念多元化

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一方面

使他们产生更多个性化需求,另一方

面也使他们更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养

老方式和模式。

“60 后”养老服务需求的这些特点,

将对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新的

挑战。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过持

续努力,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

是仍然存在供给不足、结构失衡和质

量不高的问题。“60 后”一代进入老年

阶段,可能会加剧养老服务领域本已

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会对养老服务体

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长期护理服

务、社区养老服务、农村养老服务等

短板将在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大

背景下更加凸显。进入新发展阶段,“60

后”将追求更高生活质量、更好老年

生活,必将要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能

够为其保持生活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

“60 后”养老服务需求的这些特

点,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

了新的契机。养老需求增长和支付能

力增强,将使养老服务市场上的真实

需求增加,进而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中国养老服务市场一直存在如何将潜

在需求转变为真实需求的难题,制约

因素之一就是老年人口的支付能力相

对较弱。“60 后”进入老年行列,可

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使

具备支付能力的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

大,从而使养老服务业发展具备了更

广阔的市场前景。个性化需求与对新

模式的尝试,也将使养老服务市场更

第88页

老龄社会

86 中国中国 (2023·春)

为立体和丰富,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

了更多可能性,更有利于养老服务业

的创新和发展。

如何应对退休潮?

由于“60 后”一代人口规模较

大,这也决定了进入老年阶段后这一

群体规模较大的客观事实。从政策上

而言,可以通过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

使他们不过分集中退休而形成所谓的

退休潮。在“十四五”相关规划中,

已经对渐进式延迟退休提出了相应的

原则。充分发挥延迟退休政策的作用,

关键是要使退休年龄改革成为一个赋

权的过程,让人们在退休决策上具有

选择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现有强

制退休规定改变为弹性退休,让劳动

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退休年龄。

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将养老金待遇与

退休年龄挂钩,引导人们延迟退休。

通过弹性退休政策使人们自愿选择退

休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尊重个人意愿,

有利于改革政策施行 ;另一方面则是

建立了一个筛选机制,使有能力、有

意愿的劳动者能够在进入老年阶段后

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不仅减少了人

力资本的浪费,而且还有助于延缓退

休进程,避免退休时间过于扎堆,形

成退休潮。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已经酝

酿了很多年,“60 后”退休潮的来临,

将有可能推动这一改革的真正实施。

应对退休潮的到来,中国的养

老金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具体来

说,包括改善其可持续性、公平性和

充足性等三个方面。在改善可持续性

方面,要从收支两侧着力。在收入

侧,还需要继续扩大覆盖面,落实全

民参保计划 ;确定更加合理的养老保

险缴费基数 ;规范缴费行为 ;继续划

拨国有资产充实养老基金等。在支出

侧,则需要进一步优化待遇与缴费之

间的关联机制,实现精算平衡 ;规定

养老金水平上限 ;在待遇确定和调整

机制中纳入人口老龄化因素 ;进一步

优化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相

关参数,等等。在公平性方面,则需

要实现纵向和横向两个公平。在纵向

公平上,需要更好体现多缴多得的激

励机制,将缴费贡献与待遇水平密切

挂钩 ;在横向公平上,则需要减小不

同地区、人群之间的待遇差异,并引

入一个与缴费无关的公民养老金,一

旦退休自动享有,实现兜底保障。在

充足性方面,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城乡

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建立

与农村人均支配收入和物价指数等的

联系机制,实现调整机制常态化 ;另

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

系建设,形成老年收入的多重保障。

为应对退休潮带来的养老服务

需求急剧增长,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

设步伐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其中最关

键的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

系,明确各方责任,推动养老事业

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由于个体异质

性、个性化需求的存在,养老服务体

系建设需要多层次推进,养老服务需

要多样化发展。首先,要积极落实党

的二十大精神,根据“推动实现全体

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要求,

尽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明

确基本养老服务范围、标准等,实现

基本养老服务的全覆盖 ;其次,要尽

快补齐长期护理服务、社区养老服务、

农村养老服务等短板,在政策上予以

倾斜,重点发力,迅速缩小差距 ;最

后,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服务

资源配置和供给中的作用,引导社会

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和提供多样

性、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更好满足老

年人的需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以

通过社会共济的方式提升使用者的支

付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市场均衡水平,

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当前应尽快总

结试点经验,出台全国一体、城乡统

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摘自《人民论坛》杂志)

第89页

老龄社会

中国中国 (2023·春) 87

2022年度全国养老领域十大新闻

(来源:浙江康养研究院)

第90页

资讯信息

88 中国中国 (2023·春)

·北京市·

探索促进“老年餐桌”可持续发展

目前,北京市大兴区共有 1 万多

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71 家老年餐桌

正在运营,鼓励社会力量和社会企业

参与养老服务,助力老年餐桌的可持

续运营。针对老年餐桌的运营难题,

大兴区支持有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养

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为辖区附近不

具备制餐能力的养老驿站等养老助餐

点提供配餐服务,以此减轻老年餐桌

运营成本。

·上海市·

落地首单“养老服务批次贷”

2022 年 11 月,上海市中小微企

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与

市民政局合作推出“养老服务批次

贷”担保业务。通过搭建“政府 +

担保 + 银行”政策性融资服务联动

平台,为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服务

机构提供纾困帮扶,帮助其降低综

合融资成本。近日,交通银行上海

市分行养老批次贷首单落地,向闵

行区扩伦福利院一次性发放贷款 250

万元,这也是养老批次贷在上海的

首单放款。

闵行实现“上海市老年友善医疗机

构”应建尽建全覆盖

近日,闵行已实施“上海市老年

友善医疗机构”应建尽建,实现了区

地方举措

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设全覆盖,包

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助力闵

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下一步,

闵行将不断深化创建内涵,挖掘个性

化亮点,持续扩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的影响和示范效应,提升老年医疗服

务能级,让闵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更

加彰显温度、体现温情。

·广东省·

举行“新时代老龄政策和实践的创新

发展”高端学术讲座

2022 年 12 月 29 日, 由 深 圳 职

业技术学院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广东

省社会科学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申报

和承办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指导的第

十四届深圳学术年会子项目——“新

时代老龄政策和实践的创新发展”高

端学术讲座,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

仙洞校区明德楼举办。

广州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首设

“羊城工匠”奖

近日,由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总工

会联合主办的广州市养老护理职业技

能大赛在广州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举

行,109 位养老护理员同台竞技。大

赛持续至 2 月 24 日,最终将评选出

金 奖 3 名、 银 奖 5 名、 铜 奖 10 名、

优胜奖 7 名,其中金奖选手将首次获

“羊城工匠”金奖证书。

·天津市·

动员全社会参与“津(金)牌”养老

目前,全市 60 岁及以上常住老

年人 306 万人,占比 22.29%,人口老

龄化程度较高、发展形势较为严峻。

“一老”问题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

民生问题。天津市民政局认真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的重

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决策

部署,进一步打开脑袋上的“津门”,

秉持“开门干民政、人人当专家”理

念,战疫情、兜底线、保基本、求创

新,围绕培树“津(金)牌养老”服

务品牌,开好政策、对接、安全、合力、

创新五扇门,大力培树“津(金)牌”

养老服务品牌,养老服务取得阶段性

成效,全市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得

到大幅提升。

·江苏省·

无锡评出首批四级养老机构

《 江苏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

办法(试行)》已经施行。这是全国

首个省级层面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办

法,江苏也被民政部确定为养老机构

等级评定先行先试地区。养老机构有

了统一的评价体系,大大方便老年人

选择颐养天年之所,并促进养老服务

品质提升。江苏各地也在推进养老机

第91页

资讯信息

中国中国 (2023·春) 89

构的等级评定。2 月 6 日,无锡首批

四级养老机构名单公布,江阴市夕阳

红老年康乐中心、无锡市梁溪区广益

养老中心等 18 家养老机构在列。

2023年再为3万户困难老人家庭实施

适老化改造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公布 2022

年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民生实事

完成情况 :全省共完成改造 3.6 万户,

超额完成年度改造任务,平均每户改

造标准 3000 元,有效提高了居家老

人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南通市近300家养老机构全部向社区

养老开放

南通是著名的长寿之乡,也是

全国最“老”的地级市。面对人口

深度老龄化形势,该市在全国范围

内首创“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将

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延伸到社区和

家庭,有效破解养老难题、提升养

老服务质量。目前,全市近 300 家

养老机构全部向社区养老开放,受

益家庭超 20 万户。

·湖南省·

建立养老机构风险人员专案管理及

“1+1+1+1”医疗救治帮扶计划

湖南省养老机构根据入住老人基

础疾病情况,进行绿(低风险一般人

群)、黄(中风险次重点人群)、红(高

风险重点人群)分级标识,对黄色、

红色的人员进行专案管理。建立医

疗救治帮扶清单,建立每家养老机构

对口 1 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1 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 家零售药店的

“1+1+1+1”医疗救治帮扶机制。全省

民政系统已建立 166 支应急处置支援

队伍和 105 支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建

设 165 个应急物资储备点和 216 个隔

离观察点,有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服务条例》正

式实施

2023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广

西养老服务条例》对养老服务设施的

规划、建设、验收、移交、使用等进

行了具体规定,特别是规定养老服务

设施人均用地和配套建设、配置的养

老服务设施面积的具体数值标准。《条

例》要求,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区应

当按照规划要求,以及每 100 户不低

于 20 平方米且单处不少于 300 平方

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湖北省·

健康养老集团成立,力争4年实现养

老床位1.5万张

2 月 3 日,湖北健康养老集团有

限公司在武昌成立。湖北健康养老集

团有限公司由湖北文化旅游集团发起

设立,为功能保障类企业。初期注册

资本 10 亿元人民币,以推动养老服务

体系建设、完善养老服务功能为目标,

打造主业突出、功能完备、运转高

效、品质优良的综合养老服务商。力

争 2027 年实现管理资产总额达 200 亿

元,建设运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100家,

旅居养老社区 10 家,中高端机构养老

社区 3—5 家,机构养老床位 15000 张,

累计服务老年群体 3 万户,成为产业

链较为完整、运营能力较强、品牌知

名度较高、经营效益较好、拥有较强

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推进基层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建设

近日,湖北省印发《湖北省乡

镇(街道)和城乡社区老年人学习活

动场所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三年行动方

案》。方案提出,以专项资金补助项

目为示范引领,推进全省基层老年

人学习活动场所建设,在乡镇老年学

校达到 50%、社区(村)老年学校

(老年教学点)达到 30% 基础上,到

2025 年实现全省经常性参与教育活

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

25% 以上,有效缓解基层老年人学习

活动“一座难求”的供需矛盾。

·河北省·

今年石家庄将新增1000张家庭养老床位

家庭养老床位是依托养老服务

组织或服务机构,对老年人的居住

环境和生活空间进行必要的适老化

与智能化改造,在家中设置具备机

构化服务功能的床位,并根据其意

愿和需求提供与床位相配套的长期

照顾服务。2022 年,石家庄市作为

全国首批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

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 42 个试点城市

之一,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照护需求,

建成家庭养老床位 3500 张。

·河南省·

7334个社区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1 月 31 日,河南省民政工作会议

召开。2022 年全省 7334 个社区养老

服务设施建成率达到 100%,2023 年

该省将着力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

基本养老服务。

将完成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

老化改造

2 月 13 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

办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主

题系列第五场发布会,今年河南省对

第92页

资讯信息

90 中国中国 (2023·春)

新增街道、社区和新建小区同步配建

养老设施,将完成 6 万户特殊困难老

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推进 200 个乡

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建成 50 个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网络。

·四川省·

探索医养“新模式” 搭建服务“便

民桥”

近年来,达州市宣汉县积极探索

医养结合“新模式”,为失能、半失

能等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生活照料、文

化娱乐、康复护理、定期巡诊、危重

症转诊、急诊救护等服务,搭建医与

养之间的“便民桥”,全面提升群众

幸福指数,奋力争创全国医养结合示

范县。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养老

机构 130 个、床位 4894 张,各类医

疗机构 662 家、床位 6463 张。

·山西省·

首次开展民办养老机构等级评定

为加快推进养老行业规范化、

标准化建设,推动山西省养老机构

高质量发展,山西首次开展民办养

老机构等级评定。按照《山西省养

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 试行 )》

及《山西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

办法实施细则 ( 试行 )》,民政部门

负责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组织推进、

统筹协调、监督管理。养老机构评

定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五级、四级、

三级、二级、一级 5 个等级,有效

期 3 年。经下发评定通知、机构自

评、向相应县 ( 区、市 ) 民政局申请、

民政部门初审,评定机构综合评价

( 包括现场评价、书面评价和社会评

价等 ),评定委员会审核初步评定意

见并确定评定等级、公示评定结果

等环节,最终,民政部门确认养老

机构评定等级、发布公告,向通过

等级评定的养老机构送达评定结果

通知书,并颁发等级证书和牌匾。

·贵州省·

《贵州省老年教育条例》1月1日起正

式施行

日前,《贵州省老年教育条例》

2023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条例》

共29条,从老年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制度机制、发展方向、目标任务、保

障措施等各方面作出了规定、明确了

要求,标志着贵州省老年教育事业开

启了法治化建设新征程。《条例》的

正式施行,将不断提高老年教育覆盖

面,让广大老年人充分享受改革发展

成果,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

有所乐、老有所为,进一步促进我省

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康养+”多业态协同发展。

2023 年,黔西南州将举办“春、夏、

秋、冬文化旅游主题”系列活动。推动“康

养 +”多业态协同发展,让康养文旅产

业持续擦亮“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

助力黔西南打造成“黔滇桂三省 ( 区 )

结合部康养产品供给区”“粤港澳大湾

区生态康养后花园”“国际一流山地旅

游、度假康养目的地”。

·辽宁省·

排查整治养老机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

服务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

发文要求各级卫生健康、民政部门

做好排查整治养老机构违法违规开

展医疗服务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

合法权益。按照相关部署要求,辽

宁省将开展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

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相关人员擅

自提供诊疗服务违法行为排查整治

工作。严禁无资质机构和人员提供

医疗服务,坚决杜绝养老机构内无

执业资质的机构以相关名义提供医

疗服务,坚决杜绝养老机构内无行

医资质的相关人员以卫生技术人员

名义提供医疗服务。与此同时,要

强化养老机构主体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整体覆盖率达

97.3%

从《内蒙古自治区 2023 年坚持

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

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

场——“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专场

发布会了解到,内蒙古居家社区养老

服务整体覆盖率已经达到 97.3%,城

市“一刻钟”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3年将建10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

料中心

近日举行的 2023 年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民政工作会议透露,新疆今

年将全面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

设,建设 100 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

料中心,在养老服务方面投入 3 亿

元左右资金,持续推动养老服务提

质增效。

(综合整理)

第93页

资讯信息

中国中国 (2023·春) 91

·湖南发展·

退出养老业务

12 月 16 日,湖南发展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计划转

让其持有的湖南发展养老 82.50% 股

权。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业归位、产业归

核、资产归集”的改革方向,湖南

发展基于整体发展规划和实际经营情

况考虑,拟筹划转让所持有的控股子

公司湖南发展集团养老产业有限公

司 82.50% 的股权。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湖南发展养老实现营业收入

·上海人寿堂 ·

拥有三大养老品牌

上海人寿堂养老服务集团,具有

20 年以上养老运营管理经验,旗下拥

有“人寿堂颐养”、“协和颐养”和“逸

仙颐养”三大知名养老品牌。2016 年,

人寿堂集团引入世界 500 强丰益国际

旗下的新加坡上市公司鹏瑞利作为集

团最大战略合作股东。目前,集团

健康医养产业已拓展到全国十余座城

市,累计四十余家医养结合机构及养

老机构,拥有床位近两万张,是国内

最大的养老运营服务商之一。

企业动态

·北京康养集团·

创立“北康养 E 家”

近日,北京今年将大力推广创

新养老服务模式试点,“管家式服务”

养老模式将向中心城区多街道推广。

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

需求,解决养老服务“买不到”“买

不起”的问题,去年,北京市民政局

在西城区广内街道开展了创新完善居

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由北京康养集

团负责运营。

·健康养老集团 · 健康医疗集团·

合并成立山东健康医养集团

近日,山东健康集团党委召开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医养 ( 集团 ) 有

限公司干部会议。会议宣布,山东

健康养老集团、山东健康医疗集团

合并成立山东健康医养集团。会议

指出,实施健康养老、健康医疗重

组整合,符合医养结合发展产业的

大方向、大趋势,新组建的健康医

养集团,能够更好深入整合集团所

属医疗、医药、护理和康复等方面

的医养产业资源,高效推动养老、

医疗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山东

健康医养健康产业领军企业的示范

作用。

第94页

资讯信息

92 中国中国 (2023·春)

·同方全球人寿·

服务品牌发布会圆满举行

1 月 12 日,“美好生活 更多可能”

同方全球人寿 20 周年庆启动暨服务

品牌发布会圆满举行。会上揭晓了公

司 20 周年庆的主视觉和 logo, 全面启

动了公司 20 周年庆系列庆祝活动,并

重磅发布了献礼 20 周年的全新服务品

牌——“全 +”康养服务。发布会以

线上直播的方式,邀请公司内外勤人

员、客户,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见

证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刻。

·人保寿险·

开启“保险 + 养老”服务

近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旗下人

保寿险与中国光大集团旗下专业养老

服务公司 -- 光大汇晨正式签署《“暖心

岁悦”养老服务合作协议》。两家央企

强强联袂,将在机构养老、旅居养老

等多领域深度合作,助力打造人保寿

险“暖心岁悦”全新康养体系。据悉,

双方已在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河南、

宁夏、海南等七省市九个地区首批布

局 16 家养老机构,以满足全国更多家

庭日益激增的高品质养老需求。

·大家人寿保险·

出资 50 亿元成立养老私募基金合伙

企业

近日,大家 ( 深圳 ) 健康养老私

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成立,注册资本为 50.11 亿人民币,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天津远见康养投资

管理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含以私募基

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

理等活动。合伙人信息显示,该企业

由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家

·国寿寿险

普惠金融业务承保老年客户 1.33 亿人次

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

公司公布其普惠金融业务数据。截至

2022 年 11 月底,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普惠金融业务(不含政保业务)承保

老年客户 1.33 亿人次,提供风险保

障 7.53 万亿元 ;承保乡村人口 2.93

亿人次,提供风险保障 27.54 万亿元;

承保残疾人 1045 万人次,提供风险

保障 4074 亿元。该公司针对不同群

体开展了多项普惠保险业务,充分发

挥了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保障作用。

·中国平安·

康养社区“颐年城”落地上海

近日,中国平安在上海静安区

推出的“上海颐年城”项目已正式

落地,此前“平安颐年城”已有项

目在深圳蛇口、广州白鹅潭落地。

信达证券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市场上已有 13 家保险机构投

资了近 60 个养老社区项目,布局全

国 20 多个省市。

·大家保险·

城心医养社区落户济南

1 月 4 日,大家保险集团宣布,

第 九 家 城 心 医 养 社 区 —— 大 家 的

家 · 济南舜耕城心社区落地济南。舜

耕城心社区计划于 2023 年开工建设,

2024 年正式投入运营。据大家保险

介绍,舜耕城心社区将以孔儒遗蕴和

泉城文化为主题,在打造东方特色的

同时,专注适老化的细节设计和室外

活动空间的营造,从医疗、康复、护

理、康乐、安居、膳食 6 大维度出发,

满足长者养老需求。

306.92 万元,净亏损 262.85 万元,报

告期末,该公司的资产总额 1139.69

万元,负债总额 272.07 万元。12 月 7

日,湖南发展发布公告 :根据公司战

略发展需要,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

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与关联方

湖南康乃馨养老产业投资置业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康乃馨公司”)共同

出资 1 亿元设立湖南康乃馨养老研究

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乃馨养老

研究院”),拟开展老年颐养、养老研

究和养老培训等业务。

·建设银行·

生活 App“养老服务专区”落地杭州

“能查到养老院的信息,还能手

机直接缴费,很方便。”近日,建行

生活 APP“养老”频道正式上线。据

介绍,为完成此次频道上线,建行浙

江省分行、建行杭州分行联合建信养

老金浙江中心经过了近半年的试点工

作,最终由建行杭州西湖支行完成落

地。目前,建信养老金浙江中心签约

的养老机构、西湖支行签约的养老商

户均已在该频道正式亮相。养老场景

下,目前还分设了养老机构、养老服

务、康养旅居三个子版块。

·中国太平·

“木棉人家”落户广州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太

平人寿宣布,已全资收购广州仁和颐

家和园养老社区项目,将其纳入集团

“重资产”旗舰型 CCRC 养老社区(即

持续照料养老社区)资源,项目名称

定为“木棉人家”。这是继 2023 年 1

月3日三亚“海棠人家”正式开业之后,

中国太平在“重资产”模式布局上的

又一进展。

第95页

资讯信息

中国中国 (2023·春) 93

城心养老产业投资 ( 深圳 ) 有限公司、

天津远见康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

合伙。其中,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

公司出资 50 亿元。

·中国银联·

《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银联发布《2022 年移

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报告

显示,60 岁以上居民平均消费总支出

里,由移动支付完成的消费金额所占

比例达到 56.6%。60 岁以上的受访者

中超 7 成的人会在日常消费和公共事

业缴费场景中使用移动支付,54.2%

的老年人会进行网络购物。在移动支

付安全上,55 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易

成为虚假药品、保健品诈骗的受害者。

·爱心人寿·

增资至 20.2 亿,建设 2 万张床

1 月 3 日,中国银保监会北京监管

局批准爱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申请

增加注册资本金,从 17 亿元人民币增

加至 20.2 亿元人民币,由北京新里程健

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认购新增注册资本

3.2 亿元人民币。由北京新里程健康产

业集团有限公司认购,占股 15.8416%。

成为爱心人寿唯一战略类第一大股东。

·优必选科技·

提交赴港上市申请

近日,据港交所官网披露,深圳

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日正式

提交赴港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优

必选科技于 2020 财年、2021 财年以

及 2022 年首九个月,营业收入分别

达 7.40 亿元、8.17 亿元以及 5.29 亿

元。目前,优必选科技已成为开发高

度先进的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的引航

企业,同时为各行各业的终端用户提

供并交付其他智能机器人产品、设备

及解决方案。截止 2022 年 9 月 30 日,

优必选科技已服务全球 40 多个国家

和地区,拥有近 1000 家企业客户,

共售出 50 万台机器人。

·太平人寿·

全资收购广州养老社区项目

近日,中管金融单位中国太平

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太亚人寿,全资

收购广州仁和颐家和园养老社区项

目,将其纳入集团“重资产”旗舰型

CCRC 养老社区 ( 即持续照料养老社

区 ) 资源,项目名称定为“木棉人家”。

据悉,项目“木棉人家”位于广州市

番禺金山谷意库核心区,毗邻广州番

禺长隆度假区,交通便利、周边配套

齐全。项目总建筑面积 4.5 万 m2

,其

中地上建筑面积 3.08 万 m2

,目前已

经全部建成。其中,护理部分已投入

运营,自理公寓部分在装修筹开过程

中,规划业态包括活力公寓、会所、

护理公寓及基础医疗配套,共有 383

个房间,535 个床位 ( 包括 132 张护

理床位 ),丰富的业态设计及服务,

可以满足不同类型长者的生活及持续

照料需求。项目正式开放后,将为太

平人寿全国客户提供“医、康、养”

闭环一站式 CCRC 社区养老服务。

·“鱼跃医疗”·

哄抬血氧仪价格,被罚 270 万元

近日,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

有限公司因哄抬血氧仪价格,被镇江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270 万元。自

2022 年 12 月开始,鱼跃医疗利用市

场供需紧张状况,在血氧仪生产入库

平均成本环比上涨 47% 的情况下,大

幅度提高该产品销售价格,平均销售

价格环比上涨了 131.78%,销售价格

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推

动了血氧仪市场价格过快、过高上涨,

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玖益医疗·

专注研发智能助听器

近日,以研发生产助听器为核

心业务的玖益医疗宣布完成 3000 万

元天使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云

沐资本、高信资本等机构跟投。本轮

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与产品线拓

展,以及后续的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据了解,玖益医疗自主创新搭建了由

三颗芯片形成产品的基本架构——助

听 DSP 芯片、蓝牙芯片及 AI 芯片。

玖益医疗第一款助听器计划于 23 年 3

月正式面市,未来,玖益将加强芯片

自研,并计划进一步融合芯片功能。

·FOF·

助力“老有所养”

Wind 数 据 显 示, 截 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FOF 全市场公募 FOF 共

有 379 只,总规模 1927 亿元,数量

及规模均实现同比增长。近日,招商

基金旗下招商和惠养老目标日期 2045

五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

(FOF)(基金代码 :016660)于 2 月

13 日重磅发行,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的

养老投资选择。

·天与养老·

服务项目 300 余家

天与养老是中国养老行业的数字

基建平台,致力于行业的数字化改造,

第96页

资讯信息

94 中国中国 (2023·春)

提供全面的智能化养老解决方案,为

中国养老行业赋能。针对中国老龄化

的全进程,天与养老依托自研的先进

数字化系统平台,以全球合作与自主

研发的全套智能化科技解决方案,服

务长者“安全”、“健康”、“陪伴”、“照护”

等生活全场景。天与养老已在全国各

地服务了300个多个项目,建立了居家,

社区,机构、长护险服务贯穿的全面

服务体系。依托数字化系统、智能化科

技赋能近万服务人员构成的终端网络,

为数百万的长者提供优质医养服务。

·德展健康·

投建海南德澄国际医康养综合体项目

上市公司德展健康 (000813.SZ)2

月 1 日发布公告,德展大健康股份有

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嘉林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南德澄健康医

疗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海南省澄迈县

美浪湾片区开发建设海南德澄国际医

康养综合体项目。

·美的集团·

关注老年人居家安全与照护问题

空巢、独居,加上退休缺乏社交,

孤独感已经成为许多老年人的显著情

绪,甚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而独居老人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困难与安

全风险隐患。美的小惟机器人的出现,

表明老年人的居家安全与照护问题正被

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关注,也将推动智

能服务机器人向更多老人和家庭普及。

·新华颐享·

完成北京市养老资质备案

今年 2 月,经北京市延庆区民政

局现场检查、研究后决定,新华家园

养老运营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新华养老运营公司)符合养老

机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可开展养老服务工作。2 月 20 日,北

京市延庆区民政局就此进行北京市

养老服务机构备案信息公示,新华家

园 · 颐享社区成为本年度延庆首家获

得养老机构备案(JG2023001)的社

区机构。

·万联城服·

深化康养领域布局

近日,万联城服发布公告称,根

据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要,公

司拟支付现金 100 万元收购成都卡奇

尔家政有限公司 100% 股权,以拓展

成都周边保洁及家政服务市场,进一

步推进公司康养事业发展。据悉,卡

奇尔是一家家政保洁服务商,主要负

责成都周边的家政服务,提供家政保

洁、家政维修、家政保姆以及家政培

训等相关服务。

·脑吾脑·

聚焦新老人脑健康管理

近日,深圳脑吾脑网络科技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脑吾脑”)完成诺

庾资本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脑吾脑

成立于 2022 年 7 月,专注脑健康领

域,打造“大脑认知功能评估及训练”

数字疗法。据脑吾脑创始人、CEO 竺

映波透露,帮助新老人拥有健康、活

跃的大脑,实现价值养老是其做脑评

估和训练领域的初衷。脑吾脑希望通

过功能性数字诊疗游戏的“适老化”,

满足“新老年人”脑训练之外的社交、

陪伴以及价值挖掘的需求。

·吾颐馨健康·

获川投集团战略投资

近日,四川吾颐馨健康管理有

限责任公司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

为川投集团。吾颐馨健康是一家健

康管理服务商,主要经营范围涵盖

健康咨询、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

务,以及医疗器械、药品等销售服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此前,川投集团

还投资了悦年华、智慧华川等养老

相关企业。

·顺丰同城·

“政企联合”打造养老助餐配

送养老助餐作为社区和居家

养老的重要服务之一,如何吸纳

社会力量建立专业的配送服务,

一直是各地探索的课题。近日,

第三方即配平台顺丰同城发挥专

业价值投身社区养老服务,与上

海老西门街道合作打造有温度的

助餐配送服务,一同呵护老年人

“舌尖上的幸福”。

·蒙牛集团与北京同仁堂·

探索中式滋养新产品

近日,蒙牛集团与北京同仁堂

科技发展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

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会实现跨

界合作与资源共享,迎合当下的

中式滋养趋势,探索产品创新形

态,期待为消费者带来“快乐养

生”的愉悦体验。同仁堂方面表

示,作为中华老字号品牌,一直

致力于大健康板块的创新业态发

展,立足于更多元化的消费群体,

期待本次与蒙牛的合作能玩出新

花样、创造新潮品。

第97页

资讯信息

中国中国 (2023·春) 95

·量子之歌·

聚焦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赛道

近日,成人在线学习服务提供

商量子之歌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

上市,股票代码“QSG”,发行价为

每 ADS( 美国存托股票 )12.50 美元,

共计发行 325 万股 ADS,募资总额

4063 万美元。量子之歌原名尔湾科

技,旗下包含启牛学堂、千尺学堂、

讲真学堂等多个知识分享平台,以成

人教育为核心,聚焦财商学习、老年

教育和终身学习。

·硅基仿生·

加速血糖管理数字化升级

近期,深圳硅基仿生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获得近 5 亿元 D 轮融资,这

是继年初完成超 5 亿元融资后的新一

轮次融资。硅基仿生通过生物监测终

端 + 医疗大数据平台 + 专业医学服务

打造了数字化血糖管理方案,同时也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血糖图谱报告解读

和血糖管理综合方案。硅基仿生持续

葡萄糖监测系统(CGM)于 2021 年

年底正式上市销售,目前已落地 800

余家医院,销售额超过 1 亿元。此外,

硅基仿生在耐力运动、减脂瘦身、低

碳饮食等领域,也正在推进解决方案

和商业模式落地。

·美的集团·

首款家庭服务机器人小惟上线

近日,美的首款家庭服务机器

人“小惟”在各电商平台上线预售,

这是一款集 AI 管家、家庭助理、安

全卫士、科技玩伴于一体的综合型

家庭服务机器人,售价 32999 元。

小惟是由美的 AI 创新中心完全自主

研发的第一代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

配备了 3D 语义地图、语义导航技术,

可以控制全屋家电并联动 IoT 设备,

实现提前一步提供主动服务的场景。

在安全卫士方面,小惟为家人提供

远程看家、安全巡逻、紧急求救、

跌倒检测等全方位、全时段的安全

守候。

·天猫集团·

倡议适老化改造说明书

近期,天猫与中国老龄事业发

展基金会共同发起 # 一页纸计划 #,

呼吁商家未来能聚焦商品说明书适

老化改造,将繁杂难懂的说明书升

级为针对重点功能清晰简述的“一

页纸”,助力长辈们无障碍使用新产

品,超 40 家品牌也第一时间响应。

据阿里零售平台数据显示,2021 年

平台上 50 岁以上的银发消费者总

数超 1.3 亿人,4 年时间增长近 4.5

倍。50 岁以上银发群体线上消费额

近 5000 亿,同比增长 35%,4 年复

合增长率近 40%。

·箭牌家居·

推出《我们都会老》音乐纪录片

近日,ARROW 箭牌家居的公

益品牌「箭牌泽计划」推出《我们

都会老》公益音乐纪录片,鼓励老

年人勇敢重拾热爱,放胆精彩。据

了解,聚焦老年人的社会公益力量

是箭牌泽计划的未来向标。箭牌家

居密切关注着空巢老人的居家适老

改造,2022 年双十一期间,曾联合

天猫、中国老年学会和老年医学学

会共同发起“黄扶手计划”,向社会

送出 5 万个适老扶手。

·索 尼·

全部商品将进行适老化适残化改进

索尼计划在 2025 年之前原则上

把所有商品和服务进行适老化、适残

化改造,提供对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友

好的产品。开发过程中索尼将征询残

障人士意见,减少遥控器的按钮并改

进形状等,提高产品使用方便性。此

后在公司内部的开发规则中加入采纳

残障人士意见的要求。

·索尼人寿·

推出人生计划分析系统“GLiP”

近期,索尼人寿保险株式会社发

布人生计划分析系统“GLiP”(Grip,

Goal based Life Planning Support

Service),该系统可利用来自住房、

教育、护理设施等的真实数据设定目

标和优先级,让重要风险充分可视化

并提供保险相关的建议及解决方案,

帮助客户做好人生规划,以应对百岁

长寿时代带来的工作年限延长、健康

维护和改善、护理和传承等突出问题。

·三菱电机·

为独居老年人提供监护服务

近日,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宣

布推出新的订阅服务“MeAMOR”,

将室内空调、冰箱、热水器等家用电

器接入互联网,通过这些家用电器为

独居的高龄老人提供监护服务,目标

产品共计 316 款,月使用费 1080 日元,

计划于2023年2月3日开始提供服务。

据悉,三菱电机打算提供和扩展“使

用家电和服务的新方式”,以应对未

来进一步的老龄化社会。

(综合整理)

第98页

资讯信息

96 中国中国 (2023·春)

50 岁以上蓝领劳动者占比 28%

近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

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蓝领

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报告依

托短视频平台“快手”开展蓝领群体

调研,分析了蓝领群体的就业现状及

特征。报告显示 , 蓝领劳动者年龄分

布中,50 岁以上年龄组占比最高,达

到 28% ;41-49 岁年龄组蓝领劳动者

占比为 20%。同时,蓝领群体存在较

为严重的技能短缺现象,不仅基础技

能与通用技能短缺,在特殊技能与专

业技能上的短缺更为严重。

2021 年 45+ 中老年旅游者合计出游

11.94 亿人次

近 日, 中 国 旅 游 研 究 院 发 布

《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

2023)》。报告显示,2021 年 45 岁以上

中老年旅游者合计出游 11.94 亿人次,

占据国内旅游客源市场 36.81%,成

为重要客源。旅游形式上,受新冠疫

情多点散发、局部地区规模爆发的影

响,2022 年国内旅游的出游距离和目

的地游憩半径明显收缩,近程旅游和

本地休闲成为国内旅游的空间特征。

国内旅游呈现出短时间、近距离、高

频次等新特征,“轻旅游”“微度假”“宅

酒店”等成为新亮点。

微信视频号 60 后、70 后占比近 3 成

近 日,QuestMobile 发 布《2022

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报告显

示,2022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

模突破 12 亿,51 岁及以上用户群体

占比 26.4%。微信视频号成为重要的

老龄数据

公域资源,60 后、70 后占比 28.2%。

同时,在包括阿里、京东等在内的移

动购物 APP 行业,60 后、70 后占比

37.3% ;在金融理财 APP 行业,40 岁

以上用户占比 42.6%,高频使用用户达

到 66.7% ;在快递物流行业,以顺丰、

菜鸟为代表的快递物流平台,也加速

向 46 岁以上用户渗透 ;在智能穿戴

行业,46 岁及以上用户占比 27.1%,

同比增加 5.1%,是增长最快的人群。

药食同源类消费者中 41 岁以上占比

达 45.63%

近日,果集发布《2022 年药食同

源传统滋补行业社媒营销报告》。报告

显示,在药食同源类消费者年龄分布

上,41 岁以上人群占比达 45.63%。从

城市来看,三线和四线城市药食同源

产品需求旺盛。关于消费者的核心关

注点,银发人群对于调节三高、增强

免疫、改善睡眠、骨骼健康、肠胃养护、

维生素 / 矿物质有核心诉求。

中国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

33.49%

近日,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脊柱

病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联合全国 11 家单

位在《公共卫生前沿期刊》发表研究

文章《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一

项基于社区的骨质疏松症队列研究》。

研究筛选了 2015-2021 年期间 19848

例社区人群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

果显示,在 45 岁以上女性和 50 岁以

上男性中,骨质疏松症的标化患病率

为 33.49%,其中男性为 20.73%,女

性为 38.05%。地区差异也较明显,上

海、北京等地患病率较低,江西、云南

等内陆地区患病率较高。研究还发现,

年龄在 60 岁 以 上、BMI 低 于 18.5kg/

m2

、低文化程度、目前吸烟人群、有过

骨折史的女性等,是骨量减少及骨质疏

松症的风险因素。

2050 年中国老龄人口消费潜力将增至

106 万亿元

近日,天眼查发布《2023 中国消

费主题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人口变

迁及消费潜力呈现 M 型特点,乐活家

庭 (45 岁 -70 岁的高线城市家庭、45-60

岁的低线城市家庭 ) 是高潜力消费人群

之一。报告还显示,到 2050 年,中国

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到约 106 万

亿元,有钱有闲的银发族对健康养老、

网络购物与旅游三大消费领域牵引力明

显。其中,截至 2022 年 9 月,60-65 岁

的初老群体人均旅行消费涨幅超 3 成。

50 岁以上网民占比 30.8%,“互联网 +”

在养老领域不断创新

近 日,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 心

(CNNIC)发布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10.67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5.6%,其中,50

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提升至 30.8%,

较 2021 年 12 月增长 4 个百分点。另外,

随着移动 APP 应用的快速普及以及电子

商务、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互联网 +”

在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创新,

促进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系统化和高效化,

让老年群体共享公共资源成为可能。

(综合整理)

第100页

资讯信息

98 中国中国 (2023·春)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电脑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