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杂志第35期

发布时间:2023-12-2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文化产业》杂志第35期

037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增加。观光旅游、周边旅游、低碳旅游等方式虽然能够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但是民俗旅游和乡村旅游这些独特的旅游方式更具吸引力,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开发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深入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促进民俗文化旅游稳定发展。目前,各地的民俗旅游项目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了更多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文化旅游融合的理念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并带来了新的机遇。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元素,旅游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播媒介,而二者的结合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旅游的期待。▚ 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民俗文化是人们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即民族的风尚;第二,民俗文化包括节庆、习俗、宗教信仰等各类社会行为;第三,民俗文化主要被用来描述与民俗有关的事件,这些事件是由民族的风尚和社会行为结合形成的。观察民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民俗文化的根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人民群众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俗文化的接受者、保存者和传播者... [收起]
[展开]
《文化产业》杂志第35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化产业》杂志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国内刊号:CN14-1347/G2;国际刊号:ISSN1674-3520。本刊始终坚持“立足文化产业,打造精品期刊”的办刊宗旨,秉承“用财经理性融合文化感性”的办刊理念,整合各方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文本内容
第51页

03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

极大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增加。观光旅

游、周边旅游、低碳旅游等方式虽然能够满足部分人群的

需求,但是民俗旅游和乡村旅游这些独特的旅游方式更具

吸引力,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开发旅游项目的过

程中,可以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深入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资源,促进民俗文化旅游稳定发展。目前,各地的民俗旅

游项目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了更多值得借鉴的

成功案例,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文化旅游融合的理

念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并带来了新的机

遇。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元素,旅

游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播媒介,而二者的结合能够满足人们

对文化旅游的期待。

▚ 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

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民俗文化

是人们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即民族的风尚;第二,民俗

文化包括节庆、习俗、宗教信仰等各类社会行为;第三,

民俗文化主要被用来描述与民俗有关的事件,这些事件是

由民族的风尚和社会行为结合形成的。观察民俗文化的产

生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民俗文化的根源是广大人民群众

的日常生活。人民群众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俗文

化的接受者、保存者和传播者。民俗文化如果与人民群众

脱节,就会失去其本质的意义。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民俗

文化可以被解读为一种被大众所继承的文化现象,这种文

化现象具有地理位置相对固定、历史悠久和世代相传的特

性。在社会实践中,民俗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对推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积极

作用。

▚ 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分析

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形态

旅游是指游客短暂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进行探索和停

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异地的自然景色和民俗特色能够

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风

光有着明显差异;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

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

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能够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民俗文化

与旅游相结合能够拓展旅游项目,使游客从历史、文化、艺

术等多个视角体验旅游地的魅力,这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好

奇心,还能激发游客对旅游地的兴趣。

民俗文化充实了旅游的内涵

随着文旅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文化旅游模式得以

形成。民俗文化作为特殊的文化表现,其与旅游的融合发

文旅融合背景下,将民间传统文化和旅游行业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加旅游的多样性,还有助于传承好

民俗文化。同时,开展民俗旅游能够促进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民俗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

文旅融合的发展前景广阔。现探讨文旅融合与民俗文化传承的联系,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文化传承与

创新的策略。

◎  廖毓莉

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

037

第52页

038

文旅指南 WENLV ZHINAN

展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的内涵。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随

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在出行的时候,人们更期待能感受到各式各样的异地风

情。民俗文化旅游恰恰可以满足游客的这一期待,增长他

们的见识,并推动旅游行业持续发展。与传统单一的旅游

方式相比,探索型旅游方式更受游客的喜爱。以民俗度假

村为例,在度假村里,游客不仅能欣赏乡村的美景,品尝

一些相对罕见的乡村美食,还能走进大自然,深入感受乡

土的气息,以及走进乡村,感受乡土文化,增加对民俗文

化的了解。

民俗文化旅游带动了经济发展

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行业起到了重

要作用。为了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最大程度地运用

各地的旅游资源。这种针对资源特性的改革不仅改变了旅

游服务方式,同时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另外,民俗

文化旅游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提高了人

民的生活品质。有关部门可以借助富含民族风情的元素,

比如传统建筑、特色美食、优美的音乐、生动的舞蹈和表

演等,通过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标志创造出民俗村、民俗

园、博物馆等多样的活动空间,以此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

往该区域进行参观。从当前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可以

看出,民俗文化旅游不仅推动了旅游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有效推

动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

▚ 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旅游中融入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合了民族的认

知、文化、风俗、价值理念以及人们对其的追寻。民俗文

化被视为对民间文化的深入概括,其展示出了一个民族的

独特性。每个民族的文化和风俗都存在明显差异,把民族

风情元素融入旅游中,能够丰富民俗文化旅游的文化内

涵,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不同的民族对精神的追

寻往往会以不一样的方式深刻影响族人的日常生活,如各

少数民族的服饰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信息以及民

族对精神的追求。例如,维吾尔族人通常会佩戴小型的花

帽,傣族女性则喜欢穿着有花纹的长裙,而苗族的年轻女

孩喜欢佩戴各种银质的装饰品。这些民族的特色服饰可以

给观光者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其不仅具有实用性,更蕴

含着某种民族审美观念。总之,新时代的旅游项目要让游

客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体验这些民族精神。

坚持政府主导

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文化的发展并不限于“1+1=2”

的模式,而是需要注重全面、系统和持续的发展,需要在环

境、资源、交通、建筑、文化等方面进行互动与融合。为了

确保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获得成功,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持续优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开发、管

理、治理以及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整合到一起。项目的执行

者也需要深入研究并了解相关政策,以便进行有效的预测。

此外,政府相关机构需要承担起监管职责。为了保障民俗文

化旅游项目顺利开展,需要设置特定的监管机构,以便对项

目从规划、开发到施工、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并为每

个环节制定明确的、可执行的评估指标。政府要收集当地居

民以及游客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各种反馈与看法,并以此为依

据制作出一份完整、公正的项目追踪与管理报告。例如,贵

州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打造

了坚实的根基。然而,由于大部分旅游资源都集中在边远的

农村地区,因此其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文旅融合背

景下,旅游行业表现出景区连通度低、专门的技术人员短

缺、旅游产品的种类过于单一、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体系

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民俗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构成了

障碍。因此,贵州需要抓住文旅融合发展的契机,借助民俗

文化平台,最大限度地展示贵州农村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推动旅游行业变革。

促进文旅融合的专业化

在文旅融合过程中,需要深度保护、研究和推广民俗

文化;同时,要筛选出民俗文化中的精华,剔除那些无用

的部分。因此,在文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实现传统与

现代的完美融合,更新相关工作人员及本地居民的旅游服

务观念,对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打造一支能适应文旅

融合发展趋势的人才团队。另外,要高度关注信息技术在

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利用

大数据技术搜集具备竞争力的相似项目的资料,对项目的

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估,并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发

展趋势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需要构建基于民俗文化的科

技平台,通过网络展示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独特性和吸引

力,以此吸引更多游客。

深挖民俗文化内在元素

文旅项目的吸引力源于其蕴含的独特的民俗文化,

因此在文旅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初期,必须持续深入研究民

俗文化的相关元素,丰富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内涵,以期

给游客留下更深刻的记忆。首先,要丰富民俗文化的实际

呈现方式,从民俗美食、民俗服装、民俗手艺等多方面出

发,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让游客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此

外,要重视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把那些分散的、容易

被忽略的民俗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以增强地方民俗文化的

协同效应。贵州具有多样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贵州各

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各具特色。比如,苗族、侗族和布依

族的“干栏”式住宅,瑶族的禾榔、禾晾以及白族的寺院

第53页

039

建筑,这些都能成为贵州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元素。

文旅融合背景下,在旅游中融入民俗文化能够提高旅游的

多样性与深度,同时也能够通过旅游的方式向游客展示各

种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丰富旅游产品的形式

旅游产品不仅能够集中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有助

于将其推广至全世界,吸引更多消费者。因此,在开发旅

游产品时应融入民族风情等元素,并加入体验环节,对产

品进行创新。例如,在民族歌舞表演中,可以利用剧场效

应,随机邀请游客参与到表演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和互动性。为了保持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活力,要以文化

旅游产业为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样既能为游客提供文

化和休闲活动,又能推动基于民俗文化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发展。例如,贵州部分地区美食在线上线下的销售推动了

食品制造、加工和销售行业的发展;原生态手工制品的销

售促进了相关加工和制造行业的发展。

利用学校传承好民俗文化

在学校中,要开展有关民俗文化的沉浸式教学,不

仅需要关注民俗文化的属性和特点,还需要重视民俗文化

的传承。所以,学校需要全面了解民俗文化,并规划出传

承民俗文化的具体实施方案:编写教学材料,保持挑战与

技能的动态均衡,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含义和社会联系。

在课堂中融入民俗文化对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艺术

鉴赏力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可以举办文化艺术节、社团活

动,聘请当地民俗传承人定期开展讲座,现场展示作品,

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民俗文化。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俗文化

校园传承技能培训基地,开展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

动,对民俗文化创意作品进行展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

民俗文化传承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中蕴

含的工匠、劳动精神。学校教学是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

的关键举措,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

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民俗文化,营造良好的民俗文化传

播环境。

贵州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旅游资源,并制定科学的营销策

略。从当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

其已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

题对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阻碍。因此,贵州必

须持续优化产品营销系统,培育更多人才,根据游客需求

进行运营,这样才能为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

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在发展过程中弥补不足,持续寻找适

合贵州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加快乡村民俗

文化旅游的发展步伐。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发民俗文化旅

游项目是在国家旅游产业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下,使地域文

化的文化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影响景

区发展的各种要素进行深度探究,可以实现对特色文化资

源的挖掘和开发,开发更多旅游项目,推动以民俗文化为

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黎平县中等职业学校)

第54页

040

文旅指南 WENLV ZHINAN

崂山区作为青岛市核心城区之一,历史悠久,有

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文化产业基础

扎实,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东方瑞士”。目前,崂山

区文旅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数字媒体时

代,为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

效,本文将从创新设计开发和新媒介策划推广的真实案例

出发,探讨崂山区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群策与市场助推地域性文旅融合发展

以点及面:政策加持与多维度介入

在数字媒体时代,地域性特色景观的“高效传播”

是政策、媒介、文化的集合产物。文旅融合依托政策加持

扮演“无形的抓手”角色。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

业高质量融合发展,202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推动文

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文化旅游发展

生态,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以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使命,以加快推进全

区旅游品质提升为总目标,对崂山区的文旅资源进行重新

整合,鼓励、支持在深入挖掘崂山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

部分社区院落、公共文化空间以及散布其中的书店、咖啡

店、剧场等经营性场所进行改造,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演艺

街区。以文塑旅,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培育文化旅游新业

态,提升文化旅游的消费体验,加快推进崂山区全域旅游

品质的提升,从而提高崂山区文旅产业的竞争优势,推动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此外,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提出了崂

山区“庭院演艺”的促进活动,旨在打造一批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讴歌时代主旋律,彰显时尚气息的“一庭一

文化,一院一特色”高品质庭院演艺项目。充分发挥政府

的导向作用,鼓励符合活动条件的公共文化空间作为活动

实施载体和演出阵地。充分挖掘城市的演艺资源,鼓励公

共文化场馆、专业演出团队、艺术院校等共同打造“庭院

演艺”精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公共文化空间持续

开展常态化的公益性及商业性演出。

由表及里:主题打造与街区形象重塑

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往往伴随着“重塑”“重

拾”“摒弃”。重塑即对区域的整体景观形象进行深度改

造,往往需要从内至外、由表及里的改变;重拾即将某种有

价值的元素进行“外化”和“提取”;摒弃这一做法不常

见,往往会对本土地域特色造成一定伤害,但是对于不适应

崂山是青岛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文旅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数字媒体时代,

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将创新设计开发和新媒介策划推广设为两条支线;以“遇见秦岭

路”街区艺术实践为例追溯地区文脉、挖掘地方特色元素,探讨崂山区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将

新媒体技术融入城市品牌建设当中,以期为街区创意策划及城市品牌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  傅冠斌

数字媒体时代下青岛崂山文旅的融合发展

040

第55页

041

时代发展的消极性元素、形象可以采取这一做法。同时,主

题打造需要兼顾艺术性和实用性,考虑交通长效性和旅游

体验。例如,2023年2月,崂山区以“遇见·秦岭路”为主

题,对崂山区秦岭路(银川东路-海口路)全长约1645米

的路段实施了道路拓宽及视觉一体化提升改造工程。该工程

由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及相关企业共同发起,旨在通过打造

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街区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参观和体验,推

动崂山区文旅产业发展。该工程将秦岭路从原先的双向四车

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新修缮的路段开阔平整,大大降低了

该路段的交通压力,并对该路段进行了以蓝色为主色调的视

觉设计,与青岛的碧海蓝天相呼应,增设了地面彩绘、特色

景观、智能公交候车亭、裸眼3D电子屏幕、白色月亮秋千

等。项目改造完成后,该路段多次开展了由崂山区政府主办

的以“遇见秦岭路、遇见大海”为主题的专项活动。为了营

造更好的活动氛围,吸引消费者,活动设置了打卡区、互动

区与市集区三大板块。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社交平台

上分享生活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潮流,针对这种潮流趋势,打

卡区设置了多种精美小景,以吸引到访者拍照打卡,达到引

流裂变的效果。互动区设置了摇滚乐队驻唱、古典音乐会、

卡通巡游等项目,游客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进行观看。图1为

“遇见秦岭路”主题IP品牌视觉,图2为“遇见秦岭路”街

区视觉改造,图3为“遇见秦岭路”摇滚乐队驻唱。

图1 “遇见秦岭路”主题IP品牌视觉(作者自制)

图2 “遇见秦岭路”街区视觉改造(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3 “遇见秦岭路”摇滚乐队驻唱(作者自摄)

由此及彼:市集烟火与规划秩序之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数字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

的市集(街市)已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牺牲品”,无序

的规划可能会导致市集呈现出凌乱、拥挤和“无限压缩”

(居住场景和生活娱乐场景的冲突)的空间形态,也会使

得原本的地域特色消失殆尽。将市集作为一种设计载体和

媒介窗口构建品牌叙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图4为

“遇见秦岭路”市集摊位。

图4 “遇见秦岭路”市集摊位(图片来源于网络)

传统的市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灵活就业,

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容易形成

脏、乱、差的营商环境,甚至阻碍正常的交通运行。为了

避免这些问题,本次活动的市集区采用了统一的摊位规划

与包装设计,既营造了街区的商业氛围,又确保了城市街

区环境的干净、有序、美观、舒适。除此之外,该活动还

第56页

042

文旅指南 WENLV ZHINAN

设置了儿童体验摊位,吸引了热爱分享的孩子在家长的看

护下体验摆摊活动,为家长和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自该活动实施以来,秦岭路的人气一直持续上涨。五一假

期期间,美观、舒适的街区环境与潮流时尚的活动内容吸

引了大量游客。由此可见,要想进一步推动崂山区文旅产

业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出台相

关政策,鼓励相关旅游企业与文化机构创新合作,加大对

文旅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文化与旅游项目联合开

发,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崂山区文旅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 崂山文脉追溯与地域民俗景观呈现

19世纪末,青岛先后被德国、日本占领。德国对青

岛进行了规划建设,使得青岛拥有了规模庞大的西式建筑

群。西式建筑群为青岛的城市形象奠定了基调,见证了近

代青岛的城市发展。崂山区位于青岛市区东南部,与其他

区相比受殖民影响较小,保留了大量的本土传统文化。在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

旅游的灵魂。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文旅

市场产品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崂山区要想从众多旅游目

的地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深入挖掘本土传统文化。总的来

说,崂山区的地域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原生乡土民俗与海洋文化

崂山区东临黄海,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有青山渔村、

黄山村等村落。这些村落与崂山、黄海等自然地形风貌相

结合,形成了鲅鱼文化、崂山茶文化等特色文化。随着我

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通过旅游

逃离喧嚣的城市,体验纯粹的乡村生活,原生态环境与质

朴的乡村生活对他们有莫大的吸引力。目前,崂山区的特

色乡村旅游资源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尚未得到有效的整

合;由于对村落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民俗文化缺乏重视,

其未能成为崂山区文化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有效助力。因

此,在进一步发展崂山区文旅产业时,要更多地关注沿海

村落的保护、宣传与开发,充分整合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

资源,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全真发祥之所与道家文化

崂山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据史书记载,早在

东周末年就已有道教方士在崂山活动。宋代以来,道教寺观

不断兴建,崂山遂成道教名山。崂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

地之一,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盛时有“九

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同时,崂山是我国罕有的儒释道三

教共生的文化名山。道家的“天人合一”、佛门的“慈悲为

怀”以及儒家的“以和为贵”共同构筑了宽博、包容的崂

山人文精神,也为崂山带来了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2008

年,崂山道教音乐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名录;2013年,崂山道教建筑群等8处历史文化遗迹入

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

人开始对道教产生兴趣。因此,在大力发展崂山文旅产业的

同时,还应重视对崂山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首先,

相关部门应完善崂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便

利。其次,重点保护和开发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如太清宫、

明霞洞等,同时尝试复原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道教遗址,开发

精品旅游路线。最后,针对崂山文化资源开发相应的文创产

品,提升崂山地区文化形象,打造崂山文化品牌。

▚ 数字技术与媒介引领文旅协同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数字技术引领文旅

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建设成为崂山区未来

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效利用数字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文旅产

业的时空限制,丰富其运作模式、生产要素与发展业态。

目前,崂山区的沿海村落文旅项目开发滞后,村落内基础

设施不完善。数字技术能够为沿海村落的文旅项目提供技

术支持,推动村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服务、数

字管理推动沿海村落旅游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在数字时

代,文旅消费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

实、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充分开发崂山区的传统文化资

源,建立崂山文化虚拟现实体验馆、崂山道教主题乐园

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平台,增强游客的视听体验,促进游

客充分了解崂山当地的风土人情,引发游客对传统文化的

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保护与弘扬崂山传统文化的目的。同

时,数字技术还能给文旅产业带来新的营销模式。数字时

代下,人们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因此,

在旅游景点的营销过程中,需要有数字化、网络化思维,

创作优质的宣传视频,抓住新媒体流量入口,形成裂变

式传播。此外,IP形象对文旅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数字时代下,IP形象的核心竞争力愈加突出,利用虚拟现

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能够将传统IP转化为数字IP,增

加与游客的交互功能,还可以塑造特色IP文旅形象,带动

相关数字文创产品发展,提升IP形象的影响力。目前,崂

山区的文旅产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还需要朝着

地域特色化、智能体验化、内容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崂山

区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挖掘地方特色,寻找能够彰

显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积极运用数字技术,为本地区的

文旅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引导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助推崂山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打造特色活动主题,重塑

街区形象,以市集构建品牌叙事,追溯地区文脉,挖掘地

方特色文化元素,将数字技术融入城市品牌建设当中,为

街区创意策划与城市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作者单位:青岛黄海学院)

第57页

乡村印象

XIANGCUN YINXIANG

助理编辑 张雅蓉

责任编辑 颜宝辉

第58页

043

乡村印象 XIANGCUN YINXIANG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乡村文

化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积淀

而成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较为独特的存在。乡村影视文化产业是一种乡村文化产

业,发展乡村影视文化产业对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影视文化产业通过生产和传播农

村题材影视剧作品表现出了我国自然、原始的乡村意象和极

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同时,制作与发行乡村影视文化作品可

以传播中国乡土文化。建立与健全影视文化产业,既可以提

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乡村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 经济效益:影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建设

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社会化

媒介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危

机与挑战。当前,乡村文化处在城市文化的裹挟中,在现

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革新与守旧、逃离与守望相互冲

突融合的夹缝中迎来了多元化并存的新时期。因此,文化

建设也要基于对乡村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定位再出发,打造

具有地域优势、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

乡村实现产业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发展文化产业,

而影视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繁

荣对乡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

前,城市文化不断向市场化迈进,以横店影视城为例,其

文化产业群的经济效益逐渐凸显,为城市发展创造了财

富。但是地域格局一直在制约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存在城市强农村弱、区域发展不平

衡的问题。乡村的文化生产力天生较弱,加之长期受地域

格局的影响,乡村地区基本上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

前,乡村地区的建设依旧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文化服务

影视文化产业在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挖掘乡村文化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产和传播乡村影视作品能

够赋予富有特色的乡土景观以经济价值,使村落文化资源衍生为民俗体验产品,从而形成影视文化产业带。现从

功能视角论述影视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提出影视文化产业可以从经济效益、文化价值和产业聚集三个

维度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在经济效益上协同乡村公共服务带建设,在文化价值上注重发挥乡土文化的核心竞争

力,在产业聚集上开创文旅融合新模式。以影视文化产业带动乡村文化产业线上线下协同增效,使乡村文化产业

迸发出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赋能。

◎  郝  超  王东兰

乡村影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043

第59页

044

建设相对落后。为了扭转乡村“失落的文明”局面,乡村

必须发展文化产业,这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

的必经之路。

从产业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乡村地区发展影视文

化产业,不仅是在完善乡村的第三产业,也是在为乡村振

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助力。同时,影视文

化产业能够通过收视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经

济繁荣发展。此外,实施影视文化“走出去”战略,有利

于打造乡村文化品牌,而品牌效应又能进一步带动乡村地

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总之,乡村地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将成为驱动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动力,成为实现乡村振

兴、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乡村影视文化产业

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产业品牌。乡

村地区的特色文化融合了我国各地方的民俗、少数民族习

俗和通俗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等高度原生态特征,

因此,对影视文化产业的培育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

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借鉴城市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建

立积极健康的影视文化产业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带动乡村

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文化繁荣。

从文化的公共服务性来看,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部门便积极配合国家大政方针采取

相关举措。广电总局进一步发挥优势,颁布了《广播电视

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及相关部门也

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我国农村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如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

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的行动方案》;另外,国家还要求每年选定不低于60部农

村题材故事片和不低于30部科教片向全国各农村数字电

影院线公司发行等。由此可见,乡村影视文化产业建设对

乡村振兴意义非凡,其公共服务属性特征明显。实际上,

乡村影视产业是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

乡村影视产业的发展不能不走市场化道路,但也不能走完

全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总之,乡村影视产业需要与偏

远、艰苦地区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参

与到乡村公益服务的探索与创新之中。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需要长期发展规划,其基本目

标是通过文化产业建设和推广带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以期实现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目标。乡村影视

文化产业的价值在于可以把影视文化产业作为乡村地区经济

建设和服务建设的突破点。我们要利用好国家政策扶持以及

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影视文化产业

结合起来,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

▚ 文化价值:影视文化产业助力乡土文化传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影视作品不再是反映城市印象

的专属品。随着对乡村的开发建设,不少文化小镇拔地而

起,影视文化产业开始聚焦乡村景观。从国内市场来看,

依托村落文化产出的影视剧引发了不少观众的情感认同。

《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农村

题材剧的热播,表明农村剧摆脱了“老套路”,从新角度

讲述主旋律故事的序幕就此拉开。从国际环境来看,国内

影视机构积极与国际影视对接,头部互联网视听企业不断

拓展海外媒体市场,为国际客观、真实地认识中国乡土文

化,深化乡村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平台。当前,影视文

化产业精准发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新时代人物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不断催生思想与艺术俱佳的优秀电

视剧集群。发展乡村影视产业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

手段,还有助于传播独具魅力的乡土文化,能助力我国实

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远景目标。

当前,我国乡村影视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实

际上,农村传媒市场一直未能达到传播预期需求,除了能

为“三农”服务的媒体较为稀缺外,更重要的是专门为农

村服务的作品大都为老生常谈,创新性不足。而且随着新

媒体的发展,涉农媒体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涉农全媒体

格局形成之路困难重重。针对乡村题材影视市场低迷、缺

乏普遍认可的问题,根本上还需要回到乡村影视产业所依

托的丰富文化资源这一核心竞争力上。以2022年1月3日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

八季》为例,节目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通过讲述

“村里的故事”折射出了中国厚重的乡土文化。乡村纪录

片中那些生动的基层故事和乡村形象始终与中国农村的发

展紧密联系,是有效传播中国经验、中国精神、中国智慧

的重要窗口。这些以时代为题聚焦于现实发展的乡村故事

不仅在国内好评如潮,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认可,是我国乡

土文化传播的绝佳名片。

同样在农村这一叙事场景下获得观众肯定的还有《幸福

到万家》,这是一部以农村新女性成长为主线的故事。剧中

既有锐度地展现出了时代变迁下乡村的新矛盾、发展的新问

题,如环境保护、城乡隔阂、民俗风情、水土流失等,探讨

了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议题;同时,又在展现变化的

同时聚焦发展,挖掘问题也寻找出路。这种叙事变化也让乡

村剧的主题有了变化——更具时代性、现实性、生活性。从

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到绿水青山里的新风景,引发共鸣的恰是

对农村生活的现实对焦和以时代为题的创作思路。充分依托

我国乡村人文环境,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乡村影视文化

产业振兴的永久动力和核心优势。

发挥乡村影视产业的文化价值,除了充分挖掘乡村

文化资源外,还要丰富乡村影视作品的题材与形式,加强

优势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比如,反映边疆边境民族地区历

第60页

045

乡村印象 XIANGCUN YINXIANG

史、自然风貌、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等主题的电视剧,

“润边”“援疆援藏”等题材的纪录片,以及具有地方特

色的经典民间故事动画作品等。要建好、用好网络影视剧

IP征集平台,多方位打造网络剧、电影、动画、纪录片等

标杆作品;积极引导影视作品传播主流价值观,多形式、

高质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在国际传播方面,乡村影视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讲好

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受我国地理条件的

约束,乡村影视产品缺乏良好的展播路径,因此,乡村影

视产业要紧密围绕国家整体外交和国际联合展台,抓住我

国多种形式的文化展映活动以及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

交流平台,全面拓宽传播渠道,加大新媒体传播力度,促

进中国乡村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 产业集聚:影视产业催生乡村文旅融合

近几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往往引进一部剧就能

带活一个村。随着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温暖的味道》热

播,贯穿全剧的后石沟村也因影视基地的建设带火了一种

别有韵味的田园新生活。这种现象在目前看来已十分普

遍,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取景地成为人们的旅游目的

地,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不同规模文旅产业的开发。从电影

产业延伸至文旅产业,产业聚集实现多重裂变,催生乡村

经济效应。

从融资角度看,一直以来,我国很大一部分影视公

司受限于融资问题难以实现发展。首先,影视产品需要接

受投融资机构的多方评估,而其门槛较高;其次,上市融

资的标准同样是“天花板”,其将大多数中小影视公司都

“拒之门外”;最后,当前金融担保机制不完善和相关法

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国内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不平

衡。因此,乡村振兴题材影视作品的产出和推广需要社会

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第一,乡村影视作品的健康发展离不

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适当为中小影视公司融资提

供相应的贷款利息补贴,以此加快中小影视公司的发展步

伐。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乡村影视产业发展,以敏锐的

眼光判断市场的发展方向,及时准确地制定符合当前影视

市场需求的政策。此外,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协调融资双

方之间的关系,减少双方信息的不均衡和不对称问题。第

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需要开辟影视文化产业融资

的专门渠道,同时组织培训人员专门负责相关事项,并推

出关于影视文化产业的贷前、贷时和贷后核查管理等规

定。此外,金融机构要加强与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的合

作,统筹建立影视文化产业相关的价值评估体系和信用风

险监督体系,以此增强影视文化产业融资的公平性和安全

性。第三,影视文化公司需要拓宽融资渠道,依靠市场经

济下的多种融资平台不断完善多层次融资体系。政府在支

持和鼓励借贷平台、众筹等新型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的同时

也要防范新型融资渠道可能带来的风险,完善相关法律政

策规范体系,注重对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当今,在多数乡村影视剧上映期间,影视公司会借

助影视剧作品和影视IP开发线下乡村文旅体验场景和周边

文创产品,这样做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影

视剧的热度散去,乡村文化产业也会逐渐“落寞”。文旅

产业和影视产业都是流量经济的重要承载者和运营者,都

在争夺用户时间。影视公司从线上到线下实现IP的长尾效

应,文旅公司从线下到线上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二者在

跨界融合中相互渗透,能够产生很大的联动效能。文旅集

团比影视公司更了解文旅项目的特点,二者可以形成优势

互补。当前,广电内部正在进行相关创新与尝试。利用数

字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联合知名网络视听平台打造“中

国故事村”,降低中小影视公司的担保门槛,吸引中小影

视公司进驻,发挥中小影视公司的活力和独特优势,形成

新型“产业聚合平台”。同时,与知名网络视听平台联合

举办包括《梦华录》《玉骨遥》等大IP影视作品在内的全

国线下巡展巡演活动。此外,与一线互联网企业深入协

商,利用它们在大数据开发应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优

势,结合文旅集团在当地的文旅储备资源,联合打造蕴含

东方审美、彰显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村”,通过不断出

品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创意者云集、

创作者向往、创享者汇聚,以及乡村文化产业原创研发

力、生产力、传播力、创造力的源头,满足消费者不断增

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影视公司借助文化旅游实现线下IP产

业孵化,打造线下主题街区、主题公园等实体文化场所,

使影视产业实现横向发展。文化旅游借助影视作品,可以

享受数字红利,提高文化旅游地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乡村

地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影视文化产业的

经济支撑、产品助力和文旅延伸,深度挖掘和利用丰富的

乡村文化资源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建设好乡村

影视文化产业是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挖掘好乡村文

化价值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融合好“影视+文旅”新平

台是乡村产业腾飞的路径。乡村影视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共

生在改变乡村产业结构和提高乡村文化价值方面具有积极

作用。提升乡村影视产业的经济效益,就是将乡村文化转

化为生产力,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集聚影视与文旅的联

动效能,从而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影响力,缩小

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落实。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第61页

046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

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

塑形,也要铸魂。”多读书、读好书是移风易俗的一剂良

药,是铸魂育人的温润春风。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

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

国’”。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发展对乡

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乡村居民必须紧随时代发展,加强学习,扩大阅读面,提

高文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

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鉴于此,本文将围绕乡村振兴战

略和全民阅读进行基本论述,对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

进全民阅读提出策略。

▚ 乡村振兴战略与全民阅读的基本论述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经

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

略,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转型升

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

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以及农村社会

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农业现代化。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和创新管理制

度等手段,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涉及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现代化,包括土地

利用、种植、养殖、农机化、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化等

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障粮

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推动农村社会进步。

第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

乡村企业,可以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与此同时,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

生产条件,改善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

第三,农村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管

理,有利于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等工作顺利开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涉及以下几方面。首先,保护自然环境。相关主体可以通

过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土壤等,减少污

染物排放。其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针对农田农业活动

导致的农药、化肥、养殖废物等面源污染问题,相关主体

应采取科学施肥、合理使用农药、养殖废物处理等措施,

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再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建设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最后,处理农村固体废弃物。加强对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管理,推广可

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全民阅读,既有利于群众保持思想活力,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也有利于带动乡

村经济,助推新农村建设。现立足于实践,就推进全民阅读提出挖掘特色鲜明的乡村阅读资源,打造乡村阅读精

品;建立乡村图书馆,扩大数字阅读覆盖面;丰富阅读实践活动,营造乡村阅读氛围的具体策略。

◎ 王晓菊 买发瑞

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全民阅读

第62页

047

乡村印象 XIANGCUN YINXIANG

第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

化、体育等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

相关主体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实现农村地区社会

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全民阅读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

动”;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截至2021年,“全民阅读”已经连续八年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出现;2020年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

意见》指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由此可知,阅读是获

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

素养的重要途径。

全民阅读是指社会各层面广泛开展的覆盖全体公民的

阅读活动和阅读推广工作,其目标在于鼓励和促进人们培

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人们的阅读素养,使阅读成为一

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

推进全民阅读极具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群众素质。乡村振兴背景下,全民阅读可

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开阔群众

视野,增强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提升群众

的审美情趣。

第二,促进创业创新。全民阅读能够培养群众的创

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通过阅读

与创业相关的书籍和案例,群众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启发

灵感,进而开展各类创业活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例

如,古浪县大力发展大棚葡萄种植产业、枸杞种植产业和

西瓜种植产业,而县图书馆及时为种植(养殖)户提供相

关书籍,为村民提供技术保障,有效推动村民走上致富奔

小康的道路。

第三,传承乡土文化。全民阅读可以帮助群众更好地

传承和弘扬当地乡土文化。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学书

籍,群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文化,推动乡土文化的保护

和传统技艺的传承。

▚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全民阅读的策略

挖掘特色鲜明的乡村阅读资源,打造乡村阅读精品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全民阅读应立足于乡村,结合新农

村建设,深度挖掘具有本土特色且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阅

读资源,打造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乡村阅读精品。因此,

相关机构应全方位、深层次地挖掘特色鲜明的乡村阅读资

源,凝练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适合广大乡村居民

认知水平的阅读精品,解决乡村居民“读什么”的问题。

这也能够帮助农村居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综合素

养,丰富知识储备,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学精品。我

国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为打造乡村阅读精品提供了重要素

材。首先,在具体实践中,相关主体应组织专人前往农村

地区了解当地村落的传统故事。这些故事通常与自然和人

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反映出我国自古以来“天人合

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精神理念,向人们传递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其次,探寻当地著名

作家或诗人,收集其创作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将当地人创

作的各类文学作品进行汇编,创作出农民喜爱且真实反映

农村面貌的文学作品,为乡村文化建设铺好路。

第二,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学精品。挖掘

乡村资源应加强对当地传统村落的保护,通过技术手段编

著图文并茂的相关作品,以生动的图像、富有生命力的文

字展示乡村悠久的历史文明,让更多民众更好地感受乡村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他们自觉肩负起保护、传承和弘

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建立乡村图书馆,扩大数字阅读覆盖面

如今,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通过创建图书馆(室)打

造乡村阅读空间,为村民阅读书籍、增长见闻提供场所,

解决了村民“在哪读”的问题。但是只依靠乡村图书馆

(室)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也不利于全民

阅读目标的实现。对此,本文认为各地乡村应推进信息化

建设,以网络为媒介,以新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为依

托开展线上阅读,满足村民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

第一,推进实体图书馆(室)建设,满足村民的阅

读需求。首先,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在文体中心等设立图

书馆或者阅览室,确保场所宽敞明亮、通风良好,并具备

基础设施条件。其次,通过购买、捐赠或与其他图书馆进

行资源共享等方式积极收集各类图书,引入儿童读物、文

学作品、科普书籍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最

后,结合村民的阅读需求、爱好以及当地产业发展现状,

有针对性地引入农村文化、农耕文化、农村产业发展等相

关书籍,增进村民对本村历史的了解,增强村民的集体意

识以及对乡村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第二,数字赋能图书馆平台,满足村民的多元化阅

读需求。首先,各级政府要助力辖区内乡村构建数字图书

馆,将实体图书馆的藏书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电子目录

和数据库;同时,收集电子书籍、有声读物、电子期刊等

数字资源,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其次,开发移动应用程

序,使村民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访问图书馆平台,浏

览图书、查询信息、参与在线阅读活动等,满足村民随时

随地阅览阅读资源的需求。再次,将大数据技术与数字图

书馆相结合,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和分析用

户的阅读记录、阅读习惯、阅读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图

第63页

048

书推荐服务,满足村民的多元化阅读需求。最后,村民可

以将感兴趣的书籍分享到微信、QQ、抖音等平台,也可以

为其他村民推荐书籍,鼓励更多人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

惯,促进全民阅读。例如,村民将书籍分享到社交媒体平

台,方便与他人讨论自己阅读的图书。这种分享方式不仅

可以明确村民个人的阅读偏好,还能够引起其他人的关注

和兴趣,促使更多人阅读这本书。这样一来,阅读就不再

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可以与他人共享、交流的活动,

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阅读心

得和推荐书籍,可以让村民们互相借鉴、交流,进一步丰

富阅读体验,形成良性交流互动。此外,将阅读与社交媒

体结合还可以推动全民阅读事业蓬勃兴旺发展。

丰富阅读实践活动,营造乡村阅读氛围

乡村振兴背景下,各级政府纷纷认识到阅读推广的重

要性,为此也做出了努力,比如挖掘乡村资源、编著乡村

文化文学作品、修建乡村图书馆等。但是阅读推广效果不

尽如人意,很多村民以农忙为由拒绝阅读,阅读氛围不浓

厚。对此,本文认为,相关主体需要积极组织丰富的实践

活动,鼓励广大村民参与阅读活动,以此形成良好的乡村

阅读风气。

第一,做好思想动员工作,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阅读。

只有村民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才能形成村民积极参与阅读的健康风气。首先,通过举行

村级会议、组织文化活动等途径,向村民普及阅读的重要

性,并通过列举实例的方式让村民看到阅读对其个人发展

产生的积极影响,激发村民对阅读的兴趣。其次,在村民

中选出阅读先进典型,并将其作为阅读模范,鼓励村民积

极向模范学习。最后,设立奖励机制,即鼓励村民积极参

与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积分或阅读打卡等方式了解村民的

阅读情况,对于阅读积极者,可给予其一定奖励或荣誉,

充分激发广大村民的阅读积极性。

第二,建立阅读引导机制,丰富阅读实践活动。首

先,建立阅读引导机制,即设立专门的阅读引导员或读书志

愿者,要求他们在农村社区和学校开展阅读引导工作,结合

乡村居民的需求与爱好为其推荐合适的书籍,提供阅读建

议,促进乡村居民在阅读中获取所需知识,从而激发其阅读

兴趣。其次,积极组织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举办诗歌

朗诵、故事分享会等活动,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也可以

组织写作比赛活动,激发乡村居民的创作热情,培养乡村本

土文学人才;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分享

会、文化沙龙等,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新农村建设倡议的提出都对

农村群众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

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相关主体要满足农村群众的阅读需

求,大力建设乡村图书馆、阅览室,确保群众能够及时更

新知识;同时还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打造电子阅读平

台,为农村群众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阅读服务,为推进

全民阅读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古浪县图书馆)

第64页

049

乡村印象 XIANGCUN YINXIA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

劳动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既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

库,又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力量源泉。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

项扶持政策和系统工程,着力改善乡村面貌,缩小城乡差

距,改善乡村居民的精神风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的农

村工作做出了最新指示,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

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并提出了涵

盖经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新时代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和

政策指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实施农耕文化

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农民

脱贫致富、乡村物质富足的时代背景下,村民的精神文明需

求亟须得到满足,邻里和睦、安居乐业的和美乡村仍是村民

们梦想中的家园。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

振兴迫在眉睫。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

生动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正确引导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

展,坚持个人发展、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层层递进的文化逻辑,坚持以文化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逻辑。

通过打造人才队伍、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整合多方力量构建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以满足村民诉求为目标,依

托现代科技催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发展的新样态,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提供理论依

据,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实践路径。

◎  徐瑞仙  殷瑞鹏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活力

049

第65页

050

兴的历史节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立足于传

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满足村民的精

神文化需求,对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无

疑具有重要意义。

▚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城乡差距的不断缩

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乡村物质文明得到飞

速发展。然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乡

土文化受到多重冲击,一些文化糟粕卷土重来,对村民的

精神文明造成了极大冲击。鉴于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立足于以下三重逻辑。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逻辑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任何文化的产

生、发展和传播都离不开鲜活的人,因此,以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需要人民的主动参

与,良好的乡风文明一经形成又会反过来服务、滋养和

回馈人民。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过程

中,必须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通过宣传教育让他们

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传承与发

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二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为引领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

儿女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集中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

村发展的根本指南和价值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

入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绝对引领地位,保证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方向引

领、价值引导和内容影响作用。以鲜明的价值观引领乡

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明确乡风文

明的发展方向,正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

求。三是坚持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价值旨

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数千年,依然保持着自身的

核心精神和价值底色,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丰富乡村精神文明内容、提升村民文

化自信、实现百花齐放的文化盛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

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必

须充分尊重文化发展的特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当今乡村的传承、发展、创新、融合等,竭力促进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与村民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村民文化修养、滋养乡风文

明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

从村民个体的文化修养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

村民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如今,村民的物质

生活不再匮乏,但是精神生活却还比较落后。将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提高村民受教育水平,

使村民的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其次,从乡风文明发展来

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团结民心、启迪民智、凝练

共识、创建和美乡村。我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在发展过程

中产生了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其中,乡风习俗、村规民

约流传至今,在日常的乡村生活中起着支撑性作用。改革

开放后,乡村快速发展,外来思想文化大量涌入,挤压着

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许多乡风习俗已接近失传,因此,

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乡风文明,是当前

极为紧迫的任务。最后,从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来看,传

统文化有助于培育村民的民族精神。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

础上,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可取之处,同时结合革命文化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强化村民的文化归属感,充分

调动村民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形成中华儿

女特有的文化血脉,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态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不论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还

是“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的生态思想,抑或是各类农具、农业古

籍,都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态观。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

着中华民族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是乡村文化的核

心,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基因。综上,以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很有必要。一方面,传播

传统生态文化可以使广大村民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生态理念,加强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并引

导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身体力行,最终塑造出村民的生

态道德品格。另一方面,将传统生态文化理论化、时代

化、大众化,提炼出其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

方式,可以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经验,对建设

“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指导作用。

▚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渐渐受到重视,

其多元价值也逐步得到开发和利用,可以说,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已经成为经济、文化等方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

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与潜能,更快更

好地实现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成为当前不能回避的

重大问题。

政府引领,建立乡村文化长效发展机制

乡村文化振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政府

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建立起可持续的乡村文化长效

发展机制。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传承和发展

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规划。政府必须对辖区内的各个

第66页

051

乡村印象 XIANGCUN YINXIANG

乡村进行走访调查,详细了解各乡村的文化发展现状、地

域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民的文化诉求以及当

前难以解决的问题等,在正确、全面掌握乡村传统文化的

基础上拟定合理的文化发展策略。例如,可以将文化、习

俗、生活习惯相似的乡村划分到一起,制定特殊的发展规

划,以文化部门为主导,多个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集合数

村之力,共同承担起发展传统文化的责任。其次,要想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就要在落实政

策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更改和优化相关政策

和措施。文化部门必须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只

有深入联系群众,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把相关

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更丰富、更高层次、更加多样的

乡村文化建设。最后,村级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

极调查走访,主动承担起村与村之间的沟通工作,化解村

子之间的天然隔阂,争取形成规模更大的乡村文化振兴主

体力量。同时,村级干部还可以通过在乡村组织文艺、戏

曲表演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交流活动,调动广大村民传承、

保护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传统文

化的时代意义。

整合资源,形成乡村文化振兴新合力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多方

位、多层次、强关联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充分调

动各方力量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还要建立以制度、人才

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一是要打造优秀的人才队

伍,形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型人

才结构。“人才作为引领性要素……是当代发展诸要素融

入乡村、赋能乡村的最关键、最活跃的载体,是实现诸要

素整体融入、有效融合的纽带。”不论是传统工艺品和文

创产品的大规模生产、销售,还是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开

发、宣传和运营,抑或是乡村文化与流行音乐、雕塑、影

视等艺术形式的结合,都对乡村文化从业者的个人技能、

综合素质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队伍的打

造要紧密贴合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和地域特色,有针对性

地培养和引进人才,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民间艺

人、高精尖技术人才、先进文化人才等,并提供一定的政

策扶持。同时,各乡村可以联合其他乡村和专业院校定向

培养人才,拓宽人才产出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村民是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理应肩负起传承传统

文化的重任。村民要通过自觉学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感,积极参与各种乡村文化活动。二是要汇集多方力量,整

合乡村一切资源,吸引外部资本注入,形成乡村文化发展新

合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行业交叉明

显。”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不仅需要不同领域人才的参与,

还要对乡村已有的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使这些资源发挥出更

大的效力。其中,资本是诸多要素中的支持性要素,在以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起着润滑剂和催化剂

的作用。资本要素的入场使得文化产业得以脱离家庭工坊式

的小生产模式,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合理化的以村为单位

的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将更多年轻人留

在乡村,还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支撑。

需求导向,催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新样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

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传承

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有关部门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以现代科技为技术

依托,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中的多元价

值,开创以乡村文化为特色的新产业,使文化回馈和滋养

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留古老的

文化基因的基础上焕发新生。一是要准确把握村民诉求,

培育有生活气息的乡风文明新风尚。“重振乡土文化需要

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当代审视。”当前的乡土文化资源确

实存在与当前文化发展和村民需求不相符的内容,必须以

村民的日常生活为起点,以村民的生活诉求为基准,对这

些内容进行重新评估、分析和审视,清除其中的糟粕。有

关部门必须将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乡村文化振

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入挖掘、择优继承、创新发

展的基本原则,保障村民在文化建设中发挥方向主导、细

节构建和最终受益的作用,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二是要依托现代科技,打造乡村文

化活动的信息化场域。当前,乡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存

在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改善文化基

础设施、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当务之急。以现代科技引

领公共文化空间的建立,意味着要将当今的信息技术、数

字技术融入传统文化的传播、展示和体验等方面,通过虚

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生动地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丰富内涵,增强村民的体验感和互动感,让传统文化在信

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活”起来。总之,以现代科

技打造乡村文化活动的信息化场域,就是要将信息技术、

数字技术有的放矢地融入文化事业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

女的精神命脉。挖掘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

范,并将其创造性地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助力乡村文

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既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

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67页

052

在中国古代时期,先人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

由于尚未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因此其主

要“靠天吃饭”。因为先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很多现在看

来可以解释清楚的自然现象,在古代就会被蒙上一层神秘

的宗教色彩,先人们认为这是神的旨意或者是有鬼怪作

祟。因此,古代诞生了各种各样的降妖除魔的仪式,有祭

祀仪式、除鬼习俗等,这些仪式寄托着先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期盼和向往。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诞生于古代的驱魔仪

式——傩舞。

▚ 江西傩舞简介

傩舞,其中最典型的是南丰傩舞。南丰傩舞是我国

江西省重要的传统舞蹈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考证,江西地区的

傩舞起源于远古时期,有专家提出傩舞最初是一种祭祀仪

式,是为了纪念当地居民的图腾虎而创立的,距今已有

三千余年。在秦朝时期,这种流行于赣地的祭祀仪式被引

入宫廷之中,仪式逐渐程式化,由单纯的驱邪逐疫仪式发

展成融祭祀与娱人为一体的文艺活动,而后再从宫廷传入

民间,番君吴芮就曾奉命传傩(民国《南丰县志》)。到

了唐朝和宋朝时期,傩舞受到宫廷仪式的影响,得到了创

新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开始有钟馗、小妹、灶神

等角色,并且逐步出现娱乐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傩舞

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突破了驱邪逐疫的范畴,融入了

其他艺术形式的舞蹈动作,尤其是对戏曲中的武打动作进

行了有机的吸收和创新;在表演内容上,神话故事、民间

传说等内容的引入使得傩舞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吸引力进

一步增强,观众范围不断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

后,傩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

是傩舞开始出现类型的分化,除了传统的大傩舞之外,还

衍生出了八仙、和合等杂傩舞,傩戏和傩狮舞也成为独立

的表演类型,傩舞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

从傩舞的仪式来看,其大致可分为起傩下殿、演傩

跳傩、驱傩解傩、搜傩搜除、圆傩上殿四段仪式,每段仪

式都有规定的礼仪和套数,傩乐、傩服、傩具、傩歌丰富

多彩,神词、赞诗、符咒内容丰富。从傩舞的内容来看,

其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既有驱鬼逐疫的《开

山》等节目,也有演义传奇人物的《关公祭刀》等,还有

展现农耕文化情结的《獭捉鲤鱼精》等。从表演特点来

看,傩舞还有文傩与武傩之分,单人舞、双人舞和多人舞

之分。

▚ 江西傩舞服饰特征分析

中国红是傩舞服饰的代表颜色,红色象征远离邪恶与

热忱喜庆,传统的手工艺人善“以色扶形”,通过色彩的

力量造型达意。傩舞服饰与传统寓意吉祥的纹样都是南丰

人民驱疫攘灾、纳福求贤、盼平安如意的心理映射。傩舞

服饰的外形、颜色、制式都较为丰富,既借鉴了中国传统

傩舞是一种传统舞蹈形式,流行于江西、湖南等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载着先人们与恶劣的自

然环境抗争的过程。在古代时期,先人们为了迎神驱鬼,让傩舞表演者穿上特殊服饰,希望通过特殊的舞蹈动作

实现驱魔战鬼、祈求平安的愿望。如今看来,这些充满迷信色彩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科学背道而驰,但是从文化传

承的角度来看,傩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傩舞的服饰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颜色组合技巧,

对当代服装设计、文化研究有着宝贵的研究价值。现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傩舞的发展历史、傩舞服饰的组成和

艺术特色,对如何展现其当代价值提出建议,以促进傩舞的传播和傩舞服饰的可持续发展。

◎ 宋苏敏 杨小明

江西傩舞服饰传承古韵

第68页

053

乡村印象 XIANGCUN YINXIANG

服饰,又融入了祭祀功能需要的独特元素,种类多元。从

形式上看,有衫、袍、背心、裳、裤、甲衣、蟒袍、云肩

等。具体来看,不同的傩舞形式有不同的表演服饰,大傩

舞的服饰有红花衣裳、花衫红裤、红袍背心、披甲,还有

戏曲服饰;竹马傩舞的服饰有朱衣战袍、素色长袍;和合

傩舞有黄袍马甲;八仙傩舞有长袍短衫,且表演者都戴有

赤帻黄巾、傩面具。江西傩舞服饰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历史

演变,汉代的傩舞服饰以玄、朱两色为主,衣服类型也只

有帻、衣、裳、褶之制。玄色为天刚亮时的颜色,代表着

天;黄色为土地的颜色,代表着地;朱色代表降妖。傩舞

最初的服饰以玄、朱两色为主,代表着借助天地的力量震

鬼驱魔。在傩舞发展初期,衣服的颜色主要采用中国传统

的吉祥色或者是带有肃穆色彩的颜色,衣服制作简单,花

纹较少。傩舞服饰在继承明清古傩“赤帻”(红头巾)、

“朱裳”(红裙子)、“绿鞲衣”(绿袖套)旧制的同时

也在不断创新,引入娱乐元素,使服饰变得更加多元化和

鲜艳化。装饰风格上也融入了印染工艺与刺绣、镶绲、贴

补工艺。

▚ 傩舞服饰的研究价值分析

傩舞服饰是研究不同时期文化的“活化石”

傩舞服饰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活化

石”,傩舞服饰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国不同时期祭祀文化的

演变过程。通过对不断变化的傩舞服饰进行研究,可以深入

了解古人的精神观念和心理状态。中国的传统哲学始终讲究

天人合一,如今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强调要尊重自然和保护自

然。傩舞的服饰蕴含着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比如颜色的选

取等,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因此,必须重视对傩舞服饰

的保护性研究,系统厘清傩舞服饰的发展脉络,尤其是要把

傩舞服饰研究和傩舞其他元素的研究结合起来,立足于时代

背景,深入剖析其背后蕴藏的文化意义。

傩舞服饰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新元素

当代服装设计不断追求创新,近年来,不少服装设计

师开始挖掘我国传统服饰中的元素,比如百褶裙、戏曲服

饰花纹的创新应用,既可以突出特色,实现美学效果,又

可以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特色,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传统文

化。傩舞服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粗糙逐渐走向精致,

其元素组成也从素色向多样花纹转变。对于当前的服装设

计而言,傩舞服饰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从

傩舞服饰的元素来看,其有几何花纹、动物花纹、植物花

纹,其中几何花纹意义深远,设计精良,简单明了,与国

际一线大品牌的服装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现在

的服装设计师应该充分重视傩舞服饰的艺术价值,认真剖

析其蕴含的哲学价值、几何美感,并结合现代大众的审美

需求,进行创新性的应用。此外,还可以充分借鉴傩舞服

饰的裁缝技艺和面料刺绣,从而提高现代服饰设计的多样

性和精致性。

傩舞服饰是凝聚民间共识的精神符号

傩舞是江西一带民众的共同记忆,是流淌在人们血

液中的文化符号。每到过年时,傩舞表演者就会戴上傩面

具,穿上傩舞服饰,进行祈福和娱乐表演。可以说,傩舞

已经成为江西地区民间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傩舞服饰成

为民众独特的精神符号,可以有效增强大众的文化自信,

增强大众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区域文

化认同感,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如果没有傩舞服饰,傩

舞也将不复存在,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也会大大减弱。所

以,要将傩舞服饰放到文化传承的维度进行考察,放到民

族自信的范畴中进行保护,充分发挥傩舞服饰凝聚民众共

识、增强民众文化自信的作用。

▚ 江西南丰傩服“以画入绣”传承古韵的途径研究

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傩舞源于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诡谲又神秘。伴随时

间的推移,傩舞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一种用反复

夸张的动作配以鲜艳夺目的服饰进行的戏剧表演活动。傩

舞表演时,表演者穿着傩舞服饰,佩戴面具,为傩舞表演

增添了魅力,使得表演更具冲击力、震撼力。

江西南丰傩舞服饰十分具有代表性,傩舞服饰的纹

样古朴,色彩鲜艳,充满异域风情,同时散发着独特的魅

力。从古至今,傩舞服饰都颇负盛名。在新时代,南丰傩

舞服饰得到创新,纺织技艺得以升级,工艺技术越来越精

进。傩舞服饰设计者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

创新,使得傩舞服饰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傩舞服饰的色彩

日渐丰富,傩舞服饰的整体装饰效果更加多元化。

融合发展,汲取多种文化的精华

关于傩舞服饰的研究,《汉书·礼仪志》等著作中有

所体现:“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

扬盾,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这句话形象地描绘

出负责驱疫的方相氏头套面具,双目明亮,身披熊皮,上

衣玄色,下裳朱色,执戈举矛,带领众人驱逐疫鬼精怪的

情境。

从西汉时期到唐朝时期,南丰傩舞服饰在漫长的历史

发展进程中兼收并蓄,不仅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精华,同时

还保存了传统驱逐疫疠的祭祀内容。这让傩舞服饰具有丰

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具有社戏娱神乐人的特性,深受大

众喜爱。

充分利用书画元素,彰显书画艺术价值

在两宋时期,很多书画元素融入了傩舞服饰之中。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北宋后期,宫傩“至除日,禁中

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均戴假面,绣画色衣,

第69页

054

手执金抢龙旗”。

大部分南丰傩舞服饰都是用织绣制作而成的。南丰傩

舞服饰以书画入织绣的形式进行了创新,这在傩舞服饰的

发展历史上有着突破性的意义。明朝时期,傩舞服饰的形

制和种类更加丰富。现如今,南丰大部分地区的傩舞服饰

都继承了明朝时期傩舞服饰的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创新。

南丰傩服款式繁多

南丰的傩舞服饰有很多款式,在工艺、面料、纹样、

色彩与形式、内容方面均有所不同,同时还会根据各个人

物的性格、社会地位等定制不同款式的服装。

从南丰傩舞服饰的类型来看,南丰傩舞服饰可以分为

四大类:八仙舞服饰、和合舞服饰、竹马舞服饰、大傩舞服

饰。从款式来划分,可以分成“蟒袍”“裤”“裳”“甲

衣”“背心”“袍”“衫”等。观察南丰傩舞服饰,从类型

和款式中不难看出其对美观的重视,旨在为观众带来别具一

格的视觉上的享受。与此同时,南丰的傩舞服饰中也有“红

布长袍”“杂色背心”以及“戏曲服饰”“花衫红裤”“黄

袍马甲”“素色长袍”等。

总的来说,南丰傩舞服饰种类丰富,被认为是我国戏

剧服饰中最繁复的品类。一方面,男女表演者的傩舞服饰

存在很大差异;另一方面,不同的班底以及不同的傩舞也

都有不同的服装。

坚持以中国红为主色调

据叶根明(三溪乡石邮村党支部书记)概括:南丰的

乡民一代一代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劳作与生活着,

生活安逸且有乐趣,生产生活中最大的威胁来自天灾,红

色色调鲜明,同时寓意深刻,不仅象征着积极、热情、喜

庆,还象征着南丰乡民对人丁兴旺的热烈期盼。

纹样纷繁且排组灵活,提高艺术表现力

南丰傩舞服饰的纹样丰富繁杂,排列组合灵活多变,

既具有较强的视觉表现力,又充分表达出南丰人内心五谷

丰登、纳吉求祥的美好愿望,更是传统纹样和地域民俗文

化良好融合的结晶。南丰傩舞服饰的发展历经几千年,是

我国的艺术文化瑰宝。傩舞服饰和傩面具都是傩舞的主要

物质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名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南

丰傩舞服饰制作技艺后继无人,其发展陷入困境。

20世纪末期,在相关部门的引领下,南丰下属各个乡

镇都开始重新制作傩舞服饰与傩面具,使傩舞服饰的制作

工艺技术得以复苏并传承下来。现如今,随着民间手工技

术的日渐成熟,南丰傩舞服饰在过去的背心、大襟衫、袍

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除此之外,为了配合舞台的灯光效

果,傩舞服饰面料的色泽以及色彩更加鲜亮。

综上,不论是从纺织技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傩舞

服饰传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江西傩舞服饰都有传承的价

值。所以,一方面,要从纺织历史文化着手,了解江西傩

舞服饰的特色,从历史文化角度解析江西傩舞服饰,坚持

继承和创新;另一方面,要坚持江西傩舞服饰的特色,推

动江西傩舞服饰与多元素融合,灵活排组,设计丰富的纹

样,提高傩舞服饰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第70页

055

乡村印象 XIANGCUN YINXIANG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的新征程。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我国农村

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礼”的思想具有重要的道德教

化功能,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有着独特的作用。深入剖析

《论语》中“礼”的文化内涵,积极思考如何汲取“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不仅在于“硬件”塑形,还要用“软件”铸魂。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推

进,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文化冲突隐现,出现

了物化思维阻碍个体道德归寄,家庭结构变化造成家风建设困难,村民文化自信缺失等问题。现充分挖掘“礼”

的相关思想,以期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  张炳珂

以“礼”为乡村文化振兴塑魂

055

第71页

056

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并将其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时代命

题,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形成新时代下

的乡村礼仪文化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和重大

价值。

▚ 《论语》中的“礼”

“礼”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险恶且多变的生存环境中形

成了极具“原始思维”的“礼”的雏形,如对自然现象的

解释中呈现出对某种秩序和规律的敬畏。而现代意义上的

“礼”源自祭祀,源自人对“超自然”的精神膜拜。祭祀

包含严密的程序和复杂的仪式,由此产生了“礼”的最初

范式,亦可称为礼制或礼仪。正如郭沫若所说:“大概礼之

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吉、凶、

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些礼制凝结了当时某一氏

族或地域范围内人们的共同信仰与追求,需要人们严格按

照规定行事。人们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对天地神灵的崇拜

和敬畏,商代的甲骨卜辞记录了这种天人交流的过程和方

式。《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先

鬼而后礼。”由此可知,殷商礼制的精神内涵及其意义都

有天命神权的色彩。

“礼”的发展

周朝建立初期,各种祭祀活动仍沿用殷商的传统,

如《礼记·曲礼下》中说,“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五

祀,岁遍”“此盖殷时制也”。周朝的祭祀仪式大体承袭

殷商,对“天”的尊崇也与殷商相似。由于社会治理的现

实需求,礼乐制度开始出现,并成熟于西周时期。周公创

立的周礼是维护西周社会等级秩序与政治格局的规范。正

如《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中说:“礼,经国家、定

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先人将“礼”作为治理家

国的规范,依“礼”定社稷、稳社会、固家庭。礼制思想

从国家延伸到个人,当时人们认为只要人人遵守礼仪规

范,社会就会恢复和谐。正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

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

妇听,礼也。”“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具

有存在的必然性及普遍性,其是中国宗法社会的基本伦理

观念、组织结构和行为准则。

“礼”与“仁”的关系

孔子于春秋战国时期竭力宣扬自己的思想,提升

“礼”的影响力,“孔子引仁入礼,以仁释礼,复以礼释

仁,在仁礼互释中,赋予礼义内在本质”。首先,“仁”

是“礼”的内在本质。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正如“求‘仁’之君子,要反躬

自省,仁就潜藏于自身之内,仁有不息的向上扩充性,能

够扩充的高度和深度取决于君子道德生命成长的高度和深

度”。由此可见,孔子明确将“礼”作为涵养道德的抓

手,一切行为都要遵守严格的礼制要求,从而形成“日用

而不觉”的行为习惯,使道德在心中扎根。其次,“礼”

是“仁”的外在形式。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强调利用“礼”教育民众做到

“四勿”,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达到个体“仁”的

状态。同时,“礼”作为实现“仁”的形式和方法,实质

上是一种外在的道德命令。在春秋时期,孔子极力宣传

“正名”思想,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

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心里,“名”是一

切民生问题的源头所在,若“名”不正,一切问题都无法

顺利解决,只有“名”正了,才能礼乐兴、刑罚中、百姓

安。由此可见,“礼”不仅是“仁”的依据和目标,而且

是造就“仁”的德性的根本途径。

随着中国乡土社会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公共

生活空间的扩大,以农业的工业技术化、农村的城镇化和

农民的市民化为基本内容的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传

统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礼治不断受到冲击与挑战。以《论

语》中“礼”的思想为切入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

文化振兴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激发民众

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与价值共识。当然,乡村伦理文化

振兴不是重拾传统文化中的愚忠愚孝和保守封建思想,而

是依托乡村文化的价值承载特性,根据村规民约、乡土文

化等因地制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协调

发展。

▚ 乡村振兴背景下《论语》中“礼”的思想的现实困境

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不仅要实现乡村物质富裕,还要

实现村民精神富裕。在此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乡村面临着物化思维阻碍个体道德归寄、家庭结构变化影

响家礼家风建设、村民文化自信缺失等问题。以下分别从

个体、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乡村的现实状况。

物化思维阻碍个体道德归寄

近代以来,社会中普遍存在功利思维和“物化”思

维,并不断改变着乡村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传统乡村礼

仪文化日渐式微。传统乡土社会的情感伦理在很大程度上呈

现为“物质伦理”或者“金钱伦理”,情感伦理的作用力在

量化的物质评判制度面前不断衰微。由此,中国传统乡土社

会情感伦理的稳定空间格局被打破,形成了以物质或利益为

依据的标准。而“礼”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伦理的外

在形式,其本质是不同主体通过道德表达情感的现实交互。

其中,“仁”既是核心,也是数千年来乡村情感伦理文化的

内核。“礼”的情感表达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人情味”的

关键所在。当前,乡村文化中的“礼”被异化,导致个体的

第72页

057

乡村印象 XIANGCUN YINXIANG

道德诉求无处归寄,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精髓

的社会交往模式显得更加珍贵。

家庭结构变化影响家礼家风建设

传统乡村以家族为基本社群,这主要源自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的特殊生产方式,随之衍生出相对稳定的“育”

与“养”的代际互动模式,以忠、孝为核心的家礼家风成

为家族成员的行为准则。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农业生

产方式朝着机械化的方向转变,受物质利益的影响,乡村

外出人口持续增长,传统的聚居式家庭结构逐渐被打破,

从而引发了家礼家风建设危机。农耕社会经验的影响和现

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家庭对成员的行为约束、引导教育

等较为松散。传统的“育”与“养”的代际互动模式出现

异化现象,哺育与赡养呈单向轨迹,子女未能回归家庭承

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老年人容易出现焦虑心理。此外,拜

金、等价交换等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侵蚀了以亲

情为纽带的“长幼尊卑”的社会秩序,使得传统的家礼文

化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推进新时代乡村家礼家风建设对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造成村民文化自信缺失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新媒体的更新迭代,加之受外来文

化的冲击,乡村善良淳朴的道德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勤劳勇敢的劳动观等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重拾礼仪

文化精髓,重塑民众的价值理念,提升乡土文化自信,引

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乡村文化通常以一套道德共

识作为评判标准,在稳定的“熟人社会”中一以贯之,

崇德遵礼是民众的基本自觉。当前,乡村重利轻义的现象

比比皆是,过度重视物质利益阻碍了民众对精神信念的追

求,究其原因既是由于乡村民众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不足,

也是由于村民文化自信缺失。

▚ 《论语》中“礼”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

梁漱溟说过:“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

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文以载道,礼以化人。

“礼”是人文素养的精髓,也是大国担当的精神内核,蕴

藏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涵。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

心是‘礼’。”以“礼”启发乡村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乡

村最宝贵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精华,可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

供新机遇。

“礼”对个人修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乡村众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

工,儿童和老人留守在家。一方面,隔代溺爱导致儿童不

懂劳动;另一方面,由于老人的精力、文化水平有限,儿

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也未能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

惯。《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强调

“礼”是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学礼在于知

礼,从孩童开始就应接受父母、老师的谆谆教诲,学习接

待客人的礼数规范,并且知晓学习礼仪的根本意义在于提

升个人修养;另一方面,知礼在于行礼,知行合一是磨炼

意志,培养勤劳、奋斗、仁爱等品质的重要手段。儿童应

从日常小事做起,以亲朋好友为对象,逐渐形成双向互动

的交流模式,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礼”对家庭和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家庭既是形成家礼家风的关键场所,也是维系社会稳

定的精神纽带。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乡村民众纷纷外

出务工,受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思

潮的影响,许多人将父母挣钱多少视为是否尊敬父母的标

准,完全将父母的生育之情、养育之恩、教育之泽抛之脑

后,严重破坏了家庭和谐。《论语》中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赡

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只有做到内心敬爱父母,才是真正

的孝。如何让父母体会到子女的孝顺,从而感到满足呢?

《论语》中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

礼。”村民要遵守礼仪规范,善待父母,深刻领悟“礼”

的真谛,为乡村家礼家风建设提供助力。

“礼”对乡村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费孝通曾经指出,中国乡村社

会秩序的重建是“现代司法制度与传统礼法秩序之间的较

量”,而当下的情况则是“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

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经先发生了”。这是由于部分农村干

部在日常乡风文明建设中操之过急,盲目追求表面现象,

忽略了群众参与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道德情感与

参与热情。孔子认为,刑法是治理国家的器物,而德治才

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其首要前提即“礼”。孔子曰:“为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倡导为政

者要以德为本,才能受到百姓尊仰,达到“修己以安民”

的境界。再者,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执政者依靠刑罚管理民众,只会导致民众想方设

法逃脱处罚,而忽略所犯的错误,只有以德为本,才能激

发民众的羞耻心,让民众真正做到修身自省。因此,营造

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充分挖掘“礼”的精神内涵,有助

于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的革新思想探索儒家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既是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血与脉的基因传承,也是探索乡村

文化振兴的具体实践。辩证思考“礼之用,和为贵”的文

化内涵,建立晓礼与践礼的双向互动体系,有助于更好地

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73页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责任编辑 郑淑丽

助理编辑 王 华

第74页

058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 图书编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图书编校工作的主要内容

从纵向来看,图书编校工作是由读稿、审核、改

稿等组成的审核工作。读稿是图书编校的第一

步,编校人员需要认真阅读稿件,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稿件

内容。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编校人员充分理解了

稿件的内容,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改和完善。在读稿的

过程中,编校人员还需要关注稿件的结构、逻辑、语言表

达等方面,以确保稿件的整体质量。审核是图书编校的第

二步,编校人员需要对稿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

并纠正其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格式问题等低级错

误。此外,编校人员还需要关注稿件中的专业性问题,如

数据、事实、引用等的准确性,以确保图书的质量。改稿

是图书编校的最后一步,编校人员需要根据审核结果对稿

件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一步骤需要编校人员具备较强的文

字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以便对稿件进行恰当的修改。

在改稿的过程中,编校人员还需要与作者保持密切的沟

通,以确保作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修改意见。

从横向来看,图书编校工作中的审稿包括初审、复

审和终审。初审是图书审稿的第一道关口,主要负责对稿

件进行初步审查,判断其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和标准。在进

行初审的过程中,编校人员需要关注稿件的主题、内容、

结构、语言等方面,保证稿件的基本质量。复审是图书审

稿的第二道关口,主要负责对初审通过的稿件进行深入审

查,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错误。在复审的过程中,编校人员

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敏锐度,以便对稿件进行细致

的检查。终审是图书审稿的最后一道关口,主要负责对复

审通过的稿件进行最后的审查和把关。在终审的过程中,

编校人员需要关注稿件的细节问题,如排版、插图、参考

文献等方面,以确保图书的整体质量。负责初审、复审和

终审的审稿人的职责和权限虽然不同,但是他们的目标是

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确保稿件符合出版要

求。同时,三审制度也保证了审稿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

性,极大地降低了个人主观因素对审稿结果的影响。

图书编校工作的价值

首先,图书编校工作能消除差错,提高图书质量。编

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检查和修正图书中的错误和瑕疵,提

升图书的质量和可读性。这些错误可能包括语言表达上的

不准确、事实信息的错误、逻辑结构的混乱等。通过编校

工作,可以大大降低这些错误的发生率,尽可能地确保图

书的内容准确、语言规范、结构合理、排版美观,从而为

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此外,对于一些难以察觉的

错误,比如某些专业领域的术语错误或历史事件的描述错

误等,只有经过专业的编校才能发现并予以修正。因此,

编校工作对图书质量的提升极其重要。

其次,图书编校工作是做好稿件的“田间管理”工

作,促进文化事业繁荣的关键。通过编校工作,责任编校

人员可以直接参与作者的写作过程,对稿件进行全面、系

统的指导和管理,确保作者的心血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更好

的展示。此外,高质量图书编校工作还可以为文化事业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图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媒

介,其质量和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校工作是保证图书质量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

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知识获取的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图书编校质量是当今出版业面临的一大课题。

◎  陈  力

提升图书编校质量的新方法

第75页

059

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出版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该行业从业人员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

粮,还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编校工作

是保证出版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审校和修订稿

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图书的质量和价值,推动我国

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 图书编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书编校工作受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图书编校工作对保障出版物的质量来说至关重

要,但目前许多出版单位和编校人员却并未认识到其重要

性。他们往往只关注稿件的内容和质量,而忽视了编校工

作对保障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这只是一项琐碎

的工作。这就导致在出版流程中,编校环节常常被压缩或

省略,以至于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一些出版单位

为了快速出版和降低成本,忽视了图书编校工作的重要

性,没有为编校人员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在

这种情况下,编校人员往往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和能力开

展编校工作,无法进一步发挥其潜力。

编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出版社的编校工作人员是开展图书编校工作的主体,

他们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图书的质量。然而,目前许多

编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并不高。他们缺乏专业的编辑培

训和学习背景,对出版规范和标准不够熟悉,甚至缺乏基

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往往会导致出版物中出现各种

编校错误,如语言表达不准确、错别字频现、排版不规范

等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编校工作人员还存在缺乏责任心和敬

业精神的问题。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编校工作。这些问题也会

导致图书质量下降,甚至会对读者的阅读体验产生极大的

负面影响。

另外,一些编校工作人员缺乏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

神。编校工作需要编辑与作者、校对人员等多方进行沟通

和协作,需要编辑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一些编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沟通能力,无法与

作者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这也会影响图书的质量。

编校工具和技术落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工具被

运用到图书编校工作中。然而,目前许多出版单位和编校

人员仍然在使用传统的编校工具和技术,如纸本稿件、手

动校对等方式。这些传统的编校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

易出现纰漏。

另外,一些出版单位对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引进也不充

分。有些出版单位没有为编校人员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技

术支持,导致编校人员无法熟练掌握和应用新技术和新工

具。例如,快速查找、批量修改等都是现代传媒环境下编校

人员必不可缺的技能。然而,在很多出版机构中,这些技术

仍然被视为次要或辅助型技能,这种观点不仅会影响编校工

作的效率和质量,还会限制编校工作人员的发展。

此外,部分出版单位对印刷技术的关注度不够。印

刷技术涉及颜色、参考数据、文件格式和标准等方面的问

题,对图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出版单位在这方面的

投入不够,可能会导致图书印刷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读者

的阅读体验。

出版单位图书质量管理不严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一些出版单位在图书质量管理方

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出版单位缺乏健全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从选题策划、稿件审

读、编辑加工、校对到印刷、发行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标准

和要求。然而,一些出版单位在图书质量管理方面缺乏系

统性和连贯性,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其

次,一些出版单位在审稿环节存在疏漏。审稿环节是对稿

件进行全面审查的重要环节,需要编辑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和较强的专业素养。然而,一些出版单位在审稿环节存在

疏漏,未能对稿件进行全面审查,导致稿件存在一些问

题,且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最后,一些出版单

位在校对环节存在问题。校对环节是对稿件进行最后一次

审核和修正的环节,需要校对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

业技能。然而,一些出版单位在校对环节存在问题,未能

对稿件进行全面审核和修正,导致稿件存在一些未被及时

发现和纠正的问题。

▚ 图书编校质量的提升策略

加强对图书编校工作的价值判断,形成图书编校质量意识

首先,出版单位需要加强对图书编校工作的价值判

断,认识到编校工作对图书质量提升和自身发展的重要

性。在这个过程中,出版单位需要注重提高编校人员对编

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出版单位还需要建立科

学、合理的图书质量评估体系,将编校质量作为其中的重

要指标之一,引导编校人员从思想上重视编校工作。其

次,出版单位还需要形成图书编校质量意识,注重对编校

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和责任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出版单位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意识宣

传和教育活动,如质量知识竞赛、质量文化讲座等,帮助

编校人员深入认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觉的质

量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升图书审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编校技能

图书审稿人员是开展图书编校工作的核心力量,他们

第76页

060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的综合素质和编校技能直接关系着图书的质量。因此,提

升图书审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编校技能是提高图书编校质

量的关键。

首先,出版单位要注重对图书审稿人员的培训和教

育,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出版单位可以开展多种培训和教育活动,如学术交流会、

业务研讨会、专业课程等,帮助图书审稿人员掌握最新的

出版规范和标准,提升其编校技能和水平。其次,出版单

位可以建立专家库或委托外部专家参与审稿工作。专家具

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和建议,对编校人员开展图书编校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

用。通过与专家的深入合作,审稿人员能够学到更多的实

践经验和方法,提升自身的编校能力。最后,出版单位还

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图书审稿人员自觉

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出版单位可以采

取多种激励措施,如质量奖励、晋升机制、培训机会等,

以此激发图书审稿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图书审

稿人员要多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不断拓宽专

业视野,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出版单位创造更

多价值。

升级编校工具和技术,规范编校流程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出版单位应积极采用先进的

编校工具和技术,提高编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规

范编校流程,确保编校质量。

首先,出版单位可以引入电子编辑和校对系统,实现

自动化的排版和校对。这些系统配备了强大的文字处理功

能和自动校对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和纠正错误,提

高编校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这些系统还具有版本控制

和审稿记录功能,方便后期对编校过程进行追踪和查证,

提高了编校工作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其次,出版单位需

要跟踪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和应用新技

术、新工具。出版单位还可以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

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定制化编校工具,使其更加适应图书编

校的特点和要求。最后,出版单位还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

术辅助编校工作的开展,通过运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

理等技术,让计算机理解和分析文本,为编校人员提供有

针对性的校对建议和改进意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编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

制定完善的图书审稿质量管理制度,构建图书三审工作评价

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图书编校质量,有必要制定完善的图书审稿

质量管理制度,并构建图书三审工作评价管理体系。这可

以促使编校人员充分履行职责,推动编校工作的质量持续

提升。

首先,出版单位需要制定健全的图书审稿质量管理制

度,对审稿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图书审稿质量管理制度

应该明确审稿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要求,包括审稿的内容、

标准、方法、流程、时间等,确保审稿工作具有规范性和

一致性。同时,出版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图书审稿质量管理

制度的执行监督,确保审稿工作按照制度和要求进行。

其次,出版单位可以建立图书审稿质量评估机制。根据所

建立的评估指标和流程定期对编校工作进行质量评估。评

估可以包括对已出版图书的回顾评价以及对尚未出版图书

的初审、复审和终审过程的监督和检查。通过评估结果的

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为编校人员提供改进的方向

和机会。再次,可以建立图书审稿质量奖励机制。出版单

位可以设立编校质量奖项,表彰在编校工作中取得优异成

绩的个人和团队。奖项可以包括最佳编校奖、最佳校对奖

等,通过奖励提高编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另

外,建立编校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评价体系。通过设立

不同级别的编校职称,制定升职评审标准和流程,为编校

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同时,评价体系要

涉及编校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指

标,要全面评估编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绩。最后,建立

读者反馈的收集和利用机制。出版单位可以建立读者反馈

渠道,通过举办读者活动、开展读者调查等方式,提高读

者对图书编校质量的关注度,鼓励读者对图书编校质量提

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提升图书编校质量。同时,出版单位

需要建立反馈处理机制,及时处理读者反馈,并对编校工

作进行改进和优化。读者反馈不仅有利于图书编校质量的

提升,还可以增强读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通过实施以上策略,可以逐步提高图书编校的质量,

提升图书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提升出版单位的声誉和影响

力;同时也将促进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推动优秀图书

的产生和传播,满足读者的需求,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图书编校工作不仅能保证图书内

容准确、语言流畅,还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读者对图

书的信赖度。作为出版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应积极推动图

书编校质量提升,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提高

行业整体的编校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还可以

期待更多先进技术手段和工具的发现和应用,以进一步提

升图书编校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与读者、作者以及行

业专家的紧密合作与互动,也将成为图书编校质量持续提

升的重要推动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更多优质图书,

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阅读体验,为文化传承和

知识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第77页

061

▚ VR 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的转变

改变二维的新闻产生方式

传统的新闻报道通常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二维

形式呈现的,难以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VR技术则可以通过创建三维虚拟环境,让受众沉浸在新

闻事件的现场,获得更加真实、深入的体验。例如,在报

道火灾、地震等灾难事件时,传统媒体只能通过文字、图

片等方式进行报道,而利用VR技术则可以通过创建灾难现

场的三维虚拟环境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灾难的破坏力

和现场的惨烈程度,从而更好地理解事件。

此外,VR技术还可以通过全景拍摄等方式让受众从多

个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新闻事件,使其获得更加全面、深入

的体验。

多感官、沉浸式体验,提升受众的感官体验

VR技术在新闻传播中能够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相

对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VR技术呈现的新闻场景更为真

实、直观,可以让受众感受到事件带来的冲击力。例如,

在报道体育赛事时,VR技术可以通过创建三维虚拟环境,

让受众沉浸在比赛现场,感受比赛的激烈氛围和运动员的

拼搏精神。

多维度、非线性叙事,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VR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不仅可以带来沉浸式感官体验,

还能够提高新闻叙事效果。传统的新闻报道通常采用线性

叙事方式,无法深入展示事件的多个方面。而VR技术能够

多维度呈现事实,包括时间、空间、人物等内容。受众可

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探索,从而对事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VR(Virtual Reality)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

环境,使受众沉浸到该环境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沉浸性为各个

领域带来了新机遇,新闻传播领域也不例外。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新闻报道,可以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真实、生

动,为受众提供全新的体验。

◎ 陈文婷

新闻传播中 VR 技术的应用

061

第78页

062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和理解。例如,在报道历史事件时,VR技术可以通过创建

虚拟历史场景,让受众更好地了解历史。

此外,VR技术还可以通过时间旅行、场景切换等方

式,让受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例如,在报道科学

知识时,VR技术可以通过创建虚拟实验室、虚拟演示等方

式,让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这种多维度、非线

性叙事的方式可以让受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从而

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形成反馈,实现互动,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传统的新闻报道通常是单向传递信息的过程,受众缺

乏主动参与的机会。而运用VR技术报道新闻不仅可以呈现

出真实的场景,还可以让受众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形

成互动。例如,在报道社会事件时,受众可以在虚拟环境

中选择不同的决策,观察不同决策产生的结果,从而明确

自己的选择对事件发展的影响。这种互动性体验不仅能够

提升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增强媒体的公信

力,提高新闻的传播影响力。

▚ VR 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H5 技术的融合应用

H5是HTML5(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5)的

简称,是国际中立性技术标准W3C(机构万维网联盟)制

定的网页技术标准。将VR技术和H5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打

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为受众呈现更生动、立体的新闻

报道。

首先,借助H5技术,可以将新闻报道以网页形式呈现

出来,受众无须安装任何软件或应用程序便可随时随地进

行浏览。将其与VR技术相结合,受众只需要在手机或电脑

上打开相应的网页链接,就能够进入虚拟的新闻场景。这

增强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其次,H5技术结合VR技术可以实现多元化的内容展示

和交互方式。通过制作交互式H5页面,受众可以选择不同

的新闻内容或视角,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互动,甚至参与到

虚拟事件的决策当中。这种个性化的呈现方式能够提高受

众的参与度,提升新闻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最后,H5技术结合VR技术还可以实现多媒体元素的融

合。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添加音频、视频、图片等元素,

丰富报道的形式和内容,受众通过点击或滑动屏幕可以切

换不同的媒体元素,获取更全面、丰富的信息。这种多媒

体融合方式可以提升新闻的表现力和传达效果,使受众深

入地理解新闻事件。

AR 技术的融合应用

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技术,

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立体的体验。在新闻传

播中,AR技术与VR技术的结合可以为受众呈现更加真实、

直观的新闻场景,增强信息的可视化和互动性。

首先,AR技术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将虚拟信息

叠加到现实场景中。在新闻传播中,可以利用AR技术将虚

拟的新闻元素叠加到现实场景中,例如通过扫描报纸或杂

志的二维码,受众在手机屏幕上便能看到与报道相关的3D

模型等。AR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

新闻体验,增强他们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其次,AR技术可以结合地理定位功能进行相关新闻报

道,例如历史事件的重现、附近突发事件的实时报道等。

受众可以通过AR技术感知到现实环境中隐藏的新闻信息,

提高了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最后,AR技术可以与社交媒体相结合,实现互动和分

享。受众可以通过AR技术在现实场景中留下评论,并与其

他受众进行分享和讨论。这种社交化AR新闻传播方式可以

促进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直播技术的融合应用

直播技术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音视频的技术,可以将

现场事件实时传递给受众。将直播技术与VR技术相结合,

可以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首先,直播技术可以实现新闻的实时报道。通过VR设

备和直播技术,记者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新闻现场,并将现

场的情况实时传输给受众。受众则可以通过VR设备收看直

播,获得与记者同步的视角,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事

件的发展。

其次,直播技术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互动性。受众可

以通过发送弹幕、评论等方式与记者进行互动,提出问题,

表达观点;记者也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调整报道的内容和角

度。这能够提高受众的参与度,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

最后,直播技术还可以扩大新闻传播的范围和影响

力。工作人员可以在后期对录制的直播内容进行编辑和剪

辑,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和传播。这不仅可以让

无法实时观看直播的受众获取新闻信息,还可以吸引更多

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 在新闻传播中应用 VR 技术带来的挑战

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挑战

首先,VR技术的特殊性给媒体监管部门带来了挑战。

传统媒体监管部门主要关注内容的传播途径和准确性,而

VR技术则在传播途径和内容形式上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监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VR新闻传播行

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还要保证媒体责任落实到位,保障

公众的利益不受损害。

其次,VR技术的应用涉及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法律

问题,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例如,在VR直播

中,受众可能会出现发表不当言论或者侵犯他人隐私的行

第79页

063

为,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这些行为的监督和惩处。另外,

VR技术的创新还可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如虚拟场景的著

作权、虚拟人物的形象权等,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这些知

识产权的保护。

最后,VR技术的跨界融合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挑战。

随着VR技术与其他领域的结合,监管部门需要协调不同行

业的力量,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确保跨界融合的VR新

闻传播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促进行业共同发展。

给新闻机构带来的挑战

首先,VR技术的应用需要新闻机构投入更多资源。与

传统的新闻报道相比,制作VR新闻需要更多技术支持和设

备投入,新闻机构需要配备专业的团队和设备来完成VR新

闻的制作和传播。此外,由于VR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机

构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设备和技术,以保持在VR新闻领

域的竞争力。

其次,VR技术的应用给新闻内容制作带来了挑战。

虽然VR技术可以呈现更加生动、立体的新闻场景,但是相

比传统的文字报道或视频报道,VR新闻的制作过程较为复

杂,需要考虑场景的搭建、人物的渲染、视角的选择等。

新闻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VR制作团队和技术人员,并与记

者、编辑等相关人员密切合作,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VR

新闻内容。

最后,新闻机构还需要面对VR新闻的传播和变现问

题。VR新闻的传播方式与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不同,需要

通过VR设备或相关平台进行访问和观看。新闻机构需要寻

找适合VR新闻传播的平台,并与这些平台合作或自行开发

相应的应用程序,才能将VR新闻传播给受众。同时,新闻

机构还需要考虑如何将VR新闻变现,通过付费订阅、广告

等方式获取盈利,以保障VR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给受众带来的挑战

首先,VR设备的使用成本较高,受众需要购买或租赁

VR设备,并具备一定操作能力,才能观看和体验VR新闻。

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或技术水平较低的受众来说存在

一定困难。

其次,VR技术的呈现方式可能会给受众带来身体上的

不适。由于VR技术是通过模拟虚拟环境使受众获得沉浸体

验的,受众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晕眩、恶心等不适感。

尤其是容易晕车或晕船的受众可能会产生更强烈的不适

感。因此,受众需要适应VR技术,并控制使用时间,以避

免身体不适。

最后,VR技术的应用还可能引发受众对新闻报道真实

性和可信度的质疑。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想象中的新

闻场景,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受众分辨真实与虚构的难度。

受众需要具备媒体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对VR新闻进行理性

判断,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 VR 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发展趋势

VR 技术的普及与新闻行业标准的建立

随着VR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和了解VR技

术,对VR技术新闻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据统计,目前全

球已有超过5000万的VR设备用户,预计到2025年,全球VR

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随着VR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

和VR技术的不断升级,VR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在这种背景下,新闻行业需要紧跟VR技术的发展,建

立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

的使用原则、VR设备和软件的制作标准、VR使用的安全规

范等。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制作

VR新闻的专业水平。

个性化推送和增强现实技术结合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VR技术在新

闻传播中的个性化推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借助VR技

术,新闻机构可以根据受众的兴趣和偏好提供定制化新闻

内容,让受众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获取所需信息。通过运用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新闻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

受众的需求,实现精准推送,提升受众体验。

此外,将增强现实技术与VR技术相结合,可以开辟出

新的应用领域。通过在虚拟现实中叠加现实场景的信息,

新闻机构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报道。例如,

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受众可以通过VR设备感受现场的氛

围,增强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商业化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随着VR技术的发展,新闻机构需要探索和创新商业化

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传统的广告和付费模式之外,

新闻机构可以考虑利用VR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

性,开发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商业模式。例如,新闻机构可

以与广告商合作,推出定制化VR广告,在受众浏览新闻的

过程中插入VR广告。可以开发虚拟场景的付费体验,为受

众提供更加独特的内容。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虚拟

新闻展览馆或虚拟新闻频道,吸引受众参观和订阅。

新闻机构可以借助VR技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新闻报道

和宣传服务,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信息传播渠道。这不

仅能够满足企业的传播需求,也能够为新闻机构带来更多

商机。

VR技术的应用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使受众更加接近事件现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本

质。未来,期待VR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新闻传播的

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第80页

064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得到了普及,人们

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便捷化。在此背景下,人

们的阅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可以利用智能设备随

时随地进行阅读,数字出版时代悄然到来。在数字出版时

代,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网络的便捷性、多样

性让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加上电子阅读更加便

捷,人们在阅读、学习时更愿意选择电子书,这使得传统图

书编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教辅图书编辑。近

年来,越来越丰富的电子教辅图书和视频讲解内容让传统教

辅图书编辑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抓住机

遇,教辅图书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 教辅数字化出版的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线上教学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

途径,教辅图书出版也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以此为

契机出现了许多新业务,如数字订阅、错题搜集、难题视

频讲解、电子课件等,教辅图书出版也从单一的传统纸质

图书出版变为数字化出版、混合出版等。

▚ 数字出版环境下必须提升教辅图书编辑能力的原因

数字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方

式发生了改变,纸质图书的获取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无法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线上阅读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

阅读方式,在此背景下,教辅图书出版正在经历数字化转

型,因此需要提升教辅图书编辑的数字化能力。

用户利用智能设备获取所需教辅图书的需求增加

传统图书出版模式下,读者选择图书时受到一定限

制,无法随时随地从大量教辅图书中选择自己需要的、适

合自己的教辅资料。而在数字出版时代,读者能够利用智

能设备,结合自身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有价值的教辅

图书进行阅读和学习,这也意味着传统教辅图书出版编辑

数字出版环境下,教辅图书出版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教辅图书的形式单一、形态固化、更新较慢,

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教辅图书编辑没有掌握数字化技术,行业内没有形成有效的数字出版模式等问题制约

着教辅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现基于数字出版环境,结合数字出版概念,浅析数字出版环境下必须提升教辅图书

编辑能力的原因以及教辅图书编辑的现状,同时结合数字出版环境对教辅图书编辑能力的要求,提出提升教辅图

书编辑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提升教辅图书编辑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  段春英

提升编辑能力 优化教辅图书质量

064

第81页

065

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需要结合数字出版不

断改进。

用户对阅读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数字出版环境下,读者不但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所

需要的教辅资料,还能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分

享教辅资料的使用心得,读者之间、读者与编辑之间可以

实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

学习体验。而传统教辅图书编辑工作无法向读者提供这些

即时互动的衍生服务,因此为了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需

要对教辅图书编辑工作进行升级。

▚ 数字出版环境下教辅图书出版编辑的现状

教辅图书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出版社的效益,还对读

者的阅读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数字出版环境下,读者

对教辅图书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但是现阶段,教辅图书编

辑时仍然存在各种问题。第一,传统教辅图书编辑容易受

固化思维的影响,编辑手段和传播形式单一,图书出版形

式落后,不利于教辅图书的迭代更新。第二,教辅图书编

辑缺乏专业技术。大部分教辅图书编辑对数字化编辑出版

的了解十分有限,缺乏相应的编辑能力,没有掌握数字化

技术,不利于教辅图书的数字化转型。部分教辅图书编辑

的数字化技能较为薄弱,缺乏对数字出版的正确认识,不

能熟练使用现代化编辑技术进行教辅图书编辑,导致教辅

图书的内容和形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三,没有形成

有效的数字化编辑出版模式。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发

展,新媒体行业与出版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在现阶

段的教辅图书编辑工作中,还没有形成高效的数字编辑出

版模式。

▚ 数字出版环境下对教辅图书编辑能力的要求

信息集成能力

数字出版环境对教辅图书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教辅图书编辑要具备信息集成能力。信息集成能力

主要是指采集信息、编辑信息和整合信息等的能力。教辅

图书编辑要应用数字化技术对数字资源进行采集和分类整

理,根据教辅图书数字出版的要求,筛选出有价值的信

息。同时,教辅图书编辑还要建立学校、教研机构联合发

展机制,保障教辅图书能够与教学紧密联系,防止教辅图

书出现信息滞后等问题。

超媒体编辑能力

在数字出版环境下,教辅图书编辑要具备超媒体编

辑能力。所谓超媒体编辑能力,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图

文、制作微视频的能力。编辑要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数字编

辑软件对内容进行配图、配音等,提高数字化教辅图书的

质量,使教辅图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可读性更强,为教学

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内容衍生能力

内容衍生能力是数字出版对教辅图书编辑提出的一

项较高的要求,要求教辅图书编辑具有深度挖掘信息的能

力。例如,在试题研究中挖掘出试题的多种解答方法;通

过对类似题目进行检索和相似度匹配,获取更多资源。在

数字出版背景下,教辅图书编辑的工作更加繁杂,适当对

教辅图书内容进行延伸,是教辅图书编辑需要具备的编辑

能力之一。

▚ 数字出版环境下提升教辅图书编辑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结合市场需求提升教辅图书编辑能力

在数字出版环境下,为了确保教辅图书的质量,教辅图

书编辑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树立创新意识,学习新的编

辑出版理念,采用新技术等对教辅图书的内容进行优化,同

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图书选题。第一,教辅图书编辑要积

极关注市场变化,采用更加新颖的编辑技术和手段,用互联

网收集信息,同时关注教辅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提升教

辅图书的质量。第二,采用先进技术,将新媒体、传统媒体

有效结合,使教辅图书的内容更加新颖和多样化,同时也要

考虑教辅图书的实用性,有效提升教辅图书出版的效率和质

量。第三,在编辑教辅图书时,要根据读者需求开展相关工

作。编辑要积极与读者进行交流,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与读

者交流的渠道,有效收集读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根据结

果更好地提升教辅图书的质量。

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升教辅图书编辑的素养和能力

在教辅图书出版的过程中,编辑的能力对教辅图书的

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数字出版环境下,要想提升

教辅图书的质量,就要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升教辅图书编辑

的素养和能力。第一,提高教辅图书编辑的从业门槛,为

现有教辅图书编辑提供有关新媒体、数字出版等内容的培

训,在高标准、严要求下使教辅图书编辑不断学习新的编

辑技术和编辑理念。第二,出版社要定期开展专业化、有

针对性的数字出版培训活动,传授与数字出版相关的经验

及各种专业知识,提升数字出版编辑的信息获取能力、信

息处理能力等,使其适应新时代教辅图书编辑的要求。第

三,在提升教辅图书编辑的素养和能力时,要不断提升其

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对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

应用能力,以进一步提升教辅图书编辑的工作效率。

转变编辑思维,引入超媒体编辑模式

为了更好地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教辅图书编辑

在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编辑思维,引入超媒体编

辑模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辅图书的出版、

发行方式更加多样化,这有利于读者从多种渠道获取教辅

图书资源。在转变编辑思维,引入超媒体编辑模式的过程

中,第一,编辑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落后的思维。在开展

第82页

066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教辅图书编辑工作的过程中,编辑要积极学习新技术,引

入新理念,更新传统的编辑思维。第二,编辑要积极引入

互联网技术,对教辅图书的编辑模式进行优化。通过引入

互联网技术,教辅图书编辑可以更高效地收集资源和进行

推广营销。将数字化技术与教辅图书编辑工作联系起来,

可以让教辅图书更加立体,进而有效满足读者的实际需

求。第三,将纸质教辅图书与数字教辅图书联系起来,形

成高效联动。例如,河南郑州《中学生学习报》社出版的

《讲练评》系列图书中,每课标题旁边都设置了电子教案

的二维码,读者通过扫码就可以得到一份资料齐全、条理

清晰、图片优美的电子教案;针对典型题目,该书还在题

目旁附带二维码,读者通过扫码就能观看该题目的视频讲

解,进而重点突破知识难点;在每套试题的结尾处,还设

置了收集错题的二维码,读者只需扫码就能把错误试题收

集起来,此外,系统还会推荐相似试题让读者进行强化训

练,从而提高读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优化教辅图书营销策略

在数字出版环境下,教辅图书编辑还需要深入了解用

户需求,优化教辅图书的营销策略。第一,编辑要绘制目

标受众的画像。在深入了解读者需求、优化教辅图书营销

策略的过程中,教辅图书编辑可以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会、

线上图书分享等方式,与读者直接建立有效的联系,以全

面了解读者对教辅图书的需求,更好地对教辅图书内容进

行优化。第二,要不断丰富教辅图书的推广模式,结合不

同受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推广策略,为不同受众提供有针

对性的阅读服务,提升读者的体验感。第三,实行营销先

行策略。在图书没有正式出版之前,可以提前预热产品,

根据预热效果和反馈对产品进行调整优化,从而使产品更

适合市场,进而获得市场的认可。

加深教辅图书编辑对数字出版的认识

图书编辑要具备时代发展意识,在日常编辑工作中不

断学习数字化技术和相关编辑技能,从而更好地顺应数字

出版对教辅图书编辑工作提出的各种要求。要想加深教辅

图书编辑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就要加强编辑对数字化编辑

系统的认识,将传统教辅图书出版模式和数字化出版模式

有效区分开,使编辑深入了解两者的差异,并学习数字化

编辑方式。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培养教辅图书编辑的信息

筛选、整合和衍生能力,提升编辑的数字素养。同时引进

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以便在开展教辅图书编辑工作时对相

关资源进行整合,为教辅图书编辑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通

过提升教辅图书编辑应用数字出版技术的能力,能够让教

辅图书的类型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由于人们的阅读方式

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教辅图书编辑的能力也需要不断

提升。提升教辅图书编辑的能力就是要使其具备信息集成

能力、超媒体编辑能力以及内容衍生能力。教辅图书出版

单位要结合市场需求,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升教辅图书编

辑的素养和能力,同时使编辑积极转变传统编辑思维,引

入超媒体编辑模式,鼓励编辑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优化教

辅图书的营销策略以及加强教辅图书编辑对数字出版的认

识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辅图书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

教辅图书行业蒸蒸日上。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

第83页

067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的宝库和知识的中心,一直在

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信息

化、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服

务模式已逐渐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尤其在移动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影响下,公众对信息获取方式和速度

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给公共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然而,这样的转变同时也为图书馆提供了拓展服务、

提升效益的机会。如何把握这一转变,优化图书管理,以

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已成为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旨

在探讨公共图书馆当前的图书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期望为图书馆的持续健康发

展提供理论支撑。

▚ 当前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数字化与自动化

数字化与自动化是当代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特征。随

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图书馆纷纷引入

图书管理平台,以便实现图书的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

平台的应用使得图书的采购、分类、入库、借还等流程大

为简化,同时提高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电子图

书目录(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OPAC)允许读

者在线检索和预约图书,而自助服务终端则允许读者自行

完成借还图书的操作。可以说,数字化与自动化是现代图

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相关技术的应用对促进传统图书馆

的转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子资源比例不断增加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图书馆不再仅仅是纸质图书的

收藏地,电子书、电子期刊、在线数据库和其他数字格式

的资源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电子资源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使得读者可以远程、随时访问所需的信息。同时,

电子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也使得现代图书馆需要投入更多

资金来存储、维护电子数据。另外,电子资源也为图书馆

与出版商之间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子资源数

量的增长深刻地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读者的使用习

惯,为信息检索和学术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

以读者为中心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核心,强调将

读者的需求和满意度放在首位。这种服务模式不仅关注图

书和其他资源的提供,更加注重读者体验,为读者提供便

利和个性化的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

往往会对服务内容进行创新,如提供在线咨询、24小时自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不仅改变了公共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方式,还改变了其服务方式和服务内

容。当前,许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明显滞后,与读者需求脱节。为此,现提出一

系列优化路径:首先,图书馆应深化“人本位”服务理念,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便捷的服务;其次,通过完善

基础设施和利用“互联网+”为读者提供更广泛、更高效的服务;再次,建立现代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确保

服务的质效;最后,重视图书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使公共图书馆

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读者的需求,继续在文化传承中发挥核心作用。

◎  霍国霞

优化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

067

第84页

068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助服务、移动应用和个性化资源推荐等服务。此外,当代

图书馆还重视收集读者意见与反馈,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和

环境布局。许多图书馆还为读者提供学习和研究空间,支

持各种学术交流和团队合作。

▚ 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现状

信息化建设不足

在当代数字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

源建设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多数图书馆在推进信息化建

设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一系列问题。首先,图书馆馆藏建设

依然过于重视纸质图书的采购,而对电子资源尤其是开放获

取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该问题使得图书馆馆藏资源在满足

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方面存在短板。其次,资源

采购与整合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出现资源重复采购或关键领

域资源空白等问题。很多图书馆对新型信息资源如数据集、

多媒体资源等的探索和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此同时,

尽管许多图书馆开始尝试开展数字化服务,但相关服务往往

局限于某些特定的馆藏或项目,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这不

仅影响了读者的获取和使用体验,还限制了图书馆在数字时

代的角色转变与价值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图书馆应加强信

息资源建设,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读者的需求,确保其在知

识服务中的核心地位。

管理理念滞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方式

以及服务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然而,部分图书馆仍然

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

服务潜力的发挥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的

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图书馆管理仍过于重

视馆藏的规模和数量,而忽视了馆藏的质量和服务的深度。

这导致图书馆在资源配置和服务创新方面具有盲目性和被动

性。其次,图书馆的内部管理和组织结构过于僵化,不利于

跨部门合作和创新。这种管理理念的滞后不仅影响了图书馆

的服务质量,还妨碍了图书馆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发展。

因此,图书馆亟须转变管理理念,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满

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读者需求。

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脱节

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任务是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但

是目前来看,一些图书馆的服务与读者需求存在明显的脱

节。首先,由于缺乏对读者需求的深入了解,部分图书馆

的馆藏往往与读者的兴趣和需求不匹配。例如,过多冷门

资料占据馆藏,而热门书籍和实用书籍数量却不足。其

次,部分图书馆仍沿用传统服务模式,如开放时间和地点

固定,限制了读者的访问。同时,所提供的数字资源和在

线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满足读者远程访问和24

小时学习的需求。再次,缺乏有效的读者反馈机制和渠

道,导致图书馆难以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最后,部分图书

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文

化推广、学习辅导和社区服务方面的潜力。例如,只提供

基础性借阅服务,而忽视了读者沙龙、讲座和培训等多元

化服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公众形

象,需要图书馆从战略到战术全方位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 图书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转变管理思想,更新管理理念

面对图书管理面临的诸多挑战和机遇,更新管理理

念、转变管理思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首先,图书

馆的管理重心应该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在此

管理思路下,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书的存放地,还是读者学

习、交流和创新的空间。图书馆应该把满足读者需求作为

首要任务,形成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个

性化阅读推荐,构建基于读者行为的推荐系统。其次,图

书馆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随着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掀起一

场全新的革命。从现实情况来看,图书文献资源总量呈指

数级增长,大众对图书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图书资源

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迫切要求图书馆加快图书管理

转型升级。图书管理部门可以对图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图书文献资源进行智能化

分析并对关联数据进行挖掘,通过构建知识图谱、绘制读

者画像等全面分析馆藏资源的借阅、利用情况,以了解大

众需求,进一步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完善文献保障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阅读环境

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的管理

效率以及读者体验,因此公共图书馆在优化管理方式的过

程中应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极

大地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方式,

图书馆要想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智能化,就必须有稳定的

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如无线网络覆盖、云存储和数据中心

等。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快捷的查询和

借阅服务,还可以实现图书资源的数字化保存,提高馆藏

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此外,随着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拓展,图书馆的物理设

施也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对阅览室、学习空间、展示区

等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同时,

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应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如合适的照明、安静的阅读区、舒适的座椅等。此外,为

了提供更多元、更高效的服务,图书馆应该引进先进的设

备,如自助借还机、智能导航系统等。相关设备不仅可以

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读者带来更加丰富和便

捷的阅读体验。

第85页

069

将“互联网 +”引入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创新服务方式

将“互联网+”引入图书馆读者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通过在线资源和服务,读者将不再受图书馆开放时

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图书馆的资

源。具体来说,首先,公共图书馆需要重视开发和优化数

字化资源,如电子书、音视频材料等,使读者可以在线查

阅、下载。其次,推出图书馆手机App,开发线上预约、

续借、搜索资料等功能,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并通过

社交媒体与读者互动,发布图书推荐、活动信息、知识分

享等内容。再次,建设在线学习和互动平台,开展线上讲

座、读书会等活动,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最后,

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为其提

供个性化推荐服务。通过这些方式,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

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和影响力。

建立现代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传统的考核评

价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管理的需求。现代管理考核

评价体系强调全面、客观和动态地评价图书馆的工作效果

和服务质量,以促进图书馆持续发展。首先,应多维度、

全流程地对图书馆的工作进行评估。除了图书资源建设情

况、管理系统外,还要关注图书服务体系、信息安全保

障、读者满意度等方面,通过全面掌握图书馆的工作情

况,为图书馆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其次,现代管

理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

展,图书馆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考核

评价体系也应该随之调整,确保其始终与图书馆的实际工

作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入外部评价机构并利用读

者的反馈,通过第三方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估图书

馆的工作成果。同时,读者作为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受益

者,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图书馆工作的改进具有十分重要

的参考价值。最后,现代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还应该强调结

果导向和持续改进。这不仅要关注图书馆的工作过程,更

要关注工作的实际效果,通过对工作成果的持续跟踪和评

估,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确保图书馆的服务始

终处于最佳状态。

强化信息安全建设工作,确保信息安全

公共图书馆有储存信息的职能,所以图书馆应对所

保存的书籍等资源做好安全风险管理,还要将读者的个人

信息、使用习惯等纳入公共图书馆信息安全保护工作中。

首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明确图书馆系统、数据和网络

的潜在威胁,为后续安全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公共图书

馆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包括读者个人信息、借阅记录以及其

他敏感数据的安全保护。其次,引入网络安全设备和技

术。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以及终端安全解决

方案,确保图书馆的网络环境不易受到外部攻击。在此基

础上,加强数据加密和备份,对存储在图书馆系统中的敏

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同时对图书馆

的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将其存储在安全的环境中,

确保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再次,加强访问控

制。针对图书馆的系统和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

只有得到授权的员工可以访问敏感信息。此外,监控并记

录系统的访问活动,便于后期的审计和分析工作。最后,

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对图书馆员工和志愿者进行信

息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循安全操作规

程,能够识别并应对常见的安全威胁。

强化图书人才培养与引进,强化人才支撑

图书馆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日益突

出。人才是图书馆持续发展及其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关

键。为满足新形势下的图书管理要求,图书馆必须从两个

方面着手:一是内部培养,二是外部引进。首先,加大对

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管

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图书馆应该为

管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定期组织各种培训活动,让他们

掌握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图书馆工作的新变革。同时,

鼓励员工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图

书馆工作的最佳实践路径。其次,帮助图书管理人员准确

定位。面对庞杂的网络知识、文化层次越来越高的读者群

体以及多种载体的文献资料,馆员应成为集学科知识、个

人能力、图书馆精神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了解和满足读

者的多样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服务。最

后,加强对外部优秀图书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当前,许

多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并不统一,这可能会

影响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此,图书馆应该积极与

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合作,吸引更多专业人才。这不

仅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还能为图书馆转型发

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公共图书馆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

为大众提供知识、文化和信息的重要平台。但要想使图书

馆真正成为现代化、智能化的知识中心,就需要对图书管

理方式进行创新,其核心在于转变管理思想,更新管理理

念,以及培养和引进合适的人才来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

同时,与读者进行紧密联系和交流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的关键,能够确保图书馆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在未来,

图书馆将不仅仅是一个存储图书的地方,更将成为文化、

技术和社区的交融中心,为社会提供更多元、更高效的服

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图书馆应持续创新和努力。

(作者单位:柞水县图书馆)

第86页

070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基于人工智能建设智慧图书馆可以充分满足读者的

精神文化需求,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有针对性的

服务。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需要以物联网

技术为基础,配合各种先进的现代化电子设备,使传统图

书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提高智慧图书馆使用

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 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应用的意义

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传统的图书馆需要图书管理员协助读者完成图书查

找、借阅、归还等操作,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

时,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种类繁多的专业图书,图书管理

员需要掌握各种书籍信息,工作压力较大。在智慧图书馆

的建设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可以有效转变传统的图书馆

管理模式,本校人员可以通过智能图书馆配备的人脸识别

系统刷取人脸信息后直接进入图书馆。在图书馆内部,读

者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搜索所需的图书信息,包括心理

学、文学、医学类图书等。人工智能系统读取读者输入的

图书信息后,可以精准定位书籍所在的位置,以便读者自

行查阅书籍,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图书

馆管理工作中,文献管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此同

信息技术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力。目前,人工智能已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尤其是在智慧

图书馆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分析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应用的意义,探讨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

设中的实践应用,从个性化感知系统、信息资源处理系统、图书资源信息检索系统、智慧服务模式、智慧咨询系

统等方面研究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路径,旨在为人工智能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有机融合提供理论指导。

◎  矫  荣

人工智能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有机融合

070

第87页

071

时,人工管理的方式可能会出现书籍分类不明、书籍破损

等问题,而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图书的科学分

类,并在读者归还书籍时通过扫描检查书籍是否完整,从

而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源的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

改变图书馆和读者的交互模式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中,读者需要在管理员的协

助下完成图书借阅,尽管这种方式可以管控图书借阅流程,

却对图书借阅的时间和空间有一定的限制,而人工智能可以

打破这一限制。在智慧图书馆中,读者可以使用线上服务,

登录图书馆平台后,即可通过图书预约服务借阅所需的书籍

并确认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等。预约成功后,读者即可顺利

借阅所需的书籍。在书籍的归还过程中,人工智能系统可以

扫描检查书籍是否存在破损等。一旦出现书籍损坏或逾期归

还的情况,读者需要作出相应的赔偿。这不但能为读者提供

便利的借阅服务,而且能有效规范读者的借阅行为。人工智

能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定制化服务,高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对

象为高校学生和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和教

师的专业、感兴趣的书籍类型等,精准采集读者的个性化阅

读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充分了解读者的阅读偏

好、阅读风格等。在大数据推送功能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可

以根据读者偏好为其推送感兴趣的书籍,提升智慧图书馆的

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 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个性化感知系统

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建立

个性化感知系统,该系统作为智慧图书馆必不可少的组成

部分,可以为图书馆、读者以及图书管理员提供近距离交

流的机会。个性化感知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

定位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确定图书的具体位置,动态监测

图书的借阅、归还情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了解读者的

阅读偏好。个性化感知系统可以为智慧图书馆提供精准的

信息,有利于为读者提供高效、精确的服务,提升智慧图

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信息资源处理系统

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

据技术建立信息资源处理系统。其中,云计算可以通过互

联网提供资源交换、计算等交互式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并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高效处理,进一步打破传统信息资

源共享存在的壁垒。在智慧图书馆中,可以利用云计算帮

助读者获取所需的图书资源,大幅度提升图书资源的利用

率。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读者的

阅读兴趣和阅读偏好,有助于智慧图书馆为读者精准推送

其感兴趣的图书资源,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图

书馆的信息资源处理系统为例,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充分了

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为读者推送图书签售、讲

座等活动的相关信息。此外,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图

书馆在图书信息管理方面的不足,为专家学者提供更多学

术资源,在丰富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同时不断提高图书

利用率,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图书资源信息检索系统

近年来,随着我国智慧图书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

不断扩大,读者对智慧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检索系统功能较为单一,也并未连接物联

网,导致读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所需的书籍。图书管

理员在管理读者归还图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同类型书籍错

收、图书摆放位置错乱等问题,对读者的阅读体验造成了一

定的影响。智慧图书馆可以建立图书资源信息检索系统解决

以上问题。智慧图书馆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图书与书架标

签相对应,读者在该系统中输入所需的图书信息后即可快速

定位书籍的位置,了解书籍的剩余数量及其预期的归还时间

等。该系统既能帮助读者快速确定所需书籍的位置,又能帮

助图书管理员及时将图书摆放到特定的位置,大幅提升了智

慧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

保障智慧图书馆的安全性

保障智慧图书馆安全性的关键在于做好图书保护工

作,但是实体书的保护工作难度较高,智慧图书馆现有的

工作人员也并未对图书的管理与保护工作给予足够的重

视。实体书的保护工作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安全、人为破坏

等因素,实体书的管理工作包括库房管理、借还管理、读

者管理等方面。图书馆库房内部可以配备温度、湿度调节

系统,创造适合图书保存的外部条件,并利用紫外线灯预

防虫害问题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图书。图书馆还可以

配置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身份验证等基础安保设施,避

免人为因素影响图书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在图书借阅的过

程中,不论读者有意还是无意破坏书籍,都需要作出相应

的赔偿。图书馆在自助借还机周围可以安装监控设施,实

时监测图书的借阅状态,有效管控图书借阅流程,培养读

者爱护实体书籍的习惯。此外,智慧图书馆内部可以建立

GPS定位系统,便于图书管理员更好地掌握图书的位置信

息,真正将图书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构建智慧服务模式

智慧图书馆包括普通图书阅览室、重要文献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等。普通图书阅览室不涉及太多具

有经济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图书资源,因此普通图书阅览室也

是读者集中的主要区域。重要文献阅览室存储的图书资源具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保存价值,该区域读者的学历层次通常

较高,这类读者相对较少。读者在互联网平台上报名成功后

即可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相应的阅览室。在智慧图书馆

第88页

072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中,利用人脸识别、证件扫描等技术,图书管理员可以轻松

完成读者信息采集。图书管理员对读者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交

的报名单与来访读者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成功通过的读者

可以顺利进入阅览室并获取相关的文献资源,而未报名成功

的读者则无法进入阅览室。其中,首次报名申请进入重要文

献阅览室的读者第一次成功登记身份信息后,后续可以自动

通过门禁识别,自由进出图书阅览室。

打造电子图书馆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智慧图书馆的

受众逐渐拓展到老人、学龄前儿童、阅读障碍者等,但是这

些特殊人群很难顺利汲取书籍中的知识。在智慧图书馆的建

设过程中,将语音识别技术融入电子书系统中,可以帮助特

殊人群顺利获取所需的信息。利用语言检索功能帮助特殊人

群获取所需的书籍,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更好地满

足特殊人群的需求。语音识别技术能够为有视觉障碍、阅读

障碍的读者提供相关的阅读服务,充分满足特殊人群的实际

阅读需求。在电子书阅读技术的辅助下,特殊人群还可以使

用听书功能,这有助于进一步打造无障碍智慧图书馆。

建立智慧咨询系统

智慧图书馆拥有海量的图书信息和图书资源,因此需

要图书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便精准回答读者

在图书借阅、设备使用方面的问题。在传统的图书馆工作

模式中,图书管理员主要通过头脑记忆的方式满足读者的

需求。而利用智慧咨询系统,图书管理员可以直接连接图

书馆的网络系统,高效完成工作,精准回答读者提出的各

种问题,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在智慧

图书馆中应用智慧咨询系统、语言识别系统等,可以帮助

图书管理员充分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并结合馆藏

资源及相关活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大幅度提升智慧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目前,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已较为普遍,利用智慧咨询系统的分析功能可以深入挖掘

潜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偏好,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每年

接待有效读者的数量,为图书馆实现智慧化和现代化提供

助力。

实现人员重组

智慧图书馆可以通过人员重组的方式对图书馆管理人

员进行重新分配。智慧图书馆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提

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熟练掌握及应用人工智能技

术。这对智慧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体系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

和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及时更新工作理念,为读者提

供高质量的服务。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还需引进新

型电子设备,并对图书馆的现有资源加强管控。新型电子设

备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需

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应用水平,以便为读者提

供更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可以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知识教育培

训活动,帮助图书管理员树立创新意识,以此提升图书馆的

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人工智能既带来了便利,又带来了挑

战。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优势和劣势,

从而更好地建设智慧图书馆。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传统图书馆转型升级为智慧图书

馆,这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图书馆具有互

联、便捷、高效等特点,可以为用户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

当前,我国智慧图书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图书馆管理人

员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实践应用,积极

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第89页

073

▚ 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主要责任是保护和

传承人类社会的文化,同时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参与者。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传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书馆

拥有大量文献资料,可以为申遗提供帮助。整理、收集和

保存各种文献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作能使

文物的申报工作更具针对性。第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

化遗产是图书馆实现文化传播功能的有效途径。将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加入图书馆的宣传和推广中,可以提

高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第三,非物质文化遗

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在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可以丰富自身资源,提高知名

度。同时,图书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

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使其积极主动地保护与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图书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图书馆应当主动开展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活动。

当前,图书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主

要包括宣传推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等。在收

我国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文化变迁、融合,经过代代相传与创新,现已成为中华民族

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面临消失的风

险。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文化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如舞蹈、戏曲、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被视为中华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仍存在诸多问题。图书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

机构,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图书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与转型压力。如何更好地

承担起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并探索多元化的保护与传承途径,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  岳梦圆

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

073

第90页

074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藏、整理当地文献的同时,图书馆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

产相关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把无形的资源转化成文件形式

等有形资源,利用现代技术与科学思维构建非物质文化遗

产资源库。在推动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的过程中,

要建立健全数据库管理规范,优化数据库分类系统,避免

“重科技、轻文化”现象出现。在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时,

图书馆要注意常态化、制度化,探寻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宣传推广途径,加强部门间合作,注重打造非物质文化

遗产品牌。

▚ 图书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内容不够系统化

目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传承对象的研究起步

较晚,对其标准化、学科化等的方式仍在摸索之中,保护

传承的观念与体系成熟度不高,具体内容不够系统化。同

时,当前国内多数图书馆未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

及常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而且由于内容千篇一律,未能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中,故而尚未取得良好效果。与此同时,社会民众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热情较低,参与意识较弱,尽

管许多图书馆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推广内容,但是大

部分活动都是在节假日期间进行的,形式主要是公益讲座

或静态展览,没有太多创新性的内容。

工作手段单一

目前,图书馆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方式以音频、图

像、视频、文字等为主,表现形式较为简单,技术也较为

落后。在各种体验和展览活动中,很少见到图书馆使用

AR、VR等数字技术,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展

示。与此同时,图书馆现有资源库的查询功能也较为单

一,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对各种信息的查询需求,尤其是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源的收集需求。

工作机制不健全

图书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目标定位不

明确,对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缺乏专业性与方向性,导

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不够完备,其实用性也受到限制。此

外,图书馆举办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缺乏针

对性,导致活动成效不佳;或是只开展了档案建立、文献收

集等工作,其他工作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同时,保护传承资

金缺失、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淡薄都使得图书馆在开展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过程中举步维艰。

▚ 图书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公

民都有责任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图书馆工

作人员。为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此同时,图书馆工作

人员还要加强合作意识,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工作,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者、专家等

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进而增强社会公众的民族凝聚

力、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理

1.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可以体现地方生产、生活状态

的活态资源,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宝贵资源。当前,发掘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非常有必

要的。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工作是图书馆

义不容辞的职责。图书馆应从传承情况、保护现状、价值认

同、遗产渊源以及文化等方面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

对其加以分析。与此同时,依托丰富的文献资源查询平台,

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对馆藏民间文学、杂技、曲艺、戏剧、

舞蹈、美术、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理,同时加

强对家谱、方志的收集与挖掘,建立特色馆藏。

2.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各大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

至今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已有十余年的历史,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

的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数字资源库,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展示技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是耗时较长、工序较多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数字资源结合起来,将整个非物质

文化遗产制作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以便让民众更加直观

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当然,有条件的图书馆还

可以利用VR、AR等技术,以便民众更好地了解、探索非物

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创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

1.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发展轨迹,对其进行模块

化展现

以山西为例,山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截

至目前,山西省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有共计553项。相关图书馆可以对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将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串联

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历史发展轨迹。例如,山西剪纸历史

悠久,种类繁多。在流派上,山西剪纸属于北方派,风格

古朴、粗犷、大气,而山西各地由于审美观念、生活习

惯、地域环境存在差异,风格也有一定的差别。晋东南、

晋南、晋西北、晋中等地大都是简单、粗犷的单色剪纸;

雁北地区则盛行华美典雅的染色剪纸,尤以“广灵窗花”

为最。图书馆可以以模块化的形式,将山西剪纸各流派所

蕴含的美好寓意罗列出来,以便使用者对各个流派进行比

第91页

075

较,从而了解技艺所具有的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剪纸艺

术。在此基础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借鉴此思

路,不断改进,构建较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2.根据受众需求策划活动内容

图书馆应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手段策划活

动内容。鉴于儿童以体验为主,为其策划活动内容时可以

增加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对青少年,可以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引导其创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

的故事、诗歌等,以此增进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针对成年人,图书馆应该把重点放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知识上;在技能体验环节,可以结合时下较为流行的

元素,充分发挥受众的独立性。这种方式可以增进受众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激励其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

3.吸引年轻人参与

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只是图书馆中的

“展品”,更应该是一种“活”的技艺。在数字时代,图

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

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走近非

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图书馆还要根据年轻人的思维特

点、兴趣爱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设计和创意征集

活动,以便让年轻人将所学知识通过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创作品展现出来。图书馆可以将所征集的优秀非物质文

化遗产文创作品商业化,给予设计者一定的经济回报,以

此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4.坚持文化普及与技艺展示并重

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的过程中,图书馆除

了要为受众提供技艺展示和体验之外,还应加强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普及。为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掘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使受众在文化与技术方面获得良

好的体验。以传统香包为例,除了香包的制作技术之外,

图书馆还可以以香包的使用节日端午节为切入点,对端午

节的相关文化进行宣传。比如,端午节又被称为浴兰节、

龙舟节、五月节、午日节、端阳节等;与此同时,图书馆

还可以为受众进行知识拓展,传播屈原投江、苏武牧羊、

岳飞精忠报国等事件中所蕴含的忠义文化,增强受众对地

域文化的认同感。如有必要,图书馆还可以聘请专门的教

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文化普及与技艺展

示并重的效果。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1.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推广

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社会企业、文化

机构等主体展开跨领域合作,摸索有效的协作方式,以便

实现优势互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此外,

图书馆还可以发挥新媒介的作用,利用短视频等加强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相

结合,同时做好运营工作。比如,挑选出适合在线上平台

进行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迎合受众需求,制作成

通俗易懂、诙谐有趣、时长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视

频。与此同时,图书馆还要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比如

在微博等平台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邀请受众探讨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话题,以此增强受众黏性。

2.培养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

以“活态传承”理念为基础,构建以保护和传承为

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人的年龄都较大。对此,政府文化部门应当支持

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公共事业单位等有关机

构,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工作。图

书馆应当充分利用好相关资源,建立传承基地。例如,为

了保护传承古籍修复技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次大

型修复技术比赛,为年轻的古籍修复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

的平台。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协

同发展

第一,展示古籍修复技艺。古籍修复又称古书装订修

补,其发展历程与图书发展史相一致。通过展示雕版印刷、

金石传拓、古籍修复技术等内容,与受众就古籍修复知识进

行交流互动,不仅能增进读者对古籍相关技术的了解,还有

助于提高其古籍保护意识。第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登记工作。目前,全国各地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散落

民间,图书馆应动员社会力量对其进行整理、挖掘、收集与

保护,明确其保存、分布、数量、种类等情况,从而更好地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因

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应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抢救,具体可以通过录制视频

并将视频上传至云平台等方式。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已成为政府主导、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在此背景下,图书

馆应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深化,使图

书馆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此同时,图书馆可以

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让受众近距离接

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

第92页

076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日臻成熟加快了

媒体融合的进程,使得新旧媒体融合的广度与

深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创作方式

以及传播方式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给出版行业带来了不

容小觑的影响。对于出版行业而言,媒体融合是一把双刃

剑,既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出版

机构应积极适应媒体融合环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

创新编辑工作的内容、形式等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方向。

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以出版企业为研究对

象,就其如何创新编辑工作展开探讨,并提出具体建议,

以供参考。

▚ 媒体融合及出版编辑的基本论述

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指不同形式的媒体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相

互交织、交叉应用和融合发展的过程。它突破了传统媒体

之间的界限,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形式结合

起来,从而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内容。

出版编辑

出版编辑是出版行业的重要角色,他们负责策划和

管理出版物的制作,确保所编辑的图书或其他出版物在内

容、质量和市场方面都具备竞争力。概括来讲,出版编辑

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一是策划和选题。出版编辑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

分析等方式研判读者喜好,确定最有潜力的图书选题并制

订出版计划。

二是内容编辑。出版编辑需要对原稿进行审查和修

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连贯性和一致性。一般来讲,出

版编辑与作者之间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会与作者及时

沟通并提供建议和反馈,对图书的结构、语言表达和风格

进行调整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以及数字技术浪潮的冲击将出版业带入了巨大的转型期,也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编辑人员急需转型。媒体融合背景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出版编辑工作,一是深度整合内容素材,创

作原创优秀作品;二是树立用户服务理念,创作个性化作品;三是优化编辑流程,提升编辑工作质效;四是增强

学习意识,适应融媒体时代。

◎  齐  特

在媒体融合中创新出版编辑工作

076

第93页

077

三是审校和校对。出版编辑需要对书稿进行审校和校

对,仔细检查细节,确保没有错误或遗漏,并且要确保文

字的正确性、语法的准确性、排版的规范性等。

四是销售和市场推广。出版编辑也会参与到图书的

销售和市场推广活动中,他们会与销售团队合作,确定定

价、发行策略和销售渠道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可能参与

制订市场推广计划,包括活动策划、社交媒体宣传等,促

进出版物的宣传推广,提高出版物的影响力。

总之,在出版行业中,出版编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不仅需要确保出版物的质量,还需要对市场需求有敏锐

的洞察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便适

应快速变化的出版环境,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

媒体融合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便捷的信息

获取方式,但是也给出版编辑工作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

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容创新与保持传统之间的平衡。媒体融合带来

了新的技术和创作方式,使得内容创新成为必然。然而,

出版编辑在追求新颖性和独特性的同时也要保持传统,以

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这需要出版编辑积极寻找创新

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

二是追求短期收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媒体融

合带来了更多数字化内容,增强了出版商快速获取回报的

渴望。出版编辑可能会面临来自上级或市场的压力,要求

他们关注短期收益和销售量,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出版

编辑需要保持理性思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从中寻找平

衡点。

三是数字内容的版权问题。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

发展,数字内容的版权问题日益严峻。出版编辑需要积极

寻找解决方案,以保护作者的权益和出版商的利益,确保

合法内容得到适当回报。

四是信息过载和质量控制。媒体融合带来了海量信

息,读者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出版编辑需要在众多作

品中筛选出高质量、有价值的作品,并确保其符合专业标

准和道德准则。同时,出版编辑还需要积极应对低质量作

品泛滥的问题,为读者提供可信赖的出版物。

五是技术更新和专业知识更新。媒体融合涉及新的技

术和工具,出版编辑需要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掌握数

字化出版流程、在线营销技巧、社交媒体运营等新的知识

和技能,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

以上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可能存在的问题,出

版编辑需要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通过

持续学习、创新思维和坚守职业道德,更好地适应时代变

化,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出版物。

▚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的创新路径

深度整合内容素材,创作优秀原创作品

在媒体融合时代,用户获取资源的方式更加多元,

只有有内涵、有趣味的优质内容才能吸引用户,激发他们

的阅览兴趣和订购欲望。因此,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

辑要深刻认识到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行业如何发展,“内

容”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只有不断打造优秀的作品,才能

在出版行业立足。

第一,广泛收集并深度整合内容素材。对于出版编

辑来说,主动挖掘原创优秀学术成果是提升工作质量的关

键。首先,编辑要密切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和热点话

题,通过阅读学术期刊、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学者

和专家进行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当前的研究方向和前沿领

域。其次,编辑可以通过组织征稿活动、学术评审等方式

鼓励学者主动提交原创性学术成果,从中筛选出内容健

康、主题明确、文笔优美的优秀作品。最后,编辑不仅要

深入了解出版物的学科特点和要求,确保所选择的学术成

果符合出版社的定位和读者的需求,还要具备辨别和筛选

的能力,善于从大量作品中筛选出高质量成果。

第二,加强与作者的沟通,激发作者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出版编辑来说,与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是保障出版物

内容质量的关键。首先,编辑应与作者建立互信、友好的

合作关系,主动与作者沟通,了解他们的意图、目标和写

作风格,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其次,编辑

要鼓励作者发挥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尊重作者的个人风

格,为作者提供开放的创作环境,并在必要时给予支持和

引导,以确保出版物的内容质量。最后,编辑在对作者进

行反馈时,一方面需要肯定作者的优点和成就,另一方面

需要指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并提出明确、

具体的意见,以帮助作者完善作品,最终呈现出有深度、

有吸引力的原创优质作品。

第三,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孵化中国特色优质IP。在

媒体融合时代,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潮的兴起,出版机构开

始培育孵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质IP,这既满足了年轻人对

传统文化的需求,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和弘扬。出版编辑可以选择、编辑和推广融合了传统文化

元素的作品,使读者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编

辑可以积极挖掘以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小说、

散文和诗歌等文学作品,在保留传统文化韵味的基础上对

作品的内容、结构、语言等进行修改、润色、校对等,使

作品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此外,还可以通过精美的

包装设计和多渠道的推广活动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从而

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其次,编辑可以挖掘和推广以传

统手工艺、民间故事和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作品,让读者更

第94页

078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编辑可以与作者和插

画师合作,精心设计图书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既有教育意

义又有趣味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推广活动、举办书

展等方式向读者宣传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为读者带

来独特的文化体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树立用户服务理念,创作个性化作品

媒体融合背景下,纸质图书日渐式微,基于互联网的

数字产品迸发出强劲的活力。但是不论作品以何种方式呈

现,都需要以质量为本,这就需要编辑增强内容意识,提

升个人认知,聚焦用户需求,创作出有内涵、有深度且有

趣味性的作品,以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览需求,

提高用户对作品的满意度。

首先,出版编辑要打破以往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模式。

一直以来,编辑被人们称为文字工匠,其主要负责信息采

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工作,进而创作

出符合要求的出版物。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

及,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阅读体

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编辑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及

时转变创作理念,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知识服

务的引领者,既要关注作品的质量,也要树立用户服务理

念,密切关注读者的需求和反馈。通过与读者互动,编辑

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兴趣和偏好,从而为读者提供个性

化的知识服务。

其次,编辑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更好

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面对海量的信息,读者倾向于阅

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以,编辑在选择和加工图书时要

树立用户服务理念,将用户体验置于首位。比如,在图书

选题策划环节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在线调研等方式邀

请用户回答问题,了解他们对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图书的偏

好;也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或在线论坛中发布相关话题,

吸引用户讨论,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不仅可以让编

辑了解用户的兴趣和偏好,还可以增强用户与编辑之间的

互动和沟通。通过收集并分析读者反馈,可以进一步了解

读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图书的主题、内容及形式

等,从而打造出主题清晰、内容翔实且受读者喜爱的作

品。与此同时,出版机构可以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为读

者提供交流平台,为内容创作者与读者之间提供互动机

会,引导内容创作者结合读者的反馈不断优化自己的作

品,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优化编辑流程,提升编辑工作质效

在融媒体时代,全媒体出版成为出版行业的发展趋

势。全媒体出版即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出版内

容以电子书、网络文章、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发布和传

播。读者既可以通过多元渠道更方便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

内容,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在

此形势下,出版编辑应以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为导向,优化

编辑流程,提升编辑工作质效。

首先,以文字编辑、策划编辑为重心分别构建高效、

严谨的编辑流程体系。文字编辑和策划编辑的工作重心不

同,文字编辑主要负责文字采编、校对审校、语言优化、

篇章润色、格式排版等工作;策划编辑则负责确定主题、

策划内容、撰写策划方案等工作。出版企业应结合不同编

辑的工作内容分别制定高效、合理的工作流程,为编辑工

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立高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促进团队成员之

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编辑之间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工具、

在线文档共享平台和实时通信工具等及时交流。编辑可以

通过合理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使用

专业的编辑软件和内容管理系统优化编辑流程;还要增强

学习意识,掌握基本的图像处理技能等,提升编辑工作质

效。此外,利用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也可以提高工作效

率,例如使用自动排版工具、语法检查软件和拼写检查软

件等可以减少排版错误和编校错误,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

和工作质量。

增强学习意识,适应融媒体时代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需要增强学习意识,不断学

习新技能、新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要求。

首先,编辑要具备良好的多媒体素养。现代出版编辑

需要熟悉纸质书籍、电子书等,了解不同媒体的特点和读

者的偏好,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其次,编辑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媒体融合时

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出版编辑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

察力,充分了解读者的喜好和需求,并合理预测出版行业

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编辑策略。

最后,编辑要增强法治意识,保护数字内容版权。编

辑要充分了解版权法律法规,通过注册版权、使用数字水

印等方式避免出现侵权问题。同时,编辑要与作者、供应

商和合作伙伴签订数字版权合同,明确版权的归属、使用

范围、许可费用等,做好版权保护工作。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应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创

作形式,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出版编辑

还要紧随时代发展,以满足用户的阅览需求、提升用户的

阅览体验为驱动,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优质出版物,提升

出版物的吸引力、知名度与影响力,助力出版行业实现高

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共产党

员杂志社中华先锋网编辑部]

第95页

079

在2019年9月,习近平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

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

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图书馆

事业是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等众多

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

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结合党校的

特点和图书馆的具体工作,党校图书馆的职能应当为加强

干部培训教育,推动理论创新发展,提升干部文化素质,

锤炼干部党性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主力决策咨询服

务。通过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与研究主题梳理,

回顾党校图书馆研究的历程,把握党校图书馆研究的规律

特点,对推进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升图书馆的服

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已有的研究中,不少学者对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综合各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以下两个特

点,一是学者们对图书馆研究的热点及趋势方面的综合研究

较少,大多是针对图书馆某一方面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分

析,如阅读推广等;二是学者们大多以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

书馆为研究对象,以党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的文献非常少。

本文以党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分析党校图书馆研究的热点

及趋势,以期对现有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

▚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CNKI) , 以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核心期刊为基

础数据来源。检索条件设置为“作者单位:党校 ( 模

糊)”AND“全文:图书馆(精确)”;图书馆词频设置

为3;检索数据库限制在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类别选择

“北大核心”“CSSCI”“CSCD”;检索时间跨度设置为

“1993—2023年”;检索时间为2023年11月6日。检索共获

得有关文献1833篇。经过人工数据清洗,去除检索结果中

会议通知、正文、访谈、不相关内容等干扰数据后,最终

保留有效文献数据1373条,以此作为本文党校图书馆研究

热点及趋势分析的有效数据。

本文采取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和方法进

行研究,运用了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作为辅助工具。文

献计量学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体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

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

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

现梳理党校图书馆研究的总体情况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党校图书馆的其他研究提供参考。以中国知网

(CNKI)核心期刊库中党校图书馆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源展开文献分析;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

和方法,对党校图书馆研究的发文数量、期刊来源、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

分析发现,党校图书馆的研究主题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主要以创客空间、大数据为研究热点,同时

揭示了我国党校图书馆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以及学者多为独立性研究的特点。

◎  童  敏

党校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079

第96页

080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质和规律。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

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包括共现分析以及

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等。

基于上述党校研究热点及趋势的文献数据以及研究

方法,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文献分析。首先,从宏观层

面对党校图书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整体把握党校

图书馆研究的研究历史、现状和趋势等。其次,对党校图

书馆研究的相关文献期刊来源、作者及发文机构来源进行

计量分析,了解党校图书馆研究的研究主体及其概况。最

后,从微观层面对党校图书馆研究的相关文献以可视化的

方式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时间线分析、突现词分析等,

详细梳理党校图书馆研究的热点、脉络及发展趋势。

▚ 文献统计分析

研究关注度及变化趋势

论文发表的数量时间分布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

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及其发展过程。图1为党校图书馆研

究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数量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党

校图书馆研究文献数量分布整体呈现出“钟形”特点,大

致可以划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2002年,党校图

书馆研究文献发文数量快速增长,9年间由23篇上升至81

篇。这一时期也正是互联网引入中国,普通大众开始逐渐

建立对互联网的认知以及初步使用互联网的阶段,党校图

书馆工作人员和相关学者在这一时期开启了图书馆信息化

背景下的广泛探索。第二阶段为2003—2023年,党校图书

馆文献发文数量逐渐回落。这一变化说明党校图书馆的研

究方向逐渐趋同,暂时没有新的突破点。

图1 党校图书馆研究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数量分布图

(作者自制)

党校图书馆研究文献的期刊来源分析

分析党校图书馆研究的有效文献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发

现,党校图书馆研究文献发表的学术期刊种类繁多,共有

117个。表1为党校图书馆文献期刊来源发文量统计表(前

20名)。其中,前20名的期刊来源均为图书情报学期刊学

报和党校主办期刊学报,共发表研究文献1141篇,占全部

研究文献的83.1%;发表于图书情报学期刊学报的研究文献

有998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72.7%;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

《情报资料工作》发文量最多。

表1 党校图书馆文献期刊来源发文量统计表(前20名)

期刊来源 文献数量 占比 期刊来源 文献数量 占比

情报资料工作 226 16.46% 四川图书馆学报 30 2.18%

图书馆论坛 125 9.10% 图书馆学研究 30 2.18%

图书馆理论与

实践 90 6.55% 新世纪图书馆 29 2.11%

图书馆建设 89 6.48% 图书馆情报知识 25 1.82%

图书馆工作与

研究 88 6.41% 情报杂志 24 1.75%

中共福建省委党

校学报 83 6.05% 图书与情报 18 1.31%

图书馆 57 4.15% 情报科学 17 1.24%

图书馆情报工作 48 3.50% 中国图书馆学报 17 1.24%

理论探讨 46 3.35% 理论导刊 14 1.02%

图书馆杂志 39 2.84% 数据分析与知识

发现 14 1.02%

现代情报 32 2.33%

作者及发文机构情况分析

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是指发文量在M = 0.749 Nmax 以

上的作者,其中 Nmax 代表发文最高数量作者的发文数量。本

文的有效研究数据中最高发文量 篇,可得 M = 3.35

篇,取整 M = 4 ,即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作者可以纳为核心

作者。据统计,1993—2023年的党校图书馆研究文献共涉

及作者877名,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作者共有46名,占全部

作者的5.2%,共发文272篇,占发文总量的20%。表2为高产

作者发文量统计表(前5名)。

表2 高产作者发文量统计表(前5名)

作者 储流杰 洪伟达 柳丹枫 王凌 于风程 何炳祥 王政 赖伯年 阮孟禹

发文量 / 篇 20 15 10 9 8 8 8 8 8

图2 核心作者共现图(作者自制)

图2为采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提取作者信息,剔

除孤立节点后生成的核心作者共现图。节点字体越大,代

表该节点作者发文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相连的

两个节点作者存在合著关系。通过图2可以看出核心作者的

合著关系,形成了以洪伟达、赖伯年等人为核心的多个核

心作者群。同时,发文机构也存在明显的聚集性特点。据

统计,发文量排名前20的发文机构共发文830篇,占发文总

量的60%,均为省地市级以上的党校,其中省级以上党校13

个,地市级党校7个。各级党校对党校图书馆的研究存在明

显的不均衡性。其中,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和中共黑龙江省

委党校发文量较多,对党校图书馆的研究处于前列。

第97页

081

▚ 党校图书馆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3为使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对党校图书馆研

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提取绘制而成的科学知识图谱。

根据前文对文献有效数据的分析情况,将相关参数设置

如下:时间设置为1993年1月—2023年11月,Years Per

Slice设定为1,Node Types设定为Keyword,Strength设

定为Cosine,Scope设定为Within Slices,g-index中k设

定为10。文字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关键词

越大,代表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

之间存在的共现关系。根据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出现频次

较高的研究关键词有图书馆(280)、信息服务(54)、

党校(38)、信息资源(31)、网络环境(27)等。

图3 关键词共现图(作者自制)

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图4为通过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绘制的时间线图

谱,将对聚类后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脉络进行可

视化。同一聚类的节点按照时间顺序从左到右、由远及近

地被排布在同一水平线上,展示出该聚类的历史成果。我

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聚类中关键词的数量以及关键词的

时间跨度(包括其兴起、繁荣与衰退的过程)。2000年前

后,图书馆学、对策、全民阅读、共词分析等主题关键词

开始出现,成为党校图书馆研究的重点。2005年前后,创

客空间、学科馆员、应急管理等主题关键词开始出现,相

继成为党校图书馆研究的重点。党校图书馆研究关键词的

时间线图体现了研究热点的变化及其历史脉络。

图4 关键词时间线图(作者自制)

突现词分析

图5 突现词TOP12(作者自制)

图5为使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对党校图书馆研究文

献的突现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的结果,展示了TOP12的突现词

及其突现强度、突现起止时间段。结合图3可以看出,以互

联网进入中国为契机,信息服务是党校图书馆早期的研究热

点。随着2000年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化、网络环境、

读者服务、对策等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随着国家对全

国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的整体布局,农家书屋、相关对策成

为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

为特征的文献服务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大数据、创客空间

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 结论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和方法对党

校图书馆研究的发文数量、期刊来源、作者、发文机构、关键

词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梳理了党校图书

馆研究的总体情况和研究主题的变化,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党校图书馆研究的主题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

相关,1993年以来,党校图书馆研究相关文献发文量经历

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从发文量的时间分布图和关键词

共现图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党校图书馆研究主题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党校图书馆研究主题逐渐趋同,目

前主要以创客空间、大数据为研究热点。

其次,通过对作者进行计量分析,揭示了我国党校图

书馆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这些作者是近30年重要的研究

力量,他们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值得相关研究人员密切

关注,并对其研究成果加以借鉴,推陈出新,不断提升自

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研究出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最后,党校图书馆的独立性研究仍是主流,由核心作

者形成的合作网络关联性有待提高。当前,科研合作已经

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普遍现象,不同机构的作者进行合

作研究不仅能发挥出学者们的研究优势,形成研究合力,

而且有利于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受资源、环境等因素

限制的研究机构及作者也能在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提高

自身的研究水平,提升发文质量和数量。

(作者单位:中共韶关市委党校)

第98页

082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2003年开始实施主题出版

工程时提出了“主题出版”的概念。主题出版

是指“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

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

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

动”。在20年的探索实践中,主题出版逐渐发展为重要的

出版门类,为推动党和国家出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迅速发展,题材众多,品

类丰富,是引领舆论导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载体。2021年12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出

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做强做优主题出

版”,为“十四五”时期的主题出版工作设定了宏伟目

标,并从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出版传播、做好重大主题作品

出版传播、推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品出版传播等方面作

出具体部署,为“十四五”时期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指明

了方向。

现在,不论是中央级出版单位还是大学出版单位都非

常重视主题出版,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有关主题出版的机构

设置的变化。比如,在中央级出版单位中,人民出版社设

立了主题出版中心;在大学出版单位中,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设立了主题出版与重大项目策划部,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设置了主题出版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北京成立

了主题出版中心。这种机构设置上的变化为主题出版发展

提供了更大的保障,主题出版进入整体布局。

▚ 地方出版单位在主题出版工作中容易走入的误区

地方出版单位要想做好主题出版,就要在战略上树立

创新意识,打造独特的产品线。在出版领域,马太效应日益

彰显,中央级出版单位以及东部沿海等发达区域的出版单位

掌握了具有绝对优势的主题出版资源,其他地方的出版单位

需要在战略上进行创新,才能在主题出版领域获得一席之

地。对于中央级出版单位及发达地区出版单位已经垄断具有

显著优势的主题出版选题方向的现状,地方出版单位若盲目

跟进,而不在战略上进行创新,一方面会造成资源浪费,另

一方面很难取得实质性社会效益。据此,地方出版单位在策

划出版主题读物时应力求开阔视野,寻求差异化,开辟新领

域,并在此领域深耕,打造自身的品牌。品牌建设的关键在

于高质量的图书内容,出版单位的专业性是高质量图书内容

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地方出版单位应从本单位的专业优势

出发,围绕主题出版选择其擅长的选题,这是具有可行性且

颇有前景的主题出版发展模式。

主题出版作为在我国出版业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出版

领域,在创新性、市场性、大众性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短

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主题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在

进入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与中央级出版单位相比,地方出版单位的主题出

版工作面临重重困难。现梳理主题出版的发展历程,列举地方出版单位在主题出版工作中容易走入的误区,根据

近三年地方科技出版社在主题出版工作中的表现,分析地方科技出版社在做优做强主题出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  王  娇

地方出版单位如何做优做强主题出版

第99页

083

此方面,中央和地方出版单位都存在同样的短板,这也为

地方出版单位“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

地方出版单位包括各地方出版社、期刊社、报社及音

像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其中地方出版社又包括人民社、科

技社、文艺社、少儿社、教育社、辞书社,以及大学出版

社等不同门类的出版社。就专业而言,地方出版单位在党

史时政、科技、文艺、少儿、教育等不同领域具有专业特

色,可在其优势领域中不断探索主题出版新的可能性。

在主题出版工作中,地方出版单位往往容易走入以下

几个误区。

将主题出版限制得过窄

进入新时代,主题出版内容更加丰富,选题边界逐渐

拓宽。主题出版不再局限于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重要活

动、重大理论问题,而是拓展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反映时代热点、展现科学技术成果等领域。地方出版单位

可在上述领域找准专业角度,深度挖掘。

认为主题出版必须为宏大叙事

地方出版单位起步晚,作者资源积累少,很难准确把

握从国家发展、社会变迁、民族命运等宏大视角出发的选

题,而且宏大叙事的作品涵盖范围广,可能存在深度和针

对性不足的问题。地方出版单位可以对宏大叙事进行有效

补充,即从小点切入,选取具有代表性并能引起广大读者

共鸣的人物或事件,深入挖掘,通过优秀的作品引导读者

对主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认为主题出版远离市场

在市场化进程中,主题出版并非远离市场,而是要在

考虑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实现双效统一。

如何让主题出版图书叫好又叫座,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

观,已成为出版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不少出版机构不断探

索融合发展路径,部分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

物选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有其自

身的规律和逻辑,出版单位只有抓准热点,用符合时代需

求的精品内容引领市场,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可以

预见,主题出版物的市场未来仍会不断扩大。

▚ 地方科技出版社做优做强主题出版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我国和世界发

展的历史新方位,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发

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想、新战略,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和改革举措。

科技出版是主题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技出

版物可以及时发表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传播科学知识和技

能,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具有引领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

要作用;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经济增长和

社会进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以记录和传承人类科技成果和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

和人类文明进步,对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

推动作用。地方科技出版社致力于推动科技知识的传播和

科技文化的发展,并积极开展主题出版工作,近年来取得

了一定成果。

下表为中宣部2021—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地方科技出版社)。

中宣部公布的2021—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地方科技出版社)表

出版时间 / 年 选题名称 出版单位

2022

新时代科技创新突破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

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

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凤凰

美术出版社

十年山野路漫漫——新

生代化石考察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超级工程(第一辑) 贵州科技出版社

双奥奇迹·超级建筑科

学绘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历程:共同富裕高质量

发展的浙江样本

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浙江

科学技术出版社

VR 视界——红色文化体

验馆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为了万家灯火:中国共

产党百年抗灾史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登峰测极:2020 中国珠

峰高程测量全纪实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探月工程科学绘

本·寻梦苍穹,向月球

进发!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技类主题出版物主要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不仅包

括反映科技发展水平、厚植创新沃土、能够提高全民科学

素质的科普读物,还包括弘扬科学精神的学术著作以及弘

扬科学家精神的传记作品。

下面以地方科技出版社为例,分析地方出版单位对做

优做强主题出版的探索与实践。

第100页

084

文史博览 WENSHI BOLAN

立足于地方特色:发掘和利用当地文化、历史等资源

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

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总书记的讲话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作了高度肯定,并指明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

底蕴所在。

地方科技出版社在策划主题出版物选题时,不仅要结

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在科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提供更专

业、深入的内容,还要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历史资源。当

地的文化遗产和人文历史也是地方科技出版社进行主题出

版的重要题材。地方科技出版社可以从科技角度针对当地

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策划相应的主题出版物,以此传承和

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真正做到立足本省,深耕本省。

四川的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是古蜀文明

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中华民族本土的宗教——道

教在四川发源,蜀锦誉满天下,大文学家扬雄、司马相如

等从四川走出,扬名宇内;唐宋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长

期安定,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最早的纸

币交子、发达的雕版印刷展现了四川文化的昌明;元明清

时代,四川作为西南重地,集聚了众多的资源,文化发展

达到顶峰。

2021年9月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考古中

国”重要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

气会。会上通报了3、4号坑考古发掘的阶段性成果,新发

现包括青铜人像、黄金面具、铜扭头跪坐人像等文物。新

出土的文物带来了新一波“三星堆热潮”,四川科学技术

出版社适时推出的《古蜀之国:三星堆国宝背后的蜀地文

明》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的蛛丝马迹、文物的科

学判断、专家讲解等各个方面客观地揭秘了一个鲜活的古

蜀之国以及它背后的文化发展。

用好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出版基金

2023年7月,中宣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2023年主题出

版五方面选题重点。通知部署了2023年主题出版工作,表

示2023年中宣部将继续组织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评审、宣

传推介、展示展销。入选的重点出版物将与国家出版基金

项目衔接,经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

通过后予以资助。

国家出版基金自2007年设立以来重点资助了一批服务

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反映我国各领域、各学科最新发展成

果、代表我国出版水平的精品力作。截至目前,国家出版

基金共遴选资助了近7000个优秀出版项目,其中,600多项

成果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

政府奖等国家级奖项,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贡献。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具

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优秀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的

对象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有利于提高出版物的

质量。作者和编辑都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主题出版物的

创作和编校中来,保障出版物的学术价值和艺术品质,对

主题出版物有积极的影响。

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东北药用

植物资源图志》以科学、翔实的文字与高质量的原生态环

境彩色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药用植物资

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该系列被誉为“现代东北版

《本草纲目》”,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

规划,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150万元。作者基于30多年

的科研经验,用了10多年时间编著了该系列图书,出版单

位更是倾尽全力,30位编辑历经5年编校,多次修改,并克

服了种种困难,才打造出了这样一套精品著作。

与地方其他单位合作:打造更多专业精深的好书

两家或多家地方出版单位在充分了解和建立信任的前

提下,可以通过合作出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地方出版单位

的资源,将优势进行整合,增强市场竞争力,减少出版风

险。共同出版可以是不同地方的各科技出版社,也可以是

同一地区、同一集团内的不同出版社。

除此之外,地方科技出版社还可以和地方其他科研单

位展开深度合作。对于科技类图书来说,除科学普及读物

外,处于国家领先地位的科学专著更具市场竞争力。地方

科技出版单位的编辑虽然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但是对处

于学科前沿的高端科技往往很少有精深研究,因而与一些

科研单位展开深度合作,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出版成书,不

失为科技类主题出版物的重要选题思路。

“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图书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

和学习委员会携手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

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组织编纂并出版。该系列丛书以图

文并茂的形式,从考古、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

系统展现了大运河、长城、长江、黄河的雄姿风貌,受到各

界好评。三家出版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专业互补,

使该系列图书兼具科技性、文化性和艺术性。

地方出版单位需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环境和

出版业主题出版的整体格局下,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实

事求是,充分发掘,借助各项有利条件,尊重出版业发展

的客观规律,通过多方整合和有的放矢,做优做强主题出

版,并借此实现地方主题出版格调的整体提升,塑造地方

出版单位的文化形象。

(作者单位: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可视化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