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2023)分论坛报告合集

发布时间:2023-6-19 | 杂志分类:校园教育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2023)分论坛报告合集

43招募活动参与者。1.网络涂鸦活动对带领者自身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战带领者是否熟悉使用网络工作开展活动、具有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觉察和强大的控场能力以及是否有相关受训背景的助手协助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网络团体涂鸦体验活动能否顺利开展。2.网络团体的团体约束力相对不足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很多绘画团体都采用自愿报名,提前收集参与者的信息,但基于陌生关系开展活动,网络的特殊性让带领者对参与者是谁、活动过程中人员变动、参与者的实际在线情况等等都不能完全掌控,这不仅会影响团体氛围,还会直接影响到团体活动效果。3.活动分享与反馈等互动环节较难实施从心理发展取向来看,儿童绘画有不同的阶段,伯特按照年龄分四个阶段:其中在青年时期,个体自我意识较强,在绘画过程中会严格要求自己,也更加在意陌生人的评价;同时大学生缺乏专注力,通常是一时间完成多种任务,这让有意义的绘画体验整体就显得有些无趣。4.网络团体的团体效果评估难度较大由于每次网络团体的人员相对不固定,参与者的抗拒或是脱落是每一位带领者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同时网络团体次数通常在两周以内,干预时间较短,无法设定对照组,也不能保证团体中大多数人的出勤率,因此获得前... [收起]
[展开]
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2023)分论坛报告合集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3

招募活动参与者。

1.网络涂鸦活动对带领者自身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战

带领者是否熟悉使用网络工作开展活动、具有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觉察和

强大的控场能力以及是否有相关受训背景的助手协助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网

络团体涂鸦体验活动能否顺利开展。

2.网络团体的团体约束力相对不足

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很多绘画团体都采用自愿报名,提前收集参与者的信

息,但基于陌生关系开展活动,网络的特殊性让带领者对参与者是谁、活动过

程中人员变动、参与者的实际在线情况等等都不能完全掌控,这不仅会影响团

体氛围,还会直接影响到团体活动效果。

3.活动分享与反馈等互动环节较难实施

从心理发展取向来看,儿童绘画有不同的阶段,伯特按照年龄分四个阶段:

其中在青年时期,个体自我意识较强,在绘画过程中会严格要求自己,也更加

在意陌生人的评价;同时大学生缺乏专注力,通常是一时间完成多种任务,这

让有意义的绘画体验整体就显得有些无趣。

4.网络团体的团体效果评估难度较大

由于每次网络团体的人员相对不固定,参与者的抗拒或是脱落是每一位带

领者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同时网络团体次数通常在两周以内,干预时间较短,

无法设定对照组,也不能保证团体中大多数人的出勤率,因此获得前后测数据

无法充分显示出实际干预的效果。

(二)“七色花”心理能量加油站-网络团体涂鸦体验课程设计

1.网络涂鸦活动的理论设想

课程的初步构想是以涂鸦心理疗法和团体辅导为基础,融入视觉呈现技术。

首先,借由网络涂鸦日记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理解、尊重的环境,

有助于参与者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达到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等作用,并能

促使其深入思考、自我探索,进而获得心理的发展与健康。

团体辅导的应用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团体辅导的形式为参与者提供了深

入交流与互动的机会,使参与者不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接纳与援助、进行

第52页

44

自我探索,也给了团体内其他成员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心理学上有一则法则叫“麦拉宾法则”,也叫“7/38/55定律”。它讲的是,

我们在和一个人交流时,对方感知到的信息:55%是通过看,比如我们的手势、

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38%是通过听,比如我们说话时的语调、语气、速度、

声音大小等;只有剩下的7%,才是纯粹说的具体内容。由此可见,视觉输出的

重要性。视觉呈现的融入提供引导技术的升级,当我们用简单图像把想法清晰

画出来时,我们就会运用视觉语言呈现技术帮助学生学会读懂心声,并通过画

笔来表达出其真实想法,让大学生可以“看见”自己的成长变化。

2.“七色花”心理能量加油站的课程设计

“七色花”原是苏联作家笔下一则童话故事。故事讲的是围绕小姑娘珍妮

用七色花掩盖了自己的错误,达成了自己因愤怒、嫉妒等自己的负面情绪产生

的种种愿望,但她并未因此得到真正的快乐,而当她用来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他

人后,才从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借用“七色花”中给予的价值,懂得帮助他人才是获得真正快乐的真谛,

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运用心灵涂鸦带领大学生探秘心灵花园,在随意涂鸦中遇

见最好的自己,借助视觉呈现技术帮助学生释放不良情绪,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课程包含了7个主题,不仅延续心灵涂鸦的体验收获,还在视觉呈现元素的加持

下,运用视觉的思维和视角提升感知、突破认知,让对话和参与更容易,也让

大学生们收获更多来自心灵成长的喜悦与精彩。7个主题,21个探索工具,运用

七色花所寓意的七种能量,每次带领参与者体验一种能量,活动流程为“暖身

游戏+主题能量引入+涂鸦体验+涂鸦分享”。

3.七色花网络涂鸦日记的活动效果

基于几年来的实践应用数据以及众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3点关于

网络涂鸦的效果分析:

(1) 涂鸦日记呈现一种“可视化”的成长地图。

涂鸦日记以其易操作性、易推广性、安全性和趣味性,有着非常广泛的应

用范围。涂鸦的过程不但可以宣泄情绪,还会有意外收获:平常发现不了的那

个自己,与内心产生了更深的链接。分享环节中的与自我对话、反馈环节中的

他人视角,都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探索和成长。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涂

第53页

45

鸦日记,整理成册,反复观看可以让自我成长“看得见”。

(2)涂鸦日记有助于释放与调节情绪。通过网络涂鸦,参与者创建了一个共

同的安全岛,提供情绪释放的场所。通过引导参与者利用涂鸦这一表达性的方

式宣泄压抑的情绪,在分享中梳理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达到了调节情绪的效果。

(3)团体涂鸦的形式为个体提供来自不同团体的支持。灵活的分组设计,让

参与者每次可以体会不同团体的动力,更有助于充分的自我表达;而大组有总

体保持不变,让参与者保有相对稳定的团队支持。

四、网络团体涂鸦体验活动的实例

以主题为“爱自己|连接生命的喜悦能量”为例,通过活动海报招募参与者,

活动时间为1小时,活动内容包括:

1.体验涂鸦的力量

2.感受情绪的流动释放

3.爱自己手账

活动流程包括暖身游戏+主题能量引入+涂鸦体验+涂鸦分享。在轻松音乐的

背景下,暖身游戏中选用了“情绪曲线”、“想象空间”,每个游戏控制在5分

钟内完成,每个游戏邀请1-2名成员分享;引入自我关怀的概念,同时分享自我

关怀的手势提升心理能量的小技巧。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生

理体验与心理状态有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可以激活心理感觉。因此,能量较

低时,通过自我关怀的手势,我们可以让自己较快补充心理能量。

主题涂鸦体验:爱自己手账,通过手账的形式呈现自我关爱清单。

涂鸦分享:邀请1—3名成员分享手账。

最后邀请所有成员,通过二维码填写课程问卷。

七色花网络团体涂鸦体验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探索解决网络心理干预技

术实施的主要困扰,通过心灵涂鸦与视觉呈现的融合,促进成员使用简单图形

等视觉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情绪感受;并设计结构紧凑,使用易

于带领者引导的视觉呈现工具,让活动体验轻松有趣,让思维逻辑清晰明朗,

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每一步都有效”的滚雪球式成长;每一个主题,都有一

个种主题能量,也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通过视觉引导的技术与工具,通过随

第54页

46

意涂鸦帮助成员感受到、“可视化”自身的能量;此外,面对7个主题,参与者

可以选择任意一个主题参与,以“一次单元”的理念为其创造可拓展的体验空

间,以期将视觉呈现与涂鸦的方法应用到未来的生活中去帮助其持续性的自助

成长。

网络涂鸦与视觉呈现的融合是对特殊时期网络心理援助方案的新思考。网

络涂鸦体验活动在大学生探索自我、宣泄情绪、获得团体支持,通过视觉语言

促进与他人及组织的沟通等方面有积极效果。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它仍是一

种新颖、便捷且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

第55页

47

交替绘画编故事法在团体辅导中的探索与应用

东北大学 曲慧东

一、缘起·与交替绘画编故事法的相识、相知、相熟

(一)相识·在第八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会前工作坊学习

交替绘画编故事法是(Mutual Scribble Story Making, MSSM)由荣格心理

分析师山中康裕先生于 1982 年开发的一种以绘画为基础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

法,是心理咨询技术之一。

在一张纸分成 6-9 个格子,由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人交替涂鸦,补全每个

格子里的画面并命名,最后由来访者用这些命名的图画串联在一起编一个故事。

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带有创意的故事来呈现内心世界,表达情绪和感受。

交替绘画编故事法因为不受年龄、语言、认知能力等制约,且具有操作简

便、阻抗小的特点成为了一种灵活、平等、有趣的心理疗愈工具,受到很多人

的喜欢。

我在 2018 年 4 月参加了山中康裕的“交替绘画编故事法”的工作坊,历时

3 天,当时山中老师已是 80 岁高龄。

(二)相知·在个案和公益服务中应用

从工作坊回来后,我开始在个案中尝试使用这一技法,之前也想过这么幼

稚的方式更适合儿童来访者,就像社会大众对于沙盘的认知一样,很多人都会

觉得沙盘是孩子才玩的。但是因为在工作坊体验时,还是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所以我在大学生个案中也尝试起来。

这是我与一个男性大学生在咨询中绘制的作品,在工作他的系列梦的过程

第56页

48

中,这一次交替绘画编故事法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让个

案对其过往的经历获得了新 的认识和理解,也开启了其内在资源;同时也通过

这种互动,帮助咨询师更好的理解了个案的困境,发现了内在资源及出路,也

帮助咨询师对咨询过程的意识和无意识的互动进行了意识化。

2019 年开原龙卷风灾后,我们成立了一支心理援助队,连续 3 个月,几乎

每周一次往返沈阳和开原之间,除了捐款捐物,更是在心理上给遭受风灾的孩

子们带去些许抚慰。我也借用涂鸦、沙盘、交替绘画和当地儿童青少年打开沟

通的渠道。

2020 年疫情初起,大人孩子长时间困于家中,很多家庭矛盾激化。于是我

借用网络平台做了几次公益分享,教授家人之间如何借用这一技法看见彼此,

听见彼此。当时收到了很多积极的反馈。图示中的作品是去年培训带教老师时,

我们的兼职咨询师和她家孩子的交替绘画编故事作品,授权同意展示。孩子的

画笔虽然稚嫩,但带有冲击力的线条和颜色让情绪得以表达、被看见。在编故

事环节,将画里的元素融入故事中,能量的转化也随之发生。

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用专业的理论去分析、诠释,更重要的是看见和

接纳,感受和体验。这种不评判、不评价的态度,是沟通互动信任的基础。

(三)相熟·在团体辅导中高效应用

1.在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去年 3 月校园封闭管理开始,为缓解消极情绪的弥散和累积,稳定学生在

复杂环境下的心态,我校通过组织“看图说话”——寝室团体辅导工作坊,通

过教师带领,学生互动来有效促进同学们觉察自我、了解他人,增进寝室同学

间的关系。

第57页

49

我们先在校内专兼职咨询师队伍中招募了一批带组教师,由我负责讲解理

论背景及技能运用相关注意事项,并带领参训教师进行实操体验。随后在校内

招募,陆续开展了数十次活动。

通过对搭档随意画出的线条进行再加工,两个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交叠,画

笔下非言语的沟通变化莫测,仿佛是一段心灵探险,随后在最后一个格子里将

画面中的元素串联起来,编成故事,同样的元素又投射出作者的不同心理状态,

相互看见、理解的过程让交替绘画编故事法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时具有了独

特的优势。

根据结束后的调查问卷显示,参与者都表示感觉在积极情绪上有了明显的

提升,和室友的关系更加亲近了。

2.在团体辅导中实践交替绘画编故事法的优势

交替绘画编故事法是以绘画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因为绘画的创作不受年龄、

语言和认知水平等约束,所以在个体咨询时应用范围就很广,而在团体活动时

对参与者的同质性要求也不高;

交替绘画编故事法在应用时可以减少阻抗。将想法梳理的条理清晰后再通

过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达的过程里,参与者一般需要较长的思考时间,需要克服

对外界负面评价的担忧,而绘画是由内在情绪感受作为驱动,用图形或颜色等

直接反映内心的状态,路径更短,且没有对图像内容进行衡量的严格标准,参

与者更容易减少防御。

交替绘画编故事法调动了左右脑的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心理积极发展。我

们的左右脑分管不同的任务,其中空间、想象、情感等知觉任务由右脑负责,

而逻辑、判断、推理等则由左脑负责。而交替进行绘画创作再将其串联起来编

成一个天马行空故事,是左右脑共同参与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训练左右

脑的协作,提升思维的连续性和分析性,同时也提升感受性和直觉性。

3.交替绘画编故事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创新点

1)激发真诚表达,释放真实情绪

该项团体辅导虽然借用交替绘画编故事这种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方法,但

是对参与者本身的绘画能力没有并没有要求,需要的是参与者在带领教师的引

导下,基于搭档的线条,遵从内心的声音,将心中的情绪情感、所思所想具化

第58页

50

于形,然后呈现在纸上,这个过程能让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更能在剥离语言规则的情况下释放自己真实的情绪。

2)发散思维逻辑,增强创新能力

在交替绘画的过程中,彼此搭档的两个人互相以对方的无意义线条作为创

作基础,通过联想的方式,激活脑中存在的意象,并自动筛选和当前状态最契

合的意象通过笔尖呈现在纸上。这个过程充分利用了参与者的发散思维,增强

了参与者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在搭档间交替绘画的过程中,参与者用画笔

交流所思所想,一人绘制抽象的线条,一人即兴补充图案,既体现两个人的默

契,又锻炼了同学们的想象力。

3)深化彼此理解,强化心理健康

在最后的编故事环节,画面中无论是自己的作品还是对方的作品,所有的

元素都逐一被融入故事中,两个人的心灵相互交融,让作品变得更加鲜活有趣。

冲突与和谐在整个过程中交替出现,内在心灵相互吸引、理解,外在行动也会

发生转变。故事分享环节,参与者将无意识的心灵声音进一步用语言进行意识

化的表达,这个过程能促进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二、发展历程:从涂鸦法到交替绘画编故事法

玛格丽特·南伯格的“涂鸦法”

工作方式:

1.做简单的体操放松身体,随后自由地作画。

2.让患者看一下自己随意画的图案,问:“你看出那像什么?”。也可以

转动画纸的方向。

3.治疗师再指引患者,把含有某种意象的部分清楚地描绘出来或者加以修

正,让来访者自由发挥。

涂鸦者:患者

工作对象:早期慢性妄想症患者

温尼科特的“交替画线条法”

工作方式:治疗师先涂鸦再让孩子涂鸦,交替进行,各自在对方画的线条

第59页

51

中找出某个具象来。

涂鸦者:治疗师和儿童来访者

工作重点:找出新的题材,引导对话的发生

中井久夫的“互相斟酌区域法的交替画线条法”

工作方式:在治疗中,患者先涂鸦,治疗师仔细琢磨画纸上的线条,说出

投射出来的名称,指出涂鸦线条中的决定性因素,然后询问患者是否也能看得

出来。在治疗师描述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开始插嘴,治疗师可以觉察出患者焦

急得坐立不安的神情时,就可以把它看作治疗的好时机。

涂鸦者:患者

工作对象: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

工作重点:在治疗中,治疗师不希望在绘画的过程中,过多地限制到患者

的投射、幻想,以免造成患者的不安。

山中康裕的“交替描绘编故事法”及+C 法

工作方式:

1.准备好 A4 或八开的纸,治疗师用签字笔将图画纸四周加上框架;

2.让来访者把纸划分六至八个格子;

3.双方猜拳,赢的一方选格子涂鸦;另一方仔细观察画出来的线条像什么,

用彩色笔涂上颜色,画出具体的图形。并起名字。(交换角色,重复这个步骤)

4.治疗师指示来访者,在最后一个格子里,用刚才双方投射出来的各个图

案项目编成一个故事。记录故事的过程治疗师或来访者都可以。

所需备品:一张纸,彩笔若干,黑色签字笔一支

方法改进:MSSM+C 法

工作方式:加入拼贴画的 MSSM 法

改进原因:一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提议

三、案例分享

第60页

52

案例分享(略)

荣格说,认识自己便要先从认识自己的无意识开始,借用交替绘画编故事

让许多见不到光亮的部分展现出来,获得转化的契机。

几点提示

需要在工作中营造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不分析、不评判;虽然在工作过

程中不去跟来访者解释,但是咨询师要有自己的理解,在不断假设和验证的过

程中,来访者也可以理解自身……

四、团体活动流

1.带组教师介绍团体规范、活动背景及操作流程(15 分钟)

活动开始之前猜拳确定 A、B 两方

第一步:A 在纸的四周画出边框;

第二步:B 在框内画几条线,分割出 6-8 个格子;

第三步:猜拳。赢的一方选择在其中一个格子中用签字笔涂鸦画线条;

第四步:交换到另一方,来想像并用彩笔完成线条,画出形状,并为这个

画起名字。标注序号,及 A→B 或 B→A。

第五步:在一个格子里只画两次,A 与 B 各画一次完成。输的一方画完第一

个格子后,再另起一个格子,这次由输的一方开始随意地画。由赢的一方来完

成,并起名字。

第六步:当只剩下最后一个格子时,由输的一方完成画作,并在这个格子

里编故事。

2.成员互动创作(25 分钟)方式参见上面的步骤。

3.分享感受及总结(30 分钟)

所有成员回到寝室大组中展开讨论,每人轮流拿着最后完成的作品分享感

受,讨论自己最初的想法以及绘画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等。

参考文献

[1] [日]山中康裕.表达性心理治疗——徘徊于心灵与精神之间[M].穆旭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61页

53

心理共鸣: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情感互动与心理支持

中国医科大学 王艳

非常荣幸能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方面的经验。首先,

介绍下我自己,我是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的专职心理教师王艳,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心理共鸣: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情感互动与心理支持。之

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因为我和大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来到我们这个分论坛

的老师应该都非常热爱团体,所以想在团体这方面有些收获。我也是,非常喜

欢团体辅导,这份热爱让我有机会走上今天的舞台,站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

交流。在这里也非常感谢辽宁省委教育工委、辽宁省教育厅提供的这次交流机

会,感谢东北大学陈阳教授团队的精心组织和邀请。接下来,我主要从积极心

理团体辅导的设计方案、作用要素和实践应用这三个方面,来简单介绍一下我

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方面的经验。

一、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设计

了解积极心理学的老师可能都清楚,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三大支柱,

即积极情感、积极特质和积极关系。积极情感就包括幸福感、感恩、爱、喜悦、

心流体验等。积极特质包括个体的优势、潜能和优点,如抗逆力、积极重建、

自我效能感、勇气、坚韧、创造力、同情心等。积极关系涵盖了同伴、恋人、

亲子、职场等人际关系中的支持、关爱、信任等积极因素。这三大主题其实一

直都是团体辅导的核心。

那如何来设计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呢?即它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呢?解决这个

问题,我们可以参照一般团体辅导的阶段特征来针对性提出设计方案。常规的

团体辅导一般包括团体准备阶段、团体创始阶段、团体过渡阶段、团体工作阶

段和团体结束阶段。

1.团体准备阶段。制定团体辅导计划,即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目标、团体

的类型、团体的内容、参加人数、团体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参加团体的频率,

以及该辅导方案的理论基础、参与成员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接下来就是招募团

体成员,大家可以利用自己的平台进行推送。

第62页

54

2.团体创始阶段。团体成员来到我们的活动场所,他们之间彼此不熟悉、

缺少对团体的认同,领导者需要带领团体成员共同制定出符合团体规范的行为,

还要帮助成员加深彼此了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团体。这时候做好团体契约就

很关键了。在我的团体中,无论是短程的还是长程的,我都会带领同学们做团

体契约,因为这是团体提供温暖、开放、自由交流氛围的保障。还有一条重要

经验分享给大家,就是在做团体契约这个过程,我会明确告诉大家团体活动过

程中可能会被拍照或录像,即第五条团体活动过程中大家真实想法和情感的流

露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研究资料,如果有需要我同意进行录音或录像用做后期

教学研究分析。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保障团体伦理,尊重团体成员的隐私,

我也会尊重学生的意见,如果有学生明确提出不愿意被拍照或录像,我们也要

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知情同意权。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在给同学们示

范,就是团体辅导活动过程全程不允许录音、录像或拍照,如果有同学有这方

面的想法就需要提前站出来征求大家的同意,这样做同学们往往很能感受到老

师在帮助营造一个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去默默遵守团体的契约。团体创始阶

段,带领者需要明确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目标、规则和预期成果,确保所有成

员对参与目标有共识。鼓励成员分享自己的期望和担忧,以便团体带领者了解

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例如使用爱心小天使活动或游戏,帮助成员放松,开场

自我介绍,让成员互相认识。增进彼此间的亲近感。此时,团体创始阶段的相

识、设立契约、积极情绪体验的目的就很容易达成了。在这里,我也推荐给大

家一些适合这个阶段活动,比如表达爱可以使用“爱心小天使”、“松鼠和大

树”、“数字拥抱”等活动;培养信任,如“信任之旅”活动;表达感恩,如

“感恩人世间”、“手语操《感恩的心》”等活动。

3.团体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会有一些矛盾和冲突,会产生一些焦虑和不安。

带领者要主动介入,鼓励成员认识并表达他们的焦虑,创造支持性的气氛,协

助成员逐步开放,使成员在安全的氛围里愿意投入团体。比如表达爱的活动,

播撒爱心祝福;增加成员信任的力量,进行信任跌倒活动;感受抗逆力,可以

进行成长三部曲、生命线、命运纸牌等活动;进行自我探索,开展自画像、成

长雕塑、小小动物园等活动;塑造积极关系,可以使用曼陀罗添加画、人际沟

通练习等活动。

4.团体工作阶段。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增强、关系稳定。这个阶段,成员会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领导者要走到团体中协助成员解决问题,帮助成员学

第63页

55

习和实践新的行为。此阶段重要的任务和目的包括个人进行分享,他人给予反

馈,大家学习接纳自己和他人,同时利用团体获得成长。这个阶段表达爱可以

采用播撒爱心祝福和同舟共济等活动;促进积极自我,可以使用我的百宝箱、

职业发展金三角、人生透视等活动;感受心流体验,可以采用大学生活拼图活

动,这个活动可以让同学们沉浸在自己大学生活的内观中;感恩主题可以采用

幸福揭秘、感恩三件事等活动。团体工作阶段是达成团体辅导目标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需要提供充足的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参与者真正感受到团体的功能

及参与团体的益处。

5.团体结束阶段,领导者一般要预告团体结束,带领大家回顾团体历程,

帮助成员处理分离情绪,提高成员的情境迁移能力(将团体中学到的知识运用

到生活中)。一方面,领导者需要注意增强成员的心理支持,确认并肯定成员

的成长,要处理未完成事件,进行评估效果,做好告别。这个阶段表达爱,可

以做天使之翼揭晓活动;促进积极关系,可使用优势轰炸活动;表达感恩,可

采用告别寄语;表达乐观,可以合唱《同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等。

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资料整理归档,评估团体辅导的效果,积极团体辅导的评

估可采用以下几种量表,如心理幸福感量表、积极情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

乐观情绪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也可以进行追踪调查,

观察成员的成长,此外,除了实际的效果评估,还可以评估领导者的成长。这

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家思考如何改进团体辅导方案。

我也非常感恩能在樊富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团体辅导技术。在 2019 年的中

国第四届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大会上,我有机会参加樊老师的会后工作坊《表

达性艺术治疗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当时樊老师指导我们如何带团体辅导,

正是樊老师带我走上了团体辅导之路,让我感受到了团体的魅力和风采。樊老

师那次工作坊包括四个主题,非常具有参考意义,包括积极自我,爱上真我:

自画像的多维角度审视,积极关系,彼此欣赏:专业发展金三角,相互欣赏添

加画,积极意义,感恩人生:生命之树永远绽放,积极改变,提升希望:面向

未来的生命之歌。我把它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作用要素

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我总结了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起作用的重要机制,

概括为三个方面:情感互动、心理共鸣和心理支持。

第64页

56

1.情感互动是指团体成员们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和问题,他人会倾听、

理解、支持和反馈。团体成员彼此交流与互信,增强心理共鸣和情感支持,同

时也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心理共鸣是指,在倾听他人的情感、经历或故

事时,产生相似的感受。它促进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反应,更好地理解他

人的经历和感受,提高同理心和情感智慧,同时也增加自我认知的情感体验。

心理支持是指通过情感表达和共鸣,感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建立互助关系。

积极心态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我

感觉这三个要素是所有团体辅导起作用的机制。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情感互动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积极情绪传染和建

立积极情感共同体。积极情绪传染是指团体成员体验到积极情感时,会影响周

围的人,从而使积极情感得以共享和扩散。积极情感共同体是指成员之间通过

爱、乐观、希望、感恩、幸福等情感表达、分享和传递,共同体验积极情感,

营造一个积极情感共同体氛围,增强团体凝聚力。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心理共

鸣包括情绪共鸣、认知共鸣和心理享受。

2.心理共鸣是指通过他人分享体验到爱、乐观、希望、感恩、幸福等情感,

从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认知共鸣是指以开放、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去面对他

人的思考方式和认知模式,从而建立共同的认知框架和思维方式。心理享受是

指在团体中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及获得他人关注、理解、赞扬和认可的满足感,

可增强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的能力。

3.心理支持体现在接纳和包容体验和积极情绪扩建两方面。接纳和包容体

验是指团体成员之间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不进行评判或否定,促进成员

感到被理解和支持,满足归属需要,增强自我价值。积极情绪扩建是指积极情

绪能够帮助个体扩大思维和行为的范围,促进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的扩展,提高

个体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它还能促进个体的社交交往和资源获取,增强个体的

社会支持和归属感,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积极情绪扩建功能可以帮助个体

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

于参与者的健康和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实践运用

1.爱心小天使任务征集,通过征集大家的爱心行动,我们发现这个活动培

养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爱、表达爱及爱的能力。爱心小天使任务可以激

第65页

57

发同学们的积极情感和参与热情,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爱的

力量。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同学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可

以培养自己的爱心和同理心。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中,爱心小天使任务征集可

以作为一个活动的开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建立

互助关系,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团体辅导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活动的过程

中,可以引导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支持和鼓励,从而

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支持。总之,爱心小天使任务征集是一个非常好的

实践运用,非常建议大家在团体辅导中采用这个活动。

2.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实验设计。设计思路如下,通过招募 60 名学生随机分

为两组,每组 30 人,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即积极心理团体

辅导组,共需参与 6 次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对照组为等候团体辅导组,即

在信息采集阶段不接受团体辅导,在全部信息采集后接受团体辅导。之所以这

样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对照组对象的流失,保证对照组人员持续参与实验。

另一个方面,是考虑到科研伦理中的教育公平问题,需要为对照组提供好的实

验条件。两组被试都需要完成基线、实验组团体辅导结束后、及实验组团体辅

导结束后 6 个月的量表信息采集和半结构化访谈。我们选用了积极心理品质量

表、同理心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作为评估量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积极

心理团体辅导给学生带来了积极心理品质、同理心和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改变,

其中积极心理品质中的认知维度、人际维度和情感维度的得分在团体辅导结束 6

个月后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公正,节制和超越维度的变化似乎不太明显,也许

这些品质涉及到更核心的价值观信念,需要更大强度和更长时程的干预。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为大家今后的团体辅导工作及

科研设计带来一些启发,谢谢各位老师的关注,不妥之处烦请各位老师批评指

正。

第66页

·危机干预分论坛·

第67页

58

系统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辽宁工业大学 张卫平心理名师工作室

做好危机预防与干预是高校心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今天在此时此地,

跟大家交流的不是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论技能维度的如何去做,而是如何去思

考,具体说是一个理念、也是一个态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临床工作

者的认知升维的议题。学者戴友艳基于冰山理论,构建了职业胜任力的结构,

从业者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是胜任力最基础和底层的部分。

斯科夫霍特和罗内斯塔德的六阶段发展模型中,描述了咨询师临床胜任力

的发展阶段和走向。在成长为初级咨询师前,我们可以比喻对樱花的认知更多

聚焦于一朵花的结构,到了成熟咨询师阶段,可以沿着一根树枝来理解樱花,

到了专家咨询师阶段,可以高屋建瓴地认知一颗完整的樱花树。这种认知的变

化迁移过程也是从点到线到面到体系抑或系统认识论的过程。习近平在中国共

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

物发展规律。”这种系统思维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

在冯·贝塔朗菲在开放系统的理论引入一般系统理论(在 20 世纪中叶上升

到显著位置),系统研究领域就变得很受欢迎。系统论的主要观点是:系统是

由各种各样的要素组成的、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之间有各种关联、系统

的目的不止一个。系统论认为,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

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

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

统观点看问题。引入系统论的方法来审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可以处理两个

维度的问题。第一是个案危机评估的趋向上的窄化问题。例如盲目乐观 or 过度

关注、即时性 or 历史性、主观性&经验性;另一个方面是心理危机工作体系的

取向上的窄化问题。例如工作主体上窄化为辅导员 or 心理教师、义务承担窄化

为学校 or 家庭、也可能是家庭&学校。

因此,引进系统论进入到高校校园心理危机工作中是具有理论和理论及现

第68页

59

实上的合理性和合逻辑性的。我从三个维度和层次来谈一下,即身-心-因-时系

统化整合、教-管-心-保系统化赋能、家-校-医-法系统化协同。

1.身-心-因-时系统化整合。我比较喜欢李松蔚在某个场合提到的“系统论

-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一个人”,也更呼应我第一个层次的系统观点。一个人是

一个大系统,是身心的系统,也是一个文化的大系统。首先,人的生理系统按

照学者分类有八大系统或九大系统之说,对人的认识不能简单从某一个组织、

某一个器官孤立地去看,人生病了,是人体系统失调了,这也是中医学系统观

的博大精深之处。其次,大家都了解到的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观点,人的精神系

统是一座大冰山,是个包含外显的应对方式,内隐的情绪、认知、信仰及生命

力的系统,因此心理异常或危机的发生也不单纯是外在的环境和知情意行的某

个点或线的孤立问题。因此,我们无论是咨询还是危机工作中,从采集个体信

息方面在允许的情况下,理应更为全面,桑德伯格 17 个方面的访谈提纲也给我

们提供了更为详实和具体的思路。这还远远不够,要将个体放置于关系中进一

步评估和认识,比如家谱图、格板等工具给我们提供专业辅助,由此深入理解

个案的人际模式及其人格形成的人际环境因素。所以说,对于个案的理解和认

识要基于一个较为视域开阔的信息系统才有可能无限趋近其心理世界。由此,

个案出现心理异常犹如冰山被撼动,在对其评估特别是危机风险的评估时,我

们可以从四个因素,即:现实的诱因-、包含环境的内因遗传的成因、获益的 or

支持的维因、例外的 or 资源的变因等全方位来解析和研判,特别是在对其干预

的时候,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点,一语中的。还要关注系统的时序性,即

时间系统。对过去经历的了解,可以得知其发展至今的概况;对现时状况的了

解,有助于获得其对自己和自身问题的理解及看法等有关信息;对将来的看法

和打算的了解,可以更进一步认清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世界的以及对现有

问题为何使之发生烦恼与困惑有进一步的理解。可以按时间轴采集信息或整理

信息,尤其要关注其自杀等危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危机经历在危机风险评

估中占比较大的权重因素,更是极为重要的叠加因素。天津大学杨丽教授团队

提出的自杀干预六步策略研究成果中,也提到了刺激因素、抑制因素、促进因

素的“三因”系统评估理念,更进一步提到“生物+心理+文化+环境的多元视角”;

大家应该比较熟知的徐凯文老师提出的“心理危机的树理论”,其实也是从“社

会环境、自我实现、个体信仰价值观、社会支持、家庭依恋关系”等多维评估

的系统观的表达。总支,基于系统的全面把控,我们才有可能在危机、问题、

第69页

60

人格、症病等四个方面,对个案予以相对精准的初步评估,并由此拿捏到比较

合伦理的工作和关系边界。

对人的认识,就好像盲人摸象,必然要历经五个盲人从不同的局部以偏概

全的过程,但是随着认知的发展,我们可以逐渐地学会站到大象的对面,更加

系统整体地观察和认识大象,也要把大象放到他的群体关系系统中再进一步看

他的互动模式和人际影响,也要重视大象的应对策略特别是生存或生活能力的

发展程度,能力与同等异常或危机承反相关,最后还要评估大象应对挑战、冲

突甚至应激状态的心理弹性、韧性和心理资本发展水平,这样我们对大象的认

识才算基本全面和系统,我们才有可能说对大象拥有了较大可能的认知。

2.教-管-心-保系统化赋能。对个案有了基本认知之后,我们可以进入到我

们可以调用和掌控的环境中开展相应的预防或干预工作。这个可掌控和可调用

的环境,显然不仅仅是心理中心或辅导室。我认为至少是教育教学、日常管理、

心理中心和安全保卫等部门需要联合构建的工作场域。当然,在此基础上,我

们通过分工也是分担风险,通过校内外资源调用和整合,对处于危机系统的包

括个案、心理工作者、辅导员等予以切实的赋能。具体的联动机制是家校会商,

将危机系统中的各类资源予以结网链接,形成合力,协同完成,有效化解。

3.家-校-医-法系统化协同。更高层级的系统是家校之外还要联合法律和医

学。家庭是法定监护义务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2018(修正)中的

“第九条 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

法权益。”学校是临时监护协同主体,辅导员代表学校承担临时监护人,而“第

二十三条 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也

对心理老师的工作界限有了明确规定。心理专科医院承担专业诊断精准管理,

“第二十九条 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所以,我们需

要初评之后,及时转介。法律,是我们工作的底线依据,起到约束督促的作用。

“第二十八条 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

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

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因此,

我们校内心理危机预防或干预的前提和基准是依据《精神卫生法》等法律开联

动开展。

综上,我们来做个总结。家-校-医-法的整合,表征了危机工作系统的开放

第70页

61

性和复杂性、教-管-心-保的联动直接指向危机工作系统的联动性、身-心-因-时说明了人的自组织性以及人学的整体性。从家-校-医-法、到教-管-心-保、

再到身-心-因-时的系统观测,说明了危机工作系统的等级结构性,但最终归结

起来是多元文化的系统性。每一个危机个案都有其复杂的多重因素和差异性,

因此在系统观察后,我们要以“一生一策”的工作着眼点,更有针对性地为每

一个工作对象量身定做工作方案,充分体现科学性和人性化的系统管理优势。

基于此,知行合一的具体化的前提是,一我们要有哲学思维,心理学之上也本

应是哲学,心理工作者首先要有辩证唯物、系统的思维,更充分更彻底地突破

绝对化、以偏概全、糟糕至极,才有可能对来访者或危机个案形成更客观中立

的印象和初评;二是我们要树立“身心体”大健康观,基于现代健康学,对身

心疾病和心身疾病有充分的敏感性和逻辑辨别能力,才能与生理医学联合工作,

切实帮助危机个案;三是我们要学习借鉴社工理论和技能体系的优势,对来访

者可以借用的社会性资源(如高校各类助学政策、社区等各类惠民政策以及各

种相关法律)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引进,从现实上帮助危机个案开阔视域,从

资源中获得赋能,进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力量;最后是大思政系统的基本理解,

心理工作在某种意味上是发展促进更健康的“小我”,而大思政更形而上地引

领和发展“大我”甚至是将人带至“无我”的立意和层次。狭隘的自我实现最

终要归于更高远的家国情怀的共同实现中。因此,心理工作者在危机干预、心

理咨询、心理教育教学中都应有更高的视域看待人。

最后,还是用那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交流“咨询师走多远,来访者才能走

多远”。也是基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名师工作室的选题,做了

一些拓展性思考,不很成熟,特别欢迎感兴趣或有所高见的各位与我联系共同

讨论。

第71页

62

叙事疗法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沈阳建筑大学 赵君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叙事疗法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为什么

选择这样一个疗法,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最早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是跟叙事

结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自己的人格特质跟叙事的哲学观比较吻合,因

此就选择了做叙事取向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后来,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叙

事疗法用在危机干预里面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今天,我将从这三个方面给大

家来介绍一下。

一、叙事疗法概述

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和尚问住持,我在念经的时候抽烟可以吗?

住持说当然不可以。那个和尚就又问了一句,我在抽烟的时候念经可以吗?住

持人说可以。由此可见,说话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住持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或

者是我换个角度讲,如果说一个商人他在学 MBA,你会觉得这是个儒商,但如果

说一个高校教师出去做了生意,你什么感觉?这老师怎么不务正业。各位老师,

其实这个就是叙事的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是叙事疗法呢?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本质是就是我们是如何看

待自己的。因为这个看待关乎到我们如何诠释和构建自己的生命。

后现代视野下的叙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观点呢?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大

概可以分为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如果我们用我左手是咨询师,右手是来访

者的话,在前现代里面我们更强调的咨询师是专家,来访者是一个有问题的人,

所以你来我给你看病,我给你去解决症状。在现代阶段,到了认知和行为治疗

疗法的时候,我们强调透过去改变这个人的认知或者是行为来达成你的目标。

这个时候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关系。但是后现代阶段,它是

流动的,没有标准的,现代强调的是科学,科学就是有标准的,后现代更强调

私人订制,一生一策。这就要求我们咨询师要站在一个更低的位置,因为来访

者才是解决他自己问题的专家。这个时候我们咨询师能够做的是什么呢?第一,

你给他创造创造一个他可以叙事的时间,先去倾听他的问题故事。然后在问题

故事当中我们发现一些例外,发现一些特殊意义事件之后,再去丰厚这个特殊

意义事件,进而让他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咨询师是可以陪伴来访者一起去发

现“生命宝藏”的人。

第72页

63

因为每一个人只要他能活到今天,他身上一定是有优点的。哪怕是一个抑

郁的学生马上就要自杀,甚至多次尝试自杀的学生,他也依然是有优点的。现

场采访一位老师,你可不可以简单分享一个,不用介绍他的名字,你处理过的

一个危机个案。

刚刚李老师分享的学生,他不知道父亲在监狱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他认

为自己是没有任何资源的。他说:“老师,我身后空无一人,最后能救到这个

学生的是我们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热线,包括社区。然后当然我们咨询是一部

分。”但是,我们最后整理了最重要的资源是他有能力读到大学,他有能力愿

意不断地去求助。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他最后能够走出来最大的资源。

前现代的时候好像我们更容易看到问题,或者是一个人来了之后,我们需

要用 DSM-5 或者 ICD-11 去评估他的心理状况。可是我们评估和诊断的目的是什

么?我在这里面讲的东西可能会会颠覆你们对科学的一些想法。比如说张老师

刚才强调,我们要去给学生做一个评估,然后我们好清晰该怎么去处理他。可

是在叙事的视角下是没有诊断的。叙事想让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可能性,它不

把人当做病人,他也不把病当做病,甚至认为人不是病人,所谓的病是被语言

或者文化构建出来的。比如说昨天我侄女到我家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惊讶的话,

她今天小学六年级,她说姑姑,我每天班主任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没

见过你们这么差的学生。我问:你们怎么差的,侄女?我侄女跟我讲,中考的

英语卷子,我刚考了个及格,老师就说我们非常差,像我们这样的蓝翔技校都

不考不上。这是什么?这是内卷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有些时候就像空气一样,

它会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样的渗透它也直接决定了我们会怎么

认识自己,为什么文化会形塑一个人?因为他每天都在这样的氛围当中,然后

在这样氛围当中生活的时候,他就会不断的去反思。既然主流文化认为学习好

才是好学生,那我就要好好学习。所以,叙事他更多的强调一个人从小到大所

经历的故事。然后当我们把这些故事连成线的时候,个体就会大致形成一个他

对自己的概念,我们叫做自我认同。可是,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选择性的。

比如说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他往往会选择积极的故事去做自我认同。哪怕是一

个消极的事件发生了,他也会选择一个积极的认知去对待那些消极的事情。所

以对于他来说那不是危机,那是什么?那不是危险,那是机遇,是吧?

叙事疗法简单讲就是要讲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叙事治疗,指的就是我们咨

询师通过好奇、贴近来访者的问题故事,通过外化、解构和重写等技巧,帮助

第73页

64

来访者用较期待的故事来替代被压制的问题故事,从而引导其重构积极故事,

以唤起其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疗法常用的技术是外化、解构和重

写。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叙事的脉络。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都

会受到一些社会主流文化论述的影响。比如说厌学的孩子,我们会认为他是个

不好的孩子。每个人的自我认同形成的过程都是透过别人对他的评价来形成的。

尽管他有一个先天的自我认识的评价,但是这个先天的评价有些时候会被外边

的东西所覆盖。当外界的评价占在上风的时候,如果是一个好孩子,他就形成

一个好的自我认同。如果学习差的孩子呢,他就会形成一个问题的自我认同,

那这个问题的自我认同往往把学习不好等同于我是一个什么坏孩子,这就是一

个内化的过程。

我们叙事需要做的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把学习不好这件事情摘出去,学

习不好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上的,你是从小就学习不好吗?这个时候我们就把

孩子和厌学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我们可以继续再问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厌学对

你的影响大一些,什么时候厌学对你的影响小一些。这样的问话背后的寓意是,

来访对于这个问题是有掌控力的。当我们内化问题的时候,我的问题就是合为

一体的,我就是个有问题的人。可是,当我们用外化的视角去看的时候,你会

发现我们是一个对问题可以有掌控力的人,这个时候他自主性出来了,他的状

态就不一样了。然后我们再重新去探索那些问题对于他没有影响,或者是影响

比较小的时刻他做了什么,当他看到这个部分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正向的故事,

进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原来他还可以让问题变小啊?他过去面对问题你是

无力的,因为他和问题是一体的。可是现在面对问题,他是可以改变的。所以

这个问题的故事逐渐的丰厚之后,就会让它形成一个新的故事线,而这个新的

故事线我们往往把它叫做支线故事。我们不断的去问他做了什么,让他有了新

的改变,并且强化他的正向的自我认同。他就可以带着这种正向的自我认同再

去面对他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了。

二、叙事疗法在个体心理危机干预当中的应用

首先,给大家看一个案例,它是我综合几个案例编撰的。这是一个大二的

学生,入学后一直是拼命三郎。他刚到大学里,宿舍的人都非常优秀,除他之

外的五个人都拿了入学奖学金,只有我的来访没有。所以他刚入学的时候压力

第74页

65

特别大,他就非常努力,后来出现了颈椎疼痛。他认为只有成绩好的时候,他

自己才能有自信,才有资格去跟宿舍的同学交流。一年下来,他很难融入到集

体当中,跟宿舍同学只要一说话,就会发生一些激烈的人际冲突。大一下学期

的时候,他出现了社恐、自卑、郁郁寡欢,并且有了自杀的想法和明确的自杀

计划。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他呢?他有哪些资源和优势呢?尽管他成绩不

如别人,但是他一直在坚持学习。尽管很难融入集体,但是他愿意去跟人发生

矛盾冲突。他和别人冲突、吵架也是在表达他的心声,也是在想要去融入那个

集体,然后他又自杀,在表达什么?他太痛苦了,痛到他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

上再活下去了,所以他自杀,他到底想干什么呢?当我们看到他自杀解除痛苦

的这一层,再往下看一下,其实他自杀是因为太痛苦了。他痛苦是因为他内心

有一个跟他现实生活当中不太符合的期望或者是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么,这个

期待和渴望是什么呢?叙事疗法就是要带着这样尊重、好奇和相信的态度去倾

听来访者的生命故事。去看看来访者的问题是如何透过语言的叙述和文化的压

制而形成的,然后再用外化的态度和精神,相信危机学生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

家。

我可以问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来好奇上面的学生呢?比如,那这个自杀的想

法是 24 小时都有吗?他说不是,我上课的时候自杀的想法就会少一点,因为我

需要集中注意力是搞懂专业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然后如果我们发现他这个

还是有例外的,我们就可以让他多说一点,为什么上课的时候你的自杀的想法

就会少一点呢?

第二个方法就是跟的技术,我们首先要跟住主线故事,然后才能帮助来访

者发展出支线故事。外化是要在问题故事里面有足够的探索和沉浸,来访才能

发展出支线故事。比如说来访他是自卑的,自卑对你的影响是什么?你担心别

人看不起你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因为你内心很自卑,所以你看到别人的那个

状态都是对你鄙视的或者是贬低的?当自卑离你比较近的时候,你会如何评价

自己?自卑离你远一些的时候,你有会如何看待自己?

那当自卑离他远一些的时候,就是什么叫新故事的入口,而新故事的入口

就是我们的支线故事的开端。找到支线故事之后,我们在不断的去丰厚这个支

线故事,甚至如果他没有支线故事,我们找到他的渴望也是一个很好的支线故

第75页

66

事。比如说刚刚那个危机的学生,他不断的坚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不放弃,

这是不是他的一个品质。那这样的品质又会让他怎么样去重新看待这个想自杀

对自己呢?包括在活不下去的这个过程当中,你觉得你自己最不容易的地方是

什么呢?你做了一些什么可以让你自己好受一些,然后感觉好一些可以给你未

来的生活带来什么?如果说这个问题可以让你有所学习的话,你的学习和成长

又是什么?

学生的第三个技术是带的技术,就是重写这个生命故事来挖掘并丰厚特殊

意义事件。

这个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行动蓝图,一个是意义蓝图。那行动蓝图

更多的就是从特殊意义事件里去看到有哪些行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发

生了什么?他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他如何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角上去

看待他当下经历的这件事情。意义蓝图就可以透过不同时空的自己来见证。

叙事的访谈我们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总结。第一个就是点,就是我们要找

到那个敲门砖,去贴近来访者的第一层问题故事,然后解构他的问题故事,并

且准备向第二层故事迈进。第二个是线,线要做连接。当你发现很多故事之后,

我们需要去连接这些故事和经验,然后让他去看到这些故事和经验有哪些行动

蓝图和意义蓝图。当大家发现这些意义蓝图可以连在一起的时候,它的支线故

事就形成了。最后形成面,我们要整合和实践,整合生命经验当中的它的重视

与在乎,并且面对挑战,然后实践活出他的想要的人生故事。

三、叙事疗法在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当中的应用

我刚刚讲的叙事疗法更多的是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体。如果个体危机事件已

经发生了,难免要波及到自杀者的友伴,包括处理过这件事情的辅导员、学工

系统的教师等等。那同学自杀无疑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撞击,那么

叙事疗法可以如何陪伴活下来的人的呢?

虽然说遇到同学自杀身亡是一个创伤,但是仍然能够看到经历创伤的过程

当中,人是有心理弹性的。我们要相信学生在创伤的过程当中是有挣扎,但是,

同时他也是有反思和渴望的,也就是学生们是面对创伤的心理专家。面对这样

的学生和相关人员,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叙事的问话呢?

第76页

67

比如说发生这件事情之后,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比如说你在想什么?你有

哪些行动?你的情绪是什么?这件事儿带给你的撞击是什么。在你的记忆过程

当中,这个过世的学生他最不容易或者最宝贵的故事是什么?在你和这位同学

的相处里面,你觉得他有哪些优点是值得你学习的,然后在这个事件当中你的

体悟和学习是什么?然后听到了你的分享这个事情的人可能会对你说什么?虽

然大家都不愿意面临同学去世的这件事情,但是现在他已经离开了,你可以如

何去祝福他呢?比如说,你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来去要求大家每个人给逝去的

人写一封信。这样的仪式感,也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哀悼的过程。在不容易的经

历里面,透过今天这样的对话,你觉得你可以带走什么?或者是这个人的趣事

让你对于生命有了什么样新的体悟吗?这个就是叙事疗法在团体心理危机干预

中的文化。

下面是我曾经设计的一个高校自杀者友伴的危机干预团体。其实这个是多

次的。在实践过程当中,我们更多的使用是单次的危机干预团体。它整体的设

计思路:第一,我们要让他们鼓励他们陈述在灾难当中的事实,并且对这个事

实进行什么进行正常化。第二,接,我们可以使用理情疗法,帮助成员处理情

绪问题。第三,举行告别仪式,探索生命的意义,进而完成对于团体成员的人

生理想以及价值观的赋能。

最后,我总结一下:首先,叙事是辅导员谈心谈话或者是咨询师谈心谈话

一个很好的技巧,同时它也可以用在干危机干预当中。同时,叙事也是一种思

维,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或者是一种价值观。在学习叙事的过程当中,

我有一个心得,其实态度比技术更重要,用心学比用脑学更重要。所以今天只

是给大家脑子里面灌输了一点点叙事的概念和精神。后面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

也可以透过这几本书去了解一下叙事疗法。欢迎感兴趣的同仁们在会后多多交

流。感谢各位的聆听。

第77页

68

危机预警中的“一核两翼”协同育人体系探索

沈阳农业大学 张冰

【摘要】以筑牢发展体系为根本,以筑紧补救体系为底线,以满足学生内在发展需要和帮

助学生获得及时的矫治为出发点,构建大学生身心健康协同教育服务体系既能促进学生身

心一体化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又能增进校内协同、家校协同以及社会协同在育人中

的互补作用,树立以关心、关爱为理念的服务宗旨,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减少或消除可能

引发心理危机的各类矛盾冲突或不协调因素,使校园不和谐因素转化为和谐因素,从而有

效预防心理危机发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活动中提升家长、学生和教师的价值感与参与

意识,探索构建沈阳农业大学“一核两翼”大学生身心健康协同教育服务体系,全面部署

师生心理防护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从事学生心理工作多年,相信大家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加强青少年心理健

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一个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

部署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院决策部署,会同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合力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近年来,

相继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

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并在 2023 年重点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

专项行动,就在 11 天前,也就是 2023 年 5 月 11 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

了对我们心理工作者来说鼓舞人心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

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作为战斗在第一线的心理教师,我想我们不应该再低头走路,还应该“抬头看

天”,结合我们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在党和国家的战略布局的指导下以更高

的站位和全局的思想构建一个心理健康工作的协同育人体系,进一步将新时代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今天,我只是把我们在危机预警工作中探索一点进展和大家分享,希望得

到各位同仁老师的批评指正,共同探索切实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我今天汇报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工作理念、组织实施、工作措施、案例分享。

一、工作理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

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深远而

广泛,特别是在心理上的影响,带来了全民健康甚至死亡的焦虑,减少了人们

第78页

69

的社会交往,影响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加剧了担忧、烦躁和抑郁等负

面感受,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面临着这一新形势下的一系

列挑战,大学生作为家庭和社会高期待、高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心身健康、言

行舆论都备受瞩目,心理问题也不仅仅是单一的心理问题,应该结合新形势下

的实际,将健康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全盘的战略性考虑,坚持问题

导向和系统观念,统筹各项工作和要素,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实现为党育

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

因此,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为以下三点:身心一体化、三大协同

以及服务育人。

1.身心问题一体化其实是当前医学常见的问题之一,但可以给我们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这个现象最早可以溯及到“神经症”这个概念,特指

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纯粹心因性导致的躯体症状。身心交互引发的问题,

无论是纯生理疾病导致的情绪变化,还是心理状态变化导致的生理状态变化,

都是当代医学研究重点问题。在现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新发现之一就是“肠

-脑轴”。“第二大脑”实际上也就是肠道内的神经系统,由分散在食管、胃、

小肠、结肠组织上的神经元、神经传感器和蛋白质组成。与大脑的工作原理一

样,它们之间快速传递信息,独立地感知、接收信号,并做出相关的反应,使

人产生“愉悦”和“不适”的感觉,可见,身心一体化本身就是人体的自然状

态。心理现象依赖生物基础,因此心理状态的改变本身就意味着生理状态的改

变。反之,一些生理症状其实也在表达着心理问题,值得引起我们心理工作者

的思考和重视。

2.三个协同即“一核两翼”大学生身心健康协同服务体系,是目前我校心

理预警工作中探索出来的工作模式,“一核”代表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

两翼分别是校地协同也可以叫社会协同和家校协同。

3.服务育人

1)用服务降焦虑。协同校内各部门转变思路,变“管理”为“服务”,尽

可能考虑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如针对大一学生的

适应加强针对性的关心和指导,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情绪动态,给

予关怀,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对大二大三同学,加强学业指导及规划,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存在的学业困难情况,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同时对于家

第79页

70

庭有困难的学生给与相应的资助及帮助,提供一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

减轻负担,安心学习;对于大四同学,学校应尽可能多提供实训平台和机会,

开展就业服务与指导,在心理上缓解对未来不可控的焦虑情绪。

2)用服务暖人心。加强学校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

际需求出发,开展全方位服务。如后勤部门,思考如何在衣食住行递等方面提

供舒适、便捷的条件下功夫,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这是保障心理安全的

基本需要,不容忽视;教师教学中思考如何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调动学生

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课前简单的问候,教师主动拉近与学生距离等,都可

以加强师生间的连接,提升心理安全保障;校医院可以思考在为全体学生提供

健康守护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降低其内心恐惧;辅导员老

师可以思考为在健康驿站中接受治疗的学生予以生活上的帮助和情绪上的疏

导,最大限度保障学习生活不受干扰,体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更加人性化达

到工作目标。心理发展中心思考利用更多途径和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

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为学生提供专业有温度的心理服务。

3)用服务强体魄。联合体育部等相关部门鼓励和倡导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

动,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体内多巴胺、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使人感到身心愉悦。

可以通过改善体育场馆的条件,增加体育运动的设施,开展体育运动的指导等

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保障心理安全。

二、组织实施

1.校内协同。很荣幸我们的分管校领导非常重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召集相关部门打通了工作间的壁垒,共同支持心理中心的工作,各部门又在协

同体系中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分工,同时针对本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每

个人都明确了自己作为心理危机预警中哨兵的职责。我们从原有的心理危机五

级预警机制——学校有领导,中心有专家,学院有小组,班级有使者,宿舍有

辅导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继续深化明确了学院书记、导师、副书

记、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他们是战斗在最前线的哨兵,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

态,特别是一些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突发状况引发的心理危机以及情绪异常,

发现问题会同心理中心共同商讨干预策略,保障学生安全;同时每学期都会根

据学期初的心理排查更新学生心理状况的动态数据库,对重点人群予以密切关

第80页

71

注,主要在“防”!同时将校内其他相关部门也动员起来形成更加全面的协同

育人机制。

校医院的职责是培训每一位门诊医生在面对就医就诊学生时,不仅看到病

情,更要关注病因,特别是针对一些明显的心身疾病的学生,及时联合心理中

心,了解学生心理需求,解除学生痛苦。

体育教学部的全体老师职责是在体育课教学以及开展体育活动时关注体弱

学生,了解其原因,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或心态不良,情绪不佳导致,根据成

因分级分类制订运动计划,强化心身健康。

公安保卫处的职责是在案件处理及校园巡逻中,留意和观察学生的情绪及

行为,特别要了解遭遇重大事件的当事人是否存在应激反应、心理创伤,心态

如何等,联合心理中心予以关心关爱。

后勤处的职责是通过就餐管理员及物业管理员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

现,如在就餐管理中发现有因为贫困长期饮食简朴单一的学生,协同辅导员老

师了解家庭情况,协同校医院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协同心理中心了解心理测评

情况,结合实际情况给与帮扶。

各部门建立协作工作群,定期碰头沟通,召开季度例会,随时通报发现的

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了解到的情况制订可行方案。

沈阳农业大学校内协同机制建立以后,各部门紧密合作,有效地提升的学

生危机预警中的工作效率;各司其职,创新地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心理发

展;防治结合,全面地落实了学生管理中心理育人的实效。

2.校地协同。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公众认知、

基础教育、社会心理、患者救治、社区康复、服务管理、救助保障等全流程加

大工作力度,以适应学生快速增长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需求。在校地协同中

我校已经签订了与辽宁省心理卫生协会的绿色通道服务协议,下一步将计划把

卫检部门、疾控部门、文保分局、属地派出所、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

共同纳入我们的协同育人体系,汇聚校外资源服务学生。

3.家校协同。依托辅导员老师进行家访等活动,了解家庭情况,有针对性

的提供方案,为学生送温暖,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满足

学生的基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培养其自尊的需要,引导

第81页

72

其自我实现。完成从干预到影响再到培养的根本目标。把干预学生心理问题上

升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高度。

三、工作措施

我把它总结成三句话: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而这些措施的最终目标

都是帮助学生“走出来”!

走出去,是指作为高校心理工作者,不能仅仅看到学生出现的问题表现和

症状,还要放眼于社会大的背景,比如三年疫情的影响,对大学生来说是具体

而深远的:

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如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运动态度的改变、对自

己健康的过度担心等。

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如过去的三年对于人际互动模式的限制,导致很多大

学生过度依赖于网络社交,沉迷于手机等虚拟世界,丧失现实交往能力,从而

引发回避、焦虑等负面情绪,而长时间的回避可能会造成对他人缺乏信任和关

注,甚至自卑造成情感隔离。

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影响,如公共安全、校园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等

方面。

所以在危机预警中我们要预判这些影响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冲击,有针对性

的制定可行措施防患于未然。

走下去,是指心理中心的专兼职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在咨询室等待学生,

身可以未动,但心要提前已远。这就需要联合二级学院的辅导员老师主动开展

工作,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走进去,就是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也正是教育的

本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因为真正的改变一定是从内部发生的。

四、案例分享

1.2023 年 3 月 16 日,晚上 8 点左右,我接到我们学校校医院院长的电话,

说她在值班中有一名女生因失眠前来就医,据她的经验,这名女生的表现不单

纯是失眠,背后应该存在极大的情绪焦虑,甚至表现的意志消沉,手臂上有一

第82页

73

些浅浅的划痕,希望我能够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介入,该女生也同意与我在电

话里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的安全考虑,校医院郑院长为女孩儿安排了一间独

立的房间,把我的电话号码给了女生,我们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电话咨询。

在咨询中我了解到,该生来自新疆,汉族,自幼和父母关系一般,家里还有一

个小十岁的弟弟,自己初中起住校,感受到父母更偏爱弟弟,自己比较没有存

在感,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曾经经常用小刀划自己的手臂,大学后没有自

杀念头。本次求助是因为最近发生了一些事叠加在一起,首先周末在校园中与

另一个专业的男性网友第一次约见面,两人从暑假起在网络相识,聊天频繁略

带暧昧,见面就被该男生要求去看电影,在看电影过程中男生对女生动手动脚

表示亲昵,女生觉得反感而拒绝,但男生毫无收敛,最后以女生愤然离去告终,

但回来的路上很害怕,担心以后在校园中再次相遇男生会报复自己,内心恐惧

担忧;第二件事是自己在初中、高中均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内心有创

伤体验,最近看到另一个专业的女生遭遇相似经历,被同寝室女生联合起来欺

负,自己于心不忍,主动邀请受害女生搬到自己寝室的空床位来住,结果被辅

导员老师发现,并给予严厉处分,要求写检查同时声称会记入档案,该女生意

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确实违反了学校的宿舍管理规定,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

行了深刻的反省,但想不明白的是自己也是出于好心却没有得到老师的谅解,

另外自己以后打算出国,担心处分记入档案后影响未来的审核。这两件事最近

严重困扰了该女生,加之成长中的一些创伤事件以及对父母复杂的情感,最近

一周严重失眠,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前来就医。

很显然,该女生面临的问题既有现实校园安全、学校管理的问题,又有成

长中对原生家庭的期待未被满足导致的自我意识偏差的心理问题,还出现了明

显生理症状,单纯从就医、报警、求助心理咨询等都无法妥善根本的解决其问

题,需要各部门间联动协调。于是我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宣泄以及共情她以外,

也进行了自我意识的简单交流,同时反馈给校医院,并沟通了辅导员老师和公

安处的同事,密切进行关注。学生离开校医院时显得很轻松,焦躁的情绪得以

宣泄,心理需要被看见,同时也明确了自己可以求助的方向,并表示有信心去

解决该问题。从心理咨询伦理的角度也许我们不该透露求助者的个人信息,但

我想从服务学生、关爱学生或者从危机预警的角度,几个部门的协同高效的保

障了学生的最大利益,我认为这是对受教育者最大的保护,也是育人体系中的

必要环节。心理育人不仅要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底线,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更

第83页

74

应该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

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

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

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第84页

75

“介入式”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与实践

大连民族大学 欣蕾

大家好!我是大连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的欣蕾,很高兴今天

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工作。

上一次全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齐聚还是在 2019 年的 5 月 23 日,

辽宁省高校心理健康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在辽宁科技大学举行。这三年我们每

一位心理老师不仅守护着自己学校的心理防疫线,还联合起来在省教育厅和学

会的带领下,组建了“辽宁省学校公益心理援助平台”,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师

生近 2400 人参与或接受了我们提供的专业多样化的心理服务,如今,终于可以

走下云端再相见,我的心中特别感慨,不仅因为我们是阔别太久的同行朋友,

更因为我们成为了一同战斗过的战友。

从这次疫情我体会到国家的心理健康支持服务体系日渐完善,这一过程我

们是受益者,见证者,也成为了参与者。任何体系制度的完善都需要实践者不

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今天我也想把大连民族

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一点思考和感悟分享给各位老师,不能称为经验,

权当是和大家交流、探讨。

本次交流的题目是“介入式”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与实践。首先我来说

明一下,何谓“介入式”,它与危机干预体系是如何产生关系的。所谓“介入”,

一般是指一种外部力量对另一个事物或事态地插入或干预。大家可能比较熟悉

医学上的“介入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等器材,对

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及治疗的一种手段,比如我们都听过的心脏“搭桥”、动脉

“支架”等等。那么“介入式”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就是借用这一概念,将心

理危机干预体系各条路径上存在的卡点、堵点做以分析、化解,来确保我们的

体系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那接下来我将分别从四个方面来分享汇报内容。一

是目前的四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工作成效与挑战(可以理解为看看这组血管

的整体情况)、二是预警干预过程中问题与困境(堵点位置与难度)、三是以

“介入式”视角对四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再建构(路径修通与实践)、四是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展望。

第85页

76

一、四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工作成效与挑战

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各高校基本建成了“学校-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寝室

信息员”四级危机预警网络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预角色,危机主体的个体能动

性在危机干预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 “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家-校-社”

协同的社会支持系统逐渐完善。在体系建设、队伍培养和实践等方面也日渐成

熟。

一方面,我们既要看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上开展的工作是卓

有成效的,这是一组横向比较数据,根据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

展报告(2021-2022)》中公布的内容看,大学生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 21.48%,

而18-24岁年龄组的国民抑郁风险检出率为24.1%。可见大学生要低于普通民众,

可以相信这与高校开展系统性强、较为完善的心理育人与危机干预工作密不可

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大学生近年来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明显的下降,

对工作带来的挑战难度也在不断升级。

我们再来看一组纵向比较数据, 通过分别对 2020 年和 2022 年大学生使用

相同量表测量,结果显示大学上在抑郁、焦虑上的得分和检出率均有升高,本

科生抑郁、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大专生。这与大多数学者就疫情下学生心理健康

状况研究结果吻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纵深,

学生成长环境中过度竞争、内卷化现象突出,叠加为期三年多的新冠疫情相关

性很高。我们知道抑郁是自杀的高危因素之一,随着抑郁水平的升高,自杀意

念的出现比例也会显著上升。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

效性。

在刚刚公布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专项行动计划

(2023—2025 年)》的第一句话就为我们的工作进行了定位:促进学生身心健

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工作目

标中指出: 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

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

健康工作格局更加完善。相对于 2018 年的教育部文件,监测预警替换掉了实践

活动,可见“预警”的重要性更加被提高了要求。

总之,在看到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现有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

上做更多的思考和改革。

第86页

77

二、四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一)学校层面:危机预警难精确:根据每年新生心理测评即访谈结果建

立重点关注人群库,而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常常并不在库,大多也没有使用过

心理咨询服务,而是被周围同学、老师发现异常后才送到中心来评估,心理老

师与危机个案在危机发生前链接较少,心理老师和辅导员更像是灭火队,哪里

有火情就赶到哪里去,与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的工作要求还是

存在一定的差距。预后效果难跟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要承担心理健康课程

教学、还要开展大量的咨询、测评工作,此外还要组织策划校园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对具体危机个案学生的预后情况存在难以跟进的现实困难。

(二)辅导员层面:能力更迭待跟进:我校辅导员在 13-14 年全部接受了

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取证,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开展心理健康

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随着近五年新招聘辅导员的人数增加,以及辅导员队伍

的调岗等问题,辅导员的心理危机工作能力上亟需要提高;系统技能待加强:

对于已经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辅导员的日常关注以及两个深入(深入寝

室、深入课堂)比较到位,但如何与危机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如何在危机

解除后更好的促进该生成长、系统性的开展一对一帮扶的长期工作以及阶段评

估还不够。

(三)班级心理委员与寝室信息员层面

朋辈互助待提高:作为心理危机案主所在班级的学生干部、寝室同学,是

与危机学生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物理距离最近的人,是心理危机发现者的重要

组成,但总体上缺乏心理危机的理论知识和朋辈助人技能,也很难走进危机学

生的内心世界。 主动上报有负担:学生对于主动上报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

认为告知辅导员、心理老师会是小题大做,会影响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会产生

背叛、不信守承诺等心理,有案例表明,出现心理危机前的一些信号正是被身

边同学忽略或认为“这是别人的事”而错过了早期发现的良机。助人意愿少认

同:辅导员经常通过这些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来了解班级是否存在心理异常

的同学,可能也会有定期报告制度。经常在这种报告过程中听到“我们班同学

都挺好,没什么异常”,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认为自己就是辅导员的“情报

员”,缺少对角色的价值感认同,另一方面新生班级选干部时很多人都愿意当

心理委员,一部分人觉得这个班干部工作少,另一部分是曾经自己就有过心理

第87页

78

困扰的体验,想要帮助他人,但实际工作时往往也会因为自身的个体议题没有

解决而力不从心。

(四)学生所处的生态圈层面:家校沟通待畅通:心理危机的产生,其中

一个重要的来源是家庭,家校沟通既是法律赋予校方的责任,同时也是校方干

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家校联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家校联动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并未形成合力。有时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

或家长主动联系辅导员时,家校初步沟通才开始,又或者在学校与家长沟通时,

有的家长认为学校小题大做,拒绝配合;有的家长以工作忙碌没有时间为由推

脱;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情况讳莫如深,不愿意带孩子就医,逃避问题。家长这

些不配合的做法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困难重重。家校沟通是当前心理危机干预

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全员参与待深入:“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的心

理危机干预工作目前还是以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学生所在学院为主开展协

同工作,而学校的其他相关部门、普通教师的共同参与性还有待加强,仍有相

当一部分教师不了解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此外学生的预后心理成长的长

期服务还不够系统。良性互助未形成:学生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程度

逐步提高,但朋辈互助意识还不高,还未形成良性的朋辈互助氛围,大学生心

理健康素养还需要加强。

三、以“介入式”视角打通路径的具体实践

(一)学校层面:心理教师下沉学院:每个学院配备一名心理危机干预教

师,每月深入学院开展心理危机预警研判,主要工作一是就重点关注学生跟进

了解近期学业生活表现,二是对辅导员反馈发现的新情况给予评估,三是就辅

导员心理工作的难点,如谈心谈话、家校沟通等具体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四

是定期开展本学院辅导员的危机识别、心理咨询技术培训。同时危机干预教师

列席心理问题学生的线上家访环节,了解掌握学生的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互

动模式,实现工作的深度介入。心理中心与心理危机干预教师建立重点个案第

一时间会商、每月开展案例督导、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工作交流的制度。通过心

理教师与学院的结对,实现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识别和早干预,大

幅减少了心理重症学生的发生率。制定问题休学学生复学帮扶办法,其中心理

教师在复学两个月内要进行心理咨询或陪伴,帮助重新适应学习生活环境,降

低复发率。拓展社会专业资源:学校制定了《外聘心理教师管理办法》,从其

他高校和专业医疗机构聘任 14 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医生承担

第88页

79

我校学生咨询服务,通过心理测评、心理咨询、走访学院发现的存在危机隐患

的学生纳入重点关注,建立一人一档,每月各方开展的干预工作进行实时记录,

实时调整学生的心理帮扶措施,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实际困难相结合,以资

源取向与促进成长相结合。

(二)辅导员层面:形成三师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学校组建了心理健康教

育辅导员工作室,以培养各民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为出发点,以心理育人机制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线开展各类工作,在自主研修、专家引领、深度

服务、挖掘潜能等方面着力下功夫,成立六年来,培养了一批专家型辅导员,

打造了一批心理素养类通识课,创建了一批结构性团体辅导项目,扶持了一批

校园心理文化品牌,形成了在辅导员中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多的辅导员愿意深

耕心理育人研究,形成了“姜雪凤心理名师工作室”+专兼职心理教师+辅导员

工作室的三师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几年来,先后获得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教学竞赛一等奖、辽宁省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辽宁生高校辅导员

论文一等奖、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视频微课一等奖等省级表彰 30 项,获

评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12 项,发表相关论文 11 篇。全面提升心理工作

胜任力:对新入职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对全体辅导员每学期开

展不少于两次的专题讲座,重点推广辅导员深度辅导技术、焦点技术、叙事技

术的学习,不断增强辅导员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开展工作的能力。同时以学院为

试点,开展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因素的联合研究,提升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

工作中的胜任力。

(三)班级心理委员与寝室信息员层面:培养朋辈助人能力素养:精心打

磨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的系统培训方案,以“理论教学”+“慕课资源”+“情

景训练”为课程内容,开设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为主要授课对象的《朋辈谈

心技术与实务训练》通识选修课,24 学时 1 个学分,强化心理委员、寝室信息

员的心理健康示范者、心理健康宣传者和心理健康守护者的角色定位。开课三

年来以累计培训学员近两千人,学生骨干在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中发挥了较好

的基础作用。统一朋辈助人工作理念:除指定选修课以外,由危机干预教师每

学期在学院开展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座谈会,收集同学们在日常工作中的困

惑与难点,建立各校区各年级心理委员工作微信群“心委之家”,发布和其工

作相关的自学内容,建立话题讨论机制,心理教师入群指导,帮助心理委员建

立“自身成长”+“助人互助”工作理念,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提高朋辈助

第89页

80

人工作价值:制定《优秀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评比办法》,在心理委员、寝

室信息员的选拔、培养、评比、激励机制上加大力度,开展隆重的一年一度表

彰活动,树典型、立榜样,广泛传播心理互助队伍中的先进事迹和优秀案例,

树立这支队伍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实现学生之间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四)学生所处的生态圈层面:建立“家校医”协同机制:开展医校合作,

举办心理医生进校园活动,为学生进行心理评估,目前已举办十期,为近四百

名学生提供专业心理服务,这其中包括想要就医的学生或已经就医用药需要复

查的学生,让学生少跑腿,减少学生的时间交通成本。协调大连市第七人民医

院、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盛京医院大连院区开通学生绿色就医通道;开展家

校合作,创建观点共存的对话环境,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心理健康教师参

与心理问题学生家访工作,掌握学生非在校期间的日常表现和治疗情况;共情

家长,家校双方结成同盟,寻找资源和优势,以目标取代问题,促进家庭沟通

方式的改变;制作心理健康家长课堂,编印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手册,举办陪

读家长心理支持沙龙等,积极构建家庭支持系统。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学校

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学生工作部、

保卫处、校医院、心理中心、教务处、宣传部、后勤处等相关负责人担任,办

公室设在学工部,全面统筹、规划、安排、协调全校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确保各机构间平稳、高校运行。每一名教师的参与,也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多

的前瞻性和预防性,比如宣传部门在对网络舆情监管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心理异

常与消极厌世情绪,及时与学院、心理中心沟通,多次联合开展网络心理危机

干预,第一时间化解安全隐患;保卫部门的门禁、刷脸系统识别到学生夜不归

宿、醉酒、情绪异常反馈给学生辅导员;我们的招就处的职业生涯发展咨询中

心发现来访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危机时协调心理咨询师及时干预;今年,我校还

对班导师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推进,为每个自然班级配备一名班导师,班

导师以专任教师为主体、中层领导干部为补充,共 636 名。他们进寝室与学生

聊天、到课堂听课、指导学生做职业规划、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我

们在实际工作中,也越来越多的采用紧急危机干预专班工作组的方式来进行,

邀请学生的辅导员、班导师、学院书记、心理教师、学生管理干部等共同组群,

在规范保密原则下做到信息畅通,阶段汇报工作进展,制定学生干预方案、家

长沟通方案、周围学生的谈话方案、学生预后跟进方案等,效果还是不错的。

打造心理健康生态环境:一是着力打造 1+X 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发挥课堂主渠

第90页

81

道作用。践行 OBE 教育模式,使教学从 “我给学生什么,学生接受什么”变为

“学生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利用四年时间打造《沙盘游戏与人际心理》、

《绘画心理和人生智慧》、《大学生恋爱必修课》等 11 门心理素养类通识课,

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打造实践课程环

节。设计活泼生动的心理实践行为训练内容,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和课堂参与

度,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积极的行动,提升学生自我认识、心理自助和

互助能力的提升。二是在优秀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的基础上,组建朋辈倾听

员队伍,提升他们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能力,对于心理困扰较轻、以及心理状

态康复期的学生提供心理支持与陪伴。三是举办“5˙25”校园心理文化月和“10 ˙10”心理健康节主题活动,以生命体验教育为重点,集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培育积极阳光心态。扶持大学生心

理互助协会发展,在每年的“5.25”校园心理文化月期间以学生自发组织的“心

理嘉年华”活动,“体育健心”、“文化育心”、“集体暖心”的各类参与性

体验项目,进一步凝聚了学生的团结互助氛围。

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由原先的四级联动,干预为主发展为现在的四级

核心,八维融合,以学生为本,以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为工作抓手,以资源取向

为理念,各方既是心理危机的发现者、干预者,同时也是学生主体的丰富社会资

源,双通道共同成长。危机预防、危机干预、预后成长三阶段并重的工作格局。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心理危机是一件责任重、压力大的工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养水平

就是对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否高效、有效的最好检验。对整个危机干预系统中

的各支队伍,我们也要保持长期的“给氧”与“赋能”:透过开展个案督导与

稳定发展来对心理教师“续航”、透过倾听陪伴与劳逸结合给辅导员“减压”、

透过共情理解与提供渠道给家长“温度”、通过评奖评优与充分信任给学生骨

干“认可”、通过给技能输出与经验共享给班导师、研究生导师“强基”,保

证每一支队伍的最大效能感。

做好三条防线建设:打通心理健康教育“最后一公里”,扩大教育的深度

和广度,提升学生自主发现、识别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牢大学生心

理危机自我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开展心理危机多发因素评估、大数据信息整合

研究,坚持科学预警与有效排查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

第91页

82

生,形成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道防线;完善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家校医联

动,针对零星爆发的心理危机实行因人、因时、因事、因势采取多样化心理干

预和帮扶手段,建立成效评估和跟踪反馈机制,尽力确保学生平稳度过危机时

期,转危为安,形成呵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三道防线。

最后,作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专业助人者,我们也要对自己不断地给予

心理抚慰,减少“全能感”,保持“稳定感”,更要总结经验做法,注重案例

示范作用,借助学校的各类平台展示我们的工作,来获得学校领导、广大师生

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以上就是我校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一点思考,还缺乏一些理论层

面的研究,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以期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构

建平安和谐校园。谢谢各位的聆听,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继续和各位老师学习

交流探讨。

第92页

·宣教活动分论坛·

第93页

83

大思政格局之下“三维四阶两翼”浸润式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连医科大学 李娜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于 2003 年 4 月,融合环境心理学与文化心

理学要素的 11 个心理功能区,占地面积超过 600 平方米。

我校创立的“两翼三维四阶”浸润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在大思政格局之

下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科学探索和创新运用,在整个教育过程的实施中遵

循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规律,契合“00 后”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以“心育”为根基,将以课程思政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以艺术表达治疗为

主要方式的美育教育和以环境感染为核心的“境育教育”全方位融入心理健康

教育中,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中知理入情,从而使“浸润式”教育

达到持久稳定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按照“知、情、意、行”的心理发展规

律,建立包括动机激发、行为引导 、感受交流、反馈提升四个阶段完整的“浸

润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强化教学效果。最终完善以师资建设和学生培训为

核心的基础保障制度,及以危机干预机制为核心的风险保障制度,为“浸润式”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浸润式”教育以心理过程的发生发

展规律为教育的主线,遵从教育规律,从兴趣激发到行为引导,再到情绪触动,

最后通过反馈提升,使心理健康教育更为广泛、立体、深入,而非浮于表面形

式或仅服务于个别学生。同时这种“浸润式”教育也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成果产

生长效机制,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自省提升和人格完善。

首先,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直属于学

生处领导,并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先后出台了若干文件,不断完善学

生心理服务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曾先后获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优秀机构”,“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等殊荣。

其次,“三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护航。

(1)德育为引领,以德育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2017 年以来,教育部相继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第94页

84

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系列文件,强调心理育

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详细指出了“十大育人”体系,系统构建了“全

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当前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和

教学理念正逐渐由问题观向成长观演变,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帮助大学生提升面对挫折和变局的心理资本,进而拥有成熟与弹性心态,具备

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拥有多元视角看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

展和人格完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始终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既是中

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最突出的特色优势,也体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的总趋势。

(2)境育为载体,以境浸心;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结合长期从事心

理咨询工作的经验,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咨询环境的整体设计中,

以心理疏导减压干预模式为理论指导,注重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通过装

饰大型壁画、摆设艺术品、园艺设计等营造温馨、舒适的大学生心灵家园。中

心现拥有“绿色家园”办公室、“静心坊”心理咨询室、“启心阁”咨询室、

“退思园”心理培训室、“聊心斋”小组治疗室、“悠然小站”等候回廊、“自

然之声”音乐放松室、“北秀石”潜能开发室、“青苹果”团体心理拓展训练

室,并在此基础上开辟了景观顿悟等心理治疗方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之一是塑造健康人格,促进心灵和谐。

(3)美育为方法,以美润心;在心理健康的潜能开发课程中,我们开发了

系列表达性艺术治疗课程体系,在课程中融入开发心理潜能的特色主题作品创

作,重视心理潜能开发,不断创新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新范式,开发了鼓圈

团体情绪疗愈、“房树人绘画”自我认知、“圈圈纸”潜能挖掘手工实践课程、

“自然之声”集体冥想放松、“景观顿悟教学”等融合前沿心理教育实践成果

和艺术疗愈为一体的教育新范式,综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在实际教学过

程中,我们通过鼓圈体验、沙盘、手工、艺术疗愈、绘画等形式丰富的创作形

式,让学生在酝酿和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着美的表达和呈现,实现美的创造

和人格的自我完善,从而缓解了焦虑情绪和退缩自卑心理,增加了行动力和自

我效能感。

第三,“四阶”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第一阶段为动机激发。我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取三项举措:新生入学之初全口径开展心理导航教育,

对大学生在读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开展预防性心理讲座,促使学生提

第95页

85

前做好心理准备。有效缩短新生心理求助“空白期”;带领新生以班级为单位,

体验式参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讲解介绍实现心理问题一般化,降低

对心理咨询的偏见与抵触,强化求助意识;心理集训。以团体心理活动的形式

快速促进新生团队融合与团队凝聚力建设,强化求助意识。第二阶段为行动引

领。主要采取三项举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授课工作,引导学

生求助行为;特色工作坊的科学有效地开展。目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通过专业科学有效的设计,利用鼓圈、冥想、绘画和沙盘等技术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和高危群体干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利用朋辈支持和专业指导有针对性

地开展学生活动。重视心理健康周和心理健康月的特色精品活动建设,通过“荧

光夜跑”“三行情书”“心理剧展演”等广受大学生欢迎的特色活动呈现丰富

多彩的多元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减压和赋能,加强朋辈引导。第三阶段为感

受交流。在行动引导中开展深入的情感交流;以学生需求促进行为引导。在行

动引导的各项举措中,收集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不断促进行动引领的有效

性和科学性。第四阶段为反馈提升。以研促教不断深入,目前心理中心开展的

鼓圈、沙盘、冥想以及行为训练,都取得了省级科研项目,并且发表相应的研

究成果,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深入,不断完善教学活动的设计。

第四,“两翼”保障。一是平台建设,包括师资、场地以及资金等,其中

制度保障也是核心要素。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 2022 年不断完善制度建

设,《大连医科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大

连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大连医

科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方案(试行)》以及《大连医科大学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疫情形势下学生突出心理问题防治工作方案》等制度出台和完善,为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制度保障;此外,我校的高危学生的干预工作是另一

项重要保障。从摸排、干预、管控到追踪,按照专业方案实施,高危学生干预

是“底线”思维,也是“红线”工作,通过全员努力,确保高危干预的有效进

行。

总之,我校的心理育人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特色。我们以课程思政为主要

内容的德育、以艺术表达治疗为主要方式的美育、以环境感染为核心的“境育

教育”全方位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中知理入

情,从而使“浸润式”教育达到持久稳定的效果;完善以师资建设和学生培训

为核心的基础保障制度,及以危机干预机制为核心的风险保障制度,为“浸润

第96页

86

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以学生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为规

律,建立包括动机激发、行为引导 、感受交流、反馈提升四个阶段完整的“浸

润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第97页

87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的思考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杨露

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分享,结合省高峰论坛要求和我校在自媒体环

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的粗浅方法和浅显思考,与大家探讨,经验有限,不

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发展,自媒体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人

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自我发

声的重要平台,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模式已无法满足自媒体环境下大学

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者,如何扬长避短地利用好自媒体平台,构

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宣传阵地,从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针对性及

与生活的衔接性,利用自媒体平台关注大学生心理动态并提供及时帮助,发挥

自媒体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构建自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加强自媒

体环境中同辈群体间正性影响,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效性。

而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应该思考和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视心

理健康宣传;二是善于心理健康宣传;三是创新心理健康宣传,这三个问题解

决好了,也就能把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做好了,下面的图片均来自我校的宣传平

台信息。

一、重视心理健康宣传

要重视心理健康宣传,这是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

用决定的。心理健康的内容靠宣传,心理健康的方式也靠宣传,做好心理健康

宣传工作不仅是推动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心理健康影响、提升

心理健康地位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了心理健康宣传组织机构,成立心理健康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部长任组长,中心主任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宣传工作的统

筹协调和归口管理。其次,健全心理健康宣传工作规则,要求具体,比如,疫

情封校期间,天天推送新闻;固定心理日、月,3.25、5.25、10.10 等,一周至

少 3 次;特殊活动,如心理剧大赛,进行连续几期的心理剧展播;平时一周至

第98页

88

少 2 次心理相关知识科普,推进了心理健康宣传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最后,

完善心理健康宣传工作运行机制,分工明确,优化、固化工作流程,一名教师

负责专业知识宣传,一名教师负责活动宣传,一名教师负责各种赛项宣传,一

名教师负责校外活动宣传及归档,学生新媒体团队负责编辑制作,从策划、组

织、实施到后期宣传,均有副组长、组长确认后,进行发布。二级院部也有专

门负责心理健康的辅导员、二级心理工作站及学生组织,在各项活动中,不仅

对学生进行评比,也对二级院部考核和表彰。

有一组数据调查:

1.对于本来不感兴趣的活动,当我看到相关的精彩宣传时会选择参加

完全同意占 4.72%

比较同意占 27.56%

一般占 40.16%

不太同意占 22.05%

完全不同意 5.51%

2.对于本来不感兴趣的活动,当我接收到大量的宣传信息时会选择参加

完全同意 1.57%

比较同意 13.39%一般 42.52%

不太同意 29.92%

完全不同意 12.60%

第99页

89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只要心理健康宣传做得够精彩,宣传的量够

大,关注、参与的人就会增多,本来不感兴趣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因此我们一

定要重视心理健康宣传,怎么才能使心理健康宣传得精彩,宣传的量够大呢,

那就要善于心理健康宣传。

二、善于心理健康宣传

要善于心理健康宣传,就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落实好宣传计划,主要突

出以下“九个化”,即形象化、专业化、生活化、故事化、问题化、代入化、多

样化、品牌化和系列化。

1.心理健康宣传的形象化

由于人在本质上是喜欢简单的,直接的,都不爱动脑筋,而心理健康的专

业术语往往抽象而枯燥,所以,要尽可能用形象化的语言或用图片来表达心理

健康的专业内容,这样会更容易被接受一些。

此新闻是用图片讲解专业知识。

2.心理健康宣传的专业化

首先,专业化的意思是要保证心理健康宣传内容的科学性,这是一个前提。

其次,专业化强调的不是谈论内容是否是心理健康内容,也不是所谓的心理专

家面对媒体时的信口一说,而是说要突出那些经过实证研究,通过科学方法检

验所得出的结论,这种结论,至少在结论之前有证据,而不是简单的主观臆断。

第100页

90

此新闻是专家的实证研究。

3.心理健康宣传的生活化

“心理健康有什么用?”很多人在面对心理健康的时候总要提这个问题,

虽然心理健康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有用,但选择心理健康对生活有用的内

容,有针对性地宣传一下心理健康的“伟大之处”,还是让人兴趣盎然的。

此新闻是说生活中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4.心理健康宣传的故事化

故事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最基本的方式,人人都是故事迷,好的故事,容易

记忆,也容易打动别人,所以,我们将要表达的内容适当地用故事的形式来表

述出来,会有更多的听众。

此新闻是学生讲体验心理中心的故事。

5.心理健康宣传的问题化

人是一个好奇的动物,先把问题抛给他们,在确认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再

给他们心理健康的答案。这样,问题会吸引他们的思考,同时,我们所表达的

内容也会被记忆得深刻。

恰逢 520,此新闻是抛出问题,解决问题。

6.心理健康宣传的代入化

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其代入到信息情景中,对号入座,或把学生的感情移

入信息里的人物身上,信息里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学生的心弦,会为自己

或者关心的人而情绪起伏,哭笑喜怒,使学生印象深刻。

此新闻把学生带入视频中情境中,更有感悟。

7.心理健康宣传的多样化

多样化包括内容的多样化和形式的多样化,内容多样化要根据新闻热点、

心理日节点,不断挖掘新亮点,宣传内容 40 多项,常换常新,实现了内容的多

样化,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空间。

形式的多样化要切换或综合运用多种多媒体表现形式,现有的线上多媒体

表现形式主要有图片、文字、音频、视频 4 种,对应的媒介则是微信平台、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免费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