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甲 乙 丙 丁
A.甲、乙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乙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七大洲中,丙大洲的面积最大 D.丁大洲完全位于北半球
2.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3.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D.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4.关于世界陆地与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七分是陆地,三分是海洋
B.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四大洋的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D.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非洲、欧洲
七大洲面积分别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
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
洲900万平方千米.世界各大洲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读图,回答下列5~7题.
5.亚洲面积相当于下列两大洲面积之和 ( )
A.欧洲、非洲 B.大洋洲、北美洲
C.南美洲、北美洲 D.非洲、南极洲
6.七大洲中起伏最小(海拔最高与低的差)是 ( )
A.欧洲 B.大洋洲 C.亚洲 D.非洲
7.全球陆地平均海拔更接近于亚洲的原因是 ( )
A.亚洲面积大,且平均海拔高 B.亚洲面积大,起伏非常小
C.全球陆地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亚洲 D.全球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在亚洲
图a为我国海南岛,自然环境呈环带状分布,河流上游流域为主要水源林区.图b为世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47
界某岛屿,四周的珊瑚礁在海啸肆虐时保护岛屿安全,据此完成8~10题.
a b
8.一架飞机从a岛飞往b岛,是从 ( )
A.大西洋飞往北冰洋 B.印度洋飞往太平洋
C.北半球飞往南半球 D.东半球飞往西半球
9.海南岛 ( )
A.位于中纬度、热带 B.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C.①区域为该岛主要工业区 D.③区域为主要水源林保护区
10.据图文资料推断 ( )
A.a、b两岛时间相差12小时
B.a、b两岛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C.若相同速度环岛骑行一周,则a岛比b岛用时更多
D.若相同强度的海浪对海岸破坏a岛小于b岛
(2021?重庆垫江结业考试)2021年3月23日,一艘货船经过苏伊士运河时发生事故,
将运河堵了个严严实实,导致苏伊士运河的海运瘫痪.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11~12题.
11.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 )
A.亚洲、欧洲 B.亚洲、非洲
C.亚洲、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
12.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哪两大洋的最短海运航线必经之地 ( )
A.太平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北冰洋
?????
?
????
?
?
?
素养练
?
13.阅读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两大洲名称:甲 ,乙 .
(2)图中①处为 运河,它沟通了 海和
海.
(3)从上海到长城站,依次经过的大洋有 、
、 .
(4)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四大洋中,
纬度最高的是 洋.
48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1课时 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知识点一 沧海桑田
1.海洋变陆地
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证
明这里曾经是一片 ,后来因为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 .
2.陆地变海洋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
,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海平面上升而成为 .
3.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原因
(1) (主要原因):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
物的化石.
(2)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
遗迹.
(3) :在荷兰、日本及我国澳门等许多沿海国家或地区进行填海造陆,以扩
大陆地面积.
知识点二 大陆漂移说
1.提出者:德国科学家 .
2.内容: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后来,大陆分裂成数块,并缓慢地 ,逐渐
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证据: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 相似、大西洋两岸的 相似、
的相似性等.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49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运动(主要原因):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2.海平面升降: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
3.人类活动:在荷兰、日本及我国澳门等许多沿海国家或地区进行填海造陆,以扩大陆地
面积.
4.海陆变迁的证据
(1)地壳升降运动证据:① 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地壳上升);② 我国东
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遗迹(地壳下降);③ ??
(2)地壳水平运动证据:① 红海不断扩张(地壳张裂);② 地中海不断缩小(地壳碰撞);
③ 东非裂谷不断张裂(地壳张裂);④ 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古生物相似性(地
壳张裂);⑤ ??
(3)人类改变海陆分布:① 荷兰的围海大坝;② 日本的填海造陆;③ ??
二、大陆漂移学说
1.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用来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
理论.
2.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原始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
洋.后来 ,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
的分布状况.
3.相关证据:(1)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地质构造和古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的相似性,大
陆轮廓的吻合性.
拓展:(2)大西洋在扩张,太平洋在收缩.
(3)红海在扩张,地中海在收缩.
(4)人们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
(5)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正在以每年1~2厘米的速度靠近,太平洋面积正逐渐缩小.
(6)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以每年5.1厘米的速度在靠近.
1.(2021山东聊城模拟)下列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
A.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遗迹 B.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C.香港填海造陆建成香港国际机场 D.暴雨过后武汉城区多处积水
2.(2021?福建莆田期中)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
50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
牛和鸵鸟 ③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积雪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遗迹说明东部海域原来是陆地,属于
海陆变迁的现象,A 不符合题意;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
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香
港填海造陆建成香港国际机场,是海洋变成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C 不符合题意;暴
雨过后武汉城区多处积水,是气候影响,武汉城区并没有变成海洋,不属于海陆变迁现象,D
符合题意.第2题,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和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
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积雪,说明此山
海拔高;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说明了地球海陆分布的面积比例.A 正确.
答案:1.D 2.A
?????
?
????
?
?
?
基础练
?
2020年5月,陕西省地质科考队在汉中天坑区内首次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并基
本确定其为海洋生物化石,为开展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据此完成1~2题.
1.科考队在汉中天坑区内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 )
A.化石是人们从海边带来的 B.这些古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当地由海洋变成陆地 D.海平面曾上升并淹没陆地
2.下列地理现象,属于“沧海桑田”的是 ( )
A.工厂废水排放导致河流污染 B.过度砍伐导致土地沙化
C.北方春季雨少形成沙尘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
3.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的南极洲有丰富
的煤炭资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徙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
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回答4~5题.
4.漫画反映的是 ( )
A.盖天说
B.大陆漂移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51
5.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 )
A.张衡 B.哥伦布 C.麦哲伦 D.魏格纳
6.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的是 ( )
①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 昼夜的更替
③ 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 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7~8题.
7.图中 A、B分别代表的大洋、大洲是 ( )
A.大西洋、南美洲 B.太平洋、南美洲
C.大西洋、非洲 D.太平洋、非洲
8.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用以作为哪一学说的证据 ( )
A.海底扩张学说 B.大陆漂移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宇宙爆炸学说
9.以下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的是 ( )
A.相似的古生物化石 B.基本吻合的大陆轮廓
C.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D.北美洲也有黑种人的分布
有学者认为,候鸟原本是沿捷径路线迁徙,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候鸟的导航地面目标
产生移动,从而使迁徙路线也随之变动.读图,完成10~12题.
10.根据该学者的看法,从近2亿年海陆分布变化来看,引起候鸟迁徙路线发生变化的根本
原因是 ( )
52
A.大陆漂移 B.地球运动 C.气候变化 D.食物改变
11.候鸟从丙地向丁地迁徙,飞行的方向是 ( )
A.向东北飞 B.向东南飞 C.向西南飞 D.向西北飞
12.候鸟从乙地迁徙到丙地的途中,可能遇到的动物是 ( )
A.帝企鹅 B.鸭嘴兽 C.长颈鹿 D.北极熊
?????
?
????
?
?
?
素养练
?
13.分析对话,回答问题.
小企鹅:妈妈,听说我们这里以前非常温暖?
企鹅妈妈:我只是听你姥姥说过,以前这里也是枝繁叶茂,而且白天和夜晚的时间
也没有现在这么长.
小企鹅:真的吗? 后来为什么变成这样了?
(1)企鹅姥姥说的是真的吗?
(2)你能找出证据来吗?
(3)为什么会发生会如此变化?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53
第2课时 板块的运动
知识点 板块的运动
1.主要内容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
合而成.
(2)各板块处在不断的 之中,当板块运动时,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
现象.
(3)一般地说,板块 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 的地壳比较活跃.
2.运动形式
(1)有的地方发生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2)有的地方发生 ,往往出现高山、岛链或海沟等.
3.板块分布
(1)六大板块: 、 、 、 、 、 .
(2)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 .
(3)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 .
4.世界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 ,另一条是由落
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的 ,它们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
5.两大火山和地震带: 和 .
板块构造理论
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
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
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和印度半岛都属于印度洋板块.(2)各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3)板块的内部地壳
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54
2.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
板块张裂拉伸,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
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高大山脉、海沟、岛弧链等
(1)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板块张裂运动.
(2)地中海不断缩小———板块的碰撞挤压.
(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
压.根据运动方向判读地理现象.
(4)安第斯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5)落基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1.根据你所学的板块运动知识,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板块的扩张,地中海将扩大
B.由于板块的挤压,阿尔卑斯山脉将消失
C.由于板块的扩张,红海在扩大
D.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扩张形成的
2021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的默拉皮火山再次喷发,图为世
界板块分布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默拉皮火山 (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附近地区全年炎热干燥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55
C.所在国岛屿众多
D.位于中南半岛上
3.许多农民选择到火山附近耕种的原因是 ( )
A.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火山爆发,可欣赏壮丽景观 D.温泉众多,是疗养胜地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由于板块的挤压,地中海将会越来越小;由于板块的挤压,阿尔
卑斯山脉将升高;由于板块的扩张,红海在扩大;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挤压形成的,故选 C.
第2题,结合图示来看,默拉皮火山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故 A 错误;默
拉皮火山位于马来群岛上,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故 BD错误;默拉皮火山
位于印度尼西亚,该国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有“千岛之国”美称;故 C 正确.第3题,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这里很多农民在火山口附近居住、种地,主要原因是火山口附近有肥沃的火山灰,有利于农
作物的生长.A 正确.
答案:1.C 2.C 3.A
?????
?
????
?
?
?
基础练
?
1.2020年12月,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8848.86米,珠穆朗玛峰的身高
还会继续“长高”,原因是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块的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 ( )
A.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3.下列关于板块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地壳表层主要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组成
B.板块在不断的运动
C.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D.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4.北京时间2020年9月30日12时37分许,我国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5.0级地震.由于
此次地震发生在海上,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关于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地震来临时乘电梯避险速度快
C.板块内部地震活动频繁 D.台湾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020年3月25日,在日本北部的千岛群岛附近发生了7.5级的地震,日本及美国均发
56
布了海啸预警.据此回答5~6题.
5.本次地震是发生在 ( )
A.太平洋东岸 B.太平洋板块与北冰洋板块交界地带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D.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6.此次地震如果引发了海啸,主要会影响 ( )
A.亚洲西海岸 B.北美洲东海岸 C.澳大利亚东海岸 D.日本西海岸
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
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
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
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图,回
答7~8题.
7.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
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地球自转
8.图中字母 A、B代表的板块分别是 (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C.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完成9~10题.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57
9.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板块①是亚欧板块 B.板块②是非洲板块
C.板块③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洋 D.板块④是南极洲板块
10.下列地区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 119 次,最大地震是 8 月 19 日在斐济群岛地区发
生 的8.1级地震.读图完成11~12题.
11.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震集中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现在科技水平下,地震已能够精准预测
C.地震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 D.地震发生时,要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12.据图可知,斐济群岛所处大洲和濒临的大洋是 ( )
A.亚洲太平洋 B.大洋洲印度洋 C.亚洲印度洋 D.大洋洲太平洋
?????
?
????
?
?
?
素养练
?
1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请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A 板块 B
板块 C 板块 D 板块 E 板块 F 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 ,板块接触带比较 .
(3)由于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目前地中海不断 ,红海不断 ,东非
大裂谷继续发展下去,将会成为 .
(4)请写出世界目前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
震带.
58
单元总结
考点1 大洲和大洋
世界上海陆分布不均,“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地球上包括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
大陆、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洲大陆,有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大洲和大洋的面
积、轮廓、分界线和分布特点是频率较高的考查点.
(2021?山西晋中中考)苏伊士运河是世界航运最
繁忙的航线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100多年前,马克思就称其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如图
示意世界海运部分航线.据此完成下列1~3题.
1.苏伊士运河是两大洲的分界线.两大洲是 ( )
A.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
C.欧洲、亚洲
D.亚洲、北美洲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59
2.苏伊士运河联结的两大洋是 ( )
A.大西洋、北冰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
3.苏伊士运河开通前,从亚洲到欧洲的最短航线需绕行 ( )
A.德雷克海峡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非洲好望角
考点2 海陆的变迁
海陆变迁的证据、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提出依据和证据和板块运动的内容是本部分
的高频考点.
(2021?广西贺州中考)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5月21日晚,云南大理漾濞连续发生多
次2.8级至6.4级地震.如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板块运动可能造成 ( )
A.地中海不断扩张 B.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C.大西洋将会消失 D.喜马拉雅山脉变成海洋
5.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和②板块张裂运动 B.①和⑤板块碰撞挤压
C.①和⑥板块碰撞挤压 D.⑤和⑥板块张裂运动
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公园位置.读下图,完成1~4题.
60
1.丁公园所在的大洲是 (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2.洲界①是 ( )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3.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国家公园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4.甲公园和丙公园季节相反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读“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5.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这里 ( )
A.曾经是海洋 B.曾有人来旅游过
C.生物在不断进化 D.地壳稳定没有变化
6.图中甲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7.按板块构造学说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阿尔卑斯山脉将会消失 B.喜马拉雅山脉在增高
C.红海在缩小 D.地中海在扩大
8.下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甲处为 洲与 洲分界线,该界线是 .
(2)位于甲附近的地中海在不断地缩小是因板块 (张裂/挤压)运动形成.甲附
近的红海不断扩大是因板块 (张裂/挤压)运动形成.
(3)乙处在的 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丙处在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4)丁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板块与 板块的交界处.完全
是海洋的板块是 .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61
单元检测卷二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60分)
1.观察下图,依据大陆漂移说分析现在的大西洋 ( )
A.最终将消失 B.没有变化 C.不断扩张 D.不断缩小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大洲和大洋,正确的是 ( )
A.甲———太平洋 B.乙———南极洲
C.丙———大西洋 D.丁———南美洲
3.下列关于大洲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②为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C.③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D.④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4.下图四大洲的轮廓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海洋,非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字母 A、B、C、D四点位于半岛
的是 ( )
A.A B.B C.C D.D
6.(2021?山东东营中考)读竖版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回答,有关图中信息
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是面积最大的洋 B.乙是大西洋,北临亚洲
C.丙大洋跨经度最广 D.丁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62
读“海上和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7~10题.
7.“冰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大洋有 (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8.图中海域 A 为海上重要的通道,其名称是 (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霍尔木兹海峡 D.白令海峡
9.中欧贸易“冰上丝绸之路”比“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是 ( )
A.航行条件好 B.航程短
C.沿途停靠条件好 D.通航时间长,运量大
10.图中 B区域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其名称是 ( )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苏伊士运河
2020年5月24日晚,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再次喷发,火山灰蔓延至周边地区.
此次喷发共持续了4分30秒,喷出大量石块和岩浆,这是阿贡火山5月以来第3次喷发.
读图,完成11~12题.
11.读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印度洋 B.乙———太平洋 C.丙———非洲 D.丁———大洋洲
12.关于阿贡火山经常性爆发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某地质调查小分队准备对如图所示区域进行一次野外调查.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63
图”,回答13~15题.
13.考察队途经的a处是 ( )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14.考察队员整理了有关东非大裂谷的实地考察资料,记录有误的是 ( )
A.大裂谷地跨欧亚两大洲 B.裂谷带分布着多座火山
C.裂谷的面积在逐渐增大 D.裂谷大致呈南北走向
15.考察队员来到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进行地质考察.该火山是欧洲海拔最
高的活火山,位于 ( )
A.亚欧板块内部 B.非洲板块内部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读陆半球和水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陆半球的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填“大于”或“小于”)(2分)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填序号),与该大洲距离最近的大洲是 (填
序号).(4分)
(3)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填序号),该大洲与大洲①的分界线是 .(4分)
(4)被大洲①④⑤环绕的大洋是 (填名称).(2分)
(5)“陆半球”图中,全球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填字母).(2分)
64
17.根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左图中①所在的是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2分)
(2)图中赤道穿过面积较大的大洲②是 洲;③ 洲.(4分)
(3)图中绝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的大洲是 (填序号).(2分)
(4)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填序号),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的大洋是 (填
序号).(4分)
(5)⑦ 是③⑧两大洲的分界线.(2分)
(6)右图是左图中的局部,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被称为 .(2分)
18.读“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以及“新西兰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震中的位置是纬度 ,经度 .属于五带中的 带,位于
半球(东、西),濒临 洋.(5分)
(2)新西兰属于 洲,地震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的相互作用产
生的,新西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地震带上.(5分)
(3)新西兰地震级别高,伤亡小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2分)
A.人口少而分散 B.防震措施到位,救援及时
C.震中在海底,远离居民区 D.居民有丰富的避震逃生经验
65
期中检测卷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
50分)
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
① 地球卫星照片 ② 天圆地方 ③ 太阳和月亮 ④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居住厦门(24°N,118°E)的小东,计划利用暑假与父母前往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马略卡
岛旅游.读马略卡岛示意图,完成2~5题.
2.小东要想知道马略卡岛位于哪个国家,最好查询
( )
A.中国政区图
B.世界政区图
C.中国地形图
D.世界地形图
3.马略卡岛地处 ( )
A.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
4.马略卡岛位于厦门的 (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5.如果图中帕尔马到阿尔库迪亚的图上距离约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 ( )
A.6千米 B.60千米 C.600千米 D.6000千米
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下图),完成6~7题.
66
6.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海陆分布不均,海洋大多分布在 (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7.下列大洲中,与三大洋相邻的是 (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读世界两区域图,完成8~9题.
8.与图乙比较,图甲 (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9.图甲中的楠迪位于 ( )
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10.2021年3月底前后,大量往来于红海与地中海的船舶被堵在运河通道上,堵船地点位于
( )
A.巴拿马运河 B.京杭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基尔运河
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 2022 年冬奥会.图5为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图,读图完
成11~13题.
11.滑雪场所在地区地形为 ( )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D.高原
12.该图图上距离10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 )
期中检测卷
67
A.1千米 B.1.5千米 C.2千米 D.3千米
13.赛道 L3所在的地形部位和大致延伸方向分别为 ( )
A.山脊,自北向南 B.山谷,自东向西
C.山谷,自南向北 D.山脊,自西向东
2020年5月5日18时00分,我国长征五号
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次飞
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读图
完成14~16题.
14.该日,地球运行在 (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15.该日,漳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
A.昼长夜短 B.昼最长,夜最短 C.昼夜等长 D.昼最短,夜最长
16.当地球运行到丙处时,太阳直射在 ( )
A.赤道 B.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乐乐爸爸要到育红小学给乐乐开家长会,如图是乐
乐爸爸开车用的车载导航截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箭头表示乐乐爸爸此时的位置,他到达育红小
学需要沿哪个方向走 ( )
A.先向东北再向西南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北再向东南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18.乐乐爸爸想了解育红小学在本市的位置,在导航仪上按“—”图标后,地图的比例尺将
( )
A.变小 B.变大 C.没有变化 D.无法判断
读世界大洲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1题.
19.①~⑤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⑤
D.②④
68
20.①②大洲的分界线是 ( )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乌拉尔河
2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A.亚洲 B.南极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2.图例是地图基本要素之一,下列图例表示正确的是 ( )
A. 沙漠 B. 省级行政中心
C. 省界 D. 季节河、湖
读“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25题.
23.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说
明这里 ( )
A.曾经是海洋 B.曾有人来旅游过
C.生物在不断进化 D.地壳稳定没有变化
24.图中甲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5.按板块构造学说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阿尔卑斯山脉将会消失 B.喜马拉雅山脉在增高
C.红海在缩小 D.地中海在扩大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暑假期间,某中学计划到下图所示区域开
展野外考察活动,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考察小组设计了①②两条登山线路,其
中坡度较缓的是 ,考察活动期
间昆明昼夜长短状况为 (昼长
夜短或昼短夜长).
(2)水库位于山峰的 (方向);露营一般选择在地势较平坦开阔、远离地质和气
象等灾害隐患区域,你认为a、b两处更适合露营的是 .
(3)图中缺少的地图基本要素是 .
期中检测卷
69
27.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图1 图2
(1)A 地的纬度是 ,位于 (填南、北)半球.
(2)B地的经度是 ,位于 (填东、西)半球.
(3)A、B、C三地,秋分日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
是 .
(4)当太阳直射 B地时,该日我国各地昼长为 小时;当太阳直射 C地时,地球
位于图1中公转轨道的 处,该日北寒带有 (填极昼、极夜)现象,
北京(东经116°,北纬40°)正午阳光照射下树影朝向为 .
28.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等高线地形图
(1)虚线 AB表示 (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山顶
(2)丙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丁处
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3)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乙地的
海拔高度是 米.大青山和乙地的
相对高度是 米.
(4)等高线地形图中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坡度的抖缓,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 ,
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 .
29.下图为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环球航行起止:西班牙位于 A. 洲,
该大洲西隔B. 洋与C. 洲
相望.
(2)H 洲所在的板块是 板块,F 洲
所在的板块是 板块;板块与板
块 的 交 界 地 带,地 壳 运 动 比 较 活 跃,
多 .
(3)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其目的是普及推广
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当地震发
生时,你有哪些自我保护措施 .
70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1课时 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 、 、 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与气候
天 气 气 候
概念
是一个地区 的大气状况,它是
时刻在变化的.
是指 一 个 地 区 天 气 平 均 状
况,具有稳定性.
区别 ; ;
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
天气与气候的判定
1.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它有两个特点:
(1)天气是时刻在变化的;
(2)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021?河北承德宽城模拟)下列关于天气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与天气一样,都是时刻在变化的 B.天气与气候一样,一般变化不大
C.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D.天气与气候,二者不存在任何联系
【解析】 气候与天气不一样,天气时刻在变化;天气与气候不一样,气候一般变化不大;气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71
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与气候相互联系,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
均状况.
答案:C
?????
?
????
?
?
?
基础练
?
结合所学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完成1~3题.
1.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
A.黄梅时节家家雨 B.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C.11月20日,四川自贡阴天有小雨 D.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下列对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天气比较稳定,变化不大 B.天气反映的是长时间的大气状况
C.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不大 D.天气是经常变化的
3.“天公作美,今年秋收时,天气晴朗,水稻收割顺利”,说明的是 ( )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4.“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 )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极地地区终年寒冷
5.某日清晨,一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很多车辆不能正常上路,此事说明 ( )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生 D.天气影响战争
天气和气候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具体状态.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气和气候都是多变的 B.天气和气候都具有相对稳定性
C.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有相对稳定性 D.天气有相对稳定性,气候是多变的
7.下列描述的大气现象中,属于气候的是 ( )
A.西北地区比较干燥,昼夜气温变化剧烈 B.受冷空气影响,我县明天有霜冻
C.受台风影响,南部地区后天有强降水 D.本周六天气晴,气温较低,风力大
8.下列四位同学的对话中,有关气候的是 ( )
A.小明:“今天天气预报说有台风,不适合出门.”
B.小红:“家乡一到夏天,气温居高不下,大雨、小雨不断.”
C.小刚:“今天上午要下暴雨,预报说后天就是晴天了.”
D.小芳:“记得多带几件衣服,这几天要降温.”
72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我们经常用阴晴、气温高
低、风力大小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读材料,完成9~10题.
9.上面关于天气概念的叙述中,存在几处错误 (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描述天气的 (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
C.昆明四季如春 D.北京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夏秋
11.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12.下列描述性语言,不合适的有 ( )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 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异常 ③昆
明四季如春的天气真不错 ④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却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
天气变化真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
????
?
?
?
素养练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全省天气持续闷热,局部气温高达38℃
进入七月,天气越来越热,近几天,全国许多地方都成了火炉,江苏也是热浪滚滚,
一些地方达到了36 ℃、37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四天,而气象台预报高温天气还
将继续,局部地区会达到38℃.由于气温偏高、阳光较强,气象部门请大家注意防暑降
温,户外活动要防紫外线辐射.
(1)说出这种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说出这种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说出这种天气对商业的影响.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73
第2课时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知识点一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 ,绿色表示 ,白色表示 ,云的颜色越白,
表示云层越厚.
2.常用天气符号
知识点二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 的数量有关,可以用 来表示.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越轻微.
天气符号及实际应用
为了便于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符号(如图所示)表示天气状况.
(2021?甘肃白银模拟)刘红同学计划在国庆期间去爬山,她提前查询了当地国庆长假
的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完成1~2题.
74
日期 气温(℃) 降水 风力 空气质量
10月1日 22~35 晴 西南风3级 135轻度污染
10月2日 19~31 晴转多云 东南风3级 125轻度污染
10月3日 14~21 阴有雷阵雨 东风3级 51良
10月4日 11~15 小雨转多云 东南风4级 39优
10月5日 22~25 晴转多云 西南风2级 55良
1.5天假期中最适合刘红外出爬山的是 ( )
A.10月1日 B.10月3日 C.10月4日 D.10月5日
2.下列天气符号能正确表示10月5日当天天气的是 ( )
A. B. C. D.
【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10月1日与10月2日都是轻度污染,10月3日阴有雷阵雨,10
月4日小雨转多云,都不适合外出爬山,10月5日晴转多云,空气质量良,最适合刘红外出
爬山.第2题,读图可知:A 表示的是大雨转小雨,西北风2级;B表示的是晴转多云,西南
风2级;C表示的是晴转阴,北风4级;D表示的是雷雨转多云,东北风4级.
答案:1.D 2.B
?????
?
????
?
?
?
基础练
?
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
降水概率20%.据此回答1~3题.
1.“晴转阴”用天气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
A B C D
2.星期一这天 ( )
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B.下雨的可能性大
C.不可能下雨 D.绝对有雨
3.星期一这天小明上学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 )
A.薄毛衣 B.棉衣 C.衬衣 D.短袖衫
湖北襄阳31中计划举办郊游活动,同学们查询了近期的天气情况,如表所示,据此回
答下列4~5题.
日期 11月8日 11月9日 11月10日 11月11日
气温 3~11℃ 5~15℃ 7~19℃ 5~16℃
天气现象
PM2.5 200 80 50 20
风
4.根据表中的天气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8日阴天,空气质量较差,需带好口罩
B.9日气温日较差最大,为阴雨天气,请带好雨具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75
C.10日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最大,注意增减衣物
D.11日东南风强劲,外出请远离广告牌
5.从8日到11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温持续降低 B.风力逐渐增强 C.空气质量变好 D.天气转晴
下图为郑州2020年12月12日和13日天气状况图.据此完成下列
6~7题.
6.郑州12月13日的天气状况是 ( )
A.晴,最低气温-4℃ B.多云,最高气温3℃
C.阴,空气质量优 D.小雨,东北风3级
7.与12日相比,13日的空气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该变化有关的是
( )
A.气温升高 B.降水增多 C.风力变大 D.光照充足
天气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空气质量的好坏也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完成8~9题.
8.下列是南京市一段时间的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最好的日期是 ( )
日期 12.12 12.13 12.14 12.15
空气质量指数 72 92 95 100
A.12.13 B.12.12 C.12.14 D.12.15
9.下列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益的是 ( )
A.城市汽车尾气排放 B.秋收后燃烧秸秆
C.煤炭的大量燃烧 D.城市绿化
10.某国道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大量有害气体泄漏,当时的风向为西北
风.为保障人员安全,图中最需要组织村民疏散的是 (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一般
来说,在卫星云图上,绿色或棕色部分表示陆地,蓝色部分表示
海洋,白色部分表示云团.云团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
地方一般是阴雨区.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 )
A.陆地 B.冰川
C.海洋 D.云区
12.卫星云图中,表示云雨区的颜色是 ( )
A.蓝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
?
????
?
?
?
素养练
?
13.右图为北京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天气状况为:由 天气转为 天气.
(2)风向为 风,风力达 级左右.
(3)最 低 气 温 为 ℃,最 高 气 温 为 ℃,气 温 日 较 差
是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最低气温出
现在 前后.世界气温大致由 向 递减.
76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气温的变化
知识点一 气温和气温观测
1.定义: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 表示.
2.气温的测定:①工具: ;
②测量时间:通常每天四次,一般在北京时间 时、 时、 时、
时.
知识点二 气温的变化
1.平均气温:一般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叫作 ,同理
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作 ,十二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作 .
2.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3.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气温 最高, 最低,海洋上气温 最
高, 最低;南半球相反.
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 一天中最低气温
午后2时左右 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77
半球气温 北半球大陆上 北半球海洋上 南半球大陆上 南半球海洋上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7月 8月 1月 2月
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1月 2月 7月 8月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读下方的我国成都和拉萨某
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与成都相比,拉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日均温更高
B.正午气温更高
C.气温日较差更大
D.气温变化曲线起伏更小
【解析】 读图可知,与成都相比,拉萨的日均温较低,正午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更大,气温
变化曲线起伏大,C正确.
答案:C
?????
?
????
?
?
?
基础练
?
1.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昆明1月24日气温为2℃~16℃,其中2℃是指一天中 ( )
A.午夜的气温 B.日出前后的气温
C.日落时的气温 D.早晨8时的气温
2.一年当中,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天气预报 APP已经成为手机用户获取天气信息最快捷
的途径.读蚌埠市10月份4天天气预报的手机截图,完成
下列3~4题.
78
3.四天当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日期在 ( )
A.10月21日 B.10月22日
C.10月23日 D.10月24日
4.蚌埠市10月23日17℃的气温大致出现于 ( )
A.上午10点 B.日出前后 C.下午2点 D.中午12点
5.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
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10时 B.12时 C.14时 D.16时
6.读下图,玲玲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周二天气是 ( )
A.小雨、最高气温36℃ B.晴朗、最低气温26℃
C.多云、气温日较差10℃ D.阴天、气温年较差10℃
读图,回答下列7~8题.
7.如图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
A.1月 B.3月 C.5月 D.7月
8.图中最冷月的气温约为 ( )
A.22℃ B.2℃ C.-18℃ D.15℃
南京的一位同学将6月5~8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在下图
中.读图,完成9~10题.
9.这位同学最有可能看到电闪雷鸣的日期是 (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10.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6月5日的气温
日较差约是 ( )
A.5℃ B.10℃ C.15℃ D.20℃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79
读“银川市2021年6月27日气温变化曲线
图”,完成11~12题.
11.此日,银川市最高气温出现在 ( )
A.午后两点左右
B.正午前后
C.日出前后
D.日落前后
12.此日,银川市气温日较差约为 ( )
A.2℃ B.6℃ C.10℃ D.14℃
?????
?
????
?
?
?
素养练
?
13.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个、手电筒1个、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1套.
实践过程:
(1)按照气温测定要求,将温度计放到百叶箱内(温度计离地面1.5米).
(2)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四次观测记录.(夜晚观测请在教师或家长指导
下进行)
(3)记录观测结果或绘成图.(注意最高温和最低温时间)
(4)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
观测结果:
如图是一位同学的观测结果.请你分析:当天最高
气温约为 ℃.
归纳分析: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时间);最低气温出
现在日出前后.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拓展延伸:
季节变化:一年当中,泰安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月;同纬度沿海地区的
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月.
空间分布: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形成五带.
原理应用:
如图是不同温度带各月气温的变化,能基本反映山东省气温变化的是 图.气
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图.B图所在地属于五带中 带.
80
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
知识点一 等温线
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 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2.等温线特点:同一条等温线,各点气温 ;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 ;等温线
密集,气温差别 .中心气温低,为 ,中心气温高,为 .
知识点二 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1.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说明气温由 向 逐渐降低.
2.在同纬度地区,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弯曲程度不同,表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并不
一样(夏季 气温高, 气温低;冬季相反).
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 .
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1.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因素.
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地形
因素.
右图是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回答1~
3题.
1.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甲地所在的大陆位于 ( )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81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解析】 地球上各地的气温受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大致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
纬度递减,等温线基本呈东西走向.第1题,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同,但此时
甲的气温高于乙,这是由于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选 B.第2
题,由图可知,乙地和丙地都在南太平洋上,两地的气温是乙地高于丙地,这是由于两地的
纬度不同,乙地纬度低、气温高,故选 A.第3题,由图可知,甲地是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上,
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该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故选 C.
答案:1.B 2.A 3.C
?????
?
????
?
?
?
基础练
?
读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 B地与 C地的温差是 ( )
A.2℃ B.4℃
C.6℃ D.8℃
2.图中 A 地区是一个 ( )
A.低温中心 B.高温中心 C.干旱中心 D.低压中心
3.图中 A 地区可能是 ( )
A.盆地 B.平原 C.山谷 D.山顶
4.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小
C.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气温1月最高 D.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5~6题.
5.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 ( )
A.北半球夏季 B.南半球夏季 C.南半球7月 D.北半球1月
6.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 ( )
A.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 B.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D.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
下图为某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下图,回答7~8题.
82
7.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 )
A.由南向北递增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南向北先减后增
D.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8.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读下图,完成9~10题.
9.左图所示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增
C.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D.由南向北先减后增
10.右图是亚洲某地观测站一日内观测到的4次气温值,观测到记录②是当地的 ( )
A.8时 B.12时 C.14时 D.20时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
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完成11~12题.
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
A.由沿海到内陆递减
B.由沿海到内陆递增
C.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D.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1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 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
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 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
?????
?
????
?
?
?
素养练
?
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世界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规
律是:从 向 逐渐降低;A
地气温比 C地 (高、低).
(2)A 地和 B地气温 (相同、不同),可
知,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 (相
同、不同).
(3)亚洲中部的D地区和东部的E地区纬度相近,
但年平均气温 D地区比 E地区 (偏
高、偏低),主要原因是 .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 (弯曲、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
积 (狭小、广阔),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比较单一.
(5)南极洲的等温线较其他地区的等温线 (稀疏、密集).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83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降水的变化
知识点一 降水和降水的测量
1.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 、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形式: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测量:降水是用 测量的,降水量的单位是 .
知识点二 降水的季节变化
A B C
降水类型 代表类型 季节变化
多雨 A 全年降水丰富
夏季多雨 B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夏季少雨 C 少雨, 多雨
降水量及其柱状图的判读和表示
1.表示方法: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降水的等级:根据单位时间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等不同
等级.
3.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将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作等降水量线.通常用等降
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的基本方法(一
看数值,二看走向,三看疏密,四看弯曲,五看极值),看懂图例,能从图中获取估算某地
84
年降水量,比较两地年降水量差异.
4.根据世界各地降水量各月(或各季)的分配情况,分为五种降水类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
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
5.降水量柱状图绘制的具体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3)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3)在坐标图里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021?山西太原期末)气象园地丰富生活
资料一 太原市某中学计划建立校园气象站,开展气象观测活动.同学们通过观测记录校
园的风向、雨量、气温等多种气象信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地理实践能力.
资料二 校园气象站的主要设备
百叶箱和温度计 风速风向仪 雨量器和量杯 气压计
思考:
(1)用于测量气温的工具是 ,应放置在 内;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
和 .
(2)根据同学们绘制的“太原市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说出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
时段,并计算气温日较差.
(3)根据下表数据,补充绘制太原市年降水量柱状图.
太原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2.8 5.2 9.5 21.5 26.5 60.7 113.7 125.4 57.5 26.4 11.1 2.2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85
(4)归纳太原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
【解析】 读图可知,(1)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测量气温时应放置在百叶箱
内;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和量杯,降水量的大小用毫米表示.
(2)根据“太原市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可知,太原当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或下午2时左
右,最高气温为23.6℃;最低气温出现在5时左右,最低气温高为6°C;该日的气温日较差为
23.6℃-6℃=17.6℃.
(3)绘制降水柱状图,将5~12月8个月的降水量用长方形柱状图标注出来,即为太原市年
降水量柱状图.
(4)归纳太原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答案】(1)温度计 百叶箱 雨量器 量杯 (2)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或下午2时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5时左右;17.6℃
(3)
(4)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
?
????
?
?
?
基础练
?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一定有雨
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显著的人类活动是 ( )
A.交通运输 B.农业生产 C.工业生产 D.旅游
3.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
86
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读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5题.
新加坡 北京 伦敦 罗马
4.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新加坡 B.北京 C.伦敦 D.罗马
5.北京的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属于 ( )
A.全年多雨 B.夏季多雨 C.冬季多雨 D.全年少雨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读某地多年平均各月
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6~7题.
6.该地区月平均降水量最大值约为 ( )
A.140mm
B.120mm
C.200mm
D.100mm
7.根据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区降水的特点是 ( )
A.全年多雨 B.季节变化大 C.夏季多雨 D.年际变化大
8.读我国五城市气候资料图,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降水过程,并做了
详细记录(见下表),据此完成9~10题.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降水日期 2日 7日 16~17日 25日 27日 30日
降水量(mm) 45 11 147 36 58 9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87
9.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
A.1530mm B.306mm C.147mm D.51mm
10.据表中材料推断 ( )
A.第三次降水持续时间最长 B.第五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C.第六次降水持续时间最短 D.当月降水稀少,干旱严重
读图回答11~12题.
11.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 )
A.漏斗
B.雨量器
C.储水筒
D.盛水器
12.判读该图时,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
A.日降水量 B.月降水量
C.年降水量 D.降水的季节变化
?????
?
????
?
?
?
素养练
?
13.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实验名称:绘制和分析降水量柱状图.
实验目的:通过绘制和分析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降水特点.
实验用品:雨量器、A4纸、铅笔等.
实验资料:太原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降水量(mm) 2.8 5.2 9.5 21.5 26.5 60.7 113.7125.4 57.5 26.4 11.1 2.2 462.5
实验思考:
(1)根据资料绘制太原的降水量柱状图.
(2)说出太原的年降水量.比较太原的降水季节变化差异并说出其降水类型.
(3)如果仅从降水方面考虑,太原的房屋建筑样式应是平顶还是尖顶,并分析原因.
88
第2课时 降水的分布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
① 赤道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
②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
③ 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
2.世界的“雨极”是印度的 ;世界的“干极”是智利的 .
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纬度因素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海陆因素和纬度因素
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海陆因素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因素
(2021?四川达州模拟)读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比较甲、乙、丙、丁的年降水量
可知 ( )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89
A.世界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 B.中纬地区年降水量均高于500毫米
C.地形因素导致了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大 D.距海远近导致丙地降水量少于乙地
【解析】 读图可得,甲地降水最多,丁地和乙地降水较少,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图中四地降
水差异较大,A 错误,C正确;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不同,有的地区年降水量高于500毫米,
有的地区年降水量小于500毫米,B错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图中丙地降水量多于乙地,D
错误.
答案:C
?????
?
????
?
?
?
基础练
?
1.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
C.两极地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少
D.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
2.如图为全球气温与降水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
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50°S比50°N 地带降水量多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3.被称为世界“雨极”的地区是 ( )
A.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玛沙漠 B.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C.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 D.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
90
下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世界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的地区主要在 ( )
A.回归线附近 B.内陆地区 C.赤道附近 D.极地地区
5.亚欧大陆内部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 B.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C.气温高,难以形成降水 D.植被少,降水难以存留
6.世界年降水量稀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
①赤道附近地区 ②两极地区 ③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④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⑤中纬度沿海地区 ⑥中纬度内陆地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
A B C D
读秘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8~9题.
8.关于秘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9.被印加人称为“粮食之母”的藜麦原产于秘鲁等国海拔
3000~4000米、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的高原或山地,
其原产地最有可能在 ( )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91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A 地 B.B地 C.C地 D.D地
11.影响该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以上都有
12.读我国北方某区域降水柱状图,该区域降水的分布特点是 ( )
A.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B.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C.由东向西逐渐递增 D.由南向北逐渐递增
?????
?
????
?
?
?
素养练
?
13.下图为“世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A 地降水 ,B地降水 .其影响因素是 .
(2)D地比 E地降水 ,试分析其原因是 D地和 E地都位于中纬度地区,因为 D
位于大陆的 ,而 E位于大陆的 所造成的差异.
(3)C地之所以形成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从图中可以看出,究其原因是它
位于 (纬线名称)穿过的大陆西岸.
92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 气候的地区差异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和 .
2.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情况不一样, 就很不同;根据各地 的差异,人们将
气候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a 气候 b 气候 c 气候 d 气候 e 气候
f 气候 g 气候 h 气候 i 气候 j 气候
2.(1)热带气候类型
① 热带雨林气候 ② 热带草原气候 ③ 热带季风气候 ④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区
①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②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93
(续表)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区
③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2)温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南北纬30°—40°附近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温和湿润
中纬度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集中在夏季
(3)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
寒带气候
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
高原山地气候 中纬度的高山高原,如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脉等.
94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
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和亚洲.
5.分布最广(以分布的大洲数量为准)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6.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例如: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
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
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
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根据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列表如下
判断顺序 判断内容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确定所属
温度带
最冷月和
最热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大于15℃ 热带气候类型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最热月气温低于10℃ 寒带气候类型
确定气候
类型
年降水量
多雨型
气候
少雨型
气候
常年多
雨型气候
季雨型
气候
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2000毫米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125毫米 热带沙漠气候
降水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云雾多、全年低温 寒带气候
各月降水
量均匀
较多一些 热带雨林气候
较少一些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亚
热带或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95
(2021?湖南株洲模拟)如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候和降水量分布
图,读图回答下列1~2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C.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D.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 ( )
A.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为世界四地的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完成3~4题.
① ② ③ ④
3.关于①~④气候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是地中海式气候 B.②冬冷夏热
C.③仅分布在西欧 D.④雨热同期
4.属于伦敦气候类型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多,7月降水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乙地1月和7
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A 错误;图示显示该地区1月气温高
于7月气温,该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B错误;甲地1月份气温约
为27℃,7月气温约为24℃;气温年较差为27℃-24℃=3℃;乙地1月份气温约为25
℃,7月气温约为12℃,气温年较差为25℃-12℃=13℃;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C
错误;图示显示该地7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D 正确.第2题,甲地1月气温高于7月
气温,位于南半球,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