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区域创新合作
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
润,毫白如玉,并且在清朝时期,当时恩施地区将茶
叶作为贡品进贡给皇帝,因皇帝的一句“胜似玉露琼
浆”而得名,就有了后来的“玉露”,体现出恩施玉
露的历史悠久。
2.1.2 深厚的茶文化
在恩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茶文化的形
式,如茶诗、茶歌、茶俗、茶礼等,并且具有民族特
色与地方特色。例如“六口茶”民歌,“土家油茶汤”“罐
罐茶”等独特的饮茶方式,以及“容美四道茶”展示
了恩施独有的茶礼。这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与龙船调、
摆手舞、撒尔嗬等极具土家族风格的文化活动相结合,
推动了恩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18]。
2.1.3 独特的工艺
我国在古代就已经使用蒸汽杀青这类工艺,恩施
玉露便是国内仅存的几种保留蒸青技艺这一唐宋遗风
的绿茶之一[19]。蒸汽杀青,对茶叶色、香、味等品质
特点的形成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终能达到杀青透
彻而均匀、叶色翠绿而匀调、幽香持久、滋味鲜醇隽
永的效果。
2.1.4 旅游发展资源
恩施州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州,
恩施市、利川市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
2022年4月,恩施州5A级景区总量达到3家,4A级及以
上景区达到20家,利川苏马荡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
区;新增4家四星级饭店,总量达到13家;新增 2家4A
级旅行社,总量达到 3家。恩施州“旅游 + 扶贫”、
宣恩县全域旅游发展助推脱贫致富模式入选世界旅游
联盟减贫案例。全州旅游接待人次由2016年的4 366万
人次增至2019年的7 1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300亿
元增至530亿元,提前实现“十三五”目标,综合实力
位居全省“五强”。2016年、2017年、2018年游客满
意度蝉联全省第一。2020年,应对新冠疫情、洪灾冲
击,全年接待游客3 499.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02.16亿元,稳住了旅游业发展基本盘。
2.2 劣势分析
2.2.1 品牌效应不强以及推介力度不足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讲,品牌起着一个非常重要
的作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茶旅融合发展主要是为了
促进茶产业和旅游业互惠互利,实现茶旅融合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茶产地的经济良性发展。恩施有“恩
施玉露”“利川红”等茶叶品牌,但这些品牌由于营销
力度明显不足而导致其品牌影响力较小,使得恩施茶
旅融合发展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较好地实现茶叶品
牌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并发挥积极作用,一些茶叶产地
的经济发展也很缓慢,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
施。造成恩施茶叶品牌影响力相对不足的主要原因可
能有两方面:一是对原产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对恩
施茶文化的挖掘工作相对滞后,并且相关的文物遗产
保护不足,并没有恢复古时的恩施茶文化。二是宣传
力度相对不足,虽然每年政府都会举办茶叶文化节、
博览会等,但是活动的辐射范围较小,很难产生较大
的影响力。
2.2.2 茶旅融合复合型人才匮乏
茶旅融合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随着恩施茶
旅产业融合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
而,恩施产茶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发展茶旅融合
产业的人才稀缺,并且人才大多集中在茶叶的生产和
制备方面。工作人员对茶叶产品营销、茶文化等方面
的知识比较欠缺,并且研究此方面的科研人才少,很
难持续研发新产品。这一因素阻碍了茶业与旅游业的
进一步融合发展。
2.3 机遇分析
2.3.1 政府的大力支持
恩施州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作出立足大生态、构建
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奋力推进恩施绿
色崛起的重要决策部署,强调发挥“土、硒、茶、凉、
绿”特色资源优势,为推进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明确
了方向和路径。并且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对茶业的
支持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还吸引了一些外商来投资
恩施州的茶业。在此基础上,恩施茶旅融合发展的产
业链将会不断拓展,打造新业态,助推其发展。
2.3.2 交通系统日趋完善
恩施州目前已拥有“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系统。
恩施境内有许家坪机场、6个火车站,加上高速公路建
设全面铺开,恩施境内已有7条高速公路,吸引了很多
游客去恩施旅游。由此可见,恩施州交通系统的逐步
完善,为茶旅产业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4 威胁分析
2.4.1 茶旅融合发展模式缺乏创意,同质化明显
茶旅产品才是茶旅融合项目的核心,恩施在茶旅
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推出了很多项目,然而其发
展模式缺乏新意,仍然是以大众化的游览茶园、茶叶
采摘、茶叶销售、茶叶加工工艺展览以及农家乐体
验等基础茶旅融合项目为主,缺少一些具有创新性的
活动形式,并未把恩施茶文化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