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 — 古代艺术珍品夜场

发布时间:2024-11-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璀璨 — 古代艺术珍品夜场

819清乾隆  仿银釉锦地雕花描金供碗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a silver-type carved flowers painted gold for the bowlD: 18cm, H: 10.5cmRMB: 200,000-300,000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拍品撇口,弧腹,高足,工艺别致。通体施金银釉,以刀代笔层层雕刻,纹饰繁复,从上至下分别雕刻海浪纹,锦地纹,缠枝花卉纹以及仰瓣莲纹。从工艺技法上来看可谓鬼斧神工,利用雕刻阴阳之法使得纹饰层次分明,观之华美异常。拍品釉色仿金银器装饰。乾隆帝博雅好古之情,经由御窑制瓷体现,如视本品。乾隆时期,窑工已可用多层釉彩成功诠释仿金银器釉色,可见当时制瓷技艺空前超群,各样瓷品创新层出,以足乾隆帝猎奇尝新之好,布达拉宫藏一例金属供碗,其釉色与拍品相近,推测可能为拍品仿制原型,可资比较。拍品外壁皆呈银釉状,唯口沿、缠枝花卉纹处及底足处施金釉,但从磨损处我们不难看出,拍品应先以金粉在瓷胎上施釉,入窑烧制后再上银釉而成,工艺繁复细腻,可见乾隆皇帝品味不俗。远观之仿若金银器,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此高足碗银釉内敛醇... [收起]
[展开]
璀璨 — 古代艺术珍品夜场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综合性拍卖公司,成立于1995年,具备国家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中贸圣佳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北京汽车大厦17层,并在上海、广州、香港、台湾、日本及北美多地区设有办事处。
文本内容
第51页

819

清乾隆  仿银釉锦地雕花描金供碗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a silver-type carved flowers painted gold for

the bowl

D: 18cm, H: 10.5cm

RMB: 200,000-3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拍品撇口,弧腹,高足,工艺别致。通体施金银釉,以刀代笔层层

雕刻,纹饰繁复,从上至下分别雕刻海浪纹,锦地纹,缠枝花卉纹

以及仰瓣莲纹。从工艺技法上来看可谓鬼斧神工,利用雕刻阴阳之

法使得纹饰层次分明,观之华美异常。

拍品釉色仿金银器装饰。乾隆帝博雅好古之情,经由御窑制瓷体现,

如视本品。乾隆时期,窑工已可用多层釉彩成功诠释仿金银器釉色,

可见当时制瓷技艺空前超群,各样瓷品创新层出,以足乾隆帝猎奇

尝新之好,布达拉宫藏一例金属供碗,其釉色与拍品相近,推测可

能为拍品仿制原型,可资比较。

拍品外壁皆呈银釉状,唯口沿、缠枝花卉纹处及底足处施金釉,但

从磨损处我们不难看出,拍品应先以金粉在瓷胎上施釉,入窑烧制

后再上银釉而成,工艺繁复细腻,可见乾隆皇帝品味不俗。远观之

仿若金银器,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此高足碗银釉内敛醇厚,金釉

璀璨夺目,构图细致典雅,当为同类精品,传世罕见。

来源:户出

819 款识图

参阅图:布达拉宫藏供碗 其为拍

品仿制原型

第55页

江山永固 延绵不断 循环往复 甲子万年

第56页

820

清乾隆  御制蓝地洋彩“锦上添花福寿雲鶴甲子万年”循环如意转旋笔筒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an imperial blue color glazed enameled ‘ared-crowned crane’brushpot

D: 10.5cm, H: 12.2cm

RMB: 估价待询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拍品为清宫档案中所称之“万年甲子笔筒”,诚如《陶雅》所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

几于鬼斧神工。”其为乾隆初期督窑官唐英榷陶时期的创新之作,乃为博龙颜大悦,耗尽心力精进呈览

之烧造品。其烧造水准代表了乾隆一朝最高的制瓷成就,冠绝一世。乾隆八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六

月二十一日,员外郎常保、司库白世秀、七品首领萨木哈、副催总达子将唐英烧造得……交太监高玉、

胡世杰等呈进:奉旨照从前进过的锦上添花万年甲子笔筒再烧造几件送来 , 钦此。于八月十九日,将唐

英烧造笔筒五件持进交讫。”乾隆八年《清册》:“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内务府员外郎管理九江关务

奴才唐英谨奏,为奏闻事,窃奴才于十月内在窑厂办理瓷务,因是时工匠皆齐集,复敬谨造得万年甲子

笔筒一对,循环如意辐辏速绵,工匠人等以开春正当甲子万年之始悉皆欢腾踊跃,更逢天气晴和,胚胎、

窑火、设色、书画各皆顺遂,不日告成,奴才即于十一月初二日回关办事,今专差奴才家人斋捧笔筒恭进,

伏祈皇上睿鉴,谨奏。”乾隆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太监胡世杰交洋彩黄地锦上添花万年甲子旋转笔筒壹对,

传旨着送往圆明园交总管应摆处换上。钦此。”本器作直筒型身,口足皆做宽沿,环壁形足,笔筒可旋

转活动,工艺精巧绝伦。外口、足边饰红彩描金纹饰,其内壁及底施松石绿釉,外壁以蓝釉轧道卷草纹

成锦地,上下各绘云鹤衔暗八仙纹,伴有红蝠,以表“循环如意,辐辏连绵”之寓义。腹部中央以葫芦、

叶藤作连续图案装饰,其壁上、下部分合画成葫芦瓜形开光,其内于黄釉地上墨书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

天干、地支依次相配,配合转一轮其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可以组成一甲子六十年,即是中国的万年甲子历,

不仅能灵活查干支纪年,还有祝愿皇帝统治循环往复,万年不断之意。

来源:户出

820 款识图 参阅图:乾隆八年十二月关于唐英恭进此类甲子万年笔筒之

清宫档案记载

第59页

唐窑,是中华瓷史永不落幕的一段传奇,其技艺之高,贡献之大,

独步有清一代!唐英隽公大人自雍正六年奉命临镇以来,潜心钻研

窑务,历经三年之功,通晓物理料性,以文人之雅融汇瓷艺之美,

遂得空前绝后之成就。诚如《陶雅》所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

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

唐窑创烧发明极多,成果显赫一时,究其原因,若从技术层面视之,

主要得益于两大创新措施:支钉烧造成瓷技法(入窑高温)与瓷胎

低温黏合成型工艺(入炉低温),前者出现时间是雍正六年之后,

后者则是在乾隆初年。

隽公大人在雍正六年仲秋临镇之后,融合窑工的经验智慧,发明支

钉烧造成瓷技法,使许多造型复杂之前不能高温烧造成功的器物都

得以成功出现,不但是提高了成品率,而且让垫烧痕迹尽可能减少,

增加器物的美感。步入乾隆朝,更以低温釉做为瓷胎黏合剂,在高

温烧造出瓷胎之后,再通过黏合剂低温烘烤黏合,组合出高温烧造

一次不可能完成的诸多特殊造型,例如玲珑夹层、交泰、转心瓶尊

等,如此复杂万分的造型,全赖此方法,方可成功。因此,以上两

大制瓷技术的发明出现,是唐窑辉煌的根本技术保障之一。

对隽公大人督陶的技术创新与突破,之前不曾有人如此角度去观察

和总结,笔者近二十年客居景德镇,深入了解景德镇的工艺传承,

并结合观察大量唐窑传世实物的工艺痕迹,彼此互相印证,得出以

上之认识。

是次专场拍品【清乾隆 御制洋彩蓝地锦上添花福寿万年甲子转心

笔筒】正是唐窑之杰出代表,其集工艺精湛、设计巧妙与寓意独特

于一身,凝聚了隽公大人对新君乾隆皇帝的一片热忱。

本品造型隽巧别致,口足皆做宽沿,笔筒可旋转活动,工艺精巧绝

伦。外口、足边饰矾红描金纹饰,其内壁及底施松石绿釉,外壁以

蓝釉轧道卷草纹成锦地,上下各绘云鹤衔暗八仙纹,伴有红蝠,以

表“循环如意,辐辏连绵”之寓义。腹部中央以葫芦、叶藤作连续

图案装饰,其壁上、下部分合画成葫芦瓜形开光,其内于黄釉地上

墨书篆体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天干、地支依次相配,配合转一

轮其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可以组成一甲子六十年,即是中国的万年

甲子历,不仅能灵活查干支纪年,还有祝愿皇帝统治循环往复,万

年不断之意,底中心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式万年甲子笔筒转心之处饰以天干与地支,上下交泰以示天地,

成型工艺复杂精巧,目前所见存在两种处理工艺:

第一种

天干可以自由转动,地支部分与笔筒的基座底部相连一体,不会转

动。

对应的是《洋彩甲子万年笔筒存世数量表》中的第 1、2、3、5 件

第二种

天干部分与地支部分,都可以互相上下转动。对应的是《洋彩甲子

万年笔筒存世数量表》中的第 6、7 件

万年甲子转心笔筒成型制作工艺简述如下:

第一步,瓷坯分四部分制作,笔筒基座(底部),天干(上部),

地支(下部),笔筒中间转心及口沿

第二步,以上四个部件,分开入窑高温烧造成瓷

第三步,于瓷胎上加饰彩绘,低温 800 度入暗炉烘烤固彩

第四步,组装一体,主要的任务关键是底部基座与中间转心下部接

触处,以低温白釉为黏合剂涂抹,入暗炉 500、600度烘烤,冷却之后,

低温白釉与瓷胎粘结,形成牢固的一体效果。

因此,此工艺较为复杂,尤其低温白釉粘结技法,是唐英创制转心

器物成功的基本核心工艺,非常重要。隽公大人开创的此项技术对

后世乃至近代依然影响重大。

清楚基本工艺步骤之后,在此以本品为例略作解说。因为基座与地

支部分连成一体,在制作泥坯阶段就需要接好(以釉泥接),全器

分三部分,独立高温烧造成瓷,然后,依据各自的装饰内容上彩,

彩绘结束,三部分皆入暗炉烘烤一昼夜,温度保持在 800 度左右,

出窑之后,三部分组装,天干部分套在地支上面,再插入内胆及口

沿,内胆的底部与基座的中心部分以低温白釉料作为黏连剂,再入

暗炉,以木炭加热 500 多度继续烘烤数个小时,等低温白釉黏合上

下,即可冷却出炉,就如一体效果,天干部分便可自由转动,即可

宣示大功告成。

本品天干部分与上下皆精准相承,看出来在以低温白釉黏连衔接定

型阶段,其技术较为精准细致,方得以有效让天干部分与上下保持

最佳的尺寸缝隙。

此式洋彩甲子万年题材的笔筒,本是十分罕有,目前所知有以下数

例:

皇图永固 国祚绵长

清乾隆 御制洋彩蓝地锦上添花福寿万年甲子转心笔筒赏析

—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会员 唐英学社 黄清华

第60页

实物照片 底款 档案文献 典藏机构

1

白地青花款

西暖閣陳設檔案

道光十五年 ( 公元 1835 年 ) 七月

十一日

內廷西路養心殿區養心殿西暖

閣:……萬年甲子磁筆筒壹件

( 内插筆四枝扇子一柄 漢玉扇

墜 )……。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宫旧藏

2

白地青花款

1、乾隆八年《各作成做活计清

档》:“六月二十一日,员外郎

常保、司库白世秀、七品首领萨

木哈、副催总达子将唐英烧造

得……交太监高玉、胡世杰等呈

进:奉旨照从前进过的锦上添花

万年甲子笔筒再烧造几件送来 ,

钦此。于八月十九日,将唐英烧

造笔筒五件持进交讫。”(图三)

2、乾隆八年《唐英奏折》:“乾

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内务府员

外郎管理九江关务奴才唐英谨

奏,为奏闻事,窃奴才于十月内

在窑厂办理瓷务,因是时工匠皆

齐集,复敬谨造得万年甲子笔

筒一对,循环如意辐辏速绵,

工匠人等以开春正当甲子万年之

始悉皆欢腾踊跃,更逢天气晴和,

胚胎、窑火、设色、书画各皆顺

遂,不日告成,奴才即于十一月

初二日回关办事,今专差奴才家

人赉捧笔筒恭进,伏祈皇上睿鉴,

谨奏。”

北京同仁堂乐家旧藏

3

松石绿地青花款

中贸拍卖 2024 年秋拍第

820 号拍品。

洋彩黄地锦上添花万年甲子旋转

笔筒

黄地(没见传世品)2 件

4

乾隆十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

乾隆十年 ( 公元 1745 年 ) 十二月

二十二日司庫白世秀来說太監胡

世傑交

洋彩黃地錦上添花萬年甲子轉

鏇筆筒一對 傳旨着送往圓明園

交縂管應擺處换上,欽此。

(於本月三十日着柏唐阿蘇哲将

轉旋筆筒一對送往圎明園去讫。)

洋彩甲子万年笔筒存世数量表

第61页

5

松石绿地青花款

乾隆十六年《呈贡档》:

“乾隆十六年二月初八日,管理

九江关务奴才惠色恭进:……洋

彩山河一统笔筒一对……”

1. 乔治 泰伯先生(Mr.

George Taber)旧藏;

2. 纽约苏富比,2012 年 3

月 20 日,编号 93。

3. 北京拍卖会,2018 年

12 月 12 日,编号 5431。(成

交价 RMB 48,300,000)

6 乾隆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呈

貢檔》:“七月二十六日,內務

府員外郎兼佐領管理九江關稅兼

管窯務 ( 奴才 ) 舒善恭進:……

洋彩玲瓏旋轉筆筒成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7

美国罗德岛州新港市

公共图书馆藏品。

Newport Public Library,

Newport, Rhode

Island

第62页

上表之中第 5 项,对应乾隆十六年《呈贡档》记载:“乾隆十六年

二月初八日,管理九江关务奴才惠色恭进:……洋彩山河一统笔筒

一对……”

此时虽然唐英受命奔赴粤海关查处贪弊案,御窑厂监督一职由惠色

临时担任,但是,实际此时御窑厂生产烧造一切管理皆与唐英在任

之时无异,也是老格出任驻厂协理官,负责实际的烧造事务。惠色

所进的【洋彩山河一统笔筒一对】对照传世实物所见,应为乔治·泰

伯先生(Mr. George Taber)旧藏,后释出,见于纽约苏富比,2012

年 3 月 20 日,编号 93 拍品。细细比较其色釉彩料,具备非常典型

的乾隆早期洋彩之特征,品质相当高。其青花写款更加清楚证明乾

隆十六年前后,乾隆早期(唐英督陶期间)洋彩瓷器依然是青花写

款,暂时不见矾红写款。

综合上表可知,本品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件“篆书版天干地支”转心

笔筒,其他万年甲子笔筒,都是楷书为之,本品则是篆书署写。乾

隆一朝,御瓷之中书写天干地支的器物本是稀少,除了笔筒,目前

所知还有两例清宫旧藏,第一例【清乾隆 黄地洋彩镂空干支字象

耳转心瓶】,典藏编号:故 00154502,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附图

一 )。其天干与地支皆以篆书为之,唯独“甲子、万年”依然保

持楷书。两者书写的篆体风格高度一致,肯定所依据的粉本是相同。

其彩料与画工,妍美繁缛,极见华丽贵气。底款也是青花篆书六字

款,书写与本品一致,尤其年字的写法,最具时代特点,肯定两者

之写款皆为出自同一人之手。

同样,第二例原陈设于颐和园排云殿的【清乾隆 霁蓝地粉彩描金

开光题诗山水人物图转颈瓶】(附图二),其颈部葫芦形开光内书

篆文干支,转动颈部改变干支位置,组成变化无穷的万年历,与本

附图一 清乾隆 黄地洋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典藏编号:故 0015450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附图二 清乾隆 霁蓝地粉彩描金开光题诗山水人物图转颈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63页

附图三 乾隆八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附图四 乾隆十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乾隆朝高级御瓷书写年款分期特点表

存续时间 书写材料 年款字体 彩瓷写款

第一阶段

唐英督陶时期

乾隆二十一年以前

青花

楷书极少

篆书为主

字句宽松

形制较大

白地青花

色地青花

第二阶段

老格实际负责时期

乾隆二十一年至三十

年左右

青花为主

矾红较少 篆书

色地青花写款为主

出现少量色地矾红篆

书款

无框与单框矾红款皆有

第三阶段 乾隆三十年至四十多

青花少

矾红为主 篆书

色地矾红为主

少量白地矾红金彩款、

凸雕款出现少量

第四阶段 乾隆五十年至嘉庆三

年 青花与矾红并重

篆书

款字与嘉庆时期比较

相近,篆字之间的距

离比较紧凑,字体也

比之前稍小一些。

色地矾红为主

少量白地青花

第65页

皆欢腾踊跃… 辐辏速绵,工匠人等以开春正当甲子万年之始悉 齐集,复敬谨造得万年甲子笔筒一对,循环如意 窃奴才于十月内在窑厂办理瓷务,因是时工匠皆 —

于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

第66页

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甲子、万年”则是以篆书写就。

以上两例洋彩瓷器都是清宫御瓷的顶级之物,华美无比,根据清宫

档案记载分析,二者皆烧造于乾隆八年以前。比对与本品篆字书写

特点与彩绘颜料工艺,我们相信本品的烧造时间应该与之非常相近。

唐窑步入乾隆朝之初最大的贡献则是把洋彩瓷器大力发展成为清宫

御瓷的最重要品类之一。为了迎合新君的审美品味,御器厂在唐英

竭力引领下,重点发展洋彩瓷器。因此,洋彩在乾隆初年大放异彩,

在乾隆三年开始较大规模烧造,在乾隆六年——十年便是烧造的高

峰时期,传世所见许多乾隆洋彩瓷器正是烧造于此际。唐窑洋彩瓷

器其中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底部书写青花款,六字或四字篆书,字

体与同时期的青花、诸色釉瓷器一致,甚至写得更端庄。

笔者依据清宫档案记载与传世实物互相印证,经过排比分析之后,

认为乾隆一朝六十年,御瓷写款根据字体风格,可分以下数个阶段:

第一阶段:唐英督陶时期,乾隆二十一年以前。当中又可以分唐窑

前期和唐窑后期。楷书极少量出现,主要是篆书,青花写款。彩瓷

都是青花写款,个别则是金彩款、暗刻款,宫廷烧造的,则是料款。

第二阶段:唐英的助手协理官赵老格实际负责时期,乾隆二十一年

至三十年左右。以青花写款为主,也开始出现矾红篆书款,无款与

单框矾红款皆有,一般都是出现在比较高级的彩瓷之上。

第三阶段:老格之后的乾隆三十年至乾隆四十多年,此期间督陶官

都是行政官员,多是例行公事,烧造经费也不如从前。书写底款青

花少,色地矾红款为主,凡是彩瓷,皆是矾红款。金彩款、凸雕款

出现少量。

第四阶段:乾隆五十年至嘉庆三年,青花与矾红款并重,款字与嘉

庆时期比较相近,篆字之间的距离比较紧凑,字体也比之前稍小一

些。

彩瓷方面,底款则是色地矾红为主,也有少量的白地青花。

以上分期都是笔者长期以来依据清宫档案记载的御瓷烧造精准时

间,并与目前传世实物一一对应,有了明确的实物与准确的烧造时

间契合,这样来通过诸多实例,得出以上的分期结论。

本品底部以青花书写篆体款,诸字规整,笔道清晰,并四周以松石

绿釉覆盖装饰,此为高级洋彩的彩绘特点。此写款与清宫旧藏现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烧造于乾隆六年的【磁胎洋彩锦上添花红地茶碗

一对】一致。(典藏号:故瓷 17583-4,见廖宝秀编《华丽彩瓷—

乾隆洋彩》, 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 年,页 44, 图版 1)。该书收录

十余件同式写款的洋彩器物,并可与清宫档案记载一一对应,集中

出现在乾隆六年——十年,属于唐英督陶的早期典型写款,因此,

本品的烧造时间对应就是在乾隆六年至十年之间,应是不容置疑。

我们检阅清宫档案对甲子万年笔筒的相关记载如下:

1、乾隆八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六月二十一日,员外郎常保、

司库白世秀、七品首领萨木哈、副催总达子将唐英烧造得……交太

监高玉、胡世杰等呈进:奉旨照从前进过的锦上添花万年甲子笔筒

再烧造几件送来 , 钦此。于八月十九日,将唐英烧造笔筒五件持进

交讫。”(附图三)

2、乾隆八年《唐英奏折》:“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内务府员外

郎管理九江关务奴才唐英谨奏,为奏闻事,窃奴才于十月内在窑厂

办理瓷务,因是时工匠皆齐集,复敬谨造得万年甲子笔筒一对,循

环如意辐辏速绵,工匠人等以开春正当甲子万年之始悉皆欢腾踊跃,

更逢天气晴和,胚胎、窑火、设色、书画各皆顺遂,不日告成,奴

才即于十一月初二日回关办事,今专差奴才家人赉捧笔筒恭进,伏

祈皇上睿鉴,谨奏。”

3、乾隆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太监胡世杰交洋彩黄地锦上添花万

年甲子旋转笔筒壹对,传旨着送往…交总管应摆处换上。钦此。”

(於本月三十日着柏唐阿蘇哲将轉旋筆筒一對送往圎明園去讫。)

(附图四)

4、乾隆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呈贡档》:“七月二十六日,内务

府员外郎兼佐领管理九江关税兼管窑务 ( 奴才 ) 舒善恭进:……洋

彩玲珑旋转笔筒成对 ( 交双玉一件、祥玉一件代往热河 )……”

5、西暖閣陳設檔案

道光十五年 ( 公元 1835 年 ) 七月十一日

內廷西路養心殿區養心殿西暖閣:……萬年甲子磁筆筒壹件 ( 内插

筆四枝扇子一柄 漢玉扇墜 )……。

整理上述档案文献可知,此式笔筒在乾隆八年以前曾有上贡,甚得

乾隆帝之喜爱,方有乾隆八年六月再度下旨烧造的命令,八月则送

达至京五件。

乾隆八年十二月继续恭进一对。

乾隆十年十二月一对黄地笔筒(不见传世)送至…陈设。

乾隆二十五年督陶官舒善恭进一对。

道光朝陈设档与光绪朝陈设档记载一样,记录西暖阁陈设有万年甲

子磁笔筒一件,正是对应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者,见《洋彩甲

子万年笔筒存世数量表》中的第 1 件。

参照前述论证乾隆早期唐窑时期洋彩瓷器不曾出现矾红款的特点,

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一对万年甲子笔筒(见《洋彩甲子万年

笔筒存世数量表》中的第 6 件,矾红四字篆款)应该是乾隆二十五

年督陶官舒善恭进,廖宝秀老师在《华丽彩瓷—乾隆洋彩》中错误

认为是乾隆八年十二月上恭的那一对,这一对笔筒彩料与画工和其

他万年甲子笔筒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不符合乾隆十年以前清宫

洋彩瓷器的基本水平,反而无论是从写款特点还是彩绘品质,都是

契合乾隆二十多年的烧造水平。

那么,如何看待现存世的洋彩万年甲子笔筒的彼此关系,笔者以为,

乾隆八年以前烧造的,一定不会多,很可能就是一对,目前无法肯

定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八年之后,在以此为范式开展多次烧造,

前后肯定有许多共同特色。

结合前述清宫旧藏两例同样带有篆书万年甲子式样的洋彩转心大瓶

的烧造年份,二者都在乾隆八年以前,因此,笔者推测,本品应该

就是乾隆八年以前烧造的第一批万年甲子笔筒,是后来延续烧造的

最早范式,学术意义非常重大。无论如何,综合现存于世数件洋彩

万年甲子笔筒的烧造水平和保存状况而论,本品无疑是最佳的,识

者当宝之!

第68页

821

清道光  宫粉地洋彩九秋图灯笼瓶

MARK AND PERIOD OF DAOGUANG

a pair of pink-ground famille rose lantern

vases

H: 24.8cm

RMB: 1,600,000-2,000,000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

本品造型挺拔,内壁施松石绿釉,口沿描金,外壁口颈及胫部以宫

粉为地,洋彩绘缠枝宝相花间隔蝠衔瑞宝纹,瓶腹白釉内绘九秋图。

外底矾红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

秋花题材自康熙御窑始兴,至道光朝其描绘已炉火纯青,以诸色彩

料绘就桂花、菊花、蜀葵、鸡冠、芙蓉、海棠、雁来红等九种秋天

盛开的花卉,构成九秋图,寓意千秋万代、普天同庆。菊花千瓣簇

簇,设色雅致,意态雍容,俯仰生姿。

秋海棠尤其精彩,枝叶花朵、形态色泽皆栩栩如生,枝节处与花瓣

色彩变化微妙、刻画生动,宛如瓶上生花,风致楚楚,妍美妩媚之

态在秋日华光之下一展无遗。从本品装饰及款识来看,当属道光早

期制品。

此式灯笼瓶乾隆朝始见,嘉道继之,遵循清代瓷器“图必有意,意

必吉祥”之准则,装饰以吉祥纹饰,整体气息华丽,为道光御窑精

品。故宫博物馆藏有一例道光朝洋彩花卉灯笼尊,纹饰布局与本品

一致,可资比较。

展览: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2023年

备注:即将出版于《慎修思永:十九世纪的中国瓷器 道光御窑

篇》,文物出版社,2024年,图版068。

821 款识图

第71页

823

清乾隆  胭脂红地洋彩宝塔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a famille-rose-ground enameled pagoda

H: 42cm

RMB: 400,000-600,000

本品属当时经由皇帝审定,御窑烧造的典型样式。佛塔由基座、覆

钵式塔身和九相轮及刹顶四大部分组成。通身纹饰自上而下紧凑

繁密 : 刹顶上部有一描金如意宝葫芦饰,飘带紧系垂于两侧,华盖

四周满绘祥云,间以上狭下丰十三层塔,绘制缠枝花卉,象征佛教

十三重天,肩部绘藏传佛教特有的瑞兽璎珞纹,梵语具有“庄严与

荣耀”的涵义,座面主体装饰缠枝莲纹,贲门佛龛口沿亦画有火焰

状花卉纹。整器绘画工艺特殊,彩料精妍,颜色搭配得宜,彰显庄

重华丽之皇家气质。有意思的是,拍品一类佛塔形制与北京白塔寺

佛塔外观一致,查阅资料,白塔寺白塔最早由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

辽塔遗址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主持设计。白

塔形制即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式,并融合了中原佛塔的建筑风格,

是典型的喇嘛塔(覆钵式塔)。所以拍品瓷质佛塔原型即为古印度

的窣堵坡式塔,其充满藏传佛教意味,这也表达了乾隆皇帝对早期

佛教文化艺术经典的继承和发扬。

按《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四十五 (1780 年 ) 年十月“初四日

员外郎五德、催长大达色、金红来说太监鄂鲁里传旨:宁寿宫、玉

粹轩现供厢珠子、宝石、宝塔,着配香几玻璃罩。再养和精舍楼上

现供磁罗汉紫檀木供案四张,俱将进保改案兰寸,两边配香几一对,

供磁塔。”可见其供奉方式及位置。洋彩佛塔为乾隆瓷质法器之精

绝代表,唯乾隆一朝独有。目前公私机构典藏数量不过二十余例,

完美无损者寥寥无几,所见造型、纹饰大体相同,唯色地变化多端,

见有黄地、松绿地、浅绿地、白地、胭脂红地等近十种,且常有佛

塔与器座不同色地混搭者,以期别样装饰效果,清宫旧藏亦可见此

种情况。

此类御窑佛教法器俱不落年款,以示帝王对佛祖的崇敬之意。乾隆

曾下旨藏草瓶等法器“俱不要款”。藏传佛教的佛塔见有菩提塔、

聚莲塔、尊圣塔、多门吉祥塔、天降塔、和结塔、神鞭塔、涅盘塔

等八种类型,是为纪念佛祖一生从诞生到涅盘的八个重大事件,而

对于拍品一类瓷质佛塔传世作品仅见这一种类型。参照北京故宫博

物院的收藏记载而言,这些藏传佛教供器,原本多放置乾清宫中的

慈宁宫、养心殿、雨花阁、中正殿,亦有供奉于承德避暑山庄和沈

阳盛京故宫,可见此类佛塔等级之高。

清宫礼佛—满清皇室笃信藏传佛教,尤以康雍乾三朝为最,至乾隆

时期藏传佛教对清宫的影响达到顶峰,乾隆帝更是从个人行为和国

家行为两方面去实践着他的崇佛信念,其自命为“佛心天子”,一

生六度朝礼五台山,前后历时数十载完成汉文、满文大藏经的雕印

工作,是为乾隆朝崇佛的空前之壮举。

乾隆时期宫中遍设佛殿,先后修建了中正殿,雨花阁、宝相楼、吉

云楼、梵华楼、佛日楼等多处藏传佛堂。不仅如此,宫廷佛教法事

也非常频繁,几乎每天都有喇嘛在皇宫御苑中念经做佛事,帝后们

也经常到皇家寺庙拈香拜佛,聆听喇嘛诵经。

823 侧面图

此时期佛教文物制作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乾隆帝首次在满族宗教

信仰祭祀中规定首祭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并用大典的

形式颁行天下,这充分说明乾隆帝对佛教的崇信。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自幼与三世章嘉活佛共同学习,深受其影响,

对藏传佛教怀有深厚的信仰。

第72页

824

清乾隆  青花吉庆有余粉彩“五

伦图”双夔龙耳大尊

QIANLONG PERIOD

a blue and white-ground famille

rose’ flower’ vase

H: 83.5cm

RMB: 1,800,000-2,500,000

拍品体量硕大,造型雍容华贵,撇口束颈,气

势恢宏,为乾隆时期难得一见的青花加彩大器,

陈设王宫贵胄之所,尽显华美之风。拍品纹饰

分为上中下三段,皆繁复精工。口沿青花装饰

一周如意纹,颈部纹饰上绘绘“福寿万代”纹,

灵蝠倒挂,以“蝠”谐音“福”,下绘“吉庆有余”纹,

双鱼衔磬,以“鱼”“磬”谐音。亦有“鸿福齐天”、

“吉庆福寿”之意。主图间饰缠枝西番莲纹饰,

间夹迭蜷曲柔婉的枝叶,尽显舒展柔美之姿。

颈部青花对称饰双夔龙耳,更显华美端庄。拍

品腹部通景绘粉彩“五伦图”,施彩瑰丽浓艳,

纹饰繁缛,构图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笔触细腻

传神,开光内所饰“五伦”图案又称“百鸟朝凤”。

其中“五伦”之意为:凤凰表君臣,仙鹤表父子,

鸳鸯表夫妻,鹡鸰表兄弟,黄鹂则表朋友之意。

同时凤凰象征力量与火热,相传只现于明君之

治与太平盛世,遂凤凰图案亦寄托大众祈盼雨

顺风调、国泰民安之美愿。以此瓶为例,牡丹

与凤凰同绘,藉牡丹衬托凤凰之雍容华贵,此

纹饰组合,寓意国家之繁荣昌兴。同类“五伦图”

题材作品可见一例清乾隆“百鸟朝凤”图瓷瓶,

售于香港苏富比 1988 年 6 月 7 日 编号 314。另

例清乾隆粉彩胭脂红地轧道开光“五伦图”夔

龙耳大瓶,售于香港苏富比 2015 年 10 月 7 日,

编号 3644。此瓶器形硕大,纹样繁复,实属罕

见。不论青花装饰还是粉彩质地皆属乾隆上乘

之作,见皇家御窑之工,其形制纹样更是典型,

然难觅相若作例,此瓶所见元素组合,独具匠心。

此瓶整体典雅富丽,诚属难得。

参阅图:伦敦苏富比 1988 年 6 月 7 日

编号 314 拍品与拍品同类样式

第74页

825

清乾隆  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a blue and white pear-shaped vase

H: 28.5cm

RMB: 1,800,000-2,5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拍品撇口,细长颈,下腹略垂鼓,圈足外撇。造型周正俊秀,外形

线条流畅优美。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滑莹润,腹部饰青

花芭蕉竹石图案,栏杆周围,芭蕉和兰竹生于奇石之间,生机盎然,

富有园林小景的别致趣味,纹饰描绘细腻,富有层次感,地面皴法

技法轻轻绘出,笔意娴熟,构图疏朗得当,给人以水墨小品画的清

幽之境。颈部饰蕉叶纹,卷草纹以及灵芝云纹作饰,底端为明清时

期习见的变体莲纹。此式芭蕉竹石图玉壶春瓶为清宫陈设之经典,

及摹仿明代永宣青花而成,始见雍正时期,惟求仿古故未曾署款。

乾隆继之,遂写本朝年号篆书款。其画工、神韵又为后世历朝难以

企及。其形庄重典雅,俊美多姿,胎质坚致细白,釉汁滋润明亮,

青花一色浓妍深沈。图中竹石芭蕉俱见神采,点涂技法发挥尽致,

所到之处尽现永宣遗风,成对传世保存完美,殊为难得,诚属乾隆

佳品。玉壶春瓶是宋代创制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

一词而得名。玉壶春瓶富有诗意,愈增声华。如王昌龄《芙蓉楼送

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苏轼《宝山新开

径》“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等。宋代北方定窑、汝

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以及南方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窑普遍烧

造制作,品种有白釉、黑釉、白地黑花、青釉瓷等,而且各具特色。

玉壶春瓶,自元代以后多配有盖,元代景德镇窑有青花、青白瓷品

种。因烧造的年代不同造型有别。宋元时期壶颈部细长,腹部较小。

明清时期壶颈部较粗,腹部硕大。玉壶春瓶初期为酒器使用,后因

器形秀美,线条匀称,受人喜爱,逐渐作为陈设之用,历代相沿,

盛行不衰。竹石芭蕉纹装饰始见于元代瓷器上,明清时期流行,其

后成为瓷器传统装饰纹样延用。玉壶春瓶装饰竹石芭蕉图,最早见

于明代洪武御窑,有青花、釉里红制品。永宣时期制品最美,清代

康熙始仿明初之作,乾隆朝烧造达到极致。以后历代官窑均以乾隆

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为标准范式,一直延烧至清末,以青花居多。

来源:台湾鸿禧美术馆旧藏

出版:《鸿禧集珍——陶瓷图录》,图101,高雄市立美术馆,

1995年11月15日。

825 款识图

拍品出版物

第76页

826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案缸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a blue and white ‘dragon’jar

D: 21.5cm, H: 14cm

RMB: 800,000-1,2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放置文房用具,可置于案头,故称案缸。本品唇口,鼓腹,敛颈,

卧足,玉璧底。其造型稳重规整,胎骨坚致厚重,外壁以青花绘云

龙纹,双龙前后呼应,一改以往双龙前后追赶状,代之为一龙回首,

一龙追逐,矫健生动,龙身遒劲,形态凶猛,毛发似随风飘动,动

感十足。所绘龙纹青花发色沉看,蓝中透紫,苍雅幽深,而海水纹

所用蓝色较为浅淡,愈发衬托出龙翔于天,大气磅礡。器底以青花

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其造型来源于嘉靖官窑龙缸。

嘉靖官窑深得世人喜爱。雍乾时期,嘉靖官窑成为清雍乾二朝的重

要摹制对象,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永宣二窑。顺治文人叶梦珠曾有

评述:“磁器,除柴、定、官、哥诸窑而外,惟前朝之成窑、靖窑

为最美,价亦颇贵。”《乾隆三年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文件?江西》

记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

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嘉窑青龙小缸一件?,交与烧造瓷器处唐

英,具照样烧造送来。烧造完时再将原磁器缴回,仍交磁器库。此

磁器内有大器皿应画样带去,其小磁器皿贝各带。钦此。”由此可

知,此式青花云龙纹缸为乾隆钦定仿烧,并于乾隆三年便已摹制出

来。拍品胎骨坚致厚重,釉面滋润,白釉泛青,青花色泽浓艳,尤

见嘉窑之态,亦为乾隆隽品。

来源:天津文物,2007年12月11日,lot666

展览:龙翔九天——元明清龙纹御用瓷器展,北京,2020 年

第79页

827

元  龙泉粉青釉花口洗

YUAN DYNASTY

a longquan celadon barbed-rim brush washer

D: 11.2cm

RMB: 800,000-1,200,000

洗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必备之物。一件文雅精美的洗,不仅赏心悦目,更是文人雅士自身

追求的表达。龙泉窑素以厚釉青瓷著称,其优雅的造型、肥美的釉水,无一不彰显出独

特的青瓷艺术,其形其韵,往往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间。

洗口呈六瓣葵花形,直腹,外壁上下装饰两道弦纹,造型简洁而美观。内外壁施粉青厚

釉,釉面莹洁,显示出高超的烧造水平。釉色娇嫩纯美,观之如置雨后山林,格调清新,

赏心悦目。足露胎,削修规整,微泛火石红。器形规整秀丽,制作极为精良。

第80页

828

12 世纪  高丽青瓷刻莲瓣纹直口杯

12 CENTURY

a korean celadon carved lotus

straight mouth cup

D: 8cm, H: 7cm

RMB: 500,000-600,000

在高丽王朝统治的历史上,青瓷作为高丽文化的精髓,

应该说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高丽青瓷是高丽时期

继承新罗时代陶瓷器工艺传统生产的瓷器,其高雅、

美丽、清新,呈青翠的绿青色,又名翡翠色瓷器,本

品即位一例少见的高丽青瓷莲瓣杯,形制独特,可谓

高丽瓷中的罕见之物,相似者可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高丽青瓷杯及高丽美术馆藏

高丽青瓷杯,两者皆运用了少见的浮雕技术来雕刻莲花瓣,这种技艺似传承于

汝窑,并且在世界陶瓷的技术史角度来看,可与汝窑相媲美。拍品为典型 12 世

纪高丽时代(918 年 -139 2 年)生产的高质量青瓷器物,拍品其器型典雅,刻

工精湛,双层莲辦,力道遒劲。发色碧绿,匀净耐看,如翡翠一般。档次极高,

为当时的御窑器。本件拍品这样高品质的刻莲辦杯,传世非常稀少。

参阅图:高丽青瓷刻莲瓣

纹直口杯 高丽美术馆藏

参阅图:高丽青瓷刻莲瓣

纹直口盖杯东京国立馆藏

参阅图:高丽青瓷刻莲瓣纹

直口盖杯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第82页

829

12 世纪  高丽青瓷葵口折腰盘

12 CENTURY

a korea celadon dish

D: 17.5cm

RMB: 800,000-1,200,000

拍品呈六葵花口,折腰,器型优雅。这个器型为宋代通用型,在汝窑,

龙泉窑,定窑,湖田窑中都有见到。实际上,据南宋《袖中锦》刊载,

当时被南宋誉为“天下第一”的物品中,就记有“高丽秘色”,即

高丽青瓷,南宋人在古文献中的这种称颂,应是对高丽青瓷中世纪

高峰发展期真实面貌的如实记载,可知高丽在当时就声誉四海内外。

12 世纪始,高丽青瓷发展达到高峰,釉色综合了汝窑、龙泉窑的工

艺特色,其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仿制中国以都城开封为中心的北

方地区制瓷业成就。高丽纯青瓷在器具的品种和造型的选用上明显

的与中国北方的汝窑相关,生产的产品颜色近似于龙泉窑、越窑艾

叶青、月白等色,高丽青瓷其最主要成就在于烧出了和汝窑一样美

丽绝伦的天青色调,此高丽折腰盘器形寄托于宋之汝窑青瓷,此盘

翡翠色,发色绝佳。为极简审美之代表作。档次极高,目前世界各

大馆藏有见到两例刻花的与拍品形制一至的高品质葵口折腰盘,一

件藏于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一件藏于英国剑桥大学菲兹威廉

姆兹博物馆,可资比较。

参阅图:高丽青瓷葵口折腰盘 日本大阪

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第85页

830

清乾隆  白玉留皮御制诗文带扣

QIANLONG PERIOD

AN Imperial poetry with BELT BUCKLE

L: 5.6cm, W: 4.1cm

RMB: 80,000-120,000

此带扣由和田白玉籽料制成,正面保留完整的皮子,皮色犹如深

秋红叶,黄中略带红褐色斑点。带扣整体呈卵圆形,其正面边缘

阴刻回纹一周,再以弦纹围合,刀法严谨细劲。正中以隶书阴刻

乾隆咏芍药御制诗一首:“繁红艳紫殿春余,第一扬州种色殊,

逞尽风流还古恨,被人强唤是花奴”。落“乾隆御题”四字款。

带扣作为方便可靠的束腰用品,初见于汉代,一直盛行到清代。

基本样式有四:钩环形、钩钮形、插榫形和双钮形。这件带扣就

属于双钮形。对于玉料皮色的运用至少可追溯到元代,到了清乾

隆时期,因皇帝本人对于玉器“良材不雕”的审美追求,宫中造

办处治玉颇多见到留皮巧作之器。尤其对于玉质上乘,皮色金黄

的和田籽料,琢玉之时往往更追求少作切裁,留其皮色与润白无

瑕的玉质相映成趣。此件带扣即属此类,而或许正因其材料上佳,

乾隆皇帝才下旨将御制诗镌刻其上以伴身赏玩。

在佳器上题刻御制诗文,是乾隆宫廷制作高等级器物的常见做

法。其诗文一般与器物本身或纹样相应和,或记录贺典事件等等。

此带扣所刻诗文,为乾隆登基前身为皇子时所作《题邹一桂花卉

十二幅》中“芍药”一首,录于《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八。

邹一桂(1688-1772)清代画家。号小山,晚号二知老人。江苏

无锡人。雍正五年(1727 年)进士。任贵州学政、礼部待郎,官

至内阁学士。工诗文、书画,擅花卉,师法恽寿平,多作写生花卉。

其工笔花卉颇得乾隆帝喜爱,曾精心绘制百种花卉,每花题一诗,

集成《百花卷》进呈乾隆帝,深受赞赏。由此看来,此白玉带扣

极有可能配有其他摹邹一桂所画芍药花而刻的白玉带板,成套而

设。

附图:《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八

第86页

831

清乾隆  白玉卧羊

QIANLONG PERIOD

A White jade CARVING OF A sheep

L: 8.5cm, H: 5.5cm

RMB: 150,000-200,000

卧羊以和田白玉整料雕成,可一握于掌心,料质润白而微闪青,略带沁色,

表面莹润如脂。羊呈卧姿状,高鼻圆眸,憨态可掬。其长须及胸,两角生环

节而长及背部,体态健硕饱满,四足屈收于腹下,蹄足亦琢刻而出,颇有丰

满肥腴之态。“羊”通“祥”,“吉羊”即“吉祥”,白玉羊蕴含了吉祥如

意之美意。本品造型写实灵动,琢磨精美光润,雕工细腻传神,可见明显的

清乾隆风格。

此式乾隆宫廷玉作的长角山羊伏卧之形象颇为经典,查阅清宫《活计档》记载,

多可见有制作、陈设“白玉羊”的记载。在两岸故宫馆藏中,亦可见形制相

类的几例。典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例白玉卧羊,造型、姿态与本品殊为一

致。北京故宫藏例原为玉雕十二辰中的一件,可见本品也可能与其他生肖组

为十二辰,可能收纳于宫中百什件内,为皇帝御玩之物。

参阅图:青玉十二生辰 羊 故宫博物院藏

第87页

832

清  白玉受天百禄牌

QING DYNASTY

A WHITE JADE ‘MYTHICAL BEAST’ PLAQUE

L: 6cm, W: 4.2cm

RMB: 150,000-250,000

题识:受天百禄

此牌玉质润泽,用白玉资料,质地颇均匀,通体无瑕,仅略带皮色,触手细腻,

有玲珑秀美之质。牌头刻双螭纹,螭首相对,吻部下方有一穿孔。正面减地雕

琢一瑞兽天禄,蹲姿,作回首顾盼状,首似鹿,角似羊,身披鬃鬣,造型奇骏,

口吐祥云,神情肃穆。背面开框刻篆书“受天百禄”四字。“受天百禄”语出

《诗经·小雅》:“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

维日不足。”,意为上天庇佑,可享福禄太平,受上天恩赐,万事皆宜。玉牌

以简驭繁,寥寥数刀将瑞兽宛然呈现,灵动不失端庄,且雕琢精美,寓意吉祥。

且雕琢精美,寓意吉祥。

第88页

833

清  白玉达摩一苇渡江子冈牌

QING DYNASTY

A WHITE JADE ’Buddhist figures’ PLAQUE

L: 6.1cm, W: 4.2cm

RMB: 200,000-300,000

题识:达摩老祖渡江河,一苇青枝做跃槎。子冈。

此牌以和田白玉为材,通体无瑕无绺,色白而质润,表面光洁犹如凝脂,质感上

佳。玉牌形作四方,双面浮雕装饰,牌首纹样两面相同,为对首的变形夔龙纹,

兼饰以阴刻云纹。其两面皆用两周阴刻的倭角方形作开光,铲地浅浮雕装饰,正

面刻达摩像,见达摩身着罩袍,高鼻大耳,腮生虬须,形容枯瘦而沉静。其跣足

踏于一枝苇叶上,凭海临风而立,足下苇叶枝条婉转,海波纹理则流畅且细密,

别具层次感。此玉牌之达摩像,所刻线条圆转流畅,其所表现的衣袍纹理自然,

迎风飘逸之态颇为传神。玉牌另面,浅浮雕阳文草书诗句:“达摩老祖渡江河,

一苇青枝做跃槎。”书体挥洒自若,文言达摩渡江之事,与另侧画面相互呼应。

末署“子冈”二字款。

陆子冈,约为嘉靖万历年间人,为明清两朝最为著名的玉匠之一,其作品在明末

时即是炙手可热的雅玩,如《苏州府志》载:“陆子冈,碾玉录牧,造水仙簪,

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徐渭《咏水仙簪》:“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

杜兰香。锟锋尽终难以,愁煞苏州陆子冈。”子冈名盛如此,乃至清代仍广有寄

托其名款而制的玉器文玩,其中尤以牌饰最为典型,其形制多一面刻画,另面题

诗,末署“子冈”或“子刚”款。

至清中期,和田玉料的充盈供给,以及琢玉工艺的发展,使得这种“子冈牌”更

成为一类重要的玉饰门类。此件达摩渡江牌,即为其中珍巧之品,其不仅玉质上

佳,雕工亦具典型的“乾隆工”特征,配以所刻“达摩一苇渡江”之题材,颇具

清雅文气的文人风韵。

第90页

834

清乾隆  白玉内浮雕龙纹洗

QIANLONG PERIOD

A WHITE JADE dragon WASHER

D: 8.4cm

RMB: 180,000-200,000

该洗圆形敞口,平底弧腹,以整块玉料雕琢而成。白玉玉质

润泽,造型规整,整体简洁敦厚而不失灵动线条。洗外壁光

素无纹,洗内高浮雕一卧龙,苍劲矫健,龙呈回首状,双目

圆瞪,须髯灵动,鳞片毕现,四肢有力,五爪分明。玉洗是

清代文房用具之一,为盛水洗笔之器,凡玉质笔洗多雕琢玲

珑精巧,深受文人雅士青睐。此器不吝取材,螭龙纹饰之外

采用大面积留白手法,以彰显玉质之佳美,更衬托螭龙之灵

动。该器物造型构思独特,琢制沉稳,工法纯熟,刻画细腻,

其用料讲究,抛光亮滑,意蕴非凡,称得上是一件工美材佳

的精品。

第92页

835

清乾隆  白玉碗

QIANLONG PERIOD

A White jade bowl

D: 16.3cm, H: 7.3cm(不含座)

RMB: 400,000-600,000

和田白玉质,质色纯净无瑕,润如荔中,莹然欲滴。器型硕大,微微侈口,平折

沿,口沿平整光滑,斜收腹,底承圆圈足,线条柔和。如此良材美质,通体光素

无纹,不着一刀,琢磨圆润,柔美规矩,质朴谦恭而又带有盈盈宝气。良材不雕

是存“玉之五德”,以示蕴天地山川精气之大器不琢。玉碗整体造型沉稳端庄,

线条自然流畅,琢磨简练圆熟,显然为乾隆宫廷之物。

清乾隆时期,内廷玉料供给充裕,多有质色上佳的和田籽料,因而玉器制作频繁。

如档案中记载:“乾隆十八年四月,太监胡世杰传旨,着德日常姚宗仁在银库玉

石中挑选足做玉碗,桌木各一百件之玉呈览。钦此。”一次制作百件玉碗,数量

并不算少,但玉质用品终归少数,且非常珍贵,因而只有特定身份者可使用。乾

隆年间所定“铺宫”中规定的日常用品,仅皇太后、皇后各可用“玉盏金台”一

副,用玉等级由此可见一斑。

此碗因需取大料剖成,不随形,不就料雕制,对玉材要求极高。造办处玉作琢玉

时,多染黄褐斑或雕花纹以掩饰石瑕。与之相比,此碗所用羊脂玉料硕大完美,

整器线条自然流畅,古朴清雅,远视之宝光盈盈,堪称乾隆时期玉碗中的精品,

殊为难得。

可相参照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乾隆白玉碗连托,在形制方面较为相仿,

可与之比较。另可见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藏,出版于《JADES from CHINA》封

面的清十八世纪白玉碗,与此碗同为素面玉碗。另香港佳士得 2011 年 11 月 30

日售出一件白玉撇口碗,与本品形制相近,成交价 242 万港币。

来源:美国伊利诺伊州Irvina Warren女士旧藏

参阅图:白玉碗 故宫博物院藏

第94页

836

清乾隆  白玉留皮太平有象山子

QIANLONG PERIOD

A White jade elephant mountain

L: 13.8cm, H: 9.2cm

RMB: 300,000-400,000

此件山子为整块和田白玉资料随形圆雕而成,其质地清润,色白而存留天然洒金

皮,色金黄艳丽。刻者惜其料而保留外壁金黄玉皮,中部镂空一山洞,洞中有立

体的太平有象和狮子,山洞边有苍松翠柏,下有一洞流水潺潺。象的长牙、双眼、

披鞍、狮子的长毛等,刻划丝丝入扣,细致入微。山子所雕象和狮子为佛教文殊、

普贤菩萨的坐骑,它既代表了对佛家的崇拜又隐寓了对“太平有象,国泰民安”

的褒扬。整体玉质温润沉稳,图案构思精妙,籹作巧夺天工。此器为京作玉山子

中的上乘之作,典型乾隆宫廷琢器之风格,亦迎合了乾隆帝“良材不雕”的赏玉

理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白玉随形雕洗象图山子,亦为留皮雕刻,其用料、工

艺、题材,乃至尺寸大小皆与本品相仿,可资作参照。

纪录:1、中国嘉德,1996年4月20日,Lot.788

   2、北京翰海,2001年12月10日,Lot.1487

参阅图:白玉雕洗象图山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96页

837

清乾隆 白玉留皮松下高士图山子

QIANLONG PERIOD

A White jade LITERATI mountain

H: 9cm

RMB: 250,000-300,000

此白玉山子以和田白玉籽料为材,随形雕就,尺寸不大而质料甚精,其色润白,

质地清透如羊脂,兼存几处金黄玉皮,清润可爱。山子两面皆随形作浮雕装饰,

正面凿玉为窟,内刻亭阁院落,见松枝苍虬,下有飞泉清冽,庭中高士立于松下,

手秉如意,盈盈含笑。旁侧山石间,一童子怀抱宝物而至。山子背面,刻山岩层

叠错落,松树生于崖间,边侧岩窟之畔,双鹿一卧一立,两相顾盼。山子双面画

意相映成趣,合为松鹿添寿之吉祥寓意。

其琢刻依天然玉材之形,颇循乾隆帝赏玉“良材不雕”的美学理念,而琢刻亦精

巧细腻,尤其山石松木之布局错落安排有致,林鹿、人物之形姿神态栩栩如生,

可见刻者琢玉之功力。

此类随形而制的随形白玉山子,是颇具乾隆宫廷之特色的宫廷玉器陈设。当时的

宫廷玉料供给充盈,优质和田玉料丰富。即便如此,如本品这般优质的籽料整材

仍是珍贵物件,取用、琢刻都须皇帝应允,且要登记在册,可见其珍贵。今两岸

故宫藏有数例料质、雕工与本品相类的山子,可资参照。

参阅图:玉雕听泉山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99页

838

明  青白玉饕餮纹方尊

MING DYNASTY

A PALE CELADON JADE dragon vessel

H: 13.3cm

RMB: 无底价

方尊为青白质,色白而闪青,润泽晶莹,局部带有自然沁色。器型仿自商

周青铜觯,然作方形而形制略有变化,体呈方斗形,上端略宽,平口折沿,

缘边饰一周乳钉纹,尊腹直壁,以折楞为中线,上下皆浮雕仿古饕餮纹,

中间满饰栉比而列的乳丁纹。其四壁侧棱亦作倒角斜面,上列乳钉纹,乳

钉纹四周可见管钻套打之痕迹,颇具时代特色。器底承折楞方形高圈足,

上以绳纹及雷纹为饰。器身外右侧设一镂雕鋬耳,作抽象的夔纹样式,线

条苍劲而环曲有致,与器身气韵相合。此方尊造型仿古而琢制工艺不失细

腻精致之风格,尤其器身上下满饰仿古纹样,乃至侧棱亦无留白之处,可

见作器者之匠心。

古代文人用器尚先秦古制,此风自宋代而始。徽宗敕撰之《宣和博古图》

成为后世金石研究的重要资料,也为仿古制器提供了参照摹本,诸般器类

之中,仿古玉器颇得古器真趣。至明代时,玉器发展已甚为成熟,乃有苏

郡专诸巷、陆子冈等名号传世,仿古玉器亦为其中一大类,其样式承宋代

之制,除了模拟古器原物外,也参照青铜器样式新创,此类方尊即属其中

一类典型,其不仅可以陈设,亦可作插花之用。

此类玉雕仿古方尊在清代宫廷仍有延续制作,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玉龙

耳花插,造型与本品殊为类似,唯其鋬耳雕作写实爬龙样式,且未刻饕餮纹。

本品较之则更贴近先秦古器意韵,琢刻亦更见明代风貌。

参阅图:黄玉龙耳花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100页

839

清乾隆  白玉螭龙纹龙耳衔环三足炉

QIANLONG PERIOD

A White jade dragon CENSER AND COVER

H: 11cm, H: 14.4cm(连座)

RMB: 300,000-400,000

此炉为青白玉质,玉质细腻,光泽温润,为整块玉料琢制而成,用料硕大。

炉呈鼎式造型,圆口束颈,腹两侧对置双耳,下呈三足。炉盖以条带状回

纹为地,上饰螭龙纹,螭龙扭曲盘旋,身姿灵动矫健。盖纽为镂空的蟠龙

纹,龙身盘曲,龙角耸立,须髯飘逸,怒目圆瞪,直视前方,立体生动,

将龙的霸气威武展示的淋漓尽致。腹部同样在雷纹上浅浮雕螭龙,龙身灵

动盘旋,富有美感。炉耳作龙首状,耳下连有圆环,里壁及底光素无纹。

三足呈兽面形,敦厚有力。整体古雅端庄,构思巧妙,掏膛规整,抛光细腻,

琢工细腻精湛,各部位衔接得体,浑然天成。玉炉的制作清代达到顶峰,

多为宫廷和官宦府邸陈设使用,此玉炉形态与一般仿古制式玉炉相比已经

有很大变化,更偏秀雅柔和,可文房赏玩佳器。

乾隆宫廷自中期获得准噶尔地区稳定的和田玉料供给后,即多有琢制此类

仿古盖炉,其一般与箸瓶、香盒一并制作,成套而设,是为炉瓶三事。今

北京故宫博物院即藏有一套白玉炉瓶三事,其中盖炉形制、纹样与本品颇

为类似,可资参照。

参阅图:白玉饕餮纹炉瓶三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