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2年10月刊

发布时间:2022-11-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2年10月刊

47走进新型校园项目提升项目进展2019 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策划编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围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按照“百年校园、总体规划、分步推进、注重实效”和与现有校区统筹协调的原则,基于学校总体规划,引入绿色、低碳、智慧等前沿的理念与技术,进一步把控和细化学校总体规划建设方向。自 1 月份起,中心组建技术导则团队,开展专家进校调研活动。调研涵盖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搬迁进驻古镇口科教园区各院系,宣告着技术导则编制工作全面正式启动。随着编制进度的顺利实施,中心于 3 月 20 日再次组织以学科为主,风貌、景观、交通、绿色建筑、智慧科技等配合的专家团队,再次进校调研活动。5 月 9 日技术导则编制组向学校做了中期成果汇报。7 月 23 日顺利通过技术导则古镇口校区(东区)已完成预定的相关教学院部及科研机构入驻计划,确立了以科研、研究生培养和重大平台建设为主的功能布局。2020 年 10 月启用,实现了多学科交叉、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事业发展目标。2022 年 9 月,入驻古镇口校区的研究生达到 23...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2年10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7

走进新型校园

项目提升

项目进展

2019 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策划编

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规划建

设技术导则》,围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双一流”

建设的目标,按照“百年校园、总体规划、分步推进、

注重实效”和与现有校区统筹协调的原则,基于学

校总体规划,引入绿色、低碳、智慧等前沿的理念

与技术,进一步把控和细化学校总体规划建设方向。

自 1 月份起,中心组建技术导则团队,开展专家进

校调研活动。调研涵盖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

关搬迁进驻古镇口科教园区各院系,宣告着技术导

则编制工作全面正式启动。随着编制进度的顺利实

施,中心于 3 月 20 日再次组织以学科为主,风貌、

景观、交通、绿色建筑、智慧科技等配合的专家团队,

再次进校调研活动。5 月 9 日技术导则编制组向学

校做了中期成果汇报。7 月 23 日顺利通过技术导则

古镇口校区(东区)已完成预定的相关教学院

部及科研机构入驻计划,确立了以科研、研究生培

养和重大平台建设为主的功能布局。2020 年 10 月

启用,实现了多学科交叉、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

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事业发展目标。2022 年 9 月,入

驻古镇口校区的研究生达到 2300 余人。

终期成果专家评审论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规划

建设技术导则》以“双一流建设引领发展、可持续

规划保障发展、绿色智慧科技提升发展”为指导原则,

编制了包括学科发展空间、校园风貌特色、绿色低

碳交通、海绵校园景观、绿色低碳校园、智慧校园

六大专题内容。向上衔接上位规划,落实学校事业

发展规划和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向下统领指导专项

规划编制和具体项目的建设,指导古镇口科教园区

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保障校

园建设与学科发展高度匹配及高标准、高质量落地,

打造功能化、便捷化、园林化、人文化的办学校区。

2021 年 6 月,受学校委托,中心组织相关专家

开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西区)总体

规划方案专家评审,为西区总体规划方案建言献策。

古镇口校区东区鸟瞰图

古镇口校区西区效果图

古镇口校区(西区)规划包括图书馆、院系实

验科研楼、研究生宿舍、学生餐厅、风雨操场、教学楼、

师生活动中心、本科生宿舍、校医院、博士公寓、

运动场等。目前,初步设计基本完成,施工图设计

已启动,计划 12 月底完成。

第52页

48

项目实景图及效果图

古镇口校区(东区)东广场实景鸟瞰图 古镇口校区(东区)宿舍区实景鸟瞰图

古镇口校区(东区)国家工程实验室楼东南侧效果图 古镇口校区(东区)石油学科实验楼东北侧效果图

古镇口校区(东区)实景图

古镇口校区(西区)教学楼东南侧效果图

古镇口校区(西区)C1、C2 院系实验楼西北侧效果图

古镇口校区(西区)第一学生餐厅东北侧效果图 古镇口校区(西区)体育馆效果图

古镇口校区(西区)图书馆效果图

走进新型校园

第53页

49

智慧校园建设迎来新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国家正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

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推进“数字新基建”战略。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

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

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信息技术在高校建设中的深入应用,高校信息化

已经逐步迈入“智慧校园”建设阶段。智慧校园规

划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大

学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推进改革创新、

提升办学实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 年 4 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 2.0 行

动计划》,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做了系统化部署。

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

现代化 2035》,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

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指导思想,

同时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

和战略任务,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供重要遵循。

2021 年 7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

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

见》,要求建设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

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

基础设施体系。教育部 2022 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

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 + 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2022年 9月 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高校、

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医院、地下综合管廊、新型

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

新增贷款。高校迎来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难得的

历史机遇,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教育部工作部署,加快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

心已开展多项智慧校园(园区)课题研究和智慧校

园导则编制工作。今年中心发布了高校新校区智慧

校园规划建设专项课题,委托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以新校区为试点开展研究。

课题从高校新校区智慧校园顶层设计、管理体系和

机制创新、平安校园建设、教育教学体系等多方面

具体展开。希望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开展

理论研究,形成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强落地性的

研究成果,推动打造升级版的智慧校园,为建成引

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智慧校园示范标杆提供

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目前,5 项课题正在有序推进。

联系人

张莹 18210516707

景慧 13021201816

走进新型校园

第54页

50

智慧校园概述

规划建设思路

智慧校园的目标是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校园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

课件等)、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综合管理。智慧校园在数字化校

园的基础上,融入了 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理念。智慧校园的实质是学校和教育管理部

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集成、整合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教学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

协调,实现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优化,营造一个优良的教学、学习及生活环境,达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新校区智慧校园总体规划建设,应以“智慧校园”为统揽,结合信息化发展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

新趋势,紧紧围绕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软件平台、应用体系建设两大重点建设工程,在符合高校信息安全保

障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新校区的整体建设。

智慧校园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在新校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与建筑、能源、绿建等其他专项规划协

同实现多规合一。要以学生成长和学科聚集为中心,建设成一个开放、多元、人文、智慧、绿色、高效、安全、

和谐的生态化校园环境。重点任务是建立:一套 ICT 基础设施,实现数字基座的共建共享和全栈智能;一张

校园网,实现多网合一和一网多业务全面融合;一套身份认证机制,实现线上线下业务通办;一个数据中心,

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所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全面云平台化;一个数字孪生校园平台,实现事件的全

局可控;一个 IOC 智能运营中心,实现校园内部的业务全程可管。

根据我国高校智慧校园规划建设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开展了高校新校区智慧校园规划建设顶层

设计研究,提出智慧校园的内涵,规划建设的思路、重点、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为高校智慧校园规

划建设提供参考。以下是部分节选内容:

走进新型校园

第55页

51

规划建设重点

规划建设目标

1. 从数字基座来讲,校园内对人、事、物、知动态感知的各种终端全面数字化和泛物联化,并通过物

联化边缘网关实现与子系统组态以及部门业务的深度解耦,以基于智能物联中台建立起校园的数字化物模型,

为软件定义数字化设备奠定基础。

2. 物联感知终端要尽可能通过物联化边缘网关,接入校园网,而不是直接接入下位机组态。

3. 校园的网络建设要整合 5G、物联网等,建立校园可扩展、冗余、安全、高效的泛在网络建设,以满

足未来校园所有职能部门和人员对通信传输的各种共性和个性化需求。

4. 要通过统一的物联中台和数据中台,实现校园内的云边协同、云网协同和 ICT 架构重构,为数字孪

生校园全量数据大平台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全校的数字孪生校园管理平台,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资源中心,以全面满足未来校园基于

IOC(智能运营中心),对全校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和数据的资产化运营需求。

6. 要面向对象,针对性地建立各种智慧化服务和业务应用场景的统一支撑平台,全面服务全校师生和

管理人员。

1. 要基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目标,结合国内外知名高校信息化及智慧校园规划、建设管理和运

行的经验,描绘学校智慧校园的发展蓝图,为高校中长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2. 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满足教学和科研应用需求为主线,以实现新校区全面感知和智慧应用为核心,

以支撑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为目标,建设绿色、低碳、宜居、宜学的大学智慧园区。

3. 要充分考虑其他校区已经建立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服务、信息化应用及支撑平台等信息系

统和基础设施,规划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目标、领域、项目、任务、以及推进的时间、节点、措施

等详细内容。

4. 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体系与信息资

源中心,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各类业务的深度融合,并充分考虑新校区建设需要,基于多业务虚拟融合的网

走进新型校园

第56页

52

络体系,实现开放互动的泛在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绿色健康的校园生活、精

确主动的个性化服务、细致完善的医疗保障,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充分显现信息化对学

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展望未来

新校区的智慧校园规划建设要充分体现“一个中心、三个融合”的理念,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形成学

科的集聚与融合、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学生和教师的融合。体现厚重纯朴、生态和谐、开放便捷等理念,成

为智慧科技型校园、人文传承型校园、绿色生态型校园、开放共享型校园。

新校区的智慧校园规划建设应秉承学校的建设特点,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教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全面融合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校区的

智慧校园建设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在保障阶段成熟技术使用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未来高校智慧校

园高速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做好智慧校园整体立项、专项规划、专项施工图设计及详细方案设计以及智慧

校园整体建设过程中,还可以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配合校方完成智慧校园建设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服

务等创新模式。

展望未来,新校区的智慧校园规划建设必将会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会极大地加快和促进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走进新型校园

第57页

53

戴士弘: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观念与逻辑

近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的“师说课改”公益云讲坛在线举行,

吸引来自各高校、教育机构等 2000 余人在线参与交流,资深课改专家戴士弘教授应邀作《应用型课程改革

的观念与逻辑》专题报告。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主持活动。

课改的必要性(为什么改?不改行不行?)不必赘述,但怎样搞好课改?答案各式各样,莫衷一是。应

用型院校大发展近 30 年来,不断在“课改”。那些效果不佳或坚持不下去的,多因为观念 不清晰(模糊)

/ 不正确(错误)/ 不完整(片面)/ 不坚定(犹豫)。主要就是:怎样改?谁去改?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改?

今天我们就要根据多年来众多院校教师课改实战经验和现代教育教学先进理论,从课改工作底层开始,

系统地梳理课改工作背后的观念和逻辑,标出常见的错误观念和不当行为。课程改革工作如此复杂,只凭经

验摸索是走不远的。只有理论正确,思路通顺,才能步伐坚定、行稳致远。

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都是:定位准确、目标清晰!

课改定位:我们是什么类型的学校?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考高分还是高素质、高能力?

课程目标:我们的学生应当达到什么标准?课程目标是什么?如何表述,如何实现?

所有的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开发、设计、实施、评价、改进),也都取决于“定位”和“目标”。只

熟悉专业,不愿意研究教学,上课仅凭经验是搞不好今后教学的。

社会上的学校大致可分 3 类,如图所示。

课改的观念和理论

师说课改

第58页

54

定位不同 则 “教学要素”(课程设置、课程

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标准、

教学管理政策)内容不同。

应用型教师大多不来自应用型院校,如果仅凭

经验上课,一定出问题。首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

是什么?应用型课程的目标,不仅来自书本,更多

取决于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对员工的要求”。所以,

如果对课程目标不调研,只应付:从传统专业课本

中找,或拍脑袋想,都不可能上好课。

企业行业一线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1. 职业道

德(职业素质)良好。2. 岗位专业技术(动手)能

力强;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强。3.知识理论系统、够用。

4.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具备持续发展

的基础。5. 据此可以归纳概括出 “应用型课程的

目标”。

所有应用型课程均应达到以下 3 类目标:1. 德

育(素质 / 职业道德 / 态度 )目标。育人的要求

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2. 能力(技能)目标。

能力为重:包括专业、自学、沟通、合作、持续发

展能力。3. 知识(理论)目标。

教师写课程目标不是比“说”,而是比“落实”,

目标必须可操作、可检验。例如,“本课程要提高

学生的安全意识”。这样表述的目标当然“没错”,

但是不可检验:什么是“有安全意识,什么是没有

呢?”所以,应当表述为“本课程学完后,学生在

工作现场能够找到所存在的安全漏洞”这样的目标

就是可操作,可检验的了。

这样的三类目标怎样才能实现呢?

知识目标可以用讲授、研讨的方式实现。但能

力目标和德育目标都不能仅靠讲授。我们许多老师

进行课程设计时,仅“专业知识理论目标”落实,

其它都随便写写,应付领导检查。实际上既不会表述,

又不会落实。

为什么能力目标不能靠讲授达成呢?

因为认识论的第一个基本事实是:有知识 ≠

有能力;有知识 ≠ 道德水平高。例如高分低能、

纸上谈兵,说的就是有知识,没能力。中国的科举

考试和状元崇拜在社会上形成强大惯性,至今影响

人们的价值判断。而且,“知识”本身还不是“力量”,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是“力量”!而运用知识 去做

事、去解决问题、去实现预想目标(成事) 的本领,

就是“能力”。所以,“能力”就是做事和成事的

本领。

认识论的第二个基本事实是:知识与能力的获

得途径不同。知识可以传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语

言文字图形公式”。但任何能力都不能传授。靠讲、

听、看、讨论这些传统的上课方式,都无法获得能力。

能力只能靠动手、动脑做事去训练。例如游泳、骑

车、制作电子设备、设计磨具等等。需要什么能力,

必须去做那件事。

我们在课程中必须做的、需要专业技术的

“事”,就是“项目”。项目是专业中的一件具体

完整的事情。例如设计制作调试使用一台电子设备;

设计制作使用一个具体的磨具等等。

老师若以为“我讲完,学生听懂,就会做了”,

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因此,应用型课程的首选类型,就是“项目课程”。

现代项目课程特点一:

1. 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的课程。例如,

完成的项目:扩音机、磨具、汽车、旅游、公司运

营 ...2. 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课程。3.

边做边学的课程。这里所说的项目就是:一件具体

的(专业)工作,它具有可展示、可验收的结果。

项目课程是应用型课程的首选类型。以为“我

的课上有 案例、习题、练习、问答、互动、游戏,

这就是项目教学。”是不对的,并不是所有的课堂

活动都叫“项目”。

现代项目课程特点二:

教学过程:项目驱动 - 工学结合 - 边做边学

- 真做真学。项目驱动指的是,首先,我“有件事

要做”,而不是“有本书要读”。项目的工作逻辑

贯穿全课。所谓“真做真学”指的是,通过正误、

优劣、成败 对比学,真正理解道理,自己得出结论;

学生最终能独立、正确完成任务。通过多个项目扩

展归纳,掌握方法和规律,能解决一般问题;通过

熟练操作掌握技巧和窍门,能处理意外事件。最后

这一点是相对较高的要求。

项目课程的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在项目操作过程

中的表现,特别是项目成果质量(而非出席率之类

的次要指标)确定。有的老师说,我的学生不出错,

因为他能按照“示范,一步一步”做完,每一步都

没错,所以能力达标啦。这是误解,因为“能力达标”

是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的。有的老师说,

工学结合就是,第一堂在教室学理论,第二堂在实

师说课改

第59页

55

训室练操作。就是先学后做,先讲后练。这是误解,

因为只有边做边学,才是高效率的工学结合。

现代项目课程特点三:

“学生工作的动力”是项目成果的价值;“学

生学习的动力”是项目实施中的问题。项目(而非

课本)是教学过程的驱动力;工作逻辑贯穿全课,

这就自然而然实现了 “工作过程系统化”。学生有

了项目动力,就能自然融入“自学能力”和“创新

能力”的训练。这就是基于项目的“教”(对教师

而言)和基于项目的“学”(对学生而言)。认为“项

目教学就是动手干活,浪费课堂时间,课程进度无

法完成。”或“讲授法就是好,简单易做,听不懂

是学生的问题。项目太麻烦,老师自己都不会做。”

等等,都是对课改的不理解。教师必须转变这些观念。

第一部分总结:课改的逻辑

院校类型:基础、研究、应用

学校定位:应用型。面向一线、面向多数人、

面向应用岗位。

课程目标:德、能、知(来自企业岗位需求)。

课程类型:项目课程。“能力”必须动手动脑

去练 。

有人认为:“项目法是众多教学法中的一种。

教无定法,我选别的方法。”还有人将项目教学降

低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具体方法,与许多底层的、具

体的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引探教学法、合作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并列。这是对现

代教学理念的误解。

课程设计(或“课程开发”),就是根据课程目标和(专业)内容,设计“课程教学蓝图”。具体说,

就是设计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单元结构”。

下面介绍近几十年来积累的主要成果。

教师课程教改的第一步工作 - 课程设计

课程单元结构的几种模式

把先进教学理念落实、体现到“一次课”的设

计中。这里,“单元”是指一次课。

1. 不合格单元的教学模式

知识本位单元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应用型”课程而言,只用这种模式上课,

是不合格的。

理由很简单:能力目标无法落实。

师说课改

2. 合格单元的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项目课程单元教学模式:

3. 低水平单元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做、学做分离单元教学模式:

第60页

56

4. 良好单元的教学模式

“示范-考核-多重循环”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整体结构的几种模式

把先进教学理念落实、体现到“一门课”的设

计中。

课程整体结构模式 1

知识体系传授为主的课程(问题:能力目标无

法落实)

课程整体结构模式 2

能力点训练为主的课程(问题:综合能力无法

落实)

师说课改

课程整体结构模式 3

N 个串行项目,训练综合、单项能力(问题:

大型综合能力无法落实)

课程整体结构模式 4

大型贯穿项目,综合(大型复杂)能力训练

为主

课程整体结构模式 5

双线并行的贯穿项目,训练可迁移的综合能力(解决了教学中许多矛盾)

第61页

57

师说课改

第二部分总结:优良课程(结构)设计的作用极大

课程容量大幅度增加,课程中的“工作过程”自然实现“系统化”。

任务引出问题 - 问题驱动学习 - 学习解决问题 - 实践促进理论

课程质量大幅度提升。学生方向明、动力足,兴趣高、知识理论学进去了。

学生的专业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自然融入教学过程。

学生的德育教育、合作 / 沟通等内容,自然融入项目实施过程。

课程考核 有效、合理。

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下列改革工

作是教师所无能为力的。

课程的设置:课程之间关系的调整,是专业课

程体系改造的内容。大型跨课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这是专业才能解决的问题。管理的改革:资源配置、

规章制度、评价标准、有关政策。课改的组织:三

级分工、队伍培训、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崭新育

人模式的开发与实验:这是学校级别的研究与创新

题目。

所以,全校的“课程改革”必须升级为“教学

改革”。课改只是教改开始的一部分。

院校整体教改要点:三个层次、一突破口

院校的工作

1. 教师、课程(整体、单元)层次。但课改仅

有教师参与,走不远! 2. 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层次。“课际关系调整,专业大项目”3. 学院层次。

育人模式(德育、专业两张皮)、以学生为中心、

政策、管理(资源配置、规章制度)、内涵建设(质

量提升)、层次提升(本科)的顶层设计。

突破口:教师应用型教育能力培训测评。骨干 -

全员、分期分批,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院校的整体教学改革。课改是主体。学校的核

心工作是育人。学校成员若认为“教改当然只是教

师的事,我不上课,与我无关。”,这是对当代教

育理念的严重误解。

第62页

58

问题梳理

听讲座:许多收获,许多困惑、许多问题,需

要深入研究!

什么是课程的“德育 / 能力目标?”怎样表述?

怎样落实?

非工科课(商贸、管理、文化、数学、语文、理论、

医护、外语 ...)怎样设计项目?

课程的整体设计怎样做?单元设计怎样做?我

的设计达标吗?

优秀课、精品课是什么样的?教师培训的步骤?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步骤和做法?

全校整体教改的做法?

师培实战(个人 - 小组 - 系部 - 全校)

教师培训实战。(从整体设计 PPT 设计入手)

近 30年来,多位教师、多类课程、多所院校实践,

取得丰硕成果,创造了丰富经验。

课程设计之后的“演示 - 点评 - 研讨 - 修改 -

测评”是关键!

学校组织讲座,然后让教师自己去“改”,远

远不够。必须“合作学习”!

学院必须组织一支教改 骨干队伍。先行一步、

听讲座之后的进一步工作

带动全校。

本讲座看上去是探讨理论和逻辑,实际是 30 年

经验(具体工作步骤、方法、模式、原则、部分模

板等等)的总结。

院校整体教改

课改≠教改(还有课程体系、教学管理、顶层

设计等)

只有教师参加的“教改”,走不远。

课程内容结构大改,导致课程关系调整 - 课程

体系要改。所以中层领导要参加。导致课程管理必

须改革,要求外语通识渗透到所有课程中。跨课程

的项目导致“项目课程组”的建立 - 于是教学管理

必须改革。所以管理干部必须要参加。

评价标准 、分配方案、政策制度、育人模式改

革。所以,校领导要指导、人事要参加。

课改落实到课堂,课程实施是否达标?督导也

要参加。

其实,“学校工作以育人(教学、管理、环境)

为中心”。学校全员应当关心教学改革,大家应当

从头至尾参与,发挥自己的力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整体教改,势在必行!

第三部分总结:课程改革(开发)逻辑图

来源:教育部规建中心 █

师说课改

第63页

59

课程是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核心

课程之间的差别,大体上是由课程的知识基础决定的,研究型、学术

型课程的知识基础是理论知识,应用型课程的知识基础是实践知识,推动

应用型高校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的应用型课程,得从实践知识的

属性出发,从“课”与“程”两个维度发力去改革。

从“课”的维度必须变革“理论联系实际”为“实际联系理论”的课

程建设思维,着力硬课层面的“三个重构”:问应用型特有的“类型”建

立应用型课程逻辑体系,将理论知识是什么、为什么、知道是什么、知道

为什么的课程逻辑体系重构为用什么、怎么用、做什么、怎么做的实践知

识课程逻辑体系。问实践知识应用“能力”重构应用型课程体系。问实践

快速知识“变化”重构应用型课程内容。

从“程”的维度必须变革重知识轻能力、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的课程教学设计,着

力软课层面的“三个设计”:问产教“跨界”设计应用型课程实施载体,构建全方位的产教融合课程实施条件。

问实践知识的“真实”环境设计优化应用型课程实施流程,努力实现用真实的实践需求、真实的工作环境、

真实的生产设施,真学、真做、真创,掌握技术应用真本领。问学习者的“实效”设计应用型课程质量评价

方式,改变教的模式,建立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评价制度。

作为一所由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本科的新学校,转设一年多时间来,

温州理工学院首先抓住课程这个“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有针对性地

采取课程建设系列行动,有效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师发展。

质量为先,教师培训与课程建设联动,提高教师建课水平。针对教师

建课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在各级课程建设项目中采用“先培训—再申报—

立项后再培训”的运行模式,在课程申报—立项—建设—结题的环节中至

少嵌入两轮培训环节,以培训来拒绝低水平申报与建设。

补短达全,专项行动与常规申报联动,完善学校课程体系。针对学校

线上课程几乎空白的情况,进行两轮线上课程建设专项,并以线上课程建

“三个重构”“三个设计”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

新转设学校首先需要抓好课程建设

南宁学院副校长 陈雄章

温州理工学院副院长 孙芙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

教师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从 2016 年开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搭建课程创新平台,组

织开展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验、师说课改等活动,为推动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师说课改

第64页

60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支撑专业创新发展的决定要

素,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核心。数字时代的到来,推

动应用型高校在课程体系建构、课程开发、课程共享、课程评价等多方面

发生转变。

一是数据赋能课程体系重构。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要从社会需求出发,

从企业一线的工作实际出发,从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从任务到

能力再到知识的逻辑进行重构。通过深度市场调研和大数据分析,制定产

业 - 行业 - 企业分类标准、产业链人才需求标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明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岗位能力,编制人才需求能力标签;以

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聚焦学生预期能力达成,按照基本能力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能力培养分

类设置课程,构建形成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二是推进应用型课程再造。坚持以学为中心,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推动课程再造。加强项目化教学

设计,将明确的企业岗位任务具象化为真实的实践项目和任务,使学生从“见过、做过”到“做成”“做好”,

增强与企业岗位任务的适应度;依托数字技术,建立线上自主学习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个体学

习与集中学习,课堂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等多元融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坚持成果导向,采用市场

评价、标准化考试、技能测试等方式,建立客观性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不因学生、教师、场地等不同而

改变。

三是促进课程质量持续提升。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搭建课程管理数字

化平台,统筹全校课程资源,对外能够实现各高校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对内课程数据与教师数据、学生数据

全部打通,协同推进课程建设、学生服务和师资培养;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优化课程结构、

明确课程规格、制定课程标准,组织课程评价,规范课程准入与退出,保障一流课程的优质、高效、充足供给。

数据赋能课程高质量建设,最终实现“三个转变”,即:“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教材”

为中心向“项目”为中心转变,

数据赋能课程高质量建设

黄河科技学院副校长 杨保成

设来支持混合式课程建设线下课程建设,从而在后续各级一流课程申报中,基本实现了各类型课程的满额高

质申报。

守正创新,课程理论与信息技术联动,提高课程建设质量。针对教师普遍缺乏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

在课程培训中加入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原理、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的实操技能等专项培训,使教师的课

程开发和教学设计具有教育学的学理支持;针对教师普遍对新技术使用的畏难、怕烦的心理,开展线上课程

建设、在线教学工具的普适性培训,同时积极引入云教材、知识图谱等最新技术应用,使教师的课程开发和

教学设计具有信息技术的创新因子。

师说课改

第65页

61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目标落实的保障、知识技能传授的

载体。新时代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高素质技术技

能人才,深化“四融”课程改革是必由之路。

一是融信息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空间,转变教学形态、催

生课堂革命。秉持学习者中心理念,打造智慧学习环境,开发优质课程资源,

深化翻转式、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善于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突破教学重难

点,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化过程化、常态化评价与反馈,为学生课堂学习、

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优质资源和环境保障。

二是融生产要素。紧紧把握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企业产品、模式、

技术快速迭代的新形势,根据行业最新标准研制并动态更新课程标准,通过集聚、甄选、萃取、加工等系统

方法,将行业企业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融入教学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三是融工作过程。实施“四化”改革(教学设计项目化、教学过程生产化、教学组织场景化、教学评价

产品化),推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无缝对接,实现“四真”教学(任务真实、流程真实、情境真实、评价真实)。

四是融价值塑造。坚持德技并修,将理想信念、职业品质、劳动态度、创新精神、学习能力、信息素养

等有机融入到教学目标与评价体系中,构筑良性教学文化堡垒,实现寓教于学、寓教于境、寓教于悟,寓教于乐。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课程改革

实验学校。两年来,在中心项目专家组的指导下,通过专家报告、课程开

发工作坊、教师说课评课等形式,整体推进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我以基于《海船船员培训大纲 (2021 版 )》的“四融通”航运专业课

程改革实践与大家分享。

1. 岗课融通:以岗定课、岗变课变,岗是导向。

所谓“岗课融通”是指根据《海船船员培训大纲 (2021 版 )》船员岗

位的要求,构建融于船舶岗位工作要求,水上运输行业要求及学生人生职

业发展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实施模块化教学。

2. 课赛融通:以课定赛、以赛促改,课是基础。

“课赛融通”是指将各种航运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当中,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以

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3. 赛证融通:以赛定证、以证导学,赛是示范。

“赛证融通”是按《海船船员培训大纲 (2021 版 )》,将航运专业相关的船员职业适任资格证书考试内容、

船舶航运技能大赛纳入航运专业教学,按照船员职业适任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和船舶航运技能大赛组织方案

等,安排和组织航运专业教学并进行考核,要求学生至少获取一个规定等级的船员职业资格适任证书,熟练

以“四融”深化高职课程改革

“四融通”航运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余闯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 刘金华

师说课改

第66页

62

西安培华学院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依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毕业要求与指标点并明确课程目标;以

项目、任务、案例等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通过学习情境设计和工作

任务实施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通过重构课点、任务、项目、课程和

课程群等要素的内在关系,创建“点 - 线 - 面 - 体 - 网”应用型课程体系

模型,形成“课点(知识点、技能点、态度点)——能力单元(任务、案例)——

学习情境(章节、项目)——课程——课程群”的教学目标递进组合逻辑,

并通过设计数学模型对各级目标的支撑关系进行“精确化”处理,实现了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创新,解决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解构

与重构的方法问题等。

西安培华学院通过建设 FDW(Facilitator Development Workshop)引导员团队,在校内外推广 BOPPPS

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通过建立“课堂评价 - 课程评价 - 专业评价”三级评

价与反馈体系,形成“PDCA 循环”,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推进“六个一”(一系一企一协会一学

会一研究一社团)工程,横向整合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加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

融合,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来源:教育部规建中心 █

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创新设计实践

西安培华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中心主任 张伟

掌握一个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实现“赛证融通”。

4. 课证融通:以证定课、课是桥梁,证是成果。

“课证融通”是指航运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的要求,

教学内容对接国家海事局船员培训标准,按照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21 版)》确定航运专业人

才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等内容,把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考核融入到学生的期末考核,

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获得船员适任证书,以证代考。

基于《海船船员培训大纲 (2021 版 )》的“四融通”航运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引起国内广泛关注,产

生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成为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培训资质”高校,长江海事局“五星级

船员培训院校”“船员最信赖的培训学校”;新华社、江西日报、江西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对我校进行了深度

报道;中远海运集团等国内十几家著名集团公司与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和订单培养;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等 6 所

学校先后前来考察交流与学习。

师说课改

第67页

63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百年峥嵘岁月,十年非凡历程。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对教育工

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2018 年 9 月 10 日,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

记这一高瞻远瞩的论断,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培养问题,影

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就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

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教育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不断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

正本清源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构筑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大格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

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

面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

水平的优质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

构筑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大格局,最根本的是习

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亲自

领导、举旗定向——

每到学校视察调研,每次给师生致信回信,习

近平总书记都要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

办学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大学的自信”;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

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

共命运”;

“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

善于作为”;

“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

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在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

人民大学等高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讲话和

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

本遵循、行动指南。

教育系统着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要论述有效转化为教育发展导向、政策举措和工

作方法,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守正创新,在紧扣时

代脉搏中开拓前进,展现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新

担当新作为。

构筑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大格局,关键是要形成

从中央到地方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体制机制——

2018 年 2 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

构改革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 16 个“涉及党和国

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之一。

随即,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31个省(区、

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应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

导小组,有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担任组长。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聚

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不

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

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党组每年召

开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党对

高校全面领导一系列重点问题。教育部党组把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纳入工作顶

教育之声

第68页

64

培根铸魂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

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

总书记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

治工作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新思

想新观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

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

紧抓在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与青年学生座谈,给青年回信,习近平总书记

勉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把对祖国

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

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看望老教授、一线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他们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引

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和率先垂范下,教

育战线牢牢坚持铸魂育人,深入研究把握思想政治

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全面推

进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高举旗帜,强化思想引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

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教学大纲》研制实施;全国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小学、初中、

高中、大学全套 5 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循序渐进,用党的最新理论成

果铸魂育人。

“开学第一课”感悟家国情怀,毕业典礼彰显

育人功能,各地各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

常。围绕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抗疫斗争

等重要节点和重大主题,深入开展“庆祝建党百年

示范微党课”“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网

上重走长征路”“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等活动,

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

健全体系,做实制度支撑——

层设计,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政治要

件和党组会“第一议题”。

对标对表、校准偏差、狠抓落实,在教育部党

组的示范和带动下,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做

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时刻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

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

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

构筑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大格局,基础在于立足

长远谋全局、集中精力抓大事——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对教育工作而言,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就是“本”。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

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

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深入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推进党的创新理

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统

性融入课程教材;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发布义务教育“新课标”,统筹加强体育、美育和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稳步上

升;推动完善党的教育方针的法律表述,将劳动教

育纳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

教育事业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

服务,培养造就出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党的全

面领导下,教育系统深入落实中央要求、聆听人民

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坚定不移走

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教育之声

第69页

65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

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创新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出台,层层推进落

实;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一大批

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将党建和思政工作作为

“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等评估重要指标,撬动

教育评价改革。

破解难题,力求改革创新——

翻转课堂、情景模拟、辩论比赛等沉浸式、体

验式的学习形式,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遴选

31 所高校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改革试点,

推动近千所高校自主建设,带动全国高校党建和思

政力量沉到一线、走近学生;加快构建“大思政课”

格局,善用社会大课堂,打造网络“云课堂”,深

化课程思政全课堂。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一场

青春快闪,一曲爱国赞歌,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广

大青年学子深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发出“请

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展现出听党话、

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十年,思政工作

队伍不断发展扩容。目前,全国高校马院由 100 余

家发展到 1440 余家,为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人才支

撑。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 12.7 万人,高学历、

年轻化已成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特点。高校

专兼职辅导员超过 24.3 万人,他们是学生身边“24

小时在线”的贴心人、守护者。

夯基提质 健全组织体系工作机制,推动党建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

欲筑室者,先筑其基。

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

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的建设抓得好

不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支持

学校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

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

全过程各方面,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教书育人、管理

育人、服务育人第一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

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组织成为中小学发展的“定盘星”——

“原来一周才有结果的事,现在一天就能落

实。”河南省济源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

迎军心里有本明白账:以前课后服务方案制定等事

情都等着校长拿主意,如今党组织集体研究决策更

科学、更高效。

今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

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

这是继 2016 年中组部和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

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之后,党中央再次对中

小学校党建工作作出专门部署。

党的领导成为高校办学治校的“指南针”——

“书记晚上好!我从 4 个方面汇报本周党建工

作情况……”每到周一,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

学院党委书记吕守华就会准时打开“狮山党建首责”

微信群。在“线”的另一端,该校党委书记高翅则

要实时听取汇报,督导工作。

2021 年 4 月,中共中央修订发布《中国共产党

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作为新时代高

校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各地各高校系统抓好组织

领导、学习培训、调研指导、队伍建设、考核督促,

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年度综合考核等,

统筹推进《条例》各项规定落地落细落实。

党的领导优势成为引导民办学校发展的“总

舵手”——

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公办学校选派优秀共

产党员到民办学校担任“第一书记”,到 2021 年年

底,已向 12 所民办学校派驻书记,深入学校抓党建、

提质量、促发展。

《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

行)》《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出台,

为保障民办学校党组织履行职责提供了从政策到法

律层面的切实依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十年,教育

教育之声

第70页

66

系统党建工作队伍蓬勃发展。教育部党组部署实施

“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创建党建工作示

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21 万个高校各级党

组织日益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319 万名党员争做

干事创业的先进模范,教育战线凝聚力和向心力极

大提升。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

领导,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爱党爱国爱

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持续巩固。

2021 年,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披露的数据显示,

99.4% 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

导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时针拨回 10 年前。

2012 年 11 月 15 日,人民大会堂一楼东大厅,

灯光璀璨,座无虚席。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

外记者见面,刚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向党内外作

出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

的奋斗目标。”

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始终是坚

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

这十年,在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下,教育

战线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

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回到今天,将目光投向整个教育领域,我们

看到,一系列改革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

民满意为标尺,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要求

和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

育体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党对教育事

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教育这艘巨轮必定乘风破

浪,行稳致远。

作者:刘琴 欧媚 程旭;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之声

第71页

67

教育奠基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

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2022 年 9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回首十年,一幅震撼人心的教育变革画卷徐徐

展开,令人心潮澎湃。在这场伟大变革中,中国教

育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为

改变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梦想提供关键支撑。

十年来,教育有力提高了国民综合素质,为支

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综合国力跃升、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数据无声,却最有说服力。2021 年,全国拥有

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 2.18 亿,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达到 57.8%,十年间提高了 27.8 个百分点;劳动

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0.9 年,比 2012 年增

加了 1 年。

有研究显示,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

1 年,由此转化而来的经济总量至少增加 2%,国内

生产总值增加 9%。当下,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

技术技能。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意味着劳

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一支庞大的知识型、技术型、

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能够更好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

强大的推动力。

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

非职业教育莫属。十年间,中高职学校累计培养毕

业生 7900 多万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鲜明,人才

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撑区

域主导产业的贡献度不断扩大,对行业、产业、企

业的助推器作用不断凸显。

十年间,高等学校累计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

7700 多万人。扎根地方、面向应用,一大批普通本

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为使命责任,在推动城镇化发展、深入实施区域

协调发展战略的道路上实现了双向奔赴。

十年来,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消灭绝对贫

总书记的目光所及,是十年神州大地上发生的

豪迈变革:

国内生产总值超 114 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

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2 万美元,综

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这

是何等的成就!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 1 亿贫困人口

实现脱贫,历史性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成为现

实……这是何等的荣耀!

“嫦娥”奔月、“天和”巡天、“祝融”探火、

“羲和”追日、“墨子”传信……一批具有标志性、

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陆续诞生。创新指数居全球

第 11 位,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首位,创新能力大

幅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这是何等的自豪!

……

进入新时代,我们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

感,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彪炳史册的奇迹,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光

辉前景奋力前行。一系列不平凡的创举和成就,深

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提振了民族的精气神,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新高度。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

十年历史性变革的背后,中国教育一直是奠基性

的力量!

教育之声

第72页

68

十年来,教育为何能改变中国,奠基伟大复兴?

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

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为教育实现历史性跨

越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擘画了教育事业的蓝图,指引着中国教

育在奠基民族伟大复兴中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

在中国梦的时间表与路线图中,教育的发展有

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服务民族伟大复兴。教育

事业从来都与国家休戚与共,跟随着国家发展的脚

步,教育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掷地有声,为国家、民

族的前行拓宽航道。

肩负使命,从校准航向开始。教育是非常复杂

的工程,如果航向不清晰,就会混乱出错。方向、任务、

立场明晰,奠基之路就有了定向的“罗盘”。

这条道路坚定一个方向——社会主义办学。“教

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只有把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种子种在少年儿童心中,引导广大青年坚

定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国家命

运紧密相连,才能确保伟大复兴事业后继有人。

这条道路始终坚持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

人。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还是精致利己、贪图享乐?

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

彝族小伙苏正民在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回到家乡

大凉山支教。兰州大学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

黄土地里,帮助定西开辟了特色草畜产业发展之路,

打造了“定西生态扶贫样本”,摘掉了“穷”标签……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拔穷根的根

本之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

学条件,学生资助实现“三个全覆盖”,提升职业

教育办学水平,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稳步推进,一系

列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举措弥合鸿沟,

支撑着每个孩子的人生出彩梦。

扶教育之贫,更靠教育扶贫。在消除绝对贫困

的伟大征程中,教育系统数以万计的干部一头扎进

最偏远的地方、落在最穷苦处,尤其是高校发挥人才、

科技、智力、学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带领乡亲们

告别贫困、奔向小康,推动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

十年来,教育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创新人才自主培

养,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今年国庆前夕,我国自主研制的 C919 大型客机

获型号合格证,国产大飞机实现“从 0 到 1”的突破。

逐梦蓝天,国内 30 多所高校参与技术攻关和研发。

十年来,一项项大国工程亮相,标刻着创新强国的

新高度,更是高校以创新之力服务国家战略的集中

展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高校坚持“四个面

向”,在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

资源汇聚、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

果。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

三大奖累计突破 1000 项,获得了 60% 的国家自然科

学奖一等奖和 90% 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真正

成为了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人才,关键是人才!突破“卡脖子”难题,把

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依靠拔尖

创新人才。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启动实施“强

基计划”,全面升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基础研究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开辟新局面,指向更

遥远的未来!

新时代的十年,是中国发生巨变的十年,也是

中国教育奋进、跨越和开拓的十年,更是教育改变

中国的十年。教育普及水平发生历史性跨越,培养

了一批又一批追梦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紧盯

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全身全心全情投入,彰显着

扶智扶志的教育力量;广大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

战略需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铸造大国重

器的同时,也成为奠基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重器”。

十年奋进,彪炳日月!丰富的实践、辉煌的成

就充分证明,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始终站在时代的

潮头,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伟大征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教育之声

第73页

69

教育塑造着学生和社会的未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学校办学育人的道路就有了“定速巡航器”。

培养的人理想信念坚定、本领技能过硬,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道路就能越走越宽广。

这条道路牢牢坚守一个立场——人民至上。着

眼“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施免试就近入

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十年来,所有的教育政

策背后都写着四个大字:“人民至上!”伟大复兴

为了人民,也必须牢牢依靠人民,让复兴成果为人

民共享。以教育之力增进人民福祉,教育发展让人

人各展其能、各出其彩。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教育奠基伟大复兴,不能有丝毫懈怠、一点偏差。策

略优化升级,为奠基之路配备了强大的“动力引擎”。

动力来源于优先发展夯基石。连续十年,国家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比例连续保持在 4%以上。

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确保一批

重大教育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教育先行!这一步“先

手棋”,给教育发展注入底气,照亮了国家民族的

前途命运。

动力来源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解决中国

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

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照搬照抄西方办学模式

和评价体系,是办不好中国教育的。继承而不守旧,

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是立足中国独特历史、

独特文化和独特国情后的选择。扎根中国大地办教

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特性优势突出,教育现

代化的中国方案逐渐完善,中国学校的时代特性、

学术自觉和教育自信逐渐彰显。

动力来源于改革创新拓新局。从夯实依法治教

的法律基础到“破五唯”引领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推

进,从“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双减”落

地撬动基础教育整体变革……十年来,教育政策出

台的密集程度反映教育改革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立稳,教育持

续焕发活力,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教

育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

力迈上新台阶,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加速

发展的大格局逐步形成……教育壮阔的时代进程,

亦是民族振兴的万里长河之源泉。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一条走向光明的道路,

必得有掌灯者守望梦想照亮远方。在高高飘扬的党

旗下,教育系统中人的力量被激发,奠基之路有了

最牢固的“定心石”。

时代的重托交付于 1800多万名人民教师。今天,

人民教师是一份无上光荣的职业。我们能强烈地感

受到,教师的从教之心更加坚定。这种坚定的背后

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关心教师成

长、改善教师待遇,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师亦用

灼热的信仰、无悔的付出回应时代重托。十年来,

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学识素养、育人理念、教学

方式上的重大变化有目共睹。他们是教育奠基伟大

复兴最深厚的力量。

力聚则强,力散则弱。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我国教育

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

化。教育带给中国站上世界舞台的底气,关键靠什

么?是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将所有的力量拧

成一股绳。我们的学校是党领导下的学校,这就保

证了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

崇高使命上。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下,教育系统勇于

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校园风清气正。

思想光芒,照亮教育奋斗之路;思想火炬,引

领奠基复兴征程。科学的思想标注了教育前行的坐

标,铸就了一条奠基民族复兴的辉煌之路。这是教

育紧扣时代脉搏与国家民族命运书写的壮丽篇章,

也是属于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无上荣耀。

当下的中国,所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

势,复兴路上风高浪急。立足两个大局,走向富强

的中国,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

变局中开新局?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边是建设教育强国,一边是谋求民族复兴,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之路,与伟大征程紧密相连、同

教育之声

第74页

70

向而行。伟大复兴所指向的光明前景需要依靠教育

化蓝图为行动、化理想为现实;教育所培育的优秀

人才、所释放的先进生产力、所传承的民族记忆、

所树立的文化自信、所担负的让每个孩子人生出彩

的使命,都是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梦的所向

所趋。

伟大复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

持中国道路的复兴。面临方向迷失、定力不足等风

险挑战,必须通过教育来坚定信仰、引领思想、保

证航向。

道路是旗帜,是方向。中华民族一度身处“覆

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而今摆脱危机、

屡创奇迹,信步走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康庄大道,靠的是坚定的道路自信。实践充分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教育是清醒剂,是孵化器。保证伟大复兴沿着

正确方向发展,需要教育来启智润心、培根铸魂。

教育的一端是人才,通过教师立德树人,培养一代

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另一端

是唤醒,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家国梦,汇聚人民群众

的磅礴力量。

伟大复兴,是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复兴。提

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富民强,必须靠教育、靠创新

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影响力、话语权。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我国人均 GDP 实现新

突破。这个过程中,教育发挥了奠基性的作用。贯

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

的跨越,仍然需要教育发挥重要引擎作用。

“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

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

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

自立自强。”国富民强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科技发

展离不开教育支撑。教育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地

方经济、创新科技成果、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关

系紧密,为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为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源头活水。

伟大复兴,是弘扬中华文明、赓续民族精神血

脉的复兴,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复兴。破除模仿

西方、照搬国外的想法,要靠教育建立文化自信,

传承优良传统。

2022 年 6 月,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前,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

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一个民族

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

量。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

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教育对传承文明文化、凝聚民心民力具有重大

作用。守住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和爱国主义的魂,唯

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才能实现。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

在时代的澎湃大潮里,必须通过教育培育中国先进

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精神的重要贡献者和示

范者。

伟大复兴,是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的复兴。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让每个华夏

儿女享有身为中国人的幸福与荣光,要靠更加公平、

更高质量的教育。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

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民幸福。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

而是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体现在

亿万人民的安居乐业上。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

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

奔向伟大复兴的路上,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

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教育之所以与幸福密切相连,是因为其能极大

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让每个人更有获得感、安全

感和幸福感。通过教育改革,破解公平和质量难题,

教育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通过教育创新,人民

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不断夯实,越来越多的青

少年把个人梦想融入时代梦想,把个人理想追求有

机融入党的事业中,在服务人民的“大幸福”中成

就自己的“小幸福”。

匠心独运丹青手,万里山河起宏图。教育这支

神奇的画笔,如今正在描绘共织中国梦的美丽画卷;

教育这股和煦的春风,正在吹拂着广袤的华夏大地,

激励中国人民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更加自信、

自立、自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

史创造精神。

教育之声

第75页

71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作为重要

“先手棋”的教育承担着伟大而光荣的使命,教育

系统要锐意进取、主动求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

强大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治理体系、良好的教育

生态为基本路径重塑自身、服务国家战略,更好奠

基伟大复兴。

奠基伟大复兴,要厚植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

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

筑牢教育的根与魂。

帮助 2000多个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张桂梅,“一

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于漪,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他们将爱国之情

与复兴之任牢牢熔铸在内心深处,生动诠释了教育

报国的深刻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

鼓就能实现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只有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为人师者,才能更

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为民族培养出更

多栋梁。

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都要做“经师”和“人

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

生”,牢记教育报国的初心,用自己的学识、阅历、

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培养对中华文化、

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有归属感、有信仰的年轻一代。

奠基伟大复兴,要打造一支“大国强师”队伍:

努力锻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的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健教育的“筋”与“骨”。

十年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从 17.2 万跃升

至 1144.2 万。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从教。从教热情可贵,但更要从理想信念、师德修

养、报国情怀等方面引领教师成长,厚植从教情怀、

坚定从教之志,涵养师德师风,努力成长为党和人

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优

师计划”……一个个政策规划的出台,从源头上加

强了高素质教师供给。重塑教育,打造“大国强师”,

要为教师成长搭建好专业成长平台,为教师聚焦教

书育人主业营造良好生态,努力推动更多教师成为

数字化学习的实践者,顺应未来社会变革对教育的

要求,夯实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

十年教育投入,仅增量就有 3 万亿元;各项支

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义务教育教师

收入水平向当地公务员看齐……推动系列惠师政策

扎实落地,健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完善中小学教

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让教师的钱包鼓起来、腰杆

子挺起来……教师安心从教、安居乐业,才有教育

的高质量发展。

奠基伟大复兴,要构建一套现代化的教育治理

体系: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办学活力、夯实教

育法治基石,构筑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梁”与“柱”。

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推进为教育发展铺好了“路”

与“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向前、职业教育

类型特色更加鲜明……一批重大改革循序渐进、纵

深推进,取得显著成效。面对民族复兴对教育现代

化的期待,要沿着《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谋划的

路径,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

同性,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奋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中小学办学

机制进一步理顺……教育“放管服”改革啃下一个

又一个“硬骨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学

校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还要进

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增强学校发

展动力,让教育的每个“细胞”焕发生机。

让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家庭教育由“家

事”上升为“国事”、依法保护好“少年的你”……

教育领域内一系列法律热词不断“出圈”,教育立

法进入高质量发展“提速期”。顺应教育改革的现

实要求,破解教育焦点、难点问题,必须进一步完

善教育法律法规制度等体系,构筑起护佑教育领域

综合改革的制度基石,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

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奠基伟大复兴,要培育一种面向未来的良好教

育生态:推动全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育人观念,建

设终身学习社会,以数字化战略为教育改革提供“势”

与“能”。

教育之声

第76页

72

“双减”政策扎实落地、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明

显成效,学校课后服务基本实现“5+2”全覆盖,学

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营造良好教育生

态,还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完

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重塑全社会的育人观,使

教育回归本质。

学不可以已。人类社会正在被人工智能等高科

技重构,教育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未来。必

须构建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

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培养能够适应未来世界的终身

学习者,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

人才强国。

2022 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教育数

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抓住这一轮数字化变革先机,

就能把握教育发展的未来。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

化战略行动,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

革的强大动能,亿万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就有了

坚实保障,教育现代化就有了强大引领,中国特色、

中国范式的教育数字化之路可期。

战鼓擂、号角鸣,征程万里风正劲!教育奠基

伟大复兴,伟大复兴带来美好未来。在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

新征程上,教育系统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

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实际行动迎

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

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作者:钟曜平;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之声

第77页

73

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离不开这四点经验

本文作者曾经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也长期参与教育宏观管理与研究。从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视角感觉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目标。

十年来我们一直追随这个目标,所取得的成就

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

增多了,教育获得感增强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的能力增强了,科研贡献更大了;中国教育的视

野开阔了,国际影响力提升了。

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有

以下四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是优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

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

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

决定性意义。”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现

实必要,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又一大进步。十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学校考察调研,给学生、教师

回信,给有关活动致信指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投入占 GDP 的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 4% 以上;中央

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多次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国家

在教育领域制定出台多份文件,从不同方面保障了

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

二是顶层设计

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在国家、区

域和专项规划的蓝图指引下推进,使教育同党和国

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

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例如国家五年

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教育脱贫攻坚

“十三五”规划》等,从教育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科学谋划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方向、空间布局和要素

配置,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统筹教育规

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公平,充分发挥了国家规

划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形成了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落实国家规划的治理体系和运

行机制,使国家规划成为中国特色教育治理体系的

重要政策工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模

式的重要体现。

三是重点突破

从实际出发,瞄准教育改革主攻方向、重点领

域和关键环节,坚持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

导向相结合,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进步。一系列动

真碰硬的改革有新突破。例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

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全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双减”

等,一批开拓创新的改革塑造了教育新格局。例如,

将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高等教育进入

普及化发展阶段、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启

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急需学

科专业结构调整等,一些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

体制机制障碍被扫除。例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

革、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

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和持续深化,

促进了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质量提升取得新进展、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四是开放合作

十年来,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稳步推

进,而且更加注重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特别是,召开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印发《教育

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

意见》,在优化布局、建设开放高地、共建“一带

一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方面不断推进,推动

我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中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十年来教育改革创新,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就。

当然,我们的教育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

距,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方

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面向未来,教育事业走上

新征程,也将迎来新的辉煌。

作者:瞿振元,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

来源:《科技日报》█

教育之声

第78页

74

推动科技创新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2021 年 12 月,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

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

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

家之一。而这只是我国高校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着

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一个缩影。

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

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高校要勇挑重

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

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

加快技术攻关。

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

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国高校必须聚焦和服务于

国家战略需求,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

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方面勇挑重担。这是习近平

总书记对高校寄予的殷切期待,也是高校对国家、

对民族、对时代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

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校创新能力持

续提升,在若干前沿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带

动一大批高校和学科持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

国家战略的能力。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学科专业目

录调整周期由 10 年缩短为 5 年,对国家急需学科专

业的响应能力持续增强。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而高校

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10 年来,高校承担了 60% 以

上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了全部 10 项国家自然科学

奖一等奖中的 6 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 67%,成

为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不断产生重大原始

创新成果——

薛其坤教授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中观测到量子

反常霍尔效应,成为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

重大原创突破;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

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

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

纪的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出 76 个光子

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

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 G 值;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

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

紧迫的问题去。”在 2021 年 5 月 28 日召开的两院

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高校开展科技攻关提供了

方向指引。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

靠自力更生。教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组织

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

家崛起。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

要使命。”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的话言犹在耳。这一高屋建瓴的重要论断,是对我

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将教育的重要作用

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

改革和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牢记使命,坚持跳出教

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推

动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有效

对接,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

了越来越强大的教育力量,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

增强。

教育之声

第79页

75

高校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从国家急

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特

别是“卡脖子”问题,聚力打造“国之重器”。从“神

舟”飞天到“北斗”组网,从“羲和号”逐日到港

珠澳大桥入海,一系列大国工程的背后,数百所高

校作出了突出贡献。

10 年来,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科

技三大奖累计突破 1000 项,获得了全部 11 项国家

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 10 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

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牵头建

设了 60% 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 的国

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 80% 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0 年来,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成效显著,绘就了我国教育系统科技报国的美丽画卷。

深化产学研合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曾几何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倚靠长三角的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发展并不快。但是,“有朝一日

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2021年,合肥 GDP达 1.14

万亿元,10 年累计增幅 213%,在主要经济强市中位

居全国前列。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 10 年来每年约 7 万名职业

院校毕业生扎根合肥的努力,职业教育成了合肥高

速发展的“密码”。与合肥一样,在天津、宁波等地,

职业教育依托产业办专业、专业链主动对接区域产

业链,成了当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

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

构、人才培养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

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教育系统把服

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导向,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

之路,以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效

能社会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

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

重要意义。”2022 年 8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给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贺信中这样强调。

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

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明确类型教育定位,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三年

行动目标任务。10 年来,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

校)累计培养毕业生 7900 多万,职业院校供给了现

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70% 以上

的新增从业人员。

不仅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也主动将自身发展

“小逻辑”服务服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

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在积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扎实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主动融入区域创

新发展战略、有力支撑科技冬奥成功举办等方面

积极作为。

10 年来,教育部和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布局建设了 229 个省部

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与行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地

方政府深度合作,为产业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撑。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也显著提升。

10 年来,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突破 6.5 万

项,专利转化金额从 8.2 亿元增加到 88.9 亿元,更

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哲学社会

科学也大有作为。2022 年 4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

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

知识体系。”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站

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的

科学判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我国实施

了面向 203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

教育之声

第80页

76

划,支持设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各类研究项目 3.6

万余项。10 年来,高校牵头建设了 38% 的国家高端

智库,承担了 90% 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10 年来,教育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日益成为支撑、引领

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2 年 4 月 16 日,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神

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返航。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

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孙一唯也决

定回到生她养她的那片土地上——她签约了中国航

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

和孙一唯一样,每年都有大批高素质人才投身

航空航天事业。“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

团队”“北斗团队”等多支人才队伍,平均年龄都

在 30—40 岁之间。这里面,教育功不可没。

2018 年 5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

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更为迫切。”时隔 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

考察时,又一次强调了这句话。

2021 年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

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增

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

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当今世界,

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

际竞争日趋激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

要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

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10 年来,教育部持续深

化科教融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着力

强化基础学科、工程师、技术创新等人才培养,全

面提升国家“元实力”“硬实力”“锐实力”,所

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强

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吸引 1

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建成世界

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支持 1100 多所本科高校

与近 800 家企业合作立项了 3.7 万个产学合作协同

育人项目;

10 年来,高校(未包含成人高校)累计培养了

高素质专业人才 7700 多万人,全国 800 多个研究生

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 60 多万名博

士和 650 多万名硕士,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

高校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为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2021 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4%,高

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到 57.8%。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 2.18

亿,比 10 年前大幅增加。教育普及的全方位跃升带

来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

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9 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

育年限达到 13.8 年。

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劳动力人口受教育

时间每增加 1 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 9%;职工

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

高 17%。我国教育普及水平的历史性跨越,使劳动

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

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为民

族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10 年来,教育系统牢记使命,全面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培养了越来越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

新人,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踔厉奋发担使命,笃行不怠谱新篇。10 年来,

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教育服务贡献能

力显著增强,担负起了支撑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重要使命,交出了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

作者:苏令 梁昱娟;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之声

第81页

77

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

会开幕式上指出。

这是新时代中国面对世界的豪迈宣言,是新

时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奋进姿态。就是在这样高瞻

远瞩的擘画中,中国教育扎根本土、融通中外,

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突出中国特色、优化全球

开放布局,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10 年来,中国同 181 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

育合作与交流,与 159 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

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

世界第三留学目的地国家;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

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

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中文进

入 76 国国民教育体系,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

近 2 亿,全球参加各类中文水平考试者达 4776 万

人次……

新时代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

态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的

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

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

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

10 年来,中国教育凸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教育精准帮扶,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

样本——

贫困、饥饿,困扰了人类社会几千年。

“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拔除

穷根”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

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

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10 年来,中国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建

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累计 514.05 万名建

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800 多万名贫困

家庭学生接受了中高等职业教育。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教育精准扶贫实践为

世界教育减贫、提升人口文化素质作出巨大贡献。

新时代中国教育,努力承担大国责任。中国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与

之前设立的孔子教育奖、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

等,在保障受教育权等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10 年

来,共有来自 24 个国家的 30 个项目获孔子教育奖,

来自 13 个国家的 13 个项目获女童和妇女教育奖,

来自 13 个国家的 16 个项目获文晖奖。新冠肺炎疫

情发生后,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一批免费优质线上

教育资源。

越来越强的国际影响力,源自教育公平与质量

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底气。10 年

来,中国教育扎根中国、面向世界,深化改革创新,

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教育本土实践,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和

研究——

上海等地学生近年来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中表现不凡,英国教育大臣到中国上海听

课,并引进上海数学教材,双方选派教师互访。这

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义务教育质量已迈入世界先

进行列。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凸显民族特色,是中国

教育走向世界的根本。

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

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已与 58 个国家和地区

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清

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教育之声

第82页

78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推进教育现代化,持续

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

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

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教育

开放全球布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层次

和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绘就

新时代对外开放蓝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

的若干意见》。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

国教育现代化 2035》,把“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列入十大战略任务。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

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

10 年来,中国教育开放总体布局不断优化,教

育的“朋友圈”扩大了。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形成教育对外开放

高地——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10 年来,为强化教育开放高地建设,多个“示

范区”建立起来,如长三角地区国际合作教育样板

区和国际人文交流汇聚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

示范区、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北京留学人才回国

服务示范区等,同时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立足区

位优势扩大面向周边国家的教育开放。

区域教育对外开放高地,成为教育与经济社会

协同、国际国内教育联动的“集散地”。

助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

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2021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瞻远瞩的谋划,

为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指明方向。

尚贤者,政之本也。

时光倒溯至 2013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欧

美同学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人才竞

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

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出深切的忧患意识。大

会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

的留学方针。

一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

强调,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

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

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下,留学工作揽四海英

才服务国家建设大局。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超过 80%

合作交流,中国教育日益扩大海外“朋友圈”

华大学排名由 2012 年的第 48 名上升至 2021 年的第

15 名,北京大学排名由第 44 名上升至第 23 名。

中国高校教师走出国门,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

变实验堆、大洋钻探等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的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成为近年

来世界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方向之一。湖南农业大

学教授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全球粮食问题和

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

中国已成功举办 7 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75 万个,

间接提供就业岗位 516 万个。

10 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全力打造中国范式,国

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像鲁班那样手艺精良、“周游列国”,中国职

业教育随鲁班工坊“出使”各国。

迄今,中国已在 19 个国家建成 23 个鲁班工坊,

泰国鲁班工坊建设人员被泰国公主诗琳通授予“诗

琳通公主纪念奖章”。中国职业教育与 70 多个国家

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在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展“中文 + 职业教育”特色项目,成立“中国—

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等。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进入

非洲国家国民教育体系,职业学校开发的国际化数

字教学资源进入英国学历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帮当地居民或学生凭

一技之长改变命运;传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让世界了解越来越强大的中国。

10 年来,中国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上迈出

坚实步伐,在世界教育舞台绽放东方神采。

教育之声

第83页

79

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2020—2021 学年,中国

在册国际学生来自 195 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

达 76%,比 2012 年提高 35 个百分点。参加来华留

学质量认证的高校数量越来越多,来华留学生结构

不断优化。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新时代留学事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与各国合

作共赢提供了高层次人才支撑。留学是世界了解中

国教育的窗口,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

舞台。留学生是促进国相交、民相亲的民间使者。

引进世界名校教育资源,鼓励学校海外办学,

“中西合璧”培育国际化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是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办学、培

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

育大会上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

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这是新时代关于合作办学的

顶层设计。

一场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在神州大

地展开,在新时代取得丰硕成果。截至 2021 年底,

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举办的合作办学机构和

项目共 2356 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机构和项目 1340

个,专科层次机构和项目 1016 个;合作对象涉及 39

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所境外高校,900多所中方(内

地)高校。过去 10 年中,新增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

学机构和项目中,理工农医类占比达 65%。

与此同时,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走出去”。老

挝苏州大学、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海外校区、厦门大

学马来西亚分校、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等,

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的舞台;2019 年 8 月成立的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

学院,成为中国海外独立举办的第一所开展学历教

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二中迪拜学校、加拿

大苏安高中等,为中国基础教育走向世界、满足外

派子女教育需求迈出坚实一步。

这些办学模式,吸收中外两种或多种教育理念、

文化,探索新的育人模式,成为本土教育的有力补充。

立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教育对

外开放提升质量和层次,有力服务了高质量教育体

系建设。

“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

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

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

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时作出庄严承诺。

10 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积

极参与全球治理,全面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和外

交大局,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国家软实力、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参与国际组织要务,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聚焦人工智能发展

前沿问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条件下教育

发展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扩

大共享,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 年

5 月,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

贺信中发起倡议。

主动参与,合作共赢。

10 年来,中国与国际组织合办了多场高级别国

际会议,就人类社会重要发展问题达成共识,形成

了《上海共识》《唐山声明》《北京共识》《天津

倡议》。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

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

作组织、中国—东盟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

中国在《教育 2030:行动框架》《APEC 教育战略》

等文件制定中发挥建设性作用。9 个中国城市加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网络。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建设起当今世

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不断为世

界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全球教育公共产品。

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深化教育合作交流——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见、

致电外国国家领导人及重要讲话等场合强调人文交

流的重要性。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推动人类迈向美好明天

教育之声

第84页

80

继俄罗斯、美国、英国、欧盟之后,中国又同

法国、印尼、南非、德国、印度、日本建立了高级

别人文交流机制。10 年来,教育部共筹办中外高级

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 37 场,签署 300 多项合作协议,

达成近 3000 项具体合作成果,形成了中美青年创客

大赛、中俄同类大学联盟、中英中法百校交流、中

南(非)职业教育联盟等,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

正能量和暖力量。

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中外人文交流夯实了中

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

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支点,构建教育对

外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谋划、部署、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中国将推动高质量

共建‘一带一路’,使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发展机

遇和实惠”。

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

性作用。2016 年 7 月,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

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加强合作、

共同行动。

10 年来,中国坚持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

支点,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全面支

撑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中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10 年来,

中国教育对国际事务的参与越来越深入,助力推进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世界舞台上

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作者:王若熙 杨桂青;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之声

第85页

81

这是一场系统谋划的改革

2012 年 11 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

体亮相。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中外

记者见面会上,以“十个更”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期盼,其中,“更好的教育”排在首位。

此时的中国教育发展成就显著——全面完成了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加

快普及。然而,一系列教育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

必须直面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

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

键环节改革。从零敲碎打到系统谋划,进入新时代,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是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的必

然选择。

今年秋季学期,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

标准开始执行。新课标将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应着

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为正确价值观、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描绘出了我国未

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蓝图,

更与中央作出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

工作决策部署形成呼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避免“碎

片化”,善打“组合拳”,注重理清改革的逻辑关系,

十载砥砺奋斗,九万里风鹏正举。历史和经验证明,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要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

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在改革的主线、重要任务、关键举措等方面集中攻

坚,着眼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推动改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十年来,充

分衔接、相互耦合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教育高质

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着眼

于集中力量突破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十年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评价方式

改革不断深化,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

贵”“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得到

纾解,形成了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的改革局面。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握系统思维,着眼于增强

改革的关联性——

高等教育以高质量为统领、注重由要素发展观

转向整体发展观,职业教育确立类型教育定位、向

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十年

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注重各项具体改革的相互促

进和良性互动,致力于实现“1+1>2”的效果。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践行协同治理,着眼于建立

健全改革的多方协同体系——

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落地,构建多部门协

同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机制……十年来,打破传统

的“部门思维”,教育改革汇聚起了更大的改革资

时间回到 2013年。这一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对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问题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中国教育改革驶入深水区,开启了一场全面、深刻、系统的综合改革。

十年来,教育系统坚持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一些长期制

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一大批基层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

教育之声

第86页

82

这是一场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高质

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

“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内

容。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有

没有”问题基本解决,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仍然存在,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质量上。

进入新时代,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这一重要时代背

景决定了,改革要以推动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为主

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2022 年,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等 11 所高校作为山东省本科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

校,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完成了部分招生专业在

鲁招生工作。在综合评价招生中,考生综合成绩由

夏季高考成绩和高校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多维度

的考核评价打破了“一考定终身”。

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牛鼻

子”,也是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具有“一子落

而全盘活”的重要性。瞄准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瓶颈,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

仅是“全面铺开”的系统改革,更是一场聚焦教育

评价改革的攻坚之战。

2018 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

价导向。2020 年,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

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

方案》出台。十年来,教育系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

就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

加速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

子的顽瘴痼疾,坚决纠正短视化、功利化做法,立

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有力支撑了教育高质

量发展。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这一“指挥棒”,推动实现

学生成长、国家选材、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十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深化,29 个省

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艺术体育类高考招生进一步

严格规范,高职院校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比

超过 60%,促进公平、科学选材、监督有力的体制

机制进一步健全。

改革对学校、教师、学生等关键主体的评价体

系,坚决改变简单以考分排名评教师、以成绩评学

生、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

十年来,教育部相继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

量评估指南》《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

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

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双

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等文件,着力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的要求切实落实

到体制机制上。

改革既抓重要领域和重要任务,又抓关键主体

和环节,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

障机制的改革,以重点带动全局——

十年来,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促进教育

公平、推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高质量基础

教育体系,提高质量、分类发展的高质量高等教

育体系和不断增强适应性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建设。

源和改革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

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

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2018 年,

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教育工作

领导小组组建,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

审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教育重大政策

和体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教育工作重大问题等。

过去,教育改革的目标多是针对具体领域提出

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更多的是面对深层

次的问题,凭借单兵突进行不通了,依靠单独几项

改革也不行了,十年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顶

层设计、系统配套和整体推进,走过了全面深化的

十年。

教育之声

第87页

83

如今,随着体育中考的深入推进,云南省昆明

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校长高富英高兴地看到,家长、

学校、师生乃至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都有了不同

程度的提高;随着学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深入,中国

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教师严兴欣喜地感受

到,对青年教师研究产出的考核不再是“数多少”,

而是更看重“代表性”……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到科研评价改革,十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不仅“全面开花”,还紧紧扭住了教育评价改革这

个核心,推动了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满足多

样需求的教育体系建设。

这是一场聚焦教育治理能力的改革

今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

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

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成为今后一段时间

内基础教育领域学校治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

的根本保证。”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的话振聋发聩。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全面加

强党的领导,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强化,

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强的根本保证。

制度是根本性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

位置。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

治理现代化,使教育领域制度更加成熟,成为十年

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大重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人才

成长规律,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

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深

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

发展生机活力。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构建政府、学校、

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激发教育活力。

2015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

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管

办评分离的行动路线图。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

意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

成为改革的重要基本原则。十年来,我国开展了“扩

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

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一系列试点,进一步

保障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自主权、人事工作自主权

和经费使用自主权,做到应放尽放、放管结合。

根据教育部信息,截至 2020 年,取消部本级

行政审批事项 12 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

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部取消。放权 31 所高校开展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推动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和直

属高校外事审批权,积极扩大高校科研相关自主权。

十年来,教育部相继完成了教育法、高等教育

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职业教育法等

法律法规的修订,新时代教育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持续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支持和规范民办

教育健康发展。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强化

问责机制和常态化督导,真正使教育督导“长牙齿”。

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普通高中

探索多样化有特色发展,高等教育深化内涵式发展,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向纵深推进……随着教

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神州大地呈现

出一派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教育景象。

聚焦教育改革的方向任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十年来,教育系统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

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

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以改革突破

瓶颈,以改革促进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

更好发展。

作者:梁丹;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之声

第88页

84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以德育人 开创思政教育新格局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

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

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

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努力培养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

作,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

话,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为

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原则遵循和方向指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系统牢记立德树人

初心使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013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随即,教育部印

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

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各地中小学积极围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德育工

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

2021 年 9 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学生

们不约而同地被书中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设计深深

吸引。

2022 年 8 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部门印

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

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

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随着学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大思政课”建设全面

推进。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

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思政课建设

指明了方向,并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

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

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各地大中小学高质量的

思政课程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和价值引导融为一

体,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推动各类课程

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

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教育

系统全面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守正创新,把立

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

践教育各环节。

——中小学的德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活

动中教育和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小学生走进法院接受法治

教育,让“法”看得见、摸得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东胜区蒙古族第二幼儿园的孩子们全情投入情景剧

春暖花开,一队小学生前往河边山野体验生态讲堂;夏日炎炎,参加暑期实践的大学生们深入西北地区

农村进行田野调查;金秋时节,一场场“丰收节”在各地校园里拉开帷幕……这是新时代中国大地上奏响的

教育乐章——以更加新颖的教育形式、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培养着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之声

第89页

85

《国家的孩子》的表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渐渐

走入他们的心中……

2017 年 8 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

南》,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自此,

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形

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

格局。

——高等学校鼓励大学生砥砺奋进,在奋斗中

闪光,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021 年底,陕西西安外事学院学生张腾飞每日

志愿服务 10 余小时、日行 30000 多步,为“抗疫”

默默付出;多年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郭昊用航拍

记录和展现家乡之美,用专业所学唤起人们的文化

自信和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不断强化思政教育

工作,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红色主

题教育,鼓励大学生将“小我”融入祖国和时代的“大

我”之中。

——职业教育坚持“德技双修”,培养思想坚定、

技能过硬、竞争有力的毕业生。

“德育强,技能会更强,就业也更有竞争力,

学生的未来才会走得更好更远。”新疆阜康市职业

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石丽体会颇深。

党的十八大以来,跟随时代发展的脉搏,我国

职业院校德育建设的足迹清晰可见。2014 年底,《中

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 年修订)》为新形势下

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提供基本规范;2019 年底,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

意见》发布……这些文件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

术技能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意义非凡。

以文化人 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

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6 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

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时代越是向前,

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就越凸显。

今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质量教

育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培养提出

了更高要求。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课堂教学

改革创新到教研工作体系建设……教育系统坚持改

革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1 年 3 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

等六部门制定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发布,

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2022 年 3 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服务“停课不停学”、

落实“双减”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一项项评估、监测结果,是基础教育

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结果显示,80% 左右的学生学业表现达到中等以上

水平;我国部分省份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测试中的总体成绩名列前茅。

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项目实验室里,学

生们用实验实证假设,用数据表达结论,像科研

人员一样探索研究;在湖北省宜昌市科技高中,

编程、科创项目和竞赛锻炼培养着学生的编程思

维和技术……

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有序实施选课走班

教学,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着力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育

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各地普通高中不断加强

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

校由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学生

多元化学习需求。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普

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

版)》《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

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使新时代普

教育之声

第90页

86

全面发展 实现“五育”并举新突破

少年儿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

的希望,关系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2021 年 9 月

14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绥德实验中学同大

家亲切交流时指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

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孩子们

要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

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积极落实 2020 年

10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

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持续深入开展美育建设,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

操,塑造美好心灵。

在新疆伽师县,融合了音乐、物理、科学和计

算机等多学科的“水果钢琴”美育课程,成为孩子

们的最爱;在宁夏吴忠市的太阳山中心小学,孩子

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树叶外形,判断颜色和光线

变化,描绘出形态多样、色彩迥异的叶片……形式

各样的美育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欣赏美、理

解美、创造美的窗户,使他们沉浸其中。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

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20 年 10 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

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各地中小

通高中育人目标更加明确,为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协

调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有效提高

了国民整体素质,有力支撑了国家人才发展战略,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持续改革,

到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我国的

高等教育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

了有力支撑。

“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

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加强烈。”在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高等教

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

新……从“211”“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计划,

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我

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我国建

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

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办、国办先后

印发《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关

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加快医学

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新时代全

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

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先后召开,人才培养改革全

面展开。

——从产教融合到校企合作,从工学结合到知

行合一,职业教育以自身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培养多

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使命。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

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肩

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

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向纵深推进。从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

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

量发展的意见》到今年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

育公共治理的法律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从“职教

高考”制度的建立,到“文化素质 + 职业技能”考

试招生办法的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

融通,学生成才路径更畅通……

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守正创新,人才培养驶

入“快车道”,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到

岗即用”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也有越来越多的学

生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教育之声

第91页

87

学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

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并积极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

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改革创新、协同育人,在少年儿童成长的“拔

节育穗期”,全社会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撑起了明朗

天空,精心引导和培养他们成为国之栋梁。

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500 多名学生一边推

掌、冲拳、踢腿,一边喊着口号,“今之责任,在

我少年。明德习武,健体强身……”;在江西省瑞

金市,“我为母校(学校)建球场”活动吸引了历

届校友关注,共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如今,学校体育氛围日益浓厚,中小学生体质

健康水平稳步上升,优良率由 2016 年的 26.5% 上升

至 2021 年的 33%。

——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

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

重要讲话,劳动教育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

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也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法》。

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

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 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绘制出了一张全学段劳动教育推进路线

图……引领大中小学校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

动教育新模式。

今年秋季开学,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

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劳动课”走进了

全国中小学,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正式成为了一

门独立的课程。

全国各地中小学还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引

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

动意识和主动服务社会的情怀。在山东,一片“农

作物种植”实验田间,学生们辛勤劳动,研究农作

物的生长习性;在广西,一批手艺人、传承人、老

匠人带领学生们亲历传统技能的劳动;在浙江,学

生们“拜师”茶农,体验采茶、炒茶……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系统围绕立德树人

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

新人,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奋力谱写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

华美乐章!

作者:张赟芳 张东;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之声

第92页

88

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不管求学哪里,每个学子的梦想都被照亮。寒门学子、随迁子女、

残疾儿童……无论身份如何,每个家庭的希望都被托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维系社会公

平正义的坚实基石。”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思政课堂上,青年教师乔显喆的讲解引发了学生共鸣与热烈讨论。

教育公平底线更加坚实稳固

起点公平 一个孩子也不掉队

“我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

拉达乡的小山村里……”今年 6 月,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 2022 届本科毕业生苏正民讲述了自己的求学故

事,曾经,父亲的医疗费用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

不堪重负,是国家和社会的资助,让他重新回到了

明亮干净的教室里。

从被迫辍学到走出大山,从接受资助到回报社

会,越来越多像苏正民这样的学生在党和国家的关

怀下成长。

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2012 年,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

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

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

下一代的成长……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

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2—2021 年,全国小学净

入学率从 99.85% 提高到 99.9% 以上,初中阶段毛入

学率始终保持在 100% 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

脱贫家庭学生辍学实现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

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

地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控辍保学,苏正民所在

的四川凉山州就劝返了 6 万余名辍学学生,以实际

行动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就要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公平接

受教育的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

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

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

第一条就写明“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权利和义务。十年来,党和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

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

学前教育”,党的十九大要求“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

进展”。从 2011 年开始,国家连续实施学前教育行

动计划,中央财政设立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2021 年,全国幼儿园达到 29.5 万所,比 2011 年增

加 12.8 万所,其中,近 80% 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近

60% 分布在农村。

十年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增至 88.1%,增长幅

度超过 30% 的 13 个省份都集中在中西部省份,“三

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入园率显著提高,学前教

育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实现了基本普及。

——招生入学改革,促进机会公平。

“老师,我是新疆的,上学以来基本没交过学

费,国家实施减免!”

“我的兄弟姐妹多,之前我差点儿辍学,多亏

党的好政策和学校老师的劝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教育系统践行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

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完善学生资助

政策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评

价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扎实构建了起点公平、

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全链条保障体系,使教育

公平底线更加坚实稳固,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之声

第93页

89

“现在看来,当初没把孩子送到几十公里外的

城区学校上学是正确的!”镇上引进了民大附中、北

大附小等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

中学丰台实验学校的一位学生家长十年来,通过深化

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

政策全面落实,跨区域考试掐尖、举办“占坑班”、

收取“赞助费”等违规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择

校热”大幅降温,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坚持资助先行,完善政策体系。

学前教育坚持“地方先行,中央补助”,义务

教育实施“两免一补”,高等教育建立多元混合资助

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

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覆盖从

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较为完善的国家学生资

助政策体系,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 13 亿人次,资助

金额累计超过 2 万亿元,奋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

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个都不能少,还要让公平的阳光惠及更多的

随迁子女和残疾儿童。

在流入地上学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多了。国

家实施“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1 年,义务教

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规模达到 1372.4 万

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

学位服务的比例达 90.9%。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更多了。国家连

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30 万以上人口县均设有

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共有在校生 92 万人,比

2012 年增加了 54.1 万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

学率达 95% 以上。

过程公平 教育面前一视同仁

2021 年 4 月,一名学生家长想给孩子提高数学

成绩,向培训机构陆续缴纳了 21 万元补课费,结果

孩子的数学只考了 59 分。

在此前的一段时期内,K12 教育培训产业加速

扩张,盲目逐利者不在少数。如果孩子的发展只与

金钱挂钩,教育的壁垒恐怕会越筑越高。当教育生

态失衡,教育公平便难以保障。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

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着眼建设高

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校外

培训治理取得明显进展:线下学科类机构压减率达

95.6%,线上压减率达 87.1%,学校课后服务基本实

现全覆盖。此举有力减轻了教育“内卷”,有效推

进了教育公平。

过程公平,意味着要努力保障每名孩子都享有

优质的教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

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

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

难学生资助体系。

对于发达地区的孩子来说,补课可能只是学习

知识的一种途径,但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而言,良

好的学校教育可能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如何缩

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

质量的差距?可以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

育公平的必由之路。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早在 2010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就联合启动实施

了“国培计划”。“国培计划”实施十周年之际,共

有 31 个省份的约 1680 万人次教师参与,其中中西部

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参训人次约 1574 万,占比 94%。

这种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的大规模在职培

训,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大,开创

了我国教师培训的新局面。近年来,教师交流轮岗

制度的建立,推动着优秀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

校流动;“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退休支教等

多种渠道,也为中西部农村补充了大量优质师资。

——硬件提上去,环境好起来。

2014 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

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全面改善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

的通知》,提出“全面改薄”20 项底线要求。中央

教育之声

第94页

90

财政累计投入 4000 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 1 万亿

元,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缩小城乡

学校办学条件差距。

现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包括教学点)办学

条件已经全部达标,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

著改善,危房、大通铺等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许

多中西部农村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实现质的飞跃。

——教育信息化,填平数字鸿沟。

2013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

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

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教育部

加强统筹部署,“三通两平台”各项目标任务圆满

完成,“三全两高一大”新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呈

现出应用深化不断加速、创新案例竞相涌现、治理

能力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

2022 年 3 月 28 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正式上线运行,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

教学,服务农村提高质量,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

务“双减”和“停课不停学”。一块块电子屏幕,

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每一名孩子面前。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自 2012 年国务院出台《关

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来,到

2021 年底,全国 2895 个县级行政单位均通过了国

家督导评估,这是继全面实现“两基”之后我国义

务教育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结果公平 人人都有出彩机会

2014 年,邢小颖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

现在,她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实践课教

师。如她所言,“可能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给顶尖学

府的学生讲课,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

正是教育公平的必然结果。

星光不负赶路人。2015 年,她报考了中国地质

大学的专升本,2017 年顺利毕业,并拿到工学学士

学位。2021 年获评工程师职称,成长为“双师型”

教师,她讲铸造课的视频还获得了两亿播放量和

百万点赞。

结果公平,意味着要努力实现每名受教育者都

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

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

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是搞平均主义,而

是要因材施教,让不同出身、不同特点的人,都能

获得最适宜其自身发展的教育结果,让人人都能人

生出彩。

——人生出彩,需要有科学的“指挥棒”。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

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

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

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破“五唯”,令教育生态为之一新。两年后,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

革总体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

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

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的教育体系。

——人生出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前提。

2021 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进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教育部联合农业农村

部共同确定推介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大

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升

级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累计招生 87 万人,

毕业 55 万人;深入实施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

区专项计划,2012 年以来累计招生 95 万余人。以

实际行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以人才振兴推动全面振兴。

十年来,教育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

重,8000 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数字的背后,凝结着教育工作者

的辛勤付出,也承载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作为阻

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人生出彩,更要活到老、学到老。

教育之声

第95页

91

目前,全国共有 1891 所各类高校举办学历

继续教育,在学人数占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数的

46.8%,有力提升了国民受教育年限和素质。教育部

大力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建设,确定国家级社

区教育实验区 129 个、示范区 120 个,建成 30 所老

年开放大学和老年教育专门机构。

“再穷不能穷教育”,尊师重教的传统始终流

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中国,

接受教育的渠道已被充分打通,终身教育“立交桥”

正在扎实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的美好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2013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

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视频讲话中向世人宣

告,努力让 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事实

证明:教育公平,人民至上,句句承诺,掷地有声……

作者:田玉 纪秀君;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之声

第96页

92

深山、高原、田野……在祖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有上学路。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 14 亿中华儿女的梦想里,人人都能放光彩。

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以人民为中心办

教育”,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

程度进一步提升。2021 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2.93 万所,在校生 2.91 亿人;与 2012 年相比,学校

增加 6300 余所,在校生增加 2800 余万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我们一步步向着美好教育的目标迈进。

这十年,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篇章里,教育写下无限深情、激昂的答卷。

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021 年 2 月 25 日,人民大会堂。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

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回望来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减贫进

入攻坚拔寨的决胜时期,党中央将“两不愁三保障”

列为破除贫困难题、消灭绝对贫困、迈向全面小康

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

能少”是其底线目标之一,是党和国家作出的庄严

承诺,直接关系人民福祉。

“您是兰兰的父亲吧?我们来接您的孩子回家

上学。”这是一场跨越 3400 公里的劝返之旅,四

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工作组成员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库尔勒市,找到了辍学儿童兰兰父母务工的工厂,

接兰兰回归校园。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

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

年。”蜿蜒的山路上,纵横的沟壑里,回荡着习近

平总书记的嘱托。

截至 2020 年 11 月 30 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

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 60 万人降至 831 人,

其中 20 万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长

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2012—2021 年,

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 99.85% 提高到 99.9% 以上,初

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 100% 以上,30 万以上

人口县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

育入学率超过 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95.4%,

比 2012 年提高 3.6 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

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

义的事业。要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

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

活的教育。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

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和社会全面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稳居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

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孩子

能接受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十年,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

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

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普

及化阶段,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这十年,幼有所育的理想照进现实。2021 年,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88.1%,比 2012 年提高

23.6 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全国普惠

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 87.8%,有效保障了绝

大多数幼儿能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这十年,“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成为社会的生动写照。2020 年,全国及各省(区、

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 90% 以上,如期

教育之声

第97页

93

实现国家确定的普及目标;2021 年,全国高中阶段

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 91.4%,比 2012 年提高

6.4 个百分点;2013 年至 2020 年底,累计有 800 多

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

“多亏了好政策,我才能到北京读大学。”在

中国农业大学就读的宁夏西吉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谢非说。像他一样,通过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

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考入大学的,累计有 95 万余人。

这十年,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

系,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

力支撑。2021 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 4430

万,毛入学率达到 57.8%,比 2012 年提高 27.8 个

百分点。

提升全民族素质,与国家实现全面小康脚步同频。

中西部教育是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相

当程度上影响着中西部全面振兴大局,影响着我国

高质量发展全局。

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和农村。

全国新增幼儿园 80% 左右集中在中西部,毛入园率

增长幅度超过 30% 的 13 个省份都在中西部;10 个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份,10 年平

均提高了 17.02 个百分点,有的省份提高了近 30 个

百分点。

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

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

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的发展和公平归根结底是阻断贫困代际传

递,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

十年里,“公平”与“质量”成为发展的关键词。

2021 年底,2895 个县级行政单位均通过国家县域义

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99.8% 的中小学办学

条件达到“20 条”底线要求。这意味着,义务教育

实现了入学机会公平和基本办学条件公平的伟大飞

跃,形成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普及水平历史性跨越的背后,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历史性跨越的背后,是高瞻远瞩的擘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把优先发

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

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十年里,我们见证了历史上的诸多“首次”,

足见国家发展教育的决心之坚。

学前教育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党中央、

国务院名义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

的若干意见》;义务教育方面,“三区三州”等原

深度贫困地区以前所未有力度狠抓控辍保学;普通

高中教育方面,国家先后出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

攻坚计划(2017—2020 年)》《关于新时代推进普

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县

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密集

程度史无前例。

十年里,教育普及发展的保障机制日益完善,

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更加凸显。

每年开学,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第三

小学校长和永强都会给一年级新生上一节感恩课。

“大家算算小学 6 年,国家在助学上给我们投入多

少钱?”“几千元吧?”“一年 3500 元,6 年 2.1

万元。”和永强特意拿出 2 万多元现金。孩子们惊

呆了,对国家的补助有了深刻印象。

数字无声,但彰显着国家对每一个不容被忽略

个体的呵护。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全学段,10 年

来累计资助学生近 13 亿人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

生产总值比例连续 10 年保持在 4% 以上,许多投入

都以千亿、万亿计。2020 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

经费为 2532 亿元,比 2011 年的 416 亿元增长 5 倍;

2012—2021 年,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 1.17 万亿

元增加到 2.29 万亿元,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

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50% 以上;普通高中财政性教

育经费投入由 2012 年的 2317 亿元提高到 2021 年的

4666 亿元,增幅超过 1 倍。

从中央到地方,教育之事总能汇集磅礴之力。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三区三州”

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但教育人早已在百年树人

的事业里养成了愚公移山之志。多年来,教育部始

终将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作为一项

政治任务来抓,与 10 余个省份签订了《打赢教育脱

贫攻坚战合作备忘录》,全国 95% 的县“一县一案”

教育之声

第98页

94

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为挺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据研究,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

的职工构成,改为全部由高中学历的职工组成的话,

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 24%,如果进一步改为全

部由大专学历的职工组成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

以再提高 66%。”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社

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说。

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对一个国家经济社

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放眼国际,劳动年龄人口

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体

现,是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及创新发展能力的国际

通用基础性指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

年限很低,1982 年,我国 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

教育年限仅为 5.3 年。2012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

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9.9 年。

从 5.3 年到 9.9 年,中国用 30 年时间走过了西

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奇迹支撑奇迹——

其间,用教育“武装”的数量巨大的劳动者成为中

国腾飞的翅膀。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要发展,关键是人才,

基础在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

育年限继续提升,2021 年达到 10.9 年,新增劳动

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3.8 年。

这不仅浓缩了 10 年来中国教育突飞猛进的发

展,更宣告着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大幅提高。劳动年龄

人口的更高素质将有效抵消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带

来的不利影响,并以此推动建设庞大的知识型、技

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挺进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目前,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 2.18

亿,比 10 年前大幅增长,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

校)10 年累计培养毕业生 7900 多万名。人才涌现,

成效卓著——

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制成功“九

章”量子计算机,高校专利转化金额十年间从 8.2

亿元增加到 88.9 亿元……这是教育服务和支撑国家

战略、推动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回应。

多项实证研究表明,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

与国家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准成正比。中国人民大

学教授李立国指出,未来,我国要实现经济总量或人

均收入到 2035 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有赖于教育尤其

是通过高等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未来 5 年,我国一半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将接受

高等教育,这批青年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的主力军。教育普及的意义,远比数字更重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10 年来,在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准确把握

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推动实现更高水

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普及,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受

教育机会,圆了亿万人民完善自我、各展其才的梦想,

筑牢了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乘着新时代的东风,迈开铿锵的步伐,教育强

国的盛景在前方。

作者:林焕新;来源:《中国教育报》█

出台了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从教育系统到全国一心,教育立国、教育兴国、

教育强国,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人民期待。

各地教育、公安、人社部门建立协作劝返机制,

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为“义

务教育有保障”工作再上一道保险阀;民政、统战

等部门依法依规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财政

部、教育部、人社部连年下达资金用于学生资助补助,

落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家学生

资助政策……

面向“十四五”,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优

先发展教育事业”:“‘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

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

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下同欲者胜。我们向着“人民满意”的目标

奋勇迈进。

教育之声

第99页

95

2022 年 9 月 20 日,2022 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和白山市抚松县两地举行。应中共白

山市委市政府邀请,由中医药产教融合促进委员会组织的 2022 中医药产教融合长白山会议于 20 日在白山市

抚松县举办。“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国医大师、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原校长王新陆,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李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曹洪欣,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会长、修正

集团董事长修涞贵以及来自全国的医药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代表出席会议。中医药产教融合促进委员会

副主任兼秘书长郭军主持会议。

李平主任在讲话中表示,中医药产教融合促进委员会在过去的工作中完善了组织体系、搭建了合作平台、

促进了资源对接。希望中医药产教融合促进委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推动融促会成为国内知名、社会信

任的高端智库,为中医药产教融合发展提供高屋建瓴的理念指引和思路引领;二是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为中医药领域产教融合发展提供更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咨询建议;三是以价值链驱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

业链、创新链“四链”紧密融合,促进产教融合落地走实。希望中医药产教融合促进委员会在新一届领导班

子的带领下踔厉奋发,发掘蕴藏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中的“中国智慧”,提出推动现

代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形成中医药领域深化产教融合的“融促经验”,以优异成绩迎接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讯员 闫艳)

中医药产教融合长白山会议胜利闭幕

中心动态

教学空间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顾满峰宣布《未来学校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课题正

式开题并表示,本课题研究将聚焦学校绿色、智慧发展,以提升校园规划建设水平为目标,总结积累实践中

的宝贵经验,进行开放创新的思考,以新载体承担新使命、新空间展示新内涵、新设计呈现新理念、新场景

实现新理想,用充实的研究成果助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型校园空间典范。

课题组专家黄献明博士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工作安排等内容,课题组部

分成员、上海各区教育局领导、各区教育基建管理部门负责同志等参与了研讨交流。

(通讯员 李睿)

(上接第 96 页)

第100页

96

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未来学校形态变革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

展中心联合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事务中心、上海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围绕未来学校的规划

建设开展专题研究。9 月 21 日上午,《未来学校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课题开题会在中心以线下和线上相

结合的方式召开。

开题会上,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对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础教育新格局提出了五点体会。一是要深刻认

识“十四五”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适应技能中国建设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高

校科技创新体系、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育人体系、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大中小幼一体化的思

政工作体系等八个教育体系,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遵循。二是要准确把握未来学校的功能需求,主动向科

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使学习空间能够满足无障碍的包容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自定进度的个

性化学习和自驱动的终身学习。三是要统筹谋划未来学校的建设路径,注重通过研究新方法、新理念、新技

术的应用与实践,不断丰富教学场景,推进学校教与学的全面升级,促进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学校教育体系

的变革。四是要高度重视学校绿色发展理念,教育部 2022 年工作要点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系统纳入国

民教育体系”,未来学校更应重视绿色发展,提升校园物理空间在全寿命期的资源节约、环境质量等性能,

努力为师生提供安全、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学习及使用空间,建设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健康校园、和谐校园。

五是要加快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积极促进教育与数字信息环境相适应,构建更加多样、更具活力的教育生态,

守住教育的初心,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相互融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上海市教育工会常务副主席李蔚在讲话中指出,《上海市教育发展

“十四五”规划》中发展目标中提出到 2025 年,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入推进,实现上海教育更加包容、更具活力、

更大开放、更高品质发展,而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优质教育服务供给丰富扩大,要涌现一批示范性学区集团和

新优质特色学校,探索建设若干所适应新理念、应用新技术的“未来学校”。未来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织

形式和载体,需要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意义上进行探索,本课题研究合乎国家发展的需求、合乎

我国社会发展的目的、合乎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愿景,对于支持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组成员之一上海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璎琦在致辞中表示,本课题旨在以未来

教育理念为核心,总结各类典型特色教学空间的设计需求和设计策略,以满足未来学校的教学需求,营造良

好的建筑环境。通过各单位的通力合作,相信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很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对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开题会在中心召开

中心动态

(下接第 95 页)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