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宇宙探秘馆——出发,太空!docx

发布时间:2023-11-1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 宇宙探秘馆——出发,太空!docx

、98 宇宙探秘馆(一)主题缘起前言:快乐星球前身是星座之谜,根据混龄走班以及区域主题实施中依据幼儿表现,区域材料等各方面因素更名为——快乐星球,在此备注,以下主题实施路径中会有两个区域名称,请知晓。(一)区域主题缘起在宇宙探秘馆,理论性的认知较为偏多,所以依据《指南》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在最大限度能够带给孩子们快乐却又多元感知的基础上,开设了快乐星球区域,里面是孩子们天马行空想玩,想了解的东西,也是家长们参与讨论,参与建立的一个区域,让我们的多元学习中心真正做到幸福三人行,辐射家园。一、主题背景
[展开]
2 宇宙探秘馆——出发,太空!docx
粉丝: 0
文本内容
第51页

49 宇宙探秘馆投放火箭模型和搭建步骤;

(2)身体准备:精细动作和大动作发展,大胆操作;(3)思维准备:知道看步骤图,寻求教师帮助等,并且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52页

50 宇宙探秘馆二、区域内容区域实录

(一)航天基地第一阶段——磁力片搭建。谭博:这里有一个大火箭。

灏仔:老师,我也想要搭,你可以教我吗?恒恒:我最喜欢火箭。

师:那我们一起先来认识一下火箭吧。

幼儿在了解了火箭的构造后,在前期经验上,小班幼儿先学习用积木拼搭的方法。

1.分析与思考

建构本来就是孩子最喜欢的,他们是天生的想象家。搭建过程中只要告诉他们方法,他们就能搭出很多的种形态。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

教师应使用引导性的语句,不 要直接帮孩子解决,引导幼儿

第53页

51 宇宙探秘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同伴互助

幼儿互相协助,共同拼搭。

(3)幼儿行动

(二)航天基地第二阶段——木质积木搭建对于第一阶段,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于是我们开启了第二阶段的拼搭,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火箭拼的更加完整。幼儿:老师,我好想试一试;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开始吧;

这次引导的是中班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和孩子原有的经验支持下,他们很快就发挥自己的想象拼好了自己心目中的火箭,很快火箭就极具雏形。

第54页

52 宇宙探秘馆1.分析与思考

幼儿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要随意干涉孩子的想法,在搭建的基础上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

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予帮助,把握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幼儿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帮助解决幼儿活动中存在的疑惑,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

(2)同伴互动

幼儿互相协助,共同拼搭。

(3)幼儿行动

在小伙伴遇到困难,能及时帮助和寻求老师的帮助(小班没有安排小老师)。

(三)航天基地第三阶段—— 乐高搭建

第55页

53 宇宙探秘馆这天,皓皓问:

“你知道火箭身上的东西是什么吗?”一旁的安歌接上说:

“我也不知道

是什么。”

教师推进:为了推进和孩子们一起

共同探寻火箭的秘密。

1.深入讨论

在孩子们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出现

了关于火箭的构造更加细化的讨论。有的孩子说火箭有两个助推器,有的说有三个,还有四个的。那么,到底是两个、三个还是四个呢?这时,嘟嘟指着图片说:

“这里的火箭是四个助推器。”2.助力策略

孩子们从图片中发现了四个助推器的火箭。于是,从身边现有的资料着手,并展了集体讨论。有了前期的经验铺垫,孩子们纷纷说着火箭各个部件的名称。通过绘本讨论,孩子们也了解到:原来火箭的动力不同,需要助推器的数量也不同,所以两个、三个、四个助推器的火箭都是有的。

3.幼儿行动

趁着契机,孩子们着手开始在原本的

火箭基础上有了更多的想法和设计,

让火箭的构造更完整了。

第56页

54 宇宙探秘馆(四)航天基地第四阶段——自由搭建三、区域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一)一直坚持不懈的搭建,调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看到了他们认真和专注的学习品质,这也说明他们对区域非常感兴趣,操作过程满足了他们不断挑战的自我需求。

(二)能够专注一件事情,反复尝试,直到获得成功,说明他们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坚持性。每一次重新搭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第57页

55 宇宙探秘馆

第58页

、 56 宇宙探秘馆太空科学站

第59页

57 宇宙探秘馆(一)主题缘起

国家举办太空科学教学课程,让孩子们知道在太空与在地球上不一样的科学现象,我就在某天中午时给小朋友们看到了宇航员手上指南针不像地球上一样指向南北边,而是不停转动的现象,让孩子们觉得分外惊奇,《纲要》提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因此我鼓励孩子们对此进行思考,并引出磁场概念,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刻体会到磁力,设计了太空科学站区域,让小朋友们化身宇航员,感受磁力的奥秘。

助力策略:磁力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了让小朋友们理解磁力及磁场,我们循序递进,并联系生活,用图画、模型和小实验来加强幼儿兴趣。(教师抓住儿童的兴趣点,进行活动的开展)

第60页

58 宇宙探秘馆(二)主题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

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

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

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第61页

59 宇宙探秘馆(三)主题准备:(包含材料和环境创设)根据小中大年龄层次,用颜色板区分易、中、难区域操作等级;1.投放磁铁、指南针、磁力小车、磁粉、磁力地球仪、磁力青蛙、磁悬浮笔、磁悬浮陀螺、磁力秋千、磁铁走迷宫、电磁铁、电磁铁线圈、电磁赛车。

2.投放《磁悬浮列车》、《磁铁的秘密》等图书绘本,“好玩的磁铁”操作单、“磁铁小实验”操作单。3.多媒体磁铁认知资源、磁悬浮列车纪录片、磁铁实验多媒体资源。

(四)幼儿的兴趣和前期经验

1.幼儿的兴趣

(1)老师,我哥哥旅游回来带了一个冰箱贴,可以贴在冰箱上不掉下来,还可以挪动。

(2)老师为什么我们班的指南针靠近这个黑黑的东西(圆形磁铁)会乱转,好神奇呀!

(3)老师为什么有的东西磁铁可以吸在上面,但是有的东西却不能被吸在上面。

2.前期经验

(1)经验准备:每份材 料准备一份玩法步骤图,孩子

第62页

60 宇宙探秘馆们知道磁铁才生活中很常见,也很重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身体准备:思维能力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大胆实验操作;(3)思维准备:知道不会看步骤图,寻求教师帮助等,并且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区域内容区域实录

(二)太空科学站第一阶段初体验

本周推荐——认识磁铁(磁铁可以

吸在大部分金属物品上)

幼儿:老师,我们班有好多这种黑

色的东西,它们还粘的紧紧的,但是没有胶水的痕迹。老师,这是什么东西呀?

教师:这是磁铁,那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磁铁具有神奇的“魔法”。

幼儿:什么东西都可以吗?

教师:磁铁能吸什么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实验试一试!

因为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物体从而引发的话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进入到与磁铁相关的学习中,孩子们也觉得很新奇好玩。

第63页

61 宇宙探秘馆1.分析与思考

孩子们对于磁力相关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家里的长辈也不会特别给幼儿介绍磁铁,但是通过话题的讨论,幼儿发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发现让幼儿们十分有兴趣。在进行磁铁小实验中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

教师通过磁铁知识知多少这一话题引发幼儿讨论,并使用引导性的语句,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展示磁铁认知的视频,让幼儿对于磁铁有基础认识。

(2)同伴互助

幼儿互相分享前期经验,如:

“我所认识的磁铁”,“有的磁铁会吸在一起,有些磁铁怎么都不能吸

在一起”“我妈妈说磁铁有南极和北

极两个极”。

(3)幼儿行动

第64页

62 宇宙探秘馆幼儿开始想要了解什么是磁铁,磁铁可以吸在什么物品上,并有了和主动操作磁力材料的兴趣和意识。

(二)太空科学站第二阶段(知道磁铁的两极——南极和北极,以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科学现象)

对于第一阶段,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解磁铁可以吸在大部分金属物品上,同时在操作中幼儿也有了新的问题。“老师,你看两个蓝蓝的磁铁对在一起它们不能吸在一起,但是一个蓝色和一个红色的就可以吸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呀?”于是对于磁铁的第二阶段开始延伸,由磁性开始学习磁铁的两极。幼儿:老师,这个磁铁不是黑色的是有蓝色和红色,而且我和嘟嘟发现蓝色的和蓝色的不能吸在一起,但是蓝色的和红色的就可以吸在一起。

教师:这是因为指南针有南极和北极。南极和北极面对面就会吸在一起,南极和南极、北极和北极就吸不到一起。幼儿:我知道北极熊。

幼儿:老师什么是南极和北极呀?

教师:简单来说磁铁的两极就像是东西的正反面一样,磁铁就分为了南极和北极。

第65页

63 宇宙探秘馆1.分析与思考

小班的孩子在第二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去发现磁铁南北极现象,而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则可以自己提出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可以在实验中总结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科学现象。对于不同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深度和难度,协助幼儿自主探究。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

把握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及时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鼓励幼儿进行探究。根据幼儿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帮助解决幼儿活动中存在的疑惑,鼓励幼儿进一步思考,以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4)同伴互动

①能够合作探究,并合作发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科学现象;②主动讨论,积极参与问题。

(5)幼儿行动

在小伙伴遇到问题,能及时提供自己的思路看法并查找区域内的书籍资料(中大班幼儿)或寻求老师的帮助。

第66页

64 宇宙探秘馆(三)太空科学站第三阶段——地球磁场由磁铁南北极认识地球磁场(展示地球磁力线圈图),从物体(磁铁)逐渐偏向生活中(地球),从具象现象逐步向抽象原理过渡。幼儿:老师,我发现指南针放在地上,指南针也会指着同一个方向,但是如果我在指南针旁边放一个磁铁,它的方向就会跟着磁铁变化。幼儿:老师老师,我听爸爸说指南针永远指向北极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这是因为指南针这个小磁铁和地球这个大磁铁产生了异性相吸,所以指南针永远指向北极。

幼儿:什么?地球是磁铁?

教师:是的,因为在地球深处,热量不均产生的对流,导致了熔融金属(主要是铁)流动(热量似乎是由于铁在地球的固体核上凝结而产生的)。这种流动通常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特定样子,就像在煎锅中加热的油的那个样子。流动导体中的此类样子会很容易产生磁性。幼儿:好神奇啊。

第67页

65 宇宙探秘馆幼儿:老师,你说指南针真的会一直指着北极吗?那为什么我用一个小小的磁铁指南针就会乱转呢?

教师:理论上是的,但是因为地球的磁场比我们近距离的磁铁的磁场要弱,所以指南针会乱转。

幼儿:所有的东西都有磁场吗?

幼儿:老师你说的磁场长什么样呢?为什么我看不到它。它躲起来了吗?

教师:我们可以一起来找一找这个调皮的磁场,看看它在哪里?根据孩子的提问,我们进入第三阶段——寻找看不见的磁场。3.分析与思考

活动全程由孩子引导话题的走向,猜想—讨论—验证,教师通过多种区域材料印证幼儿猜想,幼儿在实验操作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经验。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发现去总结心得,去解密发现,去认证发现。认识到了我们生活中有着神奇的磁场。

4.助力策略

第68页

66 宇宙探秘馆(4)教师助力:帮助孩子解答疑惑,不添加个人想法,由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实验;

(5)同伴互动: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并总结发现;(6)活动延伸:纪录片——走进科学磁场篇,平博士密码——磁场。(四)太空科学站第四阶段——电与磁因为家长开放日王泓毅的爸爸带来了电磁列车科学实验,让幼儿对于电与磁有了很大的兴趣,因此设计了太空科学站第四阶段——电磁铁以及电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提供图片加强幼儿认识)。幼儿:老师,为什么那个电池可以在那圈圈里动,但是在别的地方就不行呢?

幼儿:老师,我发现磁铁可以吸在电池上,而且这个东西吸的更牢。我差点都分不开它们。

教师:(惊讶)是这样吗?那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第69页

67 宇宙探秘馆1.分析与思考

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自主探究发现,科学视频让幼儿认识电磁,加强电磁的印象。并通过视频引导更深度的去探索实验,验证发现。教师协助幼儿操作实验材料,多种教学方式加强了幼儿学习兴趣。

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协助幼儿操作实验材料,提供电与磁视频。引导幼儿解决在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

(2)同伴互动:总结实验经验,合作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3)活动延伸:六一科技节。

(五)太空科学站第五阶段——磁悬浮

一个磁悬浮地球引发的新一轮讨论,因为我购买了一个磁悬浮地球,在组装的时候幼儿就围过来了,纷纷好奇的询问。幼儿:老师这是什么呀?

幼儿:老师为什么这个地球会飞起来。

第70页

68 宇宙探秘馆幼儿:老师可以让这个地球飞到我手上吗?教师:可能不行哦,这个地球好像只能在这里飞起来(黑色底座) 。

幼儿:为什么呢?

1.分析与思考

幼儿对电与磁以及磁铁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教师要及时抓这一教育契机,鼓励幼儿不断探究。

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提供关于磁悬浮材料,引导幼儿解决在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由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实验;(2)同伴互助: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并总结发现;(3)活动延伸:家园共育,幼儿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71页

69 宇宙探秘馆(六)太空科学站第六阶段——空气炮

幼儿对于磁铁的探究进行到尾声,有部分幼儿发现了区域里的其他材料——空气炮。

幼儿:老师这是什么呀?

教师:这是空气炮。

幼儿:什么是空气炮呀?

1.分析与思考

幼儿对磁铁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的兴趣开始发散,辐射到区域里的其他材料中。教师及时抓这一教育契机,开展了关于空气炮的新一轮探究。

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引导幼儿解决在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提供步骤图纸供幼儿参考。由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实验;(2)同伴互助: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并总结发现;(3)活动延伸:家园共育,幼儿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发现。① ② ③ ④

第72页

70 宇宙探秘馆五、孩子主题表征

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日渐浓厚,随着不断的实践发现,孩子主动积极地完成工作中的操作单

1.分析与思考

区域活动开展时不仅要有趣味性性还有要教育性,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教师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应对突发问题并解决。

六、区域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一)区域特点:纸上得来终觉浅,切身认识是真知随着各班孩子在太空科学站中自主探索,合作交往,探讨解决问题,自发的推动活动开展,孩子们做了本次课程中的小主人,老师是教学者,是支持者,是协助者,孩子们是探索家,合作者。(二)区域价值:插上想象的翅膀

尊重儿童内在的生命力,营造激发儿童创造性的氛围。给儿童提供一种恰当、有准备、真实的环境,让儿童内在的生命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引导儿童意识到生命发展的内部规律,在与环境的相互

第73页

71 宇宙探秘馆作用下,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根据《心理学》一书的定义:想象就是对原有的事物,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体悟加以想象和联想,从而产生新事物的过程。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是最重要的,可以对世界上的一切加以模拟和生产,也是知识得以进化和发展的原动力。”所以,对于现在幼儿来说,培养想象力与发散思维能力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通过想象和创造来培养自身的想象力,同时按照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治学态度,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合理生发,探究发现。

第74页

72 宇宙探秘馆

第75页

、 73 宇宙探秘馆宇宙制作区

第76页

74 宇宙探秘馆(一)区域主题缘起

10 月 30 日中国天文日,晨谈时给幼儿看了关于太空的视频。孩子们都被宇宙的浩瀚、星云的瑰丽所震撼,孩子们都说宇宙好美呀,我也想去看看宇宙。嘟嘟说:

“老师,我想把刚刚看到宇宙画出来给我的爸爸妈妈看。”小宝说:

“我要用粘土做一个超级大的木星。”《纲要》中要求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由此,我们生成了宇宙探秘馆的宇宙制作区域。

助力策略:为了满足幼儿对宇宙的好奇,我们准备了很多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图像资料,并开展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绘·宇宙》主题活动。(教师抓住儿童的兴趣点,进行活动的开展)一、主题背景

第77页

75 宇宙探秘馆(三)主题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孩子们在实践与体验中,获得乐趣与知识2.能力目标:能够表现出太空以及星球丰富的色彩,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3.情感目标:希望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宇宙的浩瀚伟大与科学的无处不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主题准备:(包含材料和环境创设)根据小中大年龄层次,用颜色板区分易、中、难区域操作等级;1.投放绘画纸、彩笔、颜料、刮画纸、超轻黏土、扭扭棒、疯狂外星人、宇航员头盔、立体微景观、宇宙战斗机折纸、小小宇航员、太空机器人、太空沙画。

2.投放《大宇宙》,《你好,太空》等图书绘本、星球操作单。3.多媒体星云认知资源、星球认知资源、宇航员认知资源。

(四)幼儿的兴趣和前期经验

1.幼儿的兴趣

(1)老师,我昨天晚上看一颗好好看的星星,特别亮!妈妈和我说那是金星,我想把金星画下来。

(2)我想要画奥特曼的家园—M78 星云。

第78页

76 宇宙探秘馆(3)老师!我昨天在太阳系之谜学习了八大行星,我要做一个地球送给你!做一个火星送给妈妈,因为妈妈脾气太火爆了。(4)我要去坐飞船找奥特曼,超快的那种飞船。2.前期经验

(1)经验准备:太阳系之谜区域的相关学习,幼儿已经了解到了八大行星以及月球的形状和颜色;生活空间站的《探秘宇宙》纪录片的播放,幼儿对星云有了基础了解。天宫课堂的学习,让幼儿对于宇航员、火箭、卫星的图像有一点的了解。(2)身体准备:精细动作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大胆创作;(3)思维准备:知道对于不确定的颜色去对照色卡进行绘画,寻求教师帮助等,并且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二、区域内容区域实录

(一)宇宙制作区—绘·太空第一阶段初体验本周推荐——星球涂色

布布:老师,今天我们要画星球吗?但是我不知道那些星球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是的,布布不用担心,我们会一起来学习这些星球的颜色的。唐梓桐:但是我不知道要用什么颜色的笔,我怕画的不好。教师:没有关系,我们有对比色卡,而且就算不一样也没有关系,宇宙那么大说不定就有你画的那个颜色的星球呢。

第79页

77 宇宙探秘馆因为是小班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给不同的星球进行涂色,而且孩子们第一次见到色卡,都觉得很新奇。1.分析与思考

幼儿在学习过八大行星后对星球的颜色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对于颜色的认知不够,还有部分幼儿在涂色时总是会涂出边线,通过涂色练习可以锻炼幼儿的色彩认知能力和精细动作发展。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

教师应使用引导性的语句,不要批评孩子更不能直接帮孩子选择颜色,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同伴互助

幼儿互相分享前期经验,如:我知道这个是蓝色,这个是浅蓝色;木星那里有一个超大风眼,所以这个颜色要深一些;我知道土星有一个圆圈圈在外面的,就像我妈妈锻炼用的呼啦圈一样。

第80页

78 宇宙探秘馆(3)幼儿行动

幼儿开始想要了解除了八大行星以外的其他星球以及其他星球的颜色和形状。

(二)宇宙制作区—绘·太空第二阶段对于第一阶段,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解了不同星球的不同颜色和形状,第二阶段开始制作阶段,开始使用超轻粘土制作星球模型。幼儿:老师,为什么我的星球是一个薄薄的纸片,但是我看视频里的星球都是圆圆的立体的,像皮球一样;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制作立体的星球?

教师:拿出小拳头一半的粘土,把它放在手心里,轻轻的滚动,慢慢的它就变圆了。

谭博:(制作中)老师我的星球扁了;

教师:那你可能太用力了,可以轻一些滚动。乔乔:老师老师我成功了!可是这是什么星球呀?都没有这个颜色的星球,我想要做地球。

教师:做地球需要两种颜色的粘土。

第81页

79 宇宙探秘馆铠铠:我知道我知道,是蓝色和绿色。

教师:是的,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地球吧。1.分析与思考

小班的孩子在第二阶段需要教师的辅导,而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则老师讲解大部分可以自己操作,在于制作星球模型考验小朋友们的精细动作和色彩搭配能力,孩子们需要持续锻炼。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

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予帮助,把握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幼儿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帮助解决幼儿活动中存在的疑惑,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

(2)同伴互动

①能够分享相关制作经验;

②同伴遇到难题,给予帮助;

第82页

80 宇宙探秘馆③主动讨论,积极参与游戏。

(3)幼儿行动

在小伙伴遇到困难,能及时帮助和寻求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小班没有安排小老师)。

(二)宇宙制作区—绘·太空第三阶段对于星球的认识告一段落,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新的兴趣,“老师,你说我们要是想去太空看看真正的星球要坐什么车去呀?”通过幼儿这一趣味性的提问,我们宇宙制作区开始认识并了解火箭以及宇航员相关的简单知识;

末末:老师,火箭头为什么尖尖的呀?

彤彤:老师火箭下面好胖呀,还有四个宝宝陪着它。言言:火箭有没有窗户呀,里面的人可不可以透过窗户看宇宙呀。根据孩子的提问,我们进入第三阶段——太空刮刮画

第83页

81 宇宙探秘馆1.分析与思考

本次重点指导让孩子们认识到去到太空是需要专门的工具的,那就是火箭。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到太空的,要穿宇航服才可以。幼儿通过猜想—讨论—创作的方式,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太空的奇幻魔力。材料选用了刮画纸。刮画纸的底色是彩色的,幼儿可以通过刮开黑色涂层获得彩色线条,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引导孩子创造。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教导幼儿用木笔安全,提供火箭、宇航员的图片;(2)同伴互动:讨论并分享

自己了解到不同的火箭;

(3)活动延伸:神舟十三、

神舟十四飞船起飞仪式直播。

第84页

82 宇宙探秘馆(四)宇宙制作区—绘·太空第四阶段随着宇宙制作区区域活动不断开展,幼儿继续深入式、持续性、阶梯状的展

自制火箭 空间站模型制作谢智恒:老师,火箭到太空去哪里呢?到处飞吗?不会撞在一起吗?

杨陶陶:老师,宇航员到天上住在哪里?住在火箭里吗?胡歆雨:住在空间站里面,我爸爸告诉我的。教师:是的哦!宇航员坐火箭飞到太空会住到太空空间站里面,火箭也不是随便在太空里乱飞,它们有科学家给它们设定好的路线。

张安歌:那空间站长什么样子呀?3.分析与思考: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太空知识了解的越来越深入,渐渐的已有的生活建立起了链接。孩子们也开始不断探索和发现,自己看绘本、让爸妈见太空故事等,这是孩子认

第85页

83 宇宙探秘馆知能力与创造力快速发展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自主探究,教师辅助,帮助孩子更好的了解宇宙知识,激发了幼儿学习内驱力,这也是学习中心场馆多元感知的非常重要一环。

4.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因为孩子们的兴趣不断升高,我购置了立体折纸太空空间站并进行了重点区域指导。并结合书籍资料、网络资源如视频、图片等,让幼儿了解到太空生活等相关知识,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动手创作,分享新想法。(2)同伴合作:探索双人、多人沟通合作,创作。(3)活动延伸:天空课堂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五、孩子主题表征

孩子对于宇宙的相关知识了解的越来越多,兴趣也日渐浓厚,孩子主动寻求更高一级的操作材料, 并可以和同伴合作完成。同时

第86页

84 宇宙探秘馆因为课程的连续性,渐渐幼儿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可以用超轻黏土自主创作飞行器、外星人等。

1.分析与思考

区域活动开展时不仅要有趣味性性还有要教育性,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同时同伴间的合作也必不可少。

六、区域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一)区域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主人”随着各班孩子在宇宙制作区中不断学习,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往进行创作,是孩子们的内驱力不断促使这孩子们进行探究。而老师是支持者,是协助者,孩子们是创作者,探索家,合作者。(二)区域价值

尊重儿童内在的生命力,营造激发儿童创造性的氛围。给儿童提供一种恰当、有准备、真实的环境,让儿童内在的生命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引导儿童意识到生命发展的内部规律,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以笔为马,筑梦未来,多种材料的设置,增强了幼儿对色彩、线条、空间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体验了美术创造、自由表达的乐趣。

第87页

85 宇宙探秘馆

第88页

、 86 宇宙探秘馆生活空间站

第89页

87 宇宙探秘馆(一)区域主题缘起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小朋友在看了航天飞船升空的视频,对宇航员的生活发出了万分的好奇。

助力策略: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而航天人的末来,就在身边的孩子们身上!所以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们了解航天知识、继承航天精神,我们任重道远!

一、主题背景

第90页

88 宇宙探秘馆(四)主题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孩子们在实践与体验中,获得乐趣与知识2.情感目标:希望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宇宙的浩瀚伟大与科学的无处不在;

3.能力目标:能够在未来学习科学技术,推动国家社会发展。(三)主题准备:(包含材料和环境创设)根据小中大年龄层次,用颜色板区分易、中、难区域操作等级;1.投放下雨了玩具、月相的变化、三球仪四季的变化、3D立体百变针画、沙画

2.宇航员的太空生活以及中国空间站相关的绘本3.多媒体中国空间站认知资源、月相的变化认知资源、四季的变化认知。

第91页

89 宇宙探秘馆(四)幼儿的兴趣和前期经验

1.幼儿的兴趣

(1)宇航员住在哪里呢?

(2)他们吃什么呀?

(3)他们怎么睡觉、怎么生活的呢?2.前期经验

(1)经验准备:观看宇航员的视频,了解中国空间站。(2)身体准备:精细动作的发展,细心观察;(3)思维准备:会寻求教师帮助,并且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区域内容区域实录

第92页

90 宇宙探秘馆(三)生活空间站——《太空的一天》

本周推荐——《太空的一天》。

煦煦:老师,我认识这是宇航员?

教师:对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宇航员的世界,看看宇航员是怎么生活的吧,你们了解过宇航员吗?

明治:他可以飞到天上去。

樱桃:还会穿着宇航员的衣服,他们可以坐火箭的。教师:那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宇航员在太空的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他们吃什么东西,怎么睡觉的,怎么喝水的呢?1.分析与思考

绘本里用简单的语言讲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加深对质量、重量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也让孩子能了解宇航员 在宇宙空间站的生活!

2.助力策略

第93页

91 宇宙探秘馆(1)教师助力

教师在关键点用引导性语言提醒幼儿自己观察重点。(2)同伴互助

幼儿互相分享前期经验,以及所观察到的内容。(3)幼儿行动

通过绘本,真正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一天,并记录下来。(二)生活空间站——《月相的变化》

本周推荐——《月相的变化》

一天,金宝问我:老师,我看到月亮每天都不一样的形状;教师:那你见过哪些形状的呢?

这时候,布布凑过来说:有弯弯的和圆圆的,弯弯的像香蕉,圆圆的就像个大饼干一样。

第94页

92 宇宙探秘馆1.分析与思考

帮助幼儿理解月亮变化的原理,了解月相的变化过程: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变化周期约是一个月。激发幼儿对中秋月圆的自然现象的兴趣。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

通过多媒体认知资料,帮助幼儿加深对月相变化的认知。(2)同伴互动

认识月相的变化。

(3)幼儿行动

完成月相变化的操作单,加深记忆。也便于教师检验操作成果。

第95页

93 宇宙探秘馆(三)生活空间站——《下雨了》

本周推荐——《下雨了》

生活空间站的一份玩具——下雨的小云朵一直都吸引着小朋友的注意,小朋友一直问我:这个小云朵怎么玩的呢?想想:这个是云朵,我可以玩吗?

石榴:我也想玩。

于是我告诉小朋友这是个会下雨的小云朵,小朋友都好奇极了。1.分析与思考

本次重点指导给孩子揭秘下雨了的玩具操作,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积极主动,全程由孩子引导话题的走向,猜想—讨论—验证,让孩子们了解到平时很少了解到的知识,最后利用吸管和水瓶进行小实验,孩子们再次沉浸式学习。

第96页

94 宇宙探秘馆2.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

通过下雨的小云朵,从而让幼儿便于了解下雨的原理:因为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直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水滴都很小,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当云里的小水珠足够大的时候,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地面,就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2)同伴互动:

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3)活动延伸:

利用吸管和水瓶进行小实验。

第97页

95 宇宙探秘馆三、区域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一)幼儿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了解宇宙的浩瀚和神秘,让孩子们对未知的宇宙充满想象力。在追梦的路上,中国航天,从未止步。学习坚强、勇敢的品质。

(二)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去解密宇宙万象,去追寻生命起源,去感知世界的神秘与伟大。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以及创造力,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

第98页

96 宇宙探秘馆

第99页

、 97 宇宙探秘馆快乐星球

第100页

98 宇宙探秘馆(一)主题缘起

前言:快乐星球前身是星座之谜,根据混龄走班以及区域主题实施中依据幼儿表现,区域材料等各方面因素更名为——快乐星球,在此备注,以下主题实施路径中会有两个区域名称,请知晓。(一)区域主题缘起

在宇宙探秘馆,理论性的认知较为偏多,所以依据《指南》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在最大限度能够带给孩子们快乐却又多元感知的基础上,开设了快乐星球区域,里面是孩子们天马行空想玩,想了解的东西,也是家长们参与讨论,参与建立的一个区域,让我们的多元学习中心真正做到幸福三人行,辐射家园。一、主题背景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本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