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友风采录

发布时间:2023-7-1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友风采录

95 ZOUXIANGXINGHE ZOUXIANGXINGHE 96 商学院 商学院★驾驭你的情绪“我的微信签名是:Be the master of your emotions(驾驭你的情绪)。 这是我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在生活中总要遭遇各种不如意、甚至是巨大不幸。 但在同样的事实面前,我们完全可以以不一样的心态去面对。 不能改变的,就坦然接纳; 能改变的,则创造条件去改变。 当年电车事故发生后,我也曾自卑过,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拍照,总能感觉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 但是最终,我认识到我要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自己,必须自立自强起来,于是我才有了今天。 ”★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从11岁开始打乒乓球,到31岁站上冠军领奖台,20年的训练和比赛,我经历过各种挫折、失败、惶惑、质疑,但最终都坚持下来了。比如由于我左手指无法自由活动,只能靠大指拇将球拍夹在掌指之间,最初训练时经常把手指磨得血肉模糊、疼痛难忍,但我坚持下来了。付出未必就有相应的回报,但不付出,则连机会都没有。”廖克力寄语11岁时,在大田湾体育场,廖克力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体育运动——乒乓球。“我也可以打乒乓球吗?”廖克力的疑问... [收起]
[展开]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友风采录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95 ZOUXIANGXINGHE ZOUXIANGXINGHE 96 商学院 商学院

★驾驭你的情绪

“我的微信签名是:Be the master of your emotions(驾驭你的情绪)。 这是我

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在生活中总要遭遇各种不如意、甚至是巨大不幸。 但在同样的事

实面前,我们完全可以以不一样的心态去面对。 不能改变的,就坦然接纳; 能改变

的,则创造条件去改变。 当年电车事故发生后,我也曾自卑过,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拍

照,总能感觉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 但是最终,我认识到我要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

适应自己,必须自立自强起来,于是我才有了今天。 ”

★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

“从11岁开始打乒乓球,到31岁站上冠军领奖台,20年的训练和比赛,我经历过各

种挫折、失败、惶惑、质疑,但最终都坚持下来了。比如由于我左手指无法自由活动,

只能靠大指拇将球拍夹在掌指之间,最初训练时经常把手指磨得血肉模糊、疼痛难忍,

但我坚持下来了。付出未必就有相应的回报,但不付出,则连机会都没有。”

廖克力寄语

11岁时,在大田湾体育场,廖克力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体育运动——乒乓球。

“我也可以打乒乓球吗?”廖克力的疑问得到了教练的肯定答复,也得到了父母的支

持。

但对他来说,学打乒乓球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握紧球拍。因为仅剩的左手并不健全,

比正常人的手掌小,手心不平整,突起一大块,而手指缺乏指关节蜷缩成一团,只能靠

大拇指将球拍夹住,以至于虎口经常被磨破。“完全握不稳,一挥拍就飞了,甚至要用

绳子绑住球拍来练,接的球也经常向后飞,使不上力。”花了整整半年时间,廖克力才

握稳了球拍。

从此,廖克力开启了一边读书一边参加乒乓球训练的生活。从重庆到陕西银河乒

校、再到山东鲁能乒校、再到重庆铁路中学、再到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刻苦训练

埋下的种子,终于在无数泪水与汗水的浇灌中开出了绚烂的花。

斩获无数大奖后,2020东京残奥会上,他以一枚金牌攀登上了自己运动生涯的顶

峰,也实现了残奥会上重庆籍选手金牌的“零突破”,为家乡争光,为国争光。

从20多年前电伤致残到如今的奥运冠军,支撑廖克力一路走过来的,是乐观自信,

是永不言弃。

回望童年,廖克力说:“假如回到20多年前,没有发生那场事故,作为一个健全

人,我依然会从事乒乓球运动,一定不会比任何人差!”

目前,除了运动员身份外,廖克力也入职了重庆市渝中区体育运动学校,多了一个

教练员身份。他说:“作为运动员,希望自己能继续为国争光;作为教练员,希望能为

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一代乒乓球运动员。”

二十载磨砺成利剑

三战残奥终夺金

第52页

97 ZOUXIANGXINGHE ZOUXIANGXINGHE 98 商学院 商学院

张强:信息科技赋能者

张强

就 读: 2005级商务管理专业

现 任: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昕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强,一位致力于大数据、信息化产业,以“科

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80后”。

在创业早期,他就意识到“科技创新“是撬动产业

发展的关键能量。于是他带领公司的科研团队,坚持

“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的发展理念,致力于科技研

发,先后获得计算软件著作权4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若干项。

他以“股权分派”的形式实现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

合作共赢,打造出了一支“内驱型”高稳定性、高效能

团队,构筑了良好的核心竞争力,业务在全国遍地开

花。他还开创了研发领域的服务新模式,承揽了多个

区域和行业的拳头项目,并依靠“专项定制研发”等创

新模式,迅速成为同行业领军模范企业。

2008年,刚毕业的张强,到上海“闯荡”,先后尝试过房产销售、民族服装市场营

销等多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工作都不合他意,创业才是他的理想。

2009年,张强回到家乡包头,选择从煤炭这个当地的优势行业做起。他通过不懈

努力,从一线煤炭市场业务员晋升为物流调度员,再发展为带领团队负责周边煤炭企业

物流工作。

在煤炭行业一线工作的同时,他没有忘却自己内心深处的创业理想。他利用这个机

会深度观察煤炭行业,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判定其发展趋势。2010年,他开始进军煤炭行

业信息化服务领域,带领团队深入煤炭企业,逐步开始与周边龙头企业合作。

2012年,煤炭行业运行与市场出现大幅变化,他敏锐把握机遇,逆市而动,先后

与全国知名信息化生态伙伴合作操盘,与上市公司东软、国企东华、山西精英科技等达

成战略合作,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完成多个区级、市级、省级政府网格化管理平台、非煤

矿山税费征收监管项目、口岸焦煤监管交易平台、试点电子口岸项目、非煤矿山全省应

急监管平台等十余个项目。截止2019年,共在380个煤矿实施。

2017年,他看到当地煤炭行业及企事业单位运营管理信息化程度还亟待提升后,

便着手创立了昕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不久后,便与包头市委政法委达成智慧

网格化管理平台项目的合作,通过网格化与公安、环保、交通、运管、医疗等进行了数

据交互与服务联动。

不断进取,在变化中把握机遇

多维研发,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53页

99 ZOUXIANGXINGHE ZOUXIANGXINGHE 100 商学院 商学院

2021年,张强提出“3年布局、5年全力输出”的发展目标,带领昕科高创走向全

国,率先开创了智慧新口岸、煤炭智能运销管理等发展模式,引起了深远的行业性变

革。东岭集团项目落地,与G7合作的包头西部港运销智慧系统的正式上线,都标志着昕

科高创在行业中稳步前行。

目前,昕科高创已助力内蒙多家企业实现了无人值守,建立了从前台产品、中间运

输到内部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体系,实现了供应链、金融支付、物流服务、市场推广等

全流程实时、在线管理,运销管理系统更实时保障防疫安全,通过健康码、车辆路线信

息等信息化管控,大大降低了感染的传播风险。张强和他的公司,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进程中,贡献着鲜活的力量。

现在,张强的事业如日中天,但他一直铭记着母校的辛勤培育。2021年10月,张

强向母校捐赠了价值37万余元的拳头产品——煤炭运销产业一体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平

台,并与母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抒写了校友反哺社会、回馈母校的一段佳

话。

在信息化时代,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作用大有可观。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张强制

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希望带领公司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大的价值追求。

专注信息服务,

智慧助力区域建设宏图

2018年初,公司与云南省最大的安防集成商合作,铺设全云南省九州一市非煤矿

山税费征收监管平台,为州、市、县创造税收增量100倍。同年10月,与内蒙古海关管

委会达成共建智慧口岸进口焦煤交易监管平台项目,服务于口岸22个监管库和上百家进

出口贸易公司,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焦煤车辆流量情况、焦煤交易及库存情况,为后期

供应链金融奠定了基础。

随后,公司顺利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并在2020年与山东国资委合作,

完成山东省砂石骨料交易监管平台项目。

善于审时度势的张强,在2020年10月,再度把握住了发展机遇。他与美国头部企

业普洛斯共同打造了鄂尔多斯三同圆智慧场站项目,即年发运量1300万吨的三同圆煤炭

铁路园区。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买卖合同、物流调度、称重计量、化验结算、生产

管理的在线化、无人化、智能化,全程无人参与。

当年11月,该项目被内蒙古卫视新闻联播采访报道。获利于这个项目,公司获得了

首个内蒙古“散改集+新能源”智慧陆港技术平台及运维服务提供商资质。此外,公司还

得到相关行业资本的青睐,进行了A轮融资,成为首个垂直于煤炭行业IT+OT产业互联

网公司。

公司发展壮大后,开始反哺社会,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市轻工职业学院等多家

本土院校进行合作,为院校提供校外技术支持,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明确布局,多元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第54页

101 ZOUXIANGXINGHE ZOUXIANGXINGHE 102 商学院 商学院

董小梅:乡村振兴天地阔

董小梅

就 读: 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

现 任: 重庆市巫山县平河乡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从一个乡村孩子,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从小就在心中发芽,

也一直激励着她努力上进,勤勉学习;

从年轻的西部计划扶贫志愿者,到爬坡上坎、走村入户,田间地头、身体力行,她做规

划、抓落实,和农民打成一片,成长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生力军和带头人!

董小梅,怀揣儿时梦想,勇于使命担当,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让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熠

熠发光!

1997年一个冬天,董小梅出生在巫山县平河乡龙潭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庄,有山

清水秀的环境,有勤劳朴实的乡亲。

然而,山路弯弯,留下了我美好的儿时回忆,也成为乡亲们农副产品“出不去”,和外面

的很多机会“进不来”的阻隔。

初入大学,曾是留守儿童的董小梅,以满怀爱心成为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员。

在校生活的两年里,她累计组织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近 100 余场,受华龙网、重庆

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70 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达 500 余小时,先后被评选为“重庆市向

上向善好青年”、“ 自立自强先进个人”、“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等市级先进荣誉 7 项。

2017年因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表现突出被选为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同年被选为共青团巫

山红叶行动总支部委员会副书记,秘书处副秘书长。

校内外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实现了她奉献爱心的心愿,也充实了她的大学时

光,也激发了“小我”能服务“大家”的自我认同和荣誉感。

大二那年,在国家对广大大学生根植广袤农村体现个人价值的号召下,作为土生土

长的“村里娃”,董小梅积极参加了2018年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双创青年红色之旅活动和

比赛,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基层开展关于渝东北贫困地区“互联网+”发展瓶颈的问卷调

查等共下乡社会实践调查 6 次,在走村访户的调查过程中,她更坚定了自己服务基层,

服务群众的信念。

2018 年 7 月,董小梅带着《星火燎原—我国中西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项目参加

了重庆市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和精

准扶贫单项奖,由于项目表现突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亦同时获评红色筑梦之旅活

动组织优秀单位。

从那时起,董小梅心中就种下了一个心愿,“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让这片生我养

我的地方焕发新生,让大家经济好起来,让孩子们读好书,让年轻人不再为挣钱远赴他

乡,能在自己的家乡就有所作为。”

大学校园里,茁壮向阳成长

青山绿水间,孕育初心与梦想

第55页

103 ZOUXIANGXINGHE ZOUXIANGXINGHE 104 商学院 商学院

2019年8月,刚刚大学毕业的董小梅坐上西部志愿服务回到巫山的大巴车,成为了

一名西部计划扶贫志愿者,相继在团县委、县卫生健康委、县委组织部工作学习。

2021年,在组织的鼓励下,她带着对农村和农民割舍不断的爱,回到了生我养我

的村庄——龙潭村,并于当年3月3日,当选了龙潭村党支部书记。

从刚上任时,面临不被理解乃至不被信任,到以坚定信念不断学习和成长,乃至干

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董小梅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董小梅,以新时代大学生的眼光与智慧、勤奋和担当,和村两委班子深度协同,将

各项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创新实践基地与活动载体,让重农事、家为本、尊尚礼、和邻里、勤持家等道德诉

求和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形成勤读力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守望相助等人文品

质和行为选择,以民风润家风,家风促民风。2021年以来,龙潭村2户家庭获市级最美

家庭,2户获县级最美家庭、28户家庭获县级绿色家庭,龙潭村被评为重庆市美丽宜居

乡村、巫山县移风易俗示范村。

聚力建设现代化农村,构建综合考核指标和全年化工作模式,打造线上数字化积分

平台,量化评分标准,从“精气神、院坝宜居、屋四周干净、柴棚堆放、农具摆放”等十

方面进行,并将群众参与好人好事、公益活动、移风易俗等各类奖章纳入文明积分管

理,进一步激发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初步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村

发展格局。

着力打造乡村数字文化品牌。采用“校企地”三方战略,与母校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

院、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大数据与智能技术服务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基地的模式,

让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全链条过程中,为乡村建设“数字

化”、“信息化”能量。在产业增收的销售端,筹建了农产品品牌孵化直播工作室、自主设

计系列IP文创包装、开发智慧商超,申请外观包装专利1项,申报国家专利1项,注册“李

飨”商标24项,并且原创设计了“青绿巫山神女代言”深加工脆李果酒美术及外观版权2项

……

龙潭村的乡村振兴蓝图刚刚绘就,

事业刚刚起步,董小梅已下定决心,将

与村两委班子一道,主动担苦、担难、

担重、担险,把最深沉的情献给脚下的

土地;把最清澈的情,献给勤劳朴实的

乡亲,不负使命,创造荣光!

为了群众的一句“满意”,她每日里上山下田、走家串户,化纠纷、解矛盾,讲规

划、算明账,村里每位家庭成员的详细信息都记在笔记本上,慢慢烂熟于心。为了群众

的一张“笑脸”,她坚持党建领航赋能,探索以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线

上线下双网格的“1+2+3+4”治理机制,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用“一

班人”带动全村人;她诚恳邀请专家,科学测定当地土壤水质情况,合理规划,初步打

造形成一社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她与村上各相关负责人协同作战,鼓励党员带头实现

种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与科学化,村民们逐渐广泛和积极参与,实现农业兴旺、

农民增收。

回到家乡,践行使命与担当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pdf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