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2023年第10期

发布时间:2023-11-1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党的生活》2023年第10期

书院相比,但若以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而论,考亭书院足以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座书院相提并论。”还有如下看点:一是朱熹为政清廉,少有积蓄,但凡自办书院都“自掏腰包”; 他率弟子勤工俭学、搭梁叠瓦,茅屋草寮即为书院。显见其公私分明、俭以养德 ;二是朱熹自办的书院都自称“精舍”或“草堂”,冠名“书院”都是他去世后朝廷或官府所赐,后世的历代扩建,是对其思想的褒扬 ; 三是朱熹每逢为官主政一方,都对修复书院、办好书院倍加用力。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都在他的主持下得以修复扩建,匡正学风,熠熠生辉。可以说,朱熹是保护和发展书院的楷模。所以说,评价一所书院的价值,不仅要看其建筑年份多久、规模多大,更要看其对民族精神的滋养有多丰厚、铸造文明的功绩有几何。(二)儒学和理学皆为治国之道,书院也必然是教育与政治的交汇。西汉尊儒术、东汉发明造纸和印刷术后,官府私家的藏书大都青睐儒学典籍。故书院在宋以前主讲“五经”,理学兴起后则以授学《四书章句集注》为主,围绕“仁义礼智信”和“存理灭欲”等思想,完善儒家伦常,规范人们行为,以化解社会矛盾,使国家安宁、天下太平。南北宋之交,书院尤为重视德育,对督促统治者整饬吏治、节制贪... [收起]
[展开]
《党的生活》2023年第10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党建信息,参考文献
文本内容
第51页

书院相比,但若以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而论,考

亭书院足以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座书院相提并论。”

还有如下看点:一是朱熹为政清廉,少有积蓄,但凡

自办书院都“自掏腰包”; 他率弟子勤工俭学、搭梁叠

瓦,茅屋草寮即为书院。显见其公私分明、俭以养德 ;

二是朱熹自办的书院都自称“精舍”或“草堂”,冠名

“书院”都是他去世后朝廷或官府所赐,后世的历代扩

建,是对其思想的褒扬 ; 三是朱熹每逢为官主政一方,

都对修复书院、办好书院倍加用力。白鹿洞书院和岳

麓书院都在他的主持下得以修复扩建,匡正学风,熠

熠生辉。可以说,朱熹是保护和发展书院的楷模。

所以说,评价一所书院的价值,不仅要看其建筑

年份多久、规模多大,更要看其对民族精神的滋养有

多丰厚、铸造文明的功绩有几何。

(二)

儒学和理学皆为治国之道,书院也必然是教育与

政治的交汇。西汉尊儒术、东汉发明造纸和印刷术后,

官府私家的藏书大都青睐儒学典籍。故书院在宋以前

主讲“五经”,理学兴起后则以授学《四书章句集注》

为主,围绕“仁义礼智信”和“存理灭欲”等思想,

完善儒家伦常,规范人们行为,以化解社会矛盾,使

国家安宁、天下太平。

南北宋之交,书院尤为重视德育,对督促统治者整

饬吏治、节制贪腐和引导社会拯救国家、提振民心等,

都产生巨大作用。朱熹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旨在

纠正南宋学府中谋官逐利、不务实学、追求享乐的不良

风气,明示教育的目的不是只为科举取士,最重要的是

端正伦理道德,先教“五伦”,掌握做人规矩 ; 再教“为

学修身”“处事接物”,培养学生博学笃行,做讲仁爱、

重民本、崇礼义、知廉耻和俭约自守、心怀家国、知行

统一的经世之才。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书院学训“忠孝

廉节”,对经世之才的意涵做了精辟诠释,昭示了“有

教无类”归根结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自南宋起,《白鹿洞书院揭示》被立为办学指南,

岳麓学训成为中国各类学府的立训先声,讲的都是儒

家道德修养的目标。“立德为先”的书院教育,锻造了

层出不穷的治国栋梁。仅明清时期,与福建书院教育

相关的代表性杰出人物就有俞大猷、郑成功、林则徐、

梁章钜、左宗棠等民族英雄和顾宪成、黄道周、张伯

行、蔡世远、沈葆桢、陈宝琛、林纾等仁人志士,他

们护国济民,功昭千秋。

(三)

斗转星移,社会巨变,当下的书院发展也必然出

现新情况。形态上,有修旧和重建的,也有属于新建

的 ; 内涵上,有的讲习典籍,有的鉴赏文物或演绎古

装,也有是文艺沙龙或开展书画器乐礼仪等培训,“书

院”牌匾随处可见。书院是华夏先民的精神家园,当

代人正唤醒其美好的历史记忆。但面对“书院热”,也

必须提出“书院复兴何处去”的现实命题。就是说,

当代书院究竟要怎么办 ? 其与书院传统应有怎样的关

联 ? 这需要党政部门因势利导,使之行于正道。

书院属传统文化,其复兴的目的是传承“优秀传

统”。弘扬“立德为先”“忠孝廉节”的思想,赋予其

时代特征,应当是书院复兴的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

书院复兴,把握方向,率先垂范。他多次考察书院,

并引用朱熹知漳州时题写的书院门联“地位清高,日

月每从肩上过 ; 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告诫党

员干部要心胸开阔,志存高远,要为人民谋幸福、为

民族谋复兴。

书院复兴,应当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灵魂,“继承传

统”与“转化创新”融通并进。“继承传统”,就要专

下心来,循序渐进地研习一些反映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儒学和理学的代表性著述,选读一些其他百家学说

的优秀典籍,通晓书院的发展史及其精华之所在。进

而,从三个方面推动“转化创新”:一是研习传统文

化著述典籍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领悟其间的一脉相承和时代内涵。二是古典教学同普

及现代中外文明、科技知识相结合,扩展胸襟,海纳

百川,激发改革开放和创新的热情。三是传授护国济

民思想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结合,

落实在凸显“人民至上”和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

统一的行动之中。

还必须指出的是,“继承传统”和“转化创新”,

都应当细化项目和可操作,使书院复兴具体化。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栏目编辑 / 康毕砚

49 2023 年第 10 期

第52页

这株改变世界的“幸福草”

——记党的二十大代表林占熺

(连载之十)

■ 钟兆云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国外版

2018 年,林占熺二赴巴新。

五月,一同从福州出发到巴新实地采访的《福建日

报》高级记者黄世宏,亲眼看到林占熺从下飞机到项目

基地,一路接受川流不息的人们献花、拥抱的动人情景。

菌草基地方圆五六十公里的人,都认得他,见了面总是

高兴地喊“菌草爸爸”“菌草·China·布图巴”。当地的

啤酒很贵呢,一般人喝不起,可为了这个中国专家的到

来,大家倾囊而出!望着巴新国徽上“极乐鸟”的图

案,再看眼前这位蔼然可亲、眼里

有光、飞自中国的“布图巴”——

“极乐鸟”,黄世宏对人性之美好、

世界之和谐,一时有了沉浸式体

验。眼前当地百姓自发欢迎的场

景,他深深感受到了“箪食壶浆,

以迎王师”这句话的魅力,王侯将

相到来也莫过如此吧。

中国菌草这个响亮的品牌,已

深深扎根在南太大地。站在巴新的

土地上,结合林占熺这些年来的讲

述,黄世宏完全可以想象 20 年前

发生在这里的情景,想象林占熺和

团队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卓

绝,想象一代代菌草人接力坚守的

情怀,想象他留下胞弟孤身坚守

并助力扳倒“台湾外交”的艰难决

策。眼前的东高地省,确实建立了南太地区第一个菌草、

旱稻生产示范培训基地,既成功发展了菌草栽培食用菌

项目,也结束了该省没有稻谷生产的历史,这其中不仅

只是付出血汗,还有出生入死呢,可林占熺却从不居功

自傲,尽付谈笑中。

“菌草项目虽然大面积推广了,但我们还得帮助。

如果一走了之,菌种的培育和保质等等,还是会让当地

人视为畏途。旱稻现在已是农民自发来种了,收获虽然

没有我们直接指导的多,但毕竟能自给自足。他们丰收

时都要庆祝一番,把我们专家组请去,还一个劲地问

2017 年 8 月 17 日,福建省举办赠送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友好省菌草、旱稻生

产设备仪式,林占禧为学员赠送优良菌草草种。

2023 年第 10 期 50

东  海  潮

第53页

‘菌草爸爸’什么时候再来。林老师一直都是巴新人民

心中的英雄。”项目组组长林应兴这样介绍。

“说林老师是国际英雄我看都名副其实,他到哪个

国家都深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称赞和爱戴。真正的英雄

几乎都是这样的人,创造了奇迹却不沾沾自喜,播种而

不参加收获。”黄世宏不胜感慨。

这次跨国采访,是黄世宏退休后继斐济实地采访后

的又一个心愿。林占熺亲口告诉他,帮助世界上最不发

达国家的民众使用菌草技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这就

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也是他晚年执着的

追求。

早在 1998 年,黄世宏赴宁夏闽宁镇采访,看到林

占熺带领科技扶贫团队在干沙滩创下的奇迹,心中就无

比震撼,从此长期关注,并为之鼓与呼。2004 年,他们

一起参加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赴云贵等地的考察。十

来天的相处中,大家多是关注山川美景,林占熺却不时

停下观察沿路发现的草种,着了魔似地看来看去,看不

够的,还带回家去。在深入的交流中,他知道了上世纪

90 年代林占熺送给好友的言志共勉诗:“菌草千秋在,

仕途一时荣,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万金。”也聆听到了

林占熺的内心衷曲:“人生的价值主要不在于你做了多

大的官,拥有多少财资,而在于你为人民、为社会应尽

了多少责任、作出多少奉献。”

在采访科技界人士对菌草技术的认识时,黄世宏从

谢联辉院士那里得到了“一个大有可为的新产业”,从

刘宗超院士那里得到了“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盏明

灯”等由衷赞语,从有识之士那里得到“一个重新安排

祖国河山的宏伟工程,一项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辉煌事

业……”这些如诗一样的描述。他在不遗余力地赞扬

青青菌草是“生态草”“太阳草”“幸福草”“中国草”

时,也情凝笔端地记述菌草之父“小草大爱”的感人故

事,并以他为榜样追赶。林占熺永不停步的人生,使原

来想早些停笔、安享退休生活的他,又产生了新的人生

动力与目标。

眼见为实。他在中国菌草走出国门第一站巴新看到,

菌草遍布数省,累计 8600 多农户,3 万多民众受益。菌

草在东高地省,更见“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

占”的况味。在旱稻的收割地,一位队员应景地用手机

放起了新歌《外婆说》:“轻轻的我踮起了脚尖,随稻

香的风儿,一起舞动田间,傍晚的天空格外温柔,稻田

的鱼儿也在享受……”

大家莫不觉得,昨天,今天,明天,这个国家的外

婆们给她们的子孙讲述“菌草爸爸”和中国草以及中国

故事。这些故事,能代代相传,成为典故。

时光拨回 1997 年,只怕是林占熺自己都想不到菌

草项目能在巴新实施 20 多年,更想不到 20 来年的深耕

布局,能让中国草的故事,在巴新如菌草、旱稻那般深

扎。就是这个国家,为中国草罕见地八次奏响中国国歌、

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以此表达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

科技扶贫的感激之情。一同升起的,还有那纷繁世界一

言难尽眼神里已然无可颠覆的中国国际形象。

5 月 30 日,又一重大项目在巴新落定:东高地省、

西高地省将提供 6000 多亩土地,由中铁国际、福建农

林大学与巴新方面合建巴新农业产业园核心区。20 年前

曾为“福建省—东高地省缔结友好关系”奔走的东高地

省原省长拉法纳玛,无比欣慰地说:“菌草技术在巴新

已然火力全开,我相信我还能等到最美好的时光!”

等待着,等待着,2018 年 11 月 16 日,巴新迎来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访。那天,连接巴新议会大厦

和市政主干道的独立大道两侧,悬挂着中巴两国国旗和

鲜红的中国结,充满了热情洋溢的节日气氛。在上万名

身着特色服装的巴新民众别具风格的部落民族舞蹈中,

习近平主席和巴新总理奥尼尔共同出席了中国援建的独

立大道移交启用仪式。

习近平主席到访前,11 月 14 日在巴新当地报纸发

表了回顾中国菌草助力巴新发展佳话的署名文章。巴新

人民因此更多地了解了中国草背后的故事,就更是欢呼

雀跃了!

所有的最好,都不及刚好。习总书记访问巴新时,

林占熺恰好又来到该国,躬逢盛事、大事。半个多月前,

他向前来视察菌草与旱稻技术合作项目的巴新总理奥尼

尔介绍了情况。奥尼尔总理一路参观,一路笑脸盈盈地

夸赞:“你们为巴新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事实有

力证明,你们带来的菌草技术与旱稻技术,一定能让渴

51 2023 年第 10 期

第54页

望脱贫致富的东高地人民,走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11 月 13 日,东高地省戈罗卡菌草旱稻示范基地喜

气洋洋,林占熺与专家组同百余名巴新各界代表人物欢

聚一堂,共赴“福建—东高地菌草一家亲”盛大活动。

东高地老省长拉法纳玛来了,带着当年和时任福建

省省长习近平的合影,深情地追忆永生难忘的往事,还

说:“我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习主席,关注他的讲话。他

还是 20 年前的样子,待人诚恳,态度温和。他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极富远见。他不仅是中国的领袖,也

是全世界有影响力的领袖。”

东高地省省长彼得·努姆愉快地说:“是习近平主席

派来林占熺教授,带着菌草技术造福我们,这段历史我

们将永远铭记。”

“巴新菌草第一人”瓦义带着妻子和以菌草命名的

女儿一起来了,谈及当年认定菌草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百感交集:“从认识菌草、认识林教授那天起,我的人

生就与菌草技术紧紧相连,不管多么艰难,我从来没有

放弃,我这辈子就跟定‘菌草爸爸’了!”

这样的场合,又怎能没有当年带头在东高地推广菌

草、旱稻技术,后来担任了旱稻种植协会会长的考比!

年近古稀的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感谢习主席!感

谢林教授!感谢中国!”他回忆了当年林占熺住在他家

搞旱稻试验的过往,为自己能参与创造这段历史而感到

自豪。他慷慨表示,要把 25 公顷的土地捐赠给项目组,

希望中国专家能再次缔造旱稻种植的世界纪录。

“如今我虽然老了,但我相信我的女儿与林教授的

女儿一样,会继承我们开创的事业,并再创辉煌,让

稻米出口的那一天早日到来!”考比激动之中,几度

哽咽。

考比的女儿普莉希拉一见林占熺就显得无比激动,

当年她和父亲曾在林占熺的指导下学种菌草和旱稻。她

说到自己从澳大利亚留学回来后,专门组织合作社推广

菌草、旱稻技术,其间被西方人追问为何要和中国人

合作。

一旁的林冬梅就问:“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这样说,‘菌草爸爸’和中国专家前前后后都在

无私帮助我们,平等对待我们,就像一家人,希望我们

过上幸福生活,希望我们的国家尽快发展好。他们不远

万里来帮助我们,我有什么理由不与他们一起为我们的

国家和人民工作呢?”

林冬梅脸上笑开了一朵花,边说边鼓掌:“妹妹回

答得真好,我们今后就一起携手合作!”

当地传统的仪式过后,林冬梅喜获新名“阿拉荑

美”。这是东高地一个珍稀的植物品种,传说当它生长

旺盛时,将带来一个地区的兴旺发达。寓意美好,林冬

梅无比喜欢,也期待自己的名字能预示菌草、旱稻技术

产业化在巴新大获成功。

这场动情的聚会,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声音,都充

分体现了福建、东高地“菌草一家亲”的情缘。林冬梅

在微信朋友圈里也晒出了父亲对援外事业的豪言壮语:

“惟其艰难,才更需勇毅笃行。”

这次在巴新,林占熺迎来了 75 岁生日。他收到了

一份礼物——东高地人创作的画:高山绿树间,飞翔

着一只色彩斑斓的鸟,那是巴新的象征“天堂鸟”,画

下写着一行字:“祝天堂鸟教授生日快乐!”东高地省

省长彼得·努姆到场贺寿,并带头唱起了中国的《生日

歌》。

林占熺的双眼湿润了,当众许下愿望:“希望东高

地省尽快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全

世界的样板!”

那天,他们一道品尝了米饭和菌草菇。东高地省省

长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我们东高地省自己生产的旱稻,

米粒白净饱满,米饭清香甘甜,再配上菌草菇,味道好

极了!”

当林占熺向世界宣布要把东高地省打造成世界样板

时,他和团队在巴新艰苦创下的多个世界纪录,其实早

已掀动南太平洋的波澜:巨菌草产量第一(最高达 50

吨 / 亩)、旱稻产量第一(农户旱稻产量达 500 多公斤 /

亩)、旱稻宿根法栽培收割次数第一(旱稻“金山一号”

播种一次连续收割 13 次)。

(未完待续)

栏目编辑 / 欧阳洋

2023 年第 10 期 52

东  海  潮

第55页

省直机关与省军区机关联合举办

“忠诚·奉献”主题党日活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4 周年和第 10

个国家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9 月 23 日,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

军区政治工作局在省军区大院以“烈士亲友

讲烈士故事”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联合

举办省直机关与省军区机关“忠诚 奉献”

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分管

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源生,省退役军人事务

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庆春出席活动。

张源生在致辞中强调,省直机关各级党

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建引领,学习

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始终锤炼对党忠

诚的政治品格,永葆无私奉献的精神底色,

坚定走好我省践行“两个维护”、全面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第一方阵”,在

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发有为、挺膺担当、再立

新功。

6 位宣讲员生动讲述革命先烈们“忠诚

与奉献”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品质。聆听完烈

士故事,许多党员干部难掩激动的心情,纷

纷表示,要铭记历史征程,坚持党建引领,

赓续英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

育为契机和动力,全面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以

实干诠释忠诚,以奉献彰显担当,全方位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

设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付出机关党

员的忠诚与奉献。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班子成员,省军区

政治工作局领导,省直单位机关党务干部和青年党员代表,省

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双拥共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驻榕

部队、省消防救援总队代表,省和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

干部、烈士亲友、军人军属及优抚对象代表等 600 余人现场

参加活动。

第56页

作者:邱奕荣(省纪委监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直机关文联书法家分会会员)

作品:《二十大报告金句》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页电子图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