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孤立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用“伏特加”
和“二锅头”的形象比喻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
性,阐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深深扎根在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
书院复兴也是文明探源,要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联
系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来龙去脉,真正弄清党为何赢得人民拥戴成为领导中国
的坚强核心,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
选择、历史的选择,自觉坚定“四个自信”。
武夷精舍
武夷山麓,理学之都。位于隐屏峰下九曲溪畔的武
夷精舍,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于淳熙十年(1183
年)亲自创建的书院。他在这所书院里授徒、讲学、著
述达 8 年之久,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的修订,实现
了儒学更新和理学集大成。世人缅怀朱熹对中华文明的
重大贡献,称其“朱子”; 武夷精舍经历代修葺扩建,
辟为瞻仰地。改革开放以后,此地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在武夷精舍大门前方竖牌坊、立朱子雕像,并增设
绿地广场等公园设施,总称“朱熹园”。
仲春武夷,艳阳高照。2021 年 3 月 22 日,习近平
总书记考察福建,专程来到武夷山朱熹园,详细了解
朱熹生平和理学研究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当日主要活动
(听介绍,参观“民本思想”墙、实物展室等朱子文化
遗存和发表讲话等)都在武夷精舍内部。
中华五千年文明从未中断,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创立
和创新,也离不开书院文化的厥功至伟。朱熹订立书院
学规和学训,推行书院与理学一体化,也成就了书院文
化的集大成。其一生创办、修复、过化的书院有 60 多
所,“其主要学术研究和代表作均是在他自己设立的书
院中完成的”。传诵华夏千家万户的《朱子家训》,亦为
朱熹在武夷精舍时期所撰。
朱子理学从先儒的“五经”中汲取优秀养分,以哲
学思辨的方式提炼和注释“四书”,揭示了万物生长规
律,规范了社会道德伦理,重振了中华精气神,旨在解
决时弊而“有补于治道”,促进国家的安宁和天下太平。
其之于宇宙观,阐发“天人合一”“理一分殊”等普遍
原理 ; 之于日用,完善“仁义礼智信”等行为准则。
历史学家蔡尚思作诗曰:“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
夷”。其以“泰山”喻孔丘,以“武夷”喻朱熹。同是历
史学家的钱穆则称:“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恐无
第三人可与伦比”,赞扬此二位“圣人”是中国古代最具
代表性的文明缔造者。习近平总书记真切地说:“我到山
东考察时专门去看了孔府孔庙,到武夷山也专门来看一
看朱熹园。”朱熹园里,有一面“民本思想”墙让人思
接古今,800 多年前,朱熹从天理的高度论述“国以民
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平易近民,为政之本”……
这些古语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此驻足
良久,深刻指出:朱子民本思想与我们党强调的许多地
方是相通的。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
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书院复兴,重在挖掘精华,贵在转化创新。纵观
书院史,能够感触到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追求、创造及其先哲先贤和仁人志士们为之所建树
的不朽功业 ; 也可以感触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所承接的伟大使命。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 门庭开豁,江山常
在掌中看。”2014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
纪委三次全会的讲话中引用朱熹知漳州时为白云岩书院
题写的上述这副门联,要求党员干部开阔心胸,勇于担
当,造福国家和人民。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栏目编辑 / 康毕砚
在思想理论的创新中再现中华文明“集大成”
49 2023 年 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