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4
|
杂志分类:其他
粉丝:{{bookData.followerCount}}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取消关注'}}
教辅出版发行
新中考集训?中考总复习?化学去 除 涩 味,该 化 学 反 应 的 微 观 实 质 是,此 反 应实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再列举一例: .9.(2023?聊城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设计实验】(1)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A B C D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提出问题】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什么?【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所加试剂镁条BaCl2溶液CuCl2溶液Na2CO3溶液现象1号试管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2号试管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获得结论】(2)1 号 试 管 中 的 溶 质 是 (写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 [收起]
[展开]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已关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教辅出版发行
文本内容
第51页
新中考集训?中考总复习?化学
去 除 涩 味,该 化 学 反 应 的 微 观 实 质 是
,此 反 应
实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再列举一
例: .
9.(2023?聊城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
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已
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
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
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
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
色溶液).
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
【设计实验】
(1)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
液,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
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
什么?
【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
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
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
试剂
镁条
BaCl2
溶液
CuCl2
溶液
Na2CO3
溶液
现
象
1号
试管
产生
气泡
产生白
色沉淀
无明显
现象
产生
气泡
2号
试管
无明显
现象
产生白
色沉淀
产生蓝
色沉淀
无明显
现象
【获得结论】
(2)1 号 试 管 中 的 溶 质 是 (写
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
个实验的 现 象 即 可 证 明 2 号 试 管 中 原 溶
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填实
验序号).
【讨论质疑】
(3)小强对实验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2号试管中的
原溶液已变质,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 溶 质 的
成分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
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2CO3.
【设计实验】
(4)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瓶中变质后的
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
管中,加入足量 BaCl2 溶
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
色沉淀
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
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
滴加
溶液变
红色
猜想一
成立
【反思评价】
(5)小明认为可用 Ba(OH)2 溶液代替步骤
一中的 BaCl2 溶液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
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
第52页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巧突破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
?
?
?
?
?
?????????????????????????????????????????????????????
?
?
?
本题型要求掌握物质鉴别和鉴定的分析方法及解答要领,中考命题的热点主要是常见气体的鉴
别和常见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除杂是中考的常考题,考查形式多样化是中考的考查趋势.
[类型聚焦?示例突破]
[类型突破]
类型1 物质的检验、鉴别
1.题型分类
(1)常见气体的检验,离子的检验及日常生
活中一些物质的检验等.
(2)不限试剂鉴别一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
鉴 别 一 组 物 质,不 加 任 何 试 剂 鉴 别 一 组
物质.
2.方法指导
(1)明确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
①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
颜色、气味、水溶性等,通 过 观 察、分 析、判
断,得出结论.
②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反
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即所选的试剂和被检
验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必须能够产生下列
现象之一:a.变色;b.放出气体(通常指产生
气体有气味或在溶液中反应时产生气泡);
c.生成沉淀,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2)明确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气体
检验试剂或
方法或装置
反应
现象
结论或
化学方程式
O2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
复燃
氧气能支持燃烧
CO2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Ca(OH)2+CO2
??CaCO3↓+
H2O
续表
气体
检验试剂或
方法或装置
反应
现象
结论或
化学方程式
H2
点燃,在火焰上
方罩 一 个 冷 而
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
壁产生
水珠
2H2+O2
点燃
??
2H2O
CO
点燃,在火焰上
方罩 一 个 内 壁
涂有 澄 清 石 灰
水的烧杯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2CO+O2
点燃
??
2CO2
CH4
点燃,在火焰上
方罩 一 个 冷 而
干燥的烧杯,一
会儿 迅 速 把 烧
杯倒过来,向烧
杯内 注 入 澄 清
石灰水
烧杯内
壁有水
珠,澄清
石灰水
变浑浊
CH4 +2O2
点燃
??
CO2+2H2O
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
检验
试剂
反应
现象
举例(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酸
(H
+ )
紫色石蕊
溶液
紫色石蕊
溶液变成
红色
—
加入锌粒
产生大量
气泡,气
体能燃烧
Zn+H2SO4(稀)
??ZnSO4+H2↑
2H2+O2
点燃
??
2H2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
第53页
新中考集训?中考总复习?化学
续表
物质
检验
试剂
反应
现象
举例(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碱
(OH
- )
无色酚酞
溶液
无色酚酞
溶液变成
红色
—
铵盐
(NH
+
4 )
加入熟石
灰研磨
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
体产生
2NH4Cl+Ca(OH)2
??CaCl2+2NH3↑
+2H2O
碳酸盐
(CO
2-
3 )
加入稀盐
酸,生成
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
灰水
产生使澄
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
气体
CaCO3+2HCl
??CaCl2+CO2↑
+H2O
Ca(OH)2+CO2
??CaCO3↓+
H2O
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特定检验方法
a.硬水和软水检验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鉴别.加入肥皂水产
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
的是硬水.
b.化肥的检验
看外观
氮肥、钾 肥 都 是 白 色 晶 体;磷 肥 是 灰
白色粉末
加水溶解
氮肥、钾 肥 都 溶 于 水;磷 肥 大 多 不 溶
于水或微溶于水
加熟石灰
研磨
铵态氮肥 (铵盐)能放出具有刺激性
气味的氨气
c.棉织品、毛织品、化纤的鉴别———采用灼
烧法
棉织品
燃烧,产生像木材植物燃 烧 的 气 味,没
有熔珠
毛织品 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没有熔珠
化纤
燃烧,产生与石油燃烧相 同 的 气 味,有
熔珠(坚硬)
【典例1】 (2023?枣庄中考)实验室中有两
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稀盐酸与
氢氧化钠溶液.下列选用的物质不能将它
们鉴别出来的是 ( )
A.紫色石蕊溶液
B.镁条
C.氧化铜
D.硫酸钠溶液
【解析】 紫色石蕊溶液遇稀盐酸变红,遇
氢氧化钠溶液变蓝,现象不同,可以鉴别,A
项不符合题意;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和氯化镁,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镁与氢
氧化 钠 溶 液 不 反 应,无 明 显 现 象,现 象 不
同,可以鉴别,B项不符合题意;氧化铜与稀
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溶解、溶液
变为蓝色,氧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项不符
合题意;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
液均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 项符合
题意.
【答案】 D
【典例2】 (2022?烟台中考)下列各组固体
物质,只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 )
A.NaCl、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CO3
D.NH4NO3、NaOH
【解析】 NaCl、KCl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
溶液,且溶于水温度均几乎无变化,只用加
水溶 解 的 方 法 不 能 鉴 别,A 项 符 合 题 意;
CaCl2 易溶于水,CaCO3 难溶于水,用水能
鉴别开来,B项不符合题意;CuSO4 溶于水
形成蓝色溶液,碳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
液,可 以 鉴 别,C 项 不 符 合 题 意;NH4NO3
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NaOH 溶于水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4 —
第54页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巧突破
热,使 温 度 升 高,可 以 鉴 别,D 项 不 符 合
题意.
【答案】 A
类型2 混合物的分离与除杂
1.题型分类
(1)气体混合物的除杂或分离.
(2)利用过滤、结晶、蒸馏等方法分离与提纯
混合物.
(3)金属混合物的分离与除杂.
(4)酸、碱、盐溶液中某杂质离子的除去等.
2.方法指导
(1)明确分离与提纯混合物常用的方法
①物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提纯
方法
适用范围 理论依据 举例
过滤
不溶性固体与液
体或可溶性固体
与不溶性固体
物质的溶解
性不同
提纯
粗盐
结晶
可溶性固体与可
溶性固体
物质的溶解
度受温度影
响不同
硝酸钾和
氯化钠
蒸馏 液体与液体
液体的沸点
不同
制取
蒸馏水
②化学方法
a.沉淀法:将混合物中某种成分与某一试剂
反应生成沉淀而分离出来.
b.气化法:将混合物中某种成分与某一试剂
反应生成气体而分离出来.
c.转化法:在同一反应中,杂质作反应物,原
物质作生成物,将杂质转化为原物质.
d.酸、碱反应法:用酸或碱把杂质转化为可
溶性物质而除去.
e.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除去.
(2)常见物质的除杂
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不
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易分离(杂质变为
气体、沉淀,容易分离).
①常见气体杂质的除去方法
O2:一般用灼热的铜网或磷除去.
H2:一般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
CO2:一 般 用 碱 溶 液 (如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吸收.
CO:一般用灼热的氧化铜或氧化铁除去.
②常见固体物质的除杂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MnO2 C 加热灼烧
C CuO
加入 足 量 的 稀 盐 酸 或 稀 硫
酸,过滤
Cu
Fe、Zn
CuO
加入 足 量 的 稀 盐 酸 或 稀 硫
酸,过滤
Fe Cu 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O Cu或 C 在空气中灼烧
CaO CaCO3 高温煅烧
③常见溶液中的除杂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KNO3 NaCl 冷却热饱和溶液
NaCl
KNO3 蒸发结晶
Na2SO4 加入适量BaCl2 溶液,过滤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
NaOH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
CuSO4
加 入 适 量 Ba(OH)2 溶
液,过滤
NaOH
Na2CO3
加入适量 Ca(OH)2 溶液
或 Ba(OH)2 溶液,过滤
Ca(OH)2
加入适量 Na2CO3 溶 液,
过滤
NaHCO3 Na2CO3 通入足量 CO2
Na2SO4 CuSO4
加 入 适 量 NaOH 溶 液,
过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5 —
第55页
新中考集训?中考总复习?化学
续表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FeCl2 HCl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FeSO4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Cu(NO3)2 AgNO3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CuSO4 H2SO4 加入过量 CuO 粉末,过滤
【典例3】 (2022?聊城中考)除去下列物质
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或方法
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食盐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CO2 O2 在混合气体中点燃木炭
C
NaCl
溶液
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 NaOH 溶液
至溶液呈中性
D Cu粉
Fe2O3
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洗涤、干燥
【解析】 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
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
离除杂,故 A 合理;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氧气
不能在混合气体中点燃木炭,这是因为当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
存在时,少量的氧气与木炭是不会燃烧的,
而且当氧气不充足时,木炭与氧气会生成
一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故 B 不合理;
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
化钠和水,氢氧化钠与氯化钠不反应,除去
了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 C 合理;铜
与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
成氯化铁和水,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铜
粉,除去了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 D
合理.
【答案】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点集训?巩固提升]
1.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蚕丝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开水
D.用观察的方法区分导线中的金属是铝还
是铜
2.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无色溶液:CaCl2 溶液、稀盐酸、BaCl2 溶
液———Na2CO3 溶液
B.黑色粉末:C、CuO、Fe———加入稀盐酸
C.白色固体: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
加水
D.溶液:稀 硫 酸、硫 酸 铜 溶 液、氢 氧 化 钠 溶
液———不需另加试剂
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O2、CO2、N2 三种气体
B.用水鉴别 CuSO4、NaOH、NH4NO3 三种
固体
C.用灼 烧 的 方 法 鉴 别 木 炭 粉、CuO、Fe3O4
三种黑色粉末
D.用 pH 试 纸 一 次 性 鉴 别 H2SO4、
C2H5OH、NaCl三种溶液
5.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
A.NaCl、NaOH、NH4NO3 三种固体(水)
B.K2CO3、Na2SO4、BaCl2 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 三种溶液(酚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 —
第56页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巧突破
6.(2023?安徽中考)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
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解决相
应实际问题的是 ( )
选项 实际问题 实验方案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取样后加入肥皂水
B 检验雨水是否为酸雨
取 样 后 滴 加 酚 酞
溶液
C 区分蔗糖水和生理盐水 取样后测导电性
D
检 验 NaCl溶 液 中 是
否含有 MgCl2
取样后加入 NaOH
溶液
7.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 合 成 纤 维
和羊毛
取样,分别点燃,闻气味
B
除去 CO2 中的
少量 HCl气体
先通过足量 NaOH 溶液,
再通过浓硫酸
C
除 去 NaOH 溶
液中的 Na2CO3
加入 过 量 澄 清 石 灰 水,
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检验 CO2 气体
用 燃 着 的 木 条 伸 入 瓶
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8.(2022?眉山中考)某无色水溶液中可能含
有以 下 离 子 中 的 几 种:H+ 、Mg
2+ 、Cu2+ 、
Cl- 、CO2-
3 、SO2-
4 ,为确定其成分,小芳进行
了以下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pH=1;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 NaOH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③取②的部分滤液加入 BaC12 溶液,有白色
沉淀产生.
分析上述实验,下列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
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 H+ 、Mg
2+ ,可能含有 CO2-
3
B.一定含有 H+ 、Mg
2+ 、SO2-
4 ,可能含有C1-
C.一定含有 H+ 、Mg
2+ ,可能含有 Cu2+
D.一 定 含 有 H+ 、Mg
2+ 、SO2-
4 、可 能 含 有
Cu2+ 、C1-
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
项
物质
杂质
(少量)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食盐 泥沙 水
加水溶解、过
滤、蒸发结晶
B FeCl2 CuCl2 Fe
加入足量
Fe粉,过滤
C
CaCl2
溶液
HCl Ca(OH)2
加入过量
Ca(OH)2
D N2 O2 Cu
将混合气体通过
足量灼热 Cu粉
10.(2023?蚌埠一模)实验设计能力是学习化
学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除杂实验操作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
量 HCl气体
通过 NaOH 溶 液
洗气
B
去除氧化钙中少量的
碳酸钙
高温煅烧
C
除去 FeCl2 溶液中少
量的 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
D
除 去 水 中 的 异 味 和
色素
用活性炭吸附
11.(2023?临沂中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
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CO2 中的 CO
气体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
化铜
B 鉴别 N2 和 O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
伸入 集 气 瓶 中,观
察现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
第57页
新中考集训?中考总复习?化学
续表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C
鉴 别 KCl固 体 和
NH4Cl固体
分别加熟石灰混合
研磨,闻气味
D
除去 NaCl中混有
的少量 Na2CO3
加水 溶 解,再 加 适
量 稀 硫 酸,蒸 发
结晶
12.(2023?眉山中考)实验设计是实验探究的
基本环节.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对应实验
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白酒和白糖水 观察颜色
B
除 去 KCl溶 液 中
的少量 K2SO4
加适量BaCl2 溶液,
过滤
C
除 去 氨 气 中 的 水
蒸气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D
探究 铜、银 的 金 属
活动性顺序
将铜 丝、银 丝 分 别
浸入稀盐酸溶液中
13.(2022?梧州中考)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
常用 的 消 毒 剂,工 业 以 粗 盐 水 (含 少 量
Ca2+ 、Mg
2+ 、SO2-
4 等杂质离子)为原料生
产 ClO2,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工 业 上 粗 盐 水 “精 制 ”第 一 步 是 用
NaCl溶 液 浸 洗 粗 盐,过 滤,除 去 其 中 的
不溶性杂质和大部 分 可 溶 性 杂 质.浸 洗
溶液应选用 NaCl的 (填“饱和”或
“不饱 和”)溶 液,浸 洗 液 (填“能”
或“不能”)一直使用下去,理由是
.
(2)工业上粗盐水“精制”第二步是进一步
去除仍存在的可溶性杂质,用下列药品除
去杂质离子,请写出一组合理的添加顺序
(填序号).
①Na2CO3 ②BaCl2 ③NaOH
(3)“精制”最后应加入适量盐酸,其目的是
除去溶液中的 (填离子符号).
(4)生产过 程 中 能 循 环 利 用 的 物 质 X 是
(填化学式).
14.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
和检验物质.
(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
法是 .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
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
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
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 A、B,然后分别取样
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方
案
加入的
试剂
现象 结论
方
案
1
二氧
化碳
A 中出现白 色 浑 浊,
B中无明显现象
方
案
2
碳酸钠
溶液
方
案
3
试剂 X ??
A 是
溶 液,
B 是 另
一 种
溶液
写出方 案 1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方法感悟】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
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
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请从下列提供的
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
剂 X: (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pH 试纸 ③镁
④氧化铜 ⑤稀硝酸 ⑥氢氧化铜
⑦氯化镁溶液 ⑧硝酸钡溶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8 —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更多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e.stopPropagation()}">
x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