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应知应会(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

发布时间:2023-10-2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平顶山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应知应会(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

45用。3.2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体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恰当,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 10%,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 50%,教师教育课程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3.3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选用优秀教材,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并能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3.4 [课程实施]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能够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师范生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和课外学习的时间分配合理,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小班教学,养成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三字一话”等从教基本功。3.4.1 课程大纲制定是否面向产出,有合理的课程目标,有制度规范与审核机制。【有□ 无□】课程教学... [收起]
[展开]
平顶山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应知应会(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5

用。

3.2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体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结合;理论课程

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恰当,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

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 10%,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 50%,

教师教育课程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

3.3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

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选用优秀教材,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

最新成果、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并能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

3.4 [课程实施]重视课堂教学

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依

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

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考核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

标的实现。能够恰当运用案例

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

方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

高师范生学习效果。课堂教学、

课外指导和课外学习的时间分

配合理,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小

班教学,养成师范生自主学习

能力和“三字一话”等从教基

本功。

3.4.1 课程大纲制

定是否面向产出,

有合理的课程目

标,有制度规范与

审核机制。

【有□ 无□】课程教学大纲制订、

修订与审核的制度文件。

【有□ 无□】教师、教研组、专业

等研讨、分析、论证、修订课程教学

大纲过程档案材料。

【有□ 无□】学校及专业改进课程

考核评价的措施方法。

【有□ 无□】课堂教学内容、教学

方式方法、考核内容和方式改革的经

验材料,典型案例与教学成果。

【有□ 无□】专业最新修订的必修

课程教学大纲。

3.4.2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指标点

对应关系、课程教

学及考核与课程

目标对应关系是

否清晰。

3.5 [课程评价] 定期评价课程

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

成度,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

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

3.5.1 课程体系合

理性评价机制是

否有制度规范及

有效运行证据。

【有□ 无□】学校和院系层面课程

体系合理性评价的制度文件。

【有□ 无□】专业最近一次课程体

系合理性评价的原始材料,含近三年

第52页

46

利益相关方参与。 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利益相关方参与

课程体系评价与修改的记录。

【有□ 无□】学校和院系层面能力

导向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与审核

的制度文件及执行证据。

【有□ 无□】必修课程证明课程目

标相关能力达成的过程性与结果性

考核材料(注明实施考核的具体时

间)。

【有□ 无□】近三年专业必修课程

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报告、未达标能力

具体改进情况说明(包括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

系、评分标准、评价量规、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结果使用、未

达标能力具体改进措施与改进效果)。

3.5.2 学校是否制

定课程目标达成

情况评价实施办

法与评价依据合

理性审查制度,专

业课程目标达成

情况评价与审核

机制是否健全与

规范并形成制度。

3.5.3 评价与审核

机制运行情况证

据能否体现课程

能力目标的达成

(证据包括课程

评价案例;开展评

价的课程清单、考

核资料、课程目标

达成情况评价报

告、合理性审核文

档等)

(四)合作与实践

二级指标 考查要点

专业举证情况

(对照专业提供的证据,在相应证据

后勾选有无)

问题描述(问题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问题描述应具体)改进建议(改进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4.1 [协同育人] 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

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第53页

47

4.2 [基地建设] 教育实践基地相对稳定,能够提供合适的教育实践环境和实习指导,满

足师范生教育实践需求。每 20 个实习生不少于 1 个教育实践基地。

4.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

完整,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

机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贯通,涵盖师德体验、

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

研实践等,并与其他教育环节

有机衔接。教育实践时间累计

不少于一学期。学校集中组织

教育实习,保证师范生实习期

间的上课时数。

4.3.1 学校是否制

定实践教学体系

与实践课程建设

的制度性文件。 【有□ 无□】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

实践课程建设的制度性文件。

【有□ 无□】最近一届毕业生使用

的技能训练、专业实践、教育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课程教学大

纲。

【有□ 无□】师范生参加教育实践

的全过程佐证材料及考核评价资料。

【有□ 无□】近三年毕业论文(设

计)清单,内容包括题目、类别(学

科、学科教育)、成绩、基础教育专

家参与指导情况等。

4.3.2 是否对应毕

业要求制订技能

训练、实验实训、

专业实习、教育实

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实践课程教

学大纲。

4.3.3 教育见习、

教育实习与教育

研习教学大纲是

否对应毕业要求,

涵盖师德体验、教

学实践、班级管理

实践和教研实践

等领域。

4.4 [导师队伍] 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有

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双导师”数量充足,相对稳

定,责权明确,有效履职。

4.5 [管理评价] 教育实践管理

较为规范,能够对重点环节实

施质量监控。实行教育实践评

价与改进制度。依据相关标准,

4.5.1 是否制定教

育实践管理规范,

建立关联毕业要

求的实践环节的

【有□ 无□】专业教育实践管理的

制度。与毕业要求关联的专业实践环

节质量标准。

【有□ 无□】师范生教育实践标准。

第54页

48

对教育实践表现进行有效评

价。

质量标准 【有□ 无□】专业教育实践表现性

考核标准。

【有□ 无□】近三年教育实践能力

达成情况评价报告与改进报告。

4.5.2 是否依据毕

业要求和《教师教

育课程标准》实践

要求,制订可衡量

的教育实践表现

性考核标准,形成

教育实践能力达

成情况评价与改

进报告。 (五)质量保障

二级指标 考查要点

专业举证情况

(对照专业提供的证据,在相应证据

后勾选有无)

问题描述(问题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问题描述应具体)改进建议(改进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7.1 [保障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有

明确的质量要求。质量保障目

标清晰,任务明确,机构健全,

责任到人,能够有效支持毕业

要求达成。

7.1.1 是否以毕业

要求达成为质量

保障目标,规范教

学质量保障体系

建设,并体现在相

关教学质量管理

文件中。

【有□ 无□】学校和院系层面以“评

学”为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的制度文件。

【有□ 无□】专业主要教学环节质

量标准及运行过程记录。

7.1.2 是否制定与

毕业要求相关联

的主要教学环节

的质量标准,并有

运行记录文档。

第55页

49

7.2 [内部监控] 建立教学过程

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定期对

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实施监控

与评价,保障毕业要求达成。

7.2.1 是否依据毕

业要求,建立教学

过程质量常态化

监控机制,包括责

任机构、监控环

节、时间、过程、

方法与反馈等。

【有□ 无□】学校和院系层面以课

程质量评价为重点的教学质量监控

与评价制度文件及执行过程证据。

【有□ 无□】开展课程体系合理性

评价的制度文件及原始记录文档。

(见 3.5 提供的材料)

【有□ 无□】开展课程目标达成情

况评价的制度文件和近三年专业必

修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报告及评价依

据合理性审核记录。(见 3.5 提供的

材料)

【有□ 无□】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

价的制度文件,达成情况评价的机制

和方法,包括评价责任机构、评价对

象、评价对象、评价依据、评价过程、

评价方法、责任人、评价使用等。

【有□ 无□】最近一次毕业要求达

成情况评价报告。

7.2.2 是否聚焦评

价学生学习成效,

定期开展专业教

学质量评价。

7.2.3 学校是否制

定毕业要求达成

情况评价实施办

法,院系是否有相

应的实施细则;专

业毕业要求达成

情况的评价机制

是否健全与规范,

并有运行实施证

据,包括评价制

度、评价责任机

构、评价对象、评

价周期、评价依

据、评价过程、评

价方法、评价责任

人,以及课程目标

达成情况评价结

第56页

50

果、毕业要求达成

情况与评价结果

的使用等。

7.3 [外部评价] 建立毕业生跟

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

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

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

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定期评

价。

7.3.1 是否建立毕

业生跟踪反馈机

制与制度规范(责

任机构、工作周

期、跟踪对象与方

法、收集的信息、

结果的利用)以及

最近一次跟踪反

馈情况(对象、方

法和结果),是否

规范有效。

【有□ 无□】专业毕业生跟踪反馈

的制度文件与执行证据,内容包括责

任机构、工作周期、跟踪对象与方法、

收集的信息、结果的利用等内容。

【有□ 无□】专业最近一次毕业生

跟踪反馈的原始记录。

7.3.2 是否建立基

础教育机构、教育

行政部门等利益

相关方参与的社

会评价机制与制

度规范(责任机

构、评价周期、评

价方法、信息收集

渠道、结果的利

【有□ 无□】基础教育机构、教育

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社会评

价的制度文件。

【有□ 无□】最近一次社会评价的

原始记录。

【有□ 无□】学校和院系层面制订

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制度文

件。

【有□ 无□】专业最近一次培养目

第57页

51

用),以及最近一

次社会评价的开

展情况(对象、方

法、结果),是否

规范有效。

标达成情况评价的原始记录。

7.3.3 学校是否制

定培养目标达成

情况评价实施办

法,院系是否有相

应的实施细则,是

否有培养目标达

成情况评价报告

等实施证据。

7.4 [持续改进] 定期对校内外

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能

够有效使用分析结果,推动师

范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

高。

7.4.1 是否制定保

证评价结果用于

专业持续改进的

制度(责任机构、

评价结果的收集、

分析、反馈渠道、

持续改进的责任

人以及改进效果

的跟踪措施)。

【有□ 无□】学校和院系层面制定

的评价结果用于专业持续改进的制

度文件与标注操作时间的“监控-达

成-反馈-改进”执行证据。

【有□ 无□】专业最近一次培养目

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

的评价结果分析报告,反馈改进的过

程记录(以课程未达标能力具体改进

为重点,并注明启动与过程时间),

以及改进结果分析材料。

7.4.2 最近一次基

于培养目标、毕业

要求、课程目标达

成情况和课程体

系合理性评价结

果而开展的持续

第58页

52

改进工作情况(改

进依据、改进措施

和改进效果),改

进工作是否规范

有效。 (六)认证标准其他项

二级指标

问题描述(问题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问题描述应具体)改进建议(改进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5.1 [数量结构] 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的需要,生师比不高于

18:1,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一般不低于 6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

且为师范生上课。配足建强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其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原则上不少

于 2 人。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素质良好、队伍稳定,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

20%。

5.2 [素质能力] 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生为本、以学定

教,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指导等教育教学能力;勤于思考,严谨

治学,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具有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能力,能

够有效指导师范生发展与职业规划。师范生对本专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师德和教学具

有较高的满意度。

5.3 [实践经历] 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熟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学教

育教学工作,至少有一年中学教育服务经历,其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具有指导、分

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基础教育研究成果。

5.4 [持续发展] 制定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教师培训和实践研修制度。建立专

业教研组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建立教师分类评价制度,合理制定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等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挂钩。探索高校

第59页

53

和中学“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共同发展机制。

6.1 [经费保障] 专业建设经费满足师范生培养需求,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

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于 13%,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生均教

育实践经费支出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更新经费有标准和预

决算。

6.2 [设施保障] 教育教学设施满足师范生培养要求。建有中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实

训平台,满足“三字一话”、微格教学、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需要。信息化教育设施能

够适应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建有教育教学设施管理、维护、更新和共享机制,方

便师范生使用。

6.3 [资源保障] 专业教学资源满足师范生培养需要,数字化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使用率

较高。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不少于 30 册。建有中学教材资源库和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

库,其中现行中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每 6 名实习生不少于 1 套。

8.1 [生源质量] 建立有效的制度措施,能够吸引志愿从教、素质良好的生源。

8.2 [学生需求] 了解师范生发展诉求,加强学情分析,设计兼顾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

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为师范生发展提供空间。

8.3 [成长指导] 建立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时为师范生提

供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满足师范生

成长需求。

8.4 [学业监测] 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监测师范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保证师范生在毕业

时达到毕业要求。

8.5 [就业质量] 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不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获得

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不低于 75%,且主要从事教育工作。

8.6 [社会声誉] 毕业生社会声誉较好,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册翻页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