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滨州》第二十七期

发布时间:2023-9-1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富强滨州》第二十七期

49经济动态1-7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1+838”工作格局,落实“1+8+1”工作体系,聚焦“品质之求、精明之路、担当之行”,全力打好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组合拳,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全市经济稳中加固、持续恢复。工业生产降幅收窄。1-7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降幅比1-6月收窄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6位;其中7月份增长0.5%。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0.5%,制造业下降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9%;股份制企业下降0.6%,私营企业下降4.3%。从行业看,37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6.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7.8%,汽车制造业增长48.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3%。分产品看,24种重点产品产量中有8种同比增长,增长面为33.3%。规上服务业平稳恢复。1-6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 [收起]
[展开]
《富强滨州》第二十七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9

经济动态

1-7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

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围绕“1+838”工作格局,落实“1+8+1”工作体

系,聚焦“品质之求、精明之路、担当之行”,

全力打好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组合拳,推动

经济整体好转,全市经济稳中加固、持续恢复。

工业生产降幅收窄。1-7月,全市实现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降幅比1-6月收

窄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6位;其中7月份增长

0.5%。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0.5%,

制造业下降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

业增长7.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

值增长12.9%;股份制企业下降0.6%,私营企业下

降4.3%。从行业看,37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

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

造业增长26.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

长7.8%,汽车制造业增长48.1%,农副食品加工业

增长4.3%。分产品看,24种重点产品产量中有8种

同比增长,增长面为33.3%。

规上服务业平稳恢复。1-6月,全市规模以

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高于全省5.5

个百分点,比1-5月加快3.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

位。从行业看,十个行业“八升两降”。其中,

营业收入总量前三的行业门类分别是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1.7%、2.3%、

7.0%,合计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84.9%,

拉动全部规上服务业收入增长7.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7月,全市固定

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4%,高于全省平均3.8个百

分点,比1-6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5.1%,第二产业投

资增长10.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8%,三次产

业均保持较快增长。从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

比增长24.6%,增速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

增长4.8%,增速较上半年回升7.4个百分点,对全

部投资增长贡献率为20.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17.0%,列全省第2位。

市场销售持续增长。1-7月,全市限额以上消

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

分点,比1-6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8位。

7月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0.3亿元,同比增长

■ 市统计局

第52页

富强滨州 / BINZHOU

50

6.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30.26亿元,增

长8.6%;餐饮收入8.27亿元,增长27.5%。从消费

商品看, 21大类商品中有17类商品实现增长,

生活必需品类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烟酒类、

饮料类分别同比增长23.7%、14.0%、14.8%;日用

品类、服装鞋帽类分别同比增长28.9%、3.5%;升

级类商品增长强劲,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

类、家具类分别同比增长24.1%、12.1%、28.0%。

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

络实现零售额9.1亿元,同比增长107.0%,占全市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的比重为6.5%,拉动全市限

额以上零售额累计增长3.3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平稳有序。1-7月,全市完成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189.33亿元,同比增长6.9%,比上月

增加0.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1位。完成税收收入

122.59亿元,同比增长3.3%,列全省第15位;税

收比重64.7%,列全省第12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85.19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民生支出完成

218.16亿元,占比达到76.5%。

金融存贷增势良好。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

本外币存款余额4729.48亿元,较年初增长8.5%,

列全省第5位,其中,住户存款2923.57亿元,较

年初增加271.6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792.33

亿元,较年初增长9.1%,列全省第8位;存贷比

80.2%,列全省第8位。企事业单位贷款2443.37亿

元,较年初增加237.92亿元。

第53页

51

政策解读

《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解读

近日,商务部会同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

游部、国家邮政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

门印发了《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以下简称《计划》)。我国县域商业体

系建设工作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如何发力?对

此,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不断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商

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刚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

门启动县域商业三年行动,持续推动供应链、物

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以及农产品上行,加快

补齐农村商业设施、商品服务等短板弱项,重点

在“四个进一步”上下功夫,确保到2025年,建

立起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

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提

质良性循环。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投

入力度,2023—2025年,商务部将继续安排中央

财政资金,支持各地不断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和物

流配送体系,让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渠道

更通畅。整合各部门优势资源,促进村邮站、电

商服务站点、农村便利店等网点设施共建共享,

推动“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进一

步优化设施功能。增强乡镇商业的集聚效应和村

级商业便民服务能力,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商贸中

心、集贸市场、乡镇大集和农村新型便利店,优

化市场消费环境,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努力让

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与城市同样质量的

商品,享受同样标准的服务。进一步加强主体培

育。支持各类农村经营主体数字化、连锁化转

型,加强供应链建设。采用企业联盟、股权投资

等方式,培育县域龙头企业。发挥农村商业带头

人作用,建立适合县域发展水平的消费品和农资

流通网络。挖掘培养农村直播电商人才,增强创

业就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具

备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发展智慧物流、即时零售

等新模式,支持县域邮政、供销、电商、快递、

商贸流通等各类主体市场化合作,开展共同配送

服务。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促进县域消费。

《计划》提出,“鼓励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农

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

区和休闲露营地,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

家乐、自驾游等精品线路,吸引市民下乡消费。

继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介一批中

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

县。”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

要动力。乡村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

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吴科锋说,文化和旅

游部一直十分重视发挥乡村旅游“一业兴、百业

第54页

富强滨州 / BINZHOU

52

旺”的综合带动作用,通过丰富优质乡村旅游产

品供给、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一二三产

业附加值,助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县域消

费和农民增收。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

委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工作,近年

来,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

旅游目的地。目前已有6000多个省级、1597个国

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以及4个世界“最佳旅游乡

村”,有效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打造精品线路,

以文旅特色带动县域消费。2022年,文化和旅游

部创新打造“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

品线路品牌,分批推出400多条有特色、有内涵、

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线路。开展“游购乡村”系列

活动,整合社会力量共助县域经济。吴科锋说,

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工作也取得很好效果。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打造

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融合产品体系;江苏省每年

举办乡村旅游节,发布“游乡村·促消费”百项

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项目和产品;甘肃省深耕

交旅融合、跨地区协作,打响“环西部火车游”

品牌。

将重点补齐乡镇集贸市场设施短板。《计

划》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进一步畅通,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实现良性循

环,更好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

需求”作为工作目标之一。李刚说,商务部扎实

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

干网络,逐步建立起“骨干批发市场+零售终端+

生鲜电商”的多渠道流通格局。2022年,全国亿

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超过1300家,农贸市场、

菜市场4万多家,经由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近

10亿吨。“农产品流通体系还存在不少短板,基

础设施仍然不足,产销衔接还不够紧密,流通现

代化程度不高。”李刚说,为了推动解决这些问

题,在县域商业三年行动中,将积极推动建立安

全、畅通、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农产品

上行渠道,让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实实在在的好收

入。一是强化节点,抓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

设。调研显示,我国农产品产地设施化处理率不

足1/7,是影响流通增值的重要因素。下一步,

将重点支持农产品流通、电商和商贸企业向生产

环节延伸产业链,建设集配中心、仓储设施,增

强农产品设施化、商品化处理能力。二是完善链

条,抓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2019年以来,商

务部开展了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升级改造了

5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2000多个零售终端,打

造了300多个跨区域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下一步,

将重点补齐乡镇集贸市场设施短板,鼓励龙头企

业牵头打造农产品供应链,增强对农业生产的引

导和带动作用。三是优化网络,抓农产品冷链物

流发展。冷链物流对保障食品安全、降低流通损

耗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021年以来,商务部累计

支持各地新增冷链设施超过350万吨。下一步,将

重点完善农产品集散地冷链分拨网络和销地冷链

配送网络,布局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公共冷库、

低温配送中心等冷链设施。四是促进创新,抓农

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重点推广电商

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发展网订店送、即时零

售等线上线下融合新业态,促进电商与农村产业

全链条深入融合。五是搭建平台,抓农产品产销

对接合作。下一步,将继续举办各种专题促销、

集中采购等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搭建平台,建

立健全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长效机制。

(来源: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第55页

53

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 滨达实业集团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 崔建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

样精细”。济南历下控股集团2017年成立从城市

开发建设、片区升级改造起步,发展到目前已形

成城市建设服务、产业培育发展、科创金融投资

三大主业,涵盖城市开发建设、市政服务、信息

技术、医养健康、文化旅游、金融投资等业务的

大型集团化城市运营综合服务商,对滨达集团发

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标历下控股集团,2022

年6月,滨达集团成立城市服务公司,与智慧城

市公司共同做强城市运营和服务板块。自成立以

来,按照“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要求,聚

力“八大品质”提升,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在物

业城市、会展经济、数字城市建设等方面精耕细

作,在助力城市管理服务、提升滨州城市品质方

面贡献国企担当。

一、强化战略思维,担当国企之责。一是

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明确发展方向。聚焦城市物

业、会展经济、数字城市三大主业,以五年上市

为目标,明确了“三个切入”的发展方向。围绕

服务“品质滨州”,以物业服务为基础,逐步向

城市服务赛道切入,探索“物业+资产运营+多种

业态服务”的大物业发展格局,力争三年物业带

动多业态服务收入突破5000万元;围绕市委市政

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的要求,以办展引展为基

础,向会展带动产业、旅游等切入,力争三年实

现年办展50场次,年吸引人流量100万人次,拉

动配套行业经济30亿元以上;围绕提升城市精细

化管理水平,以数字化转型为机遇,向智慧城市

建设切入,确保2025年数字化项目营收突破1亿

元。二是服务城市品质提升,践行国企责任。践

行发展责任。在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的运营中,

上半年举办大型展会16场,吸引人员30万人次以

上,对南部片区区域经济拉动效益达到1:11.6。

践行社会责任。与航天科技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在珍珠湖公园投资1.5亿元建设中国(滨州)航天

科技体验馆,打造最具国际视野的航天科技沉浸

体验中心、航天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基地。践行“兜底”责任。针

对老旧小区,探索“物业管理+社会治理”的新

模式,目前以政和社区为试点,作为完善社会基

层综合治理的“托底”措施,让“红色物业”成

为化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三是聚焦行业市

场特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创新竞争力上,加

大研发力度,智慧园区AI超融合实景安防监控平

台、公建能耗监测系统等17个项目在国家版权局

取得软件著作权,并推广使用实现收益。便于监

博采众长

第56页

富强滨州 / BINZHOU

54

控探头维修工作的监控杆等2项发明获批国家实用

新型专利。在品牌竞争力上,黄河三角洲交易中

心荣获全国会展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新锐场馆”

奖项,目前全国只有2家。先后赴北京、杭州、济

南、青岛、西安、海南、武汉等地开展业务交流

及展馆推介,签订合作意向7个,“会展之滨”新

名片加速打造。

二、创新运营模式,拓宽发展之路。一是向

规模要效益,做好“物业+”文章。在打造高端

物业、建立物业标杆的基础上,探索“物业+”文

章,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物业+社会治

理”模式。以全市“物业城市”试点为契机,打

通政和街道“完整社区”运营模式,推广物业与

党建、生活服务、智慧管理相融合,形成可复制

推广的全市第一个“完整社区”,力争三年内至

少拓展5个社区。探索“物业+资产运营”模式。

高效盘活滨达现有资产,以合资合作、招商等形

式,已盘活资产近20万平米。比如,近2万平米的

国际社区邻里中心,与一商业公司合作,引入特

定餐饮、零售和文娱等服务,提高资产的使用价

值。针对珍珠湖公园内的3000平米空闲土地,以

招商方式,由绳网部落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

全国第一家绳网主题乐园。探索“物业+多业态城

市服务”模式。拓展垃圾分类、商旅服务、养老

中心等广阔领域。比如,目前与一所学校达成意

向,建设容纳1500人的学校综合服务中心,开展

学生用餐、午休、课后托管等服务,实现财政减

负和企业发展的双赢。二是向溢出要效益,做好

“会展+”文章。依托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与

雷奥国际会展公司合资组建运营主体,以市场化

经营思维,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运营

格局。上半年,承接会议13场、展览3场,实现营

业收入600多万元。逐步实施“会展+”战略,放

大展会溢出效应。“会展+产业”。立足我市十大

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专业会展品牌,依托会展带

动产业,助力优势产业延链补链。今年已对接山

▲ 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

第57页

55

博采众长

东住宅产业博览会等展会16个、中国粮油学会等

协会21个,签订展会意向5个。“会展+招商”。

搭建会展招商平台,让“走进来”的参展商变成

“留下来”的投资商。“会展+旅游”。会展期间

推出精品旅游路线,并与市农业农村局“食域滨

州”联合打造滨州名优产品“城市会客厅”。牵

头联合会展行业相关酒店、景区、传媒、旅游、

餐饮等60余家企业成立滨州市会展业协会,延伸

会展产业链条,打造高效商旅服务平台。三是向

赋能要效益,做好“智慧+”文章。面对数字化

转型,公司从细分领域基础平台做起,逐步拓展

到各委办局系统平台,已完成智慧平台8个并上线

运行,实现利润300余万元。围绕数字赋能城市

管理,做好“智慧+”,打造成为智慧城市数据

化服务运营商。“智慧+城市节能”。与山东建

筑大学合作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数字化改造,开发

楼宇能源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在保证舒适度前提

下,制冷、制热节约能耗近20%。通过企业投资改

造,业主与企业分配节能费用,实现企业发展与

单位节能双赢,也为节能型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目前已完成市农商行办公楼的节能改造,住建局

办公楼正在实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

合全市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照明、

通信等杆管线数据,打造“滨州生命线”智能管

理系统,推动全市管线一体化、智能化管理。目

前,已完成燃气、供热板块的上线运行,2025年

前全部完成并与县区联网,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

数据支撑。

三、强化企业管控,夯实成长之基。一是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降成本。先后4次对员工进行

财务知识培训,做到人人能看懂会计报表。加强

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让财务和业务结合更紧

密,使财务从事后走向事前,从核算转变为管

理,通过财务预算管控,有效地促进企业持续改

善经营。发挥财务的指挥棒作用,每月开展一次

企业生产经营分析,通过财务指标分析,提出经

营管理建议,降低经营成本,确保利润最大化。

二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提效益。完善企业行政、

人员、安全、销售、物资等管理制度30余项,做

到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建立市场化招聘和

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全面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

管理,用人工成本点的增加换取经营成本面的下

降。引入EVA考核管理体系,将债务成本和股本成

本引入公司绩效管理,做到既要向经营要效益,

又要向资金要效益。三是以风险防范为底线不失

控。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实现风险闭环管

理,建立与业务高度契合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针对不同业务特点建立多角度风险控制体系,比

如所有参股公司设置股本安全退出条款、最低收

益等,针对投资的有限合伙企业只做LP且须其他

国企共同参与,有效保障投资安全。四是以文化

建设为引领聚人心。企业的活力与动力来自于人

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在企业的成本中,给予员工

的关爱与待遇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要将集团的

“爱己、爱家、爱企、爱岗”四爱文化深入人

心,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做到企业

与员工一起成长,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强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

第58页

富强滨州 / BINZHOU

56

实干为要 质效为先

助推编制效益与服务质效双提升

品质滨州

市委编办聚焦部门履职成效、编制使用效

益与编制动态调控关联不高,编制配置与绩效考

核结合不紧等问题,通过编制配置与绩效考核协

同发力,实现编制使用效益和部门服务质效双提

升。工作经验获中央编办优秀案例并刊发推广,

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滨州经验”。

突出效益,激发履职效能。围绕市委市政府

中心重点工作和全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部门

主责主业履职监管考评。量化考核指标,考出履

职成效。特色设置绩效考核补充完善指标,作为

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有益补充,鼓励部门全面高

质高效履职。突出精准考核,检验干部实绩。市

管干部围绕主责主业重点任务作出目标承诺,年

底按权重计入考核成绩,实现“考部门”向“考

干部”延伸。围绕服务质效,开展全面评价。建

立评价库,涵盖75个部门单位、639类工作领域、

21777个服务对象、65331项数据。增设县市区班

子成员及部门单位中层干部、驻滨单位等评价主

体,评价样本同比增加93.6%,收集意见建议1520

条,拓展内部外部、线上线下、平时年终相结合

的多维评价机制。

做好运用,强化激励约束。以市直单位核定

的行政编制总数为基数,综合考量、科学设定,

全省首创衡量标尺。依据市直各单位行政编制占比

与全省16市同类单位行政编制占比相比较的统一衡

量标尺,测算市直各单位行政编制超、缺基数;依

据市直各单位近三年承担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

务数量,测算增加行政编制数;依据市直各单位近

三年年度绩效考核等次,在全省率先建立部门服务

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结果与编制数使用直接挂钩的

工作机制,通过增强结果运用刚性,进一步发挥考

核“度量衡”“风向标”作用。

盘活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建立动

态调控机制,盘活资源、调出活力、提升效益。

满足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实施、重大体制机制调

整、重点领域和重要事项的用编需求,确保市委

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机构编制资源就保

障到哪里。运用动态调控建立周转编制池,对市

直部门现有行政编制动态调控。确定周转池使用

办法,满足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实施、重大体制

机制调整、重点领域和重要事项的用编需求。围

绕十大创新、十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

碳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强化监管、精准

投放。自调控以来,经市委编委研究,为党建引

领、经济建设、创新引领、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

增编21项。

■ 市委编办

第59页

57

2023年山东省“最美公务员”:刘 洋

刘洋,男,汉族,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现

任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一级

法官。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山东省“最美公

务员”、山东省优秀法官、“齐鲁最美法官”、全

省法院英模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

两次。

2012年走上审判岗位以来,努力提高群众工作

能力,耐心倾听每名群众的诉求,坚持每起案件必

答疑。十年间共办理案件1600余件,总服判息诉率

达到90%以上,多次获得办案冠军。

针对“两级法院缺少沟通”“小额程序适用率

低”等问题到各基层法院调研二十余次,将问题逐

一剖解,提出解决方案并制度化。通过改革专业法

官会议流程、出台小额诉讼工作指南,滨州法院一

审案件被发改率由1.44%下降到0.72%,排名上升到

全省第2名,系列经验做法得到上级法院高度认可

并在全省推广。

审判质效全面提升后,滨州法院审判管理思路从“全省一流”转变为“引领全省”。为提升审判

管理效率,克服技术壁垒,牵头组织研发了滨州法院审判态势感知平台,成为全省法院系统首个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审判管理平台。牵头起草了全省法院首家“去排名化”的审判质效管理指标评价

体系,以更加符合司法规律的评价手段引领执法办案工作良性发展,两项工作均得到省法院高度肯定

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滨州楷模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互动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