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3年11月刊

发布时间:2024-4-2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3年11月刊

47桂林旅游学院:产教融合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文旅人才近年来,我国文旅事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旅产业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引擎。然而,文旅产业作为一项以人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明显加大,文旅产业的深度发展迫切,需要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文旅类综合人才。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桂林旅游学院积极优化文旅类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发展的要求,对接当下社会文旅产业的实际需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目标,坚持就业导向,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型人才。在保障人才数量的同时,也保障了人才质量,努力解决文旅人才与当下文旅产业之间的供需矛盾。在平台建设上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桂林旅游学院秉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基本要求,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旅游教育,打造了一轴两翼三能力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示范,学院设计了课程育人平台,打造活动育人平台,建设育人基地,开启了四维进阶的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文化认知,增强文化认同,凸显文化自觉,实现文化创新。桂林旅游学院立足于桂林当地的旅游事业发展状况,结合桂林文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扣文旅产业的人才需要,...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3年11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7

桂林旅游学院:产教融合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文旅人才

近年来,我国文旅事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

断扩大,文旅产业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

大重要引擎。然而,文旅产业作为一项以人为核心

的综合性产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明

显加大,文旅产业的深度发展迫切,需要更多高质

量高水平的文旅类综合人才。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

下,桂林旅游学院积极优化文旅类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专业发展的要求,对接当下社会文旅产业的实

际需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目标,坚持就业导向,

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型人才。在保障人才数量的同时,

也保障了人才质量,努力解决文旅人才与当下文旅

产业之间的供需矛盾。

在平台建设上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桂林旅游学院秉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基本

要求,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旅游教育,打造了一

轴两翼三能力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为了

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示范,学院设计了课程育

人平台,打造活动育人平台,建设育人基地,开启

了四维进阶的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文化

认知,增强文化认同,凸显文化自觉,实现文化创新。

桂林旅游学院立足于桂林当地的旅游事业发展状况,

结合桂林文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扣文旅产业的

人才需要,找准行业与企业对新时代文旅人才的需

求要点,努力使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相对接。2015

年以来,超过 6000 名桂林旅游学院的学生参与开展

广西游客的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还积极推进文旅行业的直播带

货,服务当地乡村建设。

在育人模式上深耕行业诉求

在育人实践中,桂林旅游学院结合行业产业需

求,开展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与当

地知名企业联动配合。在文旅类人才培养模式中,

桂林旅游学院积极推进政府部门、企业、学校、行

业等各方主体的参与,努力打造协同育人新机制,

激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与桂林美葆公司结合工学

交替的教育模式,建设了“双导师”工作制,共同

培育艺术类专业人才;与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共同建

设现代产业学院,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

使得课程内容与新时代对文旅人才的实际需求精准

对接,打造产教融合背景下文旅类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路径,多次受到《广西日报》《中国旅游报》等

媒体的宣传报道。

在师资建设上组建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

桂林旅游学院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着力点,在

推进文旅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挖掘育人资源,结合

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

务等众多内容,打造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人

才培养机制。为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桂林旅

游学院牵手行业精英,深化校企合作,积极聘任在

文旅行业有影响力、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精英,将其

纳入到专业教学中,使其担任兼职教师或业务导师,

真正使企业教育与学院教育相融合,让课堂开在企

业,将企业搬进课堂。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学院还搭建了培训基地,建设一师一企的对

接基地——学校教师企业工作站。校企合作实践平

台能够为教师培训实习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也能

更进一步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践,为课程改革和专

业教研提供了较大的支持。

在保障体系上打造校企合作教学资源体系

桂林旅游学院在开展文旅人才培养实践时,十

分注重结合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结合文旅产

业的实际诉求,主动适应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

境,坚持以创新协同育人为重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综合育人模式,努力打

造多方互动、全员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为了顺利推进产教融

合、校企合作的质量优化,学校建立了由校领导、

他山之石

第52页

48

学校职能部门和专业负责人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

完善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效果。在项目实践中,为试点项目提供必要的政

策和经费倾斜,对产教融合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吸引广大社会主体投入其中,积极争取来自各方

的项目经费和资源支持。引入校内评价机制,结

合行业、企业等第三方机构,对校企合作状况进

行全方位评估。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桂林旅游学院培养

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文旅人才。学院也进一步

凝练了学科专业特色,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当地文旅

产业和地方经济的能力。未来,桂林旅游学院将努

力成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旅游大学,并

且积极为推动壮美广西的城市建设、当地文旅产业

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邱伟芳;来源:《中国教育报》

他山之石

第53页

49

多国积极推动特色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就业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

化,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的需求。一些

国家积极推动完善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

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推动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西班牙——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西班牙新学年的职业教育培训即将开始。来自

萨拉戈萨的路易斯·赛博亚满是期待,“我选择了

自己喜欢的职业课程,将同时在学校和企业学习,

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我对未来职业道路充满信心。”

近期,西班牙政府推出新的职业教育法案,进

一步改革现有职业教育制度,建立起被称为“双元制”

的职业教育体系,学生从入学伊始就将在学校和企

业同步学习。新法案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与工作实践

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的竞争

力,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劳动力市场。

西班牙职业教育中心理事会主席多明戈斯表

示,随着全新职教体系的全面采用,未来学生在企

业学习时长将从以前的 100 小时增加到 500 小时以

上。“这种转变体现了职业教育和企业的共生关系。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精准地培训、储备未来

的专业人才,学生也能接触到更多前沿科技、知识,

全面提升学习质量。”

根据西班牙教育和职业培训部公布的最新数

据,过去 5 年,西班牙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年均增速

达到 29.8%,接受线上教育的学生数量增长 157%。

在 2021—2022 学年,西班牙几乎每 4 名学生中就有

一人接受职业教育。安达卢西亚地理和统计数据研

究所的一份最新调查表明,西班牙 2018 年职业教育

毕业生中,有 67.6% 在毕业后 4 年内成功就业。西

班牙职业教育分析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采取

“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培训的学生,在毕业

后一年内找到工作的比例达到 57%。

专家认为,新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将助

力解决劳动力市场上中级技术人员缺乏问题,提升

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就是要努力为年轻人才提供更多高质量、有社会价

值的工作岗位。”西班牙教育和职业培训部部长阿

莱格里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充满信心。

新加坡——打造独特“教学工厂”模式

新加坡政府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不断完善

职业教育体系,为产业创新升级输送各类熟练技术

工人。目前,新加坡的全日制职业教育主要由新加

坡工艺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工教院”)、义安理

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等 5 所理工院校提供。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将“教学工厂”

模式引入学校,即学校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的工作

车间搬到校园,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现实的工作场

景。不久前,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机构新捷运将“退役”

的双层巴士改装成教室,赠送给工教院,并赠送电

动门系统、空调系统等培训设备,帮助学生融合实

践与理论,加深对巴士工程系统的了解。这种学校

与企业合作的实境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提前适应未

来的工作环境,掌握最新技术和工作流程,从而更

顺利地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正在工教院攻读陆路

交通工程专业文凭的学生桑托什表示,相较于普通

课堂,在巴士上学习并亲自动手操作是一种截然不

同的感觉,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学校跟企业一直

保持紧密联系,合作开展了很多实习项目和在职培

训计划。比如,工教院同新加坡樟宜机场集团、新

加坡航空旗下的航空公司酷航等签署合作协议。樟

宜机场集团目前每年为约 150 名来自工教院和理工

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酷航已聘请了逾 500 名

工教院毕业生担任机组人员。

新加坡媒体分析认为,新加坡职业教育经过多

年发展,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技术人才,获得各行

业广泛认可。由于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日益看好,新

加坡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

巴西——提供全覆盖更灵活的授课模式

巴西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 年巴西

国际动态

第54页

50

职业技术教育学员人数超过 210 万,相较于 2021 年

增长近 13.7%。巴西教育学专家克莱奥娜拉·施瓦

茨表示,职业教育能帮助学员提升专业能力,培养

出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对巴西一些年轻

人很有吸引力。巴西《国民教育指导方针和基础法》

规定,职业教育旨在帮助公民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融

入劳动力市场的准备。公立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

占有重要地位,联邦及州一级都设立了中等技术培

训级别的学校。巴西国家工业技能培训服务中心运

营总监古斯塔沃·莱尔表示,巴西拥有相对成熟的

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相关机构也拥有良好的教学

设施、师资配备等,“职业教育可以帮助更多人打

开就业市场大门”。

巴西国家工业技能培训服务中心是拉美地区最

大的职业教育综合体和非营利教育机构,自成立以

来已累计在 28 个行业培养了超过 7300 万名学员。

目前,该中心在巴西多个城市开设相关业务,提供

包括行政管理、餐饮服务、机械制造、物流运输等

专业技术课程,收费低廉甚至免费,覆盖各个年龄

段的人群,并提供更为灵活的授课方式。统计显示,

仅圣保罗州的 92 家分支机构在 2021 年就吸引了超

过 66 万名学员。该中心还经常举行全国以及地方层

面的线上线下招聘会,并为求职者提供面试技巧、

创业精神等主题讲座及专业指导,帮助求职者做好

职业规划、提升竞争力。数据显示,76% 的学员在

完成技术课程后一年内实现就业,有超过一半的学

员能够在其学习的领域工作。

目前,巴西的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巴西全

国工业联合会去年发布的《2022—2025 年工业就业

人口地图》显示,在 2025 年之前,巴西需要培养

960 万工业领域专业人员,以填补新的职位空缺,

主要涉及物流运输、建筑、金属机械、食品饮料等。

莱尔表示,生产部门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增

加,教育机构也在跟进关注学生最终是否被就业市

场吸纳,并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定期评估,“职业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就业”。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许海林 刘慧 时

元皓

国际动态

第55页

51

从传统手工业走向工业 4.0 德国工程教育加速升级

在全球范围内,以数字革命和人工智能为代表

的新技术革命,已进入从积累到爆发的次级阶段。

技术迭代对工程技术人才在规模与质量上的要求急

遽提升,国际工程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下,各国都开始积极布局。

德国在制造业中引入网络实体系统和物联网技术,

其推出的“工业 4.0”战略整体性提升了德国制造

业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对德国工程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历

史、现状和经验进行梳理,分析其工程教育相关政

策与改革创新实践,可为我国探索工程教育质量提

升路径带来一定启示。

发展趋势:应用导向,经济适配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国的工程教育具

有显著的应用导向性和经济适配性。19 世纪五六十

年代,德国不断发展工程教育,逐步建成当时世界

上独有的全工业体系。德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快速发展起来一批以技术为主导的国际大型企业,

塑造了现代国际制造业的基本格局。

德国工程教育可以归纳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

初创期、扩张期和调整期。萌芽期以中世纪手工业

形态下的“师徒制”教育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合格

手艺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行会等组织对技术方案

和行业伦理进行规定和传播。初创期以 19 世纪中期

电气化技术革命下的“官僚制”教育为主要形式,

以培养技术官僚和技术精英为目标,通过“工业学

校”和“工业大学”等机构实现工程教育的国立化

和系统化,“工程师”成为正式职称并得到国家承认。

扩张期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信息产业革命下的“双

元制”教育为主要形式,以培养企业所需的大批工

程应用人才为目标,推动“应用科学大学”等新型

高校快速发展,使得企业深度参与办学。调整期以

本世纪初数字革命主导下的“多模态”教育为主要

形式,以培养大机器生产流程中的节点工程管理人

才为主要目标。随着“工业 4.0”等技术发展战略

的提出,工程技术人才的资质要求更为立体和多元,

“双元制学院”和“双元制大学”等机构逐步由职

业教育领域转向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学制”高等

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培养体系:依托协会,分流融通

依托“分流融通”的教育系统,德国建立起独

特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德国工程教育的实施与分流贯穿整个学习阶

段。在学前阶段,由德国工程师协会、机械工业协

会等大量技术机构开发工程技术启蒙课程和平台。

在小学阶段,学校开设技术通识课程,根据学生兴

趣和特长,予以分流。在中学第一阶段,学生进入

不同类型的学校,为学术、应用和职业等不同的就

业方向做准备。在中学第二阶段,部分学生进入职

业型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根据分

流结果,不同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大学,接受应用

导向和学术导向的高等教育。在继续教育阶段,工

程人才接受工程技术前沿方面的培训。以上不同类

型的学校机构之间均具有相应的融通路径。

国际动态

第56页

52

德国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类型主要分为四

种:第一种,是以一线产业工人为代表的职业院校

毕业生;第二种,是以工程技术处理人才为代表的

应用科学大学(含双元制高校)毕业生;第三种,

是以工程技术研发人员为代表的工业大学毕业生;

第四种,是以工程学术研究人才为代表的综合大学

毕业生。

截至目前,德国共有 8500 多所职业类学校(含

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在校生 245 万人(其中非全

日制职业学校学生 141 万人);应用科学大学(含

双元制高校)约 220 所,在校生约 112 万人(其中

双元制高校约 10 万人);工业大学 9 所,在校生约

31 万人。这些学校和毕业生构成了德国工程人才培

养的基本面。在德国 8000 多万总人口中,产业就业

人口超过 570 万,其中包括 400 多万的产业工人和

技术人才,拥有“工程师”资质的人口超过 140 万。

实施路径:自上而下,价值驱动

德国工程教育的发展沿循一套明确部署的技术

路线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文化传统,始终面向德

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前沿。具体而言,主要

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是举国体制。在工程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

国家力量通过立法授权、体制引领、资源分配等形

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改变当时的落后地位,德国

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设立了工业高校,

这是工业大学的前身。工业高校刚出现时,在当时

的国家首脑授权之下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从根

本上解决了工业高校与传统大学之间的地位之争。

为了推进应用科学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联邦德国专

国际动态

第57页

53

门修订《高等教育框架法》和《应用科学大学法》,

确立了应用科学大学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

其快速扩张扫清了障碍。在推行双元制的过程中,

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为参与企业和

学校发放浮动补助,以提升项目的吸引力。

二是企业参与。德国企业不但直接参与制定工

程教育培养方案和工程实践环节,而且还为高校开

展应用型科研提供大量资助。据统计,在应用科学

大学获得的第三方资金中,有超过 70% 来自企业。

此外,私立高校股东中有超过 95% 为企业。这些高

校作为以应用为导向的工程类院校,其地位受到国

家认证,与公办大学相同。在双元制模式中,企业

是关键办学主体。企业与各类院校共同构成了德国

双元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全体系。德国共有 1.2

万多家企业被政府和行会授予“职业培训企业”的

资质,其中既包含跨国巨头,也包含大量中小型企业。

三是分类培养。在德国工程人才培养的体系中,

既有以职业为导向、培养一线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

系统,也有以技术为导向、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应

用型高等教育系统,还有以技术、职业衔接为导向,

培养产业工程师的双元制高等教育系统。不同的系

统具有不同的办学资质体系和教学框架体系,互有

所长、各有特色。各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渠道,

专本融通,“职”、“高”一体,培养出来的人才

可以胜任产业链中不同的人力资源需求。

四是质量保障。德国工程教育有一套完备的质

量保障体系,主要由高校内部评估体系和外部认证

体系两方面组成,这也是德国工程教育成功的关键。

内部评估意为,德国高校从其内部对自身人才培养

的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方式依据高教法有关规定设

置。外部认证意为,在德国高等教育认证的组织架

构下对德国工程教育进行认证。德国科学委员会作

为一个官方的学术组织机构,从总体上提出专业认

证制度的方向和原则,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充当了政

府和高校之间政策沟通的桥梁,协调德国联邦政府

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相关政策上的统一。

各类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机构的介入,为认证制度

提供了透明、高效的组织保障。

五是文化导向。历史上,德国始终处于一个竞

争激烈的地缘环境中。因此,德意志民族拥有自我

反思的文化基因。每当国家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德

国人都会在文化、技术和教育上寻找出路。这一文

化基因帮助德国源源不断地获得创新力,使德国在

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技术与机器、企业与生

产方面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认同。德国工程教育的发

展以工业技术文化为导向,这种特征源于德国哲学

传统,其遍布德国社会治理脉络,背后蕴含的伦理

指向和观念体系为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价

值支撑,也使“德国制造”获得了“口碑通行证”。

政策创新:教育下移,数字转型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缘冲突又为各国带

来了能源与供应链危机。在外部因素的多重作用下,

德国工程教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以 2021 年为例,70% 以上的高校都出现了经费

紧缩问题,65% 的工程院校在研发方面受到了不同

程度的阻滞。德国联邦政府多次组织专家智库对德

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进行讨论,认为德国工程

教育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跟不上”(人才

培养与产业发展不匹配)、“高不成”(工程人才

就业垂直替代)、“低不就”(工程教育学术漂移)、

“争不过”(国际工程教育市场竞争)等问题。

为应对当前挑战,由德国联邦教研部、联邦职

教所等机构牵头,德国工程师协会组织制定了《德

国工程教育政策简报》。政策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

推进:首先,工程教育的导向下移,锚定在普通教

育阶段,推行以机械、信息、科学、技术类课程为

代表的“技术通识课程”,以逐步替代目前的劳动

教育类课程;其次,结合数字转型、“智慧德国”

和“工业 4.0”战略,探寻新产业形态下的工程人

才培养口径;最后,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增强

继续教育在工程师群体中的吸引力。

德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表明,发展工

程教育要筑牢基础、文化配套,这也为我国深化工

程教育改革带来启示。要秉持“立足当下,瞄准未来,

主动变革”的理念,在面向产业需求导向、工程专

业认证体系、跨界融合的工程教育等方面进行积极

实践和探索。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健全工程教

育认证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积极推进产

学协作;推进工程教育系统改革,建立分层多级工

程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工程教育下移,加强基础教

育阶段工程教育;建立健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和培训

机制。最后,要加强工程文化建设,让工程教育回

归育人本质。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陈正系国家教育

行政学院教育领导与管理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国际动态

第58页

54

中国教育智库网

中国教育智库网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教育智库平台,汇聚

各类教育智库专家,为各级政府制定教育规划和重大教育政策提

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为各类学校的定位、规划、战略、管理

和创新提供专业指导,为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咨询、培训、会议、

交流服务,通过建立课题评估和交易平台,为课题的转化提供政策、

技术、人才、资金等一系列支持和帮助。

网址:http://www.eduthink.com.cn/

微信号:edu-think

中心官网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sdp.edu.cn)以服务中

心建设教育创新要素聚集平台为宗旨,是展示中心工作动态、集聚教育改革公共服

务平台、发布重大工程项目的信息共享平台。

教育之弦官方微信

“教育之弦”(微信号:moe-csdp)作为教育部学校规划

建设发展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打造教育创新要素汇聚

的微信平台,聚焦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关注国家

教育政策和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案例。

中心平台

第59页

55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是为统筹规范教育统计培训及管理工作,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学员的公益性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集信

息发布、教学辅助、教务管理和培训数据信息统计分析为一体,为各类用户提供全方位

的综合性服务。

网址:http://essp.csdp.edu.cn/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集成各级各类教育、经济

社会发展及国际比较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集应用管理、决策支持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国家

教育数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作为支持教育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以满足

基层统计人员和教育管理者在线培训需求为目的。培训课程由中心、复旦大学教育事业

统计培训基地和其他培训基地联合开发,并由复旦大学提供运行管理平台,按照远程继

续教育要求进行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学员完成规定的在线培训课程后,可获得由中心和

复旦大学共同颁发的《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合格证书》。

登录中心官网:http://www.csdp.edu.cn/

点击:公共服务平台 -- 教育统计在线培训

网址:http://fudan.kmelearning.com/

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

中心平台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免费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