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际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国际人
工智能与教育会议等国际研讨会,通过发布中国智
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
报告》等研究成果,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
贡献中国智慧。
构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
新时代新征程,要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
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必须因时而进、因
势而新,构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这就要求我
们突破传统教育制度体系的路径依赖,准确把握发
展目标,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全面
赋能教育,推动“大规模的标准化教育”转向“大
规模的个性化学习”。这意味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
展将高度统一,因材施教的千年梦想将变成普遍现
实,大教育、终身化等教育理念也将得到真正确立。
重塑教育体系。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学校
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将向家校社协同育人发
展,家庭和社会共同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景。对于学
习者来说,可以根据个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
设计更具弹性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同时,教育、科技、
人才工作将统筹推进,产教互动、科教融汇成为普
遍态势,各类教育对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的支撑作
用会更加凸显。
变革教育模式。通过教育数字化,我们的学习
将融合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构建以学
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场景,培育跨班级、跨年级、
跨学科、跨时空的学习共同体,形成以数据驱动大
规模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学新范式。
创新教育内容。数字时代的教育内容将围绕素
养导向、能力为重等目标实现革新,以培养学习者
的高阶思维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
指向,把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在内
容组织形态上,基于系统化的知识点和逻辑关系建
立数字化知识图谱,设置跨学科学习主题,改变学
科间存在壁垒、学段衔接不足、知识技能不相符等
情况。在内容呈现方式上,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
元宇宙等技术形成的社会化数字空间,帮助学生直
观感受到自己原本难以触及的事物本质,让学习成
为更加美好的体验。
优化教育治理。教育数字化将全面梳理物理空
间传统业务流程,抽象建立业务的完整数据流程,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统筹数据的处理、流转、存储,
以数据治理简化业务流程,最终在数字空间建立新
的业务逻辑闭环,完成业务流程再造。教育将以数
据治理为核心、数智技术为驱动,提升管理精细化、
服务精准化、决策科学化水平,真正实现教育管理
向教育治理的系统性跃迁。
走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面向未来,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需要持续优
化教育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系统规划和
整体布局,不断完善与数字教育相适应的制度设置
和发展生态,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努力走
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
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建设系统完备的数字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着力
打造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多元平台和重点项目,持
续深入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不断
提升教师开展数字教育的意识和水平。此外,要建
设覆盖全学段的数字教育课程体系,将提升数字素
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课程改革、教材编写、
实习实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增
强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为建设学
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深入推进教学范式变革
推动数字技术驱动的教育教学场景创新,丰富
适应学习、学情智能诊断、智慧课堂评价等场景应
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深层次课堂变革,创
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智能教学系统、
智能教学助手、智能学伴等的普及应用。增加覆盖
城乡的泛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有机融合,探索
灵活弹性的教学组织方式,支持学习者随时随地因
需学习,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终身学习体系。
整体推动数字教育生态建设
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
的倾斜力度,促进教育数字化协调发展。拓宽教育
服务供给路径,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
参与教育数字化建设,健全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
创新机制,确保数字基座搭建、教育应用开发、基
础设施运维等教育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教育国
际交流合作,提升数字教育标准规范制定的国际话
语权,打造全球数字教育发展共同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为中国
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教育部第二届教
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
教育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