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人-2024年1月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2024-1-1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华兴人-2024年1月阅读模式

NEVER FORGET TO DEVELOP THE COUNTRY WITH INDUSTRY 051茶出中国,源远流长自汉代以来,关于茶的认知和制备方法逐渐多样。最迟在唐代,我国主要的产茶区已基本形成。清代,各地盛产的茶叶种类多样、精品迭出。展览中,还有考古出土的汉代、宋代茶叶实物,以及四十余件(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贡茶,如阳羡茶、龙井茶、青城芽茶、菱角湾茶、春茗茶等,既彰显了茶的经济价值,也体现了茶与政治生活的相连。不同年代的茶器,反映出备茶方法的变化。透过陈列的茶器,能够一探古人饮茶的风貌。通常来说,备茶的方式主要有五种:食茶、煎茶、点茶、煮茶、泡茶。唐代流行煮“三沸”水的煎茶法,宋代流行煮水不煮茶的点茶法,从元代到明代中期流行煮茶法,即免去碾茶、罗筛等步骤,直接烹煮散茶,此种方法一直流行至今日。因备茶方法不同,所用器具组合、步骤繁简也各具特色。展览中的唐朝邢窑白釉执壶,具有广口、粗颈、短的特点,然而宋代的绿釉刻折技花卉竖条纹执壶则流转向清秀挺拔,尤其是壶流变得细长,让人更易把握住注水的流量和角度,适合点茶。明代则多为不夺茶香的紫砂壶,如展览中的柴砂提梁壶及时大彬款柴砂壶... [收起]
[展开]
华兴人-2024年1月阅读模式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NEVER FORGET TO DEVELOP THE COUNTRY WITH INDUSTRY 049

华兴公益

GIO Public

华兴控股集团总裁葛小松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进行了深切的会谈。本次捐

赠方案将持续五年,稳定支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未来领导者”金尘茶资助项目、“沃土计划”

金尘茶资助项目和“金尘茶”助学金项目。

校企深度合作,共享商学精神。最后,刘俏院长为葛小松总裁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合影留念。

第52页

050 不忘初心 产业报国

清代贡茶都有什么?宋代如何点茶?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长什么样子?故宫博物院“茶 • 世

界——茶文化特展”立体呈现了一片东方树叶穿越数千年历史,连通世界东西南北、融合各个民

族的传奇。

故宫茶文化特展里的

贵州茶香

品味生活

Lifestyle

第53页

NEVER FORGET TO DEVELOP THE COUNTRY WITH INDUSTRY 051

茶出中国,源远流长

自汉代以来,关于茶的认知和制备方法逐渐多样。

最迟在唐代,我国主要的产茶区已基本形成。清代,各

地盛产的茶叶种类多样、精品迭出。展览中,还有考古

出土的汉代、宋代茶叶实物,以及四十余件(组)故宫

博物院收藏的清代贡茶,如阳羡茶、龙井茶、青城芽茶、

菱角湾茶、春茗茶等,既彰显了茶的经济价值,也体现

了茶与政治生活的相连。

不同年代的茶器,反映出备茶方法的变化。透过陈

列的茶器,能够一探古人饮茶的风貌。通常来说,备茶

的方式主要有五种:食茶、煎茶、点茶、煮茶、泡茶。

唐代流行煮“三沸”水的煎茶法,宋代流行煮水不煮茶

的点茶法,从元代到明代中期流行煮茶法,即免去碾茶、

罗筛等步骤,直接烹煮散茶,此种方法一直流行至今日。

因备茶方法不同,所用器具组合、步骤繁简也各具

特色。展览中的唐朝邢窑白釉执壶,具有广口、粗颈、

短的特点,然而宋代的绿釉刻折技花卉竖条纹执壶则流

转向清秀挺拔,尤其是壶流变得细长,让人更易把握住

注水的流量和角度,适合点茶。明代则多为不夺茶香的

紫砂壶,如展览中的柴砂提梁壶及时大彬款柴砂壶。

各时期的茶盏颜色也大有不同。唐人喜爱青釉茶盏,

而两宋时期,斗茶流行,黑釉盏因能突显白色的浮沫而

风靡一时。明清茶汤青翠透明,因此多用白釉碗。

人工种植茶树根

清代贡茶

茶道千载,以“和”为“尚”

在茶仙陆羽撰写的《茶经》中,茶不仅是饮用的食

物,也具有文化内涵,饮茶从日常生活习俗上升至艺术

和审美的层次。在“茶道尚和”单元展示了文人雅士将

茶与中国哲学精神相融相通的茶文化体系。“茶”字拆开,

就是“人在草木间”,形象解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

长期与茶的实践交流中,人们把对自然、宇宙、人生的

思想融入其中。中国茶道追求天人合一,人文和自然的

和合。作为著名茶人,乾隆皇帝重视饮茶的自然环境和

水质,曾仿照明代赵宧(音仪)光在苏州营建的寒山别墅,

在热河行宫、西苑瀛台、盘山行宫三地建造千尺雪茶舍,

展览中的天然木宝座就是灜台千尺雪茶舍的家具之一。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认为水以“味甘”“质轻”为佳,

展品《弘历御园雪景图》生动描绘了乾隆时期宫廷中用

雪水烹茶的过程。

宋代《春宴图》则呈现了宋代文人饮茶宴乐的风雅

生活。此图以唐代秦府十八学士为题材,描绘文人雅聚。

品味生活

Lifestyle

第54页

052 不忘初心 产业报国

中段绘长方宴桌,文人围坐,桌上摆放托盏和盘;旁侧

安放备茶小桌,燎炉、汤瓶、茶末罐、茶匙、盏托、茶

盏一应俱全。

茶“和”天下,美美与共

随着茶文化在中国不断发酵,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

逐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飞至草原上,清代郎世宁所绘《弘

历射猎聚餐图》中展现了皇家射猎时使用奶茶桶斟奶茶

的场景,呈现出茶叶与当地的牛乳和酥油碰撞,催生出

的新茶饮形式。

在清宫收藏的文物当中,有大量来自俄罗斯和西方

的茶器文物。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达尔文中心也收藏了

英国现存最早的茶样,标本盒内附纸条“一种来自中国

的茶叶”。由此可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

的人们因茶而互相交流,世界文明因此变得更丰富多彩。

茶一路西行北上,流传到亚欧大陆、欧洲、美洲、

非洲等地,融入异国地域。俄国作品《有茶炊的房间》、

英国作品《喝茶的三口之家》及经过本土化改造后在日

本形成的“和、敬、清、寂”日本茶道精神等证实了茶

文化在当地的普及。

品味生活

Lifestyle

《弘历射猎聚餐图》

《有茶饮的房间》

第55页

NEVER FORGET TO DEVELOP THE COUNTRY WITH INDUSTRY 053

品味生活

Lifestyle

黔茶多彩,以小见大

在这次特展中,展出了 5 件来自贵州的茶展品。分

别是《贵州苗族图说》、从江侗族青釉带柄陶茶罐、织

金黑砂陶茶壶、明圆形锡茶壶和清停办贡茶碑拓片。这

些文物“以小见大”,展现了贵州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

茶风、茶俗与贵州贡茶文化,在一众展品中自成一路风景。

《贵州苗族图说》中记载:“在威宁州,男子披草为衣,

专与猓罗种土,每以油烧热茶,是故上山如猿猴也。”“油

烧热茶”便是世居贵州的少数民族仡佬族人最喜食的油

茶了,而吃油茶本身也是仡佬族“三幺台”饮食文化的

组成部分。

产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的“从江侗族青

釉带柄陶茶罐”,这是当地侗族人敬神烧茶的用具。喝

打油茶,是侗族人的生活习俗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

分。打油茶从配料准备、茶汤煮制到敬茶用茶,整个过

程都充满着仪式感,是当地最日常的生活也是传延世代

的文化。黑陶茶壶,是用织金当地黑砂泥土作坯烧制而

成,旧称“平远壶”。黑砂陶是贵州传统的制陶技艺,

至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的历史。当地人认为,用黑砂陶

制作的茶壶泡茶,有增益茶香茶味的作用。这把展出的

茶壶产于清末明初时,腹部浅刻有隶书“气味清香”四字,

大概就是想将平远壶之于茶的增益作用以及茶之美妙艺

术地展现出来。

在盘州市出土的明代时期的圆形锡茶壶,则是明代

泡茶饮茶之变革传至贵州的佐证。明代开国皇帝“罢团

兴散”之后,茶的形式从饼茶过渡到自然形态,饮茶方

式也从繁琐的点茶法过渡为如今的泡饮法。在这个过程

中,泡茶壶成为主流茶具,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茶壶的

造型日趋成熟。明代建省的贵州虽有丰富的少数民俗茶

风、茶俗,但主流的茶饮风俗也日渐渗透。

清停办贡茶碑拓片,其石碑位于黔南州贵定县平伐

镇仰望村,该碑刻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局部有破损,全

文 266 字。碑中记载了当年发生在贵定县的一件关于茶

贡的事件。乾隆时期由于当地茶树焦枯,无一株发芽,

官府巡查后上报朝廷发布告文免其茶贡,当地苗民将告

文刻成石碑立于寨中。碑文中所述的贡茶便是贵定云雾

茶,这方石碑便是贵定云雾茶为皇家贡茶的力证。自然,

对于中国贡茶制度、碑刻艺术、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

研究而言,这方石碑也有着无穷的价值。

第56页

054 不忘初心 产业报国

品味生活

Lifestyle

茶香依旧,其韵绵长

从考古出土的茶树根,到宋代茶百戏,再到茶在现代人生活中的演化。在此展览中,通

过茶这一微观视角,人们能纵览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和演变,进一步走近中国茶文明。

目前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举世瞩目。2022 年 11 月“中

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越来越多的人知茶、爱茶、懂茶,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茶也以更加便利的形式走入现代人

的生活,丰富着人们的味蕾。

第57页

NEVER FORGET TO DEVELOP THE COUNTRY WITH INDUSTRY 055

品味生活

Lifestyle

喝茶的最高段位

应该喝什么茶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修行。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茶的世界,从初涉

茶道的青涩到达到茶艺巅峰的从容,每一步都是对自我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你知道自己在品茶的

哪个段位吗?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一迷人之旅的序幕,从初识的苦涩,到追求的香醇,再到最终的

回归本真,每一杯茶都是一段旅程,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第58页

056 不忘初心 产业报国

弘一法师说:

“向内求一尺生一尺的智慧

向外取一丈生一丈的烦恼”

一、青铜段位:初识茶的苦涩

当我们初步接触茶的世界时,处于青铜段位,这是

品茶之旅的起点。在这个阶段,许多人对茶的理解还非

常浅显,主要感受到的是茶的苦涩味道。这种苦涩,虽

然是茶的本质特征之一,但未经训练的味蕾往往难以接

受和欣赏。

在青铜段位中,人们对茶的选择通常是随机的,没

有特别的偏好或者了解。他们可能会偶尔尝试一些市场

上常见的绿茶,如龙井或毛尖。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泡茶

方法和对茶的深入了解,常常会导致茶泡得过于浓烈,

从而感受到更多的苦涩。此外,由于对茶的效用和品质

认识不足,青铜段位的茶友在饮用茶后,有时会出现一

些不适,如失眠。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根据自

己的身体状况和时间选择合适的茶。例如,晚上饮用刺

激性较强的绿茶,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在这个阶段,虽然茶的世界显得有些陌生和困难,

但它实际上是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对于青铜段

位的茶友来说,重要的是保持对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

情,慢慢地通过阅读、品尝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品茶

水平和茶文化的理解。

二、白银段位:探索茶的香气

进入白银段位的茶友,开始逐渐从茶的苦涩中走出,

开始探索茶的香气和外观。这个阶段的茶友已经能够区

分不同种类的茶叶,比如能够辨别绿茶、红茶、乌龙茶

等基本茶类,并开始对这些茶类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品味生活

Lifestyle

第59页

NEVER FORGET TO DEVELOP THE COUNTRY WITH INDUSTRY 057

在白银段位,茶友们开始追求茶叶的香气。他们会

尝试通过闻香来感受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学习如何通

过香气来判断茶叶的好坏。例如,一些茶友可能会特别

喜欢香气浓郁的铁观音,或是清香宜人的碧螺春。此外,

白银段位的茶友也开始关注茶叶的外观,比如茶叶的形

状、颜色以及干茶和泡开后的外观。他们会学习如何通

过观察茶叶的外观来判断其品质和处理工艺。例如,优

质的龙井茶应呈现扁平而均匀的形状,颜色翠绿鲜亮。

在这一阶段,白银段位的茶友还会开始尝试用不同

的水温和泡茶时间来调整茶味,以探索不同的口感和风

味。他们开始意识到,不同的泡茶方法会对茶的最终味

道产生显著影响。白银段位的茶友在品茶的过程中,不

断提高自己的感官体验和审美能力。他们开始从单一的

味觉感受转向多感官的综合体验,这个阶段对于茶友来

说,是一个探索和学习的过程,是向更高品茶境界迈进

的关键一步。

三、黄金段位:深入茶的本质

达到黄金段位的茶友,对茶的了解和品鉴能力有了

显著提升。在这个阶段,他们不仅注重茶的香气和外观,

更重视茶的内在品质和深层次的味觉体验。黄金段位的

茶友已经能够辨识并欣赏高品质茶叶的微妙差异,对茶

的种类、产地、制作工艺有了深入的认识。

在黄金段位中,茶友开始探索茶叶的核心产区,了

解不同产地的茶叶特色。例如,了解西湖龙井与安吉白

茶的不同,体会武夷岩茶的岩韵,或是品味云南普洱茶

的陈化风味。他们会根据茶叶的产地和品种,选择不同

的泡茶方法来最大化茶叶的品质。此外,黄金段位的茶

友开始注重茶的季节性和个人体质的匹配。他们会根据

季节的变化和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茶。例如,在

夏天选择清凉解热的绿茶,冬天则选择温润养生的红茶

或老白茶。

品味生活

Lifestyle

第60页

058 不忘初心 产业报国

品味生活

Lifestyle

在这个阶段,茶友们也开始关注茶的健康效用,理

解茶对身体的影响,比如绿茶的抗氧化作用,普洱茶的

降脂功效。他们开始将茶融入日常生活中,作为保持健

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黄金段位的茶友通常会在品茶时

更加注重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他们可能会选择安静的环

境,使用合适的茶具,以增强品茶的体验。在这个阶段,

茶友不仅仅是在品味茶,更是在品味生活,享受与茶相

伴的宁静和美好。

四、钻石段位:专业与收藏

钻石段位的茶友,已经成为了茶艺的高手。在这个

阶段,茶友对茶的品鉴具有专业水准,不仅对茶叶的种类、

产地、制作工艺有深刻理解,还能准确评价茶叶的品质。

钻石段位的茶友通常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将品茶视为

一种生活艺术,甚至是人生哲学的体现。

在钻石段位中,茶友开始自己探索和收藏茶叶。他

们会亲自去茶园,与茶农交流,了解茶叶的种植、采摘

和制作过程。对于普洱茶,他们不仅关注年份,还会追

寻特定的地域和单株茶树的茶叶。这种精准的挑选和收

藏,使得他们的茶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故事。泡茶对于

钻石段位的茶友来说,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仪式。他们会

使用高品质的茶具,如紫砂壶或汝窑茶具,讲究泡茶的

温度、时间和动作,力求每一泡茶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泡茶过程中,他们不仅关注茶的味道,还会分享茶的历史、

文化背景,使品茶成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钻石段位的茶友还会参与茶文化的交流和分享,他

们可能会参加茶艺表演、茶会、茶文化讲座等活动,与

同好们交流心得。在这个阶段,品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

爱好,成为了茶友个人修养和文化素养的体现。

第61页

NEVER FORGET TO DEVELOP THE COUNTRY WITH INDUSTRY 059

五、王者段位:返璞归真

达到王者段位的茶友,已经超越了对茶的外在追求,

进入到了品茶的最高境界——返璞归真。在这个阶段,

茶友的品茶哲学不再局限于茶叶的品质、产地或年份,

而是更加注重茶与心灵的交流,追求内在的平和与满足。

王者段位的茶友在品茶时,更注重的是茶带来的感

受和心境的调整。他们可能不再刻意追求稀有或昂贵的

茶叶,而是选择那些能够带来舒适感受的茶。这些茶可

能并不是市场上最为抢手的名茶,但对他们来说,却是

最能触动内心的那一杯。

品味生活

Lifestyle

在这个阶段,茶友开始重视茶的自然本质,欣赏茶

叶最纯粹的味道。他们不再纠结于茶叶的苦涩,而是能

够体会到这种苦涩背后的深意和美好。同时,王者段位

的茶友也更加注重茶的日常生活化,将品茶融入到日常

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在王者段位中,茶友的品茶方式更加随性和自由。

他们可能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泡上一壶简单的茶,

静静地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宁静和满足。对他们来说,

品茶已经不再是一种技艺或娱乐,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王者段位的茶友已经达到了品茶艺术的巅峰。在这

个阶段,他们通过茶与自我对话,实现心灵的平静和自

我提升。对于王者段位的茶友来说,品茶是一种生命的

享受,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体现。

第62页

060 不忘初心 产业报国

好书推荐

Recommended books

第 33 辑《单读》由 9 篇长访谈组成,针对历时性的问题,邀约许知远、郭玉洁、柏琳、

杨潇、晓宇、叶三等作者,向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问:鍾叔河、戴锦华、景凯旋、

罗新、项飙、迈克尔·桑德尔、吕植、劳东燕、崔庆龙、张乔木(思想史万有引力)。

这些问题关于今日我们置身的重重危机,比如互联网上的心理极化、普通人精神的

迷茫、历史叙事的滥用、精英教育的不公、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也关于个人如何从最小

的单位开展重建。在这个“下沉年代”,相信“提出问题,是一种维持基本尊严的方式”。

许知远 × 锺叔河:真理有可能早过时代,但是寻找真理与时代无关

郭玉洁 × 戴锦华:火焰与黑洞——媒介的变化,如何改变我们

柏琳 × 景凯旋:在人性残缺的时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罗新 × 杨潇:太多人滥用历史,历史学家应该监督对历史的叙述

范西林 × 项飙、迈克尔·桑德尔:走出对成功的崇拜——从精英的傲慢看优绩主义

陷阱

吴琦 × 吕植:人应当有取舍,保护环境应当讲公平

晓宇 × 劳东燕:法律的核心问题是,良好的社会秩序如何可能

罗丹妮 × 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

叶三 × 思想史万有引力:我就想追求一些纯粹的无用之学

放画 : 一半的自由 勾食、義虎、易达等

《多谈谈问题》

作者:吴琦

“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

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

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

自传。从 1919 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

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

杨苡,原名杨静如,一九一九年出生于天津,先后就读于天津中西女校、西南联大

外文系、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职南京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南京师范学院外语

系。著有《青青者忆》(散文集)、《雪泥集》(巴金致杨苡书简,编注)、儿童文学

《自己的事自己做》等,译有《呼啸山庄》、《天真与经验之歌》、《兄妹译诗》(与

杨宪益合集)等书。所译《呼啸山庄》系最流行的中译本之一。二〇一九年获第七届南

京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余斌,六〇后,南京人,任教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著有《张爱玲传》《事迹与心迹》

《周作人》《提前怀旧》《译林世界名著讲义》等书。

学者余斌历时十年,用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家族旧事、翡翠年

华、求学之路、山河故人,一个世纪的人与事在叙述中缓缓展开。“我有意无意间充当

了杨先生和读者的中间人,它应该是一部可以面向一般读者的口述史。”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作者:杨苡 / 口述 余斌 / 撰写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